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之死课程的教学反思

2024-04-19

对项羽之死课程的教学反思(共6篇)

篇1:对项羽之死课程的教学反思

《项羽之死》教学反思 海南华侨中学语文组 唐雯

一、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项羽之死》记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传写这一幕时,司马迁满怀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象,丰富、发展了项羽的性格,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其艺术特色历来为人称道,因而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抓的“点”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只抓住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分析鉴赏项羽的性格特征。所有教学步骤的安排及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个重点进行的。包括分析课文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最终都是为了揭示人物的性格,剖析人物的思想。文中凸显人物性格比较直观的的文字由学生自己分析,而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些细节易于被学生忽视,我就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讨论,同时提供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把握好学生思维的走向。最终,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资料的分析认识到项羽这个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立体的而不是扁平的、多层次的而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

二、前后勾连,温故知新

高一上学期时,在教材“必修1”的第二单元,学生学习过一篇同样是选自《项羽本纪》的课文——《鸿门宴》,初步认识了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在一般学生的脑海中,以上就是项羽的性格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的开始,我先带领学生回顾《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将新旧知识前后勾连,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项羽之死》中,项羽的有些性格我们可以在《鸿门宴》中找到一些影子,如在“东城快战”那一段,无论是在战争的进程中他的表现,还是在战**完毕他向部下发问,项羽都显得有些自负逞强,这和《鸿门宴》中的他那种刚愎自用的性格其实是一致的。而项羽的多情善感、纯朴真挚、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等性格特点,只有在《项羽之死》中才充分表现。所以,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设计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当然,由于一堂课时间较紧,前后勾连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如《鸿门宴》是一场写多人,写项羽的同时,还写了机智善变的刘邦、多谋善断的张良、简单糊涂的项伯、老谋深算的范增、果敢忠勇的樊哙,作者有意识地使用对比的手法塑造项羽的形象;《项羽之死》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其性格特征。

篇2:对项羽之死课程的教学反思

《项羽之死》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史传性散文。在讲解本课时,我采取了一种自己没有尝试过的讲授方式,两个课时全部自己讲解,按照最古老的方式上课,这也算是一次实验吧。教学目标设定为2个,即:

1、诵读课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项羽的鲜明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

最后就其课堂效果来看,大部分达到教学目标

本课设定导入部分,是文学常识即什么是史传性散文,然后引入课文《项羽之死》是司马迁描写的最为悲壮的场景。教学的主体部分就是对文意的疏通,一段一段翻译讲解课文,同时提醒重点词句。值得注意的是本课分的段落分别是三个场景,所以在讲完一个段落后都会进行总结在这个场景中体现了项羽什么性格,怎样表现的,然后进行总结。最后分析项羽的性格,确定他的死有必然性。

篇3:对项羽之死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设计理由

“课程基本理念”第一部分非常明确地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 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因此, 我在实践阅读教学过程中, 尝试建构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模式, 争取以原来2/3的时间完成教材教学, 精简的时间重视以点辐射, 把与课文有联系的课外读物的阅读,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 情感深化点, 技能迁移点。开设了拓展阅读课, 提高教材的开放度, 使课内课外教学一体化, 因此我选择了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自主赏析的《项羽之死》这篇课文, 作为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材中第二单元《鸿门宴》的拓展, 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项羽,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人物传记。了解项羽生平事迹, 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体会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2.探讨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善于研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 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 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 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

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运用对话式教学, 让学生与作者对话, 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与学生对话。

五、教学模式

开放型阅读教学模式。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由《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导入。揭题:读《项羽之死》探“项羽”之生死观。

【设计意图】当前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 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 确定目标。在本课中由《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导入。揭题:读《项羽之死》探“项羽”之生死观就是“目标展示”导入。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 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二) 了解项羽———曾经英雄

师:提问:学习了《鸿门宴》, 我们对于《鸿门宴》中的项羽有了一定的了解,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内容, 哪位同学能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分析一下《鸿门宴》之前项羽的形象。

生1:少年壮志。秦始皇帝游会稽, 渡浙江。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生2:英武过人。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 虽吴中子弟, 皆已惮籍矣。

生3:叱咤风云。当是时, 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 莫敢纵兵。及楚击秦, 诸候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 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模式是开放式阅读教学, 要求把与课文有联系的课外读物的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 情感深化点, 技能迁移点。因此, 在赏析《项羽之死》之前, 我先给学生发了《史记·项羽本纪》的内容, 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全文。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知识背景去理解课文。为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项羽之死》中项羽的形象,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设计了此环节, 要求学生在《项羽本纪》中筛选出项羽———曾经的英雄的内容即在《鸿门宴》之前的形象———少年壮志、英武过人、叱咤风云, 这样为下面对《项羽之死》的赏析作好了铺垫。

(三) 赏析《项羽之死》

1. 赏析《项羽之死》之“霸王别姬”。

(1) 齐读文本。

(2) 问题:这段文字是司马迁笔下的悲歌场面, 同学们能不能想象描述一下这个场面?

(3) 总结: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 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2. 赏析《项羽之死》之“英雄本色”。

(1) 朗读文本。

(2) 提问:项羽在乌江边的抉择前后为何不一?为什么先渡后不渡?

(3) 总结:项羽不渡乌江, 把什么看的最重?———尊严。曾经叱咤风云的他只许傲视别人, 不容别人同情。什么是“面目”?就是面子, 之所以不渡就是因为这个面子, 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

3. 赏析《项羽之死》之“魂断乌江”。

(1) 老师范读。

(2) 提问:吕马童是项羽的旧部, 看到背叛自己的人, 第一感觉是什么?项羽表现如何?项羽说“吾为若德”4个字时的心态怎样?

(3) 总结:所以项羽至死都是有王者之气之人, 他到死还把他英难的一面留给了我们。项羽至死有霸气, 站在云端, 俯视众生, 即便英雄末路, 也是霸气十足。

【设计意图】赏析《项羽之死》我分3个板块进行, 分别为“霸王别姬”“英雄本色”“魂断乌江”。赏析每个板块都运用对话式教学, 用心感受项羽这个形象。通过对话式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打破单一的思维定式, 用多种的解读诠释项羽这个形象, 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4) 后人评说:假如让项羽再次选择 (讨论生死观)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师:司马迁予以项羽很高的尊敬, 但对自已的选择也不后悔, 表明了他的生死观。择生与择死的思考, 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脊骨。

【设计意图】通过后人对项羽的评说及我们在《项羽之死》中对项羽的总结,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 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 更好地认识生与死, 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5) 小结

读《游侠传》即欲轻生, 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 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 读《李广传》即欲立斗, 读《石建传》即欲俯躬, 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设计意图】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彰显着时代的精神, 希望学生感受历史, 感受文化, 感受精神。

七、设计说明及反思

(一) 设计说明

1.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较难读懂, 这是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 在文言文教学中,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鸿门宴》是必修1教材的一篇文言文, 由于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比较了解, 在分析刘、项性格这一环节上, 同学们非常积极踊跃, 概括出了很多有个人见解的内容, 从而也引发了大量关于楚汉之争的历史资料。在高中的选修教材中有《项羽之死》这篇文言文, 我想应该抓住这个契机, 上一堂拓展阅读课, 由课内的《鸿门宴》拓展到《项羽之死》, 把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为在《鸿门宴》上意犹未尽, 还没有充分表达成果的学生搭建平台;一方面为语文基础比较弱的学生, 提供一个更全面了解项羽的机会, 增加知识的积累, 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2. 学生由单一身份变为双重身份。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学生的倾听, 但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倾听者过多了, 甚至语文课堂中只有教师一言堂, 这时的倾听者不再忠诚, 思想任意驰骋, 目光任意游离, 出现的原因, 最重要是学生充当倾听者的身份太久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运用对话式教学, 让每一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倾听者, 又是发言者。如在赏析《项羽之死》之“英雄本色”中, 学生通过细心研读文本, 进行对话, 在这一矛盾的行为中探究出项羽的多重性格, 对项羽这个人物多了深一层的理解。

3. 直击考点。

打开语文《考试大纲》, 无论是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还是选考文本阅读无一不是在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阅读的能力。教学中, 我们会发现学生和老师工夫下的很多, 但往往会事倍功半, 原因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学生需要的不仅是解题技巧, 答题套路, 更重要的是阅读的能力。但阅读的能力不是速成的, 它需要学生的广泛阅读, 深入思考, 点滴总结。

(二)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拓展阅读课, 为了达到有效教学, 从导入、分析文本到布置作业个个教学环节, 我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但教学就是这样, 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一堂课上完我发现收获最大的还是文言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 一方面他们在阅读文言文时没有字词障碍, 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一方面他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有足够的自信,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同老师、同学探讨, 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而基础相对弱一点的学生表现出的却是恰恰相反, 唯恐自己被嘲笑, 只能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发表看法。这一点我在设计此课时已考虑到, 毕竟《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 在上课之前已经提前布置学生预习《项羽本纪》的内容, 由于缺少有效的检测手段, 加上学生基础有限, 一小部分学生预习效果不好, 今后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有效预习, 并且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利有弊, 文言文的拓展阅读课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进行知识整合, 但同时会有重文轻言的弊端, 在本节课体现的比较明显。要开展文言文拓展阅读课, 必须要让学生扫清文言文文字障碍, 做好前提工作,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和我的学生一起根据所学进行总结、归类, 根据所积累的文言词语编文言小故事,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一定会更好地开展拓展阅读课。

篇4:对项羽之死课程的教学反思

请你谈谈对项羽行为的看法。项羽是应该如《史记》所写而死, 还是应该渡过乌江东山再起?或者, 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卷土重来”, 中国的历史是否会因此改写?项羽是不是真的英雄?

因为怕冷场, 我起初想借用传统形式, 即用点名并给评价分的方式“逼”学生上台发言, 然而看到他们跃跃欲试, 我突发灵感道:“有这样一句话, 叫‘秀出你自己’。今天, 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大胆地把自己阅读的心得表达出来, 与大家一道分享。”

然而, 我的话音刚落, 两三个学生争先恐后地就要离位登上讲台了。太出乎意料了!我笑吟吟地走到同学中间坐下, 今天就做一回听众吧。导演已经完成, 相信会有精彩的。

果然如此。在两节连堂课中, 主动上台发言的有13名学生, 在底下发表自己看法或追问的更是不计其数, 连课间十分钟也因为他们情绪高涨而省略了。他们有的就事论事说得肤浅, 有的鞭辟入里颇见思考, 有的爱屋及乌把项羽的行为赞美得无以复加, 有的为之抱憾而道之以“莽夫”……于是, 就有了项羽不“包羞忍辱”与文天祥引用南霁云的“将以有为也”的比较;有了现实中长江大学三位学生陈及时、方招和何东旭与项羽的比较, 有了已经牺牲的他们三人与这个群体中未牺牲的其他人的比较……慢慢地, 辩论和思考走向了深入。

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计划留给我收尾的十分钟时间也没有了。

意犹未尽!我意识到必须把握这次教学活动课的契机。当我决定再用一节课来评价这堂课并表达自己对英雄的看法时, 学生掌声四起, 并高叫“期待着”。

为了第二天的这堂课, 我花了很多时间。

上课伊始, 我就称赞了学生:“这是我从教20多年来最感动的一节课, 是你们自觉并敢于放言、善于放言的行为深深感染了我。我没想到, 同学们会这样积极, 会这样投入, 甚至会这样让别人下不了台。大家发言之踊跃, 台风之从容, 气氛之浓厚, 交锋之剧烈, 言辞之甘美, 观点之独到, 论据之确凿, 联想之丰富, 挖掘之深刻, 言笑之宽容……这些深深地打动了我。”

然后, 我针对上节课的情况谈了表达观点的重要性:“古人云:‘一言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昨天有的同学下不了台, 就是你的观点说服不了大家, 所以, 我们在确立观点时, 一定要考虑是不是清晰、严密、科学, 不能仅是如惠子与庄子‘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无答案的语言游戏。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 还得让自己作为观点的反对者, 这样便于我们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此外, 还要有多方面支持自己的论据, 但论据不能出现错误, 否则这也可能成为别人攻击你的论据。如有同学发言说‘在解放战争年代的邱少云和黄继光’, 即使观点是正确的, 但选用的论据犯了常识性错误, 你的观点就难站稳脚跟。有同学认为项羽之死是死在他的性格上, 即使他渡过乌江东山再起, 也难逃重蹈覆辙的劫难, 只可能带来更多更大的灾难, 如果能够从汉高祖登位后实行休养生息建立大汉江山的史实再加以反证, 可能更容易成功。摆脱就事论事, 是使论证深入的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最好能进行横向如中外、纵向如历史发展过程的联想比较。这样既能够丰富你的论据, 又让你的思想得以拓展, 引发听者思考或者共鸣, 并使自己的论证走向深入。”

接着, 我又举了一些现实材料, 并进一步提及了学生谈到的长江大学救人事件:“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三个死难者的英勇行为, 而忽视了这一群体其他活着的人。还有, 我们不时在媒体里知道一个英雄死了, 却很少知道他活着的时候的伟大之举, 这不能不让我们扼腕而且痛惜。”

作为成长中的高中生, 他们应该能以历史的、发展的目光看待曾经出现的人与事:“国人对英雄的定义的前提大多是惨烈、悲壮或者牺牲, 我们似乎对英雄留存的仅是追忆, 或许是受到太多传统的影响———‘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当然, 一切的思想都要辩证看待, 我们也不能为颠覆东西方的价值观而炮制出危言耸听的观点。能够让读者阅读你的文章后, 引发自己的思考, 这就是成功了。”

最后, 我总结道:“气节、骨气、豪气的英雄, 我们要!但‘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面对现实, 我们的英雄更多应该是可以活在生活中, 并能让我们去崇拜和感知的人物啊!英雄, 不是平面式的, 而应该是活生生的、立体的。如果英雄就如曲阜的孔子坐像流露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我们只有敬而远之的份了;我们倒希望他纯乎邻居阿伯, 口无遮拦、吹胡子瞪眼珠, 甚至在学生面前发誓的率真可爱却不失英雄气概的形象。”

通过这样的方式, 我希望能让学生领悟到:我们在看待英雄时, 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上完这堂课, 我又想起一个故事。有一次, 莫泊桑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给他的老师福楼拜看。福楼拜才看了几眼, 就把他的文章丢到了一边。莫泊桑很奇怪:“您为什么总是看也不看我的文章就把它扔到一边?”福楼拜说:“你的文章我看了两句就知道下面要讲什么, 这样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上千遍了。你应该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 那就是努力睁开你的‘第三只眼’。”

篇5:《项羽之死》中的六个“三”

一.惊心动魄的三个场景

本文主要写了项羽穷途末路之时惊心动魄的三个场景: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垓下之围真实地再现了项羽被围垓下、兵困粮绝、楚歌四起和痛别虞姬的凄凉场景, 重点突出了末路英雄项羽性格当中多愁善感的一面。东城快战主要写了项羽由成功突围到再次被围以及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 表现了项羽豪迈自负的性格特点和勇猛无敌的英雄形象。乌江自刎重点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 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凸显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总之, 三个场景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项羽的性格, 使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立体丰满。

二.详细交代的三个数字

司马迁写《史记》, 一向惜墨如金。但在描写项羽逃亡过程时, 则详细地交代了项羽的兵力变化, 从“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到“项王渡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再到“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三个数字看似无关紧要, 实则大有深意。因为这三个数字既可以体现出战斗的惨烈, 又可以表明此时的项羽已经陷入绝境, 更重要的是, 在数千汉军的包围中, 项羽的兵力越少, 就越能体现项羽快战时的自负和勇猛无敌。

三.酣畅淋漓的三次战斗

被困东城的项羽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是“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 进行了三次酣畅淋漓的战斗。第一次战斗, 项羽的“大呼”“驰下”与汉军的“皆披靡”形成对比, 渲染了项羽的势不可挡。第二次战斗, 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夸张的描写凸显了项羽的神威。第三次战斗, 项羽“斩都尉”“杀数十百人”, 而自己方面仅仅“亡两骑”, 通过对比再次渲染了项羽的勇猛无敌。三次战斗, 着重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 反复渲染了项羽勇猛无敌的英雄形象。

四.以形传神的三种神态

司马迁善于通过神态描写以形传神, 这在本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项王泣数行下”, 这是司马迁笔下的霸王项羽唯一的一次落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 更何况是西楚霸王?一个“泣”字, 极其传神地表现出项羽内心复杂的情感, 也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凉。项王“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一个“叱”字, 雷霆万钧, 凸显了项羽摄人心魄的神威。“项王笑曰”, 这一笑, 是凄苦的笑, 是高傲的笑, 更是镇定从容、慷慨赴死的笑。一个“笑”字, 展现了盖世英雄项羽临死前的独特风采。一“泣”、一“叱”、一“笑”, 三种不同的神态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也使得项羽的形象更真实和鲜活。

五.可悲可叹的三次重言

项羽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之下, 三次重言“天之亡我”, 暗示了他一直到死都不自省, 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确实是可悲又可叹。虽然司马迁在塑造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时饱含赞美之情, 但对于他的不觉悟也暗含批评之意, 这也正体现了司马迁“不虚美, 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六.出人意表的三种行为

篇6:对项羽之死课程的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 在此类课文的处理上,追问“人物形象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比“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更重要,因为前者更有“语文味”,可以生发出更丰富的内容,形成阅读的专题。所以, 语文教师不妨将评价项羽功过, 鉴赏项羽的形象留给历史课,语文课上应该要问:司马迁是如何写末路英雄项羽,感动读者两 千年 ,“司马迁 的项羽”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一、小文本之内的追问

1.《垓下歌》的著作权

司马迁钟爱项羽, 这是阅读、研究《史记》的人的共识。仅仅在《项羽之死》中,司马迁就用三个镜头, 展现了末路英雄项羽带给我们的三种震撼:慷慨而歌的“悲”, 大显神通的“勇”,生死抉择的“壮”。这些镜头一次次攫住我们的心, 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与项羽同呼吸共命运。

垓下之围中的慷慨 悲歌 ,让人颇有感触。项羽八年来破釜沉舟、叱咤风云的光辉岁月到败局已定,英雄末路的无奈,复杂的感情变化,都在28个字间流露出来。不敢想象,缺了这《垓下歌》, 项羽在这里流下一生唯一的一次泪就显得突兀,缺了这《垓下歌》项羽还能不能让“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还能不能如此鲜活地活在几千年间各种戏剧的舞台上, 活在中国人的心头。

作为文学作品的《史记》,作为文学形象的“项羽”是应该从属于作者司马迁的, 探讨司马迁为何 给项羽配 上《垓下歌》,才是“语文”课堂的问题。

明末清初周亮工言:“垓下是何等时? 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 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 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 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正是这一“补 ”,这一“代”,项羽的形象丰满了, 项羽的悲剧变成了千古以来一种悲剧美, 感动中国几千年。当然这一笔,司马迁还把它赋予了易水边整装待发的荆轲, 让这位英雄在悲壮中自己走向死亡; 赋予了垂暮之年的刘邦, 让大汉的最高统治者也流下混浊的泪。千年后,这一笔也被曹雪 芹赋予了 葬花的黛玉,以及更多鲜活的“人”。

2.谁派来的小船

如果说上一个问题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的, 而苍茫乌江上, 那只来接项羽小船是谁派来的, 则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热烈讨论。富有历史知识和幻想精神的学生总能在此时跃跃欲试, 想写出一部推理小说。的确,这是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项羽带领着自己仅有的二十六骑,后面是数千追兵,前面是苍茫大江, 项羽想要渡江了,于是,乌江亭长舣船待。有船,且只有一条船。这的确让人怀疑其来历。然而, 无论是江东父老、刘邦或者其他的谁派来的,似乎都不要紧。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讨论的则是,多了这条小船, 项羽的形象有了怎样的改变。

项羽本来要渡江的, 看到远远漂来的一只小船, 他的心里无疑应该是庆幸的, 甚至是狂喜的。然而,当乌江亭长一番表忠心的话之后,项羽拒渡了,选择留下继续战斗, 虽然明知结果就是死亡。毫无疑问,在项羽生死抉择的关头, 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一只小船, 而是乌江亭长的一番话。正是这一番话,则是让项羽从容地“笑”着说出那一席流传千古的豪言壮语。可以说,没有这条船,没有这段话,项羽只是战死的,是万千战场陨命的将领之一, 而说出了这番豪言壮语后, 项羽就成为以死殉志的悲情英雄。也正是因为此,感动了李清照,吟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因而,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至少在语文课上,苍茫乌江上漂来的一只小船, 正是司马迁派来的。

二、大文本中的补充:请来项羽的死敌

秦末汉初的舞台, 项羽和刘邦永远 唱着对手 戏 , 《鸿门宴》中的勾心斗角,刀光剑影还历历在目,而《项羽之死》中似乎少了一个主角。缺了对手的英雄是孤独的, 缺少对手的形象是单薄的。为此,在项羽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邦的缺席让我们觉得少了什么。

在这里, 我们需要请来项羽的死敌———刘邦, 请他见证项羽一生唯一的一次哭泣,见证项羽的慷慨赴死。我们无法揣度刘邦看到项羽的眼泪,看到项羽拔剑自刎后会是什么样的神情,但是,我们可以从同样情境下,看到“司马迁的项羽”的光辉。

项羽的哭,“泣数行下”,一生只有一次;刘邦的泪,曾为义帝而流,“袒而大哭”。一“哭”一“泣”,立见性情。所谓“泣”, 是动之于内的,“哭”是行之于外的。刘邦的哭,故作伤悲,因而显得夸张虚伪; 项羽泣, 默默的、隐忍的,它是伤于情却无意于他人听到或看到的, 慷慨悲壮,让人动容。如郑板桥所叹:“何以英雄骏马与美人 ,乌江过者皆流涕。”

项羽的笑, 其实也并不常见,除了少年时见到兵书的“大喜”,便是英雄末路的苍凉一笑了。这位以勇猛著称于世的西楚霸王凄凉的, 透着英雄失路时仍强撑着的豪气, 同时也是愧疚的强颜欢笑, 一直横在世人的眼前;而刘邦的笑,往往深藏不漏,他喜欢“乃心独喜”将隐秘藏于心, 他的笑里透着事故、沉着、智慧与狡诈。

项羽在生的可能性下 ,选择了死, 而刘邦的求生则显得慌张:

(刘邦在溃逃途 中 )道逢得孝惠、鲁元, 乃载行。楚骑追汉王, 汉王急, 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 收载之, 如是者三。

而在项羽死后, 作为刘邦代表的汉将的表演, 则让刘邦在读者心中彻底输给了项羽:

王翳取其头, 馀骑相蹂践争项王, 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 郎中骑杨喜, 骑司马吕马童, 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 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羽之死》, 刘邦虽然不在现场, 司马迁却将他安排在另一个舞 台和项羽 遥相辉映着,“司马迁的项羽”在这种辉映中, 愈行愈远, 却越来越高大。

三、文本外的思索:项羽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读罢《项羽之死 》,总感觉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 他把最悲壮的诗篇、最动容的神情,最慷慨的死亡都赋予了项羽。可谓“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然而,为何司马迁给项羽一个在生死抉择上的机会, 然后让他在一番豪言壮语之后毅然赴死, 使项羽的形象 永远闪着 熠熠的光辉, 自己却忍受着当时人的冷眼,顽强地活着?

或者, 当我们深入研读那些出现在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也会发现这样生与死的纠葛。选择死的有屈原自沉汨罗江,侯嬴“北向而自刭”,还有田光、田横、田横五百士自觉地赴死……选择生的则有韩信受“胯下之辱”,管仲“幽囚受辱”,还有季布,伍子胥,苏武……

桑弘羊曾云:

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无贤不肖, 莫不耻也。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义,恒于苟生。何者? 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 由得受奉禄, 食大官享赐, 身以尊荣, 妻子获其饶。……夫何耻之有!

上一篇:书刊收费标准下一篇:同大物流驾驶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