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创意写作

2024-05-13

新媒体创意写作(精选8篇)

篇1:新媒体创意写作

我眼中的创意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

当我在大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到“创意”这个词的时候,还曾满心欢喜的认为自己的某些奇思怪想没有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扼杀掉,还可以忽而地出现。然而大二的第一学期在上“广告课程设计I”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创意”。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认为创意只是一种天赋,像我这样表面平凡内心也平凡的人,是不会在“广告人”这条路上待多久的,就这样,我自我否定了自己的“创意”。

现在,极不情愿地翻开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是因为不想也不愿提起任何有关“创意”的课,再揭当年留下的伤疤。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创意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人生资源的积累和能量的开发”,优秀的创意要求我们学习如何创造性地生活,从广度和深度上体悟和感受生活,学习别人对生活表达的一种方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语言。创意是一种无法言传的生活态度,如果对周围的环境没有特殊的感悟力,没有想象力,没有自己消化,然后产生得到风格的能力,学习再多技能都是没用的。这样的话,让我有了一种重拾旧梦的感觉。

作者李欣频在《写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之前》中写道,写这本书的最大目的,是为纪念已经逝去的影响她一辈子的甘训宾老师。我从中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的身影——他把你看做是一块璞玉、一颗原钻,只要假以智慧磨练,就可以发出耀眼光辉。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其实是要让孩子有百分百对自己生活的决定权。那样子的人生,才不是黑白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女儿很棒,如果我有这样的女儿,我一定很开心”,这让我想起多年前高三的班主任——张丽梅老师,她也曾对我的父母说过类似的话。多年之后,每当母亲跟我提起我以前如何不好好学习,必须要提到的就是我的这位班主任,母亲总说老师当年如何如何的对我好,只是我辜负了老师的用心良苦等等,而每一次我都无言以对。我想我只能让自己永远不懈奋斗,如果以后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哪有脸面再见当日恩师。

然而,我读着读着就会泪流满面,师生情意之深让我感动,老师对学生的教诲与启迪深深地触动着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牵挂也在文字中处处流露。这二十几年一路走来,有很多老师给予我莫大的帮助,然而与作者的这位老师相类似的就是我的高三班主任。我也不想多年之后却只有少许时间陪伴在她身边,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多多陪伴我的恩师。

第一堂课《如何在意外频传的时代活下来》中提到有关的《大逃杀》影片的叙述,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部美剧悬疑片《终极面试》(好像是这个名字),影片中有六个人要参加某公司最后一轮考试,而最后只能有一个留下。求职者都被安排在同一间密闭的屋子里,要求只要在规定时间内答完试卷上仅有的一道题即可,最先答完者获胜,然而试卷上没有任何能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文字。于是他们开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角逐。

就像本文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样,最后让人们懂得要做一个“外水内山,外柔内刚,本性很好,又有耐心,别人对你放心,没有防备,把你当盟友而非敌人,也才可能把资源共享给你,不会在你一转身就扯你后腿或放暗箭”,同时让我们明白:社会并不如想得那么安全,学会如何生存对我们的重要性。

第二堂课《如何开挖自己的生命穴脉》中核心就是要“不受限的演化自己的灵魂物种,一个人绝对可以活出很多种精彩的风景,请相信自己的力量”。

文中提到“创造”与“毁灭”两股拉扯的力量,也就是“善”与“恶”两个小人在身体里的斗争。作者以《魔鬼、性、狂想曲》为例子来说明每个人心中的善神与恶魔,“我们的挣扎都是因为两股力量的拉扯,有时我们会相信自己,会帮助别人,那就是‘善’在鼓舞我们发挥力量;有时我们会沮丧,没自信,想伤害别人或毁灭自己时,那就是‘恶’在诱惑或考验”。最喜欢文中最后一句话“自己永远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但同时也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样的例子在国外的电影中并不少见,第63届奥斯卡影后获得者娜塔莉·波特曼出演的《黑天鹅》,她饰演的Nina在最后的挣扎和斗争中,将人性的善与恶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三堂课《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我认为是这本书中我最需要花时间钻研的一节,在这节课中我学到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不是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什么,而是必须要完成什么。联系到自己当下的生活状况,在全班剩余26位同学都选择找工作的时候,我和另一位同学选择了考研。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找工作的各位奔波在各大小公司间,投简历、实习、面试,而我也是忙自己的。我不知道我们各自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只是在努力做自己的事情。

以前用“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并未曾体会到任何精妙的地方,然而这一节中作者写的这样几句话“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自己挑战,请保持绝对的专注,千万不要分心,专心一致才能‘至’”改变了我对该成语的理解,只有专心了,认真地努力地专注地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长期的积累自然而然会将这些努力的量达到完美的质的转变,所谓“至”就是“达到”,“致”就是“完美”。这是我在这一节课中学到的最大的鼓舞。

这使我想起很多励志的影视片,《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还有很多大人物的经历也会给我们很大鼓励。

成龙在小的时候一直是跑龙套,他的第一个角色是演尸体。他在一期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中讲到,演尸体也有很多学问的,什么时候开始吸气,什么时候可以换气,什么时候不能再有任何呼吸,这些都得看导演的指挥和机位的移动等,到后来他是演尸体最好的一个,每次导演让演死人的时候,都会下命令“让成龙死在最前面”。正是在这样一个小细节上都肯下功夫的踏踏实实的成龙,最终在好莱坞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而且他还尝试着不同的角色变换给他带来的不同体验,做多面角色的自己,永远给观众新鲜感,直到现在仍是演艺界的大哥。

著名的音效大师程小龙,他为了要达到与影片相一致的即夸张又生动的效果,不惜熬到凌晨做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与剪辑。国际著名导演吴宇森、程小东、王家卫、谢晋等,他们在每一次拍片前都要对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指导、规划,如果有哪一位演员做的不合他意,不是他想要的效果,他们会让你一遍又一遍的重拍,甚至自己亲装上阵演示,直到最后让他满意为止。还有连续获得六届影帝的台湾影星黄秋生,他就是从一个小配角成长起来的,然而他的配角人生却无人能敌,他对配角的演绎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又恰如其分。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就掉进了作者的文字书写中,因为作者李欣频是以电影为例来讲这十四堂课的,而我的思维也竟然就逃不出电影。以上是我对本书前三堂课细细品读之后留下的感想。从书中我明白,接下来的生活中,如何重新审视自己,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完成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整本书的编排结构是,前三堂课是一个大框架,给读者一个大体方向,而后面的十一堂课是对前三堂课的深化和扩展。所以,细细研读前三堂课可以让我们给自己定位——将来要做什么事,后十一堂课则是将定位细化——要如何去做,才能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决定下午要提笔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中午,在一家小饭馆里意外地发现了一本杂志上有关李欣频的信息,那则文章的题目是“‘文案天后’李欣频,每天都是新人生”,从中我认识到一个最贴近生活的李欣频,于是当即决定,偷偷将那两页纸撕下来带回去。下面是我摘录来的两则文案:

第一则是她大学期间投递给诚品书店的聘稿,文案中她用文字写下了诚品阅读者的群像: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

梵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后背乘凉;

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潜意识的秘密通道;

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

卡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

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欢迎各种可能的阅读者。

另一则是诚品书店要搬家时,她是这样写的启示录:

送旧迎新,移馆别恋;

卡缪搬家了,莫内搬家了;

瑞典KOSTA BODA彩色玻璃搬家了;

英国WEDGWOOD骨瓷搬家了;

法国HEDIARD咖啡搬家了;

可哥诺可皮件搬家了;

金耳扣大大小小的娃娃也要跟着人一起搬家了。

她的意思是,不是书店在搬家,而是作家艺术家在搬家,他们的书柜陈列架在挪窝。

“文案天后”从此冠名。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只有19岁的她,其实已经有了很多人39岁才有的看世界的眼光。这就是她为什么要建议“栽培自己(第四堂课)”,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书可以带着我们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电影也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灵体验。

在此借用她的一堂课《想象力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来鼓励自己,永远不要否定自己没有“创意”。开发自己,发现其他生命的美丽。相信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独特的生命惊喜。

非常感谢老师及时建议看这本书,也非常感谢作者,让我重新燃起“创意”的火花。

学号:B08090429

学生:赵晓靖

篇2:新媒体创意写作

摘 要:本文首先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界定、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现象三个方面展示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然后从现象出发,论述了新媒体艺术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新媒体艺术对复兴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的意义,并强调了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体验经济与美学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总结了新媒体艺术在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美学经济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达》骄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号》创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纪录。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阿凡达》获得三项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该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中国国内,不仅出现了连夜排队抢票的景象,在一些没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现了组团去附近城市只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达》的“壮举”。这样的疯狂和痴迷,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绝佳魅力。

新媒体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状态,二是增强了信息传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三是实现了高科技、多技术、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体艺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以现代艺术为内容,以大众传播科学理论为纲领,将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技术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并且,以此对文化艺术本身和文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来自以英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文件,因此带上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与其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认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认同意义的概念目前还未产生。我国近年来发布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仍未采纳“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说法,而是保留了过去的称谓“文化产业”。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创意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项目主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约翰·哈特利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描述一方面在于创意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即质量因数,这两方面的结合。它是近些年来在新知识经济范围内的信息通讯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的语境下,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提供城市消费者交互式运用的概念[1]。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主导,以艺术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传播为支撑,以文化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国家、行业、技术领域交叉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以上二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区别文化产业的认识中,都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等新传播方式这类要素的创意地位。

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英国将其分为13类,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子出版、时尚、互动休闲软件、影视、音乐、表演、电视广播。美国依旧版权分为4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联合国则分为传媒、卡通、电影、娱乐、网络游戏、旅游、文化、网络信息、音乐、戏剧艺术、艺术博物馆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认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动装置、虚拟装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动画动漫、影视广告、网络游戏、数码艺术设计、数字插画、CG静帧、数字特效、DV、数码摄影等。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但共通点就是被大众所接受的途径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动,通过人的触摸、空间移动、声、光、电等的效果,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联系、融入、互动、转化、展现这五个阶段。首先必须有人与装置之间的联系,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通过与系统和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与人的意识之间的转化,最后展现出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效果。

将当代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发展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它已不再仅仅依赖个体艺术家的才华和灵感,而是依赖整个艺术创作体系、艺术传播过程及方式、艺术媒介手法与参与方式等的全面创新。图像时代、消费时代以及“数字化生存”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实语境。

首先,图像成为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对许多人来讲,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时代的图像主要集中于用声、光、电为载体的多媒体种,而不再集中于平面中的图像、文字等这类静态印刷物中。“当代艺术及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听觉的感官艺术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这已经是不容小觑的事实。”[3]

其次,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商品的价值已不只是其使用价值,人们消费商品,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内心需要的符号消费、仪式消费等,消费也成为艺术活动的基本方式。艺术经纪人出现后,处于艺术家和群众之间,他们了解并熟悉艺术家,懂得艺术欣赏,自身又赋有很强的营销能力,清楚明白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他们富有经验,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

篇3:微电影:儿童创意写作新范本

我的写作教学与微电影, 有过一次美妙的邂逅。

2004 年9 月底, 我接到了作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张化万先生的“紧急通知”:备一节作文课, 在10 月下旬的“浙江省习作写话研讨会”上展示。后来的十几天, 我将所有的作文教学听课笔记和所能找得到的作文教学设计, 翻了个遍, 始终没有找到灵感。找累了, 我便找出一些碟片来放松一下。这时, 一张片子跳入了我的眼帘———《冲出亚马逊》, 瞬间, 很多鲜活的画面, 重临脑海。

突然间, 那种“蓦然回首, 那课却在碟片深处”的感觉油然而生———对, 就用这部电影片段为引子, 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 飞向亚马逊河, 展开虚拟探险, 然后将想象之旅记录成文。

以下是第一次执教 《亚马逊河探险记》的片段———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亚马逊河的信息, 之后, 课件播放亚马逊河的风光片和 《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剪辑———战士与鳄鱼搏斗的场景。教师结合课件画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亚马逊河原始森林的特点。紧接着, 在飞机起降和三段节奏不同的音乐中, 教师用富有启发性的简洁语言, 把学生“带进”亚马逊河原始森林, 之后, 让学生动笔写作。以下为学生的习作片段。)

生:森林深处, 到处是厚厚的苔藓和密不透风的荆棘。忽然, 我听到一声尖叫。我们艰难地穿过荆棘, 只见郭丹丹定定地站在那里。我来到她身边, 关切地问:“你怎么了?”郭丹丹惊奇地说:“你们快看!”这时, 我看到了最神奇的景象———近千只的大白蚁群正在草丛间忙忙碌碌地寻找食物。一小队约30只、体长约3 厘米的大型黑蚂蚁突然一个接一个冲过来, 它们凶神恶煞地扑向白蚁, 用大颚紧紧夹住后者, 身体一弯, 尾部的毒针刺向可怜的猎物, 被袭击的白蚁几乎在被刺瞬间就不动了…… (掌声)

课堂上, 孩子们兴奋异常。他们, 沉浸在虽为虚拟实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中。

更让我欣喜的是, 后来, 带班老师告诉我, 班级里半数以上的孩子, 课后兴致勃勃地写作亚马逊河探险小说连载。最多的孩子, 居然写了近3 万字!

是什么让孩子们对写作如此兴致勃勃、欲罢不能?

正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后来评这节课所说的:“学生想象的饱满、自由的展开, 直接决定着想象作文的成功与否……设计中, 伴随着情景音效的呈现, 张老师有几句断断续续的启发性叙述语。其实, 这些洗练的充满着诱惑的话语, 正是再典型不过的想象唤醒语……它们就像是一味味药引子, 酵化出学生想象世界的生动图景;又像是一块块吸铁石, 吸附起学生心灵空间的每一个可资玩索的细节。”

的确, 是“生动的音效”和“启发性的话语”, 唤醒了儿童沉睡的想象, 建构了他们脑海中的新表象, 激发了写作冲动和创意灵感, 因此孩子们才那样兴致勃勃地沉浸在创意写作的快乐之中。

这, 大概就是我写作教学生涯中, 第一次与电影的“亲密接触”吧!

二、从微电影到儿童创意写作

初尝甜头, 兴奋不已。

后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从北京特级教师张光璎先生那里得到了一段3 分钟的视频:荷兰一家智能图书馆, 里面所有椅子都是智能化控制的。一张小小的磁卡, 可以驱动椅子———它会跟着主人随意走动;一张卡, 还可以指挥多张椅子。我将这段妙趣横生的视频搬到了课堂上, 让学生看后开展“头脑风暴”———对图书馆的智能椅进行“二代升级”。课上,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纷至沓来, 创意写作水到渠成。

两段视频, 辅助儿童创意写作, 都很成功。这, 仅仅是巧合?

我陷入了沉思。

经过一番对比, 我发现两段视频, 有着共同特点:

第一, 短小。都在3 分钟左右。第二, 具有新鲜感。都是孩子们所未接触过的陌生领域。第三, 富有画面感。两段视频, 都有很强的画面感。正是这样短小、具有新鲜感、富有画面感的动态视频, 比较好地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 有利于激活儿童的表象, 进而激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表达灵感。

后来, 我才知道, 这样短小有意思的视频, 也可以称之“微电影 (Micro film) ”———即微型电影, 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 (超短) 时” (30 秒~300秒) 放映、“微 (超短) 周期制作 (1~7 天或数周) ”和“微 (超小) 规模投资 (几千~数千/万元每部) ”的视频 (“类”电影) 短片, 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 可以单独成篇, 也可系列成剧。

于是, 更多的微电影进入了我的视野, 我对“微电影”与创意写作的“联姻”有了更多探索与尝试。

首先, 是对“微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我看来, 用于写作的微电影, 可以是完整的微电影 (比如奥斯卡获奖动画《鸟, 鸟, 鸟》《世界的另一端》) , 也可以是长篇电影或微电影的节选 (如 《更好的世界》《月神》) , 也可以是自己拍摄的微视频。

其次, 对微电影辅助儿童创意写作的课型, 有了更多的尝试。

先来看我最近开发的 《微电影与微辩论》。

板块一:观看微电影

电影情节简介:医生安东的儿子和修车工的儿子因玩秋千而发生争执。安东介入两个孩子中, 正在调解, 修车工不分青红皂白地扇了安东一个巴掌。安东没有还手, 也没有报警。孩子不理解爸爸的做法, 找到了汽车修理厂, 带爸爸去讨回公道。修车工不但没有赔礼道歉, 反而再度扇安东巴掌。安东告诉孩子们:“不痛的, 没什么可怕的。他也就这点本事了, 他输了。”

(教师和孩子们简单梳理人物与事情经过, 让学生表明自己的态度, 是支持安东还是反对安东。)

板块二:展开微辩论

师:对于父亲安东的做法和说法, 你认同还是反对?认真地思考, 拿起笔, 在贴纸上写上“认同”或“反对”。

(生在贴纸上写自己的态度)

师:辩论正式开始, 先请认同的一方表达你们的观点。

正方:我们认同安东的做法和说法。因为父亲安东宽容待人, 使得孩子们懂得随便找人修理一顿对谁都没有好处, 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师板书:宽容)

反方:其实安东已经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了, 他面对强大敌人一味忍让退缩, 使孩子受到了不良的教育。 (师板书:不良影响)

正方:没错, 父亲安东的行为会影响下一代。有其父必有其子, 安东在待人处世方面肯谦让, 肯吃亏。在这个社会上肯吃亏, 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孩子以后也会懂得谦让。 (板书:吃亏是福)

反方:我反驳对方辩友的观点, 如果从小这样教育孩子, 就会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懦弱, 处处让着别人, 长大以后不是处处吃亏吗?我觉得有时候也要勇于斗争, 认为在理, 就要去和对方对抗。 (台下掌声)

正方:假如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话, 那么世界岂不是一团混乱, 所谓的文明世界又何在呢? (观众掌声响起。师板书:混乱)

……

板块三尝试微采访

现场采访听课老师和孩子们的爸爸妈妈, 听取不同的声音;再出示杭师大教授任为新教授的观点。布置写话任务。结课。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 是利用微电影还原生活情境:当我们与他人产生冲突时, 用什么样的方式化解才得当?电影中的“两难”现象, 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就这样, 我将“视频情境”引进教学, 让作文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视频资源的“用件”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 学生口语交流与写作就具备了“真实的言语人物”“真实的言语情境”“真实的言语成果”, 真正让写作做到“情动辞发”。

在此后的微电影与创意写作的探索中, 我逐渐开发了如下几种写作课型:

1.看微电影写结尾。我经常用奥斯卡获奖微电影辅助儿童创意写作。这类电影往往结构精巧, 结局出人意料, 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奥斯卡获奖微电影《世界的另一端》, 讲的是在漆黑的泥土中, 一条蚯蚓碰到另一条蚯蚓, 它们结伴而行, 在地下钻出了很多形如图案的四通八达的隧道。后来, 两条蚯蚓齐心协力搬动了阻碍它们的巨石, 来到地面, 欣赏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美丽景象。不料, 空中飞来一只大鸟, 将一条蚯蚓吃了, 另一条蚯蚓非常伤心。大鸟又来追另一条蚯蚓……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教师让儿童根据电影线索, 展开头脑风暴, 写一个富有创意的结局。这样的写作, 有助于儿童创新思维与创意表达的同步发展。

2.看微电影写海报。最近上了一节《月亮之上》的电影写作课。先让学生看皮克斯的动画微电影《月神》, 之后,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写故事梗概。写作的时候, 提醒学生:哪些故事情节是不能丢的?应该在哪些地方设置悬念点?最后, 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影评。微电影与海报写作, 目标集中, 图文并茂, 孩子们易于掌握, 有很强的实用性。

3.看微电影写提示语。电影中经常有精彩的对白, 剪切1 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 让学生先听对话, 记录对话, 然后关掉声音看画面, 关注人物的动作表情, 让学生配上生动的提示语。之后, 教师播放一段去掉声音和对白的微电影, 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 猜测对话内容, 并注意加上合适的提示语。这种分步呈现的对话写作, 适合于中年级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 小步子, 见效快。

4.微电影与片段练习。最近上了一节《我的“头脑特工队”》, 就是将微电影拍摄技巧迁移到微写作上。教师用电影《头脑特工队》 中小女孩莱莉是怎么发火的片段为引子,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曾经情绪失控的真实场景。再借助绘本《苏菲生气了》, 对比阅读, 发现电影、绘本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失控的, 进而提炼出两条写作策略: (1) 把情绪的导火索写清楚; (2) 将情绪的过程展开 (如何将情绪的过程展开?比如“心理失衡”“举止失态”“声音失常”) , 再让学生写作。这样的微电影与微写作, 最大的价值, 是以电影为媒介, 开启学生记忆的大门, 唤醒熟悉的情绪体验;同时, 微电影的表现手法, 又可以作为写作方法的范本。

5.微电影与微影评。看了微电影, 用简单的几句话来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微观后感, 非常适合于儿童。因为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很难从整体上把握人物众多、头绪复杂的长篇电影。利用微电影, 写作微影评, 有利于儿童完整地把握电影, 表达鲜活而真切的感受。

6.看微电影做绘本。将从某部微电影中截取的20 张图片发给学生, 让学生从中找出10 张, 每张配上几句话 (文字要注意详略) , 做成情节连贯的绘本。选择图片, 就是构思;注意详略, 就是确定写作重点。

……

三、微电影:创意写作新范本

尝试了几十节这样的创意写作课, 我试着总结与提炼微电影辅助儿童创意写作的核心价值。我发现, 微电影之于儿童创意写作, 有如下几点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价值。

(一) 电影艺术的直观性符合儿童的内在成长规律

儿童是经由身体的感觉去发现、认识世界的。小学阶段的儿童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 , 主要透过感觉来学习。儿童大多“好动”, 仿佛一刻都停止不下来, 因为他在用自己的口、耳、眼、鼻、身感觉、认识并发现这个世界。电影艺术运用声音、色彩、画面以及高科技的拍摄手段, 通过视觉造型, 将艺术以极强的真实感作用于儿童的感官;通过声、光、色以及逼真的影像和强大的视听冲击力给儿童带来强烈的感受, 具有极强的视听性和逼真性。电影为儿童模拟出一个可以真实感觉、感知的世界。这样的艺术形式对儿童来说独具魅力, 将电影与儿童写作融合能使他们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感化, 唤起儿童习作的兴趣与热情。

(二) 电影题材的丰富性能够拓展儿童写作素材的广度

从目前儿童写作教学现状来看, 仍存在素材匮乏、表述不当等问题。究其根源, 这与儿童生活经验不足, 获取直接材料的途径有限;不善于观察, 间接材料的获取困难不无关系。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题材广泛、包罗万象, 是生活艺术的高度综合; 它超越时空的界限, 沟通古往今来, 把鲜活的生活凝聚到小小的荧幕上。题材资源的丰富性, 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的知识, 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人生经历, 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再者, 电影同文学作品一样,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微电影中的某个画面、某种气味、某段音乐, 也许能在瞬间唤醒记忆原型, 各种熟悉的生活场景一一浮现脑际, 有助于弥补儿童日常生活的单调、社会经验的不足, 进而打开写作视野, 拓展写作素材。

(三) 电影表现技法与文学语言手法的相似性, 能提高儿童的写作水平

电影的语言与文学的语言有着必然的联系。电影中的远景镜头相当于文学作品的群像描写;电影的中镜头相当于写作中的个体描写;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相当于人物局部描写;电影当中有插入回忆或者倒叙, 可以对应写作当中的插叙或者倒叙;电影镜头经常淡出或者淡入, 对应于写作当中的承上启下;电影中常用景色铺陈来渲染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对应于写作的借景抒情;电影情节的跌宕起伏, 对应于写作的一波三折……微电影, 就是有声有色的范文;它比范文更有吸引力, 更贴合儿童的天性。

(四) 微电影本身的无限创意, 能进一步激活儿童的创意思维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品, 它有着艺术品所有的特质。而且, 浓缩的艺术精品, 要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与喜爱, 必须要在表现手法上出新。优秀的微电影, 必定是创新的典范。用这样的微电影教儿童创意写作, 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出人意料的结局、充满创意的构图、和谐美妙的配乐……会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给孩子们, 进而锻炼创新的思维方式。

(五) 电影促进儿童精神的成长, 又反哺着儿童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童年时代既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 也是长精神的最佳时期。而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是精神内涵极高的艺术品, 可以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电影走进童年, 更能让儿童在光影的奇幻世界里, 得到艺术的熏陶, 受到美的感染, 提高审美情趣, 促进精神成长。同时, 儿童的精神成长又能反哺于儿童写作。优秀电影作品通过美好的画面、经典的音乐、动人的语言、流动的故事……以更为直观的方式滋养着儿童的心灵, 涵养着儿童的精神, 润泽着儿童的生命。试问、一个长期浸润在优秀电影中、长期浸润在优秀艺术作品中的儿童, 他的写作能力会差吗?不会!因为电影透过声、光、电的直观形象, 已经将真、善、美的琼浆注入到儿童的生命中。儿童将这些经典通过身体吃了进去, 已然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血脉。我们也坚信有着精神高度的儿童, 一定能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 更能表现美、创造美……

篇4:牵手新媒体,引爆广告创意新课堂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创意;广告教育

【作者单位】刘俊冉,河北科技学院;商建辉,河北大学。

新媒体的出现与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深深地改变了作为媒介风向标的广告行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广告模式被新媒体颠覆,广告行业生态环境、竞争模式被新媒体快速分解。作为向社会输送广告人才的广告专业教育该如何应对?作为广告专业教育核心课程的广告创意又该如何与新媒体牵手,一起向前发展?

一、新媒体传播优势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亦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其优势如下:

1.人人都是传播主体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逐渐偏重自媒体,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互联网飞速发展,手机与网络完美结合,信息海量生产、快速流通。这是一个平民化的时代,受众参与性极大提高,普通民众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而不再唯传统媒体是从。

2.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融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超文本技术于一体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单向垄断,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传播方式。往日处于主流地位的大众传播日益朝着小众化、分众化方向发展,重构社会秩序,给予平民极大展示自我、传播信息的特权。这种传播方式上的交互性在广告教学上体现为个体或团体一起学习,彼此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终端平台展示作品,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切磋,在网络平台上展开头脑风暴,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

3.快捷的传播速度

借助最新的技术优势,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当迅速,让受众第一时间接收。很多重大突发事件,都是新媒体首先引爆的。借助网络优势,学生无论是进行课堂预习、相关资料查阅还是进行课堂创意,学习的过程都极为迅速,不仅节省时间、节约资源,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个人创意思维能力。

二、广告创意课程利用新媒体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大力推进,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大幅下滑,用户与新媒体接触的时间逐步增加。随着受众眼球的转移,广告业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数据表明,网络广告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09年的4%提高到2014年的12%。新媒体迅速兴起,传统媒体收益逐年下滑,使得广告界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调整方向。如今,广告专业的人才不仅要熟知新媒体的内容特点与表现形式,懂得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广告创意,还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生态下社会对广告人才的要求。广告创意课程是广告学专业中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与市场密切相关,与传媒技术紧密相连。如何改变传统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懂得创意、创艺、创异、创议、创益的新型广告人才,已成为摆在广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三、借助新媒体,改革广告创意课堂

1.借助新媒体丰富广告创意课堂

广告创意课程本身离不开媒体,课程的讲解要做到“图文+音频+视频”并茂。教师要树立大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突破点,利用新媒体搜索大量教学相关资料,吸引学生走入创意大讲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气氛中解脱出来,增强广告创意课程教学的新鲜感。

2.借助新媒体进行广告前期调研

在广告前期调研中,教师先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利用新媒体对产品、品牌、消费者、竞争对手等进行调研。学生围绕题目查找资料,彼此沟通协调,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更关键的是通过搜索过滤与资料无关的内容,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新媒体,拓宽视野,提高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将调研的各项资料制作成精美的PPT,在课堂上派代表进行讲解,这是一个展示学生总结、归纳知识和利用多媒体学习的机会。最后,教师要分别对每个小组的讲解进行点评,深入剖析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继续挖掘的亮点。

3.借助新媒体进行广告创意表现

在前期广告调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模拟提案比稿,营造提案氛围。学生按照要求分别模拟广告公司和广告主,将实践项目进行到底。

“广告公司”一方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广告创意,充分发挥广告专业优势,上网查阅素材,充实创意内涵,进行广告文案创作、平面广告设计,并自编自演录制视频、利用FLASH进行后期编辑……教师在此过程中可进行适当引导,比如在创意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以及思维导图的训练,还可以借助BBS或博客平台,创建交流机会。

“广告主”一方同样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广告创意,模拟“广告主”的心理,通过思维训练和创意训练,完成学生认为最恰当的创意作品。

最后双方运用提案的形式进行比稿,换位思考,彼此挑剔,碰撞灵感,进一步产生新的广告创意。

4.借助新媒体展示学生作品

在广告创意完成后,教师挑选优秀的学生广告创意作品上传至班级群、学院网站或微信、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扩大创意影响力,听取多方意见后对作品进行修改。学校也可组建广告社团,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等活动,利用新媒体开办创意论坛,让学生随时随地发表创意作品。

5.借助新媒体增加实践机会

学生可凭借自己的创意,借助新媒体平台帮助别人,获得报酬。比如猪八戒网、任务中国、威客中国等网站每天发布大量与广告创意相关的任务,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竞标做项目,无论是中标还是失败,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锻炼。特别是失败后的分析、成功后的总结,会让学生明白只有突破自己,创意之花才能持久绽放。

广告创意教学牵手新媒体,既拓宽了广告创意课堂的教学思路,又改变了枯燥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既让学生熟悉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将学生拉进课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研究、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意能力、运作能力,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广告创意弄潮儿,共建自主探究和共同协作的学习环境,仍是当前广告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探索的课题。

[1]相德宝.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J]. 今传媒,2010(4).

[2]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 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J]. 现代广告,2008(6).

篇5:有创意的新媒体广告词

2. 细心入微,信博天下。

3. 时光力量,营销有方!

4. 时光碎片,有梦在路上。

5. 这里记录着时光的碎片。

6. 时光碎片,留影时光。

7. 专业让营销更简单-时光碎片。

8. 细数一切美丽,时光碎片最适合你。

9. 时光碎片,为您整装待发!

篇6:新媒体创意写作

首先,创意组在哪里? 全国几百所高校里,有一所叫做武汉大学。在武汉大学里面,有个地方叫武汉大学党委,党委边上有个团委,武汉大学团委下有着四五十个分团委,这其中,就有一个分团委叫做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分团委。在今后的生活中资环院团委将负责着大家除开在课堂上听专业老师讲课外的一切活动。而新媒体创意中心则是由资环院党委领导成立的,由团委进行直接指导的学生组织,直接对资环院形象负责,目前并在资环院团委学生会中进行统一管理。新媒体创意中心中有两个部门,其中一个,名叫创意组。这里是新媒体创意中心创意组元年。

接着,创意组是什么干什么?什么是创意?创意是创新,是对现状的不满。创意是创造,是从无到有。乔布斯说过,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总而言之,创意就是颠覆,反过来的颠覆,给你前所未有的感觉。创意组的职责就是脑洞打开寻找创意,并用视觉传达技术和策划手段把创意付诸实践,打造资环印象。一方面,院系和团委会在一些突发的形象设计上寻求我们的帮助,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我们更多的时间将是在极其自由的氛围中为打造资环整体印象。实际上,作为一个新兴部门,这里还有更加宽广的天地等你来开拓。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然后,来到创意组你将要干什么你会学什么干什么?为了诞生更好的创意,你将需要的一是信息,二是技术。学习和了解资环院、武汉大学团委和学生社团的基本活动流程和具体操作,学习习近平面与色彩构成,和设计相关理论,大量接触高校中的视觉传达体系,掌握office办公的一般技能,了解视觉传达的软件体系,并至少精通一门软件,如PS/PR/AE/AI。在学习的途中,你们将由学姐学长带领以资环院为对象进行项目实操。接下来,你们制作的资环院宣传片将把资环院的形象传播四方,你们设计的资环院VI识别体系将统一资环院的对外视觉传达,你们制作的资环院校园开放日视频将影响广大学子是否报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经过一系列训练,你将掌握实用的技能并保持活跃的思维与热情,并取得前所未有难以估量的成果。

篇7:新媒体写作培训策划

一.活动背景 意义 目标

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

促进大学生学习利用新媒体的平台规范新媒体写作与格式

纠正新媒体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二.活动开展

活动地点: T1 报告厅

活动时间:10月11,12号 共两期 活动主办方:校团委编辑部 活动主讲人:团委办公室 甘老师 活动形式:ppt讲座 现场互动 到场人员:校学生会主席团代表校编辑部所有成员各学院编辑部代表人员

三.经费预算

T1 报告厅的租赁费

篇8:新媒体创意写作

文化创意产业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载体,而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不断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实现科技与文化在各个环节中的高度交融,需要我们从不同维度发掘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交互。首先,从产业资源来看,新媒体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中分工角色的关联。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一个产业格局和角色对话的资源共享与交互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在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中,新媒体(及相关技术)作为分角色的重要关联节点,成为信息交流互动、创意成果展示、产品推介的载体、构架了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系统相关要素的互通网络,从而充分发挥创意产业对于其他经济产业的驱动、联动和辐射效应。新媒体促使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新媒体下的动画产业营销

1、全球营销

无论是西奥多·莱维特,还是托马斯·弗里德曼,他们都谈到了一个“世界平坦化”的商业环境扩张所形成的社会趋势,整个世界正在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同质化,同质化使生存隙缝越来越紧缩,激烈竞争背景下必须“自我突破”,选择合适的“全球营销”策略极为重要,动画营销因亲切、靓丽、直观的动漫形象更能体现品牌和产品的内涵,能够使品牌(产品)与消费者在某一意识形态上建立一种和谐共鸣的契合点,从而赢得社会大众及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与肯定,有效地开拓和扩大市场,促进产品销售。从餐饮业的肯德基到米其林轮胎、都证明这种营销策略的优势。

2、重复推广

其次要重复推广,漫漫渗透。动画营销市场表现最大的特点是启动快,回落也快,动画热播,产量提升,播出结束,产品立刻被人们淡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日本、欧美等动漫产业比较成熟的市场,有很好的经验可资借鉴。首先是动画片的重复播出带动衍生产品的销售。1996年上映的((狮子王》,2006年再次全球重映,迪斯尼的米老鼠,每年都会开发一批新的衍生产品推向市场,并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动画片的重复播出和不断开发新的衍生产品,二者形成互相拉动的良好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3、快乐营销

动漫营销实际上就是快乐营销,快乐才是所有动漫爱好者的信仰与共鸣,背离快乐就背离动漫营销的本质。如何实现快乐营销,首先是重金打造动画形象,动画形象不外乎两种选择,一是购卖成熟的动画形象的授权,如喜羊羊、蓝猫等。例如一家国际知名手机制造商近日推出的以兔斯基动漫形象为主打的系列广告推广活动。动画形象承载的远远不只是一种品牌形象识别那么简单,二是自己“造”的动画形象。

4、动画形象特点

要动物化或拟动物化:如米老鼠、加菲猫、狮子、蓝兔等,原因是经久耐看,活泼有趣,不会象时装一样容易过时,象植物显呆板,相对人物形象来说,更适合设计夸张的造型,如史努比几乎不像一条狗。

符合不同人群审美习惯,定准目标群体。同样是猪和乌龟,成人儿童审美习惯往往是不同的,儿童认为猫是可爱的,狗是忠诚的,猪愚蠢而懒惰,乌龟缓慢而丑陋,而成人对之赋予的一些意义和内涵,猪是憨厚的、乌龟是坚忍的。

容易被识别,即使动画形象离开动画故事本身,而是被印刷在文具、玩具、服饰等产品上依然容易识别被。拥有广泛知名度,动画片本身没有广泛的知名度,动画形象没有得到有效推广,此时贸然拿去做动画营销就会造成无效投资。

三、依托新媒体技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考

1、依托新媒体技术驱动产业集群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技术的驱动下,企业不仅仅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追求整体利益与合作共赢。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柔性集聚,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软件方面,为创意工作者提供舒适的创作环境,激发创作灵感,培育园区内浓烈的艺术气氛,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链条形态的企业集聚,提高园区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硬件方面,推进新媒体技术的引入,通信网络设施、多媒体展示平台环境、数字媒体、激光扫描技术平台等建设完善,提高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其次,依托新媒体技术加速产业融合。所谓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规制放松、管理创新及需求拉动等原因,带来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彼此交叉,进而演化为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的融合,从而导致产业边界的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定的动态发展过程。

根据默多克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定义,包括文化形态的融合、公司产权的融合以及媒体技术的融合。依托新媒体技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繁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加速“融合”。首先,新媒体技术为多兀文化的展不和推广提供了基础的载体,而多元文化的逐步融合又对新媒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卞要针对知识产权的融合。采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提供包括专利、著作权在内的各类信息检索,避免侵权和重复创作,为创造一个低成木、高效率的文化产业格局提供重要保障。最后,不同产业之间的交融、文化产业“跨界”发展,均依赖新媒体技术层而的融合。

2、依托新媒体的创新驱动力

首先,加强内容创新。对于“内容为工”的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创新是首屈一指的。以动漫、传媒、影视、演艺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必须依托高新技术对传统文化资源实现现代表达,增强产品吸引力,提升产品价值。其次,加速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第二,增强投融资创新能力。配合新媒体技术激烈竞争,政策扶持重点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目的在于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力一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其创新性、高科技、高增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涉及的新媒体技术主要应用有文化展示技术、文化产品制造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必须加强新媒体技术与文化的高度交互,两极融通,迸发合力。

参考文献

[1]许馨-在新媒体环境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蓝海-《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

上一篇:乡镇理论武装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活在当下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