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2024-05-23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3、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美、追求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情操、美的心灵,同时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东施效颦,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

二、介绍小资料。

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颦、挈、亦。

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将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颦:皱眉。

挈:领。亦:也。

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为什么村里人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的避开或不出门了呢?

2、课文为什么没有写东施到底丑到什么程度,而是写东施仿效西施后引起人们的反映呢?

3、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

4、最后一段怎样理解?

九、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点明寓意)

十、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的真正的美?”(结合事例)

十一、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 自然流露 东施 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楚王好细腰》教案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揣摩情节的合理和巧妙。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寓言大多篇幅简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楚王好细腰。

二、介绍小资料。

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字词情况。

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生字:好、胁、期年、黧黑。

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将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好:喜欢。昔者:从前。皆:都。胁息:屏住呼吸。期年:第二年。

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大臣们纷纷减肥的原因是什么?

2、此次减肥的效果如何?

3、请你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

九、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理解寓意)

十、小结,布置作业。板书: 楚王好细腰 《墨子》

好士细腰——以一饭为节——朝有黧黑之色(起因)(过程)(效果)

篇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横城小学 刘晓敏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

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出示“鹬”图片)认识鹬。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解决字词,练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4)比较:“豪”与“毫”的区别,同音字组词练习。

2、三人组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一人旁白,两人动作;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有感情朗读。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不肯互相谦让等)

渔夫将鹬和蚌装进网兜,喜滋滋地回家了。被困在网中的鹬和蚌此时会想些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揭示道理:做事要懂得退让,一味相争只会两败俱伤,有时还会让第三者得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设计意图:理解文章内容时,摈弃了烦琐的讲解,而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去。教师引导他们想象画面,充分感受鹬和蚌的语言、动作、心理,再通过朗读加深体验。这样,由朗读理解——想象画面——感悟情趣——朗读深化,逐层深入,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内化文章的语言文字,故事中蕴涵的道理也水到渠成地被揭示]。

4、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板书: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抓“毫不示弱、互不相让”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

会寓言的寓意)

四、创编故事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续写,培养想象力,积累语言,体会寓言的写作特点)

五、课堂作业

如果你是鹬或是蚌,猜想被渔夫捉住以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

篇3:《寓言二则》教学建议

一、指导课前预习, 了解人物

《纪昌学射》《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故事是我国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经典寓言故事, 纪昌是传说中的射箭能手, 扁鹊是传说中能够“起死回生”的名医。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到阅读量和相关知识的局限, 对纪昌和扁鹊这两个人物缺乏了解, 对两则寓言故事的背景知之甚少, 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寓意的深刻理解。因此, 教师在课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图书查阅、请教家长及与同学交流等方式, 了解纪昌和扁鹊, 了解纪昌和扁鹊当时的历史背景, 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注重整体感知, 了解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是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体会人物内心、丰富语言积累的前提。寓言故事虽然情节简单, 篇幅短小, 语言简练, 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 但故事中隐含着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教学这两则寓言,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上下功夫:一是要按照“整—分—整”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 具体环节可设计为“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细读课文, 体会人物特点———回归整体, 体会故事寓意——拓展训练, 丰富语言积累”四个环节。二是要精心设计思考题, 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如教学《纪昌学射》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来初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习《扁鹊治病》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带着“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的问题初读课文, 在互动交流中了解课文内容。三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如《纪昌学射》一文的教学可以按照“学习射箭———开始练习——再次拜见———于是———后来”的顺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了解故事情节;《扁鹊治病》一文的教学可以按照“病在皮肤, 不相信———病在皮肉, 不理睬——病在肠胃, 不高兴———病在骨髓, 觉得奇怪———浑身疼痛, 病死了”的顺序来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清故事情节, 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还能为学生复述课文、讲述故事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加强品读感悟, 理解寓意

以读为本, 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在读中学习表达方式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寓言二则》的教学要加强朗读指导, 让学生在读中把握人物特点, 体会人物心理, 理解故事寓意。

1.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特点。两则寓言故事中好学的纪昌, 堪称名师的飞卫, 医术高超的扁鹊, 固执己见的蔡桓公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且人物对话较多, 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通过对话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达到准确理解寓意的目的。如教学《纪昌学射》一文时, 要指导学生读好老师飞卫的话, 要读得清楚明白;要指导学生读好描写纪昌练习基本功的句子, 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 读出纪昌的认真和虚心;要指导学生读好“两年以后, 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 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与“那只小虱子, 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 练到后来, 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等描写纪昌练习眼力取得非凡成绩的句子。通过朗读, 充分体现出纪昌虚心好学、刻苦用功、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扁鹊治病》一文时, 要抓住扁鹊看到大王生气———“连忙退了出来”, 看到蔡桓公病重———“老远望见蔡桓公, 只看了几眼, 就掉头跑了”, 知道蔡桓公会找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等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引导学生体会扁鹊机警的个性特点。

2.抓住重点句子, 在读中体会人物想法。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教学《寓言二则》, 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人物心理, 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如教学《扁鹊治病》要抓住描写扁鹊言行的句子和描写蔡桓公态度的句子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 抓住重点词句列表对比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 加深对寓言寓意的理解。

3.展开讨论交流, 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在学生充分阅读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 让学生积极发表对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寓意理解等方面的看法, 在学生个性化解读课文的同时提出自己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的问题, 然后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解决问题, 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老师也可以设计“纪昌学射箭, 为什么花那么大工夫练习眼力?”“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 为什么对他的话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跑到秦国去了?”“寓言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等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使学生对人物特点和故事寓意认识更深刻。

四、注重语言训练, 丰富积累

篇4:寓言故事二则

虎、马、驴、牛和狗聚到一起谈论屁股的话题。

虎说:“人真是要不得,虎族现在都成濒危动物了,他们却非要将我们和那些惹不起的人相提并论,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马说:“我最冤了,他们对我表示友好拍我的屁股也就罢了,却非要把他们想巴结领导的事,赖在我们头上,说这是在拍马屁!”

驴说:“我招谁惹谁了,明明长着长长的耳朵,可他们为了让我干活,从不好好说,却非要拿着鞭子使劲地抽我的屁股!”

“驴说得很对!”牛附和说,“我和它的遭遇一样,因为干活的事,屁股也经常挨鞭子。为此,有天我还当面质问过主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可他不正面同答我,却引用他那当官的儿子的话,说这叫屁股决定脑袋!”

见狗没有吭声,大家于是问道:“现在人们都把你视为宠物,相信你屁股的遭遇,一定要比我们好!”

“恰恰相反,”狗哭丧着脸说,“要是人们知道我们聚在一起说这些话,一定觉得很奇怪。但他们是不会自责的,也不会去责怪你们,而只会把矛头对着我,说我存这儿放狗屁!”

壮年猪的醒悟

一只颇具优越感的小猪说:“人真是蠢得可以,我们什么都不干,他们却把我们像人爷一样供着。”

“你错了,孩子。”一只自知来日不多的壮年猪说,“他们这么做,目的就是想把我们养得壮壮的,好吃我们的肉。一旦这个目的达到了,你这当大爷的,到时连当他们的孙子都不配!”

篇5:《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06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的2、3、4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当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1、由一个寓言故事导入:

(1)学生讲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4)我国古代的寓言

2、简介韩非及《韩非子》(投影)

3、学习《郑人买履》: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小组成员互读;圈出文中不明白的或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重点字字音;小组成员互译。教师巡视指导

附:字音:履 度

词义:欲 置 坐 反 遂 无 辨析:先自度其足 宁信度,无自信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何不试之以足(投影)

(2)小组间就以上内容互相提问,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3)找出文中能反映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就寓言的内容来看,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郑人和卖鞋人的一段对话(5)展示自己的设计,其他人进行评议

(6)小组讨论交流:郑人买履的故事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投影)

4、总结

5、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展开合理想象,扩写《郑人买履》的故事。

教学构想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

1、知识与能力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以上三点体现在教学步骤3的(1)、(2)、(4)

2、过程与方法

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以上体现在教学步骤3的(1)、(2)、(4)、(5)、(6)

3、情感价值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以上体现在教学步骤3的(3)、(6)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教学目标:

1、熟读浅近文言文,通过理解意思,理清层次,来背诵古文

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具有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1、听录音,听清读音

2、正音

涉 坠 遽 契 惑

3、散读,读准字音

4、齐读

5、再听录音,边听边划好停顿、重音

6、跟读录音,注意停顿节奏、重音

7、复述故事大意

二、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词义

1、掌握下列词的意思

涉江:渡江 其:他 坠:落、掉 遽:急速 契:同“锲”,刻 是:这里

所成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寻找 行:走 不亦――乎:不也是吗 惑:糊涂

2、再读课文

三、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文和注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齐读课文

2、解释字词

二、学生逐句朗读,解释意思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航行”,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三、理清层次,弄清句子的关系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结果找到了吗? 没有

3、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议论背诵全文

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讲讲与刻舟求剑相类似的事,加深理解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篇6:《寓言二则》教学设计1[模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能讲述文言故事。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此文,能背诵此文。

4、懂得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会方法,理解意思,熟读成诵,明白道理都是重点,也都是难点。

教具准备:

录音、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文言文,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古人写的文章或说的话)白话文呢?(现在,人所说的话写的文章)。

2、师: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就像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相比,文言文好比是根,白话是枝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叫《矛与盾》。

3、板书:矛与盾。生读题。

二、揭示方法,指导自学

1、什么叫矛,什么叫盾?确切地说,矛用来(刺),盾用来(挡)。什么叫矛盾?(手捂住“与”)(说话前后不一致即矛盾)。

2、师:课文围绕着矛与盾写了一件事,请把课文读一读,要求:①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②把你认为难懂难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指生读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发现字读错了你就把手举起来。(再请生读一读难懂难读的句子。)

4、师:书上加了拼音,小黑板上的课文没有加拼音,能完整地读一遍吗?(出示小黑板全文。)

5、师:大家在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别嘴、难读、读不能顺。)

6、师:告诉大家,其实和大家一样,老师读第一遍时也觉得不好读,很难懂,现在我已经会背诵这篇文言文了,想听吗?(配乐背诵。)

7、师: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评)你认为老师是怎么读懂的?

8、板书方法:

1、理解意思;

2、多读,请大家也试一试。

三、汇报交流,读书理解

1、师:全文几句话?请看第一句,有谁读懂了?

2、请生单独解释:鬻:卖;者:人;誉:夸耀;吾:我的;坚:坚固;莫:不;陷:穿透。

3、师:既然这个人在夸耀,那现在就请你来夸一夸。读第一句话(生读)。

4、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你大概是第一次出来做生意吧!声音要大一点,要自豪一点,不然生意就被别人抢去啦!

5、师:你真会夸,我想请你带大家一起夸一夸,好吗?(生夸)

6、师:同学们很会夸耀,那个楚国人是如何卖他的矛的呢?请看第2句话,有谁读懂了?

(生:汇报)

7、师:原来是在夸他的矛锋利,请你来夸一夸矛吧!“又誉其矛曰:„„”(生读)

8、师:楚国人既夸了自己的矛又夸了自己的盾,不知道同学们想夸什么呢? 自己在下面吆喝一下吧!(生自由读)

9、师:请男生夸耀盾,请女生夸耀矛,看哪一组夸得更自豪,准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又誉其矛曰:“„„”

10、同学们真会夸耀,我又想买盾又想买予,还是先看看口袋里的钞票够不够,正当我准备掏钱的时候,同学们,难道你们不想对我说些什么吗?

11、生:不能买,因为„„

12、原来这样啊!我差点上当了?我要揭穿他!谁来帮帮我?

13、(示意学生看第3句话)生读第3句。

14、师:请看,这一句谁读懂了?

15、生:汇报

16、师:请生解释:以:用;子:你;何如:怎么样;或:有人。

17、师:请一位同学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读一读这个人说的话。(生读)

18、请大家看插图,图上画了几个人?除了卖矛和盾的那个楚国人,还有7个围观的人,他们当中有老人、有中年人、有青年人,有小孩,你可以模仿其中任何一个人来读这一句话,先在下面试一试。

19、请生读,要求说模仿的是谁。(分别模仿不同的人读,老师参与模仿)

20、师:楚国人被这么一问,哑口无言了,请看第四句,谁知道意思,解释弗:不;应:回答(再请一生解释句意)。

21、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第一句话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完整地讲述一遍?

22、请一位同学把全文读一读,(派选代表读书)。问: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理解意思、多读)

23、生齐读。

要求:读慢一点,学会吹嘘自己的矛和盾,注意反驳的语气。

四、揭示道理,发散思维

1、咱班有多少名同学?今天我有幸认识了___位好朋友,大家也面带微笑,尊敬地喊我严老师,再看看插图,图上这些围观的人也都是满面笑容的,他们的笑容和同学们的笑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一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一是对自相矛盾者的嘲笑)

2、大家都在嘲笑那个楚国人,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既然大家都嘲笑那个楚国人,他的买卖是难以做下去了,老师想请大家帮帮忙,怎样把他的矛和盾卖出去呢?

(生讨论)

4、师:我代表哪个楚国人真诚地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人,还是多读些书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啊!你们说是这样的吗?

五、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这是一只河蚌)板:河蚌 读

(它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演:张壳 出示:太阳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做做河蚌?交流。(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板:鹬 读(它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也可加语言)也来说一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里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二、三两小节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持)。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请大家认真听,最好能在脑海中浮现鹬蚌相争的画面。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两人配合分角色朗读。(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档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可喊暂停 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评价。

8、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四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录音范读。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 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发挥想象

1、鹬和蚌被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篇7:五、《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如履、及、遂、度、宁、以等。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明确本文寓意(讽刺那些不顾实际,迷信教条的人)。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难点: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掌握。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讲解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导入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2、作家、作品(学生先介绍,老师补充。)(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于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师从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之集大成者。

3、正音辨形

履 lǚ 遂suì 宁nìng

度:(1)duó量长短(2)dù 量好的尺码

二、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停顿: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 遂不得履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其它同学纠正其不正确的停顿。有争议时,教师予以点拨。

三、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全文大意。

2、疑难的文言词语,小组讨论解决。教师点拨。(1)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

履:鞋子; 操:拿,带; 及:到,等到; 遂:终于 宁:宁可; 无:不; 以:用

/ 5(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3)一词多义:

A、度 自度(duó)其足:量长短。

吾忘持度(dù):量好的尺码。

B、之 而忘操之:代词,译为“他”“他们”“它”“这”

或自称等。(这里指量好的尺码)至之市:到,往,去。(4)古今异义:

A、及 古义:等到。如:及反(等到他返回)

今义:达到。如:及格,达到合格。

B、度 古义:忖度;计算;测量。如:先自度(duó)其足。

今义:度过。(5)重要语句

A、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B、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6)准确翻译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注意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五、挖掘寓意

(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归纳结论)明确:《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2)说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明确:讽刺那些做事不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 5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六、课堂小结: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七、布置作业

预习《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如:涉、遽、契、是、惑。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能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深刻含义。难点:寓言的特点。检查导入

1、《郑人买履》中重要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寓意。

2、作家作品简介(学生先介绍,老师补充。)

吕不韦(约公元前?——235),濮阳(今属河南)人,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门下有宾客三千。吕不韦命门客各著所文,集为一书,号曰《吕氏春秋》,也称《吕览》,被认为是杂家的代表著作。

二、诵读课文

(1)学生读通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涉shè 遽jù 契qì 矣 yǐ 若ruò 停顿: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2)学生齐读或指名朗读。

三、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 5

(一)能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全文大意。

(二)疑难的文言词语,小组讨论解决,教师点拨。

1、重点词语:

涉:渡江 遽:立刻、急忙 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止:停止 惑:迷惑、糊涂

2、重点语句

A、楚人有涉江者

这是“定语后置”句,现在语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B、是吾剑之所从坠。

注:(1)是,指示代词,这儿。(2)所„„(„„为补充内容),„„的地方(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1)若,像。(2)“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

3、准确翻译。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注意故事情节的提炼。

2、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每层意思: 楚人涉江,剑坠水中

第一层 遽契其舟,吾剑从坠 交代人物、事件

舟止求剑,从其所契

第二层 : 舟行剑止,岂可求剑 指出错误原因

五、深入阅读,探究寓意

(师生活动:教师设疑,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1、在这则寓言中,楚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明确:他搭乘的船在江中横渡,船靠岸之后,原来刻的记号早已不是剑坠之处,他仍然从此处下水找剑,着实糊涂。

2、《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明确:是为了将“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

3、探讨: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答案自由,合理即可)

4、谈谈这则寓言的寓意,并说说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讽刺了那些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一定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现实,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我们所在的环境,即所谓与时俱进。

六、品析语言

1、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将楚人的愚蠢形象刻画得生动的词语。

举例: “坠”写出了楚人的慌乱,“遽”写出了楚人反应速度之快,“入”“求”又写出其行为的愚蠢。

2、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老师详细点拨)

七、课堂小结

/ 5 《刻舟求剑》讲了楚人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讽刺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八、对比阅读

1、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明确: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

联系实际举例,可以举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像从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

2、小结寓言的特点:

语言简洁平实、蕴含丰富;对比、反问揭示其错误实质。

九、布置作业 :

1、完成作业纸;

2、预习《诵读欣赏》。

篇8:阅读的力量——教学手记二则

我在朋友的博客里看到他推荐的一套书———《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回家后就请女儿上网购买。女儿在几家网站上凑着买了一套书,书一到我就一口气读完了。读完了,还不过瘾,又读了两遍。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那是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那是一种醍醐灌顶的幸福。

这个学期,在一周一节的自主阅读课以外,我又增加了一节哲学课。说哲学课是有些夸张了,准确说是哲学阅读课。选择阅读思考的话题,我一般要结合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像最近学习第七单元,学习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我就同步选择了“人与动物”这个话题。

最初设想让孩子们一人一本书,可惜书太难买了,书没有买全或没有买到的孩子还不少,所以我选择了朗读。开始是孩子们轮流读,读的水平还好,可有些孩子读的声音太小,影响到听的效果。因为哲学的思考必须是连贯的,所以这种方式又得调整。另外,两位作者都是法国人,故事里的人物是一大堆外国名字,小孩子听的发懵,听着听着便会走神了。现在我暂时运用的方法是我来读,学生听,把握课堂节奏。文章中涉及的人名就替换成班里孩子的名字。一听见这个同学或那个同学在故事里开车、做面包或烤鸡翅,孩子们乐不可支。碰到一些“敏感”的关系,比如说夫妻、恋人的名字,我就换成桌子、椅子、电风扇,他们就更乐了。遇到一些精辟的观点,我就请他们复述,要求在听读过程中快速做笔记,有时候也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思考。每读完一部分,我就组织学生讨论。

书中看人、看事、看世界都有着不一样的角度,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哲学概念和深奥的哲学语言,所有的哲学思想都融化在一个个故事里,融化在普普通通的生活里。勇敢和胆怯,成功和失败,爱和友谊,尊重和轻蔑,言语和沉默,身体和精神,同意和反对,记忆和遗忘,都触及人生的深远之处。

我问孩子们这样的课对他们的帮助在哪里。孩子们告诉我,除了明白了一些道理外,看问题不那么肤浅了,不那么狭隘了,更深刻更宽广了。还有一些孩子说,自己有了很多的思考,和一般的认识有着不同,曾经怀疑自己做错了的事,现在才明白原来离哲学是那么近那么近。

我把书推荐给了孩子和家长,也推荐给了我很多朋友及朋友的孩子。这次亲子阅读竞赛,我看了一些孩子在阅读报告中和家长的共读感悟。看了他们的文字,我就知道这些家长是真的认认真真读过。读过没读过写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后来我问过我的朋友们,他们有的说读过,但我感觉得到那是出于礼貌的回答。是的,假如是什么哈佛、牛津之类的家训、宝典,那他们一定会有不小的关注度。

我和我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些每一个音节都代表着成功的文字。广阔的思考、独特的理解、觉醒的理性,这些没有价值的“标签”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处,但我想,总有一些心灵渴望着智慧的太阳!

一面缘何记一生

阿累先生的《一面》,解读者多是从歌颂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去理解的,而我从朋友的诘问中开始了另一个角度的解读。

朋友说:鲁迅先生见过一次阿累的面并送了一本书给他,阿累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受到怎样的凌辱都能咬牙挺过,因为他觉得鲁迅先生是和他在一起的。而我如果第一次与他人见面送一本书给他,他会很感谢,但决不会记我一辈子,更不会总觉得我和他在一起。

这不是戏说,这个问题里包含着很深的思考。

鲁迅先生为民族、为青年所做的一切,如果仅仅是阿累的这一件事,他的形象也是很难丰满起来的,即使有阿累的一段抒情“憎恶黑暗犹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这位宝贵战士的健康差不多给完全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文章里有一段文字描写先生“瘦的让人担心”,先生为什么那么瘦呢?

如果这时候联想到他弃医学文,联想到他对萧红、萧军等一批文学青年的扶持、资助,联想到他熬夜写作,联想到他被反动派迫害,联想到他那样窘迫的生活,“瘦”字才能解读好。“瘦”字解读好了,鲁迅的形象才能丰满起来。鲁迅的形象丰满起来了,他的“一面”所给予阿累的力量才不会理解成阿累的矫情,他的“一面”所给予阿累的力量才显示了一个伟大的灵魂的魅力。

讲到这里,我们依然只注意到了事件中的鲁迅。记不清是谁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看他的青年敬仰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品格。”

文章里描写阿累的一句:“我费力地从里衫的口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口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读这句话可以想象到阿累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他所遭受的非人的待遇。他不但工资微薄,而且还是个被时时提防的“揩油者”。文章读到这里,一个在贫困中挣扎,温饱都保证不了,没有地位,没有尊严,却依然无比敬仰高尚、渴望知识的青年形象跃然纸上。阿累,他的那颗心热切地向真,向善,向着光明。鲁迅的一面之所以给阿累巨大的影响、巨大的力量,一是鲁迅伟大灵魂的魅力,二是来自于阿累本身。他此后虽经受了非人的折磨,但成长为了一位革命者。后来他担任了大学的校长,这和他的人生经历,和他内心的那股巨大力量是分不开的。

上一篇:台湾民俗下一篇:丰田公司管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