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全译

2024-04-18

徐霞客游记全译(精选6篇)

篇1:徐霞客游记全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简介和课文全译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创作,有卓越的成就。他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诗作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抒写他被贬后的悲愤忧伤,风格清峻简洁,在平淡的语言中愈含深远的情思。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柳河东集》。

【课文全译】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 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名家点  评】

《始得西山宴游记》达到了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的境界。山水游记之作并非始于柳宗元,远的不说,仅唐人之中,元结就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清人吴汝纶就认为:次山放恣山水,实开子厚先声。但是,情景交融,将山水人格化,却是柳氏独造之境。本文从被贬后的忧惧和漫游写起,透露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然后由一般游览引入西山之游,重笔写西山之怪特。岈然洼然的高下之势,咫尺千里的登眺所见,萦青缭白的山水远景,三组画面、三个层次,以相互的映衬、生动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构成绚丽多姿的怪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西山的景色。诚如他的诗《江雪》,千山不见鸟影,万径没有人踪,更衬托出独钓寒江、不畏严寒的勇气,寄托着政治革新失败后既孤独又不屈的精神。本文中的西山,超尘拔俗,卓立不群,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正是作者高尚品格和人生理想的体现。西山熔铸了他的幽愤,陶冶了他的胸襟,启迪了他的悟性,而他的赞美西山正是以之来言志抒情。

作为山水游记的伟大宗匠,柳宗元在本文中采用了从对面着笔的描写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文中写登西山远眺之所见,呈现了雄奇开阔的境界,而不写西山本身,从而也就衬托了西山,突出了西山。这种不从实处落笔的写法,颇类于汉乐府诗《陌上桑》的从旁人听见来写罗敷美貌,和罗敷自夸其夫的坐中千馀人,皆言夫婿殊一样,是将诗的虚处着墨化为文中的从对面着笔。如此写来,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近人林纾曾说:文有诗境,是柳州本色。揆之本文,洵非虚誉。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通戮,引申为有罪)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2.古今异义

(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这样之后 今义:表承接,接着

(2)颓然就醉

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3)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就这样

3.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

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

(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4.词类活用

(1) 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穷回溪(走到尽头)/ 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始指异之(以为异)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自远而至(远处)

(4) 数词用作形容词。 四望如一 (相同)

(5) 名词用作动词。 外与天际(连接)/ 卧而梦(做梦)/ 故为之文以志(写作文章)

(6) 名词用作状语。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 四望如一(向四面)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修饰。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 连词,表承接。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自远而至

(3) 连词,表转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4) 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2.之

(1) 助词,的。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 代词,它。 始指异之(指西山)/ 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3.为

(1) 介词,为了。 故为之文以志

(2) 动词,成为。 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以(之)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省略宾语之,指代是州之山水)

(3)(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4)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5)(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6)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宴游西山这件事)

2.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也,表判断)

篇2:徐霞客游记全译

文昌孝经

前言

《文昌孝经》,又称《文帝孝经》。在南宋时期,此书开始流传,作者不详。

《文昌孝经》乃伪托文昌帝君而作,由此可见文昌帝君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文昌使星宿名,主科甲,为文魁之星。据《文昌孝经》所述,文昌帝君因“至孝”而位列文昌之神位,而后诵有经文六章,即为《文昌孝经》。

开经启 【原文】

浩浩紫宸天,郁郁宝华筵。文明光妙道,正觉位皇元。振嗣恩素重,救劫孝登先。大洞完本愿,应验子心坚。

【译文】

广大宽阔的紫宸天,香气浓郁的宝华筵。文德辉耀的奇妙之道,体悟大道的人位列仙班。振兴人们子孙后代的恩泽素来都很深重,人们要从一切灾难和祸患中解救出来首先必须行孝。至高无上的道完成了人们的本愿,帝君提倡的孝道灵验无比,人们应该信心坚如磬石。

育子章第一 【原文】

真君曰:乾为大父,坤为大母。含宏覆载,胞与万有。群类咸遂,各得其所。赋形为物,禀理为人。超物最灵,脱离蠢劫。戴高履厚,俯仰自若。相安不觉,失其真性。父兮母兮,育我者宏。两大生成,一小天地。世人不悟,全不知孝。吾今阐明,以省大众。

【译文】

文昌帝君说:天是最大的父亲,地是最大的母亲。天地含宏覆载万事万物,孕育着世间的一切。于是万物生灵全都顺利地成长,各得其所。天地赋予万物以形体,人秉承性理以成之为人。于是人能够成为万物中最具灵性的物类,脱离愚笨蠢物。人头顶高天,脚踏大地,俯察于下,仰观于上,得以自然地顺从其本性。人们如果安于现实,不知不觉,就会失去了其本来的真性。父母生育我的恩情最宏大。天地与父母两大,生成人身一小天地。生活在世上的人们对于这些完全不懂得,不知孝为何物。现在,我就来给大家阐明,使大家能够省悟。

【原文】

乾坤养物,劳而不劳;父母生子,不劳而劳。自字及妊,自幼迄壮,心力所注,无有休歇。十月未生,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耽娠如山,筋疼血滞,寝处不舒,临盆性命,若不自保。父心关恻,母体担虞。纵令易诞,费尽劳苦。若或迟久,不行分娩,艰难震恐。死中幸生,几舍其母,始获其子。一月暗居,三年乳哺。啼即怀抱,犹恐不调。睡令安寝,戒勿动摇。含食以饲,帖衣以裹。谅其饥饱,适其寒暑。

【译文】

天地育养万物,似辛劳而又不辛劳;父母生育子女,似不辛劳而又辛劳。从怀孕到生产,从幼年至壮年,父母都倾注了无数的精神和力气,从来没有停息的时候。子女在母亲怀胎十月之时,存在于母亲的腹中,随着母亲的呼吸而呼吸;母亲身怀妊娠之苦,如同身体压着一座山一样,周身筋骨疼痛,血脉凝滞,坐卧都不舒坦。到了分娩的时候,母亲性命都难以自

保。父亲心里关怀忧痛,母亲身体担着忧患。即使能够顺利地生产,亦是费尽了辛苦。若是迟迟不能分娩,母亲艰难震惊恐惧。死里逃生,几乎丢掉母亲的性命,才获得孩子。母亲生下了孩子,还要在房中休养一月,给婴孩哺乳三年。婴孩啼哭的时候立即抱入怀中安抚,犹恐孩子不舒服;睡觉时想方设法使其能够睡好,不使有一点声响摇动。把食物放在自己口里嚼烂喂养孩子,常解自己的衣服将他包裹着。揣度孩子的饥饱,保证孩子的冷热适宜。

【原文】

痘疹关煞,急遽惊悸。咿唔解语,匍匐学行,手不释提,心不释护。子既年长,恐其不寿,多方保持。幸而克佑,筹划有无,计其婚媾。厥龄多少,诸务未晓。一出一入,处处念之。绸缪咨嗟,谆谆诫命。亲心惆怅,子方燕乐。教之生计,教之成业。母诞维艰,父诲匪易。

【译文】

在孩子出麻疹和天花的紧要关头,父母心中非常惊恐。在孩子咿唔学语,匍匐学习走路的时候,父母手不离孩子左右,心里时刻警惕保护孩子的安全。随着孩子渐渐成长,又恐怕其不能成人,四处想尽一切办法加以保护。侥幸能够得到神灵庇佑,又为其筹划衣食,为其盘算婚姻。此时子女年纪还轻,各种事物都还不通晓。不管是出门还是在家,各个方面,父母无不挂念。情意殷切,长吁短叹,对其教诲不倦。正因为有父母的担忧,才有了子女安乐美好的生活。教导子女谋生之计,教授子女如何成就事业。由此看来,母亲生育子女非常艰辛,父亲教诲子女亦非常不容易。

【原文】

虽至英年,恤若孩提。食留子餐,胜如己餐;衣留子衣,胜如己衣。子若有疾,甚于己疾。有可代者,己所甘受。子若远游,行旅风霜,梦寐通之。逾期不归,睛裂肠断。子有寸善,夸扬乐与;子有小过,回护遮盖,暗自伤心,恐其名败。子惟贤能,父母有赖;子若不肖,父母谁倚?子若妄为,父母身危。作事未事,俱切亲情。

【译文】

即使子女到了成年,父母对其仍像对幼孩那样体贴入微。留作子女吃的饭食,胜过自己的食物;留作子女穿着的衣服,胜过自己的衣服。子女如果有了疾病,比自己得病还要担忧。

如果能够代替子女承受的病痛,自己则甘愿忍受。子女如果出远门,父母即使在睡梦中也挂念其旅途的风霜之苦。如果子女在预定的日期没有回来,父母则眼睛望穿,肝肠望断。子女如果有了一点点好的行为,父母就会四处夸扬并予以奖赏;子女犯有小的错误,做父母的总是加以掩藏遮盖,暗地里伤心,唯恐其身败名裂。做子女的只有贤良能干,父母才有依靠;子女如果不成器,那么叫父母去依靠谁呢?做子女的如果违背事理妄做妄为,就会连累父母,使其处于危险的境地。无论有无做事,都要贴合父母的心意。

【原文】

芽栽茁培,堂基构植。母勤子生,父作子述,其行其志,不厌其苦。怜子念子,何时放置。形或暂离,心恒无间。贵如帝王,神如天亶;显如公卿,贱如编户,愚如齐氓,皆如是心。穷达愁乐,存殁明幽,皆如是心。混沌初分,亘古及今,普天匝地,绵绵恻怛,父母之心,无不如是。如乾覆物,如坤载物,和蔼流盈,充塞两间。莫大慈悲,无过亲心。

【译文】

就像生物萌芽,就必须栽育;要让其茁壮成长,就必须培育;子女长大后,还要为他们建筑庭堂,树立根基。母亲勤劳,不过是希望子女能够顺利成长;父亲有所创造,无非是希望子女能够传承于后。父母养育子女是不厌其苦的。父母怜惜挂念子女,没有放下之时。即使身体暂时分离,父母的心却从来没有远离子女。即使是如帝王般尊贵,如圣贤般聪明,如公卿般显赫,又或者如平民般贫贱,如未开化的野人般愚钝,其爱子女之心,无不如此。不管是困厄还是显达,不管是愁苦还是喜乐,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已经去世的,也不管是在人世还是在阴间,父母的心也都如此。天地初开,自古及今,普天之下,爱子女之心真切连绵,作父母的无不如此。就像上天覆盖万物,大地装载万物,温和慈爱流盈,充满天地之间。再大的慈悲,也无过于父母爱子之心。

【原文】

即说偈曰:万般劳瘁有时休,育子辛勤无尽头。字怀耐苦终无厌,训诲循徐不惮求。一叶灵根非易植,穷年爱护几曾忧。子俱亲自身栽养,亲老心犹为子寿。

【译文】

于是说偈道:万般劳累都有停止的时候,只有养育子女的辛劳没有尽头。怀孕生育,忍

受苦痛,从不厌烦。寻到告诫,循序渐进,不怕索求。培养子女智慧聪明不是容易的事情,父母中日爱护从来没有犹豫过。子女都是父母自身养育的,父母人老后心里仍在为子女操心筹划。

【原文】

又说偈曰:真诚一片结成慈,全无半点饰虚时。慈中栽养灵根大,生生不已自无涯。

【译文】

又说偈道:一片真诚结成慈爱心,完全没有半点矫饰虚伪。慈爱中养育子女聪慧成长,生生不已没有尽头。

【原文】

灵慈神咒:佛菩萨菩提心,大罗会上陀罗尼,一切救苦难,无过我亲心。圣主仁君,救济生灵,不忍一匹之不生,无如爱子心,靡所不至诚。推极仁惠者,孰能逾二人。

【译文】

灵慈神咒:佛菩萨的菩提心,大罗会上的陀罗尼,一切救苦救难的菩萨,都不会超越我父母的爱心。圣明仁慈的君主,救济生灵,不忍心一个生物不能生长,这都不如父母的爱子之心,父母的爱子之心,没有不出于至诚之心的。就是推究即为仁慈惠爱的人,谁也不能够超越父母二人的爱心。

体亲章第二 【原文】

真君曰:前章所言,不止育子,直将子心,亲曲体之。凡为人子,当以二亲,体我心者,还体亲心。体我此身,骨禀父生,肉禀母成。一肤一发,或有毁伤,亲心隐痛,子心何安?心为身主,太和蕴毓,父兮所化,母兮所育。一有不孝,失亲本来。

【译文】

文昌帝君说:前面一章所说的,不仅仅是讲父母养育子女,而且是直接清楚地讲明父母能够曲折周到地体谅子女的心。凡是作为子女的,都应当以父母体谅自己的心情来体谅父母之心。体察我的身体,骨是秉承父母的精血而生成,肉是秉承父母的精血而生成。我们每一块皮肤,每一根毛发,如果有一点点损伤,双亲心中暗自苦痛,那么做子女的心里怎么能够安定?心是身体的主宰,主宰天地的太和之气蕴藏其中。人身是父母的精血孕育出来的。子女一旦有不孝的行为,就失去禀自父母的本性。

【原文】

孝先百行,根从心起,定省温清,时以敬将。每作一事,思以慰亲;每发一言,思以告亲。入承亲颜,亲欢我顺,亲愁我解;出必告亲,恐有恶行,以祸亲身;归必省亲,恐有恶声,以拂亲心。力行戒慝,随时加惕,口业不干,身业不作。恐有意业,欺亲欺身;恐有心业,累身累亲。

【译文】

孝是各种事情中最首要的,根本在于人心。要每日问候双亲冷暖,时时恭敬扶持。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想到安慰双亲;每说一句话,都要想到告诉双亲。回到家里侍奉双亲,双亲高兴我来顺承分享,双亲的忧愁我为之化解;出门必向双亲告知,恐怕有不好的行为,使双亲受祸害。外出归来必向双亲问安,恐有咒骂声,违背双亲心意。处处戒除邪念,随时加以

警惕,不犯口业,身业亦不做。又恐有意业,欺骗双亲和自己;恐怕犯心业,连累自己和双亲。

【原文】

我有手足,父母一体。异母兄弟,总属天伦,恐有参商,残亲支体。叔伯同根,宗族一家,恐有乖戾,伤亲骨肉。祖曾上人,恐失率事,悖亲孝思。子孙后裔,恐失字育,断亲嗣脉;恐失教训,败亲家规。子侄世系,恐失敦睦,贻亲庭衅。我夫我妇,子媳之职,恐失和敬,致亲不安。我有姻娅,属亲至戚,恐失夙好,致亲不宁。上而有君,为亲所主,恐有不忠,致亲以逆;下而民物,与亲并育,恐有不恤,损亲之福;外而友朋,为亲之辅,恐有不信,绝亲友道。师为我法,即为亲箴,事恐失贤,以违亲训;匪人壬人,亲之所远,交恐不择,以累亲志。仰而天高,帝位乎上。日月星斗,亲所敬畏。恐有冒渎,妄干天怒,致重亲辜;俯而地厚,群生资始,亲所奉履,恐有亵侮,业积暴殄,致延亲祸;中而神祗,司我亲命。恐有过犯,致减亲纪。一举一动,总期归善,以成亲德。

【译文】

我有兄弟,父母都一样相待。异母兄弟,总属天然的伦常关系,恐怕有不和睦的情况发生,这样就如同伤害父母的肢体。叔伯兄弟,属于同一个宗族,恐怕有所违背,这样会伤害父母的至亲。对祖先上辈之人,恐怕有失侍奉,违背双亲的孝思之思。对子孙后代,恐怕有失生育,断绝双亲后嗣血脉;又恐怕有失教训,败坏了双亲的家规。对于子侄后辈,恐怕有失和睦,致使父母所建立的家庭升起祸端。作为丈夫和妻子,担负着儿子和媳妇的职责,要和气逊顺,恐怕有失和气相敬,致使双亲心不安。我有连襟,属于至亲爱戚,恐怕失去平素的交好,致使双亲不得安宁。再往上说,国家有君主,为双亲的主宰,恐怕有所不忠,致使双亲犯叛逆之罪。往下说有民众万物与双亲相并而育,恐怕对其有失怜悯,损害双亲的幸福。往外说还有朋友,为双亲的辅助,恐怕有失信用,断绝双亲与朋友交往的准则和道义。老师为我所效法,老师的规劝即是双亲的规劝,侍奉老师恐怕有失贤德,违背双亲的教诲。行为不正和巧言谄媚的人,为双亲所远避的,恐怕自己在交友时不慎与此类人有来往,连累损毁双亲的志向。抬头仰望可见天之高远,上帝就住在其上,日月星斗,是双亲所敬畏的,恐怕有所冒犯亵渎,轻易地引起天帝的震怒,以致加重双亲的罪过。俯看地势多么的深厚,万物生灵由此开始,是双亲所敬奉的,恐有所亵渎不恭,积下恶业,损害浪费毫不顾惜,致使灾祸延及双亲。天地之间有天神地祇,主掌双亲的生命,恐有过失错误,以致双亲的年寿被减

夺。总而言之,我的一举一动,都期望归于善,以成全双亲的德行。

【原文】

我亲有善,身顺其美。救人之难,即是亲救;济人之急,即是亲济;悯人之孤,即是亲悯;容人之过,即是亲容。种种不一,体亲至意。亲或有过,委曲进谏,俟其必改。以善规亲,犹承以养,养必兼善,方得为子。人各有亲,曷不怀思。

【译文】

我的双亲有善举,我能够顺着去做以成双亲的美德。救济患难之人,也就好比是双亲施救;将他人从急难中解救出来,即是双亲救人急难;悯惜他人的孤苦,即是双亲悯人孤苦;宽容他人的过失,即是双亲宽容他人过失。凡此种种,都要体察双亲行善的至诚心意。如果双亲有了什么过错,我应当委婉地进行规劝,等待其一定改正。以善来规劝双亲,犹如侍养双亲的衣食住行。侍养双亲,同时一定要以善来规劝,这才是为人子女所应当做的。人人都有各自的双亲,怎么能不挂怀思念?

【原文】

父母在日,寿不过百,惟德之长,垂裕弥遐。是以至孝,亲在一日,得养一日。堂上皆承,膝下完聚,人生最乐。惜此光阴,诚不易得。玉食三殽,勺水一菽,各尽其欢。加餐则喜,减膳则惧。贫富丰啬,敬无二心。愿亲常安,恐体失和。疾病休戚,常系子心,一当有恙,能不滋虞。药必先尝,衣不解带,服劳侍寝。愈则徐调,食不轻进,相其所宜。倘或不痊,延医询卜。酒不沾唇,至心祷祝。殚厥念力,以求必痊。终天之日,饮食不甘,哭泣失音。衣衾棺椁,多方自尽。三年哀痛,晨昏设荐。佳茔厚穴,安置垄丘。礼送归祠,亲魂有托。庙享墓祭,四时以妥。去亲日远,追思常在。形容面目,若闻若睹。动息语默,寻声觅迹,中心勿忘。抱慕如存,生死同情,幽明一理。孝道由基,大经斯彰。嗟尔人子,纵能如是,体之亲心,未及万一。【译文】

父母生在世上,就是长寿也不过百岁,惟有德行才是永恒长存,所以说是真正的孝。双亲活在世上一天,就侍养一天,在父母面前,儿孙皆应使他们高兴,团团圆圆。这是人生最乐得事情,应该爱惜光阴,这是去而不复的,每天有很好的饮食,或仅是一勺粗茶淡饭,都

能各尽其欢乐。有好的饮食可以令人喜欢,不得不减少饮食是令人忧惧的,然而,无论贫穷还是富足,丰足还是俭省,只要是对父母恭敬而无二心,那就是孝了。只愿双亲身体,精神常常安乐,恐惧双亲身体不调,关心忧惧双亲患有疾病,这时常系挂在子女心中,一旦双亲有了小病,怎么能够不心里忧伤。侍奉双亲疗病,药必自己先尝,衣不解带,辛劳服侍安寝。病愈之后,则慢慢加以调养,饮食不敢随意,要看其适不适宜,是否有利病体的康复;如果不能痊愈,就请医告神,酒不沾唇,以至诚的心祷祝,竭尽心力,求得神明的保佑,渴求必定痊愈。当父母辞世之时,饮食亦失去了味道,痛哭以致喑哑,想方设法,尽心安排衣物棺椁,悲痛守丧三年,早晚供献灵前,选择好的坟地,修建好的墓穴,安置于垄丘,按礼送其牌位归祠,使双亲的魂灵有所依托,庙享墓祭,春夏秋冬四时安妥;双亲亡故日久年深,追悼思念之情常在,音容笑貌,时时如闻如见,动息语默,寻声觅迹,衷心不忘,心怀仰慕如同父母生前。生死如同一情,阴间同阳世同一道理,孝道由此奠基,孝道的规则就会得到彰明。感叹你们这些做子女的呀,即使能够按照这些道理去做,体恤双亲之心,业不到万分之一。

【原文】

偈曰:幼而得亲全,安乐不之晓。设无双亲在,饥寒难自保。遭此伶仃苦,方思亲在好。

【译文】

偈说:幼小时父母健在,不知道安宁快乐。假设双亲没有了,受饥受寒,自己生命亦得不到保全。只有遭受了这样的孤独无靠之苦,才思想双亲健在的好处。

【原文】

又说偈曰:嬉嬉怀抱中,惟知依二亲。何至长大后,渐失尔天真,我亲既生我,我全不能孝。云何我养儿,我又恤之深。反观觉愧悔,方知父母恩。

【译文】

又有偈说:玩耍于双亲怀抱中,只知依恋父母。为何在长大成人后,渐渐失去了天真。我的父母既生育了我,我却完全不能对他们尽孝。为什么我自己的子女,我又能够怜爱至深?回过头来反思自己对待父母的行为,觉察到应该感觉惭愧和后悔,才知道父母的恩情。

【原文】

又说偈曰:室家是亲戚,岂是离亲地。莫道风光好,遂把亲欢易。贫贱是前因,岂是父母遗。生不托亲体,我并无人身。莫怨生我苦,修来自有畀。富贵是亲培,岂是骄亲具。亲若不教我,何有富贵遇。报本正在此,赤胆安可替。最易忘亲处,尤宜加省惕。

【译文】

又有偈说:我们夫妇家庭是父母促成的,并不是作为远离双亲的地方。不要认为外边的风景好,就把对父母的喜爱改变。贫贱是前世的因缘,不是父母遗留的。我来到世上如果不是依托父母的身体,也就没有我的生命。莫要抱怨自己出生在贫寒之家,只要能够修善积德,上天一定会给予回报。富贵是双亲培养,哪里能把它作为向父母炫耀的本钱,如果不是双亲的教育,哪里有富贵的夫家能够相遇。报答父母的根本就在这里,赤子忠诚得勇气没有什么能代替。在最容易忘却双亲的地方,尤其应该加以警省。

【原文】

真君曰:子在怀抱,啼笑嘻戏,俱关亲心,实惟真挚。为人子者,能如是否?试一念之,何能暂释。父母强健,能嬉能笑,能饮能食,子所幸见。父母渐衰,嬉笑饮食,未必如常,子心所惕。责我不楚,怜亲力弱,嗔我声微,怜亲气怯。愈加安养,勿致暂劳。父母逝世,苦无嬉笑,及我颜色,苦无怒詈,及我身受。纵有厚禄,亲不能食;纵有锦帛,亲不能被。生不尽欢,追思何及。逝者念子,存者念亲。祭享悠远,隔不相见。思一慰之,悲哀天地,言念斯苦,实难为子。

【译文】

文昌帝君说:还在父母怀抱的幼子,啼哭欢笑嬉戏玩耍,都关连着双亲的心,实在是非常天真挚诚的。作子女的,能否如此呢?试着想想看父母的爱子之心,怎么能够将父母放得下一刻。父母身体强壮健康,能够嬉戏欢笑,能喝能吃,做子女见到父母这个样子是非常幸运的。父母日渐衰老,嬉笑饮食,不见得与往日一样,在这样的时候,子女心中就应该有所警惕。父母责打我不疼,知道双亲力气衰弱,父母骂我时声音微弱,知道双亲的气息不足。应该更加安抚侍养他们,不使他们有一点劳累。父母逝世,听不见他们使我能够欢颜的嬉笑声,应当感到痛苦;听不到他们责骂我的声音,我不能亲受,应当感到痛心。即使我做了高官,有丰厚的俸禄,然而双亲却不能吃到;即使有锦帛好衣,而双亲却不能穿。父母生前我不能尽其欢,追思也是来不及。死去的父母系念着子女,活着的子女思念双亲。父母的魂灵与我想隔长远,不能相见。就是想着加以抚慰,却悲痛哀切无处可寻。想念非常痛苦,作为子女也实在是难。

【原文】

乃说偈曰:亲昔养儿日,岂比强壮年。我方学语处,亲疑我啼也。我方跬步时,亲疑我蹶也。我方咿唔处,亲疑我疾也。我方思食处,亲知我饥也。我方思衣处,亲知我寒也。安得本斯志,体恤在亲先。亲今且垂暮,亦岂强壮比。欲将饲我者,奉亲膳食时。欲将褓我者,侍亲寝息时。欲将顾我者,扶亲衰老时。欲将育我者,事亲终天时。何者我曾尽,全然不之觉。生我何为者,能不中自作。

【译文】

于是说偈道:以前父母抚养幼小的我,怎么能与现在正值强壮的我相比。我刚刚开始学说话,双亲却担心我是不是在啼哭。我刚刚开始学步,双亲却疑心我会摔倒。我刚刚有了咿唔之声,双亲怀疑我时否有了疾病。我刚刚思想吃东西,双亲就知道我是饿了。我刚刚想加衣,双亲就知道我的寒冷。怎么能够不继承双亲的志向,首先体恤双亲。双亲如今已到垂暮之年,怎么能与强壮时相比。就像双亲养育我那样,侍奉双亲的膳食。就像双亲褓养我那样,侍奉双亲寝息。就像双亲照顾我那样,扶侍衰老的双亲。就像双亲养育我成人那样,事奉双亲终养天年。这一切我何曾尽力做过?我完全不觉。双亲生我是为了什么,怎么不自我惭愧。

【原文】

孝子明心宝咒:以此未及万一心,时时处处体亲心。当思爱养恩情大,每想怀耽乳哺深。日在生成俯仰中,覆载风光父母仁。何殊群物向春晖,切切终身抱至诚。

【原文】

孝子明心宝咒说:以此来做也未及双亲爱我之心得万分之一,时时处处都应当体恤双亲的心意。应当想到双亲爱我养我的恩情大,每每想双亲呵护乳哺我的深情。每日都生长在天地之中,覆载着无限的风光和父母的仁爱。为什么不像万物那样向往春日的阳光,牢牢地记住胸怀至诚之心到终身。

辨孝章第三 【原文】

真君曰:吾今阐教,以示大众。亲存不养,亲殁不葬,亲祚不延。无故溺女,无故杀儿。父母客亡,骸骨不收,为大不孝。养亲口体,未足为孝;养亲心志,方为至孝。生不能养,殁虽尽孝,未足为孝;生既能养,殁亦尽孝,方为至孝。生我之母,我固当孝;后母庶母,我亦当孝。母或过黜,母或载嫁,生我劳苦,亦不可负。生而孤苦,恩育父母,且不可忘,何况生我。同母兄弟,我固当爱;前母兄弟,我亦当爱。同气姐妹,我固当和;连枝妯娌,我亦当和。我生之子,我固当恃;前室遗子,我亦当恃。众善家修,无不孝推。如是尽孝,始克为孝。始知百行,惟孝为源。

【译文】

文昌帝君说:我今天阐发教义,以便展示给大众.双亲活在世上的时候,不尽心侍养;双亲亡故,亦不为其下葬,致使双亲的福气不能长久;无缘无故地溺死女婴,杀死儿子;父母客死他乡异地,亦不去收埋骸骨.这都是最大的不孝.只是侍养父母穿衣吃饭,并不就是做到了孝;只有能够体恤双亲的心志,才为最大的孝.父母过世时虽然能够尽孝,亦并不就是做到了孝,只有在父母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能够孝顺如一,这才是真正地达到极致的孝.我的亲生父母,我固然应该尽孝;后母和庶母,我也应当尽孝.生养我的母亲因过失而被黜,或者改嫁,但母亲生育我的劳苦,也是不可背弃的.幼年就失去父母而孤苦伶仃,恩爱养育我的养父母,都不可忘记,何况是亲生的母亲?同母所生的兄弟,我固然应当友爱,但对于兄弟的妻子,我也应该和睦相处。我自己生的子女,我固然应该倚恃。一切善行全家都修持,孝自然会得到推广,按照这个样子来尽孝,才能够真正为孝,才知百行之中惟有孝是源头。

【原文】

我孝父母,不敬叔伯,不敬祖曾,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和姻娅,不睦乡党,于孝有

亏;我孝父母,不忠君上,不信师友,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爱人民,不恤物命,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敬天地,不敬三光,不敬神只,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敬圣贤,不远邪佞,于孝有亏;我孝父母,财色妄贪,不顾性命,知过不改,见善不为,于孝有亏;淫毒妇女,破人名节,于孝有亏;力全名节,于孝更大。奉行诸善,不孝吾亲,终为小善;奉行诸善,能孝我亲,是为至善。孝之为道,本乎自然,无俟勉强,不学而能,随行而达,读书明理,因心率爱,因心率敬,于孝自全。愚氓愚俗,不雕不琢,无乖无戾,孝理自在,苟具灵根,知爱率爱,知敬率敬,于孝可推。孝庭子容,孝妇壶仪,孝男端方,孝女静贞;孝男温恭,孝女柔顺;孝子诚恳,孝妇明洁,孝子开先,孝孙录后;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通于上下,无分贵贱。【译文】

我孝敬父母,不敬爱叔伯,不敬爱祖先,就于孝有亏缺。我孝敬父母,不爱子孙,不敦睦宗族,就于孝有亏缺。我孝敬父母,不和爱姻亲,不与乡邻和睦,就于孝有亏缺。我孝敬父母,不效忠君王,对师友不讲信用,就于孝有亏缺;我孝父母,而不礼敬天地,日月星三光,灭神地祗,就于孝有欠缺;我孝敬父母,而不敬奉圣人贤人,不远远离开邪恶妄见,就于孝有亏损;我孝敬父母,而不顺性命地追求金钱美女,知道自己有了过错却不思悔改,见到应该实行的善事却步做,这就于孝有亏欠;奸淫毒害妇女,破坏人家的名声和节操,这于孝有亏损;而竭力维护父母名节,对于孝来说是大而又大的。虽然奉行各种善事,然而却不孝敬自己的双亲,终究只是一点小善;奉行各种善事,而且能够孝敬父母,才是至大的善。孝之所以成为“道”,是来源于自然(天地),无有一点点勉强,是不学而能,随着行为就能达到的。读书明白事理,用心来统率爱,敬,自然能够使孝圆满。没有文化的一般民众,没有经过刻意雕琢,却能够行为不乖戾,明白孝的道理,是因为他们具有智慧的根性,知道用爱来统率爱,用敬来统率敬。这样,孝就可以得到推广,做家长的能够行孝,做子女的就有可能行孝,媳妇的行为就合乎做媳妇的礼仪,儿子的行为就端重大方,女儿就会文静贞洁;儿子就会温良恭敬,女儿就会顺从柔和,媳妇就会明白事理,行为端洁。儿子率先行孝,孙子就会继承;用孝来治身,身就可以立正;用孝来治家,全家就会和顺;用孝来治国,国家就会充满仁爱;用孝来治理天下,天下就会升平;用孝来事奉天地,天地就会成立,总之,孝是一切的本源,它可以通达于天地,无有贵贱之分。

【原文】

偈曰:世上伤恩总为财,诚比诸多尤为急。相通相让兄和弟,父母心欢家道吉。财生民命如哺儿,禄奉君享如养亲。本之慈孝为源流,国阜人安景物熙。

【译文】

偈说:世上的恩情的伤害总是由于金钱的缘故,这比各种事务尤为关键。兄弟之间应该相互没有隔阂,相互谦让,父母心里欢喜而家庭也会吉庆。用钱财养育人民的生命就如哺乳幼儿,做高官事奉国君就如同侍养双亲一般。总之以慈爱孝道为源流,国家就会强盛,人民就能够安居乐业,万物万事就光明兴盛。

【原文】

又说偈曰:子赖亲安享,不思尽孝易。若或罹困苦,方知尽孝难。难易虽不同,承顺是一般。

【译文】

又有偈说:子女是依赖双亲而平安成家立业,不要认为尽孝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遭受了困难和劳苦,才会知道尽孝的困难,难和易虽然不相同,但承欢顺从父母却是没有不同。

【原文】

又说偈曰:今为辨孝者,辨自夫妇始。孝子赖贤助,相厥内以始。后惟尽其孝,君得成其绪。妇惟尽其孝,夫得成其家。同气因之协,安亲无他意。自古贤淑妻,动即为夫规。上克承姑顺,下克抚媳慈。从来嫉悍妇,动即为所惑。承姑必不顺,抚媳必不慈。惟尽为妻道,方可为人媳;惟尽为媳职,方可为人姑。身有为媳时,亦有为姑日。人用身为法,后人无不格。嫔妃与媵妾,致孝以安命。妇德成夫行,化从阃中式。所系重且大,淑训安可越。

【译文】

又有偈说:今天我分辨什么是孝,是从夫妇关系着手的。孝子有赖于妻子的帮助,互相帮助就能够使家庭得到治理;做皇后的惟有尽孝,做皇帝的才能继承好先皇传下的事业;做妻子的惟有尽孝,丈夫才能把家治理好,夫妻因为孝才能同气相协,安养双亲并无别的心思。自古以来贤惠善良的妻子,其行动合乎丈夫规范,对上能够顺承婆婆的欢心,对下能够安抚

慈爱媳妇;而自古以来妒嫉泼悍的媳妇,其行动就为邪恶所迷惑,不能够顺承婆婆的心意,对媳妇亦不能安抚慈爱,惟有尽力按照做妻子的道理行事,才可能做人家的媳妇;惟有尽力履行做媳妇的职责,方才可能做人家的婆婆。一个女人,既有做媳妇的时候,亦有做婆婆的日子,只要自己能够以身作则,自己的后人才有行为的标准。做嫔妃的和做妾的,只有行孝才能安身立命。妻子的德行能够辅助丈夫的成功,一切都是从内室行为标准而来,关系重大,做女人的训条怎么可以超越。

【原文】

又说偈曰:辨之以其心,毋使有不安。辨之以其行,毋使有或偏。辨之以其时,毋使有或迁。辨之以其伦,毋使有或闻。大小各自尽,亲外罔所愆。诚伪在微茫,省惕当所先。

【译文】

又有偈说:从心来辨别孝,千万不能使心有所不安分;从行为辨别孝,千万不能使行为有所偏颇;从时间来辨别孝,千万不要使本有的孝行改变;从条理来辨别孝,千万不要使本有的孝行错乱。男女老少各自尽孝,家里家外都无有过失,真诚和作伪只在微茫之间,反省警惕应当在行动之先。

【原文】

又说偈曰:亲怀为己怀,至性实绵绵,即是佛菩萨,即是大罗仙。

【译文】

又有偈说:以双亲的情怀为自己的情怀,最真诚的本性实在是绵绵不绝,这就是得道德佛菩萨,这就是成道的大罗仙。

【原文】

纯孝阐微咒:万般切己应为事,俱从一孝参观到,胸中认得真分晓,孝上行来总是道。

【译文】

纯孝阐微咒说:万种关切自己和应当做的事,全都是从孝来观见到的,胸中认清了它的真正的道理,只要是以孝为行动准则就合乎道。

守身章第四 【原文】

真君曰:所谓孝子,欲体亲心,当先立身。立身之基,贵审其守。无身之始,身于何始?有身之后,身于何育?有挟俱来,不可或昧,当思在我。设处亲身,爱子之身,胜于己身。苦苦乳哺,望其萌芽,冀其成材。寸节肢体,日渐栽培。何一非亲。身自劳苦,得有此身。亲爱我身,如是之切。保此亲身,岂不重大?守此亲身,尤当倍笃。尊规合矩,如前所为。矜骄不形,淫佚不生,嗜欲必节。父母之前,声不高厉,气不粗暴;神色温静,举止持祥。习久自然。身有光明,九灵三精,保其吉庆;三尸诸厌,亦化为善。凡有希求,悉称其愿。兢兢终身,保此亲体。无亏而归,是谓守身。苟失其守,块然躯壳,有负父母,生而犹死。

【译文】

文昌帝君说:什么是孝子,就是把体恤双亲的心志,作为立身的首务的人,立身的根本,最宝贵的是慎重自己的操守。没有人身的初始时,身体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了人身之后,身体又是怎么得到养育的?这都是有一定的原因,不可以欺骗自己的心智。应想想自己,再设身处地地想想双亲,父母爱护子女,胜于对自身的爱,艰辛的哺乳,期望他渐渐成长,希冀子女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我的身体,哪怕是寸节肢体,日渐得以成长,哪一点不是靠了双亲的栽培养育,双亲自身劳苦,才有了我的存在,双亲爱我是多么的关切。好好保护自身,怎么不关系重大。守持好双亲给我的身体,尤其应当加倍地坚定。行为举止应尊规合矩,如果按前面所说的种种合乎孝道的规范去做,不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生淫[]的邪念,节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在父母面前,没有恶言恶语,脾气不粗暴,神色温和宁静,举止安详,久而久之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这样,身体就光明,九灵三精等天神就会保佑你吉祥喜庆;而三尸等等恶鬼邪神,亦会化恶为善,你希望得到的东西,都会如愿以偿,小心谨慎地终此一生,保守好双亲所给的身体,就能够没有一点点亏损而回归自然,这就是守身。如果失掉

了这些,徒具躯壳身躯,就会有负于父母,虽生犹死。

【原文】

抑知人生,体相完备,即有其神,每日在身,各有处所。一身运动,皆神所周。神在脏腑,欲不可纵;神在四肢,刑不可受。纵欲犯刑,非伤即死。凡有身者,所当守护。守真为上,守心次之,守形为下。愚夫匹妇,无所作为,亦足保身。何尔聪明,奸为妄作,昧性忘身,沉溺欲海,全不省悟。大罗天神,观见斯若,发大慈悲,降生圣人,以时救度。惟兹圣人,躬先率孝。加检必谨,加恤必至。不忍斯人,堕厥亲身。一切栽持,遂其所守。种种孝顺,当身体物。体在一身,化在众生。畀兹凡有,同归于道。身居不动,肆应常普。如是守身,是为大孝。

【译文】

哪里懂得什么人生?形体相貌完备,就是有神,它每天都在你身中,各个部位都是它的处所,身体的运动,都是由神主宰的。神存在于五脏六腑,不可以纵欲;神存在于四肢,不可以受到刑法的伤害,放纵欲望,触犯刑法,不是受到伤害就是死亡。因此,凡是有身体的人,都应当尽力守护,能够守真为最上乘,守心次之,守形最次,愚蠢的男人和妇人,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亦可以做到保身,为何你是这么的聪明,却要去做奸妄不法之事,欺瞒心性忘却保身,沉溺于欲望的汪洋大海,却步知道反省和醒悟。大罗天神,看见这些,发出了大大的慈悲之心,从天上降生下圣人,以期时时对身遭苦难的人进行救度,惟有这样的圣人,亲自率先行孝,谨慎努力检查自己,加倍体恤人,不忍心看到世人把双亲给予的身体堕落,栽培扶持一切,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保持身体。各种符合孝道的事情,把握身体,体恤万物,以身为本体,化导众生,给与一切存在,使其同归于道,守身不动,不顾一切地应对事物,常常使其光芒普照,像这样守身,那就是大孝。

【原文】

即说偈曰:亲视子身重,常轻己身轻。人何仅负己,损身背吾亲。莫将至性躯,看作血肉形。今生受用者,夙世具灵根。

【译文】

偈说:双亲非常看重子女的身体,经常忽视自己的身体,人们为什么反而要背叛自己,损坏自身而违背自己的双亲?不要将充满灵性的身躯,仅视作为血肉的形体,今生能够享用一切,是因为往世的灵根造就。

【原文】

又说偈曰:一切本来相,受之自父母,谓身即亲身,人犹不之悟,谓亲即身是,重大不可误,完厥惺惺体,尽我所当务,无量大道身,圆满随处是。

【译文】

又有偈说:一切本来体相,是从父母那里得来得,说自己身体即是双亲的身体,人们一直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谓双亲即是本身,此理重大不可有误,保全这个聪明的躯体,应当尽我当做的一切去做,成就无量大道身,圆满无缺随处可见。

【原文】

又说偈曰:同此亲禀受,一般形体具。善哉孝子身,超出浮尘世。以兹不磨守,保炼中和气。真培金液形,元养玉符体。广大不可限,生初岂有异。

【译文】

又有偈说:每个人的形体都是禀承双亲而成就的,孝子之身是多么的好呀!可以超出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空虚的世俗社会,并永不磨灭而存在,保住并锻炼至和谐的境界,真气培养长生不死的身体,元气涵养神仙体,广大而不可限量。然而,这样的身体最初都是与众人相同无异的。

【原文】

孝子金身咒:惟恐此光明孝子身,果是金刚不坏身。化成即在当身内,现出千千万亿身。

【译文】

孝子金身咒:惟有这个光明的孝子身,果真是金刚不坏之身,变化成就即是在本身之内,显现出千千万亿个身体来。

教孝章第五 【原文】

真君曰:孝自性具,教为后起。世多不孝,皆因习移。意既罔觉,智又误用。圣人在上,惟教为急。教之之责,重在师傅,尤当重择。贤良之师,化恶为善;不贤之师,变善为恶。师而不教,过且有归;教之不善,其罪尤大。不贤之师,导之匪僻,引之邪佞,养成不肖,流为凶顽,越礼犯纪,妄作无忌。虽欲救之,急难格化。如是为教,罪实非轻。

【译文】

文昌帝君说:孝是本性所具有的,教化则是后天的。世上多有不孝的人,都是因为习气转移。意念既不能觉悟,智慧又被误用,圣人至高无上,以教化人为当务之急。教化的责任,重要的是师傅,所以尤其应当慎重选择。贤明的师傅,能够将恶改变为善;不贤明的师傅,却将善改变为恶。师傅不教学生,有了过错尚可推卸责任;而教导学生不好的东西,其罪过是尤其重大。不贤明的师傅,会导人行为不正,引到邪[]的路上,养成学生乖僻的行为,流变为凶残顽劣之人,不受礼教的约束,违犯法纪,胡作非为而没有顾忌。对这样的人,虽然想使其变好,但急切间也难以办到。如果像这个样子为师教人,罪过实在是不轻的。

【原文】

药石之师,惟贤是与。行己端庄,导人忠信,教不他设。孝无畸行,因其本然,还所固有。朝敦夕诲,幼育长循,惟兹孝弟,化行是先。虽至愚氓,无不晓习。如是为教,功实不少。为功为罪,职岂易任。惟名尊严,其实如何?孝弟是宗。能孚孝者,弟亦本诸。助君为理,转移风俗,全在师儒。教不可误,师不可违。自重在师,率教在弟。孝原自具,有觉斯兴。【译文】

真正教导有方的贤明之师,只求把良好的品质给与学生,自己的行为端重大方,教导他

人亦只以忠信,不会传授不符合礼教的东西。孝是没有不规则的行为,因循人的自然本性,归还到人所固有的本性,早晨敦促去实行,夜晚让他聆听教诲;自小培育,长大就会因循而行。只有这个孝悌,是改变人的行为最具先的东西,虽然是愚氓之人也是知道要学习的。如果能像这样去教导学生,功劳实在是不小,是立功还是获罪,师傅一职岂是那么轻易就能担任。只有师道尊严的名称,它的实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孝悌为一切之宗旨,如果能够以孝服人,悌亦会照此得到推行。帮助国君治理国家,改变不好的风俗,完全在于以儒为师。孝不能误用,师不可违背。师亦应该自尊自爱,弟子应该遵道而行。人人都按照本性自有的孝去做,那么,人类就会兴旺。

【原文】

偈曰:孝弟虽天性,良师当时省。一或干不孝,何能全弟行。罪愆有攸归,师实难卸任。能作如是观,训之方有定。【译文】

偈说:孝悌虽然出自天性,好的师傅也应该时时醒悟。一干不孝的事情,怎么能够使悌行圆满?罪衍有源头,师傅实在难以推卸责任。能作这样的观察,训诲弟子才能够确定准则。

【原文】

又说偈曰:教虽赖良师,人亦当自谨。无自干不孝,徒然费师训。【译文】

又有偈说:教化虽然有赖好的师傅,人们亦应当自己谨慎,无缘无故自做不孝的事情,师傅的教训亦是徒然无功,白费工夫。

孝感章第六 【原文】

帝君曰:吾证道果,奉吾二亲,升不骄境,天上聚首,室家承顺,玉真庆宫,逍遥自在。吾今行化,阐告大众,不孝之子,百行莫赎;至孝之家,万劫可消。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殁,摩煞祸侵;孝子之门,鬼神护之,福禄畀之。惟孝格天,惟孝配地,惟孝感人,三才化成;惟神敬孝,惟天爱孝,惟地成孝。水难出之,火难出之,刀兵刑戮,疫疠凶灾,毒药毒虫,冤家谋害,一切厄中,处处佑之。孝之所至,地狱沉苦,重重救拔,元祖宗亲,皆得解脱,四生六道,饿鬼穷魂,皆得超升,父母沉疴,即时痊愈。三十六天,济度快乐;七十二地,灵爽逍遥。是以斗中,有孝弟王,下有孝子,光曜乾坤,精贯两仪,气协四维,和遍九垓,星斗万象,莫不咸熙。神行河岳,海波不扬;遐荒是奠,遐尔均孚,孝之为道,功德普遍。【译文】

帝君说:我证得道果,侍奉我的双亲,升入不骄帝境,家人在天上聚首,妻妾尊奉顺从,在玉真庆宫里,逍遥自在。我今天施行教化,阐述告知大众:不孝的子女,百种善行都不能救赎他的罪过;达到至孝的人家,万般劫难都能消除。不孝的子女,天地不容,雷霆怒击,魔鬼恶煞用各种灾祸侵袭他;孝子之家,鬼神保护他,福禄赐予他。惟有孝能够感通天,惟有孝能够配享地,惟有孝能够感化人,天地人三才得以化生长成。惟有神敬重孝,惟有地成就孝。无论是出现水灾,出现火灾,刀兵刑戮,疾病瘟疫,毒药毒虫,冤家谋害,一切灾厄中,处处都能得到神灵的佑护。孝所到之处,沉沦于地狱的苦难,都会得到解救;始祖宗族,都会得到解脱;四生六道中的恶鬼穷魂,都能得到超升;父母的重病,即时痊愈。三十六天中,以济度为快乐;七十二福地,魂灵逍遥自在。所以在斗星之中,有孝弟王,在下届有孝子,光耀天地,精气贯通天地,协调四方,协和九重天之内的万物,星斗万象,无不兴盛。神行遍江河山岳,海波不扬;遥远的地方进献贡物,远近的人们都信服可见。孝作为道,其

功德广布,遍及一切。

【原文】

偈曰:迹显心亦显,感应固神妙,若有心不孝,盗名以为孝,假以欺世人,中实难自道,迹或似不孝,身心实尽孝,世人竞黜之,心惟天可告,独此两等人,感不漏纤毫,天鉴不可期,祸福时昭报。

【译文】

偈说:行迹显现,人心也就会显现,善恶感应也固然神妙。如果心里不孝,而为了窃取声名而行孝,这是假借孝之名欺骗世人,中间的道理实在难以说明。有人行为好像是不孝,而身心却实在是尽孝,世人竞相贬低攻击他,其心思只能告知上天。唯独这两种人,感应不漏一丝一毫。天的鉴察不可欺瞒,祸福报应时常昭显。

【原文】

真君曰:凛哉凛哉,今劝世人,遵吾修行,感应之机,速于众善。背吾所言,天条不赦,万劫受罪。

夫人之生,养亲有缺,且难为子,何况世人,毁骂父母,腹诽父母,亲且毁骂,殴叔詈伯,弑君凌师,无所不为。

子在怀抱,气不忍吹,及其长也,爱之者真,训之者严。以爱子心,用之挞楚。挞即是爱,嗔亦是爱,即有盛怒,子惟柔顺,欲再杖时,手不能下。何尔世人,拒亲责己,如抗大敌,天怒地变,岂容大逆。

子有病厄,亲处不安;何于亲疾,绝不关心。子有劳苦,亲关痛痒;何况我体,犯法极刑。子苟不育,泪不曾干,冀其重生,伤人七情。何尔世人,父母终天,Free Flash Games,未及三年,思慕中衰,飨祭失时,亲骨不葬,且干不孝。何尔世人,贫发亲冢,卖穴暴露,嗟尔父母,念念及子;何尔世人,凡事用心,独于父母,有口无心,不肯实为。人之一身,诸般痛楚,何处可受,何尔化外,火焚亲尸,全无隐恻,美名不葬,于心最忍。夫人之死,口不能言,肢体难动,心实不死,犹知痛苦,过七七日,心之形死,其形虽死,此心不灵,千年不死,火焚而炽,碎首裂骨,烧筋炙节,立时牵缩,心惊肉跳,若痛苦状,俄顷之间,化为灰烬。于人且惨,何况我亲。

抑知冥狱,首重子逆,开罪本慈,人自罪犯,多致不孝,自罹冥法。人尽能孝,多致善

行,地狱自空。一节之孝,冥必登记,在在超生,诵是经者,各宜省悟。苟无父母,乌有此身,报恩靡尽,衔慈莫极,人果孝亲,惟以心求,生集百福,死到仙班,万事如意,子孙荣昌,世系绵延,锡自斗王,是经在处,可镇经藏,可概万行,厌诸魔恶,成大罗仙,长保亨衢,何乐不从。

【译文】

真君说:畏惧啊!畏惧啊!现在我劝化世人,遵照我所说的去修行。天人感应的征兆,快于孝之外的各种善行。违背我的教导,上天的法则也不会赦免他,就会万劫不复,永远受到罪罚。

人生在世,不能圆满地奉养双亲,尚且难以成为合格的子女,更何况现今之人,诋毁咒骂父母,嘴里虽不说,而在心理非议父母。双亲都敢地惠州吗,更不用说殴打咒骂叔伯,弑害君主,凌辱老师,以至于无所不为。

子女在父母怀抱中时,父母都不忍心气息吹到他们。等到子女长大,对他们爱得真切,教训得也很严厉。从爱护子女的心出发,鞭挞教训子女,这样的鞭挞是对子女的爱,嗔怒也是对子女的爱。父母就是对子女勃然大怒,子女也只有婉柔顺从。父母再想痛打时,也下不了手。为什么现今之人,拒绝双亲责备自己,与父母抗衡,如果面临大敌一样。此时,天地也会动怒,岂能容忍这样大逆不道的人。子女有了病痛灾难,父母坐立不安。奈何对于父母的疾苦,子女却完全不放在心上。子女有了劳苦,都事关父母的痛痒,何况我犯了王法,身体受了极刑。子女如果夭折,父母眼泪就未曾干过,希望他能够获得重生,伤心痛彻心扉。为什么现今之人,在父母亡故后,还不到三年,对父母的思念敬慕就已经中断了,供奉祭祀不及时,父母的骨骸久停不葬,并且干不孝的事情。为什么现今之人,贫穷后就发掘双亲的坟墓,出卖墓穴,使父母的尸骨暴露。可叹你们的父母,念念都想到你们。为什么现今之人,对事关自己的一切事情都非常用心地去做,唯独对事关父母的事情,有口无心,不肯实在用力去做。人的一身,对于各种痛苦,哪一处能够承受?为什么没受教化的化外之人,用火焚烧父母的尸体,一点都没有恻隐之心,并且还冠以火葬的美名,这样的心肠是最狠毒的。人死之后,口不能说话,肢体不能活动,但人的心却实在还没有死,仍然能够感知痛苦。过了七七之后,心的肉体死去。虽然心的肉体已经死去,但心的灵魂,千年不死。用火焚烧的非常炽烈,头颅碎裂,骨骼破裂,燃烧筋脉,炙焚关节,尸体立刻就收缩,心惊肉跳,就好比是痛苦的形状。转瞬之间,化成灰烬。这对于人来说都是凄惨的,更何况是我的父母?

可知道,地狱首先重责忤逆之罪。阎罗王本来是慈悲的,只是人自己主动犯罪,从而导

致不孝,触犯冥界律法。如果人都能够尽孝,多做各种善行,地狱自然就空了。每件孝的行为,冥神必会登记,从而处处超生。诵读此经的人,各自都应当反省觉悟。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身,报答父母的恩情没有尽头,感激父母的慈爱没有终极。人们果真孝敬父母,只有用心去求取。活着就会百福聚集,死后就能位列仙班;万事如意,子孙尊荣昌盛,祖宗的血脉绵延永存。这都是得自北斗星君的恩赐。有这部经所在的地方,可以镇守佛藏道经,可以概括各种行为,镇压一切魔鬼恶神,成为大罗神仙,长久保持通达顺利,为什么不乐于听从呢。

【原文】

孝感神应咒:禔啝禔啝,人子心曲,仰事俯育,一家气和。飞鸾广度,乐恺先歌,如意宝光,普照长怤。

禔啝禔啝,尽孝靡他,解尽亲厄,消尽亲过,罪灭福生。孝思不磨,超脱九幽,永离网罗。欲报亲慈,惟心常慕。

禔啝禔啝,至孝诚孚,亲生福禄寿增多,归去逍遥升天都,孝思不磨,乐永,佗娑唵娑诃。

但愿人子心,常如在母腹,一呼一吸中,吮血茹膏液;一血一脉间,俱属在父怙。情虽性发,依为命府,阴阳日月从此龢,乾坤翕辟从此龢,五声六律五行龢,五伦妙道从此龢。太虚有尽处,孝愿无嗟磨。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婆啝。

【译文】

孝感神应咒:禔啝禔啝,人子的心事是,对上能奉养父母,对下能抚育妻小,一家人和气。神人驾着鸾鸟普度众生,欢快的乐曲到处飘荡,如意的祥光,普照永远喜乐之人。

禔啝禔啝,尽孝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解除双亲的所有的灾厄,消除双亲所有的过错,从而罪过灭尽,福气多生。孝的心念不灭,就能超脱鬼域,永离灾难的罗网。想要报答双亲的慈恩,只有心里常常慕恋孝道。

禔啝禔啝,尽孝诚信,可以使父母的福禄滋生,寿命增长,死后能够逍遥升至天府,孝亲之思不灭,福乐永远,佗娑唵娑诃。

但愿子女的心,常常像在母亲腹中一样,一呼一吸,吸食母亲的脂膏和血液;一血一脉,都依仗父亲的扶持。情虽然是发自心性,是命的依靠,阴阳日月都是从这里得到协调,天地的运行是从这里得到调和,五声六律五行和谐,五伦妙道也是从这里得到协调。宇宙有尽头,孝的心愿不磨灭。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婆啝。

【原文】

孝子文印偈曰:至文本无文,韫之孝道中,发现自成章,司之岂容泄。天聋与地哑,非聋亦非哑,特将天地秘,不使尽人解,朱衣与魁光,变幻文人心。遇彼纯孝子,塞其聪明路;遇彼纯孝子,开其智慧途。凡才作仙品,仙品作凡才。文虽有高下,黜陟岂人操,或因前生报,或因今生报,今生或后报,必当为孝显。文章作证明,阐扬在大道。【译文】

孝子文印偈说:非常好的文章本自无文,蕴藏在孝道中,发现它的道理就能自然成章,实行起来是不能有一点泄露。天聋和地哑,并不是真的聋,也不是真的哑,是特别为了使天地的秘密,不尽被人所解知。朱衣神和魁星,变幻文人心智。遇到不孝的子女,就会阻塞其聪明的道路;遇到纯洁的孝顺子女,就会开辟其智慧的道路。平凡才智的人可以列入仙品,具有仙品的人也会成为凡才。文章的好坏虽有高下之分,贬斥和提升都不是人所能操控的。或者是因为前生今报,或者因为今生今报,今生报或后世报,都必定是通过孝而得到显扬。用文章作证明,说明和宣扬在于大道。

【原文】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曰:我有蟾宫桂,仙品真足贵。禀蕴斗星灵,包含月华精。元和钟妙蕊,枝根挺天衢。苍龙覆七曲,光辉连玉宇。栽得大灵根,吐兹百宝芬。一萼目天逗,大地万花稠。流化在人间,所到无不周。纷纷世上胄,植香岂不茂。易茂亦易落,暂而不能久。无如天上桂,一萼胜千数。愈散觉愈远,愈远觉愈悠。香随九天翔,浩荡风清飙。馨怀万会秋,真妙永无量。名之为金粟,载之在奎斗。珍贮庆宫中,高占壁楼头。不是擎元叟,莫得主其有。若非植善手,莫得攀兹秀。勿与轻薄子,必以孝为首。莫下害良笔,莫使亵字手。孝子之所为,我当赍赐厚。千祥凝聚处,早把天香授。果是诚孝子,不求而自授。不孝不弟人,求攀终莫有。变孝妄行道,有必夺其有。悔逆猛从孝,无仍赐其有。圣人孝天地,大位帝眷佑。须知世所贵,必从天上酬。祈游桂苑者,宜认此来由。中间莫错路,自有非常遘。亿色花香里,重重宝光覆。洞明万户玲,天天叠文秀。凝成篆籀章,结合五霞构。秘策列缤纷,仙韵不停流。悉在光中过,遍照大神州。盘旋观不尽,群仙晤且逅。花随步履扬,馥自冠裳透。略嗅云霄桂,洗尽尘俗垢。千孔与百窍,感香俱灵牖。心腑也充满,福缘无不偶。

入圊独推元,垂芳能不朽。宝哉勿轻锡,慎重待孝友。

【译文】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说:我有蟾宫的桂枝,仙品是非常珍贵的,禀藏着斗星的灵气,包含月亮的精华。元和之气聚集在奇妙的花蕊,枝根挺向广阔天空。苍龙覆含着东方七宿,光辉连着宇宙。栽培大灵根,吐出百宝的芬芳。一个花萼就能看到天的尽头,大地万花稠密。流化于人间,所到之处无不周全。尘世上众多的后代,种植后怎能不繁茂。容易繁茂,也容易衰落,只能暂时而不能长久。不如天上的桂枝,一萼就胜过尘世的成千上万个。越发散就越觉得远,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悠香。香气在九天飞翔,随着清风飚风浩浩荡荡。馨香包藏万秋,真实奇妙永远不可限量。以金粟为名,装载在奎斗。珍藏在玉真庆宫中,高高地占据璧楼顶。不是持受善的长者,是不能主宰它的。如果不是行善人的手,是不能攀摘这样的美丽花朵的。不能给予轻薄的人,必定给以行孝为首的人。不要下笔损害忠良,不要使用亵渎文字的手。对于孝子的所作所为,我必定对其厚加奖赏。在千祥凝聚的地方,早点把芳香的桂花授给他。如果真是至诚的孝子,不用祈求我自然就会授给他。不孝不弟的人,就是攀求也不会得到。改变孝行,倒行逆施,即使有了也必定会被剥夺。悔改违逆而大力行孝,即使原本没有这福分,上天也会赐予。圣人孝敬天地,文昌帝君就会眷顾保佑他得到显贵的官位。必须知道尘世所贵重的东西,必定来自上天的酬报。祈望邀游桂苑的人,应当认清楚这个缘由。在里面不要认错道路,自然会有非常的遭遇。裹身在亿种花香里,覆盖在重重宝光中。照亮千家万户,每天都增加文才。凝结成各种文章,结成五彩云霞。奥妙文书缤纷排列,神仙的声韵不停地飘流。全都在光明中流过,遍照神州大地。徘徊停留而看不完,群仙不期而遇。花朵随着脚步纷扬,芳香从衣帽中透散出来。略微闻过天上的桂香,就能洗尽尘俗的污垢,千孔百窍,感受到香味都获得灵气。心肝脏腑也充满灵气,福分没有不成双成对而至的。入圃被推为魁首,流芳百世而不朽。宝贵的东西啊,不轻易赋予,慎重地等待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

【原文】

吾奉九天元皇帝律令,乃说赞曰:纯孝本性生,无不备于人。体之皆具足,践履无难循。以此瞻依志,无忝鞠育心。在地自为纪,在天即为经。生民安饮食,君子表言行,父母天亲乐,无奇本率真。人人若共道,家国贺太平。放之充海宇,广之塞乾坤,孝行满天下,尘寰即玉京。

【译文】 我奉行九天元皇帝的律令,就此说赞:纯粹的孝来自人的本性,人人无不具备。用心体究,人人具备,实践起来也不难遵循。从这里看其心志,无愧于父母养育的用心。在地就称为法度法则,在天就称为纲纪准则。人民安然饮食,君子彰显言行。父母天伦之乐,这些都平淡无奇,而是本自率真的心性。如果人人都遵守,家国共贺太平。放之则可以充塞宇内,广布则可以塞满天地。孝行布满天下,尘世即是仙境。

【原文】

说赞未毕,声周三界。惠日蔼风,一时拥护。尔时,有朱衣真君,恭敬稽首,深会妙旨,演为慈孝钧天大罗妙乐,以广圣化。爰命金童玉女,著五色霞衣,按歌起舞,奏曰:

教孝有传经,奏恺成声。母慈昱昱,父爱甄甄,子色循循。妻婉婉,夫■■(门内加言);兄秩秩,弟恂恂,姑仁媳敬承。父携子,祖携孙,恩勤。室蔼蔼,家溱溱,俱是父母一般心。乐衎衎,何地不生。至性中笃,实天情。欢腾普天下亿兆馨蒸,气洽门屏,俱如家人父母一般心。有身有亲,始信有君有臣有民,师弟良朋,咸归于贞,邦家总孝成。愿人生过去父母,早升紫庭;现在父母,祺禄享遐龄。化遍乾坤,中和瑞凝,九光雯,百和音。漠漠天钧,瀜瀜六宇,听雝鸣,并坐长春,并坐鸾笙,直上瑶京,达帝闻。

尔时,乐舞三寻,天龙凤族,声和翔集,众籁腾空,香花围绕。真君喜悦,手举如意,更示大众:我力演教,宣扬妙道。慈孝感洽,化应曛征。遂如是观。众等宝之,传写广劝。劝一人孝,准五百功。劝十人孝,准五千功。自身克孝,当准万功,事后母孝,准万万功。亲亡事祖,如孝父母,准万万功。善哉善哉!谛听吾言。于是朱衣魁星,天聋地哑,及诸仙众,欢喜踊跃,命诸掌籍,载之玉册,信受奉行。

【译文】

说赞尚未完毕,声音已传遍三界。和煦的阳光与轻风,立即围上拥护。这时,有个朱义真君,恭敬地跪拜作礼,深深地领会了其中的精深旨意,演绎为慈孝钧天大罗妙乐,以广泛传播圣人的教化。于是命令金童玉女穿上五色霞衣,闻歌起舞,演奏唱到:教化孝道有相传的经典,奏出动听的乐曲。母亲的慈爱放出光明,父亲慈爱飞扬涌动,子女循规蹈矩。妻子委婉和顺,丈夫谦和恭敬;兄长肃敬,弟弟恭顺;婆婆仁爱,媳妇恭顺。父亲提携子女,祖父提携孙子,恩爱勤劳,家庭和睦繁盛,都与父母一样的心。和和乐乐,无处不在。内心廉

正,行为淳厚的品性,是与生俱来的。欢腾遍及天下亿兆人民,家家和气融洽,都如家人父子一般心。有己身有双亲,才开始相信有君主、臣子、人民。老师、弟子和好友,同归于正直,家国总是由孝而成就的。希望人们去世的父母,早日升到天庭。现时的父母,福禄双全,享有长寿。教化遍及天地,中和祥瑞之气凝聚,有五光十色的云彩,和谐的乐音。云蒸霞蔚的天空,和畅的天地四方,听雝融音乐和鸣声。同坐长春宫,听笙的乐声,直升到玉京仙境,知晓帝君的说法。

当时,音乐歌舞演了三遍,天龙凤鸟,声音和在一起,飞集在一处。各种声响升空,香花围绕。文昌帝君欢欣喜悦,手举如意,再次开示大众:我正致力于弘扬教义,宣扬高妙的道法,慈孝互相感通融洽,随顺化除昏暗。就做如此看法。大家珍爱这部经书,广泛地传写劝化。劝一人行孝,准有五百功德。劝十人行孝,准有五千功德。自己能够克守孝道,应该准有万个功德。孝敬后母,准有万万个功德。双亲亡故后侍奉祖先,如同孝敬父母一样,准有万万个功德。好啊!好啊!注意地听我说的话。于是朱衣魁星,天聋地哑,及众多神仙,欢喜雀跃,命令各位掌籍,记载在玉册之上,相信接受,并且遵照实行。【原文】

又赞:元皇孝道,万古心传,通天彻地妙行圆,仙佛亦同然。化度无边,中和位育全。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译文】

篇3:徐霞客游记全译

1、词汇密度

测量词汇密度的方法有多种, 最常用的是Stubbs的方法, 他将词汇密度定义为实词形符在总形符的比例, 并用之来衡量语篇的信息量。这种方法正是Laviosa所使用的。由于此前译文已经用词性附码软件Treetagger进行词性标注过, 所以不同词性的频率较易获取, 计算词汇密度, 只要将译文中的所有实义词, 即名词、实义动词、形容词及副词频率相加, 然后除以形符总数即可。

据上表发现罗译的词汇密度高于泰译, 但均小于50%。Laviosa对英语译语和原语语料的研究结果是:译语的词汇密度为52.87, 原语的词汇密度为54.95。由此可见, 两译文的词汇密度都低于Laviosa的研究得出的译语词汇密度值, 显然两译文作为翻译语言的特征都较为明显。由于词汇密度是衡量文本信息量大小的一个标准, 故可以粗略判断罗译本相对于泰译本信息量较大。

2、频率参数

在Laviosa和Xiao研究中将高频词定义为一词项出现频率至少占库容0.10%以上的词。本研究中, 笔者也规定高频词所占的比例下限为0.10%。表4与表5分别为单词未进行词形还原和还原后即变成词目后 (lemmatised) 两个译文的频率统计情况。

表2表3可以发现, 进行词形还原后, 两个译文的高频词数目、累计比例、高频词重复率及高频词与低频词之比都比词形还原前增加了。其中的高频词数目、累计比例在词形还原后增加的现象和Laviosa的假设相违背, 她的研究中这两组数据在处理前后分别是108、56.2%和82、51.6%, 而在本研究中变化最少的罗译本也从133、52.45%分别增加到141、56.2%。此外, 两个译本最显著的特点是高频词所占的比例极高, 既高于Laviosa研究中翻译叙事文的56.2%, 又高于Xiao研究中汉语译文语料库的40.47%, 而且高频词的重复率极高, 都在2100以上, 这些充分表明译者在词汇使用方面有“简化”的特征。在两个译本当中, 罗译在所有的参数中都低于泰译, 故在词汇使用上较之于泰译本要丰富些。这和上面进行的词汇密度分析相一致。

3、类符/形符比与平均句长

Baker认为文本的类符/形符比 (TTR) 值的高低与写作者词汇使用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成正比。但由于TTR很容易受文本长度的影响, 若文本长度悬殊时, 影响较大。因而Scott提出一种补救方法, 首先计算每个文本每1000词 (这个数值可根据文本的长度进行调整) 的类符/形符比, 然后求所有获得的类符/形符比值的平均值, 这种方法称为标准化类符/形符比 (STTR) , 并在其研制的软件Wordsmith Tools中得以应用。与TTR一样, Baker也使用平均句长这一指标研究译者的文体。本研究利用Wordsmith Tools 4.0中默认的设置, 获取两个译本的标准类符/形符比与平均句长。

从上表可以发现, 在标准类/形符比上, 罗译比泰译稍大, 这表明在相同的原文基础上, 罗译的词汇使用更为多样和丰富。这点也支持上面核心词汇模式分析的结论。据Olohan的研究, BNC中原创小说子库的标准类符/形符比为44.48。泰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小于此值, 这种差异表明泰译整体用词变化性低于原创小说, 这与翻译文本中和词语“简化”假设相一致, 即翻译小说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词汇, 而英语原创文本倾向于使用较多的词汇, 故作为译语的特征较为明显。罗译则有所不同, 其标准类/形比45.32略大于原创文本的44.48, 差距并不悬殊, 这些差异也许从词频表中可以得到解释:在两个译文的词频表中排在前十位的单词中, 罗译本有人物姓氏名词CAO (曹姓, 曹操的名也是此拼法) , 并且排在第九位, 而泰译前十位单词都是虚词。曹操及其他曹姓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有可能导致标准类符/形符比升高的可能, 因此仅仅从标准类符/形符比来分析翻译文本的“简化”与否还是有限的, 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

至于平均句长方面, 泰译和罗译分别为15.61和14.16个单词。Laviosa针对英语叙事文体的研究发现此种文体的翻译文本的句子要明显长于原创文本, 并根据统计得出翻译文本的平均句长是15.6个单词。对比两个译文, 可以发现泰译接近译语的特点, 罗译则有所偏离。故比较面言, 泰译明显趋于显化和易懂, 而罗译则相反。

4、结语

对《三国演义》两个译文词汇使用的考察结果验证了Laviosa的大部分假设, 即翻译文本中实义词相对于语法功能词的比例较低 (即词汇密度较小) ;高频词相对于低频词的比例较低;词表表头词覆盖语料库的范围较大, 故译文都呈现出“简化”的特征。在标准类符/形符比与平均词长方面, 两译文差别不大, 但都体现译语的特征。

摘要:翻译普遍性是当今翻译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对《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语全译本特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 从词汇使用考察, 两译文均词汇密度较小;高频词相对于低频词的比例较低;词表表头词覆盖译文的范围较大, 因而都呈现出“简化”的特征。

关键词:《三国演义》,词汇,翻译特征

参考文献

[1]Laviosa, S.Core patterns of lexical use in a comparable corpus of English narrative prose[J].Meta, 1998b (43) :557-570.

[2]Olohan.M..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 2004.

篇4:《大地》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大地》在美国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中国文坛的关注。在中国文坛,抢先翻译和评论这本书的是胡仲持。由于胡仲持经常在《东方杂志》发表译作,并且其兄胡愈之在《东方杂志》任编辑(一九三三年十月复刊后任主编),所以,胡仲持的《大地》译文顺利被《东方杂志》接受,并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在《东方杂志》第二十九卷第一期上开始连载(署名“美国布克夫人著,宜闲译”)。在第一期译文前,有杂志编者和译者共同写的前言。编者认为《大地》弥补了国内缺少表现中国农民的实在生活与根本思想的作品,并希望继此篇以后,有中国人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解释来描写中国农村衰落困苦及农民意识中土地观念转变事实。译者认为《大地》“加以表现的农民,虽有不少地方,因为偏于想象的缘故,似乎有些离奇,而不近情,然而大体上可以说是写得真切的。……可以领略一些外国的文学者对于中国农民社会的观感。又本篇对于中国旧礼教弱点的深刻的描写,……也可以发我们的深省的”。由于《东方杂志》是半月刊,预计连载八次,到四月底即可连载完毕。但是本年发生了“一·二八”事变,《东方杂志》于二月一日出完该卷第三期后被迫停刊。《大地》也只连载了三期(从第二期开始,在每一期的正文前都有前期的内容提要)。一九三二年十月十六日,《东方杂志》复刊,续出第四号,《大地》继续连载,直到十二月十六日,《东方杂志》出至第二十九卷八期,《大地》连载完毕。

由于胡仲持此前曾在开明书店出版过译作《西藏的故事》,与书店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当《大地》连载完成后,他对译文重新增订后提交给开明书店。单行本《大地》于一九三三年九月由开明书店推出,书店为此书撰写了广告(载《中学生》第三十九期,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一日),全文如下:

大地 全译本 赛珍珠(布克夫人)作 胡仲持译

本书作者系生长于中国的美国人,对中国社会有深切的认识,在美国为中国最有力之宣传者。书中以农人王龙的一生为经,以水旱兵匪这些天灾人祸为纬,表现了中国农民真实的性格和生活。在作者优美文体中反映出来的农民内心的痛苦是大足以打动读者的心坎的。原书近年来轰动了欧美的文坛。这译本的初稿曾刊载于去年东方杂志,亦大受我国爱好文艺者之欢迎。现经译者重行增订付本店出版,可说是国内唯一完全的译本。

实价一元 开明书店出版

“开明版”单行本为三十六开本,共三百二十六页。书封面简洁、素朴,上面的英文“Good Earth”颇为醒目,书前衬页中有著者赛珍珠素描像一张。译者又为小说写了《序》,序中详细介绍了赛珍珠的生平、创作的起始。对于《大地》的结构、人物,译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以农人的生涯为经,而以水旱兵匪的灾祸为纬,作者抓住的简直是贫困的中国目前最严重的几个问题。主人公王龙可以算得占着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的农民的典型。其前半的生涯代表着颠沛流离的饥饿的贫民,后半则代表着生活优裕的富农。作者摆脱了‘勤俭致富’这一种因袭的道德观念,偏以都市贫民的暴动作为王龙一生的转变点,这正是作者的伟大的所在。”但是,译者也指出了小说的缺点:“也许因为力求迎合美国大众趣味的缘故吧,作者对于中国旧礼教未免刻画的太过分了,而且她对于崇拜着林黛玉式女性美的中国人的性心理的描写似乎也有几分不自然。”

篇5:全译具体策略(配详细例子)

术语直译策略是用译语再现原语术语形式且被译语读者所接受的术语全译策略。术语形式主要体现为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因此术语直译包括音译、形译以及音形合译。1.术语直译之音译

例如: pound—磅 clone—克隆 Confucius—孔夫子

说明:此例中各术语的音节与汉字近似对应,恰好可以对应成语音形式极

似的汉语术语。

2.术语直译之形译

例如:O-ring—环形圈 Y-joint—Y形接头

Z-bar—乙字钢

说明:此例中的“环”、“之”、“乙”三个字的翻译是根据原语术语的 字母形式运用表形译方法翻译而来,非常形象、生动。

3.术语直译之音形合译

例如:I-bandage—工字型绷带

T-shirt—T恤

D-valve—D型阀

说明:例中各术语的翻译牵半部分采用形译法,后半部分采用音译法,既

译出了其形状,又根据音译译出了物品性质。

二.术语意译策略

术语意译策略是传达原语术语的内容而不拘泥于语法形式的全译策略。它可具体化为七种意译方法: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和合译。1.术语意译之对译

例如:aftershock—余震 birthrate—出生率 carbon-12—碳-12 说明:例中各术语的翻译按照原语术语单词的组成逐项对换意译。

2.术语意译之增译

例如:tear gas—催泪弹 air bag—安全气囊 ticket office—售票处 说明:以上术语在翻译时,译语中的“催”、“安全”以及“售”都是译者在翻译时为 了翻译准确而增加的内容。

3.术语意译之减译

例如:effect of color—彩色效应

focal distance—焦距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工农业

说明:这三个术语在翻译的时候,“of”运用语构性减译,有些语形隐而不表;“focal distance”在翻译的时候分别取了这两个单词汉语意思的第一个字:第三个“and” 省译,意为“工农业”,语言简洁、专业性更强。

4.术语意译之转译

例如:water-proof—防水 force of friction—摩擦力 pig lead—铅块 说明:转译只是形式上的调整,再现内容,以“移形不易意”为原则。以上三个术语的 翻译,通过移动原语某些成分进行翻译,不改变句意。

5.术语意译之换译

例如:distilled spirit—白酒

charter flight—专机

transition economy—轻轨经济

说明:上述术语翻译中,将原语术语换用另外一种表达形式,这种意译方法可以让译文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6.术语意译之分译

例如:turnkey—成套系统

bibliography—参考文献

说明:上述术语翻译时将原语拆分成若干片段,分别译出,这种意译方法满足术语表达 的需要。7.术语意译之合译

例如:dig pass—垫传

fetal education—胎教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保

说明:上述三个术语在翻译的时候,将原语术语的几个成分浓缩整合,避免了译语语形 的臃肿与重复,符合术语语形简洁紧凑的要求。

三.术语直译兼意策略

术语直译兼意策略是再现原语术语形式,且传达部分内容的术语全译策略,这种全译翻译策略可以仅术语直译而造成的意义空洞。具体包括音译兼意、形译兼意及音形译兼意。1.音译兼意

例如:aspirin—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

coca-cola—可口可乐

说明:上述术语的翻译,先再现原语语音形式,后加译部分内容,表达更准确。

2.形译兼意

例如:S—pole—S极

G major—G大调

I-section—工字形剖面

说明:上述术语在保留原语术语或全部书写形式的基础上,辅之以意译,既生动展现出 术语的外形特征,又明确指出了术语的含义。

3.音形译兼意

例如:β-cellulose—β-纤维素

篇6:唐诗三百首全译读后感

“诗和远方”火了,且不去争论“苟且”与否的问题,其实随手翻拣身边的书,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一本唐诗三百首,就像我在图书角拿的这本《唐诗三百首全译》。不用担心读不懂,注释和翻译都相当详尽,纵使没有翻译,其实简单翻阅几页也不难发现,不论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短小精炼的绝句,还是《长恨歌》那种洋洋洒洒的乐府长篇,即使不能背诵全篇,也总有一二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大概也没那么远。

翻阅唐诗三百首,令我感想最多的是杜甫的一首小诗《月夜》,配和着书中的翻译可以好好想想它究竟好在哪里。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写于公元756年,正是唐代“安史之乱”发生的时期,这年六月,“安史之乱”的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杜甫携着妻子儿女来到鄜州羌村避乱。七月,杜甫听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又从鄜州只身投奔灵武,想为平叛效力。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获,押送至长安。被困禁长安的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月夜》。

在没有电话和视频的古代,身隔两地,沟通消息异常困难,望月怀思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这类诗词也绝不在少数,何以这首小诗有独特的韵味在其中呢。终究离不开写法与情感——言于彼却意在此的写作笔法不落窠臼,思念之情的真挚细腻让人为之动容。

诗的开篇,杜甫跳过了自己思念妻子儿女的心情和自己所处凄清环境的描写,运笔一挥,直写鄜州闺中的情景。诗人自己的情感已无需赘述了,一心只有令自己记挂的妻子,她现在怎样呢?“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样清冷的月夜,妻子一定与自己一样,只能把无处排遣、诉说的思念与担忧,寄托在共同遥遥相望的这一轮明月上。杜甫孤身一人,不难理解,妻子还有儿女在身边,何至于也是“独看”呢,下一联又有了解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双儿女年纪尚幼,还不懂得担忧父亲的安危,还不理解母亲的苦楚,更不知道战争的凶险残酷,在大唐天下纷乱的危局之中,一家人阻隔两地,国家连同幼小孩子的命运都前途未卜,伤感之情不由得又递进了一层。随着辗转不安的思念愈发浓烈,紧接着,杜甫又对想象中的妻子做了更细腻的描摹,“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满是思念的妻子在窗前迟迟不肯离去,夜深露重,凝结的蒙蒙雾露打湿了妻子的鬓发,月光久久照在妻子白皙的手臂上,更显清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幌”指透光的窗帘或帷幔。什么时候夫妻二人才能够团圆相见,相拥倚靠窗前的帷幔再看这皎皎的明月,让月光照干这两双泪眼。

其实,身陷叛军的杜甫此时对妻子的情形完全无从知晓,只能对着清冷的月光把妻子的形象在脑海中一遍遍的勾勒,也正是在这无数次的勾勒之下,使诗人心中抽象的思念变为笔下具象可感的动态画面,借由这想象中的画面,杜甫可以全然不去描写自己的情感如何,别出心裁地从对方的角度去设想,杜甫想象中的妻子又在想象着杜甫,从对方那里生发出了自己的感情,阻隔两地的两心思念由一轮明月串联起来。而读诗的人又透过杜甫的诗文,来想象这思念中的两个人,这多重想象在情感的编织下交叠在一起,好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一样在读诗人的面前放映,视觉挪移、时空交错,不可不谓之巧妙,让人读之有余味。

由此我想到,诗是走近“真实”的一个好途径,就像这首《月夜》,想象是虚,情感是实,但情感的“实”却不因为诗文想象的“虚”而受到损害削弱,反而在虚实之间变得清晰可感起来,其实对读诗的人来说,诗人本人的形象也是如此。一说到杜甫的诗风,言必提“沉郁顿挫”,总让人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悲天悯人、心怀民生疾苦的诗句,杜甫的律诗更是向来以格律对仗的“法度严谨”被世人称道,这首《月夜》固然是拳拳报国之心的另一种体现,也仍然是一首章法紧密的五言律诗,但同时却又并没有被国家情怀和格律束缚,语句平实明了,感情真挚,对妻子和一双小儿女的怜爱思念之情格外细腻婉切。一首诗使杜甫在满心家国天下、郁郁不得志的沧桑形象之外平添了不少温情和亮色,杜甫不单单是历史或文学课本里平面的“诗圣”形象,立体多面、有血有肉,一个活生生真实的人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与今人的情感并无二致,虽已愈千年却也恍若身边熟识之人。这种接近真实的感觉我在读一个不是诗词人的诗词时也产生过这种感受,岳飞写过一首《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虽然常以儒将的形象示人,就连戏曲中岳元帅也多半是内穿铠甲外罩袍服的,可不论如何岳飞终是个武人,并且是杀伐征战一生,使肖勇善战的金人也无可奈何的大将,奇怪的是,这样一位勇武的将帅,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偶有的一点闲暇里,不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地去放松,而是纵马驰上翠微亭(“特特”是对马蹄的拟声),披着满是尘土的征衣、骑着驰骋疆场的战马,却以一个文人的视角去观赏好山好水,并用诗加以记录,这是宋代一朝文强武弱的结果,但更是岳飞心理状态的一个侧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或许既是一种壮怀与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种感觉在岳飞的另一首词《小重山》里体现的更为深切。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不仅有“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这种清幽细腻的描述,更是将“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种内心最脆弱的孤独面展示出了,由此岳飞也不再单单是“怒发冲冠”誓要一雪“靖康耻”的忠臣良将,而是一个在无眠无人的静夜里,也会为宦海沉浮、时事艰难、人生无奈而感到孤独的人。

上一篇:罗布泊原创教案下一篇:小学音乐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