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维导图

2024-05-11

教学思维导图(精选6篇)

篇1:教学思维导图

我们一起跑向树林子。只见,林子里的树上挂满了断线的风筝,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我的那只心爱的老鹰风筝了……

夜幕降临了,大家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回走了。

我心里想:“我把心爱的东西送给了天上的仙女了,那她一定也会送给我她最心爱的东西的”。

我等待着下次再来大夫山放风筝……

评点: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有酸甜,也有苦辣。二年级的小心怡借助写作思维导图,把去大夫山放风筝的经过,风筝被风婆婆吹走了的伤心事,以及自己“把心爱的东西送给了天上的仙女了,那她一定也会送给我她心爱的东西的”的心愿,用朴素的语言,完整地记叙下来。文章流淌着的是童真稚趣,起伏荡漾的是情感的波澜变化,闪烁飘散的是生活小事中泛起的淡淡的姿彩,令人回味悠长。

要经常鼓励孩子们:不必害怕写作思维导图画得不好看,因为只要自己能看明白所用的色彩或所画的形状是代表什么,就已足够了。有时候,可能画得实在不像样,甚至未能想象到要写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时,那还可以用某色彩或用某图形或代号表示。重要的在于:让自己一看见画的这些符号就能记起所思考过、观察过或想到过的事物,提醒自己把这一切想起来,并在直接可观的思维导图中把文章构思好,再照导图的指引,把文章写下来就可以了。

孩子手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不脱离孩子的现有的发展水平,不会因为把学习目标定得太高或太低,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孩子完全能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经过思维导图直观的构图作导航,帮助轻松进行写作构思,尽可能引领孩子达到更高的写作水平,让孩子拥有完成写作任务的信心、勇气与能力,最终实现孩子的写作水平总趋向于不断提高的势态。

绘制和完善写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促进孩子写作能力形成的过程。以思维导图的直观形象,为写作导航,更能触发孩子的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让孩子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三、 绘制阅读导图及仿写

作文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思想的。作文要提升表达的效果,写作的语言就要注意表达的方式,要注重修辞。修辞,就是选择、调整言词和句式,或者运用特殊的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促进阅读积累,打开眼界,增长见识,丰富写作的素材,学习写作的技巧。以读导写,常常仿写练笔,能使写作时,下笔成文时,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让描写更逼真、传神。坚持多读多写,方可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例如,小学五年级的教材中要求学生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而且要求很明确:

1. 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这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 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即可以一人一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特点。

3. 要注重刻画人物的外貌与内心(心理活动),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即主要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这样,要写一篇以事表人的文章,若要以“总-分-总”结构来写作,总述该叙述什么,分述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展开,这些写作方式学生们在单元阅读中都是有机会接触到的,也有一些套路可循的。只是,这种单元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用记批注、写阅读笔记等文字方式来记录。这种提纲要领式的记录,重理性联系,多逻辑思维,令学生经常顾此失彼。

但是如果利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人物描写这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过程中,都能有意识地注意品读、分析和理解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以图导读,以读导写。

通过阅读绘制阅读思维导图,学生牢牢抓住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充分阅读,细细品味,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学习人物描写片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了。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厦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恃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鹞架似地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这个片段成功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它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画出这个片段的阅读思维导图 ,学生的认识就可以一目了然。学生读懂了,刻画这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是写了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眼疾手快”,所以,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写小嘎子摔跤时,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细致的描绘。整个摔跤过程都处处可体现小嘎子机灵、敏捷、有智谋、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是使学生阅读理解过程图式化、直观形象化。学生在不断接触文本,用心绘制作者的写作构思图--阅读思维导图过程中,也逐步学会触类旁通,获得独立解决同类“写作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写作的自信程度和构思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主动理解、感知和学习创造性地调用各种写作手法,并能通过思维导图尝试规划自己的写作主题,安排自己的作文内容和写作思路,从整体上布局谋篇,丰富写作的内容。

仿写作文: 比赛跳绳

肖瑾恒

“要不--跳绳。”

“好啊!”表弟连忙做出准备活动,叉着腰,扭动着。说道:“来啊,是比速度,还是比花样?”说罢,拿起跳绳,跳了两三下便停了下来,望着我。我回了句:“比速度!”我知道,表弟也是个花样跳绳的惯手,我自然不跟他去玩花样。

我不急不忙准备着,他一定不知道,经过我自己苦练,我的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我俩将跳绳甩到背后,双膝弯曲,双手紧握绳柄,脚和手就如准备随时启动的机器一般。表弟看起来似乎比我紧张多了,双眼注视着前面一棵大树,嘴巴紧闭,双眉皱了起来,一副严肃的表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声响亮的“开始”,我们这“两台机器”正式开始运行了。绳子打在地上,发出凌乱的“啪啪”的声音。我有节奏地“运行”,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而表弟似乎出了“故障”,“运行”一会儿,停了一会儿看我,急得似乎要哭了,大粒汗珠滚落下来。嘴中不时叫道:“等等我!”时间在“啪啪”声中度过。胜负即将分晓了!表弟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说:“我这台机器看来已经没动力了。”他认输了!

这个仿写还不错吧!

语文课进行预习时,也可以让孩子用简易的思维导图从三个层面解读课文:

A、写什么--内容追问;

B、怎样写--对叙述章法谋篇的揣摩;

C、知识点--对修辞句法及精彩片段的研读。

通过对多篇文章的阅读,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大大提高阅读及写作水平。

当然我们来看看通过画整篇文章的阅读导图,然后进行仿写。

四年级的课文《桂林山水》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桂林山水》

人们都有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里主要把握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仿写举例:

我见过香气扑鼻的夜来香,观赏过婀娜多姿的月季花,但是我更喜欢坚强不屈的梅花,梅花真洁白啊!像冬天里的雪花;梅花真美丽啊!像翩翩起舞的天鹅;梅花真坚强啊!像个英勇的战士。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我欣赏过严肃的四大天王雕像,我看见过栩栩如生的浮雕,却从没看见过西樵山上那巨大的,庄重而高雅的石观音雕像。西樵山的石观音真大呀!几百个人手拉着手也围不住它。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立在西樵山上,显得格外显眼,西樵山的石观音,她的面容十分庄严,微闭双眼。好像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她双腿盘在莲花台上,左手托瓶,右手则在肩膀前摆出一个“兰花指”的姿态,给你一种十分庄重、高雅的气势,让你对她的敬畏油然而生。西樵山的石观音真险呀!它表面光滑,好像爬到顶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最后,大家可能要问:平时在家里如何和孩子一起练习导图作文呢?其实思维导图有一个重要特点:发散思维,那么在家里完全可以发散思维来训练作文。

第一步:口头作文,家长和孩子在睡觉前的十来分钟完全可以用几个名词和动词训练连词成篇编故事,互相出题讲故事,其实这也是亲子阅读的一种。

第二步:引导孩子将口头作文写下来,并适当加工完善。

第三步:预习或复习课文画阅读导图,家长出题仿写。

第四步:根据作文题目画导图写作文。

现在我们来看看连词成篇编故事,就是将所提供的若干个词语串联,扩展成一个故事,词语的顺序是可以打乱的,很简单吧?

举个例子:清晨、感动、普通、脸红、公园

这五个词语咋一看上去没什么关联,可是只要你仔细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可大着呢!这五个词中,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你看出来了吗?五个词中最重要的是“感动”一词,而这种感动是“普通”的事情或人物引起的,而且这件“普通”的事情让这个人物“脸红”了。看,这样联系在一起,你是不是有所启发了呢?公园的一个清晨,到底发生啦一件什么普通的事情,或有一个什么普通人,让谁脸红了呢?既然“感动”是最重要的,那就要注意把感动的原因写清楚。。。。。。

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回家后的作业:

用思维导图发散下列词语,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小鸟、蜜蜂、救命

低年级可以写一段话,高年级写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用5W2H来写:

When 时间

Where 地点

Who 小鸟、蜜蜂

What 救命

Why 为什么

How to 怎么办

How much 多少

篇2: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本由金浪、夏孟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高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的使用要求先写下基本概念,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他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分支。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非常符合人脑思维特点,对英语学习有显著作用。它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

《Go For It》教材的每个单元是以话题来编排的。这种以话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以主题为单位构建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英语课的教学内容。在各个教学板块中,思维导图的即时制作与临时生成,都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的每一个单元里,思维导图共有三张,基础导图、拓展导图、作文框架。对应的中文是放在后面的,学生可以用来预习和复习。

本课题旨在活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思维导图进行充分地利用,培养他们积极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借助思维导图,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时间单位,指导学生活用思维导图,对英语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预习的工具,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要求学生熟读英语版的思维导图并说出中文,对不认识的用红笔做好星级标记,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

(2)要求学生借助中文版的思维导图说英语并翻译成英文,然后根据英语 版的思维导图自批自改来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3)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对话指示图,自问、自答,练习英语口语。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课堂笔记本,课内合作编对话的学习工具。

(1)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与同桌练习对话、与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2)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搭建英语写作的框架,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词汇。

(3)要求学生将老师课堂内所说的重难点直接补充在思维导图的相关词汇或句型旁。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复习的工具,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扩展所学知识。

(1)要求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再创造,用彩笔画出个性化的、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手抄报。

(2)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循环英语听写、扩展英语写作等。或者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在图上添加新的词汇和句型,优美的句子和谚语。

(3)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画出自己认为最难掌握的词汇和句型,并整理成一本错题集。

为了确保本课题的有效实施,我们针对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思维导图理论、脑科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思维导图的有关研究:

(1)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ozan)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国内外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2)思维导图的特点:

①形象性、直观性。思维导图的形式是形象、直观的,它的表达不仅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画或符号。②层次性。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层次性,围绕一个中心概念或任务,可以生发与其相关的多个概念,概念间的隶属关系、大小范畴等,都可利用图的层次结构表现出来。思维导图的层次性是学习者对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体现。

③关系性。思维导图除了表明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之外,概念间互相连接的指向与其连接词语,更能表明概念间的因果、递进、转折、假设或者是并列,条件、选择、是非等等关系。

④可扩展性。思维导图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的特点,一幅思维导图可大可小,外观的设计也不固定,全凭绘制者的才智和灵感。

⑤广泛性。思维导图可以做报告讲演、流程设计、知识管理,还可以用于各类业务测试和评价等等,目前在教育领域已有面向师生的专门的思维导图软件。

2、脑神经科学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里有大约14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形成功能网络。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央向外部发散的网状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

思维导图是一种和大脑思维在表现形式、语言逻辑高度一致的思维方式,它还原了大脑思维的本来面目,从根本上带来了一场思维的革命。它结合了大脑思维方式,采取和大脑思维方式对应的独特的画图方式,在图中清晰地呈现出思维重点、思维过程和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表达和思考,很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思维导图是把思维在纸上用图片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的呈现。这种方式在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理清层次,让你很容易掌握重点,产生一目了然的感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进入9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学习理论基础,它是在继承和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流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积极的交流合作,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先前知识、情景和学习共同体是影响主动建构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性学习和思维导图都吸取了建构主义的理论精华,体现为以“问题”或“核心主题”为线索,让学习者个体或者小组围绕真实性的问题或主题,主动获取各种有助于解释和评价问题的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并在同伴之间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应从做中来,最有效促进学习的方式是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包括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及自然科学问题和哲学、伦理问题等等。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主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与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合作者。

(2)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同时要看到学生是会思考、有感情、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教师应当公开、坦诚、充满信任地接触每一个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体验学生情感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愉快的、有效的。

(3)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相比较,看他是否比以前有进步。家长和教师在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应依据一定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个性化评价,使学生审视有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反思今后应怎样努力,并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每一个个体都渴望从周围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人性化的教育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信任、理解、关心和无私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渴望关爱的心理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篇3:教学思维导图

而要提高学习的绩效, 最需要关注的是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表式方式。对此, Paivio提出了“双编码理论”。 双编码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有语义编码, 又可以用形象编码, 并且凡是能进行双编码的信息则容易保持, 因为在提取时, 该信息比仅用一种形编码的信息多一层提取线索。因此, 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采用文字结合图形的方式, 通过联想和连接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 符合双编码理论的要求, 使知识的获取、存储和提取更加便捷高效。它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 有利于直观地表达思维和提高归纳、总体整理知识体系的能力。

因此, 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让学生学会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提高记忆效果, 培养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巧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所任教的班级英语各项成绩均在校内名列第一, 其中及格率为95.8%, 优秀率高达78.9%。下面具体介绍我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的。

一、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的妙用

(一) 课前预习中的思维导图———让预习效果达到极致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环节。以往学生平时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 效果差, 因为他们的预习常常“无迹可寻”, 几分钟时间粗略看过, 大多浏览一下学习内容, 在书上简简单单地画几个短语或者句子, 但缺乏对内容的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整体的把握, 因此这样的预习对于新课的学习作用不大。如何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呢?我尝试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把预习内容画出来”。起初我要先示范, 把核心词 (新课的主题) 给学生, 并给出思维导图中第二或以上层级的部分关键词, 但空留部分关联分支及关键词,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完善思维导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逐渐熟悉了如何画思维导图, 这时我连核心词也不给学生了, 只需布置诸如“预习……, 并画出你的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类似这样的预习作业, 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遇到新知识会自觉地去查阅, 并加以思考, 否则完成的效果就会很差, 所以它不但能检查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无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思维导图把相互关联的事物按逻辑的层级关系呈现出来, 从而慢慢学会归纳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即使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在知识上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 但是学生却经历了有效的自学过程, 这样长期有效地进行预习, 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课堂导学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兴趣盎然

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导学、如何引导学生“说”, 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中大量的可视化元素有利于情境创设, 可有效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因此, 教师在新课导入时, 使用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思维导图方式, 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产生疑问, 发现问题, 引发认知冲突。使用图形和简要的关键词绘制出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 提供问题式的情境, 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我就通常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 除了创设合理的语言情境之外, 还一边设问, 一边引导学生回答。而在此同时, 我还一步一步地把设问的过程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了出来。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的对话时, 师生的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T:Suppose I am in the shop and you are the shop seller.When you meet me, what do you say?

S:What can I do for you?

T: Yes. Good! Now I want to buy a T-shirt, so I answer, “I’d like a T-shirt.”And then 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me?

S: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S:Who do you buy it for?

T: Yes, great! And I want to try it on! Can I try it on?

……

这时, 我的思维导图板书如下:

当学生不懂再问其他问题的时候, 我就一边说, 一边板书补充我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把对话中的重点句型通过听、说、看的形式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又能在思维导图完成后让学生非常直观地领会到该对话的主要框架, 有利于学生掌握文本的大意, 因而学起来就显得特别轻松, 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在接下来口语训练中, 我还可以继续结合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课堂小结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在新授课教学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回顾, 小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采用师生口头问答和以往“普通的”板书记录形式来进行小结, 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比不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要深刻。因为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 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 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 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而作为学习者, 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和整理课堂笔记, 对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巩固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能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我通常在课堂小结的环节中, 一边让学生口头小结, 自己一边在黑板上根据小结的进程来画思维导图。我以该课的知识点为核心词, 采用边问边画的形式, 引导学生把围绕核心词而产生的相关知识逐层发散地往外思考、回答, 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而当思维导图形成的时候, 该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已经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过程中, 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 而且能非常直观地回顾知识架构和其中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无疑提高了小结环节的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在作业中的妙用

思维导图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思维时理清思路, 把握全局, 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 并且更具有组织性和易于记忆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自己的思维表达工具, 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可视。因此, 给学生布置画英语思维导图的作业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同时, 给学生布置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小到一个话题或语法点, 大到一个甚至几个专题语法的探索, 或者一节课、一个章节、一个阶段, 甚至是一本书、初中三年的教材的知识, 都可以画成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思考所要涉及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而使学生自觉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进行发散性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 强化知识树的构建, 避免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和“断裂”式的复习方式, 逐渐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把思维导图画得美轮美奂, 使自己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一) 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法, 使学生有效巩固语法

在实践中, 我根据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需要, 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方法都是给学生核心词, 明确总体要求, 其他随学生自由发挥。比如学习了一般过去时, 我的周末作业就布置学生以“一般过去时”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当学习了多种时态之后, 我就布置学生以“时态”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如图6 和图7。

从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对时态的概念、结构以及所涉及的词形变化的知识都梳理得有条有理, 虽然归纳得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和正确, 但是足以证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更重要的是, 通过此类作业, 学生对该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能有效巩固语法知识。而且, 学生能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 学会分析、总结、梳理和归纳, 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 用思维导图归纳学习内容, 使学生减少遗忘、找准复习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的学生学了新的模块就忘了旧的模块学了什么, 然后整册书学完了但却数不出学过了哪些主要的知识, 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因此, 在新授课后, 我通常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把该课的主要内容“画”出来的作业, 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该课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 同时引导学生懂得该课的复习重点是什么, 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

从上图可见, 以图的形式呈现一课书的重点, 既直观、扼要, 又充满趣味性,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 必定要阅读教材, 并学会判断内容的主次, 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思考、分析。当作业完成的时候, 学生已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该课的学习内容, 对防止遗忘、把握复习重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 在思维过程中能够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科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一) 要重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 轻美化功能

我们都知道,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容量的大小密切相关, 合理的课堂节奏和合理的课堂容量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 课堂上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时, 不应花太多时间在“画”图上面, 只要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层级关系合理就可以了, 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活动, 以保证学生有较大的语言训练量。同样, 布置学生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应以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为首要的评价标准,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更好地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二) 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宜逐步呈现

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知识的一个有效方式, 所以可以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中。如果教师把小结环节的思维导图在备课的时候制作成PPT课件,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时候宜逐步呈现思维导图, 因为如果一次性完整地呈现整个思维导图, 学生就没了思考、总结的机会。如果逐步呈现, 学生既可以边思考边总结, 又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个知识的脉络是如何“延伸”和“发展”的。长久以往,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发展。

摘要:在常规教学中,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缺乏主动对新旧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学习、梳理和归纳, 导致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理解, 因而容易混淆和遗忘, 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 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妙用,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安牧冰.思维导图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东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英语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夏恩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东尼·巴赞, 巴利·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篇4: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脑图或心智图。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记忆方法。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单词数量之多让很多学生都望而却步,并且一个单词又有不同的词义和词性,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记忆单词的音、形、义等方面,记了忘,忘了又记。但是如果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记忆单词时运用发散性思维对单词进行合理地联想。以下内容笔者将以Go for it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

1.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单词形态变化等等,

一个单词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例如动词的末尾加-ed,加-s或-es,加-ing等等,又例如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在词尾加-er或-est。这时,我们可以教学生画一个关于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规律变化的思维导图,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例如在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这两单元的学习时,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变化是这两个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有了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的法宝后,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学习,学生还是挺游刃有余的。

2.利用思维导图,辨别记忆各类词型

在任何一种语言里面,都极少存在独立的单词,任何一个单词都必然和其他单词有某种关系。如果我们将英语里面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归类,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outgoing和serious, loudly和quietly, hard-working和lazy,different和similar等单词组成一个反义词大联盟;或者将future, temperature, culture, adventure等单词组成一个火眼金睛辨别形近词的图形;把同音异形,如see, sea;同音异义,如:our, hour 等一些易混淆的单词经常归类对比,以加深印象。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辨别,学生将会能够快速地掌握这些类型的单词。

3.运用思维导图,串联主题内容学习

在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新教材中,教学内容是按照话题形式编排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不同内容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词汇要求也高。因此,每单元的词汇教学可采取主题词汇教学法。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制作思维导图;课中,教师可以示范相应的思维导图;课后。可以让学生模仿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以此来帮助学生总结知识,串联好整堂课甚至整个单元的内容。例如:在教授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单元时,涉及关于动作行为,食物,容器等单词较多。

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把这些知识一一串联。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加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性。

4.利用思维导图,改革课堂听写模式

篇5:思维导图教学法

武安市教研室理论组推介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您是否经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您买了很多书,可惜很多都没有读?就是有幸读过也掌握不了多少?

2、走进书店发现新书、想买的书层出不穷,可是总担心买回去也没有时间消化?

3、如果在图书馆的书海中遨游,您是不是望书兴叹,游不了多久见没有时间了?

4、作为学生您是不是感觉学习教材都比较吃力,只有刻苦才能通过考试?

5、已经工作的您是不是感觉学习能力不如学生时代,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感觉知识更新缓慢?

6、当您面对的无限丰富的知识、智慧和技能您是不是感到力不从心?

是我们的能力不够吗?是我们的大脑不好使?NO!!

您的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普通人大脑终其一生也只能用了5—10%的大脑潜能。我们大脑的潜能绝大部分还在沉睡!我们的一生可能花费90%以上的学习时间学习各种各样的业务知识,也许只花了10%不到的时间学习训练学习的方法。

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思维导图!有没有听说过?我们都有体会,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得多。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也是这个意思。

思维导图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近来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被更广泛应用在学习及工作等方面,大大降低所需耗费的时间,对于绩效的提升,产生无法忽视的功效。

简言之,思维导图是:

1、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2、一种先进的笔记方法;

3、权威专家倾情推荐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

4、世界级大脑明星、跨国公司总裁普遍使用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简单地说,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每张思维导图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你想表达两个以上的主题,那你就需要画两张以上的思维导图。主题部分一般都是图形,被放臵在一张思维导图的中央。剩下的部分统统思维导图的分支。分支由关键词和紧贴在关键词下面的曲线组成。

二、思维导图历史沿革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 2 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巴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

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基本巴赞的著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下。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

《开动大脑》

《启动记忆》

如今,思维导图的使用者已经超过了2.5亿人。这些使用者中有很多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迈克尔〃戴尔、李嘉诚等。

除了对名人的事业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外,思维导图还与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事密切相关:波音利用思维导图技术开发波音 747,从而节省了1000万美元的开发费用,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在苹果公司陷入低谷后,CEO约翰〃斯库利利用思维导图对苹果电脑的外观进行设计,并最终引领苹果走出低谷,成为IT埋没的代名词。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后,康爱迪生电力公司利用思维导图对灾后重建进行规划。以令人难以臵信的惊人速度恢复了 曼哈顿区的电力供应。

我们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轻松应对这些巨大的危机,那么它便是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升我们的学习成绩!

现状: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陷入题海,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挤满了自习时间,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做了题不归纳,学习不得法,阅读不抓关键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复练习,学习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成绩上不去,于是各科老师抢时间,学生没有平衡各科的能力,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结果导致偏科现象严重,相互影响下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是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缓慢等。

三、思维导图教学法脑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左大脑负责逻辑思维,词汇、数字、顺序,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特点,而右大脑负责节奏,图像、颜色、空间想象力和创新力,形象思维、整体意识,具有不连续性、弥散性、整体性等特点。因此,左脑又成为思维脑,右脑又成为创造脑。“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脑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类右半脑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限。人类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加以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效率、效果还是效益上,思维导图都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简单到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 加以延伸。

四、思维导图的优势和作用

思维导图与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1、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

2、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您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3、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4、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

1、成倍提高您的学习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

2、激发您的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 系统。

3、让您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使您将能够达到众多您想达到的目标,包括: 快速的记笔记,顺利通过考试,轻松的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等!

4、让您具有超人的学习能力,向您喜欢的优秀人物学习,并超越您的偶像和对手。

5、让您尽快掌握思维导图这个能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能同时让您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象,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帮助您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让您的大脑最佳表现。

五、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那么,思维导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步骤一:画主题。画主题是思维导图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一幅思维导图只有一个主题。

步骤二:找关键。主题画完了,就该确定思维导图的分支了。无论是直接与导图主题相联的一级分支,还是与一级分支相连的下级分支,都是由关键词组成的。

步骤三:理分支。寻找关键词只是确定思维导图分支的第一个步骤,我 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整理,才能梳理出思维导图的详细分支。这一步骤,就被叫做“理分支”。

步骤四:画图。思维导图之所以被称为思维导图,就是因为其组成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图画。离开了图画,思维导图与其他线性笔记也就仅仅存在形式上的区别了。画图的过程,不但是同时利用左右脑的过程,也是最大化地利用情绪因素的过程。

步骤五:上色。这是画龙点睛的一个步骤。上色前后思维导图的变化就像是刘谦在表演魔术一样,那真是诞生奇迹的时刻。绝不要忽视颜色对视觉和大脑的冲击力,它要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四、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所谓“六程序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特指教师和学生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与“预习、上课、复习、习题、总结、考试”六程序结合起来循序递进的一种单元体系发展教学模式。

“六程序”它们既有先与后的程序关系,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习题;先总结,后考试;又有阶梯型、由低到高的层次和逻辑关系。该模式恰好符合程序教学理论。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大半属于操作性行为,例如游泳、开车等。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刺激反应强化”模式。斯金纳系列基本实验证明,使用强化训练的方法可以使人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斯金纳同时总结出了四条学习规律:第一,习得律。第二,条件强化。第三,泛化作用。第四,消退作用。并要求模式遵循“小的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这几个特点。“心理认知理论融合程序教学法”的模式是最新也是最适合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在学生学习中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很多学生从不愿意接受到接受并且最后认同,成绩提升的目标也得以实现,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提出建议,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该模式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各学科学习,提高思维能力为目标,以“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教学”为主线,由教师示范、引导、教会并督促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在预习上课复习习题总结考试的六层次上都建构和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六阶段上习得的知识、能力、经验、教训都“画”出来,进行真正有意义的记忆和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步步为营,一步一脚印,切实将知识和能力掌握到手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画出好成绩”。

篇6:思维导图教学法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大脑基本能力”概念的创始人东尼•博赞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研究的一中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方式,是开启大脑潜能的钥匙。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已经历了一段时间,最初的“个体应用初级阶段”,主要指由一些学术专家和技术狂热者发现、研究、探讨思维导图,将其结合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在教育事业中得到应用。而到了“群体化应用初期阶段”,在此阶段,部分教师认识并认可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但也许仅仅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进入真正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能性。最后,到“区域化发展阶段”,思维导图研究经过前面两阶段的发展,已经有更多的的教师认识和使用了思维导图,实践表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外有研究报告指出,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头脑中关于知识结构的图示化在线,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对提升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有巨大帮助。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半岛医学院尼克•库珀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指出,思维导图使主题更有趣,让学生学习和教学更轻松。思维导图可以用来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准备和复习讲座,写笔记,快速审查,最重要的是使信息容易更新。而罗杰•安德森在《Constructivist-Visual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质量认知》中,通过对constructivist-visual思维导图教学方法(CMA)和传统的教学方法(TTA)质量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TTA和CMA学生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程度(CLE)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MA比TTA学生具有更广泛的认知结构,对主题组织具有更丰富的思想互联性。此外,CMA学生也认为他们的课堂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强。因此,建议教师考虑使用CMA教学技术来帮助学生加深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对于更复杂的或抽象的科学内容。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在中小学教学和英语教学报道比较多,并且都取得较好效果,甚至有人提出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教学有取代PPT教学的趋势。在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也得到了应用和研究,刘海云,伍庆华等通过思维导图教

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出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促进思维可视化;二是促进信息加工改善,提升综合实力;三是促进知识交流的有效工具。同时也阐述了思维导图教学的意义,结合哈尔滨机电学校王功玲的体会,归纳起来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意义:

(一)对教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理顺教学思路;

(二)对学生:1.易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建立;2.提高学生做笔记的效率,节约笔记时间可达90%;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4.培养学生逻辑思维;5.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6.思维导图末端开放式结构,会增强大脑对于知识的“渴望”,使新信息补充更加方便。

上一篇:科学小实验日记500字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夏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