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吸收能力

2024-05-15

中国技术吸收能力(共5篇)

篇1:中国技术吸收能力

肠胃是吸收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营养的地方,相信这大家都明白。大部分的人肠胃吸收都是正常的,然而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肠胃并不是很好,也就是不能完全的吸收来自食物的营养,这就会导致他们骨瘦如柴,体弱多病,不能方便的做事。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增强肠胃吸收能力。

1.早餐忌吃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肉类,因属酸性食物易致白天精神不佳。 如:火腿蛋三明治、小笼包、水煎包、烧饼油条、过甜的面包,均不宜。早餐一定要吃,可多摄取五谷杂粮类食物没有吃早餐的人,会出现体力不济、颓废及脑力不集中,易引起中年失智症、早衰症。

只要早起30分钟就有充足的时间进食。尤其减肥者在早餐最需注意选择,早餐一定要吃饱又好,因肠胃在十几小时空腹,对所吃进来的食物会照单全收(造成肥胖的原因)易造成肠胃性溃疡。

2.早上不宜喝咖啡,易导致骨质流失,骨质疏松,下午2-3点可以喝,成年人一周不超过2杯,或只喝黑咖啡不加糖及奶精,较不易影响骨质流失。

3.成年人一周不超过3颗蛋,蛋白质的摄取量过多,易胆固醇过高,易涨气者,肠胃蠕动过速者不宜摄取洋葱炒蛋、茶叶蛋,蛋内所含之贺尔蒙及抗生素易残留在体内而产生抗药性。

4.三白少吃--白米、白面、白糖(已精致化没有营养价值,造成肝肾消化的负担)。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应该已经明白了吧?如果您就是这种肠胃不是怎么健康的朋友,建意您按照以上的方法来改善您的肠胃,促进以及增强肠胃吸收功能,保证日常的饮食健康。除了要注意以上的方法,多多锻炼身体也是很有必要的哦。

篇2:中国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测度

Drucker提出知识将代替设备、资本、材料和劳动力,成为生产活动中的第一要素。Drucker[1]指出未来的竞争将是知识资源的竞争。知识的不断积累与创新,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的共享来自于产生知识的组织内与接受知识的组织外,这样,组织外吸收与获取知识的能力越强,自身的竞争力也越强[2]。组织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称之为知识吸收能力,最早由Cohen和Levinthal[3]从企业层面提出,将其定义为企业获取吸收知识,并将其转化利用的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包括知识的识别能力,同化能力与商业的应用能力,并指出吸收能力对创新活动与新产品开发的积极作用。

国际上,学者一直致力于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进行划分,Nieto和Quevedo[4]将西班牙406家制造业公司作为实证对象,从与外界交流能力、组织内知识运用能力、知识结构的多样性与公司知识战略定位,来衡量知识吸收能力,并得出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机遇与创新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的相互作用关系。J Yang和M Rui[5]认为知识获取与创造是知识吸收能力的最主要的部分。Zahra和George[6]将知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具体的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消化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开发能力。

M C J Caniels[7],Andrens[8]和Klaus[9]知识溢出模型中都引入了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参数,知识存量积累越多,吸收能力越强。在Caniels溢出蜂巢模型中,知识吸收能力越强,知识溢出效应越明显,且创新能力也越强,知识存量增长的更快,可见知识吸收能力在溢出中的重要性。

目前,研究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较多,并多数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数据的可靠性与问卷问题的设置依据性很难保证,对区域层面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较少。其中,Yogue and Rabetino[10]提出了较详细的知识能力的测度方法,提出知识吸收能力指标,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人力资本、知识传播、交通、信息等指标,将吸收能力分为吸收能力量的指标、吸收能力质的指标和吸收能力质量的指标,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分配。

2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完备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知识运用、知识获取与所处知识环境的区域经济指标,本文选择各地区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人数(x1),各地区FDI(x2),各地区每万人科研人员全时当量(x3),各地区科研投入强度(x4),各地区每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x5),各地区每万人拥有图书馆馆藏书量(x6),各地区每万人拥有专利授权数(x7),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8),各地区每万人局用交换机容量(x9),各地区每万人长途光缆线路长度(x10),共十个指标,其中科研投入强度等于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数据选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08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利用SPSS17.0,标准化后进行因子分析并输出结果(见表1,表2)。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提取前四个公因子,特征值为6.003,1.320,0.928和0.795,累计贡献率达90.471%,符合累计贡献率85%~95%原则。

由表2标准化变量成份矩阵得,第一个因子拥有60%的说明量,并与除x10外的所有变量正相关,且系数均较大,系数较大的变量分别是x7,x8,x3以及x4。大部分的指标都是与产值、效益创新产出与投入有关,所以,可以解释为知识应用能力。

第二个因子中,系数较高的变量为x10,x5与x9。以上三个指标都与知识的交流与获得有关,可以解释为知识获取能力。

第三个因子中,系数较高的变量为FDI。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将外国资金用于自身研究开发,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转移和寻求外国知识,可以理解为知识转移能力。

第四个因子中,变量的系数都不是很高,其中x1和x6系数在0.5以上,主要反映了受教育程度。教育水平越高越容易消化吸收知识,可以理解为知识消化能力。

上述分析可见,筛选出来的主成分与Zahra和George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分类相似,Zahra和George的知识开发能力此处用知识应用能力代替,第一个因子中变量除了包括与开发有关的专利数,科研投入等,还有高科技产业产值这样的效益指标,故解释为知识应用能力。

设主成分分别为F1,F2,F3和F4,根据因子负荷矩阵写出变量系数方程,

F1=0.2105Zx1+0.2578Zx2+0.3528Zx3+0.3394Zx4+0.2170Zx5+0.2235Zx6+0.3900Zx7+0.3622Zx8+0.1714Zx9-0.1256Zx10;

F2=-0.4350Zx1-0.2697Zx2+0.0844Zx3-0.0670Zx4+0.6769Zx5+0.1966Zx6+0.0705Zx7-0.1218Zx8+0.4133Zx9+0.6873Zx10;

F3=-0.3206Zx1+0.7086Zx2-0.3040Zx3-0.3206Zx4+0.0166Zx5-0.1795Zx6+0.0021Zx7+0.3725Zx8+0.0934Zx9+0.1390Zx10;

F4=0.5877Zx1-0.0415Zx2-0.3959Zx3-0.4060Zx4+0.0191Zx5+0.5675Zx6-0.0045Zx7+0.0785Zx8+0.000Zx9+0.2254Zx10;

依据上述的指标选取与成分分析结果,F1,F2,F3,F4可分别代表知识应用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移能力与知识消化能力,建立区域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3输出结果

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主成分F1-F4,分别计算各地区的知识应用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移能力与知识消化能力,并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写出KAC公式并求得知识吸收能力KAC,如表4所示。

KAC=0.60034F1+0.13238F2+0.09283F3+

0.07950F4

注:()内表示排名。

计算东中西部的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见表5)。

4凯尼尔斯蜂巢模型吸收能力测度

凯尼尔斯的知识溢出蜂巢模型将阿罗的“干中学”模型[11]引入到区域知识的生产与创新中,提出知识生产或者知识存量的增长来自于三个方面,“干中学”、知识溢出、外生增长率,并认为外生增长率主要指知识本身增长。

n个地区总产出为Qi,知识存量为Ki,地区知识存量的增长来自于三个方面,本地区Verdoorn效应Qi´Qi,外地区知识溢出Si和外生增长率ρi

Κi´Κi=α(λQi´Qi+Si+ρi)(1)

溢出量主要与本地区吸收能力,两地区的知识存量差距,两地区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公式2、3)

Si=j=1,jinSij(2)

Sij=δiγije-(Gijδi-μi)2(3)

其中,Si是不同地区总溢出量之和,Sij表示地区i和地区j的溢出量。

变量解释及其选取:

λ:Verdoorn效应对知识增长的贡献率;

α:溢出对知识增长的贡献率;

δij:地区i对地区j的溢出吸收能力;

γij:地区i和地区j的距离因素;

Gij:地区i和地区j的知识存量差距,Gij=ln(ΚjΚi);

μi:追赶系数。

为了测度知识溢出吸收能力δij及计算的简便性与针对性,对模型进行一定的假设与限定:①设λ=0.1;α=0.05;μ=1。②知识增量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来衡量,采用索罗余值法进行测度。③ρi表示外生的知识增长率,本文用各省人均R&D支出衡量。很多学者在衡量外生增长率ρi时,往往用人均GDP或人均FDI值进行计算,这种代替是建立在GDP与FDI等在新知识产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基础上的,而人均R&D支出更能直接的反映对知识的投入,并将知识特性与经济指标进行了区分。④Gij反映了地区间的知识存量差距或者是知识能力差距,衡量知识存量的方法有分类法、永续盘存法、投入代产出法、统计指数法、熵权法等,各有利弊,且一直未找到完备的方法进行测度,故本文考虑直接测度知识存量差距,由公式(1),令β=1,用人均GDP差距近似代替知识存量差距,即Gij=ln(ΚjΚi)=ln(perGDΡjperGDΡi)。⑤对溢出距离γij的研究通常用地理距离与地理临近等方法忽视了经济活动在溢出中的作用,本文改进Daniel Kirchert[12]的经济距离公式为(见公式4)

γij=lnΤijAWijA+lnΤijBWijB+ΤijcWijc(4)

Tij:两地间的平均到达时间;Wij:两地间的每天班次;A、B、C分别表示区域间的铁路、公路、航空。考虑到科技人员的流动对知识溢出作用,而中国的公路主要以货运为主,本文只考虑铁路与航空运输,采用各省省会城市的铁路与航空运输时间与班次衡量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情况来反映地区间经济活动情况。

选取2001—2010年的数据,联立公式(1)~(4),求得各省吸收能力δi(见表6)。

5相关性分析

设主成分得到的吸收能力为KAC。

对KAC与δi原始结果进行散点图和相关性分析,见图1和表7。X1表示KAC,Y1表示δi,除个别点外,散点大致呈一条直线,且回归结果(见表7)t统计量较大,P值为0,DW统计量为1.7798,接近于2,结果显著且无自相关性。

注:***定义了 1%上显著水平

6结果分析

① 指标体系计算出来的吸收能力值与凯尼尔斯蜂巢模型下的吸收能力值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02,表明指标体系的建立较科学,切合实际,能较真实的反映区域的吸收能力水平。

② 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基本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一致。总体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知识吸收能力KAC值与δi值较高,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而东北三省位居中游水平,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知识吸收能力得分较低,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与科技投入与生产情况,其中陕西的知识吸收能力KAC值较高,主要因为陕西高校较多,从事科研的人员较多,δi在全国排名前列,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易于吸收溢出效应。青海省的KAC值较高,因消化能力和转移能力排名较靠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吸引外商投资从无到有,并不断做大,通过引进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变思想观念等推动了青海的科技发展,但是知识应用能力排名比较落后,青海等西部各省、自治区需要尽快的将投入转化成科技成果与效益。青海的δi值也高于西部大部分省份,说明对知识的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高。广东省的δi值较KAC值低,这与广东省经济发展模式有关,其主要以来料加工的外向型经济为主,对知识和科技的含量要求不高,虽近些年来有向重工业化和高科技化转变的倾向,但由于资源约束,发展成本较高,经济增长率也呈现了逐年下降趋势。

③ 从东中西部的吸收能力KAC值和δi值得到,吸收能力的不平衡性严重,东部均值最高,主要得益于贡献率最高的知识应用能力普遍较高,但标准差也最高,主要因为海南的KAC和δi与其他各省差距较大;中部发展最平均;西部除陕西、青海外,KAC值和δi值普遍较低,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摘要: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经济指标进行筛选分类,建立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指标体系,并分为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四个维度,且知识应用能力贡献率最大,根据中国省域数据求得区域吸收能力,并与凯尼尔斯模型溢出吸收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指标建立较科学完备;两吸收能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吸收能力不平衡性严重,中西部有待提高,东部吸收能力较高主要来自其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知识吸收能力,凯尼尔斯模型,不平衡性

参考文献

[1]Drucker P,Ferdinand P.Post-capitalist society[M].Oxford:OxfordPress,1993.

[2]Kim L.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8(9):506-521.

[3]Cohen W,Levinthal D.Absorptive capability:a new perspective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1):128-152.

[4]Nieto M,Quevedo P.Absorptive capacity,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knowledge spillovers,and innovative effort[J].Technova-tion,2005(25):1141-1157.

[5]Yang J,Rui M,Wang J.Enhancing the fi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A study of high technologyfirm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36):305-317.

[6]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bil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185-203.

[7]M C J Caniels.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h:re-gional growth differentials across Europe[D].2000.

[8]Uwe Cantner,Andrens Pyka.Absorbing Technology Spillovers:Simulations in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Industry and Corpo-rate Change[J].Oxford University,1998:369-397.

[9]Klaus Wersching,Agglomeration in an Innovative and DierentiatedIndustry with Heterogeneous Knowledge Spillovers[D].2005.

[10]Yoguel G,Novick M y Martin A.Production network linkages,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social management technologies.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pplied to the Volkswagen case in Argentina[R].Danish Research Unit Industrial Dynamics(DRUID):E-lectronic papers,2001.

[11]Arrow,Kenneth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155-173.

篇3:中国技术吸收能力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相关理论,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进行研究,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技术能力;知识演化;消化吸收再创新

一、问题提出

我国提出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相比较,由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有风险小、见效快,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生产技术能力等特点,因此被我国企业广泛采用。我国企业在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生产技术能力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大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高,出现了重引进、模仿而轻创新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技术追赶陷阱,这是与技术引进的初衷相悖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技术引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增强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企业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知识演化的结果,本文在二次创新理论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能力与知识演化相关理论展开研究。

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点

二次创新是指企业以原始创新者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跟随率先者的足迹,充分吸收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引进购买或反求破译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参与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活动。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引进阶段、消化吸收阶段和创新阶段。

1,技术引进阶段。根据我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暂行条例》,技术引进是指通过国际技术贸易、科技合作等途径,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从国外获得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所需的先进技术。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可以节约自主研发的费用,弥补企业研究开发力量的不足,少走弯路、节约时间,迅速拥有和掌握先进技术设备,形成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生产方面的技术差距。

2,消化吸收阶段。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使引进的技术适应企业环境。使企业适应引进的技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引进技术的潜力。企业消化吸收过程主要包括设备工艺重组和国产化两个阶段,设备工艺的重组主要是通过对引进技术设备或工艺相关环节的分析总结出其中的技术核心点,对于不适应当前生产环境的部分加以整合再造,使得引进的技术设备更加符合当前生产的需要。而国产化则是通过引进技术和原有技术结构的相互适应,在不失去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凭借国内已有的原材料和其他资源,将引进技术逐步过渡到自行生产阶段,使企业的产品和工艺设计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

3,再创新阶段。再创新阶段企业利用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提升的技术能力,结合内外部研发网络,建立了新的产品技术平台,实现创新。根据技术知识的来源,这种新的产品技术平台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平台和突破性创新平台。渐进性创新平台就是指新的技术平台知识源于引进的技术。突破性创新平台是指在突破引进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产品技术平台。

三、企业技术能力和知识的演化轨迹

1,企业技术能力演化轨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个阶段是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外在表现形式。赵晓庆、许庆瑞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轨迹进行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仿制能力、创造性模仿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仿制能力是根据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操作和维护生产设备所具有的能力;创造性模仿能力是在现有的技术平台和核心技术构架内,对原有设计进行创造性的模仿或重新设计,以适应新的市场需要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通过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新产品的能力。

2,企业知识演化轨迹。从自主创新过程角度考察,企业自主创新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充分利用旧知识产生新知识,并调动企业各方面技术能力将新知识物化为现实的生产技术系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高效率生产的过程。因此研究技术能力上升的最基本的工具就是知识,

根据知识划分的标准,知识可以分为Know-what、Know-how、Know-why和Know-future四种。企业知识的演化就是这知识由Know-what到Know-future的上升过程。

同时企业知识的演化过程还突出表现为知识的创新,凡是能够转化为可以由组织所共享的显性知识的过程,都可称为知识演化。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SECI模型,通过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描述揭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演化的内在机理。

四、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

1,模型设计。

(1)前提假设。由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起点是技术引进。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企业技术引进一般以购买机器设备、购买专利、人才引进等为主要方式。为了便于分析,同时也符合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实情况,假设企业以机器设备等硬件技术的引进作为技术引进的起点,同时假设企业的技术引进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多次完成的,在引进硬件技术后还需要进行专利购买或人才引进等软件技术的引进。

(2)技术引进阶段。技术引进阶段,根据引进技术不同类型,把引进技术阶段分为技术引进1和技术引进2,以引进机器设备为主的硬件技术引进技术定义为技术引进1,以购买专利和人才引进为主引进的软件技术引进定义为技术引进2。

(3)消化吸收阶段。根据技术引进企业消化吸收对象的特点,把消化吸收分为二个阶段。分别是设备工艺重组阶段和国产化阶段。根据前提假设企业以机器设备引进为技术引进的出发点,所以消化吸收l对应机器设备的消化吸收即设备工艺重组阶段:消化吸收2对应国产化阶段。

(4)自主创新阶段。在自主创新阶段根据创新的自主程度也分为两部分。在企业技术没有摆脱引进技术的限制的时候属于创新1,如果企业摆脱了引进技术的束缚,自主建立全新的技术平台则属于创新2。

2,模型解释。

(1)技术引进过程。技术引进过程包括技术引进1和技术引进2,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角度分析是这一过程就是企业仿制能力阶段,从知识演化角度看是知识从Know-what到Know-how的过程。

技术引进l主要是指机器设备的引进,机器设备的引进可以直接形成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但是由于这一阶段仅仅处于引进的技术设备的使用,企业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引进的技术设备,所以这一阶段在企业技术能力演化轨迹上对应仿制能

力的形成。由于企业处于仿制能力阶段,企业技术能力水平还不高,为了实现消化吸收过程,企业还需要再次进行技术引进,也就是技术引进2软件技术的引进。技术引进2与消化吸收1过程重合。这是因为在前文关于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中认为,在仿制能力阶段不但包括设备的使用,还包括对技术平台的调整使之与环境相匹配。在技术引进l阶段,企业的工作重点在引进技术的使用,到了技术引进2阶段就需要软件技术引进来协助技术平台的调整工作。这种对引进技术调整的工作就是技术消化吸收的过程中的设备重组过程。

从知识操作的过程分析,在技术引进1过程,企业机器设备引进属于企业外部显性知识进入企业内部形成企业内部的显性知识,员工在工作中通过程序化学习,即干中学的方式获得引进技术的隐形知识,实现了外部显性知识被企业内员工的吸收,是SECI模型的知识内化过程。从知识演化的角度看此阶段属于知识Know-what的过程。在技术引进2过程,企业不但需要引入外部显性知识,还有必要通过引进外部隐性知识帮助企业进行消化吸收1的进行。外部隐性知识进入企业通过组织工作,隐性知识转移到组织其他成员身上,这一过程是通过共享经历传播隐形知识的过程,属于SECI模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隐性知识在传播后通过技术平台的调整改造使隐性知识深化和显性化,属于SECI模型中的外部化过程。因此在这一阶段实现了知识从Know-what演化为Know-how的过程。

(2)消化吸收过程。消化吸收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在此阶段企业研发能力开始在整个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首先从消化吸收的角度分析消化吸收l。企业在技术引进2的基础上开始对技术进行l消化吸收,根据假设在技术引进1主要是引进机器设备,则在消化吸收1阶段企业主要针对机器设备进行消化吸收,通过对引进技术设备相关环节的分析,通过反求工程的方式总结出其中的技术核心点,对于不适应当前生产环境的部分加以整合再造,使得引进的技术设备更加符合当前生产的需要,这就是设备工艺重组阶段。人才的引进在消化吸收过程起到了加快消化吸收速度的催化剂作用。由于对于机器设备的消化吸收决定了企业模仿能力的强弱,因此属于企业技术能力中仿制能力阶段。消化吸收2对应国产化阶段。国产化的关键是引进技术与原有技术的融合,即新、旧技术的结构相互适应。并形成有新质的技术结构过程。工艺设备重组和国产化过程虽然仍以维持引进产品的性能进行工艺创新为主,但它们是对引进技术的创造性模仿和重新设计,因此属于企业技术能力中的创造性模仿阶段。

从知识操作过程分析,这一阶段演化的路径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通过技术积累的显性知识向隐形知识转化,并且这一转化过程伴随着隐形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最后隐性知识必须转化为显性知识才能实现设备工艺改造和国产化的成果。从知识演化角度分析,在消化吸收1和2阶段,企业已经实现从技能知识的积累到深入了解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的过渡。已经从Know-how演化到Know-why阶段,企业开始对引进技术进行科学的理解。

(3)再创新过程。从创新的角度看消化吸收2,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企业在之前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积累基础上增强了自主研发的强度,逐步向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渡。因此,此阶段与创新1阶段相重合。但是此阶段的技术创新还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引进技术的“功能性理解”没有脱离引进技术,所以还属于技术能力中的创造性模仿阶段。创新2阶段即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企业经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阶段,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知识的演化。克莱因和罗斯伯格认为由于学习具有很强的积累性,从而导致动态报酬递增,新技术就来源于这种学习过程,特别是来源于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被分享和传递的新知识的过程。这就是一个组织内自下而上的创新过程。从企业技术能力角度看,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逐步摆脱引进技术的束缚,在全新的技术平台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是全新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知识操作角度分析,这一阶段的主导模式是关于自主创新的隐性知识形成及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在这一阶段技术实现了从线性发展到非线性发展的变化,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需要自己摸索,需要更多利用外部资源,如与国际大公司组成技术联盟或与各大研究机构组建研究中心等。企业在此阶段以战略性学习为主。战略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网络中学习”和“预测未来学习”。到此阶段,知识需要从Know-Why演化到Know-Future。

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理的启示

1,必须重视人才的重要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以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广应用作为一个整体的。如果只注重和强调局部环节和工作,必然影响到最终创新的结果。人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中,都离不开人员的参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视为企业知识的特定的组合方式。这些知识的组合具有路径依赖性,并且这些知识是以一定逻辑关系组合到一起的对这些逻辑关系其他企业甚至企业自身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技术引进企业很难较快和全面的复制引进技术。另外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涉及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由于隐性知识难以表述和编码,因此很难转移和复制,专业人才作为隐性知识的载体,对隐性知识的转化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企业必须重视研发力量的培养。弗里曼认为,新技术的产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新知识上“无形”投资及其消化吸收。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就是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因此必须有研发活动的参与,并且随着消化吸收程度的加深研发力度也逐步加强。企业自身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研发机构,消化吸收就无从谈起。企业在培养自身研发机构同时还应该积极与社会研发力量结合,形成更广阔。更深化的研发网络。

篇4:中国技术吸收能力

1技术学习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

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一般要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引进模仿时期, 主要是选择、购买国内外的技术, 实现技术转移。第二个时期是创新模仿时期, 这一时期是技术的储备和技术知识的积累过程, 强调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革新, 使这种先进技术为本国真正所拥有。第三个时期是实现技术创新, 企业告别以往引进为主的被动依赖阶段, 转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阶段。本土企业技术能力成长, 是通过国际技术转移获得技术, 然后进行技术学习来消化吸收和加以改进, 使自己的技术能力得到积累。随着技术能力的增强, 我国获得技术的起点不断提高, 有可能获得更先进的技术, 并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技术来源, 并最终有可能总结、开发出新的技术, 向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冲刺。

因此, 从企业技术进步发展的一般过程, 我们发现企业技术能力的增长是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不断积累的一个动态过程。企业之间的创造力的差别主要来源与企业所拥有的先备知识的差别, 而先备知识的增加, 必须建立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增加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影响江苏本土企业学习吸收能力的因素

2.1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

国外的研究表明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的学习、增进吸收能力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创新作用。而企业在研发活动上的投资, 会有助于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 而新技术知识的产生, 又有助于强化其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越强, 则越有利于新技术的吸收与引进。就目前来看, 江苏省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偏低, 2005 年企业用于国外技术引进和购买的经费共51.17 亿元, 其中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费用仅占14.58% , 企业多数创新活动处于跟踪模仿或配套技术的开发上, 自主开发核心或关键技术的能力较低。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的10家企业, 2005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9%, 不足以支持对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十五”时期江苏发明专利申请数在全国居第六位, 没有构成中国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 企业研发能力明显不足。

2.2本土企业的人力资本

许多实证表明, 江苏省企业要想从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中获益, 其人力资本水平是关键。只有当企业的人力资本达到最低限度的要求水平, 才能增强学习吸收的能力, 才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江苏不仅是经济大省, 同时也是科技大省, 高校和各类科研院所就有上百所, 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但同时我省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很多被局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 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出国基本上被留在学校做研究学毕业生, 即使出来创业一般都往上海、深圳和北京跑华为、中兴等一些国内顶级科技企业的不少技术负责人, 不是由江苏培养的, 就是从江苏出去的。有的著名科技企业, 乘兴而来, 落户后确举步维艰, 人才的缺乏和流失使江苏技术引进后的学习、吸收困难, 缺乏创新的原动力。

2.3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关联的强弱

东道国当地上、下游配套企业与跨国公司形成的关联效应同样是构成吸收与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江苏苏州地区集中了通讯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当地具有良好的配套产业群。从而具有良好的吸收与学习的“聚集效应”, 同时, 如果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微弱, 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飞地工业”, 或者说其中间产品来源于国外, 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那么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只是充当了一个组装中心的功能, 虽然这些跨国公司往往具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但是完全为外资企业自身所拥有,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则无法学习和吸收。

2.4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

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的技术差距越大则它与当地企业建立后向联系的难度也就越大, 如果当地人员的通用知识与跨国公司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 培训技术人员的成本太高, 跨国公司也许会从其它地区派出而不是在当地培养。如果当地企业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形成彼此间的配套合作关系, 跨国公司觉得培植当地供应商的成本太高, 从而选择国外进口中间产品, 国内企业失去学习的机会。江苏本土企业由于学习与模仿能力不足而无法从外商技术溢出中得到全部或部分好处。

3构建本土企业技术学习吸收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3.1构建本土企业技术学习吸收机制的基本思路

首先是技术获取, 这是技术与市场互动过程的开始, 通过引进具有发展前景与实用价值的技术, 进行适应性的学习, 从而掌握所引进技术的方法与原理, 生产出无差异、标准化的产品。一旦获取性学习成功, 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就可以迅速在国内扩散, 在此阶段新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又会刺激本土企业内部的技术努力, 并开始生产差异化的产品, 其表现形式是对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其次是当本土企业己经成功地对国外成熟技术进行了获取、消化和改进后, 就可能对发达国家里位于转化阶段的、具有更高水平的技术重复上述过程, 这一阶段的技术重点是创造性模仿、产生相似但具有新的功能特征的产品。最后如果上一阶段获得成功, 某些产业就可能最终累积到足够的内部技术能力, 以产生位于流动阶段的新技术, 从而挑战发达国家的企业。此时, “创新”是这一类产业中的流行词。

3.2本土企业建立技术学习吸收机制的建议

3.2.1 重视和坚持本土企业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的学习路径

从江苏技术发展的实际来看, 技术的主要来源是国外技术, 江苏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也包括外资企业。目前, 我省企业在创新资金和技术资源方面尚面临严重紧缺局面, 技术学习的战略选择应该面对现实, 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紧缺的资源, 并有助于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 产出理想的结果。这是江苏科技状况的基本事实, 这应当成为我们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因此, 江苏需要大幅度地获得、引进、利用全球知识资源, 经济全球化为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应当对技术创新有更新理解和认识, 必须更加积极开放, 用“贸易赢余”购买全球知识技术资源。但是, 从当前的情况看, 江苏并没有成为世界上的知识购买大国和知识进口大国。基于这些基本情况, 作者提出, 强化本省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 即实行“开放式的技术追赶”, 这是实现科技跨越发展的基本条件。

3.2.2 优化企业技术学习吸收的制度基础

目前在转型经济的大背景下, 很多本土企业因其产权制度缺陷、行为缺陷, 从而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复杂适应性主体。在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 企业自身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等内在制度的进化是企业成为复杂适应性主体的关键变量, 它们从系统制度层面制约着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及技术选择的行为。因此, 我们要从从获取动态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统领中国企业的整体制度构造。

3.2.3 建立支持技术学习的激励机制

适当的引进一些高层次的处于发展和流动阶段的技术, 则可以增加企业学习的动力。在技术吸收关键环节, 企业尤其需要对员工进行学习的激励, 鼓励消化创新, 形成优良的学习文化和风气。因此,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团队精神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用显现无疑。要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包括诱导、激励、推进机制等, 来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潜能。在实际操作上, 以对技术创新人员的物质奖励、价值观认同、人格尊重为基础, 以企业内部公关和外部科技人员联合公关为纽带,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 并逐步完善创新动力机制。

3.2.4 重视人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是培养研团队, 壮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大力推进科技人才创新活动, 实施优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培育和形成多层次的创新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着力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大力培育自主创新意识强的企业家。第二, 加大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健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重点引进广东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特别是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优秀创新人才。完善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及配套政策。建设好留学生创业园, 以项目引进促进优秀人才引进。第三, 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诚.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J].南开经济研究, 2001, (3) .

[2]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 2000, (8) .

[3]李平.技术扩散中的溢出效应分析[J].南开学报, 1999, (2) .

[4]赖明勇, 包群, 阳小晓.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2, (3) .

[5]Andrea Fosfuri, Massi mo Motta, Thomas Ronde, Foreign DirectInvest ment and Spillovers through Workers Mobility[J].Journal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3 (1) .

篇5:中国技术吸收能力

【摘 要】人力资本在进口关联R&D溢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人采用了人力资本与进口贸易R&D溢出存量的交互效应分析法,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在进口关联R&D溢出中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 、进口贸易、 R&D溢出

一、引言

进口贸易R&D溢出作为一种外部技术获得,隐含或物化在其中的知识技术往往是相对复杂的,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并不是自发的,要充分发挥这种技术溢出效应关键是要与接收国的吸收能力相结合,Cohen和 Levinthal(1989)首次引进吸收能力的概念,它指的是认识模仿利用外界环境中的知识的能力,之后一系列的研究开始通过国内吸收能力来研究国际技术溢出(这始于一个观念即不同的国家获取国外技术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些研究中有的是用人力资本来衡量,有的是用R&D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或者市场化程度来衡量,而人力资本是迄今为止最被认可的吸收能力指标)。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

ln Qit=a0+a1ln Kit+a2ln Lit+a3ln IMit+a4ln RDit+a5ln Hit×ln IMit +εit

其中Q为产生;K和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IM为进口R&D溢出存量指标;RD为本地研发投入水平;H为人力资本水平;i和t分别代表地区截面和时间

样本实证分析中所使用样本为2001-2013年中国28个省份,澳门、香港和台湾由于数据资料原因未予考虑。此外,为了保持口径统一,将重庆数据合并到四川省。 数据资料主要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OECD数据库、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实际GDP产出。本文以2005年为不变价选取各省的实际GDP作为指标。劳动力指标,以从业人员总数代替劳动投入。资本存量,以永续盘存法进行测算。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是按照(Lichtenberg&Potterie)方法计算的贸易伙伴国的R&D存量进口份额加权投入;人力资本,本文以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度量;国内R&D投入,以当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

三、结果及分析

结果如表所示:通常而言,在进行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时,常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但是当解释变量存在内生性时,其参数估计的效果往往是有偏的。考虑到解释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生性。因此,采用工具变量法(IV)或者广义距估计(GMM)较为合理。本文使用了系统GMM方法

由表可知,全国层面上。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的回归系数符号均显著为正,系数值0.301。这说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有利于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对于人力资本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交互项的回归系数,采用系统GMM的one-step和two-step均显著为正,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768,说明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提升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果,它是充分吸收和利用发达国家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是说,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果不仅取决于技术含量的多少,还取决于东道国的以人力资本衡量的技术吸收能力。其他控制变量对能源效率也有显著影响。资本、劳动投入与国内R&D投入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资本、劳动和国内R&D投入均有利于东道国经济的提高。这一结果,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回归中也得到了验证。

四、 结论

本文以2001年到2013年中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研究了进口贸易R&D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传统文献的不同,本文考虑的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东道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即人力资本时,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当考虑人力资本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乘机项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时,其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这一结论表明,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是决定进口贸易的R&D溢出效果的关键。因此,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开放力度和深度,大力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提高进口技术的档次,以便充分利用我国当前较为丰富的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促进我国各地区的技术和产业升级。

第二,进一步加强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合理配置人力资本结构,积极吸收外来技术红利。

参考文献:

[1]Cohen, W.M., Levinthal, D.A., 1989.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 Econ. J. 99, 569-596.

[2]Lucas, R.E.,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Monet. Econ. 22(1), 3-42.

作者简介:

吴飞(1990—),男,汉族,山东济宁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上一篇:学习红军精神下一篇:2024公司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