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2024-05-07

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精选8篇)

篇1: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使用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下简称“公示系统”)使用、运行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服务社会公众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示系统的使用、运行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公示系统是国家的企业信息归集公示平台,是企业报送并公示报告和即时信息的法定平台,是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简称工商部门)实施网上监管的操作平台,是政府部门开展协同监管的重要工作平台。

公示系统部署于中央和各省(区、市,以下简称省级),各省级公示系统是公示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 公示系统的使用、运行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依法履职、安全高效的原则,保障公示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工商总局)负责公示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协调、制度制定和具体实施工作。各省级工商部门负责本辖区公示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协调、制度制定和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 工商总局和各省级工商部门企业监管机构负责公示系统使用、运行、管理的统筹协调,研究制定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应用、运行保障等相关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并督促落实;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公示系统数据管理、安全保障及运行维护的技术实施工作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

第二章 信息归集与公示

第七条 工商部门应当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依法应当公示的涉企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归集到公示系统。

第八条 工商部门应在公示系统中通过在线录入、批量导入、数据接口等方式,为其他政府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依法应当公示的涉企信息归集至公示系统提供保障。

各级工商部门企业监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其他政府部门依法提供相关涉企信息;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归集其他政府部门相关涉企信息的技术实现。

第九条 各级工商部门负责将涉及本部门登记企业的信息记于相对应企业名下。

第十条 工商总局负责定期公布《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制定《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格式规范》,各级工商部门按照标准归集信息。

省级工商部门应当将其归集的信息,按规定时间要求及时汇总到工商总局。汇总的信息应与其在本辖区公示系统公示的信息保持一致。

第十一条 工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依法应当公示的涉企信息,以及归集并记于企业名下的其他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公示系统进行公示。

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经主管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批准。公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在公示系统上归集公示涉企信息,应当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由信息提供方对所提供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

第三章 信息共享与应用

第十三条 工商部门应当在公示系统中通过在线查询、数据接口、批量导出等方式,为网络市场监管信息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为其他政府部门获取信息提供服务。

第十四条 工商部门依法有序开放公示系统企业信息资源,鼓励社会各方合法运用企业公示信息,促进社会共治。

各级工商部门开放公示系统归集公示的本辖区内企业信用信息,应当履行审批程序;开放超出本辖区范围企业信息资源的,应当取得相应上级工商部门的批准。

第十五条 各级工商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使用公示系统开展信用监管、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

第十六条 各级工商部门应当使用公示系统,与其他政府部门交换案件线索、市场监管风险预警等信息,并开展 “双随机、一公开”等协同监管工作。

第十七条 工商部门应当依法依规或经提请,将记于企业名下的不良信息交换至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为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实施信用约束提供数据支持。

第十八条 工商部门应当为社会各方广泛使用公示系统提供相应的技术条件,扩大企业信息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

第四章 系统运行与保障

第十九条 工商总局负责中央本级公示系统建设工作。各省级工商部门应当按照工商总局制定的技术规范统一建设本辖区公示系统。

各省级工商部门按照“统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在本辖区公示系统的协同监管平台中增加功能模块或在规定的功能模块中增加相应功能。

第二十条 工商总局及省级工商部门负责本级公示系统日常运行维护,保障公示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 工商总局负责公示系统在国务院各部门及各省级工商部门的使用授权,各省级工商部门负责本辖区公示系统在辖区内政府部门及各级工商部门的使用授权。

第二十二条 工商总局及省级工商部门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中关于第三级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建立公示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加强日常运行监控,做好安全防护。

第二十三条 工商总局负责制定公示系统数据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开展数据质量监测、检查及考核,定期通报数据质量考核情况;各省级工商部门负责本辖区公示系统数据质量监测,问题数据追溯、校核、纠错、反馈等工作,对工商总局发现的公示系统中的问题数据,应当及时处理、更新。

第二十四条 归集于企业名下并公示的其他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发生异议的,由负责记于企业名下的工商部门协调相关信息提供部门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推送到公示系统。

其他信息的异议处理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工商总局负责制定公示系统使用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及标准,组织对省级工商部门落实相关职责的考核工作。

省级工商部门负责组织对辖区内各级工商部门使用公示系统情况的考核工作。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六条 各级工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使用、管理公示系统过程中,因违反本办法导致提供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或利用工作之便违法使用公示系统信息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情节严重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非法获取或者修改公示系统信息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依托公示系统归集公示、共享应用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等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工商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煤矿安全量化管理及评估信息化系统》主要服务于煤矿安全管理。系统易于操作,简单实用,该系统可以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超前量化管理;该系统能有效控制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点每一个环节;该系统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实时、透明、量化的管理平台。

2008年7月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由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组长孙继平带队,张铁岗院士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该系统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国际先进。专家们认为该系统很有推广价值!

二、系统主要功能

1、本系统主要解决了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七大难题

(1)有效解决了规程措施编制审批中出现漏项的问题

系统根据三大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规程措施专家库,作为一个编制审批规程措施的参考手册,编制审批规程措施时,从规程措施专家库中选取相应的内容,并根据实地调研结果补充完善特有的条款,就可以达到避免规程措施编制审批中出现漏项的问题。

(2)有效解决了检查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隐患检出率低的问题 现行隐患的排查受人员的素质、隐患检查方式及责任心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检查人员素质低,对隐患的辨识能力不足,容易忽略实际存在的隐患;二是隐患检查方式透明度低,无法对检查的过程及质量做到有效控制,无法对检查的人员做到有效考核。本系统通过建立事故隐患基元库,把矿井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规范化描述,并且按隐患所属的不同专业以及危险度等级进行了分类。利用隐患采集子系统,可以使检查人员按照规定时间,到达规定地点,按照规定内容进行检查,有利于检查人员正确识别不同隐患,有利于对检查人员的有效监督,对隐患进行了量化采集,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安全隐患的处理速度以及处理的准确性。

(3)有效解决了隐患信息筛选不全面、不准确,隐患处理过程不透明,信息不能有效完全闭合的问题

现有隐患处理整个过程极大程度上依赖了人为因素,登记时多采用传统的纸笔纪录的方式,隐患信息的筛选分类靠信息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这就造成了信息登记、筛选、分类不一定全面、准确;传统隐患处理也受工作人员素质、情绪、环境的影响而影响,隐患的处理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致使隐患处理过程不透明、信息传达不通畅,做不到有效监督,容易出现隐患处理不及时、不闭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本系统利用网络对隐患采集器发现的隐患,直接快速对照隐患基元库进行隐患分类,并将隐患的情况直接传送到各个科队及每一个终端,系统通过提醒或者预警方式(声音、弹出消息、手机短信、消息客户端等方式)告知;而且在网络上检查出的隐患可以自动实现三定、三定审核、处理、复查、督查,全过程在网络都可以进行控制,实现了隐患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规范化的隐患处理,提高了存在隐患的相关单位及业务科室的协同处理能力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隐患处理的透明度,提高了隐患闭合处理的质量,降低了隐患闭合处理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另外,本系统还增加了对重大隐患和重复隐患的分析处理流程,对出现的隐患不是仅仅处理了就行,还必须从标准、制度、设计、材质、安装、员工操作及相关人员对这一切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最根本的的原因,消除它从而真正实现隐患的源头治理;

(4)本系统成功实现了针对每一个作业地点、每一种事故发生概率的超前量化预测

由于本系统实现了对隐患采集的量化,就可以计算出每一个作业地点、每一种事故的基本事件的故障率,从而计算出每一个作业地点、每一种事故在任意时间段的实时的事故发生率,真正做到事故的超前预测,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另外,本系统对基本事件采用的综合指标计算,充分考虑了小危害大概率事件和大危害小概率事件,我们只要优先处理了综合指标高的事件,就能有效降低事故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本系统针对每一个作业地点实时的应急处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处理事故时由于忙中出错而造成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的问题

煤矿应急救灾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较多,灾害发生时,往往由于忙中出错,容易造成事故扩大或次生事故。系统针对每一个作业地点、每一种事故制定的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时,只要点击相应地点的相应应急预案,就可以得到,图文并茂的事故处理的大原则、可能威胁到的范围、人员的撤退方向、应该停电的范围,警戒设置点等等必要的辅助信息,可以极大提高抢险救灾的效率,有效避免事故扩大或次生事故。

(6)本系统有效弥补了现存评估体系的缺陷,通过对每一个作业地点的多指标量化评估,利用“木桶”原理,建立了一个对煤矿安全管理来说更准确、全面、实用、量化的安全评估体系

现有安全评估是定性评估,做不到定量、实时,不能反映煤矿安全管理实际现状。本系统从每一个作业地点的隐患、三违、事故发生概率及安全基础管理的实时状况出发,利用“木桶”原理,建立了一个对煤矿安全管理来说更准确、全面、实用、量化的安全评估体系对全矿的整体安全进行评估,综合评估结果,具有量化、多指标、多层次特性,能较好反映出煤矿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

2(7)有效解决了安全培训形式单

一、员工学习兴趣低、效果差等传统问题 实现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多样化,结合现有矿井培训体系实现在线教育视频,在线小测验,在线知识库,安全考试等多种学习考查方式,同时,本系统的隐患采集器也是一个随身携带的手持学习仪,可以有效激发全员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自觉性、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解决现行职工培训模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实际需求,相对落后的现状。

2、常用功能

(1)对日常使用的安全文档,报表进行综合查询;

(2)根据使用需要,可以接入或者链接煤矿其他系统的数据和图像;(3)对各个煤矿的不同需要,动态增加信息发布模块;(4)对煤矿人员安全证书统一管理,自动提示证书过期。

(5)提供动态避灾路线,发生井下隐患时,可以迅速的给出应急预案。(6)提供矿上职工的实时在线培训,煤矿安全视频教程,以及网络试卷测试。

(7)对矿内文件,上级文件,矿内通知的统一分类管理,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查找、管理功能。

3、优点

(1)每个功能模块可以根据每个煤矿实际流程进行简单修改或者重组;(2)系统的事故预测及安全评估无需人工参与,动态进行预测与评估;

三、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流程(1)规程措施编制审批流程;

(2)有效解决了检查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隐患检出率低的问题(如图2)

(3)有效解决了隐患信息筛选不全面、不准确,隐患处理过程不透明,信息不能有效完全闭合的问题(如图2)

图2

(4)事故发生概率的超前量化预测(如图3)

(图3)

(5)针对每一个作业地点实时的应急处理系统(如图4)

图 4

(6)更准确、全面、实用、量化的安全评估体系

(图5)

5(7)有效解决了安全培训形式单

一、员工学习兴趣低、效果差等传统问题

四、使用效果展示

图4 已编制在用规程措施库

图5 在线视频培训

图6 在线小测验

图7 基于事故树分析模型预测事故发生概率(概览)

图9 重复隐患统计分析

图10 隐患统计分析按月分布柱状图

图11 应急救灾辅助

5 鉴定相关情况

篇3: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可直接在Wi ndows操作平台上运行,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下拉式菜单和表单, 完成政府信用评估信息管理。主菜单包括:新建、打开、保存、数据录入、数据分析、查询、打印、系统维护、帮助和退出。初步实现了地方政府信用评估信息自动入库、自动进行分类、归纳、自动进行指标对比分析、指标查询等功能,并可自动生成打印报表,便捷、省时、省力。

1. 信息构成和来源

考虑到地方政府五年换届实际情况,管理系统的信息期间多以五年为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地方政府历届信用相关资料与信息;民间组织及公民对地方政府信用评估近五年资料与信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的近五年相关资料与信息;世行等国际组织对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相关信息。上述信息是通过专业网站、专业报刊、行业协会、会议以及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得。

2.信息录入、整理、分析与打印

(1) 表格模板。将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统计表格做成模板, 可在程序中随时修改,以适应评估信息统计格式和内容变化,系统查询采用“模糊技术”, 既可对原始信息进行实时查询, 也可对测算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查询,其结果可以表格形式显示, 也可以趋势图形式显示, 同时也可输出报表。

(2) 排序整理。系统信息包含国内外最新各项法规、政策及数量巨大的地方政府信用信息。因此, 系统通过V B对数据进行指令性排序统计, 生成需要Exc el格式表格, 调用Excel实现表格格式控制。并运用经济学、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等方法,对各类地方政府信用信息进行综合分类和分析。

3. 地方政府信用的评估

(1) 地方政府信用评估信息分类工作。面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职能地方政府,管理系统可以有层次地筛选,进行相关分类管理,实现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的要求。

(2) 地方政府信用评估信息综合分析工作。管理系统可根据需要,对搜集到的地方政府信用评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供该地方政府历史上信用状况分析报告,包括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司法公正情况、公务员道德与能力素质等资料,为形成科学、客观的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结论提供依据。

4.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可以完成信用信息分类、地方政府分类、打印项目、数据查询、表格预览、系统密码修改等维护工作。

二、管理系统技术特点分析

1. 数学模型(AHP)与计算机技术融合

(1) 确立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以U表示目标,一级要素指标设定为A= (a1, a2,…,an) ,二级指标设为B= (b1, b2,…,bn) ,i=1, 2,…,n。在此,可定义A= (a1, a2,…,a5) ,B=(b1, b2,…b15),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我们根据地方政府信用评估中的实际需求,将其分为十级,即从极差到最佳依次分级。用集合表示:V=(v1, v2,…,vm), vj表示评估等级,1, 2,…,m。在此,定10个等级V=(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10)。式中:v1——极差,v10——最佳,v2~v9表示处于中间情况。

(2) 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分析。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人力方面A1, 包括政策执行人员思想与心态B1、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B2两个指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主体是政府的有关部门、机关执行人员或组织。执行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利益倾向、心态等思想方面的因素以及执行主体的文化水平、执政经验与个人素质等能力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执行主体力量大小和效率高低, 对地方政府信用有直接影响。二是物力方面A2, 包括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分析B3、以公民利益为本的各项制度建设B4、地方政府法律法规状况B5三个指标。地方政府的支出是主要靠纳税人的税收支持, 过高行政成本与过低工作效率存在着矛盾关系。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是其信用评估的重要内容;执政为民是地方政府的宗旨, 评估各项制度是否体现了这一宗旨, 是取得信用的重要物质保证;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执行方面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司法公正, 是地方政府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人与物力协调方面A3, 包括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效率B6、地方政府组织自我完善机制B7、地方政府组织内部结构等与外部环境协调性B8三个指标。良好的地方政府信用是人力与物力和谐协调的结果。如果行政组织要素薄弱、结构程度松散、行政组织文化消极、内部环境组织成员向心力涣散、外部环境关系失衡, 缺乏自我约束, 将严重削弱地方政府信用。四是中央与地方政府方面A4, 包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信用的认可度B9、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合理性B10两个指标。中央政府有统御作用, 中央政府的认可度对地方政府信用评估具有指导性作用。另一方面, 二者之间应明确各自专有权力及共享权力范围, 实现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合理化, 使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塑造本地政府信用责任。五是其他A5, 包括公民对地方政府信用的态度B11、国内外媒体与报纸对地方政府的评价B12、国际组织对地方政府的评估B13、地方政府对公共突发性危机的处理B14、与公民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处理B15五个指标。

注:本表重在阐述评估方法, 因篇幅限制, 数据省略。

(3) 确定各评估指标间的权重分配。首先,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的专家群体确定模糊成对比较矩阵。设A=(aij) n×n, (i=1, 2, …, n) , (j=1, 2, …, n) , 其中aij>0, aij=1/ai j, ,ai j表示第i个指标和第j个指标对上层指标的影响之比。aij是ai对a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aij的取值依表2进行。

根据aij的数值构造成对比较矩阵A:

其次,根据成对比较矩阵,求出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求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估指标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重分配。

再次,对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使用公式:CR=CI/RI

其中:CR称为一致性比率;RI称为成对比较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CI称为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CI由下式给出:。

(4)计算确定地方政府信用评估结果。(由于计算过程复杂,省略)

2. 基于Internet Web的信息与数据共享与分级管理、互相支持

本系统采用分级授权、密码管理, 设置资料录入员和评估管理员两个级别。运用统筹学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与数据共享, 可以全方位分析、查询国内外评估行业各类指标和发展趋势。具备与Internet网超级链接功能, 实现信息自动转换、存储功能。利用VB可与包括Word和Excel在内的微软应用软件共享数据, 从而完成数据自动追加。

参考文献

[1]王选庆.信用制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5:1.

篇4: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电力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电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较好满足了人们的供电需求。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其中关键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有着较大影响。在变压器实际运作时,其很容易遭受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出现多种隐患,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维修成本,因此,对变压器进行状态评估有着重要作用。电力企业必须对变压器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加强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时了解变压器的运作情况,从而更好降低变压器维护成本,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变压器状态评估分析

以往在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企业一般会依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操作。在实际情况中,对变压器进行定期维修能够较好发现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保障变压器的正常运作。虽然定期检修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完全依照变压器的试验周期进行操作,没有对变压器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考虑,致使检修工作存在一定盲目性,这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很可能造成过度检修,导致变压器产生一些隐患,进而增加整体维修费用,降低变压器的使用质量。状态评估属于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检修方式,在状态评估过程中,要求评估人员对变压器的运作环境、成本、风险因素进行准确了解,采取一定的风险评估以及检修决策方式,对变压器进行合理检修,从而在保障检修效果的同时降低检修成本。随着状态评估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状态评估对变压器进行检修,以更好维持变压器的正常运作。

在实际情况中,变压器运作质量与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着紧密联系,如果变压器质量不高,将很容易导致电力系统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对变压器进行合理检修有着重要作用。状态评估在变压器的检修操作中能发挥出较好作用,能够帮助检修人员实时了解变压器的运作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保障变压器的正常运作。由于变压器内部系统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故障机理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所以评估人员必须准确分析变压器的实际运作情况,严格按照相關评估规范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行调整,以更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适应电力系统的运作环境,国家在各电力企业中对状态检修进行了推广,取得了一定效果。状态评估主要是选取一定的变压器状态量,并根据一定的分级指标对设备状态进行分级,从而为检修人员相应工作提供依据,以保障变压器正常运作。

2 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在对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明确变压器运作各流程,并对相关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具体如下(详见图1),针对数据模块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2.1 数据集成模块设计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电力企业运作环境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变压器相应状态评估数据方面也属于异构形式,因此,对数据集成模块进行设计是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数据集成模块主要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合、传送,从各电力系统中对有关数据进行读取,为后面的工作准备条件。数据集成模块能够提供相应的在线监测装置数据输入接口,并将各种采集到的数据以一定的运作规则进行转化,对各种异构数据进行集成化、统一化,之后将处理好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库中,为状态评估工作做准备。

2.2 数据库模块设计 数据库模块主要对变压器相关状态评估数据进行整合和存储,为评估人员的相应检修工作提供便利,因此,对数据库模块进行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在变压器实际运作中,会产生多种数据,包括变压器自身参数、各类监测参数、电气试验参数、巡检参数以及不良工况参数等,其中检测参数主要包括微水监测参数、油气检测参数、油温监测参数等。在对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模块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变压器相关参数进行准确分析,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处理,之后对数据库技术进行应用,建立专门的数据库模块,对相应参数进行存储。数据库模块主要包括运行数据库、检修数据库、资料数据库、试验数据库以及状态评估数据库,评估人员在进行状态评估工作时,则可根据变压器相应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对比,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变压器的正常运作。

2.3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由于变压器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状态评估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某些单个因素往往难以有效分析,所以设计人员须对数据分析模块进行设计。由于变压器故障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有些信息在采集上存在着较大问题,给状态评估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一定不利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获取各领域的知识结构,对变压器参数进行准确采集,并进行针对性分析,从而更好维持变压器的正常运作。

3 结束语

基于变压器自身特性,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变压器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人们对高质量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变压器的维修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对变压器进行状态评估至关重要。企业须从多方面对变压器状态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对各种模块进行完善,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实时了解,从而更好维护变压器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篇5: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

各市(州)交通运输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深入推进我省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厅组织开发了湖南省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省级平台),定于2010年9月28日正式运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登录与用户管理

省级平台已在省交通运输厅网站建立窗口,用户可登录厅网站首页(http:///)点击信息查询栏中链接图标进入。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省高管局、省公路局、项目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由省高管局汇总、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单位由省公路局汇总)应及时向厅基本建设处申请取得用户账号及初始密码(联系电话:0731-88770092,传真:0731-88770094)。用户首次登录后,应立即修改密码并妥善管理。用户可在省级平台首页右下方“附件下载”栏目中下载操作手册。

各类从业单位帐号开通随信用管理工作进展逐步展开。目

前,先行启动我省公路施工企业(包括公路工程总承包二、三级和专业承包二、三级)等具有法人资格的从事公路建设的施工企业)帐号开通工作。新注册用户请认真阅读《新注册从业单位须知》(附件一)。

二、工作任务与要求

(一)信息录入。

高速公路:2010年11月15日前省高管局负责录入在建和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信息(与初步设计批复一致),其中已建成项目至少应包括最近5年内建成通车的项目。经省厅审核后发布。

国省干线公路:2010年11月15日前各市(州)交通运输局负责录入本行政区域内在建和已建成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项目信息(与初步设计或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批复一致),其中已建成项目至少应包括最近5年内建成通车的项目。经省公路局、省厅审核后发布。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的公路施工企业(包括公路工程总承包一级和专业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交通安全设施专项资质、机电工程专项资质等)应于2010年9月30日前在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简称部级平台)完成首批信息的录入工作。

除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的公路施工企业外的我省公路施工企业应于2010年12月15日前在省级平台完成首批信息的录入工作。

此后,系统将自动锁定施工企业已录入信息,施工企业将不能自行删除或修改,只可增加人员信息。

(二)信息更新。

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基本信息或企业业绩信息发生变化的,由相应的市(州)交通运输局直接在省级平台中更新,经省公路局、省厅审核后发布。高速公路项目基本信息或企业业绩信息发生变化的,由建设单位直接在省级平台中更新,经省高管局、省厅审核后发布。

从业单位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提出变更申请,其中基本信息发生变化的,向单位注册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受理投诉举报;在建项目信息或业绩信息发生变化的,向项目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受理投诉举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有关证明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新相应信息。

信息变更应建立完整准确的管理台账。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建设管理有关部门均可复核、调查从业单位基本信息和其它信息,如在信息填报中弄虚作假,将根据《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及我省有关规定给予降低信用等级等处罚。

(三)系统管理与维护。

省级平台由省交通运输厅基本建设处及其授权或委托机

构管理与维护。

三、联系机制

省级平台运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向厅基本建设处咨询或反馈。为畅通联系渠道,请各市(州)交通运输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包括各项目公司)、省公路管理局确定信用信息管理的专门工作部门和人员,于2010年11月15日前将《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工作机构联系表》(见附件)报厅基本建设处(附件二)。

省级平台的运行是我省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管理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行政效率、实现信息公开、有效规范从业单位市场行为的重要举措。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规范使用,强化监管,按照《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我省有关规定和本通知要求抓好落实,深入全面推进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我省公路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附件:

1、新注册单位须知

2、湖南省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工作部门联系表

篇6: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GPL)数据比对、纠错及质量调查评估工作专题会议

6月3日上午,公园路街道召开甘肃省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GPL)数据比对、纠错及质量调查评估工作专题会议,通报了2010前七个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指出了WIS系统和GPL系统数据库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最后,街道党委书记达朝杰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公园路派出所教导员、计生站全体工作人员及社区书记、主任、计生专干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街道计生站站长在通报前七个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时指出:做好当前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要从“三个突破”上下功夫,一是新婚漏报、出生漏报问题的清理清查要有新突破,遏制计划外出生,防止人口漏管;二是环孕情服务问题查处要有新突破,环孕情服务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在流动人口管理上要有新突破,结合区上甘肃省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GPL)数据比对、纠错及质量调查评估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社区要组织人力搞好流动人口清理清查活动,做好GPL系统信息采集与比对、纠错和质量调查评估工作。

达朝杰书记在做重要讲话时强调,今后人口和计划生育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继续强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二要全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三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有序流动

篇7:信息系统检测评估协议书

地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乙方: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_________测评中心

地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受_________委托,由乙方即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_________测评中心(该中心系由国家授权履行对信息安全产品,信息系统及信息安全服务进行测评认证的第三方权威,公证机构。)对甲方即进行测评。为保证信息系统检测评估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现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协议,共同遵守如下条款:

1.经甲乙双方协商,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时间约为_________周)由乙方对甲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检测评估。

2.测评范围为_________。

3.在检测评估过程中,甲方应协助并向乙方提供有关网络系统检测评估所需的文档。

4.乙方在对甲方的网络系统进行检测评估中必须严格依照信息系统检测评估要求与标准执行。信息系统检测评估过程如下:

(1)甲方向乙方提交系统检测评估申请文档;

(2)乙方对甲方提交的文档进行形式化审查;

(3)乙方对甲方提交的文档进行技术审查;

(4)乙方确定现场核查方案及计划;

(5)乙方对甲方申请检测的系统进行现场核查检测;

(6)乙方整理分析检测数据并撰写检测报告;

(7)乙方向甲方提交系统检测报告。

5.乙方在检测评估完毕后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提交网络系统检测评估报告。

6.乙方有义务对甲方提交的任何文档资料以及检测评估数据与结果保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相关事宜执行,以确保任何相关技术及业务文档不得泄露。

7.甲方应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将系统检测评估费用人民币_________元转入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8.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9.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甲方持一份,乙方持两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

篇8:信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被更多领域的业务实施所依赖,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信息系统与它所承载的信息和服务在安全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当信息与服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发生问题时,会让组织机构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信息系统安全的需求逐渐受到广大信息安全人员的特别重视。在2007年公布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1]GB/T20984-2007中定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根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和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估的过程。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因素不但多而且很复杂,同时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危害程度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为了给我国信息化的建设与信息安全的发展战略带来深远影响,钻研一套先进的、可行的、科学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评估可以知道信息安全所处的环境和状况,进而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的保证能力。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构建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层次结构模型,以提高对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1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1]。在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资产、威胁、脆弱性和已有安全措施4个根本因素。

1.1 信息资产评估

信息资产的评估由两部分组成,即识别信息资产和对资产的价值进行估算。识别信息资产是在对信息系统和所涉及的物理资产、软件资产和数据资产等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并给出清单。对资产价值的估算,即对所涉及的信息资产的价值进行估计,这里主要的是考虑资产的重要性,而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不是显得那么重要。在信息资产的评估中,要特别关注关键资产。关键资产是资产中对系统影响最大的资产。信息系统的关键资产拥有统一的信息平台、综合决策指挥系统、信息、数据库、网络基础设施及网络安全设施、人等。在资产中,主要集中在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部分。

1.2 威胁评估

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等的优点,在为人们提供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威胁可能是人们故意的,或者可能是偶然的事件,也有可能是对系统进行的攻击。威胁,通过组织的资产引起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进而给信息安全造成损害的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对信息资产可能受到的危害进行的评估称为威胁评估。因为每一项资产很有可能同时面临多种威胁,并且每种威胁利用了资产自身的脆弱性从而发挥不利的影响。而造成信息安全威胁的,不但有环境因素,还有人为因素。因此,需要对于每项资产都要做威胁识别,特别是针对关键资产。

1.3 脆弱性评估

脆弱性评估就是通过各种测试方法最终得到信息资产中的弱点和不足,是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中最重要的部分。资产的脆弱性由技术脆弱性和管理脆弱性两个部分组成[2]。即使在建设信息系统时,采取了相当好的安全功能和保证措施,也不能说明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不存脆弱点。这些弱点和不足的存在很有可能导致信息资产的泄密、非法访问、不能使用或失控的现象。只有当进行脆弱性评估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脆弱性和提高抗攻击能力。通过脆弱性评价主要是为了识别和分析信息系统的脆弱性,从而发现信息系统中比较弱的环节,以便为制定安全策略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4 安全措施

信息系统的安全建立在对风险的规避上,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保证信息的安全。安全措施是用来减少风险的控制或对策,这些风险和特定的威胁或者一组威胁相关。只有在全面、正确认识风险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在控制风险和降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同时通过安全措施对资产进行保护和对脆弱性进行弥补,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安全措施由预防性的安全措施与保护性的措施两个方面组成。预防性措施,可以用来减少漏洞与可能发生的威胁。保护性安全措施能够降低因为威胁从而所造成的影响[3]。

2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信息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其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运用AHP评价信息安全风险最主要的是评价在信息安全风险中所涉及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权数,并对各因素权重排序,做横向比较,为信息安全风险采取相关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进行评估拥有很强的有效性。

下面以具体实例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包括对4个要素的识别,并且每个要素又有多个子要素。为了显示信息风险评估的重要方面,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包括资产、威胁、脆弱性、安全措施4个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对江苏某大学的一个网站系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该网站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2.200,应用所构建的指标系对系统的信息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了数位相关专家依据因素间的相互重要程度的大小进行打分,并通过几何平均法进行整理,得出某一层对上一层相对影响排序的成对的比较矩阵。用1~9比例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如下:

在正互反矩阵中,如果出现aik⋅akj=aij,那么该矩阵为一致阵。在上面的判断矩阵A中,a21⋅a13≠a23,所以该矩阵不是一致阵。在非一致阵上,通常采用矩阵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W。通过计算对比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4.000 9,该特征值所对应的归一化向量W=[0.414 2,0.132 3,0.258 7,0.194 8]T。接下来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CI值的大小,来判别矩阵的一致性,它的公式为:CI=(λmax-n)(n-1)。此时的特征值为最大值,n是矩阵的阶数。根据矩阵A计算可得CI=(4.000 9-4)(4-1)=0.000 3。一致性比率与矩阵随机平均一致性指标RI的值有关,它的值与矩阵阶数有关。当阶数n=4时,RI=0.9。通常来说,当一致性比率:CR=CI RI<0.1时,就能够判断矩阵的不一致度在可允许范围以内,同时它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不然就要对矩阵A进行调整,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依据以上数据可得矩阵A对应的CR=0.000 3 0.9=0.000 33<0.1,所以,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向量W可以作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用同样方法计算出各指标层对相应准则层的权重,并通过了各指标层对准则层的一致性比率的验证。综合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权值,信息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总排序权值见表1。

通过计算得到准则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和其排序,并通过调查问卷,请25位专家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评判和对某等级评价的次数。通过整理如表2所示。

综合权重Wi目标层

根据表2,对各准则层对应的指标层进行归一化,得到模糊关系矩阵如下所示:

由准则层所对应指标权重组成的行矩阵称为Wi。依据Bi=Wi⋅Ri,能够计算单层次的评价结果:

将上述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总的模糊关系矩阵R:

准则层各指标所对应权重构成的矩阵W=[0.414 2 0.132 3 0.258 7 0.194 8],因此最后总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B=W⋅R=[0.11,0.14,0.31,0.41,0.17]。按照所计算的结果,五个数值中最大的值是0.41,根据判断等级来看,是“中”。因此,按照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可以认为江苏某高校网站的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等级属于“中”。

3 结语

在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中,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很好地解决了对于在定性指标定量评估中所遇到的困难。该方法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的实际应用中很有效,操作性也很强。不仅能够计算出要素之间的相对风险程度和信息网络系统所处的风险等级,而且还可以提高对其风险的认识,以便可以在风险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达到控制并降低风险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不仅能找到信息系统安全的薄弱部分,还可以根据这点对安全性措施进行改善,使其在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方面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

[2]张立涛,应力,钱省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若干操作问题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79-83.

[3]王标,胡勇,戴宗坤.风险评估要素关系模型的改进[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37(3):110-114.

[4]王伟,李春平,李建彬.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4):3473-3474.

[5]JONES J A.An introduction to factor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risk(FAIR)[R].[S.l.]:[s.n.],2005.

[6]张泽虹,赵冬梅.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7]韩利,梅强,陆玉梅,等.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86-89.

[8]吴亚非,李新友,禄凯,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GLEASON J M.Fuzzy set compudetational processes in risk analy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1,38(2):177-178.

上一篇:养鸡场地租赁合同1下一篇:淘宝商城招商资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