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24-04-13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共6篇)

篇1: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所简况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所址广州,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单位。现有职工590人,研究员79人,博士生导师8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973首席科学家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4人。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30人。

设有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微生物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深海观测开放实验室和南海深海过程联合实验室。

拥有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国家野外试验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国家野外试验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和西沙、南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有“实验1”号、“实验2”号和“实验3”号三艘大型海洋科学考察船;以及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和海洋信息服务中心。

,被批准为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招生专业为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环境科学和水产养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有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和地质工程。

现有在学研究生29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3人,硕士研究生166人。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优越,助学金及研究津贴优厚。热忱欢迎有志于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年学子报考。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这种学位类型不同于以往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它不要求实际工作经历(个别招生类别和领域除外),需要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且具有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普通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但获得硕士学位后,可正常报名参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篇2: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凡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均可申请,且具备如下条件:

1.热爱科学事业,有较好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当年具有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

3.应获得其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母校推荐免试生名额。

4.申请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期间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在校期间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5.外语程度良好,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应提交的材料

(一)必须提供材料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通过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网推免生报名系统打印提交)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通过海洋所网站下载)。

2. 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开具的推荐免试生资格证明、大学本科前三年所修课程成绩单(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课程成绩单)。

3. 个人简历及专业学习情况介绍。

4.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

5.身份证复印件。

注:材料提交截止日期:9月20日。

(二)自愿提交材料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2.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或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

3.大学期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4.对申请有参考价值的其他能证明自己科研学习及能力的材料。

注:推荐书模板可在我所网站下载。所有材料均要求使用A4大小纸张。

三、接收程序

(一)网上填报申请材料

登陆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网(admission.gucas.ac.cn)进行网上报名(现已开通),查阅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确定申请专业及方向,填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并于9月20日前将全部申请材料直接送或邮寄到我所研究生部,复试时间初步定于9月底10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初审

研究生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者方可参加我所统一组织的复试。

(三)复试考核和体检

1.考核内容主要应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考核。考核以面试为主进行,必要时进行笔试。

2.专业知识考核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造性。考核既要看学生历年的学习成绩,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其他特长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查。

3.外语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4.体检主要考查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包括体能、体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查。

(四)拟录取

1.海洋所招生委员会对复试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发放正式拟接收函。

2.对体检合格的拟录取推荐免试生,调政审考核材料的时间应与统考生一致,一般在第二年的4、5月份,政审通过后与统考生一起发放录取通知书。

3.已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硕士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

4. 对顺利通过面试并收到我所拟录取函的优秀推荐免试生,如因其所在校外推政策所限不能外推我所者,只要放弃本校推免资格(内推资格),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统考,初试分数达到当年国家线即可被我所录取。

(五)网上报名、现场确认

1.收到拟接收函的学生应及时持拟接收函到所在高校领取推荐免试生校验码和《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并在规定时间寄送至研究生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被确定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必须在全国网报规定的报名时间内(月10日―31日),持推荐免试生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并于年11月10日至14日到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

四、直博生

我所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三个专业接收直博生。直博生从获得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被确定为直博生的推免生,不参加硕士生全国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但须参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博士生网上报名,具体参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招生简章或我所网站通知。

五、其他

对已发接收函的推荐免试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硕士生录取资格:

1.在本科阶段最后一学年(四年制的指第七、八学期,五年制的指第九、十学期)学习成绩有不及格科目。

2.毕业设计(论文)未取得良好以上成绩。

3.毕业时未获得学士学位。

4.政审不合格。

5.考试作弊者或违纪(法)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或有其他情节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受到处罚者。

6.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有弄虚作假者。

联系人:张老师

电 话:0532-82898654,82898950

传 真:0532-82898654

邮政编码:266071

地 址: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七号 研究生部

网 址: www.qdio.ac.cn

电子邮箱:yjsb@qdio.ac.cn

篇3: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负温度系数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NTC) 热敏电阻是一类电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一种传感器电阻, 它是以锰、钴、镍和铜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材料, 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测温精度和可靠性高、互换性好、易实现远程测量和控制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稳压、温度补偿、抑制浪涌电流、温度检测以及通讯设备的远距离控制等方面, 在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力工业、通讯、军事科学、航天、海洋等领域最为普及。

尤为重要的是, NTC热敏电阻器是航天器热控制中重要的敏感元件, 主要用于航天器上设备和部件的温度控制和测量, 遥测得到的温度信号也是判断航天器在轨工作状态和飞行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信息,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航天器的可靠性。同时, 在海洋环境测量方面, NTC热敏电阻是海洋仪器上核心元器件之一, 用于监测重要的海洋参数——温度, 此参数对于测量海洋温度、计算盐度、绘制海洋地图以及修正航行器航行轨迹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NTC的出现最早应追溯到180多年前,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硫化银的NTC效应。但与任何时代的发明一样, 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 在最早的100多年里, NTC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20世纪30年代, 德国科学家研制的以氧化铀为主材料的NTC热敏电阻开始被更多人认识, 随后, 其他各种类型的NTC热敏材料也相继出现, 并都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了尖晶石结构的NTC陶瓷材料, 这种材料性能优良, 制作成本低, 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1]。

NTC热敏电阻根据工作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低温热敏电阻 (小于-173℃) 、常温热敏电阻 (-60℃—300℃) 、高温热敏电阻 (大于300℃) 。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对NTC热敏电阻承受温度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因为只有能够较快反应温度的变化, 才能有较高的使用寿命。然而, 传统尖晶石型热敏电阻材料在的使用温区在-50℃—300℃之间, 300℃以上使用时会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而汽车、电子、军事、航天、海洋等领域对高温热敏电阻的高温温度准确侧量这一功能需求较高, 有时甚至达到上千度。目前高温宽温区测温主要使用铂电阻性型温度传感器, 但这类传感器在850℃以上很难实现阻温线性化, 无法保障测量精度, 并且原材料成本较高[2]。因此多年来, 设计和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热敏电阻材料、复合热敏材料及高温热敏电阻材料一直是热敏电阻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从跟随到引领——中国科学家的探索之路

近年来, 高温NTC热敏电阻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材料体系上, 其中YCr O3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磁电性质, 已被广泛用于高温电极、热电、磁电材料等领域。其中, 正交晶系钙钛矿结构的YCr1-xMnxO3 (0≤x≤0.5) 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 被认为是潜在的NTC热敏电阻材料。然而, 关于该体系材料的导电机理、离子相互作用机制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相关报道较少。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敏感器件部是长期从事应用于航天和海洋特种NTC热敏电阻材料与器件研究开发的科研团队, 自1965年为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发制造热敏电阻开始, 经过老一辈科学家的传帮带和几代人艰苦奋斗不懈努力, 逐步建立了一个梯队配置合理、创新思维活跃的研发团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制定了“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国策。对于应用于航天海洋领域测温热敏电阻, 提出了耐高温高真空、宽温区测量、快响应的技术要求, 为了打破这类热敏电阻的国外技术封锁, 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敏感器件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工作。

该研究团队通过研究YCr1-xMnxO3 (0≤x≤0.5) 电性能, 发现了材料电阻率随着Mn掺杂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电导率异常现象;通过运用缺陷化学理论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揭示了该材料电导率异常机制。YCr O3材料为p型半导体, 电阻率主要由Cr4+离子浓度决定, Mn离子作为n型掺杂剂, 补偿了金属空位, 导致Cr4+离子浓度降低, 电阻率增大;随着Mn含量从0.2增大到0.5, Mn4+离子增多, 促进了电子在Mn3+和Mn4+之间的跳跃, 导致载流子浓度增大, 电阻率降低。该电导机制的提出为进一步通过气氛控制、离子掺杂来设计合成新型NTC热敏电阻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3,4]。

同时, 该团队将高阻相的Mg Al2O4与高电导相YCr0.5Mn0.5O3材料复合, 结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SPS) 制备了x Mg Al2O4- (1-x) YCr0.5Mn0.5O3高温复合热敏陶瓷材料, 并对复合陶瓷材料结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复合陶瓷材料由立方尖晶石相Mg Al2O4和同构于YCr O3的正交晶系钙钛矿YCr0.5Mn0.5O3相组成;通过应用SPS烧结, 陶瓷材料获得了较高的致密度, 无明显的孔隙存在, 相应于x=0.1, 0.4, 0.6, 复合陶瓷材料的致密度分别为95.5%, 97.4%和94.1%;复合陶瓷材料在整个温度区间 (25℃—1000℃) 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显示了很好的负温度系数特性;复合陶瓷材料ρ25、B25/150、B700/1000、Ea25/150、Ea700/1000的范围分别为:1.53×106—9.92×109Ωcm, 3380—5172K, 7239—9543K, 0.291—0.446e V, 0.624—0.823 e V。该研究采用的方法为设计合成新型高温热敏电阻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5,6,7,8,9,10,11]***。

该研究团队针对航天海洋领域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特殊应用需求, 攻克了材料配方、敏感基元成型、多层结构设计和封装工艺等关键技术, 研发出了10-3Pa真空环境下耐受900℃高温及高低温交变冲击的耐高温真空热敏电阻器;测量温区75℃—450℃的高温热敏电阻器;测量温区-253℃—-196℃的低温热敏电阻器;工作温区-253℃—50℃的低温温度补偿组件;工作深度达到6000米、响应时间小于30ms的深海快响应热敏电阻器。研发出的这些特殊技术参数的产品, 对于推动建设我国航天海洋强国具有重大的意义。该团队还建设了包括敏感材料制备合成、元器件制造生产、材料与器件特性测试表征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研发生产平台, 专业研发生产航天及海洋测温所需的特种NTC热敏电阻器, 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研制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卫星、运载火箭、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以及国产海洋环境监测设备。

三、从成果到产品——科研与市场并行不悖

经过几年的努力, 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敏感器件部研制的G2a、MF5408、MF5604、MF5602、MF18型NTC热敏电阻及低温温度补偿热敏电阻组件, 扩展了NTC热敏电阻的工作温区和应用范围, 实现了热敏电阻器从高温真空环境到液氢、液氧温区的温度测量, 为我国氢、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做出贡献, 解决了卫星轨控发动机点火监测问题, 为卫星发动机工作状态和轨道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数;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装备到发射上天的近地轨道卫星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 ;还应用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等航天工程 (见图1) 。以上产品研制技术创新推动了我国航天领域的技术进步。

研制的MF51-28、MF5W型热敏电阻 (见图2) , 成功将热敏电阻的应用范围拓展到海洋领域, 应用于国产XBT仪、CTD仪等海洋环境监测仪表的研制, 推动了我国海洋领域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上成果应用, 为加快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步伐做出了贡献。具体表现在:

1. 耐高温真空G2a产品研制

通过采用复合掺杂制备了可耐受高低温冲击的多元氧化物热敏陶瓷材料, 制备了高致密、高一致性的敏感体, 研制了高温环境下物理化学惰性的密封材料, 设计了“核壳”包覆结构, 解决了热敏电阻器真空脱氧失效问题, 攻克了封装、电极可靠性等技术难点, 研制出了可在真空度优于10-3Pa的真空环境下耐受900℃的高温及100℃—900℃之间的高低温交变冲击的G2a型热敏电阻器, 应用于我国多个卫星, 且经国际查新未见国外同类型产品报道。

2. 高温测温MF5408产品研制

通过特殊的材料配方设计、珠状敏感体结构+玻璃密封等工艺, 研制出了高温下宽温区工作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产品MF5408, 测量温区范围75℃—450℃, 温度冲击25℃—500℃耐受50次, 解决了相应型号工程中轨控发动机250℃—400℃精确测量的问题, 填补了该温度范围我国星用测温热敏电阻器的空白。

3. 低温热敏电阻产品研制

通过能够实现液相烧结的材料配方设计, 结合适合低温工作的片式及芯片型玻璃封装工艺, 研制出了深低温测温型MF5602, MF5604低温热敏电阻, 补偿型MF18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组件产品。MF5602, MF5604工作温度范围为-253℃—-196℃, 用于监测火箭上部件和管路的性能, 对于评估火箭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MF18解决运载火箭在液氢温区 (-253℃) 下使用的难题, 实现了低温温度补偿用热敏电阻组件大负荷功率使用条件下正常工作, 形成了成熟产品并得到应用。

4. 海洋测温MF5W产品研制

围绕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 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设备XBT仪, CTD仪核心器件的国产化, 在国家“863”项目“深海环境监测温度传感器技术研究”的支持下, 开展了应用于6000米海水深度条件下的海洋测温用热敏电阻器的研制工作。设计了超微珠结构敏感体+超薄玻璃绝缘密封结构相结合的工艺路线, 研制了超微珠成型系统, 实现了直径约80μm的超微珠敏感体精细加工;实现超薄玻璃绝缘密封结构;通过以上技术创新, 研制出了热时间常数7±1ms的热敏电阻器, 填补了国内空白, 可应用于国产CTD仪的研制, 有望实现在我国载人潜水器上关键海洋环境监测仪器核心器件的国产化。

根据国家航天发射任务及海洋监测仪表承研单位的订货需求, 在2010—2014年期间, 敏感器件部共完成236份特种热敏电阻器的生产供货合同, 合同履约率100%, 为用户单位承担的航天海洋领域的重大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无法估量。

四、从眼前到长远——我国NTC热敏电阻的展望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目前提供给航天海洋用户的产品为热敏电阻器元件, 再由用户根据具体的测试环境和需求, 铠装成传感器并进一步开发成专用的测试仪表进行温度的测量,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可根据用户要求“量身定做”研制温度传感器产品。

“十三五”期间,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将通过“一三五”规划进行特种温度传感器布局, 突破温度传感器设计、铠装、标定等核心关键技术, 开展温度传感器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建立航天及海洋温度传感器研发、制作及极端环境试验平台, 研发宽温区高温温度传感器、耐高温真空温度传感器, 开发出高精度海洋热流计探针、热液及冷泉温度链等产品。

参考文献

[1]段媛媛.尖晶石型NTC热敏陶瓷材料性能研究[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2]李晓琼, 张廷玖, 骆颖, 等.高温NTC热敏电阻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5 (12) :7-9.

[3]ZHAO Qing, ZHANG Bo, YAO Jincheng, et al.New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 ceramics in (Y2O3+Ce O2) -La Cr0.5Mn0.5O3 composite system[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2014, 25 (7) :3023-3027.

[4]ZHANG Bo, ZHAO Qing, CHANG Aimin, et al.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omal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YCr1-x Mnx O3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ceramics[J].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4, 104 (10) :102-109.

[5]ZHANG Huimin, CHANG Aimin, GUAN Fang, et al.The optimal synthesis condition by sol-gel method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Mn1.5-x Co1.5Nix O4 ceramics[J].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40 (6) :7865-7872.

[6]YAO Jincheng, ZHANG Bingyin, WANG Junhua, et al.Preparation of Ni0.9Mn2.1-x Mgx O4 (0≤x≤0.3)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ceramic materials by a rheological phase reaction method[J].Materials Letters, 2013, 112:69-71.

[7]张惠敏, 常爱民, 王伟.一种高电阻、低B值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专利号:ZL200910113608.4.

[8]张惠敏, 常爱民, 王伟, 等.一种三元芯片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专利号:ZL200910113607.X.

[9]赵青, 郭建高, 常爱民, 等.一种稀土氧化物掺杂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 专利号:ZL 201010132292.6.

[10]张惠敏, 彭昌文, 常爱民, 等.一种含镁四元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 专利号:201110082067.0.

篇4: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研究

摘 要: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极为重要因素,海洋环境安全则关乎国家安全,关乎经济持续发展,关乎人类安全。随着南海问题国际冲突的不断加剧,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既涉及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牵动南海周边国家安全以及世界安全。影响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各国应构建综合性的制度,方能保障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从而在构建和谐的国际秩序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南海海洋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保障措施

1 海洋环境安全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国家安全主要指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基于此,人们经常混淆国防与国家安全的概念,用国防的概念来代替国家安全。美国的莱斯特•R•布朗最早认为环境安全应当纳入国家安全。在他看来,“国家安全的关键是确保持续发展,如果全球经济系统的生物基础不能得到保护,如果油井枯竭而新能源系统还未及时建立的话,经济的瓦解和崩溃势所难免”[1] 。查德•乌尔曼于1983年在其《重新界定安全》中指出,将国家安全主要定义在军事含义上,表明了对现实的错误设想和虚构,它导致国家注重军事威胁而忽视其他也许更为有害的危险,同时使国际关系出现军事化倾向[2]。巴瑞•布赞明确把安全概念沿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向外延伸,认为人类安全比国家安全更重要,国家只是安全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3]。在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指出,“安全的定义必须扩展,超出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而要包括环境恶化和发展条件遭到的破坏”[4]。该报告认为,环境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开发署在1993 年和1994 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安全概念必须改变,由单独强调国家安全转向更多强调人的安全,由通过军备实现安全转向通过人类发展实现安全,由领土安全转向食物、就业和环境安全[5]。此处可见,安全已经被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主要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安全威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传染疾病蔓延、跨国有组织犯罪、小武器走私、贩卖毒品、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6]。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多极化的军事力量已经在逐渐弱化传统安全对人类的威胁,而人类社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已导致非传统安全成为威胁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安全的最大隐患。全球升温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环境难民的出现,因资源衰竭而引发的战争以及瘟疫、食品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诸多的非传统安全中,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就成了威胁人类安全最为严重的因素。McNelis 认为,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因素,并且环境问题与暴力冲突有着直接的关系[7]。足见当前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在环境安全问题上,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核心因素。几乎所有的陆源污染物最终都会通过河流融入海洋,海洋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排放超过海洋环境承载力时,以及过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行为打破海洋的生境平衡,就会引发海洋环境安全,与陆地的环境安全不同,海洋环境安全一旦引发,需要一个很长的修复周期。基于上述认识,西方社会不仅将海洋环境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加以重视,并已付诸行动。美国最早于1991年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1994年通过《环境安全技术检验规则》,环境安全上升为国家利益,环境安全纳入美国的防务任务,这其中就包括了海洋环境安全。

2 关于海洋环境安全的概念

在我国,张珞平等首次提出海洋环境安全的概念,并对海洋环境研究和海洋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张珞平认为,海洋环境安全是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我们应考虑海洋环境安全,而不是海洋污染或被动的海洋环境保护[8]。但张珞平未界定海洋环境安全的含义。在确定海洋环境安全的定义时,我们应当首先明晰海洋环境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明晰海洋环境安全和海洋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较为准确界定海洋环境安全的含义。

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安全虽然含义大致相同,但采取措施的时间段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海洋环境破坏后的被动保护,后者则侧重于海洋环境未被破坏前的事前主动保护。截止目前,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行动上,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海洋环境保护,而忽视了海洋环境安全。很明显,将事后保护和事前防御相结合是我们今后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海洋环境安全制度研究应成为今后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的重点。

海洋环境安全与海洋生态安全关系紧密,其主要区别在于“安全”含义的侧重点不同。海洋环境安全侧重于防治人类活动对各环境要素的污染及破坏,重在对人类活动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的预防和治理,确保海洋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良好状态,它主要针对海洋污染问题造成的安全威胁。海洋生态安全是从生态系统是否被破坏,生态功能是否被损害的角度关注“安全”问题,侧重于对整体自然环境应有之安全状态和人之环境权益受保护状态的监测和维护,旨在保障自然环境处于无危险的状态。如果某个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或数量出现异常,就说明该系统已经处于不安全状态。海洋生态安全是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处于平稳状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不是仅局限于海洋环境的污染防治和资源的保护。海洋生态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海洋环境安全、海洋生物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海洋生物安全和海洋环境安全构成了海洋生态安全的基石,海洋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海洋生态安全的核心[9]。

以上可见,海洋环境安全是威胁海洋生态安全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海洋环境安全只是海洋生态安全的一个方面,要解决好海洋生态安全首先要解决好海洋环境安全。海洋环境安全就是指与人类生存、生产活动相关的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的状况,不被污染,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和威胁,从而保证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以及人类安全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的状态。从长远来讲,我们要改善和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但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维护好海洋环境安全,否则,海洋生态安全就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3 影响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因素及其后果

南海的面积约为360万km2,位于中国、马来西亚、文莱、越南与菲律宾等国之间。南海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经济意义和国防意义均极为重要。近年来南海周边各国都加快了对南海的开发利用,不仅东南亚国家无限度地滥采南海资源,远离南海的美国也觊觎南海的资源,企图能在南海分得一杯羹。环南海各国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式的开发,迅速恶化了南海海洋环境。我国作为南中国海的主权国家,既要加强战略上的戒备,维护南海的国家主权,又要管理好南海的资源环境,我们必须向世人证明,中國有能力处理好南海的各项事务,管理好南海。对南海进行管理过程中,除了对南海的资源进行管理外,南海的环境安全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现有的相关制度和措施难以彻底全面解决南海的环境安全。南海周边各国主要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解决南海的环境安全问题,但公约没有强制执行力。在利益驱动下,南海各国各行其是,行动很难统一,一盘散沙的结局只能使南海问题及南海的环境持续恶化。1973年12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则在纽约海洋法第一期会议上引用了海尔达尔的话: 忽视海洋就是忽视我们三分之二的地球,毁坏海洋就是毁灭我们的地球。一个死亡的地球无助于任何国家[10]。因此,当务之急,建立强有力的南海环境安全保护机制,改善南海的海洋环境,造福于南海各国的同时也将造福于人类。

威胁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于污染性因素和非污染性因素两个方面。污染性因素主要有:一是陆源污染。环南海各国毫无节制地向南海排放污染物,是导致南海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二是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南海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时不考虑环境影响,无节制地乱开滥采,已经严重污染了南海海洋环境。三是船舶污染。大量的航行于南海的船舶所造成的油污污染,尤其是那些尚在使用的老龄船漏油问题对南海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四是人工倾倒垃圾污染。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提高,环南海各国在沿海城市开发中,大量地向南海倾倒各种垃圾,加剧了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问题。五是沿海地区城市化扩张,诸如围填海工程和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既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危害了局部海洋环境安全。

非污染性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滥捕海洋鱼类、滥采海洋矿产等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过度养殖导致赤潮灾害、填海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等,这些都将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破坏海洋环境,威胁海洋环境安全。二是缺乏必要的国际合作。解决好南海的环境安全问题,靠一国之力难以完成,南海各国只有求同存异,通力合作,加强对话,建立长效机制,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南海海洋环境。三是国内解决海洋环境安全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四是海洋管理的体制混乱,多头管理的结果就会导致有些事务无人问津,而有些事务却大家争着管理。五是缺少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公众参与制度。六是从政府到群众,缺乏自觉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观念和意识。

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引发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会影响到南海的社会安全。自然资源的耗竭、海洋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灾害能够破坏数百万人尤其是渔民赖以为生的自然基础,从而影响到南海各国的社会安全。(2)南海海洋环境安全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和结构变迁。海平面上升已经导致图瓦卢的举国迁徙和环境难民的出现。南海的海洋环境持续恶化必将给南海社会带来动荡,进一步引发安全问题。(3)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会影响到南海的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陆地资源枯竭之时,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海的环境问题已经导致南海的资源快速衰竭,如不及时治理,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会影响到国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安全。环境恶化的后果会使一个国家更富有进攻性,可能希望通过将其生态圈扩展到国外、淡化和隐瞒其环境污染以及获得新的资源来弥补其国内的生态赤字,因此,“环境破坏可能导致越来越多源于资源的战争”[11]。以上可见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4 保障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措施

4.1 加强国际合作

南海海洋环境安全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维护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需要南海各国通力合作。很多的海洋环境问题出现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单独造成的,但结果却都会影响环南海各国的环境安全。一个国家针对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管理制度再好对解决南海环境安全恐怕也无济于事,加强国际化的合作,树立国际海洋环境安全的观念,是解决南海环境安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经为维护国际海洋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协商的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南海各国应搁置利益,针对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问题,通过对话和磋商,建立由南海各国参与的南海环境安全委员会,筹建南海环境安全的国际统一执法机构,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

4.2 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是南海区域领海面积最大的国家,除了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同时加强解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体系,《宪法》和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中关于保护海洋生态安全方面的规定,对遏止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12]。但是法律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缺陷。首先我们要修改《宪法》,强调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开发利用的主体应当在确保海洋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将海洋环境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高度。其次,我们应当对《环境保护基本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应当明确海洋环境安全保护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的准入条件和環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老龄船舶执法主体有登临检查权和处罚权。最后,针对陆源污染,我们应在立法上确立海洋环境安全的指标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公众参与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

4.3 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安全指标体系

海洋环境安全涉及水质,泥沙、珊瑚礁、大气、鱼类资源等多项指标,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指标体系是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指标体系也是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监测和评估的依据,同时也是海洋执法依据,将指标体系法律制度化,可有效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

4.4 改善目前的海洋管理体制

我国加强并完善了专门的海洋行政执法队伍——中国海监,但是目前仍没有一支海上综合执法力量,也没有哪一个涉海部门能够单独有效地进行海洋综合执法,海洋执法体制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缺陷使法律在调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和资源的活动时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无法执行的政策和法律是毫无任何价值可言的,要使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真正实现其当初创设的目的,必须有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予以相互配合,否则,对海洋环境安全的保障只能成为空谈。

4.5 转变观念,培养人们自觉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思想意识

徒法不足以自行,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一系列相关条例,但是南海的海洋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根源在于,上至政府,下至群众,环境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先污染后治理、明防治暗排污的现象,对环境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艰巨性没有充分认识。意识先于行动,要统一行动首先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必要的宣讲教育,使政府和群众转变观念,明确以下认识:(1)国外已经非常重视海洋环境安全。我国从政府到人民,应当将海洋环境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2)要将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治相结合。尤其是要做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事前预防工作。(3)既要经济腾飞,又要碧水蓝天,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3]。(4)保障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需要综合性全方位的制度构建,单靠一人一政府一国一制度之力,难以实现目标。

4.6 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公众参与制度

南海区域的广泛性和海洋行政执法主体的有限性决定了单靠海洋行政执法部门很难全面维护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公众参与制度,是解决南海洋环境安全的必由之路。首先,国家应加强环境安全教育和宣传,使公众在了解中国南海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意识到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民众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积极性,激发公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自觉性,这样既弥补了海洋行政执法主体执法行为的漏洞,又能有效监督海洋行政执法主体和其他主体的行为,还能争取到民间环保资金。其次,公众参与制度可以将我国的主权的维护与环境安全维护结合起来。目前,南海的主权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南海多国不择手段意图扩大他们在南海的地盘,已经严重危害到我国的主权。我国一方面通过国家力量正面与对方国家斡旋,在国家力量难以介入的敏感区域,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有效地化解国家力量碰撞带来的国际冲突。再次,在法律制度上,授予公众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在公众参与制度中,公众只能摇旗呐喊,没有任何维护权利的强有力的武器,其效果显然苍白无力。赋予公众环境公益诉讼权,就是赋予公众参与的有力武器。公益诉讼可以针对国内外一切破坏和威胁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行为。进行国际间的公益诉讼不仅可以增强我国在南海国际环保方面的话语权,也可以取得国际舆论和国际环保组织的支持。因此,公众参与机制在南海海洋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14]。最后,建立公众参与的奖惩机制,激励民众参与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维护的积极性。

4.7 完善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补偿机制

海洋环境补偿在形式上表现为对从事恢复、维持海洋环境功能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补偿,即在形式上表现为对人的补偿,但前提是这些单位和个人从事了恢复、维持海洋生态功能的活动,海洋环境安全补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5]:第一,增加国家的海洋环境生态补偿拨款,这是海洋生态环境补偿金的主要来源;第二,向开发利用海洋环境资源的组织和个人征收各种生态环境补偿费用,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4.8 加大奖惩力度

以“危害海洋环境安全罪”入刑,加大惩治力度,同时,设立南海海洋环境安全保护基金,对南海海洋环境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从而引导人们在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与危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1] [美]莱斯特•R•布朗,祝三友等译.《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291

[2] RICHARD ULLMAN. Redefining Security,International Security,Summer1983; Jessica Mathews,Redefining security,Foreign Affairs,Spring 1989

[3] BANY BUZAN. People,States and Fear: An Agenda f or International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M]. HemelHempstead: Harvesters-Wheat sheaf,1991

[4] Bruntland, G. (ed.),“Our common future”,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Report[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6] 劉文成.非传统安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04(1):32-35

[7] MCNELIS D N,SCHWEITZER G.E.. Environmental security:An evolving concept[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35: 108A-113A

[8] 张珞平,洪华生,陈伟琪,等. 海洋环境安全: 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J].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8): 254-256

[9] 杨振姣,姜自福,罗玲云.海洋生态安全研究综述[J],海洋环境科学,2011(2):288

[10] 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41

[11] 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74

[12] 蔡先凤,张式军.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建构[J].三江论坛,2006(3): 40-43

[1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14] 梁亚荣,吴鹏.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0(1):22

[15] 王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5-77

Research on the South China Sea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oblem

ZHAO Wan-zhong

(Collage of Literature and Laws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00,China)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of national security, Marin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concern national Security,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security. Along with the exacerbat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oblem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not only relate to our state interests,But also relate to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world safe.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re rarious aspects.To solve problem of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n the one hand, It’s need to deep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What each country should establish comprehensiveness system could indemnify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 the meantime,It could establish harmonious International order,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Key words:nat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al security;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fluencing factors ;Safeguards

篇5: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已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现有职工388人,研究员47人,博士导师4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和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在学研究生234人,博士后和客座流动专家30余人。

重点研究热带半闭合型边缘海海洋水-地-生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 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根据我国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需求,以南海区域海洋过程的理论创新为重点,推动海洋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展海洋矿产资源勘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工程环境与军事环境评价和预测等方面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并促进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为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和维护海洋权益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贡献。

重点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科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科院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学科研究室和科技产品开发中心;环境调查、环境评价和工程勘察等咨询服务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工程中心。

拥有4个野外台站: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国家野外重点试验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络“cERN”站、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中科院开放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络研究“cERN”重点站、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并拥有“实验2号”、“实验3号”两艘大型海洋科学考察船以及正在建造的一艘新型小水线面双体综合科学考察船,还拥有热带海洋生物标本馆和信息中心。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所共取得科研成果540余项,获国家、中科院、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220余项;申请专利95项,获授权专利33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近200篇。典型代表性成果: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资源环境和权益综合调查研究等。目前主持、承担973、863、国家基金项目等200余项。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联系与合作,每年承担咨询或院地合作项目50余项。

我所是全国海洋科研机构首家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科研单位,拥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资格证书甲级”、“海洋专项工程勘察甲级证书”、“计量认证资质证书”等。我所是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物理分会、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等的依托单位。出版《热带海洋学报》核心期刊。曾获广州市“文明单位”和广东省直系统“文明单位”。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高校代码:99999 所在省市:广东 学校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篇6: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岗位竞聘申请表

应聘岗位:

本人郑重声明,以上所填内容若有虚假,愿承担一切后果。

上一篇:揭密面试的N个死因下一篇:1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