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随笔

2024-04-21

美的历程读书随笔(精选8篇)

篇1:美的历程读书随笔

美的历程——读书心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远古洪荒直到明清时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火花的积淀,形成中国文化美的特点。“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美的历程》一书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美学纲领,从宏观鸟瞰角度,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从政治,经济,历史方面来探讨文化对美的影响和发展,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之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的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它讲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美学,让我们能从简单通俗的文字以及不长的篇幅中随着作者回顾上下五千年,进行一次意义丰富的旅行。

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这符号在幻想中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在讲到青铜饕餮的时候,李泽厚提出了“狞厉的美”,他认为在原始社会进入到宗法制时期后,统治阶级为了建立统治,总是要依赖“巫、史、尹”来编造、宣传本阶级的幻想和“祯祥”,并以写实图像的形态表现在青铜器上。它们以饕餮,鸱枭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由于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而成为美的艺术一样。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魏晋是一个哲学重解放、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在没有过多的统制束缚、没有皇家钦定的标准下,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相当盛行。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与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文艺相区别,一种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产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产生了。这二者构成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这就是人的觉醒。这段时期,文学作品的诗句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做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完全适应着门阀士族们的贵族气派,讲求脱俗的风度神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

人的主题是封建前期的文艺新内容,那么,文的自觉则是它的新形 式。对创作类别特别是对创作心理如此专门描述和探讨,从玄言诗到山水诗文的自觉展现为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从五言诗体,七律,六朝骈体,自觉地把汉字修辞的审美特性研究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对汉语字义和音韵的对称、均衡、协调、和谐、错综、统一种种形式美的规律,作了空前的发掘和运用。它们从外在形式方面表现了文的自觉。灵活而工整的对仗,从当时起,迄至今日,仍是汉文学的重要审美因素。注意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

人性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这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诚然,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会随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达.人类意识的逐步提高.社会也会越来越进步,或更趋向精彩和先进。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读完本书你可以感受到,纵然时光流逝,社会再富足,有一样东西不会随时间而退化本来的价值。反而,时间的积淀 更能加重它的韵味。和它所散发的魅力。它会随时光的足迹为自己装扮更华美.更有气质的华衣。不会随时间褪去光彩,反而更加清新,它就是艺术.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产物。本书作者也正是通过历史的美的艺术历程,让读者品味到了他的新鲜和清丽,让我们读到历史艺术的美之瑰丽本质……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曲折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在神州大地上绵延生存几千年,历尽沧桑而依旧巍然屹立。每一个中国人,包括青少年在内,有足够的理由为祖**亲在过往岁月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富足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而骄傲。爱国,绝对不是停留在口头的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长存心间,深沉恒久的情感积淀。但略显遗憾的是,当前,很多人迷失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里,精神迷惘,信仰缺失,认知浅薄,在西方文明的强势卷袭之下,轻易的失去了正常的价值判断能力。由于缺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根本不知道中华文明曾经拥有何等的璀璨夺目,以致难以真正在心底激起对祖国持久深沉的热爱。

篇2:美的历程读书随笔

作者:邵逸清

李泽厚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为我描绘了一曲中国艺术之美。在这本书中,我仿佛被李老师引领着去需找中国艺术美的真谛,中国艺术之美,并不只出现在华丽堂皇的艺术馆中,中国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我们只缺少一双发现这些美的眼睛。在这并不算长的文章中,最令我心驰神往的就是李老师提到的古代图腾,往日被认为毫无章法,令人畏惧可怖的图腾,竟拥有鲜为人知的意义,在我们看似简单,却不无道理,你看那可怖的人面鼎中常出现的牛头怪,并不是随意想出的装饰花纹,它象征着守护与威力,守护者自己部落的人民,威吓外来侵略的敌人。就像李老师所说:“它们这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不在于这些怪异动物形象本身有如何的威力,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它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等等,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有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李老师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超越一般人所定义的优雅美的框架,为我们呈现出那令人血脉沸腾的野性美,这种美,百看不腻,这种美,令我痴狂。李老师不局限于图画艺术,文字的美也被他讲述地淋漓尽致。古代的诗歌,名流千秋,我们在高中被灌输的思想太关反复太局限,谁

敢说李白杜甫写出的洒脱之诗不是对生活的无奈所迫?谁敢说,表面看似豪放不羁的字句,没有隐藏着作者对现实的畏惧?谁说描写热闹欢腾的画面,没有体现当时作者的孤寂落寞?谁敢说淡泊名利的语句,没有透露作者想要入世的向往期待?我们学习地太快,却感悟地太浅。文章的中部至下部引用大量诗文,让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到李老师对美的独特眼光,在图画,在文字,在政治态度,在生活经验,在于拥有那强大的关于美的哲学思想。

这历程,让我走的很充实,这历程,让我有所新思,这历程,让我目不暇接,这历程,让我叹为观止。去发现,感受美,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学习美,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深刻地思想,让我们去天人合一的境界,去用心聆听生活带给我们的美的历程。

篇3:美的历程读书随笔

《美的历程》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 从时代精神的火花凝冻、积淀下来的文明开始, 从流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趣开始, 以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实践为个例, 抓住其本质规定性, 反映重现历史。远古洪荒到明清时代, 形成中国文化美的特点。

一方面, 是物质文明。远古图腾和巫术礼仪已含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 原始歌舞让前者让位于政治和历史, 旷然一居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外化;石器时代从再现到表现、从写实到象征、从形到线的纯粹美的陶器、玉器, 正是作为“有意识的美”的形成过程;夏商时代或天真拙朴或野蛮血火的青铜器铸, 则具有一种超世间的权威神力和宗教情趣狞厉的美;而那秦汉陶俑石雕, 更多的是古朴敦厚的后世美感;魏晋南北朝的佛陀石窟, “把因果寄托于轮回, 把合理委之于来生和天国”的世俗膜拜, 也将美上帝化、世俗化;还有后世的宫殿、陵墓、寺庙等建筑, 严格遵循平面纵身空间感、严密的对称结构, 以此展现时间的流动感, 庄严郑重的理性主义;还有那园林艺术的整体布局, 配合以自然山水的融会贯通的美, 展现自由宽阔的历史进程感。

另一方面, 是精神文明。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 是汉字。汉字作为书法, 在后世称为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 相对来说, 后世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 富含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诗经》的“赋、比、兴”美学原则, 成为中国文学审美基调的滥觞;《楚辞》奇绝瑰丽的浪漫想象, 也成为中国抒情诗的始祖和源泉;讲求“厚人伦, 美教化”的功利艺术的汉赋, 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融合神话、历史、现实与一体, 表达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 精神品格;还有魏晋极力推行的药、酒、姿容、神韵, 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采辞章, 促成了刘超骈体韵味的蔚然成风;揭开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篇章的唐宋诗词, 冠以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学巨匠, 还有元代散曲、杂剧所特有的雅俗共赏的美学特点, 明清小说描绘的世俗人情, 都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巧妙地融合, 展现泱泱中华美的历程。

这种基于时间基线的科学研究, 不仅带给我们以审美享受, 更多的是让我们徜徉于悠久的中华古文明中, 与历史发展相连, 与现实世界相关, 关照内心, 探索未来。

狄耿罗说:“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 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得很少的东西, 而美的性质就是其中之一。”所以, 多年来美学家争论得最多的就是美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 李泽厚对它的回答是: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最完美的展现。当然, 这里的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就像黑格尔所说, 胎儿虽也是人, 但那是自在的人, 只有具备有教养的理性, 才是自为的人。所以, 人的本质的展现, 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历程。

而这个历程, 也就是美的历程。《美的历程》向我们展现的, 是我们中华民族曾走过的这样一段历程。这一思想, 也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2]李泽厚.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3]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5]李泽厚.美学三题议[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篇4:美的历程,你我同行

美在校园

我们将艺术家的经典名画引进校园,制作了大型的高清仿真画作为校园楼道墙壁上的壁画,并在旁边配上了作品和作者的简介。同时,我们也将学生在美术课上的一张张作业,经过精心装裱后挂在教学楼的楼道里,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创作。

除了静止的作品,我们还利用楼道里的显示屏,设计制作了博物馆、艺术家、节日等主题的演示文稿,从古今、中西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循环播放,使学生在课余多了一个了解美术信息的窗口。

美丽的校园,自然少不了学生绘画的身影,有的学生用素描写生校园;有的学生用版画印制校园藏书票;师生共同为学校80年校庆创作了大型的壁画。让一个个美丽的校园景色被定格。

美在艺术

艺术美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程中,我们可以充分了解艺术美。在美术课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对美的感受,更鼓励学生艺术地自我表达。设计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如设计课中的《点线面交响曲》,利用抽象的点、线、面等元素进行组合构成;《创意浮雕》让学生触摸材质,倾诉自己的想法;《我的高中生活》《那个六一》等主题创作,都给了学生用艺术的方式对话内心的机会。也许他们的作品构图并不饱满,线条不够流畅,色彩对比不是特别协调,但是画面足够真实。面对艺术的完美和真实,我们选择了后者,因为,我们手中作品的背后是一颗颗鲜活的生命。

美在艺术,还要提高学生们的艺术审鉴能力,艺术系列大讲堂活动就开辟了一片美学新天地。《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的讲座中,学生感受到美对于我们的意义,沁入我们的灵魂,是精神的奢侈品;在《创意无极限》的讲座中,师生现场互动进行创意游戏。

美在创造

美术的课程涉及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或是教学环节,或是作品材料,或是内容选题上,我们总是希望有所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园林考察,并现场写生,师生共同创作。在《文字设计》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设计方法进行应用,有的学生设计学校的校训,有的学生设计感恩卡。学生不仅是在学习美术知识,更是在创造美好的生活。

为了学生更多地创造美,教师与时俱进,每一学期都开设不同的选修课,希望通过多样的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学生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进行推广和展示,甚至是进行义卖,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参与。

篇5:《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每个人生来都是具备了爱美之心的,这种对美的追求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想除也除不掉,男人如是,女人更如是。在阅读李泽楷先生的《美的历程》之前,我曾经一度认为街上穿着艳丽、打扮妖娆的女人很美,也曾认为午夜过后城市上空点亮的灯火灿烂夺目,但其实那只是一种世俗的东西,虽不是丑,但也远远称不上“美”。真正的美是由里及外,需要用时间去慢慢品味的,它也许就只是那么细微的一个东西,但若是你愿意提着个放大镜去看它,它随时都可以变得博大,让你觉得深刻。而这,就是我在读了《美的历程》之后的最大感触。

李泽厚先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有分量的哲学家了。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早在50年代就已经广播盛名,在80年代又不断在学术领域多加钻研,在思想界的启蒙路上艰苦跋涉。由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美国度过,因此视野开阔,颇具人文关怀情怀。《人物周刊》也曾经称李泽楷先生为“寂寞的先知”,而《美的历程》作为一部典型的代表作,便是李泽楷先生在80年代书写的。

《美的历程》这本书,我一共翻看过一遍半。之所以说是一遍半,是因为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匆匆带过,真正理解到的并没有多少;而第二次细读,虽是能大概了解到李泽楷先生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还有一些部分实在过于精华,一时之间难以理解,只能算是懂了一半,读了一半。尚未理解的章节部分在此我也不敢多下妄论,接下来我就针对我理解到的部分阐述一下我的体会吧。

翻开书,《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只是区区十几万字,但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历史。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仅仅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熟悉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先容。它从远古时代开始写起,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饕餮“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和“忘我”之境,直到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和“浪漫共流”,有时一泻千里,有时涓涓细流;有时一气呵成,有时娓娓道来。让我这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看得既吃力,又欲罢不能。

在这十个章节当中,我最感兴趣的和看得最专注的是第三节——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而这一章节,在我认为正正是就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所在。李泽楷先生在这一章节里曾经提及过这样一段话:“(艺术和审美)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从‘阴阳’(以及后袋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和同’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在这个功能性方面,李泽楷先生有以下四方面的阐述:

其一,“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本人并无多少艺术审美细胞,勉强理解成在艺术领域,诸子百家都是各显神通的,他们之间会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而这些“不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儒道两家的对立思想。儒家思想对艺术“强调的是官能、情感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而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由此看来,儒家思想对政权的巩固,对社

会秩序的维护,乃至家庭的稳定都是有利的,所以儒家思想的功利性是有必要的。但它对人性的自然发挥是有约束的,它“以其狭隘的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然而,人性的自然发挥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家则崇尚自然,突出自然和人性的光辉,它恰恰给予儒家“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但道家思想很多都是不被统治者接受的,倘若过于崇尚自然,则显得无序散漫,而这种散漫恰恰对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是十分不利的。面对儒道的矛盾,采取互补的方式是最佳的途径。李泽楷先生在书中提过,“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避退;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这就说明我们的美学和艺术要强调艺术领域这些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而不是强调其对立面的排斥于冲突,于是,儒道互补就成了这种对立面之间渗透和协调的最好方法。

其二,李泽楷先生说:这个功能性“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比如,李白的诗里形容的潭水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他把普通人眼里的潭中之水,不是单纯的忠实于原型的普通表述,而是进行艺术了的彰显,在《望庐山瀑布》一诗当中也是,以夸张的手法描述眼前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还嫌不够,继续说它看上去:“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这个特征用比喻的方法更加艺术化的凸显出来,一下子就把瀑布的美和壮观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作家强烈的情感流露,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了同样强烈的共鸣,于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所以就像李泽楷先生说的:美学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

其三,这种功能性“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已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小生愚昧,按我的理解是,虽然美学和艺术都不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模拟,但艺术也应该尊重客观世界,要表达人的潜藏在情感中的智慧,而不是脱离现实地进行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或者直接就闭门造车。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唯有走近自然、与社会相结合,艺术家和艺术领域才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所以,艺术家的作品的情理结合也是中国美学所要强调的。

其四,这种功能性“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对于这一点,在许多感伤的诗句里都可以看到“美”的真情流露。比如唐朝的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李先生说:他的诗句虽“满腹牢骚,一腔愤慨的,但他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婉。”。我们从中看到了真正流芳百世的艺术,即使在表现悲伤的事物和愤懑的情感时,却仍能让人更多的感受到美丽、清新,甚至还可以不失活泼自然。读到这里,我对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了。

篇6:《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在原始社会时期,远古图腾活动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正如作者所说:“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你不要小看那似乎非常冷静的阴阳八卦…”这些图腾浓缩着、积淀着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而一些看似极其简单的原始歌舞写照,实则依旧是图腾活动的表现。它们是写实和寓意的完美结合,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书中吸引我的又一个亮点则是几何形图案花纹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抽象化、符号化而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者说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在我看来这些美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演变中汲取了前边的美,又为后世开创新的美提供了借鉴。

对美有意识的追求在青铜艺术时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开始的纹饰简陋、粗制草创、乏美可赏到后来的纹饰繁复多变、器形轻灵多巧、寓意深远。青铜不再只是供人玩赏装饰,它被赋予了一种社会时代精神,是对世间现实生活的肯定,对传统宗教束缚的挣脱。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对一个青铜器细致认真的观察,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

在一个铜壶上作者引用了《战国绘画资料》中的描述“第一层右方是采桑左方是羽射与狩猎;第二层左方是射雁…第三层左方是水战…”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赞叹。若换作是我即便是欣赏此物件也只会大致欣赏一番,觉得其整体甚美,蕴藏着文化底蕴,是不会沉下心去探讨这图案究竟有些什么;背后是否有着某些深刻含义的。因此这里令我感触很深,仿佛有什么牵引着我,让我学会去观察生活。即便是某个局限性的空间也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细节寻找美、放大式感受生活中隐藏着的美。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建筑艺术。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实践理性精神。在造型方面,勾勒出的线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它想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有序的线条排列使一些建筑有异常明朗的节奏美,正如北京故宫——屋顶虽是向上微翘的曲线构成,但却使建筑没有了头重脚轻反而给人踏实之感,这样巧妙的线的变化为建筑平添一份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效果的美。因而,建筑在外型方面便体现了自身的理性的美。在构思方面,作者告诉我们中国建筑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铺展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说到群体建筑,便要一提秦始皇陵了,它规模宏大,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宏伟壮观的门阙和寝殿建筑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构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态,这便是典型的群体建筑,注重有机统一的内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无形之中彰显出“雄赳赳、气昂昂”之势。并且整体建筑群结构方正,制约配合,单个结构能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格,这种种迹象无不体现出理性精神。在建造方面,早期的建筑便是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而不是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宫殿建筑便是最佳的例子,它的建造是为了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且非石质而是木质结构的房屋,给人一种代替了阴冷石头的暖意,没有让人在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感到恐惧感,反而渲染了一种生活情调,给人以踏实感和归属感。这便是实用性的集成,实践性的体现。作者也赞美道:“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另外,虽在晚期封建社会,出现了表现着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园林建筑,正如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述,其建造得迂回曲折,对称性被打破,但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在不失浪漫主义色彩的前提下,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因此,作者认为在建筑中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完善的自由园林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罢了。这样的观点无疑又让人眼前一亮,对建筑艺术又多了新一层的理解,让人获益颇多。

篇7:《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我们每个人不管身份如何,贫富贵贱,地位高下,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因为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便逐渐追求和发展精神生产和创造意识形态的产物———“美”,这个追求是人类的高级属性发展的结果。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这些问题至少对我是模糊的。

李泽厚先生用他哲学家的思维,美学家的理论,文学家优美的散文般的文字表现形式,为我们清晰而深刻的阐述了以上这些问题。让我深深沉醉在“美的历程”里,久久不肯离去。

本书里,李先生从粗狂的远古图腾——“人首蛇身”,“人首鸟身”那原始艺术的“龙飞凤舞”,从殷周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魏晋“人的觉醒”的风度,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及诗词曲的审美品类,直到明清小说戏曲的浪漫感伤……有时一泻千里,有时涓涓细流;有时一气呵成,有时娓娓道来。让读者欲罢不能。

我在读李先生的《美的历程》的过程中,有些章节泛读,有些是精读的。比如,第三部分“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我是精读的。因为我要搞懂,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这是我很迷糊的问题。

李先生在这一章节里有这样一段话:艺术和审美“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他对这个功能性有以下四方面的阐述:

其一,“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我的理解是,在艺术领域,诸子百家,各显神通,但他们会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儒道两家的对立思想。儒家思想对艺术“强调的是官能、情感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就此看来,儒家思想对政权的巩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乃至家庭的稳定都是有利的,所以儒家思想的功利性是有必要的。但它对人性的自然发挥是有约束的,它“以其狭隘的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然而,人性的自然发挥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家则崇尚自然,突出自然和人性的光辉,它恰恰给予儒家“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但道家的思想有些是不被统治者接受的,倘若太崇尚自然,太无序散漫,对政权的巩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不利的。面对儒道的矛盾,采取互补的方式是最佳的途径。这就说明我们的美学和艺术要强调艺术领域这些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而不是强调其对立面的排斥于冲突,于是,儒道互补就成了这种对立面之间渗透和协调的最好方法。

其二,李先生说:这个功能性“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比如,李白的诗里形容的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他把普通人眼里的瀑布,不是忠实于原型的普通表述,而是进行艺术了的彰显,但他还嫌不够,他继续说:“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这个特征用比喻的方法更加艺术化的凸显出来,把瀑布的美和壮观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作家强烈的情感流露,他也让读者产生了同样强烈的共鸣,于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所以就像李先生说的:美学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

其三,这种功能性“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已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我的理解是,虽然美学和艺术不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模拟,但艺术也应该尊重客观世界,要表达人的潜藏在情感中的智慧,而不是脱离现实的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或闭门造车。而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唯有走入自然唯有与社会相结合,艺术家和艺术领域才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所以,艺术家的作品的情理结合也是中国美学所要强调的。

其四,这种功能性“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对于这一点,在许多看似感伤的诗句里都可以看到“美”的流露。

比如,唐朝的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李先生说:他的诗句虽“满腹牢骚,一腔愤慨的,但他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婉。”。

我们从中看到了,真正流芳百世的艺术,即使在表现悲伤的事物和愤慨的情感时,却仍能让人更多的感受到美丽、清新,甚至还可以不失活泼。

读到这里,我对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了。

李先生在他的结语里说,“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

我觉得,这本书,虽没能让我们看到中国艺术的“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我觉得,李先生却能把我们真正引领进80中国的“美的历程”,倘若让我自己去“中国古典艺术博物馆”参观十遍,都可能感受不到“美”之所在。因为没有他的引领,我即使到故宫,即使看到所有的细部的丰富的古典艺术品,我也没有能力看到她们的“美”的丰富的价值所在。所以,虽“匆匆走过”,却让我对中国“美的历程”产生强烈的兴趣,让我这个“审美”的门外汉在“美的历程”里受益匪浅。

篇8:美的历程读书随笔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 它既是一种科技设计, 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设计。一名工业设计师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技能, 包括良好的艺术和文化素质。美术史课程的开设, 对美术知识知之甚少的工科类工业设计学生尤为重要。美术史在讲述美术发展历程的同时, 也涉及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它带给我们的既有美术, 也有历史和文化知识。如何通过这门课程探寻到更多美的宝藏,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专业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工科生在大学之前的学校教育中接触到的美术知识可以说非常少, 而工业设计的专业特点又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 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专业特点, 因材施教。

首先, 在教学中融入设计类知识。设计本就是美术的一个分支, 美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包含着设计的元素。在介绍美术史知识的同时融入设计类知识,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 人们制造它的初衷就是为了生活的需要, 这些彩陶的造型无不包含着设计的元素。小口尖底瓶, 是用来取水和存水的, 瓶子的尖底造型是用来固定瓶子的, 可以将它插在土里。旁边的两耳是用来穿绳子的。它的上部比下部重, 取水的时候, 把它投到水中后, 前半部分会自然倾倒, 水装满后, 瓶子重心会自然下移而直立起来。这些设计既符合生活需要, 造型也具有美感。设计源于生活的实际需求, 这不正是设计产品时很重要的一点吗?把设计知识融入到美术史的内容中, 会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 为学生介绍包含中外美术元素的产品设计实例,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使学生从美术发展的历程中受到启发, 并从中寻找到设计的素材。如, 在讲红山文化玉龙时, 可以引申出华夏银行的标志, 就是从它的形象变化而来的。在讲巴洛克、洛可可艺术时, 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具有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产品设计的例子。现在,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把“有用”还是“没用”作为是否重视一门课程的标准, 而“美术史”课程在一个工科学生看来, 似乎是“没用”的, 但是如果把这门课程和他们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个人有兴趣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 情绪在美术教育中是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认识与情绪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积极的情绪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大量实验证明, 愉快时感知比较敏锐, 记忆比较牢固, 思维比较活跃。反之, 消极的情绪则会阻抑认识活动的开展[1]。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的情绪是“教”与“学”的双方都要具备的, 情绪的交往需要双向的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 才能感染学生的情绪, 同样, 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才会有全身心的投入,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马家窑类型小口尖底瓶

二、把握历史脉络, 渗入人文知识

一名合格的工业设计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科技知识, 还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 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而工科生往往会重视前者, 忽视后者。某种程度上, 科技知识是“实用”的, 掌握它之后可以做出一件具体的东西;文化艺术知识是“非实用”的, 掌握它之后并不能马上做出一件具体的东西, 但它却直接决定了一名设计者的品位。宋代画家郭若虚说:“人品既已高矣, 气韵不得不高, 气韵既已高矣, 生动不得不至。”作品的高低和一个人的修养是有很大关系的, 有怎样的修养就会有怎样的作品。重视文化艺术知识, 自然会提高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提高了, 就不会有低俗的作品。

华夏银行的标志

《兰》郑思肖

美术史讲的是美术的发展历程, 然而又不仅仅是美术的发展历程, 它涉及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美术是社会的产物,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技术、宗教、哲学等均会给美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 要想了解某一历史阶段中的美术, 就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那一时代社会内容及结构方面的一切状况, 这样才可能对这一时期的美术有正确的和更深一层的理解[2]。把握历史脉络, 渗入人文知识, 在美术史的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 把握历史脉络。不同的历史背景下, 会产生不同的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一定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如, 达达主义艺术家杜桑, 曾经展出过一件作品《泉》, 其实就是一个小便池, 只是在便池上签了个名字, 就变成了一件所谓的“作品”。我们如何去认识《泉》这件作品呢?当然, 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件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争摧毁了很多人的理想和前途, 人们的心灵变得很空虚, 于是一种反传统的思潮得以蔓延, 在艺术领域便诞生了“达达主义”, 他们提出“什么都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 这实际上是对艺术和艺术家社会价值的否定。杜桑创作《泉》的初衷就是带着反叛精神, 同时也为了反对传统艺术。达达主义的目的不是创造, 而是破坏和挑战。《泉》也可以说是在战争对美好生活的破坏时期, 人们心灵空虚的一个表现。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背景, 就不能够正确地理解《泉》。

其次, 渗入人文知识。美术是社会的产物, 一部美术史其实就是一部社会文化史。美术是人创造出来的, 纵观每一件美术作品, 无不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文化。如, 在讲到先秦时期玉雕的时候, 就可以适时地引入儒家学说中的“三纲”、“五常”。在春秋战国时, 新疆的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 被一些信奉儒学的人赋予了儒家的一些美德, 玉也被认为是君子的化身, 甚至有“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之说, 人们佩戴象征“美德”的玉来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些美德中, 就包含有儒家的“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 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五种不变的德性。说到“五常”, 自然也要提到“三纲”, 即君臣、父子、夫妇。“三纲”是社会的伦理, “五常”是个人的德性, “纲”“常”二字连用, 指的就是道德、道德律, 人发展人性必须遵循道德律, 道德律是文化与文明的根本[3]。虽然讲的是玉雕, 但除了其造型、做工等可看到的之外, 我们更应当让学生看到蕴含在玉雕中的儒家文化。

再如, 宋末诗人、画家郑思肖的《兰》, 没土没根, 只有几片叶子, 如何给学生来讲这幅画呢?“为什么只有几片叶子?”——学生的兴趣点也许就在这里。那么我们就抓住这个兴趣点来讲。首先, 这幅画的产生背景是怎样的?南宋灭亡, 郑思肖正是南宋人。为什么要画兰呢?兰是四君子之一, 象征着清高。为什么没土没根?因为郑思肖说:“土都被别人夺走了, 你不知道吗?”原来他是要借这无根之兰来表达亡国之恨。当了解了作画背景之后, 我们眼中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几片叶子, 而是作者的气节, 是否我们也被这种气节所感动?美术作品是能传达出情感的, 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被赋予了情感的。通过美术史的教学, 要使得学生能感受到美术作品所散发出的情感, 其实正是人所散发出的情感, 美术教育不正是一种“情感教育”吗?正如王国维所认为的, 美术具有能“使人之感情发达, 以达完美之域”的作用[4]。

美术教育肩负着两重任务:一是传递美术文化, 二是培养人。美术史作为美术教育的一门课程, 自然也肩负着这双重使命。美术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还有塑造人的心灵、思想和品格的社会职能, 这种职能主要是在教书育人中突出以美育人来发挥效应的[5]。

三、注重作品赏析, 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说:“中国的美盲多于文盲, 尽管很多人有很高的学识, 但他是美盲, 没有欣赏美的能力。……美术的责任就是提高审美。”

没有欣赏美的能力, 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提高审美能力, 无论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 还是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 都是一生的课题。懂得欣赏美, 便是懂得欣赏这世界的美好, 如果不能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便也看不到这世界的真和善。美术教师要做的便是“以美启真、以美扬善”。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事物会以她美丽的外表迷惑人的双眼而掩饰内在的不堪, 所以, 要有一双慧眼。比如, 弗拉戈纳尔的《秋千》, 在一个漂浮着雾气的仙境般的花园里, 一位仙女般的妙龄女子在荡秋千, 橘粉色的裙子随着秋千的摆动飘逸而灵动, 荡到高处时她兴奋地抬腿将自己的一只鞋子踢了出去, 脸上洋溢着笑容, 一名藏身在花丛中的年轻男子, 痴痴地望着眼前的美人儿。画面色调淡雅而温馨。如果只看到这里, 这是一幅洋溢着爱意的温馨画面, 可是, 等等, 再仔细看看, 你就会对刚才自己的感觉产生极大的怀疑。首先, 这名男子所在的位置好像会使那位将鞋踢出去的仙女感到极其尴尬, 她会为自己刚刚的那个动作感到无比后悔。其次, 画面上居然还有一尊丘比特的雕像, 但丘比特并没有拿着他的爱情之箭, 而是把食指轻轻放在唇边:嘘, 看到了, 别说话!是的, 这幅画确实是弗拉戈纳尔根据一位男爵的不雅要求而绘制的, 只是他处理的却是将“所要求的, 蒙上一层轻纱”。如果不仔细观察, 也许我们就会被这美丽的画面蒙蔽而失去一双慧眼。引导学生通过细节去分析作品, 就会有一双辨别美丑的慧眼。

反之, 有些事物虽然外表丑陋, 但遮蔽不住内在的光芒, 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慧心。比如, 委拉斯贵支的《侏儒塞巴斯蒂安》, 画面上是一个正对我们坐着的侏儒, 侏儒因为生理上的缺陷, 常常会被人们取笑, 他们的尊严总是被那些所谓的正常人践踏, 而这个塞巴斯蒂安会让你觉得蔑视他会带给你无比的愧疚。作者对这幅画做了很巧妙的处理, 他让这个侏儒正对着画面, 侏儒的生理缺陷因为透视的缘故被弱化了, 同时, 也使得塞巴斯蒂安直面看他的人们, 人们不得不直视他的那双眼睛, 那里有一丝悲哀, 一丝怒意, 还有一份尊严。每个人都有一份作为人的尊严, 委拉斯贵支通过这幅画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我们是否通过作者巧妙的安排和细节的处理, 用我们的慧心感受到这一点了呢?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 使学生体会美和丑,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美感是善心之本, 是品德之本”, 以此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去思考, 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四、体验艺术真实, 走入美术馆 (博物馆)

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的历程, 而美术馆 (主要指公共美术馆) 内陈列着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 同样向我们展示着美术发展的历程。在西方, 大部分美术馆的馆长和陈列部主任有着美术史学位或专业训练, 而院校中的美术史教学和研究也往往与美术馆的收藏和展览密不可分[6]。西方的美术馆馆藏量大, 管理先进, 为社会公众服务, 承担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西方的孩子从小就会进入美术馆, 耳濡目染真实的艺术品。美术馆是储存完整历史记忆、施行人文教育的最高教育场所。西方艺术之所以持续保持创造力与影响力, 不是因为有了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 而是因为有了美术馆[7]。然而, 我们国内的美术馆无论从馆藏数目、还是管理理念上都是比较落后的, 我们的艺术教育主要还是依靠学校, 美术馆并没能充分承担它有限的艺术教育的功能。可是学校的艺术教育作用又发挥了多少呢?且不说大学, 中小学的艺术教育 (除了艺考) 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学的艺术教育是否做到了普及?学工科的孩子直到上了大学, 接触到的美术知识都是极其有限的, 他们也很少去美术馆 (博物馆) , 虽然国内的美术馆 (博物馆) 资源有限, 但对美术知识少之又少的学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美术史课堂上, 学生只能看到美术作品的图片, 而看不到实物, 就像看一个人, 看到照片上的人和看到真实的人, 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照片上的东西只是一个影像, 而真实接触到的事物是可以触摸的。感觉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理解, 真实的事物能够加深理解。走入美术馆 (博物馆) , 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美术作品, 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 如同在超时空体验一个生命的成长历程, 美术史不正是为我们呈现“美术”这个生命从诞生到今天的成长历程吗?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成熟, 因成熟而完善。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教学方法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8]。工科类工业设计美术史教学亦应如此——结合专业特点, 渗入人文知识, 注重作品赏析, 走入美术馆 (博物馆) 。这就如同探寻宝藏, 美术史犹如这宝藏中散落在不同角落的美丽的珍珠, 教师就是将这些珍珠捡起又串连在一起的人, 希望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美丽的项链。

注释

1[1][4][5][8]高师《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美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07页, 134页, 133页, 108页

2[2]王宏建, 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50-51页

3[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70页

4[6]巫鸿.美术史十议[M].北京:三联书店, 2008.28页

上一篇:镇依法治县工作总结下一篇:煤矿监控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