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心得体会

2024-04-28

牛虻心得体会(共8篇)

篇1:牛虻心得体会

思绪混乱中,他猛地拿锤子砸向房间墙壁上的十字架泥像,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破碎的雕像落在他的脚边。他放下锤子,似乎突然清醒了,说:“这么简单,我真的是一个白痴。”

这是《牛虻》中的一个片断,也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读完这本书,发现此书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很可惜我们的历史课只能一笔带过,我也一知半解,不过总算读懂了一些东西。当时,年少气盛的牛虻正受到一次强烈的打击,这甚至使他试图自杀。他的心里非常矛盾,甚至没有颜面也不想面对任何一个亲人和朋友,还有他的信仰,束缚了他、出卖了他……他似乎 就被宗教、被上帝这个无形的网网住,没有方向。在我看来,此举则是他的转折点,使他从一个脑子不拐弯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机智无畏的领袖人物。这是推翻过去的一锤。当时的状况,似乎是教皇为最高统治,也就是说,宗教是为最为权威的力量,只是那是个已经腐朽了的政体。牛虻此举,挑战权威,挑战落后,就像我泱泱大中国推翻无能的清政府统治的那一刻一样。这一锤,表现了一个年轻人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也表现了腐化的东西终被淘汰的规律。这是找回自我的一锤。在极度的混乱中,牛虻这狠命的一锤把自己震醒了。他终于明白上帝只是一个泥塑的雕像,只是自己的死脑筋才使得自己被框了起来。其实世上本没有这么些的规定,只是一个人的思维定式让自己动弹不得,钻进了牛角尖。也许有些看似困难的事,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答案。

牛虻(亚瑟•勃尔顿)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在革命斗争中学回了坚强,并支撑了他的事业。

《牛虻》以主人公坎坷的一生为主线,大笔勾画和细致的描写了牛虻饱受压抑和摧残后,背叛了他曾笃信的上帝,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斗争,锤炼成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忘我战斗的革命者。作者以出色的艺术手段,通过跌宕有致的情节(牛虻因误会被认为出卖朋友,出逃南美洲,改名为里瓦雷士。在那里,牛虻成了残疾人:跛脚,左臂扭曲,左手缺少二指。牛虻参加了革命,在偷运军火时由于疏忽被捕,最后被杀。),鲜明生动地塑造了牛虻这个为意大利民族解放忍受苦难英勇牺牲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意大利爱国志士的刚毅精神及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变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太尼里的关系上。开始时,亚瑟并知道蒙太尼里是自己的父亲,而只是把他当作慈爱可亲、堪与信任的神甫。当时的亚瑟受到了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思想的影响,在跟神甫的讨论中坚持认为:做一个虔诚的徒与一个为意大利独立奋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两者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水火不容的。神甫对这种天真的想法十分担心,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偷偷打消会导致亚瑟反教会统治的危险思想。然而亚瑟对神甫因父子私情而产生的宽容却做了错误的理解,人为宗教与革命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不恰当地把神甫看作教会统治的代表。由于这一错觉,与新神甫到来时,他立即遭受惩罚∶他和所有的革命党代表遭到逮捕。直到他儿女群玛给他一记耳光,人家告诉他新神甫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的父亲时,他那天真的幻觉才痛苦的消散。他开始认识到民族独立于教会统治是势不两立的。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因此,亚瑟自杀这一情节安排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是小说的精华所在。从此以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牛虻在革命斗争中逐渐变得坚强起来。刚出场19岁的亚瑟有点像十六世纪肖像画里的意大利小伙子。“从他长长的睫毛,敏感的嘴角或娇小的手脚看,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显得过分精致,轮廓格外分明。”而经过革命的锻炼之后的牛虻则是“空空寂寞中把他压垮的幽灵市的恐惧、虚幻世界里的幻象,都随着产生他们的夜消失了,而一旦太阳光芒四射,敌人出现在眼前,他便斗志昂扬,在也无恐惧可言。”牛虻所有的一切,在监狱执行死刑的士兵则是这样认为的:“他那直刺人心的雄辩,他那无休止的狂笑,他那光明磊落、感人心肺的勇气,曾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在他们死气沉沉的生活中闪耀。”牛虻变得成熟了、坚强了,成为了为国家命运不顾个人安危的真正的革命者。

坚强的牛虻在牺牲前一夜给他深爱的人琼玛的遗书这样写道:“我将怀着轻松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好像一个小学生放假回家一样。我已经了我应该做的工作,这次死刑判决就是我忠于职守的证明。”

与牛虻关系密切,给她巨大影响的人就是他的忏悔的神父主教蒙太尼里(其实是他父亲)。主教欺骗了牛虻,从而使牛虻对上帝产生了怀疑。从此,牛虻开始恨蒙太尼里,“上帝是一只泥巴做的东西,我只需要一锤就能够把它砸个粉碎;而你呢,却一直用谎言欺骗我。”出走前牛虻这样说道。蒙太尼里影响了牛虻的一生。应该说,牛虻的死,他要负很大部分的责任。

要学会坚强,无论你我,挺起胸膛,直面困难,向困难挑战——这是《牛虻》给我的启示。当“牛虻”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我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篇2:牛虻心得体会

蒙太尼里是他的忏悔神父,母亲去世后,他跟神父的关系更亲了。因为他一向与自己异母兄长有隔膜。因为他的异母嫂子总是对他很苛责,母亲生前没少看她的脸色。没了母亲,他更恨这个刁钻的女人了。尽管两个兄长在物质是总是接济他,从来不让他为难,他仍觉得那个家如地狱般折磨。他搬出去住了,理由是离开母亲生前生的生活环境,他不想触目伤怀。神父正好外出布道,他们一起去了。外出的日子,他了解到,神父很有做父亲的资质。“我在想——我认为教会禁止教士结婚,那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我认为一个的事业、生活愈高洁,就愈具备为人父母的条件……”我曾把这个句子摘录下来,细细品味觉得很有道理。亚瑟说出这些话时,神父的反应有些异常。

蒙太尼里神父十分关心亚瑟参加的组织,很为他的处境担心。他去罗马出任主教其间神学院来了一位主教,蒙太尼里介绍他们认识,亚瑟感到这位神父与众不同,他十份爱戴这位主教。主教破例担任他的忏悔神父,他简直受宠若惊。他把自己内心世界向他阐明,毫无保留。当然也包括他参与的那个组织中的一些秘密事,而那个组织在当时是被政府严格封杀的。于是,他暴露了,他被捕了。他的革命同事也被捕了,他很快又被释放了。

他被污蔑——被判革命,出卖同志。对于一个正直的人而言最辛苦 绝不是生活的苦难,而是心灵的灾难。他似乎成了一个令人唾弃的小人,那沉重的十字架他背负不起,深深地误会让他有口难辩,琼玛的一记耳光更让她无颜苟活,异母嫂子又揭穿了他的身世之谜,他已心如枯槁。上吊自杀的计划未成,他制造了一个自杀的假象,偷渡美洲去了。

后,他再回来时,已时过境迁。别人早已忘记那个跳河自杀的青年。他是以讽刺家的身份出现的。面目全非的他已经是这里的一个陌生人。琼玛曾经是他的恋人,后来是波拉的太太,此时已经是孤孀。她是组织里德高望重的角色。她绝不会想到,面前这个外号牛虻的中年男子,正是十三年前她因误会而深深伤害过的男友。只知他是一个出色的刺家,他舌如利剑,人们就叫他牛虻。从此他就用这绰号做笔名了。十几年的非人生活,他已经面目全非,也身染重疾,没有人认得出他。

绮达是个神秘的女人,一直跟在牛虻身旁,深深地爱着牛虻却永远走不进他的世界。他说:“如果一个男人在世界上感到孤独,而需要一个女人在他身边,如果他能找到一个对他有吸引力的女人,而那个女人也不讨厌他,那么他有权利以感激而友善的心情去接受那个女人自愿给他的快乐,但并不一定与她结成更密切的关系。”再卑微的人也是有尊严的,绮达还是离开了,回归到她吉卜赛人的本族中去了。这让牛虻感到有些意外,并且也十分痛苦。毕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心总会被伤到。当爱不被认可时,那是爱的消损,总有一天会殆尽或突转。也许,牛虻也深爱教育吧!

玛梯尼是个正人君子,他也是组织的重要成员。智慧勇敢又悉心照料同事,他与琼玛建立起深厚革命情谊,他满心希望能化友情为爱情,但琼玛似乎并不热衷于爱情,她仍未从爱人波拉去世伤心的阴影中走出来。她用革命的热情来忘记自己的痛苦,让自己忙碌于具体的革命事务。同时,眼前这个牛虻让她想到自已多年前的那次痛。她一直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十三年前,她亲手毁掉一个正直的青年。

蒙太尼里神父是被派来破坏革命的,他或许是被利用,或许许是在顽固地维护宗教的绝对统治地位。于是,他们父子成了对立的双方。他们的父子关系仅限于他们两人心知肚明。蒙太尼里,还没认出这个绰号“牛虻”的讽刺家竟是亚瑟——他的私生子。

父子连心,总有某些心灵的感应召唤着这个顽固的父亲。小说似乎对某些宗教的东西不太满意,因为它凌驾于亲情与人性之上。亚瑟,深受牢狱之苦,其父痛在心里,却没救助他的行动。亚瑟明确了自己的身份,肯求父亲与自己一起抗争,远离宗教走向热情澎湃的革命道路。蒙太尼里在痛苦中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亚瑟被枪杀。琼玛接到亚瑟的一封信,那是他执行枪决决一天夜里写的,语调轻松愉快,他平静地叙述了他十三年的人生经历,没有抱怨,没有痛苦,信的结尾也没有签名,只有他们儿时读过的一首小诗:

无论我活着,

还是失去生命,

都将是一只,

快乐的牛虻!

亚瑟的死,也许让蒙太尼里五脏俱焚。第二天,报道:我们敬爱的红衣主教,罗伦梭·蒙太尼里大人,由于心血管破裂,在拉文那突然病逝。

篇3:大学“牛虻精神”的现代际遇

关键词:大学,“牛虻精神”,批判精神

大学是社会肌体上的一只硕大“牛虻”,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策源地。表征反省批判的姿态与目光的“牛虻精神”是大学批判精神的写照。基于“特然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的内在品质和发展逻辑, “牛虻精神”成为大学始终不渝的精神执守。

大学批判精神源于大学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源于大学对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 与知识分子有着深刻关联。从历史来看, 大学批判精神与大学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大学的自觉意识、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直接促使其批判精神成熟和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作为“世俗化的教会”、“人类精神的圣殿”和“现代社会的智库”, 大学拥有当代社会中最优秀的精英人才, 拥有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 拥有记载历史经验的浩瀚史料, 具有追求自由的文化传统和条件。“知识分子以其超越现实价值体系的独特精神向度和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 从普遍的人文关怀出发, 通过文化批判创生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 为变化中的社会秩序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整合基础, 使社会得以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和自我定向。”[1] 对于大学来说, 批判精神的弘扬与其说是一种权利, 不如说它是一种责任。

大学批判精神决定了大学对高深学问和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贯追求。“大学是一个时代的智力良心 (intellectual conscience) , 它对发展真理负有无限的责任。” [2] 大学根据人类基本价值所持有的批判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和世俗目的。作为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学术殿堂, 大学具有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功能。这种功能给予了大学从学理和思想上关注、思考、讨论和批判社会问题的权利。

大学天生具有表示异议的倾向使大学成为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的制衡力量。同时, 大学严肃而富有理智的批判, 又为大学处理内外部关系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大学批判精神也成为大学自身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内在源泉[3] 。大学正是以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为基石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而成为审视人类社会和芸芸众生的眼睛。

尽管大学批判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但大学“牛虻精神”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中世纪大学的“传授”知识, 到19世纪以洪堡为代表的柏林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再到20世纪美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威斯康辛思想”, 大学在其职能拓展过程中, 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和前沿, 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和“社区服务站”。

现代大学社会地位的这种变化深刻触动着人们头脑中的传统大学观念, 纽曼、洪堡等人理想中独立、冷静、寂寞的大学形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日渐淡化, 出现了克拉克·克尔所说的多元化巨型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的形象:中世纪大学是城镇中无法归类的社团;19世纪的大学是远离社会生活的象牙之塔;而20世纪的大学与社会的界限已经相当模糊, 基本上就是社会本身。

不少学者认为, 20世纪中叶以后大学的最大变化是:大学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 大学具有一种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说, 大学的这种变化是革命式的。如果不是这种迅速革命式的变化, 大学的改变也许会极其缓慢。但大学现实感的获得实在是太快了, 以至于大学的发展路径与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所应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要求渐行渐远, 大学实践出现了许多偏差。

现代大学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得以生存发展。无论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以适应和服务社会为最终导向和目标。大学一味地迎合社会上各色各样的需求, 在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同时, 忘掉了自己。特别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主次轻重的失调,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分裂, 大学的批判功能屡遭削弱或淡化,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唯上畏上、追名逐利、对人文关怀的漠视不同程度地存在, 大学绝对真理、社会公正和道德良心守护神的角色悄然改变。面对人类和人类大多数人的重大问题, “学术垃圾”和“伪批判”呈泛滥之势。

现代社会大学成了“被阉割了的机构”[4] 。大学“牛虻精神”的坚守陷入了困境——工具理性导致人的异化, 人的创造物成了主宰创造者的异己力量。正如马科斯·韦伯所说, “不论在文化和行政领域还是技术领域, 人类活动的日益理性化过程包含着一种对生活和思想的控制, 尽管它带来了过去难以企及的技术进步, 有助于高效率地达到生产目标, 但也有着禁锢灵魂的危险, 使个人的创造性失去原动力”[5] 。

探究大学“牛虻精神”迷失的成因, 借用王岳川先生“症候式阅读”的方式, 我们需要在所把握的内容中拈出带有普遍性症候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反映事物表象背后更为深广的时代暗语。毫无疑问, “市场化”是对时代音符的最佳诠释之一, 是使大学 “牛虻精神”成为时代浪尖上坐立不安的“蝇虫”的重大诱因, 因而也是解读大学“牛虻精神”迷失的一把“钥匙”。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市场、政府、社会是大学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力量。大学从宗教社会走入世俗社会、从象牙之塔走入大众生活正是这些力量作用的反映和结果。当大学从象牙塔步入社会的时候, 市场力量就开始对大学产生影响。从现实的大学发展来说, 恐怕没有人会否认市场的力量已经介入到大学的事实。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大学市场化的趋势, “盈利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而且它还会继续扩张”[6] , 大学逐渐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中心, 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和“中心议题”, 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 “就像战争太重大, 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 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 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7] 。

当大学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成为历史陈迹时,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就成了一种强势关系。我国大学移植自西方, 但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现实选择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异。我国高等教育的控制权一直掌握在政府手中。在新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中, 大学更是被视为政府的责任、教化的工具进行管理。政府热衷于对大学的直接的、全面的和强力的控制。这样, 大学追求自由、自治与独立的合理性就很难得到根本上的认可。“超强的政府控制和社会干预无情地蚕食着大学的领地, 大学所能涉足的天地似乎越来越宽, 但其生存与发展空间越来越窄。” (董云川, 2003) “大学处于社会的汪洋大海中, 社会的流俗无不浸洇到大学中;大学在经济上不独立, 不免受各资助方的掣肘;政府、党派等各种势力总想插手大学, 将大学当作争夺的对象, 并在大学中换取功利。”[8]

为了满足甚至迎合市场、政府和社会诸多要求, 大学不得不通过调整办学策略和办学方向, “就连著名的哈佛大学, 也在近年来把‘价值中立’的办学策略改为‘公共关系’, 以寻求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 (苗素莲, 2003) 。大学失去了以往那种超然物外的自由与宁静, 不再是独立研究高深学问的象牙之塔, 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昔日庄重的学府渐呈浮躁的“学店”之像, 大学由物质社会和世俗社会生活的旁观者, 变成了社会物质利益的直接竞争者和瓜分者, 失去了其客观性、中立性、超然性和公正性, 很难再起到社会监督、裁判和批判的作用 (朱景坤, 2005) 。在市场、社会、政府等外界因素的联手干预下, 批判精神赖以生存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保障尚需假以时日, 大学“牛虻精神”的迷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牛虻精神”的失落固然有外部客观原因, 但与大学自我舍弃、自我放逐密不可分。自1912年麦卡锡提出“威斯康辛思想”以来, 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现代大学更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大学以前那种“清高、傲世、空谈、自娱自乐、无视民众、不食人间烟火、理论脱离实际”的“象牙塔”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周蔺, 2000) 。

大学社会职能的扩张, 使得大学本真的教育意义失落, 实利主义和功利主义主宰了大学, “适应论”大行其道, 大学的超越精神和批判精神丧失。大学教育不再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而是像生产流水线一样制造和批发文凭和证书。人们为好职业和高收入不择手段地竞争入学机会, 不择手段地混文凭以获得进入功利社会的“敲门砖”。大学在不断满足变化着的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也在不断刺激和提升这些需要。置身世外地对社会现实加以评判和鉴定显得那样奢侈和不合时宜。

为了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庇护, 大学越来越畏上和唯上、越来越热衷于追求功利、越来越倾向于和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 甚至将现实社会的目标混同于大学的目标, 大学激励人类创新、推动人类自身解放和实现远大理想的目标逐渐被淡化。同时, 政府要求大学无条件地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 ……总要求教育出即时的、显性的功效, 忽视或轻视教育的长期效益。”[9] 学术自由成为“有限的”自由,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制逐渐失去活力。“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 主宰大学与大学教育, 导致大学“牛虻精神”所赖以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贫瘠甚至荒漠化。

在工具理性主义的重围和重压之下, 在现代社会多种实利和实用需要的诱使和驱动下, 现代大学在适应社会变革过程中成为在若干种意义上的多元机构, 成为多种实利的探求场所, 成了职业训练所和文凭批发站, 成了为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机关。现代大学以放逐表征大学反省批判的姿态与目光的“牛虻精神”为代价而获得了合理性和合法性。

应该说, 大学“牛虻精神”的迷失与大学性质的混淆和位序的混乱以及市场、社会、政府等外界因素的联手干预直接相关。单纯强调大学“牛虻精神”的重塑恐怕只能是精英们一厢情愿的自我想象, 缺乏实质上的可行性。从现实来看, 恢复大学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的特性、赋予大学精神教化和终极关怀的使命, 在独立自治、学术自由的基础上, 重新建构大学与市场、政府、社会的关系, 才是大学“牛虻精神”的执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大学的历史已经表明, 大学的健康发展必然是多种力量平衡协调的结果。虽然市场介入大学已渐成趋势, 但如果把大学的发展完全交给市场, 那也将是极其危险的。“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 包括高等教育。”因为“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10] 。由于性质、内涵上等存在明显的差异, 大学因市场化所携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

因此, 大学必须限制市场介入的程度。政府、社会都是可能的制衡力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甚至消解市场的负面作用。当然, 大学自身的学术力量也是制约市场极端影响的重要方面。正像伯顿·克拉克 (Burton Clark) 总结的那样, 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应是政府、市场、学术寡头三种力量平衡的结果[11] 。

尽管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天然地存在张力, 但也绝对不能忽视他们之间的“博弈”。 作为一种大学外部的影响力量, 政府和社会的干预也有走向极端的可能。应该在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保证大学适当地关注社会需要以获得必要的资源, 又不至于以独立自治、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的失传。做到这一点, 必须重新定位大学的特性和使命。

现代社会组织大致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类组织。大学“既不像经济组织那样, 直接进行物质利益的创造和分配活动, 容易受到物欲和利润的诱惑, 也不像政治组织样直接占有和使用社会权力, 容易在权力的争夺与滥用中丧失社会良知。由于远离世俗的利益关系, 大学形成了深厚的人类文明、高尚、正义、美德等内涵, 氤氲着高贵神圣的学术文化氛围, 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知识圣地’、‘精神殿堂’”[12] 。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 大学就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特色被人称为“人类文明的绚丽之花”。在新人文主义运动中大学获得了“民族精神生活的中枢机关”的美誉。“五四”时期的中国大学则成为批判封建专制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的“堡垒”。千百年来, 大学流淌着文化的血液。“文化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王冀生, 2005) , 大学从其特性和使命来看, 当属于社会的文化组织。大学的使命就是文化使命, 大学的“本体”活动就是“以文化人”、“化野为文”。大学为社会发展服务因而有了特定的“界域”与“法则”——通过文化精神创生和人文教化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陶冶人的情操, 砥砺人的品性, 提升人的德行, 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而大学所达之为政治与经济服务的目的, 在于通过造就健全的人而造就一个健全的社会。“大学‘崇尚学术’的文化精神就需要不断批判和超越他人和自我, 也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13]

大学定位于文化这种服务表面上是间接的, 但却是根本性的。 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理应是立足于文化服务, 立足于对高深知识的探究, 而不是完全按照经济社会的要求有求必应。诚如弗莱克斯纳所说, “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 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 (wants) , 而是社会所需要的 (needs) ”[14] 。只有这样, 大学才能既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成为“世俗的教会”, 成为世俗社会的“布道者”——取代教会而成为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心, 充当社会认知的裁判。

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 大学担负着精神教化和终极关怀的文化使命, 需要主体意识和能力的成熟与表达, 需要拥有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和学术环境。需要保持“特然独立”的品质, “以兼容并包之精神, 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15] 。

在主体性缺失的状态下, 大学不会成为烛照社会的“理性之光”。维护独立自治、学术自由是大学“牛虻精神”执守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独立自治、学术自由, 大学才有可能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 不被政治或经济所左右, 不至于丧失其价值中立的本质和探求真理的神圣使命。独立自治、学术自由是大学批判精神的制度性保障。

独立自治、学术自由并不意味着大学要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说, 大学作为自治机构遵循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处理办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 即学术自由 (Academic freedom) 、学术自治 (Academic Autonomy) 、学术中立 (Academic Neutrality) 充分体现了大学独立自治的深刻内涵。千百年来, 大学在独立自治的旗帜下, 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提升人性、培养人才、批判社会、关怀人类, 始终保持着前瞻性和先进性。

在我国,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同义词便是办学自主权。维护大学自治就是要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对于大学来说, 守望大学文化传统的同时赋予大学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 立足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又反思社会, 实现崇尚理性与追求功利、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的统一;对于政府和社会来说, 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 逐步从大学直接管理者的位置上退出, 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社会性中介手段 (教育评价、教学评价等) 对大学进行指导、服务和协调, 给大学的自主办学留出足够的空间, 使大学的自主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篇4:牛虻(缩写)

不久,蒙太尼里被调到罗马当主教去了。新调来当院长的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亚瑟不知道卡尔狄是警方的密探,在一次忏悔中向他坦白了自己对波拉的妒意。那是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在童年时代一起玩耍而早就被他深爱上的女友琼玛。波拉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大地吸引了琼玛,亚瑟发现波拉对琼玛似乎也产生感情。他虽然佩服这位比自己更成熟的革命家,却不由自己地对他产生了妒忌的心情。经卡尔狄的诱骗,他泄露了自己和波拉的青年意大利党员的身份和他们一次秘密行动。

当天夜里,亚瑟在家里被宪兵逮捕了。他被关在一间单人房间里。在审问他时,他识破了一份伪造的波拉的口供,警方哄骗亚瑟招供的阴谋没有得逞。直到被释出狱,亚瑟才明白他和波拉的被捕完全是卡尔狄神父出卖的。等在监狱门口迎接他的琼玛,听了他的叙述,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愤然打了他一个耳光离去。

亚瑟心乱如麻,像一个“酒醉糊涂”了的叫化子回到家里。他想自杀,可是采取哪一种死法还没有打定主意。突然,他的哥哥、嫂嫂怒气冲冲地闯进房间,骂他是天主教土的私生子,把他母亲葛兰第斯和蒙太尼里亲笔写的忏悔书扔给他看。原来蒙太尼里是他的亲生父亲。可是蒙太尼过去一直用谎话欺骗他,这双重的打击,摧毁了他对天主教的幻想。他发疯似的从桌上抓起那柄铁锤,奋力向耶稣蒙难像扑过去。他决心与反动统治和伪善的教会作无情的斗争。接着他布置了投河自杀的假象,便偷偷乘上一艘开往美洲的货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13年过去了。亚瑟化名范里斯·列瓦雷士回到意大利进行革命工作。由于他用“牛虻”作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当局和天主教会,所以他们都称他为“牛虻”。这时的牛虻已经不再是再是昔日的亚瑟了。13年南美的流浪生活使他体验了世态的炎凉,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已被锻炼成了一个坚定成熟的革命战士。他的相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皮肤黝黑,跛了右脚,左臂扭曲,左手残缺了两个指头,脸上也留下了被砍的刀痕。

马志尼党决定邀请牛虻参加他们揭露教会欺骗的工作。这时正值教皇庇护九世上台。这位教皇手段更加阴险,为了麻醉人民,他采取了一些表面的改革措施,还重用一些表面道貌岸然,行为“高尚”的教上来挽回教会的声誉。蒙太尼里就是教皇所重用的教士之一。现在他已经当上了红衣主教。牛虻所写的讽刺文章击中了蒙太尼里的要害,使琼玛十分佩服。

琼玛虽然见到牛虻,但是已经认不出他就是当年的亚瑟了。当年亚瑟失踪后,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父亲只得把她带回英国休养。波拉出狱了也流亡到英国,找到了琼玛。他们结了婚,有了孩子。后来波拉和孩子都相继病故,她又一次只身回到意大利,投身于革命活动,现在她已是马志尼党的一个积极党员。由于牛虻不知疲倦地从事革命活动,累得旧病复发,在患病期间,琼玛和一些革命同意夜以继日地轮流护理他。他把自己在南美洲到处行乞,流落街头以及做临工,当苦力、民夫、仆役、马戏团小丑的痛苦经历告诉了琼玛。这似乎拨开了郁结在琼玛心头的迷雾,使她怀疑眼前的牛虻就是她信为已经自杀的亚瑟。她把珍藏多年亚瑟少年时代的照片给牛虻看,但是牛虻却对她说:“已经死去了还是让死去吧,要一个人忘记一桩事情是很困难的。假如我做你那个已死的朋友,那我还是死……死了的好。还魂的鬼是丑恶的。”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牛虻劝琼玛放弃那些毫无价值的打杂工作,离开那些在城里空谈革命的家伙,和他一道投身到武装起义的实际斗争中去。牛虻告诉她,为了武装起义,“我想向英国买军火,可是运回来就很困难……我跟那边的私贩子没有往来,我相信你是有办法的。”在琼玛的帮助下,军火从英国运到了意大利,下一步就是要把军火通过戒备森严的教皇领地运入山区,分给各个村庄的起义者。当军火已安全私运进教皇领地时,负责运送军火的派人带信来说,或者派人去帮助,或者把期限放宽一点。期限是不能改变的,牛虻只好冒险前去安排一切。他和琼玛约定在教皇领地列西盖拉城见面。临行前,他塞给琼玛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到了那边,我会把一切告诉你的。”

牛虻到达布列西盖拉城时正逢赶集的日子。他装扮成一个割草的科西嘉人,刚和接应他的人接上头,就被暗探和武装的士兵包围了。敌人已经认出了他。当他掩护其同志安然脱险,正准备突围的时候,蒙太尼里突然出现在他的枪口下。他的身子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拿枪的手也垂了下去。包围的士兵立刻捉住了他。

菲拉里上校一次又一次地审问他。用尽了一切威逼利诱的手段,想尽了一切可想出的方法,结果都毫无所得,一切仍旧跟他刚被捕那天一模一样。于是,蒙太尼里来牢房。他带着沉重而和霭的表情对牛虻说:“据说你曾经把军火私自运进了本区,那是用来干什么呢?”

“用来杀……杀老鼠。”受了酷刑的牛虻吃力地回答说。

“现在你打算怎么?”

“那……那是非常简单的,主教大人。我要逃得就逃。逃不了,就死。”

“假定说,你能够逃出去,你准备怎样过以后的生活?”

“我已经告诉过主教大人,我要杀……杀老鼠。”

狱外的同伙已经计划好,送进来一把锉刀,要牛虻锉断窗户上的8根铁条越狱。当天夜里,牛虻顽强地、闷声不响地、拼着死命地锉着。1点半了,他已经锉了3个多钟头,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根铁条了。他那衬衫的袖子已经被他咬成了破布,他的嘴唇中沾着血,眼前是一片红雾,汗水从额上涔涔淌下。身上在剧烈地疼痛,旧病又开始复发,但他仍咬紧牙关在那儿锉、锉,锉……铁条终于挫断了。他艰难地用撕开的衬衫编成的绳索把身体缒出窗外,但他在监狱的甬道里晕了过去。越狱失败了。

牛虻这次的病势来得非常猛烈,而菲拉里上校又因恐惧和困惑变得兽性大发,他命人把牛虻的手脚上了镣铐,用皮带把他紧紧地绑在草垫上,只要一动,皮带就要嵌进肉里去。牛虻以顽强的精神忍受着,一直到第七天蒙太尼里单独来看他的皮带才被割掉,这次蒙太尼里终于知道了牛虻就是失踪的亚瑟。

“亚瑟,”蒙太尼里低声说:“真的是你吗?你是从死里回来了吗?”

“从死里回来——”牛虻发着抖重复地说。他的头枕在蒙太尼里的臂膀,好像一个病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一样。

“如果你爱我,就把你脖上

的十字取下来,跟我一起走。”牛虻打起精神坚定说。

蒙太尼里抬起头来,昏眩地颤抖着说:“跟你一起走——这是不可能的——我是一个教士。”

“你必须在我们两者之间选择一个。”

“你要求的我做不到。亚瑟,但是我愿意做我所能做的,我可以布置好让你逃走。我可以到山里去横死,或是误服过量的安眠药——你高兴要我怎么办都可以,这该能使你满意了吧?”

“神父,你为什么还要留恋这个充满了教士和偶像的死气沉沉的世界呢?它们是腐朽的,有毒的,污秽的!跑出这个遭瘟的教会跟我们一起走向光明吧!我们来重新开始我们的生活,神父,我一直是爱你的——即使在你当初杀我的时候,也是一样爱你的——你现在还要再杀我一次吗?”

他们都沉默了,二人猛烈跳动的心由于恐怖好像停跳了似的,接着又是一阵尖刻的对话。

“你还有什么说的吗?”蒙太尼里低声说。“还能给我任何——希望吗?”

“不。除了跟教士们战斗之外,生命对于我已毫无用处。我不是一个人,而是把一刀。如果让你活下去。那就得承认我们这些短刀。”

军事审判开庭了。在这关键时刻,蒙太尼里毫不犹豫地把刚刚找到的儿子交给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奉命执行死刑的士兵不忍向牛虻开枪。他那种光明磊落的行为、感人至深的勇气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像阳光一样直透到这些麻木而悲惨的灵魂中。这样的一人竟不得不要死去,而且死在他们手里,这对于他们说,简直就等于去扑灭天上皎洁的明星了,牛虻终于倒在草地上。

10天后,琼玛接到了牛虻从狱中带了的一封信。信上告诉她自己就是亚瑟。他希望留下来的人能够坚定地团结起来,给敌人以猛烈的打击。在信的末尾,牛虻引用了他和琼玛小时候坐在一起念过的一首小诗:“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

蒙太尼在牛虻死后就疯了。不久,在一张用大号字体匆匆印就的一个围着黑边的讣告上说:“我们敬爱的红衣主教,罗伦梭·蒙太尼里大人,患心脏扩张破裂症在拉文拉突然逝世。”

[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牛虻》的作者艾捷尔·伏尼契(1864-1960)是英国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出身在爱尔兰科克市。她早年丧父,从小就养成坚强的性格。1885年在柏林音乐学院学成归国后,她结识了一些流亡在伦敦的各国革命者,她的丈夫是一位波兰革命活动家。这些对她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牛虻》是伏尼契的代表,描写的是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作品通过牛虻一生的身世和遭遇,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青年革命者的形象。他在黑暗、污浊,欺骗、虚伪的现实教育下,背叛了他所笃信的上帝和阶级,投向了革命,卷入了火热的斗争,锻炼成了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战斗的革命者。他的光辉形象,曾使很多革命者青年受到巨大鼓舞。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中就对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作过高度评价。《牛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篇5:《牛虻》心得

《牛虻》取得心得

读过《牛虻》之后,心里颇有些感受,主人公亚瑟(又称之为“牛虻”)有钢铁般的精神,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的经历有点类似。牛虻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热血青年,人生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过万般折磨,其文采是非常出色的,有脾气,也很有主见。牛虻就是牛身上的虱子,听起来好恶心,但是如果当时的教派就是牛,那亚瑟就是牛身上的虱子,让其难受无比。亚瑟人生的转折点就是向信任主教的忏悔,主教出卖了他,被官兵追杀,最后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了非人类的流亡生活。他向主教忏悔的语句就是我们生活中常遇见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

“我的神父,我要控诉自己,因为我犯了嫉妒和动怒的罪过。我对别人生了恶意的念头,而那个人没有做过对不起我的事情”。说起来可笑,这是他忏悔的话,读起来多么诚心,简直是肺腑之言。但是就因为他这些话,自己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梦中情人,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篇6:《牛虻》读书心得

《牛虻》以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人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的斗争为背景。以爱国志士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热情歌颂了意大利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所做的英勇斗争。牛虻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精神,嫉恶如仇的品格,激励和鼓舞了一大批年轻人。

《牛虻》这本书主要讲了亚瑟小时候的生活过的很不如意,唯一能给他带来欢乐的人就是神父蒙太尼里和青梅竹马的琼玛。之后蒙太尼里要去其他地方当正主教,走之前他十分担心亚瑟,因为在神学院里散步时,神父蒙太尼里以往问过亚瑟想要干什么,亚瑟当时也吐出了自我的想法。蒙太尼里走后,卡尔迪神父随即上任,在一次忏悔中,亚瑟不细心说出了自我的名称,新任神父随即告密。亚瑟和其他同志也被抓了,出狱后,琼玛以为是亚瑟告的密,打了一个耳光后走了。亚瑟回到家里。一向厌恶他的并想把他赶出家门的大嫂告诉了亚瑟,蒙太尼里是他的亲生父亲。悲痛欲绝的亚瑟打碎了神像,制造出自杀的假象,奔赴南美。十三年把他磨练成了坚强,冷酷的牛虻,当他再次重回故乡。他以辛辣的语言和尖刻的文章,讽刺那些信仰宗教的人。在一次偷运军火中,因蒙太尼里的出现,牛虻被抓了。最终牛虻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琼玛,蒙太尼里在死刑判决书签了字。在刑场上,牛虻亲字指挥刽子手处决他。

当读到最终处决牛虻时,我不禁流了许多泪,到最终牛虻还是一个胜利者,他为了国家独立而献出了生命。想到那里时,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班的小组,有的人给自我小组扣了分一点儿也不悲痛,反倒还高兴,没有团体荣誉感。我真期望他们能够好好看一下《牛虻》这本书。

《牛虻》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就是牛虻对琼玛始终不渝的爱。琼玛的一记耳光,虽然是使亚瑟十分悲痛,但它对琼玛的爱却从来没有变过。

在蒙泰尼里选择了上帝时,我十分不认同他的做法,我能感受到牛虻当时的心境十分悲痛,虽然主教选择上帝是理所应当的,可是作为父亲选择儿子更是天经地义的。我十分不理解蒙太尼里的做法,信奉一个跟自我没有任何关系的上帝有什么用呢,上帝对你没有任何帮忙,又不能当饭吃。在亲生骨肉和一个跟自我没有一点关系的人做选择时,竟选择了跟自我没有一点关系的人。最终还亲手处决了自我的亲生骨肉。我真期望这个结局能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亲情。

篇7:牛虻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说一说牛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圣人?天外使者?救世主?才华横溢的智者?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楷模?善于冷嘲热讽的激进写手?革命家?最具权威的统帅?魅力四射的绅士?…我想这所有的评判都是牛虻身上所具有的显著特点,虽然他外形丑陋的有点像怪物。

牛虻处处遭人嫉妒,牛虻的文字总是引发狂热的躁动,牛虻的强硬态度,引发最痛恨他的人产生负罪感,牛虻的品质,致使枪杀他的狙击手们不忍下手,牛虻的激情抨击,引发了红衣主教对人性的深刻反思,牛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集所有战斗英雄的全部优点于一身的正义的战斗英雄--我想这是我对他的比较全面的评价!

牛虻受到过多大的痛苦?集精神上的身体上的于一身!“我曾在龌龊的妓院里洗过碗碟,给比他们的牲口更恶毒的农场主当过马夫;我,曾在走江湖的杂耍班子里,戴着尖顶帽子,挂着铃铛,当过小丑--在斗牛场上给斗牛士干过苦活,杂活;我,曾给每个把脚踏在我的脖子上的畜生做过奴隶;我,曾饿过肚皮,让人家往我脸上吐痰,把我踩在脚底下;我,连残羹剩饭都乞求不到,因为人家的狗比我有优先权…”因为被诬陷,放弃了原本富足的生活;因为最心爱的女人误解了自己,而放弃了爱情;因为革命与自己的亲生父亲为敌,一直斗争到死;因为实在忍受不了旧疾发作的疼痛而服用鸦片缓解疼痛;因为不想丢掉饭碗,忍饥挨饿,不得不唯命是从,被比自己大两倍力气的拿着火钳的喝醉酒的赌徒,打的只剩一口气,后来侥幸活了下来,但一只手和一只脚从此残废……

他把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一生在与宗教势力做斗争,他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勇气?

他曾经无数次的差点疯掉--他害怕黑暗,害怕寂静;他曾经想到过自杀!当他坚定地认为要与宗教势力做斗争时,他开始了一生漫长的战斗,他的这个信仰支持着他的生命!

牛虻是一种精神,一种勇气,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走出逆境!

牛虻是一种品格,恩怨分明,誓死不屈!

牛虻是一种信念,生活可以折磨我,但我绝不会向困难屈服!

牛虻在我的心中站立着,从未倒下过!

《牛虻》

勇气滋生了信念

信念加固了勇气

痛苦映射着胜利

胜利削减着痛苦

勇气 信念

痛苦 胜利

一切在循环延宕

爱情没了影踪

亲情被信仰无情炸裂

活着是为了什么?

斗争 斗争 斗争到底

生活可以折磨我

但我不会被生活所揉搓

命运可以作弄我

我丝毫不会哆嗦

来吧,来吧

所有的魔爪

都伸向我吧

纵使有千万双

我也要全部斩断

只要我还活着

篇8:像牛虻一样坚强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生活中有些人因为一时的失意而自暴自弃,整日醉生梦死怨天尤人,这样的生活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磨难的存在应该让我们变得更坚强,而不是成为堕落的借口。人生从来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需要我们经历各种风景,感知各种心情,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一一经历后,人生才算圆满。西方国家有句话:“上帝放在你肩上的东西,都是你能扛得动的。”遇见困难,我们不该软弱,不该妥协,而应该理智地去想方设法战胜苦难。经历过阴霾的人,最有资格看到蓝天。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于是变得软弱,殊不知只要再坚强一点点,成功就会到来。经历过那段坎坷之后,我们会由衷地发现:很多困难并不是无坚不摧的。

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让我感觉力不从心,甚至会引起情绪的低落。但是现在牛虻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和牛虻一比,我所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腳踏实地地为梦想拼搏,就像牛虻那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一辈子的事,也许需要用一辈子来完成,但至少我也曾用心追求过。汪国真先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珍惜生命里的每一个信仰,因为有信仰的人都是幸福的。我的生命需要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超越,信仰像是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的路。

心若在,梦就在,坚强的人是不容易被打败的。我们要一笔一划地书写自己的人生,丢掉消极颓废,积极阳光地向前走。不论成功或者失败,至少我们曾经来过,曾经笑过,这就足够了。生活要继续,梦想也要继续,做一个执着而坚强的追梦人,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恩赐与磨难。

上一篇:2009年三年级数学教研工作总结下一篇:宿城区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管理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