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编写

2024-04-12

规范的编写(通用8篇)

篇1:规范的编写

   

交互稿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如何搭建一个合理的交互稿结构? 各个界面应该如何摆放?

清晰易读的设计说明应该是怎样的?

想必作为一个新人,很难完全弄清上面的问题。其实想要画出一份合乎规范的交互稿并不难,只需找前辈的稿子参考一下就能习得十之六七。但由于设计稿大多涉及企业机密,有着较强的产权属性,所以一般很难接触到。

今天笔者将通过“解读一份交互稿模板”的方式,解决上面的几个问题。模板下载见文末(收费),文章中提及的所有内容,在模板中均有体现。不购买模板不影响正常阅读。

1.交互稿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交互稿是否只需包含设计方案即可?其实不然。交互稿兼具设计展示、上下游协作、过程记录、版本管理几种作用,所以交互稿一般至少具有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2.3.4.5.封面:用于记录版本号、人员、时间等信息;

更新日志:记录了交互稿更新的信息,方便他人查看,同时也保障了规范性;

设计过程:包含需求信息、设计资料记录、设计过程记录三方面信息,目的是让自己的设计过程更加结构化,也方便以后回溯设计、总结设计;

交互稿:交互稿的主体,内含流程图、界面图、设计说明等; 废纸篓:用于存放废弃的页面,以防后期用到;

2.如何组织交互稿结构?

2.1.交互稿结构依赖于产品信息架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把所有界面放在一个画布上的无结构式交互稿”一定是不对的,这是很多新人经常会犯的错误。因为这种做法无法适应大型稿件,而且开发同学在错综复杂的网状设计稿中找信息,也是着实辛苦。

交互稿的结构,应该根据产品信息架构搭建。比如下图是网易云音乐“本地音乐”模块的信息架构和交互稿目录,由产品信息架构可以推导出交互稿目录。可以发现这种一一对应的交互稿目录结构,非常清晰易懂。

2.2.交互稿结构原理

交互稿结构应当遵循“平台–页面–子页面”这样的原则(下图,这里说的页面不是界面,而是指“一页交互稿”)。每一个页面中承载的对象有2种,一种是单界面,另一种是界面流程(后文解释)。

什么是“单界面”、“界面流程”?单界面相对容易理解,比如上图中的“首页”,就只需要在交互稿的这一页中放置一张“首页”的线框图即可,也就是所谓的“单界面”。那么界面流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多个界面的串联图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流程界面”呢?所有APP都由界面组成,而界面上的元素可以归为3类:内容、入口、功能。“界面流程”一般用来阐述一项“功能”。究其原因,功能与内容和入口都不同,功能一般需要“一连串操作”,比如登录功能、搜索功能。此时我们再看上面的案例,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3.每一页交互稿应该是怎样的?

3.1.每页交互稿的内容

一般而言,每一页交互稿应当具备以下几项内容:

a.b.c.d.e.f.g.3.2.网格系统的应用 页面标题:建议使用“固定在浏览器顶部”功能让页面标题常驻;

界面标题:方便交互稿中的互相索引,比如“回到界面B状态”;

界面:建议尺寸为360*640px,长页面也可自行延伸高度;

设计说明:逻辑关系、元素状态、小微流程,都可以放在设计说明中;

流程线:说明界面间逻辑关系,可使用软件自带流程线;

链接:指向其他页面,比如支线流程,开发同学阅读起来会很方便;

作者信息:这是设计师的落款,同时也方便他人联系设计师;

确定了页面内容后,内容的布局也很重要。布局不好就会显得乱糟糟的,怎么处理布局问题呢?笔者提供一个“网格系统”(下图),可以让设计稿很有“秩序感”。具体而言,在Axure的“布局-栅格与辅助线-网格设置”中设置间距为40px的网格(40px是常见界面尺寸320、360、640、1080…的公约数),然后尽量保证所有的元素贴齐网格即可。使用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交互稿变得尽然有序,且美观很多。

3.3.每页只展示一条流程

每个交互稿页面应当最多承载一条“流程界面”,多出的流程可以新开子页面。从而保障每一页交互稿都是点状或者线状的,而不是网状的,因为网状的交互稿很难阅读,阅读者需要纵横双向滚动屏幕寻找信息(下图是反例)。

4.清晰易读的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是向开发同学传递设计信息的重要存在,如果设计说明位置杂乱、对应关系不好、可读性差,很容易让开发同学“不太想看”(很常见),最终造成设计还原度底,沟通成本增高等问题。一个较好的设计说明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2.3.4.5.位置统一:在笔者提供的交互稿模板中,所有设计说明均在界面下方;

对应关系明确:须在界面上打标志点(上图绿点),与每一条设计说明一一对应; 提供标题:标题可以大大提高开发同学的阅读效率和视觉搜索效率;

规整:多条设计说明的排布应当规整有序,使用上文中提到的网格可以很容易达到这一点; 接近界面:因为设计说明是针对界面的解释,所以不能离界面太远,不然很难对着界面看说明。如果设计说明实在太多,可以采用动态面板的方式承载(交互稿模板附件中有示范);

5.最后几个有用的提示

最后,补充几点笔者认为很重要的提示:

1.2.3.4.5.大部分开发同学都有一种“不想仔细看交互稿”的倾向,其中大部分原因是交互稿可读性不好; 交互稿是“工程图纸”,不是“设计草图”,所以信息交代得越详细越好,越精确越好; 每次更新交互稿,都应该在“更新日志”里写明,并在页面中也标志出更新的地方。否则会给开发和QA同学带去极大的麻烦;

尽量不要频繁更新交互稿,会给人一种“不专业”的印象,且会给自己养成坏习惯; 字体使用PingFang SC-Regular和PingFang SC-Semibold,实测兼容性最好,要知道大部分开发同学都只有系统默认字体;

篇2:规范的编写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备课等教学基本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特提出教案(课时教学计划)编写的基本要求。现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教案的设计

教案是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具体方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果,是教师在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书等)、积累材料、了解学生、组织教学、制定学期(年)教学进度计划和和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教案的设计要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紧紧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以正确的思路和途径,对课程顺利进行所依赖的各种条件和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设计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体现教学改革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

二、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1.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书写的具体格式不作统一的规定,但必须包含以下主要项目:课题名称、课题时限、授课类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参考资料、思考题和作业题的布置与要求、教后记等。

2.至少要以“章”为单位编写,鼓励按教学日历以2~3课时的教学单元为单位编写。

3.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教案中要体现多媒体授课的内容、步骤与方法,并提倡将多媒体课件在本系(部)的网页上登出。

4.教案可详可略,但要求年轻教师必须编写详案。

5.教案是个性化、情景化的产物,它随着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情景而有所不同。在坚持教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教案,推进教案的创新。

6.教案在编写好后,只要教学大纲没有修订,且教案编写得也比较适当,并不需要每学期都重新编写,只需根据每学期教学安排作相应调整和修改。

各教学单位每学期都要对教师编写教案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学院教务处将不定期地进行教案抽查,并通报抽查情况。

篇3:论文“摘要”的编写规范

1 摘要的分类

1) 报道性摘要。

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用来报道论文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 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 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 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2) 指示性摘要。

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他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 或者概括的表述研究的目的, 仅是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地了解。适用于试验简报、技术讨论、经营管理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篇幅一般在100字左右。

3) 报道-指示性摘要。

这种摘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达论文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而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达其余部分。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2 编写要求

1) 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即无须铺垫, 一般不要阐述研究的理由和背景等, 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自我评价或价值评判。

2) 简短精炼, 明确具体。即以有限的篇幅摘录出原文的精华, 提供较多且有用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摘要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几个方面, 哪项祥写, 哪项简写, 可因文而异, 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不得简单的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并切忌罗列层次标题来代替摘要。摘要字数有限, 但过于简单, 或空洞无物, 也就失去了编写的意义。

3) 以第三人称语气书写。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研究过程 (或现状) ”“进行了……调查”或“分析了……问题”、“阐释了……现象 (或观点) ”、“提出了……对策 (或意见) ”等记述方法, 不必使用“本文”、“作者”、“本人”、“我”等作为主语。

篇4:规范的编写

关键词:党政机关公文;发文字号;机关代字;规范化建设

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号和顺序号三部分组成。机关代字的要素构成,学界观点较多。有所谓机关代字和发文性质代字的二要素说[1],也有机关名称、主办部门和文类的三要素说[2]。但无论哪一种观点,还只是停留在本体讨论,即“机关代字是什么”的阶段,没有对其具体编写规范即“怎么办”提出明确意见。基于此,笔者针对当下党政机关公文机关代字编写随意、混乱等弊端,就其编写原则、涵括要素的编写规范,以及今后的规范化建设陈述陋见,抛砖引玉,以求教方家。

1 党政机关公文机关代字编写原则

要阐释党政机关公文机关代字的编写原则,不能不探讨发文字号的功能。发文字号肇始于古代勘合制度,真正作为政府公文必备格式要素的是在民国。1912年临时大总统公布的公文程式令第十八条规定:“本令所揭各项令状,各依年月日先后编号,每一年更易一次,自第一号起至何号止,于政府公报公布之”。由此可见,发文字号的原初意义在于防伪与统计,对机关代字编写并不十分重视。北洋政府时期,形成由机关名称、文种和号数三要素的编写成例。如“某机关训令第某号”“某机关饬令第某号”等。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文用纸训令中,在规定稿面格式时开始使用“来文字号”“去文字号”的称呼[3]。由此可以推断,从彼时起发文字号的功能已不再限于防伪与统计,更多在于公文拟写、办理与档案管理等诸环节的指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公文编号目的在于“便于公文的检查和处理”,能够“反映公文的认办单位”“给予收文和发文的分类登记工作以方便”[4]。这是建国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对公文发文字号功能进行比较全面而权威的解释。

在公文拟写方面,发文字号往往是具体公文的替代。直到现在引述他文时,通常都要在其标题后面括注其发文字号,以增强区分性和权威性。在公文办理方面,如批复、函等文种在开篇也必须引述请示标题及其文号。当某一公文附件不能与主件一起装订时,建国后历次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约文书都规定“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以标示主件与其领属关系。在档案管理方面,国家档案局《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规定,档案尤其是文书档案卷内目录编写时,发文字号是要素之一。不仅如此,现代档案管理技术发展之后,在编制电子档案文件目录时,发文字号也是要件之一。从上述党政机关公文发文字号的历史传承与功能演化可以看出,党政机关公文发文字号中的机关代字编写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1.1 区分性。所谓区分性就是机关代字的各要素和整个机关代字应该做到唯一性。正如有学者所说,其应该成为公文的“身份标识”,不能与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机关代字相互冲突或重复[5]。同一地方的安监局、质监局,发文代字如果都缩写成“×省监”,那么就会出现文件不同而发文字号相同的情况。如按照以上,《河南省安监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加强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管理的通知》两个文件,可能会因发文年份相同、顺序号相同,发文字号就完全相同,这就失去了不同公文的区分性。再如标题同为《关于加强国庆期间安全工作的通知》两篇公文,如果是江苏省政府发的,机关代字标识为“苏政发”;如果是浙江省政府发的,机关代字标识为“浙政发”。虽然两篇公文标题的主体内容相同,但由于机关代字不同,即使同时引用、称述,人们也能一眼看出它们在发文机关上的区别,这就是机关代字的区分性在发挥作用。

1.2 通用性。所谓通用性,就是指机关代字的编写规则必须得到业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各级文书撰写机关的共同准则。这里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机关代字的编写规则必须尊重历史传统、符合约定俗成或遵守已有规定。如在既往成例中,“中”往往指代“中共中央”,“国”往往指代“国务院”,这就是约定俗成。再如河南省简称“豫”,安徽省简称“皖”,这既是长期历史传承的结果,同时也得到国家机关的权威认可并写入国民地理教科书中的,其称呼不容随意更改。其次是指基本规则确定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一般单位,都必须按此规则进行编写。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甲政府编写的机关代字是“×政发”,而乙政府编写的机关代字又变成“×府发”,同为行政机关,一个简为“政”,另一个简为“府”,这显然是编写规则出了问题,当然也从一个方面更加看出机关代字编写通用性的极度重要。

1.3 简洁性。有的机关为了追求机关代字的区分性,机关代字有八九甚至十几个之多。如笔者所在学校行政发文的机关代字是“通师高专校”,这个代字显然存在简明性不够的毛病。机关代字太长,给公文的登记、引用、转述包括档案管理等都带来麻烦和不便,使人一望发怵。机关代字虚长,往往是犯了“该省不省”和“妄加”的毛病。前者往往是编写者瞻前顾后,生怕机关的简称、性质、类别说不清楚,编写时大费笔墨。后者往往是过于放大机关代字的功能,什么菜都往机关代字这个篮子里装。如某省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机关代字编写为“×(该省的简称)国资考核字”,该机关代字除“国资”二字还可进一步简化外,“考核”二字本身与公文主题毫无关系,纯属画蛇添足之举。建国初期有的机关甚至把签发人的名字也嵌入其中,那就显得更不严肃。如何做到简洁?主要有两条:一是组成要素不宜太多。目前公文实践样例中已经包含机关简字和文件格式简字两个要素,笔者认为仍有简化的可能(下文还要专述)。二是各个要素简字要做到字字珠玑,言简意丰,力求以少胜多。

2 当下党政机关公文实践样例中的机关代字编写规范设想

从目前党政机关公文实践用例可以发现,机关代字通常由机关简字和文件格式简字两部分组成。如国务院发文字号的系列机关代字中,就有“国函”“国发”“国发明电”诸类。笔者认为,在机关简字之前很有必要加注机关所在地的简字,理由一是在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机关代字要更有利于党政机关公文的全国流通与快速辨识。二是虽然机关简字从党政机关的规范化简称中选择可能最好,也最方便,但问题是我国党政机关规范化简称的领属区域范围太小,不能反映其所在的省份。《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中,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印章所刊名称“可以采用规范化简称。地区(盟)行政公署的印章,冠省(自治区)的名称。自治州、市、县级人民政府的印章,不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市辖区人民政府的印章冠市的名称,乡(镇)人民政府的印章,冠县级行政区域的名称”。这里以县级政府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民政府”的规范化简称,按规定应该是“宝丰县人民政府”,前面不能冠以“河南省”。如果在编制机关简字时编制为“宝政”二字,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范围内人们可能还能知其所指,但如果其所发公文超越了特定区域流通,人们就可能不知所云,那么机关简字的替代和符号意义就很不明显甚至没有意义。但如果我们在其前面加注其所在区域的省份简字“豫”,则人们至少从机关代字上就可以一眼看出这是一份来自河南省的公文,这就使公文具有通行全国、普遍天下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当下党政机关公文实践样例中的机关代字应细分为区域简字、机关简字和文件形式简字三项。

2.1 区域简字。党政机关区域简字应该由省份简字加市(县、镇)简字构成。如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自然直接简称为“豫”,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简称为“中”和“国”一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相关文献已有介绍,此不赘述。有的同志在简称省份时过于随意,如把海南省的简字确定为“海”。如果再有人把上海市的简字也确定为“海”。这样就不能保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字的唯一性,因此也就没有区分价值,当然也不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如果是某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下一级机关,如省辖市级党委、政府的发文,其区域简字就宜于使用两个字。如河南省平顶山市,其区域代字应确定为“豫平”为好。在实际用例中,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室文件的机关代字编为“平办发”[6],似乎就不够妥当,理由是其不利于全国通行。若非河南省平顶山市本地人,阅文者很难从区域代字上看出平顶山的地域归属。依次类推,河南省辖市下面的县、镇,也宜于标注“豫”字,以显示其所属区域所在。如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宜标注为“豫伊”,不能仅标注一个“伊”字。至于有人提出,如果是县、镇一级,是不是一定要标全省、省辖市、县、镇各级的区域简字?笔者以为不必过于拘泥,可以统一规定:除国家和省本级之外,从省辖市开始至县、镇一级,一律标注为“省简字+省辖市简字”或“省简字+县简字”“省简字+镇简字”。

2.2 机关简字。仅从党政两类机关的公文来看,首先要确定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区分简字。笔者建议把党的机关简称为“党”,行政机关简称为“政”。有人把党的机关简称为“委”,行政机关简称为“府”,这种用例不常见也不统一,还是统一为好。如党的机关简为“委”,似乎只有党的委员会才适宜这样简。但事实上党的机关还包括党组、党总支、党支部等,如果统一简为“委”,就显得狭窄。而且党政机关也经常成立各种松散型组织如“×市人民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及在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团体组织中,也有不少冠名为委员会的。如果它们也简之为“委”,那么党政机关与社会团体之间就难以区分。

其次,还有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部门的简字编写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能够直接从简字上看得出党或政机关类别的,就直接标注。如组织部简为“组”,宣传部简为“宣”,统战部简“统”;教育局简为“教”,建设局简为“建”等,这些可以直接约定俗成为党的机关或行政机关部门,不必在其简字前面叠床架屋地加上“党”或“政”字。反之,如果不能从简字上看出“党”“政”类别,就宜于以“党”或“政”标注(日常用例中,党的机关及其部门通常都要标注“党”。如果某一机关及其部门没有标注“党”字,通常就视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部门)。如河南省开封市教育局党组发的文件,可以编写为“豫开教党”,其中“教党”就是机关代字;如果是河南省开封市教育局发的文件,编写为“豫开教”即可,也不要画蛇添足地编写为“豫开教政”,这也要成为一个定规。

2.3 文件形式简字。目前可见的文件形式简字通常为“发”“函”。在上个世纪还出现过“字”,这是旧式公文的沿用,当下没有实在意义。“发”“函”等简字有什么意义?有学者认为“发”表示某文件是领导机关的下行文,“函”是代表某文件的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是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据此,认为“发”用于普发性下行文,“函”用于平行文及发文对象单一的下行文,“字”主要用于上行文,“电”主要用于明传电报,“联”主要用于联合行文。如果此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湖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的发文字号又怎么编制为“国函〔2014〕88号”呢?其实对照《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的发文字号“国发〔2016〕39号”,就可以发现,目前公文实践用例中的“发”“函”,前者指的是公文形式是普通文件格式,后者指的是信函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中的文件格式共四种:普通文件格式、命令格式、信函格式和纪要格式。在编写简字时如何使用,笔者有两种意见:一是省略文件形式简字。二是如果一定要标识,那么上述四种文件格式分别简为“发”“令”“函”“纪”四字。实际用例中还发现,有机关使用明传电报的,还标识“电”字,国务院公文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样例。其实“电”字与前面的“发”“令”“函”“纪”四字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文件形式,后者指的是文件载体,根本不是一个类项。笔者认为还是不要标注为好,包括国务院在内就应停止此种用法。

3 尽快建立、实施党政机关公文机关代字的国家标准,推进规范化建设

机关代字虽然属于党政机关公文发文字号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在发文字号中却起着根本作用。发文字号作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众多要素中的一种,其公文的身份性、替代性、统计性、防伪性等诸多功能,决定其绝非可有可无。正因为如此,其作为党政机关公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可小觑,而且对其编写应该有更为周详的规定。建国后,历次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规定文书中,在内容方面对发文字号的标识规定为“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在编写格式方面也只是规定了年度号、顺序号的编写要求,虽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注:规定文本本身漏洞仍然不少。如2012年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在同一文本中,对命令格式的令号前面要不要加“第”字又没有明确表述,在实际工作中恰恰又是使用“第”字的。既然如此,在规定文本中关于发文顺序号前加不加“第”字,就要限定适用范围。),但仍显笼统,实践性欠缺。尤其对机关代字的编写语焉不详,这种现象在讲究公文格式规范化的今天,应该得到根本性转变。

如何消除当下机关代字编写的杂乱现象?解决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回归本原,即发文字号真正由机关代字、年份号和顺序号三部分组成,机关代字就是机关名称的缩写称呼,由地区简字和机关简字构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有通行简称,省辖市、县、镇等三级党政机关的简字应分别由上一级行政机关确定,并统一印制简字表送国家文书部门备案;机关简字的编写规定为:党的机关简字为“党”,政府机关简字为“政”;党政机关部门的简字编写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组织机构设置的名称为依据,统一确定简字印发全国。如组织部简为“组”,宣传部简为“宣”,办公室(厅)简为“办”等,要求全国各级机关都要按统一称呼编写,不得各行其是。同时去掉公文实践中使用的文件格式简字“函”“发”“令”“纪”等。如国务院发的文件,发文字号就编制为“国〔××××〕×号”,不再编制为“国发〔××××〕×号”;国务院办公厅发的文件,发文字号编制为“国办〔××××〕×号”,也不再编制为“国办发〔××××〕×号”“国办函〔××××〕×号”等。第二种途径就是在区域简字、机关简字之外,继续保留文件格式简字,维持现在的结构组成。这种编写规范固然一方面是较好地延续了传统做法,容易被学界和写作实践所接受;另一方面能够从发文字号上看出公文格式。

权衡二者利弊,本着发文字号简明、区分、便捷、实用的要求,笔者更倾向于使用第一种途径。理由:首先,正是因为机关代字组成要素多元,而使其在写作实践中的编写变得自由随意起来。其次,公文格式从公文文面上能够一目了然且有诸多明确标志。如:命令格式令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之下且下面直接标注正文,二者之间没有分隔线,发文顺序号前加“第”字;信函格式的首页上下均有一条红色双线且首页没有页码,发文字号标识位置右靠。如此等等,都无需再在机关代字部分做一些画蛇添足的标志。这样使发文字号更简明、醒目,对发挥其替代、统计、引用等作用都有好处。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包括机关代字在内的发文字号编写规范一旦确定之后,一方面国家文书标准制订部门要及时做出修订或说明,另一方面更需要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文书人员认真遵守。各级党政机关的文书处理部门,在文稿审核阶段就要对机关代字编写规范情况严格把关;上级文书处理部门对下级机关代字编制不规范的,要通过警示甚至发回重报等途径,提出严格要求,加强规范督查。只有这样,通过建章、督查等多种手段,才能使发文字号机关代字的规范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永春.谈谈发文机关代字编制的问题[J].领导之友,2012(12):46~47.

[2]刘畅.机关代字编制方法探析[J].秘书之友,2007(3):34~36.

[3]沈蕾.民国时期公文程式研究[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4:124.

[4]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J].档案工作,1957(5):22~25.

[5]徐成华,孙维,房庆,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5:33.

[6]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全平顶山创建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0375.gov.cn/2015/0713/42581.html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来稿日期:2016-07-19)

[1]张葆霞.商业性档案中介机构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2]黄力,李圭雄.业务外包:档案中介机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档案,2004(05):26~28.

[3]宗培岭.档案中介机构的社会定位[J].浙江档案,2005(07):10~12.

[4]刘勤.环评中介机构对档案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6(02):77~79.

[5]万维刚.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M].山东: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65~172.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来稿日期:2016-06-28)

[1]陈忠海,刘晓丹.2008年~2012年河南省档案学作者期刊论文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3(5):58~61.

[2][4][6]李文以.《档案管理》1995~200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J].档案管理,2006(4):48~50.

[3]方太强,周蓉,胡英.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作者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1):69~73.

[5]廉清.《图书情报工作》核心作者群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55~59.

篇5: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必备的教学文件,是教学大纲具体细化后再经过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形成的以课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科学规范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规划和组织,是提高授课质量和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保证。

为规范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教案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一、教案的界定

(一)教案是教师为实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是教师在对教学对象、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全面准备和思考的基础上而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二)教案和讲义(讲稿)的区别。

1.讲义(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的文稿,是根据教案对教学内容的具体阐述,它一般还包括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件。

2.在所承载的主体上,教案所承载的是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义(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

3.在形成思路上,教案受教学的管理逻辑支配,讲义(讲稿)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4.在内容上,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讲义(讲稿)是知识性项目。5.在表现形式上,教案一般篇幅较短,讲义(讲稿)篇幅较长。教案与讲义,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讲义(讲稿)不能代替教案。

二、教案的基本要素

(一)授课课题。授课课题是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的章、节题目。

(二)授课时间。以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一般2学时)编制一个教案。

(三)课型。课型是根据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学形式(理论、实验、上机、技能研习、实训、讨论、实习等)。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案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预期达到的效果。要分成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来写。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备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理解,根据本次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特点确定的课堂教学中要重点掌握的和学生难理解的知识内容。教案中,写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用于课前的提示。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重点是教师必须讲清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难点是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容易接受的知识点。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的总称,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8.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

9.实习法

实习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学习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七)讲授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过程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分析,确定课程教学或知识信息的总和。单元教学内容要设置合理,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对知识与技能学习、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导语是承上启下,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生动有力、引人入胜。

2.展开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新课。通过什么方法或组织形式进行多层次、有密度的练习,以巩固教学效果。

4.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课堂教学结束前,利用设计好的时间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归纳总结或者提炼升华。通过归纳总结,将本堂课教学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如概念、原理、公式、符号等按知识结构有机串连起来,便于复习、记忆。此外,还可以根据下节课教学需要,预埋便于衔接下次课内容的思考题等伏点。

(八)作业、讨论、辅导答疑。作业、讨论、辅导答疑是指为掌握所学知识而进行的辅助性工作,工作安排要合理、数量要适当。课后作业应按教学内容需要布置,主要包括复习的重点和要求、教材中复习题题号等。

(九)课后总结(反思)。课后总结是教师对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也是教师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十)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体育、艺术、实验课,其教案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分配。

三、教案的作用

(一)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

(二)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

(三)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总结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教案考虑的越细致、越具体、越周到,上起课来则会越流畅、越生动、越有成效。

教案作为备课过程中形成的授课计划,必须在上课前完成。随着学校各个教研组的成立,教案检查工作会逐渐形成一套由教案检查负责人带领下的各教研组长检查的监督模式。

四、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编写教案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广泛收集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最新发展成果与动态信息,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要求,熟悉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来编写。

(二)编写教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水平,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什么与学什么(目标),如何教与如何学(策略),教得怎样与学得怎样(评价)的关系。

(三)编写教案必须以课程教学大纲的学时分配为基础,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等方面应与《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历)一致。

(四)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的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的基本要素。可根据本专业课程特点提出具体要求,也可参考教务科制定的参考教案样式(见附件)编写。一门课程的教案应前后统一格式。

(五)教师每讲授一次课之后应及时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做到教案常备常新。

五、教案的建设与管理

(一)不论何种授课形式,授课教师课前必须编写所承担课程(含理论课、实践课和技能课)的规范教案,且同一课程的教案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授课对象的教学要求而有所区别,确保教案质量。

(二)教师授课前必须提前完成教案写作,对无教案授课的教师,将记入教案考核内容,作为个人评优评先、年终奖金发放的量化依据。

(三)教师的教案管理将作为课程与教学档案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每周要定期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集中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对不合格的教案进行整改指导。学校每学期对任课教师教案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将在全体大会上通报。

六、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2017年7月1日

篇6:教材编写规范

一、总体要求

1.教材的内容要突出学科特色、体现科技成就、反映研究成果,力求具有“新、特、深、精”的特点。同时要涵盖本门学科的主要内容,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应相应层次的培养目标,避免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之间相互脱节。

2.坚决杜绝投机取巧和剽窃、抄袭现象,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现象发生。当为说明某一问题而引用他人观点、资料、数据、图表时,应以脚注和参考文献等形式加以说明。如有侵权行为,一切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由作者自负。

3.教材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负责大纲的制订、重点章节的编写、统稿、编写过程的质量控制、与参编的联系,并确保编写进度。编写过程中如果出现人员变动应该及时通知出版社相关编辑,未经出版社同意主编不得私自添加作者。

4.书稿要由审稿人(本学科专家)审稿,交稿时要附带审稿意见,审稿意见必须由专家提出本书的特点、是否符合本科教育特色、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5.注意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突出知识性和适用性,总体结构、章节布局合理,内容详略得当、繁简适宜,概念、定义、名词等准确、规范。

二、编写要求

(一)技术要求

1.严禁出现政治性、知识性错误。

2.文字精练,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概念表达准确无误。3.图表清晰,术语统一,上下文连贯,逻辑关系正确。4.各章节篇幅平衡,无过长的章幅和过短的章幅。5.无自拟定义。

6.案例选取得当,不涉及真实单位名称、电话、账号等敏感数据。

7.教材要有参考文献。主编对书中涉及的数据要核实其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8.每本书的总页数控制在220~250页,即总字数控制在30~35万(版面字数)。主编应该严格控制字数。

(二)内容要求

1.封面和扉页

书名:要求简明、准确。编写人员名单:姓名用字正确。2.目录

目录是全书内容和层次结构的缩影,可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该书的全貌,也是阅读时查寻的依据。

1(1)列入目录的标题级数需视图书篇幅大小、复杂程度而定,原则上不超过二级;列入目录的标题级别要相互均衡,比如有一章列入了节标题,其他章的节标题也应该列入。

(2)目录与正文的标题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3)前言、序等一般可不列入目录;如果列入目录,也不标注页码。全书后的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图片等应列入目录,并标注页码。

3.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是作者或出版者向读者推荐介绍图书的短文,包括图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主要读者对象。要求文字简洁,突出重点,内容具体,切忌笼统空泛。字数为300字左右。

4.前言

前言一般为作者或主编所写,用以说明本书编写意图和宗旨,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编写原则和过程,读者对象和适应范围,阅读建议以及与编写有关的事宜及致谢。字数以800字左右为宜。

5.附录

附录是与正文相关的可供读者进一步查阅的资料,内容要根据正文内容需要来确定。6.索引

收词范围以便于读者理解书中主要内容为原则。教材中可在要做索引的名词处加下划线。

7、参考文献

(1)引用文献时应注意其权威性和时效性。参考文献排在全书的最后。(2)教材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格式,按著者-出版年制著录。

(3)文献来源广泛,项目繁多,是书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部分,定稿前务必逐条逐项仔细核对,包括项目是否齐全,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规范等。

8、其他

① 文中数字千分位处空半格,不用千分号,即10 000不能写成10,000。② 计算、表格中的数字必须以个位为准上下对齐。③ 算式中的分式一般成,文字中的分式写成2/3。

④ 例题按章编写,由各书主编统一:例题中最好使用实际或虚拟的企业名称,如光明厂、腾达公司等;不可使用“XX厂”、“XX公司”等。

⑤ 数据应尽量接近实际,避免过大或过小。

⑥ 引用数据应尽可能新,最好为近二三年内;不能使用过早的数据,如上世纪90年代的数据。

⑦ 书稿中的数据全部用阿拉伯数字(个别除外)。

⑧ 时间采用阿拉伯数字实际表示法,如2008年10月7日,避免使用“XX年XX月XX日”表示法。

⑨ 名词、术语、概念、标准、符号等前后一致。

三、交稿要求

1.审稿定稿

书稿写作完成后,主编或作者应按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该书的编写提纲对教材稿进行全面审查,在修改定稿后,对全书进行整理,包括统一体例格式、插图、表格编排等。

全书做到五个无问题、五个统一、五个连续、五个对应、五个核对。

五个无问题:无政治性错误,无泄密内容,无知识产权问题,无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内容,无封建迷信及伪科学内容。

五个统一:格式体例、名词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用法、参考文献统一。五个连续:各章节标题、插图序号、表格序号、公式编号、页码连续。

五个对应:目录与正文标题、插图与正文、表格与正文、文献与正文、索引与正文对应。五个核对:核对计量数据、表格数据、插图位置、文献项目、索引页码。2.稿件做到“齐、清、定”

(1)书稿齐全。包括扉页(书名、作者及著作方式)、内容简介、序言、前言、目录、正文、插图、表格、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及其他附件(电子稿、打印稿)等一次交齐。

(2)教材稿要求稿面整洁,打印规范。正文、图片及说明、图表中的公式、文种、大小写、符号、脚注等清晰可辨。

(3)交付的教材稿必须是定稿,经审定修改后的定稿,无重大问题,不得修改。3.交稿形式

交稿时应提交内容光盘及打印稿。所提供稿件一律用Word格式、标准5号宋体。打印稿统一用A4纸。

四、特别注意

(一)拷屏抓图

直接拷屏的对话框、IE窗口、菜单等,在抓图时推荐使用SnagIt等抓图软件,抓图时请尽量放大原图,不要刻意缩小所抓图的像素。请将原像素图片全部另贴在一个Word文档中并标注图号、图名,供出版社在排版过程中索引。

(二)图、表编号要求

图、表一律按章编号,且应先见文后见图(表),即应先提到图(表)号后再出现相应的图(表),一律不用“如下(上)图(表)所示”的表达方式。图(表)应与第一次提到的正文尽量紧密结合,尤其不要跨节。图号按章排序,以图*-**形式表示,“如图12-3所示”。图必须有图题,图题应尽量反映图的内容,简短明确,不带标点,一般情况下前后图的图题不雷同。表号按章排序,以表*-**的形式表示,“见表9-12”。表必须有表题,表题应简短明确,不带标点,一般情况下前后表的表题不雷同。一般每个表都要求有表头。表中内容与图有关的,要严格与图保持一致(包括大小写、标点等)。五.其他说明

教材编写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沟通,主编要切实负起责任,随时掌握各位参编人员的编写进度和编写情况。要求参编人员每编写一章,就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主编,同时抄送出版社,主编根据参编人员的编写情况及时反馈意见,退参编修改。要求主编每月月底与参编联系一次,并将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出版社沟通,防止搞临时突击编写。

篇7: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为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要求教师上课(所有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必须有教案,并且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和要求。

一、教案的内涵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是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了实现一定阶段预期的课程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也就是教师为每一知识点的教学实施而制定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施方案。

编写教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构成要素制定详细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实施步骤,并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必要说明。

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策略),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评价)的关系。

编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实践课还应钻研实验或实训指导书),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各章节(或各实践单元、项目或课题等)的具体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以及形成能力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相关资料,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第三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二、教案的基本要素

1、教学课时。以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一般2学时)编制一个教案。

2、授课课题。授课课题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的章、节题目。

3、授课形式。即授课方式,是根据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学形式(理论、实验、上机、技能研习、实训、讨论、实习等)。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之后所预期的学习变化,教案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目标”,前者是概括的,后者应体现具体性和实现目标的层次性。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个单元或课题的重点即教学目标。作为重点的教学目标不管难易都要求学生掌握;难点是教学目标达成中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地方。在不影响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教学难点可以对学生不作要求。

6、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根据教学目标所反映的知识类型进行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的总称,教学方法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7、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过程是指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分析,确定课程教学或知识信息的总和。单元教学内容要设置合理,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过程具体详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8、作业、讨论、辅导答疑。作业、讨论、辅导答疑是指为掌握所学知识而进行的辅助性的工作,工作安排要合理、数量要适当。

9、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是提供给学生课后扩大知识面的资料。

10、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体育、艺术、理(工)科的实验课,其教案设计中宜明确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分配。

三、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

2、教师编写教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广泛收集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最新发展成果与动态信息,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章节要求,熟悉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来编写。

3、实践教学的教案与理论教学的教案分开编写;对于公共课,难课、新课,提倡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公共课教案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应相同。

4、编写教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水平,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方法),教得怎样和学得怎样(评价)的关系。

5、编写教案必须以课程标准的学时分配为基础,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等方面应与《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历)一致。

6、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的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的基本要素。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本单位课程特点提出具体要求,也可参考教务处制定的参考教案样式(见附件)编写。一门课程的教案应前后统一格式。

篇8:论文“摘要”的编写规范

1) 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2) 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适用于试验简报、技术讨论、经营管理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篇幅一般在100字左右。

3) 报道-指示性摘要。这种摘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2编写要求

1) 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即无须铺垫, 一般不要阐述研究的理由和背景等, 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自我评价或价值评判。

2) 简短精炼, 明确具体。指以有限的篇幅摘录出原文的精华, 提供较多且有用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摘要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几个方面, 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不得简单的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并切忌罗列层次标题来代替摘要。

3) 以第三人称语气书写。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研究过程 (或现状) ”、“进行了……调查”或“分析了……问题”、“阐释了……现象 (或观点) ”、“提出了……对策 (或意见) ”等记述方法, 不必使用“本文”、“作者”、“本人”、“我”等作为主语。

上一篇:深圳八年级英语上期中下一篇:XX年救助管理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