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教学说课稿

2024-04-23

采菱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

篇1:采菱教学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音乐——《采菱》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讲的是第七册《采菱》,这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一篇好教材。学情分析:

不论是从歌曲角度还是从识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对水乡和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2、了解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加入到集体表现歌曲的形式中来。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优美婉转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

1、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掌握

2、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通过配乐品读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首先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然后顺势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在听过一遍以后,我开始介绍关于菱角的果实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让孩子们听第二遍,要求孩子们一边听一边做划船的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情绪。

2、在同学们感悟出歌曲的情绪以后引导孩子进行发声练习。(用“lu”音哼唱歌曲)

3、然后,我将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和其他音乐知识进行讲解、分析。这也是我处理这首歌曲重难点的地方。

4、当孩子们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内容之后,我又开始让孩子们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去体会歌曲旋律所表现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具体分析乐句和最后一句歌词)

5、再完整地演唱歌曲以后,我引导孩子们分成三组,共同合作表演这首歌曲。

6、最后,我通过|《江南水乡》这首歌曲结束了今天的歌曲。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大家介绍了菱味道是怎么样的等一些关于菱的知识,让学生从音乐中去想像水乡孩子采菱的情景,当学生们了解了菱的知识以后,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也就大大提升了。在歌曲学习中,由于歌曲节奏疏密相间,运用了许多切分节奏型以及附点音符,因此节奏是个难点。因此,我先让学生学习这两个节奏,并设计了两条节奏让学生练习,让他们拍手打节奏,使他们熟悉节奏的特点,再用到歌曲中,这样学生在学唱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另外,四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弱,在看到旋律的时候不能一下就反应出来,尤其是这种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的歌曲,所以,我尽量让学生以听范唱为主,跟着录音一起把歌曲唱好。我的说课结束,在我的教学中也存在了很多问题,请诸位老师指正。

篇2:采菱教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陈雪娇,我说课的题目是《欧姆定律》。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由“欧姆定律”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两个核心问题组成,是对《电流》《电动势》等电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下节串并联电路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学习高中电学知识的一个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了电流、电动势知识,有对U、I、R关系的好奇心,想通过自己动手,体味成 功的乐趣!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阻的定义,理解欧姆定律

掌握利用分压电路改变电压的基本技能

知道伏安特性曲线,学会一般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 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经历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U-I图像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的方法

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4、重点难点

根据前面分析我将重点确定为: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难点为: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

二、教法学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启发式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还采取提问法,讨论法作为辅助。学生主要采用观察,讨论,分析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并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

1、上课开始,通过回顾旧知,提问:初中所学的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和电动势的定义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

2、情境引入:视频展示水瓶上两孔的水流随水压的变化。并问学生:高度不同的两个小孔,谁的流速比较大?学生从视频中很直观的看出高度低的小孔流速大。这个时候要追加提问:你是怎么的出这个答案?学生们可能会不同,但不管给出什么回答,都要找出合理之处给予肯定与表扬。这个时候老师给出答案,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通过水平射程的长短不同得出答案。紧接着让学生进行类比回答:由水压、水流类比电压、电流,你会有什么样的猜想?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实验探究。

3、探究新知:将学生分为4个人一组。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怎样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当一个物理量受到两个变量的控制时,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我们必须先控制一个变量,才能研究另外一个变量对物理量的影响。让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这种实验方法。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思路:当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当电压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里要让学生注意研究对象的变化、同一性和同时性。

接下来引导学生如何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同学们根据所给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分压和限流两种方法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确定这次实验的方法为分压。

接下来是我的讲课时间

在每张实验桌上我都放有四张表格,表格的内容有实验数据和计算数据。请同学们将所得数据填到表格中,填写完数据之后,小组讨论实验数据与计算数据的关系,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我的讲课完毕,下面继续进行我的说课,在每个同学的手中课前都发了一张坐标纸,我们把横轴表示电压U,纵轴表示电压I,我会让学生将所得数据通过描点的方法记录到坐标纸上,并连接起来,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所得的图像;另外我会随机挑选两个小组的两名同学,让他们到讲台前把他们的实验数据填到EXCEL表中,拟合图像,可以得到U-I图像。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使得到不论电压U和电流I怎样变化,比值U/I是恒定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比值U/I是一个与导体本身有关的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两端的电流无关。当U一定的时候比值U/I越大电流越小,这个比值反应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它就是导体的电阻。并得出欧姆定律。

五、板书设计 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是本节课核心内容,右边是四个学生实验的图示分析,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六、教学反思

1.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情境——视频引入、协作——小组合作、会话——小组讨论,教师引导下全班交流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巧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篇3:采菱教学说课稿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 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3.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2.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一、谈话导入

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 木子李, 你们可以叫我李老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春天的儿童诗。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春天来了》)

二、读儿童诗《春天来了》

1.学生自由朗读本诗。

2.指名朗读本诗, 教师纠正字音, 提示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三、练习说话

1.师:春天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她都到过哪些地方?

(1) 完成下列填空: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2) 师:这些地方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溪边, ____________。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田野上, ____________。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鸟的家, ____________。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校园里, ____________。

2.师:春天来了, 春姑娘还会到哪些地方去呢?这些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你也说一说吧!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______。

3.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夏天) 夏天来了, 大自然中的一切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呢? (教师提示, 学生说并出示夏天的图片) 夏天是个调皮的小男孩, 喜欢东跑西跑。他会到哪里去?又会给那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认真的思考一下。

(1) 学生思考。

(2) 小组交流。

(3) 个别回答。 (用上刚才的格式练习说话。)

夏天来了, 夏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______。

4.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真棒!夏天这么美丽, 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相信你是最棒的!

建议: (1) 最好用上下面的格式写一写:

夏天来了, 夏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______。

(2) 书写要工整哦。

(3) 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四、练习写话

1.学生自由写话。

2.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的同时, 挑选学生中优秀的诗句及时记录下来。

五、作品展示, 教师点评

1.学生作品展示。

2.教师作品展示 (学生集体创作) 。

老师这里也有一首诗, 请大家读一读。 (学生读) 写得好不好?知道这是谁写得吗?它的作者是咱们班的全体同学。是不是没想到?其实, 写诗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我们平时细心观察, 用心感受, 都会成为出色的小诗人。

六、拓展延伸

师:夏天过去, 紧接着秋天、冬天也会到来。在金色的秋天, 在白雪皑皑的童话般的冬天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课下, 同学们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诗歌读一读, 也可以拿起手中的笔自己写一写!

儿童诗《春天来了》读写萌发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是言语识字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儿童诗, 内容浅显, 语言简洁、生动而又富有想象力, 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孩子朗读和模仿。之所以选择这样一首小诗, 原因有三方面:

首先, 儿童诗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内容浅显易懂, 最主要的是儿童诗中所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儿童所特有的而成人无法比拟的想象力令人惊叹!

其次, 我一直认为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所特有的那份童真、童趣, 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表达方式, 还有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 无处不透露出一种诗意。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小时候几乎都有很强的表达欲望, 想象力都那么丰富、奇特?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升高, 他们的想象力似乎都枯竭了?甚至连最简单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都丧失了?原因很简单。在他们最适宜的年龄期 (童年期和少年早期) , 缺乏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的训练。而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训练的能力, 以后永远也不会弥补上了。这是我选择这首诗作为读写萌发范本的第三个原因。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 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3.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2.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四、说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创设轻松的氛围, 使孩子想说, 敢说。

2.读儿童诗《春天来了》。

因为这首诗同学们已经学过, 这就节约了识字的过程, 孩子们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会比较容易。所以, 在朗读部分我没有过多的练习, 只是在孩子自己朗读一遍, 指名读两遍的基础上再齐读一遍就过了。目的, 一是为了让孩子再熟悉一下诗的内容, 二是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尽情地说和写。

3.练习说话。

这个环节分两步:

一是在《春天来了》这首诗的基础上拓展说话。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 为后面的仿写做铺垫。

说是写的基础。要想让孩子有写话的兴趣, 必须先激发起孩子的表达欲望。所以, 只要孩子们敢说, 没有明显的用词和语法错误, 我一般不会打断他, 纠正他。

在说话的时候我要求孩子们用上“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样的格式。一是为了让孩子对诗歌的格律美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为后面的模仿写诗做好铺垫。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规范孩子们的语言。

第二步, 是在《春天来了》的基础上, 模仿本诗的格式, 以“夏天来了”为题拓展说话。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现在就是夏天, 所以孩子们对夏天的变化会更熟悉, 也更容易激起他们说话的兴趣。但这毕竟是在今天这样的场合, 所以, 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我便选择了几幅比较有代表性的夏天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 这样就起到了打开学生思路的作用。

另外, 在孩子说的时候, 我还是要求他们按照“夏天来了, 夏天来了, 来到了______, ______。”这样的格式练习说话, 这样, 通过重复性的训练, 在后面孩子写话的时候就会很自觉的模仿了。

4.练习写话。

(1) 学生自由写话。

(2) 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的同时, 挑选学生作品中优秀的诗句及时记录下来。

5.作品展示, 教师点评。

6.拓展延伸。

篇4:采菱教学说课稿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3.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2.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一、谈话导入

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木子李,你们可以叫我李老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春天的儿童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春天来了》)

二、读儿童诗《春天来了》

1.学生自由朗读本诗。

2.指名朗读本诗,教师纠正字音,提示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三、练习说话

1.师:春天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她都到过哪些地方?

①完成下列填空: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 ,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 ,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 ,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 。

②师:这些地方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溪边, 。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田野上, 。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鸟的家, 。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校园里, 。

2.师:春天来了,春姑娘还会到哪些地方去呢?这些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你也说一说吧!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 , 。

3.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夏天来了,大自然中的一切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呢?(教师提示,学生说并出示夏天的图片)夏天是个调皮的小男孩,喜欢东跑西跑。他会到哪里去?又会给那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认真的思考一下。

①学生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个别回答。(用上刚才的格式练习说话。)

夏天来了,夏天来了,来到了 , 。

4.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真棒!夏天这么美丽,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相信你是最棒的!

建议:①最好用上下面的格式写一写:

夏天来了,夏天来了,来到了 , 。

②书写要工整哦。

③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四、练习写话

1.学生自由写话。

2.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的同时,挑选学生中优秀的诗句及时记录下来。

五、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1.学生作品展示。

2.教师作品展示(学生集体创作)。

老师这里也有一首诗,请大家读一读。(学生读)写得好不好?知道这是谁写得吗?它的作者是咱们班的全体同学。是不是没想到?其实,写诗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我们平时细心观察,用心感受,都会成为出色的小诗人。

六、拓展延伸

师:夏天过去,紧接着秋天、冬天也会到来。在金色的秋天,在白雪皑皑的童话般的冬天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课下,同学们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诗歌读一读,也可以拿起手中的笔自己写一写!

儿童诗《春天来了》读写萌发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是言语识字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儿童诗,内容浅显,语言简洁、生动而又富有想象力,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孩子朗读和模仿。之所以选择这样一首小诗,原因有三方面:

首先,儿童诗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内容浅显易懂,最主要的是儿童诗中所流露出的童真、童趣,儿童所特有的而成人无法比拟的想象力令人惊叹!

其次,我一直认为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所特有的那份童真、童趣,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表达方式,还有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无处不透露出一种诗意。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小时候几乎都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想象力都那么丰富、奇特?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想象力似乎都枯竭了?甚至连最简单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都丧失了?原因很简单。在他们最适宜的年龄期(童年期和少年早期),缺乏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的训练。而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训练的能力,以后永远也不会弥补上了。这是我选择这首诗作为读写萌发范本的第三个原因。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3.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2.能写一段完整的话。

四、说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创设轻松的氛围,使孩子想说,敢说。

2.读儿童诗《春天来了》。

因为这首诗同学们已经学过,这就节约了识字的过程,孩子们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会比较容易。所以,在朗读部分我没有过多的练习,只是在孩子自己朗读一遍,指名读两遍的基础上再齐读一遍就过了。目的,一是为了让孩子再熟悉一下诗的内容,二是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尽情地说和写。

3.练习说话。

这个环节分两步:

一是在《春天来了》这首诗的基础上拓展说话。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后面的仿写做铺垫。

说是写的基础。要想让孩子有写话的兴趣,必须先激发起孩子的表达欲望。所以,只要孩子们敢说,没有明显的用词和语法错误,我一般不会打断他,纠正他。

在说话的时候我要求孩子们用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 ,

。”这样的格式。一是为了让孩子对诗歌的格律美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后面的模仿写诗做好铺垫。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规范孩子们的语言。

第二步,是在《春天来了》的基础上,模仿本诗的格式,以“夏天来了”为题拓展说话。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现在就是夏天,所以孩子们对夏天的变化会更熟悉,也更容易激起他们说话的兴趣。但这毕竟是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所以,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便选择了几幅比较有代表性的夏天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这样就起到了打开学生思路的作用。

另外,在孩子说的时候,我还是要求他们按照“夏天来了,夏天来了,来到了 ,

。”这样的格式练习说话,这样,通过重复性的训练,在后面孩子写话的时候就会很自觉的模仿了。

4.练习写话。

①学生自由写话。

②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的同时,挑选学生作品中优秀的诗句及时记录下来。

5.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6.拓展延伸。

篇5:采菱教学说课稿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高等教育出 版社《语文(拓展模块)》古诗文赏析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它是《史记》中的经典名篇。《鸿门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生动鲜明。作为一篇经典课文,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疏通文义和理清情节脉络的前提下,我注重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解读项羽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对项羽的性格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美术专业高一年级1班学生。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我发现:

1.40%的学生对项羽的认识来源于网络游戏,30%的学生对项羽的认识来源于影视作品,30%的学生对项羽的认识来源于历史典故,但是学生对项羽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只知道项 羽是英勇 善战、重情重 义的英雄,对项羽的性格悲剧不了解。

2.70%的学生对课文习惯于粗略感受———关注情节,忽视细节,对人物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我将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项羽的性格。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赏析《鸿门宴》中的细节描写,提高学生经典阅读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通过故事情境、人物语言、人 物行动分析项羽性格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项羽性格悲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性格的修炼。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故事情境、人物语言、人 物行动分析项羽性格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项羽性格悲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性格的修炼。

(五)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探究法:教师提供事例 和 问 题,让 学 生 自 己 通 过阅读、思考、讨论、辩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

2.推想法: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某种情境或已知的前提、条件,通过合理想象得出符合事理的结论。

(六)学法指导

本课主人公项羽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也是历来有争议的人物,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本课将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讨论法:让学生立足文 本,对 同 一 问 题 从 不 同 的视角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 学习古文 时真正“动”起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积累,自主整合,和自主提高。

3.辩论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 维和发散 性思维为特征,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项羽的历史典故,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学习与项羽相关的成语典故。

2.教师将历代名 人对项羽 的评价、《王立 群读〈史记〉之项羽》,以及《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 人物———项羽为何会输给刘邦》上传到班级QQ群,供学生自学。

3.多媒体网络教室。

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分别是:玩游戏、知典故、识项羽;品语段、揣心思、解项羽;辩观点、论性格、评项羽;拓思路、感项羽、悟人生。

具体教学步骤:

(一)玩游戏、知典故、识项羽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连连看”游戏:学生根据“项羽之最”的评价找出相关的成语典故,并复述关于项羽的故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 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 学习成语 典故,了解项羽的故事,初步领会人物形象,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二)品语段,揣心思、解项羽

人物在某一情境下做出的反应显示出这一人物 的内心活动,表现其态度和立场,彰显人物的性 格。在这个环节中我指导学生运用推想法,根据情境和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来推想、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我设计了任务单(附件一),准备了“项伯 说项王不杀沛公,项王许诺”;“沛公至鸿门谢罪,项王留沛公与饮”;“范增举玦,项王默然不应”;“樊哙指责项王,项王未有以应”这四个语段让学生进行分析、推想。引导学生在品读项羽不杀刘邦的这些故事情节中,注重对项羽人物性格的把握。

每组抽取一个语 段进行分 析,推想人物 的内心独白,推断人物的性格特征,小组讨论后完成任务单进行展示,展示的时候要陈述推想的理由,展示结束后,进行点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在小组抽签结束后进行示范。我选择了“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这个语段进行分析。

【示例】

语段: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提示:项羽听了曹无伤使者的话之 后,他的反应 是什么样的?结合情境和语言动作的描写对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合理的推想,推断他的性格。

参考:

(情境)曹无伤告密,刘邦“欲王关中”

(反应)大怒、攻打刘邦

(内心独白)实力比我弱的刘邦想在关中称王,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明天就把他杀了!

(性格)粗暴、自大、冲动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推想 法,更注重对 文本信息的整合,对事物内在逻辑联系的挖掘和对事理和规律的探究。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展示的结 果也相当精彩,更有独到之处。例如,对语段一的分析,学生从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许诺善待刘邦,推想项羽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叔父说的没错,假如我杀了刘邦,岂不是被天下人说我不讲信义?”推断项羽是一个重情义、守信用的人。有学生推想项羽的内心独白为:“也是,刘邦兵力不强,那十万杂牌军怎敢造反称王?”推断项羽是一个轻敌、自大的人。有学生推想项羽的内心 独白为:“刘邦也没做错事,我还真不好下手杀他,否则就会背负不义的骂名了。”推断项羽是一个虚荣、目光短浅 的人。这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会多方面看待人和事。通过语段分析,学生推断出项羽的性格特征有:优柔寡断、目光短浅、自尊自大、轻信、虚荣、重情义、守信用、自信、坦 诚、直率……既 有缺点,又有优点,此时,课堂的“生成”为进入下一个“辩观点、论性格、评项羽”的环节做准备。

(三)辩观点、论性格、评项羽

在“品语段、揣心思、解项羽”教学环节中,几乎每个团队内部对项羽的看法都有不同意见。因此,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学生根据观点的不同,组成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小组进行辩论,正方小组和反方小组的人数不限,要求做到有理有据。每个观点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可加1分。以积分最 多的小组为胜。

第一个辩题:苏轼认为项羽在鸿门 宴中不杀 刘邦,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第二个辩题:项羽在乌江边自刎时,将自己失 败的原因归结于天意,你赞同吗?

学生的辩论是热烈的。形成了两大阵营,例如在第一个辩题中,一方是肯定项羽,认为项羽不杀刘邦,信守诺言,很有男子汉气概,令人尊重,哪怕死了也值得。一方是否定项羽,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中不杀刘邦而选择信守诺言是愚蠢的行为,错失了成就伟业的机会,输给刘邦这样的小人 本身就是 一个悲剧,你不仁我 就不义。……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人的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学会审时度把握机遇。

(四)拓思路、感英雄、悟人生

让学生从项羽的性格悲剧来审视自己,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性格的修炼,是“拓思路、感英雄、悟人生”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由此,在辩论结束后,我设计了讨论题:“有人说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就会避免失败,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项羽性格中的弱点决定了他的人生态度、人生境遇,即使杀了刘邦,他还会败在其他人手下,由此引发了学生对“性格决定命运”的思考。最后,我要求学生思考“项羽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在课后进行写作,发表在QQ空间或者微博上。

教学反思

1.沟通内外,构筑一个开放的课堂: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课前组织学生围绕“项羽”这一人物,查找资料,然后进行筛选,课内进行 探讨、分析。课后进行写作感悟,发到QQ空间或者微博上,互相评论。将课外容纳到课内,让课内辐射到课外,使教学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开放型的探究性学习。

2.环环相扣,探寻一个真实的项 羽:本课的设 计由“识项羽”“解项羽”“评项羽”“悟人生”四个环节组成,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成语故事中认识项羽、在揣摩心理活动中理解项羽,在辩论观点中品评项羽、感悟项羽,在拓展写作中由项羽的性格悲剧来审视自己,修炼自己。

3.授之以渔,获得一次提升的机 会:向学生传 授推想的方法,让学生在推想人物内心活动,推断人物性格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积累,自主整合,自主提高。

摘要: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鸿门宴》的教学中,以探究为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读项羽的性格特点。这不但构筑了一个开放的课堂,使教学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开放型的探究性学习,而且通过环环相扣的探究,让学生探寻到一个真实的项羽,同时使学生获得了学习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funny的比较级和用法例句下一篇:例行整改实际案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