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2024-05-24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通用6篇)

篇1: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制度性安排,以权力与义务的一致性为原则,在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后,为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三)老年社会福利

老年社会福利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和老年人自身的特点,由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特殊的、照顾性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也有某些情况是把老年福利等同于老年社会保障,如在西方福利国家。

(四)社会保障模式

从“收入保障”的观点考察,社会保障提供补助金的模式有四种,即社会保险模式(即就业关联方式)、普遍受益模式(即按人头提供补助的方式)、社会援助模式(即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方式)和中央公积金模式(即储蓄保险基金方式)。

二、养老福利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整个西方社会文化历史中,在对待老年人的问题上,经济利益至上的功利主义思想起到了主导作用,这种经济功利主义是建立在社会生物学理论上的。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养老是中国古代家庭生活的一项主要职能。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是一种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反哺式”养老模式,这是古代老年人得到经济保障的重要机制。

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保留了一定的历史传统,在近现代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老年社会保障制度随之被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在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前,作为社会保障前身的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出现后,某些国家开始建立早期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早在1669年,法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年金法典》,规定对不能从事工作的老年海员发放一定的养老金,这是制度化的老年社会保障的开端。

德国是社会保障的发源地。德意志帝国在俾斯麦宰相于1883年~1889年间,通过帝国国会,策划和实施了疾病、工伤和老年“三项社会保险立法”,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社会保障制度的楷模。

1935年8月4日批准的“社会保障法案”标志着美国社会立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继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三项社会保险立法之后的有一个分水岭。美国的社会保障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罗斯福认为,社会保障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墓地”的整个一生。这表明了其社会保障可向“福利国家”方向发展的意向。老年人保险有助于促进劳动力的更新,并使人们有安全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迄今的半个世纪内,尽管国际上的局部战争时紧时松,持续不断;也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天灾人祸时有发生,但世界大局基本保持和平稳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加上医学、药学等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自1940年以来,平均演延长了20年);又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的“生育高峰”而来的“老龄高峰”,劳动者和退休人员的比例,正在发生不利于老年人的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变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所有这些因素,使老龄问题成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关注的头等大事,而退休养老则是这件大事中的大事。这就意味着,做到“老有所养”,则老龄问题这件大事就可以说解决了一大半。展望前景,对许多国家来说,老年人的供养问题,将是一个困扰各国财政经济资源的长期性的严重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三、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建设历程及其内容

(一)早期老年保障制度的建立

我国的当代老年保险制度初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负担,建立了企业职工退休金养老制度。1995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对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给了明确规定。1957年,劳动部草拟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由国务院于1958年2月公布实施。这一规定适当放宽了退休条件,提高了待遇标准,我国从此建立起了统一的退休制度。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二轻工业部和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于1964年颁布了《关于轻工业、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规定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退休条件和待遇标准。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一步建立、改革与完善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1978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资的结构以及物价体系的变动,我国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养老金补贴制度。

(二)新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1.建立过程:(1)改革试点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在某些地区和部门开始进行养老金社会统筹的改革试点。1987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市县在两年内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90年代初,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已经明确,在职人员比例不断增高,退休金迅速增长。199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3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对于养老保险进行“统账结合”试点。

(2)全面推进阶段

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现了三统一。它是新时期社会保障里程碑式的文件,标志着我国新型养老保障制度方案的形成。

2.改革的具体内容

(1)建立现收现付与基金累积相结合的制度,确立新的资金运行模式。(2)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3)扩大了养老保险金的来源,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金的费用。(4)扩大了养老金的社会覆盖面,对城镇全部劳动者实行养老保险制度。(5)建立养老基金增值的机制。

(6)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

(三)老年社区福利与社会服务

老年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较高水平的老年社会福利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而作为社会救济层次的老年社会福利对于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问题是在1969年召开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当时引起了与会各国代表的关注。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此后,我国逐渐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问题给予了关注。

发展我国城市老年福利的主要内容有: 1.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福利。

(1)建立福利院和敬老院,收养没有生活保障的老年人(2)开展向老人送温暖活动

(3)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优惠服务措施。2.城市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1)建立老年人健康检查制度。

(2)建立老年病医院或设立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的治疗工作。(3)建立老年人康复和疗养机构。

3.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婚姻介绍所”、“老年人再就业服务站”、“家政服务站”等。

四、建立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老年社会保障是解决现代化社会老年人经济问题的必要措施。

(二)建立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五、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一)养老金制度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金额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是社会保障过度的问题,而是社会保障发展不足、经济水平低以及资源匮乏的严重问题,大多缺乏一套系统化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遇到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1.在职人员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和物价不断上涨,以标准工资计算的退休金难以保证退休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大多数退休者特别是早退休者的生活保障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养老金支出迅速膨胀。

3.不同经济所有制和不同用工形式的职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利不平等,而难以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用工形式制度难以改革,劳动力市场机制难以形成。

4.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低工资、广就业、高补贴、高福利”;国家保着企业,企业保着职工。社会保障与企业的积极效益,与劳动者个人的工资不挂钩,企业和劳动者对社会保障不承担任何责任,社会保障失去了动力机制。

5.“文化大革命”时期延续下来的企业养老保险,在城市改革的条件下,直接导致不同企业退休金负担畸轻畸重,影响了一部分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导致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现象。

6.在现收现付制度下,没有专门建立养老金的保值增至机制,难以应对快速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以及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城镇养老制度面临的新挑战 1.隐性债务的承担风险未落实。2.个人账户资金“空账”运转。3.养老金资金来源难以保证。4.基金保值增值面临巨大风险。5.资金管理上的安全问题。6.养老金的保障效果问题。

(三)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传统农业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我国丞相“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使得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水平、缓慢发展的层次上,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十分明显:

1.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2.保障水平低,不能完全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3.农村养老保险缺乏健全的法制化的管理和规范。

4.思想观念不适应。农村对于社会保险这个新事物认识不足,很多人持观望态度。

5.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投保的能力十分有限。

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稳定中国社会和促进国家进步的重要手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向群著.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魏新武编著.社会保障世纪回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穆怀中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史柏年主编.社会保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周玉萍,薛仲,康永征主编.老年社会工作.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6]钟仁耀主编.社会保障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万明国著.社会保障的市场跨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2: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论文摘要:当前,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应对经营风险的增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论文关键词:农民;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捉村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社会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已达5.77亿人,比例为43.9%,农村人口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有7.37亿人,比例为56.1%,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人群。可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仅仅关系到占总人口约56%的农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关系到衣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具体言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有着如下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我国将面临的严重问题。老龄化现象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能否解决与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养老的绝对需求增大,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在老龄化问题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一点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城市高于农村,而我国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即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农村老龄化的趋势快于城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00年底,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了6.96%。另有数据显示,2000年与1982年相比,全国市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4.54%提高到

6.42%,提高了1.88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从5%提高到7.5%,提高了2.5个百分点,呈现出农村老年人口的比例升高快于市镇的状况。在我国,截至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43亿,而农村老年人口约0.93亿。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占总人口的14.0%~17.7%;204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近4亿,农村老年人约为2.6亿,我国将迎来老龄化的高峰。显然,因老龄化带来的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将成为现在及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问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按照养老保险的自身规律,养老保障的积累期一般需要20~30年的时间。这样看来,如果我们现在再不着手花大力气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我国未来将很难承受老龄化高峰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老龄化危机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种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也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一个突出难点。尤其是在农村,“养儿防老”不只是表现为一种生育观念,更是一种社会现实,仍然有极大的市场。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属于家庭代际问互相供养的反哺型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以来,农村家庭结构、规模和功能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于家庭生育水平下降,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独生子女数量增加,农村血缘关系的大家庭逐渐萎缩,核心家庭增多。据统计,中国农村家庭每户平均人数从1973年的4.81人,降到1982年的4.51人,1990年的3.97人,1997年的3.64人,到2002年降为3.39人。29年间减少了

1.42人,下降了29.52%。而且从城乡差别来看,农村家庭规模的缩小幅度要大于城镇。2002年我国城市家庭规模为3人,镇为3.25人,乡村为3.62人,与1982年相比,城镇家庭减少0.87人,乡村家庭减少0.95人。

农村家庭的人口结构也逐渐向“4-2-1”转化,随之而来的家庭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因为“4-2-1”结构意味着一对中年夫妇的家庭中除抚养未成年的子女外,还要承担4位老人的供养责任,也意味着一个独生子女成年后将要担负4~6位老人的养老,这种情况客观上对于任何人来说,不管是从时问和精力上,还是从财力物力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是很难承受的。老年人口的增多,意味着家庭赡养负担的加重;核心家庭的增加,又意味着代际联系的弱化。在这样的家庭结构条件下,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那么,将使年轻人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日趋明显,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养老供给资源减少,供给程度降低。所以单单靠传统的家庭养老现在已经远远不够了。

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均寿命得以大幅度提高,再加上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这一切必然会使农村老人群体越来越大,相应地,老有所养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村人口,未来大多数的老年人口也在农村。如果农民养老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就只能在经济上依靠子女。如果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多,农民年老以后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任何保障。所以,农民养老问题不解决,其结果就是要重视并恢复“养儿防老”的传统作法。农村人口就会陷入一种“高出生——低收入——高出生——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怪圈。这也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开展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这种作法,既不利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也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因此,必须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只有解决了养老问题,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庭减轻未来养老的压力,适应家庭结构出现的变化,弱化“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步消除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最大的观念和现实障碍,使计划生育国策真正得到落实。

三、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应对经营风险的增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作为独立、个体的生产者,农业劳动者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再加上农业生产极易受到自然风险的危害,这就使得农业劳动者遭遇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由于目前农业劳动者收入低、家庭财富薄弱,因此任何一次风险就可能把一个农民一辈子的生产和生活积累赔进去。以往那种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统种、统收、统分、统保的保障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急需健全和完善,而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也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四、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区域集中了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居民是扩大内需行为中最需要重视的群体。近年来,为了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是,农村消费市场仍然迟迟未被有效启动,更谈不上升温。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衣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很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城镇居民相比,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基本上是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538.05元增加到2004年的2185元,增长了4.1倍,年均增长29%。但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日益拉大,从绝对值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的差值由1990年的740.84元增加为2004年的4997元,净增4256.16元,差距拉大了6.75倍从相对值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之比由1990年的2.38倍增加到2004年的3.29倍,增加了38%。考虑到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部分自给特征和城市居民的福利性消费,两者的实际差距会更大一些。”二是农村消费结构不合理。从1990年到2006年间,虽然农村居民消费中的食品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1990年的58.80%下降到2006年的43.02%,但是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中的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讯仍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75.75%。作为较高层次需求的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却提高很少,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重在2000年前维持在5%左右,直到2006年略有上升,所占比例为6.77%,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仅从1990年的5.37%上升到2006年的10.79%,也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较低,消费结构调整不明显。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缺少让广大衣民放心消费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要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村存在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那么,农村居民就会面临生存层面的威胁,就谈不上形成合理的生活消费结构。虽然随着济条件的好转,农民的消费能力有一定增强,也有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农民普遍存在着后顾之忧,在缺少社会保障的情形下,农民必然会担心自己年老以后的生活状况,担心自己生病以后的治疗问题,担心自己未来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因而不敢放心进行消费。所以,要想真正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就必须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这就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包括农村养老保障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化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五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目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也是困扰中国

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农”问题上,除土地延长承包期以外,制度建设上很少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更没有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建立包括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在内的、以社会养老和公共卫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建设的滞后,妨碍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整体化推进。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完善农民城镇化的进入机制,健全农民双向退出机制和规模经营双向扩大机制,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恢复土地的增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储蓄自养和家庭保障的能力。”显而易见的是,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解决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养老问题,是破解“三衣”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六、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高度分割和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性特征。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些具体数据计算,1978、1980、1985、1990、1998、1999、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58倍、2.5倍、1.86倍、2.2倍、2.52倍、2.66倍和2.80倍,2002年达到3.1倍,2006年更是达到3.28倍。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在享用社会保障、公有住房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以及城镇居民所获得的各类隐性补贴等因素,更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本来,如此巨大的差别需要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调解,其中,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就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但是,在一个为时不短的时间里,农村的养老保障状况却起了一个相反的作用。据2006年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养老金(退休金)保障覆盖率2000年男性为85.6%,女性为53.6%,2006年男性为89.1%,女性为64.6%。而农村则仅有4.8%的老年人享有养老金保障;城乡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收入的总体水平和增长幅度仍然偏低。城市中有近20%的老年人年收入处于不足4600元的低水平,低于城市老年人年均中位收入的50%,并且仍有135万城市老年人的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中有27%的老年人年收入处于不足750元的低水平,低于农村老年人中位收入的50%,并且仍有2160万农村老年人收入低于农村困难救助的水平。

为了扭转城乡居民收入之间过大的差距,国家现在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视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在养老问题上主要关注的是城镇人口,其主要的精力也是集中在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安排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虽然目前中国城镇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社会统筹基金不足等等,需要进~步深化改革,但总归是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制度框架。而作为事关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养老保障,却还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更谈不上确立必要的制度框架。这种状况是缺乏公正性的,没有体现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同时,这种状况也没有体现出对于农民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回报。无论是对中国革命还是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中国农民均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比如,据统计,从1952~1986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隐蔽地抽走了5823.74亿元的巨额资金,加上收缴的衣业税1044.38亿元,34年间国家共从农业抽走了6868.12亿元的资金。而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数量很小: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73.94亿元;1960年为572.29亿元;1970年为662.9亿元。“可以说,没有农民的贡献,就不可能建成新中国的重工业体系,就没有改革开放繁荣的今天。如今中国农村的老年人,在当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甚至是透支性的贡献。因此,无论是从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对农民所做贡献的回报的角度看,我们都有必要建立起农村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篇3: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二元化社会结构,养老保障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构筑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解体, 以社会成员户籍划分城乡社会保障形式的养老保障制度, 已越来越受到所有制和用工形式多样性的变化、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后身份异化和部分地区出现城乡一体化的挑战。目前, 许多地方已实施或正在探索户籍制度改革, 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实施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却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城乡人口的融和。因此, 统筹或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是统筹城乡发展, 破解二元化社会结构的重要推动手段之一,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城镇职工为主要参保对象, 并延伸至有缴费能力的城镇居民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 日臻成熟和完善, 形成了“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的制度特征。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由于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撑和政策制度的保障, 大部分的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处在探索和试点的过程中, 其持续发展的瓶颈仍未突破。拟从发展理念、保障模式、待遇水平、制度衔接等方面对现行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比较, 剖析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及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从发展养老保障的政府责任上讲, 各级政府仍然存在“重城镇, 轻农村”的养老保障发展观。从当前政府出台的社会保障宏观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来看, 主要是解决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并担当了资金最终供给者的角色。而对于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而言, 则认为土地和家庭是农民养老保障的重要载体, 构建这一制度并不迫在眉睫, 当前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政府在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上, 没有长远规划, 也没有投入较多的资金扶持其发展。因此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已呈现严重失衡的发展态势, 这主要是由于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发展观上普遍存在“重城镇, 轻农村”的观念。

(二) 从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保障模式上讲,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城镇养老保障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强制性, 其资金来源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制度运行中基金如不足支付时, 国家承担最终支付者的责任, 这些机制确保了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长久发展。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看, 大部分地区农村养老保障采取农民个人自愿参加, 基金完全积累的方式, 资金来源以个人缴费为主, 各地依其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的补助, 这种储蓄制的保障模式, 一是在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以及增长缓慢的经济状况下, 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并非农民投入的首要选择, 做强做大养老保险基金难度很大, 二是这一制度缺乏统筹调剂、保障功能弱化、保障水平有限, 农民普遍注重眼前利益, 参保意愿不高, 也就没有参保的积极性。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是政府财政保障来支撑, 缺乏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后劲。

(三) 从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待遇水平上讲,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难以从根本上保障参保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 确保退休人员安享晚年。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远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并已建立了随经济发展适时调高待遇水平的调整机制, 使广大退休人员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待遇发放标准, 主要依靠个人积累养老保险费的总额来确定, 由于缴费水平低, 特别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其待遇根本无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在一些地方月发放标准只有几十元, 有的地方标准更低, 较低的待遇水平没有达到国家和农民所预期的保障效果。如2007年厦门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月165元,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单人户标准为每月310元, 而农村养老保险发放标准平均每月仅为32元, 远达不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这一期望的待遇标准,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四) 从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衔接上讲, 城乡分割的二元养老保障体系没有双向沟通的衔接管道。人员在不同地区流动, 这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养老保障制度也须解决基金转移和保险关系接续的问题。当前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对城市居民流动到其它统筹地区的, 本人的养老保险关系以及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 可转移到流入地, 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金额可以累计计算。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民, 在养老保险转移上, 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后, 在城镇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其个人帐户资金不能向农村转移, 只能办理退保, 无法与以后积累的养老保险费合并计算;另一方面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当农民融进城镇成为居民时, 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能向城市转移, 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只能从头起步。养老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壁垒, 制度间没有互通的衔接管道, 已成为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扩展参保范围和加快基金积累的主要障碍。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客观存在, 导致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上必然存在城乡差别, 但两者应统筹发展, 在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 不能忽视广大农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当前我国农村出现的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和老龄化、土地和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和部分地区的城市化, 对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要求更为迫切。

二、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制度建设

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必须适应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 做好统筹规划。一是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周边农村及大中城市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应通过完善农民工、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建立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并与之相适应的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广大农村, 应主要通过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特别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进一步完善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为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速, 加快其发展, 建立较为健全的、覆盖全体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一)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转化的必然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工就业大军全国有二亿多人。农民工从其身份上讲可塑性强, 既可融入城镇成为居民, 也可返回乡村成为农民;从其工作性质上讲, 流动性大, 身份变化快。因此不能把养老保险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 也不能不顾现实国情建立同城镇居民一样标准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方面, 应以建立以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选择, 这样的制度模式既可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也可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筹资上以个人缴费为主, 单位为辅, 与城镇职工的缴费水平保持适当的差距, 但不能过大。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其个人账户内, 个人账户的资金专用于本人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农民工的个人账户可按规定记息、接续、转移和继承, 特别是要设计好农民工个人账户向城镇或农村转移的制度衔接。只有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障体系, 其养老保险关系与个人账户资金可随同本人转移 (从城镇到农村或从农村到城镇) , 这样农民工不论是在城镇安居还是年龄大了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都可使其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得到比较稳定的保障。

(二) 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自上世纪9 0年代以来,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 现累计失地农民在4 0 0 0万-5000万人之间, 已成为非常庞大的社会群体, 而且失地农民人数仍在增长, 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农民土地被征用后, 存在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失地农民是城市化的参与者、建设者, 同时也应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 应按照“土地换社保”以及“保障基本、广泛覆盖、共同负担、统筹共济”的原则, 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养老保障的统筹范围中来。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养老保障体系, 要从制度上明确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是今后征地的前置性条件。失地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政府和集体应予以支持, 合理划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承担保费的比例和限额;同时应多渠道筹措后备资金, 主要办法是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 补充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后备基金内。只有通过“土地换社保”, 才能真正保障失地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

篇4:浅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

【摘要】 本文回顾和评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指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总结了每一次变迁的基本状况和特点,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养老保障 变迁

【Abstract】 The paper is designed to review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evolution of the Rural Elder Securit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and makes a summary about its basic situ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System.

【Key Words】 ruralRural Elder Security changes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以社会养老为补充,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1949年到现在,共经历三次变迁。

一、第一次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及评价

(一)第一次变迁

第一次变迁是指从1949年到1978年,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次变迁是使农民从受剥削和压迫,养老没有保障的状态转变到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养老保障状态[1] 。这期间中国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包括家庭养老、社会救济、五保供养和优抚安置等。其中,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社会救济、“五保”供养和优抚安置为补充。其特点是:社会化程度低,保障水平低和不规范性。

(二)第一次变迁的评论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第一次变迁实际上是集体保障,在农业社生产队和后来的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一种自我依靠、自我组织、封闭的保障形式,是建立在农村公社基础上,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一套社会保障体系。在当时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对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第二次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及评价

(一)第二次变迁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第二次变迁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是指从以家庭养老为主的集体保障制度转变为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公社解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年人在传统中权威和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耕地逐渐减少;农民收入增速缓慢;农民外出打工增加,照顾老人在经济上、时间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加,以家庭养老为主的集体保障失去的组织依托和存在基础。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迫切需要。在这种形式下,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建立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至今,共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1986年,在江苏沙洲县,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展首批试点工作。

2.1991年,民政部的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并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陆续在各地推广开来,参保人数逐年上升,到1997年底,已有8200万农民投保[2]。

3.1998年,民政部门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管理。此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始衰退[3]。

4.1999年,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5.2003年,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又有新的转机,农村劳动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当前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二)对第二次变迁的评价

在第二次变迁中建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体农民的保障制度,标志着农村养老保障正逐步向着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进。然而在实践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没有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一直进退维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保障水平低,不能起到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目的[4]。

2.国家仅予以政策扶持,缺乏资金支持。

3.资金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资金运营不能保值增值,甚至存在被挪用的情况。

三、第三次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及评价

第三次变迁从2009年9月开始,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为标志,一个全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来临了。国家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同时对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

如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在全国推行,这标志着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在日臻完善与成熟。我相信,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广大农村实现“老有所养”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方青.从集体保障到社会保障[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1):101.

[2]刘翠霄.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7.

[3]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120.

[4]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4):286.

[5]汪沅,汪继福等.制约农村养老社会化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8(3):18.

[6]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8):115.

作者简介:张颖(1976—),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篇5: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法律制度同其他国家一样存在共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养老保障的标准和内容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农村养老保障法律执法机关不明确;农村养老保障在养老金筹集和支付的操作上缺乏法律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管理、保值、增值方面缺少法律规制。

3.2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的必要性

目前理论界对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必要性认识方面的理论探讨主要是从人权角度、工业经济反哺农业角度、权利义务对等角度、解决具体问题的角度。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来探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豁要确立法律地位,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运做机制开要具有法定性。

第三,基金征缴、管理和使用需要依法建立监督和制约机制。

第四,运用法律手段迅速理顺管理体系,解决目前体制变更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依法保障社会成员在政府保障下的平等保障权利。

3.3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的主要内容

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来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存在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风制定(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法》势在必行,本法应解决:

3.3.1农村社会养老保降的徽费贵任与社会保降的行为主体问题乞无论是根据国际经验还是根据中国城镇养老保障的做法,社会保障的行为主体都是国家、企业(集体或组织)和个人。个人应该缴费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它只是惟一的缴费形式的话,社会保障就失去了相对于商业保障,甚至区别于储蓄的明显优势。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必须尽快从真正意义上纳入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中来。

3.3.2依法规制农民养老保障,搞好农民养老保障,让现在外出务工的无地农民、未婚男子老有所养、老有所幸,有利于社会的德定,有利于建立箱谙社会。

3.3.3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的政府信参与基金管理效率问题。政府。信誉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养老保障基金管理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如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的比例,投资收益和风险规避的关系。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在农村同样需要组织社会化的养老保障管理机构,以实现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基金投资运营的规范化运作。

3.3.4关于农民的政策需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调整的空间。不同条件下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障的政策需求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与调整的基础和导向,作为决策者的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而当前农民对养老保障制度的现实要求与现行制度框架的矛盾,则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调整创造了空间。

篇6: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经济1102班

马路 1101010242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分析

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养老保障关乎一个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自从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养老问题的关注愈加强烈,由此养老保障制度被更多数人所认同,欧美等国的社会福利之高也为全世界所仰望。中国,自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而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创建阶段(1951~1965):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以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其主要工作是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

2、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1966~1976年是养老保障制度的严重破坏阶段。当时中国的社会保险事业与全国经济文化一样遭受到严重破坏,社会保险基金统筹调剂制度停止,相关的费用负担全部由各企业自理,社会保险演变成企业保险,正常的退休制度因此而中断。

3、恢复调整阶段(1977~1992):

在十年**结束后,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我国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渐进性的调整,恢复了正常的退休制度,调整了养老待遇计算办法,部分地区实行了退休费统筹制度。

4、创新改革阶段(1993至今):

1993年到现在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的创新改革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创建了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模式,改变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基本养老金增长机制和实施了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最终基本建成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二、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改革运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逐步蔓延进而导致世界各国养老保险体系纷纷开始进行变革,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也进入了改革的行列。

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新的养老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形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支柱新型养老保障体系。

逐步建立了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使得养老保障制度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企业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不超过企业总工资的20%,个人负担8%其他部分由政府财政负担的新型养老保障制度。

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模式有利于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三个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形成了三者责任共担的机制。由企业和个人分担保险费,政府承担社保机构的管理和运营费用,在资金不足时由财政拨款加以补贴,分散了原来只有企业养老的国家包揽过多,企业负担过重,个人意识淡薄的现状。

三、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的养老保障制度已有十几年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面临中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制度转轨一流的历史欠账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新型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

1、养老保障覆盖面狭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而这也就形成了我国养老保障覆盖面狭窄的现实。首先,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养老保障制度在我国东南沿海等较发达地区已经得到普及,而在内地较为落后地区,人们的养老保障意识扔很淡薄。其次,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使得城乡间差距凸显,养老保障在城镇居民中较为普及,而对于广大农村居民而言,关于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险福利的意识仍不具备。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参加各种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3.6亿人,仅占当年全部2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36.7%。这样的覆盖率显然不能发挥社会保障 的保障功能,也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养老保障基金统筹层次偏低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权自行制定缴费率,其初衷在于保持政策的灵活性,以便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但是,这一政策客观上造成养老保障统筹层次偏低。目前,全国只有少数省份实现和基本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其他保障项目主要还是县市级统筹。资金筹集比例各地间有很大差别。养老保险基金抗御风险的能力脆弱,很容易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养老保险跨地区关系转续以及领取不便;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3、体制转变造成巨大隐性债务以及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政府1997年决定把长期实行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就出现了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问题(所谓隐性债务,是指在养老金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或半基金积累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已经工作和退休的人员没有过去的积累,而他们又必须按新制度领取养老金,那么他们应得的,实际又没有“积累”的那部分资金)。根据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课题组的推算,隐性债务最小为1.8万亿元,最大接近12万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养老保险实行改革后的新制度,按照制度设计,对已经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应该用社会统筹资金。但是,由于现在的退休者没有(或很少有)个人账户的资金,又要按标准发放,社会统筹的资金远远不够支付庞大的退休群体的需要。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规模已超过1万多亿元。长此下去必然蕴涵巨大的资金风险,也会降低改革后新制度的信誉,动摇新制度的根基。

4、养老保障金保值增值效率低下,难以应付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2001 年 12 月 13 日财政部允许全国社保基金适当投资于证券、股票,其比例不得高于 40%。但是,该举措中所称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并不包括由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政策的天平偏向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安

全性,忽视了其收益性。而养老保障基金的增值是养老保障基金筹措的一个重要渠道。按照规定的途径,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养老金无法增值。

5、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偏低

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退休年龄越高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短,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少。而退休年龄越低,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多。我国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偏低的退休年龄是导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加上生活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我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有关专家预测我国2000年老年抚养比为10%,2010年为18.6%,2020年为26.3%,2030年为40.2%,2050年为58.7%,2060年为60.3%。此外,由于女性平均寿命要明显高于男性,这就造成了在老龄人口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也要远远大于男性,而在我国,女性要比男性早5年退休。

6、养老基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金的基金来源主要是保险费的收入及其利息收入与财政补贴。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保险费欠缴的情况非常严重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保费收不抵支,原有的积累也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基金保值增值的幅度又太小,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日趋突显出来,加上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享受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却不断减少。养老保险费用开支增加与收入减少之间的矛盾,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最主要问题之一。

四、养老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养老保障金清偿能力有限

单一的养老基金来源渠道,同时存在着巨大的隐性债务,使得养老保障金的清偿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养老金所面临的巨大缺口,养老保障金的清偿能力不足。

2、企业统筹和社会统筹占养老保险金的比重低,财政负担沉重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是财政筹集、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各占1/3,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的筹资方式。

但因企业养老保险金遵缴率低,企业筹集只占全部养老金的20%~25%,养老保险金欠缴严重。

3、人口老龄化和赡养率提高

自进入21世纪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这造成的后果是中国当前人口红利的消失,就业人数已远远不能满足待养老人口的养老金需求,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就业问题将使政府不能够采取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来减小养老保险金支付规模。

4、养老保险体制存在漏洞

目前在我国非国有经济中尚未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职工养老保险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建立的,但对非国有经济而言,政府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企业承担了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全部成本,这些导致建立养老保险体制的动机严重弱化,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5、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缺乏相关的有效的法律保障,养老保险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混乱,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很低。此外,由于我国养老金体制改革实行的是属地所有、属地负责的原则,即养老保险的责任主体是各地方政府,这就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分散化和低效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很低甚至为负值,而且养老保险金挤占挪用现象比较普遍。

五、针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全国统一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个地区间的的养老现状,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努力,真正的建立全国统一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2、逐步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福利普及较为落后的地区,同时农村地区的广阔市场也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赖以生存和维系的根本所在,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与宣传,逐步建立我国农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将对我国现

下所存在的养老问题产生积极地影响。

3、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障资金的筹措机制

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养老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意义重大,对于企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可以适当调整政府、企业、个人间的筹资比例,以缓解企业为逃避较大的养老金压力而出现的无故不缴现象,同时缓解企业的生产成本。

4、加强对养老保障资金的管理

通过在城镇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对所有就业者实行统一规定、统一标准、统一征收,建立养老保障资金的个人账户。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全部记录到个人账户上,个人账户全国联网、全国流通。在此基础上,再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账户基金。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范地方政府的违规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于此同时完善监督制度,使养老金所面临的资金空洞能得到有效解决。

5、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上一篇:爱与教育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