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2024-05-13

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精选6篇)

篇1: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模式

在中国,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是建立在依托土地之上的家庭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得以延续千载,应该说有其合理的一面。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模式曾经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然而,社会变迁正使得这种稳固的家庭养老模式失去其经济和社会基础,原有的养老模式前提正被抽去,家庭养老正面临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从而具有趋弱性。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又日益严峻的今天,养老问题不再是个别家庭的事情,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

养老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的内容。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以及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而出现的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文化多元化、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等,三维角度的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呈现弱化趋势。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经济供养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家庭趋向小型化、核心化,这使养老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

(二)生活照料难以实现,老年人生活不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被打破,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加强。目前,农村中大量出现“空巢家庭”(据预测,2005年城市“空巢家庭”占到老年家庭的一半以上)和“隔代家庭”,农村老年人不但得不到子女的经常照料,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老人还要担负照料家庭的责任。而一旦健康状况恶化或到了生活难以自理的年龄,老年人则可能陷入生活无人照料的困境。

(三)缺乏精神慰藉,老年人孤独寂寞感加深

由于“空巢家庭”的增多,子女迫于竞争、生活压力,与老人见面、情感交流的时间减少,农村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精神慰藉,缺乏家庭的天伦之乐。加之在城市化影响下,农利’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代际倾斜”现象,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

际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土地生产效益低下,难以维系家庭养老功能

农村老人依靠土地收入自养的前提条件,是家庭经营的土地产出收入能够达到满足基本养老需要的水平。而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等方面的影响,增产不增收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土地经营收益难以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从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农村家庭养老难以为继。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首先,城市化所导致的乡村人口流动,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在广大农村地区也出现“4-2-1”型的家庭结构,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也使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使家庭养老出现了“孤木难支”的情况。其次,城市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一方面使社会的包容度增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约束压力减弱;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孝悌”文化的衰落,使家庭失去了文化依托,子女在心理上弱化了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信念,这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致命打击。

(三)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加重了家庭养老负担

与农村老年人平均期望余命相伴随的老年人口“高龄化”所带来的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不仅反映在经济供养不足,更使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四)农村养老方面的法律保障不足

目前,中国在农村养老问题上,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尚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在与老人权利关系最密切的养老保险问题上,现有法律没有切实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确定政策方向和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具体步骤。不仅立法不健全,而且现有的法规在现实中也缺乏可操作性。在政府对老年人的养老义务、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这使得现实中一旦遇到纠纷,可依据的法律几乎没有。

(五)农民工、失地农民人数增多,使农村养老的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传统农业经济与现在工业并存。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同时,随着城镇(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被征用的越来越多,使失地农民的人数不断增加,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日益提上日程。同时,这也使得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变成了“真空”地带。

现阶段家庭养老功能虽然呈现弱化的趋势,但由于家庭养老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作用,决定着家庭养老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中国主要的养老方式。据中国科学院人口所1987年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子女供养占67.5%,离退休金供养仅占1.0%。根据国家统计局在1994年10月进行的人口变动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比例高达64.2%,自身劳动收入占29.2%,退休金收入只占4.4%;在总体上家庭仍

占主要地位,靠子女或其他亲属提供经济帮助的占57.1%。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占48.92%。比较以上几项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不考虑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因素,仅从经济方面来看,从总体上说,传统家庭养老虽然有弱化的趋势,但目前中国仍以家庭养老为主。

三、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农村老年人有着强烈的“家”观念,认为社会关系中最可靠的就是亲缘关系。加之社会化养老在精神方面的先天不足,即生活上照料和感情上的关怀是家庭这一初级群体的内在功能,其他社会群体无法替代。因此不管哪一类型的社区服务,其以“契约”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受制于经济因素和道德观念制约,决定了它们都不可能替代基于血缘的亲情关怀家庭的养老模式。加之传统“孝”文化对中国农村也有着根深蒂同的影响,笔者认为,家庭养老仍是新时期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经济支持作为养老的首要基本内容目前只能由家庭提供

众所周知,一切发展均需经济或财政的支持,社会化或半社会化养老的三大主要资金来源(国家、集体、个人)在面临数量巨大的农村老年人口时都遇到了困难。从中国的现实国情来看,过于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与现有的综合国力差距较大,对众多的农村老年人口,财政无能为力;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导致广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削弱,集体经济无力承担严重的养老问题;而就农民个人而言,大部分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根本没有可能未雨绸缪去解决自身养老问题。国家无财力、集体无积累、老人无余力的客观现实表明,在广大农村由家庭成员提供物质供养是农村老人现实而无奈的选择。

(二)家庭养老是一种文化诉求

一种养老保障方式的确立,其影响因素众多,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养老作为一种养老保障方式,其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延续至今,虽然是社会结构体系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绝大多数中国农民依靠家庭成员度过老年岁月,与其说是因经济原因不得已而为之,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养老保障,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诉求,一种心理暗示,一种传统的蔓延。

(三)中国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日益增加的生活服务需求与可置换的公共养老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截至2001年底,中国有城乡敬老院3.5315万个,拥有床位96.6万张,收养入住人数68.9万人,平均近4000个人才拥有一个敬老院,平均近200个老年人中才有一个人住养老院。中国大部分地区不仅养老机构数量少,而且收费普遍较高,设施和服务质量又良莠不齐,很多敬老院基本上处于无稳定经济来源、无人管理、无服务人员的“三无”状态,无奈人住的老人生活质量可想而知。敬老院老人的凄凉晚景,强化了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养老的愿望。但是,目前还很难完全实现家庭养老照料功能向社会的转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论是从老年人的经济供养角度,抑或是精神慰藉角度,家庭养老都具有其它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优势,成为农村老年人的首选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也正在面临诸多的挑

战,这就必须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予以完善和创新。可以设想,未来的农村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其合理性在于:第一,家庭养老成本低,效率高;第二,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还无法普及和推广;第三,农村家政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第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庭的依恋情节越来越浓,而且老年人与儿孙们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完善和创新农村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

尽管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已经呈现弱化的趋势,但就目前的国情、国力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家庭养老还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并继续担当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诸多挑战。鉴于中国养老的特殊性,我们认为,从发展趋势看,在巩固和发展农村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和助老事业,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我们应着重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

首先,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功能。其次,建立健全家庭养老的利益诱导和激励机制,调动家庭的养老积极性。再次,强化家庭养老的道德教化力度,增强人们的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营造弘扬传统美德的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最后,不断完善有关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让家庭养老由伦理走向法制,让法的硬约束为农村老年人口提供强有力的外在保障。

(二)明确政府职责

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没有政府的积极领导和推进是无法推进的,任何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政府的参与,都是难以维系的。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过程中,除明确个人、家庭及集体应承担养老筹资职责外,政府责任必须“归位”,即应在继续“政府扶持”的同时,设立农村养老社会化基金,进行“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以真正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同时,要倡导敬老养老的风尚,从思想上强化家庭养老观念,并细化法律或制度规范,对家庭养老的责任与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另外,还可以将家庭养老质量的高低与子女可获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如遗产继承的优先权、干部升迁考核的标准等,鼓励积极的家庭养老行为。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学者们认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小,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少,保障水平低;第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水平低,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和实际保险能力差;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法律的支持,政策不能持续;第四,农民自愿参保原则与社会保险强制性原则矛盾;第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入不足,农村支付压力大。因此,在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要加大政府投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力度,提高保值增值能力;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四)加快村域社区养老建设

社区作为家庭养老最终走向社会化养老的中介和桥梁,一方面,应该考虑村域老年人特殊需求及条件能力,建立与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精神照料服务;另一方面,也可将村落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诸如“老年人生活互助组”式的资源性组织,老年人之间互相照顾。在推进村域社区养老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也要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经营社区养老院,开展社区公益性、慈善性、自愿性活动以及老年人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充分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五)加强法制建设,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

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依靠伦理观念维系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建立起道德规范与法制规范相一致的约束机制。市场大潮冲击下的家庭养老不应只靠人的自觉精神维持,而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使之由道德的软约束

变成法制的刚性强制。笔者认为,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计划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加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增强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意识,提高其赡养父母的自觉性。通过立法保障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权利。法制是实现养老保障的重要保证手段,而中国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也没有一部单独的养老法,所以,尽快制定农村养老基本法,是中国的农村养老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路径之一。

总之,在目前农村养老保障需求难以满足,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完善和强化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十分必要。通过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快村域社区养老建设、法制建设计划、政府行动计划等措施,多管齐下,充分发挥中国家庭养老的优势,切实巩固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

五、小结

在现代社会,与老年人生活最为密切的仍然是家庭,无论是城市中的离退休老年人或者是农村中不能从事劳作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依靠依然是家庭。所以,中国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养老模式的选择是:家庭养老。但是,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向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提出了挑战,要想真正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家庭养老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顺应家庭养老的发展方向,调动国家、集体、社区、个人各方面的力量,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欠缺。

正是因为家庭养老尚能发挥功能,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极不完善,且中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决定了我们当前在进行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作出既能解决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又能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抉择。注释:

①田雪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载于《人口学刊》2002年第6期第3至4页。

②杜鹏、武超《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分析》,载于《人口研究》1998年第4期第51至57页。

③姚从容、余沪荣《论人口乡城迁移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载于《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2期第58页。

[参考文献]

[1]高爱华,家庭养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0-42

[2]何玉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养老问题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4

[3]胡亚云,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理论月刊,2002,(9):87

[4]李云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制度的嬗变[J],学术交流,2006,(7):127—130

[5]刘洪华,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8):101—103

[6]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试以“空巢家庭”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1):27

[7]龙方,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J],农村经济,2007,(5):5

[8]马雪彬,李丽,从三维视角看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7,(2):62-65

[9]曲兰,走进都市深处的“空巢”角落[J]中国老年,2000,(5)

[10]苏东海,周慕荣论转型期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构[J],宁夏大学学报,2003,(6):79

[11]唐咏居家养老的国内外研究回顾[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7,(2):14—16

[12]王石泉,中国家庭的变迁及其对养老保障的影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5):63

[13]杨复兴,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历史分期及前景探析[J]经济问题探析,2007,(9):186

[14]阳义南家庭资助计划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创新[J]人口与经济,2005,(1):47

[15]张大勇,梁盛胜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4—295+304

[16]周莹,梁鸿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不可持续性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5):107-108

[17]庄士英,农村养老面面谈[J]经济论坛,2003,(17):15

篇2: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由国家举办的养老保险无疑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的新农保进入试点阶段,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养老保险指日可待。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农村养老保险;

一.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

1.家庭养老是主要形式。

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老年人多数仍与子女孙辈们居住,形成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据2000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有老年人的家庭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有6871万户,占有老年人口户的73.83%,其中三代居住的占大多数。另外一种情况是老年人与已婚子女分户居住,同时子女仍提供生活照料。一种是丧偶独居,一种是配偶共同居住。无论是那种居住形式,都是在老年人有劳动能力前提下的,经济来源靠老人劳动获得和子女供养。农村的老年人将拥有的土地分配给子女耕种,这样就理所当然地获得子文提供的生活费用。很多家庭虽然是分户居住,但老年人家庭与已婚子女家庭同住一个地区,距离较近,在生活和精神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出现“分而不离”的现象。

2.社会养老是补充形式。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提供优惠政策为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解决城市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养老保险是全体农民的基本保障,对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的必要性

(一)局限的城乡制度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在户籍制度不可跨越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受阻。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有效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地域间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农民即使在城里有了比较稳定的职业和住所,也不敢放弃农村的土地和户籍。这种状态没有达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预期,从而使农村劳动生产率无法根本提高。与户籍制度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排他性的城市福利体制诸如住房、医疗、教育、托幼、养老等相应的建立了起来,把农村人口控制在城市体制之外。

2.我国现在及未来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的局面

政府用行政干预手段将城乡分开,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其结果,不仅过多地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大大削弱了农业资本积累、技术革新的实力,窒息了农业的发展后劲;而且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

3.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存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由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粮食属于非耐存品,不能用于进行生命周期的资源长期分配,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人力自然储蓄基础之上的家庭内部资源代际交换机制,是一种家庭代际间互相供养的反哺型模式。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普遍推广,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也受到了挑战。

家庭养老方式正逐渐走到尽头。

(二)外在冲击

1.缺乏永久迁移的不完全的城市化冲击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以永久的、家庭主导为主要特征的迁移模式,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模式由于户籍制度的继续存在而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中国农村流动劳动力宁愿土地搁置也不愿意放弃土地,使得中国农村土地长期处于被割裂的状况,无法形成规模经营,从而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养老保障的巨大作用。

2.工业化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缩短劳动力劳动寿命、增加不完全家庭,改变照料者结构,从而削减家庭养老功能。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变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的养老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地改变。

3.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地征用,使基于土地基础上的家庭养老将越来越困难。据国家土地局调查汇总,在1990~1994年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面积940万亩,其中,人为减少约为400万亩,我国可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约为10.6亿亩,其中可开发成耕地的仅为1.94亿亩。所以,基于土地基础上的家庭养老将越来越困难。

三.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2007年底,全国1805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5171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将超过412亿元,392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金40亿元,2008年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实和加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能。

近年来,各地在制度模式和财政补贴方式方面进行了大胆试点探索,形成了三类制度模式:

1.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础养老金部分个人不缴费,直接从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个人账户部分实行个人缴费,有些地方还给予参保补贴。

2.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制度结构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类似,但筹资和保障水平较低。其中社会统筹部分由政府预筹或者企业(单位、集体)缴纳。

3.完全个人账户模式。即全部筹资都记入参保者个人账户模式。

在财政补贴方式上也有三种:一是“进口”补,即从缴费环节进行补贴;二是 “出口”补,即从发放环节进行补贴;三是两头补,即从缴费和发放环节都进行补贴。

四.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农村集体养老力量薄弱,农民养老资金来源不足。目前敬老院是我国农村老年人集中养老的主要形式,但农村敬老院只是对农村的部分老年人实现了集中养老,虽在相当长的时期较好地解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我国农村敬老院的供养能力还是相对不足。另外,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缓慢,对于那些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经济基础薄弱,没有条件拿出足够的资金对未来养老进行投资,再有就是五保户养老,由村级提留为五保户提供生活必需的资料,也就是由农村集体经济供养。但当五保户“就家供养”无法自我照料时,便出现了难以解决的护理问题。

2.社会化养老的体制不健全。资金保证机制不健全表现最为明显。农村社会化养老对资金的筹集、管理、运营机制是比较关键的,而对资金的保值、增值却是最关键的。目前我国农民养老保险采用积累式资金筹集模式,积累期长,所以要想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基金一般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库券,但随着银行的降息,单靠这些利息收入是无法实现基金的保值,基金必须寻求更为有效的保值与

增值方式,才能扩大养老资金的来源,实现分担社会风险的目的。同时,社会公平化不足也是我国农村社会化养老的一个明显问题。农村中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的劳动者不能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标准,这不但违背了社会保障的意图,而且也严重制约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降低了社会保障的功能。

3.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够。社会化养老的主体是社会,是以社会运作的方式实现的,能够代表社会、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并不是个别的社会组织和家庭。从近年来农村社会化养老发展过程来看,我国政府力图避免发达国家“福利制度”或“高福利”的做法,防止背上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但政府不应该放弃或者规避社会保障责任,在某些改革措施中,增加个人的责任是正确的,但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明确。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模式不能让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截然分开,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的。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而实现结合的主导力量是政策,即政府通过法规、政策、管理来实现的。这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养老模式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化和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五.问题的对策

1.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在继续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撑能力相适应,以切实可行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农民养老保障体系。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妥善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养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对农村老年人的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农村“三无”老人和因病、因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继续支持和鼓励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从事各种正当的经营活动,提高自养能力,确保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城乡特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制度。对农村“三无”老人和其他特困老年人,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让农村贫困老年人也享受低保。按照“国家政策扶持,农民自我保护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建立“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新型的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总结推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经验,研究完善奖励扶持措施,真正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2.加快推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村老人的就医难问题。

做好这项工作,一是采取国家、地方政府和个人负担的办法,在农村逐步建立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农村特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缴纳个人负担医疗基金确有困难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筹措资金加以解决;三是各级医疗保健服务机构,为农村老年人看病挂号、就诊、取药、住院提供方便。

3.加强农村乡(镇)社会福利院建设,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比例。

继续全面实施省政府提出的“福星”工程,用几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使农村 “五保户”除自愿投亲靠友供养外,基本上实现以乡镇福利院为主的集中供养,让最困难的群众真正成为“福利之星”;将乡镇、村福利院、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以保证供养对象有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休养环境。三是免征、减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后,原从农业附加中列支的五保供养资金,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四是大力发展院办经济,以提高供养对象生活水平,确保这些老年人的生活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五是妥善解决好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问题。4.大力提倡并推广家庭赡养协议制度,强化农村家庭对老年人赡养义务。继续推行普遍签

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的有效做法,把子女的赡养责任用协议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具体执行中,一是经常开展尊老、爱幼的宣传教育活动;明确《家庭赡养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协议书内容应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三是协议签订后,由老人、子女和村委会或村老年协会各持一份,并由村委会或村老年协会监管执行

4.加快从事服务农村养老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力度。

应尽快出台从事服务农村养老社会工作者管理办法,加大从事服务农村养老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福利待遇,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充分调动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罗元文,沈澈.现行模式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与对策.人口与发展,2009

篇3: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1.1 农村家庭养老内容

我国规定年龄在65 岁以上称为老年。农村老年人指的是满足这三个方面的人口: (1) 生活居住在中国农村地区; (2) 年龄满60 岁以上; (3) 持有非城镇户口。

1.2 农村家庭养老现状

2000 年下半年, 在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下,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担并启动了由民政部申报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达到10.9%, 农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农村老人仍需要从事土地劳动作为生存基础和晚年的经济收入, 只有到丧失劳动能力时, 才依靠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赡养。

1.3 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性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 且农村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和快速。农村家庭养老可以弥补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问题, 促进和推动我国对养老机制和政策的进程, 同时由家庭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可以分担社会压力, 还可以弥补老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 提升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 切实有效的解决老年人面临的诸多问题等, 对国家和个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 农村家庭养老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

2.1 农村家庭外出务工潮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外出务工人口数量逐年增多, 且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年轻务工人员, 于是导致农村许多家庭人口只有老年人和儿童, 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 如在2008 年《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中, 目前子女外出的农村留守老人比例已达48.5%, 已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2.2 农村家庭成员关系矛盾突出、政府解决态度消极

农村的发展及文明程度的普及较城市的发展慢, 乡间习俗风气较多, 一些落后或偏激的观念是整个村落的普遍现象而非个例, 如“重小轻老”观念使大多数老人不能安享晚年, 仍要照顾家中孩子的生活起居。许多老人在家中地位不高, 得不到充分的重视, 被儿女视为“累赘”, 还经常受到孩子的指责和埋怨, 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还有些老人与儿媳关系紧张, 导致家庭生活极不和谐, 许多老人整天以泪洗面, 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想过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活的痛苦。

2.3 农村家庭的普遍低收入

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耕地, 劳动量投入极大, 收入却很低。随着社会的发展, 虽有个别乡村走向富裕但并不代表其中没有贫困家庭, 而且就全国范围而言, 仍有大量的农村处于贫困水平, 许多老人尽管年事已高, 但面对家庭的低收入带来的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对贫困的恐惧仍迫使他们要继续参与劳动, 直到身体状况不再允许劳作为止, 许多老年人因经济收入微薄尽管积劳成疾, 也不舍得去医院就医,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3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改善建议与对策

3.1 增强现代人敬老爱老观念

尊老爱老不仅是保障农村养老的社会问题, 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代人对这种美德的意识愈发淡薄, 应加强对年轻人这一方面的教育。随着科技的先进, 可通过电视、网络等其他传媒进行传播, 加强宣传, 在学校教育中增强这一部分内容, 增强现代人敬老爱老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2 政府加大对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扶持力度

(一) 政府的基础和主导地位,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起到监督和执法的作用, 对不履行、不负责履行责任的个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二)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村养老权利, 法律是约束道德的准则, 对于缺乏道德自律性的人需要用法律来约束, 农村的家庭养老也应纳入到法律约束的范畴, 这样老年人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 激励制度鼓励农村家庭养老, 农村家庭养老得不到保障与农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有很大关系, 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农村养老家庭的奖励政策和其他增收办法, 提高家庭经济, 为农村养老提供保障基础。

3.3 明确农村养老保障的地位和责任

政府应明确农村养老的目的是为了妥善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合理需求, 亲情的温暖和物质的供给同样重要, 社会要强调农村养老的意义和重要性, 并将这种观念普及, 重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地位, 落实农村养老的相关责任。对于家庭不能自行解决的纠纷, 政府不应推诿责任, 需出面进行适当的干预与调解。

农村养老问题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切实使老年人受赡养的权利得到保障, 使老年人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摘要:本文围绕农村家庭养老展开, 首先介绍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并指出其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 其次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农村家庭养老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强调完善农村家庭养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希望本文对我国加快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完善具有推动作用, 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篇4: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周家庄模式;家庭养老;集体养老金

一、问题的提出

周家庄模式即“集体养老金供养综合模式”,它以传统家庭养老为基础,集体养老为保障,社会多元保障为补充。集体养老金综合供养是建立在周家庄独特的集体经济和独特的管理模式之上的,它以血缘为基础,家庭养老为单位,村规民约为约束,通过集体分配资金来保障的方式运作。

周家庄目前是唯一仍存活着的“人民公社”,它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支撑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体系,这个地方的村民他们没有明显的贫富差别,而且实实在在享受着10项福利保障。在我国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周家庄社会保障独特的筹集运作模式、乡村规制模式对我国各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养老保障模式的评析

在国内主要存在着三种养老保障模式:青岛模式,苏州模式,北京“大兴区”模式。苏州模式是建立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高级阶段的主要模式,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不符。青岛模式的政府信誉支持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北京大兴区模式的缴费方式的灵活性以及在城乡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比较灵活的处理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农民和农村的特点以及城镇化、非农化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三、河北省周家庄养老保障模式分析

(一)河北省周家庄基本状况

周家庄乡位于河北省晋州市中部,西距石家庄市50公里,面积17.5平方千米,由六个自然村落组成,2001年,全乡共计0.44万户,1.26万口人,劳动力6017个,耕地14791亩,人均收入4204元。2005年,周家庄乡工农业总收入47455万元,集体公共积累22133万元。

周家庄乡一直为集体经营,不设村委会,是全县唯一的乡生产队,“两层楼”的管理体制,本乡共设10个生产队、6个自然村,直属乡领导。周家庄实行科学管理:一是计划管理;二是劳动制度管理;三是劳动定额管理;四是人的行为管理。即周家庄乡对本区域内全局性的各业事项实施计划管理;合作社对生产队实行“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成本、超奖减罚)责任制;生产队对社员实行“劳动定额”岗位责任制;对劳动者劳动行为进行激励和奖惩。

(二)周家庄养老保障模式运作情况

周家庄的农村养老主要沿袭了家庭养老的方式,一般老人都是同子同住,由子供养。自七八十年代后出现了子代和父代分居的现象,但老人的供养仍由子供养,老人可以向儿子要求每年给付现金供养,也可以向公社申请划拨公分,直接参与年底分红。公社设有自己的养老金,公社公益金、养老金由全社在年终分红前提前划拨。社每月给年满65岁的老人发放养老津贴。65岁以上无儿无女的老人,集体负担生活费,有病派人伺候,药费集体负担,并每月发20元的零花钱。对于只有一个女儿的老人,集体负担生活费,每月发30元的零花钱,老人财产归女儿继承。此外,公社也紧跟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步伐,建立了五保户制度等。

(三)周家庄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经验及运行特点

1.浓厚的乡村伦理制约

周家庄的养老保障具有自身的特色,这就是村规民约有着法律效力般的作用。并由此制定了《周家庄乡农合作社守则》,在周家庄人看来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任务,并对不尽赡养义务的农民有着独特的处理方式。周家庄在赡养老人方面规定子女要承担老人的集体生活费开支;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兄弟分家时,必须安排好老人的住房,不得使其低于一间的住房条件,如达不到此条件,由公社负责安排住宿,但每年由儿子担负2000~3000元的生活费(生活费交集体)。

2.集体经济体制支撑

周家庄的土地是集体统一经营,全乡以农业发展为主,产业协调,且乡办集体企业经营效益较好。全乡社员均衡富裕,没有贫困户,没有暴发户。所有收入要归社统一管理,实行年终分红,这样的集体经济体制为周家庄养老保障体制有了经济支撑,社员富裕才能提高农村养老的质量。

3.独特的分配体制保障

全社实行年终一次分红,按工分多少分配。一般在分配之前要充分考虑社员的养老需求,一般在划分工分之前都要征求老人的意见,他们有权将子女的工分划出,划出多少都需要先征求老人的意见,然后将这部分工分划出后,再进行分配。这样就为子女养老的费用做了强制性的约束,从根本上保障了老人的养老所需。另外,由于社员每户的宅基地是统一分配的,一般老人都和儿子同住,故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空间上的便利。

(四)周家庄养老保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集体经济的高度依赖性

周家庄养老保障能够延续的最重要的即为集体经济的保障,公社有充足的公积金、公益金等用来从事养老保障。如果脱离了集体经济的保障以及公社对工分的权威性分配,周家庄养老保障就很难实现。

2.区域适应的局限性

周家庄养老模式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仅适应现有的文化背景、道德约束、经济基础和监督环境中。脱离了这种综合环境,这种养老模式将如无源之水难以维系生存。

3.乡风民约的不稳定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受现代各种观念的影响和冲击,社员对养老保障认识逐渐发生这变化,这成为目前养老保障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周家庄目前村规民约的权威领导者大多清廉,在本地威信极高,从事管理岗位不拿工资,和其他社员一样干农活挣工分,年底从乡合作社统一分红。但是,乡风民约的维护者未必都有能这样廉洁,这就对养老风俗的维护提出了挑战。

四、周家庄养老保障体系的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一)支撑条件分析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的水平及社会保障的层次。其中:经济状况、土地状况、文化认可是的基本指标。

1.经济状况

周家庄养老模式能够顺利实施的核心优势是稳定的经济支持,周家庄是以农业为基础,乡镇企业为根本发展动力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收益较好,且分配平均。雄厚的财力支撑为集体集资,工分过户,家庭养老为载体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土地状况

周家庄的土地为集体所有,耕地没有一家一户的分割,按工分进行年底分红。在这种土地所有制及分配体制下,避免了由于土地的减少、子女的外出务工而使养老保障无法实施的风险。

周家庄老宅参与旧村改造,按照规划,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分步实施。新增宅基地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和乡分户条件统一分配,按规划施工。这样的房屋分配使得父辈和子辈在空间上联系到一起,为家庭养老创造了空间便利。

3.文化认可

周家庄十分注重家庭美德、敬老养老的社会传统,并将这种传统以文件形式“制度化”,制定了本村的《村规民约》、《周家庄乡农合作社守则》将赡养老人的传统“法制化”。为使其有更高的权威性,全社对赡养的子女的品行进行奖惩。周家庄社员对养老有着较高的认同感,给养老保障提供了文化环境。

(二)周家庄模式的借鉴意义

“集体养老金供养综合模式”可以说是基于周家庄的一种可行路径。这种模式的借鉴意义在于:

1.周家庄模式提供了在文化同质性较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小的地区小规模集资的先例

周家庄模式是考虑了地区经济状况的差异、充分利用本地区差异、农民自身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小范围内实施的多元养老保障模式,同时也充分响应了国家有关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要求,是整体与区域政策有机结合的范例。

2.周家庄模式提供了家庭传统养老为保障的新型保障思路

与其他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家庭养老具有社会化养老无法比拟的特定优势。同时,强调家庭养老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利于强化社会大众的家庭观念,从根本上有利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3.周家庄模式提供了集体养老金供养的资金筹集方式

周家庄模式中养老金主要是以公社公共养老金为财政支持,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社会组织不断完善之际,将区域小型集资作为公益基金或者是养老金,统一管理,并制定相关条约、法规进行规范制约,对构建农村养老保障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长青.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为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篇5: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调研报告

滑县是一个拥有127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村计生家庭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我国推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已经成功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全国少生了3亿多人口,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力增强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这个贡献饱含着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为此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如今,率先响应国家号召、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员已经陆续退出劳动年龄,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计划生育的决策极大地限制了家庭养老的回旋余地,削弱了家庭保障的功能,而农村社会保障更是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日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使得养老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而现状是农村缺乏相应社会养老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能不能使这些计划生育的先行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到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为此,滑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创新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并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为准确掌握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从2008年10月开始,滑县人口计生委领导先后数十次一月有余深入到慈周寨、留固、老店、半坡店、城关、瓦岗寨等乡镇,就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方面的困难和疾苦,期望能为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供有益参考的第一手资料。

一、基本情况、调查方法与资料来源

滑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处在华北平原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域面积1814平方公里,辖10个镇、12乡、1个新区,1020个行政村,总人口127万。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业主导、三化互动,全民创业、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正在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小县向工业大县的转变。多年来,滑县始终把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摆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60‰,政策生育率为98.3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09年10月,滑县获得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县。

我们在调研中采取发放调查表、走访座谈的方法,设计了3种调查表:乡(镇)、村干部农村计生家庭养老问题调查表,农村计生户家庭养老问题调查表以及村、户基本情况调查表。在慈周寨、瓦岗寨、半坡店按照经济发展一般状况选取作为调研点,在城关、留固、老店按照经济发展处中等水平选取作为调研点。每个乡镇都安排两天的调研活动,了解当地乡镇人口和计生工作基本情况,填写相关调查表,获取一手资料。每到一个乡镇分别走访9个村,按经济条件好、中、差各选择3个村,入户座谈选取49周岁以上计生家庭代表(60岁以上代表要超过半数)9-15人,收入水平覆盖好、中、差三个层次。通过与乡镇、村干部家庭座谈,走访计划生育家庭与计生家庭老人座谈,我们深刻认识到计生家庭老人在“吃、穿、住、医、乐、葬”6个方面存在着困难和疾苦。

二、我县农村计生家庭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得到了奖励扶助

滑县共有农村计划生育家庭123572户,其中独生子女家庭96668户,双女户家庭8500户。2008年,全县共对60以上老人1670人给予每人每年600元的奖励扶助金,共发放资金100.20万元。给这些急需扶助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提供了及时的经济保障,大大缓解了养老的压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自实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双女户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后,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农民群众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许多群众对我们讲,在农村虽说是靠儿养老,但有儿子未必孝敬,有好儿子还得有好儿媳,再说儿子都有他的生活负担,生活上愿意不愿意照顾老人,能不能负担得起都很难说。慈周寨乡西联屯村63岁的桑配荣老人这样形象地比喻,生一个孩子国家给照顾,还发钱,这奖励扶助制度就等于又生了一个孩子对我们照管。

(二)一些计划生育家庭靠儿女养老保障程度较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计划生育家庭,他们不符合 “五保”条件,但生活中也确实有困难。比如女儿婚嫁不在本村,其父母在女儿家生活居住不方便;男孩被招养老女婿不在本村,难以照料父母生活;男孩年龄大了成不了家或成了家有困难,其父母生活无人照顾等等,他们的生活条件、质量都很差。这些因子女少而缺少照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也一直是影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点的症结所在。我们的调研工作除了针对这部分重点困难人群外,也没有忽略那些为计划生育做出贡献和牺牲、符合政策生育的一般家庭。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到,这些没有得到奖励扶助的计划生育家庭对奖励扶助制度对象除了心生羡慕之外,并没有失衡心理和更多的抱怨。留固镇一位姓王的农户儿女双全,每提及此都后悔不已,他是在女儿12岁时才要这个儿子的,当时老母亲极力劝说一个孩子太孤单,自家女儿找一个也是一胎化的,将来养4个老人负担很重,如果生育两个孩子负担就会减轻些,于是就动心按规定又生了一个孩子。现在想起来要这个儿子后悔大了,对于将来的养老问题,王大爷就把宝押在儿子身上了,在他看来,女儿没有养老的义务,儿子养老才是天经地义,如果碰不上好儿子、好儿媳一切都没有保障了。

(三)群众最担心生病治不起盼望给予医疗扶助

在我们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有2个问题,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养老方面最担心哪些问题;二是最希望政府在养老方面做些什么。从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发现,所有的调查对象最担心人老生病或患有重大疾病,绝大部分农户都希望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医疗扶助,这与我们走访座谈得到的结论高度一致,充分反映了计划生育农户最大的忧虑及其紧迫需求。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民群众不敢有病,有病不敢去医院,小病不去看,大有生病猛于虎的惧怕心理。关于农民的养老问题,事实上,人老了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较低,获得基本口粮和基本穿住就基本满足了,无病无难,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对于经济条件脆弱的老农来讲真是病来如山倒。基层干部反映,受各种客观条件影响,一些计划生育家庭由于少生缺少了保障余地而产生了思想波动,如果儿女多了晚年生活就有个保障,特别是生病了,如果儿女多,一个拿出1000元,就能凑起很多钱,如果就一个孩子,将来就拿不出那么多钱,负担很重。

三、解决农村计生家庭养老问题的讨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核实,目前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1.8%,其中,60岁以上计生家庭老人1700人,65岁以上1100人,“吃、穿、住、医、乐、葬”无保障的200多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好农村计生家庭老人养老保障问题,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破解当前我县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点的关键所在,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保障适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养老保障模式是比较适何我县农村计生家庭养老现状的。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减少,家庭规模变小的情况下,家庭的保障功能下降了,但不能让老人晚年的保障水平下降。社会保障机制需要各种力量共同分担,任何单一力量不足以化解风险,也不要指望任何一方力量包办。应该构建政府、家庭、个人和社会力量四位一体支柱的保障体系,激活各方面的资源,让计划生育家庭老人老有所养。

政府部门首先要承担起重要的职责,逐步推广完善奖励扶助制度,如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有条件要对奖励对象的医疗给予基本保障。在农村,家庭养老还要延续下去,赡养老人是人们的法定义务,另外老人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是政府不能包办的,也不是其他力量能取代的,不能因为有了奖励扶助制度,子女就把养老的义务推掉。另外,个人的养老问题不能全部依靠外来力量援助,自己也应做必要的相应储备,以保持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

我们在落实奖励扶助制度,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工作时,要大力倡导这样的养老模式,社会、政府、家庭和个人四个支柱共同保障,不单纯依靠任何一方力量,尤其不能完全由政府包办,滑县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财政资金紧缺,不能提供太多的财政资助,集体经济发展又带有局限性和不稳定性,难以保证在养老问题上有较大的投入。因此,完全依靠政府是不现实的,当然对于一些有困难的特殊家庭,政府务必给予救助。

四、确定建立农村计生家庭“六保障”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认真排查摸底,着力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县人口计生委通过专题调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第一手的滑县计生家庭老人养老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材料,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党政联席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我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并及时出台了《中共滑县县委、滑县政府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六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滑县通过县、乡镇人口计生部门认真组织深入到村到户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成员构成、身体状况和生产、生活、住房、经济收入及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建档。调查结果表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是“吃、穿、住、医、乐、葬”养老保障问题。共排查出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人但不符合“五保”国家供养条件的2000多人,其中家庭有赡养条件,吃、穿、住、医、乐、葬有保障的1700多人。家庭困难,吃、穿、住、医、乐、葬无保障的200多人。二是实施倾情关爱,构建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体系。结合我县农村实情,确立采取居家服务养老、集中居住养老、社会办院养老三种形式,构建符合滑县县情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体制机制。对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按照自愿的原则,填写《滑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对象申请表》,颁发《滑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证》。居家服务养老:对生活能自理、家庭有赡养能力的,实行居家服务养老,落实乡镇计生办主任、包村干部、村计生协会员、村委干部、村计生管理员“五包一”责任制。通过为居家服务对象每年交纳新农合参合费、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上门服务,实施“爱心护理工程”等,使其健康、快乐生活。集中居住养老:对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困难,吃、穿、住、医、乐、葬无保障的,签订《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集中居住养老协议书》,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成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院,接纳他们集中居住养老。对集中居住养老院的对象,除乡镇为其交纳新农合参合费外,还为其办理农村大病救助医疗保险,按不低于“五保”国家供养人员的标准安排他们的生活,建立健全了集中居住养老服务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吃、穿、住、医、乐、葬养老问题。如半坡店乡严庄村严明怀夫妇只生了一个闺女,闺女家里困难,无能力照顾严明怀夫妇,严明怀以试试看的态度,自己先入住养老院,现在又动员老伴也入住养老院。社会办院养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对社会办院养老服务对象,参照集中居住养老办法,县、乡镇政府给予补贴。

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多方参与,政府推动。实行政府、集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办法,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经费保障。县、乡镇政府认真搞好预算,列出了专项经费。保障经费主要依靠两个来源:

1、计生家庭的奖励扶助金和特别扶助金;

2、县、乡财政补贴资金。对集中居住养老服务对象的生活费,按当年县集中供养五保户生活标准供给。2008年,全县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生活标准是每人每年生活费1600元。同样,对集中居住养老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对象生活标准也按每人每年生活标准1600元供给。其中,从奖励扶助金(特

别扶助金)中安排800元,县、乡财政每人每年再补贴800元。民政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接纳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老人集中居住养老院。医疗卫生部门负责计划生育家庭老人体检、医疗保健等,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留固、城关等乡镇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吸纳计划生育家庭老人入住,不断拓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渠道。

目前,县、乡为2000多名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对象交纳新农合参合费4万多元,逐人建立了医疗保健档案,78名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老人已入居养老院,生活得到保障。滑县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体制机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群众的生育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09年6月30日,安阳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机制建设现场会在滑县召开,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刘绍杰、市政府副市长张曼如到会并给于了高度评价,之后,滑县农村计生家庭老人养老保障经验成果在安阳市进行全面推广。

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篇6: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不同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基于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文化传统等因素各有差异。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如何构建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能简单地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模式,而是要在借鉴各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文化传统进行创新。

一、现行制度框架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走向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一直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进行养老,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但仅仅是一种非正规制度,而不是一种正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开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1991年民政部在山东烟台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并在试点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随后在全国各地铺开改革试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在我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文化条件、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制约,改革试点的效果并不理想。到1998年,全国仅有2123个县、65%的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只有8025万人,参保人数的总体覆盖率不足农村人口的10%,而且覆盖率在近年还有下降趋势。以云南省为例,“十五”期间的前三年,累计参保人数分别为136万人、136.8万人、133.21万人,年增长率分别是0.7 %、0.6%、一2.6%,这些数据表明:2001, 2002年参保人数有小幅增长,说明只有部分农民新参保,2003年个别县区清退了3.87万人的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负增长。显而易见,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难度十分巨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下,妥善解决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然而,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存在一个值得深思的共性问题,即从城镇到农村都一直试图直接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简单的运用“拿来主义”办法,甚至是采用直接“套用”方式。这种做法不符合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制度文化条件,出现“水土不服”,使改革成为“嵌人型”的模式,表现出两个套用1)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单纯套用国外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统筹,另一类是个人帐户。前者主要是发达国家采用,后者主要是新加坡和智利等国采用。我国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实行“统帐结合”模式。这无疑是一种创新,但是也有单纯套用国外模式之嫌。(2)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又想套用现行城镇养老保障改革的模式,从而把农村养老保障简单化为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各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它是一种低水平的农民养老储蓄积累;有的认为是政府引导下的农民自我保障;有的认为是一种商业保险。尽管观点不统一,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主张现行制度框架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走向是:逐步向扩面为主的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靠拢。这种基本走向在下图A中表现为农民保障特别是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图A中的虚线所示)直接压向城镇保障体系,不断增大本来就有风险的城镇保障体系的风险度,而对纯粹的农民本身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多。

根据社会保险制度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必须从制度、文化角度深人探讨和研究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从发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出发,重新审视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才能提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新模式。

二、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基本走向的问题分析

从上述分析的基本走向来看,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存在三大问题。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的划分,加大了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难度。

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为城市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建立了涵盖广泛的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为主,社会救济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李迎生所著《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对我国独特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变迁和改革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走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道路。而且,我国未来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多层次的、覆盖城乡全体国民的、社会化、责任主体多元化、保障层次多样化、法制化、职域保障与地域保障相结合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作者强调使用“整合”而不用“统一”,意指不必要亦难以实现完全统一的面向不同从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把这种整合模式称之为“有差别的统一模式”。以此为代表,我国社会保障界普遍认为今后改革的方向是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们认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仍然隐含有向城镇社会保障模式靠拢之意。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或并轨。此种改革办法不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改革无法正常推进。

2、农民工的大批涌现,而把他们统一纳人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将促使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严重偏态,给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加大了压力。下图B显示了这种走向。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和城乡结构的改变,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见图B)。有关研究表明,“农民工是从农民中率先分化出来、与农村土地保持着一定经济联系、从事非农业生产和经营、以工资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具有非城镇居民身份的非农化从业人员”。我国目前的农民工主要包括进城农民工和乡镇企业职工。据不完全统计,进城农民工约有9, 400多万人,乡镇企业职工约有13, 300多万人,失地农民约有3, 500多万人。三者合计约有26, 200多万人。关于这一群体的出路,国内的大多数学者都主张纳人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如图B),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全面向城镇养老保障模式靠拢,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偏态。

3、国外农村养老保险成长路径,给研究和制定我国的农村养老模式造成了无形的影响。

据有关学者研究,国外一些典型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成长路径是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是先在城市建立,然后才逐步延伸到乡村,而且一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从实践来看,这些国家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即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这个

时期一般采取的是进行农业价格保护,进行农业投资,然后开始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国家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指标: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农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下等等。参照这些指标,我国人均GDP等指标都达不到标准,我国还不具备普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并预测要到今后15一20年才能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种观点,从经济意义上讲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是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来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已经不是取决于国家财政和经济实力的问题,而是在于政府政抬决策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因此,构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不能完全考虑经济上的问题,不能完全受国外农村养老保险成长路径的制约。

三、立足于发挥家庭养老作用,创新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不能也不应照搬西方模式,只能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只能建立在发挥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作用基础之上。这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之本。第一,强化家庭养老能使农村老人得到更细心的照顾,使老人的精神得到慰藉;第二,强化家庭养老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养老,可以弥补政府养老之不足;第三,强化家庭养老有利于家庭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强化家庭养老可以使我国避免走上西方式福利国家的覆辙,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之路。

我们认为,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农村家庭保障为主线,以家族成员互助为补充,把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其基本架构: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土地保障筑起农村养老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担负着农民失业保险的重责,也是农村居民之温饱水平的实物保障。广大农村在土地承包中把人口作为主要要素,把“口粮田”作为永佃田,明确“口粮田”的福利性。“口粮田”体现政府的社会公平导向,给予农村人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农村土地被征用而增殖,农民要分享土地增殖的收益,这时农民的土地保障形式要随之改变,由实物形态的保障变成价值形态的保障。

2.家庭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形式,为此要重塑家庭文化,夯实家庭保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养育小孩、抚养老人是家庭的责任。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是家庭保障的补充,只有家庭不能保障时才需要社会保障。当前形势下搞好家庭保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重塑孝文化,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二是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人,以提高农村家庭保障能力;三是提倡邻居互助合作精神,传承家族文化;四是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用村集体的公共收人取代以前的家族中的族田收人,兴办村级公益事业。

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老有所医”问题。云南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4年底全省20个试点县市共有648.39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占试点范围农业人口总数的88%,占全省农业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就医有了保障,医药费用尤其是大病住院

治疗负担明显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得到缓解,有力促进了农村家庭养老能力的提高。有关部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卫生服务及减免补偿程序的满意度均达85%。实践证明,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保大不保小”原则,区别于“保小不保大”的福利型合作医疗,有利于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老有所医”间题。

4.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模式。集中养老是指把敬老院设在青山绿水之中,让老人享受优良的环境,给敬老院划拨少量土地建立起土地保障。分散养老是指让老人自然分布在各自然村之中,由政府出钱、出物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共有352.5万“五保老人”,占农村老年人的7%左右,其中能够进人敬老院集中供养的只有58.6万人;分散供养的却有202.5万人;自耕自养的还有91.4万人。因此,要农村建设养老院,适当加大集中供养的面,加大农村社区养老力度也是当务之急。

5.必须重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功能,构建起分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了100多年后的今天,开始再度重视家庭保障的功能。这值得我们重视。同时,必须承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分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分层次就是分别对农村参保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失地农民可以进人“城保”,也可以进行“留地保障,进人”农保,‘;农民工一般进人“农保”;纯粹农民要建立新型农村保障制度。多元化就是立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因素,在缴费模式上实行东中西部梯度推进。具体设想:东部以缴费为主,中西部以国家补贴为主。同时还包括为农村家庭提供老年人生活所需的劳务和精神慰藉。

总之,要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文化在促进养老保障机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立足于中国的制度文化和农村的传统习俗,借鉴现代社会保险的运作机制,才能建立起针对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如图C)。图C显示,要立足于农民的实际,积极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而不是把农村全面推向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作为争论焦点的农民工既可以进人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也可以进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本文主张进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建立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初步研究,我们把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概括为:以家庭家族养老保障为主线,建立家庭家族养老资源的纵向风险分散机制,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反思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最终建立起逐步由农村养老保障向完善城镇养老保障扩展的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运行机制还有待深人研究。

上一篇:饼干**600字作文下一篇:地铁运营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