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中国国防形势

2024-04-08

论当前中国国防形势(精选6篇)

篇1:论当前中国国防形势

论当今中国国防与周边形势

姓名:商达 系别:金融学 学号:2012432208 论文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与东北亚、东南亚国家相望、西接亚洲腹地与中亚、南亚国家相邻。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局势微妙,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陆地环境明显趋于缓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近年来我国国防实力已日趋世界先进行列,今年我国拥有了自己的航母,但中国周边形势依然具有挑战性,台湾两岸关系严峻,与日本的钓鱼岛事件,南海领土主权纠纷等等。我国应该怎样去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防和处理好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宗旨。

关键词:中国、国防、周边关系、军事

一、中国国防实力如何?

今天的国防现代化在世界上引起了热议,电子、信息战,是当今世界军事的研究课题,现在我们的军力造诣到底是什么水平,在理论界是各有看法。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发表了一个中国国际蓝皮书,把我们的军力排到了世界第二位,在世界上引起了一片哗然。美国在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时,把中国的军力排到了世界第三、四位,但内部把我们排到了二十 四位,他们认为我们的军力有两个软肋,一是原始创发能力不强,二是全民的忧患意识不强。至于我们的军力到底是什么水平,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2012年国庆大阅兵中,展示了最先进的军事装备,但不是说所有的装备都展示了,古有一句话 “国之利器不可授之于人”,就是说我们的装备不能完全亮相,可以部分亮相。美国现在最怕我们中国:一是我们的太空战能力,二是我们的网络战能力,三是我们的核力量。那么这次我们就核力量进行了一定的展示,但是太空战装备网络战装备我们没有展示,我们的海军装备由于场地的限制,没有展示,轻装备没有展示,正在研发的装备没有展示,从国外引进的装备没有展示,但是可以说最先进的装备在这次大阅兵中得到了展示,所以我就说从中国的国庆大阅兵看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这次展示的装备100%是我们自主研发的,95%是第一次亮相,有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二、周边形势与安全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多层面的,涉及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及非传统安全等诸多内容。周边安全环境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直接、首要的外部因素,是中国所面临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尤其是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近几年发生的变化,已经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新的挑战,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一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复杂多变。二是东部海域有岛礁主权争端、海洋油气与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议,局部恐有冲突激化的可能。三是美国在亚洲的军事调整和不断强化的美日同盟,对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构成长远威胁。1.美国战略调整,构筑围堵中国的“战略包围”。

2、朝鲜半岛对抗双方的“战争边缘政策”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2011年1月以来,朝鲜对朝韩、朝美关系采取了新的柔和姿态。朝鲜表示愿意与韩国进行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对话,并提出无条件恢复六方会谈,以缓和美日韩同盟体制对朝的孤立和高压态势。3中国南沙群岛主权争端问题严重,自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如今更是猖獗,公然挑衅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发石油。

4、台湾问题美国一直把台湾看成美国太平洋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经常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谋求自己利益。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阻扰中国统一、遏制中国发展的根本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5、钓鱼岛事件等等。

三、中国如何提升力量和搞好周边关系

1加强国防实力必须搞好经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发展好中国的经济才能有能力加强中国的国家力量,弱国无外交。还要发展好中国的软实力,一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这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二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二、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提升中国金融的“软实力”,首先要明确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就是建立可持续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金融发展模式,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历史性转变。2一方面,中国应继续贯彻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更为有利的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军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随时准备投入到军事斗争当中去。外交对策:(1)在应对美国的战略挑战方面,不主动挑战美国。加强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东盟各国的经济联系,防止这些国家过分投靠美国(2)积极通过对话和磋商化解海上渔业争端;(3)加快南海海上石油天然气自主开发,如可能尽可能争取与西方各国联合开发;(4)军事上加强与金正恩互动,警告他在核试验和弹道导弹试验上要克制,经济上加强对朝鲜援助,安抚新政权;(5)在南亚实施平衡战略,但警告印度不要过分挑衅中国;(6)尽力联合国际社会用对话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同时做好防范伊朗局势恶化的军事准备。内政政策:(1)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当前严厉的控制商品房投机政策应继续执行下去;(2)切实搞好民生工作;(3)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4加快新式武器的研制和应用;(5)加强国防教育。

四、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对此如何去做

中国几百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弱国无外交,就像做人,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有让别尊重你的实力,要想不让别人欺负,不被这个社会淘汰,你就必须有相应的实力,国家也一样。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实力,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要关心国家大事、理智看待当今国际关系,做到理性爱国。为中国崛起而读书 参考文献:

(1)《中国军事理论课》教材(2)新浪新闻(3)

关键词:中国、国防、周边关系、军事

再加上今年10月份我国航母亮相,我国的国防 实力足以让美国和日本不敢轻举妄动。

篇2:论当前中国国防形势

摘要:世界变革及目前国际形势及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的机遇及挑战,以及相关对策。

二战结束以后,建立了以苏美为首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经历冷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形势开始由美苏争霸进入到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伴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有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局部冲突,世界形势也进入到21世纪的展望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G8会议向“G20”会议的演变。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G8体制中得到解决,而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出现尖锐化和长期化的趋势。美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立以及在安全上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冷战时期美苏矛盾的延续。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更是根深蒂固,是植根于文明、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现在出现的新趋势就是俄罗斯与伊斯兰极端势力有可能结合,某种程度上形成对抗美国的合力。如果这一结合出现,必然导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国际环境将更加恶劣。

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内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表现出逆向演变的趋势。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有两大支柱,即强大国力和联盟体系。美国联盟体系中欧洲是最重要的部分,北约一体化组织是最主要的机制。冷战结束后,由于外部共同对手苏联的解体,欧洲对美安全合作的愿望下降,在主要的威胁认知上与美国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与被布什称为“老欧洲”的矛盾更加尖锐。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的主导力量,对美独立性增强。欧盟正面临着东扩后的内部协调和其他复杂问题,欧洲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事务解决和加强欧盟内部团结上,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北约责任,受美国调遣。另外,美欧经贸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欧元的崛起势必冲击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影响美国利益。

总体上看来,国际格局正经历“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

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变了这一惯例,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出现了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相比之下,奥巴马上台后的对华政策有着完全不同的参考背景,金融危机的阴霾和中国的迅速崛起,令白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

于是,上任不到一年,这位立志变革的美国总统在气侯变化,清洁能源,中美贸易,国际金融秩序,以及地区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寻求与北京对话,并不断强调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从上海到北京,不论是与青年学生的互动,还是和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奥巴马的首次中国之旅尽显平和与谨慎。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作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实力地位的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第二,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20多年来中国海军、陆军、空军等的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发展模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世界各地“中国热”持续升温。正确认识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就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胡锦涛同志在第11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的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既要正视我国全球性影响日益扩大的现实,同时又要坚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定位,要坚持承担与我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但是,和平与繁荣仍将是亚太各国共同的愿望。亚太安全形势的急剧变化不会根本扭转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一二十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大国关系的相对平稳发展是中国周边继续保持缓和的基础。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中、美、俄、日、印对地区总体形势发展影响举足轻重。尽管上述国家关系有密有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利益相互交织,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合作,避免迎头相撞。美国虽视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并采取措施对中国防范遏制,但双方在反恐、朝核、维持台海稳定及经贸合作领域存在共同利益,美国

对中国仍采取两面下注的政策,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对抗。美日同盟针对中国的一面虽有加强,但彼此亦心存防范:美借日制华,却不希望中日交恶而不可收拾;日傍美制华,并不甘心为美火中取栗。遭受美国战略挤压的俄罗斯,在国力未得到全面恢复前,仍将是中国主要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有望继续稳固发展。印美关系虽发展迅速,但印度不会全面倒向美国,沦为美遏制中国的棋子。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自身策略得当,中国不会成为大国矛盾的焦点,在大国外交中仍有充分的回旋空间。地区热点发生热战的可能性较低。中国周边地区存在印巴矛盾、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以及东海、南海岛屿争端等问题。由于印巴关系持续缓和、美国更多介入南亚事务以及印巴相互核威慑,南亚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朝鲜半岛形势因朝鲜拥核而面临新的复杂性。但由于中、韩、俄强烈反对武力解决朝核问题,加之美国受困中东,无暇东顾,因此,从近期看,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从长远看,朝核问题仍可能出现轮番升级,但各方均会努力控制升级的势头,避免出现战争。在东海、南海岛屿权益问题上,由于中国与日本及南海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磋商,各方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因岛屿问题引发个别意外冲突虽不能完全排除,但演变为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今后一段时期, 台海形势仍处在风险较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渐成“跛脚”的陈水扁正加紧通过推进所谓“宪改”,搞“台湾法理独立”,不排除陈水扁进一步铤而走险的可能。2007年的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和2008 年台湾“大选”使岛内局势发展充满变数。但只要美国坚持维持台海现状政策,中国大陆及岛上反“台独”力量仍有能力遏制“台独”的冒险举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奉行的内政外交的核心理念是: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内外政策,将有助于保持台海地区的稳定。

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催化。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将长期存在,某些挑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成为特定国家的主要安全威胁。随着国际社会及地区国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视,地区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将把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视为增进合作、扩大影响的渠道和机会,积极探索并

11”事件后,防扩散、打击恐怖主义成为推动在多种框架、多领域开展合作。“9·中美关系不断改善和加强的重要推动因素。印度洋海啸和南亚大地震发生后,各主要国家充分利用救援外交,拉近与受灾国的距离,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奠定基础。在“10+3”机制的带动下,东亚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正不断加强。2002 年11 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作为落实《联合宣言》的后续行动,2004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制定了中长期合作规划,在反恐、非法移民、禁毒、执法、刑侦等领域开展了更加有效的合作。在中国倡议下,首届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2004年1月在曼谷举行。会议通过了《首次东盟与中日韩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联合公报》,表示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决心在打击跨国犯罪领域加强合作,支持建立“东盟安全共同体” 的目标。上海合作组织把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还逐步加强合作打击中亚地区日益严重的毒品走私活动,把遏制和铲除毒品走私纳入反恐合作的框架之中。种种事实表明,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区域安全对话与合作的主要议题,并将成为改善地区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和加强安全互信的纽带。

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

篇3: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一) 农业自然灾害增多, 质量安全问题的威胁不断加大。

近年来, 农业生产的风险, 无论是自然风险, 还是市场风险, 都有加大的趋势,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任务艰巨。首先, 农业干旱与洪涝灾害交替出现, 天气因素难以控制。去冬今春全国发生历史罕见的重大干旱, 2月初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达到1.6亿亩左右, 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 抗旱成本大幅增加。其次, 随着农业种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化肥农药施用量的增长, 农作物生产和牲畜养殖的病虫害频繁发生, 一些重大疫情、疫病不断出现, 对区域性农业生产构成毁灭性影响。再其次, 去年以来, 牛奶行业发展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 给整个食品行业发展带来了危机。我国其他一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及其可能影响亦不容小视。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这种威胁不断增大。

(二) 主要农产品价格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由于去年农业生产的全面丰收, 主要农产品供给增加, 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农产品需求出现大幅波动, 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国际粮油均增产, 国际粮价经历“过山车”式的变化, 年底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较上半年高峰时的价格降低一半左右。出现这种情况, 缓解了国际粮食危机带来的紧张局势, 但也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带来重大冲击。我国粮食流通体系不完善, 仓储物流设施滞后于生产发展, 运输存在瓶颈。我国农民在粮食收购价格上的话语权很弱, 在粮食购销市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 农民的利益最容易受到冲击。去年以来, 我国纺织业出口受阻, 用棉需求的增长速度下降, 直接影响棉花的供求关系和种植收益, 棉花生产经营存在发生波动的趋势。目前, 国家对粮、棉、油、猪等农产品都有临时储备措施来稳定价格, 但对鲜活农产品的办法还不多。

(三)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形势严峻

一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 全国农民工就业和增收形势转难。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 “民工荒”不见踪影, 反而出现农民工集中返乡回流现象,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二是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回落, 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 稳粮、保证重要农产品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矛盾尖锐。农民打工的工资收入和农户家庭经营的收入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两根支柱, 这两个增长点的增收潜力回落, 且互相叠加, 造成今年农民增收形势将十分严峻。

(四)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困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去年第四季度以来, 全国经济增长形势回落, 企业效益普遍下降, 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滑乃至负增长, 影响实施“三个大幅度增加”政策 (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 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农村公益性项目的投入) 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能力。农民工集中返乡问题的出现, 增加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的复杂性。各地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城市制造业、房地产业等发展减速, 乡镇企业发展困难, 增加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的难度。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回调的影响, 目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建议要从稳定价格、促进就业、增加投入和推进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入手, 完善农业农村政策,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 稳定农产品价格。

去年以来, 国家全面启动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和玉米、棉花、食糖等临时储备调控政策, 储备经营企业财务压力较大。要加强对储备的管理, 控制储备投放市场的节奏, 适当降低临时储备数量和增加中长期储备比重, 适当提高储备在批发市场销售的起拍价。调整和完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 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 尤其是适当放松对玉米出口的管制和加强对棉花进口的控制, 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促进国内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实现。加强政府对大宗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服务。

(二)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一是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 保持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稳定就业。二是大幅度扩大农民可直接参与和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在改善农村发展条件的同时, 直接创造农民打工和增收机会。三是制定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 降低创业门槛, 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四是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多渠道增收能力。

(三) 增加农业投入。

稳定发展粮食和生猪生产,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增加良种补贴标准和农机补贴总量, 建立和完善生猪储备调节体系。加大对产粮大县、生猪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奖励和产业化建设项目扶持力度, 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建设项目投入。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要向主产区倾斜, 取消县及县以下相关资金配套要求。增加对跨区域的散粮运输体系建设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加大对农田培肥的补贴。

(四) 推进制度建设。

篇4:论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短期前景;长期趋势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从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模式的明显特征。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总结为如下特点: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中国国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第二,中国人均GDP水平与世界人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是先拉大而后迅速缩小。第三,在世界性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直到1978年以后才日益开放,加快了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第四,中国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人文指标的相对差距。第五,改革以来,中国各类生产要素增长及其配置市场化程度增强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快速增长。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前景

1、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在贸易、直接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深化,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一个国家产生的危机会改变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特别是通过货币危机传导;一个国家的经济萧条会减少其他国家的出口需求;一个国家的币值贬值会增加其他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金融交易、债权债务关系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产生愈来愈大的负面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深化不仅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减速,而且使国际市场各类非能源产品、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

从今后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危机作为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容忽视的潜在或显性因素,做出现最坏情形的打算为好。

2、国内形势面临的挑战

从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控制高通胀率,由1994年21.4%的高通胀率下降为1997年的0.8%,接近零通胀率,首次成功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但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各种长期积累矛盾的作用,从1997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已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第二,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空前提高。第三,通货紧缩越来越明显,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城镇失业人口急剧增加,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第五,国有企业改革越来越困难,亏损额愈来愈大,利润额愈来愈高少,并出现了巨额净亏损。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既不适应国内市场竞争,也不适应国际竞争,这是多年积累的深层资机制性矛盾,并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问题。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中国走向21世纪的过程,就是从世界经济大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今后中国还会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迅速赶上,并在本世纪初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专业人士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如下预测和估计。

1995年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2000-2010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0-8.7%;2010-2020年期间为7.0-7.8%。 按底线方案预测, 1994-2015年中国人均GDP平均年增长率为7.6%,预计到2015年左右,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但是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4。按上限方案预测, 1994-201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平均增长率为8.1%,中国将于2010年左右GDP总量超过美国,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4。

1996年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1994-2015年的长期趋势作了预测。他们预测到2006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到2010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10%,到2015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27%,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25.6%,到2015年上升为28.9%。

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表的《崛起的亚洲》报告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作了三种可能的估计:一是乐观方案,中国将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生产力和资本形成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6.6%;二是悲观方案,中国未进行必要的改革,行业瓶颈将制约整个经济增长,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4.4%;三是基本方案,假设中国仍保持1995年自然和政治条件不变,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6.05%,大大高于东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2.8%),略高于东南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为4.5%)。在这一持续性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人均GDP相对于美国人均GDP水平迅速缩小,由1965年的3.2%,提高到1995年的10.8%,到2025年又上升为38.2%。

1998年麦迪逊对中国的未来作出了自认为相当保守的估计。他基本假设条件如下:第一,劳动投入增长相对缓慢,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也有所下降;第二,教育水平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第三,人均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不会超过5%;第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也会有所放慢。在上述假设情况下,他预测1995-2010年期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由1978-1995年期间的7.5%下降为5.5%,人均GDP增长率大约由6.04%下降为4.5%。既使在这种假设条件下预测,按PPP法计算,到2015年中国的GDP总量将会超过美国,约占世界GDP总量的17%,比1995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由于中国总人口规模大,那时人均GDP的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5,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将在世界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无论那一种长期预测都表明,如果中国不出现社会动乱、国家分裂和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在下世纪初期的10-20年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应当是可预期的发展结果。这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仅经历了20年的改革开放,就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的相对差距。如果我们再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的话,20年后中国GDP总量将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水平,中国的贸易总量将略低于美国贸易总量,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空前发展将成为跨世纪的世界性重大事件,并将对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单位 :锦西石化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国际先驱论坛报》,1999年1月30日。

[3]《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2月4日。

[4]《经济参考报》,1999年1月26日。

篇5:论当前中国国防形势

刚开始,我想说一下我国当前空军实力情况——幻灯片1

我们都知道刚刚我国向俄罗斯进口了48架苏35战机——幻灯片2目录

而引进的目的是117S大推力发动机和雪豹-E”相控阵雷达——幻灯片3 我国的主要国产机种有歼-10:三代多用途轻型战斗机性能优于JF-17/FC-1枭龙战机;——幻灯片4,5 JF-17/FC-1枭龙战机:中巴联合研制性能弱于歼-10,特点造价低廉,可以兼容西方武器——幻灯片6,7 歼10与枭龙的区别:歼10主要用于装备部队,枭龙则主要用来出口。歼10属于中型机,枭龙属于轻型机。歼10采用了机腹进气道,枭龙则是先进的DIS进气。

歼-11B:苏27国产型,多用途重型战斗机,为我国现役最先进的机型,但其发动机存在不足——引出上文提到的117S大推力发动机,并为下文做铺垫——幻灯片9,10 这是歼十与歼11B相比的区别:与歼-10轻型战机相比歼-11B战机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与苏-27相比歼-11B在隐身、火控、电子系统、雷达、机体寿命等方面都有大幅改进和创新——幻灯片11 中国将采购48架苏-35战机,不过,由于俄方担心中方会仿制俄制战机,进而成为其在他国武器市场上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要求中方提供放弃仿制俄制战机的法律担保,因此正式合约迟迟没有签订。——幻灯片12 此次引进的苏-35BM战机的图片——幻灯片13

中国国产武器方面发动机是中国的软肋,我国国产发动机在耐热合金的生产和扇面曲叶的设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上面与国外差距太大。

我国这次采购苏-35战机,主要就是看中了改进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和117S大推力发动机,而且这两样装备也是苏-35之所以吸引人的最大优点。——幻灯片14 下面我们来谈也是中国的一个热点问题,钓鱼岛问题,大家都知道,日本在2022年将实际控制钓鱼岛40年也就是说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有关规定钓鱼岛即将成为日本的合法领土,也就是说钓鱼岛问题在十年内必须解决。对于钓鱼岛问题中国态度:钓鱼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我们是正常巡逻。日本态度:中国不顾日方警告侵入日本领海,是十分严重的事件,日本不能容忍。——幻灯片15 这是我国领土钓鱼岛——幻灯片16 我海监船巡航我国领土钓鱼岛——幻灯片17 “中国海监66”号船2012.03.16在钓鱼岛巡逻的画面——幻灯片18 新型“海监66”号——幻灯片19 日本早在2009.10.25就在海上自卫队举行阅兵式目的是将中国作为假想敌,为防范中国采取武力介入钓鱼岛做准备,当然我们最好还是通过政治手段和平的解决钓鱼岛问题——幻灯片20 而我们要解决钓鱼岛问题必须需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

3月16日5时许,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钓鱼岛问题的主权纠纷上,要进一步加强巡航力度,除了外交上抗议和声明之外,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也很重要。——幻灯片21 下面是南海问题,南海问题是当今全球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在菲律宾和越南强行侵占了南沙群岛数十座岛屿之后美国也介入了南海问题,比较狡猾的是美国并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操纵菲律宾和越南来搅局南海问题,我们都知道,当今的中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都给美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美国借南海问题牵制中国来达到其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幻灯片22 这里是(左下)南沙群岛主要被菲律宾非法占领,这里是(左上)西沙群岛主要被越南占领,越南甚至叫嚣这里是他们的领土,这里(右侧)是中国西沙永兴岛海军基地,但是这个基地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机场跑道太短无法起降重型运输机和轰炸机——幻灯片23 这是本月2012.03.13越南海军在其侵占的南沙群岛毕生礁(越南称藩荣岛)进行军事训练的照片——幻灯片24 这是2011.09.28越南军队驻守的南海岛屿——幻灯片25 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的中业岛,图为2011.07.20菲律冰在中业岛上建设的军方营房和观察塔,而那架飞机就是菲律宾从美国进口来的——幻灯片26 菲律宾对我国南海诸岛的侵占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这是2003年11月份,菲律宾空军拍摄的我南沙美济礁建筑,幸运的是图上的美济礁还属于中国——幻灯片27 这是今年3至4月即将参加菲美南海联合军演的美国导弹驱逐舰“钟云”号士兵在甲板上列队,此次军演对中国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都是一个挑战——幻灯片28 这是被菲律宾侵占的南钥岛,据称该岛目前无人驻守。——幻灯片29 这是菲律宾要花血本“保卫”位于南海的马兰帕亚气田——幻灯片30 今年3至4月即将美菲联合军演——幻灯片31 2010.09.15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访问菲律宾,并且已经驻守在菲律宾,菲律宾之所以能够气焰嚣张主要就是美国的支持——幻灯片32 中国海监去年重点在南海维权执法 执法能力提升监视外国船舶、飞机等966次。公报显示,全年海洋执法进行行政检查145598次,作出行政处罚1202件,决定罚款总额135271.54万元——幻灯片33 这是我国去年的一组统计数据——幻灯片34 最后我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我国应该继续加强海上的军事活动,特别是在南海与钓鱼岛方面,因为日本已经称实控钓鱼岛将满50年 2022年成日本合法领土。

我国必须对菲律宾进行一些非军事性惩罚,以此来告诉其他想瓜分南海的部分国家,南海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我国并不是只鸡,而是一条龙。

篇6:论当前中国国防形势

2015级3班26号庄严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幕后的最大操纵者可想而知,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不断挑衅,超级强国的军事胁迫,使中国举步维艰,进退维谷。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有利有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军事上的挑战。一旦,有心人利用我国内部的民族分裂问题、与周边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挑起战争,信息战、网络战、情报战、心理战、舆论战......人类历史,是演绎着战争与和平悲喜剧的巨大舞台,而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振兴,则是贯穿于一幕幕跌宕起伏、蔚为壮观的话剧中最激动人心的主题。进入21世纪,多元化的不断发展,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绘制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蓝图,面对新时代的全新挑战,中华民族正以锐不可挡之势,走上伟大复兴之路。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中国边境安全、中国国防基本目标和任务、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小结。

一.国际战略格局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两德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为标志,延续了45年之久的两极国际战略格局宣告结束。目前,新的国际战略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正处于国际战略格局的转型时期。此次国际战略格局的转变,不同于以往。以往几次战略格局的转型都是通过大规模战争方式实现的,因而格局转化快,过渡时间短,甚至没与过渡时期。这次战略格局的演变,基本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在此期间,各种国际力量需要慢慢发生变化,要重新定位和整合,由量变到质变,最后才能定型。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是两集体制被打破后的一种过渡现象,在这个过渡期内,国际战略格局呈现的基本态势将是“一超多强”,又是一个终将被多极体制所取代的暂时历史进程。

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地区国家相互靠拢,“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此形势下,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逆流而上。然而中国的现状是,内部腐烂,外部受敌,两相作用下,没落只会是中国的必然下场。

二.中国边境安全

(一)美国对中国的安全有综合性的影响

在大国与中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同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有一股企图遏制中国的逆流。这股反华势力顽固坚持“冷战”思维,把中国当成苏联解体后新的敌人,它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与统一,对我国综合实力的迅速增长感到十分恐惧。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西方一些媒体,就散布中国的航天是用于“军事目的”,竭力吹鼓“中国威胁论”,主张西方世界联合起来遏制中国。这伙反华分子或以政客的身份活动,或以学者的面目出现,或打着民主和人权“卫士”的幌子招摇过市。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接触”政策时,毫不掩饰地宣称“接触”是“推进美国理想和价值观的最好方法”;同时继续对中国保持经济制裁,在技术转让方面限制中国;在人权、西藏、军贸、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攻击中国;继续向我国台湾出售武器,干涉我国内政;一面空恐吓,一面针对中国进行军 事演习;美国多年来一直派飞机对我国东南沿海实施侦察,终于导致了2001年四月一日的撞机事件。

另一方面,美国常年在中国周边部署一定规模的军事力量。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实施前沿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军事压力,二是美日军事同盟对我国安全构成直接挑战,三是军事进入中亚对我国安全带来直接影响。总之,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我国周边地区进行军事渗透实现了军事力量驻足南亚,进军中亚、重返东南亚和强化在东北亚地区影响的战略目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国防部于2001年9月完成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已明确将亚洲列为其地缘政治中特别关注地区,并在谈及亚洲安全形势时称,“亚洲存在出现一个有着巨大资源基础的军事竞争对手的可能性”,实际上暗指中国。2002年,美国出台的《核态势审议报告》,公然将中国列入核打击对象,美国把防止我国的崛起尤其是防止亚太地区“落入中国控制之中”作为21世纪美国的一项战略目标。

(二)周边热点地区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不可排除

我国周边地区热点问题中,对我国安全影响较大的是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这两个热点地区,既存在降温缓和的发展趋势,又存在着升温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三)边界和海洋争端解决异常困难

我国和一些邻国的一些边界争议及海洋权益的争议异常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这些争议始终是可能威胁我国边境和领海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热点问题。

1.中印边境争端

我国与印度之间陆地争议边界领达12.55万平方公里,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争议地区。中印边界线全长2000多平方公里,度预算军费高达100多亿美元,现役总兵力126万人。其中陆军103.2万人,装备火炮六千多门,飞机1800架,可以夺取局部空中优势;海军约六万人,舰艇150余艘,有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战略核力量已初步具有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印度在中印边界争端上坚持强硬态度和不让步立场,并在中印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和构筑了完备的战场体系,对中国保持着局部军事优势,中印边界争端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2.南海隐患

目前,我国南沙群岛的海南岛礁几乎被瓜分殆尽,形成了海域被侵占,岛屿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局面,从而使男孩的形式一度十分严峻,情况变得十分复杂,成为中国边界安全的一大隐患。

环太平洋地区是二十一世纪最活跃的地区,作为西太平洋的一个重要海域,男孩以其独特的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诱惑,吸引着各方触角纷纷向这里延伸利益矛盾的交汇点,成为一个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中国政府对待南中国海的态度是:南中国海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利益,一寸也不能放弃。基本方针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3.钓鱼岛问题

关于钓鱼岛问题,我国政府的态度是:钓鱼岛不存在主权争议。

(四).部分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活动频繁

随着冷战结束,民族主义情绪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泛滥,价值西方敌对势力的背后蛊惑。近几年,民族分裂主义在我国西藏、新疆地区有进一步加剧之势,突出表现为“藏独”势力,和“东突”势力。

**集团在国外建立“流亡政府”,成为反华势力“分化”中国的工具。尽管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强烈反对,奥巴马仍与**会面过3次。2010年2月、2011年7月、2014年2月,奥巴马均在白宫地图室以“私人身份”会见**,试图降低会面的政治寓意。报道称,奥巴马2014年与**的最后一次会面后,当时中国副外长张业遂随即紧急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康达,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在国外到处游说,与反华势力勾结,就所谓“人权问题”和西藏问题攻击中国政府,成立分裂主义组织,煽动群众闹事,搞颠覆破坏,甚至搞暗杀、爆炸等活动,“疆独主义”已活脱脱的演变成一个恐怖主义组织。

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

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刘建认为:“从国际形势看,昆明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几股势力利用我们容易忽视这一地区的防范,借机组织活动。这次恐怖活动的目的是破坏我们平稳的形势,故意制造恐怖袭击来干扰我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起底“东突”恐怖组织

“东突”恐怖组织在境外有50多个大大小小的组织,其中以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危害最大。联合国已将东伊运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

(2)“东突”在“基地”受训

东突恐怖主义为东突分裂主义的极端形式,其思想根源为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均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

据公安部消息,2003年12月,公安部公布了首批东突恐怖组织名单和11名恐怖分子名单,包括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4个恐怖组织。在这4个组织中,东伊运最具危害性,其宗旨是通过恐怖手段分裂中国,在新疆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

东伊运与本·拉登基地组织是共生关系,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基地组织资助,以及通过走私贩毒、武器弹药和绑架、敲诈、勒索、抢劫等方式筹集经费。其得到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大力支持。东伊运派成员在后者的武装训练基地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结束后多次派遣这些人员潜入新疆建立暴力团伙,进行爆炸、暗杀、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动。

(五)台独势力从中作梗

李登辉上台前极力掩盖自己的“台独”思想,上台后放纵“台独”在岛内的发展,致使“台独”势力民进党掌权。近几年来台湾军费一直高居不下,所购武器之多、种类之全,完全可以开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国武器博物馆”,中国台湾从美国、德国、荷兰等过购买先进武器外,还积极建立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大力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断改进现有武器装备,使得台军武器装备已达到先进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日本。美国政府把台湾作为遏制我国的一张王牌,他之所以 坚持一个中国,其实质是长期维持两岸不战、不和、不统、不独的分离状况,充当两岸关系最大的操纵者。日本一些极端人物不断赴台活动,极力发展“日台关系”。可见日本的野心由来已久,现在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还是要以防备美国为主体。

(三)中国国防基本目标和任务

中国国防基本目标和任务:防止分裂,促进统一,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符合国情和是和世界军事力量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国防作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在这些目标和任务中,制止分裂,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事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提升我国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国家利益随着国家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拓展。全力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我国在未来多级化格局中取得重要地位的实力基础。在各种力量矛盾交错的当今世界,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然把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作为优先目标。

(四)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化时代,进行战争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谓信息化战争,就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作战保密、军事欺骗、电子战、心理战和实体摧毁等手段,对对方的信源、信道和信宿进行有效控制,进而瓦解或摧毁敌方战争意志、战争能力、战争潜力的军事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每场战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高技术以及高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战争空间逐步向陆、海、空、天、电磁、网络等多维空间拓展;信息攻击、电子对抗、远程精确打击、陆海空天电一体化作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非对称、非线式作战成为战场常态,每场战争都用到新的军事理论,同时又深刻影响着军事理论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然而,现代世界格局,仅仅只是勉强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之上,各国之间暗涌不断,恐怖主义四处活跃,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中国当下正处于风口浪尖,举步维艰,如何能在战争爆发时保全自己,则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积极防御。

“9·11事件”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 4 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兵。

在9.11事件过去近十年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1日晚发表全国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被打死:

当地时间1日凌晨,20多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成员携带先进战斗装备,首先乘坐4“黑鹰”直升机从阿富汗飞抵巴基斯坦首都附近,然后掉头前往距当地60英里的北方城市阿伯塔巴德,以重火力袭击了当地一处豪宅。据悉,这栋建于2005年的民房价值约100万美元,但没有电话和互联网服务。美国官员最终确定,这里就是本·拉登的“家”。在40分钟的短暂战斗后,共有22人被打死或者被俘。本·拉登在交火中“头部中枪”身亡。死者中据信包括拉登的1名儿子。在突袭过程中,美国一架直升机因出现故障而下坠。最后,这架飞机被机组人员和突击队毁掉,机组人员乘坐另外的直升机离开了这栋建筑。媒体透露美军在展开行动前曾搭建模拟建筑进行反复演习。

可以说,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在此次行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那么,击毙本拉登的美国神秘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神秘之师?

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是世界十大特种部队之一,是世界上最为神秘、最具震慑力的特种作战部队之一。至今外界也很少有人知道海豹突击队会在什么地方执行任务、什么地方作为训练基地等等,然而这支神秘的力量总是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刻出现。对外披露的消息是,全美军只有200多名现役海豹突击队战士,他们个个文武双全,体魄强健,因为主要是夜间执行任务,对视力要求不亚于战斗机飞行员。进入海豹突击队,学员要通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艰苦最严格的特别军事训练,而且有时训练完全是真枪交火,学员们在超常的困境中培养锻炼毅力和团队作战的能力,最后70%的学员要被淘汰出局。因此成为海豹突击队的战士是一名美国军人的最高荣誉。海豹突击队的指挥中枢:美国海军特种战争司令部。美国海军特种战争司令部成立于1987年4月。作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海军部门,美国海军特种战争司令部主要负责提供指挥、战术指导、物资和全面监控,从而确保海军特种作战部队能够达到战场指挥官所提出的军事要求。同时,该机构还负责输送可以长时间执行海外任务、技能全面、反应快速、攻击力强的作战部队。对海豹突击队员的核心训练包括特殊侦搜任务、直接行动任务,以及在各种级别的冲突中,尤其是非战争状态的军事行动中执行任务的能力。海豹突击队是作为一支战术部队进行训练的,但是它经常可以带来战略上的冲击。海豹突击队的选择对所有美军部队和平民开放,平民可以通过海豹突击队挑战项目参加特种部队人员的遴选。但是候选人必须符合有关的学历和个人情况的标准。现役军人必须通过体能测试。所有的海豹突击队员必须从自愿者中产生,并且适合从事潜水工作。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的军官也和新招募的人员一样,必须通过同样的基本水下破坏训练。

本·拉丹40分钟内被美军秘密击毙。海豹突击队展现了其作为美军“王牌”部队的作战能力。他们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突入拉丹藏身之所,又是凭借怎样的装备完成任务的呢?原来,支撑着美军“王牌”作战部队的强大战斗力的,有四种秘密武器。

(1)改良黑鹰无声运载突击队

5月2日凌晨,一架直升机闪电般地突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地区,飞机承载着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登陆本·拉丹的藏身之所。这就是海豹突击队的招牌运载工具——黑鹰直升机。外媒披露称,这架黑鹰直升机“非比寻常”。媒体分析称,高度改良版的黑鹰 5 直升机尾部加设螺旋桨片,这能使其在飞行和着 陆的过程中比标准的黑鹰直升机更加安静。特制黑鹰直升机周身漆上了银色,银色的喷漆能够使飞机在红外线的侦测当中更易于“隐身”。

(2)“坎大哈野兽”秘密监视拉丹

另一件更为“神秘”的武器,是被多国军事观察员们称为“坎大哈野兽”的美军RQ-170无人侦察机,在军事行动中起着“哨兵”的作用。在配合作战部队执行任务方面,“坎大哈野兽”是个优秀的空中指挥官,它凭借出色的侦测系统,向地面上的部队实时传达周围 的情况,例如锁定目标位置、及时变更行动路径等。更为关键的是,在击毙拉丹行动之前的几个月,密切监视着拉丹活动的角色就是由“坎大哈野兽”担当的。

(3)快速变光护目镜瞬间变色

今年1月,美国海军的研究部门称,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快速变光的护目镜,并且已经配备了30套到海豹突击队员的手中。通常情况下,护目镜 能帮助士兵适应多变或者不可预测的光线环境。护目镜一般配有多种颜色的透镜,但是在转换时需要士兵停下正在进行的工作,手动变换透镜。不过这种新型的护目 镜完全脱离了“手动”的概念。它能自动检测周围的光线环境,瞬间将护目镜的透镜着以琥珀色、蓝色或者深灰色。

(4)易拉罐机器人延伸视野

自2009年开始,美国海豹突击队购入了一种可以远程遥控的“易拉罐机器人”。它能够胜任肉眼所需要做的工作,让部队的“视线”变得更远。外媒 披露称,这种机器人的命名缘自它只有易拉罐大小,但却装备着尖端的器材:红外线摄像机可以让它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将周围的环境看得一清二楚 ;无线电发射器可以让画面即时传送回遥控人员手中。在此次军事行动中,侦察机器人有效地为海豹突击队探清了前路,让黑暗的“未知”变成了“可知”。

上一篇:和考试打仗作文下一篇:寒假社会实践汇总格式及要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