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2024-04-27

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共14篇)

篇1: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总结

一、总体情况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浓厚教学教研氛围,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我校4月2日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旦正草和卓马吉两位位骨干教师纷纷走上讲台,展示了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全体汉语组教师参与了听课和评课活动。

二、突出亮点

本次活动参与度高,效果好,氛围浓厚。所有授课骨干教师都能课前精心准备,课上认真组织教学,课堂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坚守课堂有效性”等种种新课程改革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过硬,效率高,理念新,总体可谓精彩纷呈。

试举:卓马吉老师的课以教师为主导驾驭课堂、启发点拨、挥洒自如。课堂侧重于语言分析,与学生探讨语言的准确性。她引领、启发学生阅读文本、质疑文本,由扶到放,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学习小作者抓鱼的过程,抓住描写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的特点,细腻分析,做到了不动笔,课堂上收放自如,极具大家风范;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教师出示的学习问题统领全篇课文的分析,提纲挈领,引出课文的思想情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最后的对话表演从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身上我们听到了虽然还显稚气的声音中分明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看到了讲台前略带笨拙的动作中分明带着自己超脱于文本的创新。由此我们可以笃定卓老师平时的课堂也必定是有效的课堂。

旦正草老师的《春天真美丽》从课题入手,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同时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可

谓一举两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抽丝破茧,逐步理解了春天这个季节的特点,儿歌中小朋友欢快嬉戏的热闹场景娓娓道来,学生在活跃的思考中完成一次学习和探索的历程。旦老师课堂上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层次,而且没有说教式的评价而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

3、基本做到了在教学活动中过程与结果并重。

这次的骨干教师示范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节课基本上都创设了比较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时间,重视了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的过程性体验,同时也关注并较好的落实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特别担心,一旦课上留给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和时间,教学时间不够用,课堂教学中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很难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从这次的几节课来看,只要把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尊重和落实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老师及时有效的发挥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完全可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双落实。

4、灵活处理教材,用教材教,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参考教参,而又不完全听命与教参。

本学期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引入了“预习学案”,还对每个单元的生字学习进行了整合。这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她这节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们已经结合老师提供的预习片子进行了自学,然后课上进行交流,学生们已经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了一些了解,这样的课堂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而且也给了学生更长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时间。同时我们还看到,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也比以前更扎实了。

四、值得探讨的几个话题

以下几点想法不一定是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是一定是我们所有老师今后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小组合作或同桌互学中,怎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感觉个别课上老师们对学生的关注面还是不全,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上,我们在关注发言较多和比较活跃的学生的同时,更要关注班上的中差生,关注那些在小组中发言较少的学生。由于现在的班容量都比较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哪个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或同桌互帮互学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或同桌互帮互学的方式对于发挥每个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使用这种学习方式时,有些问题老师一定要注意。比如,个别好学生代替全组同学,我们常说的一言堂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困生不积极,自主学习对于学困生可能困能更大。我们怎样尽量避免以上问题的产生值得思考。

2、个别课上反映出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坚持不够,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还有待提高。

比如,学生的朗读水平,比如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等。这次课,整体感觉,在有些方面,年级越高,表现反而还不如低一点的年级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感觉原因应该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们越大,往往老师们在习惯的培养上就想多放手一些,总想依靠学生们的自制力去自己调整一些不好的学习行为,而且往往高年级的学生一旦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纠正起来难度也就更大,还有高年级老师关注知识的学习大于对学习习惯的关注度,因此造成了我们看到一些高年级的行为习惯还不如低年级学生做的好。注明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重中之重是养成教育。关于在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哪些学习习惯,网上的相关内容特别多,老师们可以自己查找,然后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思考自己在培养习惯这方面下了多少功夫,取得了多大的成效,有哪些习惯的培养工作坚持的比较好,还有哪些需要努力。

2014年4月3日

篇2: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骨干教师示范课感想

新学期,学校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看到各位老师侃侃而谈,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我非常的羡慕。

语文老师的课,有种徜徉在语言之海的感觉,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学生和听课教师的丰富体验;数学老师的课,思维缜密,一步步,像是引导者你在迷宫中穿梭,最终有豁然开朗之感;英语老师的课,活泼生动,紧随时尚潮流,课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物理、化学、生物老师的课,实验设计精巧,学生展示自如,趣味横生的同时,又引人思考;历史、思品课,纵观古今、热议时政,碰撞思维的火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地理课堂,如背上背包去旅游,天气变化,慢慢捉摸,风土人情,一一感受;信息课上与科技对话,一点点把心中的梦想变成屏幕上的图画;音乐课上,音符飞扬,就像春日里暖暖的阳光,让人通体舒泰;体育教师要求严格,学生身姿矫健,游戏中学会动作,配合默契,加深友谊。老师们针对学生的情况,量体裁衣,优选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变得异常精彩。

闲暇之余,也思考自己的教学,对比之下,发现我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要吃透课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融入整个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很重要。在平时的备课中,我比较关注的是课堂过程的设置,怎样才能有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殊不知,这一切的设计都要以课标为前提,把课标弄透了,才能真正的有的放矢,把握住一堂课的主动权,加上自己的加工,课堂才能有独特性。此外,上课之前还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足够的准备,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其次,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孩子,课堂上孩子们的语言和思维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作为,教师,要敢于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并且要有一定的调控课堂的能力,把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恰当的整合,让学生不“跑题”。另外,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磨砺,在尝试中积累有效的经验。

篇3: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一、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中协同教研形成机制

1.组织制度的保障机制

组织制度是保障农村骨干教师协同教研的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龙圩区骨干教师协同教研过程中建立了严密的管理和学习制度。首先在学习培训制度上,每双周的星期五上午为龙圩区第一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进行协同教研活动时间。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学员参加自治区及梧州市教科所举办的教研理论学习,组织龙圩区教师进行专题理论讲座。在协同教研的设计和实践中,划分和明确了三级职责,分为片区领导小组、协同工作小组以及协同行动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责任。另外,还落实了科研的过程管理,将制度落实到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在领导引领、骨干带头、教师全面参与的教研氛围中,让教师有目标,有学习的榜样,并且在协同教研中共同成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在良好科学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中逐渐形成。

2.专业修炼的活动机制

在实施协同教研活动中,以学校和教师发展为切入点,多轨并行实施协同教研活动。以乡镇为单位不断完善教研活动形式,立足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通过实施多种形式,拓展教师协同教研的形式和渠道,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讲座形式,变为丰富多彩的专题报告、集体备课等形式,实现了骨干教师与教研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改变了教师在协同教研中的被动地位。在协同教研展开的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课例研究、专题论坛等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协同教研活动,显著提高了教师的协同教研能力。龙圩镇在2015年秋学期在龙圩镇中心校开展的“有效教研活动”,以三年级教研组为单位,首先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备课由备课组长统一负责,做出相应的指导;其次,严格按照操作的规范,备课组长为骨干教师挑选学期中的重难点课程,制定备课计划;然后同学科教师相互交流共享,提出教学方案;最后将自己独特的备课教案在教研活动中展示出来。

3.专业反省的提升机制

在开展协同教研活动中,必要的反思和总结是协同教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协同教研中阶段性的反思和总结能够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关注于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教研活动以及教师的参与都有详细的方案,课后教师根据教研活动反思总结。协同教研实施中还定期召开学校的总结经验会,具体讲述协同教研的实施概况,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以及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最后以书面报告、简报的形式在会议上教师们共同交流和共享。共同体学校能够借鉴彼此的经验,同时还能够针对各种问题认真的反思自己的得失,提出今后改进的方案和措施。定期的总结能够实现相互的借鉴和交流,能够在协同教研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龙圩镇每学期都由镇中心校指定两所学校,由骨干教师牵头,在全镇范围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囊括了观摩优质课、评课、异校教研交流等活动。

二、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中协同教研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实现教师工作方式的变革,尤其注重农村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更要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和协作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因此构建农村骨干教师协调研究机制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转变领导观念

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教研的形成需要学校行政层面的大力支持,这也为教师协同教研发展中提供充足的资源。因此学校要转变领导观念,发挥领导的带领作用,为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前进的道路。首先,农村地区学校的校长要与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教师群体中起到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其次,校长适当放宽权利,确保教师专业发展中协同教研的顺利进行。适度的放松权利能够实现教师和校长之间协同发展,保障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再次,校长要培养教师领导者。校长要帮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使得骨干教师在培训中获得发展的机会,掌握专业的自主权利,这样也为骨干教师协同教研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支持。

2.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协同教研形成的动力,为农村骨干教师的的合作和交流注入了一种凝聚力和方向感,进而发挥教师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协同教研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座谈会或者实践参观的方式增强骨干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将骨干教师的价值统一起来,在协同教研中建立起共同的愿景。首先要保障协同教研的教师共同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够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实现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其次,共同愿景作为个人意愿的组合体,能够实现协同教研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进而保障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共同愿景一旦形成将会凝聚成员间的力量,成员为了实现共同愿景,就会努力发挥自身的价值。实践证明,拥有共同的愿景能够有效的推动合作和交流,实现骨干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3.重塑教师文化素养

教师文化作为教师价值的导向和思维方式的有效整合,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培育自然合作文化。在协同教研的形成过程中要按照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间的差异促进共同体的形成,将平等、协商和协作的原则贯穿在教师的团结和合作当中,提高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协同教研培养宽松的氛围。其次,在学校的活动中发扬民主精神,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组织环境;最后,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教师间形成的是一种消极的竞争和对抗性的合作态度。因此学校应当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一种激励性的文化环境,努力促进每一位骨干教师的成长,从而满足教师个人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

4.重视项目任务引导和活动设计

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教研的形成要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实现教师协同教研中成长。教师群体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直接影响因素。教师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需要外界的激励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潜能。这种外部激励能够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作为一种动机。因此学校可以在教师课题研究、案例讨论和项目评比中推出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通过活动和任务的引导激励能够让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有助于教师主动性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中协同教研的形成基础就是对话协商式的活动,进而提高协同教研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学校可以在协同教研中改变教师集体学习时被动、孤立的局面,同时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研讨沙龙、教师论坛等,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共享平台。另外注重有效利用现代网络手段以及社交网络沟通平台为教师协同教研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

5.建立专家专业引领机制

如果教师专业发展协同研究仅限于本校教师和经验层面的交流,就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创造性,造成思维的禁锢,难以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失去了协同教研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要保持教师专业发展协同研究的持续性,确保教育专家的广泛参与,发挥引领的作用。在教师专业发展协同研究形成的过程中,要发挥专家的监控作用,确保协同研究的进程和顺利展开,为协同研究提供最新的教育研究前沿,启发教师的思维,让教师在协同研究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实现通力合作。

6.培育专家型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推动协同机制形成的重要基础,当前在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要采取措施鼓励或者推动骨干教师群体内部的社会互动学习,鼓励骨干教师的带头和模范作用,确立专业支援制度,这对于教师协同教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和沟通渠道的不断扩展,教育决策的透明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教师了解教育政策和最新的教学研究动态已经不是难事。因此在教师协同教研形成的过程中选拔一些在专业实践教学上出众且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同时具备最新的教育教学政策研究的骨干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从而带动本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辐射到其他的学校中,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教研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也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协同教研的发展中要提供充足的保障机制,构建共同的发展愿景,合理设计,专家引导,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坤亮.何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十四份“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列表”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1):39-46.

[2]赵庆英.论生态取向的合作式教师专业发展——日照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8):41-45.

[3]杨海燕,李硕豪.回顾与前瞻: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十年——基于2005-2014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J].中国大学教学,2015,12(4):81-86.

篇4:教研员如何培养骨干教师

一、创建了“一托二”名师工程

为了培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在教研活动中我细心揣摩,创建了“一托二”名师工程。就是一个特级教师托起两个骨干教师,起到专家引领骨干成才的目的和作用。北京市有七位音乐特级教师,我千方百计地把他们全部请过来,做骨干教师的导师,5位特级教师与10名骨干结成师徒,特级教师亲自指导骨干教师备课、讲课,研究教学,多少人羡慕这一笔难得的教育财富啊!欣慰之余,倍感责任重大——小学音乐众多的教师还在初级、合格的位置上,怎样使他们成为优秀教师?这是目前我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四种方法培养青年教师

好教师是好学校的灵魂与根本。房山区小学音乐教师有152人,骨干教师非常少,为了培养教师,实践中我认真学习,悉心揣摩终于创造出四法:“科研法、授课法、写作法、竞赛法”培养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这个办法非常奏效,成功地培养了23名骨干教师,3名学科带头人,26节课获市级奖励,50多篇论文发表市级刊物上。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有3节我指导的音乐课;北潞园学校彭海昆老师唱歌教学《不再麻烦好妈妈》;四零一小学陆爱红老师《蓝色的雅特朗》合唱教学;良乡三小王杰老师《牧场上的家》唱歌教学,收录到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文丛《新课程下专题课例研究》(2003-2004)刊登了我指导的《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教学案例及教学评析文章。我指导的良乡二小王丽葵、张海燕,南尚乐中心校隗和刚、周口店中心校陈翠芳老师、房山二小王维莲等6名教师的创新教育论文获全国第三届音乐教育论文三等奖,居全国榜首。

科研法:教育科研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把科研看作是一个教育研究的磁场,靠这个巨大的磁场把全体教师吸引到科研中,让每个教师通过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博采众长,大胆研究。

授课法:在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我指导青年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熟悉大纲,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把握教学机制。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情感;培养教学能力。手把手指导备课、讲课、强化教学基本功,他们由学着教过渡到教学。理清教学思路,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了指导教师授课系列化:一听教师授课,二听教师教学设计,三听教师自评与反思。四听我有针对性的说课、评课,根据具体情况做简易的教学讲座。把音乐教学作为一种美的享受。

写作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大教师生活经验十分丰富,但是连一篇好的论文都写不好,干工作拼命三郎,写文章无从下手。针对此现象,我向教师推荐优秀书籍,举行专家讲座,开展如何撰写音乐论文专题研讨。每个学期搞教学随笔、论文交流、论文评选等活动,把水平高一些的教师组成写作指导小组互助学习。

竞赛法:是促进教师学习与提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从1999年至今连续六年举办了青年教师五项全能基本功大赛,包括钢琴,声乐、舞蹈、弹唱、编制教案。全区有100多人参加过大赛,有12人参加过北京市基本功大赛。1999年4月北京市举办所有学科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笔试、编制教案、钢琴弹唱、借班级上课、舞蹈五项全能。

篇5:骨干教师示范课报道

——我校语文组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报道:于春华

为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高寺巷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树立新的文体教学理念,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探索、实践语文学科“和雅课堂”教学课型,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市区级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本次活动是语文组文体教学研究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教研主题为记叙文。7位语文骨干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分别做了精彩的教学展示。

刘文杰老师执教的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刘老师在课堂上善于把握课堂节奏,衔接自如,时而疾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如磁石一样引得学生饶有兴趣地品味语言,使得学生得到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充分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探究三个核心问题时,刘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抓住了关键的语段,还关注了标点符号,使得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体会司马迁的发愤图强,忍辱负重,学生学得比较扎实有效。

于春华老师是一位热情阳光、教态亲切、语言简洁、富有童趣、很具亲和力的教师,她执教的《难忘的泼水节》轻松明快,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是一堂自然清新、本色的语文课。课堂上时时迸发出的惊喜,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钱慧老师的《第八次》引导学生抓住“空白”进行角色体验。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的表演、个性化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钱老师机智的课堂点拨、巧妙的引导、及时的鼓励使整堂课环环相扣,精彩不断。

姜红霞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姜老师善于把握故事结构和学生的情感变化,没有从传统的为什么盗火、怎么盗火、盗火结果如何导入新课,而是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普罗米修斯的机智勇敢、坚强、极富同情心的英雄形象,在一个一个教学环节中越来越丰满,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激发起了学生的正义感,深化了主题。

罗小平老师的《秋天》,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用自己独到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知识内涵,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教师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

李茂老师文化底蕴深厚,每个教学环节都在设计与非设计之间,课堂上教师的收放自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都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特别在不同程度的阅读指导下,让每个学生逐步悟出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回顾刘晶老师《詹天佑》的教学过程,那是一种“耐心等待、自然绽放、不加雕琢”的美。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得体。整节课娓娓道来,犹如一条潺潺的小溪静静地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不会感到任何压力,自然能够畅所欲言。

篇6: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按计划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活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高度重视,组织有序,通过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较好的提高了任科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在本次活动中,讲课的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材、教法和学法研究等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听课活动结束后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本次活动在教师队伍中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交流了教学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了教学先进经验,较好的调动了任课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为我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下面结合本次示范课,就目前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问题的研讨,谈一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以期待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授课教师高度重视这次活动,对自己的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他们的敬业精神,确实为我们的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

2、新课程理念在授课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高丽霞老师的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着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分层次教学、任务型教学、情景探究等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知识传授来说或迁移或自然生成,绝不是灌输,使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难点的把握很有 效果。

3、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授课教师的课件设计和制作都很有功底,对本节的知识传授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作用。骨干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让老师们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向40分钟要效益的。我所听到的课,都能体现出高效教学的要求,更为可喜的是,实施过程中能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整堂课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进行。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把握住教材的重点,根据学科特点和用知识点进行能力训练,这是本次示范课表现出来的又一个突出亮点,由“知识中心”向“能力核心”转变的观念已逐渐被教师们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注重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出发,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问题情境组织和开展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重新构建,大胆取舍整合,把自己形成的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作为一种资源传递给学生,成为了课程资源的构建者。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首先从理念上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有“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观念转变,能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胆放手,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获取知识和结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交流与合作意识及综合的学习能力。

4、听课教师在听评课中得到了很多收获和启迪。教师们听课的积极性很高,同学科的老师基本能够全员参加,中青年教师和当堂无课教师积极参与。大家认真听、仔细记,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差距;教学 研讨活动让教师们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研讨会上,骨干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课教师点评骨干教师的教学,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体会认识深刻,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从不同角度对这次活动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真情实感,收获颇丰。

二、存在的问题

1、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没有让学生感知到明确的学习目标;老师讲的时间多、知识传授多、能力训练少;在面向全体和关注学困生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到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简单、自然生成的东西少。

2、教学过程中对学法的指导不够。我们设计教案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不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和探究,还是只停留在照本宣科,一问一答的层面上,学生自己根本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问题,更不敢跳出老师设计的圈子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不论是自学习惯、讨论习惯、积极发表见解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求异思维的习惯,善于总结归纳习惯等。

3、对生成资源的重视不够。教学目标是需要事先明确的,这堂课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应该心中有数,但学生的课堂活动有时是无法预测,无法事先控制的,学生的有些表现是“误入歧途”的,但这都是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从听课中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对此不够重视,教师要么对其视而不见,要么生硬地纳入自己预设的教学 轨道中来。

4、还有一些细节问题:组织教学时,课堂学习目标要明确、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不能一个方式到底,语言要抑扬顿挫,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活动时,任务要明确、时间要具体、探究要有价值;训练学生时,书写要规范,语言要精练,要点要突出。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针对新课程改革尤其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处理和使用好教科书。我们知道,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指导,教科书是课标的具体化。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为指导,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教材则是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取舍、整合和延伸。

2、教学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离开了学生的配合,你的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你的上课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体验的过程。这就迫使我们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师权威,与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3、教师还要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科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如果教师对新课标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对教材体系了解不够,就会随意抬高知识的难度,重知识,轻过程。这样不但不符合新课标和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与新课改的理念及中考改革的方向相违背,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之,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基本上展示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成果。执教者的教学示范性,为广大教师所借鉴,必将为老师们的个人成长,特别是今后的新教师汇报课、课堂教学达标和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7:骨干教师示范课安排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改进程,加快课改步伐,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我校于3月5日至3月13日逾期两周的时间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二、课堂要求:

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和践行教研室下发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并力争体现以下方面:

(1)学生语言表达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有目的的、规范化的指导。

(2)学生课堂中良好习惯的培养。

(3)课堂教学中体现“四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动笔写。

(4)“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变革。

二、活动地点:

阶梯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骨干教师及相应年级和学科的教师

四、活动安排表

见附表

1五、活动要求:

1.骨干教师上课前提供纸质教案4份。

2.同学科、同年级段教师要积极参加,记好听课笔记,(新任教师要打破学科和年级界限,尽量调课去听)

3.上课教师要把教案电子稿发给田小静主任。

附表1:

篇8: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一、B幼儿园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问题

1. 示范引领活动未能从一般教师发展需求出发

B幼儿园骨干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引领活动, 但活动的开展并不能满足一般教师的需求。比如示范观摩课, 大都是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教研活动由于时间紧促, 发表意见的多是领导和骨干教师。

2. 示范引领活动的内容选择针对性不强

活动的内容宽泛。很多时候只针对日常工作的组织、教学任务等, 没有对不同层次教师进行专项指导。

3. 示范引领缺乏主动性

活动的开展, 比如很多观摩课、教研活动是上级安排的, 骨干教师由于事情比较多, 淡化自己的责任意识;一般教师则是被动地参加活动。

二、B幼儿园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佳的问题分析

1. 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教育部门对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管理不足, 比如仅仅为B幼儿园配备了一名幼儿教育教研员, 教研员平常工作繁忙, 不能对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进行详尽指导。市教育部门也缺乏对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监管, 不能对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效果进行客观考核。

2. 幼儿园学习气氛淡薄, 没有合理的评价制度

B幼儿园的示范引领活动, 很多是在上级部门要求下开展的。教师研讨交流过程中, 没有形成民主的氛围。幼儿园缺乏相关的监管制度, 没有相应奖惩机制。

3. 幼儿教师缺乏个人专业成长的动力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导向作用。[1]笔者通过访谈发现, B幼儿园教师对职业发展缺乏详细规划。教师不能自主选择活动的内容, 不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 进而造成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发展的空间狭小。

三、促进幼儿园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的对策

1. 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支持

(1) 提供资金支持。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需要资金保证。目前组织的活动大多是几个方面合资的, 但是要让幼儿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成为常规, 教育部门需提供专项资金。

(2) 提供政策的保障。政策是活动开展的导航, 缺少政策的保障支持, 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活动就不能有序开展。因此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在制定管理条例时, 要奖励和惩罚相结合, 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3) 增强宣传力度, 把更多幼儿骨干教师打造成名师。幼儿骨干教师成为名师, 包装和推广是关键。骨干教师的“包装”是指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第二步是推广, 这一步需要幼儿骨干教师所在幼儿园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 提供各种机会, 让幼儿骨干教师成为幼儿教师中的“品牌”。

2. 幼儿园对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支持

(1) 树立教师专业合作的理念。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共同对教育问题进行探索,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幼儿园需要树立教师间平等合作的理念, 这不仅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前提, 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2]

(2) 针对性地设置示范引领内容。选择示范引领的内容时, 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真正诉求, 挖掘一般教师薄弱之处, 再确定活动内容。

(3) 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针对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活动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太完善的情况, 可尝试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比如要认真听取教师们建议;要注重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设置不同的奖励项目, 要注重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匹配。

3. 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要增强

(1) 骨干教师要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幼儿骨干教师的成功, 还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提供的机遇和条件, 其他人的支持, 幼儿骨干教师应报着回报的心态进行示范引领;幼儿骨干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更加敏感, 有责任为修正这些问题而努力。[3]

(2) 骨干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要保证示范引领作用的效果, 仅仅依靠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是不够的, 骨干教师也要提高自我意识, 不断地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3) 骨干教师要确保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性。为了保证示范引领的有效性, 骨干教师应与一般教师多交流, 了解一般教师的真正需求;骨干教师还要指导一般教师, 让他们认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参与示范引领活动。[4]

参考文献

[1][2012]1号,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S]. (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

[2]陈榕.广西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调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6—12.

[4]李国霞.浅谈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2) .

篇9: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一、做学生写字的示范

在多年的小学汉语教学中,我发现凡是书写端正,字迹整洁的学生,汉语成绩都是优秀的;凡是书写潦草,作业邋遢的汉语成绩都是落后的。虽说“两个凡是”有些过左,但大多数汉语教师都有同感。试想,字迹潦草,错字连篇,汉语学习能好吗?作业认真仔细,书写端正整洁,汉语学习能差吗?为什么字写得好的学生,大多汉语学习就好呢?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品尝这样的古训,我们不难得到写字教学与做人教育之间的某种密切联系的启示,也不难看出写字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看,写字教学应该是汉语教学的根基,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字,范写演示是必不可少的。有的教师也认同这个观点,但是缺乏书写功底和范写的勇气。确实有不少教师的粉笔字写得不好,甚至不规范。常言道,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蕴涵。写好粉笔字是教师的必修课,非练好不可。有的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写字教学,觉得效果很好,这是一种值得探究的教学新方式。我倒觉得,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是件繁琐费力的活,哪有自己拿起粉笔随手就写方便灵活。我主张教师用范写演示的方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就好比提倡用母乳喂养孩子,既有益于身心健康,情感培养,又随时随地,方便灵活。

二、做学生读书的示范

一般而言,读书有两种方式:有声读书(朗读)和无声读书(默读)。汉语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读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朗读和默读能力习惯的培养。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必须读书,做到“读书要大声”;每天夜里必须看书,做到“看书要笔记”,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习惯和爱好。在班级召开家长会时,我跟家长谈汉语学习,说汉语学习主要就是读书,光靠仅有的几节汉语课读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增加读书时间和拓展阅读面。希望家长早上要督促孩子起床后晨读二三十分钟,晚上提醒孩子要看看书,动动笔。抽空带孩子到书店走走,让孩子自己买些喜爱的书看,不要只看教辅训练之类的书。让孩子拥有自己的阅读空间,凭自己的兴趣兴读书,读书的效益才会大大提高。一个坚持读书、喜爱读书的学生,汉语学习一定是优秀的。我的观点得到家长们一致同意支持,并且付诸了行动。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督导跟踪,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更需要老师的教育教学影响。我教学生朗读,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提出十二字要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其实这十二字就是对“有感情读课文”的诠释。我们常说要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靠的就是“读”;理解、感受课文内容,靠的也是“读”。读既是汉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汉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凡事说来容易,做到难。有许多老师认为:这些教学要求,教学理念大家都很赞同,关键是怎样去落实,实现。一个教师朗读要达到“十二字”要求尚且困难,何况是小学生?对于这样的质疑,我思考过,探索过,实践过,得到的答案还是一个字“读”。熟读就是最好的备课;精读就是最好的讲解。一个教师能够反复多遍地读课文,文章的“文”与“意”自然兼得于心,朗读起来自然入情入境。教师入情入境地示范导读,学生声情并茂地阅读课文,备课、上课就取得了成功。默读就是看书,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批注”阅读,形成习惯。看书时,把随读随感记在文章的行间页空的地方。我的做法有两个:1、课外跟学生一同读课文,然后交换文本,互相学习“批注”,示范引导。2、阅读教学讨论交流的进程中,教师注意捕捉现场生成的感受启示,及时要求学生写下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读读写写,持之以恒,他们动笔读书的观念就会慢慢形成。朗读利于口语语感的培养,默读利于积累思考和感受。朗读默读教学都应重视示范引领。

三、做学生作文的示范

篇10: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总结

一、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校级骨干刘海霞老师十分重视这次活动,对自己的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下了很大的功夫。私下了解,她用了三天以上的时间去准备教学设计和课件,这也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2.新课程理念在授课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刘海霞教师的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着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分层次教学、任务型教学、情景探究等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知识传授来说或迁移或自然生成,绝不是灌输。使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难点的把握很有效果。

3.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刘海霞老师的课件设计和制作很有功底,对本节的知识传授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作用。骨干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让老师们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向40分钟要效益的。

二、听课教师在听评课中得到了收获和启迪

1.教师们听课的积极性很高,当堂无课教师积极参与。大家认真听、仔细记,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差距。

2.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研讨会上,骨干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课教师点评骨干教师的教学,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方法。

3、教学体会认识深刻,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从不同角度对这次活动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真情实感,收获颇丰。

三、不足和缺点

1、村小老师人数少,仅仅10人,同年组的只有自己一人,无法进行集体备课和进行教学研究,而且教师年龄偏大,有些教师多年不出去听课,不能很好地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理念也知之甚少。

2、部分教师的研讨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只说优点,缺点指出得太少。

通过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领作用,较好的提高了任科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起到

了带头示范作用,而且在教研活动中展示了结合实际的新教法,给我校教学质量提高工作起到了模范作用。听课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召开了教师研讨会,参加听课的每位教师表示自己收获很大。同时也交流各个年级教学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了教学先进经验,较好的调动了任课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靠山镇尖山小学

篇11: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岗位素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教书育人”的思想落到实处,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同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岗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而不懈努力。

二、活动的目的:

通过在校内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促进骨干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调动全校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提高我校整体教学质量。

三、活动的.内容及措施:

(一)思想动员。

针对我校的工作实际情况,每学年我们都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要求,召开骨干教师工作会议,传达上级的工作精神,落实工作任务,明确骨干教师的职责及应具备的素质,树立危机意识,学习意识,教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二)加强学习。

1、本学期除学校集中进行业务学习外,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学习,每双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征订一份关于教学的刊物,或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以充分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思想及动态。

2、组织教师充分利用我校的现代化电教室,观看优秀的教师课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资源,拓宽教师的视野,鼓励教师制作课件,应用现有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制作学科的课件。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组中的示范作用。

骨干教师是教研组的中坚力量,因此骨干教师应确立前卫的教学理念,积极组织、参与教学研究活动,不论是业务学习还是讲课、评课都应走在前列,努力营造互帮、互学、互比、互赛的良好氛围。鼓励骨干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各教研组中成立骨干教师帮带小组,带动和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工作。

四、活动程序与安排。

(一)活动时间:三月中下旬(第三周、第四周)。

(二)参与示范课活动教师:县首批重新认定的骨干教师、第二批准备认定的骨干教师和州准备认定的骨干教师。

(三)出课安排与要求:

由教研组长统一安排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干出课的内容和出课时间,并在16日上报教导处,由教导处做出统一调整,制定出课教师安排表。

出课的教师要进行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有说课稿,教师主议记录,教师听课后要认真填写课堂教学评议记录,所有材料由教导处收集统计并存档。活动家结束时要做出总结并统计评比结果。

篇12: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总结

一、深化“自主合作 分层达标”课题研究成果,打造有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二、以“骨干示范”带动“青年新秀”。

三、加强校际交流合作,互助、共赢发展。

活动综述:

20XX年10月14—17日,本次活动历时三天,共有十个学科参与,我校与孔子中学的老师们为我们呈送了二十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分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三个阶段,累计听课达到221人次。

活动特色

一、“自主合作 分层达标”的课题精神深入人心。

情境导入:数学课的数学生活化导入;政治的生活现场导入,尊重认知规律,注重兴趣引领。

自主合作:数学的探究式自主学习,英语的任务性自主学习,语文课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

交流展示:英语课孩子们走上讲台表演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课上孩子们创作的歌词《劳动号子》,注重给孩子们创造的机会。

点拨提升:魏云娟老师创作了一首诗对苏轼进行点评,给学生以诗意的享受;英语课上的思维导图,再现了课堂的重点内容。

当堂达标:地理课上通过选择自测和综合分析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二、“模式”与“个性”完美结合。

“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三级建模开展颇见成效。模式不是桎梏,不是圈子,而是章法、套路,模式的构建有利于规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令我们欣喜地是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见到了学科模式下的个性张扬。一个学校教研成熟的标志就是他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很多时候我们担心,模式化和个性的矛盾,但在很多老师的课上,虽然没有模式的烙印,却始终贯彻课堂模式的精髓。

三、一个人台前,一群人台后。

老师也是作家,一节课就是一件作品,一堂精美绝伦的课不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不仅仅体现的是一种团队协作精神,也不仅仅是集百家之长避一己之短,它更是一种氛围,一种风气,一种气度,一种胸怀。王义发老师在评课座谈中说道,他上了一节“大家”的课。

四、目标引领,回扣目标。

目标是引领,是方向,也是课堂评价的参照标准。此次活动中,很多老师展现了较强的目标意识,能做到备课定准目标,课堂清晰展示目标,设计紧紧围绕目标,评价步步回扣目标,目标意识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能上、能评多面手。

此次活动中涌现了一批素质高,发展全面的优秀教师。他们不仅能上课,还能评课。其站位高端,具有极强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在评课中提出的问题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和积极讨论,为此次活动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六、活动的不足。

1、活动的制定,特别是活动后效部分制定的不详尽,如未明确规定要求本学科组老师必须参加活动,并做考勤公示,造成部分学科参加人员较少,没有将活动效果发挥到最大。

2、活动安排不周密,服务不细致:带队老师没有提前电话通知;未及时将孔子中学讲课老师名单转发给各位学科主任;第一天没有想到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摄影;活动后没有及时关注相关功能室的卫生打扫等。

七、课堂是遗憾的艺术。

1、课题精神:对自主与合作的关系的理解还不深入,小组合作还流于形式。合作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2、角色定位:教师导演,学生演员的角色意识不明确,教师一言堂,学生秀仍然存在。

3、课堂评价:课堂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真正的主体该是学生,而学生常处于被教师评价地位,评价方式多用数字量化,忽视语言性、激励性、赏识性评价。

4、分层教学与达标:分层达标,分层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是否有科学性?达标检测如何体现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课堂资源: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却忽视了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黑板;能充分挖掘课本外资源,却忽视了教材本身的图片,文字等资源;能充分利用课件资源,但忽视了课堂中生成的也是最宝贵的学生资源。课堂资源的利用,传统与现代,课内与课外,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还应该做深入的思考。

八、今后的努力方向。

加强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岗位责任。

在做中学,通过反思和积累,努力做到严谨细致,争取不犯同样的错误。

篇13: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回顾高职院校的示范性建设成果让我们看到,不光是2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在财力上获得了支持,实训实验条件都上了新的台阶,教师队伍也得到了1—2轮的教学改革的培训与实践,在教育质量上有了较大提升。 现在摆在骨干示范院校面前的命题是,在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完成建设项目验收以后,如何继续做优做强,继续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上绝大多数为专科,且大多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其“科学研究”功能相对薄弱,在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方面强调其 “职业性”,忽略“学科性”。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办学层次上移也是现代职教的需求,目前已有高职院校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与本科进行合作试办 “3+2”专业办学模式。因此这时需要审视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者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1]。

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

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需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侧重不同。学科建设并不局限于学科带头人建设、 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2]。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及问题

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建设是基础,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

而职业院校尚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这是因为其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科学研究的基础非常薄弱,是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是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围绕着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进行教师的引进、实验设备的采购。在专业建设中强调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围绕工作实践与应用整合教学内容。而学科建设仅仅是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学科带头人、锻炼科研梯队雏形、申报院级、市级科研课题等。

因此,本科院校和职业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形成过程中实为互逆。像高等职业教育这样以专业建设为基础进行的学科建设会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

(一)转型带来的问题

现今的骨干示范职业院校都面临着由教育教学型院校向产业应用性院校的转变,但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首要的工作仍是教学,教学工作量占到了职业时间的大多半。这样的情况在本科院校里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科研型院校转变时也曾出现,随着高校师资的增加和院校自身向科研倾斜的政策,大部分教授、副教授的年教学工作量可以降低到80—150个学时以下,使这些人员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纯教学很难在本科院校的大环境下提升教师自身职称水平。

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东部沿海省份的高考升学率已快接近100%,例如江苏省拥有7920万人口总量和高等教育47.5%的毛入学率。2013年江苏省参与高职自主招生的学校增加到26所,还有37所高职院校实行了之前争议颇大的“注册入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期望高职院校采用同样的办法放开引进师资(不久的将来学生人数必然下降,如我国台湾省现在面临的情况),让更多的教师把职业时间投入到科研、工程应用上,对院校本身也存在内生的阻力。但即使有再多的困难也要转型,因为要继续发展就要进行创新性的学科建设,没有科研工作哪里有学科建设?

(二)学科带头人匮乏

在很多本科院校初创时期,往往一个海归强人就能撑起一个院系,而现今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能招聘到教授、博士、高工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但这些人往往因为刚到新的环境,科研氛围、资源、日常事务等和以往的情况相差很多,很难马上进入先前的工作状态。同时现在高校间人事流动性也很大,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也往往考虑到自身发展的原因转投科研型本科院校。再者高职院校中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其他能力也较为突出,大都被组织部门普遍撒网成为各级部门的领导或干部后备力量。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期望有效的学科建设常缺乏人这个关键因素。

(三)缺少学科人才梯队

与本科院校基本上已形成“导师—年轻教师—博士(硕士)—本科生”这样一个研究梯队相比,高职院校教师之间的业务联系大多在教学层面,产业应用、科研研究层面往往独来独往,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纵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主要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工程应用型问题。这些与企业的横向型课题往往涉及人脉、知识产权、商业价值等很多问题,因此很难形成类似基础研究的人才梯队的传承。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基础知识薄弱,且在学校的时间仅两三年,往往在实验室刚刚能上手,就要毕业了。这些问题都限制了高职院校人才梯队的形成。

三、基于分配制度的学科建设策略

上述三个问题在外因内因上都制约着骨干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如何破解最终落脚到一个问题的解决上,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一)合理分析师资

哪里都有人才,但全才太少,太辛苦。笔者曾与一个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交流最近的工作生活情况, 不乏抱怨之词。主要是工作(杂务太多)—学习(压力太大)—家庭(小孩难管),其中他的一句话概括了全部: “一天下来,往往坐下来静心干点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其实人才、全才也都是普通人,若他适合教学,就多上些课;若他适合科研就多些研究;若喜欢和学生打交道,则多当几个班的班主任,而不是样样都要干, 都要干好。这样也许能少些辛苦,多些创造。但为什么更多的教师愿意选择行政管理岗,大多的教师愿意多上课,没有多少教师愿意多带几个班的班主任,这都是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分配体制尚没有理顺造成的。

因此高职院校要真正进行学科建设,由教学型院校转型为产业应用型院校为以后的升本做准备,则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分配制度改革,真正打通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工作量计算方式、调整模式和人员内部择岗,限制管理人员的数量,限制双肩挑的人数。

(二)学科带头人———外引内生

现阶段很多示范高职院校都在校内进行遴选学科带头人,往往是专业带头人同时也成了学科带头人,这样会导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混淆。因此首先要理清具体的管理部门: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从上到下分别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学校教务处,这一块不是问题。而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按层次分别是国务院学位办、省学位办和本科院校的研究生院(部、处)或学科发展规划处,高职院校则没有对应的管理部门,因为高职学院大多没有学科发展规划处和学位委员会。学科建设大多是由教务处组织申报,人事处负责管理。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中,可以考虑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的副学士学位授予,以此归口来负责学科建设事宜。

学科带头人初期可以从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引进, 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学院提供相关资源和扶持,后期则从本校中青年教师中培养。当然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想留得住人才,不能靠给位子(当领导)而是要靠给条件、资源,所以关键还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三)以市场手段形成学科团队

高职学院有别于本科院校内生的“师生”关系作为学科团队,科研团队的纽带,在引进或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学科团队的形成无法靠简单的行政手段解决,这需要给教师合作创造一个共赢的环境。现阶段高职院校下大力气进行的科创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为这样的环境提供了载体。江苏省南京市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这也得益于2010年出台的《省政府关于支持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为南京科技九条,这九条里有八条是涉及对高校教职工科研创业制度的指导政策。有了这样的政策指导,就有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科技创业园这样的越来越多的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

产业园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也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依托这些产业园区和高新科技产业,能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市场手段形成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的学科团队。

篇14: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问卷显示:认为教师职业是崇高职业的占50.98%,比较稳定职业的占39.21%;促使教师爱岗敬业、潜心教学的主要因素,职业道德占50.98%,领导的关怀与理解占9.80%,学生求知欲占9.80%,三者皆有的占39.21%;对自身工作环境感到舒畅的占7.84%,比较舒畅的有43.13%,一般的有23.52%,压抑的占5.88%;对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比较,觉得工作压力大的有39.21%,生活压力大的5.88%,两者压力都大的37.25%,两者压力一般占17.64%。

结果表明:骨干教师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崇高并比较稳定的职业。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社会的尊重是大部分教师工作的动力,纵使骨干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但其目前的工作环境还是让他们感到舒畅。

2.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教学工作情况

问卷显示:在教师最看重的教学工作业绩中,升学率占5.88%,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占29.41%,学生在竞赛中获奖占3.92%,有助于学生成长及发展的占66.66%;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用具中,19.6%是实物投影,录音机占19.6%,计算机多媒体有72.54%;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用效果很好的有23.52%,有效果占17.64%,效果不大占1.96%,效果好但缺少课件的占41.57%。

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着重关注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都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用具和教学手段,其中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所占比重最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效果显见,而且教师们大多数都能利用现有的相关学科课件进行教学,但现有课件的缺少迫使老师们自己动手开发,而由于自身技术的限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 阻碍教师教学工作更好开展的因素

(1)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最困难的是:教育观念陈旧占9.80%,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太少占39.21%,教学资源缺乏占43.13%,学科知识面窄占33.33%,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占15.68%。

(2)知识结构欠缺表现在:专业基础知识占21.56%,教育教学理论占47.17%,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知识占41.17%,学科前沿知识占33.33%,其他知识占1.96%。

(3)影响目前自己业务素质提高的原因:学科基础不牢占9.80%,学科教育理论学习运用不够占64.70%,教育观念跟不上占23.52%,未进行过教育科研占7.84%,教育手段落后占7.84%。

结果表明:教师认为,教学资料缺乏、教育理论方面知识太少及学科知识面窄这三者是教学中的最大问题。教师自认知识结构欠缺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理论、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这三方面。在阻碍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调查中,学科教育理论学习运用不够及教育观念跟不上是极大阻力。这些数据表明,骨干教师们能在教学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处,问题大多集中在学科教育理论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知识上;他们迫切地想解决这些问题,但缺乏相应学习平台及方法。

4.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教研现状

(1)认为定期开展英语教研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占50.98%,有必要占47.05%,无所谓占3.92%。

(2)教师所在学校每周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正常开展的有50.98%,有时开展的有35.29%,随意开展的占7.84%,从未开展的占3.92%。

(3)学校固定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的占68.62%,没有固定时间的占31.37%。

(4)参加学校、镇或片教研活动的态度:主动发言,积极思考的占64.70%;要我讲也会讲的占27.45%;听别人说,但不会发言的有9.80%。以往参加过的教研活动效果:非常有效的占15.68%,有效的占62.74%,一般的占21.56%.

(5)教师能否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完全没有问题的有9.80%。有能力,但需要其他人帮助的有74.50%,没有能力的有25.80%。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开展教研活动的必要性,开展教研活动能学到东西,多数做到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但就自身组织教研活动来说,存在教研能力弱的问题,也说明在缺少有效指导者和组织者的情况下进行教研活动,具有一定难度。

5.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教育科研培训需求与期望

(1)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教研活动形式的需求

问卷显示:教师的教研活动方式选择,观看课例的有35.29%,专题讲座的有5.88%,参与互动研讨式教学的有11.76%,观摩示范课及大家评课的有68.62%,导师指导下的专题教研科研的有5.88%,教学实践及考察的有11.76%。

结果表明:观摩示范课及大家评课受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可。

(2)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问卷显示:参加骨干培训最迫切要求开设的课程,师德教育占7.84%,学科教育理论占31.37%,现代教育思想占7.84%,现代教育技术占47.05%,教育科研方法占15.68%,教育管理知识占1.96%,现代科技技术和人文社科知识占7.84%,学科前沿知识占9.80%。

结果表明:教师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这三块。今后的培训课程也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以解决教师的需要。

(3)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培训效果的期望

问卷显示:教师参加培训,希望更新学科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的有49.01%;希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有17.64%;提高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有49.01%;提升教研能力的有27.45%;成为一名当地的学科带头人或名教师的有11.76%。

结果表明:大多数老师希望通过培训更新学科知识,提高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及教育理论水平等专业知识。教育培训也应从教师需求出发,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达到教师的培训期望。

二、调查结论与建议

1. 台山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问卷调查结论

(1) 大多数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从教时间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方面都能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及需求出发,使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足的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专业知识及教育专业理论的缺乏导致了教师发展脚步的停滞不前。

(2)多数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教研意识较强,能在教研活动中主动发言、积极思考。但骨干教师自主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较弱,往往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办法带来实质的成效。

(3)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育知识及理论的需求名列同类需求第一位。他们对科研培训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观摩示范课及评课、观看课例、参与研讨式教学、教学实践与考察、导师指导下的课题研究及专题讲座等方面。

2. 对策及建议

(1)改变观念,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而且改革也是先从骨干教师做起,他们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以及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课堂的改革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工作上不仅要有爱岗奉献精神,也要有开拓创新、勇于改革的进取精神,克服职业倦怠症,注重以生为本,把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自觉学习,努力提升专业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这就需要骨干教师要培养自觉学习的精神,尤其是多读书,建议骨干教师所在的学校订阅《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龚海平的小学英语教学主张》等优秀的学科杂志或专著。推荐阅读《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给教师的36条建议》《教师的五重境界》等有关教育类的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积极参训,开拓教育教学视野。参加各类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的途径之一。我市教育局每年也会根据骨干教师的需求,组织各领域不同类型的培训,尤其是立足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及骨干教师的组织教研能力。骨干教师应积极参与,排除障碍,不断学习与内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教育教学视野。

(4)抓紧机遇,提升组织教研能力。台山市地域广,学校分布较散。为达到教研的效果及提升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我们以组织区域性教研为主,教研员也一改以往“一言堂”的做法,只对教研的内容作一些指导与建议,把组织教研的主动权交给该镇校的骨干教师,鼓励他们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教研方案,大胆主持,勇于挑战,争取机会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以达到引领及辐射作用,也为各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更为改变我市小学英语教研低效的现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注:此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提升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教研能力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13YQ JK143)。

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上一篇:玩射击游戏作文下一篇:关于感悟成长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