高中地理教师

2024-05-02

高中地理教师(精选6篇)

篇1:高中地理教师

这一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4、5、6三个班及初二年级1、2、3三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与不足,使自己教学业务水平更上新的台阶,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成绩分析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老师、学生的合作及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一年级三个班和初二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并且取得较好的成绩,以下是这学期的各班的成绩:

班级 及格率:% 优秀率:%差生控制率:%平均分: 备注

高一 462.3% 9.1% 6.5% 62.5

高一 561.1% 6.9% 2.7% 61.1

高一 640.8% 1.4% 16.9% 54.6

初二 169.5% 25.6% 7.3% 73.2

初二 278.1% 29.3% 0.0% 78.9

初二 373.1% 24.4% 2.5% 74.7

从上面的成绩分析来看,可喜的成绩是初二年级1、2、3班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平均为73.5%、26.4%和75.6,差生控制率在10%以内,四项均达标。不理想的是高一年级4、5、6班成绩较差。4班和5班及格率和平均分刚好达标,优秀率均不达标,特别是6班较低。从总整体来看,高一年级整体水平大多数学生处在中等和偏低水平,基础较低,优秀学生少。通过分析,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知不足而改进,为以后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特别是为了下学期的教学提出问题。

二、教学体会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填图、绘图、课堂作业、同步练习以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反思

从学生成绩分析来看,高一年级成绩偏低,这说明教学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学生成绩提不上来,问题出在哪里?今后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经过反复思量,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向前辈学习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技能和教学业务水平,学人之长补己短。同时用心探究地理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篇2:高中地理教师

★基本信息

姓名: 张延兵

毕业院校:

华中师范大学

学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性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籍贯:

贵州沿河

计算机水平:一级

普通话:

二级乙等

外语水平:

英语六级

出生年月:1986-09-06

手机:

***

邮箱: 2874643833@qq.com

应聘职位:高中地理教师

★教育背景

2004年9月—2007年6月,德江一中(高中)

2007年9月—2011年6月,安顺学院

地理科学(本科师范类)2012年9月—2015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担任学生干部情况 1、2007年9月—2009年9月,安顺学院资环系07级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委员 2、2013年9月—2014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研会组织部副部长 ★相关实习工作经历 1、2010年9月—2010年12月,贵州沿河官舟中学高中地理实习2、2012年9月—2013年1月,华中师范大学地理本科生《遥感概论》课程助教 3、2013年9月—2014年7月,武汉市关山中学实习★发表论文

1、《浅议新课改以来地理高考趋势》 地理教育出版

2、《地理教师新课标实施中的观念误区分析及对策》地理教育出版 ★奖学金 1、2010年 安顺学院 校级二等奖学金;

2、2012年-2015年

华中师范大学

A类奖学

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参加过的研究项目

1、武汉市旅游景点分布图;

2、长江山峡库区土地利用分类图;

3、城市地图综合缩编软件开发及测试;

4、四川省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和陕西省石泉县喜河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图;

7、高校基础本科研究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都市CO2遥感估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8、农业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程“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复杂种植结构下的农作物精细分类” ★自我鉴定

1、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

2、对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

篇3:高中地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

一、课内课外应大力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注重学生的体验和独特见解。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 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为此, 教师应努力做到:

1. 教学应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

学生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即“情境”) 下进行的,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 产生认识需要, 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 就能激发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创设情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可以创设一些学生未知和难以想象的情景。如地理等高线教学中用三维动画演绎等高线的绘制过程, 让一些空间想象能力差的文科学生也能一目了然, 大大增强了感性认识及教学效果。

2. 教学应注重协作学习及其对学生探究知识的作用。

协作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教师、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于学习内容的探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地理概念时, 可采用不同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商和讨论, 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自已对原来的一些认识和理解有所增加或深入, 并使原来相互矛盾的多种意见逐渐一致起来。这样, 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 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 完成真正的教学目的。正如克鲁普斯卡娅所说的“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既应当是学生, 也应当是先生。一人教大家, 大家教一人”。

二、课堂教学应立足所有学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学生, 它不是精英教育, 而是大众教育。新课程要求我们地理教学应赋予每一位学生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地理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 课前教师更应侧重于从学生的角度来备课:课堂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 有几项活动、怎样安排, 在活动中教师应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 在活动中怎样评估和调整等等。课中教师应少讲、精讲, 把时间留给学生,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同时要关注个体差异, 引导全体学生思考, 如有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应答, 表现得很出众;有的学生缺乏勇气或不善言辞而沦为听众和观众。教师应及时创造一些适于弱势学生的条件和活动,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 要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职责和义务, 以学生为本, 尊重每一名学生, 还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尽量让每个学生有归属感, 不会感到无助。

三、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地理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多彩;态度不仅是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 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 宽容的人生态度。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在教师不断鼓励和帮助下, 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干得很踏实, 制作调查表, 统计数据, 收集资料, 拍摄采访录像等。

知识的背后都是有价值观支撑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提到的对一些濒邻灭绝的野生珍稀动物进行保护, 体现出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保护和关爱,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提倡保护水源、节约水电, 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教师要把知识背后的这种价值挖掘出来, 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他们的一种价值观, 形成他们对价值选择的基本能力。

四、重建教师的学习观, 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教师闻道在先, 授业在后。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很快, 知识日新月异, 地理学科分支愈分愈细,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明显, 稍不注意学习就会落伍, 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不识字的是文盲, 现在不懂计算机和外语是功能性文盲, 将来不会学习的人是现代文盲。不断学习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高中地理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 如研究性学习, 走班制教学等等, 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 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 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 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新教材对于新老教师来说都是一门崭新的实践课,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得到快速提高, 在新的形势下, 教师只有通过学习, 强化自身的学习行为, 不断地去积累经验, 才能彻底改变那种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 才能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

摘要:面对新课程标准, 应从转变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学习观、教师评价观入手, 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 推进新课程改革。

篇4: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的培养

一、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的现状

笔者对江苏省江阴市12所高中的90位高中地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得知,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存在如下问题。

1.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教学衔接意识缺乏应有的认知

笔者以选择题“什么是教学衔接意识?A非常清楚,B知道一些,C不知道。”的形式对高中地理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得知,对什么是教学衔接意识概念非常清楚的教师为19人,占调查人数的21.11%;对什么是教学衔接意识概念知道一些的教师为27人,占调查人数的30.00%;对什么是教学衔接意识概念不知道的教师为44人,占调查人数的48.89%。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教学衔接意识缺乏应有的认知。

2.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比较淡薄

笔者以选择题“平时教学中,你是否注意到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衔接?A经常注意到,B有时注意到,C很少注意到,D没有注意到。”的形式对高中地理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得知,在平时教学中,能经常注意到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教师为21人,占调查人数的23.33%;有时意识到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教师47人,占调查人数的52.22%;而很少或没有注意到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教师为22人,占调查人数的24.45%。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比较淡薄。

3.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不熟悉

笔者以选择题“你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吗?A通读过,B读过部分,C读过一点,D从未读过。”的形式对高中地理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得知,通读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教师为12人,占调查人数的13.34%;读过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教师为17人,占调查人数的18.89%;读过一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教师为18人,占调查人数的20.00%;从未读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教师为43人,占调查人数的47.78%。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不熟悉。

4.绝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没有深入过初中地理课堂

笔者以选择题“平均每学期你到初中听课或学习多少次?A 10次以上,B 6~10次,C 1~5次,D 0次。”的形式对高中地理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得知,平均每学期到初中听课或学习的次数在10次以上的教师为6人,占调查人数的6.67%;平均每学期到初中听课或学习的次数在6~10次的教师为5人,占调查人数的5.55%;平均每学期到初中听课或学习的次数在1~5次的教师为8人,占调查人数的8.89%;每学期从没有到初中听课或学习的的教师为71人,占调查人数的78.89%。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没有到深入过初中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淡薄是由于课程标准、教材、社会、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二、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的培养

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后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总是以前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为基础的,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到后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质量[1]。从应然的角度出发,高中教学是在义务教育教学完全达标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实践。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受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削弱(因为它不是中考科目),因而造成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较薄弱。由于初、高中学校分离设置,即使初、高中学校没有分离设置的学校中,绝大多数的高中地理教师也没有能进行初、高中地理大循环教学,从而对高一新生的学习基础无法全面了解,因而造成初、高中地理学习产生断层,影响了教与学的效果,也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多途径培养和激发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

1.基础:理论引领

促进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形成的先导性力量是理论引领。通过教育理论上的引领,能使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明确的教学衔接意识,并能培养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衔接实施方案。一旦教师具备教学衔接意识并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衔接方案,他们就会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去探索。如果教师形成教学衔接意识并通过设计出的教学衔接方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后,出现了他们期许的教与学的积极变化,教师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确认和巩固自己的教学衔接意识,从而使自己原先那些不确定的教学观念逐渐积淀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践行。

(1)专家引领

专家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2]。地理课程专家在如何做好地理教学衔接方面有更深的研究,同时他们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他们是地理学科的引路人。专家引领主要从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和经验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3]。专家的思想观念引领是地理课程专家将反映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传递给一线地理教师,并逐渐被教师理解和认同,进而形成教师内心的追求,从而主动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确立教学衔接理念;专家的理论知识传播应立足于教师实践,使地理教师可以较快地获得理论的支撑,并使专家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融通;专家的经验方法引领主要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从而解决一线教师在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进而使地理教师的教学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专家的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和经验方法的引领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

(2)研读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4]。课程标准起着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检测教学结果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有课程标准意识。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是指教师在备课、上课、课后等教学环节中,对课程标准的本质与内容、意义与价值等认识和运用的自觉性,并以此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课程标准、教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敏感性[5]。加之,“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6]因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等方面比较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从总体上把握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连续性和前瞻性,顺利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2.关键:实践培养

衔接意识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地理教师只有从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际经验,并将地理课程专家所提供的理论与自己所掌握的地理专业知识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才能使自己逐步确立起教学衔接意识。

(1)开展教学实践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因而教学活动场域是形成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的重要实践基础,只有在教师教学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对教学衔接意识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地理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场境中,并要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在衔接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从衔接角度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品尝和享受因运用衔接意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给自己的教与学带来的各种积极变化,进而使地理教学衔接意识在更高的实践层次上得以巩固和提高。

(2)深入教学实际

教师深入教学实际,参加听课、评课、教学论坛、名师讲堂等教学实践活动,这是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形成的又一重要途径。听课为教师学习提供了一系列真实鲜活的教育场域,一堂课或体现了某种教育理念、或阐述某种教育模型、或解决某种教育问题,充分展示了授课教师的真实教学行为,便于听课教师的借鉴和模仿,为听课教师提供了解剖教学过程的机会,也为听课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交锋碰撞的平台。深入地理课堂,对地理教学现状了解得越透彻、越深入、越全面,就越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的形成,越能激发高中地理教师做好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的责任感,并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高中学生地理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3.保证:制度建设

理论引领和实践培养对于唤醒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要使这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除了高中地理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建立合理规范的制度来做保障,以便将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的培养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1)建立教师互动交流机制

地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的培养,需要地理教师之间的长期沟通和交流,地理教师只有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创造条件,为地理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机会,如组织教师到其他初、高中学校去听课,组织全市中学地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定期举行教学工作研讨会等形式,创造条件让不同学校的地理教师,特别是让初、高中两个不同学段的地理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聚集在一起沟通和交流;由于受到空间距离的限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不同学校地理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和交流。在各种沟通和交流活动中,地理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学现状与得失,积极探讨教学衔接意识培养的路径和方法,最终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这句话的实质就是要通过教师进修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四大板块:经典与前沿学科知识、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新知识、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实践探索[7]。然而,从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将教师教学衔接意识纳入教师培训内容的培训很少。因此,应该将培养教师教学衔接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教师进修培训制度中,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衔接意识才能不断被唤醒并最终得以确立。

唤醒教师的教学衔接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从理论引领、实践培养和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加以唤醒,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杜环欢.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路径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 刘旭东.校本教研的策略与方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 朱宁波,齐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专业引领的实施策略.教育科学,2008(6).

[4] 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杨晓.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内涵、生成与评价.教师教育研究,2013(6).

[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胡庆芳.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1(15-16).

篇5: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要求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必修学科的省学业水平测试的纲要,准确教学定位,编写可操作的导学案,完成初备和复备教案。

2、上课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释疑解惑,再进行巩固练习,最后教师归纳小结。

篇6: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1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除了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外,还要参加各种主题教育培训,各级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闲暇之时,还要习惯性的作好自我充电,不仅广泛涉猎地理学科知识,而且认真研究现阶段新课改教育思潮。

下面简述一下本人一年来的具体工作:

1、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5分钟要质量。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上好课,我认真做好下面的一系列工作:

⑴课前准备:综合考虑,认真备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纯知识材料等等。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根据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行为的指向,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预设想适应的教学过程,创设学生可能需要的讨论活动,使学生能积极的,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另外还要估计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遇到哪些困难,教师应及早的采取哪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怎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知识。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并且把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延伸到课外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是我经常在备课中思考的问题。因为我很清楚,学生仅凭几堂课和几本课本是学不好地理的,地理是纵横万里的一门学科,尤其有一些地理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所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知识阅读习惯,显然与教师高效,灵动,睿智的教学方法有关,只有有好教法的好教师才能培养起学生这种习惯。

⑵课堂教学:随机应变,激情演绎。

刻师一切的学习与准备都是为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最重要的对话平台,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有趣的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他们整整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2

下学期我担任了xx学校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高二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和高一两个班的),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着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

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

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3

一、指导思想

高一地理教学要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的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学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4

20xx年9月开始我担任了二中学校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

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5

来到**中学实习这几个月,让我收获了很多。我带高二两个文科班的地理,上复习课。复习必修一的知识,主要是重点知识,这半年的顶岗实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因为我高中是理科生,知识学的浅,等自己教了高中以后,才发现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以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下两点:

一 学会读图

地理学会如何读图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锻炼学生们读图能力,不论做题、看书都有很多图。做题如果看不懂图就没法做,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如何看图及如何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现在学生们看图看不全,只是大概看一下,如会考前,他们自己练习,有一道考察人口增长模式的题,给出死亡率、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学生们说“老师,这柱状图挺高的,为什么是出生率确是较低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上面的图例,柱状图最高的值才是百分之一。这就是看不全的图的结果,不要怕浪费时间,给你一张图一个图的图例、图名都要读完,有的题就是考察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地理无论必修,还是选修都有大量的图,大家要学会自己去分类,哪些图是考试常出现的。哪些是自己老爱出错的重点练习,像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洋流、气压带、风带都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出图率较高的知识。大家学会读图的前提也是要牢固的把握知识。用自己的思维出理解,不要依赖于教师。我也要学会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们。

二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学生过于依赖老师,上课也是老师讲,学生听。但听完了自己学会多少,自己都不清楚,这样的一堂课效率很低。

老师讲课讲的更多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由于我上的是复习课,更以如此,知识学生高一的学过了,现在是查漏补缺的时候和如何锻炼学生们的做题技巧。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真正将知识变成自己的。

学会做题,学生们现在都不愿意动脑子,不会的就等老师讲,不自己去努力解决它,吃现成的。这样永远都不可能学好。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光要交给学生们知识,更多的是思想,学好地理,当好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6

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7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高二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

一、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回顾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新课程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虽然所带的五个班的学生普遍比较差,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适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

2、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3、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

4、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学生在应试的路上跑惯了,只知道解题解题。面对在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新思路上学习,感到陌生不适应。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十分困难。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不同组之间进行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于实验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可以尝试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

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我们要学会总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针对难学这一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高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才十五、六岁,所以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作为教师,在新课改试验的第一年,我们要不断的摸索,要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8

光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上一篇:水果找朋友的小学作文下一篇:保洁公司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