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激情

2024-05-13

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激情(精选6篇)

篇1: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激情

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激情

夫子曰

受中国传统写作教育思想的熏陶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当前高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导向,许多语文老师习惯于写铁面无情的法官宣判式的作文评语。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描写生动,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等等,或者反之。每次作文大抵如此,周而复始。这样枯燥乏味的评语根本不能燃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所以,语文老师的作文评语必须改革。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激情。

文章写什么?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卡夫卡则说:“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贯注在里面。”我认为写作就是用双手捧着自己的一颗心对读者说“看吧,这就是我的心!”写作必须说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事,我事表我心。然而,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在文中流露的情感也不同。学生的作文有时流露自己心中的积怨和生活的苦闷,我们语文老师要用评语撒播爱心,架设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

我曾经任教的一个女生名叫龙群,她在《老师,请听我的心里话》一文中写班主任在处理她与劳动委员的纠纷时说错了一句话,让她受到了委屈,她嫉恨在心,在文中这样描述她的苦闷与怨愤:“从此,老师便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每次老师看我都是满脸的怒容,双眼瞪着,让我好害怕。在同学中间,我不知遭到了多少白眼,我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我不知流了多少泪。可是在那时候,有谁来关心我,爱护我呢?那时的我才满14岁呀!一个14岁的孩子怎么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呢?于是,我只有用读书来掩饰自己心中的痛苦。在同学们玩耍的时候,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的性格变得孤僻。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老师,我恨你!现在,我又想起那件事,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我忍受心中的痛苦,我委屈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地往下掉,望着那还亮着灯的办公室,我真想冲进去向班主任大喊一声,‘老师,是你伤害了我的心,我奉劝你一句,不要再用冷漠的话刺伤像我这样的孩子,否则,您将失去更多的爱戴您的童心。在这里,我真的希望茶陵二中的老师都能够像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那样和蔼可亲,处事公平,这样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

她的这段文字,言辞激越,诉出了内心的委屈与不平。就因为班主任说错了一句话,问了不该问的事,她就对班主任恨得如此之深。她总是认为班主任在蔑视她,同学在嘲笑她,她的性格被扭曲,充分暴露了她的蛋壳心理,此时的她需要关爱,需要心理辅导,需要心灵的对话,因此,我给她的作文评语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鲁迅先生也说过:“我就是把别人聊天与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写作的”。你在同学们玩的时候读书以自娱,沉浸在高雅的文化之中,你的品格多么高远呀!陶渊明的“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令人称道,你在读书和写作中忘却烦恼,舒心度日,多么悠闲,多么洒脱呀!你每次经过我们办公室的时候,你也会看到我们老师有的在谈天说地,有的在备课批改作业,有的在看书。看书的人中一定有一个我。人各有志呀!我认为无端的玩耍,无端的聊天,倒不如你的读书以怡情、读书以励志实在!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受到委屈,我心里痛哉痛哉!然而,你如果“不愠”,你就是豁达之人,将来必成大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的班主任年轻气盛,初来乍到,他在工作中犯幼稚病,太不应该了,我将以长者的身份开导他,你放心吧!

我读过《教育学》,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现在我把它赠送给你,请你亲近你的班主任,就能充分了解你的班主任,就能更好地学好功课,对你大有好处。

你的文章语句流畅,心理描写真实而生动,我读后兴奋不已。在文中你虽然奉劝了你的班主任,赞扬了我和政治老师,但是,我也反思我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也伤害了学生的心呢?读了你的文章,我将以之诫勉,我将改进工作方法,让我的行动博得学生的爱戴。

我的评语很长,她读后递来一张字条:“老师,你的评语真好,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好评语,待我气消了之后,我再找班主任交谈,请您放心!” 过了几天,她又递来一张纸条说:“老师,我已经同班主任交谈了,班主任很坦诚,我觉得班主任也不缺乏温和,我将铭记您的教导,努力学习。”果然如此,一诺千金,龙群同学待人彬彬有礼,虚心好学,不懂就问,功课优秀,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生的境界,提升生命的意义。写作优秀的学生已经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对他们的作文评语应当鼓励与提升相结合,既肯定成绩又提出修改建议,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进入新的境界。陈阳倩同学是我教的学生中擅长写作的.学生之一,她在的《我尝到了当班干部的滋味》一文中写她自己担任班长举行班会时受到的挫折――同学不听她的领导,尤其是那个自称是“铁汉”的男同学故意与她作对。后来她想方设法与同学沟通,写了一封致同学的公开信,把自己的缺点袒露无遗,把自己的工作设想交代明白,对同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以心换心,终于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工作顺利。因而在文中她满怀深情地写道:“作为一名班干部,为了不辜负老师的重托,为了肩上那神圣的责任,我付出了心血,我做出过牺牲,我吃过苦头,我熬过不眠的夜晚,终于换来了同学们的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一句句誓言,我心满意足了。转眼间,当班干部已有一年了,我的那支溃不成军的队伍如今成了无往而不胜的‘铁军’。他们长大了,一步步向上,而曾经懵懂稚气的我,今天也已经肩负团支部书记的重任了。在有同学相伴的道路上,我懂得了神圣职责的背后就是崇高,有崇高就有快乐。如果有人问我,当班干部是啥滋味,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苦尽甘来,真的!’”文笔流畅,言辞恳切,堪称美文。我给她的作文评语是:“老师以什么为骄傲?以拥有得意的弟子而骄傲。我真的很幸运,因为有了你这样的班干部,你为了抓好班工作,绞尽脑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付出终于使班风好转,你获得了同学的理解和支持,我真的羡慕你呀!我为有你这样的弟子而自豪!我从你的文章中感到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你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用文章再现生活。我觉得你小小年纪就能写出生活质感如此深厚的文章,如果继续努力下去,将来如何了得!你的文章富有灵气,写出了自己的个性,文中‘有我之境、有我之识、有我之情、有我之人格’。我读了如同喝了人参蜂王浆,浑身上下无一处不舒畅。当然,我也建议,如果你把文章的结尾部分再作一番修改,把文章的语言再作一番锤炼,你能在报刊杂志上‘潇洒走一回’,一定能的!”

作文本发下去后,同学们都争抢着看作文评语。无不伸出舌头发出感叹:“噫~!咋咋!”陈阳倩同学也高兴得跳起来。后来她按照我的建议把文章作了修改,果然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上发表出来。我把杂志拿到班上给同学们看,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从此,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涌现了许多优秀作文。

写作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水平因人而异。有的同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优美的文章,有的同学磨磨蹭蹭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语文老师普遍喜欢看优秀的文章,对于写得差的文章漠不关心,结果出现恶性循环:越写不好,老师对他的文章就越漠视;老师越漠视,他就越不想写。久而久之,他对作文就深恶痛绝,这种情绪感染临界生,长此以往,整个班级的写作教学就陷入一潭死水。其实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指点,他们的文章越不可漠视,越要用评语来点燃他们的写作欲望。段巧巧同学的《运动会纪实》只是简单地记叙了运动会的过程,哪些同学得了奖,场上有多少观众,有多少同学在写新闻稿等等。至于运动员竞争的场面,啦啦队的表情,观众的呐喊助威等精彩细节都缺乏描写,文章字数不足400字。对于这篇文章,如果要评等级的话,它应该定为末等。然而我依然给予这样的评语:“读罢你的文章,似乎时光倒流到两个星期前的运动会的那几日,那精彩的场面历历在目。我之所以有如此之感,是因为你的文章很有条理地记叙了运动会的全过程。然而,我记忆中的运动会比你笔下的运动会更精彩,因为你的妙笔还没有生花,许多精彩的细节在你的文章中变成了粗略的叙述。运动员拼搏的精神,那种‘少年壮志可拿云’的虎虎气势,从你的笔下溜走了,只剩下‘奋力跑了、得奖了、笑了’等简单的述说。当然,你的字美观大方,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就因为此,我爱读你的文章,我总是盼望你能写出优秀的作品,这一次,我的希望落空了,下一次还会让我落空么?应该不会吧!”几天后,她跑到办公室来请我给她指点迷津,我向她推荐了几本作文集以及散文集,她兴致勃勃地读着,而且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一个学期后,写作水平有提高,文章的篇幅加长了。有一次她模仿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写了一篇自传《梧桐姑娘传》。我给了她很美的评语:“先叙传,后写赞,结构严谨,深得陶氏遗风。梧桐树真美,梧桐姑娘更美,《梧桐姑娘传》全美。我读罢此文,掩卷而思,那梧桐树、梧桐姑娘、《梧桐姑娘传》在我眼前飘呀飘呀,飘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作文本发下去后,我观察她的表情,她眉开眼笑,大胆地与人交换作文本欣赏。她已经找到了自信,每次上作文课,她情绪饱满,不再愁眉苦脸,甚至盼望上作文课。后来她的《记一堂作文课》叙事生动,语句流畅,我将它评为“优秀”,并给予这样的评语:“盼星星,盼月亮,我总算盼到了你的优秀作文,我快乐无比。老师的心总是在盼望啊!如果你选用一些富有文采的词语,用一些名言警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将文章的语言润

色,那就锦上添花了,就可以评为‘甲优’,那时我就‘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用评语激励差生也并非灵丹妙药,一服就灵,它需要一个过程,老师要有耐心。胡蕾同学写作基础较差,怕写作文,他在《记一次作文课》中吐露了真言:“上课了,老师呢?他怎么还不来?原来他在隔壁班上课还没有过来。这时我在祈祷,祈祷老师千万千万别让我们写作文,因为我最怕写作文,我宁愿写语文作业,宁愿抄课文,也不愿写那该死的作文”。我读了这段文字心里凉了半截,我每一节作文课都是精心设计,讲得有声有色,激情飞扬,大多数同学都说听得入迷,他却说出让我如此失望的话来,我的心理反差太大了。怎么办?我想,如果我发一通脾气或者赌气不看他的作文,也许他不但厌恶作文而且会讨厌我的为人,权衡之下,我还是给他一个评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你的文章虽然短小,全文不足四百字,但是字字实在,句句真言。写出了自己的情感,显示了自己的个性。如果照此练下去,那么作文就不是‘该死的作文’了而是‘该活的作文,有趣的作文了’”。

古代有个笑话故事说写文章比生孩子更难,这虽然有点夸张,但至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写作文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就是我们老师也觉得写作文比较烦,何况学生呢?然而,我们又不能不写作文。怎么解决这对矛盾?我以为首先是想方设法增加作文课的美感。如何增加作文课的美感?我以为用评语渲染美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教师用优美的评语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那么,他们的表达欲望就点燃了。学生学习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模仿性。他们模仿教材,模仿教师。因此,教师给学生的评语应该妙语连珠,富有文采。我给罗智美同学的一则评语是:“读罢此文,心中有说不出的美味,如同登泰山观日出,攀南岳望日落,上香山看红叶,进嵩山览古寺。尤其是文章的结尾很有气势,读之让我联想到当年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呢!”后来她在我的评语后面加上反批:“名言妙句哦!” 我给陈阳倩同学的《我的课外生活》的评语是:“你的课外生活真充实,真丰富,真精彩,我读了你的文章也分享了你的课外生活的乐趣,我真的羡慕你,但不嫉妒你。我很想加入你的课外生活,到时候大家快乐无穷,此乐何极!你有丰厚的生活积淀,你有丰富的语言储备,所以你文思敏捷,你的文章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无怪乎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你的作文观之,信哉信哉!有人评价作文时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我也信之。你文美、字美、人品更美!”作文本发下去后全班同学传诵着这则评语,她也为这则评语写了一篇作文《读老师的作文评语后感》。我给颜梅星同学的一则评语是:“我读罢此文,全身心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舒坦,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就像吃过人参果一样无一处不畅快。你的文章语言如此之美,叙事如此生动,娓娓道来,让人如坐春风,我闭目静思,眼前似乎有千里草原,万顷碧波;有雁阵行空,有鸟语花香……,总之我是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你的文章也。”在讲评作文时我把这则评语深情地朗读起来,教室里掌声雷动,同学们齐声高呼:“ok!”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我在学生作文本上即兴写下的评语,算不得经典之作,然而,在学生的心里发生了特大的效力。我的评语连同我的人格都扎进了学生的心田。我茅塞顿开,我终于明白,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多么渴望被人关怀,被人理解,被人赞赏啊!我也明白,评语是什么?评语就是一种交流,是师生推心置腹的交谈,评语是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让那种冷面无情的评语“纸船明烛照天烧”吧!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火花!

 

篇2: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激情

──北碚田家炳中学“361互动”教学模式解读

【前言: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我区课改已进行了十年,但走进课堂,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教师们忘我的站在讲台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津津有味的讲着教学内容,多数课堂教师讲解依然占主导地位、主动求变迟缓、合作探究生搬硬套、当堂检测不能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北碚区课改再出发之时,我校行走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根据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了“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蕴藏着教育的真谛。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着无穷的潜能,只有点燃学生的斗志、求知的欲望、希望的火焰,才能让学生取得成功。

在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然而,教师教学方式大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灌输——接受式模式,具体表现在①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母的、内容、过程、方法、形式全部由教师掌控,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看客、道具、附属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记。②共性教育,培养听话的学生:同样的目标、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步骤、同样的性格等等,像是一个模子生产的产品。一个特征就是听话的学生,惟命是从,不敢质疑,毫无探索创新精神。③大题量机械训练,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④师道尊严,唯我独尊:对完不成任务或者没按照教师意图去办事的学生进行变相体罚。

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 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一、“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1.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课堂各环节的学习,尤其是待优生如何调动、课堂参与面要重点体现。

2.以学生为主体。要彻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自主的高效预习、积极合作、充分探究、展示答疑、反馈巩固,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掌握感悟知识。

3.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指导预习、组织合作探究、进行精讲点拨,针对反馈深化教学,是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精心备课,调控好课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要具体、到位,包括预习指导、讨论时的巡回指导、展示时的点拨,矫正时的补充都要要精心准备、具体到位、恰到好处。

4.体现民主平等。教师要走进学生、参与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学习时解除心理障碍,不再惧怕、迷信教师,真正通过自己的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5.落实开放课堂。课堂开放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生思维和教学结果的开放,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但又不脱离学习主体,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联系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生成一些新知识。

6.使用分组教学。根据同组异质原则和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对各组学习活动参与表现的评价机制要实用,操作性要强,要保证各组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活 动的机会,并形成组长负责制、兵教兵、兵督兵的机制,可实行生生科组长、科代表模式。

7.高效自主学习。预习、训练要快速充分,讨论展示要全神贯注,积极主动。

8.实现有效互动。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要有效、高效、活而有序。9.再现知识获得过程。尽量避免先告诉学生结果,再进行验证训练的学习方式。

10.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361互动”课堂,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以学生学习为主,必然在进度上要放慢。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的课堂来解决学习进程慢、任务紧的问题。

二、“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六为主”教学原则,通过“三个学习阶段,六个教学环节,一个最终目的”的模式体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其中“三个学习阶段”指的是“课前预习、课中优习、课后温习”,具体地说,就是课前在教师指导下,目的明确的进行自主预习,“六个教学环节”指的是课中优化学习的“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导学、当堂检测、总结拓展”操作流程,具体地说,就是在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按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会学习;“一个最终目的”指的是“始终贯穿学校的一个办学理念,以真正意义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达到真学、实学、学会、会学。其含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示交流和教师点拨;整个课堂学生落实真学、实学、学会、会学;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师生互学,教学相长,并在学习中生成新知识;全体师生在各种方式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均以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361互动”教学模式的组织手段

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各年级根据本年级实际情况,将每班学生按成绩、智力、特长、性别进行均衡分组,按同组异质原则划分,并对划分学生进行培训,小组评价方式务必实用、便于操作、具有激励性。各班可采取老师带组长,组长带组员,采取小组捆绑式评价办法(不同学科可以有不同的学习组长。每个小组针对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逐一演练,力争人人过关。各小组根据组内交流讨论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在组长的主持下,或优生引导,或组员合作,对本组的学习任务,或讲解,或演示,同时,其他学生或补充,或矫正,或评价,而对于学生展示提升不到位或需要强化的内容,教师要适时恰当地进行精讲点拨。

每位科任老师对所教班级全体学生成人成才负责,全员育人,全人参与,传承田家炳先生品德修养和全人教育思想,主导所任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参与小组学习等,优秀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享有该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相应荣誉,同时学生的不文明无道德行为该班个任课教师相应受到处理)。各学科任课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表现、道德修养文明礼仪和田家炳品德传承综合情况,对每个小组及组长每周给出评价结果(学科教师评选学科组长),存档并交班主任,作为“三好学生”评选依据之一。每学期第一个月每天以后每周召开组长反思会(时间宜短),对小组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改进,计分办法由各年级灵活掌握。关注困难学生的发展。各班采取多种形式对优秀小组和组长予以表彰,鼓励先进,促进后进。

四、“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学习阶段”和“六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课前预习”是基础,“课中优习”是核心,“课后温习”是保证,“课前预习”不到位,“课中优习”何谈精彩。

1.所谓“课前预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以“教材为主源,以思维为主攻”,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思考,动手动脑,自主预习,明确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生成学习内容的重点和疑点。这一环节部分学科在课堂内前几分钟进行,有的学科在课堂外进行,不管在什么时候进行,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对于预习在课堂内完成的学科,这一学习阶段通常与课中优习阶段的“自主学习”教学流程合并在一起进行操作。

一般情况下,语、数、外、物、化等科目一般采取“课前预习”与“课中优习”分开的方式,政、史、地、生、音、体、美、微机等预习阶段则采取一堂课完成的方式,根据教材情况也可灵活掌握,甚至每节课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根据实效原则进行。

2.所谓“课后温习”就是对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评估。根据实际状况精选习题,布置少量书面巩固练习,或布置实践性作业,或分层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有练习的学科课后练习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

3.“课中优习” 具体以如下六个教学流程进行操作:

①目标展示:老师可通过多媒体出示或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情况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②自主学习:根据目标,充分发挥生本互动,教师务必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能充分了解书上的文本内容。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根据目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环节是学生合作探究的重要基础。

③合作探究: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解决或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优秀学生可以解决待优生的部分问题。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师生平等交流讨论的形式,避免单纯机械的讲授。同时,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④教师导学:课堂教学既不是满堂灌更不是满堂问,要深刻领悟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把握课堂教学的实质,在合作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要真正做到“三讲三不讲”,实实在在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⑤当堂检测:检测内容应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的反应,题目设置要精,形式可以多样,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问题探讨等。新授课原则上必须有当堂检测并必须做到当堂完成,各年级做好督查,学校将采取深入学生调查形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及时通报。授课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当堂检测的学生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择其要点总结,学生将错误练习进行纠错,纠错务必落到实处,小组中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本组同学的纠错。

⑥总结拓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各小组在当堂检测的基础上,谈收获,说感悟,归纳知识体系,回扣教学目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适当拓展延伸,分层布置作业。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小组进行有效评价。

五、“361互动”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关键是课堂节奏,所以,要让学生熟悉课堂各环节的操作,学会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问发言、补充争论、有序抢答、表演展示、拓展运用,养成真正投入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节奏意识、效率意识,在初期上课时每个老师对每一个细节都要经常指导、反复训练,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课堂的紧张有序状态。

2.落实学科特点,丰富和发展“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将“361互动”教学模式看作一种灵魂、一种理念,不能死搬硬套,形成“361互动”教学模式整体框架下的各科操作模式,每科也可再分为多种课型,如语文再分为古文、诗歌、现代文、阅读、作文等课型。

3.课堂与生活实践接轨,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渗透进生产、生活的血与肉,提升课堂的生命力,如生物课中植物种子的萌发就让学生培养种子,观察萌发过程,结合农业生产学习播种的注意事项,这样课堂就不再枯燥。

4.教师对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需要整合的整合、需要打破节次界限的打破节次界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备学生,即怎样调控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恰到好处,点在当点之处,经过老师的点拔、总结和评价,使学生茅塞顿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所学知识更加明晰化、系统化、科学化,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又锻炼了能力。

5.要解决好新课改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基础,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交流,使合作不流于形式,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要解决好新课改中动与静的关系,实现动静结合、活而有序;真正落实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解决好新课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关系,提高课堂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保留和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

六、“361互动”教学模式操作的误区

1.将“361互动”模式的操作模式化,认为各个学科每堂课都按“361互动”模式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严格操作,没有灵活、没有创新。“361互动”模式应该是一种理念和思想。在体现“361互动”理念和特征的前提下,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各学科操作中应该是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只有这样,我们的“361互动”课堂才有生命力、才有激情、才是有血有肉的课堂。

2.只看表面课堂活跃,讨论、展示流于形式,成为表演秀,学习活动层次低,没内涵,真正好的课堂应该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以及学习的层次、深度和容量。对不需探究的问题要在预习时解决,同时提取出需要探究拓展的问题。简单的内容也要学生走讨论展示的环节,费时低效。可以当堂演练、记忆。

3.教材上没有、学生讨论不出的问题如活动,也要学生讨论,可以通过教师指导解决。

4.将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没有互动和交流,没有拓展和延伸、没有与实践的联系,教师指导、巡视、反馈、点拨不到位,致使学习效率和层次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5.学生预习、探究、合作习惯不到位,平时没有注意习惯的培养和矫正。每堂课都要注意学生学习细节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

6.不能有效的将学科特点与“361互动”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致使本学科课堂操作时出现迷茫,将好多已成熟的好的做法丢弃掉,要找结合点将各学科原来一切好的做法丰富到“361互动”模式中,才能形成有各学科特点的应用模式。

7.预习完全放在课下,导致学生应付,不能真正预习教材。预习环节应主要放在课堂上,可与预习指导、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训练,重难点的反馈,及教师巡回指导相结合,将基础问题解决在预习课上,展示课可压缩时间、压缩问题,仅展示难的、重要的、需要拓展的问题,进而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8.有些课堂松散、学生学习不投入,课堂节奏慢、效率低、容量小。全体学生全堂不分形式毫无顾忌的紧张投入的学习是“361互动”教学模式的最典型特征,是落实真正意义学习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全方位营造这种氛围,真正实现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

9.不在课改、课堂上下功夫,不关注学科或本人课改的层次,一味抱怨,不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要重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注重发现问题、研讨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课堂层次和教师专业水平。

10. 部分课堂不分课型,生搬硬套,所有环节齐全,但合作探究或当堂检测流于形式,课外预习与课内环节冲突却找不到结合点。

六、“361互动”教学模式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

课改是份苦差事,需要教师多付出几倍的努力,尤其是习惯了传统教法的老教师。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实施课改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学会真正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着想,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防止学生思想出现动荡。要注意尽可能避免课改初期学生成绩的滑坡,努力实现平稳过渡。

2.加强管理,稳步推进是基础。

一是必须加大力度推进课改,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主任、班主任都要积极抓,长期抓,熟悉课改进展情况,随时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制度管理,结合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出台一系列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制度尤其是课堂评价制度等来提升和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推进学校课堂改革的深入。三是队伍管理,课改成在教师,教师是深化课改的主力军和主导者,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师资培训工作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我校将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系列活动,让教师成为深化课改的积极实践者。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深入开展“借脑兴教”校本培训工程、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全校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加强示范课研究课达标课研究。四是课题研究管理,以课题为抓手,依托教育科研,加强对教改工作的研究,使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领导支持,专家引领是保证。

实验的每一步进展遇到的问题等各级各层都及时进行汇报,邀请进修学院领导专家指导、听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时期课改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进行指导,参与研究对策。因此,专家的引领保证课改一直沿 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很多弯路,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我校的课改进展到现在,要想取得更大进展,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家的引领与提升,我们要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强化内功,提升本领是关键。

教师对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围绕教材,又要超出教材,尽可能多的挖掘出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用理论分析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这是知识层次上的内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发言、有序抢答、主持展示、表演拓展、真正投入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把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每堂课中,每一个细节上,这是习惯培养层次上的内功。要拓展课改内容,突出特色,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及学科实践活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深化新课改内涵,这是综合能力层次上的内功。内功到位了,本领也就提升了。

5.抓住实质,有的放矢是根本。

课改的实质刚才有些已经提到了。要解决好新课改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基础,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交流,使合作不流于形式,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要解决好课改中动与静的关系,实现动静结合、活而有序;真正落实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解决好新课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关系,提高课堂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保留和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落实学科特点,实现课堂与学科、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全程监控,设计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立体课堂,点拨补充学生合作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展示、表演,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抓住了这些实质,才抓住了课改的魂,才会万变不离其宗。

6.及时总结,经常反思是法宝。

要想把课改一步步推向深入,必须及时总结课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经常对课改的过程、操作、效果等进行反思,才能攻克课改进程中的一个个堡垒,提升课改的层次,把课改推向深入。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必备品质,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一个有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只有反思,才能自悟,只有自悟,才能进步,学生是这样、老师是这样,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功人士都是这样,杜郎口中学各班、各学科每天写的工作反思都写在小黑板上放到楼道内,反思写出来了,当然就知道了哪些做好了,哪些还需要去做,每天这样,可以想象工作进展的效率会怎样,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那么他离成功就不远了。另外及时总结物化成果,升华课改过程,重点落实“五个一”的要求:每位教师书面分析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每位教写一份“我的课改故事”“我的师德故事”教育叙事;每位教师写一篇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教学论文;每位教师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写一份高质量的课改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存在于教师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传统师生观,很难在短期内,整体上得到明显的改变,急功近利,唯我独尊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切实需要脚踏实地的深化课堂改革,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我们相信坚持在深化课改之路上,必将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解放校园、放飞梦想。

北碚田家炳中学 李飞

篇3:用人性化的评语点燃生命的激情

点相应的情感与生命体验, 师生对语言文字"感知-体悟-应用"的燃的释放过程中, .小学语文课堂是灵动个体生命得到前所未有学的的, 时空与和谐的氛围欢悦的, 有生命的, 中情感得学生在美生得展望到其鸣, 。语文教学是一思维得以飞翔, 个生命梦想获的的教育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命化占主导地位, 教, 学师生育主体生是这个。语文教学的生命化目生命化教育过程的教命标化。, 因此指向, 语文教师应当建立语学生学习生活的生命激人格力量和教育生命文教育的生命化人格, 以这种的张力不情断驱动我们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认。识生我们

, 丰林/的资源教文命化课一堂、学内容“生命化呢挖?掘文本中生命”教育

富碧圆语文新教材中文本本身蕴涵的生命资源是我们在语文学

学点, 在新教材所网罗的文海中科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基,

生处处都能发现闪耀着生命光泽

的的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 语文教材毕竟不是专门的生命教育生不是教材, 语文教材的以“生命教育”为体系来安内容编排并命排的能直指, 生命话题也不是每。因此篇阅读, 阅读教课文都体生的实际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应根据学情况结合教材来设计验时的教学有意识的完一个“生命主题系列”成, 这个系通过平

列。这样, 阅读教学中以“生命”为话题的教育变得更为系统,

也能更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生命教育的资源。其次要更好的实现“生命”主题教育的渗透, 就应该深挖文本, 对教材中的生命资源进行巧妙利用。

二、深入挖掘教材, 实施生命化语文教育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然而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非易事, 有的学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容易骄傲自满, 产生自大心理。有的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 自信心不足, 同时, 他们往往又过于敏感而自惭形秽, 于是在学习上甘居中游、下游, 缺乏进取精神;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惭愧、羞怯、畏缩、低人一等的感觉。如何消除这种自觉低人一等的自卑心态呢?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 我教会学生总结道:“维纳斯的手臂残缺了, 这似乎成了一种遗憾, 然而, 因为她的善良、她的正义、她的质朴典雅、她的高洁精神, 她仍然能够被公认为女性雕塑中最美的一座。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你们也一样有着自己的缺点和长处, 但只要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扬长避短, 认识自我, 必能开辟出一条走向成功的幸福之路。如果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一味地自卑, 那么自己所想和所谈的只是不好的消极的一面, 因此自己会永远感到怏怏不乐, 这样的言论在社交场合大煞风景, 常常与人格格不入, 以致失去尊重, 失去幸福。如果能全面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 我们就不会怨天尤人, 不会吹毛求痴, 也会与人和谐相处, 由此受到他人的尊重, 体验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当然, 盲目的自大和骄傲也是不可取的。一部分学生听后, 深受启发, 认为那种自我否定、自轻自贱简直就是自寻烦恼, 决定真正地审视自己, 重新塑造自己。

三、延伸生活实践, 激发生命潜能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 坚持向生活延伸, 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如教学《鸟的天堂》:

师:我们游览了美丽的鸟的天堂, 感受到了这里的树美、鸟美、人更美, 你能为这里的美景设计广告词吗?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它, 走近它, 欣赏它。

(学生思考、动笔)

生:鸟的天堂, 人间的仙境!

生: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鸟的天堂你会很遗憾!

生:聆听百鸟和鸣, 欣赏万鸟齐舞, 让我们一起到“鸟的天堂”观赏人间奇景

生:新会小岛──人间的天堂, 鸟的天堂!

生:鸟的天堂──独木成林, 鸟儿成群!

老师将拓展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 通过设计广告词这一生活实践, 将语文用于生活中来。是呀!生活实践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在生活实践中, 个性、自主、智慧、潜能又能得以充分发展。在教学中, 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或设计导游词, 或写颁奖词, 或写感谢信, 或写春联, 或拟短信, 或做小报……通过拓展, 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更好的生活。

四、让学生在“生成”中学会珍爱生命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 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 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独特的思维, 不同的生命阅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 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 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 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一位语文老师在将要结束课文《生命》一课时, 突然受一位学生所提问题的启发, 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说话题目, 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假设自己死了, 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 追忆一生。在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影响下, 老师课堂上这一史无前例的“生成”看似很冒险, 实则最有效地做到了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体验, 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贵。从根本上让学生体味并意识到生命对于自身, 对于家人和朋友, 对于社会具有的意义, 从而真正学会珍爱生命。

篇4:用激情点燃课堂的生命活力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历程,对于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咀嚼一路走来的感叹、困惑、迷惘,在些微的收获和喜悦中,才忽然觉得自己懂一点语文了。在营造激情课堂的策略中,也有了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激情课堂氛围的营造取决于教师的激情

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人打了个哈欠,他身边的人马上一个接一个地也跟着打哈欠。这是因为困倦的情绪会传染人,而高昂的情绪则能感染人。自信而精神饱满的教师一站上讲台,他的激情就会像晨雾一样弥散在教室里,感染到每一名学生。教师的这份激情源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恰当把握,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就已经把自己感动了,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背后,也一定凝聚着教师的的勤奋、良知和思索。课堂仅有四十五分钟,可是备好一堂课,不知要用上几个四十五分钟,就像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钻研教材,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波涛,往往要倾注教师更多的心血。因为语文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还有更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说来,激情课堂的氛围营造源于教师的激情,而教师的激情则源于肩上的责任和对祖国语言文化的深厚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来一段精心准备的开场白,勒住学生思想的缰绳,将他们的注意力、情绪都集中到教学上来。

二、激情课堂的氛围营造还来自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丰富的,倾听者的表情,简练的手势和点评激疑的话语,或有声或有形,都能向教师传递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在语文课堂上,我十分注意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并力求以变换的方式完成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我最擅长的是表情语言,一颦一蹙之间,或满含期待;或表示赞许,或流露焦急的暗示;喜怒哀乐之间,表情语言已成为我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最默契的方式。我也从不吝惜口头语言的评价,说得好,一个“善”字足矣,说错了,我也通常用一句学生熟悉的文言台词:“否,非若是也”,没说全的时候,我干脆地扔出一句“没完”!调侃之间,温馨、融洽而又不失严肃的课堂气氛就会激荡起层层涟漪。更多的时候,我愿意适时地甩出一句格言、成语或古典诗词“酸”一下,每每引来一些学生艳羡的目光。语文课堂毕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师的文学素养势必熏染到周围的学生,唤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三、激情课堂的氛围营造来自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缤纷多彩的,小说的曲折,戏剧的冲突,诗歌的隽永,散文的飘逸,根据文本特点的不同,备课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同样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以多层次的朗读激活学生的情趣。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通常需要在反复诵读中讲析,以读代讲,如果把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割裂开来,往往教师讲得兴意盎然,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教授现代诗歌和古典美文时,朗读是课堂浓墨重彩的环节,我会给学生“秀”一下”配乐范读,把学生引领到课文描绘的优美意境中。

但是,如果教学中不管什么篇目都一味地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或全班齐读的方式就显得单调乏味。所以,朗读教学时,我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篇幅略长的,就按座位依次逐段接力朗读;情节生动有人物对话的语段,就采用分角色朗读;对于诗词、文言文等要求背诵的篇目,则以分组抢答方式进行。在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参与朗读的学生会全力以赴,而听读的学生为找出破绽,也会精神饱满,听得仔细入神,课堂也就营造出紧张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氛来。

2.用恰当的激疑点染学生的情趣。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写作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把优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二十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形,我创设了情境后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从所记内容看,为什么不用《回忆我的父亲》这通俗朴素的题目呢?从所记情景看,为什么不用《送别》这类更凄楚悲切的标题呢?这就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理解原题《背影》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

篇5:唤起生命自觉点燃生命激情修改

四川省彭州中学阳建均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生命的碰撞与激荡,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和感召。仰望彭中水塔,时时在想,它宛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用它点燃教师的生命激情,进而以教师的生命激情,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把学校建成一个师生激情飞扬的精神家园。

燃点一:创设彭州中学中年节(40岁至退休的教职工)

思考:中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青年教师的长者、引路人,他们与学校一起成长、发展,是学校主流文化的承载者、创建者、引领者,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继续关注他们的专业发展,消除功成名就后的职业懈怠,用关爱再次点燃他们的生命激情,他们必将厚积薄发,三尺讲台巍巍垂范!

实践:

①创设“中年节”: “六一”的蓓蕾待放着未来的希望,“五四”的暖阳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九九”的黄花绽放出爱老的美德,而中年人作为中坚力量也需要得到关爱。人生如春夏秋冬四季,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既有夏花之绚烂,又有秋叶之静美的人生季节。彭州中学将目光投射在了中年教职员工的身上,以“一个好心态,一副好身体,一份好成就”为寓意,将每年11月1日确定为“彭州中学教职员工中年节”。完善年龄群体节日体系。

②搭建平台:以“共享彭中人的尊严和荣耀”为主题,邀请优秀中年教师登上“九峰讲坛”,分享奋斗历程和经验智慧,引领青年教

1职工共同成长。

③完善机制:完善考评机制,淡化年龄因素,突出业绩评价。如岗位工资导入,突出教龄、任职年限等时间因素,但在晋级升档评价中则突出教育教学科研业绩,以机制和制度的力量,唤起中年教师的工作激情,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既彰显了中年教师的人生价值,更成就了学生的人生未来。

燃点二:竞争测评上岗,公开发放新生名单

思考:每当新生入学,我常想:是谁最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是谁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谁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怎样选拔出让学生、家长、社会都放心的班主任?

实践:

①学校由全体行政和年级全体教师从29位报名者中投票产生16位班主任,班主任投票测评科任教师,学校宏观调控下安排出新高一任课教师,并设定黄红牌预警机制,突出“重点”班级、“重点”学科、“重点”人头的管理,把问题解决在过程。

②面对前来报名的高一新生和家长,授牌仪式在庄严的气氛中开始,我和唐校长逐一走到16位班主任面前,双手将班牌和班级学生名单庄重地交给了每一位班主任,并嘱托班主任:“我和唐校长代表学校将这几十号鲜活的生命交给你们了,虽然你们拿到的只是一张薄

薄的纸,这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高一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许是职业生涯中又一个轮回的开始,而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它却是一生的希望和幸福。我真诚地拜托你们,三年后让这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你们的教育下阳光绽放,青春激扬,收获属于我们的成功与幸福!”

③授牌仪式简单却庄重,班主任们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寄予他们的重托和自己身上担负的学生 “成人、成器” 的重任。文化、科学的薪火传承,要靠自己的生命燃烧,每个学生的成功丰碑,都靠自己用心灵持灯照亮。

燃点三:班旗授发仪式

思考:旗帜是方向,旗帜是形象,学生汇聚到班旗下,班级汇聚到年级旗帜下,年级汇聚到学校旗帜下,这样就形成了全校众志成城、共同担当的强大凝聚力。

实践:

①当东方微露霞光,彭州中学全体师生齐聚操场,结束升国旗仪式以后,学校组织了一场隆重的“彭州中学班级授旗仪式”。

②伴着雄壮而热烈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乐曲,各班班主任分年级列队上台,郑重地从学校领导的手中接过聘书和班级照片。

③各班班长分年级列队上台,庄严地从学校领导手中接过蕴含班级精神的班旗,大家挥舞着班旗,汇聚成了一片充满激情的旗的海洋。

燃点四:纵情驰骋教学主战场

思考:社会发展等不及我们十年磨剑,我们必须披挂上阵,快马加鞭,锐意课改,才能让身后的千军万马为建设祖国繁荣昌盛立下丰

功伟业。毫无疑问,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战场。怎样上课,怎样上好课是我们每天深思的问题。

实践探索:确立了“教学常规+课堂模式+课程体系”的教学工作模式,以“一体两翼”(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导学案编制和试题选编为两翼)为工作着力点,采用先临帖后批判生成、项目制管理、让部分人先行先试,再全面推广的工作策略。

①狠抓常规稳求效益。在强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奖六认真的同时,组织教师精心编写《导学案》和《练习册》,使其课前、课中、课后连贯协调,提高教学效益。

②大胆创新构建模式。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大胆创新,针对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各种不同课型,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可操作的,能提高教学效益的模式。

③科学整合形成体系。课程和教学不成体系必然是杂乱的,无序的。我们在“和谐发展的个性特长教育”指导思想下,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完善国家、地方、校本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研究目标、内容、措施、评价的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出个性发展、特长培养,开拓创新的和谐教育生态环境。

彭中教学的常规、模式、体系三部曲,像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华尔兹,演奏着学校发展有特色,教师发展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和谐乐章。

„„

篇6:用梦想点燃校园激情

关于生命:追求广度和深度

“年轻时,我一直在追求,表面是在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实际是在追求生命的广度和深度。追求生命的广度,是指个人世界的空间延展;追求生命的深度,是要清楚一生靠什么来获取自尊与尊严。自尊是一种自我尊重,尊严是别人对你的尊重。”俞敏洪个人的生活触角虽不复杂,却很丰富。农村18年艰苦的生活,磨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北京大学11年学习、教书的历程,是一个从极度自卑中寻找自尊的过程;创办新东方的12年,是一个艰苦奋斗的立业过程。

“生命从不依赖人本身之外的东西,名誉、财富和已取得的成功都不是可以依赖的对象,它与你的心态息息相关。”高考两次失败,第三次俞敏洪走进了北京大学;出国三次失败,他创办了新东方帮助别人实现出国梦想。今天,当俞敏洪平淡地说出“不要惧怕失败,即使被踩到泥土中,我们也不能甘心变成泥土,而要成为破土而出的鲜花”时,现场掌声四起。永远不要失望,只要生命还在,在失败的废墟中依然可以长出希望的萌芽。俞敏洪把生命比做一个广袤的沙漠,如果努力在自己的沙漠上打一眼深井,使水源源不断地流出,你就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

“IbelieveIcanfly,IbelieveIcantouchthesky„„”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这首《相信我能飞翔》,使俞敏洪明白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梦想:“如果我能看见梦想,我就能够实现梦想;如果我相信梦想,实现梦想并不遥远„„”今天,他走近大学生这个群体,用40余年的岁月划痕告诉他们,生命中不能没有梦想。

关于梦想:想要得到什么 才能成为什么

“年轻人要时刻相信梦想,如同相信在黑暗中仍然能看到北极星,想要追求+能力+智慧=得到自己想要的。”俞敏洪用创办新东方的成功历程证明了这个等式。想要得到什么,才能成为什么。高远的梦想,成就了新东方从1993年9个学生到2004年80万学生的奇迹,从夫妻店到4000多名员工的发展,从无名小卒到如今中国惟一拿到美国教育投资的民办学校的跨越。

“你是否有过周游世界的梦想?”俞敏洪曾经带着远游的梦想和100元钱独自出发,走到庐山,他为一个旅馆打扫院子求得一夜安居;走到九华山,他凭自己插秧的技能挣得10元钱,然后继续上路。“只要你努力追求,总有办法做到,人的真正能力就是可以随时随地地拿自己的能力交换财富。”他希望同学们相信,世界是为你而存在的,要努力把它放在心中。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新东方精神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人生的梦想,但拥有梦想容易,难的却是实现梦想的那一步步坚持的过程。

关于过程:永远比周围人做得好一点

“如果去布达拉宫,你是选择步行还是坐飞机?”同学们答案不一,俞敏洪用“鹰和蜗牛”的故事讲述了“经历的过程不同,收获也不同”。鹰和蜗牛站在金字塔顶,他们达到了同样的高度,但鹰是一下子飞上去的,很快很容易,它觉得平常。而蜗牛是一步步爬上去的,很艰难,但它很快乐,很珍惜顶部的风景和感觉。新东方一直在学习蜗牛的三点精神:第一是永远向前、向上;第二要有足够的耐力和耐心;第三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新东方的发展经历了12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但始终坚持着“蜗牛的精神”。

一辈子的目标要定得高远,但每个阶段的目标要现实,要永远比周围人做得好一点。目标与能力成正比,目标要一点点积累,每一天、每一阶段的目标实现了,最后成就的就是远大的目标。俞敏洪从自己攻克目标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时间+目标+努力=成功”这个公式。

关于成才:把一门技能做到极致

“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到新东方工作,先让他去打扫卫生间,如果他同意了,我心里会有一点感动,一个大学生敢于去打扫卫生;如果打扫得干净,我会让他管理所有打扫卫生的员工;如果管理得好,我会让他做后勤行政副总裁;如果后勤做得出色,等我退休了他就是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调侃似地虚构出这个故事时,现场的同学却谁都没有笑。

“生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许多公司的老总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俞敏洪说起犹太人颠沛流离,却依然是世界上富裕的民族,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就被告知:什么都不属于你,除了你头脑中的智慧和创造的技能。他奉劝年轻人“一定要掌握一种技能,把它做到极致,做到你所在单位的前十名、中国的前十名,乃至世界的前十名,这样你就可以凭它去换取世界的财富”。

世界上很少有天才,俞敏洪语出惊人地宣称自己是“地才”。“地才”,就是脚踏实地,把一件事做到顶尖的人。

“当你所在的单位感觉离不开你,你就是不可或缺的。”俞敏洪在讲起新东方一名普通女工时说,如果新东方最后只决定留下一名员工,我会把机会留给这名打扫卫生间的女工,因为自从她来了之后,新东方变得特别干净。她的认真使她成为新东方离不开的人。用什么能力变成独一无二的人物,新东方的一名清扫工做到了,大学生同样不要把别人的成功想得太难。

简单朴素而又幽默风趣的话语里,蕴藏着人生的智慧和生命的哲理,这就是俞敏洪的演讲,他高昂的激情和活力赢得了学子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上一篇:农村指导员工作小结下一篇:试论在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护理体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