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

2024-04-20

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共9篇)

篇1: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缺乏远见、迂腐呆板、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他的最终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便是势所必然的了。

篇2: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

2月17号公开课教案

汉五年亦即公元前202年,曾经咤叱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走上了绝路。这一年的十二月,他被韩信十面埋伏,围困于垓下,即现在的安徽省灵壁县境内,后突围至现安微和县境内的乌江,因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也不知是历史的实录,还是后人的传说,抑或是司马迁在记载这段历史时情不自禁,发挥了诗人的想象和小说家虚构杜撰的才能,总之,我们看《项羽本记》中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与美人虞姬生离死别即所谓霸王别姬的情景特别具有悲剧的色彩,且看:

项王军壁壤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驻,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是怎样一个壮怀激烈令人荡气回肠的场景!英雄末路,长歌当哭。这一悲壮惨痛感天动地的悲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丝毫不亚于古希腊任何一部悲剧。

也正因此,千百年来,楚汉相争的故事一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从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开始,项羽就被塑造成一个悲剧的英雄,那铁骨铮铮性格刚烈且极为暴虐的楚霸王形象不知刻印在后代多少人的心中,令人生出了多少的感慨与同情。如唐代诗人杜牧就曾写下了有名的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乌江自刎颇感惋惜颇以为憾。而作为女性诗人,李清照对爱江山也爱美人男子汉气十足的楚霸王更是赞美有加,推祟备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个悲剧人物项羽的形象塑造得崇高而又伟大!作者在鸿门宴中双是如何刻画项羽的性格的?有哪些特点?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 “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也许和司马迁对刘汉王朝的积怨有关,我们看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尽管脾气暴戾,杀戮成性,但却是个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刘邦虽然多谋善断,但却是个背信弃义颇有些泼皮无赖相的“小人”。而且,乍看起来,项羽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从表面上看,楚汉争雄,刘邦远非他的对手。可是,胜败自有因果律,历史到最后选择刘邦而非项羽当然自有它的道理。

仔细分析,项羽的失败绝非偶然。楚汉相争,一开始项羽处于绝对的优势,之所以到最后四面楚歌,走上了绝路,由此导致楚亡汉立,固然与项羽的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和关键时刻当断不断以及杀戮成性不得民心等有着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应归咎于他失败的致命伤。

可是,对自己之所以会一败涂地,项羽至死还执迷不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悲叹:“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此中原因,到是棋高一着的刘邦比他看得清,知道此中真味。当上皇帝后,刘邦有次在洛阳南官设宴招待群臣,酒酣耳热,他问大家:“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利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点点头,又摇摇头,神色中未免有些得意地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是的,得人才者得天下,自古以来,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而又有情,从来不会毫无根据地作出错误的选择。

篇3:《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形象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节选了《鸿门宴》一文。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的描写, 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刘邦两个中心人物的性格, 为两人以后的命运谱写了前奏曲。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帮助同学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 以一斑窥全豹, 看出楚汉之争刘胜项败的必然结果, 充分理解养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

在观看秦始皇出巡场面时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 虽然英勇善战、威猛无敌, 但他的性格有明显的缺陷。鸿门宴中便暴露出头脑简单、寡谋轻信、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

“鸿门宴”以前, 秦的主力被项羽击败, 各路诸侯都听命于项羽, 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但刘邦先破咸阳,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 面对军情密报, 本应与谋士细商对策, 全盘应对, 但项羽却勃然大怒, 一人独断“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他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暴露无遗。鸿门宴上, 当刘邦向项羽道歉时, 项羽毫无顾虑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致使曹无伤被杀, 自己失去了一条宝贵的军事机密来源渠道。项羽的头脑简单, 处事草率, 缺乏政治远见可见一斑。

本来项羽手下第一谋士范增已为项羽定下了除掉刘邦的妙计, 但项伯为刘邦的几句说情, 就使得项羽“因善遇之”, “与之同饮”。范增在席上“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暗示项羽抓住机会, 锄掉刘邦, 而项羽“默然不应”。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 导演了一出“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的好戏, 但项伯却拔剑与项庄对舞, 庇护刘邦, 项羽又坐视不管, 失掉了杀掉刘邦的绝好机会。之后, 樊哙撞倒守门军士, 闯入军帐, 项羽非但没有追究樊哙未得军令贸然闯帐之罪, 在樊哙的一通指责之后, 反而赐酒、赐肉, 一番赞赏之意, 早把范增除刘邦的谆谆忠言抛到脑后, 使刘邦借机逃离宴席, 安然无恙的回到自己的军营。听到刘邦不辞而别项羽理应发怒, 马上派兵追捕, 但他却无动于衷。范增辅佐项羽, 既有军事才能, 又深谋远虑, 但项羽偏听偏信, 坐失良机, 使得君臣生怨。项伯本是项羽叔父, 理应站在项羽一方, 但与敌方勾结, 为刘邦开脱罪责, 并拔剑保护刘邦, 项羽听之任之, 不予追究, 可见项羽不知人善任, 寡谋轻信, 刚愎自用。

与项羽相反, 刘邦却是坚决果断, 机智权变, 能屈能伸, 知人善任, 并善于采纳正确意见。

项伯连夜进见张良, 密告军情, 刘邦听后大惊, 马上问计“为之奈何?”, 他临危不乱, 细心听取谋士的对策, 虚心采纳张良的建议, 热情款待对自己有利之人项伯, 并约为婚姻。借项伯之口向项羽说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 以消项羽火气, 打消项羽戒心。刘邦善于用人, 又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 心计智谋可见一斑。刘邦坚决果断如约赴宴, 在宴席上向项羽谦卑谢罪, 讨好项羽, 并顺便套出内奸, 不动声色。宴会上屈居下座, 但不露怨言, 安之若素, 能屈能伸。宴会上, 危机四伏, 但张良巧妙安排, 樊哙及时出场, 一番高超演技, 使项羽相信刘邦无意称王。显然, 这是刘邦早已安排好的脱身之计。刘邦借气氛稍缓, 找借口抽身离席, 并轻身独骑从小路逃回军营, 让张良留下稳住项羽。计划周密, 步步化险为夷。赴鸿门宴虽是一招险棋, 却以平安而归收局。从得知军情筹划对策到鸿门宴与项羽直接交锋, 再到巧计脱身诛杀曹无伤, 处处体现出了刘邦机敏精细, 知人善任, 能屈能伸的性格, 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为以后夺得天下打奠定了基础。

篇4:试析《鸿门宴》中项羽的心理变化

《史记》之所以采用纪传体,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体能刻画鲜明的形象,而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外,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很少采用心理描写,而往往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不细心分析,很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的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过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玦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玦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鸿门宴上的座次排列也很有深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在室内很讲究座次,奧在四隅中最尊,所以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项羽自坐东向,是其自尊自大的表现;范增虽是谋士,却号称亚父,因此南向,司马迁偏偏在这里加上对“亚父”一词的注解,也有说明他何以南向坐的意思;刘邦北向,说明项羽根本没把他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张良的地位更低,当然只能西向,而且要加一“侍”字。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位置:一个是范增,一个是项伯。范增号称亚父,论理应居首位,但军中以项羽为尊,虽不能在项羽之上,但也不该在项伯之下。这个座次不仅表现了项羽不重谋略,而且隐约表露出他的意图:不打算杀刘邦。因为项伯主张善待刘邦,范增主张杀刘邦,项羽和项伯坐在一起自然表明了他的态度。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但“项王默然不应”。项羽此时的心情就值得推敲:他若想杀刘邦,就可以马上动手,但他若下了决心不杀刘邦,那么他也可以暗示范增,用不着范增一而再、再而三使眼色、举玉玦,而暴露了他们的密谋。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消除了杀刘邦的决心。

对于项羽的心思,刘邦是看得很透彻的,他一旦觉察到项羽已经消除了对他的敌意,就立即逃走。这也是刘邦在项庄舞剑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也不逃走的原因(那时项羽对他还心存杀机)。现在项羽虽不会杀他,但范增还会动手,而此行目的既已达到,他立即逃走。刘邦逃走后,张良承担了辞谢的重任,张良的确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只说了一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这句话把责任全推到项羽身上,言外之意是鸿门宴上的使眼色、举玉玦、项庄舞剑,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刘邦不辞而别的原因。项羽此时也觉得自己冤枉了刘邦,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意味着他已原谅了刘邦。但范增却不好骗,他一怒之下不仅击碎了刘邦送给他的玉斗,还说了一句很不明智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话明说项庄,实骂项羽,在项羽这样自高自大的人听来是很不顺耳的,这也为他们今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并最终被刘邦所利用,成功地离间了两人的关系。

《鸿门宴》一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含蓄特点,虽没有一字写人物内心的想法,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却能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鲜明地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细心揣摩,是很难看出来的,我们在欣赏或教学中应当重视这一点。

篇5: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

再谈项羽(《鸿门宴》读后感,98.9)

-10-14 15:35 星期四 晴近读《鸿门宴》,有一疑问:想项羽以万夫不当之勇,百万雄兵,竟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反观刘邦,无才无德,兵力不足,却也反败为胜,君临天下。是项羽军事才能不足,还是老天不扶,历史学家和宿命派早有定论,我也不想深究。只是觉得二人功业与实力相反,其中是否有什么别的因素在作怪?是否和性格有什么关系? 项羽和刘邦,性格确实大有不同。刘邦乃市井无赖出身,社会经验丰富,尤善交际。当张良把项伯的话告诉他时,犯难之余,敏锐地发现项伯的利用价值。于是先问清年龄大小,然后敬酒祝寿,满口叫哥,进而结成亲家。哄得个项伯屁颠屁颠地跑回去替刘邦说情。你看,宴还没赴,就先策反了一个人,项庄舞剑时还挺身而出,救了刘邦的驾,刘邦也实在会为人处事。项羽可就差老鼻子了。作为楚国名门之后的他自视甚高,妄自尊大,以自我为中心,疏于人情,最后搞得众叛亲离,连最亲近的谋士范增也弃他而去。光杆司令一个,再叹“力拨山兮气盖世”也徒唤奈何。 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使项羽总是错误不断。也许是血统高贵吧,他就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结果放跑刘邦,气煞范增,以致范增不顾君臣礼义,破口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刘邦则谦虚得多,他有一个口头禅是“为之奈何”,一到关键时刻就束手无策,可一到关键时刻总有张良。樊哙甚至项伯都为其出谋划策,每每使他化险为夷。一个人的智力总是有限的,即使绝顶聪明的.人也需要别人的提示,更何况胸无城府的项羽,一见面就会出卖曹无伤的莽夫,就更需要听从别人的意见,才能保少犯或不犯错误。外国有句谚语:一人之智不及众人之愚。何况项羽自己并不一定“智”,别人也并不一定“愚”。可以设想,一个浑身蛮力,头脑简单的武夫,不听别人劝告,单枪匹马,瞎扑瞎撞,不失败才怪呢。 优柔寡断,是项羽性格中的又一致命缺陷。《鸿门宴》中,命运曾给项羽四次机会。无伤告密后,三心二意,收回成命;鸿门宴上,不理暗示;樊哙闯帐,默无声息;刘邦逃跑,只管收礼。被一个“义”搅得三心二意,以致错失良机。刘邦的决断能力则堪称一流,进则可能生,退则死,龙潭虎穴去不去?去。离席后逃不逃?逃。逃归后杀不杀曹无伤?杀,-----立刻杀。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勇武果断,怎能不胜?莽撞愚鲁,当断不断,放虎归山,焉得不败? 我不由为中学生的现状担忧。在一卷定终身的今天,社会、家庭、个人都把分数奉为至宝。为了分数,幼童也提前拨高;为了分数,广大学生长年累月,夜以继日地做题;为了分数,许多家长承担全部家务,放弃个人爱好;花巨资,买提琴以提高智商,请家教来强化学习。可许多人没有看到,分数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可能不错,但在性格上也常有很大缺陷,如内向,害羞,被动,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以这样的性格,怎么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呢? 性格,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往往决定人生曲线的升与降,个人事业的荣与衰。看来我们不应祈天盼命,怨天尤人,更不应一经挫折,四大皆空,而应脚踏实地,修炼自己的性格,因为,性格才是一个人命运中的决定性因素。

篇6: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

在刘邦的语言中“为之奈何”出现了三次,都是向张良询问。第一次是张良告诉了项羽要攻打他的消息,“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2] 第二次是知道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时,“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3] 第三次是刘邦对自己的不辞而别感到不安,“沛公曰‘今者出, 未辞也,为之奈何?’”[4] 作为一支部队的统帅,刘邦遇到困难时的“为之奈何”并非完全是束手无策,而是另有深意。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在处理曹无伤告密的事件:“沛公至军, 立诛杀曹无伤。”[5] 迅速、果断、明了。“为之奈何”的询问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首先,“为之奈何”体现出了他对自己部下的充分信任和依赖,用人不疑。这样,部下就会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同时也能更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所作为。 对自己的领导就会更为忠诚,更加心甘情愿地为之出谋划策,这是很多士人一生的追求。几百年后同样为了汉家王朝而奔走的诸葛亮对既能“尽其才”又极度信任他的刘备的情感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其次,“为之奈何”既是询问计策,同时也是君臣交流的一种姿态。是一种询问商量的语气,这就把被自己的下属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这句话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减少了隔膜,从而能听到更多有价值的见解。尤其是在打江山的过程中,这显得尤为重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项羽的刚愎自用和自负,使之失去人心。在宴席上,他的重要谋士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6] 武断地否定了范增的提议。并因此而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放虎归山,自掘坟墓。而从后来事情的发展状况来看,范增当时的决策时完全正确的。

从刘邦的其他话语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他作为一个统帅的胸有城府,谨慎、机智、甚至是油滑、无赖。他始终把握着话语的主动权,使自己在言说中能进能退,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这也是其能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回答张良“谁为大王此计者?”[7] 的询问时,他说:“鲰生说我曰:‘距关, 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8] 用无知来掩盖自己的野心,而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他人。在知道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后马上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9] 可见其机智。

与之相比,项羽的语言则显得过于简单,生硬,仓促, 而没有张力。并常常使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对自己极为不利。从下面的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听到曹无伤的消息后,他没经任何思考地“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1] 语言过于简单,急躁,没有城府。在刘邦一番虚情假意地道歉后,他竟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将告密者推向前台,这也是非常不理智的,断了自己的后路,以后无人敢做他的内应。而在樊哙闯帐后的一番质问中,他只能疲于应付,显得十分仓促,最后“未有以应”自讨没趣。

四年之后,项羽兵败,被困于垓下。极度悲怆的项羽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语言用“歌”的形式表述出来。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12] 认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而在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3] 中,已经取得天下的刘邦想到巩固国家的仍然是自己的下属“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显得更为理智,其语言在得意之中,还有一定的谦逊的认识。

本文即是从刘邦与项羽的语言及说话方式入手,分析其与二人的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关系。一个人语言和说话方式中包含了他的阅历和智慧以及其行为和处事方式,是难以改变的。虽然鸿门宴只是楚汉之争的开始,但从他们在 《鸿门宴》中的语言和说话方式我们可以知道,二人的成败结果已见端倪。

摘要:语言和说话方式中包含了一个人的阅历和智慧以及其行为和处事方式,是难以改变的。在鸿门宴这场政治斗争中,刘邦的语言呈现出谨慎、机智,有城府,对下属的信任和依赖等特点,项羽的语言却显得生硬、仓促、简单、自负、没有张力。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篇7: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

【关键词】《鸿门宴》;项羽;刘邦;性情

中国分类号:I106

《鸿门宴》是《史记》中一个非常精彩的章节,这一章描述了秦朝都城外的一次宴会,核心就是描述项羽、刘邦两个军事集团进行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之中,刘邦及其谋士凭借其过人的智谋摆脱了异常危机,这也为刘邦的称雄奠定了基础。从本质上而言,这场博弈就是刘邦与项目两人性情的对决,之所以刘邦可以成功,项羽会失败,这正是由他们的性情所决定,下面就针对两人性情的不同进行深入的分析。

1“鸿门宴”的发生背景

“鸿门宴”发生在秦朝灭亡的历史背景中,刘邦与项羽是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继续反秦的一股农民力量,在公元前207年,楚怀王派遣项羽去营救赵国,派遣刘邦来攻打函谷关,在出征之前,楚怀王与诸位将领订立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军队效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将秦朝主力军消灭,由于秦王主力部队被项羽牵制,刘邦就很顺利的进入函谷关,攻下咸阳。项羽在攻打秦军时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但是却延误了入关时机,被刘邦抢占了先机,于是准备在第二天准备发兵攻打刘邦。

在这种巨大的危机之下,刘邦与谋士与他们进行了巧妙的斡旋,在这项纷纭复杂的大环境下,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这不仅表现出刘邦善于用人、虚心受教的性情,也反映出项羽刚愎自用、居功自傲的性情,这也导致项羽日后悲剧的主要原因。

2《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性情的对比

2.1项羽与刘邦治政理念的对比

项羽有着非凡的军事天才,他是一个大英雄,但是也的治政理念却十分的残暴,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项羽不懂得尊重他们,在得到一座城池之后往往采取血洗的方式,这极大的引起了人民的憎恨,在北伐前,项羽滥杀无辜,这也是导致项羽后来失败的诱因。刘邦正好与之相反,刘邦的治政理念倡导休养生息以及以仁治政,刘邦时时刻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因此,刘邦能够得到民心。在灭秦战争之中,刘邦也得到了楚怀王与大将的支持,因此,刘邦也轻松获取到入关的权利,而项羽则是一直苦战,丧失了入关的机会。

刘邦与项羽在进入咸阳之后,制定了不同的制度,刘邦废除了秦王朝严苛的立法,严肃军纪,不杀秦王子婴,封府库;而项羽却奸淫掳掠,烧杀抢夺,刘邦仁爱,项羽残暴,因此,刘邦获取到了民心。俗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從民心这一点而言,刘邦完胜。

2.2项羽与刘邦用人之道的对比

在用人之道上,刘邦与项羽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刘邦知人善用,懂得虚心接受他人意见,项羽则刚愎自用,与下属之间出现了嫌隙,失去了称王的机会。从个人能力相比而言,刘邦远远比不上项羽,但是刘邦指导依仗智囊团的实力,项羽虽然英雄非凡,但是不懂得知人善用。在鸿门宴上,刘邦有樊哙、张良等谋士,项羽则有项伯、范增与项庄,在张良提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后,大家都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刘邦,在谋士的默契配合下,项羽开始相信刘邦无意与自己争夺,等到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之后,刘邦就借口入厕逃离了宴席。在这种默契配合之下,刘邦不仅保全来自己,也保护了大家,获得了根本性的胜利。

而项羽在宴会上不仅不利范增的暗示,甚至都不理会项伯对项庄舞剑的阻挠,在刘邦与谋士计划如何脱身时,项羽还浑然不知所然,这就能够看出项羽与谋士完全无默契与信任感,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项羽刚愎自用、大意轻敌。

2.3项羽与刘邦待人之道的对比

与项羽相比,刘邦背景与能力都较为逊色,缺乏自信心,正是这样,他养成了一种谦逊的性格,他会利用各种条件来广结人缘,刘邦极尽笼络,与项伯结成亲家,表达了自己效忠项王的决心,逐渐的将项伯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因此,在鸿门宴中,项伯采取了各种手段让项羽信任刘邦,处处保护刘邦,让刘邦得以脱身。

2.3项羽与刘邦竞争思维的对比

俗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鸿门宴中,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要把握好对方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刘邦就做的十分出彩。刘邦在听闻项羽要对付他时,就开始用祝酒与结为亲家的方式来拉拢项伯,并从项伯口中获取到了项羽的信息。在鸿门宴上,刘邦又巧妙的抓住了项羽的心理,表达自己的臣服之心,满足项羽自大的心理。在项羽逐渐放松警惕之后,刘邦又将称王的传言嫁祸到他人身上,让项羽进一步听信自己的话。

而项羽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去主动了解刘邦的信息,自己了解到的仅仅是刘邦的一派之言,这些信息是虚假的,而刘邦则通过项伯了解到了项羽的全部信息,这就做到了知己知彼,项羽完全不清楚刘邦、项伯以及张良之间的关系,自己获取到了也是来自项伯、樊哙与刘邦传递出的虚假信息,他完全否定了范增的观点,轻信了刘邦与项伯的误导,放松了警惕,措施了杀刘邦的最佳机会,这就导致项羽一错再错,最终功败垂成,乌江自刎。

3结语

总而言之,《鸿门宴》不失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佳作,司马迁在描写这场斗争时,应用了对比的手法深刻的表现出了刘邦与项羽不同的性情特征,项羽骄傲自满、情敌麻痹、任人唯亲、残暴无度,内部凝聚力差;刘邦虚心受教、知人善用、能屈能伸、善待人民,赢得了民心,这种性情的不同正是导致项羽错失良机与刘邦成就千古大业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曹润生.氛围描写和个性化语言的经典之作——浅论《鸿门宴》的艺术表现力[J].教学与管理.2002(12)

[2]韩书文.刚柔兼济,大智若愚的小人物——谈《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樊哙[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6(01)

[3]张蓓蕾.重情重义豪气满怀——论《鸿门宴》中项羽所凸显的英雄本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篇8:从《鸿门宴》透视项羽的政治品位

其时, 项羽与刘邦成为灭秦的两支主力军。他们的势力各自发展, 争夺天下已不可避免, “你死我活”的结局成为必然。

“当是时, 项羽兵四十万, 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 在霸上。”军事力量对比的悬殊, 一目了然, 项羽称霸天下的结局也不言而喻。然而, 事态的发展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项羽放弃了范增“出兵灭沛公军”的建议, 改变了初衷, 听从了项伯的“不义”之说, 接受了“善遇之”的建议。其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何其马虎!其胸中的政治大局何其模糊!自然, 他更没在意, 项伯此时已被刘邦的甜言蜜语所拉拢, 站在了沛公的立场上, 自然在项羽面前替他说好话, 项羽却良莠不分, 不加考虑, 就这样错失了杀掉军事上与政治上的头号大敌刘邦的良机。

于是, “鸿门宴”徐徐拉开了帷幕。一场争夺天下, “你死我活”的斗争, 避免了刀光剑影, 在酒桌上登了台。项羽的直率、坦诚在“战场上”简直幼稚可笑。一开口就把军事机密泄露给了对方,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还没交锋, 已输了一着棋, 处了下风。“鸿门宴”的座位安排显示出项王稳坐江山的架势, 在刘邦面前“咄咄逼人”。然而却有点显得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这自然是政治上天真、幼稚的十足表现。范增屡次暗示项羽趁此良机除了沛公, 他却始终默然不应。在“战场上”的生死关头, 优柔寡断, 不能显现出半点政治上的强大手腕, 类于妇人之仁, 拿不出干大事的气魄来, 只能是失败。项羽再失杀沛公的绝好机会。

范增无法, 只得使出“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的计策。却又“好事多磨”, 让项伯再一次坏了大事, 使得沛公的勇士樊哙救走了沛公。在“鸿门宴”事件中, 项伯显然成了项王的“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的“多余”人物。就这样, 项羽轻易地三失杀沛公的良机。

确实, 项羽除了会打仗外, 可以说, 几乎没有政治上的机敏和谋略其政治头脑趋于蛮荒。在那样的非常时刻, 他犹疑不决, 自行其是, 不听从自己谋士的正确意见。果然, 沛公在张良的帮助下, 逃离了“虎口”。而项王在沛公逃离后, 不但没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 还安然受璧, 欣欣然于一时快意, 真一介赳赳武夫之实也, 相形于沛公, 遑论什么政治品位!

自然的, 沛公的胜利除了沛公自身的机智、油滑、工于心计外, 与项羽个人性格不无关系。他听从了项伯的所谓“义”的无稽之谈, 却不听谋士范增的片言只语。怨不得范增痛惜:“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 必沛公也。”他的率真、不擅欺诈送去了曹无伤的一条命。他的优柔寡断倒是没有送掉沛公的命, 却把天下送掉了。“不谋万世者, 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有“勇”而缺乏政治头脑的项羽, 最终不得不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

篇9:《鸿门宴》中项羽形象新解

项羽的形象很复杂,但是,在《鸿门宴》中,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上的模糊

坦率地讲,项羽尚未充分认识到抢占关中的重要性。张斌荣在《也谈鸿门宴上楚汉之得失——兼与张志坤先生商榷》一文中尖锐地指出:与刘邦相比,项羽对关中地区的重要性的认识就差远了,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从他进驻关中前后的几件小事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当秦军主将章邯在钜鹿一战中兵败被降之后,项羽马上封章邯为雍王。进兵关中之时,“引兵西,屠咸阳,杀秦将王子婴,烧秦宫室,……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当时韩生就劝他“关中阻山带河,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却“烹韩生”。也正是由于政治上的愚蠢,才使项羽在分封天下时做出更愚蠢的决定: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以“距塞汉路”,以求把刘邦困在汉中大山之中。由此可见,项羽不但根本没有认清关中的重要性,甚至对刘邦欲居有关中、争霸天下的野心也没觉察到。否则,他的这种做法就令人无法理解了。①

二、性格中的霸气

两军对峙,大战在即。可就在这紧要关头,作为项羽的季父,项伯竟然“夜驰之沛公军”,将如此重大的军情告知刘邦的谋士张良。在张良的引见下,项伯居然与刘邦“约为婚姻”。而且,他还为刘邦出谋划策:“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项伯于是连夜回到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这时,从项伯的谈话中,项羽清楚刘邦已经知道第二天发起攻击的绝密情报,但是,项羽对项伯泄露军机毫不责备,足见对项伯的信任。紧接着,项伯劝说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显然,此时击杀刘邦,是“不义”的。面对项伯的分析,项羽竞然“许诺”。这就是鸿门宴上项羽迟迟不杀刘邦的主要原因。因为在项羽看来,刘邦是功臣,杀之不义。为了呵护“正义”,他就改变了如此重大的军事方略。他既不与范增商议,又不辨其中的真伪,良好的战机就这样轻易失去。

范增是项羽成就霸业的得力助手,在鸿门宴上,范增更是尽心尽力。为了督促和提醒项羽击杀刘邦,他不仅“数目项王”,而且“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读到这里,我们不仅想起:当时楚怀王的老将们都不同意项羽向西入关,他们认为“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曾攻襄城,襄城无异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后来,与刘邦交兵睢水,他率军“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即使在“垓下之围”,他也“大呼弛下,汉军皆披靡”,“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可是,一向如狮虎般勇猛的项羽此时却“默然不应”,这大大出乎范增的意料。不得已,范增“起,出招项庄”,想以舞剑的方式杀死刘邦,以此挽回败局。不料,偏刺里又杀出个程咬金来,项伯又“以身翼沛公”,最终“庄不得市”。等到刘邦以“如厕”为由从小道溜走,范增气愤至极,“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面对项羽的糊涂,他不禁绝望地感叹:“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也!”他的话竟成谶言。

项羽作为最高军事统帅,既泄露了军机,又无补救的意识。他先前“大怒”是因为“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他听信刘邦“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的谎言,天真地认为刘邦的所作所为是对的,击杀这样的有功之臣不仁不义。尤其在刘邦溜走之后,面对张良转赠的礼品,他竟然“受璧,置之坐上”。显然,他尚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范增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大战能将项羽扶上帝王的宝座。大战在即,对于这种千载难逢的有利战机,他立即提醒、激励项羽:“急击无失!”可是,“大怒”并准备“旦日击破沛公军”的项羽,却只听一面之词,被刘邦精心编制的假言所迷惑,竟丧失战机,一夜之间做出了对刘邦“因善遇之”的糊涂事。显然,不听范增的劝告,使项羽在与刘邦的争锋上,输于起跑线。

不能采纳范增的建议,使项羽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失去范增,项羽就失去了天下,事实也正是如此。可以说,不能采纳良言,成为项羽最为致命的弱点。

对于项羽不能采纳范增的建议,《史记》中对此有绝佳的解释: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诸侯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者。”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三、人格上的魅力

项羽不愧为盖世英雄,做事光明磊落,为人襟怀坦荡。他不屑于偷偷摸摸搞小动作。在鸿门宴上,如果杀了刘邦,就是暗杀!性格决定命运,逐鹿中原、雄视天下的项羽不是这样的人。“青梅煮酒,刘邦为今后的主要敌手,这一点项羽并非全然不知;宴席之间,他也并非毫无杀刘之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能不知!然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项伯‘翼蔽沛公’,他又熟视无睹。这正说明他在杀与不杀之间犹疑难决。刘邦逃脱,范增明斥项庄,暗责项羽……他也有一种怅然若失惋惜憾恨之感,不然,太史公该会书下他强词反驳之愚憨。”②难怪苏轼在《范增论》中做出这样中肯的评价:“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

注释:

①张斌荣:《也谈鸿门宴上楚汉之得失——兼与张志坤先生商榷》,《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43页。

②刘广现:《拔枪焉能杀汉王——〈鸿门宴〉教学管窥》,《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4期,第25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相关文章:

鸿门宴的观后感范文06-11

鸿门宴故事范文05-20

鸿门宴课堂实录04-25

高二语文鸿门宴05-08

鸿门宴教学练范文05-27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07-03

鸿门宴原文和翻译07-03

鸿门宴原文与翻译07-03

鸿门宴创新教学实录08-14

鸿门宴观后感04-22

上一篇:辅音音标课件下一篇:中考优秀作文记叙文:用心体会身边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