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室规定

2024-05-16

播音室规定(精选9篇)

篇1:播音室规定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校园之声”播音部守则

一、总则:

1、宗旨:立足校园,服务师生。

2、目标: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传扬校园文化。

3、口号:“校园之声·声满校园”

4、性质:团委广播站,直接隶属于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共青团委。

5、体制:设站长一名,播音部、记者部和编辑部部长各一名。

二、细则:

(一)、播音室制度:

1、不允许非播音员进出播音室,播音员不得随意带人进出播音室,如有特殊情况,需经部长允许即可。

2、保持播音室绝对安静,杜绝任何人在播音员播音时发出杂音,干扰正常播音。

3、当天播音完毕之后,播音员将相关资料整理好,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具体安排由站长负责。

4、播音室物品,一般不外借,若学校老师来借用时,应做好记录,如果是重大仪器之类,要经过学校领导的批准方可借用,否则一律不允许。

5、播音员在校必须讲普通话,这样有利于普通话的提高。

6、在每周星期六中午之前,每位播音员都要把该周部长所安排写的作文交道编辑部部长的手里。如有迟交或者不交的成员,前者就要抄两篇佳作、后者抄四篇,如有再犯翻倍。

(二)、播音部工作制度

1、当天值班的播音员应提前半天,搜集好当天所要播栏目的资料。并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预习、写开头语、结尾语、插播语等。

2、当天值班播音员应准时到岗,迟到一次者警告,超过三次的记过,无故不到者,无条件自动退站,并通报批评。

3、值班播音员要保持所有节目协调、完整、连贯,虚心学习播音方法、技巧,不断提高播音水平。

4、播音时要求普通话标准流畅,正确操作播音器材。不得播放未经审定的稿件。

5、会同编辑做好稿件建档、归档,来稿登记、点歌登记,打扫卫生等工作。

6、播音员必须登记(标记)好已播稿件,播过的稿件一般情况不再播放。7、播音员应合理运用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板块由主持人自备)播出时适当调低背景音乐声,提倡播放一些校园歌曲、励志歌曲、民歌、轻音乐等。

(三)、请假制度:

1、在学校重大活动或部门例会要求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部长批准同意。

2、播音员请假需提前一个小时,自己找好替代人,保持工作正常运转。

3、如果播音员当天有急事需要请假,必须要向部长请假,否则无效,并且后果自负。

(四)、点歌制度:

1、点歌属于广播室宣传的服务性项目。

2、点歌时,值班人员需认真填写点歌表格。

3、点歌祝词中不得出现不雅称呼,对不妥当的点歌祝词,工作人员有权修改、删除。

4、适当控制点歌数量和时间,点歌时需收取服务费用(0.5元/首)

校团委播音部

篇2:播音室规定

一、微机室、语音室各设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使用本室的一切设备,养护室内所有器材,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管理员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检查,并进行登记,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以保证正常使用。

二、教师、学生第一次进机房上课,事先必须接受管理员的操作技术培训。

三、出现不能排除的故障或故障频繁,管理员应及时报告学校管理部门。

四、教师使用微机室应按课表上课。其他非电脑课程,或有特殊情况,须经教导室批准,统一安排使用。教师上课时,应按操作规程进行,若因违反规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要追究责任。教师须认真将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管理员反映。

教师要使用语音教室上课,必须于一周前填写预约单,交语音教室管理员统一安排。

五、学生进入微机室或语音室,必须在室外换好拖鞋,按次序进入后按规定机号入座,不得私自更换。学生进入微机室或语音室,必须在室外换好拖鞋,按次序进入后按规定机号入座,不得私自更换。学生入座后按上机登记卡与指导教师做好交换手续。实施小组组长负责制。

六、学生的操作须按教师的指令进行。严禁私自拆卸、更换设备,若有损坏,加倍赔偿。不准自带磁盘上机,一经发现,即没收磁盘,如造成网络系统故障,则取消其上机资格。严禁私自带走软盘和鼠标等。对于违章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赔偿或罚款。

七、微机室、语音室内应绝对保持整洁、卫生,严禁在室内高声喧哗,追逐打闹,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废纸。

八、师生积极开发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勇于实践大胆开发利用现有仪器。

九、使用完毕,应按操作规程,关好电源,填好使用登记册,并将桌面上的物品、桌凳整理好,盖好防尘布,待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准离开。

篇3:播音室规定

1 电视新闻中播音技巧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来越高, 新闻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 电视新闻栏目迎来了新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想增加电视新闻栏目的观众数量, 就需要提高新闻播音主持人的播音技巧, 从而增强新闻播音对观众的吸引力, 以达到理想的新闻播出效果。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中, 主持人的播音主持技巧直接关系到一则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度, 在进行新闻播音的过程中, 如果主持人拥有娴熟的播音主持技巧, 并把这种技巧应用到新闻播音中, 应用规范、准确的语言把一则新闻客观“陈述”出来, 把各种社会现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让观众能够更加准确地接收主持人传递的新闻信息[1]。这样, 观众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相关新闻栏目, 进而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喜爱程度及满意度, 让电视新闻发挥出应有社会价值。

2 电视新闻中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分析

在进行电视新闻播音时, 主持人要提高播音主持技巧, 就应充分认识到电视新闻播音的主要特点, 一般而言, 电视新闻播音的特点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新闻稿件的主要特点, 新闻稿件是新闻播音主持人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 是新闻播音主持人进行播音的前提, 总的来说, 新闻稿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新闻稿件必须具有真实性, 新闻稿件的真实性是新闻播出公信力的重要保证, 只有真实的新闻稿件, 才能传播出具有可信度的新闻;其次, 新闻稿件必须具有“新鲜性”, 为了让观众及时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新事件”, 提高新闻播出价值, 需要及时把“新鲜”的新闻稿件传递给播音主持人, 播音主持人才能把这些新闻事件传递给社会大众;最后, 新闻稿件需要具有简短性, 为了让播音主持人把新闻简明扼要地传递给观众, 需要保证新闻稿件的简短性。第二, 新闻播音语言方面的特点, 一般而言, 新闻播音语言不但应该精炼、简短, 而且应该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这就要求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充分注重语言方面的细节, 要用经得起推敲的语言播报新闻。另外,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要求播音主持人不断提高组织语言能力,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声音魅力及人格魅力,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赢得观众的喜爱[2]。总之, 为达到更加理想的电视新闻播出效果, 新闻播音主持人应积极学习播音专业知识和播音主持技巧, 并在实际新闻播音中融入这些专业知识及技巧, 提高电视新闻播音的质量。

3 提高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具体措施

3.1 注意口头用语的使用

电视新闻是大多数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受众”范围较广, 包含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 在播音时, 需要考虑大多数观众的接受能力, 播音主持人应用平实、容易理解的语言播报新闻, 从而完成向社会大众传播新闻的使命。因此, 在播报电视新闻时, 主持人应保持发音准确及语言的规范性, 减少发音错误或不准的现象出现, 尽量不要出现语病。除此之外, 电视新闻是一种内容与形式都很丰富的新闻传播, 在播出时, 对观众的听觉及视觉产生直接作用, 因此, 播音主持人的声音要能为观众营造出相应的情境或语境, 以实现增强新闻播出对观众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众所周知, 在新闻播出的同时, 除播音主持人的声音外, 还会配上相应的画面, 播音主持人只有用精准的语言把新闻传递出来, 才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对这一新闻产生印象。因此, 在电视新闻播音中, 播音主持人应注意口头用语的使用, 尽量不要使用复句、关联词等存在歧义的句子或词语, 谨慎使用“假使”“若是”等书面气息浓厚的词语, 要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主持人的话语意义, 从而掌握新闻内容, 实现良好的电视新闻播出效果。

3.2 时刻保持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

在播报电视新闻的过程中, 主持人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新闻的质量, 为获得良好的收视率, 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中, 播音主持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播音主持状态, 首先, 做好播音稿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减少播音过程中出现失误, 增强新闻播报的流畅性, 而且能够树立充足的播音主持信心, 避免出现断句不准、语速不平衡等现象。同时, 播音主持人还应明确新闻稿件新闻内容的主次, 并用语音的轻重来对主次进行区分, 从而彰显新闻播出的目的性;其次, 保持优雅、稳重的播音仪态, 把自己的语言与新闻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播报真实且能够吸引观众的新闻, 以获得观众的“共鸣”, 赢得观众喜爱;最后, 注重自己的播音风格。众多电视新闻栏目的播音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但在各种各样的播音主持风格中, 几乎每种风格都优先追求清新和自然, 因此, 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中, 主持人既要注意“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 让观众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又要在妆容、语言、服饰等方面追求稳重、自然的风格, 给观众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避免观众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 从而提高相关电视新闻的收视率[3]。

3.3 合理控制播音节奏

在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 播音主持人对语言音节、语言速度、语言节奏的把握不但影响电视新闻的播出质量, 而且影响观众对本新闻栏目的评价。相关研究显示, 在电视新闻的播出中, 观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节奏大约为每分钟280 字, 其中, 语言速度可由主持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前, 电视新闻栏目琳琅满目, 各个新闻栏目的播音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播音节奏, 为了能够在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 在播报电视新闻时, 播音主持人应在准确把握新闻内容、新闻长短的基础上, 规范应用长句和短句, 应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播送新闻, 合理控制新闻播报节奏, 根据新闻内容及相关新闻评论的需要, 适当加快或放缓播音节奏。

3.4 巧妙处理播音中的轻重音

相较于一般的电视节目, 新闻节目具有很大特殊性, 很多电视新闻的篇幅都不长, 却充分强调逻辑性, 通常情况下, 在新闻播送间隙, 如出现需要立即播出的新闻, 相关工作人员应迅速把消息传达到播音主持人手上, 此时, 播音主持人应合理处理播音的轻重音、语气等, 防止观众收看到新闻时难以理解或者理解错误的现象处理。在此过程中, 在转化轻音和重音时, 不但要提高声音强度、放大音量, 还要巧妙使用语气词, 应用语气词对轻音、重音进行转化, 以方便观众理解。此外, 在新闻播音中调整语气时, 播音主持人应自如地收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增强新闻感染力, 让新闻更具说服力。因此,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应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 合理使用语气, 从容镇定地播报新闻稿件、新闻内容, 从而增强新闻的说服力, 提高观众满意度。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电视新闻的播出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满足人们的这种要求,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应从播音语言、播音状态、播音情感等方面入手, 提升播音技巧, 提高电视新闻播音的质量, 从而提高人们对本电视新闻栏目的接受度。

参考文献

[1]陈艳妹.电视新闻中如何运用播音技巧[J].中文信息, 2015 (7) .

[2]姚远.播音主持人在电视新闻播音中的技巧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2) .

篇4:互动播音室

小编有个小提议,在收听采访的过程中,大家不妨做做笔记,把嘉宾提出的要点记下来,然后再与以下提纲做个比较。这会是一次不错的听力练习哦!

——Karen(互动播音室主持人)

嘉宾简介

Frank Clark来自美国纽约,在美国大学任教数学和计算机专业,教学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自2002年起,他一直在中国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等任教英语,接触过不同年龄层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因此,他对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与建议。

指出问题

中国学生刻苦学习,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但他们或许得不到太大的鼓励,在外语表达上略为逊色。英语发音错误的情况很明显。另外,对于年轻一点的学习者来说,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英语词汇,但在对话交流上仍有困难。而且,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只懂得课本上的知识。

学习秘诀

给学生的建议:

养成定期阅读外语读物的习惯,例如看

CE:Speaker等杂志。通过一边阅读杂志,一边听光盘来掌握英语发音和课外知识。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多参加英语角活动,在限定的环境和时间里强迫自己只能用英语来交流。如果有机会,学生还可以与外籍老师或外国友人对话,这能更直接地增强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如果听不懂老外的话时,要大胆提出来,要乐于犯错并改正,这样才能在自己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再犯错。

给教师的建议: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多让学生用英语自由交谈。教师本身也需要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可以参加水平较高的英语角活动。听听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的发音,并请教他们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多与学生讨论课外话题,比如体育、音乐和社交活动等,从而增加学生的兴趣。

给在职人士的建议:

篇5:播音室规定

一、新闻播音的语言表达样式:播讲式、宣读式、谈话式。

①宣读式:是三种语言样 式中规整性要求最严的一种。宣读的稿件不允许做口语化处理,必须一字不差的照原样播出,郑重宣告是这种样式的基本特色,它的规整性要求最强,口腔控制力度最大,气息控制最沉,语流速度最慢,它既要发布新闻的新鲜感,又要发布重要消息的严肃感和持重感。

应用范围:国家大法、法令、公告、章程、公告、布告、任免名单等特殊体裁,运用范围较窄,但却是语言动力的“硬石头”。

②播讲式:播讲式是最常见的一种,也被人们称为播报式。语言规整简练,流畅自如,既带有报告新闻的振奋、准确和简洁,又保留了自然语式的自如曲线运动。可以说它是一种介于口语谈话和宣读中间的语言样式,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广播电视新闻绝大部分是采用这种语言样式传播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代表性语体。

③谈话式:又叫说新闻聊新闻。它不是简单的在播读稿件的句子上加“啊、的、了、嘛”等助词。它是需要在阅读分析、记忆原新闻稿件、明了事实之后重新编排内容、组织语言,主持人手中往往只有提纲。

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新闻的特点:用事实说话,以新感人 新闻的本质:事实

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叙事要清楚、新鲜感要强。

新闻播音的语言特征: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新闻消息的结构: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二、新闻评论;①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②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

③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新闻报道是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和灵魂。

④新闻评论的意义:

1、新闻评论对新闻所报道的重要事件和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议论,可以明确地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深化报道的主题,进而全面、准确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有的评论还可以根据新闻报道中提供的事实,从某些侧面或角度,借题发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启发读者。

3、和新闻报道比较,新闻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新闻评论的特点:强烈的新闻性;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群众性;深刻的思想性;严谨的论理性。

新闻评论的功能:引导;解惑;表态;深化。

如何培养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学识渊博,精通业务;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6立论的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②针对性: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针砭时弊,对症下药;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进行说理引导;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

③新颖性:论题新颖,且有独到见解;与错误或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有新的的由头或论据;选取新的立论角度:视角移向舆论的非热点;从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被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注重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

④准确性:避免概念、论断不准确;避免提法、分寸的片面和绝对;禁忌不合法规;禁忌虚夸;不能不合语法逻辑。

⑤前瞻性:敏锐感:是新闻敏感和辩证意识的集中体现;

洞察力:指的是能在政治与经济的结合上有着锐利的洞察社会矛盾及其趋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水平;

预见性:表现在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进而做出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论断。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原则:一是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或节目)的具体内容,根据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评论的观点、材料和先后顺序;二是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受众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前后布局;三是评论的结构布局应反映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结构总体框架和基本规律的同时,在开头、结尾和层次安排上应体现自身的个性特征。②新闻评论的结构要求:布局合理;层次明晰;逻辑顺畅; ③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纪念型。11 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

A 短评类型:一种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发表简短的评论;二是通常配合新闻报道,就实论虚,起深化报道、启迪一般的作用。

B 短评特点:短小精悍;新颖独到;生动活泼;就实论虚。

C 短评怎样才能短小精悍:立论以报道为依托,在深化上下功夫;论题具体些,角度小一些、新一些;开门见山,不落俗套;长话短说,评在实处。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的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a专栏特点:稳定性;时代感;群言性

b专栏小言论:也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c特征: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①述评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

②基本特点: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名词解释

①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②新闻评论选题: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③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④本台评论员评论: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仅此于社论的重头评论,其规格介乎于社论和短评之间,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以升格为社论,其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和喉舌作用,形式上与社论略有区别,但是也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分为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和观察员文章等。⑤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

⑥编后话: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⑦记者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⑧专栏评论: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三、通讯播音

广播里常见的新闻报道体裁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消息(即新闻),一种就是通讯。通讯和消息的不同:与消息相比,通讯则以详细具体,形象生动报道新闻事实见长。通讯时常是消息的补充和深化。通讯是我国新闻界很有特色的报道形式。通讯体裁的特点:⒈内容真实⒉讲求时新性⒊篇幅长.报道深入⒋稿件鲜明,作者感情色彩浓重⒌通讯的表现手法丰富⒍通讯比消息写得口语,叙述舒缓详尽、生动。通讯稿件的准备:

1、通讯稿件从形象感受 情感体验入手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1)归类和划分(2)把握稿件的结构方法

3、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

4、捕捉新鲜点、焕发新鲜感

5、确定重点、基调、高潮

通讯播音表达的基本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感人

通讯播音的语言特点:亲切朴实感、从容叙述感、真切参与感、起伏流淌感、以己达人感 通讯播音的表达:(1)环环相扣,播好标题、开头,展开部分和结尾(2)发挥叙述(做好铺垫)、描绘(抓细节,活灵活现)议论(态度鲜明、语气透彻)、抒情(感情真挚,有感而发)作用。总之:语气节奏要变化 语势波澜起伏。通讯的分类:

⒈人物通讯播音:人物通讯是通过方方面面刻画一个人物。特别是通过人物处在典型矛盾冲突中的思想行为,表现这个人物的思想品格,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⒉事件通讯播音:事件通讯是以报道典型事物为主的通讯,通过详细描述一件事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是通过一些感人的情节,细节描绘,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定思想意义。⒊风貌通讯播音:报道某个范围的新气象,新风尚,新风貌,新变化。具有新闻性,趣味性,知识性。

⒋工作通讯:也叫经验通讯或研究性专稿。直接反映实际工作中的新经验、新观念、新思路,或探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带倾向性的新问题,其特点是针对性强、指导性强、政策性强。播通讯时应注意的问题:

1、浓与淡:浓而不陷 淡而不离

篇6:播音室规定

第三章 通讯播音

From:林大仙

《钱塘大潮》

XX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伟大祖国”节目。今天给大家介绍钱塘大潮。“钱塘”是钱塘江的“钱塘”二字:“大”是大小的“大”,“潮”是潮水的“潮”。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描写钱塘大潮的诗句。钱塘江,位于我国江南名城杭州的东南面。这里风光优美,水流曲折,健步登上玉皇山顶,远眺钱塘江好像是一个反写的“之”字,“之”字上的一点,正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畔的居民,都要到江边来观潮,欣赏那最惊心动魄的一幕。人们登上赭山尽览“海宁潮”的壮景;登上玉皇山和吴山又可眺望“杭州潮”的盛况。

潮水来时,站在钱塘江堤上向东极目远望,在远处波涛起伏的江面上,突然出现一道白线,好像有亿万条银白色的鱼在宽阔的江面上跳跃,追逐;又好像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展翅翩翩飞来。转瞬之间,你就能听到春雷轰鸣般隆隆的潮声。接着,高头大浪,滚滚而来,水声隆隆而动地,巨浪滔滔而掀天。潮头近时,但见眼前陡然出现一堵三四米高直立的水墙,排山倒海,翻腾咆哮;白花花的潮头飞溅雾空;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没日。苏东坡的诗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正是这幅奇景的生动写照!接着,潮峰便疾如雷电似地一闪而过,激涌而去··· ···。

钱塘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呢?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钱塘大潮的生成则又和钱塘江的地质构造、地形有关。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呈一个外宽内窄的喇叭状外形,加上钱塘江河口海宁河段,水下有一隆起的像门槛一样的沙坎。8月中旬,正值大潮汛。海水从外海逼来,由于江面突然束狭,江水涌高,而钱塘江河段滩高水溅,于是后浪紧推前浪,使潮峰赶上潮谷,层峰叠浪,浪差汛起,至此,举世闻名的钱塘大潮终于形成。在历史上,钱塘江大潮的最大潮差,曾达两三层楼高,可谓壮观至极。

一年一度秋风劲,在钱塘江,八月十八日观潮是两岸人民的快事。刚才给大家介绍的是钱塘大潮,这次“伟大祖国”节目播送完了。

篇7:播音主持使用播音教程名词解释

不休止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而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叫停连

2、句群:在语义上有逻辑关系,在语法上有结构关系,在语流中衔接连贯的一群句子的组

合,是介于句子和段落之间的,或者说是大于句子小于段落的语言表达单位。

3、重音:有声语言的交流中,为鲜明突出的表达具体的语句目的和具体的感情色彩而着意

强调的词或词组。

4、语气: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语句的支配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1)一定的具体思

想感情(2)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对前者有反作用。

5、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

6、节奏:以思想感情运动为依据的声音运动形式

7、语体:由于语境不同而形成的使用语言特点的优势

8、体态语:即利用身体的姿势、表情、动作、体姿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辅助工

具的非语言符号

9、杂志型节目形态:在固定的栏目时间,采用杂志组合编排方式,把若干不同的内容、不

同体裁、不同形式但有共同点或联系点的节目单元(或称板块、子栏目)加以组合,由节目主持人把它们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节目样式。10、11、专访节目形态:由专题的、或专门的采访谈话过程构成的节目 主持人栏目形象:主持人在其主持的节目中呈现的稳定的声音形象或屏幕形象

12、语境:指语言使用的环境。狭义的语境,专指说话的前后句、落笔的上下文,其注

意对象是表现为语言符号的言辞语境(或称语流语境)。广义的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主客观情境,它不直接表现为语言符号,但是影响和制约语言的使用及其效果,一般称之为言辞外语境(或情景语境)。

13、播音员:承担消息资讯类新闻节目的播音,以及新闻专题片的等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配音解说。

14、主播:新闻消息类综合节目的主持人

15、记者型主持人:特指新闻评论类节目或其他类型节目中以采访谈话为主要工作方式的节目主持人,其特征性有三:一是固定栏目的主持人,主要是服务于新闻评论类栏目或社会纪实性栏目,有别于那种隶属记者部没有固定栏目的记者;二是工作方式、主持方式具有鲜明的记者采访的特色;三是这些主持人一般有记者工作的背景或经历。

16、播报:指播音员、主持人将消息的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传播的语言样态。

通常有新闻播报、各类资讯播报,如资讯播报,如娱乐信息播报、证券资讯播报、生活资讯播报,等等。

17、规范播报:俗称“传统播报”,是国内外主流媒体、主要新闻消息类节目普遍采用的方式,具有“吐字清晰、语势稳健、节奏明快、语言规整”的特点。18、19、播说结合:它介乎于“规范播报”与“说新闻”之间 说新闻:多用于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地域新闻。从语言样态上看,首先是“口语

化”处理,但必须坚持新闻语言简洁准确、规范质朴的要求,新闻事实的叙述应保持简练紧凑的消息语体风格。20、21、用

22、导语:是一条信息的要点提示,对引导收视收听起重要作用 串联词:承上启下的介绍或简短的议论,对节目结构和提示收听收视同样有重要作言论:关于政治或一般公共事务的议论。主持人言论,专指主持人以个人身份在节

目中面向受众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直接发表议论,亦即援事而发的观点和态度。主持

人的言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三言两语的“点评”;另一种是主持人小言论。

23、三言两语的点评:在新闻的导语、串联词、与前方记者连线、访谈交流或采访报道

中,对新闻事务或社会现象所做的简短议论。

24、主持人的小言论:是以个人身份,针对典型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直

篇8:互动播音室

大家新年好!不知道你在新的一年里有没有新的愿望呢?我们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询问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小编在本期“互动播音室”选来了一段电台节目,让英语老师Lida Baker跟广大英语学者谈谈她所建议的五大新年决心。这段节目值得反复收听,请大家一边听一边做好笔记喔!

如果你对本栏目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欢迎给我们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到cespeaker@126.com 请在标题栏注明“互动播音室”。

你的笔记记下这些要点了吗?

决心一,花适当的时间进行英语听力。

 根据学习者的工作和生活规律来安排,可以每天5分钟或每周10分钟;

 要定下目标并长期坚持练习;

 有条件上网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收听有录音稿的网站来进行英语听力练习。

决心二,多听英文歌曲。

 优点有三:一能训练英语发音,因为当你跟着歌曲唱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英语的重读与节奏;二是歌曲中带有许多习惯用语,多听英文歌曲可以学习到口语化的词汇和锻炼发音;优点三是歌词易记,能培养学习者的记忆力。

 有条件上网的学习者,可以在网上输入“music lyrics”或“songs lyrics”搜索有英文歌词的网站。在歌词网站上再输入你要找的歌曲名,便能找到相应的歌词了。

决心三,阅读英语儿童书籍。

儿童书籍简单易懂,文字不多并配有图画,是英语初学者不错的学习途径。儿童书籍划分为不同的难易程度,英语初学者可以从少字多图的书籍读起,然后渐渐增加难度,去阅读文字相对多而图解较少的书籍。

决心四,每天学习一个单词。

 设定目标,每天一词或每隔一天一词。

 学习者挑选一个单词,查字典掌握意思和用法,尤其是学习例句,了解单词的内涵。

 在公众场所里,如坐车或走路等,练习运用这个单词,用这个词来造句,想一想你可以怎样使用这个词。

决心五,把握机会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谈话。

虽然这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学习者一定要把握好练习的机会。学以致用。

文字记录

Avi Arditti: I’m Avi Arditti with Rosanne Skirble, and this week English teacher Lida Baker suggests five resolutions for people who want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in the New Year.

Lida Baker: My first resolution that I would recommend people make is to spend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listening to English—and it can be five minutes a day or it can be ten minutes a week or it can be whatever suits a person’s work schedule, life schedule or whatever. But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set goals and to stick to them. And it would be very helpful if people had Internet access[通路] to do this, because what I’m going to recommend is listening to sites that have scripts[录音稿] included.

Rosanne Skirble: What do you do if you don’t have access to a computer, how can you listen better?

LB: Well, almost everyone all over the world has access to pop music. And one of my resolutions would be to spend time listening to English music. The advantage of listening to music is that it’s a really wonderful way to work on your pronunciation, because you know, you get a feeling for the stress and the rhythm of the language when you’re singing. And also music is full of idioms, so it’s a terrific way to learn colloquial[口语的] vocabulary and to work on your pronunciation. And a third advantage of listening to music is that it’s really easy to remember.

So for people who have access only to a radio, even they can do something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just by listening to pop music. And I might add, if you do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there are lots of Internet sites that will give you the lyrics to pop songs. Do a search, type “music” or “songs” plus “lyrics,” and you’ll find sites where you can type in the name of the song and it will give you the lyrics to the song.

RS: So spend a little bit more time listening, or have a goal for listening. Listen to English music. What else?

LB: Something I always tell my students, and they’re very surprised when I tell them this, is read children’s books.

AA: That makes sense, though.

LB: Yeah. Why do you say that?

RS: Well, few words.

AA: It’s simpler.

RS: Direct, simple. Lots of pictures.

LB: There you go.

RS: That puts it in a context.

LB: There you go. And the other thing is, you can find children’s books at all levels. If you were a total beginner in English, you know, you start with books that have just a few words on the page and lots of pictures, and you can work your way up to books that have relatively speaking, more text and fewer illustrations. But again, children’s books are very motivating. To this day I enjoy reading the books that I read to my daughter when she was a little girl.

AA: So now we’ve got th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listening to music, going online looking for scripts of programs to go with the audio, reading children’s books. What’s your next resolution?”

LB: Learn a new word every day. And if you don’t have time to do it every day, do it every other day. Again, pick a realistic goal. Choose your word, look up the meaning, but then don’t stop there. Look at the examples in the dictionary for how the word is used. You know, is it used as a noun? Is it a verb? Is it used to talk about people? If it’s an adjective, does it have a positive meaning or a negative meaning? So look for what’s call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And then, when you’re sitting in your car, or you’re walking you know, to the bus stop or sitting on the bus, practice. Put the word into your own sentences. Think of ways that you could use that word.

And so now we come to our last resolution, which in a way is the most difficult one, because my last resolution would be, even if it’s only very occasionally, talk to native speakers every chance you get.

RS: Lida Baker teaches English and writes textbooks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AA: That’s all for this week.

篇9:电视新闻播音员的播音语速

一些台盲目的将播音语速加快,甚至超越了电视新闻播音语速合理的限度,最终导致传播质量大打折扣。

那么,在传播信息的快速、准确、全面的前提下,什么样的语速才是合理的呢?笔者认为,一味地“提速”并不能满足大众对信息接收“快”的需求,只有结合节目的总体风格、节目内容和掌握好自身业务素质等具体情况,把握新闻背景以及受众心理的“提速”,才能真正达到受众要求的速度“快”。

一、新闻播音“提速”的背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电视事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人们很少有机会通过电视的途径获得信息。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后,它就立刻成为了老百姓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那个时候,人们知道了中央电视台,知道了《新闻联播》,认识了沈力、赵忠祥等我国第一代电视新闻播音员,他们和蔼可亲的面容和甜美圆润的嗓音成了那个时代电视传媒的符号。

当时的电视新闻播音员语速约为每分钟180-200字之间,播音速度尽量放慢,让大家能听清楚、记录清楚。

但进入到九十年代后,随着大众获得信息来源的途径越来越多,人们对播音员语速的要求也发生悄然的变化。

部分电视新闻播报的语速已经达到每分钟300字以上,播音速度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

应该说,播音语速的加快是时代变化的必然,是经济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

二、新闻播音“提速”的合理性分析

虽然现在的播音员语速比以前快了很多,但是仍有受众觉得“还可以再快点”。

在有图像补充信息的电视媒体中,要求新闻播音“加速”的呼声就愈加强烈了。

人类的生理构造对每分钟发音300字左右的播音速度是否有“提速“的空间?

从人的生理上来看,舌头与口腔内牙齿、上腭等部位的配合形成语音。

经科学训练使发音系统器官进一步灵活运用从而使语速加快。

但据科学研究表明:人耳接收语音辨析率仅为4.6个字/秒,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在保证能听清楚的情况下,人接收语音的程度是每分钟260—300个字左右。

超过人耳辨析率的播讲速度,不但不能使受众听清楚播讲内容,同时因为播音员语速刻意加快,吐字归音不到位,甚至出现“吃”字等现象,会严重影响受众收听收看效果。

无法听清内容的语音成了噪音,让人产生反感。

例如,某知名卫视频道有一档军事新闻栏目,节目主播刻意加快语速迎合该节目氛围,让观众造成紧张情绪,看的观众热血沸腾。

但由于刻意加快的语速使得主持人吐字归音不到位,使得观众在观看后只记住了节目画面中的飞机、大炮,而没有弄清楚画面之外的背景信息,搞得一头雾水,直接影响了收视的效果。

由此可见,播音语速的快慢应该适度,因为,加大信息量只是一种促进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节目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新闻节目的特殊性质决定合理的播音语速

第一,首先这是由汉语的音节构成特点决定的。

特点一,在汉语的音节中元音占大多数,使得汉语发音通畅响亮,同时又容易使本不响亮的辅音黯然失色,影响字音的清晰度,因此汉语吐字的开头必须注意辅音的力度;特点二,汉语的音节结构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在吐字的过程中,对这三部分的处理分别叫出字、立字、归音。

这就使得汉语大部分音节的发音,口腔由闭到开,再到闭,两头小,中间大,构成了汉语吐字的客观基础条件,同时也要求其发音有一个圆润滑动的过程;特点三,语音中的韵母有四呼之分,四呼的发音与唇形的圆展直接相关,因此唇形的运动变化在语流中非常积极。

第二,这是由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决定的。

电视新闻节目不同于广播,电视新闻声画结合,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具有“线条性”的特点,观众对播音员任何一个细节的漏听都可能造成节目后面内容的无法衔接。

我们的节目虽然并不需要观众将全部内容都记住,但最起码语言要清晰,让观众通过收看节目,在播音员的语音播报中应该有掌握时事、获得信息的收获。

因此,我们的播音就要给观众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

例如,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海霞,播音风格庄重、大方,语言表达稳当舒展,节奏明快清晰。

她之前主持过的《现在播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霞语速的“快”是因为新闻节目每天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大众播发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这就要求她在播音时极大程度上运用了外部技巧,使停连、节奏、语气、重音的配合突出以张显播音的张力与语言的活力,配合新闻节目本身的快捷传播的特点,使大众迅速清晰的接收到最新的新闻资讯。

所以海霞的播音就“快”了起来,而且这种“快”使得观众接受,感觉舒服,贴近《现在播报》新闻节目特点。

播音工作是“有声语言的再创作”,这就使得播音员在进行“提速”时应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做支撑。

单纯的学习和模仿他人的“提速”是难以“修成正果”的。

播音的“提速”有赖于新闻敏感,需要对稿件的深入理解、对新闻背景的深入发掘、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探究,这是播音员业务素质中更重要的部分。

播音的“提速”还要求播音员要有较强的语言驾御能力和吐字发声功底。

如果不顾自身业务水平和语言能力,一味地求“快”反而会暴露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适得其反。

那么,在现实的电视新闻播报中,播音员的语速是不是越快越好?显而易见不是这么回事。

例如:某地方台新闻节目中,原文“今年的儿童节对小璐瑶来说意义非同寻常,经过一次化疗之后,她恢复得非常好,这让一家人重新获得了希望。

为她捐助过的社会热心人士也并没有忘记她,在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里他们还专门去到了幼儿园探望小璐瑶”这是一个非常温情的新闻现场,小璐瑶在画面中刚刚做过化疗,这个3岁的白血病患儿,生命垂危,家里无钱医治,经过社会热心人的帮助,小璐瑶的生命得到暂时的延续,病房里充满了人们对孩子的祝福也响彻着孩子的欢笑,这是一个温情的瞬间,但节目主播用极快的语速和毫无感情的播音,使这条充满温情的新闻显得毫无生气,甚至缺少了最起码的人文关怀,以至让观众观看后产生反感,这就成了败笔。

有关播音语速的合理的限度,我国电视播音界泰斗张颂老师提出“要快则快而不乱,要慢则慢而不拖……气息、声音、口齿、思维、情感,都在语言流动中恰到好处。”播音是艺术创作,信息量的多少和播音语速的快慢都只是辅导的参量,一切都应该以“达于受众”的效果为目的,那种片面强调信息量而“填鸭式”的节目安排,只能使播音吃力,听者劳神。

所以以文字数量的多少和语速的快慢来衡量播音好坏的做法是不对的。

在谈到语言规范化问题时,张颂老师还提出了新闻播音的三个层次,就是“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其中“美不美”则“达于受众”的最高标准。

播音作为艺术创作,也同样应该以“美不美”来作为其衡量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说,“快慢”、“多少”都是为“美”服务的。

因此说,一味求快,不是目的,取得听众满意的收听效果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肖涵:《普通话语音教程》,海南出版社,1992

②应天常:《节目主持人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播音室规定】相关文章:

播音室方案04-07

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11-17

播音主持课05-26

播音论文题目05-01

新闻播音重点04-19

播音技巧总结04-24

播音主持口试05-09

播音主持练声05-10

电台播音词05-13

高考播音词05-14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状况报告下一篇: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