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2024-05-15

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共10篇)

篇1: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各项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个人为何而工作?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由于继续升迁和工资待遇较低的困难,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同时由于是最低阶层又上下受气,有苦无处诉。如果对他们的激励不到位,党员干部既无压力,也无动力,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缺乏,他也就没有积极性去工作了,但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一要准确把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对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思想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找准党员干部个人能力与工作需要的差距,摸清党员干部的现实思想想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二要明确培训内容及重点。首先加强党性观念创新意识的培训。要认真学习十八大文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和党的宗旨观念。其次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培训学习。现任领导班子年轻化,视野宽、头脑活、有闯劲,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但也正是这些优点使他们易受诱惑、好大喜功、敢冒风险,再加上监督机制的某些漏洞,权力滋生腐败也就在所难免。应加强法治理念培训,防微杜渐,坚持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第三是要加强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培训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为其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培训中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要加强优秀科级领导培训学习。培训以进一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全面系统领会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增强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领导能力为目标。内容涵盖经济、法律、管理、党建、领导能力、领导科学、领导艺术等方面,充分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结合以及党性锻炼与领导能力结合的特点。

三要创新学习培训方式。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在具体安排上,做到与工作进程相结合;与重大活动的开展相结合;与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工作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中的亮点,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拓宽工作思路,增强计划的针对性、操作性。为确保教育培训的落实,可采取培训促学、岗位促学、活动促学等教育培训方式。

二、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制定可行性的措施,推行政治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兴趣激励五项措施,能够得到一定成效,但还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1、进一步强化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充实后备干部库。把年轻、有能力的干部予以夯实工作担子,注重培养,真正让能者上、庸者下,把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推荐上来,大胆提拔使用起来,刺激干部职工思想动脉,能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2、通过满足人的各项需求,有效启迪和引导人的心灵,从而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力,使之充满活力并朝着目标前进。物质激励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从这层意义上说,物质利益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在我国,由于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采取物质激励的效果可能会好于精神激励。比如上级对某位职工进行公开的表扬甚至发证书,那么这位职工不仅会产生荣誉感,也会由此萌发加薪或提拔的愿望(因为他会把表扬看成一个信号),如果仅仅只有表扬而无任何动作,这种激励的效果恐怕很难实现。也就是说,精神激励的效果同样需要物质激励来巩固。总之,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激发干部职工的潜能,应该让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并且激励其自我提升。同时,好领导还应该引导干部职工更加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不是简单管理,从这一点讲,现代的领导,其领导力比管理能力更为重要。

3、结合单位特点科学设置“模范”评判的标准,让树立的“模范”、“亮的”有引导力和感召力,能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调动党员的积极性,造就推进工作的先锋队。要把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作为单位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作为做好单位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紧紧围绕“抓学习转作风 提效能 保稳定 促发展”这个主题教育,对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关心爱护职工干部,以感情留人。单位负责人既要教育和管理好党员干部,又要注意关心爱护党员干部,采取丰富而有情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从小处着手,多做稳人心、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体贴关心他们,特别是对那些贫困干部职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让干部职工的心与单位贴得更紧,走得更近。

5、兴趣激励(现在的干部职工关注的是工作本身是否有吸引力,工作中是否有无穷的乐趣,是否具有创造、挑战性,工作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根据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让其发挥特长,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加大考核力度

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量化岗责考核内容,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考核方法,把考核的结果与推荐用人挂钩、与年终评先进挂钩,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让肯干事、会干事的有奔头、有甜头,让工作中安心不尽心、出工不力的得到警示和触动。

1、考核制度化。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方法措施,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考核制度落到实处。

2、考核严格化。考核重在落实,不能流于形式。要多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岗位职责,使大家明确“干什么、怎么干”,知道“没干好、干错了怎么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促进、激励作用。

3、考核精细化。细化考核内容,根据各类岗位的不同性质,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使其内容、标准、分值与岗位职责相对应,与工作流程相对应,与工作绩效相符,做到基本能反映出每个人的工作绩效。根据岗工作绩效情况,可以把公务员的工作津贴,干部职工年的终奖的发放与工作绩效挂钩,分季度或予以重奖重罚,拉开收入档次,以此为手段,端正干部职工的工作心态,激发工作热情。

4、考核经常化。采取定期与随机相结合,日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各单位人员工作绩效的考评。每次考核注重做好工作日志记载,建立个人业绩档案,定期对考核情况予以公示,及时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促进整改。

总之,要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就要建立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和实绩考核制度。激励机制犹如太阳般散发着光和热,刺激职工干部快速成长。实绩考核犹如一面明镜,可以经常自鉴。这是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键所在。

篇2: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农民富裕的历史重任。农村基层干部包括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的是最广泛同时也是最复杂的群众,其基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完成。

其实多数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责尽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但是在部分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笔者通过几个月在农村工作的实践,以及结合相关资料。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认识及对待:

一、首要要充分认识到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重要意义。党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我国最广大的地域处于农村,人口最多的也是农民,只有将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会有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找准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不强的根源。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不强可以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

客观因素:

1、基层干部待遇难落实。要求干部努力工作,必须给予相当的待遇。村级干部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和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受家庭责任感的驱使,他们必须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物质收益,而做为农村的基础干部得到的往往只是最低的生活补贴。对于整个家

庭来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必然会部分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

2、农村工作、生活单调枯燥,干部的精神文化需要无法满足。目前基于我国国情,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艰苦,枯燥的工作环境及沉重的工作压力往往也会磨掉不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由于精神文化需要无法满足,也容易滋生消极、懒惰的工作作风。

3、由于农村基层往往资金严重缺乏,这样无形中给村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觉得工作难以开展。

4、缺乏完善的基层干部选拨、管理及升迁机制。拿笔者所接触的村镇来说,很多村委基层干部都是直接通过当地选举,不可避免有“家族影响”“任人唯亲”的现象。同时将村干部选拔至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认为干的再好,也是个村干部,觉得没有前途。工作的制度安排不科学,不合理,没有以人为本。也会对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消极影响。

主观因素:

1、一部分基层干部自身素质偏低,能力不够,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由于农村基层干部选拨的不完善,导致了村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参差不齐。不能有效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利用理论指导农村工作,导致工作落实非常吃力,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一部分村基层干部对自己的角色及工作价值定位不清晰,存在自满、自傲、脱离群众等思想。认为自己资历老,人脉广,认为自己为“官”百姓为“民”。基层工作流于形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浓,导致农村各项工作落实力度大大折扣。

3、某些基层干部往往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忽略了所处的农村基础大环境,只想着为自己谋利。甚至将依靠自己的特殊地位侵占集体与群众的利益。

由于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内容多,并且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影响,所有对于乡镇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引起相当重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考::

一、是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基本待遇。给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解决好基层干部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要结合村干部在职期限、工作表现以及贡献大小等方面实际,逐步探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相应配套制度,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基层干部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加强干部对各项农村政策的学习和研究,让广大的干部开展好各项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干部农村政策和岗前职责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干部对农村各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在思想深处认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基层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使其真正热爱农村,心系农民群众,这样才能真心积极地为农村基础服务。

三、建立健全的基层干部考核制度。定期对乡镇干部进行评比,并落实奖罚措施。对完成任务,认真工作的干部,药进行肯定,宣传和褒奖,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干部,要给予指导批评和教育。同时对于特别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应该重点培养,使他们有机会成长为乡镇干部和乡镇领导。这样就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基层干部

队伍中来,以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

四、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农村基础干部的交流和流动机制。这样基层干部间可以互相学习优秀经验,同时各村之间也能更好的交流学习共同富裕。

五、为基层干部工作减负。乡镇干部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往往上级各部门、单位工作布置到乡镇,最终都要靠乡镇基层干部落实到每户,加上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层干部们往往要花上加倍的努力才能完成工作。上级有关部门要体谅基层工作的难处,有条件的减少基层干部们的工作负担。

篇3:浅谈如何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 职工的积极性是先于管理存在于人自身的, 但能否使之充分调动起来, 使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作用于企业自身, 则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成功与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真诚对待职工

以人为本是指企业重视人力资源, 把职工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以管理好每个个体来实现管理好全体职工的目的, 从而使企业走向成功。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上曾经提倡“人本主义”的思想, 并有过一些成功的例子。我们认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尊重职工、珍惜人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 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尊重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对职工的情绪激励, 即通过对职工的关心、尊重、理解、信任, 使职工产生良好的情绪, 双方建立起真挚的感情, 从而对职工产生巨大的激发力量。中国人历来重面子, 在一般情况下, 人生的挫折、生活的艰难往往不如“耻辱”二字的打击更大。因此在管理职工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人格、尊严, 否则将导致管理工作的失败, 使事情向反面发展。一言兴帮、一言致祸的例子古来不胜枚举, 如三国时期张松献图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挫伤职工的自尊, 实质上是把职工推向管理的反面, 让其与管理者对立, 形成企业管理的阻力, 是十分不利于职工积极性调动的。

二是关心生活。生产的含义不仅仅是工作, 实际上, 职工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工作之余的日常生活, 因而八小时之外的影响不可能与工作完全脱离。作为管理者, 要善于发现职工工作时“消极生活情节”, 并注重引导和消化, 使之对工作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在管理过程中, 对职工的疾病、家庭困难, 管理者的慰问、问候、关心和帮助, 往往能使职工对企业有“家”的感觉, 有时候, 一句话胜于十条规章制度, 解决职工生活中的一件事, 往往可以换来职工十倍的工作热情。

三是人尽其才。关于人才的利用有三个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是合适的岗位问题。一般地讲, 用人之长才能给人以试锋芒的机会, 才能使人的潜能比较充分地释放出来。才能高的人, 往往其短处也突出, 人不可能是全才。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学文的搞理, 学理的搞文, 或者让人从事与其工作作风、自身性格大相径庭的工作是不利于人才利用及积极性发挥的。第二是人才湮灭, 大材小用问题, 现实中这种例子也很多。第三是“虚用”问题。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在人才利用上要遵循能位匹配的原则, 使职工的能力和职业的要求相适应。反之, “低能高就”就会使人处在力所不能及的岗位上。关于这种情况, 西方有种“塔形”理论, 大意是按照职位能级, 把企业管理层比作一座金字塔, 单个的人倾其所能, 只能处在塔中第三层, 升迁到第四层之后, 他就成为不能胜任的人, 对人才使用是一种“虚用”。对个人来讲, 由于没有成就感, 也给自身带来苦恼, 积极性就无从发挥。因此, 企业管理应尽可能地做到既不“虚用”人, 又不“浪费”人, 这样用与被用都处于良好状态。

二、发挥“表率”作用, 感召引导职工

古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表率作用。

党和国家一直在提倡领导干部的“公仆”精神, 强调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企业的领导干部也应一样, 廉洁公正、勤业创业, 这才是企业的好带头人。企业领导者对企业风气的影响举足轻重。身教胜于言教, 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 率先示范, 才能在企业内部树立起良好的风气。我们不能想象, 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腐化堕落, 却指望企业员工能爱岗敬业, 并取得事业的的成功。企业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概括地讲表现在: (1) 领导干部从企业和全体职工的利益出发, 兢兢业业地工作, 谋求企业发展; (2) 领导干部与职工同甘苦共患难、不搞特殊化等。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做到让职工信赖、让职工拥护, 对职工才具有感召力, 才能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力宣传学习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 努力培养职工积极向上的道德理想情操, 使职工学有榜样, 干有目标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选树学习先进人物可以在职工中形成群体的价值观念, 影响和激励职工积极工作, 发挥出高度的热情和首创精神, 形成配合默契的集体。在具体管理中, 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行业先进人物的事迹, 组织职工对照先进找差距, 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积极开展岗位练兵, 全面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另一方面是在单位内部树先进、选模范。让先进人物贴近生活, 走进职工的工作实际。职工身边先进典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它远远超出理论的说教, 因为职工认识了解先进人物, 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赶得上, 所以选树这样的先进人物对职工来讲, 也更具感召力。

三、建立奖惩机制, 调整职工利益

用人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 使职工始终处在能级相符的岗位上, 不仅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值, 而且可以让职工感到“能力”二字的压力, 促使职工学知识, 钻研技术, 争取在工作中“出类拔萃”。事实上, 当今社会就是竞争的社会, 企业不景气, 就可能破产倒闭、被淘汰。人也应一样,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适应不了社会需要, 也应被淘汰。“能者上、庸者下”给人的就是一种危机感, 人只有感到危机才会有动力。对企业职工来讲, 这种因为危机感而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不是被动的, 而是出于自身社会生存的需要而自发而动的, 比被动地接受作用好得多。

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不劳不得。在经济社会时代, 经济杠杆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经济杠杆拨动的是利益, 对职工来讲具体就应体现在工资薪水中, 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做到企业无“闲人”, 就必须调整职工利益, 彻底打破“大锅饭”。这种“打破”不只是形式上的改革或做做样子, 而是要每月、每季、每年兑现到职工工薪中, 让多干的人、能干的人腰包真正鼓起来, 让少干的人、不干的人腰包瘪下去。在这样的机制下, 职工潜意识下的竞争意念便会升到意识层面, 这种潜意识调动出来后, 职工的积极性就会淋漓尽致地得到发挥。

篇4:浅析如何调动高校学生干部积极性

摘要: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学生,要完成在校的学习、生活,还是架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如何在学习工作中调动其积极性,保证学生干部在完成好学业的同时,又能起到师生之间的纽带作用,本人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经历,浅析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学生 调动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715.5

作为学生干部的主要管理者——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干部接触,所以能够全面、及时、深入地了解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状态,也就更有利于对学生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管理。在学生干部日常管理中只有采用合适的方法和艺术,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干部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一、树立集体观念,构建学生干部生活支点。

作为辅导员,为将几十名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理想的学生干部紧密团结在一起,就要找到其共同点。学生干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培训、集体活动等来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作为一个学生干部队伍,就明确了构成它的共同点,学生们也找到他们生活支点,有了奋斗的目标,为今后进一步调动学生干部学习、工作积极性打下了基础。

二、掌握科学学习、工作方法。

学生干部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是学生,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其次才是干部。如今学生干部大多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衣食无忧,对自己的未来考虑不多,进入大学学习不用像初高中那样埋头苦读,当调查他们对所学专业有多少认识时,能答出的寥寥无几。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除了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外,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会独立生活。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除了抓德育外,智育决不可忽视,因为德育与智育是水乳交融的。辅导员抓智育,一定要抓到点子上,而抓学习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为此,我组织召开了学法探讨主题班会,在黑板上写下“A=X+Y+Z”的公式说到:“有人曾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就写下了这条著名的公式。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确实,要想成功地办成一件事,勤奋、实干和科学的方法三者缺一不可。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然后,我让在重大考试中排名靠前的学生上台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既达到了交流学法的目的,又对优秀学生起到激励表彰的作用,同时在学生干部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此外,我时常在网络和报刊上搜集到的一些好的学习和工作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介绍给学生干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干部谈谈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收获,以及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怎样改进。

三、培养优秀学生干部领头羊,重视新进学生干部,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

一个学生干部队伍的风气好不好,是否有积极性,那就要看是不是在队伍内有一批学习优秀,工作出色、积极向上的学生干部,让他们为整个学生干部队伍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学生干部共同进步,这就需要辅导员仔细观察、培养,时刻留心他们的学习动态、工作情况。授之以信心,辅之以方法,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但绝不能以偏概全,无视其不足,要让他们在辅导员的关怀下自觉接受比普通学生干部更加严格的要求,要启发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更要注意培养他们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高尚品德。新进学生干部属于学生干部集体的新鲜血液,初出茅如,对校园学习生活和学生干部工作充满激情,这部分学生干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干部集体水平。辅导员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学会持之以恒,挑战优秀学生干部,使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下一位学生干部的领头羊。而对于一些缺乏前进目標和自主性,认为当上学生干部后,只要学习不挂科就能安稳的保住学生干部位置的学生干部,辅导员应该尊重、信任他们,不应该在公开场合让他们感到难堪,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前进,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掌握不同学生干部的性格和做事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激励,就能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发不同类型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

四、恰当、全面地奖励制度是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的好方法。

辅导员在管理学生干部的过程中,应及时、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干部的发展,对他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更要给予充分肯定,适度地扩大奖励表扬的范围,让所有的学生干部在努力工作取得进步的情况下都能得到肯定的赞赏和鼓励。奖励制度可以呈现多个层次,除奖励最突出的学生干部外,同时还可以奖励紧随其后的若干名学生干部,这对促进学生干部队伍整体进步是很有效的;最后不要忘了鼓励那些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干部,帮助他们总结经验,争取进步。如每学期结束后,都根据学生干部工作表现进行奖励,比如颁发“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学生”等荣誉证书。恰当、全面地奖励制度可以在学生干部集体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五、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激志青春。

辅导员要充分利用例会、培训、活动后总结会等时间,采取“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干部进行教育,有些学生干部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勤于思考,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处理方法不得当,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够了解,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等就会让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产生困惑。针对这些现象对学生干部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耐心教导和培养,从情感上帮助、支持、信任学生干部,当他们在工作中受到委屈或得罪人时,适时给予心理调适,用真心感动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

为了使学生干部在日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继续发挥其纽带和榜样作用,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时刻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活力,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在提升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周亮.浅谈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几种思想观念[J].价值工程.2012(02).

[2]李平.浅谈如何调动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J].科学教育家.2009(9)

篇5: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基层征管工作是税收的基础,占90%以上的基层干部既是国家税收政策的执行者,也是税收基础的工作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税收基础工作显得愈加重要,而税收基础工作与基层干部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

一、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下降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近年来,国税机关从完善税收基础征管资料,到综合征管软件上线,从严格税源管理,到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始终处于满负荷、高标准状态下工作,给基层干部工作和思想带来了很大压力。有的干部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思想产生了波动,特别看到一些从事个体私营的人在经济大发展的好形势下,收入远远高出其工资,心理不平衡,而自身又无能力、无决心离开税务机关投身到市场经济中,思想处于矛盾之中;有的干部长期从事单一的、简单的工作,出现厌倦心理,积极性下降;有的干部爱岗不敬业,有位不作为,工作不在状态,单位时间内工作少、慢、差、废;有的干部由于个人素质原因,尽管十分努力仍然很难适应工作,产生混日子的想法;有的干部工作不努力,学习不认真,不找个人原因,也无心改变现状,出现病态心理,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心烦,心浮气躁,牢骚满腹,甚至搬弄是非,影响团结。等等这些现象是干部工作积极性下降的直接表现,若不引起重视,1

将直接影响税收工作质量的保持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将给干部队伍建设带来被动。

二、如何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合理地发挥出去,是各级领导特别是征管一线领导的责任和基本功。所谓充分调动,就是既要广泛动员干部整体力量,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个人优势。所谓合理发挥,就是把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使之产生巨大工作效益。

1.靠思想认识的提高重视干部积极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生产力观点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群众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些都说明群众的作用,说明基层、基础的作用。所谓领导,是相对群众而言的。“领”就是带领群众,“导”就是引导群众。所谓机关也是相对基层而言的,机关是中枢,基层是基础,没有基础何来中枢。任何一级机关、一级领导都不可忽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2.靠教育管理调动干部积极性。要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坚持教育与管理并举,使干部在不断提高素质中保持积极性;要加强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使干部通过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坚持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使干部在公正评价中激发积极性;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使干部在取得相应的利益回报中增添积极性。同时,还须把奖勤与罚懒结合起来,真正使工作认

真、政绩突出的干部在精神与物质上双收益,使工作松懈、政绩平庸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处罚,从而使干部在争创佳绩中发挥出巨大的积极性。

3.靠良好环境调动干部积极性。其一是创造催人奋进的社会环境。制定和落实激励、保护先进,奖勤罚懒的规定和制度,用政策、规定的影响力促使干部奋发努力。其二是创造和衷共济的工作环境。干群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爱护、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基础上的。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写道: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上能同甘苦,下能共安危”。如果领导工作独断专行,言行高高在上,生活远离集体,干部就会在心理上产生隔阂,不愿与这样的领导交朋友,更不愿说真话。所以,领导要从维护良好干群关系出发,臵身一线,扎实工作,用自己的行动调动和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团结协调、政通人和的政治氛围,使干部有“累是真累,累不白累,累也值得”的感觉。其三创造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家庭是干部辛勤工作后归泊的港湾,一方面引导干部正确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另一方面尽力帮助干部解决家庭困难,多体现组织关心,使干部在感激中体会到单位的优越性,全身心地工作。

4、靠领导艺术激发干部积极性。领导艺术对激发干部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关心干部。领导关心下属是思想政治

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单位风气好坏的具体表现。实践表明,领导对干部真正关心与爱护,干部就会产生强烈的亲切感、依赖感。领导关心要注意精神主导,摆正思想教育中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既对干部物质需求尽心尽力,又引导干部着眼现实,组织参观企业、走访贫困家庭,启发大家对情感的理性思考,使他们认识到,与普通职工和农民相比,无论工作条件,还是生活待遇都好出若干。教育干部人的富足不在于金钱多少,而在于精神境界高低。二是理解干部。基层干部对理解的心理需求极为强烈,遇到困难渴望支持,受到委屈渴望安慰,做错事情渴望谅解。但受实际水平限制和思想方式制约,有的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和工作中,表现不尽如人意。领导应从情感上给他们以安慰和理解,既不能投以白眼,百般挑剔,过分指责,更不能简单同情怜悯,或一味迎合迁就。要通过理解、疏导、教育,使他们重新振作,重新起步。做到既不求全责备,也不一味认同;既不冷漠臵之,也不一团和气;既不放弃鼓励,又不戴高帽;既不压抑思考,又不放任自流。三是尊重干部。尊重干部不仅可以密切双方的感情,更重要的可以激发干部奋发向上的原动力,使之产生强烈的成就欲,这种成就欲又可使干部焕发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工作干劲。心理学认为,当人们在劳动中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价值得到充分尊重时,人们就会在劳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四是启发干部。一要启发干部的爱岗敬业精神,引导干部把对社会的思考、对前途的设计和税收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建立在社会需要、为国聚财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的所作所为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的现实要求,适应税收征管改革要求,以社会、国家、集体的实际需要,来评判自己的行为的正确性。二要启发干部自我审视、自我评判,多看别人优点,多想自己缺点。三要启发干部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五是信任干部。信任干部可使干部保持进取的精神,产生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对有抱负、有追求的年轻干部,更应善于通过信任激发和引导他们在税收工作中勇于进取、有所作为。

总之,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是各级领导发挥领导艺术的平台,更需要征管一线领导深入研究和实践,并以此促进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

篇6: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改革,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逐年加大,乡镇干部的思想压力和工作压力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其工作重心已由过去的催收催种,转换到维稳与服务上来。绝大多数乡镇干部仍能一如既往地做到听从指挥、服务全局,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乡镇干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工作安排上不主动去接受,工作思路上不主动求创新,工作成效上不主动讲质量。究其原因是部分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跟不上现行政策和新的形势,造成信心不足,干劲消减,进而工作积极性受阻。

一、基本情况

祖山镇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祖山脚下,镇区南距秦皇岛45公里,西距县城72公里,承秦出海公路、秦青公路贯穿全镇,是内蒙、承德等地通向出海口的咽喉,省级重点项目——山神庙循环经济示范园坐落于镇区内。

全镇总面积354.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耕地面积27000亩,林地面积18万亩,山场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70%,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目前,全镇在职干部共85人,其中公务员24名,机关工勤人员2名,管

理人员40名,专业技术人员7名,事业工人10名。干部实有人数情况:科级干部11人,其中:正科干部3人(党委书记1名,镇长1名,人大主席1名),副科级干部8人(党委副书记1名,纪委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武装部长1名,副镇长1名,人大副主席1名,综治办主任(副科级)1名)。股级干部11人,其中事业编制的7人,行政编制的4人。一般干部63人,其中事业编制42名,行政编制13名,剩下8人,有3名大学生村官,5名三支一扶人员。干部学历情况。我镇机关85名干部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20人,大专学历的24人,中专学历的17人,高中学历的24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占机关干部总人数的72.36%。从干部队伍年龄和学习来看,科级以上干部队伍中35周岁以下的占40%,大学本科学历的占95%,一般干部中35周岁以下的占35%,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76.45%,我镇干部队伍成年轻化、高学历化方向迈进,是一批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硬素质团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我们机关干部中间也不乏存在个别作风散漫的人,这一部分人是我们亟待进行积极引导。

二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队伍建设仍然呈现学历偏低,机关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三是工作中缺乏创意性的谋划、思想跟不上现在新形势。因此,在改变干部队伍思想观念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学习主动性差,不能在大范围内形成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五是乡镇干部缺乏深入思考。在我镇已经凝聚了一支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的高素质团队,在工作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但缺乏必要的创新和主动深入的思考,因此,在如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仍然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难题。

三、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关系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荣辱与共,铸造乡镇干部过硬的团队精神

团队是战斗的堡垒。一个单位的干部拥有了顽强的团队精神,就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知荣辱、共进退。遇到困难时,能配合协作、积极应对;工作成功时,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团队精神对于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其意义不言而喻。要在乡镇干部中铸造过硬的团队精神,我认为应做到:

一是灌输团队意识。在乡镇干部中大力弘扬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充分认识团队精神的巨大能量,引导乡镇干部在工作中树立浓厚的团队意识。

二是注重人本关怀。以人为本,针对乡镇干部思想、生活、工作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管部门要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解其所难,消其所忧,从真心关爱中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团结,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增进沟通交流。一方面乡镇要为本单位干部之间设立沟通交流平台,创新沟通交流形式,在沟通中求共同,在交流中求协作;另一方面上级组织部门广泛开展对乡镇干部谈心、谈话活动,加强思想交流和沟通,将组织的关怀送到乡镇干部的心坎上,激励他们振奋精神,集中精力干好工作。

四是实行制度激励。乡镇应制定详细的干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中心工作、争资立项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奖优罚劣,用制度来激励人,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二)德政兼修,发挥主职领导更高的标杆作用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很大程度上,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好坏、积极性高低,与单位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表现不无关系。主要领导德政兼修,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真心实意办好事,自然对乡镇干部的感召力、向心力俱增,而有了大家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也就不怕乡镇干部不想谋事、不积极干事。我认为,要带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当前乡镇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需树立五种理念,做好五类标杆:

一是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标杆。带头开拓创新,善于着眼于大思路、大视野、大举措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树立楷模的理念,做严格自律的标杆。坚持严于律己,非份之财不想,非理之事不为,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努力做出榜样。

三是树立奉献的理念,做勤奋工作的标杆。做到不畏压力、勇挑重担,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切实肩负起富镇强民的使命。

四是树立自强的理念,做力争上游的标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用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作风,力争创造一流的业绩。

五是树立科学的理念,做领导艺术的标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注重民主,善于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办好事,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赢得广大乡镇干部的信任与维护。

(三)人岗相宜,挖掘乡镇干部更大的工作潜力

每个乡镇干部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将其放在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岗位上,做到量才定岗、人尽其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以更快更好地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在“经营”政府中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对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干部,可优先安排调解维稳工作岗位;对善于沟通、人脉广的干部,可积极投身于招商引资工作中等等。

(四)关爱有加,给予乡镇干部更多的政策激励

当前乡镇干部大多是有能力、有学历、有培养前途的,我认为,要通过真正树立“以贡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

导向,倡导“有为就有位”的思想,并给予乡镇干部更多政策上的关爱与支持,来充分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政治上激励。切实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培养、使用和提拔力度。一是可以探索扩大县直部门与乡镇干部交流任用机制,在县直部门、乡镇领导班子配备中专门拿出一定比例的职位,提供给有能力、有作为的同志去竞争;二是探索建立优秀乡镇干部回城制度。在县级部门拿出一定名额定向在乡镇干部中选调,凡在乡镇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工作业绩优秀的,均可向组织申请或经所在乡镇推荐回城,经组织审查有计划地安排在相关部门,让他们觉得政治前途上有盼头,从而做到工作上有劲头。

篇7:浅谈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摘要: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其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大市场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求取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激发职工的士气,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既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稳定队伍、稳定大局的重要措施。关键词:企业主体;市场竞争;职工积极性

积极性,即进取向上,体现在生产的创造精神、岗位的忠诚精神、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其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大市场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求取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激发职工的士气,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既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稳定队伍、稳定大局的重要措施。古代军事家孙武曰:“和军聚众,务在激气,气实则足。”从战争的角度指出了“气”的重要作用。市场的竞争犹如“两军对垒”,只有激发“兵、将”的士气,才能进行战斗,才能赢得战斗。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决定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用领导者的人格力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决策的制订者,也是决策的忠实执行者。领导者必须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价值和决策,才能有效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一是要抓好领导班子的内部团结。团结就是力量,班子成员之间团结一致,凝聚力就会增强,职工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反之,如果领导之间搞“小山头”相互诋毁、拆台,职工之间也必然产生派系,争强弱,在争斗中消

1弱了集体的力量,打击了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以身垂范。企业领导者必须克服各种特权思想,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活动中,廉洁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表率作用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一心为职工谋利益,才能赢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使职工对企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职工为企业发展奉献力量的积极性。

三是处事公正,赏罚分明。处事公正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个职工,不能因为职工于自己关系远近而厚此薄彼。领导公正地为人处事,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也是对职工信任的一个表现。如果职工得不到信任,又让承担工作的责任,如何会有积极性。公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奖罚分明。认真履行职责,成绩显著者,要适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之继续作出努力;违反指令或工作消极、完不成任务者,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使之纠正过失。否则,该奖励的不奖励,该惩戒的不惩戒,就会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使职工丧失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用典型的激励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树典型是激励职工进取精神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用心发现、培养、树立周围的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利用典型引路,创造出一种竞争向上,你追我赶的氛围。典型之所以有示范激励作用,在于其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选树典型,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真正具有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忠诚企业、清正廉洁的职工树立起来,不能为树典型而树典型。对典型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拔高。同时,要发挥典型的特长搞好“传帮带”工作,使典型的精神贯穿到

各自岗位上,融合到每个职工的日常工作中,激发职工立足岗位、争当典型的强烈欲望,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力开展。

三、利用形势教育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破釜沉舟”和“望梅止渴”是古代军事家激励将士勇敢前进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不奋勇杀敌,则死路一条;另一种是奋勇前进就能解决目前的困难。企业的兴衰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在经济市场条件下,市场如战场,要让职工充分认识形势,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使职工坚信只要勤奋努力、积极工作,企业就会发展壮大,职工个人也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开展形式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企业当前、今后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危机,激励职工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让职工对企业充满希望和信心,使职工坚信只要勤奋努力,积极工作,企业就会扭转危机、摆脱困难,就会得到最大的发展,职工个人也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开展形势教育,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发展状况而定,内容应立足实际,防止过分夸大事实,避免发生物极必反的现象。

四、提供发挥个人特长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环境是制约人们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调动职工积极性,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一,要尽力为职工提供发挥个人特长的岗位。用人之长,人尽其能,这是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把职工安排到适当的岗位,既能使其发挥个人特长,又能使人心情舒畅,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在的积极因素。第二,对有能力、有成绩的职工要及时予以晋升。职位的晋升不仅是对职工德才的承认,而且满足了人的功名欲望和精神需求,激发职工追求更高、更好的思想情趣。同时,少数职工的适时晋升,能够产生辐射效应,形成积极向

上、奋发进取、人人争先的积极氛围。反之,一个有能力又有成绩的人,长期得不到适当的晋升,就会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失去进取的信心,也就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充分保护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视觉的不同,思维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作为领导者要善于听取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从中发掘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闪光点。对职工提出的建议,合理与否、采纳与否,都要给予肯定和答复,以鼓舞职工积极向上的集体心理。

五、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以提高其积极性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企业领导者尽可能地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既能体现领导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又能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心为企业出谋划策,从而热爱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自觉投身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篇8:浅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预设,课堂生成,走进生活,教学艺术,学习方法

教学中,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直是困扰老师的难题, 它不是一堂课两堂课的热情, 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激情, 它包括的不仅是课上, 还包括我们看不见的课下。现笔者就自己的经历略谈几点:

一、灵活课堂预设, 尊重课堂生成

一堂成功的课必然离不开好的预先设计, 否则课堂便成了“放羊场”或“一言堂”。表面看来, 学生很有参与欲望, 实质是没有目标地乱跑;表面看来环环相扣, 实质是老师设了一个又一个圈套让学生钻, 最终将其拉到自己设计好的答案上来, 这与“一潭死水”式的教学方式大同小异, 都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和开发课程的自主权, 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深处的肤浅, 深处的死寂激不起一朵浪花, 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自然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教师的课堂预设不能过于僵化, 应该留下应变调节的空间, 灵活课堂预设, 这对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作为教师, 尤其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 眼睛盯着学生, 没有经验的教师, 眼睛只盯着教材。”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和想法, 甚至与教师发生争论, 而这其中蕴藏的价值却又是不可低估的。虽是我们的教学预设中没有涉及的, 但两相比较, 自己的预设有时倒显得黯然失色, 对于这样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我们就应该大刀阔斧地删去自己的内容, 和学生讨论与教学相关的新生成的问题, 学生的成就感迅速提升, 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

二、贴近生活, 彰显教学艺术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 网络的普及, 使学生了解到更多来自社会的事物,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已成为当代高中学生显著的特点, 而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社会上一些纷繁复杂的现象很容易让他们走进“死胡同”。接触面的扩大, 让他们对“空中楼阁”式的教学很是反感, 有时甚至做出抗拒的举动, 教学目标最终只能成为摆设。说到底, 我们一切的教学目标不过是把他们“健健康康”地送入社会这所大学, 因此贴近生活, 把生活引入课堂势在必行。结果证明, 学生的参与欲望相当强, 在争论中理解文本、认识社会, 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辨力。生活永远是最精彩的, 课堂是生活的前奏, 也应该是多彩的。无论多精彩的篇章都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 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 教师应该大胆地把生活带入课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艺术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 也就是说,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什么突发事情都可能发生, 一系列的意外最能彰显一个教师的性格和能力。譬如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 不妨就交给学生自己来处理, 教师便是学生的一员。文章共同研读了一篇又一篇, 何不就把一篇交给学生, 让其自己解读, 有了偏差, 教师以疑问者的身份发问, 让其在询问中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学生有意无意做出一些不当的举动时不妨以幽默的语言化解, 或是运用现有的课堂资源做委婉、善意的提醒批评,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又让他在不点名的情况下意识识到老师的关注注和自己的错误误。。学生有了精彩彩的言论, 就用当下最流行的赞语给予表扬, 岂不快哉!

三、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我们可以让学生回答这样两个问题:1.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学到的能帮你解决类似的问题吗?因为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桶里有几条鱼, 还要教学生捕鱼的方法。语文能力包括活用能力;学有所用,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例如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进行研读、讨论, 教师给予个性的评价, 从而将“告诉式”的教学转变为“发现式”、“自主建构”的过程等。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 从中获得方法。作为教师还应注意, 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方式, 学生会陷入疲倦状态,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 不断调换、更新教学方法, 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劲头。

总之, 学无常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求实务新,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积极备好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课。

参考文献

[1]赵志伟著.高中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四月第一版

[2]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3]郭根福著.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篇9: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学习积极性概述。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主动配合;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攫取和敢于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以及自觉与人合作、与人竞争的优良性格。

二、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的内在联系。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行为的规律是:认知需要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由此可知,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要是可以作为学习动机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这种需要被学生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行为也就越有力。可见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动机。任何人进行学习都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促使一个人热爱学习的内部心理动因,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问题主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问题。

三、发挥积极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行为

一般地,我们将学习动机分为直接性学习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机。直接性学习动机是以学习本身(包括学习内容、过程、成果等)为追求目标而形成的学习动机,如审美愉悦感、贡献感、责任感、成就感等。间接性学习动机是以学习之外的附加报酬和其它事物(如分数、奖品、表扬、评优、升学、人际关系和环境条件的改善等)为追求目标而形成的动机。

根据行为科学中的基本观点,我们在重视间接性学习动机的同时,尤其应重视直接性学习动机。要努力使学习本身成为居主动地位的优势动机,从而使学习动机更强烈、更持久。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使学生产生学习《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强烈需要感。一方面,要通过生动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和自己这一代的历史使命,使学生感到学习是在做一件对祖国有积极影响的工作,感到责任重大,任务光荣,从而引起自豪感、义务感和责任感,激起成就动机。学生有了成就动机,他们就会认为成就本身就是一种报酬,从而发挥学习本身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反复阐明学生的学习是未来生存竞争的需要,使学生产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以激发起学生对求知的渴望,从而达到激励学习动机的目的。

其次,利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形式的单调必然会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受到抑制。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不断优化教学信息,更新教学方法,创造一种多变而有序,新颖而又启迪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才有兴味,就会情动而思发,求知欲大增。进而对学习对象产生新鲜感、愉悦感,激发成就需要,以激励学习动机和自主探究、合作意识。

比如在教《七嘴八舌说变化》时,在内容选择方面我是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穿插了自己孩童时会念的反映家乡贫穷面貌的顺口溜“黄沙坡,多光棍,红苕芋子当三顿。想喝米汤得场病,上街去买药,回家死得棒棒硬。”导入新课;穿插了近年来资中县委、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帮助3000多无房户和全县岩洞住户建新房、搬新居的惠民工程;穿插了资中县交通三年大会战,实现村村通公路和球溪镇塔罗科血橙通过网上销售的新时尚内容。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方面,课前指导学生家访和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填写比较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小时候与我今天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比较的调查报告。课堂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互助合作小组和全班中交流了解到的信息和感受。特别的还组织学生齐唱歌曲《幸福在哪里?》和《越来越好》,让学生感悟到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和美好。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既有全体学生参与的汇报、交流,又有围绕问题的激烈争辩。人人都有所表现,人人都有所发现,人人都有感悟。整个课堂充满欢歌笑语。学生感受到了课堂的愉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探究、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与体验,产生成功感,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赏识需要。

赏识在管理科学中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而惩罚则是一种消极的强化手段。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是激励学生获得心理需求满足的手段,是学生愉快心理的活激素。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给予有分寸的褒奖。学生的一得之见,得到教师的赞许,一技之长,得到肯定,一个正义的行为得到支持,一次作业得到表扬,乃至教师对学生一个肯定的手势,一道期望的目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可能激发学生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使学生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有一种独得的成功的快乐和恰如其分的自我欣赏和陶醉,并化成一股力量使学生按照规定的要求发展。

另一方面,在对学习环境的激励方面,教师要着力培养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为学生创设一个合谐的学习环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融洽等。

发挥人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规律以及生活情况的基础上,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要尽可能地设法激发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采取正确强化手段来使学生产生责任感、义务感以及对思想政治学科学习的热爱感,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10:浅谈如何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尊敬老师们:

大家好,很感谢给了我一个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机会,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人的十个手指有长有短,何况我们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由于学生本身的基本素质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况,体现在学习上在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如何针对后进生的不同个性进行诱导,转化进而提高他们呢?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是每个教师绞尽脑汁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多次失败的经验不断摸索、总结,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他们,正确地对待他们。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班级有几个后进生而抱怨,班级有后进生很正常,这是正常现象,每个班级都会有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那么怎样把后进生的成绩尽量地提高上去,使全班成绩有一个质的提高?我认为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等生、笨学生,他们也许只是比好学生跑的慢了点,其中的某个元素还在沉睡,比如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乐趣、又比如成就感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其苏醒,他们就是明天的好学生„„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和兴趣,可以迁移到该学科上来。在后进生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心中有“后进生”,“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情感的共振,这样才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二、帮助他们,使他们爱学。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的首要问题是树立学习信心,使他们爱学习。这方面我们在座的老师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学习。我个人是这样做的:①针对后进生存在“脑子天生笨”的思想,用具体的说理方法,破除“天生笨”的迷信,解放思想,树立前进的信心。②后进生每前进一步都很不容易,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也要及时肯定鼓励(给与一些小奖励),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③创造条件,使他们体验学习进步的欢乐。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进步时,要及时表扬,使班里同学也热情欢迎他们,肯定他们进步的舆论空气,使家长也及时给以赞许,让他们体验到学习中的进步是一种最愉快最欢乐的事。

三、肯定他们,给予课堂优先表现。课堂上提问时,只要后进生举手就优让他们表现,只要提问,就优先给予解答,并且鼓励他们不懂就问;只要有问题,就优先辅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由于后进生在生物基础和理论知识上较薄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多鼓励他们,在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新概念,让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在活动中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他们会大大地增加课堂表现的勇气,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发言的信心,其人格在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四、指导他们,使他们会学。有些后进生,通过树立信心和具体补课,学习成绩就逐渐赶上来了;但是也有些后进生,学习态度一直比较好,可是学习成绩却一直不够好,这往往和他们学习方法不对头,智力水平低有密切联系。对这些学生,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智力,也就是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就教师来说,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例如,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就在培养学生读书的具体指导中,使学生学会对书本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学会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学会检阅工具书独立地解决难题;特别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后进生会感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期待,逐渐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别人让他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动力。虽然提高后进生成绩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看到成效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付出真心,付出辛勤的汗水,一定会取得很好地效果的!

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的见解,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当然,也预祝在座的各位老师在六月的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谢谢!

上一篇:食堂燃气罐管理制度下一篇:产品开发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