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面试始终的礼仪

2024-04-14

贯穿面试始终的礼仪(通用10篇)

篇1:贯穿面试始终的礼仪

让积极情感贯穿幼儿的绘画始终

绘画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孩子在绘画中,往往按照老师的范画去模仿,教师和家长也常常以画得和老师象不象作为好的评价标准,而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呢?幼儿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也就是绘画时幼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常常被成人忽视了,认为只要幼儿能模仿得象就行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和在绘画中的作用,这种情感活动有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它包括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以及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表现欲望等,这是幼儿绘画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动力。

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真的存在这个积极的情感吗?它的作用表现在哪里呢?

一、让我们来看看,孩子是怎样进行绘画的吧,他们真的愿意放弃玩具,而自愿选择绘画吗?

你瞧,听说自选活动开始了,有的孩子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男孩子画了一辆辆坦克、一艘艘军航、各种的机器人,而女孩子呢?更多的是画娃娃、公园。有几个孩子一边画,一边叫你来看:“老师,你看,好不好啊。”嘴里问你“好不好”,神情却得意自信。画好后要交给老师了,噢,忽然想起还可以再添点什么,又跑回去画了,看到这种情景,不得不承认,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了,他们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并努力试尝最完善的表现方法,这就是孩子在绘画中积极情感的一种外露,这说明幼儿已有了要表现美的愿望及粗浅的鉴赏美的能力,有一种努力表现和希望得到肯定的积极情感,这与那种种不得不按老师的画去模仿的绘画相比,幼儿显然更轻松、更自在、更乐于接受,画起来也更投入、因为从一天始,幼儿就是自愿的,教师在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稍加启发、引导,幼儿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表现,虽然避免不了孩子之间绘画水平所存在的差异,但每一幅画对这个孩子来说,它都是美的,都是宝贵的,因为他的画中表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就如同成人在欣赏画时,除了欣赏美的形象、丰富的色彩变化之外,还常要了解这幅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作画意图等,它是包含在画面中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对孩子来说,绘画活动也许更具有游戏性,更具随意性,但观察幼儿自发的绘画活动时,会发现幼儿在一个时期内,绘画的主题较稳定,经常要经过数次的绘画活动后才会换一个表现主题,主题的选择往往受班级教学活动、同伴的画、日常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如胡玮砾、开学时常画的是“变形金钢”,后一个阶段是各种轮船和飞机,现在这几天则常画“坦克”,不管主题受谁的影响,起码说明幼儿在某个阶段对某种事物有好感,特别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创作的欲望,幼儿在绘画中通过自由地、无拘无束的涂抹,勾线、尽情地联想、创作、表现出他眼中的大千世界,我们可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了解到他对事物的情感反映,有利于幼儿正确认识周围世界,分清美、丑、善、恶,提高自己的审美力。

二、幼儿感兴趣,想表现,对完成一幅画来说已有了一半的保证,另一半则是如何激发幼儿的思维 ,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达到完整的较好的绘画效果 。

孩子是纯真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他们的想象力又是很奇特的,在孩子的笔下,天空、太阳、花草、树木等一切都充满了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如在听故事想象画“十个太阳”中,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十个颜色,形状,光芒不同的太阳来,特别是第十个太阳,故事中说:“它把其他太阳的光都吸过来,变成了今天的太阳。”结果,有的幼儿画的就是常见的圆圆的红太阳,有的幼儿画得象向日葵,每个小格子里涂上一个太阳的颜色,有的幼儿干脆把九种颜色,每一种都涂上一遍,不是每种颜色都有了吗?结果成了一个说不出颜色的太阳,每个幼儿的`想象不同,表现的结果也不同,又如在画“我的老师”时,有的幼儿把烫发的晏老师的头发,画得高高的,一卷一卷的,头发部位被明显地夸大了,朱老师成了个“大胖子”,而我呢,又瘦又长,三人的特征都被夸大了,可幼儿却认为自己画得很象,下课后,兴致勃勃地交流:这是谁,那是谁?还“自作聪明”地在我的画像下画上了钢琴、拐杖、滴水的手绢,表示秦(琴)老师(湿),这种夸张在幼儿的画中是常有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看得最仔细、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得较大,这也是一种创造,因为没人要求他这样画,而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在这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否则,他们不会挖空心思地表现与众不同的“太阳”,不会在遇到困难时,以画代字。由此可以看出,积极的情感是激发丰富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内在因素。

三、幼儿在绘画中,积极情感不仅能引发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它的影响还体现在对使用色彩的选择上。

我们观察幼儿的图画,常会发现他们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鲜艳色彩去表现,在成人看来不合理,在幼儿看来自然。到了大班,幼儿的色彩更为丰富、细致,逐步接近固有色,同时,他们往往又能不自觉地理解和掌握某种“感情色彩”。幼儿在绘画时,基本上每幅画都喜欢画上白云和太阳,而在画“雨天”,“我生气了”时,大多幼儿用灰色和兰色作底色,画“十个太阳”时,第一次有几个幼儿出现五颜六色的底色,这说明,幼儿对色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它不仅只用来表现物体,在某些时候,还能用来表现幼儿园自己的情感喜好,幼儿在使用色彩中,带有较明显的情感倾向。

综上所述,情感一直就存在于幼儿的绘画过程中,一个好的老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它贯穿于幼儿绘画的始终,成为创作的动力。

那么,积极良好的情感如何才能形成呢?

一、教育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和谐的活动环境。

幼儿对情感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往往是自发地对教师的模仿、认同,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活动过程重点和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往往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幼儿增强自信,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

二、开旷幼儿眼界,积累创作经验。

绘画这一艺术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在这活动中,包含着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多种复杂情感,要让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机能,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包括身边的好人好事,自然界的变化,马路上的建筑等,还可以让幼儿欣赏年画、剪纸、雕塑等,丰富和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创作提供材料,如在进行“我爱南京”这一大型组画时,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视察南京的新变化,幼儿很感兴趣,纷纷回家把看到的画下来,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组画时,幼儿因为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情感的积累,幼儿情绪很高,组画过程中自觉地分工合作,共同创作了一个美丽的南京风光,教师没有为其中任何一个形象作示范,但孩子却通过自己的眼,自己的手表现得准确、形象。

三、正确引导、评价、使积极情感得到鼓励

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绘画中的能力也有强有弱,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除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也要表扬,对差的更要鼓励,以使每个幼儿对自己有信心,对绘画有兴趣,在这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教师要善于钻研,用多种的方法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绘画习惯,这远比教会他临摹一百张图画重要的多,因为幼儿只要具备了这些良好的素质,就可以创造出无穷的美丽的画面,不仅在美术上,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上,也会同样受益菲浅。

篇2:贯穿面试始终的礼仪

让情感贯穿语文阅读课堂的始终

浙江省临海市大洋小学 姚雪莲

【摘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 “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情感体验一直是阅读教学的灵魂与主线。在阅读中有了“情感”的激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阅读教学区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阅读 情感 审美 体验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已将“情感”写进三个维度目标中,并在实施建议中多次强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在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一些抒发作者强烈情感的阅读课堂上,老师能否让文本、作者、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起来,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让情感贯穿于语文阅读课堂的始终呢?

一、以情感唤起情感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学生受知识、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独立、及时而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感情,而教师的入情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之弦,架起学生与文本、作者间情感对话的桥梁,获得情感的共鸣。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教学前我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研读,在自己的内心积聚了强烈的情感,当教学到烈火烧身时“我”的内心活动和邱少云的表现时,我分别做了有感情的范读。当我带着情感用低沉的语调朗读,看见了学生的表情变得焦急、悲伤,有的还竖起眉毛;当我读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一动不动时,学生的表情立刻随语言变得坚毅。教师这样入境入情的情感带动,学生便情不自禁地进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的效果。

二、熟读课文,感受情感

文章中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有的要反复阅读才能让学生体味到隐含于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如《林海》是情景交融的佳作,文章语言优美、传情自然,其中“亲切、舒服”在文中就出现了三次,但每次出现都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蕴含的内容丰富。这些若是讲解是很难说清的,我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特别是含“亲切、舒服”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作者笔下的景美,情美。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不仅是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情感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课文内容,是否真正受到情感的熏陶。可以说理解是情感朗读的基础,朗读是情感的外化。

三、把握关键词、关键句体味情感

古人云“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景时,总是将自己真挚强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教学中抓住关键词句的推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作者的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细读这句话,作者、人们的情感都集中蕴含在“焦急”和“耐心”这两个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统一的词语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字面意思,然后弄清老奶奶为什么“焦急”,又为何有“耐心”,用一对矛盾的词来写一个人的神态和内心,有什么好处,通过这样细致地品词析句后,学生也就自然而然感悟到老奶奶那崇敬、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情感。

有人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知、情、能、行统一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我想情感应该是阅读教学过程的气与血,课堂拥有了情感,才像拥有阳光与生命,才会生动活泼,魅力无限。

四、用情境激起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或多媒体等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感十分浓烈的`文章,但现在的小学生不大了解周恩来总理的光辉业绩、高尚情操,难以体会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之情。为此,我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黑板的正中挂着一张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彩图,播放着低沉的乐曲,学文前先向学生简介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他逝世前后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在乐曲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无限哀思之中,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之情。

五、在观察、联想、想象中体验情感

篇3:让“兴趣”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无味”为“津津有味”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工具,课堂上教师的启发、引导都离不开语言。如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变成学生乐学、愿听的东西,这要求教师能用幽默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从而使学生自觉投入其中。如,在教学“负数”时,我说“:数”的家族中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并且在它的前面总是托着一根面条,你想认识它吗?这时,同学们兴奋地说:“想。”再如,学“乘法分配率”a×(b+c)=a×b+a×c时,我说:两位好朋友(b、c)到我(a)家来做客,我们要一一和他们握手啊,可不能落下一个,否则他会很尴尬的。”然后又让学生表演了一番。这样,乘法分配率记熟了,学生在有滋有味的学习中就不再感觉数学枯燥了。

二、让学生从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中寻找突破口,变“一窍不通”为“触类旁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一脸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们要及时点拨,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我说:“学圆面积时,我们把圆变成了学过的长方形,现在的圆柱,它和圆有什么关系呢?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它可以变成什么?”学生顿时高兴了,连学困生也动起手来,不一会儿,他们就探究出来了,并且在今后的探究中,常常还能想起类似的方法。

三、从充满情趣的练习中,变“学而无用”为“学有所用”

一堂课新内容讲授完后,无论是课上练习还是课下练习,都可以安排一些情趣题,让学生永远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如,学完“比例尺”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绘制一幅学校操场的平面图;学完“复式条形统计图”后,让学生制作我校六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学完“圆柱的体积”后,计算自己水杯的容积等等。学生从所学到所用中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篇4:贯穿始终的构图

第一步,我们要先在心中描绘出想要拍出的成品的构图。这个步骤对于拍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省略此步,胡乱摆放被摄物体的话,常常会令自己变得迷茫,不知该如何拍,既白白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胶卷,一番辛苦后却拍不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我在拍摄之前,通常都会先用黑色铅笔将自己设想好的构图描绘在草稿纸上。读者朋友们也可以尝试用电脑将不同的照片进行组合,然后再创作成品预想图。在日本,将这个为了拍照事先设计构想图的步骤叫“做草图”。

然后根据草图放置被摄物。首先,应该先摆放好作为照片核心的物体,或是最想突出的被摄物(如例图1),再根据镜头的长短来考虑透视图的不同,一边考虑被摄物的大小一边通过取景器确定被摄物体的安放位置。如果事先了解了取景器的范围,借助尺子和笔框出画面轮廓,会使构图变得相对容易。在拍摄这次例图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金属制的规尺(例图2,快照1)。

进行到这步之后,我们差不多就要开始布置照明设备了。有人习惯于安放好所有物品后再安排照明,但上期我已经介绍过,只要稍微移动被摄物的位置就很有可能会使被摄物的高光部等因素发生变化。所以如果设置完照明后再打算移动核心被摄物的话,也许会受其他物体的干扰,使移动不能顺利完成,还会移动那些好不容易摆放完成的物体。因此,我更倾向于布置好最想突出的被摄物后,就直接着手布置照明设备。

之后,再依次摆放好其他被摄物(例图3)。这时候,我们按照之前构思好的草图进行拍摄的话,因为相机的角度或照明等因素,会遇到很多不能拍出预想效果照片的情况。这是拍摄中会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不要慌张,要沉着灵活地应对。由于不改变照明和布景,只通过改变镜头,就能使画面效果前后相异,所以大胆地更换镜头(或改变焦距)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如果打算后期要在照片上加文字的话,一定设法不要让文字与核心物体重叠,拍摄时就要注意画面的留白。

如果由创意指导或设计者来制作草图的话,在将很多张照片合成为一张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原因——比如设计者不了解镜头的透视等等,使我们拍不出预想的照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摄影师的我们,为达到整体的和谐,要坚持表明自己的意见。

所有被摄物都摆放好后,再修改开始设想好的照明方案。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多打几盏灯。如果拍出的画面中被摄物的清晰度不是很好,可以用切得很小的橡皮之类的东西,将被摄物位置垫高进行细微调整(快照2、3)。

在拍摄菜肴的时候,随着拍摄时间的增长,会使菜肴刚出锅那种“咝咝”作响的感觉荡然无存,热气也没有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在拍摄前摆放多个空盘子来确定构图(快照4)。去掉空盘子的时候,最好也在能看清最终摆放的位置上做好记号,可以用铅笔进行标记,大多数的情况下会在相应的位置上放橡皮或是重物(快照5、6)。

篇5: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

本报评论员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13年07月02日 01 版)

领导带头,是带动广大干部深入转变作风的无声力量,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把领导带头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贯穿党的作风建设的始终,党的作风就会有一个深入持续的转变,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有新的稳固和加强。

最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这次专门会议是中央政治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本身就体现了领导带头。会议安排6个半天时间,完成3项议程,提出了加强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提高中央政治局工作水平的5点要求,为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一个好局,也作出表率。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必先正己。抓改进作风,中央政治局从自身抓起,出台了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中央政治局从自身改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中央政治局带头落实八项规定的实践,在全党全军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表明,中央带头,必促进全党积极响应;中央以身作则,必推动全党奋发进取。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都是积弊和顽疾,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制度建设固然是长远之计、治本之策,领导带头却是治理顽症、破除积弊的重要突破口。“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一种风气的形成,往往与领导带头有很大的关系。作风转变是否彻底,取决于领导带头是否坚决。领导带头弘扬优良作风,就会在无形中产生强大的引领力量,带动整个风气向好的方面转化。

坚持领导带头,关键就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当好表率,就看自我剖析深不深,查摆问题准不准,解决突出问题敢不敢。各级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才能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最好的行为示范,推动作风转变的严细深实。

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必须体现到加强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工作水平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带头把好思想这个“总开关”,深刻剖析产生不良风气的思想根源,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宗旨;带头找准本职工作的全局位置,树立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思想,既要有全局观念、世界视野,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又要能着眼大局做好本职工作、具体工作;带头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开展工作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打擦边球;带头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幸福为念,以实现人民利益为行,保持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

篇6:把高尚师德贯穿于教学始终

上海市杨园中学

金武英

培训号: 087731013 师德修养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优化与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师德修养。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能安心,安了心才会用心和专心,才会提高自己执著追求事业的责任心,进而尽心尽力地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为了给学生解答一个疑难将尽其所能去做。教师的职业价值在于奉献和付出,在于通过教书育人的实践去体现对事业的忠诚,对社会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只有敬业,只有乐教,才能在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到“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才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如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捧着一颗心来”,将社会责任意识、师责意识善始善终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他们认识到严谨治学的态度的意义。

二、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师德修养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人育人,以德育德,以行育行,以素质育素质”。终身做一名合格的“人师”,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对教材、教法、学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业务素质和对待教书育人的态度。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不愿意或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做到,教师不具备的人格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德化人,以智育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

三、严谨治学,不断创新

教书育人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新人。显然,育人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对待日常具体教书育人的工作态度,它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系到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个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学识渊博,热忱教学,精心育人,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倘若自己学识浅陋,对教学工作态度冷淡,敷衍搪塞,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常言道,要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勤奋的好学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产生,各门学科之间的渗透日益加强,作为教师必然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不断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先进科研成果及技术信息,对本专业的知识要精益求精,对相邻学科以及横向学科知识同样需要不断了解,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爱护学生,循循善诱

爱护学生是教师特有的职业情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里活动过程,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智育的发展关系极大,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爱才可以成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循循善诱是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思想工作要靠教师的耐心开导,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发生反反复复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爱护学生还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思想,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每学期课程结束都要求学生写课程心得体会,让学生指出授课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师德要求的前提,是调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首先,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都是依靠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热爱集体,关心、服从集体,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积极主动地相互支持、配合。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每一个教师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与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为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又要为维护学校的荣誉作贡献。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求全体教师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自有傲雪耐寒之性,雪有洁白无瑕之质,梅雪相衬并美,贵在相辅相成。这对教师自身品德修养,以及社会主义教师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篇7:贯穿面试始终的礼仪

将情感因素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泗洪县瑶沟中心小学邸同兵

有效教学

将情感因素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泗洪县瑶沟乡中心小学

邸同兵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而情感是联系双边学习活动的纽带。如果教师能正确地把握情感,完善地将情感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就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过程的高效运行。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愉快的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和谐

创设情境

发展感情

现代心理和生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身心处于高度放松和协调状态时,大脑最灵敏,学习效率最高。而且目前以大量消耗时间和精力为特征的“苦行僧”式的学习活动,无异于学习上的“刀耕火种”,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知识量迅速膨胀的时代,早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时代呼唤语文教学现代化。

阅读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联系双边活动的学习纽带是情感。如果教师能正确地把握情感,完善地将情感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就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过程的高效运行。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愉快的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思维的源泉,没有情感就没有思维活动。对学习没有兴趣,感到负担沉重;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则处于积极地精神状态,思维活跃。可见,愉快的情感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因此,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上课既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又是情感的交流。如果教师对学生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则可以使学生受到激励和感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把教师当成尊敬的长辈,知心的朋友。这样,教师提出的要求就容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课堂上始终洋溢着丰富而饱满的激情,这可以说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情绪始终是稳定的,旺盛的,饱满的,那他的课堂气氛必然是活跃的亲 有效教学

密无间的,他的教学效果也必然是良好的。

二、创设情境,诱发积极情感。

首先,教师备课时,要“批文入情”,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要分析研究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此“情”,作者是如何利用语言艺术来表“情”的。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上课时才会不偏离“情”这条主线,才能突出阅读课的特点。因为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而词发”,不过是借这人、这事、这物、这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已。

然后,要依据文章的感情基调选择恰当的导入新课的形式(如图片、实物等直观景象导入、趣味性导入等),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激发对内容的期盼心态。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所限,学生对课文的内涵感受浅。为了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在课的一开始,我在教室的正前方挂上了镶嵌有黑边的总理画像,摆上了一盆盆由白菊组成的一组盆景,那朵朵白菊点缀了庄严的气氛。于此同时,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满怀深情的朗读一段悼词:“周总理没有遗产,没有后代,没有坟墓,也没有留下骨灰,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留给我们,但他拥有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的子孙有好几亿„„”那如泣如诉的童声,在同学们的心弦上弹奏着一首低沉的哀思之曲,整个教室都沉浸在深沉的气氛中,为学生学习课文铺垫了情感基础。接着,我向学生介绍了总理的光辉业绩并深情地独白:“„„总理的逝世使群山肃立,江河挥泪,全国亿万人民沉浸在极度悲哀之中。同学们,让我们也怀着同样的心情,来送一送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吧!”动情的语言把学生自然带到了十里长街,学生的悲痛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三、品析词句,发展感情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反复精选、严格审核的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情”必是纯洁、真切、热烈、深厚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感情入手,研究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来表情达意的。这样从作者的感情入手来研究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可以避免“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分离的弊端。由“情”这“魂”去统帅“语言文字”这“躯壳”,使“语言文字”有了生气,也使“情”这“魂”有了着落。紧紧抓住课文,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细细品味文中字,词,句是发展情感的关键。

有效教学

在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教师要巧设铺垫,适时点拨,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并获得思维的成果。“果子”如果挂得不高,学生无需跳也能够着,这时的指点,不仅浪费时间,也会使学生厌烦。点拨应是雪中送炭;铺垫,当为锦上添花。“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处在迷途歧路时,处在百思不得其解得关卡,那就会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循路探幽,倍得苦思冥想后豁然开朗的喜悦。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个景物描写的句子,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这不单单是自然景物的真实写照,也不光是为了衬托人们的心情,这里还暗示了周总理的逝世使原来无情的苍天也动了感情。在这一段里抓住了“拄、靠”这两个动词和“焦急、耐心”这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经过师生共同品味,进一步体会到老奶奶对总理的那种深厚感情。在这样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循环往复的“未知而又可求”的学习环节中,学生领略了“求”之趣,又享受了“知”之乐。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了“情”字,不仅抓住了“文”的灵魂,而且也抓住了学生的心。

四、赏析朗读,升华情感。

在总结巩固阶段,赏析阅读可以达到诱导学生对学习收获的珍视和愉悦心态。而这一心态又可成为后继学习中的良好心理准备。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

篇8:“合情推理”应贯穿教材的始终

近三十年来, 我国高中数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培养的高中生的数学能力无论在国际数学竞赛中还是在各种国际测试中, 相对于西方国家, 我们每次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可在发明创造方面我们的高中生远远没有美国学生活跃, 所以我们对西方的教学思想和手段要采取哲学意义上的“扬弃”的态度。

当今, 教育领域正在全面推进,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但长期以来, 中学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 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 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事实上, 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 除演绎推理外, 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在证明一个定理之前, 先得猜想、发现一个命题的内容, 在完全作出证明之前, 先得不断检验、完善、修改所提出的猜想, 还得推测证明的思路。你先得把观察到的结果加以综合, 然后加以类比, 你得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尝试,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运用的不是论证推理, 而是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 在解决问题时的合情推理的特征是不按逻辑程序去思考, 但实际上是学生把自己的经验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跳跃性的表现形式。

合情推理即根据已有的事实, 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 再进行归纳、类比, 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所以合情推理又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即从个别或特殊扩大为同类一般事物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可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出的结论是完全可靠的;不完全归纳出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辩明是非。类比推理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即根据两个 (或两类) 事物已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判定它们在别的性质上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德国数学家开普勒曾指出“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 它是最可信赖的老师, 它能揭开自然界的秘密。”学生在学习中, 若能正确运用合情推理, 不仅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更能提高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这很适合新教材的理念, 也合乎我国的国情。

人教版教材很好的渗透了这一理念。在必修教材中大量采用了合情推理, 尤其是《立体几何》由长方体很好的展示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首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合情推理, 然后在选修教材理科2-2, 文科2-1中安排了《推理与证明》, 作为一章内容出现在高中数学教材是人教版新课标的亮点之一, 本章内容将归纳与推理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 对合情推理做了系统的阐述, 同时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 使学生对合情推理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教材是按着知识的螺旋式上升设置的, 按着必修一、二、三、四、五的课本顺序正体现了这一设计。必修一学习了《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 必修二安排了《空间几何体》、《点、直线, 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在学习《立体几何》时, 先通过长方体的观察, 认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类比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又由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平行直线定义了空间异面直线、平行直线, 又以类比推理的方法定义了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这样通过直观感知,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获得数学结论, 将合情推理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推理方式, 而没有进行严格的理论证明。这一变化是根据新课标“高中立体几何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为主要目标。认识空间图形,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与一定的推理论证能力。”

可学习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是在没有学习《三角函数》的前提下进行的, 这使斜率的教学很困难。

课本先后介绍了两个诱导公式, 这使学生很茫然。新知应该在旧知基础上导出, 这样的水到渠成、自然生根。

通过介绍新公式导出规律, 学生对所介绍公式本身就持怀疑态度, 更何况连续给出两个公式, 再用它推导规律学生更加茫然。为什么不应用一下合情推理呢?

第一个公式tan (1800-α) =-tanα (课本83页) 的直接给出学生还能接受, 因为学生只会求锐角的三角函数, 通过这个公式学生就会求钝角的三角函数了, 而且这个公式形式简单, 学生容易理解。

第二个公式 (课本88页) 的给出笔者认为就不太妥了。一是上次课刚刚介绍了一个公式, 这节课又介绍一个公式, 在心理上使学生感到三角函数的学习没有基石, 有空中楼阁的感觉;二是这个公式形式复杂, 学生疑惑不解, 不易接受。这样学生对新知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只能茫然认可, 这样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 也不符合认知规律。

而公式一tan (1800-α) =-tanα的给出是为了求钝角的三角函数, 公式二的介绍是为了推导有斜率的二直线互相垂直时斜率间的关系, 这两个关系都可以通过合情推理得到, 这样设置就显得自然流畅, 与立体几何的编写思路一致, 体现课本编写思路的整体性, 也体现新教材的理念。

以下是笔者的设计, 与大家商榷:

一、tan (1800-α) =-tanα的教学设计:

计算器是学生的计算工具, 初中要求学生熟练使用, 所以设问: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4组值,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请同学们按小组合作探究, 并验证所发现规律的正确性。

(1) tan300, tan1500

(2) tan600, tan1200

(3) tan450, tan1350

(4) tan210, tan1590

这样学生不难总结tan (1800-α) =-tanα。

设两条直线l1与l2的倾斜角分别是α1与α2 (α1、α2≠900) , 试求出它们的斜率,

(1) α1=300, α2=1200

(2) α1=450, α2=1350

(3) α1=600, α2=1500

探究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探究二:两条直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如果学生探究受阻, 教师可启发学生:斜率是数字, 两个数字的关系初中学过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这样学生一定可以得到l1⊥l2圳k1k2=-1。

这样的设置既体现了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方法, 又体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两个设置都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即合情推理。

篇9:让“兴趣”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无味”为“津津有味”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工具,课堂上教师的启发、引导都离不开语言。如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变成学生乐学、愿听的东西,这要求教师能用幽默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从而使学生自觉投入其中。如,在教学“负数”时,我说:“数”的家族中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并且在它的前面总是托着一根面条,你想认识它吗?这时,同学们兴奋地说:“想。”再如,学“乘法分配率”a×(b+c)=a×b+a×c时,我说:两位好朋友(b、c)到我(a)家来做客,我们要一一和他们握手啊,可不能落下一个,否则他会很尴尬的。”然后又让学生表演了一番。这样,乘法分配率记熟了,学生在有滋有味的学习中就不再感觉数学枯燥了。

二、让学生从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中寻找突破口,变“一窍不通”为“触类旁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一脸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们要及时点拨,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我说:“学圆面积时,我们把圆变成了学过的长方形,现在的圆柱,它和圆有什么关系呢?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它可以变成什么?”学生顿时高兴了,连学困生也动起手来,不一会儿,他们就探究出来了,并且在今后的探究中,常常还能想起类似的方法。

三、从充满情趣的练习中,变“学而无用”为“学有所用”

一堂课新内容讲授完后,无论是课上练习还是课下练习,都可以安排一些情趣题,让学生永远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如,学完“比例尺”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绘制一幅学校操场的平面图;学完“复式条形统计图”后,让学生制作我校六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学完“圆柱的体积”后,计算自己水杯的容积等等。学生从所学到所用中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不拘内容,不拘形式。只要我们多用心,相信学生一定会爱上数学的。

篇10:让口语交际贯穿语文教学始终

郴州市二中廖嫔

北大校长的实名推荐、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再到大学毕业后的公务员选拔、择业,可谓是大大小小的各种选拔,都会涉及到语言表达。这不禁引起了我对口语交际的关注。

口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对于个人发展、事业成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此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中特别在“表达交流”中单独设了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五个版块。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如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比读写能力更复杂的能力,它的构成还包含有举止风度、语调声色、应变技巧等因素,它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复合体。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尤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进行科学的训练。又因为它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复合体,故我们在训练时不能把它孤立起来训练,应注意多管齐下,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一、消除紧张情绪——达到敢说、乐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学生齐答,声音洪亮,可是一旦叫学生单独回答,有些学生便会紧张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语无伦次,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究其原因,不是由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好,加上平时锻炼少,当众说话时便过分紧张、胆怯,从而影响了表达的质量。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传统的“满堂灌”、“满堂讲”使学生已习惯了做一个三尺讲台下的“听话者”,在听讲中,他们慢慢地丢失了“说的能力”,也丧失了“说”的欲望,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所以要使学生善“说”,教师要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步

扫除说话时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说话时能显示出一定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做到敢说、乐说。

我在开始接触新的学生时,我坚持让每个学生都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每个学生提前给两天时间准备,要求介绍要有个人特色,让别人能听了之后留下深刻印象,此外还要掌握口语表达在内容、声音、姿势、表情的要求。对于特别胆小、不敢上台的同学,降低要求,只让学生能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即可。通过高

一、高二持续的训练,大部分同学消除了胆怯、害羞心理,还有一些学生还能配合声音、姿势、表情把自己的个性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次训练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胆量、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还使大部分同学形成了独特的自我介绍风格。在此基础上,我还教给学生发声技巧。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公共场合进行大声朗读训练,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落实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受到教材编排、教学场地的限制,单独拿出几节课来进行口语训练显然是不够的。那样只会使口语交际流于形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教学中处处隐藏着机会。口语交际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以及生活的始末。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在良好的交际环境中锻炼发展。让他们在民主、和谐、愉快、自由的气氛中,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如在教《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侧重于朗诵技巧的训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声情并茂。还可以由此进行朗诵比赛。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出“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即可以训练学生的讨论能力,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来说退秦师?”这样即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回顾,又能使讨论与复述的过程变成交际的过程、交往的过程。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的讲解中可以侧重辩论技巧的讲解,融合朗诵、讨论、等多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又如在必修二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中结合演讲的知识进行讲解,学完后可以举行一

次班级甚至年级的演讲比赛,这样就避免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使演讲稿的写法,演讲的技巧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上一篇:来不及的等待只是一场梦情感美文下一篇:风箱里的老鼠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