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刎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项羽自刎范文

《项羽乌江自刎》读后感

有一首古诗说得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它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曾经咤吒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

公元前二零二年十二月,楚王项羽被刘邦、韩信、彭越大军团团围困。半夜时分,项羽率领仅剩的八百名壮士组成的骑兵队从西边突围,当汉军发觉时,项羽已带乒突围,却损失惨重,项羽来到乌江边大喊:“船家,船家,快过来!”船家正在河中央,水流湍急,一时之间难以返回,这时刘邦的前锋赶来,项羽只剩下了五十余人,项羽大喊布阵,于是双方又开始了战斗,虞姬也双手持剑英勇杀敌,突然一支利箭射向了虞姬,正中心脏,临死前虞姬对项羽说:“项王,我要先走一步了,我还没有看够大王,我真不甘心,就这么离开……”这时船家到了,项羽对他说:“带她走,我不要我心爱的女人落到敌人的手中。”“大哥,我们回江东,江东总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八千江东子

弟,无一人生还,我还有何颜面去见江东父老!”“我今天已经失去一个亲人了,我不想再失去第二个,我们可以不回江东,我们可以去别的地方。”“如今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她去的地方。我是西楚的霸王,只会光荣的战死,不会轻易的逃走!”他把虞姬交给了船家。此时此刻刘邦的大军赶到,项羽誓死拼杀,杀得汉军血流成河,尸体成山,他站上尸山大吼:今日,我虽死,却依然是,西楚霸王!”不久项羽在乌江边自刎,鲜血染红了乌江。

这个故事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侠骨柔情的项羽,一个英勇善战的项羽,他坚强、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我们要像项羽一样勇敢地面对挫折。然而,他虽有战场上的勇敢和无畏,却在面对失败时少了份智慧和冷静,如果他能渡江重整旗鼓,也许历史就此改写也说不定呢!

大庆外国语五年四班崔哲

第二篇:乌江自刎译文

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壁垓下:壁,名词活用作动词,安营驻扎,其后省略介词“于”),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乃)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名词作状语)起来,在帐中饮酒(省略介词“于”)。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项羽)一直骑着。在这时候(于是),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逝)!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奈何),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泣)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左右)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人(莫)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在这种情况下(于是),项羽就(乃)骑上马,骑马跟在后面的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骑从”作定语放在“麾下壮士”之后,定语后置,骑马跟从的部下壮士),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名词作状语)冲出,(项羽)纵马奔逃。天刚亮的时候(平明),汉军才(乃)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以)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能跟上的骑兵(骑能属者:“属”作定语,后置,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绐)他说:“向左边走(左:名词活用作动词,向左走)。”项王带人向左走,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以故),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到达东城,这时就只(乃)剩下二十八人。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汉骑追者:“追”作定语,定语后置)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岁),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役,我所抵挡(当)的敌人都被打垮(破),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卒)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当然要决然死去,我愿意给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场,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于是(乃)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在山的东边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辟易)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伏)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名作状)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地方,古今异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王:名词活用作动词)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独)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何„为:还要„干什么)!况且(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西:名词活用作动词),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纵)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王:使动用法),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独)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以)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独)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身)也受(被)了十多处伤。项王回头看见(顾)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若)不是我的老朋友(故人)吗?”吕马童背对着(面:通“偭”,背对着)项王,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

千斤金,万户封邑做赏格,悬赏征求(购)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盖)是两个瞳仁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仁儿。项羽难道(岂)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兴起怎么那么突然(暴)啊!秦朝政治混乱,陈涉首先发难(首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蜂:名词作状语),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没有一点点资本,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起陇亩之中:省略介词“于”),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终:保持到底),但近古以来(像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等到(及)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这样作为),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矜)战功(功伐:功业),竭力施展(奋:逞)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学习(师)古代帝王,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以)武力征伐诸侯治理(经营:古今异义)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卒)丢了国家(亡:使动用法),自己死在东城,仍(尚)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乃)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岂)不荒谬吗(岂„哉:难道„吗)?

第三篇:乌江自刎原文翻译

自刎是中国古代武将绝望时最常使用的自杀报国的手段。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乌江自刎原文翻译 ,欢迎阅读。

乌江自刎

作者:司马迁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汉王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地包围着。到了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难道汉军已经楚国的土地全部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于是,项羽连夜起来,在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也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王就愤激悲叹地唱起了悲壮的歌曲,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压倒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该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美人虞姬也跟着唱。项羽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两边的随从都哭了,没有一个人有勇气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羽就上马飞奔,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到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连忙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了淮河,这时能跟随上来的骑士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逃到阴陵时,迷路了,就向一农夫问路,那农夫骗他说:“向左方走。”项羽往左走,不意陷进了大片低洼多水的泽地,所以又被汉王的军队追上了。于是项羽又率兵向东走,等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追击的骑兵却有数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没有办法逃脱了,就对手下骑兵说:“我起兵反秦到今天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役,敢于抵挡我的都被我击破,被我们攻击的没有不降服的,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所以才称霸天下。然而今天终于被困死在这里,这是老天爷要我灭亡,并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要决一死战,我愿意为大家痛快地打一场,一定要取得三次胜利,为各位突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明白这是老天爷要我灭亡,并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把他的骑兵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着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拿下汉军的一个将领来。”随即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奔驰而下,汉军都溃败逃散,项羽果然将一员汉将斩落马下。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统率骑兵将领,他负责追击项羽,项羽圆瞪双眼,对他大声呵斥,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吓得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和他的骑兵果真分三个地方集合起来。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就把军队一分为三,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死了汉军的一个都尉,并杀了数十百个兵卒,然后重新把他的骑兵聚集起来,仅仅死掉两个骑士。于是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士都折服地回答:“和大王说的完全一样!”

于是项羽就想向东渡过乌江去。乌江的亭长停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百姓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了。请大王赶快上船渡江。现在唯独臣有船,汉王的军队赶到,是没有办法渡过的。”项羽笑着说:“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儿听到过,说是“舜的眼睛有两个瞳人”。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人。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待到项羽放弃关中要塞而眷恋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反怨恨王侯们叛离了他,这就说不过去了。以功自负,强逞个人智慧而不效法古人,认为自己干的是霸王的事业,想凭着武力征讨来谋夺、统制天下,五年的时间便丢掉了国家政权,自身也死在东城,还不醒悟,又不自我责备,这就大错特错了。却说什么“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荒谬吗?

第四篇:我看项羽——《项羽本纪》人物形象探究教学实录

广州市协和中学 语文科

粟嘉

【教材分析】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是一篇古代人物传记。课文节选了其中的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几个章节,以项羽一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生动的塑造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了必修5的《鸿门宴》一文,已对项羽其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2、 高二的学生经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的能力,同时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对课文的内容情节有所了解。

【教学设想】

《项羽本纪》作为《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把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加上在必修5学习《鸿门宴》时,在课堂上曾经对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做过对比讨论,学生们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十分感兴趣。所以想在学习本文时对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作更深入的探究,而这次的探究不仅是在内容上比学习《鸿门宴》时更深入,在形式上,我也设想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探究这一人物形象,从而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他们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更透彻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运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2、能够认识项羽性格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学会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学会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结合必修5所学的《鸿门宴》的内容和选修9的《项羽本纪》的文本,分组探讨项羽的性格特点,并选择一种文学形式来准确表达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理了项羽本纪的故事情节,了解到项羽少年时期的学习情况、叱咤风云挑战汉王的故事,以及该下悲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对于项羽这个人物我们都不陌生,在必修5的《鸿门宴》中我们就曾经探讨过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并且把两者做了详细的比较,大家还记得吗?

当时同学们就讨论得十分激烈,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项羽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项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对项羽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的探究一下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物形象。

2、自主探究

师:请各小组派一位同学把预习时小组得出的对于项羽的性格特点的看法书写在黑板的表格中,并且能够选择一种文学形式来表达。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并进行成果展示)

性格特点 第一组 英勇善战 重情重义 铮铮傲骨 诗歌 英雄人物

第二组 偏听轻信 优柔寡断 政治幼稚 戏剧

幼稚的武夫

第三组 刚愎自用 看重情义 悲剧性格 散文

悲壮的英雄 展现形式 得出结论

第一组成果展示:

学生朗诵:咏项羽(组诗) (其一) 千古江山英雄事,千家万户百姓崇。

少年英雄唯项羽,勇猛赴战何畏惧。 (其二)你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

你是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军事天才,

你,光明磊落,有情有义,

你面临乌江绝境,绝不苟且偷生,

让你在后人心中具有无限的魅力,

你赢得了后人无限的赞叹!

啊,项羽!一位胸襟坦荡的本色英雄!

(其三)金戈铁马,力拔山兮,天生神力,力能扛鼎。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纵横疆场,谁与争锋

西楚霸王,举世无双. 天不济我,为之奈何!

抚乌骓背,自刎乌江。江水不休,至今在流。 (其四)项羽,我心中的英雄 你破釜沉舟,血战巨鹿,让我看到你英雄的气质。

你重情重义,鸿门义释沛公,让我看到你君子的风度。

你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让我看到你的铮铮傲骨!

啊!项羽,我心中的英雄!

我欣赏你的豪情壮志,欣赏你的永不言败,

我相信,胜利者的贬斥不会抹杀你的辉煌,

只会使你的身躯更加伟岸。

你就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

师:我看到你们组写的《咏项羽》组诗都是在歌颂项羽的,你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英雄人物,我想知道你们是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评价?有什么依据吗?

生1: 我们组总结的项羽的性格特点是英勇善战、重情重义、铮铮傲骨。他打了著名的巨鹿之战,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表现出他英勇善战的一面;在鸿门宴上义释沛公表现了他的重情重义;在乌江边上宁愿自刎也不苟且偷生表现了他的铮铮傲骨。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有人把项羽的败亡归咎于他的有勇无谋, 我们觉得这是片面的,我们觉得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认为项王并没有失败,作为惊天动地的英雄,他活在人们心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至理名言,以成败论英雄太短视了!你看,成功的刘邦被后世非议千载,而失败的项羽却被人们传颂千古。所以,我们组的结论是项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师:好,这组同学观点明确做到有理有据,我们再看看其他组的成果展示。 第二组成果展示:

生2: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组是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示的。 (学生表演《鸿门宴》课本剧)

师:我想问问项羽的扮演者,我们学习的是《项羽本纪》这篇课文,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表演鸿门宴而不是表演《项羽本纪》中节选的情节呢?

生3:因为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觉得这些性格特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所以我们选择表演《鸿门宴》。

师:既然你们的观点是认为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他的幼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4:他没有听取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表现了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他看不清政治局势,不明白刘邦和他已经不是共同抗秦的同志,而是争夺天下的对手,更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少谋。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壮士,也是一个天真的英雄,只是生在了一个不需要天真的时代。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

师:我们看到前两组的过对于项羽的性格的分析意见是有不同的,我们看看第三组同学的展示。

第三组成果展示:

生5: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壮英雄。我们是采用散文的形式来展示的。 (学生朗读散文)

(一)有人说: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项羽在乌江上的那一剑,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我多想穿越时空,飞临乌江,用我孱弱的手,栏下他欲将血刃的宝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说不定他能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二)我欣赏项羽,我欣赏他豪迈性格;李清照的评价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虽然历史将他沉没,但他却如大山般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坚毅无悔地接受着历史的洗礼,我相信,他不会永远沉默。项羽,千百年来,他没有死去,他在咆哮,叫声震动着历史的海洋,他用他的霸气为后世书写下辉煌的篇章。 师:这组同学的散文写得很有文采,你们的观点和前两组有所不同,你们认为项羽具有悲剧的性格,我想知道你们指的悲剧性格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生6:项羽是一个悲剧性格就是刚愎自用,看重情义。其实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陈平曾经在他帐下效力,却因他"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刚愎自用的性格让他失去了一个个人才,而刘邦就因为会问“为之奈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大家的成果已经展示完了,听了各组的小结,每个组对项羽的评价出现了差异,同学们能否谈谈你们赞同或者不赞同哪组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辩论)

3、教师小结:

师:听了刚才大家的讨论无论是赞同项羽是个英雄的还是说项羽是个武夫的,都是有理有据的,看来每个同学对项羽的形象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也想来谈谈我对项羽的看法。

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都没错,其实本来项羽这个人物的性格就是复杂的,是多样的,他英勇善战,却疏于谋略;他爱人礼士,又刚愎自用;他残暴急躁,又仁和慈悲;他豪爽直率却也轻信偏听。正是由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才使得项羽是那么的生动而真实,才会引起后人的争议,我们看很多文学作品中,往往是那些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同学们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对项羽人物形象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因为项羽这个人物本来在社会中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第一组同学看到的是项羽作为英雄人物的角色,项羽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力能扛鼎、能征善战,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而第二组的同学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角色,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可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所以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没有错,你们只是站在项羽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去评价的。其实,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因身份的不同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站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去看,得出的评价自然也有所不同。

另外,从同学们作为读者自身的角度看,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会受时代背景、自身的阅历、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评价项羽的诗歌,也是有不同的观点的。

(展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

师:这两首诗都是评价项羽的,可是作者的对于项羽的评价却是不同的,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生7:李清照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壮烈的英雄。她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慨豪壮,可歌可泣。李清照作为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诗人,经历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目睹了宋高宗狼狈南逃的经历,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南侵之时不管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软弱无能。所以作者歌颂项羽的不苟且偷生的气节。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批评了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强调须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个他自身的经历也有关。早年仕途不顺,中年又历经磨难,最好终于功成名就。所以在他看来,只要“包羞忍辱”,必能“卷土重来”。

师:由此可见,李清照和杜牧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自身的经历不同,对于项羽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刚才大家对于项羽的评价有多种观点是正常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拓展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的探讨了项羽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很多,比如刘邦、曹操,请大家在课后以《刘邦,我想对你说》或《我看曹操》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吧。

第五篇:项羽本纪答案

《项羽本纪》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二、预习作业:

2、书:认字与写字;竟:完成;部勒:部署,约束;族:名词活用作动词,杀死全族;扛:举起;利:胜利;沉:使动,使船沉没;绝:切断;冠:居首位;膝:名状,用膝行进。

三文本研读:

1、交待了项羽的出身楚将贵族之家,与秦有世仇,这为后文写项羽灭秦的骁勇能战作了铺垫。

2、要学万人敌之术,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观秦始皇游会稽所说之话,体现其胸有大志,无所畏惧,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胸无城府的一面。外貌描写: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突出项羽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同时又才气超人,说明说明霸业能成绝非偶然。有拔山盖世的勇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而项羽最终尽管统治地位不长久,但也的确带领起义军灭了秦朝。他在摧毁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斗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3、侧面描写,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极力渲染了项羽的将帅神威。

五、

(一)1竟:从始到终;竟然;完成;

2勒:部署;约束;镌刻铭文

3奇:使动;意动;命运不好;奇招妙计。

4利:锋利;胜利;利益;利润。

(二)1判断句;2被动句;3介宾结构后置;4定语后置

(三)1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

3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第二课时

二、预习作业

3、壁:名动,修筑营垒;阙:一个曲子演奏终了为一阙;溃:冲破;南:名状,向南;平明:大清早;绐:欺骗;刈:砍倒;易:退避;伏:信服、心服;地方:土地方圆;王:名动,称王;无以:没有用来„„;为:语气助词;王:使我称王;创:伤;面:背向;购:悬赏征求。

一、文本研习。

1、“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表现了项羽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心死而意难平,认输而不服气。体现项羽心高气傲,面对失败不愿承认是自己的过失,也有自负的一面。

2、第五段与第四段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巨鹿之战描写上多用短句,节奏感强,突出项羽的一往无前;手法上有

①正面描写:杀宋义救巨鹿破釜沉舟杀苏角,虏王离

②侧面描写:三个“无不”两个“莫敢”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而项羽以三万破三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2)“东城快战”骁勇善战、身先士卒、神勇无敌、豪气冲天、武艺超群;自信无敌,面对失败仍是如此豪气干天。 临战先声夺人,有排山倒海的气势。独闯汉营,所向披靡,神勇无敌。

手法有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衬托(瞠目怒斥,惊退敌军,夸张地描绘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形象。)对比(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东城快战中的项羽是那么神勇无敌,所向披靡,正印证那句“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而作为此生的最后一仗,项羽是竭尽所能,畅快淋漓,是完美的谢幕

3、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评价项羽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对项羽坚守自己的尊严、人格、血性的无限敬意。

四、《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一)卒:最终;士兵;死;通“猝”,突然。

易:看不起;交换;改变;容易;整治。

被:遭受;被动;被子;覆盖。

(二)判断;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

(三)翻译

1唱了好几遍,虞姬也应和著他一起唱。项羽眼泪落下来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2今天本来必定会死,我愿意为诸君打一场决定最后胜败的仗,一定要战胜敌人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误。

3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

4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 第三课时

预习作业

下:被攻下;视:给„„看;泣:为„„哭泣;峰:像黄蜂一样;胜:完、尽;政:政令;难:名动,陷入灾难;寤:悟,明白。

1、 文章结尾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一方面称颂其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分析了项羽失败的原因。

2、 再读全文,你认为项羽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他是被誉为历史上最猛的勇将,他又拥有一腔侠骨柔情,他就是让人有怜又怨、又赞又恨的悲剧英雄。在巨鹿之战和东城快战中,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衬托和对比刻画了一个叱咤风云、雄霸天下的绝世英雄。四面楚歌中体现他走投无路时内心无可奈何、回天无力之悲。“乌江自刎” 时又见他大义凛然、重情重义、坚守尊严的高贵人格。他最终的失败亦有其性格、为人、用人、时运等多种因素,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3、 从全文看,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环境描写 、烘托、对比。

五、

(一)翻译1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怎么兴起得这么突然呢?

2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

(二)1.C2.D3.A

4.⑴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⑵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⑶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参考译文:

高进之,是沛国人。他的父亲高瓒,有勇力,曾经为友人送葬,送葬返回时,友人妻子被土贼抢掠,高瓒救回了她,杀掉了七个人,但是友人的妻子也刎颈自杀了,于是亡命于江湖。高进之出生十三年后,母亲刘氏去世,高进之安葬完母亲,行走四方,寻找父亲,但都没有找到,就拜见征北将军刘牢之。刘牢之正在举办盛大宴会,高进之入幕席后,推开贵宾占据他的座位,放肆的饮酒进食,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刘牢之向高进之拱手为礼,问他有什么特长,高进之回答说:“善于测算隐秘的事情。”刘牢之就问他军队和粮草方面的事情,高进之伸曲手指算了算,没有一点差错,刘牢之就征召他为行军司马。留了五天,高进之说:“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于是就离开了。

高进之和下沛的薛彤是朋友,通过薛彤又结交了檀道济,三个人志义相投,宰杀牲畜约定同生共死。高进之跟从檀道济征讨桓玄,在奔牛塘打败了桓玄的军队,战事平定后,把战功让给了檀道济。等到围攻光固的时候,高进之制作了攻城用的器械,很精巧,事情平定后,被授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人图谋废掉旧君另立新君,

招约檀道济参与,檀道济向高进之咨询,高进之说:“您想做霍光呢,还是想做曹操呢?想做霍光,就废掉国君;想做曹操,就不要参与。”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就和高进之商定,不做带头做坏事的人,也不加以阻止。等到谢晦反叛,叛兵很精锐,檀道济为之担忧,高进之就假装用檀道济的书信给谢晦,与他联合,谢晦很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高进之就抄小道进入江陵,散布言论说:“檀道济率领重兵在江中打败了谢晦,斩了他的首级宣示于众。”所以谢晦的同党听了之后瓦解松散,部下闭门不再作战,事情平定后,高进之担任了司空参军。

后来,到彦之攻打魏国,知道了高进之的名声,请高进之和自己一起去,高进之对家仆说:“到彦之肯定会失败,我说的话就会惑乱军队,不说就会遭遇灾难。”就请求护送粮草,才得以幸免。檀道济晚年惧怕祸乱,他的夫人刘氏派婢女询问高进之,高进之说:“道家警戒充盈满溢,(如果充盈满溢)的话,祸乱或许无法避免。但是檀司空现在功名高出当代之上,如果能死得其所,也算不辜负自己。”夫人刘氏哭着告诉檀道济,檀道济心下狐疑,没有多久,就被拘捕,檀道济目光发亮象火炬(愤怒),取下发巾扔在地上说:“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薛彤说:“身经百战,死亡不是意外的事情了。”高进之托起胡须笑着说:“我家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这是大宋的光荣。”坐在地上接受刑罚,脸色没有任何变化。高进之没有家眷亲属,所以没有人收尸。薛彤死后,他的儿子背负尸骨回家安葬。

上一篇:药厂实习范文下一篇:员工免责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