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2024-05-02

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选6篇)

篇1: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钟杨

(12级人文学院英语系3班)

摘要: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影响了上下五千年,深入到现代 礼仪教学中。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仪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体现和文化 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礼仪的发展,同时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解读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礼仪 中国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价值

中华民族素以重“礼仪”而著称。在古代,许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人民普遍接受礼仪的教化与熏陶,在言行举止上以符合礼仪的规范为美德,以至于待人谦恭温和,相互间关系融洽,心里钦羡之余,发出由衷的感叹,称中国为“礼仪之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几位大思想家: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坦布尔、德国的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都非常推崇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说。伏尔泰认为孔子礼仪中所宣扬的都是高洁的道德,非常实际,他要求欧洲人面对中国文化一要赞美,二要自惭,三要模仿。坦布尔认为孔子学说是一部伦理学,涉及政治道德、经济道德、公众道德和私人道德。他说:“政府无道德,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老百姓无道德,政府无法安定与正常运转。”他们由于有如此鲜明的学术取向,被他们的同胞戏称为“欧洲孔子”。

孔子毕其一生制礼作乐,是着眼于社会的稳定和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他要通过礼、乐把大家往文明之路上提升。他的努力在两千多年后的欧洲得到很多外国同行的高度评价,是其思想魅力导致的结果。由此亦可令我们相信当年他们给予中国“礼仪之邦”的称誉,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对我国古代精神文明所达到的较高水平的肯定。

二、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

在我国历史上,礼仪规范出现得很早,商朝的时候就有礼仪了。当然,那时候的礼仪还比较粗疏,比较简单。但尽管如此,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萌芽,有几个特点是值得后人思考的:

一是商殷的礼仪不会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基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周易·序卦传》中说:“物畜然后有礼。”这里的“畜”,就是“储存”的意思。物质丰富,有了若干储存了,才有可能关注礼仪。后来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在思想上与此一脉相承。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先于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的观点也是颇近似的。

二是最早的礼仪并非某个帝王或圣人所制定,而是老百姓集体地约定俗成,它往往与民间的习俗相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以民俗为根基的行为规范。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文史专家刘师培就说过:“上古之时,礼源于俗。典礼变迁,可以考民风之异同。”(《古政原论》)学者李安宅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根据社会学的研究,一切民风都是起源于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某种应付方法显得有效,即被大伙所自然无意识地采用,变成群众现象,那就是民风。等到民风得到群众的自觉,以为那是有关全体福利的时候,就变成民仪了。直到民仪这东西再加上具体的结构和框架,它就变成制度。”(《〈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这就把俗与礼的关系以及俗如何入礼说清楚了。

三是最早的礼仪规范还不是在人际交往层面上进行规范,而是人神关系上的规范。也就是说这作为民风起源的“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中的“生活条件”,当时还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条件,而是人们精神领域中信仰生活之条件。因此,《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这对确证商殷时代就有了礼仪文化很有帮助。

三、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在上篇的句子中,“鬼”与“礼”是指当时殷人事神的两种不同方式:“鬼”是一种以神的威压使人为之震慑的方式,而“礼”则是一种较为文明的与神交流沟通的方式;“先鬼后礼”的结果就如同“先罚而后赏”一样,对神只心存敬畏却不觉得亲近。总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礼,是祭祀神灵的规范,与社会学范畴的伦理还未挂上钩。

到了周朝,“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原来周人比之他们的祖先商殷人来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把礼纳入实用的范围(“尚施”)。当然,他们还不至于先进到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在“事鬼神”的同时又与鬼神拉开距离(“远之”);于是这“礼”便成了人间社会之礼,这“仪”也就是人际交往实用之仪。在西周时,礼仪为社会划定等级秩序,定名分,成制度,规定好人们在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场合所必须恪守的准则等等。礼仪作为治国的手段为西周确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比起商殷的奴隶制社会来,历史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所以生逢东周礼教衰微乱世的孔子,才满怀向往之情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根据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周礼的基础上使整套的礼仪进一步完善,并创造性地用“乐”(音乐,也指广义的艺术)与之相配合,使理性的规范与情感的内化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由此可见,“礼仪之邦”不仅是给予我文明古国的一种美誉,也是对人类精神建构与其间蕴涵的普世性价值的认同。

篇2: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对疗病也有某种辅助作用,农业上有卤水选种,渔业上用于腌制,工业上更是重要的原料,这都是我们所知道的。但在中国古代,盐与礼仪文化还有密切的关系,这却不是人所共知的了。

中国最早发现的盐出在解州盐池(在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的池盐,早年当是池中卤水自然结晶而成。后期条件改变,需要引水种盐。《天工开物·作咸·池盐》说:“土人种盐者池旁耕地为畦垄,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参入即淤淀盐脉。”然而有时还有自然结晶的情况,宋代就出现过。《宋史·五行志一下》说:“(大中祥符)三年八月,解州盐池紫泉场水次二十里许不种自生,其味特嘉,命屯田员外郎何敏中往祭池庙。八月,东池水自成盐,仅半池。洁白成块,晶莹异常。”这种自然结晶的盐,含量高,颗粒大。所以它除了叫解盐、池盐之外,还叫盬(盐池名,通作苦)盐、颗盐,大盐。时至今日,解州盐池面积仍有130平方公里。这种天然形成的盐,古代叫做“卤”。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卷五“免盘”释“卤”云“指河东安邑之盐”。安邑,就在解州旁。说安邑之盐,等于说解州之盐。

天然形成的盐,还有一种出于岩穴之间的,叫岩盐。这种盐,古代中原不产,出自戎地凉州,又叫做戎盐。其中的上品,盐有甜味,又叫饴盐。这是很名贵的,在周代,是供天子专用的。

天然形成的盐满足不了需要,于是人们学会了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来煮开蒸发以提取盐。这种盐,最常见的是海盐。在中国西南,则有井盐。这类盐,因为不成块状,所以也叫做散盐、末盐。

这些不同的盐,在中国古代的等级社会中,是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也就是说,怎样用盐,与礼仪文化有关。

《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用同供,下同)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段记载,明确揭示用什么样的盐是随着等级不同而不同的。苦盐,就是解盐;散盐,主要的就是海盐。这是当时中国两种主要的盐,用于祭祀,以报神灵之恩,必须用形盐的形态才行的。对于宾客供应什么盐,也还要看对方的身份和场合,只有烹大牢礼待大宾客(来朝觐天子的诸侯)的飨礼才用形盐,平日以饮酒为主或以吃饭为主的燕食就只用散盐了,小宾客(诸侯的卿大夫受命聘问天子的)当然只用散盐(据孙诒让《周礼正义》说)。至于天子、王后、世子食用的美味,使用的就必须是带着甜味的岩盐了,是岩盐中的上品。不同的等级,用不同的盐;不同的场合,用盐也有不同。

那么,什么是形盐呢?郑司农说:“筑盐以为虎形,谓之形盐。故《春秋传》曰:盐虎形。”郑玄说:“形盐,盐之似虎者。”盐作虎形,象徵威武。两郑说法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虎形是人工筑成的,后者则仅仅强调虎形而不言其形成。实际上,形盐的形成虎形,有天然和人工两种情况。

天然形成的,是出自盐池卤水的自然凝结。我们看解州盐池自然凝结的盐块,有很像兽状的。唐代阎伯兴《盐池赋》:“其出形盐也,状雄虎之蹲于长野,攫拏兮布濩。”正是描写解州盐池自然凝结的像虎形的形盐威武之状。宋代叶时《礼经会元》卷二上说:“有积其卤而结者,其形似虎,而非人筑成,谓之形盐。”煮盐而自然凝结成兽形的,也时有所见,清代桂馥《札朴》卷十“盐狮”条说:“云龙煮盐,其形作狮子者,品最上。州牧王君(凤文)见惠数十枚,余谓即《左传》之形盐也。”《左传》例见后,那里说的形盐是似虎形,但狮虎形近,这数十枚盐说成像虎也无不可。这样看来,上古的形盐,或许也有煮盐而自然凝结的。但不管如何,盐池自然凝结而成的虎形盐,自然是祭祀的珍品。

用于祭祀的苦盐,出自解州盐池,自然可以挑选凝结成虎形的.。用于祭祀的散盐,在煮盐过程中自然凝结成虎形的,恐怕不多,这就需要用人工来筑成了。如何筑成,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就不好揣度了。明李之藻《頖宫礼乐疏》卷三“形盐”条下说:“净白盐印作虎形。”则是用印模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用大块的盐巴刻镂而成的。见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之五》“食盐”条集解。这里使用的盐,估计还是用解盐的盐块居多。能否用凉州的戎盐来镂刻?戎盐状如石,完全可以镂刻。清代的惠士奇《礼说》卷二谈凉州戎盐说:“又土人镂为虎形,大小如意,明《盐人》形盐亦用戎盐也。”但是,考虑到《笾人》的形盐是用于祭祀的,其来源只是《盐人》中提到的苦盐和散盐,并没有戎盐,所以这种戎盐镂刻的虎形盐,恐怕上古的祭祀不能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之五》“食盐”条集解又说形盐可以是印盐。印盐也出自解州盐池。《水经注》卷六描述解州盐池说:“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这应该是印盐得名之由。《说文系传》“卤”字下说:“又河东解县盐池有印盐,方如印齿文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造花盐印盐法”中还记载了印盐的人工仿制法,即五、六月中旱之时,投盐入水,融成饱和溶液,过滤去杂质,泻置于干净的容器中。等到天气炎热无风尘时,曝晒成盐,漂浮在上面的就是花盐,如不捞出来,时间长了,就成了印盐沉入底部,印盐“大如豆,正四方,千百相似”。但是,上古所说的形盐,强调的是虎形,象征的是威武,这个礼仪文化恐怕不是印盐所能表示的。

历代祭祀,都用形盐,到清代还是如此,《清会典》卷三十六说:“笾实以形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糗饵、粉餈。”(《清史稿·礼志一》说同)在笾实中,形盐列第一,看来其重要性更高了。

我们的弟兄民族,也有用盐祭祀的,只是没有像我们的先人那样讲究罢了。如纳西族在除夕日,就有用“盐米筐”祭天地的习俗。

文学作品中,对形盐也有描述。宋代范浚《张生夜载酒相过》诗云:“玉碗鹅儿酒,花磁虎子盐。张公鸡黍旧,欢笑了无嫌。”这里用

“虎子盐”来形容盐之好,不见得是当时的士人可以随便使用形盐。据宋代罗浚《宝庆四明志》卷十记载,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贾黯%中,御试题目中还有《形盐象武》诗,刘敞当时是应试者,所作诗见《公是集》卷二十六,诗开头就说:“备物崇宾飨,斯盐肖虎形。”描写的还是大宴时招待贵宾的形盐。据诗中所说,形盐有“熬波烦巧匠”而得的,有“炳文随镂刻”而成的,有属于“天产参多品”的,说的是形盐的三个来源。《宋史》本传说他本来是“廷试第一”,但因为避嫌屈居第二,“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别(此据文渊阁库本,中华点校本作列,似误),乃以为第二。”这就将贾黯列为第一了。

篇3: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品茗艺术, 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的, 是一种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 简称为“茶艺”。“茶艺”一词是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使用的, 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通俗地说, “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茶道”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和追求的道德精神。而所谓“泡茶的技艺”, 是在强调泡茶所具有的艺术性之外, 还有技巧性。将“品茶”作为“艺术”而不是“技艺”, 是因为品茶时技巧的成分很少, 茶汤入口之后主要问题是如何去欣赏、体会其美妙的境界。“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 只有在茶艺的操作中才能体现茶道精神, 而茶礼仪文化更是重中之重, 其中包括茶艺师的礼仪规范、茶艺师的姿势规范、茶艺师的语言规范, 以及茶艺师对茶席的布置等。茶席的布置一般由茶具组合、席面设计、配饰选择、茶点搭配和空间设计五大要素组成。其中茶具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在这里我们针对茶具进行进一步的详解。茶具是饮茶的器皿, 是饮茶必不可少的物品, 是体现茶礼仪文化精髓的重点, 同时也将中国传统茶礼仪文化与器皿的应用结合了起来, 在设计方面颇有讲究。下面我们通过不同的冲泡饮茶方法对器皿进行详细的探究。

一、 茶礼仪与茶器皿概述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自古以来, 礼仪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著名儒家思想家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活动的核心部分是冠、婚、丧、祭, 由行礼者、礼器、礼物、礼辞、礼仪动作和举行礼仪的场所等几个要素组成。传统礼仪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 具有等级性、象征性和政治性, 对于中国文明特质的构筑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 礼仪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规范着人们社会交往行为, 维系和发展着人际关系, 推动着社会进步, 成为精神文明的象征。茶道礼仪是指在茶事活动中形成的, 并得到共同认可的一种礼节、礼貌和仪式, 是对进行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定礼仪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在社交场合, 人们按礼仪要求进行交往, 有助于相互之间达成共识, 茶礼仪作为以茶为媒介的社交活动中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执行着对人际关系的融合和疏导功能, 按照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或品茶交流、或以茶会友, 造就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 而在这一过程中, 饮茶最直接的工具就是茶器皿, 茶器皿的运用是否得当也能充分地体现茶礼仪文化。

从人们开始饮茶起就有了茶器皿, 现在使用的茶器皿有泡茶的茶壶、茶碗等, 也有饮茶的茶杯、茶盅等, 烧水的随手泡, 分茶的公道杯, 闻香的闻香杯, 当作泡茶平台的茶盘, 储茶的茶叶罐等, 古代和现代的饮茶方式不同, 茶礼仪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 所以在茶器皿的设计方面也不同, 现代饮茶器皿, 不但种类和品种繁多, 而且质地和形状多样, 以用途分, 有贮茶器皿、烧水器皿、沏茶器皿、辅助器皿等;以质地分有金属茶器皿、瓷器茶器皿、紫砂茶器皿、陶质茶器皿、玻璃茶器皿、竹木茶器皿、漆器茶器皿、纸质茶器皿、生物茶器皿等。而且使用时, 讲究茶器皿的相互配置和组合, 将艺术美和沏茶需要统一起来。

二、中外茶礼仪与茶器皿的特点

在中国茶文化已广为传播、成为世界热潮的今天, 茶事活动已具有世界性。尽管如此, 在茶礼仪文化交流中, 各国、各民族的礼仪、习俗及禁忌却各不相同, 如日本人忌讳绿色, 认为绿色不详, 还忌讳荷花图案, 因此日本人在品茶时, 都不会使用绿色的茶器皿以及带有荷花图案的茶器皿。

新加坡人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 黑、白、黄都是他们的禁忌色。所以在设计茶器皿方面都会避免使用这些颜色。在茶礼仪方面,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谈论有关于宗教信仰以及政治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不能在饮茶的过程中讲“恭喜发财”的话, 他们认为这样的话有教唆别人发横财之嫌, 是挑拨、煽动人们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害的事。

马来西亚人忌用黄色, 同时也忌讳单独使用黑色作为茶器皿的底色。因此, 在茶器皿方面的设计上多会注意颜色的选择。

英国和加拿大对品茗环境的布置非常注意, 忌讳摆放百合花。而法国人则在品茗时忌讳摆放黄色的花, 意大利人忌讳摆放菊花, 德国人则忌讳摆放玫瑰花, 可见由于不同国家人们的习俗与喜好不同, 对茶器皿的设计方面就有了相应的忌讳与讲究。在茶礼仪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德国人在品茗时不喜欢摆放玫瑰花, 不单单是要求茶器皿不要有玫瑰花的图案, 还要求不要推荐玫瑰、针螺类的花茶。

因此, 在涉外茶事活动中, 在茶礼仪方面, 应尊重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民族礼仪与特色, 要做到对外宾保持其传统的习俗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干涉, 对宾客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不非议, 对外宾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不随便模仿。同时, 在选择茶器皿方面也应因人而异, 做到茶礼仪文化与茶器皿的有机结合。

三、茶器皿设计存在的问题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中国还是外国, 茶器皿的设计虽然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和礼仪规范, 但茶器皿在配合茶礼仪展现给饮茶人时, 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饮茶, 而如今的一些茶器皿设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去想办法解决。如对茶艺表演来说, 人们在选择茶器皿时却发现, 一些茶器皿虽然外观精美, 但在使用时却差强人意。茶杯是品茗时的重要茶器皿, 现在常用的品茗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 内壁贴白瓷, 也有纯紫砂的饮杯。白瓷具有质致密透明, 上釉、成陶火度高, 无吸水性, 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 能反映出茶汤色泽, 传热、保温性能适中, 加之色彩缤纷, 造型各异, 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 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皿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元代, 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器皿已远销国外。如今, 白瓷茶器皿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器皿, 适合冲泡各类茶叶。但很多茶艺表演时会选择紫砂茶壶或其他茶器皿作为表演工具, 有时为了与茶盘颜色统一, 材质相同, 往往会选择相应的品茗杯, 这样就会掩盖茶汤的颜色。并且在形状造型上, 更多为达到茶礼仪姿势上的美感, 而选择低平杯, 低平杯没有高腹杯更容易品得茶香, 会平白流失很多茶香。而茶杯以白底为佳, 便于观察汤色。如何将茶礼仪结合茶器皿在实用上更好地体现其功能是我们现如今茶器皿设计首要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茶礼仪与茶器皿的应用结合

茶具, 在唐及唐以前文献中, 多称之为茶器。它通常是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皿。茶具的发生和发展, 如同酒具和餐具一样,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共用到专一, 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

茶具的发展与茶类演变、饮茶习惯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早期的茶具是一具多用的。魏晋以后, 茶具才从其他饮用器皿中慢慢独立出来。至中唐时, 专为饮茶用的系列茶器才真正产生。

茶器皿的选配与组合, 是一门学问, 最基本的是除了茶器皿本身的功能性和文化性外, 还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茶的品质特性, 使茶的物质和精神两种特性, 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 茶类的品种和花色、茶器皿的质地和式样、饮茶的地域与风情, 以及不同的人群, 对饮茶器具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 盖碗冲泡红茶

红茶, 大多选用白瓷茶具冲泡。冲泡方法方面, 有用单杯泡的, 也有用双杯泡的。选用白瓷茶壶作冲泡器或饮杯, 能使红色的茶汤与白色的容器产生强烈的色差对比, 使茶汤显得更加红艳。功夫红茶用双杯法 (壶和杯结合) 冲泡更佳。普通红茶可选用壶或白瓷杯冲泡。

因此, 冲泡红茶通常使用茶叶罐、盖碗、公道杯、赏茶荷、品茗杯、茶道组合等茶器皿。

(二) 紫砂茶具冲泡乌龙茶

乌龙茶、普洱茶冲泡, 由于水温要高, 茶具要能耐温、保香、不走味, 通常选用紫砂茶具作冲泡器。用紫砂壶冲泡乌龙茶或普洱茶时, 壶的大小, 要与杯的多少相配。同时, 由于乌龙茶、普洱茶的原料一般比较粗大, 紫砂茶器皿既能发挥茶品的特性, 又能掩饰这些茶的不足之处。

因此, 冲泡乌龙茶通常使用茶叶罐、紫砂壶、品茗杯、过滤网和过滤架、赏茶荷、茶道组合、茶宠等茶器皿。

(三) 玻璃茶具冲泡绿茶

名优细嫩绿茶要用敞口厚底玻璃杯冲泡, 才能更好地观察茶的形状、姿态和色泽。所以, 绿茶、白茶、黄茶中的高级细嫩名优茶, 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白毫银针、开化龙顶、君山银针等, 一般多选用玻璃杯冲泡。

玻璃茶器皿的生产原料是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 一般为纯碱和石英砂, 制成后有透明感。但玻璃茶具直到20 世纪才被广泛应用。目的在于更好地让饮茶者能察颜观色, 在人前展现动人的茶姿;而普通绿茶则可用瓷质茶壶冲泡。此外, 也有用瓷质盏杯冲泡的。

因此, 冲泡绿茶通常使用茶盘、茶叶罐、玻璃茶壶、玻璃茶杯、赏茶荷、茶道组合等茶器皿。

事实上, 冲泡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器皿冲泡正体现了茶礼仪文化, 加上地域的不同, 其茶器皿也更加讲究。例如, 江南一带喜欢名优绿茶, 以用玻璃或瓷质茶器皿为宜;北方地区习惯于饮花茶, 多用大瓷壶泡茶, 再倒入茶杯饮用;四川及西南地区好饮花茶和炒青绿茶, 以使用盖碗冲泡为主;广东、福建、台湾地区, 爱乌龙茶, 大多用紫砂小壶或瓷质小盖碗泡茶。同为乌龙茶, 潮汕功夫茶用小壶或白瓷盖碗冲泡, 其品饮杯多用玉白色, 人称“象牙白”的枫溪小瓷杯。闽南乌龙茶则用紫砂小茶壶冲泡, 饮杯也为紫砂小杯。冲泡红茶, 南方人爱用白瓷杯, 北方人则喜用白瓷茶壶, 再分别斟到白瓷小盅中, 认为共享一壶茶, 其乐也融融。少数民族地区喝茶, 饮茶器皿更是异彩纷呈。

五、结语

中国传统茶礼仪文化的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还有介于中间状态的表现形式, 如茶政、茶法、礼规、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畴的内容。因此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包含养生、修性、怡情、尊礼四个方面。养生是茶文化的功利追求, 修性是茶文化的道德完善, 怡情是茶文化的艺术趣味, 尊礼是茶文化的人际协调。

从古代图卷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文人雅士饮茶的文化气韵, 而茶器皿已清晰可见, 如风炉、锅、茶夹子、带托的茶碗、茶碾和茶粉罐等。这就充分表明了古人在茶礼仪方面早已经开始重视茶器皿的使用。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套茶具, 一般都有12 件或24 件, 是当时生活富裕、颇有讲究的人家必备的器皿;到宋代时, 饮茶之风日渐兴盛, 为体现个人素养, 展现礼仪风貌, 斗茶风气更是盛行, 于是在茶器皿设计方面, 无论从外形、色泽和质地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茶器皿规格更高, 首先表现在器形上, 即大碗改为了小盏;其次表现在材质上, 各阶层所用的茶器皿都显出了各自的不同。众所周知, 宋代的茶文化、茶礼仪文化、茶器皿是非常出色的, 这就说明茶器皿设计是茶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摘要:茶礼仪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各种思想、观念及行为表现的总称。茶礼仪文化属中介文化, 它的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品种和茶器皿、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 以及茶道精神、茶德和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茶器皿的选配与组合, 是一门学问, 最基本的是除了茶器皿本身的功能性和文化性外, 还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茶的品质特性, 使茶的物质和精神两种特性, 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 茶类的品种和花色、茶器皿的质地和式样、饮茶的地域与风情以及不同的人群, 对饮茶器具都有不同的要求。茶器皿设计是茶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茶道,器皿,茶文化,茶礼仪文化,应用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德明著.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2]陈君.茶水礼仪[J].食品与生活, 2010, (04) :10.

[3]王金水, 陶德臣.汉魏南北朝时期茶文化探析[J].农业考古, 2004, (04) :38-42.

篇4: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礼仪;高校礼仪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高校礼仪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渠道。高校礼仪教育中充分重视、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的人文内涵,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品质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华,其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札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传统礼仪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我们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就非要了解“礼”不可,而学习礼仪,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基石,只有融入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把握礼仪之精神内核。

二、在高校礼仪教育中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1.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位。近现代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持否定态度,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后,原来的思想意识已得到了很大纠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一些人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这种欠缺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

2.“礼”的教育的缺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理应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养成的礼仪素养教育被延迟到大学教育中。进入大学,高校礼仪教育仍呈现出薄弱状态,尤其理工类学生更是少有接触礼仪知识的渠道。有的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尚未形成相关的礼仪教育体系。由于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的原因,高校礼仪教学中较注重操作性、实践性,知识传授停留在实用的表层,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从教与学的过程看,大部分学生是为了美化个人外在形象,获得更好的工作,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在礼仪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使礼仪教学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的根基。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教育的有效融合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礼仪教育内涵。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的特点和“重义轻利、内省慎独、宽厚谦虚”等主张对培养当下大学生的礼仪美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许多有关礼的经典、诗文,格言、故事、音乐等都是丰富礼仪教育的文化资源。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礼仪养成的作用,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礼仪教育手段。在礼仪课中传授传统文化,一方面,要避免说教式,应深入浅出,要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核心理念等基本元素渗透到礼仪教学中,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应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礼仪实践场景,还可充分利用校园各种社团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开展多种内容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礼仪的效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3.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礼仪修养对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并从感情上认同、重视,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有着丰厚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礼仪教育经验,在高校礼仪课中有效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锐航.传统文化在高校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8(5).

篇5:中国传统文化礼仪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篇6: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一、前言

在古代,礼仪就是指礼节和仪式的总称。而现在,礼仪就是指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 ,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作为曾经经历过多年封建历史洗礼的社会,做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 ,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扬弃 ,让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个人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礼仪代表着一个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外在行为展现。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展现。所以礼仪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仪从中周旋的力量。同时讲究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

1. 用膳礼仪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人们讲究礼仪的原因之一。尊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这很明显地体现在传统的用膳礼仪上。对此,开始用餐时是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用膳礼仪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里面有很多的礼貌上的要求以及相关的益处。让我一一道来。吃饭时,若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所以要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咀嚼饭菜时,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也是讲究卫生的要求;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现在有些小同学在吃饭时看电视或看书报,这是不良的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为此,传承中国传统的用膳礼仪的精华,对我们有益无害。

2. 汉民族传统婚礼和婚俗礼仪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有礼。这就体现在汉民族传统婚礼和婚俗礼仪。在古代,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 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这样看来, 现代的相亲跟古代有一定的渊源。在古代看亲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对现在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彼此了解对方。古代迎娶的礼仪如戴戒指 、改称呼、回礼、订婚宴、送客、礼车、拜天地、进洞房这些都是精华。婚礼仪式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一面小小镜子。现在,西式婚礼等在我们国家很盛行,但日韩却大多继承者传统的华夏婚礼,我们对于传统的婚礼礼仪复兴,大多取其形而忘其神,甚至,连 “形”常常都敷衍了事。文化这东西,在无形中传承,也在无形中失传。这丢失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礼仪和文化,更多的是我们的传统和底蕴。所以,在西式婚礼的冲击下,我们更要继承我们传统的婚俗礼仪精华,保持一片净土,还原我们的特色。

3. 古人见面礼仪、古代礼仪用语 古人见面礼仪、古代礼仪用语,是古人道德修养的一部分,在现代很多场合下都有其缩影存在。握手礼、鞠躬礼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其中握手礼是经过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不盛行。在日常生活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用语经常用到。谈话姿势、站姿、坐姿、起姿等礼仪可以使我们在面试中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很好的印象,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沟通交流展现出个人独特魅力,更在公共场合里表现出个人良好的修养和风度。古人有特定的礼貌用语,有特定的称谓,有特定的社交用语,如对自己、对方的称呼,交友称谓,各种活动常用的敬词,年龄代称,其它谦、敬辞等等。这些,有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4. 饮食礼仪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生日宴会、婚宴会上、生意应酬等场合无不在无时无刻地讲究礼仪。在出席这些宴会,若不懂得礼仪,不会有人理解你是率直天真,相反认为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即使你再怎么觉得“冤枉”,也无法“讨回公道”。要想了解餐桌礼仪,就从古代的饮食礼仪说起。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阶层暂且不谈,但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也在沿用。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中国人自古崇尚大宴席,大多生意都是在宴席谈成的。这与古代饮食礼仪有很大的渊源,也是我们现在的一大特色。

5.社交礼仪

当今社会,社交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古代的礼貌待人、容仪有整、仪尚适宜在现代有很大的价值意义。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对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等活动有借鉴作用。古代的与人为善与人相处、礼尚往来的形体语言可以让人们有效地进行交流。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在现代也是一种标准。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糟粕

1. 愚孝愚忠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这本身是件可喜的事,但愚孝愚忠是不提倡的。在古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二十四孝图》里的《郭巨埋儿》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打算埋掉儿子,供养母亲。看似孝心,实则残忍。这也是一个生命,这样做违背了人性。从汉代实行“举孝廉”以后,有人为了“孝廉”之冠,在孝字上大做表面文章,误导后人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孝子”。 如周木问安、献章求嗣这两个典故正是讽刺那些搞表面文章,对父母愚孝的人。本这种行为已是误导性行为,但有些人却以此为荣,不断效仿,就真成了愚孝。到了宋代,朱熹的“三纲五常”更是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因此,孝敬父母不需要拿什么来衡量,也不用整天挂在嘴边,孝敬父母要从心里发出来。用理性的思维看待忠孝。

2. 跪拜礼

近年来,有广东东莞几位家长带着就读幼儿园的孩子给老师行跪拜礼表示感恩;学者钱文忠向恩师季羡林三叩九拜;有35位徒弟对师傅赵本山行跪拜大礼那么当下,学生究竟该不该向老师下跪呢?是否要以这种方式来感恩呢?跪拜礼是封建社会中尊卑贵贱等级制的重要礼仪表现形式。行跪礼在很多人眼里,早已成了一个封建糟粕的代名词。它的本质,是让人丢掉尊严、表示屈膝和臣服,是一种表示贵贱等级的礼仪。因此,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釆用跪拜礼作为维持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跪拜礼绝对没有民主、平等的理念,从来都是尊卑有序,官贵民贱,以下拜上,卑躬屈节。在封建社会,跪拜礼被推而广之,诸如师生间、长幼之间。但其本质,依然是封建等级制的反映,是学生和小辈对师长的一种屈从。 跪拜礼是一种充满奴性的封建礼仪,是一种不平等的礼仪,是一种复古倒退的礼仪,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糟粕。生活在平等民主社会的我们,应该丢掉这种陋习。

3. 旧婚俗对广大妇女的压迫摧残

旧婚俗中也有不少对广大妇女的压迫摧残,比如:父权、夫权、族权,三从四德。比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是封建社会套在广大妇女身上的枷锁。丈夫外出,妻子也要老老实实守在家里理家务、养孩子。比如中国古代用于休妻的“七去”(又称作“七弃”): 一是不顺父母,二是无子,三是淫,四是妒,五是有恶疾,六是口多言,七是窃盗。七出内容与之类似,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凡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或身体状况,不能符合于这个考量,夫家或丈夫就可以提出离婚。因此可说是对于妇女的一种压迫。特别是其中的“无子”和“恶疾”两条,丝毫无关妇女的品质问题,反映出人道主义在旧时的普遍缺失,无民主平等可言。

4. 祭祀礼仪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冥冥阴间的鬼魂手中。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往往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倍觉人生短暂,朝不保夕,灾难重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并由此引发对未来世界的神秘感,促使人们到精神世界那幻想的偶像中去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讲,鬼魂祭祀也便成了一种对人生的精神补偿。祭祀鬼魂,总会得到鬼魂的关照,如此,精神上稍得安慰。如此祭祀礼仪就产生了。但死亡祭祀对于生者是一种无休止的折磨,它造成了社会巨大的社会财富的浪费。首先,丧葬祭祀是对生老者肉体的直接折磨。丧葬祭奠诸事,礼俗繁杂冗长,有吊唁、设祭、出殡等几十项礼节,折腾人力,损人精神,一场丧事下来往往搞得人筋疲力尽。其次,丧葬祭祀造成巨大的浪费。除钱财外,土地的浪费也是十分惊人的,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当有限的国家,一年如此,十年百年之后怎么办?如果继续让鬼居扩展下去,总有一天我们就会被挤出地球生活圈的。另外丧葬祭祀使生者成为死者的奴隶。办丧事珲奢,在历代都有人反对,然而始终行不通。多数丧家不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四、小结

上一篇:电荷教学反思下一篇: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