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教育教研心得体会

2024-04-22

促教育教研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促教育教研心得体会

教研一体促城乡教育深度融合■山东省胶南市教学研究室 王明昌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5-15)发表日期:2009年5月19日

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是当前全社会对教育关注的焦点。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进程,促进教育公平。要想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要想提高村小的教学质量,除了要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之外,还需要教研部门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学校的教研水平。近年来,我市教研部门经过积极探索,构建起了城乡一体化的小学教研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建立三级教研共同体,抓好四支队伍

有效教研离不开专业化的引领。

首先,我们建立了三级教研共同体,即由市学科教研员引领兼职教研员组成“市级教研共同体”,由学科兼职教研员引领各片区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城乡教研共同体”,由镇中心小学业务干部引领全体学科教师组成“校本教研共同体”。

“市级教研共同体”主要进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和教材培训,开展教学调研,针对全市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举行专题研讨活动,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城乡教研共同体”在市教研室指导下主要开展片区内的培训和校际研讨活动,及时传达市教研会议精神、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方法,推进片区内学科教研的均衡发展。“校本教研共同体”在市教研室和兼职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基于本镇实际的集体备课等校本研究活动,促进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的均衡发展。

三级教研共同体的建立,让全市学科教研由“一人”引领,即学科教研员引领转变为由“一个团队”共同引领,让学校教研由原来的“一校一研”转变为“区域共研”、合作共赢,由原来的“一课(题)一研”转变为“一课(题)共研”、多元同构。这一举措不但搭建了全市小学高效教研的一体化平台,更充分发挥了各级教研团队的智慧,让所有成员在彼此交流和探索中,建立共同的教研生活,在相互学习中相互启发、在共同研究中共同提高。其次,我们还着力抓好四支队伍,即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抓好第一支队伍,落实教研员学科负责制,实行教研员联系校制度。我们要求教研员深入基层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和片区教研活动,进行现场研讨、指导,完善学科教研模式,探索总结和推广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抓好第二支队伍,加强对兼职教研员的培训。每学期组织2-3次学习、研讨活动,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强化对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和考核,激励督促兼职教研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联片教研取得实效。抓好第三支队伍,定期组织农村小学业务干部进行培训,开展基本功比赛,为他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和工作思路,提高他们参与和指导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能力。抓好第四支队伍,实行教研员“1+1”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学年确定一名学科教师为培养对象,制订详尽的培养规划。实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骨干教师制度。通过名优教师送课下乡、城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覆盖全市各级小学的骨干队伍,促进教研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落实五项制度,强化教研精细化管理

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城乡学校的差距不断拉大?笔者认为,在硬件建设逐步均衡的情况下,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我们从教师的教学常规、学生的学习常规以及教师的备课制度、教研制度、开放制度等五项制度入手,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互动,共同发展。我们协助农村学校建立了符合各校实际的《一日教学常规》和《一周教学常规》,规范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辅导、教研、实验、考试、质量分析等常规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使常规教学做到有章可循,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的轨道。同时,我们还从抓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计划、总结、预习、听课、笔记、作业、练习、复习和课外阅读等各环节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加大学习指导力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从课改伊始就实行“全市大集备”制度,在市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实施“一课两备(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两评(自评与互评)、两反思(得与失)”和“二次备课”的制度。落实备课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案、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实行同学科教师教学资源“三公开”--课后反思笔记公开、教学参考资料公开、教学案公开制度。学校业务干部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的全过程,优化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效率。另外,我们对学科备课组还进行了捆绑式评价,引导教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集体创优,确保备课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的服务、指导和研究职能,我们要求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教师身边的问题出发,开展以问题解决为方向的专题研究。同时,我们还坚持典型学校和名师教研活动向全市开放制度,教研室每学年组织指导相关学校和教师举行1-2次教学开放活动;坚持中心小学教研活动和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向村小开放制度,中心小学每学期至少向村小开放一次,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时对村小的同年级教师开放,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构架教研互动体系,促进城乡教研深度融合要实现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就必须建立教研一体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规范化、科学化、持久化开展。为此,我们在县域范围内有相近办学特色、有共同研究课题的学校之间构架了“校际教学研联合体”或“校际课题协作体”,在全市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共建、学科同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校或学科多向联合的教研互动体系,实现了课题集中攻关、城乡教师互动参与、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加快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我们还建立了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一体化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师资,统一下发各项教学教研常规和制度,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课程表和各科集体备课时间,统一教研要求和活动时间,统一评价考核制度,实现了村级小学与中心小学教研的深度融合。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和公共邮箱,建立教学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大教学教研信息交流量,及时发布最前沿的教学教研信息,上传优秀的集体备课成果、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优质资源和研究平台得到了充分利用,网上学科教研群十分活跃,网上交流和研讨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篇2:促教育教研心得体会

——凉州区清源镇刘广寨小学“工作亮点”汇报材料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为了这个主题,我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质量提升年”活动。本次活动对于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凉州区教育局2015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凉州区清源学区关于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就我校在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以来所做的亮点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我校按照“质量立校,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思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规范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本学年,我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种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常规管理办法。开校时教导处、教研组、课任教师各自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师发展计划;期中写出阶段性总结,并交流教学经验,期末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一是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是学生增强荣誉感、热爱集体、展现自我;二是通过周评比栏把学生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考核,规范其行为;三是学校通过光荣榜及时展示优秀师生,并配有名副其实的评价语。这些活动和行为,即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又建立健全了激励和竞争机制,初步形成了一个争先进、赶先进、超先进良好氛围;四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教学“五认真”。

1、认真备课。努力做到“超周”备课。每周层层签批教案,对教师的教案、作业批阅情况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每学期学校集中检查不少于两次。

2.认真上课。要求教师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学校领导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反馈,指出优劣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3.认真批改作业。凡是设置的学校作业,要求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全批、全阅,并要求学生及时改错,做到日清日毕。

4.认真辅导学生,关爱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教师要热情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以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循循善诱。我校高元年同学是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家里一贫如洗,面对这种缺爱的家庭,他常常流浪逃学,甚至在野外留宿过夜,面对留守儿童的高元年同学,孙梅老师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高元年没有作业本时她及时给买上,落下功课时她及时给补上;有时她还牺牲中午的休息时间对其进行辅导;尤其让人感动的是高元年逃学后,她还积极主动的和家长联系,帮助寻找,同时建档立卡,做好访谈记录,回来后还耐心细致的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如今高元年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遵守纪律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观,这些都是她大爱无私,辛勤付出的结果。

5.认真组织考试。认真组织单元检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分析数据,查找得失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使得每次考试都有新突破、新进展。

二、在狠抓教学管理的同时,促进教研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加强教研工作,是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策略之一,我们明确提出了“向教研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的口号。为此,我校采取多种方法,多渠道、多途径促进教研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一是结合“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系列教学活动,以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本学年,学校安排了各学科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语、数、外骨干教师上了“构建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观摩课,并安排了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课,还组织部分教师积极参加联片教研活动,到外校学习取经。评课时积极发言,畅谈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教学新经验、学习课改新理念;二是学校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学随笔、论文并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发表。

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下,在“雏鹰争章”活动的感召下,在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逐年提升,这可喜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一致好评,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校教师的努力拼搏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新的提高。

篇3:促教育教研心得体会

一、语文教改的发展史及 其现状

1. 语文教改的发展史

在还未引入西方教育时,私塾馆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内容多为识字、读书、讲学,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够因人而异,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过高,且教学范围狭小。洋务运动之后,西学东渐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改进。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白话文逐渐普及,语文再次改革, 与时代相融,思想方法皆有所改变,实用性更强。解放初期,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趋于大众化,但缺乏灵活性。十年“文革”,语文多被政治化,陷入低谷。直到实行改革开放, 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碰撞,语文教学不得不再次改革。而受高考的影响,语文变得固定化、机械化,带有功利倾向, 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变得乏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改的呼声更为强烈。

2. 语文教改现状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零碎,需要灵活掌握,除了人文关怀,语文还体现出浓浓的科学、哲学以及民族精神。近些年来,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 批判之声愈发强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种有益的思考和方法的提出,使得语文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关的讨论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 使得现代化语文教育日臻成熟。

在肯定这些成果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过于注重内部而对外部有所忽视,以细节为主,而整体性不强,且视野较窄,力度不够。从实际教育中可看出,近些年语文教育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模式却难以改变,虽然正朝着现代化改进, 总体的思维方式仍难以完全放开。此外, 语文教改的不足还体现在创新和整体性的缺乏,许多学校照搬成功实例,而没有结合自身状况考虑,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加上教师的教改意识薄弱,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以教研促进教改,将 教研教改相结合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借助合理可行的方法,围绕各教育学科的理论内容,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这是当前教研工作的基本工作和重要宗旨。鉴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在开展各项语文教研活动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师的困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的语文教研活动。

在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的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能够积极对待语文教改,同时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活动,以免他们对教研工作毫不了解。由于教研工作和教改工作联系紧密、密不可分,教改工作往往是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教研所探讨和扩展的知识内容需借助教改方能实现。所以,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三、以教改促进教学

1. 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必须将其改变,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同时教师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实践, 对学生多加鼓励、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 给学生留以足够的讨论时间。

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吐故纳新,紧跟时代变化,把握时代所需,更新、调整知识结构。而且当下学科交叉的状况十分明显,语文又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大对教育理论的重视。此外,语文也算是一门语言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语言艺术修养,幽默诙谐、生动凝练的课堂语言能够营造一个轻松优雅的教学环境,进而吸引学生。

2. 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新课改以来,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生活化教学,在讲《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可提前令学生收集生活中所遇各种桥梁的信息,或以白娘子的故事吸引学生,引出“桥”这一话题,再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去,以提升学习效果。或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民俗文化,如在讲授《陈涉世家》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为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教师可通过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故事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可借助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如拆解“春”字,可说为“春雨绵绵妻独宿”,有雨就是没有太阳,妻子独宿就是没有丈夫,如此可将“春”字去掉一个日、一个夫,就剩下“一”, 通过这种教法可使学生对汉字的组成了解更深,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趣,而且实用性极强,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3. 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关于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课堂只是一个平台, 学生将来还要面对更为广阔的社会。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外延性和实践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的范围扩及美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必须具备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人格,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总而言之,语文的意义不言而喻, 要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根据时代所需,不断对语文教育进行优化调整。而教改的前提,必须做好相关的教研工作,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只有对语文进行全面的剖析,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然后具体落实到教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体现,意义重大。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机制的深化改革,语文教改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改质量,应采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方法。首先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固有的语文教育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我国语文教育水平不断上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篇4:促教育教研心得体会

关键词:主题教研;三级研培;整合;主题引路;对策;有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29-02

随着新课程深入实施,传统的教师研培模式逐渐凸显出覆盖面小、形式单一、农村教师参与机会少、优质资源得不到共享等诸多弊端,致使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如何构建一个形式新颖、指向明确、讲究实效、针对性强、充满活力、更多教师广泛参与的研培新模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近年来敦化市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思考的主题。敦化市自2007年建立了教师“三级研培网络”的研培模式以来。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一直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科研先导、研培一体、以强带弱、基地辐射、城乡联动”的教师研培格局。为了提高研培工作的有效性,我们把三级研培活动与主题教研进行有效整合,既给三级研培活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又使主题教研在三级研培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一、积小题为大题,在主题生成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三级研培网络”的建设与“合作、交流、展示、共享”活动的开展,使城乡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教研实效性不明显。为此,我们组织教研员下基层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原因。在调研过程中,基层教师普遍反映教研活动的结果不具备实际指导意义,讨论的话题、活动的结果或者脱离实际教学、或者教师不感兴趣、或者对少数教师有用,对多数教师没有帮助;出课表演化,研讨形式化,缺乏针对性。部分教师处于机械模仿别人教学模式的状态,教师在常规教学中遇到困难和困惑得不到解决。基于这些困惑,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教研模式,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高效教研中得到快速提高,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主题教研”的推广,使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依据李元昌教授提出的“积小改为大改,以小题换大题;化大题为小题,破小题通大题;一题多解,分进合击”的研究理念。我们从确立“微观主题”人手。把确立课题的决定权放在一线教师手中。因为,一线教师才是开展主题教研的主力军,只有他们确定的主题根植于课堂教学,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使“主题教研”产生提升教师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题教研常态化,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中小学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指导意见》。各校按照《意见》提出“逐层反思法”,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微观课题。然后用“外延交集”法进行整合,筛选具有典型性问题,作为学科教研组的课题。再通过学校领导班子整理、归类,通过求“交集”的方式,确立学校层面的教研主题。在教师确立个人课题的基础上,全体教研员挑选学科骨干,组成学科课题组,深入一线“把脉”课堂教学,发现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疑难与困惑,召开学科主题生成会,生成各学科的教研主题。同时,各研培基地依据当地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生成活动。目前,敦化市共提炼、确定校级课题56个,学科分课题23个,研培基地教研主题8个,为扎实有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观课题、校级课题和研培基地教研主题的确立,为建立宏观性教研主题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教学会诊”检查调研领导小组,深入基层学校,通过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学反思研讨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村教师、学校、研培基地三级课题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最后聚焦在中小学教学两大问题上:(1)小学的课堂教学问题集中表现在:看到形式主义的东西过多,淹没了学习的本体,教学中出现了虚、闹、杂、乱的现象,使课堂缺乏实效性,失去了课堂教学本色。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我们确定了全市小学总的教研主题为《凸显本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2)初中的课堂教学问题集中表现在: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在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能力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教法研究而忽视学法研究,致使课堂教学偏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确定了初中总的教研主题为《以学定教,教学并重,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就此,师——校——基地——市(县)四级课题建立起来,形成了层层有课题,人人参与研究的氛围。

“四级”教研课题生成的过程就是研究与培训的过程。因为,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良好开端,全市中小学领导、教研员和教师全员参与各层次的主题生成活动,在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提炼过程中,提高捕捉深层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激发了教研的积极性,提高了三级研培活动的实效性。

二、深化实践研究,在印证预设中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课堂是主题研究的主战场和试验场,教学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要思考怎样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来对预设进行验证。在“三级研培活动”中,研培基地、基层学校及广大教师带着问题去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实践,在研讨中反思,有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教研活动模式,摒弃了形式主义。教师通过“自我确定主题一自备一集体备课一校内教研课一校内交流、总结、评价——研培基地出课——研培基地研讨——形成主题式教学反思或论文”规范的教研流程,来印证课题目标预设,解决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教师在深度参与印证预设过程中,教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均得到了提高。

三、聚焦主要矛盾。在调整课题中提升领导素养

教研主题的确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必须经过确立—研究——实践——调整——再确立——再研究——再实践——再调整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突破“瓶颈”问题,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矛盾,才能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沿着科学化的轨道健康发展。在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城乡中小学校长科学办学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校长论坛”,各校校长对主题教研活动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想目标、取得哪些成果,存在哪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对某些课题过大、过深或过简、无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提出了诸多好的建议,对各研培基地少部分的课题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确定。“校长论坛”促进了城乡学校领导干部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促进了领导干部由“管理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四、凸显研培优势,加速“金字塔”工程实施进程

早在2006年,敦化市就确立了培养坚固的“金字塔”型教师队伍的目标,即:“固塔基”,实现5000名教师全员达标;“壮塔身”,建设1000名骨干教师、400名教学能手、200名学科带头人的中坚力量;“树塔尖”启动名师培养工程。打造50名名师的精锐领军团队”。“三级研培”活动与主题教研整合以后,“金字塔”工程实施速度明显加快。

一是通过主题教研活动。使城乡教师在多元化的研培活动中得到历炼,部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在州、省、国家级的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奖项,仅在2009年上半年我市在州级以上各项教学技能比赛中就有36人获奖。二是“三级研培”与“主题教研”有效整合,形成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的良好发展态势。研培协作体的成员校所承担的省、州级“十一五”规划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在三级研培活动中得以深化和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各基地成员校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性论文600余篇。三是“三级研培网络”与“主题教研”整合,调动了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激活了教师内在的研究潜能,提高了教师教研意识、科研能力。特别是农村学校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脱颖而出,跻身于名、优、骨干教师行列。到目前为止,敦化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已达到1211人,学科带头人167人、教学能手135人,市级以上名师34人。

实践证明,三级研培网络与主题教研有效整合,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元昌,关于主题教研的设想及实施意见[其他信息不详]

篇5:“议案促改”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议案促改”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2018年6月,区纪委监委查处了原区审计局纪检组长宋先锋的违纪违法问题,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和造成的的恶劣影响。剖析宋先锋违纪违法问题:1.党性修养不强。宋先锋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是纪律规矩意识的淡化。2.自我约束不严。他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属谋取私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思想还没有转变,认识还没有提高,更不知道及时收敛,及时收手,而是任由这种违纪违法行为继续发生,致使犯下严重错误。3.缺乏廉洁意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廉洁意识不强。案例警示:剖析宋先锋的违纪违法问题,再次给我们每一名党员敲响了警钟,也再次警醒全体党员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筑牢聚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服务于人民的,不是个人用来谋取私利的工具,否则必将遭受权力的“反噬”。宋先锋违纪违法问题的严肃查处和曝光,充分体现我们党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纪律审查、惩治腐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对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作为一名党员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引以为戒。要按照省纪委《关于在省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强化纪律刚性约束,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为主题,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让讲纪律、守规

精品学习资料范文

矩成为每位党员的红线共识和思想自觉。第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时刻牢记对党的承诺,经常重温党章和入党誓词,始终坚定入党时的初衷,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时时事事处处,知行合

篇6:促教育教研心得体会

在“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专题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学习中,本人按照我厅“讲、树、促”活动安排,积极参加集中学习、支部学习、专题讲座、警示教育和观看电影《焦裕禄》、到兰考实地参观学习焦裕禄事迹等活动,同时也认真进行了自学。通过学习使自己思想认识得到了进

一步提高、充实和洗礼,对省委在关键时期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新时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从自身做起,切实增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实现工作新跨越有了新的体会。也使自己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过程变为谋划工作新对策、破解工作新难题、推动工作新跨越的过程,才能把这次教育活动的真正目的落到实处。下面谈几点我在学习中的粗浅体会,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通过学习,对开展“讲、树、促”教育活动重要性、必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

这次在全省开展的“讲、树、促”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的具体举措,是一次重要的思想作风教育活动,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一是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这次教育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次“补课”和“回头看”,就是看我们在思想作风、党性修养方面做得怎么样、改进得怎么样,必将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重要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证;二是有利于应对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开展这项活动,能够从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为应对危机创造条件、提供武器、增强动力;三是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可以切实提高干部的宗旨意识、改进干部的思想作风,必将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四是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政能力。党的各级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党的执政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开展教育活动,必将在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政能力上取得新成效。

二、通过学习,对如何“讲党性修养”有了新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党始终强调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每个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我认为新时期增强党性修养,一是要抓住思想作风这个关键;二是要抓住学风这个基础;三是要抓住干部作风这个核心;四是要把落脚点放在工作作风上;五是要抓住生活作风这个重要方面。

三、通过学习,对如何“树良好作风”有了新认识

“讲、树、促”教育活动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大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主要是“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我们要正确把握忠诚爱民的本质,深刻领会科学创造的精髓,牢牢抓住实干奉献的关键,学习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力倡导服务群众的作风;学习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作风;学习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是精神,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学习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大力倡导知难而进的作风;学习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的作风。

四、通过学习,积极寻找工作差距,促进工作新跨越

我厅才刚刚组建,“三定”还没完全到位,在这个特殊时期正是考验每位机关干部作风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杨厅长在“讲、树、促”动员大会上讲的“树立五种形象”(团结战斗的形象、开拓创新的形象、干事创业的形象、规范和谐的形象、廉洁高效的形象)和吕书记讲的“树立六种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学习意识、实干意识、进取意识、奉献意识),寻找工作差距,促进工作新跨越。通过学习,要认真查找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找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努力去克服、去解决,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在克服困难中前进。

上一篇:至家长的一封信下一篇:国庆节那天小学生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