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24-04-08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精选8篇)

篇1: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讯

日前,笔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07年我市教育系统“产业年”拟定投资11970万元进行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爱心助学、民族地区教育建设等五大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已实现时间过半,项目任务完成过半,完成项目建设投资8794万元,占目标任务的73.5%,全市教育系统“产业年”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悉,在全市开展的五大项目建设中:

——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650万元,使一些学校急需改造的危房、新增的校舍及维修改造工程,首先得到了及时解决,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确保了广大师生的安全,确保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项目,已落实配套资金656万元。建立起项目远程经费保障机制、工程建设支持服务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制,加快了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目前,峨眉山市、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等8个区市县已编制好项目建设方案上报省教育厅。随着项目建设进程加快,今年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实现全面覆盖,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已完成投资2276万元,使全市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初具规模,适应全市社会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为企业产业结构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提供了培养条件,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把经济建设着力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创造了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成人继续教育、再就业培训工程。

——爱心助学已完成计划投资4868万元,全市共有347843名学生享受春季免学杂费,为87440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179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贴,1384名普通高中贫困生受到资助。资助和解决了8874名城市低保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目前全市有残疾儿童在校生730人,占完成计划的121.7%。目前,资助今年贫困大学新生入学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

——民族地区教育建设项目已落实资金1170万元。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已按照我市2007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巩固“两基”成果、针对校舍建设、周转房维修项目,职业教育、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现代远程教育、校长教师培训等编制出了项目实施方案。所有建设项目正按计划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篇2: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引领工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对新时期做好机关工会工作的思考 机关工会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是新时期做好机关工会工作的重要措施。民主化是机关工会工作的核心,制度化是基础,社会化是保证,社会化是机关工会工作发展创新之路,三者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做好机关工会工作,必须加强这“三化”建设。

一、加强机关工会民主化建设,始终把突出机关工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放在首位

民主化是指工会的宗旨及活动,必须尊重职工和会员群众的意愿,体现会员群众的意愿。民主是机关工会生存的根本,缺少民主的机关工会工作,是一种扭曲的、病态的工会工作,最终,只能导致工会组织的消亡。为此,做好机关工会工作就必须首先学会发扬“民主”作风。一是要以建立和完善工会委员会工作制度的形式来确立和强化工会加速民主化进程的组织领导权威。工会平时的工作或活动,是由干部职工在会员大会上选举出来的工会委员会来组织实施的。工会章程规定,各级工会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工会的决定和同级工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区、本单位工会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工会委员会报告工作。作为机关工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怎样贯彻落实好干警职工代表大会精神,使民主化的措施得到很好落实,极为首要的就是制定好制度——即“工会工作制度”。这个制度确立了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程序方法和任务标准等项目。有些内容是工会组织自身研究确定的,有些还需要院党组、机关党委等组织予以确认。一经确认的制度一旦出台,不仅规范了工会组织自身,而且也规范了其它组织对工会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假如不进行规范,工会的很多活动就很难落到实处。这里要强调的主要有三点:其一制定制度时一定要注意工会的本质特征(尊重职工、反映会员群众的意愿)和主要工作,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提出相关规定,使其工作重心突出,这是工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其二必须紧紧依靠党组和行政领导的支持,用好用足党组和行政领导的权威,以保障工会制度的落实,这是工会落实制度的有效途径;其三从制度的制定到落实都必须充分体现干部职工的意愿,即要充分发扬民主。二是机关工会委员会必须进行民主选举,主席(副主席)必须从直接选举中产生。机关工会委员会的建立及工会主席的产生,是加强工会民主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体现民意,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实际举措,也是建立和完善干部职工共商共决机制、推进工会全面建设的重要基石和平台。《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应在会员或会员代表中充分酝酿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可以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工会基层委员会选举产生。对此项规定,在实际执行中,有些偏差,有的机关是用直接命令的方式进行任命;有的机关是先将候选人划个圈,然后再在圈内进行投票,走走过场而已;有的干脆就是行政命令行为就算数,直接破坏了机关工会的民主性,践踏了干部职工的民主权利,是与《中国工会章程》规定相违背的。机关工会委员会成立及工会主席的产生必须按《中国工会章程》要求办理,必须广泛征求党组或主要领导的意见,尤其是工会主席、副主席,按规定由行政领导担任。党组或主要领导对行政干部的情况掌握要清楚些,应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但又要突出民意,就是让会员群众在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中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民主推荐选举,从而产生工会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坚持选举产生委员会方法能充分体现会员意愿和群众组织群众化的特点,有利于密切工会同干部职工的联系,有利于加快基层工会民主化进程,有利于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和凝聚力、亲和力、吸引力,也有利于强化工会主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找准角色定位,自觉向职工负责,勇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三是工会活动要保障干部职工大多数人的利益,努力确保工会会员参与权的行使。保障会员的参与权,让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共同管理工会事务,是工会法对工会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认真做好。参与权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决策权和管理权,工会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坚持有干警职工广泛的参与性,否则,干部职工在工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就无法体现,更无从保障。体现参与权的形式很多,如:组织活动在立项时就必须要考虑其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参加人员不多的活动尽量不立项;研究活动项目时,要尽量吸收相关人员参加,并认真听取和接受会员群众的意见;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报告经费开支情况,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定期或适时召开职工(会员)代表座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立会员代表议案制度,会员代表在广泛收集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每年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提交改进工会工作的议案,对会员代表的议案,工会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公布结果;工会的活动事项要在本级工会机关内定期公开等等。保证好干部职工在工会活动中的参与权,有利于团结干部职工一道工作,增加凝聚力;有利于加强职工民主监督,改进工会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会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密切工会与干部职工的关系,体现职工主体地位;有利于不断改进工会工作,促进工会的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四是不断学习兄弟单位经验,自觉接受干部职工评判。干部职工对自己的组织最关心,对工会活动的成效最有发言权,也最有权实行监督、进行评价、参与管理。在目前的机关工会考评工作中,主要的依据是上对下的看法,较为忽视是下对上,即干部职工的评价和意见,使有的考评工作显得客观公正性不足。有的机关工会十分注重干部职工的意见和评价,采取发问卷调查表、征求意见表、工作评价表等方式,每年多次向会员调查了解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并将评价意见纳入年个人工作目标考核之中。此举符合上级对工会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尊重了干部职工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更加关心工会工作,也有利于工会坚持以干警职工为本的理念,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念,强化群众意识,密切与干部职工群众的联系,使工会工作更加深入群众,深入职工,真正做到向干警职工负责。由干部职工评价工会工作,是建立和完善工会共商共决机制的重要环节,必须很好坚持。

二、加强机关工会制度化建设,着力将机关工会工作引向正轨

制度化是指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要在一定的规则条约的框架下组织开展,使工会的活动、会员的行为得到正确的引领和规范。工会工作突出的机关,必然建设有一套较为科学的、完善的机关工会工作制度。诚然,机关工会的制度建设是一项开拓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围绕工会工作的前进和发展方向,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总结和提供规章和措施的保障。为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工会制度必须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必须以党、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中国工会章程》为基本立制依据。每个工会工作者都应该明确,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促进党的大政方针、国家的重要政策的落实服务的,是为推动单位的中心工作的发展服务的,立足点端正了,订立制度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小规章一定要符合大规定,在重大问题上决不可越“雷池”一步;二是机关工会制度应随工作的需要而建立和更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工会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也在发展变化,因此,工会工作的制度也需要发展和创新。实际工作中,有的机关工会长期不建立制度,想到一出是一出,随意性太大。有的制定的制度长时期无修改,使其在新时期的实践中没法落实。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要切实做好机关工会工作,就必须建立和不断改进完善工会制度;三是执行制度一定要从严。制度一经订立就要认真按规定的条款抓好落实,防止因人、因事的随意改变的行为发生;四是重要制度一定要明确。如:会议制度、选举制度、处理干部职工意见制度、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工会领导的管理分工等,必须具体明了,责任清楚。

有些制度是机关工会必须坚持的制度:

——工会活动制度。不允许任何不参加工会组织活动的特殊会员存在,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天天有(体育)运动、月月有安排、年年有计划、重大节日有活动”等基本形式的工会活动制度,必须在创新中坚持落实。

——学习培训制度。一是健全会员培训制度,采取上教育课、举行报告会、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包括临时工会员在内的学习和培训;二是健全会员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制度,集中学习务必求实效,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会员个人学习要增强自觉性和针对性;三是要逐步健全会员学习的考核、评比、奖惩制度,把会员参加学习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为评功评奖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会员内部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工会领导及工作人员要严格廉洁从工的规定,加强对工会经费的管理,科学规划使用工会经费,坚持审计和报告制度。要建立健全对会员完成工会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评比、奖惩制度,发挥好激励作用。

三、加强机关工会社会化建设,下大力拓展机关工会工作新领域

工会工作社会化是指把机关工会活动空间向社会领域拓展,利用社会力量推进机关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一种双向互动的良性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必然选择。

机关工会工作要做到社会化,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办会。要树立开门办会意识,有系统地、分门另类地组建工会专家顾问组织,弥补工会自身力量的不足,特别是专业水平的相对欠缺。工会要想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是不行的,而现有机关工会干部,大多是从其它工作部门中选进来组织工作的,要求其无所不知地组织领导机关工会工作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善于吸引社会上对职工问题、工会问题有热心且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利用他们所知的特长为我所用,让他们的知识和本领为职工服务,为工会工作服务;二是努力拓宽工会工作的社会空间。适应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等方面的多样化,机关工会组织在拓展社会空间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包括把工会的触角延伸到街道、社区、市场等非传统工作领域,注重维护干部职工作为一个劳动者所拥有的权益即经济利益,而且注意维护干部职工作为社会人所拥有的权益(如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权益)等。为此必须使机关工会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拓展社会空间是机关工会工作发展的一个潮流,是确保机关工会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源泉之所在,而不能把它简单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来消极应付;三是积极使用社会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无形的力量。机关工会如果长久局限于自身的天地,不但工会工作视野容易受到限制,而且连语言也受到制约,妨碍机关工会组织与党、行政部门的沟通,也妨碍机关工会组织与其它社会团体的交流。因此,要多讲“普通话”,积极引进社会上通行的语言,为我所用,少讲“工会方言”,注意拉近工会与其它部门的距离,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四是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机关工会工作队伍。做好机关工会工作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机关工会队伍来保证。如果机关工会工作内容、方式社会化了,而机关工会工作者本身仍停留在单位化或非社会化状态,这种社会化也是不稳固的,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最为根本的是工会干部素质的强化和提高;五是利用网络宣传干部、职工和工会。宣传干部、宣传职工、宣传工会,是抓好机关工会工作的基础。一些干部职工感到自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地位下降了,一些工会工作者也或多或少地产生自卑感,原因固然较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对机关普通的干部职工和工会工作的有组织宣传,即报上无名、局域网上无影、本级(或上级)表彰会上无声,使人们不知道机关普通干部职工在改革发展稳定中作了哪些贡献,不知道机关工会组织为单位工作大局发挥了哪些作用,难免会引起一些人包括工会干部本身的疑虑和沮丧,使人们长期存在的“工会工作是敲边鼓的工作”永远得不到克服;六是建立社会性评价指标体系。一旦把机关工会工作臵于社会化的大环境、大气候之中,就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机关工会工作社会化的程度与水平。这包括:机关工会组织是如何参与社会事务的,如何处理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社会有关方面是如何看待机关工会的,是如何评价机关工会工作的。因此,衡量机关工会工作水平,既要看单位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满意程度,看干部职工群众的满意程度,也要看社会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

工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评价”

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工会、各企事业单位工会:

为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水平,增强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深入推进叙永“三五三”发展战略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根据叙永县总工会叙工发[2011]3 号文件<<叙永县总工会工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评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精神,从 2011 年起,用两年时间,在全镇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工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总十五届五次执委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落实工会干部岗位责任目标任务为抓手,以推进工会工作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 “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会工作管理新机制,接受职工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努力实现工会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维护机制更加健会,制度保障更加充分,各项服务更加有效的目标,为建设实力叙永、和谐叙永,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成立“三化一评价”建设领导组,由党委副书记、镇总工会主席谢清任组长,镇总工会副主席秦世荣为副组长,钱先素、林文彬、陈科、亢昌容、李庆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天池镇工会工作员李庆负责日常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三、实施范围 工会工作“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的实施范围为全镇各分会组织和工会专兼职干部。

四、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工会工作“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是指工会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职工(会员)为主体的社会评价体系建设,标准化即工作目标点,是对工会工作确定尺度或量化指标,提供检验标准;规范化即流程设计,是对工会工作的程序化管理,制度化即成果固化,是围绕工作目标健全完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社会评价是对工会工作知晓度,工会干部满意度及工会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工会开展“三化”建设成效进行测评,使工会工作臵于社会和职工(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工会开展“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是工会参与社会化管理,树立叙永工会新形象的科学谋划;是探索工会自为建设途径的新设计;是提升工会工作组织领导水平的方法引领;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工作创新;是叙永工会“自我加压、跳起摸高、站高看远、高位求进”的重要举措。工会“三化一评价”既是阶段性攻坚,又是长期的任务,全镇各工会必须持之以恒抓好落实。

(一)目标任务

1、工会组织更具活力。要以全力推进“两个普遍” 重点工作为抓手,着力开展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的攻坚行动,全面实现“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的目标;着力抓好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会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创新工会工作机制,打造工会品牌;着力加强工会经审财务精细化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持工会经费稳步增长,着力规范工会工作,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让党委放心、行政支持、职工满意,创建“幸福职工之家”。

2、维权效益更加有效。

以源头参与为抓手,积极表达职工诉求;着力推进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2011 年签订率达 90%以上,推动实现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着力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企事公开制度、职代会制度,2012 全面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工大会(职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具备条件的公司制企业全部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着力健全帮扶网络体系,倾力打造帮扶“110”,实现建档困难职工帮扶全覆盖;着力抓好工会群监员队伍建设,健全群监网络,增强工会在安全生产中的监督意识,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着力法律维权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监督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法律顾问委派制,积极维护职工特别是女职工合法权益,构建稳定 和谐的劳动关系。

3、投身建设更加主动。

以素质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技能大培训大比拼,万名职工岗位练兵、万名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等劳动竞赛活动;提倡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实现职工合理化建议常态化;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在广大职工中掀起创先争优的热潮,大力开展创建 “工人先锋号”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建功立业。

4、制度保障更加充分。以《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支撑,以落实制度执行为抓手,以完善决策、执行、监督、评价制度体系为重点,建立健全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涉及工作开展的平等协商制度,维权帮扶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及权力运行束的工会财务,资产审计监督制度等,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工会工作评价制度的建设,实现职责清楚、流程清楚、重点清楚、薄弱环节清楚的目标。

5、服务工作更加到位。明确工会干部职责,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和重点,代表、维护、服务好基层和职工(会员),着重民生改善,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不断提高职工评议的满意度,使工会成为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有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方法、措施

1、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以普遍要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为原则,全面开展“三化—评价”建设活动。力争今年完成镇(总)工会、,学校工会建设活动任务。

2、强化督查、促进工作。县“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领导组将成立督导组,适时对各创建单位进行督导检查,促进工作完成。

3、定期通报,黄牌警告。将定期收集各1基层分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推广先进典型和交流创建经验,对应完成未按时完成建设活动任务的单位将实行黄牌警告并通过书面通报预以曝光。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给我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给工会工作带来了一些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工会的活动方式方法正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果继续沿用旧的传统的工会活动方式方法开展工作,的确是越来越困难了。那么,如何做好新形式的工会工作呢?我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实现“三个强化”,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三种关系”,做到“三个防止”。

一是要强化市场经济观念,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摸索新规律,提高对新形势、新任务的适应能务;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三是要克服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强化独立自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超前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三种关系”与“三个防止”,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加强领导与搞好服务的关系,在强调对基层服务的同时,防止对基层工会一味迁就放弃领导;正确处理行政化和群众化的关系,在强调工会组织群众化的同时,要防止公散无力的民间团体化倾向;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化与自由化的关系,在强调工会组织民主化的同时,要防止放任自流的自由化倾向。

其次,从领导方式方法上转变,努力克服行政化。矿工会要对基层工会加强宏观领导,少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指挥,突出面对面的检查指导,一般要明确任务标准。日常工作中,对各项工作要实行统一部署安排,集中检查验收,集中管理,使之有效地开展工作。

第三,从作风上转变,努力克服机关化。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日常工作中,要力戒遥控指挥,等(等基层汇报情况)、靠(靠基层拿主见)、要(向基层要材料)的不良风气,努力发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井下生产一线调查研究,与职工群众交心交朋友的优良传统,防止和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深入、浮光掠影式的调查、走马观花式的检查。

第四、从工作方法上转变,充分体现群众化。传统性的劳动竞赛活动,乃至必要的大型的文体活动该搞的还是要搞,关键是适应新形势,改革方式方法,在活动范围上要讲求广泛性、代表性,组办原则上要坚持业余自愿不作硬性规定和要求,在活动内容上要突出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在活动形式上不搞一刀切,提倡多样化。

第五、从矿工会自身管理上转变,充分体现民主化。在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工会组织建设的同时,矿工会要带头发扬民主,从工作计划的拟定,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到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基层工会干部使用、奖惩等等,均应走群众路线,事先广泛征求意见,切实按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处理好工会的内部事务。

第六、从职能上加强,努力克服和解决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倾向。

在建设、维护、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中,众所周知,代表维护是工会的根本职能,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工会的重点。多年来,从文件、报告到权威文章,都是这样讲的,但遗憾的是,这方面恰恰我们讲得多,抓得少,做得更少,这已程度不同地直接影响了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鉴于企业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多样化发展趋势以及劳动关系、劳动矛盾的日益复杂化,代表维护和民主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各级工会应切实将工作重心向代表维护和民主管理方面倾斜,积级探索和理顺企业改制后各种关系,理直气壮地争取工会在企业新体制中的位臵,坚持开展新形势下的民主管理工作;抓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和工资、住房、物价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深层的热点问题,依法做好维护工作,对劳动矛盾尖锐,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和人身权利的不良行动,要敢于仗义执言,积极开展合法斗争,当好职工具体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从而将工会组织切实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依赖的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篇3:以师德建设为本促教育和谐发展

一、师德的内涵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对人的教育培养,社会为了满足自身的这种需要,形成了教育这一特殊行业。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师德建设的现状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全面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传统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旧的道德规范体系被否定和解除,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形成,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师德建设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在传统师德观念中,教师往往被定义为理想人格和完美道德的化身。这种师德理念激发了广大教师不断追求卓越,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普通教师的正常生活需求。因此,传统师德需要与时俱进,重新建构适合时代发展的师德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

三、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高科技时代,国家发展、民族强大必须依靠科技强国.必须依靠学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德才兼备”是合格人才的标志。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二)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要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明礼诚信、严于律己、团结合作。高尚的师德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对青年学生、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了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以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也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师德评价机制

在师德建设中,要有正确的义利观,做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如果师德一味以牺牲自我为评价标准,显然是与以人为本的要求相悖的。师德修养首先是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要求,师德养成就是从普通逐步接近崇高的过程。因此,在师德建设中要注重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以正确的价值标准为导向,建设有效的师德评价机制。

(二)注重宣传,弘扬师德风尚

2006年5月19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首先学校要坚持评选师德模范,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争当师德标兵的活动,树立榜样,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次,加强校园舆论导向,充分利用网络、校刊、宣传栏、板报等各种阵地和手段,宣扬师德典型,推动师德建设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使广大教师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职业的终身信条和最高价值追求,以胡锦涛同志所提倡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切实加强并不断提高师德,实现自我价值观的改造。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行竞争激励机制

学校应转变考核观念,逐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从短期考核向长期考核转变;从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向以学生为主的考核转变;从静态考核向动态考核转变。把教育管理者、教师、受教育对象纳入到师德考核评价体系中,使师德考核评价更加灵活、客观、全面、权威,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在师德方面的延续性及思想本质。同时,要推行竞争激励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使良好师德观念通过长期的实践,固化到每个教师的日常行动中。

(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加强教师师德的制度建设,不仅要依据《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教师职业操守、教师职业规范,同时要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师资管理等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评价、科研评价以及教师发展评价等方面提出师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建立起包括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在内的教学、管理、服务三个领域的师德监督体系。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 只有与时俱进, 进一步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师德建设, 才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更好地以德育人, 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主导者, 承担着教育群众, 传播知识, 推进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重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师德,教育,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4: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三案·六环节”高效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6-0040-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6.017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程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课程改革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发展也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是树立教师专业形象、提升教师专业地位、开发教师自身潜能、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需要。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中心地位将发生改变,教师的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将逐步形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课程理念滞后,对新课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缺乏实际的实施研究,担心实施新课程教学影响教学成绩,特别是影响中考、高考升学率等,急功近利思想偏重,很少考虑学生的发展。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将影响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要求,我们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通过构建高效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一、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理念。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对化学学科来讲,应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观点的培养;基本能力包括类比、假设、建模、推理、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基本观点涉及绿色化学、化学应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即由“双基”发展到“四基”;加强化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广泛现实社会生活情境中的能力。近几年新课程下的高考顺应了新课程要求,化学试题提高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相关内容的比重,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其情境新、灵活性强,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如果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不开阔、理念陈旧、方法落后、知识面狭窄,又怎么能适应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国家、地方的课程知识及其关系,还要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能根据校情、学情开发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地学习现代化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能将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有效整合。因此,要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首先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把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模式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体现在能否以新课程理论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发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素,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一个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型课堂。为了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使师生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市开展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三案”指学案、教案、巩固案,“六环节”指课堂教学中的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等。“六环节”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六个步骤,不是每节课都必需包括的,“六环节”可在一个或多个课时内完成,在一课时内也可以交替进行)。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形成强烈的化学学习动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形式,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的转变。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学案和课堂实现,每节课前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份针对下节课内容的学案作课前准备,学案的设计侧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体现导读、导思的功能,要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既不能太简单、机械死板,缺乏思考、探究价值;也不能将问题完全习题化,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课前对学案的检查、了解,对共性疑难问题进一步创设问题台阶诱其思考,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拓展、延伸,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三案设计很重要,尤其是学案中问题的创设,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鉴于此,教师一方面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广泛查阅各种课程资源,在原有知识储备基础上,使知识不断更新,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实际(生源状况、兴趣爱好),预设可能产生的生成性问题,以及对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法等。三案的设计建立在集体研究、讨论等校本教研基础上,有效地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协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上给予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空间和机会,让学生享受因“有备”而获得成功的快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与创新,自主地去获取知识时,他们的身心才能处于最佳状态,学习思维才能被高效激活。教学六环节中“交流展示”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使“交流展示”常态化,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敢说、敢想、敢于探究、创新,勇于展示自己,并且努力使自己有精彩的“表现”。 这种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也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需要教师亲切、和蔼、富有激励性的语言给以鼓励和赞赏,增强学生充分“交流展示”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小组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教师的激励也将转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感知知识、学会联想拓展、学会交流合作、学会善于表达、学会纠错反思。在互动过程中,老师要因势利导地进行精讲点拨、迁移运用,语言简洁、精炼,准确、规范,形象、生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阶梯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精讲点拨适时、适度,到位而不越位。对课堂生成性问题,能合理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恰当地迁移、拓展、应用,使学生的思维向积极方向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功底,还需要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技能,能根据情形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改变教学策略,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为教师搭建了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强化教学反思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三案·六环节”高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许多实际教学问题,如教学中精讲点拨如何适时、恰当,既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作用,如何减负增效,使课堂效益最大化,如何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及媒体资源,增强其教学功能,如何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诊断与发展的功能等等。为了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我们开展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如“名师示范课”、“百节好课”、“骨干教师优质课”、“学科中心组活动”等,对各种课型进行观摩、交流、研讨,采用“同课异构”对比分析,进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我市赣榆海头高级中学改进校本教研,采用微格教学等方法,对课堂进行全程录像,结合课堂教学中交流展示、精讲点拨等环节进行细节回放、观摩评价,聘请专家点评等,这些教研方式不仅使教师充实了自身的理论基础,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课后反思的效果。我们还对教师开展教学设计评比,实验操作、创新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系列活动,促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锻炼基本功。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将教学、研究、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自我提高的意识,逐步探索出符合学校、学生和教师实际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多层面、多领域的复杂系统,不仅包括教育教学专业理念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发展、驾驭课程能力的发展,还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开发课程能力的发展等,本文只在学科课程领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了粗浅探讨,以期达到教师驾驭课程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无限的,要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还需要建立适用于教师专业发展、适合新课程改革方向的机制和体制。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建设新课程——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5: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加强军事斗争人民防空准备工作。认真贯彻“九江会议”精神,着力解决人防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和拟定各类方案、预案。组织开展不同层级、规模、形式的防空演练,提高人防指挥员、指挥机关指挥和协同能力。扎实抓好专业队伍的整组和训练,提高遂行人防(民防)应急救援能力。

二是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加强人防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认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和人防政策规定以及上级有关会议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组织开展人防建设的能力和素质,重视选拔和任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事业型人才。认真落实“准军事化”建设纲要和标准,制定目标管理办法。加大人防行政执法力度,适时组织人防执法检查,积极探索新时期人防与民防交叉发展的方式方法。

三是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强化“0501”重点工程的建设管理,严格建设程序,加强资质审核,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做好已建工程普查、建档工作和工程维护管理,制定平战转换方案,落实转换措施。抓好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作,严格审批制度,确保完成城市人均工程隐蔽面积。切实加强防空警报有线、无线控制系统建设和重点目标的防护工作。

篇6: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金寨县卫生局(2011年2月18日)

过去的一年,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三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继续贯彻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开拓创新,扎实奋进,推动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一、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多措并举,强力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任务。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既是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也是“降消”项目紧密结合的救助工作。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县政府在制定2010年补助方案时,1 充分借鉴过去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补助范围,为全县完成补助任务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年初,县项目办加大了对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滚动字幕、互联网、宣传栏、刷写固定标语和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增强群众对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知晓度,营造宣传氛围。二是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县政府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中取消了往年只允许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可享受补助的条件,规定只要是本县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均可享受补助;取消了往年填写审核申请表的规定,产妇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证、《保健手册》、住院发票和住院清单即可在出院时享受平产免费、剖宫产限价补助政策。大大减轻了群众往返于乡村和住院分娩单位之间的时间和费用,给全县广大孕产妇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三是及时报帐,足额兑现。县妇幼保健院项目办积极配合审核,做到当月发生的费用当月审核,当月足额拨付,为住院分娩单位解决了后顾之忧。县保健院还定期召开保健员例会,通报各乡镇报帐进度。四是及时调度,保证进度。去年9、10月份,由于受基层医改 2 的影响,补助进度一度下滑较大,对此,县委县政府领导引起重视,国庆节前,县政府主持召开县卫生局、财政局、计生委等有关部门专题调度会,要求对未获得救助的孕产妇进行漏补。分管县长在会上对加强农村孕产妇补助项目的管理,加快经费补助进度等提出严格要求,并签订责任状,要求项目执行单位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少,确保全面完成年度项目目标任务。会上,县卫生局和县计生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住院分娩孕产妇补助进度的紧急通知》,要求乡镇卫生院与计生办共同协作,对照县政府《方案》规定,集中7天时间认真进行一次摸底清理核对,对2010年应补未补人员及时足额兑现补助,当月就为2000多名漏补的孕产妇兑现了住院分娩补助。一年来,我县共发放项目补助经费332.9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5%,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7000人的救助任务。

(二)巩固成果,进一步规范婚前医学检查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过去的一年,我县在进一步巩固与民政部门通力协作,实行婚检婚登“一站式”服务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规范婚检流程,严把婚检质量关。注重 3 社会宣传,印发1万余份“告新婚夫妇的一封信”及宣传单,并将乡村两级婚检宣传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内容,着力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婚前保健意识和接受婚前保健服务的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世界卫生日”、“六一”儿童节、“国际母乳喂养周”等节日,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家免费婚检政策的好处及意义。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婚检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县保健院领导不定期带人组织检查婚检登记、婚前健康指导、婚前宣教、检查项目、检查质量的执行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做到服务流程规范,检查结果准确,保护受检者隐私,为全县广大群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年来,我县共为4267对新婚青年提供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达92.6%,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县4100对婚检任务。

(三)突出重点,全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项目进展有序。我县自2009年9月起全面启动实施孕产妇、0-36个月儿童保健免费服务项目。为更好地落实项目任务,县政府下文要求,各乡镇必须配备专职妇保医生1名、专职儿保医 4 生1名,各村必须配备1名“三位一体”即由村妇干、计生专干兼任的妇幼保健员,专门从事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县妇幼保健院先后8次组织妇保、儿保有关专家深入乡镇检查指导项目的实施情况,要求各乡镇要及时将免费服务券发放到服务对象手中,并督促定期到服务机构接受免费保健服务。县妇幼保健院确定专人对乡镇“两券”的使用和报帐工作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严防只报帐不服务,虚报冒领套用国家项目资金的现象发生。截至12月底,全县共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手册5275人,提供免费服务17511人次,拨付服务经费59.2万元;建立0-36个月儿童保健服务手册8235人,提供免费服务17450人次,拨付服务经费106.2万元。

二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任务基本完成。2010年,省下达我县第一阶段建档任务农村地区5%,即2.9万人,城镇社区30%,即1.5万人已全面完成,全年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8610份,拨付建档报帐经费51.30万元。

我县在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数量的同时,更注重建 5 档质量。采取层层举办培训班、宣传督导检查质量,规范健康体检项目,统一填写登记标准,对不合格档案坚决予以退回不予报帐并责令其限期重建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建档质量。6月份,县卫生局专门组织县疾控、保健专业人员对县城梅山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进行了督导。督导组随机抽查档案、电话了解居民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知晓率和服务满意情况,现场打分,现场反馈,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专门召开所辖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参加的居民健康档案调度会,逐站核实档案质量。要求各站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补差补缺,严格登记报帐。县财政局投入近20万元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配备了档案袋和档案柜,规范了纸质档案的管理。

(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任务

(一)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全面完成。我县2009年度被省卫生厅列为全省“两癌”检查项目试点县之一。作为农村山区人口大县,35-59岁育龄妇女约点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山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6 宣传工作不到位,给开展“两癌”检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一是思想落后。受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年龄稍大的妇女认为妇科病就是“私房病”,是难以向外人启齿的,更不愿去医院检查。二是60%的年轻妇女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均为老人和小孩,检查任务难以完成。针对上述情况,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攻克难点,全面完成了检查任务。首先是评定方案。4月份,县政府重新制定下发了《金寨县2010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县卫生局、县妇联、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金寨县2010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其次是强化培训。5月28日,县卫生局、县妇联、县财政局以全县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项目为依托,联合举办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技术培训班,由参加国家培训班的县级师资授课,全县共有90多位一线妇产科、检验科、彩超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项目培训,为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三是逐乡逐村集中检查。县妇幼保健院为各乡镇“两癌”检查工作制定了时间表。还专门派出两名资深妇产科专业技术人员下到各乡镇,逐乡进行两癌 7 检查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根据县下达的任务数,限定完成检查任务时间,下到各村逐村集中检查。国庆节期间,部分乡镇政府、妇联领导和卫生院的同志放弃休息,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集中人员下到村进行“两癌”宣传和检查,有力地保证了检查任务的完成。第四是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和厂矿企业检查。为加快“两癌”检查进度,花石乡党委政府组织了由分管领导带队,卫生院院长和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两癌”检查小组,远赴我县农民外出务工集中地上海为适龄妇女进行“两癌”检查。11月上旬,县妇幼保健院专门组织人员到县经济开发区厂矿企业为农民工进行检查。截至12月底,我县已全部完成省下达的宫颈癌30000人、乳腺癌2000人的检查任务。查出乳腺癌可疑病例174例,均得到进一步检查和早期治疗。这些病例因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为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增补叶酸项目进度加快。2010年,我县充分发挥乡村两级保健员的作用,利用婚前医学检查信息反馈和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形式,及时将叶酸分发 8 任务落实到乡、到村、到人。一是加大宣传。县妇幼保健院在婚前医学检查时向婚检青年发放宣传资料,乡镇卫生院和村保健员在发放叶酸时面对面宣传服用叶酸的好处,消除育龄妇女服药的顾虑。二是及时督查。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院经常组织对乡镇领药、发放登记、知情同意书签定、病史填写等进行督查,经常对各乡镇叶酸领取数、发放数、库存数和服药依从率进行核查,大大加快了叶酸发放进度,提高了叶酸服用率。一年来,全县共发放叶酸41313瓶,服用人数5821人,叶酸服用率达83.16%,服用依从率达45%。

(五)创造条件,着力抓好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规范化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县卫生局开展了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的创建工作,制定下发了《金寨县妇保、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争创,把妇保、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乡镇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院、社区卫 9 生服务中心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规范化门诊建设达标。并结合本辖区人口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实际,对照“标准”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全县已有一半以上卫生院通过创建,已初具验收标准,县卫生局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组织人员开展验收。通过规范化门诊的创建,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创造了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切实提升了基层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

二、几点体会

一年来,我县以实施民生工程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带动妇幼保健工作全面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我们的工作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赏,我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已连续四年获得市年度目标考评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与全体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县在妇幼卫生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县妇幼卫生工作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 10 峻发展挑战。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进一步推动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再上新的一个台阶,我们的体会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是关键。任何工作偏离了政府主导,将是一事无成。妇幼保健工作也是如此。领导重视是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的关键。

二、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根本。临床与保健紧密结合,同等重要,我们要把公共卫生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才能更好促进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才能有效推动妇幼保健持续有效健康发展。

篇7: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10-12-21 来源:政工处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 | 【纠错】 | 【关闭】

近年来,我局在长沙市局和浏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三基”建设为契机,围绕“实力、法制、和谐、高效”工作主线,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可喜成绩。

一、保增长,突出中心组织税收收入

我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增收作为第一中心,紧绷组织收入这根主弦,立足税源调研,加强计划管理,强化均衡入库,确保了收入结构的合理和收入的高质量。2008年共组织税收收入71943万元,为长沙市局计划69864万元的102.98%,同比增收6728万元,增长10.32%。2009年共组织税收收入89058万元,为长沙市局计划80870万元的110.12%,同比增收17115万元,增长23.79%。2010年1-11月组织税收收入84441万元,占省局计划98666万元的85.58%,同比增收19388万元,增长 29.8%。我们主要从加强税源调研、建立两级税收分析体制、加强重点税源监控、严格收入工作考核、扎实开展汇算清缴、认真组织征收方式鉴定、积极开展税款核定等七个方面抓好收入组织工作。

二、破难题,创新建立发展长效机制

一是创建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机制。我局以积极稳妥的态度投入到“大投资大建设年”活动中,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对浏阳计划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专题调查,科学预测收入形势,撰写了翔实的预测报告报送浏阳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赢得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以长浏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四个重大项目预计实现的税收12000万元被单列税收计划,单独进行考核,极大地缓解了收入压力。

二是建立科学的税收执法工作管理机制。出台了《浏阳市税收保障办法》,成功搭建以信息共享为核心,以“政府主导、地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共享各项涉税数据,采集信息8000余条,补办税务登记295户。加强与人民银行浏阳支行、国税、法院及信贷银行等单位联系,将税务违章行为录入个人与企业不良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多方位限制不良信誉纳税人。

三是建立科学的征管考评机制。引进“以考促改、以考促管、以考促收”的征管理念,建立以征管质量为核心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严格各级征管人员工作制度,执行各岗位标准化的操作规范,提高执行力。《评价体系》指标分12个部分,60个小项,努力实现考核工作全自动化。目前《征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已进入软件开发阶段。2009年该项工作获长沙市局唯一一项工作创新奖。

四是切实规范私有经营性房屋税收管理。对全市房屋税收征管情况开展了扎实的专题调查。召开了全市私有经营性房屋核定征收标准意见征求会,出台了私有经营性房屋税收管理办法。2009年至今入库房产税5996万元,其中私有经营性房屋税收信息采集12293户。

五是突出了征管基础管理。制定了税收征管资料管理办法,引进开发电子档案管理软件,推行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强力推进“五比五看强征管”活动,推行征管工作评价制度,开展部门、单位及税收管理员三级征管工作评价。全面规范税源巡查工作,制定税源巡查实施方案,对税源巡查的目的、范围、内容、重点和具体要求进行规范,明确了考核办法。深化纳税评估工作,重点抓好医药行业、内销花炮企业等行业的纳税评估。切实规范发票管理,累计安装税控收款机752台。

六是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对5万元以上的1493户纳税户实行重点监控和动态跟踪管理,强化数据采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同时运用重点税源户监控分析业务软件,对37户企业实行长沙市局、浏阳市局、税务分局三级税源监控。2009年至今,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177户企业入库86377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9.79%。

三、提效能,全面提升地税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效能建设。先后出台《机关车辆管理办法》、《驾驶员考核制度》、《公务接待办法》和《物业管理操作规程》,确保了机关管理的有序和规范。实施行政效能评价制度,组织行政效能剖析。不定期组织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专项督查,确保政令畅通和工作的有效落实。开展百元税收成本分析,完善内控机制,严格执行经费限额管理。

二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制定了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严格规范性文件发文流程,细化自由裁量权幅度,加大经常性处罚力度,实施执法责任追究。推出“一案双查”,对查补税款在50万元以上的案例,外查纳税人偷漏税问题、内查征管漏洞,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充分发挥稽查职能作用,选定房地产与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汽车销售等行业开展了专项检查和整治。近两年,受理查处举报案件9起,入库税款212万元。查处花炮违章运输案件292起,入库税款49万元,罚款147万元。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行纳税服务工作从前台走出,相继推出科所长值班、纳税辅导培训日、局长接待日等制度。应对纳税申报高峰期,实行双休日值班,缩减午间休息时间,推出不间断办税服务。全面推行税务公告制,先后对办税日历、个体工商户税收核定等90个税务事项进行了公告。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新闻发布常态化建设。建立纳税服务短信平台,提供短信提醒服务31600人次。推出涉税事项同城通办,受理办结事项652起。建立纳税人学校,组织新办企业等专题涉税课程37期,参培人数超过4000人次,组织编印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税收优惠三十条等宣传手册。建立长沙市地税系统首个纳税人之家,组织纳税人论坛,编印“纳税人之家报”。积极开展“两帮两促”活动。认真落实重点税源户联系走访制度,完善局领导、机关科室、税务分局三级联动机制。

四是全面加强税收宣传。组织开展了十佳诚信纳税人评比表彰、税法进课堂、邮送税法、“同饮浏河水,共建浏阳城——税收与环保”等系列宣传活动,构建了税收宣传新格局。组织编印拓展训练画册、《晚霞飞绮》、《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等画册,汇编《浪花飞溅——浏阳地税外宣新闻集锦》和《脸谱》,制作年会光碟,全面推介了全局工作。加强税收工作日常宣传报道,2010年在各级媒体上刊发专题报道200余篇,在浏阳电视台播发专题新闻近30条。

四、“强三基”,地税文化建设活力彰显

全局上下围绕抓队伍、强“三基”,大力加强地税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税务文化与税收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文化兴税”之路。

一是以班子建设为主题。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和局机关政治学习制度。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民主集中制、领导以身作则、抓好廉政建设、如何当好班长等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对干部选拔、任用、交流、考核进行全面规范。完善人才储备制度,分层次搭建局领导班子、中层正职、中层副职后备人才库。

二是以制度完善为核心。按年整理汇编《工作部署》,推行工作计划制度。出台《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及实施细则、《经费管理办法》,完善岗位考核办法,加强执行力建设。明确了12万元个税申报、私房税收申报、税收资料归档管理、税控收款机管理、一站式服务等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实行工作周报、月报及专项通报制度。建立局长办公会议制度,不定期组织部门会议,推动工作开展。建立机关与基层的联动机制,实行工作落实督查制,按月编发《工作计划要点》和《工作情况通报》,分季开展督查,促进工作交流。

三是以廉政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先后组织开展“树正气、扬清风、税徽闪闪耀浏阳”、“在蓝色感召下”主题教育,搭建廉政文化长廊,汇编《廉政手册》,举行廉政宣誓,开展“网络评廉”和“双述双评”活动,开展浏阳市名人廉政文化书法笔会,精心组织建国六十周年暨地税成立十五周年系列庆典活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四是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完善从市局到分局到征收组的思想政治工作三级管理网络,推行领导干部走访谈心制度、重点对象诫免谈话制度、一般干部参加局务会议制度。推出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活动。制作《辉煌十五年》幻灯片、先进人物等专题宣传片,讴歌地税辉煌业绩,倡树爱岗敬业典型。加快基层建设步伐,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机关干部基层体验日”活动,开展干部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启动了三分局办公大楼新建工作。扎实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稽查专业知识等培训,组织全员综合业务知识考试和抽考。与湖北省咸宁市地税局联手建立干部岗位异地交流学习制度,两局先后派出27名干部进行岗位交流。鼓励干部人人当主讲,先后有70多名干部走上讲坛,培训在职干部200余人次。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涌现了“浏阳市劳动模范”和省、市局“十佳文秘”、“优秀办税服务员”、“优秀税收管理员”和“稽查能手”等先进人物和业务精英。

五是以群团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快乐工作、优质生活”理念,充分发挥工、青、妇、团各级组织作用,举行“熔炼团队、挑战自我”素质拓展训练,举办浏阳市“地税杯”羽毛球赛,举办“魅力浏阳,多彩地税”盛会暨颁奖典礼,举行老干部联谊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感恩父母”征文和书画摄影比赛活动,开展“在蓝色感召下”征文活动,组织获奖征文朗诵会。成立业余兴趣爱好小组,组织部门联谊活动,营造朝气蓬勃的工作氛围。对三口乡东赢村、社港镇龙华村、丹霞村和高坪社区进行联村帮扶,组织无偿献血、抗震救灾、“圆梦大学”、“天天慈善一元捐”和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

地税文化建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来,共荣获全国、省、市级各类荣誉30多项,市局被授予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被长沙市委、市政府授予“长沙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被评为浏阳市“十佳书香机关”,连年被评为“浏阳市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满意单位”、“浏阳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二分局被授予“湖南省模范职工小家”和“浏阳市民最满意的青年文明号”,办税服务厅被评为长沙市“工人先锋号”和“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五分局被评为“长沙市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一分局、五分局被评为“浏阳市文明单位”,一分局和五分局党支部被评为“浏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局团委被评为“浏阳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

稿:袁华

责任编辑:梁青

篇8: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科技富国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高科技、高水平的多样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也在于教育。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的好坏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因此,加强和改进教师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受影响的多样化,出现了敬业精神缺失、过分注重功利、忽视德育教育、示范作用欠缺等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师德原则和规范的问题。(1)因此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并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和任务

高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全面、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教育部2005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师德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师德建设主要包括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等三个方面。

(1)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组织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培育教师具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帮助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教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针对师德建设新的突出问题抓好整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3 以岗位聘用为契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原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高校实施了岗位聘用。(2)岗位聘用涉及到全体高校教师的切实利益,也成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契机。岗位设置、聘用条件制定和聘用考核是高校岗位聘用工作三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从这三项工作出发,结合师德建设的任务,在岗位聘用中深化师德建设。

(1)在岗位设置工作中,将师德标准放入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根据岗位的性质明确实现岗位的目标的责任,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科学的制定岗位职责,可以规范操作行为,减少违章行为和违章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意思,提高内部竞争活力,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在制定岗位职责时,可从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出发,结合教师具体工作实际,明确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工作等要求,从而在职责上强化教师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的责任意识,把组织要求转化为教师自身的愿望,自觉自愿提升自我。从职业理想出发,要明确教师的使命、责任和成就,努力帮助教师从合格教师不断发展成为教学能手、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最终成长为大师。

(2)在制定岗位聘用条件时,做好师德聘用条件的细化量化工作。为了便于操作,开展量化评审,可以研究制定可以量化的师德条件指标。(3)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制定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考核指标,考核教师是否充分利用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生活会、师德研究和研讨会等途径,学习中央、教育部和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文件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4)在职业道德方面,将教学评估、教学督导、随机听课等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作为聘用的量化指标;强化学术道德聘用条件,坚决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保障学术自由,防止学术腐败等作为聘用的重要考核依据。

(3)加强聘用考核工作,以考核推动师德建设。在制定考核办法时,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无故旷教或无故拒不接受学校分配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影响恶劣的;教学工作敷衍塞责,违反教学纪律,屡教不改,造成严重教学事故、实验事故和社会实践事故的;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成果的;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聘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以及其他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其师德考核将被“一票否决”。严肃处理学术不端;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对于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取消其获得的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等处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增加师德规范行为考核指标权重,对照岗位职责,分块考核。在具体考核工程中,要采取民主公开的方式。在签订聘用合同时,明确每一位教师师德建设目标责任,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考核时从实际出发,建立师德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束后,在最大范围公布考核结果,奖优罚劣,落实对优秀师德教师的各项政策,营造师德高尚为荣的环境,从而使外在的师德规范变成教师的道德行为习惯。

摘要: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使命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和任务出发,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中的岗位设置、聘用条件制定和聘用考核三个核心环节探讨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岗位聘用,师德建设,高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N].中国知网,2005-01-13.

[2]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N].浙江省人保厅,2009-12-31.

[3]居继清,王丽.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五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80).

上一篇:武汉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下一篇:运木头大赛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