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2024-04-19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精选8篇)

篇1: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黄渡完小2008教师职业道德

培训计划

根据正安教育局《关于做好“十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工作意见》,为了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素质,在全校干部教师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全员培训。特制订培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遵义市教师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先进教师为榜样,对全校干部、教师进行一次深刻的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全体干部、教师进一步树立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良好职业道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训对象

本校在职教师

三、培训内容和形式

(一)培训内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时事政治,邓小平关于教育的论述,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上海市及本区本镇的政治、经济、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伦理及职业道德实践,国家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育战线上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内容。

(二)培训形式

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小组学习,分组讨论,学习

交流,教育考察形式。

四、师德培训的考核

(一)学习出勤考核

凡学校组织集中或分组学习,培训人员必须准时参加,组长负责点名。凡遇公事不能参加向校长室请假。原则上缺席三分之一,考核不予通过。

(二)书面考核

每一次教师培训结束后,写一篇学习心得,字数500-800字,(三)师德实绩考核

每学年结束,由学校根据“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学科教育教学常规”,校内外师德表现进行综合评估、考核,考核成绩为“合格”和“不合格”。并将考核结果(考核表和原始材料即出勤点名表和书面作业)教务处。纳入师训的业务档案。

篇2: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面向全员、注重实效”为原则,切实提高全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激励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做让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师德培训,明确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要求

和任务。

2、通过师德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 敬业,乐于奉献,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依法治教能力。

3、通过师德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崭新的教育风貌。

4、通过师德培训,加强教师自身心理修养,增强教师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避免问题行为的产生。

三、培训对象

学校的全体教师和职员工。

四、培训方式:

1、结合本校实际,学校领导精心编写讲座稿,认真组织讲座,对教职工进行培训。

2、学校翻印原著部分内容,供教师自学,教师在师德专题培训专用笔记本上做好读书笔记,并组织学习交流。

3、组织教师开展教师问题行为心理预防经验交流会。五.培训时间及形式

结合我校的寄宿制学校具体实际,教师师德教育专题培训时间为每月全校教职工会议时进行,培训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集中学习为主。

六、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等,学习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把爱要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教育的首位。

2、政策法律法规:以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职员工的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3、时事政治教育: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的内容,增强我校教师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教育理论学习: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知识为主要内容,加强教师新理念、新课 程和新技术的学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好准备。

七、培训组织与管理:

1、师德专题培训的领导小组: 组 长:石玉彬

副组长:常佩华、田海清、赵志毅、姜智、刘晓荣 组 员: 段红梅(语文组)

邓玉文(数学组)

李玉红(英语组)

李 芳(理化生组)

潘多誉(政史地组)

蔡永刚(音体美组)

2、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师德专题培训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评估,保证培训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研读原著,带头学,做好表率;并要重视档案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切实保证培训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阿左旗第九中学教科室

篇3: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关键词:教师,职业情感,教师培训

一、教师的职业情感

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的效能。本文所述的“教师职业情感”特指积极的情感, 是指教师能正确认识其职业的性质、价值和意义, 对职业充满浓厚的兴趣, 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并能从学生的成长中体悟到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时刻享受着职业生活乐趣和幸福的情感体验。积极的职业情感是促使教师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 它能不断引导教师激发内心潜能, 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并力求实现职业生活与主体生命的完美结合。

古今中外, 大凡在教育事业中做出点成就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热爱自己的职业, 善于从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 拥有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如果一个教师能从教育活动中找到人生的快乐, 能从职业行为中真正获得自我实现的幸福, 并逐步把个人的生命溶入其中, 把教育实践看成是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舞台, 那他就为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自觉创造、主动开拓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力量, 他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职业生活中去, 更加努力不懈地完善自己, 使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以提升。与此同时, 教师积极的职业情感也在感染和激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时, 还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反馈给教师, 教师会进一步体验到职业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因此, 积极的职业情感既是教师成功的关键因素, 也是教师成功后所带来的结果。

二、教师培训及教师职业状态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关于教师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培训应该重视现代教育的具体学科知识和新的方法技能, 而不要太多的理论和思想观念的学习和反思;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师培训应该重视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 注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而不必过分强调非常具体的知识、技能。①还有一种观点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综合, 即:当前的教师培训既要解决教师的观念问题, 同时也要解决教师的知识和技能问题。②笔者认为, 以上几种观点只是从他人和社会需要去规划教师培训, 只是为了使受培训的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更好地培育学生, 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生命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意义与创造性劳动的快乐, 对职业情感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足。现在的教师面临很多、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教师们身心疲惫, 很多教师因此陷入到职业倦怠的负面情绪中, 长期的不良情绪导致一些教师心理不健康:悲观、易怒、情绪暴躁等, 对工作得过且过, 无任何激情可言。当教师越来越多地沉溺于琐碎而庸常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教育生活状态有些疲劳而单调乏味之时, 教师个体的生命状态是低迷的, 低质量的。如果教师不能从作为生涯历程的教育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之感觉, 那么, 他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就可能成为生命之中不能不承受的一种沉重的压力和负担。③因此, 教师培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 更要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 使其正确认识职业的特性和意义, 逐步将个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与教师职业生涯联系起来, 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使工作不再是压力和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唯有如此, 教师内在的“动力”“创造力”才能得以释放, 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三、提升教师职业情感的途径

(一) 唤醒教师提升职业情感的意识与自觉, 学会体悟职业乐趣

首先, 让教师意识到积极的职业情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更是为了教师本人能拥有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幸福愉快的生活。常言道:“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如果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生活之中, 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 教师所收获的一点都不少于学生。因为,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人格、有智慧、有潜力的人, 他们在接受教师影响的同时也在启发教师的智慧, 完善教师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创造、感情的真诚付出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知识, 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身的价值。其实, 教师就像一棵树, 在给别人提供阴凉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吸收营养成长自己。

其次, 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特性和意义。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和意义时, 才会更加喜欢这份工作;也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时, 才很少感到疲倦、紧张与失望, 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它是谋生的手段, 但绝不是其职业意义的全部, 它应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对教师来说, 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情感融通, 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就是其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教师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 把学生培养成才后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感受到的职业乐趣和成就感, 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享受到的快乐与幸福, 那正是教师职业生命意义的见证。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其职业的这一精神特性, 才能真正发现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再次, 要引导教师善于从职业生活中寻找乐趣。其实, 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培训就是给教师一双善于从平凡的教学活动中发现乐趣的慧眼。“当你将一个一时糊涂而做错事的学生说服, 师生彼此之意见沟通的喜悦是多么甜美啊!又当你将一个聪明的学生, 培育其更聪明, 往更高的理想迈进, 又是多么欣悦啊!我们都为着培养我们的美好世界而快乐无比地努力, 更在享受这神圣职业的芳馨。”④教师正是在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时, 追求着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充实着自己的精神生活, 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着自己的辉煌。陶行知早已说过:“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愚蒙者, 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 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骎骎日上, 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⑤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社会上其他职业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二) 指导教师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会享受学生成长的乐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为一种亲近、融合、协商和激励性关系。在这种关系氛围中, 师生双方都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 学生时时都能感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他们会把教师当成慈祥的长者、知心的朋友、学习的伙伴, 愿意遵循教师的教诲, 即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与此同时, 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欢乐和希望之时, 教师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当教师从学生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中, 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中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效时, 就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教师更加享受职业与学生成长的乐趣,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一般情况下, 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不尊重教师、间或侮慢教师, 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正如有人所说:“把学生看作天使, 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 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教师把学生当人对待。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尊重学生有利于营造和谐、自由、宽松的教育教学心理环境, 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相互合作和支持, 使学生能够愉快、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 并从学习中获得愉快感、安全感和成就感。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 倾诉衷肠, 达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畅通无阻, 师生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其次, 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教师特征之一是“公平、公正”或“偏爱、不公正”。⑥因此, 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好感, 得到学生的信任, 使学生敢于、乐于亲近自己, 就要做到公平公正。教师只有公正合理、无私无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才能取信于学生, 得心于每一个学生, 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 才能使师生关系走向和谐。再次, 教师要信任学生。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信任。成长中的学生更是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 他们不仅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尊重和理解, 他们更加珍重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他们可以从教师的信任中获得自信和对自我的认可, 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特别是“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 一旦得不到教师的信任, 甚至受到歧视, 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 这样, 再多的教育也难以奏效”。⑦因此, 教师只有相信学生, 并取信于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得以正常开展, 才能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铺平道路。

(三) 引导教师研究教学, 学会享受教学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⑧如果教师缺乏自觉研究教学工作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把现有的教学状态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 那么教学就变成简单的重复和机械性操作, 无任何新鲜感和乐趣可言。因此, 教师培训应注重激发教师研究与创新的热情, 调动教师自我反思与实践的积极性。当教师在研究和反思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指导实践有所实效时, 会获得一种无可比拟的欣慰和成功的喜悦。因此, 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学内容,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他们所能接受的语言呈现出来, 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乐之者”, 这是教学的基本要义, 也是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著名教育专家东子曾代替他的导师给大学生上课, 结果学生强烈要求学校由他替换掉原来的老师, 为什么?东子说:“我的知识远不如导师渊博, 可是……我绝不‘照本宣科’, 我把课本中涉及的‘文秘知识’统统放到生活实例中去讲, 而且语言幽默, 像讲故事似的把一些枯燥的理论讲给了学生。”⑨因此, 现代社会的教师不能再满足于扮演知识的传声筒, 而要让教学研究成为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 在研究中创新, 在创新中享受。“当教师不是机械地重复教育内容, 而是将自己的‘力’加进了教材时, 教育活动对他便不再是被动的, 外在的, 而正是教师本性力量的流露。”⑩

(四) 指导教师调控消极情感,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职业情感的产生不仅依赖于客观环境, 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感受。当客观环境不易改变时, 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教师可以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首先, 教师要意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师也不是无所不能;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 但不能改变所有的人。在工作中, 当事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理想去发生、发展时, 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 要学会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要学会宽慰自己, 凡事只要努力了, 无愧于自己和他人就可以了。因为, 教师面对的学生成长背景不同, 性格千差万别, 绝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但也不排除个别学生顽劣成性, 一时或很长时间仍不能改邪归正, 只要学生不会因为教师不当的言行而变得更差就可以了。其次, 教师要学会宽容。当学生犯错误时, 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用宽容之心对待之, 即使是一些原则性的大错误也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一起探讨错误产生的原因, 指导其不断改进。教师要有颗平常心, 不要苛求学生完美, 不要苛求他们原封不动地按照你的意愿做事。只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所出现的问题, 相信绝大多数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或“问题学生”时都不至于失去理智, 使自己发怒, 不仅自己感到痛苦, 也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再次, 教师要珍视所获得的褒扬, 经常回忆那些来自各方面的积极的反馈信息, 这样有助于教师欣赏自己的工作, 享受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教师回想起学生在节日里送来的温馨贺卡和鲜花、已毕业的学生打来的问候电话、家长们的信任与感谢、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学生围在教师身边认真聆听教诲时的情景时, 那种愉悦感和自豪感会在教师心中油然而生。

教师的职业情感来源于对自己职业的认同, 对职业意义的正确理解, 来源于学生的成长, 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中, 还来源于教师在积极创造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教师培训就是要让教师意识到: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并且不愿意一辈子庸庸碌碌、单调和机械性重复工作, 就应该用心从事教育, 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 用心去感悟、去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和幸福;这不是外界强加给教师的要求, 而是教师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注释

1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1) 17.

2鱼侠, 毛亚庆.论有效的教师培训[J].教师教育研究, 2004, (1) 15.

3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1.

4叶谰.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86.

5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36.

6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修订版) [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1997.4-6.

7陈桂生.教育闲评[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108

8[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494.

9东子.快乐教育18法——轻松做教师 教出好学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7.123.

篇4: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从2009年起,国家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但目前各培训机构和高校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教师教学技能、业务能力的培训上,对教师道德素养涉及不多。笔者认为,教师培训不仅要将关注点放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上,也应加强对教师职业兴趣与敬业精神的引导。通过培训,要使教师树立更加正确的职业观,形成明确的人生规划,达到业务能力和道德素养双提升。 一、加强教师道德素养的必要性 教师道德素养,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其他岗位不同,高尚的道德素养是教师职业所必备的,因为这个职业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教师要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它是最核心、本质的职业要求;要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相对于教学能力和专业技巧,教师的品质更重要。教师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不良风气盛行。学校存在于这个社会,教师也是社会人,这种不良风气自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渗透到学校中。加上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师素质高低不一,以致目前教育行业,特别是在中小学、幼儿园出现了许多由于教师道德品质问题引起的恶劣问题,严重损害了部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也让教师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目前教师培训的误区

目前的教师培训,无论从指导思想还是培训主旨,更多地关注教师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提高,重视的是知识传授和先进教学仪器的运用,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基本上只限于学科课程和教材教法研究,或者搞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专题讲座,忽视对教师道德素养、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引导。虽然有些培训也注意到了教师背离师德导致的事件,但只是流于表面的说教。教师也只是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看成是“软任务”,知识和学历成为衡量一切的“硬指标”。

三、教师培训中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的策略

1.进行有关道德素养的专题培训

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举办道德素养专题培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和时下教育行业的热点问题,聘请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专题研讨培训,帮助教师探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消除教师的职业恐慌和畏惧,激发参训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动机,使其对教育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

2.在培训方案中注重教师道德素养内容

目前,大部分培训的关注点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育技能的掌握,从培养方案到课程安排以及参观考察,都是以单一的知识技能为重点。在今后的培训方案制订上,应增加师德教育课程,将师德内容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

3.聘请道德修养高的教师担任培训主讲

聘请专家时既要注重其教学水平、社会影响,也要注重其人格典范,防止有的专家在课堂上卖弄知识、哗众取宠,虽笑点很多,但内容经不起推敲和质疑。这本身就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对参训教师也是一种误导。

4.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只有对职业充满兴趣和热爱,教师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随着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教师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和尊严也受到挑战,整个教师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培训应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进行疏导和解压,使教师从职业的焦虑和困惑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5.教师要端正培训态度

教师要认识到,培训不是为镀金,也不是为享受,而是要利用来之不易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培训单位也应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教学上,聘请更多的专家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教师游刃有余地解决教学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篇5: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市局有关培训要求为依据,以“面向全员,注重实效”为原则,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师德培训工作,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明确师德专题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全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激励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做让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确保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年度专题培训收到实效。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师德培训,明确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要求和任务。

2、通过师德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依法治教能力。

3、通过师德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崭新的教育风貌。

三、专题培训内容:《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经常发生的事》。

四、专题培训方式:

1、将《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经常发生的事》按内容编成八讲,由学校几名领导分工以讲座形式对教职工进行培训。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翻印原著有关内容,供教师自学,要求教师在师德培训专用笔记本上做好读书摘记,并组织学习交流。

3、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开展的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活动。

五、专题培训时间:

自今年3月~12月,安排8次讲座,1次交流活动,1次演讲会。三月份:专题讲座一:主讲人:史廷泉

四月份:专题讲座二:主讲人:独峰

五月份:专题讲座三:主讲人:尹旭侠

六月份:专题讲座四:主讲人:马学军

七月份:

1、组织教师开展“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经常发生的事”学习心得交流。

2、组织教师观看中国教育电视台隆重推出的四集电视新闻

纪实片《张丽莉》。

3、组织教师签订抵制有偿家教承诺书。

主持人:王建中

九月份:专题讲座五:主讲人:刘洪国

十月份:专题讲座六:主讲人:雷天侠

十一月份:专题讲座七:主讲人:独峰

十二月份:专题讲座八:主讲人:史廷泉

一月份:

1、组织教师开展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演讲比赛。

2、评选校“师德标兵”。

主持人:独峰

六、师德专题培训的领导小组:

组长:史廷泉

副组长:马学军雷天侠

组员:独峰 任芳王芳尹旭侠王曦张继云张成花

七、专题培训要求:

1、认真制订2013年师德专题培训实施意见,统筹安排师德专题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特别是要根据局抵制有偿家教的规定,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

2、负责讲座的领导精心研读原著,认真编写讲稿,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篇6: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个 人 达 标 计 划

一、指导思想

人们称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面向21世纪,我将以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为方向,以关注孩子生命为己任,以关心孩子成长为目标,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达到的目标

1、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2、通过个人品性、品行修养做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真正成为授业、传道、解惑的师者。

三、具体措施

1、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为人师表。

2、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通过读教育专著,学师德规范,学师德先进个人的事迹,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彻底转变师德观念。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使自己在义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

3、以诚相待,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我会努力用真情教育学生,用真爱感动学生,在帮助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本”,处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让学生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明白“诚信”的内涵,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做事。教师一言一行都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学习负责,做学生可以信赖、值得尊敬、言行一致的教师。

4、更新师德观念。以往认为只要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关心了学生的学习就行了,其实这是不够的。教师不仅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自己的内涵,要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教师是孩子的心中偶像,对孩子的影响随处可见。因此作为教师,我将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细微变化,利用座谈等形式与之沟通,做让家长、孩子、学校认可和值得信赖的教师。

6、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体会,进行一次师德自查反省自己行为,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师生满意,社会信赖的教师,建立学生意见簿,随时了解学生的所需,改进自己的工作。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咨询活动。了解心理发展基础知识,愉快接受教师的角色,更好地搞好本职工作。

篇7: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材料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人力资源,在教书育人、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事业发展,我院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积极主动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崇高师德,建设良好师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战略,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我院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方向和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院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进“教授工程”,支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外出进修,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提高教师的职称级别、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结合事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我院立足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研究现有师资队伍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讨专业、课程建设对师资队伍所提出的新要求,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提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从注重个体的发展向优先支持创新团队建设转变,确立了我院未来几年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思想、组织等支持和保障。

二、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院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弘扬崇高师德,建设良好师风。2008年10月,学院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的意见》。此后,各部门、系部、直属单位根据文件精神,深入、持续地开展了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

为有效地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在“师德建设年”里,我院组织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及《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丹教授开设师德建设讲座,帮助教师从社会职责角度提高对人民教师职业的认识,增强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自觉意识;开展了征集师德师风箴言,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报告会,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师德建设问题,深化对师表角色、作用的认识,并促使其内化为教师的职业心理。

三、丰富师德教育内容,努力实现师德建设的与时俱进

我院不仅要求广大教职工自觉地肩负起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职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以及教育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明确提出广大教职工要在文明建设方面充分表现出自身的先进性,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带动者,共同创造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

自从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决定给予我省先行先试的政策,明确海西发展的战略定位之后,我院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努力增强广大教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坚定而牢固地树立学院的生存离不开海西,学院的发展也离不开海西的观念,心系海西发展,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海西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促进海西建设与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我院事业发展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际,我院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广大教师明确形

势任务,增强奋斗信心,自觉担负起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继续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积极投身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力,勤干事多作为,努力创造一流业绩,推动学院事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四、以评选、表彰、宣传、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为契机,营造促进教师师德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作用是师德建设的必要方式。我院不仅开展学习孟二冬、谭千秋等全国优秀教师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巡回演讲和举办师德报告会,弘扬崇高师德和良好师风,而且十分注重树立身边鲜活的师德楷模,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让身边的先进教师成为其他教师的学习榜样,为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教师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院通过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及“师德建设先进团队”、“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网络评选等活动,并在评选的基础上进行隆重的表彰,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精神。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院附属幼儿园鹿海云同志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光荣称号,我院举行仪式热烈欢迎鹿海云教师载誉而归,院党委作出《关于向鹿海云通知学习的决定》,将鹿海云老师先进事迹作为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激发教师们爱岗敬业精神,调动起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至2009年6月底,我院教师在读博士学位的增至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达60人,在读硕士为12人,在学历上形成人才队伍的新优势,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我院不断完善师资培训内容和体系,特别是着眼于事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加强有关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问题的研究,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对策。

在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工作中,我院一方面做好新进青年教师入岗培训工作,突出教师角色意识和师德规范培养,另一方面实行新教师导师制培养,通过学高身正的优秀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感染与熏陶,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一方面对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在外进修教师,建立相应的联系方式,加强思想沟通与教育,指引他们朝着“德艺双馨”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加强与硕士、博士生教师的接触、交流与指导,不仅组织他们开展学术活动,还关心他们的师德修养进展,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他们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上述举措,我院教师普遍能够铭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要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自尊自励,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为促进海西建设与学院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道者,导也;德者,得也。道德之义就意味着外在引导与内在修养的结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他律与自律的融合与会通。故,对于道德规范而言,既要“志存高远”又要“切实可行”。否则,不是流于琐屑平庸就是流于虚无缥缈变为一纸空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讨论稿)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从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他人、教师与自我、教师与教学、教师与学习等方面来描述与规范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及生活。其中的“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一规定,众说纷纭。持反对者的观点是不能让教师承担无限多与无限大的责任,况且教师本身并没有专业的救护知识与救护能力。听起来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但细细分析,我们探溯教育的本义与目的的时候,我们就深刻地领悟到,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师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有益的影响,朝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陶行知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时感叹“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

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教育被视为人本主义社会中最具有人道情怀的事业,我们怎能置学生的安危于不管呢?怎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儿戏呢?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此事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他因此被网友冠以“杨不管”称呼。“杨不管”的做法真是匪夷所思啊,孩子命之不存,谈何教育?在教育国际《职业道德宣言》中这么一条规定也许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保护、促进学生的利益和福利,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免欺凌和身体、心理伤害。”其实,在四川大地震之际,几乎大部分教师都是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面对这一不可抗力带来的灾难。教育是用生命来点燃生命,用生命来唤醒生命,用生命来润泽生命。当生命面临危险之际,教师不闻不问,道德何在?当然,如同以前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中对“见义勇为”修改为“见义智为”,教师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并不意味着教师非得“捐躯与牺牲”,就如同《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育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教师对学生责任之一“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的努力”。综上权衡,“保护学生的安全”是不是可以表述为“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安全”?

其次从一个真实的具体事例中来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讨论稿)。曾听朋友讲述这样的一位教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男教师,在乡镇小学任教数学学科。他每学年初都是要想方设法争着班主任。乍看之下,以为他工作积极认真,班主任工作很多时候是吃力不讨好的,许多教师都从心底不是很愿意干。而他当上班主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独揽学生编排座位的大权。编排座位中可以变幻出多少花样来。他在上课之初就开始与教学同步开办辅导班,并且在全班广而告之,强调为了大家更好地学习,最好每个学生都要上辅导班。当然,辅导班需交纳一定的辅导费。毕竟在乡村学校,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补习班的。这时,他这个班主任就发挥了不少作用。他把参加补习的学生都调到前排的座位或中间的座位上,没有参加补习的学生同是是一律调到后排及旁边的座位上,也不管你高矮什么的。然后,每一次单元测试时就弄虚作假,把没有参加补课的孩子的成绩都压得低低的,大部分记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而参加补课的孩子则都一例的记个好分数,以示辅导出成效。接着他就开始家访,家访的目的也是很明确地告诉家长,你的孩子不补习成绩太差了,学习跟不上,你看那些参加补习的学生个个进步的飞快。如此一来,很多不知内情的家长及学生都上了当。结果,一学年来,每次考试,他对于那些参加补习的学生总是挖空心思地透题、漏题„„学生们成绩一直处于“虚高”状态。可是,学年末,学校组织统考进行质量检测,一考下来,班级学生的成绩居于学区末尾,大多数学生只考三四十分,及格的学生都是寥寥无几。可在填写期末成绩报告册时,他依然是瞒天过海,给这些参加补课的学生打上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由此足见规定“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等条目之重要性与现实性。在“敬业奉献”之条目中,“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概括得不是很全面,在这工作流程中还应该加上“认真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规定中有所体现,但还是不明显,故可以表达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业成绩)”。另有“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规定中是针对教师如何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可以再加上“加强家校联系,尊重学生与家长的知情权”,这样就不会出现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学生与家长哄瞒欺骗的行为,同时,也倡导家校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此外,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规范》提出“终身学习”及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中的规定,但对于教师成长过程中“自我反思”的反思文化、“同伴互助”的协作文化还是强调不足。特别是,要明确规定教师“要认真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的教研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教育教学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思想活力„„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教研活动中获得再充电。同时,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营创与积淀。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炼,我们要立旨远大,着力切近;立旨理想,着力现实;立旨精神,着力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弘其道,厚其德,充于内,实于外,成就理想的教师形象。

篇8: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计划

一、关于教师的教育与发展

教师学习需要有多样化的方式和策略。教师学习的好环境是向教师提供大量机会, 让他们进行研究和探索、试验、讨论和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教师教育是要发展教师系统和敏感地探索学的本质和教的效果的能力。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必需教师积极参与和配合。顾泠沅认为, 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进修模式要实现从接受式向参与式发展。教师可以依不同需求而获得不同的培训内容或培训方式。[1]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 并且是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不能让教师正确理解由学生的多样化而带来的教学的复杂性。强调专业发展意味着要给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 要让他们形成关于内容、教学法和学习者的新观点。教师发展是没有一定终点的, 所以谈不上完成。教师适应新的环境, 接受新的挑战, 就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反思, 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全力以赴, 以达到自我实现之目的。

二、目前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 认为参加过的业务培训中理论学习多, 实践指导意义差, 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现象明显的教师占近80%。这主要反映的是目前许多教师培训因追求全面而忽略了针对性;因重视理论学习而怠慢了实践指导。

梁国平、杨驰在反思教师培训现状时, 除指出以上问题外, 还指出了受培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和培训资源问题。他们认为, 在培训中, 培训者与受培训者地位僵硬。对受培训教师的主体性体现不够, 受培训教师大多比较被动, 参与意识不强, 导致学习不主动、无创意。[2]由此可以看出, 针对广大中学教师而言, 高校培训及类似的培训在普及性和实用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教师的内部学习动机远未被激发出来, 对自己职业理想不明确, 为之付出努力的劲头也就不足。而从根本上讲, 教师应当对自己的学习主动负责, 当教师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宰者时, 培训才能跃上一个新台阶。其实中小学教师很多都具有一线教育教学经验, 见多识广, 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 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应被作为财富挖掘, 当做一项教育资源在教师培训中派上用场。

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在国家组织的各种层次的大规模的统一培训之外, 还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师发展的个别化问题?在社会规范与个人发展要求之间, 能不能找到一种“链接”方式, 以促进教师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本校教师的情况, 笔者对本校在职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发放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6份。分析问卷结果发现, 45岁以下的教师基本上都参加过岗前培训、计算机、校内组织的新教师培训。30岁以下的有65%的教师参加过双师考证。学校有硕士学历的5人, 在读硕士5人。84%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计算机的培训。在问及是否主动参与时, 数据显示的是教师的极大不情愿, “教师岗前三门课”40%主动参与, “职称外语”30%主动参与, “现代教育技术”87%主动参与, “校内组织的新教师培训”35%主动参与, 而“硕士以上学位”100%主动参与, “双师考证”88%主动参与, “计算机”90%主动参与。90%以上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在进行的。有74%的教师认为目前中专教育的压力很大, 学校收获较大的师资建设举措是“双师素质”。

其中对教师培训有何建议一项里, 有大部分教师对2007年7月份进行的继续教育模式持十分赞赏的态度。因为这次继续教育不再是去请专家学者来作报告, 而是根据专业分成若干小组, 对这一学年的工作进行讨论、反思, 共同探讨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大家都觉得收效很大。有一位教师这样写道:“老是抱怨中专的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继续教育也是盲目地参加, 校长安排听什么就听什么。学校的发展似乎与自己无关。这次继续教育让我体会到了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以后应多多开展类似的继续教育, 而不是一味地去听专家的报告, 专家的研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学校的发展。”

学习怎样教学以及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专家指导以实现技能发展, 而且需要得到专门的知识及道德和态度的提升。

四、教师学习群体 (Learning Community)

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性, 以及发展内容从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的超越, 使得西方学者对教师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尤其是个体或小组模式 (Individual or Small Group Models) , 并相继提出了“基于案例的专业发展 (Case-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自主发展 (Self-directed Development) ”、“合作发展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反思模式 (Reflective Model) ”、“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 ”以及“教师叙述 (Teachers’Narratives) ”等发展模式。

这些模式对于教师的发展都是行之有效的, 而它们的有效性也体现了在教师发展中教师群体的作用、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必要性, 同时也印证了Fullan (1991) 之言:“当教师真的需要帮助时, 最有效的帮助来自同事, 其次是管理者和专业人员。”

学习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根本方式。学习群体 (Learning Community) 是促进教师学习的有效模式。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有关管理者、培训机构及学校领导, 对教师学习群体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机制和作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给予已有的教师学习群体以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 并在对教师教育的环境进行设计时, 把教师个体学习的社会本质当做一种资源进行开发, 将教师发展中的学习群体当做一个单位来考虑, 充分发挥教师学习群体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注教师发展要关注教师学习的特点, 把教师的社会交往互动、教师个人的经验以及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融入到教师学习的过程中, 才会是最有效的。教师培训, 更多地强调了培训中的互动和信息的多向交流。教师学习群体从根本上就是“教师本位”的, 它是教师之间在面临共同的教育教学问题的情境下, 通过交往互动, 实现经验共享, 自主发展的教师持续学习模式。在此, 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很自然地得到了体现。

教师自己组织的教师学习群体能够营造宽松、安全、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教师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让教师更真切地感受与别的教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而共同努力的体验;可以将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和视角有意识地融合起来, 加速自己在教学认知上的发展, 获得教学效能感;可以使教师相互交锋不同意见, 产生思想火花, 生成新的知识;可以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组织多个教师学习群体 (Learning Community) , 在不断的讨论中反思, 在不断反思中进步, 从而达到教师自身的发展, 为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大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顾泠沅, 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1) .

上一篇: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政治下一篇:小蝌蚪找妈妈小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