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散文

2024-04-14

知音散文(共9篇)

篇1:知音散文

寻找知音散文

一壶浊酒,一声长叹,引出一片无奈的灵感和凄绝的感叹,从而挥毫了那句使世人为之黯然神伤的诗句,“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叹气,复一摇头,挥手抛出已尽内中物的酒壶,再度走入山水之中,而将那份伤感寄予其中!

“欲将心事赴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武穆用低沉的声音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的某一时刻发出如斯感叹。于孤愤处长身而起,抛甲弃衫,对月当饮,于狂酣处再展岳家枪神威。枪头与背上同样铭刻着那四个刻骨铭心的字,精忠报国!

一份情怀,一份潇洒,一份长叹,一分落寂却只为那一生的追求,然浑浊的世间却把那份美好,那份希望化成了九份的伤感,九份的惆怅,九份的迷惘,九份的痴愿和无尽的绝望!

人生何所似?知音何所求?

或许是他们生错了朝代,所以孟浩然郁郁不得志,欲展心中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或许是从错了主,所以岳飞空有满腔报国心与神威却无法施展,最后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亭!

秦绘也许生对了时代,所以他与宋高宗抗溺一气,狼狈为奸;严嵩跟对了主人,所以他能大权在握而为所欲为;魏忠贤也找对了人,所以他这个阉人才把持大明朝政,成为史无俱来的第一人!尽管他们危害社稷,祸国殃民,可他们仍是悠得悠得的享受着锦衣玉食,轻而易举地打击着敌人!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或许不该出生与世,因为他们不是明哲保身的追求便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悲剧!只是他们却依旧选择了在浑浊之中逆流而上,试图以一己之力重持社稷,匡复家国!他们用身体力行彰显了忠孝节义,却悲哀地遭到昏君与奸臣的夹击!忠臣向来是最软弱的群体,即使他们手握重兵或者誉满天下,可是因为他们忠,所以他们必须听上头(皇帝)的旨意。不论是圣旨还是浑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都使得他们必须去服从!于是一件件凄绝悲惨的冤狱还是千古流传了下来。

似乎俞伯牙与钟子期式的知音再也不会出现了,尽管,岳飞他们渴求的直音很简单,给自己一点支持,便可以为其出生入死!但这些,并没有人能给予,所以他们只有含恨九泉!

翻阅历史犹如穿越时空,于是在那力透纸背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那一段凄美的关于知音的传说。

俞伯牙并不是一个天赋甚高的艺人,但他却无可阻挡的爱上了鼓琴,为了练习弹奏出那美妙不可方物的乐声,他耗尽了心志,三年苦练的结果却依旧是不尽人意。所幸,他没有放弃。师傅将他带到海边,面对气势磅礴的大海和荡气回肠的潮流,他似有所悟。于山端看日升月降;立崖前观风起潮落;临海滨听鸥翔鱼游;身涉水感流水韵律。他的感知开始一点点地聚集,又是无数日日夜夜的呕心泣血,琴弦上的声音也在慢慢改变。终于,千番聚积的努力终也在黄天不负苦心人中喷发。他,成功了!

然而他却无奈了,因为竟无一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苦练经年的成果换来的竟是无人赏,那是多大的落寂啊?

直到那一天,钟子期的出现,那一次,俞伯牙的心在那一瞬间流出最激动的泪,“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这正是他琴声结合他的经历与感悟而表达出来的东西,钟子期却缔造了感应丝毫不差的神话!

千言万语纵使可以退却百万雄师,却终究难抵一句肺腑之言。然再言之肺腑也比不上彼此相融的两个字来得厚重,知音!

然在某一天,俞伯牙不得不摔琴以示气愤至极,因为钟子期竟死了。人终究难逃一死,然其死,则知音逝。知音以逝,琴声又与谁诉?摔掉才是最好的办法!俞伯牙的眼泪终也洒落了下来,并伴着钟子期已逝去的生命一同消融于黄土之中!

世上存留的仅是已断的琴身和曾经那一串不可磨灭的脚印......

钟子期的一生也算值了,因为他能成为别人的知音,俞伯牙的一生也值了,因为他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知音。孟浩然却不值,所以他只能恨无直音赏,岳飞挥手弹琴,琴音谁人解?弦断谁人听?昏君不是忠臣的知音,于是历史只能沿着它既定的方向发展,可假有一日,历史为孤独所累,那时也许他会问:“知音何存?”

温一壶酒,问一声君是谁?高歌一曲,谁又解我心?羡慕,感慨,无奈地徒表心意,知音知己知是谁?得人心者得知己,谁又是我心的二分之一?

篇2:知音散文

时逢新年,一挚友临别送了幅画给我,画的偏左侧是一位侧身而坐微微垂首的正在吹箫的少女,她那如云的秀发轻垂于赤裸的丰肩,由于黑白分明,越发显得那清秀的脸庞和丰肩肌肤如脂,那轻举握箫的手臂冰雕玉琢一般,那按着箫孔的如叶小手,那么柔媚地带出一缕音乐的韵律,箫的一头轻搭在少女的樱唇之上,让人能感觉到她如兰的气息,再看那微闭的双眸,长长的睫毛,整个表情便如醉在箫音之中。少女穿了件白色的纱裙,右腿微屈,左腿伸展向前,那坐姿的曼妙总让人想起“此物只因天上有”的句子。

少女面前开阔而渺茫,一轮明月沉浮在烟波浩渺处,让整个画面朦胧起来,诗意起来。少女身后是几株芦苇,于是我想那少女定是临江而坐了,那洁白的苇絮似乎被风轻轻一吹,便能如雪花般飞舞满天。

对于箫成不成曲寂落时总爱吹上几句,那箫音总能象清风一样拭去我心上的浮尘,让我的心变得清清静静,那是一种绝对的空灵,绝对的享受。

自从有了这张画,我就常在画前静坐,似乎便有箫音从画面那烟波浩渺处徐徐飘来,似乎那少女是有生命有灵性的,面对那张画我常会生出许多种想象:也许那少女刚刚在江水中沐浴过,坐在江畔,望着皓月下的万里长空,思念起远夜的恋人,而把千千情结织做一曲箫音,那定是一首极缠绵幽怨的相思曲;亦或那是位流浪的江湖儿女,在月朗夜寂时望着徐徐远去的江水,和那苇絮上载满的乡愁,思念起远在天涯的故园,而吹奏的一曲低沉厚重的思乡曲;也或者她本就是江边长大的少女,夕阳西下,明月初照,望着江面的点点归帆触景生情,信手拈来的那首《渔歌唱晚》。

无论那少女所奏为何曲,她总能在寂落时给我一份暖暖的慰藉,日久了我便也在画前燃上三根香,之后静静品味那种雅意,在袅袅的香烟中,那少女便似乎灵动起来,象伸手便能触到一种真实,那箫音也就慢慢荡开来,时如夕阳西下,时如大雁飞远,时如细雨蒙蒙,时如月影斑斑,心境不同便有千万种萧音悠然而来。

与那位挚友的相识缘于那个春夜。

那夜沙沙的夜雨将我轻轻地摇醒,慢推纱窗,我便被春的气息轻拥入怀,象有一双柔若无骨的小手抚过我心底的琴弦,那轻妙的旋律,让我感到我的脚下正生出纤细的根,我的长发正长出鹅黄的柳叶。是哪位少女擦肩而过呢?让那如兰的气息久久地停住在我的身畔。

夜风轻送的清新涤荡了朦胧的睡意,让我感到我的血液正清澈地流淌,我的脉搏正欢快地歌唱。我想飞,因为我感到我那样轻盈,轻盈得可以穿越夜障,到达一个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的所在。

夜雨送春归,我细听春的脚步,如约会我久违的情人,我在窗前轻唤她的芳名,放飞满天的思念,迎接她迟来的倩影,欲痴欲醉间,一缕细细的箫音移着舒缓的莲步翩翩而来,在我面前跳起柔曼的舞,那凄凄哀婉的旋律撩拨起无数春愁,虚掩了柳绿花红的想象,那曼舞的箫音轻舒广袖,在夜雨中延伸一条蜿蜒的小径,是去处?是归路?似有一少女的背影,以期盼的姿势淋在雨中,那是个伤春的少女?盼郎归的少女?那裙裾飘在雨中象一朵花,一朵寂落的淋在春夜雨中的小花。

轻启雨丝斜织的帘幕,远夜那不归的人正斜倚栏杆,聆听细雨斜织的乡愁,那份相思凝在檐头,当心中不能承载那份沉重时,便化作一滴晶莹的眼泪,静静地滑落。

这夜雨滋养着希望和生机,让万物摆脱冬的至酷,在细无声的轻唤中醒来,赶赴又是一年春好处的约会,这箫声却满载几多哀怨,在心头织出千千情结,任红笺小字写不尽柔肠寸断的离愁,望眼欲穿的企盼。我静立窗前,立在两种感受的夹缝中,一颗心被两种感受牵扯,牵扯出一丝深似一丝的隐痛。

终于一轮圆月从彩云中徐徐升起,那么朦胧那么妩媚,她托举了谁的梦呢?是花团锦簇,还是一片荒凉?斑斑月影中箫音依然那么寂落而缠绵地舞着,象一条细柔的鞭儿,把不眠人的心轻轻地抽痛。那闪在万物之上晶亮的是泪光吗?是喜悦的泪?感伤的泪?

象有一条不能靠岸的船,载我的灵魂于浩渺的海,我探问春夜,探问这春夜的雨露明月和箫音,灵魂去处是不败的花期还是聚合离索交织的蛮荒之地?

你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你与箫有关也与诗有关。

说女人是诗,但诗并不与所有的女人有关。

但你是,你的美丽和你的箫!

你的秀发夜一样笼着星星一样闪亮的文字,可以让一位诗人采集一生,你的双眼秋水一样浸满忧伤的句子,可以让一位诗人延那句子一生流浪,你的箫音燃着一个七彩的题目,可以让一位诗人纯净升华。

我不是诗人,我只是一个从你身上盗诗的男人,象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我接受惩罚,任你发间的文字打伤我的血脉,任你眼中的句子抽痛我的心,任你燃着的题目一次次焚烧我的灵魂。

我只能在月夜,牵一匹瘦马,从梦的边缘起程,你住在我梦中千里外那个挂满鲜花的门楣里,你没有水晶鞋,没有头饰,你只裹一袭白裙,赤着精致的小脚舞在嫩绿的草地上,或坐在门楣里吹一根古色古香的洞箫。

我不骑马,只是牵着马慢慢地走,我用它驮我从你那盗得的诗文。我和马披一袭月光,走过叮咚吟唱的小河,走过柳丝婆娑的溪岸,走过茵茵绿草的原野,走过蜿蜒的花阶,那晶莹的露珠沾湿我的马蹄和我赤着的脚裸,在天明前我望见你的花园,听到你的箫音,你的白裙和长发,只一眼便收集了足以让瘦马承载的诗篇。

篇3:知音散文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开篇写到“知音其难哉!”说明了在文学活动中创作者和鉴赏者达到真正的心灵相通是难以做到的。对此, 纪昀给出了深刻的评价“难字一篇之骨”1。接着刘勰指出了知音难的原因“音实难知, 知实难逢”, 这里涉及到鉴赏者和作品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知实难逢”。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知难》篇里说“貌若知音, 而实存偏见。”2表面上看作者和鉴赏者有了交流。由于存在着偏见, 并没有达到真心相知。刘勰认为造成“知实难逢”的原因有:一贵古贱今。人们在文学鉴赏时往往存在着“不薄今人爱古人”的思维观念, 这一崇尚过去的偏见势必会影响对同时代作品的正确理解。文中说:“昔《储说》始出, 《子虚》初成, 秦皇、汉武, 恨不同时;既同时矣, 则韩囚而马轻。”秦皇、汉武阅读那些文章, 只是想让作家成为他们歌颂功业的代言人, 不会从审美的角度领悟到作品的意义, 也就不会成为作家的知音。二崇己抑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人相轻, 自古而然。”一些文人往往恃才傲物, 只注重自己的文章。不去虚心地阅读别人的好文章, 吸取别人的优点和智慧。如班固嘲笑和自己文采差不多的傅毅, 说他“下笔不能自休”。刘勰认为由于文人相轻, 鉴赏者存在着偏见, 结果使文章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三信伪迷真。文中这样描述楼护“桓谭之徒, 相顾嗤笑。彼实博徒, 轻言负诮;况乎文士, 可妄谈哉?”自以为有口才的楼护, 荒唐得要评论文章。但因学养不足、缺乏文化的眼光, 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评论家。

另一方面“音实难知”是知音难的又一原因。文学鉴赏主要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的理性活动, 是鉴赏者通过感受作品的内在意蕴及思想情感来发表自己的观点。鉴赏的前提就是要对文学的内容有着清楚的认识, 然而作品的内容却是极其复杂的。

刘勰在文中提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 务先博观。”他认为鉴赏者要达到“圆照之象”应具备这样的审美能力:博观。鉴赏者应该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 多阅读、多实践, 了解和掌握文学的规律, 这样才能对作品做整体的把握, 然后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感悟和评价。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 只是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 才能形成审美对象并实现作品的价值。”3作者的情感隐含在特定的审美意象中, 鉴赏者要“披文以入情, 沿波而讨源”, 就应该认真地阅读文字, 渐渐进入艺术情境中, 体会作家的情感, 感知作家的心灵。刘勰正是认识到了鉴赏者在审美实践中的意义, 所以对鉴赏者在阅读作品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鉴赏者在审美实践中应该做到“六观”, 徐复观在《中国文学精神》中说“六者融合在一起, 始构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文体。把六观总合起来, 即使从一个完整的文体去了解、批判、鉴赏作者的文章。”4六观即从六个方面来分析鉴赏文章, 这样才有利于文学鉴赏活动的顺利展开。

一观位体, “体”有人认为是文章的体裁, 但也有人认为是文章的风格。《定势》篇中有“莫不因情立体, 即体成势也。”《熔裁》篇也提到“情理设位, 文采行乎其中。”可见“观位体”就是考察与文章情理内容相联系的文章的体裁, 即文章体裁是根据文章的情理内容来谋篇布局, 确定文章的结构、文体特征、材料的选取等。

二观置辞, 是鉴赏文辞运用方面的问题。文辞是文章形成的基本要素, 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情采》篇提出“是以联辞结采, 将欲明经;采滥辞诡, 则心理愈翳。”刘勰重视文辞的运用, 但反对辞藻的“滥”。《章句》篇也提出“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 积句而为章, 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 句无玷也;句之清英, 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 知一而万毕矣”。字、词、句在文中用来描述客观对象, 表现作者的情思。在文学鉴赏中, 鉴赏者应考查文辞运用是否得当, 是否恰当的表现出作者情志。

三观通变, 是考察文章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通”即通古今, 把作品放到文学历史发展中去加以把握, 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有所创新。《通变》篇说“凭情以会通, 负气以适变。”强调了文章写作要在会通古今的基础上, 灵活地运用前人经验, 以求得文章的新变。唯有不断的新变才会促进文学的健康长远发展。

四观奇正, 就是鉴赏文章的文风。《辩骚》中提出《离骚》的特点是“酌奇而不失其真, 玩华而不坠其实”, 即追求文辞新奇而不失内容的雅正, 追求华艳而不违背实际。这应该是观作品“奇正”的一个重点。《定势》篇说:“旧练之才, 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 则逐奇而失正。”不能为了追求文章的新奇而不遵守正常的文章体式。刘勰的“观奇正”是针对齐梁时期的不正文风而提出来的, 意在强调文章内容、文辞等方面的雅正。

五观事义, 就是考察文章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典故、引文等是否恰当。刘勰在《事类》篇中提到“据事以类义, 援古以证今者也。”即说明了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了解其中的典故、引文等, 以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

六观宫商, 是指品评文学语言的声律是否和谐优美。《声律》篇说:“凡声有飞沈, 响有双叠, 双声隔字而每舛, 叠韵杂句而必睽;沈则响发而断, 飞则声飏不还, 并辘轳交往, 逆鳞相比, 迂其际会, 则往蹇来连, 其为疾病, 亦文家之吃也。”刘勰重视文学语言的节奏韵律, 强调文学语言的“和韵”。

刘勰提出的“六观”包括了鉴赏文章的六个方面, 是鉴赏者所应掌握的比较客观的方法。正如张少康在《文心雕龙新探》中所说:“刘勰坚持客观的、科学的文学批评态度, 反对主观的、片面的文学批评。是和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内在联系的。”5鉴赏者把握了“六观”的这些方面, 才能真正地达到“披文入情, 沿波讨源。”文学鉴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优美的语言, 更为重要的是从体现人类共通感的情的角度出发去感悟作者的情志, 从而来领悟文字所承载的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最后达到“深识鉴奥, 必欢然内怿”的审美愉悦之感。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说“诗与快感是形影不离的。一切受到诗感染的心灵, 都会敞开来接受那掺和在诗的快感中的智慧。”鉴赏者通过对文辞的理解, 进入到文字所创造的艺术世界, 达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领悟到文学的意蕴, 便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感, “知音”便不再难。

《知音》是《文心雕龙》中一篇重要的文学鉴赏理论, 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它和其他篇章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理论体系。刘勰在《知音》篇中提出了文学鉴赏的规律和方法, 强调了鉴赏主体的重要性以及鉴赏者所应具备的素质。《知音》篇所提出的鉴赏理论为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霖.文心雕龙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2]、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篇4:“未知友”的知音

一九七八年六月,郭老逝世的噩耗传到了中山大学康乐园。年逾八旬的容庚先生十分难过,当即与商承祚先生合拟唁电,委托曾宪通同志专程前往长堤电信局拍发。追怀与郭老将近五十年的交往,容先生心潮难平。他把历经动乱而珍藏着的郭老自一九二九年以来的来信翻检出来,一一细看,如对故人。曾宪通同志拍完电报来到容先生家中,容先生郑重地把这些信札交给他研究。曾宪通同志捧着这厚厚的一叠信札,深感份量之重,决心尽快将它整理出版。容先生对此极为支持,主动提供了尚未公诸于世的《颂斋自定年谱》和《颂斋日记》,这使书信的内容得到了许多有力的佐证。曾宪通同志竟五十余日之功,查阅郭老与容先生的有关著述,考订事实,诠释术语,理清学术讨论的线索,介绍郭老和容先生学术观点的发展,终于完成了这本《郭沫若书简——致容庚》的编注工作。这本书的出版,不但对研究郭老的思想及学术道路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近代古文字学发展史保留了一段佳话。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郭老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迫害,东渡日本,前后几近十年。对此,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四一年曾经说过:“十年内,他的译著之高,人所难及。他精研古代社会,甲骨文字,殷周青铜器铭文,两周金文以及古代铭刻等等,用科学的方法,再现了古代的许多真实,这是一种新的努力,也是革命的努力。”这本书所收录的郭老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五年致容庚先生的五十六件书信就是这一“革命的努力”的珍贵记录。书末附载了曾憲通、陈炜湛合写的《试论郭沫若同志的早期古文字研究》一文,对郭老的研究道路及重要贡献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这五十六件书信是写给容庚先生的,容先生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主角。当我展读这一封封通信时,我不但为郭老的“革命的努力”所感动,同样地也对容先生的精神钦佩不已。郭老第一次写信给素不相识的容先生时,用“未知友”署名,我们现在用“‘未知友’的知音”来称呼容先生大概是不算过份的。

当郭老在日本开始研究古文字的时候,困难重重。正如他在信中所说的:“弟遁迹海外,且在乡间,万事均感孤陋”,“弟苦材料缺乏,复无可与谈者,殊闷闷也”。他在王国维先生为商承祚先生的《殷虚文字类编》所作的序中才第一次得知容先生的名字,于是冒昧投书,自署“未知友郭沫若”,时当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所幸的是容先生并没有使郭老失望,也没有让郭老久候。尽管海天相隔,素昧平生,容先生依然热情地与郭老结成了文字之交,及时地给郭老复了信并寄去了郭老急需的绅及秦公的铭文。郭老在第二封信中写道:“奉书并蒙录示二器文,欣喜无似。”时为九月十九日,距前信不过二十余日。在书函往返的七年间,容先生对郭老在研究古文字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给郭老总共提供了多少件研究资料,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郭老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初版的解题中说:“本书插图多得自燕京大学教授容庚氏之惠借。”由此可见一斑。尤其是《殷虚书契前编》一书,郭老在《甲骨文字研究》初版《一年以后之自跋》中写道:“《殷虚书契前编》闻久已绝版,有之者珍如拱璧,鬻之者倚为奇货,故余始终未得此书也。去岁蒙容君希白远道见假,俾于检索上得无上之便宜,作者甚感其厚意。”奇货而不居,远道见假,一借就是一年,容庚先生的襟怀是不难想见的了。容先生不但向郭老提供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而且热情地帮助郭老发表及出版古文字研究著作。郭老的《臣辰铭考释》及《汤盘孔鼎之扬榷》两篇文章就是在容先生主编的《燕京学报》上发表的。郭老的第一部古文字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录成后,容先生热心介绍给有关方面出版,后因故未果。之后,郭老关于铜器铭文研究的力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脱稿后,容先生又介绍出版,并应郭老之请,立即预支版税数百元,以解郭老燃眉之急(其时郭老为帮助一位出狱的友人治病,急需款项)。后出版事被搁置,然容先生并未追索版税。古道热肠,令人感佩。容先生的这种精神,五十年来未尝稍衰。就在七十年代末,广州一家医院有一位在药房工作的青年,有志于古文字研究,贸然登门,受到了容先生热情的关怀。从此这位青年成了容先生家的常客。容先生为他提供学习的资料,指点门径,答疑解惑。现在这位青年已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攻金文的研究生了。

郭老与容先生通信时,容先生已经是古文字学界卓有成绩的学者了,正在燕京大学任教,并主编《燕京学报》。但他并不以“先进者”自居,而是认真听取郭老很多有益的批评与建议,修改自己的著作。郭老在一九三○年四月六日的信中写道:“武英殿古器复将由兄整理成书,甚欣慰”,“余意花纹形式之研究最为切要,近世考古学即注意于此……足下与古物接触之机会较多,能有意于此乎?”曾宪通同志在注释中认为:“容庚先生此后作《武英殿彝器图录》,开著录花纹之先例。读此信,似郭老之建议于此书之创例有所促成。”此外关于图形文字,容先生在《宝蕴楼彝器图录》中称之为“文字画”。其后在《武英殿彝器图录》中即采纳郭老意见,修改旧说,称:“此种图形文字,昔人多不得其解,吾友郭沫若谓乃古代国族之名号……其说是也。”我想容先生之所以乐于与一位“未知友”神交十余年(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九四六年),书函来往,切磋琢磨,正是为了提高古文字研究的学术水平。容庚先生常说:“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他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后来者居上。

读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白,“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郭老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拚命写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郭老能取得这么辉煌的研究成果?”郭老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态度,直至今日仍然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郭老这样的研究家,我们同样也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容庚先生这样的学者,让更多的“未知友”找到自己的知音。

(《郭沫若书简——致容庚》,曾宪通编注,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第一版,1.85元)

陈抗

读《郭沫若书简——致容庚》

一九七八年六月,郭老逝世的噩耗传到了中山大学康乐园。年逾八旬的容庚先生十分难过,当即与商承祚先生合拟唁电,委托曾宪通同志专程前往长堤电信局拍发。追怀与郭老将近五十年的交往,容先生心潮难平。他把历经动乱而珍藏着的郭老自一九二九年以来的来信翻检出来,一一细看,如对故人。曾宪通同志拍完电报来到容先生家中,容先生郑重地把这些信札交给他研究。曾宪通同志捧着这厚厚的一叠信札,深感份量之重,决心尽快将它整理出版。容先生对此极为支持,主动提供了尚未公诸于世的《颂斋自定年谱》和《颂斋日记》,这使书信的内容得到了许多有力的佐证。曾宪通同志竟五十余日之功,查阅郭老与容先生的有关著述,考订事实,诠释术语,理清学术讨论的线索,介绍郭老和容先生学术观点的发展,终于完成了这本《郭沫若书简——致容庚》的编注工作。这本书的出版,不但对研究郭老的思想及学术道路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近代古文字学发展史保留了一段佳话。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郭老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迫害,东渡日本,前后几近十年。对此,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四一年曾经说过:“十年内,他的译著之高,人所难及。他精研古代社会,甲骨文字,殷周青铜器铭文,两周金文以及古代铭刻等等,用科学的方法,再现了古代的许多真实,这是一种新的努力,也是革命的努力。”这本书所收录的郭老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五年致容庚先生的五十六件书信就是这一“革命的努力”的珍贵记录。书末附载了曾宪通、陈炜湛合写的《试论郭沫若同志的早期古文字研究》一文,对郭老的研究道路及重要贡献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这五十六件书信是写给容庚先生的,容先生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主角。当我展读这一封封通信时,我不但为郭老的“革命的努力”所感动,同样地也对容先生的精神欽佩不已。郭老第一次写信给素不相识的容先生时,用“未知友”署名,我们现在用“‘未知友’的知音”来称呼容先生大概是不算过份的。

当郭老在日本开始研究古文字的时候,困难重重。正如他在信中所说的:“弟遁迹海外,且在乡间,万事均感孤陋”,“弟苦材料缺乏,复无可与谈者,殊闷闷也”。他在王国维先生为商承祚先生的《殷虚文字类编》所作的序中才第一次得知容先生的名字,于是冒昧投书,自署“未知友郭沫若”,时当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所幸的是容先生并没有使郭老失望,也没有让郭老久候。尽管海天相隔,素昧平生,容先生依然热情地与郭老结成了文字之交,及时地给郭老复了信并寄去了郭老急需的绅及秦公的铭文。郭老在第二封信中写道:“奉书并蒙录示二器文,欣喜无似。”时为九月十九日,距前信不过二十余日。在书函往返的七年间,容先生对郭老在研究古文字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给郭老总共提供了多少件研究资料,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郭老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初版的解题中说:“本书插图多得自燕京大学教授容庚氏之惠借。”由此可见一斑。尤其是《殷虚书契前编》一书,郭老在《甲骨文字研究》初版《一年以后之自跋》中写道:“《殷虚书契前编》闻久已绝版,有之者珍如拱璧,鬻之者倚为奇货,故余始终未得此书也。去岁蒙容君希白远道见假,俾于检索上得无上之便宜,作者甚感其厚意。”奇货而不居,远道见假,一借就是一年,容庚先生的襟怀是不难想见的了。容先生不但向郭老提供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而且热情地帮助郭老发表及出版古文字研究著作。郭老的《臣辰铭考释》及《汤盘孔鼎之扬榷》两篇文章就是在容先生主编的《燕京学报》上发表的。郭老的第一部古文字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录成后,容先生热心介绍给有关方面出版,后因故未果。之后,郭老关于铜器铭文研究的力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脱稿后,容先生又介绍出版,并应郭老之请,立即预支版税数百元,以解郭老燃眉之急(其时郭老为帮助一位出狱的友人治病,急需款项)。后出版事被搁置,然容先生并未追索版税。古道热肠,令人感佩。容先生的这种精神,五十年来未尝稍衰。就在七十年代末,广州一家医院有一位在药房工作的青年,有志于古文字研究,贸然登门,受到了容先生热情的关怀。从此这位青年成了容先生家的常客。容先生为他提供学习的资料,指点门径,答疑解惑。现在这位青年已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攻金文的研究生了。

郭老与容先生通信时,容先生已经是古文字学界卓有成绩的学者了,正在燕京大学任教,并主编《燕京学报》。但他并不以“先进者”自居,而是认真听取郭老很多有益的批评与建议,修改自己的著作。郭老在一九三○年四月六日的信中写道:“武英殿古器复将由兄整理成书,甚欣慰”,“余意花纹形式之研究最为切要,近世考古学即注意于此……足下与古物接触之机会较多,能有意于此乎?”曾宪通同志在注释中认为:“容庚先生此后作《武英殿彝器图录》,开著录花纹之先例。读此信,似郭老之建议于此书之创例有所促成。”此外关于图形文字,容先生在《宝蕴楼彝器图录》中称之为“文字画”。其后在《武英殿彝器图录》中即采纳郭老意见,修改旧说,称:“此种图形文字,昔人多不得其解,吾友郭沫若谓乃古代国族之名号……其说是也。”我想容先生之所以乐于与一位“未知友”神交十余年(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九四六年),书函来往,切磋琢磨,正是为了提高古文字研究的学术水平。容庚先生常说:“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他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后来者居上。

读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白,“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郭老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拚命写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郭老能取得这么辉煌的研究成果?”郭老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态度,直至今日仍然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郭老这样的研究家,我们同样也希望学术界更多地涌现象容庚先生这样的学者,让更多的“未知友”找到自己的知音。

篇5:红尘过客,谁是知音散文

如花美眷,逝水流年。望万千红尘过客,谁是知音。走过烟雨江南,赏尽人世繁华。吾长叹吾哀矣!万里如画河山,唯吾孤寂天涯。几曾挥泪写下,无数离肠别恨。花落花开,几度春秋,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十里荷塘,数里桃花,无人共赏。纵千里花海,也尽是凄凉。望断天涯,红颜白发,执笔相看,抚琴相望。终不过一指流沙。

弦断音消,几度彷徨。苍茫大地,l解吾伤。子不我思,何诉离肠。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千年缘识,今生情调。几许痴缠,书断消散。

岁月荏苒,余生谁伴。繁华世界,谁是知音?但凡论被共谈,必前世结缘,始配今生共枕。方得春日醉酒,赌书泼茶。然滚滚红尘何处可觅,二心相同,意愿相归者。

呜呼!想我华夏万里河山,佳丽无数,却知音难觅。儿女情场,月掩夕阳。举杯独酌,谁念风凉。萧萧黄叶,斜落西窗。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知吾之人,何处携归。

篇6:高山流水觅知音散文

琴瑟弦,琵琶语,高山流水觅知音,共谱一曲相思引。浅黛如水,柔眸微启,斜倚轻风里,淡看花开花落。指捻花香,步步生莲,一帘幽梦里,闲观云卷云舒。凝眸远望,望尽天涯路,等你来看细水长流,你不来,我不敢老去。

翩然纷飞,飘若弦舞疑似漫,幽思百转,暗香几缕楚楚惹人怜。婆娑月影沁人醉,一缕香,撩人月色皎洁温婉,洒下一道娴雅的清辉,烟波浩淼,轻雾缭绕,尽显妖娆。清风徐来,如丝如缎心事,一些不经意的绮念,如杨花碎影,盈盈绕绕,逶迤而来。

依一缕柔风,伴着怡人的淡墨与茶香,拨动一曲锦瑟弦音。纤指香凝弦上飞,柔情寄琴,高山流水觅知音,谁伴若雪词词醉。筝去徐徐奏出,如山涧清泉潺湲流淌,亦如一首清丽而婉转的江南丝竹,浅吟低唱,娓娓情切地将一段牵念的情调演绎的美妙而绵长,只为等候佳期,觅得知音来惜取。

烟云寂,花旖旎,绿影着林立,相逢一笑,不言不语,便也懂得。弦乐飘飘,记一场遇见。我调素琴你笙笛,幽林渌水娉婷姿,琵琶语间翩翩舞。山重水复,披星戴月,转身,以为你倾城。

如若不曾相遇,这一世人间何苦走一遭?如若无缘惜取,这一世轮回如何流转?悲欢离合戏一场,指尖下的青天,似一场只如初见。等你,我已倾尽天下,为你,万劫不复亦不惜。经世天道难得一知音,我将用尽此生柔情,来惜你,天上人间,不离不弃。

期待着,同一片天空下,平凡的你和我,相遇相知共相守。不奢求轰轰烈烈的壮志豪情,只倾心于沁人心脾的高山流水。不期望生生世世形影相随,只醉于你朴实的`温暖话语。

有风的日子,我的祈盼会随风传递;有雨的日子,我的祝愿会伴雨飘洒;有月的日子,我的馨语会如乐清灵。有你的日子,温暖相聚,即便身处天涯,亦心与心共舞。花开终有时,悠然想念,为你浅醉独吟;花落亦无声,雪语婉颜,为你倾心倾城。

篇7:高山流水觅知音散文诗

作为福建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云洞岩,因何而得名?

概因山上有一石洞,每当下雨,云雾从洞中飘出,雨停,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

也许,正是因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加上有山有水,密林遍布,岩洞曲折,寺庙清幽,因此,明太儒蔡烈在此研究《易经》并开坛讲学,人称“鹤峰先生”,仙逝后葬于山下,墓前建有“鹤丘”碑亭,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也曾在此鹤鸣楼讲经弘法。

山上,有一景点,是两块并肩的石头,叫“得朋”,顾名思义,意为得到朋友。说的是明代状元丰熙仰慕云洞岩洞主蔡烈的人品与才学,上山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天,两人走到一个岩峰一角,看到前面有两块巨石竖立,形似“朋”字,丰熙心中大喜,题下“得朋”两个大字,一语双关。

这让我突然想到,为何有山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逸闻趣事,或者说很多名人雅士,为何都喜欢登高望远,结交山林?想必,是山之清静,又有灵性,积聚了大自然的精华,便于归隐,易于思考,无人打扰,远离了凡尘。

这也让我想到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它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先秦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琴师叫伯牙,一次在荒郊野外弹琴,樵夫钟子期竟然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也就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叹。

其实,茫茫人海,知音难寻。

大凡知音,一般都有相同的志趣。比如,兰亭集序中的诸多才子,还有“竹林七贤”等等。大概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因此,也就惺惺相惜,这是一种心灵或精神上的默契,或饮酒,或作诗,自得其乐,这应该算是知己中的至高境界了吧。这类知己,往往一见倾心,相见恨晚。让人感叹和感动。

知音,一般都有共同的爱好,或性格相仿,或经历类似,因为有相通的话题,也就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也更容易引起心灵上的共鸣。知音,往往能够求同存异,也容易成为“哥们”。想必,历史上,唐伯虎与祝枝山属于此类吧。

真正的知音,往往不多,但通常最能感知自己。知音,不一定有物质上的联系,但对彼此的关心往往最为紧密。知音,往往不是陪伴自己最长时间的那个人,但一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心底存放时间最久的人。

知音也许需要等待。唐代诗人贾岛在《送别》的诗里说:“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显然,他对遇到知音,是有信心的。正所谓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知音不分职业、出身、背景,甚至性别,因为它超越了物质,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共振”,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与欣赏,不必言语,已知其意。比如,张大千与李秋君,就跨越了性别与时空,让后人嗟叹红颜知己的巨大精神力量。

历史上,知音总能传下佳话,刘备与诸葛孔明,不仅是君臣,更是知音,苏东坡与法印,管仲与鲍叔牙等等,千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

篇8:知音散文

知音是关系的产物, 没有关系就没有知音。知音是一种古典情怀, 也是一种现代情缘。知音不仅指向人人关系, 也不妨衍而化之, 由人人关系, 推及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关系。就教学而言, 知音也是一种值得建构的新课堂文化。语文教师成为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学生的知音, 乃至自我本色的知音, 岂非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巅峰状态!罗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 我以为, 他是邂逅了这种弥足珍贵的体验和状态。他的巨大成功, 正是知音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一、细读, 做文本的“知音”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伯牙绝弦》这个文本的知音。我在小语界不遗余力、一再倡导的“文本细读”, 正是教师成为文本知音的必由之路、不二法门。

为执教《伯牙绝弦》, 才军细读此文, 沉入语词, 玩索不已, 几达“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我细读过他为此写就的长达7000余字的《伯牙绝弦》文本细读, 可谓研精阐微、识见卓荦, 深得文本的个中三昧。现摘几段如下:

———关于友谊的典故颇多, 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 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 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等。然而, 比较起来, 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更得“知音”之精髓。具体想来, 原因有二。其一, 管鲍之交、舍命之交皆赖于直接言说、行为激赏, 其交情是在切切实实的交往中愈渐浓厚的。而伯牙、子期则不同, 他们之间既无惯常的耳鬓厮磨, 亦无全然忘我的付出, 只在善鼓善听的一念之间。其二, 伯牙、子期的相交系于一张古琴, 可谓“自琴而始, 破琴而终”。在民族文化中, 古琴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傍的, 所谓“士, 无故不彻琴瑟”。显然, 伯牙、子期相交的格调, 是高于管鲍、角哀之流的。

———其中的“志”特别值得注意, 它是一种内心的感念、隐匿的怀抱。伯牙将这种感念与怀抱通过高超的琴艺倾诉出来, 并不是弹奏了一曲叫做《高山》抑或叫做《流水》的曲子。试想, 如果曲子早有成型, 即便子期听了出来, 最多也只能算是有些古琴素养, 却当不得“知音”之谓。故事妙就妙在伯牙即兴所致、直抒胸臆, 而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一语中的。这就使得两人的相遇相知充满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玄妙色彩。

很为这类细读感动。以其昏昏, 如何使人昭昭?在我看来, 《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的一“志”上。在流水评中, 我已强调, “志在高山”者, “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 “流水之志”也。志者, 藏之于心的怀抱也。用当下一个时髦的语词来说, 就是“愿景”, 它是生命修炼的第一要义。伯牙以琴声写志, 子期呢, 则以诗言度志。子期的回应, 妙就妙在“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诗性应答。正如后世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夸赞严子陵“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一样, 以苍苍云山、泱泱江水隐喻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子期的应答也正是以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来隐喻伯牙的高远志向和宏大怀抱。在文学, 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谓;在文化, 则是一切景语皆志语也。

知音者, 知志也。

读懂了“志”, 也就读懂了“知音”, 你就成了文本的知音。

二、定位, 做课程的“知音”

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是有区别的。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要解决“有什么”的问题, 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则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有什么”并不能也没必要全部转化为“教什么”。因此, 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要集中解决的是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郑桂华语) 。

那么, 做课程的“知音”, 就是要求教师能敏锐而精准地把握和凸显《伯牙绝弦》这一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作为古文的《伯牙绝弦》, 其语文核心价值又该如何定位呢?

习得一些文言词汇、文言句式吗?

习得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若干技巧和规律吗?

感受并表现文言文诵读的特有韵律和情味吗?

了解《伯牙绝弦》这个故事的情节和大意吗?

这些当然有其课程论的价值, 但未必就是本文的“语文核心价值”。

王荣生先生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其中, 被标为“定篇”的文本, 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 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传承优秀文化上。

《伯牙绝弦》, 正是这样的“定篇”, 其语文核心价值正在于“知音文化”的阐发和传承中。教材编排中的“资料袋”, 正是对知音文化传承的一种自觉担当。才军的设计, 所以精彩, 正源于他本人对“知音文化”这一语文核心价值的阐幽探赜、高屋建瓴上。

知音文化滥觞于《伯牙绝弦》, “高山流水”则成了“知音”的文化标志。

我们从全课的教学流程中, 就不难窥见这种知音文化的传承秘妙。课的结构大体上与《高山流水》的曲式相应, 分“起、承、转、合”四段, 一波三折、风生水起。“课起”为“纵情吟诵识知音”, “课承”为“高山流水明知音”, “课转”为“破琴绝弦祭知音”, “课合”为“千古传唱怀知音”, 显然, 知音文化作为全课主线, 起到了穿针引线、凝神聚气、融会贯通的作用。

在具体的课堂策略上, 才军巧妙地将教材的资料袋梳理成在时间长河中川流不息的五个知音文化节点, 以一种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一帧一帧还原故事画面和场景, 配以原汁原味的古文诵读, 将知音文化演绎得荡气回肠、扣人心弦。

再如, 板书的设计, 通过呈现“志、念、心”和“知音”, 擦去“志、念、心”和“知音”, 最后又重书“知音”这样一种一波三折的教学艺术, 将这一古典情怀的当代守护与守望, 挥洒得既含蓄蕴藉又酣畅淋漓。

凸显了“知音文化”, 你就成了课程的知音。

三、理答, 做学生的“知音”

语文教师倘若做不了学生的“知音”, 则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必将黯然失色、茫然不知所措。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既反映在课程开发上, 更体现在学情理解上。没有对学生、学情、学力的细致入微、全面周详的体认与把握, 就不可能有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

此课的现场效果据说十分理想。无论是学生的诵读水平还是应答质量, 都出乎意料、令人叹服。我看课堂实录, 发现全场自发的掌声就有6次之多, 这在大型公开课中是鲜有的感人场景。这样的课堂效果, 学生的基础和准备是一个方面, 教师本人对学情的充分估计和动态把握, 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要素。

譬如, 初读时, 对“谓”和“兮”的处理, 就是教师在充分估计学情的前提下取得的实打实的课堂效果。

又譬如, 对“志”“念”的理解, 由一开始的“心想”到后来的“志向”, 解读中教师精心安排了几处台阶:先是设问———“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再是探问———“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说的也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吧”;最后才是追问———“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每一步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每一步都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同发展。

学情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学情总是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师经验、教学策略等变量交织在一起, 形成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生命之网, 笼罩在课程的每一个当下。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的每一个当下洞察学情、把握学情、顺应学情,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理答应对, 是“教在当下”最典型的真实写照。且看才军的精彩理答:

———你看, 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 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 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 一延长, 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注意到没有, 他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 有注释的就借助注释, 没注释的就联系着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 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善哉!“哉”字后边一延长, 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觉得你不仅“善哉”读得好, “峨峨兮”“洋洋兮”也读得真好啊!当你读着“峨峨兮”的时候,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真妙啊!“知我所志, 明我所念”, 多会说话啊, 我看你不仅是伯牙的知音, 也是文言文的知音哪!

这里有学法的巧妙点拨, 有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激励, 有信手拈来的精准评价, 有峰回路转、更上一层楼的教学引领, 而这一切, 无不基于教师对当下学情的瞬间敏锐的理解和顺应, 这是颇见功力的教学机智, 是直指心性的课堂智慧。

教在当下, 你就成了学生的知音。

篇9:找到知音(外六则)

一位先生热衷于弹古琴,每天什么事都不做,只是苦练弹琴。自以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经常邀请朋友到家里欣赏他的绝技。但每当他才兴致勃勃地开始弹琴,客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掩耳而逃。这使他大为扫兴,他频频慨叹“知音难觅”,便不再邀请朋友,整日在家自娱自乐。谁知家里的佣人听到琴声也掩耳疾走,最后竟借故辞职。这使他进一步领悟到“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道理。但没有佣人到底不行,便重新雇人。不幸的是,先后雇了好几个,起初好好的,然而一听到他弹琴便逃之夭夭。

雇人越来越难了,后来好容易雇了一个寡妇,当他开始弹琴时,那女人突然凝神伫立,侧耳细听,听着听着,竟然潸然泪下,当他一曲弹完时,女人号啕大哭。

先生先是惊讶,继而大喜,心想:“这次可遇到知音了!”赶忙走上前,问她为什么被他演奏的乐曲感动得这样。

女人揩了揩眼泪,答道:

“我的男人刚死了不久,我们俩的感情很好。你的琴声使我想起了他,所以我哭了。”

“为什么我的琴声使你想起你的男人呢?”

“因为你的琴声和他干活时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那么他生前是干什么工作的呢?”

“弹棉花的。”

(寒昱)

模仿失败

张三成年累月在外面流浪,回到家乡,乡邻李四见他养得肥头大耳,很是羡慕,忙问他在外面是靠什么为生的。张三自豪地说:“本大爷就有这个能耐:经常分文不花,吃得满嘴流油。”李四很向往这种生活,央求他带他出去闯荡闯荡。张三当即拍拍胸脯,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两人早早上了路,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看到一户刚死了人的人家,很多人前来吊唁,哭声不绝。

张三在门口张望了一番,瞥见牌位上写着个老头儿的名字,突然抢上前去跪倒棺材前号啕大哭:“你怎么舍得先走的?我好伤心啊!……”几乎哭得死去活来。死者的儿子很诧异,他从未见过这个人,连忙扶起来,询问缘曲。张三一边抹眼泪一边说他和死者“原是最要好的朋友,曾经同甘苦,共患难,同桌而食,同榻而眠……”死者的儿子一听,纳头便拜:“既然是先父的老朋友,请里边坐。”

“不了,我还有个朋友在外面等我。”张三装出要走的样子。

“那就一并请来。”死者的儿子恳切地邀请。

两人受到热情的款待,饱餐一顿而去。

李四寻思:“原来要吃好的竟这么简单!”便瞅空不辞而别,独自出去闯荡。

第二天,李四寻到一户死人的人家,跪到棺材前就哭,几乎哭得死去活来。丧家忙上前询问缘由,李四忙说:“我和死者是多年的老朋友,曾经同甘苦,共患难,同桌而食,同榻而眠……”

话音刚落,丧家合家老小跳起来将他狠狠打了一顿,打得他抱头鼠窜。他心中还在纳闷:“怎么轮到我就不灵验了?”

原来这家死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黄花闺女。

(寒昱)

吸取教训

赵局长夫人:“你们家的狗明明丢了,可你为什么对别人说你们家的狗没丢?”

李局长夫人:“我得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赵局长夫人:“什么教训?”

李局长夫人:“上个月我们家的猫丢了,我对别人一说,结果别人给我们家送来二十几只猫,我们家差点成为养猫专业户。”

不恨爸爸

老师:“贝贝,每当你考试不及格,你爸爸就在后面拿个棍子撵着打你,你恨不恨你爸爸?”

贝贝:“我一点儿都不恨。”

老师:“为什么?”

贝贝:“沙沙的爸爸对沙沙也是这样,后来沙沙在全市进行的田径比赛上得了100米第一名。”

不敢相比

丈夫:“你经常这方面和我相比,那方面和我相比,比到最后,都比我强。但有一方面你不敢和我相比?”

妻子:“哪一方面?”

丈夫:“你的爱人和我的爱人相比。”

特殊措施

老师:“小光,这次考试你没考及格,你准备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小光:“我准备采取特殊措施。”

老师:“什么特殊措施?”

小光:“我准备多买几张止疼膏。”

内情

甲:“我们单位对门那家肉店卖肉的女同志原先卖肉时总是短斤缺两,现在竟然变了,没有再短斤缺两。”

乙:“那是你不了解内情。”

甲:“什么内情?”

乙:“现在用法定计量单位:克,千克,公斤等,这些她还没学会。”

上一篇:柒牌男装专卖店的暗访调查报告下一篇:创建交通安全学校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