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会教研心得体会

2024-04-30

杨晓会教研心得体会(精选5篇)

篇1:杨晓会教研心得体会

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

——参加固新镇“大语文”联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胡峪小学

四年级

杨晓会

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固新镇“大语文”联片教研活动,此次参观学习,我感受颇深,收获颇丰,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此次教研活动形式新颖,打破以往听课、评课、研课的套路,采用“国学汇报演出”的形式,明确了活动主题——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说国学”、“讲国学”、“唱国学”、“演国学”多种形式,展示了孩子们在国学教育的润泽下,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台上每一分钟的展示,都体现出孩子们对国学的热爱,汇报演出只是一种形式,孩子们最受益的是学习国学的过程。唱国学韵,扬国学情,通过这样的国学教育,让孩子们爱上国学,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语文课堂也变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写国学”没有渗透展示,写好中国字,也是弘扬国学文化的重中之重。此外,老师也应该放下姿态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共同体”,积极参与到汇报演出当中,我相信这样的提升一定会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大语文”。

其次,教研室付老师的专题报告深深触动了我。“关注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付老师语重心长地与大家亲切交谈,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语文教师,一定要“近看考试,远看人生”,育人理念第一位,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给孩子们简单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语文能力,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书”是小学生基本的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如何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积淀语言文化,培养“语感”,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怎样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教出语文学科的的不可替代性,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的。

最后,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认真反思,自己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我将立足学情、校情,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读书、写字等良好学习习惯,尽可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让语文课堂实现孩子们生命狂欢,而不是老师的“满堂灌”。我将积极贯彻实施“大语文战略”,培养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国学,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从我镇的教研主题入手,尝试实践“单元整合、主题教学、群文阅读”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认真钻研,博采众家之长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的语文越来越精彩,真正实现它的“不可替代”。

篇2:杨晓会教研心得体会

河南店镇 胡峪小学

语文教师 杨晓会 11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南店区片主题教研活动,我从中受益匪浅。这是河南店镇小学语文“单元整合,阅读延伸”实践探究的再汇报、新突破。观摩了李翠霞老师做课的《诗海拾贝》,欣赏了学生们的精彩展示,让我感慨颇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反思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很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让课堂主人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李老师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人人参与,人人展示。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很好地体现了“生本课堂”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上自己讲解过多,放手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教师做好指路明灯,努力让学生做到“我思我表,我悟我写”。

其次,以“读”促思,“读”出门道。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阅读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诵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诵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叶圣陶也曾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刻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李老师的课堂较好地做了这一点。视频欣赏、范读、齐读、赛读、轮读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我”为视角,谈感受,发表个性见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美中不足的是,学生朗读的展示还有待精雕细琢。怎样让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怎样让学生读出门道,读出韵味?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的困惑,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探索中不断进步,博采众家之长,弥补自身不足。

再次,一路修行做老师。李老师的个人文学功底深厚,课堂上诗歌般灿烂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感染着老师。这一点是我必须谦虚学习的,自身综合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和学生共生长,率先垂范,引领学生走进书海,努力践行“大语文教育”,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滋润人生。

最后,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我个人认为,李老师本节课的课堂展示环节,可以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精华。在此,简单附上一些参考资料,请商榷。(见附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身体力行,积极进取,努力在三尺讲台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附件

杜郎口语文课堂操作程序简介

一、预习

预习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创设了师生互动的平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预习课,解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预习的时间根据文章篇幅的长短而定。1.预习的步骤:

出示预习目标,明确预习方法。

目标:教师板示或口述提出,学生补充,师生共同提出。

如果适合分到学习小组,可进行分配任务,好处:提高预习的效率。2.预习课的主体: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小组的成员组成均衡搭配,实现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兵练兵的目的。

预习的方式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作用:资源共享,疑难内化。3.老师的作用:

在小组内巡视,做好预习指导。

疑难反馈:筛选有价值问题,班内共同解决。

成果记录:利用预习笔记(双色笔记),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4.预习的保障措施: 可以通过建立预习笔记来解决,让学生把预习的成果或提出的有价值问题认真仔细的整理在预习笔记上,学习组长做好督查,教师做好抽查,并提倡用双色笔做好标记,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对于形成知识网络、复习归纳都有一定的好处。

教师是以一名平等的和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小组预习之中,预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备课的过程。预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激发出潜藏于学生身上的内发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诸多形式,师生交流学习体会,生生参与问题评说,重在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方法

二、展示

展示是课堂的灵魂,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关注个别,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新课堂的视角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展示的步骤:

1.回顾检测,明确本节目标:

利用侧黑板,检测A、B组,了解预习效果。展示目标由学生提出,教师补充。

展示内容中的有价值信息板示于前后黑板,同步进行。2.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通过学生预习时的收获,结合语句、语段、主旨等,各自谈出自己的理解。

单个朗读、多人配合读、辩论等,注重结论得出的过程。3.对文本的提升: 结合文本的小写作。

唱、演、画、舞等多种艺术化手段形式的使用。4.穿插巩固,达标测评。5.当堂反思,掌握知识。

互相提问或“专家组”出题,实现语文课堂“人人参与,人人精彩,人人达标”的目的;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勇于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只要敢想就要敢说,也只有敢说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敢为,努力去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强者”。

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勇于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只要敢想就要敢说,也只有敢说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敢为,努力去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强者”。

篇3:杨晓会教研心得体会

执著九年只为推进—门学科

2001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长期从事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杨庆娥,听从领导的安排,忍痛割爱,舍弃了自己经营近二十年的中学英语教研,开始了陌生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之路。

郧县刚开设英语时举步维艰,—缺师资,二缺资源,只能在城区和近郊五所有条件的学校里搞试点。杨庆娥就在试点学校里来回听课交流,她想提高自己,尽早进入角色,以便在全县推进这一课程时有所作为。

“很多教师都不想代英语课,有不懂英语的原因,还有英语是副科,是教学的一个‘搭头’,晋升职称时无法与兄弟学校进行比较,即使考得再好也难鉴别……”提起这些,杨庆娥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郧县城区小学的王斌在一次“手把手”教练课后,带有几分怨气地说:“我想上职称,不懂英语,可校长偏偏要让我代英语课,这不是坏我的好事吗?”面对王斌的疑惑,杨庆娥以一个“知心大姐”的身份说:“王老师,你换个角度想想,学校那么多年轻人,校长却偏偏挑中了你来教英语,这其实是对你能力的信任。”杨庆娥的多次心理疏导,改变了王斌对校长的看法。几经锤炼,王斌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正是有了王斌这么一群“铁杆教师”的鸣锣开道,英语课从第一年试点的5所学校发展到第二年的8所学校,并逐步由城区向农村延伸。

“今天,我没时间。”这是杨庆娥的家人常听她说的一句话。在杨庆娥的日历上,很少有休息的日子。“她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好几次,我都担心她出了什么事,赶到办公室去看,她却在学电脑。”丈夫略带抱怨地说。确实,这是常有的事。就在杨庆娥儿子高考的几天里,很多考生家长对孩子嘘寒问暖,全天候地陪着孩子,关注孩子的心里变化和考试情况,可杨老师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充电的机会,两天半的考试时间,她只给儿子发了几个短信,其余时间都静静地查找资料,汲取营养。是的,只要对推进英语课程有好处,扬庆娥可以放弃任何一个节假日。教师有问题打电话找她,她总是耐心地解答。属于杨庆娥私人的时间实在是少而又少,她每次下乡在车上的时间,成了她独立思考的最好时机。她说,那个时候,可以静下心来琢磨推进英语课程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要攻克的,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不少独特的工作思路,最初都是在车上诞生的。

“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了,农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2006年,郧县小学英语教学步入了全面推进的黄金时代。杨庆娥拿出自己六年来在8所学校试点的经验,借省电教馆和教研室制作的小学英语课堂资源启用的东风,及时向领导做了推进全县英语课教学的汇报。2006年秋季开学,郧县225所小学利用空中英语课堂资源从三年级正式开设了英语课,1.2万小学生学起了英语。“郧县能普及英浯课程,没有领导的支持是不行的。”杨庆娥六年的执著追求终于得到了回报。

下乡三年足迹遍及211所学校

杨庆娥把常人眼中做不成的事做成了,本该好好歇歇,可她却更忙了。

2006年8月26日,杨庆娥组织首批242名英语教师进行岗前知识与技能培训。她本想通过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熟悉空中英语课堂资源流程,以便尽快胜任小学英语教学。可前来培训的教师一报到,杨庆娥不由得眉头紧锁:专业教师不到15%,40岁以下只有60%。最让人忧虑的是培训教师的议论:“我们这些大半辈子都没有接触过英语的人,能把学生教好吗?”“以前我们见了电脑都有恐惧证,可现在天天要看资源用资源,这不是‘调牛犊’吗?”……一个个摆在现实中的问题着实让很多人都替杨老师捏了一把汗。

“人们的议论和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但我十分清醒,在这个风头浪尖上,我只有前进。”那段日子,杨庆娥顶着舆论的压力,默默地下乡听课,一出去就是一天,整天把自己泡在课堂上,反复听教师讲课。不到20天,杨老师的足迹遍及40所学校,指导教师40余人次。在听课中,她发现英语专业教师罗慧慧、非英语专业年轻教师赵莉和大龄教师朱丛忠三个人的课有特色,他们正好是三个层次教师的代表。一个带有探讨观摩性质的研培活动又拉开了序幕。200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别人都在策划着外出旅游了,可杨庆娥却无此雅兴,她迅速组织全县242名小学英语教师,聚集在城关三小,一起观摩这三位教师的课。听完朱丛忠教师的课后,很多教师都叹道:朱丛忠50多岁了又无英语基础,却能把空中英语资源运用得如此得体,学生学得那么有劲,的确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无须更多的说教和要求,杨老师选择的典型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们学到了知识,更促使他们彻底转变了观念。

杨庆娥的办公室虽然在教研室,但却很难在办公室里找到她,她的办公室是流动,那就是全县所有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她家离单位不足一百米,可在办公室里却放着一双运动鞋,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桃花沟教学点地处偏僻,杨庆娥每次去都要换上运动鞋,先坐车三十余里,再步行十余里,才能到这个教学点,可她去得最多的就是这类学校。桃花沟教学点只有12个学生,英语教师刘兆明53岁了,当英语教师前,他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但他勤奋好学。杨庆娥每次去,总是先听他讲一节课,再和他一起探讨资源运用方法,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反复练习,她都一一指点。桃花沟缘何有如此的魅力,这主要得益于杨庆娥的第一印象。杨庆娥第一次到桃花沟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刘兆明就迅速把自己教学中不懂的问题抛给她,见刘兆明这么爱学习,杨庆娥迅速走进现代远程教室,打开电脑对照资源一点点讲解。由于刘兆明年龄大又无英语基础,看似很简单的问题给他讲一遍根本不行。杨庆娥就反复示范,刘兆明把操作过程记在小本本上,然后对着小本本看一句操作一下,直到弄懂为止。杨庆娥还两次登上桃花沟教学点的讲台,给刘兆明教师上示范课,从教学设计到运用资源,有时一个地方反复地讲上好几遍,直到刘兆明完全明白为止。“杨老师也快50岁的人了,能把英语课讲得这么好,我也一定要讲好……”杨庆娥多次手把手地教练,刘兆明渐渐明白了英语课究竟该怎么上了,对英语资源也运用自如了。

“我们是四十多的人了,都老了,英语应该让年轻人来教……”在郧县梅铺镇举办的英语教师座谈会上,一位老教师的发言让杨庆娥觉得不可思议。“解决任何问题关键是心态,只有静下心来有勇气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杨庆娥语重心长地说:“教师们,你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其实我的年龄并不比你们优越,但是我还不是天天在网上学习,在键盘上敲打,经常奔学校,进课堂,我相信大家只要用心,一定有能力把英语教好,百姓会记住你们的功劳的……”

自称老教师的几位同志都被她那执著推进英语课程韵举动和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要重振勇气来好好教英语。

翻开杨庆娥近两年厚厚六大本工作笔记,她组织送教下乡72次,听课达432节,全县85%的小学英语教师都得到过她的亲自指导,225个开设英语的学校或教学点,她去过211所,足迹愈20万里。

大奖38项记录—路艰辛

提及这38项大奖,其中一等奖就有13项。面对这些荣誉,杨庆娥总是说:“这只是偶然的机会,这全是教师们的功劳!”如果说获得一次大奖有可能是偶然的机会,但不到3年时间接连38项大奖收入囊中,我们不能不承认杨庆娥为之付出的艰辛。

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第一个大奖。2006年9月底,杨庆娥组织小学英浯教学观摩活动。原种场中心学校教师张俊用自己的摄相机记录下罗慧慧的那节英语课,本想保存下来作为一个学习材料,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湖北省电教馆举办课堂实录大赛,便抱着试一试地态度,把这节课寄了过去。根本没想到第一个大奖就这样产生了。省教研室和电教馆的专家反复观看了这节课,认为设计思路新颖,教学效果好,于是打电话要求杨庆娥把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记录下来,制成录相带。接到电话的那天.正是小城飞雪时节,凛冽寒风夹杂着雪花,很多人都缩在家里不愿出去,可杨老师却拿了把小伞,一步一滑地出去了。由于去得匆忙,来不及换鞋,穿的鞋子筒太低,雨雪在脚步移动中悄悄地融进了鞋里,浸湿了鞋袜,当找到罗慧慧的时候,鞋子已经湿透了,她却没有理会,顾不上寒喧几句,就和罗慧慧一起反复研究这节课,并指导罗慧慧写说课稿、做演示课件。说课看似简单,实际上不仅要能说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效果预设等多方面的考虑,还需要有理论作支撑,必须达到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罗慧慧虽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都是表层次的,缺乏理论高度,杨庆娥一一指导,大到说课稿的框架,小到每一个标点,句句揣摩,字字掂量,经过五个小时的努力才完成了说课稿。放学的铃声早已响过,可杨庆娥却没有让自己和罗慧慧下班的意思。那天一直忙到深夜,饥饿与寒冷致使杨庆娥冻得手脚都麻木了,她在办公室活动了很久,才敢向家里走去。

工作起来,杨庆娥有一股韧劲,决不轻言放弃。一次,她领着郧县柳陂镇教师赵莉到省里参加全省空中英语课堂优质课竞赛。赵莉讲课前听了几节参赛课,节节精彩,她有些胆怯了。杨庆娥一边给赵莉鼓劲儿,一边组织随同听课的教师当赵莉的学生,反复试讲参赛课,每次讲完,每次评,反复提醒赵莉注意几个细节,不断地优化课堂设计,拼着一股子韧劲,赵莉反复试讲三次,终于在本次优质课讲评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杨庆娥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常常严格要求自己。杨庆娥带着教师外出学习听课总是住便宜房,吃便饭,坐省钱车,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处处为单位减轻经济负担着想。

正是靠着这种执著,杨庆娥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地耕耘着,收获着。2007年4月,湖北省电教馆举办英语课堂实录大赛,杨庆娥迅速组织全县英语优质课竞赛。分城关片、江北片和江南片进行,每个乡镇推荐一至两名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并且把每个类型的教师都兼顾到。杨庆娥逐个乡镇地跑,反复指导每一位录课的教师,从每一位教师的教案设计,到课堂活动的预设都做出明确的要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录制出22节课高质量的课,其中10节课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老教师刘兆明的课也在这次大赛上脱颖而出。

省教育厅、电教馆、教研室的专家来了,学生们一口流利的英语对白让专家们刮目相看,山沟沟里的孩子也能说好英语了……

国家级大奖赛来了,杨庆娥领着选手去参赛,一去就满载而归。接二连三的大奖让郧县应接不暇。可杨庆娥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都是些很平凡的事,希望我们别宣传她,并连连地说:“教师得奖是教师们的功劳,教师获奖也不是唯一目的。我指导教师获奖是希望给教师一支猎枪,并教会其用枪的方法,那样才是获奖的根本目的。”

2008年10月,“湖北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暨小学空中英语应用现场会”在郧县召开,郧县应用小学空中英语的经验在全省推广。会后,广西、湖南、山西等省内外39个考察团3200余名教育专家到郧县学习考察。

篇4:杨晓敏品读心得

青藏高原是王宗仁精神与情感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其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高原上的人与物无不在其笔端倾情描绘着生命的质感,焕发着人性的光彩。作品以朴素的语言、质朴的情感表达形而上的思索和诉求,凸显卓尔不群的文学效果。

《藏羚羊的跪拜》是一篇广为流传的佳作。作品将藏羚羊人性化,面对老猎人的枪口不但没有逃跑,反倒临危不惧突然下跪,其祈求的眼神、长泪直流的举动,不禁让猎杀无数的老猎人为之一震,顿时心生恻隐。正如藏区流传的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所言: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下跪自然是想唤醒老猎人的慈悲之心,而老猎人的怜悯又一次被猎手职业的理智取代,枪声一如既往地响起。

老猎人游猎于藏北无人区,以打猎为生,猎获动物变卖皮张,除了自己消费,更多的是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阅读至此,被一种既复杂又纠结的心理困扰,打猎曾经是游牧时代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用杀生所得去救济他人,似乎又违背了慈善的本意,也许在人类的惯有思维中,人与动物总归于两个世界,却忽略了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当老猎人如同往日一般,准备将藏羚羊开膛破肚剥皮,赫然发现藏羚羊肚子里静静卧着一只死去的小羚羊胎儿。原来藏羚羊下跪是为自己的孩子祈求一命,原来母爱没有物种界别。“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藏羚羊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体现了一个动物对生命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作品鲜明地表达了对人类滥杀动物、破坏自然的忧思,意在呼唤人类良知的回归,尊重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同时,既是尊重了人类自己,憧憬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有别于《藏羚羊的跪拜》中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猎杀,《老僧给了我一把钥匙》则讲述了动物之间的生存残酷。如若跋涉至沙漠深处,美会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呈现,恰如《老僧给了我一把钥匙》所描述的景象:“失去记忆力沉默的朽木,凋落在残风暮色中的断垣,沉睡于荒野蒙罩着薄薄苔藓的砺石,还有顽强生命的沙棘、芨芨草……与世隔绝的沙漠深处几乎每一步都有讓人惊喜的景观,跋涉之美只有跋涉者能体味其美。残是美,圆亦是美,沙漠胜景惟独美!”

作品以一个跋涉者的视野去理解美,于是一具横卧沙梁的枯鸟骨架,被跋涉者视为了一朵开在流年岁月的老骨花,其保持飞翔姿态的翅膀也被赋予了渴望生命重生的幻想。跋涉者正值臆想中,一位僧人不失时机而至,欣然讲解这只鸟的死因。原来一只母鸟引领三只幼鸟出窝学步,却不料遭遇三只狐狸狡诈用计,使母鸟痛失幼鸟,最终扑死在沙梁上。 “最奇异的是它的双翅舒展着,完全是一副要远走高飞的姿势。它的双眼圆睁,且有泪珠噙在眼角。”

这就是一只鸟的苍凉故事,解读着动物的心性狡猾和彼此之间的生存残酷,可是却往往会被人类联想成为现实世界的影射,暗示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和奸诈。是我们想多了?还是对人性失望了?结尾尤其令人遐想和思索。

老僧的感叹,更让我深思。他说: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战争,虎狼垂着血红的舌头残害人类,而人又无情不懈地猎杀动物。其实,动物与动物之间你死我活的厮斗也是时刻发生着。我们的生活有时改变了方向,死亡不期而至,并非人为,而是自然界发动了战争。

我茅塞顿开。老僧分明给了我一把钥匙,我打开的是动物世界奇妙的一角,联想到的却是人生的另一个断面……

《有一只蚂蚁攀上世界屋脊》是一篇非常有意味的作品,讲述了一只蚂蚁竟然莫名其妙地攀上了世界屋脊,与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的兵不期而遇。如若在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区中,看见一只鹰翱翔天空倒不足为奇,鹰似乎本身就是英雄的象征,而一只小蚂蚁居然在不可能中出现了,就另当别论了,渺小生命的顽强不禁让人敬佩之余,又有了诸多联想:“生活中许多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当你得到它时你会突然觉得,其实所有的付出都是可以换来意外收获的。即使在你很渺茫的时候,也不要为你选择的目标放弃付出,这样意外的收获将随时伴随你。所以人要珍惜付出,珍惜付出比庆贺收获更重要!”

不去追究一只蚂蚁如何攀上了世界屋脊,攀了多久,为什么攀登,其答案似乎都没有结果更重要,至少我们看到了一个渺小生命的顽强。于是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而这一切竟然来自那些被我们往往视若无睹的平淡生命。作品于此,主题顿时严肃起来,作为驻守世界屋脊的军人,恪守责任和生命寂寞,同样也在验证着自我生命的奇迹和顽强,于是对默默奉献青春与激情的高原军人油然而生庄严的敬重。

有时候总会质疑生命的意义,尤其在了无人烟的青藏高原,寂寞的生命又是以何种方式永恒。《尾声》讲述了昆仑山中二道沟一个无名烈士墓的由来,一位小战士在山里跟踪追歼逃窜叛匪,途中又饥又渴,行至一处泉眼处俯身喝水,却不料疲劳所致,竟然栽进了泉中而亡,于是就地掩埋永远留在了昆仑山谷。而在打仗的路途上,像这样献身的士兵比比皆是,路死土埋,河死水葬,甚至无名无姓。当岁月走远,而今又有多少记忆留给这些逝去的生命?“我长久地站在二道沟的泉水边,清清洌洌的水,水中似乎还有几棵野草在颤抖。我没有眼泪,干涸的泉水就是我流干了的眼泪。我想起了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是诗句:‘岁月的柜台人心的货架,都为你留着最好的位置。’初看,这话并没有觉出有什么不妥,甚至还有几分欣赏。后来,看到在青藏高原上有这么多死后无家可归的英魂,就觉得这话不对了。这苍茫荒野难道就是他们最好的位置吗?50多年了,有谁记得他们,为他们那寒冷的身骨给过一丝一缕的温暖?”

不想说岁月无情,不想说历史昭然,且为那些游荡于青藏高原的英灵,于苍茫天地中寻找到一丝慰藉,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权作我们对生命的一种解读吧。

青藏高原也不乏温暖,《绣着格桑花的军靴》讲述了青藏高原的汽车兵,在零下40多度的风雪天,深入牧区解救被暴风雪围困的牧民,体现了军爱民的深情厚谊,而牧民感念军人的关怀,同样极尽微薄之力回报以关心。一双被冰雪浸透的军靴被悄然刷洗干净,破裂处被细针密线绣上一朵格桑花,而这一切又是出自一位被冻伤手指的藏家女儿之手,其情真意切可想而知。格桑花是藏家人心目中的幸福花、吉祥花,同样也是藏家人的深情表达,作品弘扬了驻藏部队官兵与藏民的鱼水情深,再现了民族团结和谐景象。

王宗仁的作品,扎根青藏高原,饱含激情,正如他在一篇随笔中所言:我对青藏高原有着难舍难分的感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我对青藏高原上的军人有着血脉相连的感情。这种感情浓厚得令我不得不提笔去写,我需要将每一次再上青藏线的感受倾吐出来。我有7年在昆仑山落地生根的生活,有几十次翻越唐古拉山的经历,所以,无论我写什么,笔始终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上的军营。

篇5:杨晓敏品读心得

苏北淮安是个好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古时候的小说家吴承恩、名将韩信等皆出生于此。周恩来总理的纪念馆更是闻名遐迩。作家王往亦是淮安人。王往的文学创作,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构成了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同样令人驻足流连。

早期的王往是个诗人,即使是现在,也能在多种报刊上读到他的新作:诗、随笔、散文和中短篇小说。从20世纪90年代后,王往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小小说写作,至今还对这一文体格外依恋。其实无论他以哪一种体裁进行书写,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无不充盈着那种潜入文学骨髓的盎然的诗情。

作为小小说作家的王往,他的诗意体现在他对生活中蕴藏的美好人性的完美表达。他描写的多是与大地、乡愁有关的物事,呈现出生活的琐屑和庸常、艰辛与不公,但作者并没有着力去刻画琐屑中的无助与庸常中的颓废,艰辛中的沉重与不公中的愤怒,而是着眼于发现生活中那些动人的情愫:田野上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温暖,青年男女间青涩酸甜的情感,夫妻间的相濡以沫及老少两代人的患难与共等。王往以从容的张弛有度的叙述、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将田野的广阔和人心的仁厚展示给读者,流露出他对美好、朴素、纯真情感的渴望与推崇。

我和王往认识多年,也曾为同事,故交兼文友,算是有一定了解了。然而近日通读了王往新作“平原诗意”“冷暖人间”“故里风流”等百篇系列小小说时,仍有大快朵颐之感,觉得有话想说。他的小小说以及对小小说文体的理解,似乎正逐渐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他在一篇随笔里这样写道:“小小说之所以立于文学之林,是因为它有文学的面貌、文学的精神。文学性就是它的身份证,是它的荣誉和光环。文学性是它的尊严。”我以为在他的写作中,注重文学性是锻造内核,是升华思想,注重诗意美是崇尚艺术表述,关乎文章品位。

他的《炊烟》是这样开头的:

在平原上,村庄都是一排排的,炊烟升起时,也是一排排的。绿树掩映的村庄上空就有了竖排的古体诗。

炊烟是村庄的发丝,是亲人的手势。即便是一条狗,当黄昏来临,也知道抬起头,看着村庄上空的炊烟,略一愣神,向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这些平实而空灵的甚至有点儿怀旧的写意,加上句子本身的节奏美,会如期把读者直接吸引到即将展开的故事中去。作品的文学性是以语言为主要对象的审美方式,精美的叙述会为阅读带来奇特的趣味性。

读王往的《活着的手艺》,就得用心揣摩那些诗性叙述中的弦外之音了。作品表面上讲了一个天才型的木匠,始终不肯随波逐流,哪怕生活陷入窘境,哪怕被世俗讥讽,也要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透过故事表象,我们看到作者其实在写人性的尊严、气节和操守。因为这些具有优秀品质的字眼,在极其功利的现代生活中,很容易被人遗忘。木匠虽属小手艺人,却也是“小隐隐于野”,对生活质量,固守着精神层面的需求,确实让人喟叹不已。木匠虽不似姜子牙垂钓渭水、韩信不安分做执戟郎、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那样志存高远,但一介草民,为了高贵地写着“尊严”二字的头颅,为自己讨还公道,亦属天经地义,应为民间佳话。

“长大了,他就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父。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才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的眼睛。树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有人把作家创作情趣放在文品格调之首位,读了上面的文字,那种发自肺腑的欣赏、迷恋、怜爱之情愫,定会从心头汩汩溢出。

纵观30年来的小小说创作,对于适应时代进步的读写时尚来说,它大致已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民间的小小说创作队伍,各类报刊的小小说栏目设置,星罗棋布的小小说学会、沙龙和巧立名目的奖项、征文,五花八门的精选图书,小小说经营的产业链等。一个文化强国的标志应该是资源型与生产型结合、消费型与参与型结合的过程,以及繁荣文化和发展产业的互补互动。所谓繁荣不是单指“精英文化”生产,而涵盖了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多元文化的相辅相成,发展产业更要面临参差不齐的消费群体所进行的创造、普及、流通和实用。从这些宏观的意义上说,小小说事业本身的广泛参与和覆盖面,或许构成了一个当代文化成果不可或缺的对文学乃至文化的积极贡献。

当然常有人问,当下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是谁,最经典的小小说作品又有哪些篇什?这似乎是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话题。之所以复杂,是所谓的“优秀”标准是什么,经典的含义又有哪些。因为界定这些东西,历来都存在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两种不同看法,虽殊途同归却表现各异,所以才会呈现以“级别”或以“权威”的两种不同说法。之所以简单,是谁拥有了读者认可谁便是好作家。

譬如再谈“平原诗意”系列。《拾穗》《放水》明净悠远,文笔流畅,其白描手法表现出美好的古典情趣。《银匠》《渡船》《货郎》《花船》《赶集》《放水》《乘凉》《等鱼》《采桑》等,把各色人物与事件穿缀起来,写人的尊严、写人的自食其力、写平原郊野的变遷、写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抗争、写男耕女织、写底层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写平原乡野的神秘寂静,等等。这些作品几乎全方位涉及农村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是窥一斑见全豹,而是立体式的全景浮世绘。而且作品质量整齐,其想象力潜移默化般渗入作品全身。一枝一叶总关情,将精雕细琢的众多艺术品置于一堂,顿成琳琅满目之奇效,我们还会有理由认为它因小而失去文学魅力了吗?为大多数人写作,写大多数人,大多数人读了从中受益,文学的意义不在于斯吗?作家的意义不在于斯吗?文若如此,夫复何求?

“小小说的篇幅是短小的,而意蕴是绵长的;它的字数是有限的,而情感是深远的;它的结构是简单的,而意境是繁复的;它可以是生活的一个断面,也可以是生活的某个领域的整体呈现——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文体能够反映生活的全面,以文学性的方法揭示生活,小小说也可以映照一段历史、一个群体、一方领域。”(王往语)

一花一世界,此花非彼花,各自散发着特有的芬芳,呈现出自然界的神奇造化。王往的《风云散》,以千把字的篇幅,竟然写了六个人物。这六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又共同演绎着当下发生的事件。多重视角,多种交代方式,故事脉络勾勒清晰,枝干伸展疏朗。这种写作上近乎炉火纯青的技法,深得我国古代文学大师的笔意精髓,受此熏陶,尚要长年浸淫而成。能娴熟驾驭着语言展开情节,着力营造特定环境中的艺术氛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传统文化的一门上乘功夫,可从《老残游记》《水浒传》里觅到它的源头。小小说能写到这个份儿上,难能可贵。王往善于在貌似尖锐对立的矛盾现象中,撩开一层层迷眼的面纱,去触摸它统一和谐的根须。人与人之间,的确需要一些理解和尊重,生活才会产生美好的前景。

“当我长大以后,才知道老石头挑货郎担是多么不容易,却又是多么了不起:老石头有三男两女,两个儿子成了大学生,其他孩子也各有专长。

十多年前,老石头去世了,我们村庄再也没有别的货郎去过。他们挑走了过去的岁月。

我常常想,对于一个家庭,老石头就是一双肩膀,一副扁担,可是对于我们平原上的村庄,一个货郎的到来和消失意味着什么呢?”

作者在《货郎》里所发出的感慨,是对当下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和谐音符的深切思考。因为喜欢文学,热爱生活又耽于幻想,所以多写身处底层的人们的生存境况,敢于用灵魂叩问人生。王往也是小小说作家中,最早把笔触探伸到“忏悔”意识题材的人,那分明是一种“大悲悯”情怀。

上一篇:新妈妈怀孕期40周营养全方案下一篇:浮雕手机壳彩印机厂家教你如何选购手机壳彩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