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研体会

2024-04-23

绘本教研体会(共11篇)

篇1:绘本教研体会

绘本教研体会

从开始接触绘本,聆听绘本教学到自己尝试去上绘本教学,我觉得这是一个逐步走向绘本教学与实践绘本教学的途径,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和尝试中让我体会到了绘本教学不单是简单的形式的改变与内容的改变,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对绘本的领悟与参透。就拿我上的两个绘本教学《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活动中我从封面引导幼儿去观看都有什么,从而引出故事主题,随着情节的深入一步一步地发现“牙齿大街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活动的很成功。

但是在《我讨厌妈妈》中我也采用了相似的步骤,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虽然两个都是绘本教学,但每个绘本教学也都有它的特色,教师的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是一次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突出的两部分。其次教师的动态语言和教具的准备也是调动幼儿积极性和活动兴趣的关键,一个好的活动,一次成功的尝试的背后都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虽然我的这次活动不是最好,但是无论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我的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幼儿园的教研继续在进行,我会向同事们好好学习,取长补短,努力使自己有更多的收获。

刘彬

2013年7月

篇2:绘本教研体会

组长:陈雅梅

贾立倩

成员:曹靖辰

魏文君

王萌萌

郝娜

宋会军

尚蕊

苑翠苓

刘璐

董莹

绘本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是通过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和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发展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一、指导思想:

在《指南》中对语言教学的目标:“1.安静而专注地听别人说话,并能作出相应的回应;2.乐于与人交谈,听懂并会说普通话;3.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经验和需要;4.喜欢看图书、听故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明确地提出要“1.提供实物、图片、情景,引导幼儿学习有条理、清楚地讲述;2.创设有利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听懂并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在日常交谈中辨别错误的发音、用词、语句;3.通过提供适宜的图书、刊物以及音像读物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欣赏、学习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本学期,我园绘本教研组将认真学习贯彻《指南》精神,围绕“如何开展好绘本教学活动”分步进行研究。探索教学模式,促进幼儿与好书做伴,在阅读中健康发展;让教师通过优秀文本的教学尝试,积累研究经验,进一步建立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上转变,增加学习的深度,促进教师成长发展。

二、教研活动具体工作安排

9月:开展教师精品赏读活动,研讨绘本的教育价值。教研方式:集中教研

教研时间:9月28日

1、读四个绘本故事,选出两本作为10月、11月教研的教材。(《和甘伯伯去游河》《让路给小鸭子》《我家有个外星人》《小老鼠亚历山大》等)

2、了解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画面和文字,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欣赏与阅读能力。

3、剖析绘本的教育价值,分析哪些是可以传达给孩子的。

4、讨论采取怎样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绘本表达的教育意义。

10月:研讨导入的方法,采取哪些适宜的导入策略,激发幼儿对绘本活动的兴趣。

教研方式:同课异构 教研时间:10月26日

1、请两位教师针对绘本的导入部分进行同课异构,探讨什么样的导入更适宜。

2、通过教研,梳理多种适宜的导入方式。

11月:研讨在绘本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提问策略,促进目标的实现。教研方式:一课多研。通过两到三次活动和教研进行研讨,次数视情况而定。

教研时间:11月16日、11月23日

1、提问的设计提问要讲究层次性

2、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要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回答

3、丰富集体教学中的问答模式,探索多元提问方式。

12月:研究成果分享。教研时间:12月14日

集贤里幼儿园

绘本教研组

篇3:绘本教研体会

一、教研过程

(一)第一研

1.案例活动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细节,大胆想象、猜测,初步理解小猫与小鱼之间的情节发展。

(2)尝试用较连贯的语言、肢体动作来表达小猫内心的情感变化。

(3)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浓浓的亲情。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猫和小鱼的故事,并介绍了图书的名称。

第二环节:教师逐一出示绘本画面,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帮助幼儿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在干什么?会对小鱼说什么呢?

(幼儿自由讲述后,教师用绘本中的语言,富有感情地小结。)

(2)教师带领幼儿阅读。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中的文字,让幼儿来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3)讲述故事的结尾部分。

第三环节:完整地欣赏故事,鼓励幼儿一同来讲述。

2.主题评课:着眼“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情感教育策略”这一主题,教研组进行了“以评促教”。

第一,选择适宜的情感绘本。目前市场上的绘本种类很多,当这些绘本运用到情感教育之中时,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绘本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亲爱的小鱼》共十四句话,以诗意的语言讲述着故事,以双页单帧画面和朦胧变幻的大面积背景色彩铺绘,给人以温馨简洁之感。画面人物小猫和小鱼生动形象,其中喂食、亲吻的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非常适合成人和幼儿一同来阅读。

第二,合理确定了情感主题。本次活动中,教师所选择的绘本《亲爱的小鱼》就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故事里小猫爱着小鱼,小鱼也爱着小猫,这其中的爱可以理解为亲情、友情、爱情。根据中班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将情感主题定位在亲情之爱,亲爱的小猫就是幼儿的爸爸妈妈,亲爱的小鱼就是幼儿,社会角色的赋予激发了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

第三,重视语言的情感渲染。在活动中,教师把自己想象成小猫,朗读的时候做到了声情并茂。教师一边用甜甜的声音说着“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也不会忘记……”一边模仿故事中小猫的动作给小鱼喂面包,亲吻小鱼。教师角色的转变,立刻引起了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在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明确了在情感教育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以师幼共读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感受绘本中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在活动中,教师注重的是语言情境的渲染,教师讲述幼儿倾听,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比较少。如何让幼儿自主感知、表达绘本情感呢?绘本是图文结合的读物,除了包括文字语言,还有画面色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这些都是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于是教研组进行了相关的研讨。具体内容如表格所示:

3.反思调整:在研讨的过程中,执教者及时汲取同伴的建议,从绘本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出发来调整教学策略,多种形式让幼儿来感受绘本所蕴含的情感。

(二)第二研

1.活动再构:执教者围绕“绘本中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主要环节调整为: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蓝色的背景上小猫亲吻着鱼缸里的小鱼),让幼儿自己来观察画面并说说:你看到这个封面,心里有什么感觉?请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后,教师介绍绘本的名字《亲爱的小鱼》,结合书名让幼儿说说“亲爱的”是什么意思,平时谁会这样称呼,为本次活动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环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教师有重点地选择相应的画面对“小鱼长大了,不能再待在小小的鱼缸里了怎么办?小猫把小鱼送到了大海后为什么一天天地坐在那里不离开?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在想些什么呢”等话题组织幼儿开展了讨论,让幼儿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主动安慰小猫。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故事,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情感迁移。教师抛出话题:“以后你长大了,像小鱼那样离开爸爸妈妈了,你还会爱着你的爸爸妈妈吗?你会怎么做呢?”将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向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延伸。

2.课后研讨:活动后,教师以分组的形式,对教学活动中执教者的策略运用进行了讨论与总结。

第一,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活动中,教师除了继续运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还根据故事发展情节,有目的地选择了相应的图片并配有适宜的背景音乐,丰富了幼儿对绘本情感的感知。

第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绘本的故事情节发展并不复杂,幼儿是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的。因此,活动中教师改变策略,由教师讲述故事调整为幼儿自主表达,并组织开展了多次的讨论。在这过程中,幼儿大胆猜测了角色的内心情感,尝试着从他人的角度来体验其内心感受。

第三,尝试幼儿多元表达。活动中,教师除了鼓励幼儿用口头语言来表达情感体验,同时也鼓励其尝试运用了肢体动作表达。在观察小猫喂食小鱼后,幼儿扮演小鱼,教师扮演小猫。随着音乐节奏,幼儿和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了小鱼在吃了食物后的生长过程,以及和小猫和小鱼一起玩的喜悦之情。多元的表现方式让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具个性化。

二、教研感悟

在后继的研讨中,我们总结了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绘本,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的策略。

第一,多因素挖掘,重视情感渲染。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绘本中的色彩、情节、角色因素,让绘本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从而让幼儿全面体验这些因素中所蕴含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在出示画面的同时,配上能反映画面情感的音乐。背景音乐的播放,能很好地进行情感渲染,帮助幼儿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情感。本绘本活动中,开始部分是充满愉悦的,教师选择的背景音乐是欢乐的;后半段故事情节是有一点点伤感的,教师选择了带有一点儿哀伤的音乐。

第二,开展角色扮演,重视情感体验。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表情,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活动中,有一个场景是小猫坐着等待小鱼的归来,连续四幅画中,只有小猫的一个背影。对于这样的场景,教师给予了幼儿广阔的表达空间。在角色扮演的时候,不同的幼儿有不一样的理解与表现,乐观的幼儿是面带微笑地在等待着小鱼,悲观的幼儿则是一脸哀愁地等待着小鱼。但是,孩子们都认为小猫是希望小鱼快快回来啊!可见,角色扮演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有了一个生动体验情感的机会。

篇4:谈开展教研活动体会

【关键词】锁定目标 集体备课 说课交流 课堂施教 课后评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要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应抓好课堂常规教学的教改与教研。教改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切实可行,直接关系到教改教研活动能否收到实效,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应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及特点的需要,开展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突破口,以教改专题为龙头,以听课交流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研活动。经过近几年探索与实践,我们寻求到一种切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可操作性强,具有实效的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它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一、锁定目标

教研活动都要有自己的目标方向。因此,对于各类研究课、实验课、公开课、观摩展示课等,事先都要确定研究主题。先让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及执教者本人,根据活动目标、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执教者的个人教学风格,精心拟定出研究活动应达到的合理的、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有选择性地整理并打印成文,分发给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为教学研究活动的目标锁定方向。

二、集体备课

要求与执教者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都分别按照上述确定的“目标定向”中的要求,各自独立备课,设计教案。对于这一环节,教研组应做到每学期开学初要根据教研安排相应制定出各自的活动计划,告知每位教师,对备课活动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对课堂教学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课堂练习与作业,统一单元检测的内容与时间。

三、说课交流

把参加集体备课的全体教师召集在一起,各自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有针对性地交流和切磋,然后由执教者本人集中全体教师的优点,再度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这样既培养锻炼了同科教师,又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点,特别是年轻教师更需要重点检查与帮助。

四、课堂施教

执教者根据修改后的教案进行课堂讲授。其教法应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尽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习兴趣。教研组教师可以利用听课时间进一步了解上课情况,并相互学习以利共同进步。这个环节是重要的,要求教课的与听课的都必须重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课后评论

根据执教者课堂施教的情况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对照“目标定向”中所提出的目的与要求,教师们进行评议,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然后由教研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新的教案。因为相互协作和会话促进大家互相提问,交流思考成果,起到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及相互促进的作用。

六、展示观摩

对涌现出来的教坛新秀和优质课、优秀教案及教改实验成果,开展观摩展示活动,让大家都有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

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一环扣一环,其中后一环节是以前一环节为基础的,同时又对前一环节起着深化和发展的作用。教研活动具有显著的针对性,因此它适合于现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课程及学科。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开展教研活动可以发挥每个教师各自的优势,通过相互学习,共同研究,集思广益,把各人的长处化为全组的共同财富,从而迅速提高全组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教研水平。

同时,由于教研活动资料的完善留存,也为今后确定新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最原始和最翔实的资料,为新教师能快速上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保障。如此的良性循环,起到了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促教改的作用,从而可以使教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及最优化,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七、存在问题

以上是教研活动中几项应该完成的工作以及实施的体会。但是在具体的教研活动过程中并不是这样的,多少都有些走过场的成分。

探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不重视,另一方面是教研活动没有明确和有效的题目及交流内容。教师不重视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这就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让每一位教师能有所收获,也能考验教研活动的组织者。

交流不仅是教师之间的事,还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等。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可获得新的体验,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去讲,这样才不会使教研活动变成走过场,从而获得应有的效果。

在具体教研活动的实施中,每次都要有具体的目标,不一定要每周都搞。另外,为了提高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除了在校内搞教研活动,还应走出去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師们发现自己的差距,又促进了各校之间的业务交流,使静态的教研活动变为动态的活动。

总之,教研活动的开展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只有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就会影响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廖其发.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研究[R].讲座稿提纲,2002.

[3]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篇5:对绘本教研活动的点滴思考

小三班李霞

本学期,我园开展了以“开放式绘本教学”为载体的一系列教研活动,在经历了几次相关“开放式绘本教学”的专题培训和教学展示后,让我对“绘本”、“绘本教学”“开放式绘本教学”等相关概念有了较粗浅的认识。

首先,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领域的范畴,是儿童读物教学的一种,这也刚好对应了“绘本教学”与“故事教学”的相似性。但“绘本教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教学”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绘本教学”是以绘本为载体,借用课堂,在师幼有效地互动中,共同解读对画面的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建立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的。因此,教会孩子会看、会用正确的方法看是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它的长远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它与“绘本”(图画书)是相依相存的。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教学”则侧重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从中让幼儿感悟一些简单的道理。

“开放式绘本教学”体现在内容的选材、目标的定位、环节的安排、提问的技巧等方面。

制定目标时,应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即认知、能力、情感等,从不同的维度考虑孩子已有的经验水平和预设的教育目标。在环节安排时也应考虑是否给孩子创设了相对开放的氛围和意境,从而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师幼互动显得更为有效。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于故事原文,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篇6:幼儿园绘本教学观摩教研笔记

幼儿园绘本教学观摩教研笔记

伴随着威海入冬的第一场初雪,我们绘本教学观摩教研也在四楼多媒体教室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管窗外凛冽的寒风肆虐、纷飞的雪花起舞,但丝毫不影响大家专注教学观摩的情绪。此时二轻园教师与第二学区的拉手园的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共同学习了绘本教学的新方法。

首先为大家呈现的是丛丽静老师的《屋檐下的腊八粥》,此情此景与现在的天气境况不谋而合,不仅仅为孩子也为老师生动的讲解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迎梅老师的《拉不开的门》故事在层层递进中得到升华,充分调动了大家探索的欲望以及怎样打开大门的积极性,在观察中学会思索,原来事物还有另外一面。张琳老师的《冲锋枪》紧紧抓住了中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在快乐教学中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张译方老师的《青蛙鼓》结合了小班幼儿的特点,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孩子们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应该用恰当的方式与人沟通交往。

付瑜老师的《小贝挖宝》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不仅仅是孩子,老师也被小贝执着的精神所吸引所感动,教师幽默诙谐的言谈,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发言着实让人为之感动。梁敏老师的《鸡在晚上看不见》让孩子们在观察中体会到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以及要改掉挑食的习惯。王雯老师的《我先,我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感知一些行为习惯对他人的影响。整个活动孩子们伴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走场入场,在舒畅的音乐声中翻阅书籍,这画面,如痴如醉。

篇7:幼儿园绘本教研活动计划2

2017年幼儿园绘本特色教学计划

(一)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纲要》和《规程》为指南,以幼教中心《新学期工作计划》、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深入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不断领会“新教育”理念,努力实践,大胆创新,在实践中积极开展“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以幼儿为本,选择适合本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开展对绘本的研究性阅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教学策略,以创新的方式,吸引孩子,从而积累经验、增进健康、养成习惯、发展能力。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素养。

平时认真阅读一些关于早期阅读和绘本文本研究的理论书籍:如彭懿的《图画书》、丁筱青的《大声读给孩子听》、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等理论书籍,并写好读书心得;每个月自主进行网上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每周工作室安排的理论学习和研讨:如一些杂志上好的文章或推荐优秀的绘本作品,开展研究性阅读等。

(二)创设良好环境,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1.结合传统文化课程“闻书香”活动作为正式的“绘本阅读”时间,每周星期三带领幼儿进入“宝贝书吧”,开展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

2.每天利用晨间自主性游戏中:“红袋鼠乐园”,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3.在窗边设置了6个书盒,每一组幼儿整理好自己的书盒,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定期交换书本,好书一起看。

4.班级的墙饰布置时,尽量把孩子的绘本制作、孩子们与父母一起自制的小绘本;绘本阅读中师生讨论的精彩对话;活动中的精彩照片或其他的阅读成果。

(三)建立家园共同体,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1.配合幼教中心和园部开展“大小书虫拉拉手”亲子阅读活动、讲故事活动、图书漂流活动等,与家长分享具有价值意义的绘本故事。鼓励家长开展亲子阅读。

2.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亲子绘本阅读活动的基本知识;给家长介绍选择绘本的方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活动的指导方法,以激发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营造书香家庭。

3.开展亲子阅读日记的交流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

2017年幼儿园绘本特色教学计划

(二)一、情况分析

我们葫芦班共有幼儿35名,其中女孩子16名,男孩子19名,根据前期的阅读经验调查发现,80﹪左右的孩子在家有看书的习惯,通常是以亲子阅读为主,孩子们自主性阅读的能力还是比较差。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不愿意讲。常常都是听着故事就入睡了。但是因为白天孩子们都是爷爷奶奶带的,很少在白天进行阅读活动,晚上爸爸妈妈会给孩子讲讲故事。但根据调查表显示,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们讲的都是带字的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籍,几乎没有家长给孩子看过绘本,更不知道什么样的书是绘本。

其实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而好的绘本更能让儿童有机会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在她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用绘本融入数学的教学可提供儿童倾听、操作及讨论理解数学概念的机会。这样的绘本概念需要透过园部让家长去了解,开学初,我们班的家长们参加了园部开展的绘本阅读讲座活动,了解到什么是绘本。知道了一些知道孩子绘本阅读的一些方式方法。

对于刚踏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绘本,唯一拥有的看书信息就是从爸爸妈妈那获得的听故事经验。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愿意讲,只爱听故事。其实小班的孩子是语言发展的起步期,绘本故事里有很多充满童趣的语言孩子们可以去模仿。但是一直听不给孩子创设讲的机会的话,孩子们久而久之会产生听觉依赖性。

因此,根据我班幼儿的阅读现状,我们尝试以家园协作的方式,形成“亲子共读”的氛围,使孩子从绘本中听到故事、看到图画,并且尝试着说说孩子眼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一定很完整,不一定很优美,但是只要孩子能够讲究能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班级阅读创设目标

⒈帮助家长认识、理解亲子阅读,使家长形成初步的亲子阅读的概念;

⒉指导家长掌握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尝试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

⒊观察幼儿在进行亲子阅读后阶段性的变化和成长,并做好记录与反思。

⒋能够一页一页的看书,知道爱护书本。

⒌学会认真倾听故事,能说出自己眼中的故事。

⒍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三、具体措施

⒈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1)创设班级“小书吧”,知道看书的基本规则。

(2)结合主题活动,挖掘相关绘本数学活动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并予以实施。

(3)每周利用谈话活动开展“看看说说”活动,并把它作为正式的“绘本阅读”时间;每周一次带领幼儿进入“阅览室”活动,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每天固定10至15分钟时间为“故事时间”,如:饭后故事、睡前故事等;班里设置“绘本阅读”的主题墙饰,展现孩子们个性化阅读的风采。

(4)鼓励家庭创设宝宝小书架,配合园部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⒉开展亲子阅读

(1)开学初,召开绘本阅读讲座,让家长了解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2)设计家庭亲子阅读问卷调查表,调查家长在家庭中进行亲子阅读的基本情况。

(3)鼓励家长配合班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与家长分享具有价值意义的绘本故事和图画书,鼓励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积极撰写呼吸书香的亲子阅读日志;

(4)通过亲子共读,孩子学会讲3—5个故事或看图阅读,作为才艺展示,评选班级“小书虫”。

(5)和家长进行一次集体活动,向家长传授有关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亲子阅读对幼儿的帮助等,并和家长共同讨论在家庭中进行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注意点,给家长指导,及时做好活动后的反思记录和总结记录。

(6)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对绘本的认识,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对绘本的认识。

⒊开展“说一说”活动

9月结合自制的家庭相册书,说说自己的家庭,鼓励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10月说说你会讲的小故事,利用亲子阅读,在家尝试说故事,以个人才艺表演的形式说说你知道的小故事,评选“小小故事星”。

11月说说“小书吧里的故事”,估计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读故事的理解。

12月安慰受伤的小书本。说一句让书本开心的话,想想怎样帮助小书本,开展简单的师幼补书活动,知道要爱护小鼠本。

1月我推荐的绘本,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熟悉绘本,帮助孩子尝试介绍自己喜爱的绘本,在幼儿园里推荐绘本,说说自己喜欢这本绘本的理由。

篇8:开展博客教研的实践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始终是广大基层教研人员研究的课题。为了更好地整合教师教育培训和学科教学研究资源, 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体育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不断提高体育学科教研活动水平, 笔者在完善市级教研、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三级教研网络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实践和探索学科网络教研, 使体育教师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弥补了传统教研活动的不足。

一、博客教研的探索

博客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是一种高效、便捷的交流与互动平台。2006年9月, 平湖市建立了“金平湖体育教研”博客, 并经常组织教师针对教研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并发表各自的认识、观点, 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 截至2008年12月, 共发表日志286篇、评论427篇。2007年初, 为了进一步拓展网络资源, 平湖市又建立了体育教师交流群, 为广大体育教师即时、高效地开展学科教学交流与研讨, 架起了校际交流的桥梁。

二、博客教研的实践

(一) 博客教研的形式

1. 网上自由论坛

自由论坛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了教师的认可。教师之间可以随时进入对方博客、进入各种论坛进行浏览, 在不经意之间, 使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

2. 网上集体论坛

当然, 仅靠自由论坛, 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速度会显得比较缓慢。而通过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教师的能力会得到更快的提高。如, 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在博客上开展专题讨论。

3. 网上发帖求助

每个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都难免会遇到难题。此时, 就可以把自己的问题以帖子的形式发布或回复给其他教师, 以供大家一起研究解决。

(二) 博客教研的内容

博客教研作为平湖市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和学科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重点, 以热点征集、集体讨论和自由论坛为主要内容, 以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为目标。

三、博客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一) 博客教研让教师学会学习、研究——“自我反思”

博客教研给教师提供了自由发表学习成果的平台。教师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 都可以通过帖子的形式自由地发表。当教师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帖子的形式上传至论坛时, 阅读者要细心地读帖, 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是进行询问, 或是进行答复, 或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都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反思, 实现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任何帖子, 都可能会受到其他教师的质疑和批评, 对此, 发帖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进行思考, 切不可因此而退缩。

(二) 博客教研让教师之间产生激情碰撞──“同伴互助”

教师作为一个个的个体, 虽然拥有相同的学历, 但由于工作单位、生活环境及个人素质的不同, 专业化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博客教研, 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 互动的博客论坛资源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有效工具;博客教研, 使得人人参与、人人研究成为可能。这样, 教师个体间专业化的差异得以缩小、互助作用得以强化, 有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

(三) 博客教研有利于教学研究人员与教师间的互动──“引领专业”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体育教师体验着探索的快乐, 享受着创造的喜悦,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种种困惑, 甚至迷失方向, 这就需要专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关注。一方面, 传统教研活动往往由专家或领导主讲, 其他教师参与讨论, 这种形式很容易导致教研的形式化;另一方面,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 部分专家并不能深入到地方进行调研, 缺乏对基层教学情况的了解, 往往导致培训活动或者专业引领与实际情况之间产生偏差。通过博客论坛, 专家可以定期地参与讨论一些疑难问题, 既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 也有利于教师发表真实的言论, 这对专家了解基层、调整学术方向也有益处。

(四) 博客教研有效改变了研教分离的现象──“广泛教研”

博客教研使教研活动更加广泛化, 即教研活动不再仅仅是以教研部门为中心, 而是能够使得教师在超越时空的同时超越自我, 构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大教研”。所以, 博客教研不再仅仅是一种参与形式, 而成为了一种行为变革, 更是一种思维的创新。

(五) 博客教研促使教师主动学习、积极研究──“自主成长”

篇9:语文校本课程教研的体会与反思

一、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开发与实施语文校本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

语文校本课程的范围很广,根据自己工作实践和与同事们的交流,我认为有以下内容:

1.自主开发校本教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我以学生需求为前提,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采用学生推荐和教师搜集方式来获得相关内容。

2.诗文诵读活动:我要求学生进行诗文诵读活动,要求学生诵读熟背校本教材中所选诗文,并通过诗词比赛等形式进行检查。此活动对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3.文学社团活动:以编辑版报为主要依托,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如外出参观,举办文学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活动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写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日常学习生活类:这一类是每天必做的,如每日文化积累(名言、名句、俗语),每日三分钟练字,阅览报刊,看新闻联播等。

5.带有课外活动性质的综合性语文活动和比赛:依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在学生中开展写字比赛、诗词比赛、读后感写作比赛,还通过诸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烈士陵园祭扫、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收获与体会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现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尊重和满足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也大面积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2.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升了我这个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了我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使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课程试验,从而改变了教师仅把语文课程当作语文教科书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的语文专业知识得到了提升,语文教学视野得到了扩展。

3.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深深地感到: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特别是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师。教师不仅决定着语文校本教材文本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语文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篇10:幼儿园大班绘本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阅读绘本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我们对绘本教育的策略研究应立足于对幼儿的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其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幼儿阅读从观察、理解画面入手,以口语表述为主要形式。由于我们主张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获取阅读方法为主,幼儿认读文字和感悟文字意义为辅,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在绘本教学中,同样既不主张简单地认读文字和讲读故事,也不阻拦幼儿自编故事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教研主题:

绘本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研目的:

1、选择合适的绘本。

2、教师要学会剖析图书特点,寻找教育元素。教研准备:

绘本、绘本的教育价值、PPT课件等。教研过程:

1、选择合适的绘本。

(1)选材的时候要根据语言教学的发展目标(参照《纲要》和《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中有关语言目标的表述-本文前一部分已阐述)。

(2)眼前幼儿的需要,可成为教师选书的向导。

选择绘本首先要考虑绘本内容和儿童经验的关系,儿童的经验是儿童和画面碰撞的依据,它能让幼儿与画面里的角色行为产生共鸣。共鸣中的欣喜或烦恼都会刺激幼儿的阅读情绪,这是儿童自主阅读的支柱。为此,选择绘本要有儿童喜欢的对象,最好是动物和儿童自己。内容借助于画面,画面所表达的风格应该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据我所知,大班儿童喜欢的色彩是鲜明而不紊乱,大块色彩和小块结合,大块色彩最好能凸显出故事角色。故事中的角色要动态夸张,能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会自然地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地讲述。有条件的话,可以和儿童一起选购书本,一是有利于教师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趋向和关注点,二是幼儿的兴趣爱好成为教师选材的“向导”。

2、教师要学会剖析图书特点,寻找教育元素。

因绘本来自于国外,它具有他国的文化背景因素。对教师来说,也许有生疏之感,只有细细解读才能领悟文本作者所传递的信息,才能找到相关的教育元素。只有教师掌握了相关的教育元素,才能跟随幼儿自主阅读,在过程中给予合适的引导。

绘本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的理念相一致,必须遵循目标性原则、学科有机整合等原则。并且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生生互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所以必须是手不离本,眼不离图,用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

xxxx年上半年小一班班务总结

这学期我和鲁老师搭班,我们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新《纲要》精神,认真制定实施班务计划,通过查阅幼教资料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将有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

幼儿园工作是保教并重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平时,我们相互配合,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活动,在每次户外活动和大型玩具中,更是加强巡视,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注意个别提醒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俗话说得好“百般呵护不如自护!”所以,我们更重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教育,利用晨间谈话、周末讲评等时间,不时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教育,提醒幼儿不做危险事,不吃可疑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二、育儿之本,德育为重。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长辈事事都依着,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自私、任性、自制力差,我们通过礼仪教育,让孩子学会了很多礼仪,并与家长及时的沟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的家长还很欣喜的跑来和老师说:“老师,我的孩子真的长大了!会体谅我们了,我们感动的差点哭出来,说的一些话也礼貌了!谢谢你们!”另外,我们班的一些女孩子也很娇气。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与家长个别联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我们的教育内容,向家长提出希望,取得家长的配合,提高教育效果。在我们一次次的解释下,许多家长纷纷转变了育儿观念,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的教育活动。例如:我班的杨琳小朋友,从小就比较娇气,父母奶奶是什么事情都帮她做好,养成了她的依赖性特别强,每天早晨来园一定要家长送到教室里座位上,而且奶奶要离开幼儿园了就哭闹不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家庭教育,并适当教给了家长一些育儿知识。在近一学期的努力下,该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也终于对我们的建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我们还抓住三八、六一等节日活动,带领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带领他们参与庆祝活动,分享事物,互赠礼品,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一学期来,我们抓住每一次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孩子们改掉了许多原来的坏习惯,使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更加满意。

三、注重个性,因人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素质,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主观努力不同,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做到: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首先我们从了解孩子入手,及时掌握幼儿各方面的表现,掌握个体素质的发展水平。然后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再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我们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常金星小朋友“攻击性”强,上课的时候小屁股总是坐不住,而且比较自私。我们就和他讲道理,说说悄悄话,在全班孩子面前多鼓励他,一有成绩马上表扬,并且让他帮助老师做事情,当小老师,带图书给小朋友一起看。通过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现在常金星打人的现象明显减少,有时还会帮助别人,还能主动的关心同伴。我们班的丁涛是一个特殊儿童,说话基本上听不清楚,自理能力很差,我们经过很多次电访和父母沟通,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教育,现在在语言方面孩子有了很大的提高,父母也表示很满意.另外郜彦语在我们班级里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和其他的小朋友玩,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不爱和别人交往,我们经常和她沟通,为她做个案,平时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我们经常为孩子梳漂亮的辫子,拉近老师和孩子的感情,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孩子,现在孩子已经比以前开朗多了,家长也为此感到很开心.就这样我们通过不同的形式促进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成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提高。

同时我们还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对家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在园的教育与在家的教育协调一致,通过家园的密切联系配合共同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在教育中,我们不搞一刀切、齐步走、用一把尺去衡量他们,而是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则,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我们经常将孩子与他自身进行纵向比较,真正将因人施教做好、做实。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们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四、团结协作,家园共育。

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家长和孩子,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好幼儿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我们班的家长与我们已经有了一学年的交往,我们对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总是比较了解了,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也比较支持。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成长记录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开展家园联系,每天都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家长交流,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各方面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五、我们取得的成绩和活动

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走进自然》系列科学活动,带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感受季节变化带来的乐趣;通过饲养蚕宝宝活动,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六一儿童节时我们班编排的诙谐剧《小板凳你莫歪》在六一文艺汇演上博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热烈的掌声。

篇11:观绘本《风筝》体会

上星期外出听课,我的主要任务是聆听清华附小朱丽玲老师讲授的绘本阅读课《风筝》。可是我很遗憾,也很愧疚,因为我没能给大家带回来有效的宝贵资料,一堂课听下来,我自己是一知半解。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绘本读物,也没有听过绘本课是怎样上的,所以,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坦诚的说,是从网上查阅并选取的部分资料,加上一部分个人感受,敬请老师们谅解。

绘本,又叫图画书,是依据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塑造人物,安排情节,设计装帧,以拟人、夸张、对比、循环反复等手段为图画书的表现模式,将儿童生活、心理和趣味投射到图画书中,使之弥漫着浓厚童真、童趣和童心,具有鲜明的儿童性。在国外,绘本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儿童首选的读物,已成为普遍接受而且备受重视的一种阅读方式。国内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等多年来也一直呼吁让孩子阅读经典绘本,认为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

朱丽玲老师教授的绘本阅读《风筝》一课,是鲁迅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从朱丽玲老师课堂教学来看,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猜和读!

一、猜测,扩宽学生想象的空间。

猜测,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比如:朱丽玲老师在导入新课之后,出示了绘本《风筝》的封面,让学 生说说“看了封面,你有什么发现?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就展开了想象,如学生发现书桌上的笔墨,想到鲁迅爱好写作,从他手中的大烟斗想到鲁迅爱抽烟,从鲁迅的双眼凝视想到鲁迅正在沉思等等。在绘本中,像这样留白的环节还有很多,接下来老师出示两幅绘图,并提问:这灰白的画面反映出什么?与封面相比怎样?再一次将学生的思维引入猜想的空间。这时,老师明确告诉学生,作者就是由这灰白的色调引入回忆。回忆什么呢?你觉得这两幅图分别是什么地方?通过老师这样环环紧扣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延伸到无限的遐想空间。不难看出,在绘本里,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不同的绘本,可寻找不同的猜测点,让学生在自由猜测中,展开一对想象的翅膀。包括后面连续播放绘本,让学生猜:弟弟呆呆的看了小半日,他看什么?从绘本的什么地方看出弟弟的绝望?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最富想象的部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悦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里所说的“悦读”,是“喜悦”“愉悦”的悦。绘本的图画,夸张可爱,充满童趣;绘本的文字,简洁生动,意犹未尽;绘本的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可以说,绘本中的每一幅图画,都是一个小故事。孩子们在阅读时,自然而然地被那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图画所吸引。对于读的教学,朱丽玲老师指导孩子们拿出绘本,图文对照仔细阅读,之后让学生思考:哪幅图与文字配合得十分默契,哪幅配合得 不合适。让学生找出关于弟弟的四幅图画,指导学生逐一解析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了风筝即代表了弟弟的童年,鲁迅的心灵没能得到解脱,是他认为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弟弟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所以,鲁迅在书中写到:“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上一篇:记账式国债柜台业务指南下一篇:我的消防体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