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作品读后有感

2024-04-17

牛虻作品读后有感(精选9篇)

篇1:牛虻作品读后有感

真正意义的行动不应研究生命危险。我被神派到这座城市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向牛虻,其职责就是刺激它尽快前行—这是苏格拉底《对话录》里的一句。这是对《牛虻》这本书的评价。

无论我仍然活着

还是我依然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愉快地飞来飞去

--牛虻

这本书是受“保尔”所荐,我才开始读的。它的作者是——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这著作影响着千万人的一生,包括我。他的主人公是亚瑟——也就是牛虻。

这本书写的是亚瑟在经历重重困难后仍不忘革命,坚持革命,在他被抓入狱后,许多人认为他已死,但他又重现江湖,不顾家人反对,在劳伦佐·蒙太尼里的帮忙下坚持革命。他把自我命名为牛虻,因为他有牛虻的优秀品质。

我记得他在被枪决的时候的一个段落,因为他坚强的品质令我记忆犹新:“一颗子弹打歪了,擦破了他的脸。另外一颗子弹打在膝盖的上部。牛虻站在那,冲他们笑。他们惊恐万分的瞅着已经被他们枪决,可是没有被杀死的人‘上校,你带来一只蹩脚的行刑队!我来瞧瞧能不能把他们调教好。行了,伙计们!把你的武器抬高一点!你们都准备好了吗那么来吧!预备——举枪——’‘射击!’上校跑上前抢先叫喊道。又一阵乱七八糟的射击。烟雾渐渐散开,随后冉冉升起,汇合到晨曦之中。他们见牛虻已然倒下,发现他竟然还没有死。他摇晃着站了起来,之后便向一边躺在了草地上。‘他是不是死了’上校轻声问。狱医低声答道,‘我想是吧······感激上帝!’‘感激上帝!’上校又说了一遍,‘总算结束了!’蒙太尼里来到院内,木然看看前方。‘主教阁下!请你必须要原谅······枪决刚结束,尸体还没······’‘哦,我的上帝!’一个士兵忽然喊叫起来,军事长官及时回头去看。是的······草地上那具血淋淋的、模糊不清的身躯又一次开始挣扎,并且开始呻吟。牛虻倚着医生的膝头直起身体,瞪大眼睛直瞅着十字架······”

牛虻这种坚强的毅力,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仅有具有牛虻这样的品质,才能在无数子弹穿过身体的情景下,鲜血将要流尽的情景下仍然顽强不屈的站立起来,无所畏惧,更是不怕死神的威胁。

读过这本书后,我才明白,我们所有的困难加起来,在牛虻眼里都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们仅有学习牛虻那种刚毅不屈的精神,不屈不挠,从不认输······才能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有所表现。

篇2:牛虻作品读后有感

《牛虻》1897年在英国出版,在本国文学界一直默默无闻。但半个世纪后被译成中文时,深受中国广大青年的喜爱,先后发行一百多万册。造成这种比较文学中罕见的事例的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青年所持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他们乐于阅读革命志士传奇式的故事,学习并且仿效那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为人民而战斗的英雄形象。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泰尼里的关系上。开始时,亚瑟并不知道蒙泰尼里是自己的父亲,而只是把他当作慈爱可亲、堪予信任的神甫。当时的亚瑟受到了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思想的影响,在跟神甫的讨论中坚持认为:做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与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两者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甫对这种天真的想法十分担心,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偷偷打消会导致亚瑟反教会统治的危险思想。然而亚瑟对神甫因父子私情而产生的宽容却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宗教与革命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不恰当地把神甫看作是教会统治的代表。由于这一错觉,当新神甫到来时,他立即遭受惩罚:他和所有的革命党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儿时的女友琼玛给他一记耳光,人家告诉他新神甫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父亲时,他那天真的幻觉才痛苦地消散。他开始认识到民族独立与教会统治是势不两立的。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因此,亚瑟自杀这一情节安排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是小说的精华所在。从此之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者。果然,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由柳洪平创建。

牛虻: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深爱过两个人——父亲蒙坦里尼和高洁的女人琼玛,但后来的他一生都没有再给机会让他们来爱他。他的内 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

牛虻最后在遗书里写下的一段话,至今成为经典:我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重新动用审讯和处决的手段。我知道如果你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团结起来,就会给他们猛烈的反击,你们将会实现为之奋斗的宏伟大业。至于我,对待死亡将会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院子,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经完成了我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

牛虻:终生只爱一个人

她,琼玛——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只可惜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当亚瑟化作牛虻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牛虻:也有另一场纠葛

她,绮达——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她在对牛虻的疯狂爱情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他在某些场合,某些需要时的陪衬。她怎么能甘心呢?她不仅要占有牛虻的肉体,还要争取他的灵魂。可是,牛虻的灵魂除了属于革命,属于自己的信仰,还属于暗恋的琼玛——他的同志和战友。这就注定了无论做什么,怎样做,吉达都是和悲剧连为一体的。但绮达就是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燃烧自己,直至化为灰烬。

牛虻:残酷“封锁”父爱

篇3:观舞蹈作品《海子》有感

艺术是一门由心而生的创作, 无论是舞蹈、绘画、音乐还是戏剧戏曲, 每一个艺术的创作都会有心灵的感染, 总有那么一部分会触动你的心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 看看我们的艺术, 大多都是商业化的操作, 再看看我们的艺术作品大多也都成了商业品。舞蹈是人类最早的一门艺术, 当我们人类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 我们已经学会了舞动自己的四肢和身体, 这是多么真实的舞蹈。但是, 再看看现在我们的周围, 社会上所谓的舞蹈已经慢慢在变化。真正的舞蹈去了哪里?它诞生以后怎么就可以不夭折。

又想起2012年7月的下旬, 我们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海子》这场演出。它把诗歌、戏剧和舞蹈很自然的结合起来。让我们走进海子, 了解、猜测他的内心, 这也体现了艺术的创作来自于对生活的好奇。大家都在疑惑像海子这样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怎么就会选择了不归之路, 答案也许就在《海子》。

在这里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用海子的诗歌, 演绎海子的故事, 体会着海子的忧伤。都说一个好的舞蹈要具备三个条件:伤感的, 敏感的, 性感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刺到人的内心, 体会人生的真谛。我想《海子》是忧伤的。

但是在当代社会现在的舞蹈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 唱歌的时候来个歌伴舞。在我们周围也不难看到, 某些庆典的时候来个劲舞热闹一番。中国近几十年的舞蹈虽然有抒情舞, 特别是民族民间舞, 但创作舞蹈从来都是或明或暗的强调思想内容, 造成舞蹈作品的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走向公式化, 概念化。

那种体现人最质朴的舞蹈越来越少, 我认为《海子》带来了诗歌, 同时也带来了最质朴的舞蹈表现, 以及中国的舞蹈究竟要回归到什么地方去?在《海子》中, 导演大胆的运用了偌大的充气体, 表现大石头。这在舞蹈现场是很少见的, 一般庞大的道具是很阻挡舞蹈的发挥的, 但是在这里, “石头”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 导演大胆的尝试, 还原了当时海边真实的情景, 少年们绕着石头的嬉戏, 还原生活的真实。这和我们一般的歌伴舞、舞蹈表演有着性质的不同, 是人生真实情感的再现。

在这里不得不让我想起, 在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上, 张继钢老师编创的舞蹈《牵手观音》, 你会发现整个舞蹈唯美无比, 灯光、音响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使人“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牵手观音。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这个舞蹈主要是在一条竖线上发展的, 一个人举手摆手, 很普通, 但是几十个人在竖线上一起或依次举手摆手却大有不同, 出现了让人震惊的画面。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只要用心去创造, 真正的艺术就会产生, 就会让人感悟和过目不忘。它和《海子》是不一样的舞风舞派, 但共同组成了中国现在的舞蹈。

舞蹈作品《海子》让我想到, 也许中国舞蹈前60年是共性风格大建设, 那么后60年应是个性风格得到张扬。中国需要更多的个体舞风。大舞风的丰硕, 需要更多个人舞风舞派的构成, 有古典的, 现代的, 有民族的, 国际的, 有抒情的, 有唯美的, 有体现人间的千千万万的。就像《海子》, 虽然它不能称之完美, 但是它可以说是一种回归, 是舞派舞风的个性张扬。如果说中国舞蹈前60年舞风是混杂的, 那么后60年应有更广阔的包容性。只有最大的包容才有多样性, 真正的多样才能实现“百花齐放”。

作为在一线直接接触学生的教师, 对于学科的方向, 一定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即便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在艺术商业化的局面, 但我们依然要坚守艺术的真谛, 把这种思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感染他们, 真正的艺术会产生美和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在课堂上我也发现, 作为一个艺术学生的迷茫, 你问她们, 为什么要学习艺术?真正的喜欢艺术吗?至少一半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 毕业后她们首先得为自己的生计打算, 有些不得不进入各种各样的演艺团体, 不得不暂时的随波逐流, 社会需要看什么样的演出, 我就跳什么,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之后再说什么心中的艺术创作吧。这就是社会的残酷, 我只能说, 孩子们你们这样做没有错, 我们不能要求你们饿着肚子去创作, 但是要记住, 在生计问题不是问题的时候, 重新找回真正的艺术, 多元的发展舞蹈艺术, 提高自己的审美。

舞蹈作品《海子》作为新的舞蹈艺术, 带来舞蹈审美的多元性, 舞蹈审美的多元, 必须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

摘要:现在舞蹈作品越来越多, 但是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舞蹈作品《海子》, 使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 让我对它有了不一样的舞蹈体会。

关键词:舞蹈作品,《海子》,观后感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9.

[3]钱亚梅.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探索, 2005, 01.

[4]资华筠.中国舞蹈.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篇4:观王毅书法作品有感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国人的文化视域中想来是不陌生的。但是,在世界艺术的范畴中,这朵奇葩确实是生面别开。就书法艺术的现实考量而言,是从泛艺术的角度着眼,抑或是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中挖掘,这种向度的选择是很纠结的问题。对书法发度维度和向度的把握,可能是引领其面向未来的前提和条件。

当代艺术发展的强劲态势表现为一派繁荣的气象,这不仅是现实的景状,也是主流的呼声,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文化艺术方面折射出的场效。书法艺术概莫能外,也是在这个体系下展开的。当代,书法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其独特性,迥异于其发韧、流便过程的状态。书法家以艺术家的独立身份出现,书法更多是以线性的视觉倾向为指归,其文化的脉络被消解和重构。即使一些书法家在创作中重拾了“文化记忆”,但这种有目的的碎片似的综合,往往大失书法的本意。书法艺术渐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场,而片面追求艺术的新,其价值何在,很难说得清楚。这种前瞻,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书法家是应该思考的。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可以明确的是书法艺术当代性的体现,要在视觉艺术和文化内涵双重场域中展开。出于上述的思考,王毅在辽沈中青年书法家中,是我关注较多的一位,因此对他的艺术面貌和特点也大体了解。艺术是在交流和互动中生发的,在和他谈论书法时,有一种直觉,就是他更注重书法文化内涵的表达,这可能也是他给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所在。

他创作的作品有洋洋千言的长卷,亦有通篇数百字的条屏,内容涵盖了儒、释、道的思想精要。王岳川说:“在21世纪的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书法家,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功底,中国文化的精神寄托。”王毅的艺术实践,很显然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也正在于此。事实上,只有把握了书法文化诉求的方向,才能在道的层面上去谈书。

王毅的书法创作,坚守了书法艺术语言本体的“本”和“原”。所以,他能很好地把握和理解传统,在“技”的层面上,潜心精研,取法高古。“书贵有古意”,对传统的继承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源、创新之本。他的书法创作,真、行、草、隶、篆诸体均有所涉猎,以真、草为规模,旁及隶、行,可谓致力有专精,博采兼众长。

项穆《书法雅言》中道:“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欲书必舒散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称神。”王毅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寻求神化的书写境界。这在他的草书创作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其用笔遒丽劲健,提按腾挪跳跃,使转盘曲逶迤,线条飘逸飞动。但他的草书创作更多表现出的是“守拙归田园”的意境。草书在“拙”字上着眼,是他视觉物化的“本心”表现。拙而生力,如开弓之弩,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这种颇具韧性的力度表现,让人联想到东坡的诗句“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王毅的书法创作,更追求“心性”和“禅意”的言表,这在他的楷书创作中有很好的体现。王羲之《书论》云:“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可见楷书是以静中见动,有合老僧坐禅之道,外象安如泰山,内修思越千言。王毅的楷书既不同于六朝碑版,又不同于隋唐写经,他是以唐碑为根基,取“欧体”结字之险绝、“颜体”用笔之遒劲,兼乎二者,于庙堂气中蕴清隽之态。

现下,王毅在他创作中倾心于对北朝摩崖书法的研习,摩崖作品的朴茂高古、正大严整成为他新的书法审美追求。北朝摩崖刻石在文化上融合了释与道的思想精髓,亦反映出书法流变的时代印痕,法兼众妙,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原创性。王毅从中深刻体悟到书法艺术,在取法用宏中表现书法家原创精神的重要性。他通篇地临习《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量寿经》等经典,感悟良多,受益匪浅。当然,对北朝摩崖的追摹只是王毅书学道路上的关节之一,未来仍要以“渺沧海之一粟”的精神不断进击,方能有大作为,成大境界。

书法家就其实际的文化意义而言,与国学家应该是“同形同性”的,这决定着书法艺术的未来走向。这样的境界和理想,是真正书法家的必由之思,可以看得出王毅有着这样的前瞻性思维。正是如此,他的书法艺术之路可能更为艰辛,诚如屈子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更何况,王毅身为师者,亦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担当和责任,何止是要有“上下求索”之为,更要师诸本心,传诸本心。如能有此作为,他的艺术也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途和景致。

(作者单位:沈阳书画院)

责任编辑:宋建华

篇5:读《牛虻》有感

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有一幕,保尔给他的战友讲《牛虻》里牛虻的故事。能让 保尔钦佩的人想来很伟大,我便去看了《牛虻》。 《牛虻》里的主人公亚瑟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但他并没有像穷孩子保尔那样拥有美好的童年。亚瑟从小虽然养尊处优,但心灵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家庭的关怀。小说开头说到亚瑟,“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显得过于精致,太弱不禁风····使人想到一直驯服的豹子,已经没有了利爪”。 蒙泰尼里是亚瑟的未公开的亲生父亲,亚瑟虽然不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在蒙泰尼里身上得到了父亲的关爱,他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度过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啊!亚瑟在心里幼稚的认为为意大利的独立而奋斗与成为虔诚的信教徒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他向蒙泰尼里忏悔中表露了这个意思,蒙泰尼里非常震惊并希望通过时间来慢慢说服亚瑟。可是,当委任蒙泰尼里为罗马主教时,蒙泰尼里问亚瑟是否要他留下来,虽然他知道新神甫对亚瑟会非常不利。亚瑟出于为蒙泰尼里的前程着想以及他天真的认为,没有要求蒙泰尼里留下。后来亚瑟对蒙泰尼里说,他那时还是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却要一个孩子来承担一切。这一幕我特别感慨,自己做决定时,不应该去要求别人给出答案,蒙泰尼里当初既然知道新神甫对亚瑟不利,就应该留下来,而不是问亚瑟是否要他留下来的。可能蒙泰尼里永远也可改变不了亚瑟的思想,当然也不会有下面的故事了。 亚瑟在对新神甫忏悔时说出了要为意大利的独立而奋斗还有一起的战友们的名字,他以为会和平常一样,可是他忏悔面前的人变了,因此他和他的战友一同被捕入狱。亚瑟一直爱着的女友同样把为意大利独立奋斗当做理想的琼玛以为亚瑟出卖了大家。琼玛给亚瑟的一巴掌和蒙泰尼里是他亲身父亲的事实使弱小的亚瑟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处于无意间透露战友名字的深深自责和最敬重的人的欺骗中,亚瑟打碎了心爱的耶稣像,从此成为了无神论者。亚瑟独自踏上了去南美洲的旅途,在南美洲他度过了地狱般的十三年,十三年的苦难锻炼出了老练、坚强的革命者。在死亡里挣扎出来的牛虻体现出来的那种坚强的意志力是非常人所能及的。 牛虻用辛辣的笔揭露教会的骗局,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他掩护战友撤退,本来可以突围的他因为蒙泰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被捕。牛虻试图说服蒙泰尼里,要他在上帝和儿子之间选择。然而,这对父子都不能放下自己的信仰,蒙泰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最后签字。亚瑟死了,蒙泰尼里因此发疯而死。牛虻在死刑场上依旧表现出那种坚强的意志力,而且还打动了给他行刑的卫兵。一名卫兵依约把牛虻的信给了琼玛。信中有首他们儿时的小诗: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牛虻 《牛虻》给我的感觉很真实,很有人情味儿,特别是亚瑟和蒙泰尼里父子之间的那种令人揪心的亲情和亚瑟对琼玛一直的爱。亚瑟可以无畏死亡,可是会在最爱的人面前变得脆弱不堪,无论是蒙泰尼里还是琼玛,他向他们哭诉时是最真诚的流露。 人的意志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这是我在《牛虻》所收获的心得。

篇6:读《牛虻》有感

我们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环境好,但是在感情下却很平淡。肯定有很多孩子的家长天天押这孩子做作业,而怕孩子偷懒,自己接在孩子的一旁陪她一起看,也就是“陪读”。

去到书店,只要看到什么学习用品、学习软件等等......都会拿出钱包把它买下,不管价格多少。而玩具就一律不给。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就因为这样,我们孩子的成绩都会慢慢的退下来。成绩一旦退下来就还被家长打骂,这样的日志谁会好受?假如孩子们也像亚琵一样,受够了气,就离家出走。那这个社会会成什么样呢?

篇7:读《牛虻》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革命战士保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确如此,有的人即使生命短暂,但他的一生却不曾碌碌无为、庸俗愧疚,把自己献给了崇高的信仰。而牛虻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战士。

牛虻只是一个绰号,其实他真实的名字叫做亚瑟·勃尔顿。亚瑟的一生是坎坷的。在他还是青年的时候,他加入了意大利的地下革命中,忏悔时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神父,以为神父是神的儿子,是高尚的象征。最终,神父告发了亚瑟。亚瑟被捕入狱,其他革命同志也相继入狱。然而,他心里一直深爱的琼玛也因误会而离开了他,就连他最敬爱的神父也欺骗他。恍然大悟一切都是虚伪和欺骗,自己居然是神父的私生子。内心承受不了如此接踵而至的打击,于是他制造了跳海自杀的假象,偷渡到南美洲„

一个人在南美洲的日子是痛苦黑暗的。他被迫扮演弓腰瘸腿的小丑给别人丢杂物取笑,赌场里苟且生活时被赌徒打残了腿。年轻的心从来不认输,革命的信念也不曾消退。终于,十三年后,他凭借着犀利的文笔,以牛虻的身份重新站立起来。牛虻偶遇曾经心爱的琼玛,带领着革命战士一起策划着周密的起义。但是最终却因为突然而至的神父蒙太里尼,激动愤懑的心彻底的奔溃了。最后,起义失败牛虻也再次入狱。但是就算是在监狱里,他的战斗脚步同样没有停止。激动人心的演说感动了守卫的士兵,就连枪决的时候执行枪决的士兵都不忍开枪,纷纷把枪杆偏左,生怕是自己处死了最敬重的人。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得畅快又感动,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那一封写给琼玛的简端遗言。对于尚未成功的革命,牛虻对同志们寄语让留下来的人坚定不移的团结一致,给他们猛烈的打击,革命一定会取得伟大的成绩!而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牛虻说他会怀着轻松的心情走到院子里面去,好像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到家里一样。最后提及到牛虻一直不愿承认的过去,牛虻回忆了小时候那些有趣的故事,正如那首他和琼玛都记得的小诗一样:

无论我活着 还是死去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牛虻

就这样的一个简短的故事,却让我读后内心激昂。我时常在想,亚瑟面对敬爱的、喜欢的人的种种误会远逃南美,该是一种怎样的颓败?在南美,扮作小丑供人唾弃,一表人才最终成为口吃的瘸子,这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残酷?亚瑟,你到底是怎样蜕变,怎样完成这致命的打击的?

或许,这是你那坚定的信仰一直支持着你吧。遇到困难,我们会选择放弃,这是人生来就具有的选择最佳性,也是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失败者的原因,同样也是人类的惰性。但是,如果我们有了信仰,那我们就有了依靠的力量!或许,那种信仰是宗教、理想、爱情,甚至也可以只是一张照片,一句话,或者一个拥抱!

我们可以失去名誉,财富,但不能丢失我们的信仰!信仰是一个人最高的人生追求的保证!

空灵是一种美

——《雪国读后感》

还记得那句“凌晨四点钟,海棠花未眠”吗,那么玲珑剔透的句子像冰凉的泉水一样轻轻地在心里淌过,浑身都透着清冷幽凉。川端康成是一朵奇葩,开放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他用文字诠释了空灵的含义,深刻而动人,比如《雪国》。

川端康成幼失怙恃,历尽了人世的沧桑和世态的炎凉,性格孤独沉静,冷漠寡言。它的早期作品,如《伊豆舞女》 和《招魂祭典一景》等,还蕴含着对下层妇女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社会现象。但是,由于他后来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影响很重,逐渐脱离现实,以致原来残留于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不但未能减弱,而且有所发展。《雪国》这部名著,基本上可以说是他这种前后期思想变化的分水岭。在文中,川端康成以一种清冷的笔触描写了一段空灵的感情。小说的背景是远离东京的雪国及其温泉旅馆,以那里的艺妓驹子与游客岛村的邂逅为题材,表现了他们的感情发展过程和游览活动。作者的描写手法非常细腻优美,年轻艺妓的身姿体态和音容笑貌都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作者巧妙地用雪国独特的景致来加以烘托,创造出美不胜收的情趣和境界,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恍若置身景中。例如,“列车行驶在皑皑雪原,夜幕开始降落,然而尚未将雪原全部覆盖起来,大地还留着一片模糊的白色”等。

小说主人公岛村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青年,但由于现实的无奈,他沦落为坐食祖产、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

他为了摆脱现实的压力,从东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并在那里结识了年轻貌美、琴艺高超的驹子。虽然他们之间只是买卖关系,但是单纯天真的驹子却对岛村付出了真挚的感情。但岛村生活上的颓靡导致感情的漠然,在他眼里自己只是驹子的一个过客,他们不过是露水姻缘而已。单纯的驹子,没有对岛村要求很多,只是希望他会记得自己,一年来一次也行,甚至带着夫人来也可以,这样干净的思想令人为之动容。

作者并没有一路平淡的写下去,在岛村第二次去雪国的时候,看见了另外一个美貌质朴的女孩,叶子。彼时,叶子正在火车上精心照料一位男青年,行男。叶子闪烁的明眸,精致的容颜让岛村心动。在他眼里,叶子就像一只纯净的雪莲花一样绽放在这广袤的雪原上。但作者并未直接写出叶子的美,只是透过岛村的视角来展现她的美,这样空灵 的手法让人遐思不断。

岛村后来了解到叶子原是驹子三弦师傅家的人,行男是三弦师傅之子,而且听闻三弦师傅活着的时候曾有意叫驹子和行男订婚,驹子也是为给行男治病才当艺妓的。但驹子并不承认,而且对行男也毫无感情,甚至在行男死时也并未去看望。这样复杂的人物之间充满了爱与恨的交织,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对生活的压抑都填充在这些凄苦美丽的感情里。虽然岛村对叶子很欣赏,但被现实冷却思维的他对于叶子的死也只是略表同情。

雪国的雪是天地间寒冷和美艳的精灵,而寒冷、美艳是川端康成精神世界的精灵。他用这么空灵幽深的意境勾勒出了驹子、叶子不同方面的纯净和悲情,这种空灵幻化成川端康成式的美,就像富士山之巅终年不化的雪。

“美,一旦在世界上表现出来,就绝不会泯灭。”《雪国》让空灵成为不朽的美丽,让哀而美变成可能。

《了不起的盖茨比》

夜幕渐渐降临,我站在这个物是人非的地方,我想起盖茨比,指给我看黛西家码头的绿光,他在这等了这么久,曾经的梦想是如此的触手可及,他紧紧地把她抓住。盖茨比相信绿光,相信久违的希望。希望整理我们越来越远,但这并不重要。明天我们将奔跑的更快,将我们的双臂伸得更远。终有一日,我们继续奋力航行,逆水行舟,被不断的推回,直到回到,往昔岁月。

——菲茨杰拉德

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通过卡拉韦的叙述展开。卡拉韦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后来到美国纽约学习经营股票生意,并想以此发财。他住在长岛,与故事的主人公盖茨比为邻,并与之交上了朋友。盖茨比原名盖茨,和卡拉韦一样也来自中西部,他出身贫苦,但雄心勃勃,后因贩卖私酒而暴富。他经常在家举办大型豪华聚会,大宴宾客,以显示其阔绰,目的是为了吸引五年前的恋人黛西并赢回她的芳心。五年前在盖茨比服兵役时黛西曾是他的恋人,在盖茨比去海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利欲熏心嫁给了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南。然而物欲和肉欲的满足并没能填补黛西精神上的空虚与贫乏。在卡拉韦的帮助下,与盖茨比重逢后好像又旧情复燃。但黛西已不是原来的黛西,她不再是盖茨比想象中的纯情女孩,而是一个愚蠢、自私、庸俗、美丽的躯壳。盖茨比的美丽旧梦终于被打碎了,但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仍对黛西抱有一丝幻想,以至遭遇了更加凄惨可悲的结局。后来黛西在一次酒后驾驶盖茨比的车时轧死了汤姆的情妇,却与汤姆一道密谋并残忍地嫁祸于盖茨比,导致死者的丈夫突然闯入盖茨比家中并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然后自杀身亡,使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自私而残忍的黛西的牺牲品。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欢开头那句父亲的忠告:你在评论他人的时候,要记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优越的条件。喜欢看着盖茨比站在海边遥望黛西家码头上的绿灯,喜欢看着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欢那种惊奇和热切;喜欢盖茨比豪宅上彻夜不明的灯光,和从花园里随风飘至的音乐和笑声,那样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以及盖茨比躲在这一切繁华背后的孤独和被压抑的欲望。喜欢死后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欢看着那辆来自另一个世界尽头的汽车来到豪宅门口,却没有发现美好的宴会早已散场。也喜欢书中的语言、隐喻、讲故事的方式,和精致却缜密的结构。只有在反复阅读之后,你才会发现原来书中的每个人不仅丰满、独立,而且在无形之中又被归拢在情节的网罗里,成为情节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结论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面前重新变成了不可名状的乏力与单调。在爱情面前,盖茨比永远是在等待,从他发现在码头尽头黛茜的倩影还有她身后的那盏绿色的灯开始,他就陷入了坚毅但痛苦的守望,虽然这种守望在许多时候对于看似很聪明的人来说,简直是愚不可及。当我们面对一个满眼只有金钱但却当着你的面柔情的说爱你的女孩该如何应对呢?更恐怖是,她并没有逢场作戏,她真诚的眼神让你无法回避你那什么也没有的钱包时候,也许我们抱以回应的只能是尴尬的猜测与沉默了。但盖茨比却坚定的意识到,她是爱他的,只是他没有钱。于是,盖茨比的悲剧也就此开始上演。

准确的说,我们应该讨厌的并不是那个物质主义女孩黛茜,与她对世态的冷漠与玩世不恭一起,她选择了生活的安逸与平淡,尽管她不一定是达到了她选择的初衷。有人说菲茨杰拉德向我们昭示了美国“爵士时代”充满泡沫般的浮华现实中的幻像,然而我却似乎只看到了盖茨比在他那盛大的派对中,在那绚烂灯火照耀下的觥筹交错中,在那无数富豪和耀眼明星互不相识的假惺惺的畅谈中,紧张的向着大海方向涌动与生命逆流反叛的冲动,一股永远等待的冲动,因为黛茜就在无视他已经飞黄腾达的岁月的不远的地方,与人谈论着在丈夫有了情人之后的关于把世界看穿的真理。每天,盖茨比都会在大海的边缘向着这种等待发抖,不管夜色有多么温柔,不管黛茜的身影离他多么的迫近,他能做的只是伴着他身后那闪耀的城堡式的豪宅,沉重的呼吸以及永恒的孤独。

最终,只有盖茨比唯一的朋友尼克理解了他的等待。也许,应该说菲茨杰拉德理解了人群中的等待。虽然菲茨杰拉德随后也把这种等待抛诸脑后,坠入不可遏制的失败中,他终究没有办法化解掉等待那难言的孤苦与焦虑。但当盖茨比荒唐的被手枪打死的一刻,他笔下的尼克伤感坐在了盖茨比无数次去过的海滩上缅怀着那个久远的,未知的世界。他理解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茜的码头后那奇妙的惊讶,也明白了盖茨比之后在蓝色草坪上等待黛茜靠岸的所有举动,更重要的是,在他无限的怅惘中,盖茨比的梦也已经飘散,在依稀的人声鼎沸的幻觉中,只有盖茨比消逝于这个混沌的世界,留下的是逆水行舟后的倒退,还有他镇定而紧张的等待爱情与梦幻的孩子一样的眼神。

篇8:牛虻作品读后有感

捏雕是景德镇较为传统的一种纯手工的陶瓷制作特种工艺。从古至今, 已不知有多少优秀的捏雕陶瓷作品令世人惊叹。从事捏雕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中, 远一点的有著名老艺人徐顺元, 他的代表作《龙舟》采用了捏雕、圆雕、镂雕等综合手法进行设计创作, 作品制作之精巧、构思之独特令人称绝;近一点的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苏明, 他的捏雕作品造型逼真、手法细腻, 成为景德镇瓷坛的一支奇葩。

在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2006年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大赛中, 本人设计创作的捏雕作品《缘》系列获得了专家评委们的肯定, 荣获传统工艺陶瓷类优秀奖。结合《缘》系列的创作过程与表现手法, 在此谈谈捏雕作品创作中的“四性”, 与广大捏雕陶瓷爱好者共勉!

1 灵感瞬间把握的唯美性

大自然无处不美, 如果用艺术的眼光到生活中去感知, 便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捏雕的创作过程, 对创作者而言, 物质和工具固然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灵感和情绪瞬间的把握。这一点, 我在创作《缘》系列作品之一《听秋》时就很有感触。

一个秋日的早晨, 我走在上班的路上, 微风拂面而来, 阳光亲吻着道路两旁树木上金色的树叶, 远处传来知了欢快的歌声。此情此景, 心旷神怡, 我似乎正在聆听着秋的韵律与旷美, 又似乎看到了劳动者丰收后的喜悦之情。我突发灵感, 何不创作一件捏雕陶瓷作品来表达这一意境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我最终选择了以一片红色枫叶为载体, 一只鲜活的秋蝉点缀其上来表现。就这样, “构思简洁明快、制作清新雅致、意境悠长深远” (评委语) 的捏雕陶瓷作品《听秋》创作出来了。可以说, 作品《听秋》就是洞察生活、灵感把握在作品创作中的一次完美体现。

再如,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的代表作之一《飞天》采用捏雕与圆雕相结合的手法, 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据刘大师介绍, 《飞天》是在欣赏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天女散花时突发灵感, 回来后精心创作而出!

2 情感真实流露的自然性

陶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 具有物质和文化双重特征。因此, 捏雕创作者在寻求作品的审美艺术的同时, 更应强调对个人情感的表现。捏雕作品源于生活的感受, 而又有高于生活的美感。一件真正称得上捏雕艺术品的陶瓷作品, 应该是对自然事物的渲染和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完美结合, 应蕴涵着某种人文思想和深刻的人性, 是能够让人看后赏心悦目, 并产生共鸣的。

生活中, 每每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们, 洗涤着我们的灵魂。夕阳下, 两位老者相互搀扶着前行, 身后洒下的是一片温馨与从容;寒风中, 一对情侣结伴而行, 其中一位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另一位身上御寒, 外衣温暖着对方的身体, 更温暖着路人的心……

我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正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 亦或是身边一些美好事物, 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去观察、去体验, 同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记录这种积极的生活理念, 创造出一种祥和的生活氛围, 以此表达人们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缘》系列作品之二《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创作理念。《缠》的主体是一段苍劲的树干, 月季枝顺干而上, 枝上几朵鲜艳的月季花娇翠余欲滴。有人曾这样评价说:《缠》是一种呵护、是一方搀扶、是一份和谐、是一个向往……

3 捏雕制作工艺的适应性

我们知道, 陶瓷捏雕是指用手工将柔软的泥料捏成各种形象, 然后粘于器皿适当部位的一种装饰手法。捏雕带有极强的手捏痕迹, 既可表现丝发之细、蝉翼之薄, 又可表现花蕊之美、蝶翅之艳, 能给人以生动、逼真和巧夺天工之美。捏雕作品制作工艺方面, 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 捏雕手法要与所要表达事物的特性相适应。在对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花卉进行捏雕创作中, 如我们要表现出牡丹的富贵, 其花瓣的捏雕就要尽可能地细腻, 花与枝、花与叶之间的布局也要相对地饱满一些, 在颜色的彩绘上也要层次分明、丰富且多变。再如我们要表现出梅花的孤傲, 其花瓣的捏雕就可粗放一些, 最好看起来要有力度感, 花枝的捏雕也要粗细分明, 对比强烈, 在整体布局上盛开的花朵不宜过多, 且要用少量的花苞来点缀其间。至于我们要想表现出菊花的隐逸、兰花的恬静、玫瑰的浪漫、水仙的洒脱等等, 它们的具体捏雕手法也都不尽相同, 各有其侧重点, 在此就不一一熬述。

其二, 捏雕手法要与作品的用途相适应。对于一件纯艺术品, 捏雕时我们尽可以精雕细琢, 充分地去表现捏雕艺术的生动、逼真和精致, 以其达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震撼人们的眼球。对于一件具有适用性的作品, 其捏雕部分就不必过细, 而是要通过去繁就简、概括写意来表现。比如在一个茶壶上点缀几朵小花, 对花的捏雕就不要过细过薄, 只需在花的边沿加以修饰, 捏出花的质感就可以了, 这样既可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 又能给人带来触觉的直观感受, 达到适用与审美的统一。

4 捏雕陶瓷命名的多样性

陶瓷捏雕艺术是一种把主观意象和客观意象相结合而物化的过程, 是一种融自然美、材质美、抽象美等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家们宁静求真、热爱生活的情趣, 在用艺术作品本身蕴涵的那种质朴、醇厚、高亢的情感来体现的同时, 创作者对作品的命名也是很重要的。

作品的命名是对作品意境的高度概括, 或者说作品名称对作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地, 对作品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对作品的意境进行高度概括, 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缘》系列作品之一《听秋》的命名, 听秋二字就牢牢地抓住了作品的创作意境, 把欣赏者带入一种天高气爽、秋实人悦的画面。这种命名法主要适合于以意慨物、以物达情类作品的命名。

二是直指作品的主体, 让人一目了然。如聂乐春大师的作品《鹰》, 其主体就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雄鹰。这种命名法主要适合于对工艺精细, 以写实为主的作品的命名。

三是对作品的内涵进行精确地凝练, 以达到升华作品内涵的目的。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的作品《楚魂》, 其塑造的是历史人物屈原的高大形象, 作品以楚魂二字来命名, 使屈原的精神得到了凝练, 从而进一步升华了此作品的内涵。

5 结语

景德镇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身在这么一个文化艺术气息浓郁的氛围里, 从事捏雕设计与创作十余载, 我也总被其感染着。

江泽民同志在景德镇雕塑瓷厂参观捏雕工艺现场表演时, 当他看到一团团瓷泥在创作者手中被捏成细如发丝的菊花花瓣, 随后又被组合而成一朵朵似在秋风中傲霜挺立的秋菊时, 不由地赞誉说:“慢工出细活!”

赞誉是肯定, 也是鞭策。我在捏雕创作的实践中, 深深地感悟到, 从事陶瓷捏雕艺术除了要抓住创作中的“四性”外, 思想创新、技术创新将会是永恒的主题。

陶瓷捏雕艺术博大而精深!陶瓷捏雕艺术家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雷著.走进艺术的殿堂, 上海教育出版社

[2]杨永善著.说陶论艺,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篇9:唤醒 观张永旭作品有感

旭随身携带着他故乡的形态和色彩,新疆,这样一个具有强烈对比的土地。

一方面,新疆有着绵延的,形状似火苗般跳跃的,在夏季的炙烤下闪烁着红光的火焰山。另一方面,新疆还有着苍翠的天山——圣山,一座由三角形的山峰们峰峦叠嶂地连接在一起的山脉。在山峦之间,沙漠像巨大的画布般伸展。看似毫无生命被稀疏植被覆盖的沙漠,到处散落着过往历史的残片,奇特地混杂着欧亚消逝的文明。当水出现时,哪怕就是一条细小的河流,甚至是一条小溪,生长着胡杨和红柳的漠绿洲就会相伴而生,有些树木已经生活了几百甚至千年。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新疆的整体色系:血红的大枣,黄玉般的葡萄干,古老清真寺的孔雀石绿。一群群的动物,羊、牛、马,甚至骆驼,快乐地聚在一起啃食着青草。所有这些都和过去时光的简简单单连接在一起,甚至当地的人们的面目也和久远的圣经时代有些相似,这些可以在永旭的作品《驮》和《火焰山下》明显的痕迹。

如何捕捉这令人迷惑的多样性这片土地的纯粹的广袤?我见过许多有关新疆的美丽图片。虽然,这些图片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新疆的色彩,但是它们还是没有贴切地展现融化在这色彩中的神秘。一幅写实画作也无法呈现所有创造了这神秘的元素。这片土地必须通过孩童般的眼睛去观察,从而简化了观察对象的形状,人和动物开始类似象征符号,因此,他们可以妥帖地被一起安放在一幅复杂的画面中。这是永旭在他的作品《吐峪沟》中达到的效果,他运用令人赞叹的极简的手法取得纯净的当地风味。

如我们所能预料的,永旭并没有从照片开始着手准备他的作品。他利用水彩和铅笔写生作为准备。这些小幅的写生画作本身就非常精彩,令人印象深刻的透明色调随后在永旭的油画中转换成更加不同寻常的色彩。要厘清永旭的创造性的风格所受的影响实属不易。也许,在他的作品中有些微的怪异和超现实主义接近,或者他画面中神秘的静谧和形而上绘画相仿佛。然而,区别于超现实主义中人为简化了的形象,记旭画面中的形象来自于生活。一个盘旋在空中的奇怪物体,原来是只哈密瓜。事实上,在新疆低矮的土地上,哈密瓜田和天空是融为一体的。

或者,巨人般的女人,丰硕的胸膛起伏着像两座山峰。在新疆,我经常看到如乳房般的山峰和小丘,在它们的顶部往往是乳头一样的巨石或一座孤单的塔。

在《正午》这幅作品中,利用极简约的手法取得了形而上的静止效果:一所乡村学校中的平凡的建筑,操场上两个跳绳的女孩子,一座突兀的大水罐奇迹般地坐落在操场上。对太阳正当正午时刻的神秘感的描绘并没有借助传统特有的象征性符号,诸如,古老的建筑、纪念碑等来表现。因此,作品保存了所描述的地域风味。

我们还发现,看似矛盾地、形而上的静谛还在一幅叫做《焰火》的作品中出现。之所以是“看似矛盾地”,因为,画面中没有典型的过分张扬的中国焰火。在一个月光莹润的夜晚,一对恋人站在玻璃般透明的绿色池水中。女人拿着烟斗的优雅的手突出在视界之上,烟草敞发出的烟雾遮蔽着明亮的月光。在暗的夜空中,一团几乎熄灭的由极其细小的不同色彩的点组成的大约如心状的焰火,发出明亮的黄色,反映到地面和这一对男女的脸上。和这张永旭的作品一样,我们可以在其他的作品中也发现,天空中发生的事情往往反映到地面上,同样的,地面上的事情也投射到天际。

在新疆的沙漠中,人们经常看到一种奇特的海市蜃楼现象:沙子之上的空气受热后反射天空的影像,就好像沙漠中的湖泊。在永旭的作品《通天》中,一个相反的现象出现了:伸展的沙漠在天空中映现,偶尔有一片浮着白云的清澈的蓝色显露。连接天空和大地上水面的是蓝的色彩符号。两棵树更加强了天空和地面的连接,几乎像个等号——那蓝色的水面和蓝色的天空。树木,尤其是杨树,对于永旭来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树木在新疆绿洲的身影见证了水的临近,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杨树和柳树相当于近东地区的棕榈树。永旭,十分清楚故乡新疆的脆弱的生态环境。水作为施与生命的重要资源,在作品“绿洲”中呈现给我们。在作品中,绿洲用两只容器表现,其中一只承载着水,如天空一样纯净的蓝。另一只呵护着微小的食草动物的草地。这两种颜色:蓝色和绿色,是绿洲的象征。他们没有互相冲突,而是相互强化对方的存在,就像植物和湿润互相依存。这两种象征色彩的相互依赖在《救星》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在这绿色和蓝色和睦相处之下的中心人物是象征纯洁的大自然的牧羊女。她怀抱一只白色的小羊,这里小羊也是纯洁的象征。太空船即将在她面前着陆,投射到绿色地面上的黄色投影打破了这绿和蓝的宁静。在“险滩”中,我们又见到在背景中吃草的小动物。一位孤独的女性,牧羊女,现在穿着纯净的白色衣衫,手提匕首和打破了这牧歌似的安宁的入侵者——一只黑色的狼,僵持。

在《烤馕》中,使我感到惊讶的是永旭在上美院前的谨慎地对色彩的熟练把握。在他之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画面被冷色调控制。暖色被稀释,像暗哑的粉色,或者在他的紫红上轻染的蓝色,或者,暖色退到橙或者黄来用作强调,但这反而加强了暖色的力量,而不是削弱它们的存在。

在《金光大道》中,暖色和冷色的并列如数学般精确:深蓝——浅绿——亮黄——橙黄。整个色彩的顺序和色谱一般。色彩的对称反映在构图的对称上;两组三角形的牌楼从内发出金黄的光。一个不相称的,孤独、暗淡、微小的人物在悬在半空的绳索上,穿过这闪闪发光的道路,梦游股行走。是否是对当今社会的暗指?人类被放置在由几何形状和人造光线构成的天堂的无法逃避的疏离感?这激发人思考的构图,让我们猜想它的终极意义。

在其它作品中,例如,《在路上》粉色和黄色的光从在夜空中移动的物体中发出,产生神秘的闪烁效果。这闪光的通透感部分是因为永旭的精湛的笔触,尤其是在“袭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事实上,这幅作品的活力使我们几乎能感受到蜻蜓组成的小型舰队的翅膀的颤动,气势逼人的它们冲向悬挂在树枝上的巨大的苹果。祖母绿般透明的孤独的叶片触发了我们心底里对正在消失的植被和生命的乡愁。在苹果上出现的袖珍人类唤醒我们,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梦中。确实地,永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梦一般的氛围和品质。在另外一幅作品《嫦娥奔月》中,苹果幻化成了发着光的物体和哈密瓜形似的月亮在一起悬挂夜空中。

我们可以说传统的佛洛依德的“Condensation”方法,“梦工厂”的一部分,其中一个物体被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物体替代。永旭被夜空中发光物体所陶醉:灯泡、气球、孔明灯等等。在《月亮照在半山坡上(Ⅱ)》,反映在主人公脸上的微弱的光也体现了永旭同样对黑暗中散发出的着色的光线的迷恋。在此,永旭表现了黑暗中来的光。这秘密在许多世纪之前就被意大利Ravenna的马赛克艺术表现,比如,Galla Placidia陵墓的天顶就是由简单的深蓝色的夜空构成,其中,金色的光以闪烁的星星的形象出现。

同样的秘密亦如镌刻在另一个Ravenna的马赛克上的拉丁警句:“这里,光是被捕捉到的,或者,光就生在这里,它自由地统治。”(Hic lux aut capta est aut nata libera regnat)。

我在永旭的画作中流连了整个晚上之后,坐在回家的车上,经历了奇怪的感受。在这背景的清朗的夜空中,路边的路灯如永旭的画一样具有了闪烁的特质和同样的强度。我任由自己在这景象中沉迷,享受这和我孩童时代的记忆相似的纯净和强烈的对于色彩的感觉。啊,对于我,这只是瞬间的经验。但,对于永旭,他有着如此的殊荣,能够创造和生活在这纯朴的、孩子般纯净的对于色彩和形象的感知中。

上一篇:县争创双拥模范城狠抓“三个到位”下一篇:高微课堂笔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