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山水诗、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2024-04-12

李杜山水诗、徐霞客游记读后感(通用2篇)

篇1:李杜山水诗、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阅读了《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和《徐霞客游记》,我阅读了李白的《望天门山》《东鲁门泛舟》和《独坐敬亭山》,杜甫的《白帝》和《禹庙》,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游恒山记》《游雁宕山日记》《游大理日记》和《游武彝山日记》,还读了老师要求以外的刘长春的散文集《天台山笔记》还看了许多恒山、大理的照片。读完之后不仅感受到了这些文学大家的文学风采和文学霸气,还领略了他们作品所描写的景物的美丽。下面是我读完这些作品后的感受。

李白的诗总是那样充满霸气,用短短的几句诗就表达出自己怀才不遇和情感与周围景物呼应的效果。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这首诗中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炼的非常好,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东鲁门泛舟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似山阴雪后来。

“日落沙明天倒开”。第一句写景就奇妙。常言“天开”往往与日出相关,把天开与日落联在一起,则闻所未闻。但它确乎写出一种实感:“日落”时回光反照的现象,使水中沙洲与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给人以“天开”之感。这光景通过水中倒影来写,更是奇中有奇。

此句从写景中已间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发端。

“波摇石动水萦回”。按常理应该波摇石不动。而“波摇石动”,同样来自弄水的实感。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时,往往会产生各种错觉。波浪的轻摇,水流的萦回,都可能造成“石动”的感觉。至于石的倒影更是摇荡不宁的。这样通过主观感受来写,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与前句有共同的妙处。

夜里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而特别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铺上一层粼粼的银光,船儿好象泛着月光而行。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怀一切,几乎没有目的地沿溪寻路,信流而行。“轻舟泛月寻溪转”,这不仅是写景记事,也刻画了人物精神状态。一个“轻”字,很好地表现了那种飘飘然的感觉。

到此三句均写景叙事,末句才归结到抒情。这里,诗人并未把感情和盘托出,却信手拈来一个著名故事,予以形容。事出《世说新语。任诞》,说的是东晋王徽之居山阴时,在一个明朗的雪夜,忽然思念住在剡地的好友戴逵,便连夜乘舟造访,隔了一宿才到达。王到后,却不入见,反而掉过船头回去了。别人问他何以如此,他答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时的心情。那时,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访友的打算,用访戴故事未必确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兴,却与雪夜访戴的王子猷颇为神似,而那月夜与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无怪乎诗人不禁胡涂起来,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时自己也不甚了然了。一个“疑”字运用得极为传神。

这里的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来,因而用之,借其一端,发挥出无尽的诗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绝的特长之一。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与此是分不开的,不特因为写景入妙。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杜甫的诗总是那么愁,总是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白 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诗的首联即用民歌的复沓句法来写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登上白帝城楼,只觉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此极言山城之高峻。往下看,“城下”大雨倾盆,使人觉得城还在云雨的上头,再次衬出城高。这两句用俗语入诗,再加上音节奇崛,不合一般律诗的平仄,读来颇为拗拙,但也因而有一种劲健的气骨。

下一联承“雨翻盆”而来,具体描写雨景。而且一反上一联的拗拙,写得非常工巧。首先是成功地运用当句对,使形象凝炼而集中。“高江”对“急峡”,“古木”对“苍藤”,对偶工稳,铢两悉称;“雷霆”和“日月”各指一物,上下相对。这样,两句中集中了六个形象,一个接一个奔凑到诗人笔下,真有急管繁弦之势,有声有色地传达了雨势的急骤。“高江”,指长江此段地势之高,藏“江水顺势而下”意;“急峡”,说两山夹水,致峡中水流至急,加以翻盆暴雨,江水猛涨,水势益急,竟使人如闻雷霆一般。从音节上言,这两句平仄完全合律,与上联一拙一工,而有跌宕错落之美。

后半首境界陡变,由紧张激烈化为阴惨凄冷。雷声渐远,雨帘已疏,诗人眼前出现了一片雨后萧条的原野。颈联即是写所见:荒原上闲蹓着的“归马”和横遭洗劫后的村庄。这里一个“逸”字值得注意。眼前之马逸则逸矣,看来是无主之马。虽然不必拉车耕地了,其命运难道不可悲吗?十室九空的荒村,那更是怵目惊心了。这一联又运用了当句对,但形式与上联不同,即是将包含相同词素的词语置于句子的前后部分,形成一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传达出诗人无穷的感喟和叹息,这和上面急骤的调子形成鲜明对照。

景色惨淡,满目凋敝,那人民生活如何呢?这就逼出尾联碎人肝肠的哀诉。它以典型的悲剧形象,控诉了黑暗现实。孤苦无依的寡妇,终日哀伤,有着多少忧愁和痛苦啊!她的丈夫或许就是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并不放过,搜刮尽净,那么其他人可想而知。最后写荒原中传来阵阵哭声,在收获的秋季尚且如此,其苦况可以想见。“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

本诗在意境上的参差变化很值得注意。首先是前后境界的转换,好象乐队在金鼓齐鸣之后奏出了如泣如诉的缕缕哀音;又好象电影在风狂雨暴的场景后,接着出现了一幅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这一转换,展现了经过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

禹 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开门见山,起笔便令人森然、肃然。山是“空”的,可见荒凉;加以秋风瑟瑟,气氛更觉萧森。但山空,那古庙就更显得巍然独峙;加以晚霞的涂染,格外鲜明庄严,令人肃然而生敬意。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登山入庙的。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庙内,庭院荒芜,房屋古旧,一“荒”二“古”,不免使人感到凄凉、冷落。但诗人却观察到另一番景象:庭中桔柚硕果垂枝,壁上古画神龙舞爪。桔柚和龙蛇,给荒庭古屋带来一片生气和动感。“垂桔柚”、“画龙蛇”,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含着歌颂大禹的典故。景与典,化为一体,使人不觉诗人是在用典。

五、六两句写庙外之景:“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云雾团团,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江涛澎湃,白浪淘沙,向三峡滚滚奔流。这里 “嘘”、“走”二字特别传神。古谓:“云从龙”。从迷离的云雾,奔腾的江流,恍惚间,我们仿佛看到庙内壁画中的神龙,飞到峭壁间盘旋嬉游,口中嘘出团团云气;又仿佛看到有个巨人,牵着长江的鼻子,让它沿着沙道驯服地向东方迅奔。„„在这里,神话和现实,庙内和庙外之景,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迭合到一起了。这壮观的画面,令人感到无限的力与美。

诗人伫立崖头,观此一番情景,怎能不对英雄大禹发出衷心的赞美,故结句云:“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传说禹治水到处奔波,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是为“四载”。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今四川忠县、云阳、阆中等地)。传说这一带原为泽国,大禹凿通三峡后始控为陆地。这两句诗很含蓄,意思是说:禹啊,禹啊,我早就耳闻你乘四载、凿三峡、疏长江、控三巴的英雄事迹;今天亲临现场,目睹遗迹,越发敬佩你的伟大了!这首诗重点在于歌颂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象洪水横流,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山“空”庭 “荒”,正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诗人用“春秋笔法”暗暗讽刺当时祸国殃民的昏庸统治者,而寄希望于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发扬大禹“乘四载”、“控三巴”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把国家治理好。

在抒情诗中,情与景本应协调、统一。而这首诗,诗人歌颂英雄,感情基调昂扬、豪迈,但禹庙之景却十分荒凉:山空,风寒,庭荒,屋旧。这些景物与感情基调不协调。诗人为解决这个矛盾,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相衬的手法: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这样一抑一扬,既真实地再现了客观景物,又不使人产生冷落、低沉之感;加以后四句声弘气壮,调子愈来愈昂扬,令人愈读愈振奋。由此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徐霞客的游记不仅是文学产物还是地理地质的重要产考资料。

读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有感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这一段交代了天台山的地理位置,景点这两个信息,一目了然人。

从文中得知:徐霞客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到浙江旅游,先游普陀山,但没有游记传下来,后来沿海南行,游天台山及雁宕山,同行者有莲舟和尚。公元1613年农历三月末,霞客从宁海出发,及游览玩天台山,已是4月初八,仅一天台山,就费时9日,可见霞客醉心于山水之心切切!一溪一涧,一山一石,细品细玩味,每日粗茶淡饭,徒步而行,寻寺而卧,心与意在山水神韵之间,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这才是行路旅途中的大痴,而痴中见大雅。

写景,不惜笔墨,有点象泼墨的国画,偶有感慨,惜墨如金,情却跃然纸上。如:“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四月初一这天,行65里路,就此一句,写满了惊喜艰苦之意。“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初二,阴雨的天,五更梦中,竟然有这样的赤子之情,呵呵,好可爱。“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初三。昙花亭飞瀑。“天色一碧如黛。不暇晨餐……”一个“暇”字,迫不及待的心情,不言自明。“有雨色,不顾。”初五。“人在回崖顶上,对之清光溢壁。”真是有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一步一景,山与水依依恋恋,却最喜他写水,飞瀑也好,山涧也好,都是清幽灵动。山因水而多情,石因水而俊朗。

唉,若得秉烛夜谈!而此时是2007年的元宵,新历的3月4日。夜深,忽闻窗外春雨,随之热闹的蛙鸣。读古人之书,而望与其夜谈,也算一痴心人了。春天来得有些措手不及了,也太热闹。紫荆花还在开,木棉也次第地开过来了,我渴盼的凤凰花,可也灿烂了吗?芒果的花穗虽然不艳丽,可也热闹得紧呀,黄桷树的嫩叶是这南方最新的绿。这样的热闹,不够疏阔,也就少了闲情雅致。闲,才有雅。大雅,闲之大境界。幽幽古人知我心。他在武汉说,放烟花的人很多,很热闹,但热闹都是他们的读徐霞客《游大理日记》有感

大理给我一种自然美感以及历史厚重感。大理不仅会聚了苍山、洱海之胜,自然生态优美,而且作为古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关于自然之美,游记中有述,“有巨石蹲涧旁,两崖巉石,俱堆削如夹。西眺内门,双耸中劈,仅如一线,后峰垂雪正当其中,掩映层叠,如挂幅中垂,幽异殊甚。”显示出山之壮美,“方广各二丈余,其色纯绿,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荡,光怪得未曾有。”展现出潭之清幽,潭之碧绿。关于大理的文化,文中有述,“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层,故今名为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壮;而四壁已颓,檐瓦半脱,已岌岌矣”显示出厚重的佛教文化底蕴。大理石也是大理一绝,徐霞客赞美大理石说:“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让人为之向往。

读徐霞客《游恒山记》有感

读完《游恒山记》,总结归纳出恒山最显著的特点,一个字:险;两个字:很险;三个字:非常险;四个字:十分的险„„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

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攀践辄断折„„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我国古代的一位非常非常有名的,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人,他一生写诗无数,为后人所景仰,他的一篇《蜀道难》就十分形象贴切的写出了其路之险,套用在此《恒山》上,就是“恒山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即使是如此险要的恒山,徐霞客也依然是毫不客气的将其拿下,最终他终于站在恒山的最高峰!这也告诉了我们:只要和、肯攀登,不怕山高水又深,自然也就不怕题难了。登上了险峰,最重要的便是欣赏山顶那美好的景色了:“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 有俗话说的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有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而上一段就是如此完美的例子。徐霞客不畏山险,不怕辛苦勇于攀登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

还是俗话说的好:“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徐霞客不抱着必死的决心走访祖国的山川河流,那么也就写不出如此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再来一句俗话说的好:“坚持就是胜利”若徐霞客不是坚持走访祖国近30多年,现在又怎会有《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呢?而我们又怎么可以“不出门游遍天下”呢?而且《徐霞客游记》为地质学、地理学、风俗学、历史学以及生物学等等的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假想资料,并证实了大部分。

最后一句俗话说的好:“人是一本书,看人如看书”徐霞客,光是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个人向往自由,并且名字暗喻了他一生与自然为伴的事迹,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给徐霞客取名字的人实在是太英明啦!真的是最后一句俗话说的好:“一篇好的文章必有一个好的结尾,一个好结尾一定会照应好每一段开头”一般来说,一个好结尾一定是像《游恒山记》那样的结尾,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炼。

读徐霞客《游武彝山日记》有感

武夷山碧水绕丹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独特的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三十六峰耸立、九曲清溪环绕的奇景,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山间的历史文化遗迹及景观,也给人一种雅致清幽的享受,如“有亭有竹,四面悬崖,凭空下眺,真仙凡复隔”,“落照侵松,山光水曲,交加入览”。耸立的山峰,也奇趣尽显,如文中所诉,“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余即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渐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止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真切的描述,令人身临其境,让人有一种即刻去攀登的冲动。

读徐霞客《游雁宕山日记》有感

四百年前,史上最牛的“驴友”徐霞客,来到浙江雁宕山(今称雁荡山),作五日游,并以他对大自然的炽热情感和深厚的文字功底,随手写下一篇《游雁宕山日记》。

徐霞客游雁荡时,一路拔山涉水,徒步而来,还带着两个仆人,按照范伟的说法,算得上是组团自助游。五天内,他游遍了雁宕山的峰、谷、溪、桥、岩、洞、寺庵、道观,记下的景点名称不下四十处,且对老僧岩、灵峰寺、龙鼻水、大龙湫等多处景观描述细腻,形象具体,情景相融,读之如临其境,倍受感染。

较之时下走马观花的快餐式旅游,除了坐车、拍照、购物,就是吃饭睡眠,徐霞客的旅游则更为丰富多彩,体现旅游的精神所在。试问自己,走过的风景名胜,又曾记得多少细节,也许不过几张照片,证明自己到此一游。且不说远处,就是家乡的几个景点,若是细究,也是不过了了,更别说景点承载的典故和意义。徐霞客却能每过一处,必探本究源,细细记录。如对“龙鼻水”,作者就作了如此记录:“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试问有哪个游雁荡游者有如此体察入微经历呢。小小一个龙鼻水尚且如此,何况“雁湖”。“雁宕山”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得名,对于此湖,徐霞客思慕已久,当此身尚处龙湫飞瀑之下时,已经“神飞雁湖山顶”。尽管道人说“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徐霞客还是希望一探究竟,主仆三人如猿猴、如走兽,攀附绝壁,险些命丧山间。最后穷尽峰顶仍不可得,虽然有点遗憾,但也让他领略了别人不可能看到的美景:“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这种“无限风光在险峰”境界,也只有如徐霞客之辈才配拥有。

我羡慕他且行且住的自助游兴致,这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旅游的旨趣,让他的身心与大自然贴得更近,更能品出个中三味。一个雁荡山,我只作一日游,他走走停停,细细品味,竟玩了五天。你看他到了窝顶洞,发现有如此清幽之地,如人间仙境,就“坐玩至暝色”才回到留宿的寺中。又看他在大龙湫下,“面瀑踞坐久之”,对着飞瀑神游半天,然后“下饭庵中”。这种“坐玩”,这种“久坐”,我想已经与时下旅游没有多少关系了。可只有经历“久坐”“坐玩”,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才会有脱离物质的精神享受。徐霞客可以面瀑久坐,现在你要是还想在那里多坐一会,等着拍照留念的叔伯姑姨哥姐妹弟们早把你挤到潭水中去洗澡,要不就是导游催着去看下个景点。我也羡慕他可以在雁荡山四处闲逛,而不收门票,那才是自由;我更羡慕他走累了可以借宿寺庵道观,而不需要房费饭费,还可以找个免费的向导,那样的民风才叫淳朴,那样的关系才叫和谐。现在的旅游现状,不说也罢,大家自己想去。

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那是说游历可以增长知识,现在的旅游却成了行万里路,不如读一卷书。

旅游当如徐霞客。读罢游记,虽不能效之,然心向往之。

读完这些作品,我真切感受到中国山水的美丽和古人的文学魅力,有机会一定要遍游全国。

篇2:李杜山水诗、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读《唐诗选》有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2003-4-1

字数:560千字

ISBN: 9787020072439

中国唐代诗歌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盛,题材丰富、风格多变、流派云集、体制齐全,作家作品普遍量多质高,据《全唐诗》收录,诗歌总计有4.89万余首,有姓名查证的作者2200多人。唐诗成就非常卓著,是在封建政治和经济进一步地发展加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相对比较开放,文化艺术普遍高涨的催促下,诗人们继承并且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创作风气,广泛地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结果。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诗歌已进入到完全成熟的状态。

唐诗高峰或奇峰绵延迭起,它使得写诗吟诗的风气在一种经典化的水平上变的社会化了。这应该算是中国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成就,也是中国人精神素质的一种新局面。后世景仰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作为高峰中的双峰,在盛唐算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即古人所谓“枕藉骚选,死生李杜”,他们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发放着光芒。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魄力和盛唐气象。或者说,李杜以盛唐气象和魄力改写了或新创了中国诗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墨客,有着对于政治的警惕性,对于现实的敏感,他们的默契就是现实主义的发扬。两位诗坛圣者怀着为国家、为皇帝尽心尽力的远大抱负,以满腔的爱国激情,充斥着对国家的那份炙热情感,使得国家的忧患或强盛、对人民的热爱及对战争的憎恶尽流露于他们的笔下。但终是由于两位大诗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家庭背景差异,且生活境遇不曾那么相似,以至他们的诗歌创作思想上虽有一致性,但无论内容上亦或是风格形式间却兼不尽相同。

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确,这两位诗坛泰斗写诗作诗都有自

己的个性。李太白性格奔放,喜浪漫主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等诗篇都是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杜甫则以现实创作主义为主,作为封建时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以“三吏”合称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以“三别”合称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极富现实主义写实的诗歌。故其作品被后世称为“诗史”。

同时也正是出于这两大诗人的艺术风格差异,他们的所创诗歌内容上亦趋于不同。李白的浪漫主义充溢在诗歌中人民的自豪感与反抗精神。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篇末处,愤愤然添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诗让李白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把反权贵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用刚正的骨气、反抗的精神,表达了对权贵的不屑和抗争!再看《行路难》诗歌结尾所说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黑暗浑浊的政治现实阻挠着诗人施展才华抱负,但诗人依然执著地继续探索追求,他相信终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高张云帆,直越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李白诗歌傲骨嶙峋,蔑视权贵,真正表现了一个正直诗人所应有的骨气。杜甫诗学,总体上,是一种充满着历史忧虑感的诗学。他身怀人道主义和悲天悯人之情。杜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悯民之苦,救苍生之慨。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强烈的现实性。《春望》乃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亡国破,景之哀人更悲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则是通过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以及屋漏雨湿苦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宁愿自己受冻亦要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一向为世人所称道的人道主义胸怀,因而,此诗曾被誉为富于人民性的优秀篇章。

不仅如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张的话所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而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李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一直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可以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也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西岳云台歌送丘丹子》),可以是“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行》)。总之,“黄河路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在一种心理时空中,任其纵横伸缩,都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凡魅力和气象。杜甫比李白更显脚踏实地,但他也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涵盖自己的诗学魄力。或如清人施补华《山见(同一个字)佣说诗》所云:“‘百年’‘万里’‘日月’‘乾坤’少陵惯用之字。”他要用乾坤囊括万象,说是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洞庭湖,使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他以乾坤来描写天下纷乱,有道是“妄念胡作逆,乾坤沸嗷嗷”(《送重表侄王淑评事使南海》)。从某些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的无限舒展和具有巨大的内涵,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探索元气充沛的体现。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少陵如节制之诗。” 李白性格自由豪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在诗体上,他擅长古歌行体,五言七绝,他的《蜀道难》就是这么长短参差。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中的七律尤是他的长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含蓄曲折、沉郁顿挫,多于纪实,在安史之乱期间的作品,读之更使人悲伤。综上,杜甫做诗,心思细腻,构思揣摩,讲究声律对仗、锤字炼句,注重以工力取胜,以节制为能,显示大家风度于工整严密之中。而,严羽用李广比喻李白,意味着李白诗才气逼人,神采飞扬,不计较于声律对仗的约束,以自己之法表现其潇洒风流。李杜相较,驱遣诗笔各有擅长,李白举重若轻,杜甫举轻若重。

同是爱国恤民的这类志向、报负和胸襟,一方面受到青春梦和官场手腕不足的困扰,另一方面受到盛极致乱的压制和打击,使李杜二人在晚年都漂泊穷愁,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失落。他们晚年都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寻找寄托,调适精神,维持某种残破的梦。择其大端而言,李白晚年加重了“谢东山情结”,杜甫晚年则是缠绕着“诸葛亮情结”。由于有如此深刻的对生命意义的吟味和确认,这两位诗坛泰斗在晚年郁郁不得志时,都各自以诗高呼自己的生命绝唱,吟唱出自己的祈盼及人生感慨。

后世景仰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作为高峰中的双峰,在盛唐算是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李杜山水诗、徐霞客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李杜诗五首课内04-17

李杜诗风比较04-07

李杜诗歌的比较04-23

李杜诗歌的艺术特色08-19

杜甫山水诗05-19

王维山水诗代表06-01

2010高考复习山水诗05-14

山水田园诗诗05-30

山水诗——《山居秋暝》06-04

关于山水游记散文05-01

上一篇:资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一篇:二十四孝图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