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2024-05-24

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2017年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深入开展,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模式,积极采取签约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2017年XX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继续扎实推进项目服务工作,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加快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更好的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城乡居民覆盖。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确保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 1、2017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达到34350人,其中中心建档人数达到28126人,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档人数达到6224人,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应达到8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100%,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达到60%以上。

居民健康档案复核升级工作,在9月30日前完成30%重点人群档案的复核升级,在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重点人群档案的复核升级。

2、针对各类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结合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将健康教育融入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去。其中中心及百园服务站发放宣传资料14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9种,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0次,健康讲座中心开展12次、百园服务站开展6次,健康教育宣传栏中心更新12次(24个版面)、百园服务站更新12次(12个版面)。

3、早孕建册人数达到258人,早孕建册率达到60%以上,产前健康管理人数达到474人,产前健康管理率达到85%以上,产后访视人数达到474人,产后访视率达到85%以上,孕产妇健康管理人数达到474人,健康管理率≥85%以上。

4、新生儿访视人数达到474,新生儿访视率达到85%以上,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达到3014人,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0-6岁儿童系统管理人数达到2847人,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达到3349人,其中中心健康管理人数达到2742人,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607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5%以上,健康体检表完整率100%。

6、(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人数达到3463人,其中中心健康管理人数达到2836人,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管理人数达到627人,健康管理率达到40%以上,规范管理人数1732人,其中中心规范管理人数达到1418人,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管理人数达到314人,规范管理率达到50%以上,血压控制率达到40%以上。

(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达到1166人,其中中心健康管理人数达到955人,百园站健康管理人数达到211人,健康管理率达35%以上,规范管理人数达到583人,其中中心规范管理人数达到478 人,百园站规范管理人数105人,规范管理率达到50%以上,血糖控制率达35%以上。

(3)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项目: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达到8588人,其中中心调查人数达到7032人,百园站调查人数达到1556人,季度不少于任务目标的25%;高血压高危人群低盐膳食干预每半年达到总人口的2%以上,共计859人,其中中心703人,百园站211人;高血压患者低盐膳食季度干预达100%,共计3463人,其中中心2836人,百园站627人;小型餐饮单位减盐指导率达100%。

7、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率达80%以上,管理人数达到155人,规范管理率达50%以上,规范管理人数达到78人,稳定率达30%以上。

8、(1)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包括耐多药患者)管理率达到90%以上,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90%以上。

(2)艾滋病预防控制服务,结合健康教育项目,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影像资料、设臵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及重点人群宣传干预。

9、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年内目标覆盖人群要达到40%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达到2061人,其中中心1688人,百园站373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达到90%以上;0-36月龄儿童中医药指导人数达到670人。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达到100%,重点 传染病及时调查和规范处臵率达到100%。

11、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及巡查覆盖率达100%。

(二)省级地方开展项目 1、15-49岁育龄妇女的健康指导率≥30%,健康指导人数3220人。

2、冠心病患者系统管理率≥30%,系统管理人数达到309人,其中中心253人,百园站56人。

3、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率≥30%,系统管理人数达到232人,其中中心232人,百园站42人。

4、残疾人康复指导率≥30%,指导人数达到129人。

(三)签约服务

2017年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30%,签约人数达到12882人,各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签约居民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和人群之间的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城乡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服务模式 进一步完善服务站、服务团队及各科室的服务能力,巩固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要继续健全由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为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科室),建立“团队合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团队(科室)服务模式,做到“全员进团队、人人都参与”。

在公共卫生六室的基础上,根据公共卫生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结合中心实际,将中心工作人员分配为三大团队(详见《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6室人员一览表》):

一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团队,该团队配备工作人员6名,负责除妇幼外重点人群的纸质档案,由各重点人群管理人员负责维护更新;一般人群及高血压高危人群纸质档案,由2名档案管理员负责维护更新;除妇幼外的电子档案各类信息的录入及更新,由4名工作人员负责。

二是慢性病患者管理团队,该团队配备工作人员21名,负责辖区内11个社区居委会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重性精神疾病、结核病、艾滋病患者及残疾人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包括体检、季度随访、低盐膳食干预、健康指导等相关工作的实际开展及纸质记录的填写,并负责为辖区内居民签订并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三是妇幼保健服务团队,该团队配备工作人员6名,负责辖区内13个社区居委会的孕产妇及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15-49岁育龄妇女健康指导、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工作及为妇幼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际开展及纸质记录的填写,并及时录入电子档案。

除以上三个团队外,从以上团队中抽调工作人员,兼职负责其他 工作室工作:

1、健康教育工作室,配备兼职人员2名,负责组织人员开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机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健康宣教工作。

2、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室,配备兼职人员3名,负责辖区内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学校卫生、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等工作。并做到全年巡查覆盖率100%。

3、疾病控制工作室相关工作由XX防保站承担。

从6个科室中抽调工作人员,组建6支以全科医生为主,全科护士、公卫人员为辅的,具有完善服务能力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详见《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积极向辖区居民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手册,实现辖区常住居民(包括流动人口)“一户一册”,重点人群“人手一册”。

在原有电子档案系统的基础上,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通过掌上影像服务终端开展全面随访服务,将随访服务情况实时上传至电子档案协同系统。

四、项目服务内容及规范

各科室、服务站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订本科室、服务站的、季度计划,并把工作计划细化到每个月。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工作。

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预防接种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 者健康管理服务及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和艾滋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以及省级增加项目即辖区常住15-49岁妇女系统管理服务、冠心病患者系统管理服务、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服务、残疾人康复指导服务。

各科室、服务站要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要求,以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慢病患者管理团队、妇幼保健服务团队为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根据新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指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内容的询问和录入,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询问、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信息、内容,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对已经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进行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包,并进行相应的签约服务工作。

完善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规范健康档案使用和管理。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加以复核完善;对于同一个居民患有多种疾病的,其随访服务记录实现信息整合,避免重复询问和录入;要把健康档案建立、更新和使用融入日常医疗服务中,动态补充和完善,确保电子档案及时更新,充分发挥健康档案在疾病控制和人群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复核维护制度,对年内未接受服务或无动态更新记录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核实更新;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

1、中心各科室: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好对公共卫生村级管理员、社区家庭医生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好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已建档案的信息更新工作;对服务站填写和更新的档案信息认真审核,按照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集中在健康档案室存放,对社区服务站需要借阅健康档案的,健康档案工作室应建立借阅登记制度,对年内未接受服务或无动态更新记录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核实更新;体检表、随访表等公共卫生相关表单应及时放入档案内,统一保存;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及转诊记录要有秩序的进行分类粘贴;建立和完善辖区服务人口总台帐,针对重点人群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记录子台帐,真实反映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

2、社区服务站: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自愿和政策引导的原则上,为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在辖区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填写相应记录;也可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签约服务工作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并发放给居民;对年内未接受服务或无动态更新记录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核实更新;已建立的档案,及时更新维护,并录入信息系 统,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中心各科室、服务团队及服务站结合日常工作,通过门诊、入户、电话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复核升级工作。要在第三季度末,完成30%重点人群档案的复核升级工作,在第四季度末将全部重点人群档案复核升级完毕。

(二)健康教育

以健康教育7种内容、5种形式针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等,围绕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规政策,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所驻地村庄或社区周围居民的讲座任务;卫生服务站负责所服务村庄或社区内居民的讲座任务。利用名医效应,安排本单位名医或邀请外院专家作为主讲人,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完成讲座任务)等健康教育活动。

1、中心:及时印刷宣传资料及宣传栏内容并发放至各社区服务站;利用节假日、健康主题日、健康体检、签约服务活动和重大集体活动期间向辖区内居民有针对性的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可结合专业机构(区保健院、区疾控中心等)宣传内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门诊大厅等显要公共场地播放音像资料;结合健康主题日、当地多发病季节在社区、集市等人口流动较大的位臵设立健康咨询点;结合签约服务、老年人体检结果反馈、儿童预防接种留观、孕产妇保健及居民住院期间等时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每年向城乡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2种,并及时更新补充;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设臵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

2、社区服务站:在日常门诊、集市、街头、集体活动等人口密集地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取宣传资料和宣传栏更新内容,按照规范频次张贴;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结合签约服务工作、老年人体检、慢性病随访等工作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每年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不少于12种;按照服务规范开展健康教育健康讲座不少于6次;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宣传栏不少于1个,至少每2个月更新一次宣传栏内容。

以上活动开展要有计划、有小结,培训讲座要有签名册,并留存图片影像(图片和影音文件应该显示拍摄日期)、宣传材料样品等佐证资料。每年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估和总结评价。同时,各单位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入户访视、签约服务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努力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

建立区直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孕产妇保健信息上下联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孕产妇孕期保健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产前保健服务由基层医疗机构和区直医疗机构共同协作完成,原则上产前的五次保健须持《母子健康手册》在基层医疗机构免费接受保健。有特殊需求的孕产妇须持《母子健康手册》自愿选择区直保健机构自费进行保健,并将保健记录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同时,各助产机构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发放和《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时,须要求孕产 妇提供信息完整的孕产妇保健手册。《母子健康手册》主要由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发放,没有在计划生育办公室发放的可在户籍所在地的妇女保健工作室补发,并做好发放登记和汇总信息上报;掌握辖区参加孕产检查育龄妇女和孕产妇人口信息,定期与计生机构进行信息沟通和比对。对已经纳入健康管理的孕产妇进行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包,并进行相应的签约服务工作。

为辖区内孕产妇发放《母子健康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早期识别,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两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妇女保健工作室要在每周五下载由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发送的《母子健康手册》发放名单,进行核对并补发《母子健康手册》,及时与服务对象建立服务关系,跟踪好孕期情况,确保孕产妇保健服务的连续性。

妇女保健工作室:结合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社区服务站提供的信息对辖区内孕产妇进行保健,对孕13周前孕产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进行首次健康保健,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系统规范保健及产后访视;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和随访记录上,并纳入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和妇幼信息系统,确保电子档案信息与保健信息及妇幼信息系统内容一致。

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该项工作的村级任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 为辖区0-6岁儿童发放《母子健康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健康系统管理。做好辖区内早产儿的登记(低位早产儿要专案管理)、转诊及信息上报工作。儿童保健室要配合好预防接种的预检分诊工作,合理分流接种儿童,确保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工作的密切配合。对已经纳入健康管理的0-6岁儿童进行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包,并进行相应的签约服务工作。

新生儿家庭访视1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对新生儿和婴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行为测听法分别进行听力筛查。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1次健康体检管理服务。

1、儿童保健工作室:通过社区服务站上报的信息完善0—6岁儿童保健台帐;安排服务站告知符合保健条件的儿童到中心进行保健;保健可和预防接种相结合;保健后应将更新信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系统;满7周岁的儿童档案及时转入相应人群进行管理。

10-11月份通过辖区为内幼儿园集中体检,向4-6岁儿童提供每年1次的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该工作由妇幼保健工作室负责,慢病患者管理团队抽调人员配合妇幼保健工作室入园体检。

2、社区服务站:通过入户走访、门诊就医等方式,统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信息并形成儿童保健管理台帐;通过入户、电话、广播等途径告知0—6儿童到妇幼保健工作室进行保健,并配合保健工作人员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

3、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该项工作的村级任务。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

将已掌握的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管理,第一季度通过在各个社区居委会主要街道及路口张贴通知及电话通知到个人的方式,邀请居民到中心进行1次较全面的体检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疾病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和抑郁等慢性病和意外跌倒等伤害,并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二季度将已登记管理但本未接受服务的老年人作为重点,通过电话通知到个人的方式,通知其前来接受服务。第三季度开展集中入社区体检服务,通过电话提前通知到个人和在张贴通知的方式,组织人员进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小区)开展业务。第四季度开展入户服务,向行动不便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到中心体检的老年人,提供入户体检等健康管理服务。

掌握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并登记管理,第一季度通过在各个社区居委会主要街道及路口张贴通知及电话通知到个人的方式,邀请居民到中心进行1次较全面的体检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疾病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和抑郁等慢性病和意外跌倒等伤害,并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二季度将已登记管理但本未接受服务的老年人作为重点,通过电话通知到个人的方式,通知其前来接受服务。第三季度开展集中入社区体检服务,通过电话提前 通知到个人和在张贴通知的方式,组织人员进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小区)开展业务。第四季度开展入户服务,向行动不便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到中心体检的老年人,提供入户体检等健康管理服务。对已经纳入健康管理的老年人进行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包,并进行相应的签约服务工作。开展辖区老年人健康检查数据的分析,了解影响辖区老年人主要疾病和健康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明确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方向,有针对性制定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签约服务包。

原则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要在上半年基本完成,结合中心实际情况,要求老年人体检工作上半年必须完成60%以上。体检结束后第二日下午,将体检结果全部内容向老年人进行反馈。并从已管理老年人中筛查出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患者纳入慢病人群的管理,对纳入慢病管理的人员,结合本次体检完成内第一次慢病随访服务。

该项日常管理工作由慢病患者管理团队中的各个社区管理人员各自负责所辖社区,体检工作从慢病患者管理团队中抽调人员集中配合开展。

1、慢病患者管理团队:根据民政部门、社区服务站提供的信息完善辖区内老年人管理台账;按照老年人管理规范进行体检工作并进行慢性病筛查,将慢病患者纳入慢病管理。体检相关表单规范归档、录入电子信息系统并及时反馈体检结果。

2、社区服务站:通过入户走访、门诊就医、健康体检、签约服务等机会统计辖区内老年人数量及分布并完善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台账;对尚未建立档案的老年人进行规范建档;协助社区服务 中心做好老年人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反馈于本人。

(六)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1、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按照辖区人口的发病比例推进随访工作,确保高血压、Ⅱ型糖尿病两类人群每年接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并按规范每季度进行一次面对面的随访。

随访工作在每季度第一个月份,由各社区慢病管理人员通过上季度预约、本季度打电话提醒(通知)的方式,邀请居民到中心接受慢病季度随访等服务。第二个月份向本季度未随访的居民询问未接受服务的原因,并建议其到中心接受随访服务。第三个月份,入户为本季度未接受随访服务的慢病患者提供随访服务。

随访工作进一步创新,继续使用乡医掌上影像服务终端随访服务模式,每季度随访时要做到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的测量,把随访服务情况通过手机随访终端上传至电子档案系统。随访同时,做好高危人群的筛查、评估和生活方式指导。随访和管理服务内容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对已经纳入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病患者进行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包,并进行相应的签约服务工作。

按照国家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有关规范要求,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以门诊预约和门诊就诊随访为主,上门随访必须由全科医生、以全科医生(临床医生)为核心的责任团队或家庭医生团队承担,进一步提高患者规范管理 率,血压、血糖控制率保持在正常管理水平。随访医生入村或门诊随访已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时,记录反映患者真实血压、血糖控制情况的现场数据,禁止出现“真服务假记录”现象;未结合上次随访情况,对患者提出合理化、个性化干预指导建议。

(1)慢病患者管理团队:做好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登记;通过电子档案查看、审核、落实村级公共卫生管理员的慢性病手机影像终端随访服务工作并及时打印、存放随访情况;做好慢性病每年1次健康体检工作;结合服务站提供慢性病患者信息和签约服务完善辖区的慢性病患者管理台帐;按照计划通知社区服务站及时进行季度随访服务工作,并核查现场随访记录真实情况及是否对患者提出合理化、个性化干预指导建议。

(2)社区服务站:通过35周岁首诊测血压、日常门诊、首次建档体检及签约服务筛查本辖区慢性病患者,并完善辖区内慢性病患者管理台帐;对未建档的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建档;通过手机影像终端、日常门诊等方式开展慢性病季度随访工作,记录反映患者真实血压、血糖控制情况的现场数据,未结合上次随访情况,对患者提出合理化、个性化干预指导建议;并及时把随访服务情况上传至电子档案协同系统;配合好体检工作并录入电子档案协同系统。

2、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项目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和签约服务工作开展下,对辖区居民进行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和全人群低盐膳食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干预,配合指导小型餐饮单位落实减盐措施。

对辖区内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指导,干预指导人数不少于 辖区总人口的2%,每半年对高危人群干预指导一次。

对辖区居民实施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全年调查人数不少于辖区总人口的20%。每季度调查人数不少于5%。

将辖区内小型餐饮单位内全覆盖进行一次减盐防控高血压指导,减盐指导率100%。

(七)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

对辖区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按照“应管尽管”原则,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登记管理。同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努力实现“应管尽管”。主动与区精神病医院沟通联系,并配合好区精神病医院对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进行每年至少8次的免费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建立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监护制度,加强分类干预工作。对已经纳入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进行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包,并进行相应的签约服务工作。

1、慢病患者管理团队:配备接受过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制订辖区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计划,完善管理花名册,在乡村医生配合下,按照国家服务规范开展相关健康管理工作,及时将随访记录及各类表格放入健康档案。

2、社区服务站: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完善管理台帐;配合中心各科室专业随访人员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进行每年8次随访。

3、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该项工作的村级任务。

(八)慢性传染病健康管理

1、肺结核健康管理服务

主要服务内容一是是开展可疑者推介转诊,尤其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等结核病重点人群主动开展筛查,如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荐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看是否前去就诊,督促其及时就医;二是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要在72小时内进行第一次入户随访;三是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要在患者的强化期或注射期内每10天随访1次,继续期或非注射期内每1个月随访1次;四是一般情况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为6个月,复治肺结核患者为8个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4个月;五是监督其规范服药,患者服药日,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直接面视下督导服药或患者每次服药要在家属的面视下进行。

慢病患者管理团队配有兼职结防专业人员。负责接受登记本乡镇结核病人信息,及时把信息发送给结核病患者管理人员,并登记在《结核病患者管理登记本》上。

每年至少组织1次本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结核病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项目人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将结核病症状筛查纳入体检和高血压、糖尿病人随访内容,将可疑症状者推荐至结防机构就诊,并做好记录。

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和转诊工作,报告率和转诊率100%;协助开展患者追踪。定期开展自查,指导门诊医生对发现的结核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登记上报,并转诊到区结核病防治所。

开展定期督导和考核。项目办要定期对辖区的结核病健康管理率和可疑症状者推荐任务完成率进行督导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 进。

项目办要及时把结核病患者管理人员对结核病人的第一次入户随访单和病人随访记录单记入健康档案,对不同表格分类存档。

结核病患者管理人员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督导管理。接受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并于72小时内完成第一次入户随访,填写调查表内容,每月完成随访记录表的填写,并上报至公共卫生项目办。对健康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病人中断服药、出现不良反应、住院、转诊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区结防机构,实现信息共享,配合结防机构做出处理。

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区结防机构就诊;协助开展患者追踪。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管理服务

根据规范要求,重点做好辖区内常住居民,农民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等人群的宣传干预和管理工作。

健康教育室承担:

①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结合健康教育项目,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影像资料、设臵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以及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②开展辖区内重点人群宣传干预:按照《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卫办疾控发„2005‟102号)要求,利用春节、农忙两次农民工返乡期间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定期(每月一次)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外来媳妇进行摸底登记,发放艾防知识宣传材料。填写流动人口宣传干预登记表,并将宣传干预工作情况汇总,于每月5号前将上月工作情况报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

结合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开展辖区内娱乐场所、工地务工人 员等重点人群宣传干预工作,对辖区内娱乐场所、工地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摸底登记,每月开展宣传干预工作,填写《现场干预工作记录表》,每月汇总填写《场所干预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并于每月5号前将上月工作情况报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

(1)结核病患者管理人员承担:

1、开展辖区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对辖区自愿接受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不包括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定期随访,感染者每年至少2次面对面随访,患者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

2、开展辖区病例治疗和监督服药:对辖区自愿接受其随访的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管理,发放抗病毒治疗药物,填报《成人随访及用药表》或《儿童随访及用药表》。每天监督服药2次,每年至少完成2次面对面随访。

(2)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该项工作的村级任务。

(九)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向居民提供中医治未病知识的宣传与咨询服务,逐步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等中医药治未病服务项目,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每年结合老年人体检时,一并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中心、服务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中心、服务站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或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十一)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发现或怀疑有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并协助调查。协助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对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报告。协助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报告。协助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定期对辖区内计划生育机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巡查,协助对辖区内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活动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报告。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室要建立健全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兼人员负责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提供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协管服务,及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以上巡查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次月1号按 时上报上月报表。

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该项工作的村级任务。

(十二)省级增补服务项目 1、15-49岁育龄妇女健康管理服务

结合办事处计划生育服务站对辖区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查体的时机、妇保工作及签约服务,进行每年至少2次的保健和健康指导服务,完善健康指导底册,及时将健康指导信息存档和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1)妇女保健工作室:结合育龄妇女查体工作,做好对辖区内15-49岁妇女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妇科检查、B超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检查项目。有工作方案,有服务底册、档案等服务记录,每年不少于2次健康指导及保健咨询服务。

(2)社区服务站:结合妇女保健工作室育龄妇女健康查体工作,及时通知、告知辖区内15-49岁育龄妇女到辖区中心各科室进行妇女保健和健康指导服务。

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该项工作的村级任务。

2、冠心病患者系统管理服务

慢病患者管理团队结合签约服务工作,做好冠心病患者系统管理,完善工作制度、执行方案,有工作底册、档案等服务记录;及时进行季度随访工作,并把随访信息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对于同一个居民患有多种疾病的,要相互结合好,统一安排进行相应工作开展。

(1)慢病患者管理团队:做好冠心病患者登记;审核落实村级公共卫生管理员的冠心病患者随访工作;结合服务站提供冠心病患者信息完善辖区的冠心病患者管理台帐;按照计划通知社区服务站及时 进行季度随访工作。

(2)社区服务站:通过日常门诊、首次建档体检筛查本辖区冠心病患者,并完善辖区内冠心病患者管理台帐;通过入户走访、日常门诊、签约服务等方式开展冠心病患者季度随访工作并填写随访表;及时把随访信息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服务

结合签约服务工作,做好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完善工作制度、执行方案,有工作底册、档案等服务记录;及时进行季度随访工作,并把随访信息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对于同一个居民患有多种疾病的,要相互结合好,统一安排进行相应工作开展。

(1)慢病患者管理团队:做好脑卒中患者登记;审核落实村级公共卫生管理员的脑卒中患者随访工作;结合服务站提供脑卒中患者信息完善辖区的脑卒中患者管理台帐;按照计划通知社区服务站及时进行季度随访工作。

(2)社区服务站:通过日常门诊、首次建档体检筛查本辖区脑卒中患者,并完善辖区内脑卒中患者管理台帐;通过入户走访、日常门诊、签约服务,等方式开展脑卒中患者季度随访工作并填写随访表;及时把随访信息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4、残疾人康复指导服务

对残疾人康复指导与训练,完善工作制度、执行方案,有工作底册、档案等服务记录,有康复训练器材,有重度残疾人居家护理有关资料。及时进行季度随访、康复指导工作,并把信息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1)残疾人康复指导人员:做好辖区内残疾人的信息登记;审 核落实村级公共卫生管理员对残疾人康复随访服务情况和对重度残疾人居家护理工作开展情况;结合社区服务站提供残疾人信息完善辖区内的残疾人管理台帐;按照计划要求残疾人康复指导人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随访指导服务并通知辖区内残疾人到中心各科室进行康复训练。

(2)社区服务站:通过首次建档体检筛查本辖区内的残疾人,并完善辖区内残疾人管理台帐;按照计划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随访指导服务并填写随访表;通知辖区内残疾人到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并按照中心安排对重度残疾人开展居家护理服务。

百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该项工作的村级任务。

(十三)签约服务

加快推进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家庭医生与居民建立稳固的契约式服务关系,转变医学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

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成立(调整)签约服务团队,按照分片管理的方式开展服务,制作统一的《协议书》和签约家庭登记一览表,并有工作日志。要求在日常服务工作中,以重点人群服务为重点,在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15-49岁育龄妇女、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服务时,通过自愿的原则为其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并通过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和门诊工作人员介绍,为辖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

该项工作由6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人员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为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各科室、服务团队要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科室建设,并结合中心及科室实际情况,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立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及绩效考核评价小组,负责对各服务团队、科室、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的管理和绩效考核。

(二)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项目办结合健康教育工作室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我中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宣传。要在各居委会和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张贴横幅标语,并利用宣传日卫生下乡等多种活动进行宣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要主动为居民进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讲,做到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人人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确保项目高效有序实施。

(三)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业务培训,确保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工作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及相关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四)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1、明确经费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50元经费列入预算安排。项目经费采取季度预拨方式,每季度按照区季度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结算服务经费。

2、明确经费使用范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费用,包括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人力成本支出、医疗耗材、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宣传、重点人群随访以及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需的其它开支。

3、合理确定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乡村医生的工作补助。按照《XX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分解指南》的任务分工,安排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卫生服务站承担并根据分工给予合理补偿,确保乡村医生补助及时、足额领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经考核后兑现给乡村医生。对于拒绝承担服务任务的乡医,不发放补助经费。村医可承担的服务主要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和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不包括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和部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任务。

(五)落实绩效考核制度

参照《XX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XX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制订《2017年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每月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每季度第1、2个月份重点考核各科室、服务站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服务质量及社会满意度等情况,第3个月份,在此基础上,增加考核服务数量情况。

六、工作要求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对于工作 质量不高,影响单位考核成绩的科室及个人,将对其以及其科室(团队)责任人进行问责。同时,将考核成绩纳入科室及个人的综合考核成绩。各科室、服务站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各项目标,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

1、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分解指南

2、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参考目标

篇2: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促进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使全镇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罗平县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2017)26号〕、《罗平县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44号〕、罗平县基本公共卫生考核细则、经费补偿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阿岗镇实际,经阿岗中心卫生院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圆满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思想。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使城乡居民逐步获得均等化的公卫服务,不断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镇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阿岗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阿岗镇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王晓科(卫生院院长)副组长:李兴涛(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马万稳(外科主任)

陈雄光(内科1主任)

黄兴丽(医技科主任)

查映华(妇产科主任)

施平花(单位会计)黎志鑫(内科2主任)陈付良(办公室主任)柳顺丽(妇幼专干)赵学惠(护理部主任)李梦莹(中医科医生)刘 成(口腔科主任)冯长艳(疾控专干)李志国(捏恰所长)陈兴付(革宜所长)张所平(戈维所长)李贵生(阿岗所长)杨乔奎(岗德所长)陈家奎(洒古所长)周平忠(阿窝所长)李佐菊(法朗所长)刘谷仙(海马所长)李存关(乐作所长)杨定芳(高桥所长)李应书(木冲格所长)普雄宽(以宜所长)

科室负责人、卫生所所长有变动的,由新主任、所长负责。

领导小组每年召开研究会议,制定全镇公共卫生实施方案,绩效考核方案,村卫生所考核细则,乡村医生目标管理责任书。不定期召开研究会议,总结公共卫生工作,研究工作推进进度,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解决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问题。研究全镇公共卫生经费分配办法,经费使用情况,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负责拟定实施方案、制定考核评价办法、收集报告工作情况、组织工作督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卫生所年底考核等工作。

三、具体实施办法

1、人员管理

(一)、公共卫生科负责印发《罗平县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发放到卫生院各科室、各领导小组成员、各村卫生所。

(二)、领导小组成员必须认真学习《罗平县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透彻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内容,熟练掌握各项服务规范。

(三)、各科室负责人带领科室职工学习《罗平县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做好学习记录,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完成相关科室内公共卫生具体工作。

(四)、召开一次全院职工动员大会,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公益性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可从各科室抽调工作人员,参与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

2、辖区划分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人

(一)、院长任总指挥,对公共卫生负总责,负责组织和安排公共卫生全面工作。各小组的工作概况要及时汇报给组长,以便于工作安排。

(二)、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完成各种报表汇总、上报工作及督导和考评、安排培训乡村医生、总结、落实具体工作、推进工作进度等。

(三)、公共卫生服务部人员职责:

(1)李兴涛:新农合工作审核与管理,协调,确保新农合工作正常运行,培训,传达各年县级新农合实施方案。公卫总体工作协调,乡医培训与管理,组织开展老年人体检与管理,纸质档案管理,档案室管理,公共卫生进度报表,公卫自评报告,制定计划总结,实施方案等,迎接公共卫生各种检查。联系负责高桥、捏恰两个村公卫综合工作

(2)柳顺丽:妇儿保总体工作。负责联系革宜、洒古两个村委会综合公卫工作。(3)王家良;结核病人管理,卫生协管工作,协助冯长艳做好计划免疫工作。负责联系岗德、阿岗、海马三个村委会综合公卫工作。

(4)冯长艳;负责疾控总体工作。三类慢性病人管理,计划免疫综合工作,疫苗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疾病监测等工作。负责联系戈维、法朗两个村委会综合公卫工作

(5)顾 成;中医药服务,健康教育,死因监测,乡医学历教育等,档案信息化管理。负责联系以宜、木冲格两个村委会综合公卫工作。

(6)陈江丽:儿保工作、计免门诊管理。负责联系阿窝、乐作两个村委会综合公卫工作。

(四)临床各科做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等慢性病筛查、登记、健康指导工作;结核病筛查、转诊;传染病诊治、门诊日志登记等相关公卫工作。产科做好妇儿保相关工作(产检,高危管理,产妇健康指导及教育,三病检测,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预防接种及乙肝组断,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及管理)等相关工作;检验科,B超室做好相关检查,登记好相关台帐。中医科做好全镇中医药项目指导、培训工作,参与全镇推进中医药服务工作。各科室参与老年人体检工作,根据需要做好其它公共卫生工作。

(五)、各卫生所。按中医药、疾控、妇幼、健康教育、卫生协管包相关内容做好公卫工作。

三、服务项目及任务。

(一)县级总体服务项目

根据国家、省、市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级统筹、分类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为主、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补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指导”的管理措施,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行“分类打包”管理。

(1)组织管理包。包含组织管理、资金管理、综合满意度等内容。

(2)疾病预防控制包。包含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卫事件报告和处置等。

(3)妇幼保健包。包含城乡居民健康档案、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服务等。

(4)卫生监督包。包含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

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等。

(5)健康教育包。包含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等。

(6)中医药服务包。包含0-36个月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等。

(二)、2017年工作目标及任务(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0-6岁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2017年,居民建档率、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85%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95%以上,使用率≥50%。档案由卫生院100%集中统一保管,并确保安全、保密。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设置居民健康档案室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完成新建档案、既往档案整理归档工作。要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梳理、完善既往纸质档案,以“行政村—自然村—家庭—个人”或档案流水号顺序摆放,同时建立《居民档案管理登记本》,档案摆放位置应当与《居民档案管理登记本》相对应,以方便翻阅查找;要按照“谁提供服务,谁填写表单,谁负责归档”的要求,加强重点人群的随访服务、随访表单填写和随访表卡归档工作,要建立重点人群分类服务登记本方便查询和考核;重点人群随访表单应于每年县级考核结束后及时归入个人居民健康档案中,做到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完整规范;要加强电子建档工作进度,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均必须同时建立并保持一致。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向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2种20000份以上,健康讲座不少于12次,每次讲座人数不少于30人至50人;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每周播放2次,每月播放8次以上,并且有照片,有记录;卫生院组织面向公众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9次,设置永久性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每两个月更新 4

一次,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讲座每季度不少于1次。任务完成100%。做好相关宣传日宣传活动。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开展个性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教育活动。要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不断丰富健康教育工作内涵,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性和实用性,健康教育覆盖率达75%以上,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养成率25%以上,健康教育接受率达50%以上,健康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加大对艾滋病的宣传力度。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风、麻腮风)、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流感疫苗、水痘疫苗、HiB疫苗等二类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6岁以下儿童健卡、建证率达95%以上;2016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要求95%以上,规范疫苗疫苗管理,做好相关台账。杜绝一类疫苗的控制传染病流行。做好春、秋两季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补证,疫苗补种工作。严格按照免疫规划有关工作要求和(曲卫字〔2017〕20号)关于《云南省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做好预防接种各项具体业务和管理工作。做好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

(4)儿童保健

以加强儿童保健为目标,对0-6岁的儿童实施健康管理。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机构要对辖区内0-6岁的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按照服务规范进行随访管理:新生儿家庭访视1次,新生儿家庭访视率达到98%以上;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4次(含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1次)、1-2岁儿童健康检查4次(含中医药健康管理4次),3-6岁儿童健康检查4次(含中医药健康管理1次)。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88%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8%以上,高危儿童管理率达98%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 ‰以下。

(5)孕产妇保健

以加强妇女保健为目标,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对孕产妇的孕期保健不少于5次,产后访视1次,产后42天健康检查1次,产后访视率达 98%以上,孕妇在管率是上一活产数的60%以上、高危孕产妇筛选率≥10%,管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产妇HIV、梅毒、乙肝检测率达100%;孕期HIV、梅毒、乙肝检测率≥80%;孕12周内“三病”检测率达60%以上。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

+6(6)高血压管理

对高血压及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对确诊原发

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每次随访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全镇管理高血压病人5100人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以上;血压控制率达35%以上。对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增加2次随访。对危急重高血压进行转诊。

(7)2型糖尿病管理

对高血压及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进行测血糖筛查。对确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服务规范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每次随访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全镇管理2型糖尿病病人1000人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以上;糖尿病患者控制率30%以上。对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增加2次随访。对危急糖尿病人进行转诊

(8)老年人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要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按照服务规范进行1次健康体检(在2016年老年人体检中增加腹部黑白B超检查,主要检查肝、胆、胰、脾等脏器),开展1次生活自理评估,健康管理率达到80%以上。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年人并负责结果解释。检检任务3500人以上。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管理任务数327人。6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占全人群的比例达4‰以上,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1次疗效评估和1次年末健康体检。管理率在9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70%以上。服药率、政策知晓率达到60%以上。对基本稳定和不稳定的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增加4次随访。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讲座和咨询服务。与各科室签定艾滋病保密承诺书,做好艾滋病相关工作,孕产妇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三病”早检率达60%以上。采取母婴阻断,严防新生儿携带乙肝、艾滋病。做好死亡病例登记与报告,全镇死因监测报告不低于400人。按要求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均要达到100%,传染病及时调查和规范处置率达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为100%,及时审核率100%,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100%。完季度分析,总结等。按规定对报告管理传染病给予经费补助,一般传染病25元/例,对传染病迟报责任医务人员给予扣2000元/例,漏

报扣1000元/例处罚,传染病做得好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11)卫生监督协管

按要求配合县卫生执法监督局做好辖区内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及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常规性巡查监督等各项工作,要求工作记录齐全,真实准确。对2所中学,43家小学,31家幼儿园,13家卫生所,1个卫生院,10余家无证行医点,40余家旅馆、美容美发店、岗德、阿岗自来水供水单位等143家个监测点建立档案信息,每家不少于4次巡查,合计巡查400余家次,督促办证。告知10余家非法行医点停业,并向卫生监督导局报告相关信息,做好总结。

(12)中医药保健

严格按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国卫基层发〔2013〕7号)文件要求,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指导工作1次;对0-36个月儿童家长进行中医健康指导6次(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岁)。目标人群覆盖率达50%以上。按照(云卫办中医发〔2016〕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统一使用台账、服务记录表、准确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加强培训,逐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13)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开展可疑者推介转诊,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督促其规范服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一是普通初、复治肺结核患者。强化期1次/10天(含第一次入户随访)、继续期1次/月;普通患者延长强化期治疗,强化期1次/10天(含第一次入户随访)。治疗期至少随访普通肺结核患者10-12次。二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注射期,每天注射,督导服药1次,记录1次/10天。非注射期,1次/月。治疗期至少随访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4次、广泛耐多药患者52次(均含第一次入户随访)。三是2016年确保“四个率”任务指标完成,即全人群结核病可疑者推介到位率≥2‰;阿岗镇140人。肺结核患者管理率≥90%;肺结核患者随访管理完成率≥90%;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90%。四是患者完成疗程后,治疗记录卡/服药卡交县级结防机构或耐多药定点医院留存,提供服务的机构需记录“肺结核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存入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做好结核病患者健康档案的标识管理。

(14)、公共卫生其它工作

根据上级临时的安排布置,按要求及时完成。

三、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每年根据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一)建立考核制度

按照有关要求,组织考核工作。重点考核各科室、各卫生所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为确保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落实到位,特制定了《阿岗镇2017年乡村医生目标管理责任书》,《阿岗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考评细则》,并以此《细则》为考核标准,对各卫生所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奖惩分明。

(二)计量和综合考核相结合

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3项服务采取计量考核方式,按服务工作质量和数量核定补偿,其他项目采取综合考评。

(三)考核结果的利用

考核结果与考核挂钩,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考核情况向社会公示,结合群众评价,将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按照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督检查及乡村医生和管理培训力度。定期组织自查自纠及检查督导,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定期到各卫生所抽查督查相关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

(三)参加技术培训 要积极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基本医疗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四)加强经费管理 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和发放乡村医生工资补助,按季度发放乡村医生公共卫生经费。

(五)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临床各科室、各卫生所明确职责,严格按2011版规范落实公共卫生工作,严禁弄虚作假,虚报数据、材料,否则后果自负。

罗平县阿岗中心卫生院

篇3: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江苏省6个卫XI项目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和管理资料;现场调查问卷资料。

1.2研究对象

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农村居民。调查3年内行政区划无变化的所有乡 (镇)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个乡 (镇) 随机抽取3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随机抽取各类服务对象调查服务满意度。共调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所, 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280个, 有效调查1 391人, 有效调查率99.4%。

1.3研究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小组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知晓及满意情况采用机构拦截调查的方式, 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

1.4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统一培训调查员, 质量监督员调查过程监督, 随访核查, 数据双人录入和EPIDATA数据库校验等, 保证了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

2.1 项目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涉及面广, 为便于管理和协调, 由县卫生行政机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县、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建立项目管理组织, 各机构间明确职责分工, 自上而下形成三级卫生服务和管理网络。调查表明, 98.1%的乡级卫生服务机构、99.6%的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管理组织, 有完善的工作制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管理、服务运行体系较为健全。

2.2 绩效考核

现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 主要从项目资金管理的角度出发, 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财政部门及专业卫生服务机构参与, 结合项目规范的要求实施绩效考核。考核面包括了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建设、资金管理、技术服务、服务成效等, 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 这种方式对保证专款专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人力资源配置

6个项目县每千人口专业卫生服务人数平均3.4人, 6个项目县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其中溧阳最多4.1人, 高邮最少2.8人, 均高于2009年东部县区2.46人的平均水平[1]。

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服务人口分别为44 737人、3 830人, 平均拥有卫生服务人员分别为11.1名、3.4名, 服务人员与服务人口之比分别平均为1:4 030、1:1 126。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中具有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乡村医生资格的平均为5.6名、0.8名, 即每个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中仅50.5%的乡防保人员和23.5%的村医具有合格的专业卫生服务能力。

2.4 经费保障

总体上县本级财政经费投入相对充足, 按户籍人口核定基本公共卫生经费, 6个项目县除高淳外均已达到或超过15元/人的卫生部要求,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丹阳达到20元/人。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比例分别为71.4%、2.8%和25.8%, 仅16.7%的地区得到所属省辖市的财政投入。 (表1)

2.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分析结果显示, 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开展, 传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对较为规范, 如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预防接种、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等。由表2可见,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宣传栏设置率达100%, 更新频率平均8.4次/个·年, 超过国家规范的要求;传染病报告率、预防接种证建证率均达到100%, 适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平均为97.9%, 新生儿访视率、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平均为97.7%、98.5%。

部分新增、深化的服务项目, 如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 项目开展时间短,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上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从表2显示,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平均为62.3%, 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率为86.1%;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均达90%, 但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为71.2%、62.3%,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平均97.1%, 但健康体检率仅68.4%。表明38%的居民尚未建立健康档案, 已建档案中13.9%为纸质档案, 纳入管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中28.8%、37.7%健康管理效果不理想, 而纳入管理的老年人中32%未开展规范的健康监测。

3 主要问题

3.1 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效率不高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主要侧重于项目补助资金管理, 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额度挂钩, 间接强化了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偏离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本质[2]。另一方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主要由卫生系统牵头, 财政部门多是参与性质, 或者仅着眼于项目经费管理层面, 考核本质仍属于卫生系统内部的行政业绩考核, 考核主体、考核对象隶属同一利益团体, 考核结果较难做到完全客观真实, 弱化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追求社会效益的服务宗旨。

3.2 经费保障相对不足

项目资金的足额筹集和实际拨付到位主要取决于各地财政, 由于事权和财权分离, 加上地方财政困窘, 日常防病经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常以捆绑打包的形式整体拨付, 表面看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足额筹集, 但其他卫生经费却相应减少, 存在事实上的挤占挪用, 经费保障仍然不足。

另一方面, 全部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各项服务内容, 人均15元的经费补偿额度相对较低。以健康档案为例, 村卫生室建立一份健康档案经初步测算约需投入11元, 实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投入仅为6.3元, 仅占实际支出的57.7%, 其余则需服务机构自行补偿。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5.3%, 但体检率和辅助检查率仅68.4%和56.1%, 主要原因之一检测成本较高。

药品零差价政策、绩效工资改革等外部环境的变化, 改变了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传统的经费收支结构, 而实际补偿相对有限, 以某乡卫生院为例, 从药品零差价政策中得到的补偿仅业务总收入的4.8%;目前基本公卫经费测算以当地户籍人口统计, 流动人口的经费补助为空白, 需要服务机构自行补偿, 也间接造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的不足。

3.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服务内容不完全相同, 村级承担了大量随访工作, 而服务人员数量、人员结构与工作量明显不匹配。服务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专科毕业者少, 多为转岗培训, 不能满足居民健康需求[3]。村医待遇不高, 难以吸引医学毕业生, 现有村医队伍以返聘人员占多数, 年龄偏大, 业务素质和技能远不能满足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

3.4 专业技能保障不足

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总体上较弱, 离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因经费、人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县级专业卫生服务机构不能提供系统、有效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持,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与快速增长的居民公共卫生实际需要不匹配, 也间接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程度和服务效果。

3.5 居民参与和配合度不高

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认知不够, 不了解甚至误解, 以及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缺乏足够信任, 在组织实施健康讲座、健康干预和指导等服务时, 居民的参与度、配合度不够, 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4 建议

4.1完善督导和考核方式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与监管机制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4], 而确保政府投入的有效性, 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数量、质量和可及性, 必须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管机制[5]。因此, 建议加强适宜的项目评价和绩效考核研究, 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和绩效考核形式, 科学确定评价和考核指标, 加强对服务过程和服务质量的督导、考核;适时引进“第三方”监管评估机制, 由与利益无关的第三方实施日常工作督导或项目绩效考核, 明确利益方、服务方、管理方的三方职责和义务, 逐步完善督导考核机制,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化程度和绩效考核效率的提高。

4.2强化各级政府的筹资职责, 积极拓宽渠道

现行的财政分权制, 间接形成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难以匹配的局面。县级地方政府承担宠大的支出责任, 但是财权有限, 造成地方财力难以满足支出需要。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医药卫生体制重点工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因此, 要再次明确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责任, 增加市级财政对下辖地区的公共卫生补偿职责。另一方面, 合理、优化配置基本公共卫生资源, 对项目的绩效考核和经费拨付, 除了常年可测的工作量, 建议结合上年度的服务情况, 适当考虑流动人口等不可预知且无补偿基数的服务量, 增加对这部分服务的经费补偿, 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公平和效率。

4.4加强政策宣传和组织合作

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宣传, 让居民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和目的, 提高群众认知度;另一方面, 加强卫生、农业、财政等多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共同鼓励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努力配合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3完善资源配置, 提高服务能力

现阶段,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的最大障碍[6], 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 取决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7]。建议在科学测算工作量的基础上, 根据服务量适当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数量,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与各类医学院校合作, 建立满足本地区需要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 并从政策上给予学费、收入保障。另一方面, 建立长期、稳定的继续教育机制, 明确县级及以上专业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职责, 并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 以健全、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保障机制, 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S].

[2]王峦, 程晓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界定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步骤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23 (6) :19-20.

[3]曲乃强, 袁庆辉, 靖雪研.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8 (9) , 69-71.

[4]朱晓丽, 代涛, 王芳, 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 28 (2) , 121-124.

[5]王伟, 任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10, 31 (6) , 58-60.

[6]韦潇, 代涛, 朱晓丽, 等.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部分地市主管领导调查[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 3 (11) :32.

篇4: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79-02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提出了要求,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以推广,使得各地区的之間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而且在其不断深入和推进下,各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起来,推动了均等化进程[1]。各地区也对服务项目、资金投入、各项制度等内容以文件的形式加以确定,各地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实现均等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导致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各大网站(卫生部网站、政府网站等)的浏览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对现阶段全国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加以了解。选取我国东、中、西三部9个典型地区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各项管理中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

1.2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研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我国东、中、西三部的典型9个地区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2.1资金方面

2.1.1资金投入不足

各地区之间资金补助的标准并不统一,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2]。依据资料可知,东部地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比较多,2013年天津市、北京市、南京市、青岛市等东部城市中的资金补助标准为平均30元/人,而在中西部地区的资金补助标准为平均20元/人,甚至还不足。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地方财政资金不到位,使其补助达不到标准;其二是资金补助不能及时到位等。

2.1.2资金使用与管理不当

因为没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成绩考核制度,这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不能及时到达,使得资金出现拖延现象,有时两年并一年进行拨费,即使资金到位也不能对其进行管理,使得使用不合理,出现资金沉淀现象[3]。同时,地方存在错误的指导思想,出现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使其不能直接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

2.2人员方面

2.2.1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服务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资料的分析得知,我国没有建立基层卫生人员的流动制度,编制问题是人员数量不足问题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使其具有流动性,对其服务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边远或农村地区,对人员的吸引力更低。

2.2.2不合理的人员结构

根据资料可以得出服务人员结构不合理,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对人员没有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具有全科医生资格的人员不多,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员配备存在很大的缺陷,缺少技术人员,无法为人们真正服务,而且普遍学历较低,城乡差距明显。

2.3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差异

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差异。根据资料显示,城市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项目较多,而且开展时间较长,而农村项目少,开展滞后。根据中部地区的建档率可以看出,就某个城市来说,部分县的建档率为3.14%,而有的区最高可达70.58%,有明显的差距。而且相对于城区,农村地区对于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人保健方面的推广率也不高。同时,项目不平衡的开展,许多新项目不能顺利开展,尤其是重性精神病方面,项目开展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问题,与国家相关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4]。

3讨论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解决,使其差异性缩小,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开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1资金方面

针对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与管理机制,而且要建立责任制,规范资金使用行为使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政府机关要对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可以及时的投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中。

3.2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结构不科学的现状,要对其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比如,竞争上岗、岗位聘用等。同时要明确编制,实行定岗、定编却不定人的制度,要对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培养出具有全科医生资格的人才,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3.3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落后地区的制度建设

针对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差异性,必须加强其相关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健康档案制度。加强老年人保健和慢性病管理在农村的推广,重视重性精神病等,缩小城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得绝大部分的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解决,使其地区间的差异缩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全面开展,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伟,任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0,31(11):58-60.

[2]陈丽,舒展,姚岚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8):23-25.

[3]陈珉惺,吕军,郝超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的构建与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1):876-879.

篇5: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程序,推进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15‟35号)、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修订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鲁卫基层发„2015‟5号)和县卫生计生委、县财政局《济南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济卫基卫发„2016‟10号)等文件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考核目的

通过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将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挂钩,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考核原则

(一)坚持逐级考核、结果复核的原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全面考核。县卫生计生和财政部门为项目考核主体,每年对所有项目实施机构进行全面考核,对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复核。

(二)坚持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县级制定辖区项目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考核程序,明确被考核机构,并在考核前公布绩效考核具体安排,将考核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三)坚持科学可行、严谨规范的原则。坚持任务目标与 补助标准相统一,根据国家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质量指标、重点指标和难点指标考核。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考核流程,加强对考核专家和考核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考核程序,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坚持反馈激励、跟踪整改的原则。将整改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对于考核结果良好的给予奖励,未达到考核标准要求的适当扣减补助经费。

(五)坚持全面考核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专业机构、局机关等日常管理和补助经费使用监督,通过全面考核促进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服务过程不断规范。

三、考核依据

(一)各级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相关文件;

(二)各级卫生计生、财政部门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绩效考核和资金管理办法;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等有关文件;

(四)各级卫生计生、财政部门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绩效考核及其他与项目相关文件。

四、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

(一)考核内容。

1.组织管理。考核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责分工和落实、人员培训情况。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分工和落实、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服务模式、人员培训、项目宣传、数据统计分析、绩效考核工作落实等情况。

2.资金管理。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执行、财务管理等情况。

3.项目执行。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和地方增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情况,包括各类服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辖区村卫生室同步考核。4.项目效果。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档案动态使用、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效果、居民知晓率、服务对象满意度、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等情况,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的成效。

(二)指标体系。

现场考核分为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执行和项目效果(综合满意度)四部分,分值分别为10分、10分、70分和10分。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次考核使用全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县、乡两级考核指标应当不少于国家和省、市级指标体系的内容,考核标准不低于国家和省、市级要求。

五、考核实施机构

县级考核由县卫生计生局和财政局根据国家、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制订绩效考核方案,采取邀请第三方或组织县级考核专家的方式,进行现场考核工作。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也要成立相应的考核组织,对辖区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考核,并开展单位内部绩效考核。

六、考核对象、范围

1.考核对象。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县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含11家乡镇卫生院(考核20%以上的村卫生室)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2.考核范围。县级每年考核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年覆盖辖区不少于20%的村卫生室。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单位内部每季度进行1次绩效考核。

七、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按自然年,原则上为一年。县级考核全年不少于2次,年终考核于12月底或次年1月初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为季度考核,要在下一季度初(务必于县级考核前)完成上一季度考核。

八、考核方法步骤

(一)考核方法

现场考核一般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核查、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入户访谈核查等形式进行。电话调查可委托第三方开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现场考核组同步实施。支持和鼓励依托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考核。

(二)县级考核步骤

1.制定考核方案。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下发绩效考核通知,告知被考核对象具体考核内容、办法、程序、被考核机构抽取方法、需准备考核资料和结果应用方式等。

2.收集考核材料。提前收集和分析被考核机构的自查考核报告、自查考核数据、相关人口数据和卫生数据等基础资料,了解项目工作基本情况。

3.制定考核手册。确定承担考核具体机构,组织专家细化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统一制作各类考核工具表、统计表、问题反馈表等;根据考核人员遴选标准,组织考核专家组;开展考核前培训。

4.确定考核样本。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样本。

(三)现场考核步骤

1.听取汇报和座谈。听取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汇报,并根据汇报与项目相关人员进行座谈,深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收集有关意见和建议。

2.现场抽样。按照考核方案要求,抽取被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样本机构、服务对象等。

3.查阅资料和现场考察。收集、查阅和核实项目管理制度、考核填报表、会计凭证、健康档案和其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核查情况,延伸到项目开展地点,实地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记录所有原始数据和核查情况,对重要数据和资料,通过复印、拍照、收集原件或电子版等方式留存,以备复核。

4.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定性访谈和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基层工作人员和城乡居民进行调查。访谈以面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电话访谈等其他方式。

5.考核评分。采用相应工具表,对各考核指标进行评分。6.反馈交流。现场于与被考核机构进行反馈交流,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应由被考核机构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7.质量控制。严格遵循考核方案,遵守工作纪律,实事求是地反映项目开展情况。考核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加强质量控制,统一解答相关技术问题。设立质控员,对考核数据、考核材料的完整性、客观性进行复核。

8.分析和总结。现场考核结束后,考核组质控员对考核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可信性进行整体复核,校正或清理错误的数据,补全不完整的材料。汇总、分析考核数据,总结项目和考核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形成考核工作报告。

九、考核结果应用

(一)信息公开。要落实绩效考核信息公开发布制度,考核完成后及时向上级卫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考核结果和应用情况,向被考核机构通报考核结果,以适宜的方式向社会公开绩效考核结果。

(二)奖惩机制。县卫计局建立奖惩机制,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相应扣减补助经费。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挂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是对各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各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工作业绩进行综合测评的重要环节。对绩效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奖励;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 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当年考核排名最后一位的机构,取消该机构评优评先资格;连续两年考核排名最后一位的机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组织诫勉谈话;连续三年排名最后一位的机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采取问责追责,严重者调离工作岗位。承担上级考核任务的机构,按照上级反馈的考核成绩和奖惩结果落实奖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各基层医疗机构也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科学确定奖惩分数线,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相应扣减补助经费。

(三)资金分配方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实行“先预拨、后结算”方式,分级考核、按工作完成情况分配资金。县级每半年或者年终一次结算,季度、半年考核成绩按照比例计入年终考核。考核实行百分制,得分超过90分的拨付全部项目资金,得分90分以下的按得分占总分的比例拨付资金,项目扣罚资金按照考核成绩对考核得分90分以上的单位给予奖励,奖励资金根据受奖单位考核分数和服务人口数按比例统筹发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按照绩效考核成绩,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结算。

(四)核定任务。根据考核结果,合理确定下一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人口、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工作重点。

(五)强化整改。对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经验,并推广交流。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服务和加强管理的意见,督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整改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除扣减相应的补助资金,追究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提供服务的资格。对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充分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探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指标纳入对基层政府工作考核、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等考核指标。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合理安排,保障考核工作有效开展。

(二)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机构管理,通过绩效考核,督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提升考核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抽调精干力量建立相对稳定的考核专家队伍,包括从事卫生管理、财务管理、公共卫生、中医药、基层医疗卫生等专业,具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管理、服务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有协作精神的人员。加强考核专家队伍培训,熟悉工作规范和考核要求,准确掌握考核标准。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使城乡居民了解项目内容和免费服务政策,调动其参与积极性。鼓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及村(居)委会参与考核,充分听取社会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篇6: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

活动工作简报

信息来源:黄楼卫生院

作者:程言军

2017年7月14日

根据县卫计委《2017年丰县卫计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活动方案》的要求,黄楼卫生院多种方式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一、制作宣传牌,悬挂宣传横幅。在卫生院显眼位置各制作了三块长1.2米、宽1米的喷绘宣传模板;各村卫生室制作长1.2米、宽1米的镶边宣传牌,悬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横幅。主要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大类46项的内容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的作用和意义,有效解决不同职业人群因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不足导致感受度不均衡的问题。

二、利用电子显示屏、手机微信、QQ群等新媒体。卫生院LED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标语;将丰县卫计委制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宣传牌内容发到各村医务人员手机微信、QQ交流群,在输液室供大家观看。

上一篇:梁家墩镇两基工作汇报(2008_2011)下一篇:居住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