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

2024-04-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共6篇)

篇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 :生物化学

02技本(1)刘玉萍

e mail :liuyupinglinda@eyou.com 一选择题。下列有任选编码项目,请将正确项目的编号写在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在蛋白质合成中不消耗高能磷酸键的步骤是:

C(A)移位(B)氨基酸活化(C)肽键形成(D)氨基酰—tRNA进位 2. 哺乳动物得分泌蛋白在合成时含有的序列是:C(A)N末端具有亲水信号肽段(B)在C段具有聚腺苷酸末端(C)N末端具有疏水信号肽段(D)N末端具有帽子结构

3. 如果GGC是mRNA(5’→3’方向)中的密码子,其tRNA的反密码子(5’→3’方向)是:A(A)GCC

(B)CCG

(C)CCC

(D)CGC 4.缺乏血红素从而抑制网织红细胞体系合成血红蛋白,其机理不包括:A(A)缺乏血红素使蛋白质激酶受抑制(B)eIF2激酶使eIF2磷酸化(C)eIF2磷酸化后活性受抑制

(D)cAMP使蛋白激酶活化

5.氨基酸是通过下列哪种化学键与tRNA结合的?B(A)糖苷键(B)酯键

(C)酰胺键(D)H键

6.以含有CAA重复序列的人工合成多核苷酸链为模板,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体系中能合成3种多肽:多聚谷氨酸,多聚天冬氨酸和多聚苏氨酸。已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CAAHE AAC,则苏氨酸的密码子应是:D

(A)CAC

(B)CCA

(C)ACC

(D)ACA 7.在含有tRNA,氨基酸,Mg++和少量其他必要成分的核糖体制剂中,以人工合成的多聚核酸苷酸作为合成具有重复结构的简单多肽的模板,其翻译产物为一亮酸氨—酪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已知AAA是赖氨酸密码子,AUA是异亮酸氨密码子,UUA是亮氨酸密码子,UUU是苯丙氨酸密码子。这个人工多聚核苷酸应是:B(A)多聚AUUA

(B)多聚AUAU(C)多聚UAU

(D)多聚AUA 8.原核细胞中氨基酸掺入多肽链的第一步反应是:D(A)甲酰甲硫氨酰—tRNA与核糖体结合(B)核糖体30S亚基与50S亚基结合(C)mRNA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D)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

9.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肽链延伸阶段,正确的是:B C(A)核糖酸向mRNA5端移动3个核苷酸的距离(B)肽酰基转移到核糖体大亚基的结合位点上(C)GTP转变成GDP和无机磷酸,共给能量(D)ATP直接供给能量 10.在蛋白质合成中步需要GTP的是:ABC(A)氨基酸tRNA与延伸因子Tu相结合

(B)蛋白质合成起动过程中核糖体亚单位解离(C)肽链延伸过程中需要延伸因子EFG的移位

(D)肽酰基转移酶的作用

11.直接参与蛋白质生物的核酸有:ABC

(A)mRNA

(B)tRNA

(C)rRNA

(D)DNA 12.下列关于氨酰tRNA合成酶,正确的是:D(A)能活化氨基酸的氨基(B)以GTP为能量来源

(C)氨基酸与tRNA5端磷酸形成酯键(D)氨基酸和tRNA的结合是特异的 13.嘧啶二聚体:ABC(A)由相邻的两个核苷酸形成(B)由紫外线照射引起(C)碱基之间形成共价键(D)是一种插入突变

14.SOS修复:AD(A)是准确性差的修复方式

(B)可以完全修复DNA的损伤(C)专用于嘧啶二聚体的修复(D)需要DNA聚合酶

15.tRNA的结构可以认出并结合特异性的:AC(A)mRNA密码子(B)转录因子(C)氨基酸(D)操纵基因

16.真核生物转录有如下特点:ABC(A)需数种不同的RNA聚合酶(B)在细胞核内进行

(C)转录起始点不一定是翻译的起始点(D)可被利福平抑制

17.真核生物mRNA的特点是:

a c d

a 合成时需要加工

b 有插入顺序不能翻译

c 是单顺反子

d在细胞核内合成送到细胞质使用 18.原核生物转录起始区:

a b c

a 结合RNA聚合酶后不易受核酸外切酶水解 b

---10区有TATAAT序列 c

-----35区有TAGACA

序列 d

转录起始点转录出起始密码子 19.转录的终止涉及: bc

a ρ因子识别DNA上的终止信号

b

RNA 聚合酶识别RNA的终止信号

c

在DNA模板上终止点之前有C—G丰富区 d

σ因子识别DNA上的终止信号 20 色氨酸操纵子: ac

a

无色氨酸供应时开放

b

阻遏物直接结合于操纵区

c

结构基因产物催化从分支酸和成色氨酸的系列反映 d

细菌无合成色氨酸的能力

2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有如下区别:bd a 原核生物有启动子,真核生物没有 b 两者的RNA 聚合酶完成不同 c 两者都以正条控方式为主

d 在真核生物中以发现很多蛋白质因子参与条控 22.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有:bd

a 柠檬酸

b AMP

c ATP

d果糖2,6-二磷酸 23.关于戊糖磷酸途径错误的是:

d

a葡萄糖-6-磷酸可经此转变为戊糖磷酸

b 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戊糖磷酸时,每生成1分子CO2,+

同时生成两分子NADPH+HC 葡萄糖-6-磷酸与3-磷酸甘油醛经转酮醇酶,转醛醇酶等 反应也可生成戊糖磷酸,不一定需要脱梭.D 此途径消耗ATP.24.从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或先合成后进行酵解

d a 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多一个 ATP b 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少的一个ATP c 两者净得的ATP相等

d 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多得两个ATP 25.TCA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是:abc a 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 b 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c a-酮戊二酸→琥珀酸CoA d 琥珀酸CoA→琥珀酸 26.以NADP +为辅酶的酶有:bcd a苹果酸脱氢酶

b 苹果酸酶

c 异柠檬酸脱氢酶

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7.电子传递中与磷酸化偶联的部位是:abc a NADP → CoQ

b cyt b → cytc1

c cyta a3

02

d cyt c1 → cyt c 28 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进入胞液的方式是:b a 单纯扩散

b 与ADP交换 c 促进扩散

d 主动运送 丙酮酸在腺粒体氧化时,3 个碳原子生成CO2 的的反应为: abd a 丙酮酸脱氢酶反应

b 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c苹果酸反应

d a –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30 合成糖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c a

1-磷酸-葡萄糖

b

葡萄糖-6-磷酸 c

UDPG

d

CDPG 31 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 abc

a 多肽链主链骨架C=O氧原子与N-H氧原子形成氢键 b 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1圈

c 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中心旋转100向上平移0.15nm d 脯氨基酸和甘氨酸对α螺旋的形成无影响

32.以知某种酶的Km值为0.15 mol/L,试问有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c 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100 ,底物的浓度应是多少? A

0.04mol/L

b 0.8mol/L

c 0.2 mol/L

d 1.0 mol/L 33下列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叙述那些是正确的?abc a 抑制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 b

对Vmax无影响

c

增加底屋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作用 d 是Km 值变小

34非竞争抑制作用与竞争抑制作用不同点在于前者:bcd

a 不影响ES→ E+P b 提高底物浓度时Km 仍然降低

c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因结合 d

Km值不变

35影响Tm 值的因素有:abc

a DNA均一,则Tm值窄

bDNA中的G—C含量高,则Tm值高 c 溶液离子强度高,则Tm值高

d DNA 中A—T含量高,则T m 值高 36.高等生物细胞DNA存在于:cd

a 溶酶体

b核糖体

c核内染色质

d 线粒子体 37 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氨基酸衍生而来的有:ab

a 肾上腺素

b 甲状腺素

c加压素

前列腺素

o38引起糖尿病的原因:abcd

a 胰岛素分子结构异常

b

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障碍 c 靶细胞胰岛素受替异常

d β细胞破坏,不能合成分泌胰岛素 39.甘油二酯是:ab

a

脂肪合成或降解的中间产物

b

磷脂酶C 作用于PIP2 的产物,是第二信使 c 磷脂酶D 作用与卵磷脂的产物 d 磷脂酶A 作用与磷脂的产物;40关于G调节蛋白:bd

a 是调节GTP作用与激素的蛋白质 b 其活性受GTP调节

c 有αβγ3个亚基组成复合物才发挥作用 d 主要有复合物中解离出α亚基来发挥作用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20分.1.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会有不对称碳原子

(---)2.有机体对自身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3.酶要表现其自身催化活性只要有活性中心就可以了

(---)4.Kcat/Km表现为底物和自由酶之间第二个顺序的速度常数

(+)5.所有的维生素是辅酶的组成部分

(---)6.1,25-二羟基-D3 是一个甾体激素

(+)7.小核RNA(SnRNA)是在HnRNA 成熟为mRNA过程中参与RNA剪切

(+)8.DNA的三股螺旋和四股螺旋分别叫做DNA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_---)9.L19 RNA转变为5胞嘧啶核苷酸,降解成4胞嘧啶核苷酸或3胞嘧啶核苷酸, 在相同时间形成6胞嘧啶核苷酸或长的低聚物.故L19RNA是核糖核酸酶和RNA 多聚酶.(+)10 在细胞内存在一种有NO活化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NO是Arg由NO合酶分解生成的.NO可通过扩散进入临近细胞(+)1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是第二信使

(+)12甘油二酯可以提高蛋白激酶C对Ca2+的敏感性,从而激活蛋白激酶C(+)13.FAD的生成可通过测定340nm处的光吸收的降低来表示

(---)14所有光养生物的光合作用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15

1分子游离葡萄糖参入到糖原中去,然后在肝脏重新转变成游离的葡萄糖.(+)这一过程需两分子NTP.16如果有足够的氧气存在,使NADH能进行需氧氧化,则在肌肉中,糖酵解的最后一步乳酸脱氢酶不起作用.(+)17基因密码能被不同的tRNA读出,tRNA根据mRNA密码子运载氨基酸,进行蛋白质

合成.(---)18 RNA聚合酶亚基σ因子是负责识别DNA模板上转录RNA的特殊起始点.(+)19信号肽识别体可识别核小体.(---)20能直接抑制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抗菌素如氯霉素.(+)三

.用中文写出以下反应平衡方程式,共3分..1.绿色植物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电子传递总反应式.2H2O +2 NADP

+2ADP +2Pi →

2NADPH +2H

+2ATP +O2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激酶催化的反应平衡式.草酰乙酸 +G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GDP +CO2 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 3.乳糖水解的反应平衡式.乳糖 +H2O →β-D-半乳糖+ α-D 葡萄糖 由 半乳糖酶催化

四.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从丙酮酸糖异生成1分子葡萄糖共需要多少分子ATP

(6)2

乙酰CoA的甲基经过多少次TCA循环成为CO2.(3)3.对应于DNA模板链上的密码子GTA的反密码子是什么?

(GAU)4在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不能识别任何终止密码子的终止因子是什么?

(RF3)5 如果要求某一米氏酶的反应速度达到Vmax的90%,其底物浓度应是该酶

Km值的多少倍?

(9)6.在尿素循环中每形成1分子尿素需要多少个ATP分子提供4个高能磷酸键?(3)7

Shine---Dalgarno序列与什么的核苷酸序列互补配对? s r RNA 3’的六核苷酸3’UCCUCC5’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后Vmax发生什么变化?Km发生什么变化?

(不变,变大)9 半胱氨酸pk1=1.71 pk2=8.33

pkR=10.78, 半胱氨酸的 等电点是多少?

(5.02)10.含氮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包括哪些?

(Ca

cAMP cGMP IP3

DPG)五

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粘性末端:

DNA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作用位点,可在双链DNA的两条链交错切开形成单链突出末端,切开的两末端单链彼此互补配对,故称粘性末端.可分为3’和5’-粘性末端.2.复制子

: 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叫复制子.每个复制子含有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可能还有终止复制的终点.3.Tm : 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表示.Tm一般在70—80 度之间.4 脂肪酸β--氧化: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后进入线粒体基质,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作用下依次经脱氢,水化,脱氢,硫解生成乙酰CoA 和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FNAH2, NADH+H+,由于氧化是从脂肪酸的β-位碳原子开始的,每次分解一个二碳片段,故称脂肪酸的β-氧化

转录因子: :参与转录的辅助因子.它们识别顺式作用元件或其它因子或RNA聚合酶 6

克隆技术: 克隆又称无性繁殖系,利用无性繁殖系将目的物大量繁殖的技术.称可隆技术.7 重组修复:

复制酶系在损伤部位无法通过碱基配对合成子代DNA链,它就跳过损伤部位,在下一个冈崎片段的起始位置或前导链的相应位置上重新合成引物和DNA链,结果

2++

+子代链在损伤相对应出留下缺口,这种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分子,可通过遗传重组而加以弥补,即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代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来补上母链的空缺,此过程称为重组修复,因发生在复制之后,又称复制后修复.8 联合脱氨作用: 是转氨和脱氨同时进行方式.其一是:氨基酸的α-氨基:先借助转氨作用转移到α-酮戊二酸的分子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然后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其二是: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联合脱氨基作用.即次黄嘌呤核苷-1磷酸与Asp作用形成腺苷酸代琥珀酸,它在裂合酶作用下分裂成腺嘌呤核苷一磷酸和延胡索酸,腺嘌呤核苷一磷酸水解产生IMP和氨.9 质子运动力:

通过呼吸或光合作用将膜内的H+泵到膜外形成质子梯度,当ATP合成酶将膜外H+吸收到膜内产生ATP,这种质子驱动合成ATP的运动称为质子运动力.其大小与跨膜的PH和膜电位有关.10.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单链---10区(TATAAT)和---35区(TTGACA)具有高度保守性.六.问答题,共17分.1.通过TCA循环氧化1个乙酰CoA产生10个ATP.在哺乳动物中,1克分子谷氨酸氧化可产生多少ATP分子?(4分)

Glu ↓→

α-酮戊二酸↓→

琥珀酸CoA→↓

琥珀酸 →↓

延胡索酸→ 苹果酸↓ NADPH+H

NADH+H

GTP

FADH2

→↓草酰乙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 ↓乙酰CoA NADH+H+

↑ATP

ATP

NADH+H+ 所以共生成4NADH 1FADH2

1GTP

1乙酰CoA, 1Glu共产生ATP:

1.5+3×2.5+1.5+1+10=21.5

1克分子G lu共产生: 21.5×6.02×1023×1/147=8.8×1023

个ATP

2某实验室需要强放射性标记的DNA样品。此样品可以用DNA聚合酶1和放射性标记的dNTPS,在反应混合液中含引物系统的条件下和存在模板下合成。但是,多数实验室没有引物系统所要求全套组分。请利用DNA聚合酶作为唯一的蛋白质组分,不加任何引物(RNA片段),设计出一种更直接方法制备此DNA。(3分)

答:先取合适的一段DAN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合适的片段后,再利用DNA聚合酶工具外切和聚合作用,用切口平移法将含放射性的dNTPS掺如DNA分子达到标记目的。3为什么食糖不足的人从营养学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肪酸的脂肪好?(3分)答:含偶数碳原子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CoA,此转化为酮体供能,易产生酮血症,酮尿症.含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CoA和丙酰CoA,而后者可变成琥珀酰CoA,进入 TCA循环供能,提供的能量大于酮体提供的能量,所以吃含奇数碳原子脂肪酸较好.4

Asp PI=2.97

His PI=7.59

Arg PI=10.76

Met

PI=5.79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以下氨基酸,用PH7的缓冲液洗脱时,上面两组中分别哪种氨基酸 先洗脱下来?并说明原因.(4分)答: Asp Met先洗脱下来.离子交换层析是根据氨基酸的带电性质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若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必须将氨基酸混合液PH调为2—3,此时氨基酸主要以阳离子存在,上柱后,可与提前以用碱处+

+理成钠型的Na交换,而被挂在树脂上,氨基酸结合牢固程度主要取决于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了使氨基酸从树脂上洗脱下来需降低它们之间的亲和力,即要逐渐提高洗脱液的PH和盐浓度, 而当达到等电点时,亲和力最小,氨基酸就会洗脱下来,由此可知,Asp 最先洗脱下来,以后依次Met His Arg 4.新鲜制备的线粒体用β-羟丁酸,氧化的细胞C.ADP.Pi和氰化物一起保温.β-羟丁酸被NAD+为辅酶的脱氢酶氧化.实验测定了β-羟丁酸的氧化速度和ATP形成的速度.试问: 1.在这个系统中电子流动的方向.答;β--羟丁酸 →

NADH →

cyt C 2在这个系统中每mol 羟丁酸氧化形成多少molATP + 答:

2mol 3氰化物的作用是什么?

答:

阻断电子从cytC →

,O2

篇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

学校介绍

中文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外文名:

Technology of China 简称: 中科大(USTC)校训: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 侯建国

知名校友: 赵忠贤,饶子和,马东敏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

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

主要院系: 与材料科学学院、管理学

院、软件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19个

硕士点: 133个 博士点: 98个 院士: 40人 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实验室: 2个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展定位: 创“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声誉

中国科大是老一辈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新型理工类高校,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唯一高等院校,是我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

中国科大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九校联盟(C9)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共5个大学为清华、北大、中国科大、上交、华中科大),是美国承认的大陆4所高校之一(北大 清华 复旦 科大)。入选珠峰计划。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前公布该报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列全球第49位,中国大陆第二位,同中国内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有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

科大概况

校园共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8.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8.7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学校有12个学院、27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1]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162人,科研机构人员286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2],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342人,教授45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4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1]

发展历史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1]

发展目标

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1]选择中国科大的十大理由

一流名校

中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郭沫若。他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50多年来,在不事张扬中励精图治,敢为天下先,在全国首创少年班和第一个研究生院,率先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国家大科学工程等。邓小平同志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多,应予扶持”。中国科大是全国唯一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由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务的大学只有三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院办校

中国科大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全院力量支持办学,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在校任教。近年来,中国科大已与中科院所有的12个分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同组建了全国最大的“科教联盟”。目前有27个所长、院士兼任学校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联合举办了九个科技英才班,在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共建实验室、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合作。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进行实践或做毕业论文,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名师执教

中国科大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凝聚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一流师资队伍,先后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150多位院士在校任教。目前,有两院院士40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6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2人(截至2010年底),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8人,各类国家级创新团队17个。科研实力中国科大是唯一拥有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拥有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0个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注】1997-2010年,全国高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统计

10项: 中国科大

4项: 国防科技大学

3项: 清华大学

2项: 西北大学

1项: 北大医科 复旦大学 哈 工 大 南方医大 第三军医 第四军医 东北师大 上海交大 武汉大学【注】世界十大科技展(这是中国科技史上零的突破,是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科技进展!)

2008年中国科大(科大教授陈仙辉)和中科院物理所(科大校友,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的工作)的成果同时入选Science(国际科学界最顶尖、最权威的学术刊物)评选的200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英才校友

中国科大1963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已有45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为全国高校之冠。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中坚。1983年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中,有7人为中国科大培养;先后有30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居全国高校第二;据国务院学位办统计,科大博士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二。

学风纯正

中国科大学风在全国高校中有口皆碑,享有“学在科大”的美誉。在安徽合肥这个宁静美丽的城市里,科大不浮躁、不跟风,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始终保持着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的优良学风,就像一座熔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锻造成就着她的学子。

个性培养

中国科大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注重宽口径培养,鼓励个性化发展。在学期间,学生有多次机会自主选择学科类以及专业,在高校中率先为学生建立了开放公用的大型教学实验中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进入中科院研究所的实验室,能直接体验从选题、立项到研究、结题全过程的科研实践。学生社团常年举办机器人足球赛、软件大赛、科学考察等各类活动,激发科研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学生机器人代表队在全国大赛中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代表国家在国际上参赛获得佳绩。

学生为本

中国科大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招生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名列全国高校最前列,是近年来国内唯一没有大规模扩招的名校,一直将规模控制在年招收本科生1800名左右,确保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民主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一切教育教学制度都贯穿了“以学生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覆盖了在校本科生的70%左右,“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中国科大对社会的郑重承诺。

出国深造

中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本科生毕业时读研率达到70%以上,在国内高校中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出国留学的比例最高,近年来留学校友纷纷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国家急需的用人单位、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附2010年数据:2010年,中国科大累计授予博士学位586人、硕士学位1941人、本科学位1929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为72%。)

便捷生活

中国科大坐落在全国首批三大“园林城市”和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经济正快速发展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物价适度;校园更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巴士舒适快捷,“一卡通”涵盖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简便先进;校园网络全面光缆化,覆盖率居全国高校前列;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体育场馆条件先进,文艺生活丰富多彩。

优越的毕业前景

近年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有两大去向:攻读学位和直接就业。每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70%左右,毕业当年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比例25%左右。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政府机关等,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科大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计算机和外语水平高,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知识和开拓科技新领域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现代科技实验技能全面,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科大是国内就业形势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

精品办学

1990年以来,中国科大借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的契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精品大学、英才教育”之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得到国内外科学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十余年来,中国科大没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而是始终坚持自身的办学理念、目标和特色,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率先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开设研讨班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等多项教育改革;集中优质资源,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公共实验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0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信祝贺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赞扬中国科大“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努力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科生教育

少年班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少年班的出现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

少年班自创立以来,坚持从“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倾力保证少年班教学和管理的开展。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凝炼成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和重基础、“轻”专业,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秉承中国科大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10-20年后中国乃至世界上学术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贯穿大学全程的、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与研究的培养过程。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先打基础,少年班学生进校后一至二年不分专业,首先集中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接近相关专业的要求。同时强调对现代科技前沿的了解和人文素质教育。一至二年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潜力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在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跨学科选修课程,提前选修课程,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等,也允许学生根据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进程,实行弹性学习。

教学改革试点班

1985年,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两类学生由少年班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教学改革试点班选拔的两个主要途径:

1)通过高考直接报考,填报“理科试验班类”志愿;

2)通过新生入学考试选拔 科技英才班

科技英才班集中学校和研究院所的优质资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未来15-2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至2010年4月,已联合举办九个科技英才班。分别是:

1: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3: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4: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5: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6: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7:力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8: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9: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天文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

11: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

自主招生

从2010年起,中国科大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进行自主选拔工作

国防生

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每年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还可同时享受学校设立的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以及“科技强军”等专项奖学金。国防生完成规定的学业,达到我校本科毕业条件,到部队报到后办理参军手续,作为现役军官到部队各单位从事科研技术工作。取得攻读研究生资格的国防生,经审批后,可以继续深造。

定向生

中国科技大学是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招收、培养定向生的三所高校之一,计划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招收定向生10名,专业为力学类和电子信息科学类。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我校在当地普招录取分数线;入学时须签订有关定向培养合同。

保送生

研究生教育

博士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108个博士点(其中16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硕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133个硕士点

专业学位

中国科技大学现拥有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分别是:

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翻译硕士(MTI)公共管理硕士(MPA),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科学学位)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一览

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历史背景

中国科大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面对当时国家急需大批科研人才的现状,中国科学院适时提出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全新办学模式。院,即代表中国科学院。校,即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学校的每个系都和一个或几个相关研究所对口合作,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兼任校系领导,亲自为学生授课,把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介绍给学生,每年到校授课的中科院科研人员达300人次,并承担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指导学生论文等工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人才培养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站在大师们肩膀上的后备人才大大提升了创新能力。

几十年过去了,中科院一直与时俱进地实施着“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又有了新的延伸——中科院从行政推动、机制调控、利益互惠等多层面深化合作的内涵。按照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等不同模式,中国科大与近百家研究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构建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探索“所系结合”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内涵,使得“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篇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

一、创建管理机制

1. 责任机制

第一,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我校建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的长效管理机制, 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的管理。第二, 对照计划, 落实责任。制定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管理制度和教学辅导活动制度, 明确创新型人才培训对象、方式与要求等。同时, 加强平时的督促检查, 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2. 培训机制

第一, 坚持校本培训。加强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为教师提供阅读、实验和制作的自修场所。同时, 开展“一帮一, 结对子”活动, 以老带新, 打造优质教师团队。第二, 走出去, 请进来。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派人到省内外参观学习,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如送教师到外地实地考察, 参加省级“奥赛教练员培训班”学习,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活动等。

3. 竞赛机制

辅导班实行“教练员制”, 可以是“一师带多徒”, 也可以是“一师带一徒”, 教练员既负责学员的学习, 也关心学员的生活。对选聘的教练学校举行聘任仪式, 校长亲自向教练发聘书, 明确责任, 一包到底, 把体育竞技精神和金牌选手培养方法移植到“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的教学中。

4. 评价机制

第一, 知识学习考核。学校教导处对“创新型人才实验班”学生知识学习的考核重在平时, 定期检测, 全面督促。每学期除学校常规考试外, 还进行一次模拟竞赛考试, 为任课教师跟踪辅导和对班级学生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第二, 综合实践考核。结合新课改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 重点对“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实行档案袋管理, 记录每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研究性学习情况和创新大赛获奖的次数及奖项等。第三, 创新考核方式。可以制作作业测试软件, 通过计算机局域网, 在每章或每篇结束后, 对学生进行平时检测;也可以撰写小论文, 包括读书体会、自学心得和知识应用。以此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5. 奖励机制

第一, 荣誉表彰。学校对获奥赛省级奖学生的辅导教师,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宣传其教学成果。其中, 获省一等奖以上学生的辅导教师, 直接晋升为校级“学科带头人”或“教坛新秀”, 享受每月50元的教研经费。第二, 物质激励。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付出多。本着以劳取酬的原则, 辅导教师的平时教学课时费加倍。同时给予不同数额的物质奖励:国家级奥赛奖和青少年创新大赛奖项获得者的辅导教师, 可分别获得3万、2万、1万的奖金;省级奥赛奖获得者的辅导教师, 可分别获得5000元、1000元、300元的奖金;市级奥赛奖获得者的辅导教师, 可分别获得300元、200元、100元的奖金。

二、创新教学模式

1. 学科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编制适合创新型人才特点的校本教材, 加大实践教学内容比例,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实现多种教学媒体一体化设计。如编制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录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及网上学习资料等。

2.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媒体制作室和校园网, 创建立体化、网络化育人环境, 实现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双向反馈的现代化远程网络教学。

3. 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综合运用多种媒体, 采取多种导学策略, 开展分组讨论、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种模式的自主学习, 突出实践性、互动性和适应性。在学习实践过程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4. 课内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创建供创新型人才探究的活动实验室, 集中学校优质实验器材, 开设一流的学生分组实验, 为尖子学生提供求知探索的活动场所。在这里热爱学习的特长生动手动脑, 寓学于乐, 尽展才华, 其潜能也得到充分的挖掘。

5. 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创设供创新型人才研究性学习的基地, 开放课堂教学, 让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除开展社会调查外, 还包括确定选题、制定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过程。在实践中, 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创新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三、实行有效管理

1. 教师聘任, 任人唯贤

办好课外辅导班, 首先要选好教师。学校依据现有教师情况, 针对教师特点和实际需要择优选聘辅导教师, 选聘依据“四看”原则:看专业特长、看业务能力、看辅导教师的年龄结构、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严把辅导教师选拔关, 并实行辅导教师竞聘上岗制度, 在辅导教师良性流动的同时, 保持辅导教师的相对稳定。

2. 学生选拔, 注重特长

办好课外辅导班, 学生选拔是关键。我们的做法是:高一入学之前, 对新生进行摸底排查。组织教师深入生源地进行实地调查, 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 充分听取其所在学校的推荐意见, 摸清每一个新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新生档案。新生入学后, 多次举行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场报告会和创新能力大赛, 按照10∶1的比例初选。初选通过的学生还要进行面试, 设有面试测试及应急答辩。面试按1.2∶1的比例确定入选人数, 学科特长学生优先, 获全国青少年实验发明奖的学生重点考虑。最后, 由学校创新型人才选拔领导小组根据新生特长和辅导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学生。另外, 课外辅导班的人员组成实行动态管理, 优胜劣汰。

3. 师生搭配, 优化组合

办好课外辅导班, 师生优化很重要。能否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仅取决于教师和学生, 还要求两者优化组合。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教师与一般学生组合、优秀教师与普通学生组合、普通教师与优秀学生组合成才率都很低, 只有优秀教师与特长学生的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拔尖人才。因此, 学校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 认真研究, 精挑细选, 确保课外辅导班教师与学生的组合最优化。

4. 定科要早, 班级宜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体现“早”字, 落实“小”字。首先, 特长学科选定要早。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即使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 也很难在多个学科上都取得突出成绩。于是, 我们确定每个学生参赛科目是一个学科, 最多不超过两个学科, 绝对不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五科并举。其次, 班级规模要小。学生数最好是30至40人, 且动态管理。即在班级优化组合后, 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随时记录他们平时的表现和学科测试成绩, 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就转出去, 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随时补充进来。学校最早开办的创新型人才实验班, 入班学生60人, 最后剩下40多人, 他们中绝大多数获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

5. 授课内容, 超前加深

辅导班的教学内容与普通班相比较需要加深。在授课方法上, 采取“超前加深”, 也就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整个高中的物理教材内容学完, 然后进行知识的扩充加深。其优点是:先交给学生应有的知识, 便于他们进行自学, 因为自学能力是无师自通的本领, 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正源泉, 是创造力的大本营。在教材选用上, 一轮教材注意与高中教材衔接, 二轮教材注意与大学教材衔接, 三轮使用自己编写的竞赛强化训练题, 临考前再为学生精心准备6至8套热身模拟题。

篇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

数目如此之众,又各自特色鲜明。于欣赏而言是美不胜收,但要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求学、发展的寥寥几所,却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正处于高三的你还未理清选择大学的头绪,不如听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办主任韦巍巍怎么说!

大学,不仅仅在于“学”

谈起大学选择的话题,让我不由自主回想起当年选择大学的过程。我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从南方的边远省份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90年代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也几乎没有专业出版物来介绍大学,作为中学生,更没有很多时间阅读报纸杂志。当时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认识,在我印象中,只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附加读物中曾有一篇励志的文章,大意是一位中学生卖冰棍勤工俭学,最终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这给我留下了科大“很牛”的印象,萌发了长大了也要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想法。另一个是当高考填报志愿前,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招生简章》,虽然只是一张大纸,但却基本上介绍了学校的方方面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的物理学科不错,正好我的物理学得不错,于是就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填在了第一志愿。

现在看来,当年的大学选择多少有些“盲目”,既没有对学校进行深入的了解,也没有详细地去看自己是否合适就下了决定。但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四年让我感到我是幸运的,进入了适合自己的大学。之所以说是适合自己的大学,是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力不弱,课程设置合理且有一些善于引导我们求学的老师,学习起来很有兴趣。但大学之于我,却不仅仅在于“学”,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I是“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作为一所培养科学家和研究型工程师的高校,她要求学生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同时也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在专业能力上精益求精。在科大,我首先学会了踏踏实实做人,然后是理性、包容地去看待和分析客观事物,也继承了科大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

大学之选,起点于“识”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和90年代选择大学的时候相比,信息早已不再贫瘠,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我们在众说纷纭的浩瀚信息海洋中去伪存真,寻求对大学的客观认识。但与考生面对面的接触,我发现如今的中学、家长和学生,在如何认识并选择大学的问题上,与90年代比并没有太多本质的不同。中学和家长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依然缺乏指导,对大城市和“热门专业”依然盲目崇拜,这就导致了几乎完全地以分数来选择学校,而忽略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对于大学的选择,首先应建立在对大学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应注意到,大学并非千篇一律的,而是各有风格、优势和特色,学生也各有个性、特长和潜能,大学阶段将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专业素养,奠定学生的人生基础,因此寻求大学和学生的两相匹配,将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通过互联网,我们很容易了解到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办学层次和师资力量等信息,这些都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外在表现,也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但是,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还有学校办学的内在水平,比如在课程设置、个性化学习、双学位、转专业、科研实践等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灵活的制度设置,将能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学校的“内在水平”“软实力”可以通过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毕业时的国内国外深造率如何、就业去向怎样,乃至中长期的发展情况反映出来。而这些,正是选择院校时可以参考的重要因素。

对于高三学子而言,进入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学习,所以了解学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也很关键。即使是最有名望的大学,也很难说所有学科的实力都是最强的。反过来,也许某所不起眼大学的某个专业,由于学校的隶属关系原因或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自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做到了“术业有专攻”。在我们了解大学的过程中。互联网是最重要的辅助工具,除了各类官方网站和招生简章的介绍,家长和老生们的评论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当然,大学对自身和专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包装和宣传,甚至言过其实,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客观地去看待和分析所获得的各类信息。

大学之选,不要“纠结”

常常有考生表示选择大学时,很容易就“纠结”起来:一是纠结于所选大学是否适合自己,二是纠结于所选大学实力够不够、名气大不大,三是纠结于大学与专业孰轻孰重。其实,只要以兴趣为导引、以未来发展来定位,就可以把“纠结“抛一边,做出正确的决定。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英国的教育家怀特海德曾说过:“归根结底,作为学生,你们必须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如果专业与个人兴趣没有关联。大学的学习生活只怕将味同嚼蜡。我建议,学生首先应该在中学和家长的指导下,对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和天赋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及人生志向,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经济管理,抑或是做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有时候,在人生道路上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向,相比起来更有可能得到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各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培养特色,与职业的关系和发展脉络,以及为考生提供锻炼专业能力的平台有多大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成绩水平,对大学的选择也就呼之欲出了。

之于大学的实力与名气,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与完全客观的统计为考生提供参考,但层出不穷的排行榜却不少。这时,就需要理性地看待和参考大学排名。目前国内大学排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国外的成熟产品也将中国大学纳入了排名体系。但无论是哪类排名,都是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将搜集到的大学各方面数据指标加以量化并赋以权重,在数据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排名的侧重点不同,如规模、人均、投入产出比等等,就会导致排名的结果大相径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在各个排行榜上的位置有很大的差别,正是大学排名算法差异性的反映。相比起来,针对某个专业办学质量所建立的评价体系,所需的指标相对要纯粹一些,同时也避免了各专业办学水平不一带来的干扰,因此专业排名更具参考意义。那么,如何参考排名?排名从某个程度上说反映了办学的声望,选择学校或专业时参考排名对学生远期的发展必然是有利的,但不能唯排名论,古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某个排名来说,名次相近的大学或专业,之间的排序不一定是客观的。选择一个评价体系适合自己的排名,圈定一个名次范围,在其间仔细挑选学校或专业是最合理的做法。

选大学还是选专业?归根结底都是追求品牌效益。但是相比起来,专业的选择将对日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总的来说,与其在名校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还不如在一个感兴趣的专业中扎实发展。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把选择的范围放大一些,相信可以找到一所对你而言声望与专业优势能够达到平衡的大学。那么,是选综合性大学还是学科优势突出的大学?二者其实并不矛盾,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全,人文气氛相对要浓厚一些,但也会拥有一定数量的优势学科,而专业型大学通常学风醇厚,人均资源丰富,作为大学该有的都不会少,因此在二者之间,仍应以专业为导向进行选择。

另外,在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对于国人而言,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到大城市读书,可以开拓思维、增长见识,机会也会更多一些。但是在信息时代,大城市的优势在迅速减弱,目前查阅文献资料、联系实习机会、投递简历等一系列与学生发展相关的活动对互联网的依赖已经非常深,而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在缩短,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中科大所在的合肥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乘高铁到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周边城市,时间都在四小时以内,到南京甚至只要五十分钟。因此,学生在哪里学习并不重要,如果能够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有一张平静的书桌安心为学,或许可以为未来的人生奠定更加深厚的基础,欧美许多著名大学如斯坦福和剑桥,都不是在大城市。

大学之选,落脚于“分数”

无论选得多仔细,如果不能达到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一切都是空谈。目前,在全国普遍实行出分填志愿、平行志愿投档的情况下,历年录取分数成了衡量大学好坏的标准,几乎成为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唯一参考。高考成绩被使用到了极致,似乎什么样的成绩不上对应的学校就是吃亏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如果能够基于我们的人生规划,再有梯度地选择合适的学校,确保能上心仪的专业,就是对分数最合理的使用。

大学对于人生而言,是最关键的一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决定了我们能够从大学得到怎样的精神面貌,怎样的文化气息,怎样的公共情结,以及伴随一生的印记。认识和选择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真心地希望广大的中学生朋友能够踏入心仪的高等学府,从这里起航,实现人生的梦想。

篇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简 介 2011硕士招生

2011博士招生

2011招生专业

神经微生物学 生物学 遗传学 结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构生物学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细胞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材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单位名称(系、院、科研机构):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代码 071005

专业名称

微生物学

预计接收10硕士实招人数 6

11拟招硕士人数

推免生人数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细菌病理

硕士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 :糖、《生物化学》 王镜岩等 脂、蛋白质、核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

细胞生物学 :细

《分子遗传学》 孙乃恩 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 王喜忠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 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专业代码 071009

专业名称

细胞生物学

预计接收10硕士实招人数 43

11拟招硕士人数

推免生人数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肿瘤分子生物学、02细胞动力学、03细胞工程、04肿瘤免疫学、05感染与免疫、06细胞遗传学、07生物技术药物

硕士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或848医学免疫学

覆盖范围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Immunobiology

5》

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干细胞以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免疫学技术

复试形式与内容

CharlesAJaneway

《医学免疫学》金伯泉第二版,《免疫学原理》周光炎,第二版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07专业代码 1010 10硕士实招人数 29 11拟招硕士人数

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蛋白质生物化学 02植物分子生物学 硕士考试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第一组: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①101政治理论 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出版社2002 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03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 04医学分子生物学 05基因组学 06蛋白质工程 07环境基因组学 08系统生物学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细胞分泌和运动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参考书参照出题单位的规定)第二组:(后两组考试科目的覆盖范围参照出题单位的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物理化学 ④814有机化学 第三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普通物理A ④809量子力学(三组任选一组)规定)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07专业代码 1020 专业名称

结构生物学 10硕士实招人数 11 11拟招硕士人数 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7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生物大分子晶体学 02核磁共振波谱学 03计算生物学方法与技术 04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05结构基因组学 06结构免疫学 硕士考试科目 第一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第二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物理化学 ④814有机化学 第三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普通物理A ④809量子力学(三组任选一组)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 覆盖范围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出版社2002 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细胞分泌和运动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覆盖范围用出题单位的)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用出题单位的)

1、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教师联系邮箱

名,电子邮件地址

毕国强, gqbi@pitt.edu, 曹 垒, caolei@ustc.edu.cn, 陈 林, linchen@ustc.edu.cn, 陈宇星, cyx@mail.tongji.com, 陈 曦, chenxi@ustc.edu.cn, 胡 兵, bhu@ustc.edu.cn, 李宪昌, xianli@ustc.edu.cn, 刘海燕, hyliu@ustc.edu.cn, 牛立文, lwniu@ustc.edu.cn, 施蕴渝, yyshi@ustc.edu.cn, 史庆华, qshi@ustc.edu.cn, 孙 汭, sunr@ustc.edu.cn, 孙宝林, sunb@ustc.edu.cn, 孙 斐, feisun@ustc.edu.cn, 滕脉坤, mkteng@ustc.edu.cn, 田长麟, cltian@ustc.edu.cn, 田志刚, tzg@ustc.edu.cn, 涂晓明, xmtu@ustc.edu.cn, 汪 铭, wming@ustc.edu.cn, 王光辉, wghui@ustc.edu.cn, 王 均, jwang699@ustc.edu.cn, 魏海明, ustcwhm@ustc.edu.cn, 温龙平, lpwen@ustc.edu.cn, 吴季辉, wujihui@ustc.edu.cn, 吴 缅, wumian@ustc.edu.cn, 向成斌, xiangcb@ustc.edu.cn, 肖卫华, xiaow@ustc.edu.cn, 杨昱鹏, yangyp@ustc.edu.cn, 姚雪彪, yaoxb@ustc.edu.cn, 张达人, drzhang@ustc.edu.cn, 周丛照, zcz@ustc.edu.cn, 周江宁, jnzhou@ustc.edu.cn, 周逸峰

篇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臵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使学校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等,使学校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

三次创业,成为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学校有15个学院、30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45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572人,其中教授551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

教授64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4人,“千人计划”38人,“青年千人计划”8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39人。同时,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名誉(客座)教授、“大师讲席”教授。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图书馆藏书220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及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和科教优势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htt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简介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于1995年6月成立。管理学院的使命是创造管理思想与工具,培养管理英才与领袖。

管理学院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原则办学,与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培养计划。管理学院聘有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顾问和兼职教授,他们的参与使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广泛的社会联系为高年级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

基础扎实、融会贯通、视野开阔、实际工作能力强是科大管理学院毕业生的特点。管理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十余年来,已培养了数百名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很多已成为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的管理骨干。

管理学院本科生前两年的课程突出数理和基本技能训练,除统计专业由数学系招生并进行前期教学培养外,其他学生入学后前一年不分专业,后三年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在院内选择专业(不包括统计专业),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统计分析手段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训练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系、统计与金融系,及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和EDP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项目中心,同时设有

数字化管理研究所、信息与决策研究所、统计咨询中心、电子商务研究实验室等。管理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项下的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四个学士、硕士、博士科学学位和工商管理(MBA)、高级工商管理(EMBA)和金融专业硕士(MF)专业硕士。

近5年来,管理学院的科研能力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已稳居全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十位。2007年大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中,管理学院位居全国第10位。管理学院的教师2008-2012年一共发表了669篇同行评审期刊论文(每年论文数都超过了120篇),人均7篇。其中国际刊物学术论文为426篇,SSCI、SCI和EI检索的文章299篇。这五年间还出版了研究专著4部、书籍10本、咨询和研究报告45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系别上看,在发表的669篇同行评审期刊论文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分别为477篇和192篇。2008-2012年一共获得了57.689百万元人民币的研究经费(约合9.1721百万美元),人均62万元。其中国家基金42.907百万元,企业基金7.574百万元,国际合作研究基金7.208百万元。尤其是2012年,获得的经费大幅增长,全年经费总额为26.734百万元,占五年经费总额的46%;其中国家基金21.998百万元,占五年获得国家基金经费总额的51%。

管理学院当前正在推进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AACSB是一个总部在美国的商学院教育认证的国际机构。自1916年成立以来,全球共有38个国家的620个商学院获得了AACSB认证,其中包括五家中国大陆商学院: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上海交大中欧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西安交大管理学院。

在今后的发展阶段,管理学院将继续以“顶天(理论水平高)立地(实践能力强)”的教研宗旨,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规划,健康有序、踏实稳健地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的校训为指南,本着“创一流成果服务中国 育一流人才建设中国”的愿景目标,努力创造体现国际水平、中国情景、国家需求的一流成果,致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的管理领袖和管理精英,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贡献。

http://business.ustc.edu.cn/School_of_Management/AboutUS/

中国科技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教育简介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简称MPM)是工程硕士的一个领域。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垂青的学位证书。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把项目管理评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

现代项目管理集管理科学之大成,从根本上革新了管理技术和方法。项目管理视管理的核心问题为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的时间管理、范围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规划管理、以及工作团队的运作,有效地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科学技术和市场等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管理的概念、架构和功能,创新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项目管理研究方向全面,从面向对象而言,项目管理涉及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农业工程、国防工程等相关工程领域;从项目管理工程领域的工作类别而言,可分为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与咨询、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等;从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而言,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从项目管理的研究热点而言,主要有知识管理,柔性管理(人/环境/文化等)、风险管理、项目群管理和组织管理等。

项目管理不仅是管理技术和方法,也是项目操作流程标准和团队工作语言,它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

和思维方式,达到了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明确责任,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各类风险的目的。目前,项目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国防、航天、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会展、金融、保险、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各个领域。

上一篇:母亲与数学作文下一篇:区劳动局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实施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