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2024-04-12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共9篇)

篇1: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地理学科属综合信息较多的应用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还要了解、熟悉相应的人文地理知识。微课恰恰具有较好的教学灵活性与时效性,其更有利于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也更符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结构的学习需求。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微课;地理;初中;教学应用;学习

地理学科属综合信息较多的应用学科。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是使之了解、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地理学科的信息量较多。微课则是一种信息化、“碎片化”的教学、学习模式,该模式具良好的“短”、“小”、“精”特点,其能够全面满足地理学科的“碎片化”、“微型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借助微课,活跃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会对整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教学有效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兴,也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由于,初中地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依靠教师的板书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位置,进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所独具的“短”、“精”、“小”的教学优势,既可以利用微课将更多的地理教学内容加以“浓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碎片化”的地理知识教学产生更高的专注度,加速其对各种“碎片”的学习与记忆。同时,微课还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借助各个“碎片”加以重新建构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识的能力;使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行着新、旧地理知识的“交融”与建构,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2]。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有趣味的地理故事与地理知识、概念加以有机的整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初中地理教师不可将微课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只能充当辅助性和补充性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应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微课的‘碎片化’知识加以自主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

2借助微课,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网络地理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增加、丰富;因此,初中教师也要及时对自身教学模式加以不断优化与创新,更要通过再学习、再进培训来不断给自己“充电”。初中地理教师在全面丰富自己教学知识体系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地理教学资源加以应用,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地理知识。教师既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行“简要”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需求,制作成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而实现“按需”学习的个性化教学,这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制作成动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加以展示,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类似于这样的微课教学,既能够全面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将更多的生活化问题引入到“地理世界”中去,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去解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自然现象;这对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均具积极作用。

3借助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微课具有良好的`“精”、“微”特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每个学生受其自身学智因素、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均客观存在着个体化差异,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可将不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加以分类,并制作成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微课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微课学习内容;并对微课教学内容加以科学遴选。如针对优等生的地理知识训练,可以尽量引导学生对整体宏观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较强习题练习;而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则应尽量以基础性地理知识来进行,使之在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内容,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来激发其地理学习兴趣;在全面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同时,也能够符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也实现了个体化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3]。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讨论性的地理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对各类地理问题的讨论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地理学习兴趣;使之在各类问题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也能学习、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也实现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须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立足学生为主体原则,合理地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在实现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作用,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爱惠.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思考———以《非洲气候空间分布》微课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1).

[2]陈林杰.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6).

[3]盛开友.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35).67

篇2: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辅助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5-0112-0

1“微课”指的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利用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对知识点录制的教学过程。微课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微课不受时间限制,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初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因此,在复习地理知识时,难度较大,而微课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全面性与灵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微课的背景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进步。

一、利用微课解析重点,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讲解重难点时,把生动形象的微课融入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利用微课中色彩、形状、光度、声音等方面的功能,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生动、有趣。同时,在课堂上,微课能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力,比如,当课文中的内容较为抽象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一部分制作成微课,用动态的画面对难点进行讲解,也可以讲解与绘制同时进行,学生能够一边听讲一边观看动画演示,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利用微课导入新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对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提出疑问等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对于结构性比较强的课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幻灯片制作的方式来导入新课程,同时,可以将一些流行歌曲插入到幻灯片中,对于歌曲的选择最好是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巧妙地编入歌曲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将内容编写到歌曲中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重点知识,而且能调动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微课复习重点,达到巩固效果

微课可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复习课上学到的知识,达到巩固效果。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想要全面掌握知识点并不容易,所以,就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微课的辅助,比如,可以用拼图的方式对地理中各个地区进行组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复习地理知识,让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制作一些与课文类似的微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课文复习的作用。由于微课中已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情况可以及时找教师解答,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四、利用微课整合技能,实现分层教学

初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制作与课程相吻合的地理微课,并且仔细深入地讲解地理内容,让学生牢牢掌握知识要点。应用微课后,学生不但可以在课上时间学习知识,还能利用闲暇时间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利用微课还可以解决图形类的知识点,确保学生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地质变化、气候温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五、利用微课渗透情感,做到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让学生用最充分的情感去学习新的知识。在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量的谚语、成语加入到微课教学中,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对南极洲冰层进行的说明,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山水相依”指的就是我国与日本处于近邻的关系。不仅如此,在微课教学中还能用漫画的方式进行演示。通过微课的方式,可以了解更多的自然地理与自己村庄的知识。通过融入情感教育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来自地理的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利用微课还能培养学生独立答题与解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比较难的题型时,能找到解题的方法和答题的关键。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形式,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并且可以反复播放来巩固知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多应用微课形式,重视微课主题内容与素材的选择,从而使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希望未来的微课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价值,让我们步入微课的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篇3: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实践的固定性,学生不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地理的时间以及内容,在重复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微课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可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地理知识基础等情况,合理地选择微课,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微课教学背景下,学生能够获取有效的地理知识,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因此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一、通过微课解释重点难点,对学生思维给予启发

教师对相对抽象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时,倘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生涩知识点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把生动形象的微课加入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主要是通过色、形、光、声等方面的功能,以直观的方式表现抽象的知识,且真实地体现抽象知识连续、动态的过程,对学生各感官起到协同的作用,与学生心理要求、年龄要求相符合,确保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地球的运动》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该章节的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在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觉得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微课录制Flash动画直接演示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直到“二分二至日”公转轨道的位置时,教师将获得的光热、极昼极夜发生地点、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改变、太阳直射点位置等方面的知识点详细地告知学生。这样既有地球运动的动态演示,又有教师的详细讲解。在课堂上通过嵌入地理微课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充满生机、生动活泼的课堂内学习,对学生思维有所启发,对加强学生记忆力有所帮助,也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再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录成微课,以动态的形式边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边讲解绘制的方法。学生边听讲解边看动态演示,能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起到启迪地理思维的效果。

二、通过微课导入新知识,使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新知之前要设计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开场白,或者采用以旧引新、抒发激情、创设情境、提出疑问等方式,确保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中国的行政区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幻灯制作的行政区划记忆法来导入新课,同时可以播放筷子兄弟的歌曲《小苹果》。由于学生对 《小苹果》比较熟悉,通过改编《小苹果》歌词的方式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特征以及位置详细告知学生,能让学生以轻松的状态学习地理知识。利用地理微课学习中国行政区划的记忆法有5种,主要包含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故事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方位记忆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新课时全面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初中地理课堂上通过合理导入地理微课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微课复习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微课能使学生自觉校正以及练习,以达到巩固地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仅有40分钟,学生要想全面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简称、全称、轮廓、位置等知识点有着较大的难度,若让学生通过相关资料或者课本插图复习课文知识,则会让学生出现厌倦感以及疲倦感。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通过微课辅助采用Flash拼图游戏的方式制作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复习点,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电脑多次完成拼图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复习、不断巩固课堂知识点。又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分别制作 《一道地球公转的试题讲解》《地球公转的重难点》《地球自转的题目讲解以及重难点》等微课。由于在复习课文时学生已经基本了解课堂中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地球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微课视频。看完微课视频后,剩下的时间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学案整理。教师可让学生对文件包的学案答案进行对照后,根据微课内容对自己的问题给予纠正。若对该问题不理解,可以通过再次观看微课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复习,达到理解重难点知识和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由于微课已经清晰地讲解了课文内容,若学生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可以让组长或者教师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还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利用微课整合基本技能,实现分层教学

初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制作灵活、短小的地理微课,确保其与课程标准相吻合,且深入地讲解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牢固掌握初中地理的知识点。初中地理技能中地图能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包括读图、识图、析图、绘图等方面的能力。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具有复杂、难度大等特征,且与学生智力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目前大部分教材中尚未明确如何系统化地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后,学生可以通过零散的时间系统化学习知识。例如,在判读等温线地图、绘制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等内容的教学中,微课可以详细、全面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同时对内容进行拓展和提升,确保不同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促使分层教学得以实现。又如,《认识大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微课设计,使学生能够理清知识内容以及构建知识框架,同时还需要为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制作内容更丰富的微课视频,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各大洲的风土人情、资源、气候以及地质等知识点,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激发。

五、通过微课渗透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情感教育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海陆变迁》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时加入我国南海部分岛礁的时事新闻,使学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陆变迁的相关因素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时事新闻给予一定的关注。又如,《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日本》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量的成语、谚语引入微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南极洲形成冰层的相关原因给予说明;可以利用“一衣带水”形容我国与日本处于近邻的关系,以“唇齿相依”“山水相邻”形容我国与朝鲜的位置。在教学《中国的水资源》时,可以采用漫画的方式,使学生有所体悟,理解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再如,在《聚落》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门见山导入的方式询问学生“聚落”的定义。让学生在理解聚落的基本含义后,通过观察微课Google Earth视图的方式,从自己家乡中观察聚落。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当他们观看到自己的家乡时,十分激动。采用微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空间尺度了解自己的学校以及村庄,感性地认识聚落,使学生学习聚落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通过融入情感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有美的感受,从而达到升华感情、陶冶情操的目的。

六、利用微课提高解题技巧与答题能力,提高复习有效性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答题体系以及掌握解题技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微课对中考地理试题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常见题型,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题型时能够迅速抓住解题的关键,提高解题速度与解题准确度。其次,利用微课对既往疑难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相应题型常见的思维误区并掌握易错点,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学生的解题错误率。最后,利用微课能够让学生熟悉中考地理题型,消除学生在临近考试时的紧张心理。

篇4:浅谈初中地理微课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同时包括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是在传统单一资源的类型(教学课例、教学课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是对一个知识点具体化的教学,主要围绕某一问题而设立的目标明确、内容简短的教学活动。学生易于掌握,同时微课程也是一个有计划性的实践系统,教师可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学习。微课展现知识所需时间段,同时可以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化的方式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进入“微时代”,特别是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的推广,“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必然在初级教育阶段得到普及和推广。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

1.认真钻研教材,将教材内容“分解化”

一节地理微课设计成败,关键看教学效果,而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强调学生对讲授知识点认知与理解程度。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地理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有创新地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易懂。如,在初中世界地理中要给学生讲授澳大利亚这一小节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可能会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地理位置;(2)气候;(3)植物;(4)动物等。学生听起来很枯燥,也许初次接触世界地理的初中生连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都记不住;但是教师可以尝试将这一小节内容“分解化”,即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本小节的教学内容。

2.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微课类型,构建完整精练的教学过程

以下几种类型是微课设计常用的方式:(1)问答方式。教师依据教学要求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该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获取、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2)课堂(分组)讨论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全班成员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共同研讨,进行学习。(3)教师引导启发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思想与思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4)课堂演示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教具或实物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认知的过程。(5)专题实验方式。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一定的实验器具、设备和实验材料,通过相应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在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如,在初中世界地理中要给学生讲授澳大利亚这一小节内容,教师可以选择讲授类与问答类相结合的方式。提问初中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澳大利亚有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时在微课视频中展现动物的图片)这些动物有哪些生活习性?(引出世界版图中的澳大利亚;同时展示魏格纳的板块漂移学说的版图,让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并强调澳大利亚的动物是独一无二的。)

3.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视频)

教学课件(视频)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微课教学课件(视频)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1)主题突出,具有美感。优秀的微课课件是内容与优美形式的统一。在教学中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2)图画丰富,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的图画不仅丰富了微课内容,还能有效督促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3)合理穿插拓展知识。在一个微课制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时间,并在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一部分拓展知识。如,在世界地理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或者世界杯,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拓展知识要适可而止,切忌喧兵夺主;(4)微课课件(视频)要易于操作。在操作界面上设置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方便教师在课堂使用,在课后交流。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在教学中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认真备课,在微课设计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在微课教学中用心教学,做到真正地融入地理教学。地理微课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为提高地理工作效率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篇5:《初中地理“教与学”微课展播》

观看了《初中地理“教与学”微课展播》这门课,其中河流这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来我谈谈我的观后感。

微课展播中的这一节课,整体性很强。设计者在教学中分设了四站:第一站:走近黄河。设计者选用大量典型的图片从黄河源头开始一直到不同河段的典型景观、以及黄河下游一些历史文化景观,让学生直观的认识黄河,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站:感悟黄河。这一站,设计者将黄河源头、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平原、上、中、下游的分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黄河有初步的认识。第三站:了解黄河。黄河的水患灾害引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第四站:治理黄河。分为两部分图说黄河展示黄河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献计献策环节介绍了治理黄河的措施。

整节课设计环节紧凑,引人入胜,整体性很强。简洁明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采纳。美中不足,这节课在凌汛形成的示意图展示中,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应将孟津改成桃花峪就更为完善了。

篇6: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应用

庄浪四中 杨宁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多媒体资源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地理作为高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具有的浓厚的知识底蕴,而且在于其较强的实践性。现在我将从微课内涵及特征的介绍出发,结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建议。

一、“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5)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1.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效应易通过微课得到成倍扩大 微课是一种借助于视频这个主要载体以远程的方式进行普遍教育的形式,它所面临的不只是一个学生、一群学生,而是全国范围内听课的学生,它的效应将通过微课这个平台成百、成千的扩大,因此视频所记录的该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这就对录制微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理又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很熟练。

2.微课内容过于生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微课优于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地方就在于其形式的创新性,不受实际课堂的限制,能够以多种方式吸引高校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然而,在高中地理微课的实际运用中,微课并未能呈现丰富的内容,而是把现实中的枯燥课堂照搬到荧幕上,内容生硬、单调、乏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反而因其缺乏现场交流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大大地降低了教学质量。

3.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制作指向性不明确

微课既然是辅助现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途径,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具体实践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没有能够很好地区分现场教学和微课的内容,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用微课的形式来表达,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用微课就一定优于现场教学,两者的混淆不仅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相反只会降低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

4.缺乏现实生活的根基,教学内容失去立足点

高中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这门学科,必须基于具体现实情景,立足于现实根本,从现实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热情。但是在微课的高中地理教学渗透中,如果只是单一地通过依靠微课的形式去完成高中地理的教学,那么就会使得高中地理失去现实生活的根基,使教学内容失去立足点,让学生无法真实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奥妙。

三、提高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建议 1.提高高中地理微课教师水平,优化高中地理微课质量

高中地理微课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确保我国高中地理微课的高质量,才能实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目的。要想加强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质量,就必须加强高中地理微课的录制门槛,要加强课程录制教师的资格审核,要加强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微课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制作出精良的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奠定基础。2.丰富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微课只是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但是它本身不具备教学内容的优势,要想充分利用好这个创新教学方式的便利,就要让它和高中地理具体教学相结合,不断丰富其包含的内容,不仅要考虑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也要考虑到不同教材版本的特殊性,要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满足多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增添趣味性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3.为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指向

没有方向的帆船只会在大海中随波逐流,永远到不了彼岸;没有指向的微课只会迷失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海洋里,永远提高不了教学质量。因此,要为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指向,明确区分好应用微课教学效果更佳还是应用现场教学效果更佳,取长补短,两者相互穿插、相互融合,竞相迸发火花,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篇7:浅谈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

摘要: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的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本文以高中地理中“大气热力状况”这一知识点为例,探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关键词:微课;大气热力状况;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5/16-0098-02 引言

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设计,它是基于网络技术、视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微课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整合(富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化,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等特征,是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良好载体。

融合微课的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一系列优势,可以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本文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大气的热力状况”为例,谈谈如何将微课融入高中地理教学。

微课设计案例

1.课前预习

①通读教材了解地理概念;②阅读教师QQ群共享的关于本节的学习资料,讨论课前预习和课堂作业,在线提交自己的答案。

2.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2)教材分析

《大气的热力状况》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的第一个问题。该问题回答了大气圈层中的能量的来源和传递过程,是我们认识气温高低变化和分布的理论依据,而气温的差异是学习后一节大气运动的知识基础,同时还是气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子。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太阳辐射的波长组成。②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③读太阳光各种辐射波长范围图、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大气温室效应图,分析说明大气热力过程,培养读图、分析图、绘图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太阳光各种辐射波长范围图、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原理。②运用动态的大气温室效应图示掌握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的原理,并能科学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大气保温作用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发展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原理。

难点: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

3.学情分析

本知识点内容抽象、理论性极强,针对高一学生感性认识、形象思维较强,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教学法,将抽象、静态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结合微课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学习本知识点时,高一学生并未接触物理学中电磁波的理论知识,无法了解大气对不同波段选择性吸收的过程。

4.教学过程

(1)观看微课导入

教师以科普视频《太阳系的奇迹3》片段导入,提出问题:没有大气层的水星表面昼夜温差为什么会如此大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学习兴趣。

(2)承接

①学生观看微课,通过太阳光各种辐射波长范围图复习太阳辐射和构成,教师设问:太阳辐射中波长最长和波长最短的部分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

②教师利用微课解释大气的削弱作用。微课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地理教学更加直观化,学生可以观看微课动态了解大气削弱作用的过程。

③教师通过微课讲解物体辐射原理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这一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使用微课有两个优点:一是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二是微课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可以在课上观看,还可以在课后复习巩固过程中使用。

④教师要求学生总结本微课的知识点,并布置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教师课后把微课和课后作业答案上传至班级QQ群。学生通过QQ群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QQ群及时为学生答疑。

效果与反思

通过对本微课的反思,笔者发现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有如下效果。

1.突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微课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目标明确、突出重难点,可反复观看,教学时对知识点的前后衔接灵活多变。本微课设计流程为预习―问题探究―自学―视频―情境认知―变式训练―研讨总结―课后作业,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让教学变得趣味化

大气的热力状况知识点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合理运用微课,将复杂枯燥的地理形象用微课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

3.让学生参与度更大,辐射度更广

本微课制作主要采用真人出镜的方式,同时采用师生互动、地理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编排。微课中探讨的问题都是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时,会更有切身感受,对学习会更感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微课学生会更容易掌握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篇8:微课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微课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 一) 微课的概念

所谓的微课, 全称是微课程, 顾名思义指的是“微型”的课程, 但这个“微”字并不能简单机械的去理解。首先, 微课的微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而存在的, 是一种以多媒体软件为主要载体, 就教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或者某个环节而录制的教学短视频, 时长大多在10 分钟左右。其次, 微课的微在于其影响的范围是广大的, 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广泛的传播, 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电脑、手机上, 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总结来说, 微课就是一种借助于信息技术和电脑等载体, 来将教学知识点进行细分和专题化, 制作成集视频、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课程, 进而将其传送到学生面前, 使枯燥乏味的书本静态知识, 转换成易生动、有趣、易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的形式,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 二) 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主要课程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细和教学灵活便利等特点。第一, 微课的课程时间短。如上文所述, 微课的时常大多在10 分钟左右, 并且在学习微课的时候, 学生可以自由的控制播放进度, 而对于教师来说,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来控制微课的时长, 如果教学内容比较难时候, 可以将时间录制的长一些, 但也不会过于长, 不然就失去了“微”的意义。第二, 微课的教学内容精细。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以45 分钟为一节课, 而微课由于时间的限制, 需要主题突出, 直击关键内容和问题, 因此, 微课大多以某个知识点的分析或者应用例子的讲解为内容, 课程虽短, 但是是课堂教学精髓内容的提炼和体现。第三, 微课教学灵活便利。微课借助于多媒体开展, 具有空间占用小, 教学内容精的特点, 此外, 还有便捷灵活、趣味性强的特点, 这些特点非常适合解决初中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如情景化教学、实例展示等等, 都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 一) 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为学生创建一个富有吸引性和创造性的地理课程, 从而激发出学生探索自然规律、探求真理和培养创新性思维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理念之一。在初中地理的课程中, 有“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等等模块, 在这些模块中, 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感兴趣的领域也有所不同。但在传统的课堂上, 教师是按照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开展教学的,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一, 而在微课的应用下, 则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制作出不同的课件和视频, 学生不仅可以在课上学习, 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加强学习, 从而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 二) 促进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承担的是知识的讲授者和传递者的角色, 教育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单向性。而在微课的应用下, 教师这一角色发生了转变, 在传递知识的同时, 更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帮助者, 这是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相一致的。同时, 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的角色也由以往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了主动追求真理和科学的建构者, 一种相互沟通, 相互讨论和相互学习的师生关系得以建立, 这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讲授, 而且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 三) 有效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全方位把握知识

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点的学科, 知识体系十分庞大, 学科交叉性也较强, 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初中生由于自身阅历的限制, 加之理解水平的有限, 使得学生往往难以对一些具有较强差异性的区域地理知识形成理性分析和感性认识的统一, 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点的把握。而随着微课的应用, 借助着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还和资源, 可以使每一个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带给学生立体化的演示和讲解, 通过可视化的操作来使学生全方位的把握地理知识。

三、利用微课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一) 及时更新传统观念, 提高信息化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靠教师去开展的,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将对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在微课应用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因此, 教师应当及时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树立信息化教学的思想意识, 平时注重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 这样才能为开展微课制作和微课教学打好基础, 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 二) 加强合作, 提升微课制作水平

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单单靠教师的独立工作是无法完成的, 需要的是教师和专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 学校应当积极地开展跨学校、跨地域的交流合作, 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促进微课资源的丰富, 不断提高微课制作水平, 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需要注意的是, 这是一个需要多方资源共同合作的系统工程, 因此, 这就需要大家不断提高重视, 切实的开展合作。

( 三) 创新微课应用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微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 微课的制作技术和应用方式也将会不断地革新。要想使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就需要教师们以创新的心态, 一方面从创新微课的内容上入手, 另一方面要从创新微课的应用模式上入手, 通过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等, 使微课真正地成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助手。

参考文献

篇9: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4

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实践的固定性,学生不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地理的时间以及内容,在重复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微课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可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地理知识基础等情况,合理地选择微课,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微课教学背景下,学生能够获取有效的地理知识,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因此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一、通过微课解释重点难点,对学生思维给予启发

教师对相对抽象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时,倘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生涩知识点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把生动形象的微课加入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主要是通过色、形、光、声等方面的功能,以直观的方式表现抽象的知识,且真实地体现抽象知识连续、动态的过程,对学生各感官起到协同的作用,与学生心理要求、年龄要求相符合,确保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地球的运动》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该章节的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在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觉得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微课录制Flash动画直接演示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直到“二分二至日”公转轨道的位置时,教师将获得的光热、极昼极夜发生地点、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改变、太阳直射点位置等方面的知识点详细地告知学生。这样既有地球运动的动态演示,又有教师的详细讲解。在课堂上通过嵌入地理微课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充满生机、生动活泼的课堂内学习,对学生思维有所启发,对加强学生记忆力有所帮助,也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再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录成微课,以动态的形式边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边讲解绘制的方法。学生边听讲解边看动态演示,能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起到启迪地理思维的效果。

二、通过微课导入新知识,使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新知之前要设计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开场白,或者采用以旧引新、抒发激情、创设情境、提出疑问等方式,确保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中国的行政区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幻灯制作的行政区划记忆法来导入新课,同时可以播放筷子兄弟的歌曲《小苹果》。由于学生对《小苹果》比较熟悉,通过改编《小苹果》歌词的方式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特征以及位置详细告知学生,能让学生以轻松的状态学习地理知识。利用地理微课学习中国行政区划的记忆法有5种,主要包含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故事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方位记忆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新课时全面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初中地理课堂上通过合理导入地理微课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微课复习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微课能使学生自觉校正以及练习,以达到巩固地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中国

的行政区划》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仅有40分钟,学生要想全面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简称、全称、轮廓、位置等知识点有着较大的难度,若让学生通过相关资料或者课本插图复习课文知识,则会让学生出现厌倦感以及疲倦感。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通过微课辅助采用Flash拼图游戏的方式制作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复习点,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电脑多次完成拼图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复习、不断巩固课堂知识点。又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分别制作《一道地球公转的试题讲解》《地球公转的重难点》《地球自转的题目讲解以及重难点》等微课。由于在复习课文时学生已经基本了解课堂中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地球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微课视频。看完微课视频后,剩下的时间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学案整理。教师可让学生对文件包的学案答案进行对照后,根据微课内容对自己的问题给予纠正。若对该问题不理解,可以通过再次观看微课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复习,达到理解重难点知识和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由于微课已经清晰地讲解了课文内容,若学生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可以让组长或者教师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还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利用微课整合基本技能,实现分层教学

初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制作灵活、短小的地理微课,确保其与课程标准相吻合,且深入地讲解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牢固掌握初中地理的知识点。初中地理技能中地图能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包括读图、识图、析图、绘图等方面的能力。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具有复杂、难度大等特征,且与学生智力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目前大部分教材中尚未明确如何系统化地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后,学生可以通过零散的时间系统化学习知识。例如,在判读等温线地图、绘制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等内容的教学中,微课可以详细、全面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同时对内容进行拓展和提升,确保不同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促使分层教学得以实现。又如,《认识大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微课设计,使学生能够理清知识内容以及构建知识框架,同时还需要为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制作内容更丰富的微课视频,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各大洲的风土人情、资源、气候以及地质等知识点,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激发。

五、通过微课渗透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情感教育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海陆变迁》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时加入我国南海部分岛礁的时事新闻,使学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陆变迁的相关因素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时事新闻给予一定的关注。又如,《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日本》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量的成语、谚语引入微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南极洲形成冰层的相关原因给予说明;可以利用“一衣带水”形容我国与日本处于近邻的关系,以“唇齿相依”“山水相邻”形容我国与朝鲜的位置。在教学《中国的水资源》时,可以采用漫画的方式,使学生有所体悟,理解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再如,在《聚落》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门见山导入的方式询问学生“聚落”的定义。让学生在理解聚落的基本含义后,通过观察微课Google Earth视图的方式,从自己家乡中观察聚落。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当他们观看到自己的家乡时,十分激动。采用微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空间尺度了解自己的学校以及村庄,感性地认识聚落,使学生学习聚落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通过融入情感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有美的感受,从而达到升华感情、陶冶情操的目的。

六、利用微课提高解题技巧与答题能力,提高复习有效性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答题体系以及掌握解题技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微课对中考地理试题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常见题型,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题型时能够迅速抓住解题的关键,提高解题速度与解题准确度。其次,利用微课对既往疑难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相应题型常见的思维误区并掌握易错点,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学生的解题错误率。最后,利用微课能够让学生熟悉中考地理题型,消除学生在临近考试时的紧张心理。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理念时,教师需要重视微课主题内容和微课素材的合理选择,确保微课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从而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获得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锦虹.论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高效性[J].地理教育,2015(3).

[2]周水春,张新主,王迪.“微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途径[J].环球人文地理,2014(8).

[3]付运霞.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7).

上一篇:新“纪律作风建设活动月”总结下一篇:任桥镇中心小学高数组2013年度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