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2024-04-17

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精选6篇)

篇1: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2010-11-09 13:11:35)

标签:

分类: 原创作品 教育

论文标题: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作者姓名:吴志华 摘 要:

学校,作为塑造学生心灵成长的殿堂,在岁月更迭中,代代教者笔耕不辍,执着坚守后从未放弃探求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沿袭历史积淀,出新而不推陈,管上下手,理中反思。“管理模式”的变革,让新时期校园更加人文灵动。如何有针对性的直击管理死穴?如何加速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如何在陋习中形成共赢的管理模式?要想用好人,办好事,看好“家”,这就要从寻找学校管理中那块“短板”入手。关 键 词:管理模式、变革、革故鼎新、静思善用、舍本逐末、固本求援 论文正文:

学校,作为塑造学生心灵成长的殿堂,在岁月更迭中,代代教者笔耕不辍,执着坚守后从未放弃探求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沿袭历史积淀,出新而不推陈,管上下手,理中反思。“管理模式”的变革,让新时期校园更加人文灵动。如何有针对性的直击管理死穴?如何加速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如何在陋习中形成共赢的管理模式?要想用好人、办好事、看好“家”,这就要从寻找学校管理中那块“短板”入手。

水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他最短的那块板。在实际管理中这块“短板”也正是学校革故鼎新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

(一)人的短板——精思善用、化短为长

同样的一瓶水,超市里只要一元钱,而五星级饭店确是二十元钱。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在的位置。教师被人称为灵魂工程师的职业,今天已经备受关注。如果走在路上,一句孩子的“老师好!”,会吸引众多路人羡慕的目光。在这目光中,并非只是对你本人的赞许,更多的是对你的位置,你的职业的认可。但深入到教师行业之中,你会发现,有更多的人占着好位置却未能发挥其效用。在单位内挑外掘,拉帮结伙,人前献媚,背后“动刀”的更是大有人在。中规中矩的永远是那些勤恳敬业的老师,各种规章制度也只是给那些“老黄牛”式的老师制定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此时更应思考的不是“黄牛式”教师的鞭策,而是“戗茬”教师的有效“使用”,静思善用,化短为长。

1.位置的变更 有一次,一位教导主任去我的办公室哭诉,因为她在安排工作时遇到了别人冷言冷语的奚落。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她按照学校要求安排老师下班前及时上交材料,结果办公室里有两个科任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奚落起她来,说“谁愿意教谁交,反正他们没有。”他们的语言使主任按捺不住和他们理论,结果科任教师不但不知悔改还说:“谁傻谁交,整天学校就会整没用的。”听了主任的哭诉,我首先对其进行安抚,然后找来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虽然我知道这只能治标而不治本,但是,起码要先给努力工作的人以交代和认可。

都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干事的人、不让人干事的人。显然,后者在学校的建设中是起反作用力的。所以,作为这类人的领导,管理者首先要清楚掌握这些人的意识动态,品行优劣。看他们只是停留于表层的调侃,还是有所指向的真实表露。通常敢于发泄的教师还算是较为好调和的群体,了解他们的情绪指向,分析他们的心理倾向,适当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和圈子类型,进行适当的位置变更。像上文提高的科任老师,后来我就安排他们从事材料的搜集和统计工作,当他们受到了阻力以后,他们才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辛劳与付出,自然以后面对待此项工作时虽心里不愿意但是还是乖乖上交,这就是一种默认的成功。可见,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快教师工作效率,削弱教师不良情绪,让他们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重视与认可以外,还要适当的进行位置的变更,从而引导他们心悦臣服的进入良性的工作状态之中。

2.情绪的疏导

校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牵引人、监管人、执行人、责任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工作尤为重要。面对学校繁杂的事务以及微妙的人事关系。要把学校带好、管好,根本还要从人心抓起做好情绪的疏导。然而,要想引领人心,就必须深入人心。

教师有时和孩子一样,干多了不想干,领导看不见不想干,费心费力的不想干,得罪人的不想干。工作中不满情绪充斥着他们的大脑,严重的动辄拿孩子和家长出气。试想在这样的情绪中效率又怎么能提高,更难谈“快乐从教”了。在我的身边,有一名自身素质很强的音乐教师,他毕业于正规院校,曾经有过旺盛的热情,但是,一次活动后,因为我未能及时给予认可与表扬,便懈怠了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面对这个问题,我首先对自己进行了检讨,老师的热情做领导的未能及时肯定无疑是致命的问题。所以在后来一次大会上,我对其它学年进行表扬时,特地以他上次工作为例,一并表扬并认可了大家的工作。从那以后,我发现这位老师的眼神对我有所柔和,然后我又适时的和他交流,给他以肯定,现在他的工作再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由上可见,作为学校领导,教师情绪的疏导与调控是非常重要的。一句及时的肯定,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眼神,一次交心的长谈,相信对于每位教师都是一次心灵“补钙”,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多注入一些人文关怀。教师虽是一项职业,但又不同于其他职业,它更是成长学生心灵的事业。只有让教师拥有愉悦的情绪,高涨的热情,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才是做好这项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才能应对素质+应试的挑战与革新。

3.刚柔的运用

“都说软柿子好捏”,这句传下来的“老话”人人都知道,于是在群体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孕育出了一批欺弱怕硬或是恶语伤人的人。当然,与人争辩并非是学校领导的明智之举,如果与普通教师去论短长,不论输赢与否都等于把自己推到了边缘,就是赢了也等于输了。

刚刚踏上校长行列时,我曾遇到了安排主任工作而主任就是拖拉不按时完成甚至不想完成的事。于是,我将主任叫到我的办公室,和颜悦色的问她工作能不能按时完成?有什么困难?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当得知无原因的不能完成此项工作时,我简单表达了我的态度。

1、这项工作不是非安排给你才可以,是源于我对你的信任和能力的认可;

2、这项工作不完成无法进行下一项工作;

3、你要清楚自己的职责;

4、这项工作可以不完成,是不是以后的工作也都不打算完成......我能感觉到主任脸色有些不自然。于是我又趁机对她给以台阶,强调为了学校工作希望她能够克服困难,这也是考验她综合素质的时候,你的辛苦与付出我是看得见的等等。以后,果然再安排该主任工作时没有遇到阻力。

可见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我们拥有宽阔的胸怀,精准的思维的同时,更要具有刚柔并进的管理手法。不争一时之口舌,眼前的事解决为主,口水之战回避为主,歪曲之事公正为主,典型错误力批为主,只要你一团正气,尽量不与教师做人前正面冲突,给人留有面子,给自己留有台阶,对错误不回避,对问题肯查摆,对工作勤务实,必将拥有自己的人气和拥护的群体。并要从“软柿子”中吸取经验,不可一味忍让,适时适度的小给颜色以嚣张者,只有这样才事办功备。

4.人才的“培植” 翰林院中“翰林”被翻译成英文的意思是“人才的森林”,而学校就是培育人才的沃土。我们现在听得最多的话,应该是人员超编,然而安排工作是人手又不够。这是一个既矛盾又现实的的问题。一所学校,要想快发展,免淘汰,跳出“人”的短板的怪圈,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缺的。因为教师走多远,学校才能走多远。有人说,对教师最大的福利,莫过于过给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只有在教师培养上舍得投入,才能发现培养引入德才俱佳“有眼界”的教师,进而打造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发展性眼光的教师队伍,真正为学校的发展和成长储蓄能量。在找准“培养”目标,挖掘“培养”人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同时,适时适度的灵活诱导,推波助澜,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人才“柔性引进”,从而全面促进学校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事的短板——舍末逐本、持重拓新 1.制度的健全

有一种品质叫精致,有一种成长叫规范。常听很多校长抱怨,教师旷岗的人数在增多、教师病事假的增多、最近学业成绩又下滑了、迎接检查老师们态度不积极了等等。但是,作为校领导的我们是否有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何在?学校是否存有相应的问题?面对众多的矛盾与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规范和要求,既要追求高质量,也要追求高效率。但是,有些教师对于安排的各项工作未能及时有效的落实,或者推托回避,如果每项工作都需要反复追问,不断强调,那无疑是学校管理的失败。是什么原因促使教师效率低下,频频回避呢?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严谨的考核制度、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清晰明了的奖惩措施。因此,才会促使一些优秀的教师也在“潮流”之下,随波逐流。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差干好一个样”的状况。可见,制度的健全是学校从“成事”走向“强势”的基础与前提。在学校中群策群议,在班子内交流探讨,在专家引领下破冰推陈,制定出“平稳而富有特色,规范而富有人情”的制度,才能使学校在制度的监管下形成良性的循环与竞争。

2.问效的养成

有些学校在接受完大型检查后,各级领导反映都非常好。教师们面对此次检查工作也都是一派热火朝天,万众一心。但此次检查结束后,当全体教职工都翘首期盼反馈的时候,校领导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能给于及时的反馈。于是,大家纷纷表示失望,甚至于有些心凉。在如此状态下,可以想象下次再出现同类检查,需要齐心合力去工作的时候,情景与效果会如何?

一个简单的反馈,看似简单,但里面却包容了管理的艺术。凝聚人心也许需要千万种努力,然而打碎人心只要一次的“言而无信”足矣。而没有及时的反馈,失去的不仅是一次良好的和大众交流分享的机会,失去更多的是合力进取,众志成城的信念。其实,及时问效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有太多的学校领导喜欢“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他们以为时间久了老师们就会忘了,更天真的以为下次再需要时老师仍然会鼎力相助,还会如往常一样“义不容辞”。这的确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伤疤易留不易褪,一旦领导们留给老师一种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印象,那就非常危险了。危机到的不仅是领导的威信问题,更是学校的发展问题。所以,小到一次大课间的总结,大到一次迎检的反馈,作为校领导都要极为重视。只有在领导心中树立“论功行赏”的意识,老师们才能真正的原意去付出与努力。

3.本质的挖掘

学校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一种文化教育,一种精神教育。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在每次事件的处理当中,学会挖掘事件本质,聆听多种声音。

就学校而言每天会面对许多的事情发生,有一次,我们学校有两个主任发生了纠纷,仔细询问得知是领导排值班的事情上,张主任怀疑李主任把时间排错了,给她多排了一次,而李主任坚定自己绝对的公正公平。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特地坐在一起,一周一周查对......事实证明李主任没有排错,学校领导即对李主任的工作再一次给予了认可与表扬。对于张主任会让领导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批评,因为从他红着的脸上已经隐约感到他的羞愧。但是,会后校领导仍然私下与之交流。讲清校级中层干部的职责的同时,针对此事应该本着即使排错了也要高风亮节、避重就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值班工作,而不应该在人前口角,让广大教师看学校领导的“笑话”.....而通过此次中层干部纠纷问题,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事情的实质,就是中层干部为民、为校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中层干部之间缺少理解信任与交流,所以才会使这种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可见,只有抓住实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形成学校良好的生态圈。

(三)物的短板——固本求援、旧物重生

很多学校提出“建一流校园,就要装备一流设施。”殊不知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不是为了给哪个人看的,是为了给学生学习、成长、求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的。所以,在物的短板的强化上,我们强调的不是“索要”,而是“维护”。

作为基层学校,很多的学校做法让人叫好。有些学校将废旧的桌椅重新粉刷,让他们焕然一新,以新貌见人;有些学校将原有的旧电脑,重新更换配置,一样可以投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将废弃的凳子,粉刷后变成校园学生读书的小座椅;更有些学校会给消火栓穿上新的“外衣”,使他们不仅适用而且美观。在我们锅炉小学也有一种旧物重生的好的做法,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纸浆画”。而这些纸浆画的原料,就是学生们一些废旧的本子和书籍,将这些废纸撕碎用水浸泡过后,再利用,设计制作成精美的纸浆画。现在,纸浆画在学校楼廊随处可见,既是一种环保的做法,用丰富了学生的绘画手法,更给学校的环境以美化,真可谓“一举三得”。

时至今日,旧物重生,它体现的不仅是低碳与环保,更是一所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给旧物以重新生长和使用的权利,给淘汰物品以新的生命力和展示空间,这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智慧。旧物重生,让校园文化也变得不再平庸。旧物重生,让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有用之处。一个小小的旧物,一种固本的意识,同样会给人以震撼的美。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管理中不断将短板加长,其实短板寻找只是学校成功管理模式的起步阶段。若想让每一项工作有的放矢,人尽其用,物尽其功,事办功备,还需要管理层面的领导下一番功才行。走进师生心灵,慰勉教育行程。不要让管理成为空头的许诺,给学校“短板”快速成长的空间,让进德修业不再成为空谈,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管理者拿出百倍的信心与付出和力争朝夕的势头,必将会打造出教育事业更加畅通的良性空间!

篇2: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99%,其产值和利润分别约占60%和40%;而且,中小企业还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去年15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有约60%的份额;此外,中小企业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社会宽松环境、自身不断努力中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看到,与国外中小企业相比,与国内大型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还存在着竞争能力不强,经营特色不明显,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企业管理陈旧落后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利有关。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主要有:

一、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客观条件不佳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困难重重,而这些困难大多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1.规模小

中小企业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对人才形成较大吸引力与吸引量。

2.资金少

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为个体或私营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主自己的储蓄或向亲戚朋友的借款,这主要依靠个人的资金积累,资金当然不会很多。这使得中小企业在高薪吸引人才方面力不从心。

3.稳定性差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

4.地域性强

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地域性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有的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偏僻的地方,很难吸引人才。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落后

1.重传统人事管理,轻人力资源开发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而后者主要强调控制和使用。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既要重视开发和利用人的显能,更要重视运用政策、制度、管理艺术、情感、待遇、授权、参与管理、提案制度、目标管理、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措施来积极有效地开发人的巨大潜能。但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只注重人才显能,忽视人才潜能。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如大企业,有些企业甚至把人事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

来对待,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日常的人事管理还可以正常运作,但人力资源管理就乱为一团了。

2.注重人才眼前使用,忽视人才长远发展

目前,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只注重物质资源投资而不愿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大的投资。这是因为物质资源投资可以即时见效,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直接、明显,而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长期大量的投资,而且其收益具有滞后性和远效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短时期内马上能够完成的事情。一轮人力资源开发从投资开始,到投资完成并进入生产过程正式发挥作用直至带来经济效益和回报,这中间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除了这个原因以外,“人往高出走”的趋势又可能使自己精心培养的员工在修得一身绝技后,又去攀别的“高枝”,到头来“竹蓝打水一场空”。因此,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人力的投资严重不足:大约有30%左右企业的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0元以下,20%左右企业的教育培训费在10元~30元之间;仅有5%以下的企业加大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大多数亏损企业已停止。这成为增加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的严重障碍。

【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经营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小企业必须发挥相对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是中小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种历史潮流,如果我国中小企业不能适应这一潮流或对新的形势无动于衷,必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

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对于扩大我国的对外经济交流,促进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

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这些资金不可能只靠国内筹集。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一方面可以以中外合资兴办企业的方式吸引国外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以产品出口、劳务出口、出国办企业等方式获得利润、赚取外汇。

2、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

目前随着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我国大、中、小企业的相互关系正处于重构之中。我们应鼓励一部分中小企业加入国际分工协作体系,加入国外企业的柔性生产系统,开展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这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条捷径,也有利于国内外各种要素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佳配置。另外,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平均资源数量很少,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供需的矛盾将

日渐突出,而国内资源的相对不足往往会限制企业的发展。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应当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经济。

3、有利于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来摆脱困境。中小企业除了自身努力及利用国内资源外,还应该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中小企业还可以在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开厂设店,建立合资或合营企业,并且以各种方式吸收当地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然后再转回国内,进而推动国内企业的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旧有设备的更新改造。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专业化迅速发展的要求,逐步缩小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差距。

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困难

1、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同时,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开发独特产品和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正因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反倾销行为,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同时,由于我国国内产品标准相对低于国际标准或国外的先进标准,使外国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阻挡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贸易技术壁垒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障碍。

2、市场信息不畅,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了解

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快速洞悉国际市场,充分预测市场变化。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决策者的主观性以及经营的封闭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信息收集比较滞后,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反馈功能比较弱,缺乏对国际市场全面、动态的了解。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没有借助专业的市场研究力量的习惯,很少对国际市场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研究或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导致失去对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的把握,这阻碍了自身的国际化经营。

3、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已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国际化经营更需要资金,但我国金融环境难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较少、风险较大、资信程度较差以及社会上对所有制的偏见等原因,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此外,由于法律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像大企业那样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手段来筹措资金。尽管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问题于2004年5月设立了中小企业板,但中小企业板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望尘莫及。由于缺乏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一些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也无法上马,严重阻碍了其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4、缺乏拥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有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及国际贸易法则的管理经验丰富、善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起点低、人才储备匮乏,现有管理及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偏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管理经验不足,对于国际市场行情判断不准。很多情况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市场经验和直觉把握市场,这样就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营销模式和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以与其他国际经济实体进行竞争。

三、中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1、政府加快制定跨国经营及海外投资战略规划与法规

宏观管理部门应结合我国国情与国际经验,抓紧研究制定中国跨国经营总体战略、地区战略、技术战略、投资战略及市场营销战略。首先由国家权威部门起草一个指导性条例,就跨国经营、海外投资的有关问题做出原则性规定,然后由国家财政、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制定相配套的税收、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规定,经实践之后再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

2、国家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资金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尤其是对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是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根据市场规则加快形成银行业有序的竞争格局,实现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其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配套法规、完善各相关机构、积极创新信贷服务,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再次,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完善和落实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税收优惠体系,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受益者。最后,对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行财政补贴,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覆盖面。另外,政府可设立专门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风险基金,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促进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

3、中小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根据我国国情,要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特殊作用,关键是要形成一个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首先,要重视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用新经济改造传统经济。其次,应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再次,可以协作、挂靠、配套等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引导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中小企业加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行列,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

4、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需要大批跨国经营人才,为了缓解人才供需的矛盾,从短期看,中小企业可选派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培训,掌握新的经济理论知识。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可全面推行岗位培训,请国际企业管理、经贸、财会、营销与外语专业的专家学者到企业中开设培训班,培养未来跨国经营的生力军。如果企业拥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对人力资源做超前投资,从有关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广纳人才,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掌握业务知识,为企业保持人才优势做充分的准备。另外,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利用,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道国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场,能更快地对本国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5、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方式

篇3: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短板

关键词: 体育课程 提高水平 强化锻炼 教体结合 纠偏补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学校体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有了新的方向引领和评价标准。

一、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教育和其他方面如文化课学习同样重要,无论是完善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强化课外锻炼,还是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上好体育课,更重要的是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让学生“走下网络、手下手机,走出宿舍、校园踏青,走向操场、面向自然”,文件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细化要求,比如“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中小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等。长远看,只要学校体育的基础夯实了,未来随着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逐步完善了,竞赛体系逐步构建了,不仅大多数学生能从中受益,学校体育也可以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只有清醒地认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出更多切入点,才能为落细落小做出更长远的谋划。“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应该说,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现状总体判断,和大部分人的感受基本上是吻合的,比如部分青少年体质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和肥胖等现象,让我们认识到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感。《意见》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科学有序的安排,如果得到切实落实,则将为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补上一块短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传播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在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不仅要统筹考虑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和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关系,更要引导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断改变观念,改变对学生和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促使学生自觉地在体育锻炼中愉悦身心,健全人格品质。

把《意见》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支撑是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业绩评价体系,加强统筹协调,落实管理责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付出扎扎实实的努力,“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二、为学校体育“纠偏补漏”

当前对学校体育工作诸多问题的集中梳理和纠偏补漏,也为今后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学校体育与健康中国、中国梦紧密结合,不再像过去“充分肯定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而是客观界定“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并且开诚布公地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两个基本事实。

作为改革的受益者学生,要达到“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为了实现这个工作目标,《意见》提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四个基本原则。

《意见》的重点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提出体育课程以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增强体质为主线,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以开齐开好体育课为底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其实全国已经有不少地方,小学所有年级都是每周4课时,有的达到每天1课时。

以往文件存在“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现象,这次《意见》强调以运动项目为载体,明确提出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冰雪、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基础和特色项目,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制定学生运动项目技能等级标准,倡导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专业化。科学安排运动负荷,侧重技能练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对幼儿园、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不同学段的学生,都提出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一些广受社会热议的大学生早锻炼、体育家庭作业、冬季长跑等话题,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以前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的“老三走”,变成了更加切合当前形势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体育活动的“新三走”。

三、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1.完善体育课程

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衔接体系,学校开足开好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

2.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保证每个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

3.强化课外锻炼

健全学生体育锻炼机制,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1.开展课余训练

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体育特长生提供成才路径。

2.完善竞赛体系

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构建竞赛体系,畅通学生运动员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代表队的渠道。

(三)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实施体育教师全员培训,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学校要完善符合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教师工作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教学装备。

2.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把学校体育设施列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

3.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根据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

4.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范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加强校长、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培训,学校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完善校方责任险,鼓励各地政府试点推行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

四、学校体育工作再“加码”

(一)下决心把好体育教育工作关口。

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工作主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一是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保证课程时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加强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导,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三是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四是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统一基本标准,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稳妥推进,鼓励依据民族特色和地方传统,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二)“教会学生具体的运动技能”。

要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要落实课时,各地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高等学校要为学生开好体育必修课或选修课;要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情况,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组织开展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各地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学生冬季长跑等群体性活动,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

参考文献:

篇4:制约学校发展的短板

影响学校发展的短板

许雪梅

我觉得制约我们学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而主观因素包括:领导班子素质和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客观因素包括: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文化氛围、评价制度。而综观我们学校的实际,我觉得主观的因素比较重要,尤其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因为任何时候,教师都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学校要发展必须依靠教师。教师群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教育教学质量则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们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改变,与社会和学生的发展背道而行;有的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虽然转变了,但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素养还没跟上。因此,要让学校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得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篇5:弥补人生的短板

一只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桶壁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这个定律对我们人生的启示是很深刻的。

一根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个人,性格最差的一面影响其前程。

老虎、狗熊都是大野兽,属于凶猛动物,它们在山林中可谓威风八面,横行无阻。然而,就是它们也都有着自身的致命短板。一旦山雀的一粒小小粪便粘上老虎皮,虎皮便会发生弥漫性溃烂,最终使兽中之王的老虎死于非命。狗熊,虽然号称是动物界的大力士,但它的鼻子却十分脆弱,如果有谁对着熊鼻猛击一掌,再大再凶的熊也会昏倒在地,没有了招架之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致命短板,从而使我们很容易陷入人生的混乱、痛苦、迷茫状态,使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停顿或一蹶不振,有时候甚至走向毁灭!

人生短板令我们盲目,使我们很容易做出许多无理、荒唐和毁坏的事情来,令我们没有节制,不能辨别好坏;令我们不能超越当下的状况,使生命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这些人生短板就是人性中的丑恶和缺陷,就像病毒一样伤害着生命。

曾有位大师说过如下一段话:“人生颠倒愚痴,自以为是,被假所迷,自造苦业,自食苦果,不受教育是没有能力去获取幸福快乐的。人的生命充满短板,只是进化途中的一级,不改造升华,就不可能跨入完美的境界,得到真正的美满幸福。而人的性情是冥顽不化的,所以这种教育改造是一个必须从身口意全方位着手的过程,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自我改造是一个伴随着血和泪的过程。’”说得真是入木三分。

我们可以通过预防和克服那些致命的人生短板来进入更加深刻彻底的生命内建,通过日常的自我清理、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对自己进行反省净心。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和改造个体生命,从而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最终实现生命的大升华,彻底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个有着致命短板的人。他小时候是一个胆小、脆弱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心慌意乱、胆小如鼠,有时候他甚至连正常呼吸都好像喘大气一样。一旦被喊起来背诵,立即就会双腿发抖,嘴唇也颤动不已;回答问题时候更是含含糊糊,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

然而,他没有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而自卑。没有一个人能比罗斯福更了解自己,他清楚自己身体上的种种短板。他勇敢地用行动来克服先天的致命短板,甚至凡是他能克服的缺点他都克服!

后来,他竟然能够当众演讲。虽然他的演讲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也没有洪亮的声音或是威重的姿态,也不像有些人那样具有惊人的辞令,然而在当时,他确实是重要的演说家之一。罗斯福在自己的致命短板面前没有退缩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意识到自我短板的同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困境之中顽强抗争,不因缺憾而气馁,甚至将它加以利用,变为资本,变为扶梯,从而登上名誉巔峰。

那么,你能看清自己的人生盲点吗?你知道如何修正自己的人生短板吗?作为一个欲成大事者,你是否认清了自己的短板,并准备弥补自己的不足,去完成自己人生的完满呢?

扬长避短,成就人生

当今社会无论我们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更需要对客观事实的了解,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兔子是短跑冠军不会游泳,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即使再努力地学习也不会成功。兔子发展短跑的特长,不去学习游泳,打洞之类的薄弱项目,才能在优势项目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游泳没学会却把短跑给忘了,那又该怎么办? 所以说,发扬长处,避开短处,才是成功的硬道理。

聪明的人懂得扬长避短。从《三国演义》到《雍正王朝》再到《长征》,唐国强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今年,凭借在《长征》中的出色表演,唐国强得到了“美菱杯”观众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电视剧演员金奖,使

他的演艺事业达到了又一个顶峰。有观众问唐国强有没有信心演好《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演不了,并说还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说鲁智深等。因为每个演员由于外型、气质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大家都在尝试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够胜任,聪明的人懂得去扬长避短。

在团队合作中懂得扬长避短。在现代的许多公司和企业中,都流传着这样一个“长板和短板”的理论。在一个公司中肯定会有地域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等诸多优势中的其一或全部,这就是“优势”,也就是所谓的“长板”。不具备的就算“短板”。

篇6:绩效循环的短板:绩效辅导

一、绩效辅导的概念

所谓绩效辅导,是指管理者与员工讨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沟通员工取得成绩以及改进方向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的管理过程,不是仅仅在开始,也不是仅仅在结束,而是贯穿于绩效循环的始终。

二、绩效辅导的作用

绩效辅导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达到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实现高绩效。具体来说,绩效辅导的作用如下:

1、了解员工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于及时进行协调调整。

2、了解员工工作时碰到的障碍,以便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员工解决困难,提高绩效。

3、帮助员工协调工作,使之更加有信心地做好本职工作。

4、提供员工需要的信息,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工作以外的改变,以便管理者和员工步调一致。

5、掌握一些考核时必须用到的信息,使考核有目的性和说服力。

三、绩效辅导的类型

根据辅导对象的差异,绩效辅导可分为三类:

1、具体指示:对于完成工作所需知识及能力较缺乏的员工,需要给予较具体指示型的指导,帮助其把要完成的工作分解为具体的步骤,并跟踪完成情况。

2、方向引导:对于具有完成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是遇到困难或问题的员工,需要给予方向性的指引;

3、鼓励促进:对具有较完善的知识和专业化技能,而且任务完成顺利的员工,应该给予鼓励和继续改进的建议。

四、绩效辅导的方式

有效的沟通不仅仅在于沟通的技巧,还在于沟通的形式。在绩效管理中采用的沟通方式有书面报告、会议沟通和一对一面谈沟通等,

当然,每种沟通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都依其当时的情景而定。

1、书面报告是绩效管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正式沟通的方式,是员工使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向部门经理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所需支持以及计划的变更、问题分析等。由于书面报告不需要主管和员工面对面或将人员集中起来,因此不会对主管和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造成很大困难,尤其当员工和经理不在同一地点时,定期报告制度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是由于书面报告一般仅仅是信息从员工到经理的单向流动,缺乏管理双方双向的交流,很容易使沟通流于形式。作为报告制的补充,管理者和员工的直接面谈或电话沟通等其他的非正式沟通方式也很必要,尤其当出现了复杂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2、会议沟通可以提供更加直接的沟通形式,而且可以满足团队交流的需要。此外会议沟通的好处还表现在部门经理可以借助开会的机会向全体下属传递有关企业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的信息。在会议沟通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注意会议的频率和主题,针对不同的员工召开不同的会议;运用沟通的技巧形成开放式的沟通氛围,不要开成批判会、训话会、一言堂、拌嘴会;再会上讨论一些共同的问题,不针对个人;鼓励员工自己组织有关的会议,邀请部门经理列席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在会议结束后发放到相关人员。

3、一对一面谈沟通是绩效辅导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它的优点有:面谈的释放可以使部门经理和员工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面谈的信息可以保持在两个人的范围内,可以谈论比较不易公开的观点;通过面谈,会给员工一种受到尊重和重视的感觉,比较容易建立部门经理与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部门经理在面谈中可以根据与员工的处境和特点,因人制宜的给予帮助。

五、绩效辅导的注意事项

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辅导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明确目的,掌握员工近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2、对事不对人,客观分析问题,不涉及员工个人品德和性格问题。

3、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维护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4、就辅导成果以及下阶段安排达成共识。

上一篇:碳税边境下一篇:读书报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