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简介

2024-04-21

杨振宁的简介(通用6篇)

篇1:杨振宁的简介

邓稼先课文研讨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篇文章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作者以18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为例,说明旧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作者这样写,就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从对比中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与小平同志表达的心声是一致的。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这是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有没有抖。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评价,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

二、问题研究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有人说,本文作者是大手笔,表现在哪里?

本文作者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写得不同凡响,高出一筹,一般传记作者很难企及。例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因为作者自己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又如,课文从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让读者跟着作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因为作者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大陆长大,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所以始终从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看问题。又如,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显示出作者的全球视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这是因为作者学贯中西,胸怀世界,所以有条件把中国和美国的顶尖人物拿来作对比。总之,由于作者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所以使课文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形象。

4.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见得?

作者的妹妹杨振玉女士在《父亲、大哥和我们》一文中说:“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我觉得这也描述了大哥的志向。”

至情,表现在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例如,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显示出作者对民族、对老朋友的深情。又如,作者在第五部分写道:“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些语句中,都洋溢着作者对邓稼先的一片深情。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文章意思,把握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同时练习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二、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课文语言的特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参考答案: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三、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设题意图是,从课文出发,引申、深化课文主题,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教学建议

一、这篇课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了解这些资料,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建议结合练习三,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如无条件,可以利用本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有关资料”。

二、本文有六个部分,篇幅较长,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有些部分可以只作一般了解,有些部分可以指导学生重点掌握。例如第五部分,在内容上和语言上,都值得重点探究。

三、作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是他的有50年情谊的好友,也是大科学家,因此文中充满深情。既写邓稼先,也写他自己。教学本文时,要注意本文这个特点。

四、本文语言平实,人物关系单纯,时间推移、地点转换都非常清晰,适合作速读训练。速读后再结合默读和朗读,以进一步把握课文。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徐胜蓝、孟东明)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1966年至今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1986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他与李政道教授在1957年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1980年又获rumford奖,继而于1986年获自由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秋又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创立于1743年的美利坚哲学学会,是一个声誉卓著的国际学术组织,其目前的700名成员中,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就有100名。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代表该学会的最高荣誉。这个学会的执行官说,授予杨振宁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是因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他和李政道的合作及与密耳斯的合作取得的成就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和奠基性的贡献”。

美国费城的富兰克林学院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这个学院颁给杨振宁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是美国奖金额最高的科学奖(25万美元)。杨振宁教授是获此项殊荣的第一位物理学家。该学院的正式文告说,给杨振宁颁发此项奖金,是为了奖励他在规范场(即杨振宁于1954年与密耳斯合作创立的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杰出贡献。文告称赞杨振宁的研究工作“对20世纪下半叶基础科学研究的广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人类对宇宙基本作用力和自然规律提供了理解”,“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行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有类似的影响”。

为表彰杨振宁教授在理论物理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中国有关方面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申请,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的、国际正式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已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准。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杨振宁星”将在浩瀚的宇宙中永远闪烁。

令我们崇敬不已的是,这位科学大师,时刻关注并鼎力支持着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他的功绩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1月,杨振宁被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次授予国家级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时得该项奖的还有英国的已故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美国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李政道、德国的知识产权专家豪伊塞尔和日本的水稻专家原正市等六人。此项奖旨在奖励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选自《杨振宁传·五版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版)

二、邓稼先的光辉一生(徐焰)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后,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选自6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三、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友谊(徐胜蓝、孟东明)

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滩上空升起了一团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之后,第一颗氢弹又放出炫目的光芒。这曾使全世界为之震惊。人们都知道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萨哈罗夫是前苏联的“氢弹之父”,然而,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名字鲜为人知 功绩举世瞩目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86年7月,国务院授予邓稼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发展我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

邓稼先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他那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外国有一本书,题为《比一千颗太阳还亮》。邓稼先献身的事业,亮过一千颗太阳!他从34岁接到命令研制中国的“大炮仗”以来,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2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任何人在报刊上占过巴掌大的版面。他们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人们常常忘记他们,只有当“大炮仗”的冲击波冲击各国地震监测站,引起世界一次又一次瞩目的时候,人们才想起他们的存在……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

全国上下为这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

他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挽歌──《怀念邓稼先院长》:

天府杨柳塞上烟,

问君此去几时还?

……

实验场上惊雷动,

江河源头捷报传。

……

不知邓老今何在?

忠魂长眠长江畔。

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写道:

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国务院总理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邓稼先的追悼会,他说:“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稼先逝世,我极悲痛”。邓稼先的岳父、全国政协副主席、90高龄的许德珩老人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这样悼念邓稼先。

在地球的另一面,远隔万里重洋的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打来了唁电。

杨振宁先生和邓稼先先生有着深厚的友谊,让我们读一读北京医科大学许鹿希教授撰写的《怀念稼先》中的第八节《半个世纪的友谊》的一段吧!

“文革”初期,氢弹爆炸了,但核武器的研制并没有到头。可在那个乌烟瘴气的年代,就连稼先他们核武器研究院也未能幸免。林彪、“四人帮”组织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把斗争矛头指向稼先等十几位理论部的负责人。稼先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时只要说一句违心的话,就会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他顽强地顶着,处境很危险。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似乎苍天有眼,1971年杨振宁先生从纽约经巴黎飞抵上海。下飞机后,开列了他要见的人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邓稼先。这张名单很快传到中央,稼先立刻被召回北京会客。不久,在周总理亲自干预下,基地里暗无天日的局面结束了。

杨振宁先生当然不知道他们的这次会晤对稼先来讲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全家人从心底深深地感激他。

杨先生与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蜇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教授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少年时代的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自1971年以后,杨先生多次回来访问、讲学。稼先与他总少不了叙旧聊天。有一次杨先生到我们家,他说想和稼先一起骑车去颐和园。为安全起见,这样的要求我们着实不敢答应他。还有一次,我们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边吃边谈笑着,杨先生对稼先说:“这回你可以吃饱了,想当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你可是常常饿肚子的呀!”可不是嘛,稼先留学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开始没有奖学金,吃饭不敢按饭量吃,只能按钱吃。有一段,他和洪朝生(现在科学院低温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国老太太的阁楼里,有一次他俩去吃饭,两份牛排端上后,稼先看了看,对洪朝生说:“我这块小,你那块大。”洪朝生就把自己那份给了稼先。……回想起这些往事,杨先生与稼先都笑了。

后来,杨先生多次送书给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有《读书教学四十年》等,都写着“稼先”或“稼先弟”存念。稼先60寿辰时,杨先生特意送他一副国际象棋。稼先住院后,杨先生到医院看他,并且为他找特效药。最后一次,杨先生送给稼先一大束鲜花,这鲜花象征着两人永存的友谊,正像杨先生给我的唁电中所说的:“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最后,我想以杨振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我这篇怀念文章的结束语: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稼先没有虚度此生!

1987年10月23日,杨振宁在宋健、周光召等陪同下来到八宝山公墓,祭奠与他有着半个世纪深情厚谊的挚友邓稼先。

深秋的北京,瑟瑟秋风给人们带来寒意。八宝山公墓在安放骨灰的灵堂外面庭院里搭起了一个灵堂,邓稼先的巨幅遗像前摆着杨振宁送的花篮,缎带上写着“邓稼先千古杨振宁敬挽”。

杨振宁眼含热泪面对邓稼先的遗像肃立默哀,鞠躬悼念。

祭奠仪式结束后,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按照邓稼先生前嘱托,向杨振宁赠送一套安徽出产的石刻文房用具,上面写着“振宁、致礼存念稼先敬留”。许鹿希女士深情地说,这套文房用具象征着邓稼先和杨振宁的乡情和友谊。

邓稼先是杨振宁的中学、大学同学,他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并没有在报刊重点宣传、表彰他。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他。后来,杨振宁又向中央领导同志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把对中国、对国际有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出来。

杨振宁非常敬重邓稼先,他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绝对信任,也能得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说:“中国高层人士选定他当领导者来研究原子弹,这位人士是很有眼光的人。我认识邓稼先,又认识美国的奥本海默和泰勒。这三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邓稼先随和、腼腆,又没有行政工作的经验。当初美国的格罗夫斯将军也聘任了没有行政经验的奥本海默当主持人,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稼先的个性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种帅才。我收集了许多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

历史没有忘记他们!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达12集的电视片:《让历史告诉未来》。在第8集里,有这样的画面和解说: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壮丽场面展现在荧光屏上,欣喜若狂的中国人民、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邓稼先先生的高大身躯也出现在荧光屏上。

……

“1971年,当杨振宁得知,中国两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成的,他离开宴席走进了洗手间,那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

(选自《杨振宁传》,复旦大学出版社19版)

篇2:杨振宁的简介

李政道——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李政道和杨振宁于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获奖时刚刚31岁。李政道1926出生于上海,母亲张明璋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这样一个很重视子女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李政道从四岁就开始识字,同时对算术特别感兴趣,心算又是他的拿手好戏;每当他完成一道心算题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胡适个人简介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乳名文豹,本名开贞,号尚武。4岁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等诗人的作品。

篇3:探析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的成功之道

一、适应环境、抓住机遇、发挥特长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数学家, 西南联大时期长期担任该校数学系主任。家学渊源深厚的杨振宁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熏陶, 不到5岁时就在母亲的严格教导下学会了近4000个汉字。所以杨振宁的早期教育是相当成功的, 为他以后的科学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9年以后, 杨振宁先后在清华大学附近的志城小学和崇德中学接受正规初小教育。对兴趣广泛、聪颖好学的杨振宁来说,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氛围使他如鱼得水, 各科成绩都优秀的他于16岁中学还未毕业时就已考入当时中国最高学府西南联大。在国难当头的抗日战争时期, 西南联大汇集了全国各个研究领域的名家大师, 使科学研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不至于断继。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张文裕、王竹溪、吴大猷等知名教授的发掘和鼓励下毅然走入物理学研究圣殿, 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物理科学人生。

1945年, 在西南联大研究生毕业之后, 杨振宁又一次获得了决定他命运的机会, 他被公派至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在美国, 杨振宁在声名显赫的国际物理学大师泰勒、费米以及一大批优秀青年物理研究者的指导、帮助和近距离影响下, 深深感到应抓住机遇, 在物理研究领域有所作为。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刚到美国时, 一心想拜费米为师的杨振宁连费米的办公室都进不去, 但他并不气馁, 而是坚持不断地发挥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才思引起费米教授的注意。不久后他终于如愿, 被费米教授纳入门下。不得不说, 杨振宁是幸运的, 但他的幸运也完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的, 也是他坚定抓住机遇的决心和心态所造就的。

1948年, 杨振宁凭借《核反应》博士论文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第二年又与费米教授合著发表了“介子是基本粒子吗?”一文, 奠定了坂回模型研究学科基础, 从此跻身理论物理学国际研究前沿, 在学界声名鹊起。杨振宁从1929年入学, 到1949年成为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的物理学研究者, 二十年成长与成功的道路正是他适应环境、抓住机遇、发挥特长的人生写照。

二、注重养成广泛兴趣、努力夯实基础知识

杨振宁从青年时代就认识到做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养成广泛兴趣、努力夯实基础知识。因为博学是科学创造力的来源之一, 对事物本质最基本的理解是创造科学成就不可缺少的条件。杨振宁在物理研究这样的大领域内就对统计物理、万有引力理论等诸多专业方向上颇有兴趣和见解。除了物理学, 他还特别钟爱中外文学、中外历史、音乐和绘画, 并且在这些方面很有心得。广泛的兴趣不仅让他知识面宽广, 而且在本专业研究中遇到复杂的、新的问题时也可以让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思维。杨振宁曾说, 一个人如果在几个领域都感兴趣, 那他的前途将更为光明。

在夯实基础知识方面, 杨振宁的国文、文学、历史课程基础是在闻一多、朱自清、王力、罗长培等人的直接教授下打下来的;他的数学基础源自其父杨武之, 以及江泽涵、姜立夫、华罗庚、陈省身等著名数学家的言传身教;在他所专长的物理学领域, 教授过杨振宁的物理学专家有周培源、吴大猷、吴有训、赵忠尧、王竹溪、张文裕等人。所有上述身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师、教授们的博学与严谨深深打动着杨振宁, 使他在学习和科研中努力做到各科基础知识的滴水不漏。杨振宁曾在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如何才能学习得好的问题时说, 把基础知识扎实地打好, 把知识面主动地扩展比任何方法都重要。所以, 注重养成广泛兴趣、努力夯实基础知识是杨振宁成功之道上的极其重要的一面。

三、求实严谨、勤于思考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曾在他所撰写的《杨振宁小传》里这样评价杨振宁:杨振宁作为年轻人的榜样, 至少在三个方面有过人的、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是聪明, 二是严谨, 三是勤于思考。杨振宁求实严谨的治学风格不仅感染了他的青年学生, 在他与之一起共事的同事当中也堪称典范。他经常说, 没有严谨、老实的态度, 就不要来从事科学研究。所谓严谨, 就是不允许有半点马虎, 要细致入微;所谓老实, 就是要不计名利, 为人正派光明。例如在与李炳安教授合著论文时, 杨振宁对每一个能量单位的英语大小写都要去一一翻查资料验证。再比如,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的导师泰勒教授在一次学术研究成果报告会后要求杨振宁将报告内容撰写成文, 但杨振宁在撰写过程中发现有些推算存在误差, 需要花时间去验证, 因而他不顾泰勒教授的反复催促, 直到把误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才成稿。

在勤于思考方面, 不仅是每一篇著作, 就算是演讲稿, 杨振宁都会在仔细分析所占材料的基础上字斟句酌地思考笔下的内容。例如, 在《麦克斯维尔的物理学贡献》这篇短文中, 杨振宁引证的文献多达39处, 对每一处文献的引证杨振宁都去一一思索是否可用、是否恰当。杨振宁曾说, 搞科学研究的人要学习吸收他人经验, 治学要严谨, 此外, 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即便学习了, 也讲求严谨, 但没有思考, 那也就没有创新, 没有创新, 科学就死了。在一次为南京大学生的演讲中, 杨振宁谆谆告诫学子们, 大学生一定要有主见, 随大流是走不远的, 在科学研究中也出不了成果。杨振宁之所以被誉为粒子物理学领域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科学家, 就是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从而获得创新的结果。

四、十分注重研究的实效性

在物理学研究方向的选择上, 杨振宁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青年时代的他从各种实际出发, 认为自己数学不错, 但数学在理论的高阁上比较脱离实用层面, 因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比较接近实用的物理专业, 而良好的数学基础可以成为他物理研究的得力工具。杨振宁初到芝加哥大学时, 原本想为实验物理学极其薄弱的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而选择在费米门下从事实验物理研究。但事与愿违,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杨振宁在动手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如他的很多美国同学。在另一位导师泰勒的忠告下, 杨振宁决心从事考验动脑能力的理论物理研究, 而思考正是他的特长。这个重要转折是在杨振宁充分考虑自己在实验物理方面不足的实际情况下作出的, 尽管当时杨振宁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落, 但两个月后, 他就凭借《核反应》这篇理论物理学为主的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 反映了他极高的研究实效性。现在如果倒退回去, 当时杨振宁继续在所不擅长的实验物理学方面追逐理想, 那他或许很难获得日后的成就。

杨振宁不吝将自己在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告诉后来者。2004年, 他在于山东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 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在开始大学学习生活之前明白自己到底想上什么专业, 想作什么课题研究, 作选择的时候, 不要向后看, 而要向前看, 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领域或者前沿领域来开展学习研究。杨振宁在数十年的科研道路上, 历来注意将目光集中在那些鲜有人涉足的方向上, 并根据自身研究及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研究选择。杨振宁身体力行地践行科研选择的实效性理念。例如80年代他将主要精力从他所擅长的规范场论研究中移出来, 放到高温超导研究领域。他所给出的理由是, 规范场论研究他已从事了近20年, 而且全世界已经有数千人在从事该领域研究, 现在应该是自己把精力放到刚刚起步的、实用性效果明显的高温超导研究上来的时候了。就这样, 杨振宁在数十年的科研道路上, 不断创新思维, 不断与时俱进, 从实际出发, 选择未来5—10年具有明显潜力的领域进行研究, 从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总而言之, 适应环境、抓住机遇、发挥特长, 注重养成广泛兴趣、努力夯实基础知识, 求实严谨、勤于思考, 十分注重研究的实效性是杨振宁成功之道上值得借鉴的经验。除此之外, 他还有许多成功之道值得继续探究。杨振宁的成功之道为后人和中外物理学研究都竖立了一座不朽的标杆。

参考文献

[1]张庆文.著名科学家传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6.

[2]郭奕玲.科学家的道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篇4:养生有道的杨振宁

首先是博览群书。杨振宁说:“西汉刘向之曾有一句名言:‘书犹药也’。这是说书是精神旺盛的营养品。能滋补身心,经常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心中充实。书的作用非任何保健品可比,烦闷时,熏书是安慰者,让你处变不惊,宁静致远。读书不仅可以增知识。长学问,博学多才,也可以防治疾病,养德健身。许多疾病来源于不良的情绪和不良的品行。”

其次是恬静养神。杨振宁认为:过度运动影响寿命,心静才是最好的养生、长寿之道。高僧长期坐禅,很少运动的作家、书画家和科学家,终身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态中,寿命却比运动员高。但杨振宁说的“静”,不是过度的静,是指陶冶性情的运动和恬淡养心静处相结合,真正达到精神、情操的高尚和美。

如今已八十多岁的杨振宁教授说:“一些著名的医学专家对现代人的通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21世纪养生的新方法。对此,我是赞同的。”这些养生的具体方法是:

定时“充电” 即在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每隔2—3小时即少量进餐,目的是使血糖维持在身体能量需求的水平。因此,不断补充血糖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前提,作为充电所选择的食物应该富含碳水化合物,同时也有适量的纤维素能避免血压波动和少量摄入脂肪能缓解饥饿感。

沐浴阳光 适时的阳光照射可以改变大脑中某些信号物质的含量,其中令人入睡的信号物质将减少,而令人清醒的信号物质将增加,使接收日光浴者有心旷神怡之感。在上午光照半小时效果尤为明显。

散步散步是一种不拘形式而又从容的运动。俗话说,“晨起三步,不用上药铺”,“饭后稍息百步走,人能活到九十九”。散步可以使人的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经常坚持散步,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郊游到林木茂盛的风景区踏青,可以令人体吐故纳新、调和呼吸、协调阴阳。在绿色植物密集的公园、森林,空气里的负离子浓度较高。负离子有大气中的“长寿素”的美称。在负离子充沛的地方,人们会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振奋。空气中的负离子不仅能调节神经系统,而且可促进胃肠消化,加深肺部呼吸。

跳舞当一个人因情绪低落而感到压抑时,可通过全身心投入的舞姿来抚慰心灵。让生活中日渐僵硬的肢体随着旋律舞起来,其潜伏于内心深处的焦虑、失意、无助与郁郁寡欢全都释放出来,并在这种体验自我存在和对这种存在的自我控制中逐渐找到自信。

慢餐在许多发达国家,人们重新认识到慢餐的好处。慢餐可以充分享受精心烹饪的食物,同时还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杨先生说:“在与朋友闲谈中,有人讲到国人好食药,顿时感到好奇,先瞧一瞧媒体、广播里、电视上,还有路边的巨幅广告牌,那名目繁多的药品广告,足以让你眼花缭乱;再看一看我们的身边:患点小疾,往往是小病大治,有一点头痛脑热,怕费事和花钱的人们已经更多地走进了药店,先开点氟哌酸,再来点镇脑宁,或者道出几样连大药房店员都摇头的药来。殊不知一个看似感冒的症状,它的病因可能不止一种,或许因为伤风、流感、病毒侵蚀。或许因为季节性鼻炎的复发,都可能导致貌似感冒的症状,如只简单使用各种药品去治疗的话,往往缺少有力的科学根据,轻者延误病情,失去最佳治疗时间,重者导致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到那时再去医院治疗,劳民伤财不说,自己还要受苦。更有一些人,对于一些激素类药、镇静类药、抗菌素类药,也盲目地服用,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此类药品均属严控品,不但在药店里难以买到,就连医院里的医生开方时也是慎之又慎。”

篇5:杨振宁教授的经典语录

杨教授,老而弥坚,后劲十足,在美国默默无闻酝酿数年之后,年近耄耋后来居上,最近频频语出惊人,曝光于各大媒体。在忘年恋情即将被炒成冷饭之时,又摆出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盛赞中国大学教育而再度成为新闻头条。

杨教授语句简练却发人深思,每每发言就有无数人开始研究揣测他背后的真正意图,各方争论数月不休。而他却从此沉默让人觉得高深莫测,更加关注。杨教授已然跃居为想出名想疯了的话涝症候群仰视的偶像,顶礼膜拜。

正所谓话不在多,反常才行。杨教授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敢于逆流的言论永远都市场价值。

从教育年轻人的角度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

(杨振宁形容翁帆)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

(记者:能不能帮你的妻子说句话呢,她爱你什么呢?)

杨振宁:我们没有仔细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我想,我猜想,她觉得我这人是很纯、很真,我想这是她主要欣赏我的地方,这是我的猜想。

(记者:那么杨先生对《易经》开炮?)

杨振宁:不不,对不起,这个话有点原则性的错误,因为我那个文章是叫做《易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你如果看我整个那篇文章,80%是讲影响非常之大,而且是正面的。只有20%是讲它有负面的影响。之所以那篇文章变得非常有名,在网上变得非常有名是什么呢?因为有些人专看那20%,不看整个的文章。

(记者:1971年你离开中国26年了,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回国?)

篇6:杨振宁的简介

6件重要作品助力美术馆馆藏

当天,美协主席刘大为、书协主席苏士澍、雕塑家盛杨、艺术家范曾等艺术圈重要人士出席,馆长吴为山直言,“中国美术馆今天就像过节一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一起见证了杨振宁夫妇和朱奕龙向中国美术馆捐赠6件作品。

杨振宁及夫人翁帆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出自熊秉明的《笔架》《骆驼》和《马》3件雕塑。雕塑家吴为山表示,《骆驼》和《马》属于熊先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创作,“它们融汇了中国的写意精神和西方的抽象构成,体现出浓厚的哲学意味,彰显熊先生作为一名学者型艺术家的艺术精神”。而《笔架》则是杨、熊二人友谊的见证,“这是熊秉明先生专为杨振宁先生创作的,作品背面有两位先生的名字缩写”。

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则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3幅于右任的书法精品,分别是《行书七言联》《草书轴》《行书信札》。捐赠现场,苏士澍直言这三件作品“不得了”,“文物出版社曾用14年时间,出了一部《于右任书法全集》,共六大函,很多作品都出自朱先生收藏。这三幅书法,从年代、落款还有形式来看,属于精中之精。”

吴为山:朱奕龙让我们作品随意挑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不断获得国际友人和社会知名人士捐赠作品,作品中不仅有老舍、胡絜青、高二适、王临乙、王合内、滑田友、司徒乔、司徒杰等国内艺术大家的作品,还收藏了达利、珂勒惠支、法兰西艺术院众院士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吴为山细数近年的捐赠名目时感慨道,“每一次捐赠行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次捐赠于右任作品的朱奕龙是收藏于右任作品的大藏家,“他有一个艺术馆,里面设置了于右任作品专厅”。当吴为山带着专家团进去选作品时,“他跟我讲,‘作品你们随意挑,我收藏的所有作品,可以全部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吴为山笑说,“这可都是朱先生的心血,我们哪忍心一次都搬走,我跟他说,‘慢慢来’”。

谈及杨振宁夫妇捐赠行为,也让吴为山颇为感动,“有一天,翁帆女士打电话跟我说,‘杨先生和我想把熊先生的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我当时听了,有点不敢想象”。他深知熊秉明作品对杨振宁的意义,“他们是70多年的老友,这次捐赠不仅让自己珍藏多年的作品有了最好的归宿,也让他与雕塑家熊秉明长达70余年的友谊一并藏入了中国美术馆”。

杨振宁:我与熊秉明是“总角之交”

此次捐赠的熊秉明的雕塑被杨振宁珍藏多年,它们都是杨先生的心头爱,“每次见到它们,都像是见到了我的老友熊秉明”。

杨振宁说,他跟熊秉明可谓是“总角之交”,“我父亲和秉明的父亲、数学家熊庆来是清华大学的同事,两家在清华园时曾做了8年的邻居,所以我和秉明很小就一起玩了”。杨振宁视熊秉明为他一生最知心的朋友之一。

在杨振宁看来,熊秉明是一位多方面均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哲学家、书法家,“他在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学的是哲学,后来争取到留学的奖学金,去了巴黎。在巴黎不到一年,他就转学雕塑了”。上世纪50年代,熊秉明已饮誉法国雕塑界,“他在雕塑语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即把铁片切割成小块后,再根据表现对象一一焊接起来”。杨振宁认为,这种雕塑方法的特点在于,“雕塑不仅仅是由铁片构成,铁片与铁片之间的空间也成为了雕塑的一部分”。

熊秉明一生创作了很多雕塑作品,其中不少让杨振宁印象深刻,“记得他为其母塑过一座头像,我第一眼看到时,便觉得这不仅是秉明母亲的形象,更是天下所有母亲形象的集中体现”。熊秉明最为大众熟知的雕塑无疑是《鲁迅头像》,“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件作品”,杨振宁说,这尊雕塑的精髓在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不肯妥协的精神。

盛杨:我与于右任的一面之缘

在捐赠现场,85岁高龄的艺术家盛杨看到于右任先生的书法作品很激动。盛先生告诉记者,他不仅在多年前创作过于先生的雕塑,“还在七八岁时,与于右任有过一面之缘”。盛杨直言,“应该没几个在世者见过于先生了”。

盛杨回忆,那会儿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我还很小,辗转流落到了大后方,在一处深山小庙的慈幼院边劳动、边学习”。有一天,慈幼院来了一位老爷爷,“我们也不知道是谁,只听老师说他是一位书法家”。老爷爷当时说了什么,盛杨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于先生当场为慈幼院所题写的“复兴民族、保卫国家是我们小朋友的责任”这句话,令他字字铭记于心。

盛杨后来才得知,在距慈幼院不远处的老林里,有一座古庙,庙里住着一位太虚法师,“当时于先生前往古庙拜访太虚法师,他路过我们小庙时,听说这儿有一群孩子们在读书,老人家很兴奋,拄着拐杖到我们这里来了”。

上一篇:总结销售下一篇:生活中的小欢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