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2024-04-09

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

篇1: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市妇联课题组

为了更好地了解京郊失地妇女的现状特征、失地成因、存在问题以及再就业心态等,以期提出解决失地妇女再就业问题的具体对策,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组织并实施了对京郊失地妇女的抽样调查。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案调查等方法,共发放问卷28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72份,回收率为99%,现综合分析如下。

一、失地妇女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本次调查涉及13个区县的42个乡镇,调查范围为16-54岁的失地妇女,以10岁为一年龄组,其中,16-24岁200人,占7%;25-34岁649人,占23%;35-44岁1106人,占41%;45-54岁817人,占29%。

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具有小学文化的276人,占10%;初中文化的1520人,占54%;高中及中专的797人,占29%;大专及以上的179人,占7%。

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口。从家庭户规模上看,3人户占49%,其次为4人户和5人户,分别约占25%和20%,2人户和1人户分别约占6%和0.36%。

从以上调查对象分析来看,失地妇女的年龄偏高,文化素质低。在失地妇女中,35-44岁的中青年妇女占多数,受教育程度有一半以上是初中文化,而且存在着年龄越高受教育水平越低的状况,10%小学文化的妇女主要集中在35-54岁后两个年龄组。

二、农民失地的具体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1、失地前后土地面积变动状况

被调查的失地妇女中,880人完全失去土地。拥有一亩以上土地的人数在征地后大幅减少,而拥有3亩以上的人数仅为26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从0.92亩减至0.57亩,其中粮田由人均0.71亩减至0.4亩,菜地由0.12亩减至0.06亩,果林用地也相应减少。

2、土地征用方式及用途

从调查结果来看,共征地2446.37亩,土地征用方式以国家征用为主,占42.33%,乡镇收回的占31.93%,出租的占25.74%。

从用途看:国家征用土地主要用以修路(31.6%)和房地产开发,而乡镇征地则多以其他非农用地方式使用,分别为37.13%和66.63%。在三种不同的征地方式条件下,用以房地产开发的面积都占相当大的份额,分别为31.35%、31.35%和21.6%。

3、失地前后妇女收入变动

在调查中,失地后增收的人数占12.67%,而减收和持平的人数分别占43.63%和43.7%。从人均收入上来看,征地对于务农女劳动力来说并没有增加收益。

4、失地者从政府所获的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

乡镇政府在征地后以户为单位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其中没有得到补偿的有107户,分期补偿的有564户,一次性补偿的有1046户。从一次性补偿来看,其中补偿在千元以下的有314户,占合计的30%,1-5千元的有262户,占25%,5千-1万元的有454户,占44%,1万元以上的有16户,占1%。

政府提供给失地女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有18%的妇女没有受到任何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有16%的妇女受到了两项以上的保险,有66%的妇女享有一项保险。从不同的险种来看,参加了医疗保险的妇女最多,占62%。

5、失地未就业妇女主要生活来源及家庭生活状况

主要生活来源仅有一项的占总数的53%;有第二项的占总数的27%;有第三项的占总数的16%。在失地未就业妇女中,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丈夫供养、政府救济、亲友资助、家庭服务、个体办工商、家庭养殖、借贷以及其他一些非固定收入。无论有几项收入来源,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妇女以丈夫供养为主。

小结:

第一,京郊农民的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已不断减少,相当一部分人已完全失去土地,从土地的人均占有面积来看,有76%的失地妇女只有一亩以下的土地。粮田和菜地等基本用地人均占有面积更是大幅度减少,大部分失地妇女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第二,城市化建设用地是征地的主要原因。在土地的征用方式上国家征用占近一半,在使用上有相当一部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修路,绿化等。但应注意保护优良农田及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第三,在征地发生后,政府给予的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障较低。以户为单位,一次性补偿在千元以下和5000-10000元的户数居多,以我们抽样调查的平均户规模2.58人,人均失地0.35亩来计算,那么人均每亩补偿则非常低。另外,社会保障没有得到普及,大多数只有医疗保险一项,养老保险、生活救济等比例极低,难以解决失地的后顾之忧。从失地妇女来看,未就业者大都依靠丈夫供养,有68%的家庭有失业的劳动力,家庭生活状况堪忧。

三、当前失地妇女再就业心态

在所调查的失地妇女中,表示愿意再就业的占96%。从原因上来看,因为想增加收入愿意再就业的占有再就业意愿妇女的76%;因为家务事多不愿意再就业的占不愿再就业妇女的52.3%,不愿意再就业的妇女中45-54岁的中年妇女占一半以上。

1、愿意再就业的失地妇女的人均土地及纯收入情况

愿意再就业的妇女中没有土地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4.6%,有一亩以上的仅占12.7%;收入方面来看,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7.44%,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仅有5.57%。

2、愿意再就业的失地妇女的求职心态

(1)愿意再就业妇女的择业意向

愿意选择就业行业的占总数的94%,其中有62.62%的失地妇女选择了商业服务业;21.64%的失地妇女选择了工业;有15.74%的妇女仍选择农业;相应的在选择职业方面,选择第一职业是商业工作人员的有26.06%,选择服务人员的为21.75%。

(2)选择企业性质和用工形式意向

从选择的企业性质来看,选择了公有制企业的占全部被调查妇女的53%,选择去私人企业的占8%;从用工形式上看,希望是合同工的占70%,约有20%选择临时工。

(3)从选择就业地区意向

选择本乡镇村就业的占52%,选择本区县就业的占31%,选择在本市工作占17%。从年龄看,选择本乡镇、本区县工作的妇女多发生在后两个年龄组,16-34岁年龄组选择本市工作的较多。

(4)期望的工资收入

受教育程度和期望月收入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越高希望的月收入就越高。占42%的失地妇女选择500元左右的月收入,占41.6%的失地妇女选择千元左右的月收入。

小结:

首先,大部分失地未就业妇女有再就业意愿,希望增加收入。年龄越高学历越低的妇女越倾向于不选择就业,这与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年龄和学历劣势有关。

其次,在选择再就业时,失地妇女就业观念较保守,但已开始趋向转变。多数妇女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希望到公有制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期望成为商业服务业的工作人员。这种观念的转变也反映了失地妇女再就业的迫切心情。多数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如对于社会保障各项福利的期望等。

最后,失地妇女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妇女不希望离开本乡镇村,只想就近择业,同时月工资收入又期望要到千元左右。这对于刚刚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农村地

区有一定难度。

四、失地妇女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以及诉求社会帮助的建议

1、失地妇女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设想

调查显示,大多数妇女认为提高素质是为了有助于自己就业,因此必须学习文化知识。从期望达到的文化程度来看:期望能够高中或中专毕业占53%;期望大专毕业占29%;期望初中毕业占12%;期望大本毕业占6%。年龄偏低的女性期望取得的学历越高。

失地妇女对于通过业务培训取得技能证书方面,也存在差异。被调查人数的70%希望取得求职上岗证书,其中高年龄组妇女更多的是期望获得求职上岗证书,而低年龄组的妇女则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技能,包括电脑、外语,甚至有10%的人希望取得中级职称。

在学费来源方面,收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45.67%的人期望免费获取学习经历,其中有60.51%的妇女收入在3000元以下;也有43.25%的妇女认为可以自费。

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占65.2%的人选择业余学习,占9%的人选择全日制,可见更多的失地妇女期望在业余时间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却不愿意牺牲大量的工作时间。

总之,尽管许多妇女期望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高的学历以及相应的技能证书,但对于不同的失地妇女而言,学费的来源以及学习的方式则有很大的差异。许多妇女尽管有学习的愿望,但因为自身及家庭的限制不能够真正走进课堂,真正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实现愿望。

2、失地妇女诉求政府及社会的建议

对政府决策的建议。各年龄组对于政府方面建议最多的是安排农转非工作,可见就业仍是摆在失地妇女面前一道最大的难题之一。在25-44岁年龄组,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有着自主创业意识,期望使用补偿金来自行创业。

对租地单位的政策建议。有55%的人希望用招工指标置换租地,有45%的人期望租地单位与乡政府合办企业吸收失地妇女就业。

对各级妇联组织的建议。有77%的人希望妇联组织能够举荐失地妇女到各行业服务部门就业,另有18%的人希望妇联组织能够安排失地妇女从事家政服务。这两方面建议尤以35-54岁两个年龄组的妇女所占比例较大。

总之,大多数失地妇女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就业,其中尤以年龄在35岁以上的失地妇女的需求最为强烈。在对于政府及社会的诉求方面,大多数失地妇女希望能够将征地与就业挂钩,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能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

五、总结及建议

1、当前京郊失地妇女存在的几点问题

首先,城市化水平提高使郊区妇女的就业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农业不再是主业。使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郊区妇女、尤其是中年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法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性别歧视又加重了这一趋势。其结果之一是部分妇女的贫困化。这在无业的失地妇女以及一些单身母亲中显得尤为明显。

其次,观念较保守,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要求。一是依赖性较强,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失地妇女普遍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及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就业期望值较高,不能切合自身实际。失地妇女普遍都不考虑自身素质和技能实际,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高且离家近的工作,不愿外出就业。

再次,自身文化素质、工作技能低,就业信息不畅通。40岁以上的妇女情况更加严重,这些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一技之长,学习能力弱,加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家务负担较重,因此年龄和技术已成为就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另外,急需有关部门有组织的对于失地妇女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活动。

最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征地补偿有限,给失地妇女带来了生活风险。从调查结果来看,一部分失地妇女未能享有任何的社会保障,大部分失地妇女仅享有一项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未能做到普及。另外,在政府征地后,给予的补偿十分有限,同时对于失地后的就业投入少,因此在补偿款花光后很有可能陷入贫困状态。

2、政策建议

(1)政府应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充分考虑土地升值对于农民的级差利益,土地从耕地变成价值更高的城市用地后,农民应该能分享土地升值所产生的利益,比如可以以入股的方式参与这个过程。在保障了整个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后,才能使弱势中的弱势——失地妇女享有更多的保障。

(2)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区县的相对优势发展其优势产业,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为失地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要多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发展个体经营,争取后勤服务岗位和援助性岗位,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把服务领域做大做宽。

(3)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要根据失地妇女讲实际的特点,以就业培训为目标,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技能基础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周期的培训。对年龄较轻、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可组织职业培训,培训的时间可长些;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基础的,可组织一些家政服务、编织、护理、餐饮、服装等方面简单的培训,培训时间可短些;对那些开过小商店、小饭店、小服装店有一定基础和创业愿望的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经营管理能力培训。要加强对培训的有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4)加强就业引导,帮助妇女转变择业观念。要督促企业必须使用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使“先培训后上岗”成为惯例,成为共识。克服政府要实现充分就业,就是让人人就业,就是统包统配的错误观念,提供的就业岗位都应向广大妇女公开,实行竞争上岗,让那些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实现就业,逐步克服依赖思想,形成靠市场机制实现就业的意识。

(5)要积极促进郊区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郊区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加强农村劳动服务组织建设,逐步完善区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做好失地妇女求职登记信息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给妇女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甚至组织劳务输出等。

(6)鼓励妇女自主创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通过小额贷款,资源享有、税收优惠等对策,鼓励和扶植妇女自主创业,走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的就业之路,不但自己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为更多的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7)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支持网络。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应注重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衔接和统一。应按照加快农民市民化这一目标导向,从实际出发,设计一个相对接近的、也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的、能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运行规律运作的方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失地妇女的社会保障工作,可先办理养老保险,后办理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中的大病统筹部分可设计为统一运行,实行“有差别的统一”。

(课题组成员:杨秀珍王淑存周静)

篇2: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就业已成为洪塘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成为镇党委、镇政府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此,镇妇联紧紧围绕这一工作中心,紧紧抓住乡村型农业化向城市型工业化转型这一时机,急党政所急,想妇女群众所需,尽妇联所能,面向广大失地妇女,在调查失地妇女就业现状、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加大培训、进行就业推荐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帮助和引导广大失地妇女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劳动技能,帮助和引导农村妇女实现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于农村,服务于经济建设。

一、失地妇女就业的基本现状

截止2003年6月底,我镇已被征用土地

12500亩,占已有土地面积的40,涉及17个村,共有失地妇女人口1830人,除在校学生,共有适龄劳动力1749人。对这些失地妇女的就业现状及与就业有关的一些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1、失业人数多,失业率居高。1749人中有832人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351人属于零时打工,有劳动能力及愿望的失业者为398人,失业率为22.8,尤其是40岁以上的妇女情况更加严重,这些人文化素质普遍低,无一技之长,学习能力弱,而且这一部分人家庭普遍生活负担较重,其失业率达到60,由此可以看出年龄和技术已成为就业的最大制约因素。

2、信息不畅,就业门路不宽。从就业渠道看,已就业的妇女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自己或亲朋好友的介绍获取就业信息,寻求就业岗位,极少数人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取就业信息的,就业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从获取的岗位看,多为小商小贩式的农村三产行业,少数人在当地企业务工,在企业务工的也多从事简单的装配和装卸工作,就业领域不宽。并且普遍反映职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多为临时性就业。

二、失地妇女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分析一下,失地妇女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文化和技能素质低。失地妇女普遍文化素质低,失地妇女中小学以下文化占42.4,初中文化占53.6,高中以上文化仅占8.2。技能素质也较低,掌握一技之长的只占14.9。接受就业培训少,从去年开始,区、镇妇联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参加培训的失地妇女一共只有196人,而且许多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培训。她们现有的素质技能状况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就业能力,难于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往往只能从事简单的装配工作,从事餐饮和个体小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领域狭小。

2、观念较保守,转变慢,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要求。一是依赖性较强,自主创业意识淡薄。多数失地妇女普遍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及创业的积极性。在失地妇女中,有自主创业意向的仅占3.8,要求政府帮助就业的则占到43.6。二是就业期望值较高,不能切合自身实际。失地妇女普遍都不考虑自身素质和技能实际,希望找到一份既轻便又自由,收入又高的工作,一般都不愿从事较脏、较累和较苦的工作,并且大多数人还不适应企业严格和规章制度,认为在企业务工不自由;在就业区域选择上,都要求在镇区域范围,不愿外出就业。失地妇女的素质和观念现状,给妇联的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推荐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困难,有时妇联辛辛苦苦组织了妇女进行了培训,千方百计进行了就业推荐,可她们就业时却挑三拣四,要求颇多,使用工单位感到很为难。

3、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对就业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一直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阵地,但随着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所减弱,我镇也不例外。虽然我镇企业近年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化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区域工业相比较,我镇工业总体素质不高,工业现代化水平偏低,企业缺乏规模效应,形不成产业链和集聚效应,这既制约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又降低了企业就业吸纳能力。

城市三产服务业是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如在发达国家仅社区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达就业份额的20—30,发展中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也达到12—18。由于受区位条件的制约,我镇的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镇区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较差,市场、信息、服务等设施不完善,城镇集聚度较低,相应的三产服务不完全,城镇化应有的规模效应及对促进就业的拉动作用末能充分发挥。

4、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激励机制不健全。就业信息渠道畅通和就业激励机制健全,是促进失地农民最终走向市场就

业的前提和基础。我镇劳动力市场建设刚刚起步,对农民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刚刚开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虽已通至各村,但村镇之间、企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劳动力的供给与市场岗位需求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对接。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失地妇女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就业激励机制不健全,首先是对企业招收本地妇女

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企业乐于使用外来务工人员,除了她们好管理,会吃苦外,更在于企业使用了外来民工可以避免传统就业制度带来的缺陷,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其次是对失地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失地妇女有自主创业愿望的只占3.8,大多数失地妇女则表示连想都不敢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失地妇女自身素质技能素质较低,资金缺乏;另一方面是政府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来促进失地妇女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更没有对自主创业成效显著者给予奖励的激励机制。

5、就业竟争激烈。一是随着我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加速增多,在末来几年,我镇将成为___市中心城的新城区,农业劳动力将随之全部转向非农产业。可见,失地妇女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二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据统计,目前我镇约有外来人员已达2万多人,与我镇常驻人口已基本持平,有各别村外来人员已超过本村人口,客观上挤占了我镇劳动力的就业岗位。

6、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这既是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流动的需要。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养劳保险制度还处于低水平,就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都末能建立。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一定程度制约了失地妇女自主创业和外出就业。

三、妥善解决失地妇女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1、要充分认识失地妇女就业的极端重要性。离开农村不再种地成为城市居民,是许多农村妇女的梦想。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推进,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没土地了,应该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对许多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在城里或企业找到工作的失地妇女来说,形势一下子变得更加严峻了,虽说一亩三分地对于近郊的农民而言,并不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立足之本,失去了最稳定最可靠的社会保障。特别对于40岁以下的失地妇女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就业。只有就业了才能养家糊口,才能在社会和家庭中有地位,才能体现妇女的价值。因此无论从维护家庭、社会的稳定,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讲,都必须高度重视失地妇女极端重要性。

2、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扩大就业。解决失地妇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不断提供就业机会。大力开发服务性的行业,因为服务性的行业妇女就业的机会相对多些,政府要多开发公益服务岗位,发展个体经营性岗位,争取后勤服务岗位和援助性岗位,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鼓励失地妇女开办服务社、加工场,为商品销售、家政服务、婴幼儿(老人、病人)护理等提供服务,把服务领域做大做宽。

3、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失地妇女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要将失地妇女统一进行登记,及时掌握失地妇女的流向、流量、就业种类、就业状况等信息,分析和预测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建立统一的就业政策和制度,要加强与企业用工单位的联系,为企业与劳动力之间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失地妇女的就业竞争力。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转变择业观念。虽说妇女失去了土地,一夜之间成了“工人”、“市民”,身份变了,但她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技术素质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与工人、市民的差距还比较大。要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还得先解决她们的择业观念问题,否则劳神费力组织的培训,来者稀稀拉拉,千方百计争取的就业岗位,做者寥寥无几,出现了“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尴尬局面。

转变择业观念,要靠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要靠教育培训的灌输,还要靠制度措施来规范引导就业行为,要督促企业必须使用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使“先培训后上岗”成为惯例,成为共识。克服政府要实现充分就业,就是让人人就业,就是统包统配的错误观念,提供的就业岗位都应向广大妇女公开,实行竟争上岗,让那些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实现就业,逐步克服依赖思想,改变对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不珍惜的状况,形成靠市场机制实现就业的意识。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失地妇女要从一产走向二产、三产业,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村民走向市民,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艰苦历程,而就业培训则有助于缩短这一过程,实现这一转变。要高度重视失地妇女的培训工作,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本着为广大妇女姐妹服务的思想,妇联要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若干教育基地,努力为失地妇女服务,努力为政府排忧解难,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搞好失地妇女的就业培训,除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妇联努力工作,就业培训体系完善,经费师资保障有力外,更重要的是广大妇女要有兴趣愿参加。当前一些培训之所以对失地妇女吸引力不大,有她们观念落后、文化跟不上、眼光不够远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培训本身的问题。因此要根据失地妇女讲实际的特点,以实际就业培训为目标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技能基础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周期的培训。对年龄较轻、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可组织职业培训,培训的时间可长些;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基础的,可组织一些家政服务、编织、护理、餐饮、服装等方面简单的培训,培训时间可短些;对那些开过小商店、小饭店、小服装店有一定基础和创业愿望的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经营管理能力培训。要加强对培训的有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篇3: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1 京郊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的现状分析

京郊目前共有10所农机化学校, 分布在延庆、昌平、大兴、房山、顺义、平谷、通州、怀柔、密云、丰台10个区县, 其中顺义农机化学校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平谷、昌平、房山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其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1 人员及素质情况

北京市10所农机化学校现有在职人员共382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8人 (包括专职教师80人, 科技人员58人) 占总数的36.12%。

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100人, 占72%;具有高级职称4人, 占2.8%, 中级职称40人, 占28%, 初级职称占70%左右。

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102人, 占26%, 35~50岁人数为184人, 占48%, 50岁以上人数为96人, 占25%。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 郊区农机化学校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 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太低, 年龄结构老、中、青比例失调, 年龄偏大, 技术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偏低, 缺乏专家级人才。

1.2 基础设施及装备状况

基础设施:10所农机化学校办公室总面积共7515平方米, 每所学校平均751.5平方米;教室总面积为13036平米, 每所学校平均为1303.6平米;实习场地总面积为26100平米, 每所学校平均2610平米。

办公、教学设备及农机具装备:10所农机化学校共有办公用计算机69台, 教学用计算机233台, 合计302台, 平均每所学校30.2台, 电教设备投影仪共19台, 平均每所学校1.9台;电视机和影碟机共32台, 幻灯机5台;农机具主机拖拉机为20台, 平均每所学校2台, 配套农机具耕整机、播种机、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等共19台, 平均每所学校1.9台。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10所农机化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整体状况能够基本满足农机化技术培训的要求, 但总体水平不高。各区县农机化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均衡, 与农机化发展新形势及农机化培训任务的需要有一定差距。

2 京郊农机化培训体系及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化学校软、硬件建设水平整体水平不高, 各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2.1.1 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由于各区县农机化发展自身区域性特点、学校经费来源、办学思想、承担任务等因素的差异, 造成了农机化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均衡, 有的办学思路灵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走技术培训社会化合作办学路子, 积极开发新工种, 主动争取承担培训任务, 拓宽培训范围,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软硬件建设水平较高, 发展势头良好, 如顺义、房山农机化学校, 但大部分学校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维持现状局面, 发展规模和建设水平较低。

2.1.2 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教具简陋陈旧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农机校缺少必要投入,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快, 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教学设施、电教设备陈旧, 现代化教学设备配备不足, 教学手段落后, 现有教材内容过时、教具老化, 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机化技术培训的需要, 缺乏系统的新型农机化管理和技术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亟待更新、规范。

2.1.3 师资力量不足, 再教育缺乏

目前京郊农机化学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满足不了农机培训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 动手能力差, 知识老化问题突出, 缺少专业性的进修, 对新型农业机械状况知之甚少, 现有农机化专业技术知识滞后于新时期农机化技术的发展, 农机化专业知识亟待更新。

2.2培训对象的特点和行业整体环境增加了培训实施的难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 2007年京郊从事各种农机作业服务的有46290人, 其中懂技术的人员只有1329人, 只占3%, 凸显出农机使用人员中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受条件的限制, 农民一般不爱参加培训, 比如农机维修企业修理人员的资格培训, 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要求, 但由于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对农机修理工准入制度没有概念, 加之监管制度不严, 有的区县甚至需要农机主管部门做很多的宣传组织工作, 统一安排车接车送, 并提供免费的午餐, 才来参加。对于其他农机手、操作工来说, 缺少法规的强制性, 对培训往往有一种抵触情绪。加之农机从业人员普遍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对新知识、新技术理解、接受较慢, 造成了培训的组织难度较大, 培训质量不高。

2.3 培训的内容、方式、手段有待创新,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上面说到农民不愿参加培训有其自身的原因, 但目前的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与农民的特点和需求不适应也影响了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的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 内容抽象, 不直观, 农民根本听不懂, 有的培训内容太宽泛, 针对性不强, 偏重理论讲解, 结合实际机具演示操作、故障排除内容偏少,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培训的效果不佳。另外, 培训的方式和手段陈旧, 没有创新, 多采用到某地点时间集中培训的方式, 没有考虑农民在时间上和交通上的不便, 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 对农机化学校发展和技术培训的建议

3.1 完善体系建设, 实现农机化培训综合协调及资源共享

市农机鉴定推广站牵头定期召开区县农机化学校工作交流会, 提供交流平台, 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 纵向联系农机化学校与市级农机鉴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联系, 聘请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带动和提高本校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素质, 提升培训服务的档次;横向与兄弟区县的农机化学校加强联系和交流, 培训教师可以实现跨区县交流, 在教育资源上实现共享, 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在全市农机化培训系统逐步建立一支专家型的师资队伍,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

3.2 转变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要强化服务意识, 创新方式、方法, 开辟新的培训途径, 多方争取培训任务, 促进和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3.2.1 加强农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集中培训、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 更新农机化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素质, 逐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授课能力强、专业技术精、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家型、专业化的农机培训师资人才队伍。

3.2.2 在办学思想和观念上, 要打破过去培训专业单一的传统模式

自从2004年5月份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 它明确规定:农机培训要社会化。这就意味着农机培训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再和以前一样是不可能了。要更新观念, 树立农机化培训社会化服务的意识, 做到内引外联, 既要立足农机, 也要走出农机, 根据本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服务, 只有这样, 农机培训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效解决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3.2.3 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

与区域产业分布特点, 与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的主推产品、主推技术紧密结合, 培训内容确定要以当前农民最需要的为重点。农民很实际, 他们感到培训内容对自己有用, 能解决实际问题, 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自然就高, 培训效果就会得到保证。

3.2.4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开辟农机培训的新途径, 提高培训效果

篇4:京郊失地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征地拆迁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目前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4000万-5000万,已然成为一个很庞大的社会群体。这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占失地农民的20%。现在的失地农民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而过上比以前富裕的生活。而更大一部分是因为土地被征用后,需被迫找工作来维持现在无田无保障的生活,再加上自身学历低,技术、经验缺乏等原因,失地农民往往面临就业无门的巨大压力。面临物价逐渐上涨、社会保障支出较高等一系列的经济压力,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失地农民在被征地的情况下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描述与分析

居住条件现状

住房情况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此次调查发现,受访家庭中有86.6%的家庭的现住房是政府以人均35m2的政策补偿的;有4.3%的家庭在享有政府补偿面积的基础上,可以对安置房的住房面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增购;还有9.1%的家庭现在居住在租用房中,据了解,这部分家庭是由于他们的安置房正在建设中,而暂时用政府每个月给予他们一定的过渡费用租房。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政策落实情况良好。本次调查分析出,在住房总体满意度上,有51.6%的受访者对现有住房表示满意,另外48.4%的人住房满意度较低,这部分受访者主要认为现有住房过于拥挤。

就业与收入

(1)就业现状:此次调查发现,征地前无工作的人员中,42.3%为自由职业者或无工作,19.3%从事服务性行业,18.3%的为工人,5.5%的为个体经营者,其他行业占14.6%。其他行业中的医生、教师和大多数公司职员在征地前是学生,而征地前是农民的受访者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大多数为社会底层工作者。

(2)征地前后家庭年收入:年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坏,是反映失地农民生活现状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81.88%的受调查者失地年数达9年,8.05%的达6年,6.04%的达3年,2.68%的为1年。由此,可通过2003年~2010年间每年的CPI指数将失地前年收入转化为现值。经分析可以得出,在收入为5万以内的居民中,失地前占94.6%,失地后占95.1%。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较高收入者中,失地前占5.4%,失地后占4.9%,其他收入段中失地前后的人数所占比例相似,所以可得出失地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下降了。

总结与思考

通过前期的调查与后期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现状较被征地之前有所好转,但仍未令人满意。改善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幸福感,与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快速推进城市化的重要环节。

进一步改善安置房环境,提升失地农民住房满意度

尽管在此次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对现在居住条件满意,但另外仍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反映安置小区管理水平不高,治安情况较差,娱乐设施欠缺、绿化率较低等都影响着住户对居住条件的满意度。另外,安置小区距离城区繁华地带较远,不仅不方便日常出行,而且也让这部分失地农民感到与城市存在隔阂。因此,改善安置小区内部环境与周边环境,会有效的提高失地农民的住房满意度。

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困难,关键在于解决好就业问题

在我们调查中许多受访者都反映现在的社保金额太高,社保金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较高,因此很多家庭认为如何负担起沉重的社保金是普遍的难题。据了解,如果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工作单位会根据工资收入不等在社保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这对于没有工作且缴纳不起社保金的失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减轻负担的好办法。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笔者的建议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提高就业培训质量、丰富培训种类以及宣传就业培训给大家带来的帮助,同时培训的普及面要广,最好是失地农民关注的。

关心失地农民心理状况,提升失地农民社会认同感

失地农民心理之所以会有不适应感是因为居住环境、就业和收入、消费、社交等一系列的改变使他们无法适应,这种心理异常是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依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划分,应该先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的需求,然后再逐渐满足他们自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5山东省工商局规定食品经营者自律“三条线”标准下一篇:毫无意义的英文单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