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礼仪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中国家庭礼仪范文

家庭待客礼仪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待客、做客的礼仪常识,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增进主客间的友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

2、在做客、待客的表演活动中,充分体现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3、通过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个文明有礼的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

要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学会礼貌待客。理论知识与行为实践相结合,导言、导行,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人人都能做个热情的小主人,文明的小客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议一议,感受礼仪)

(1)、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今天老师带来几段录象,是我们学校去年校庆开放日,我们的礼仪小天使和老师在学校门口接待来客的情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述:录象中的外宾和外校的老师是客人,我们是怎样接待他们的?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客人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会怎样想呢?

(3)、回忆1:你做过客吗?别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4)、回忆2:你家经常有客人来吗?你喜欢他们吗?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5)、揭示主题:家庭待客礼仪。

(学生自由说话,再指名在全班说说,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学一学,知道待客的礼仪常识。

(1)、客人进门,要主动招呼,笑脸相迎,侧身相让,并微笑着说:“你好,请进!”有小伙伴来时,首先要向家长介绍小伙伴。

(2)、客人进入房屋后,要把最佳的座位让给客人坐,招待客人时可用茶水或糖果,茶水要倒得适量,不要太过满以免烫伤客人,端茶时应用双手奉上。拿出饮料和零食、玩具与小伙伴分享。与小伙伴一起学习或游戏。

(3)、与客人交谈时,要注意倾听,态度真诚、自然,不随便插嘴,不东张西望,不看钟表等。

(4)、客人告辞时,应真诚挽留,表示希望多坐一会儿。客人真的要走,应先等客人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不可先起身摆出送行姿态。

(5)、送客时,住楼房的要送到底楼,住平房的要送到路口,再握手或挥手道别:“欢迎下次再来。”

3、演一演,模拟待客情景

(1)、 小朋友,假如今天是你的生日,同学们来到你家祝贺,你怎么接待他们呢?

(2)、 师: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客人,如老师来家访了,如妈妈的朋友来了,如陌生人来访家人却不在家。如果他们来了,我们会怎么做呢?

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角色,分小组演一演。

师:大家想一想,在别人表演时,你应该做什么?

(3)、对表演好的小组或同学发给文明礼仪之星。

4、评一评,明辨是非:

(故事启迪)小明的奶奶过生日,在家里大摆宴席招呼客人,做了很多好吃的菜,小明一回到家里看见好吃的菜,二话没说,提起筷子猛吃,妈妈看见了,狠狠地把小明骂了一顿,还要拿起竿子打他。小明非常生气,后来饭也不吃了,客人走的时候一个人躲在房里,也不

出来送客。妈妈更恨了,觉得孩子在客人面前丢尽了脸。

评一评:小明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要求?

5、比一比、争当文明星:

小组评价:你是否能热情主动地招待小伙伴?给相应的星星涂上红色。

6、记一记、礼仪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如戈兵。----------管仲

一个人的美德不应该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该由他的日常品行来衡量。-----------巴斯卡

7、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谁愿意说一说。

今天这一课小朋友参与的热情很高,不仅感受了待客的礼仪,学习了待客的方式,还在模拟生活情景中增长了自己接待客人的能力,每位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

8、课后延伸,发展评价

与学生建立联系卡,及时了解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接待客人的表现,并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9、作业

利用休息日去同学家做客或者邀请同学到自己家做客,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做客或待客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家庭待客礼仪

迎客:请进请坐请喝茶

待客:糖果茶

送客:再见欢迎有空再来

七、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表演热情也高。在表演时,教师也参与其中,教师既是礼仪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又是待客的对象。这也是精心创设的良好情境。师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了角色体验,表达会更有感情,这个教学设计合理地运用了多种形式和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体训练了学生多种交际能力,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真正学会了待课的礼仪。

第二篇:家庭礼仪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家庭称谓礼仪及家庭成员 教学重点:能够在家庭、正确运用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认识到在家庭礼仪规范并重视及遵守这些礼仪规范。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 具:多媒体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庭是学习举止礼貌的好场所。如果你的孩子成人后有良好的举止,这会使他们更加惬意舒适。

——索菲娅·罗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

家庭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仪式的总称。它包括家庭称谓礼仪、家庭成员礼仪和家庭间的交往礼仪。

二、讲授新课

1、家庭称谓礼仪

亲属称谓指的是人们由于亲属关系而得来的名称。在亲属之间的实际活动中,首先要把称谓搞清楚。如果去见一个亲属,连如何称呼也弄不清,那不仅自己会很尴尬,对方也会不悦,这是不懂礼节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亲属,一般应按约定俗成的称谓称呼,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但与外人交谈时,对自己家属的称呼,应采用谦称。比如,称辈分比自己高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 “家母”“家兄”等;称辈分比自己低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对他人家属的称呼,应采用敬称。对长辈,应在称呼前加“尊”字,如“尊母” “尊兄”等;对平辈或晚辈,应在称呼前加“贤”字,如“贤弟” “贤妹”等;在亲属的称呼前加“令”字,一般不分辈分与长幼,如“令堂”“令尊”“令爱”“令郎”等。 “愚兄”是一种表示自谦的客气语。

随着生活的演变,亲属间的相互称呼已逐渐趋于简单化,过去那种复杂的称谓正慢慢地被淘汰。现代生活中常用的称谓如表4—1。

2、家庭成员礼仪

家庭成员礼仪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父母善待子女,晚辈尊敬长辈,家庭关系更加亲密。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礼貌谦让,家庭氛围更加融洽。

(1)父母子女相处的礼仪 ①、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礼仪

父母的文化素养、性格爱好,对于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求知欲,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和他爸爸说话的语气一模一样”。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总是刻有父母影响的痕迹,他们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甚至加以模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可以信赖、可以效仿、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好榜样,非常重要。任何时候不要对孩子撒谎;孩子在场时,父母不要吵架;不要用其他孩子的优点责备自己孩子的不足;善于观察和赞扬孩子的优点。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过分严肃。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批评,也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手段。但批评要讲究方法,选好时机;没有弄清事件真相时,不要盲目批评孩子,以免冤枉孩子;不要当外人面批评子女,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与子女之间应保持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父母应尽量缩短代沟的距离,不要找任何借口忽视孩子,要挤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要提高家庭透明度,把问题公开,使子女了解家长情况,让子女感受到尽管他是孩子,但是他是家庭一员,使他们从小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鼓励孩子在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俗话说: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对子女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意偏爱任何一个孩子,对每个孩子都给予相同的爱,让他们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

②、子女与父母相处的礼仪

首先要尊敬孝顺父母,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饮水不忘挖井人。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从小拉扯大的,都倾注了父母的大量心血,为人之子、为人之女,要时刻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仅要有物质上的赡养,还要有精神上的安慰。无论怎样孝敬父母,与养育之恩相比,只能算是回报了点滴。所以,不在父母身边时,经常性的问候是非常必要的。子女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小孩,父母因为关心孩子而事事过问,所以孩子对待父母的唠叨,绝不可以嫌他们烦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当出现和亲人意见不一致时,要冷静。如果和父母意见冲突时,可以先听听父母的想法,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想法,或者以征求他们意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想法,询问一下这样是否合理。无论与父母有多大的分歧,有一个前提是不该违背的,那就是尊重父母。

经常和父母交流。这一点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尤其重要。由于传统观念“子为父纲”的影响,使得儿女服从父母,很少有促膝谈心的时候。要破除传统观念和传统习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父母对子女不是过于严厉,就是过于溺爱,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健康积极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平等的、协商的。学生因为学习远离父母,应该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不要以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叮咛。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千真万确的,任何时候父母的心思都是放在儿女的身上,做儿女的要时刻体会到。

边读边想:

一群商人在一条船上谈生意。突然,船在行进时出了故障,渐渐下沉,客人只有跳水才能逃命。船长深谙(an)事实,了解这些商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就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分别说服他们。船长对英国商人说:“跳水是一种运动。”英国人崇尚体育,听罢即跳。他对法国商人说: “跳水是一种时髦,你没看见已经有人在跳了吗?”法国人爱赶时髦,跟着跳下去。他对德国商人说: “我是船长,现在跳水,这是命令。”德国人纪律严明,服从命令听指挥。他对意大利商人说:“乘坐别人的船遇险可以跳水,但在我的船上不准跳。”意大利人多有逆反心理,不让他跳,他偏跳。对于非常现实的美国人,船长说:“跳吧,反正有人寿保险。”船长对中国商人则说: “你家里有80多岁的老母亲,你不跳,怎能对得起她老人家呢?”

想一想:这则幽默体现出了中国人什么样的特点? (2)兄弟姐妹相处的礼仪

①、搞好团结

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对于自家的兄弟姐妹而言,团结亦是头等重要的事。和兄弟姐妹相处,必然也会涉及物质利益问题,如果自家人“窝里斗”“窝里返”,不讲团结、四分五裂,甚至手足相残,定会使亲者痛、仇者快。

平辈间相处,不仅要待人宽厚,待人厚道,还应当彼此谦让。不要听不得逆耳之言,见不得逆己之事,更不要听别人的是非之言。既然是自家的兄弟姐妹,即使有负自己的地方,也要对其宽大为怀。

②、彼此爱护

在家里,如果你是哥哥姐姐,那就应时时以身作则,努力成为父母的得力助手;多为父母分担家务;耐心帮助和解答弟妹合理的请求帮忙,切忌不耐烦或不屑帮忙。弟妹犯错时,不要在父母或他人面前斥责他们,让父母来教育弟妹,更不能在父母面前“告状”,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如果与弟妹发生争吵,应主动在父母面前作自我批评,承担责任。兄弟姊妹要和睦,如有意见可通过父母解央,不可相互争吵,以免加深兄弟姐妹问的隔阂。

如果你是弟弟妹妹,就要尊重哥哥姐姐。不能存有“我比你小,你应该让着我”的优越感,更不能娇蛮无理,为所欲为,干什么事都不把哥哥姐姐放在眼里,不为他人着想。

③、互相督促

自家同辈之间的相互促进,主要指的是同辈之人彼此间互相推动,互相鞭策,善于发现对方之所长,并虚心向对方学习,以求共同发展,缺少这一点,往往会令一家的同辈之人同样平庸无奇、碌碌无为。

在自家同辈之间,相互监督也不可或缺。它属于家庭教育、家庭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表现在互相提醒、互相检查、互相批评。 (3)晚辈与长辈相处的礼仪

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其他长辈都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作为晚辈,我们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关心和爱护,所以,我们应该孝敬他们,对他们要特别讲礼貌。

尊敬自己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当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时,不应当嫌弃他们,而应当主动接近他们,并且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他们。如果老人年岁大了,行动不便,我们对他们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给他们盛饭夹菜,端茶送水;有空时陪他们聊天解闷„„让长辈感觉到家庭的温馨,感觉到晚年生活仍然丰富多彩。

尊敬长辈,还应当尊敬自家其他的一切长辈。无论对方与自己具体关系如何,只要对方是长辈,自己就必须认真地执晚辈之礼,对对方处处不失恭敬。

3、邻里之间的礼仪

不论生活在哪里,总是离不开邻里相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由于邻里靠近,免不了你来我往,这就需要以礼相待,以礼相交,相互关照,相互谦让,和善相处。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够使人在生活上得到别人的及时帮助,也能使人拥有一个令心情舒畅的居住环境。

邻里之间的礼仪有许多讲究,最基本的礼仪有以下几点:

(1)、互相尊重

一栋楼或是一个院子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此,大家应该彼此尊重,见面时互相问候,至少应点头致意。邻里之间生活在一个共同空间中,相互尊重生活习惯,防止互相干扰。特别是有上夜班的人,或者存什么特殊情况时,就需要保持安静需要相互照应。节日里应主动向邻居表达自己诚挚而美好的祝愿。邻居有人患病,要表示慰问,并主动协助护理。

(2)、互相帮助

邻里之间能办到的事情要尽量帮忙,别人有了困难,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一把,万不可幸灾乐祸。如果答应邻居的请求,要言而有信。如果自己不能帮忙,或者在帮忙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没办好,都要向邻居说明情况,表示抱歉。

(3)、不要搬弄是非 邻居交谈开玩笑要适度,讲究分寸。到邻居家,不可问这问那,刨根问底儿,更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或捕风捉影,搬弄是非,以免邻里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

(4)、严于律己、互谅互让

邻里之间如果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一定要相互谦让。邻居间孩子难免争吵甚至打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袒护自己的孩子,责骂别人的孩子。同一栋楼里相处要考虑到别人,如有的人放音响、电视机等,把声音调得很大,整栋楼房都能听得到。这些都是不顾别人只图自己方便的行为,有的甚至想占点便宜,而给别人带来不便,影响别人的生活。借用邻居的物品应当爱惜,用完后要立即送还;如果不及时归还,应当先向邻居说明,经同意后,再继续使用。

三、课堂小结

家庭称谓礼仪、家庭成员礼仪和家庭间的交往礼仪。讲究家庭礼仪可以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维护家庭的和睦、保持新型的家庭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

四、作业

1、思考:在家庭中你是一个乖孩子吗?你有哪些礼仪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呢?把问题告诉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他们指出你身上的不足,然后逐一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

2、请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作文,贴在班级墙报栏进行交流。希望该活动能使同学们反思自己在家里的做法,认识到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家庭礼仪(中学生)

家庭礼仪(中学生) 家庭礼仪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感情联络为目的,以相互关心为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标准四个方面。

第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庭礼仪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关系,以血缘关系、感情关系为核心。因此,在家庭礼仪的形成、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必须从血缘关系这一基本点出发的。

第二,以感情联络为目的。家庭礼仪的主要职能并非以个人形象的塑造为侧重点,而是通过种种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来进一步沟通感情,俗话说的“亲戚亲戚,不走不亲”。就是强调亲友间的感情有了血缘关系的基础,还得需要通过一定的礼仪手段来维持、强化和巩固。婚嫁喜庆、乔迁新居、寿诞生日等种种快乐,通过礼仪的传播,可以使更多的人体会和享受,这一传播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加强感情联系。

第三,以相互关心为原则。之所以说“母爱是最伟大,最神圣的爱”是因为母爱的主要内涵是无私的奉献、无微不至的关怀。要衡量一件事或某一行为是否符合家庭礼仪要求,只要分析一下双方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心的成分,真诚的祝贺、耐心的劝导,热情的帮助本身就是合乎礼仪的。

第四,以社会效益为标准。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区域、风俗,礼仪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家庭礼仪也一样,因为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活动中的许多礼节、仪节始终也是变化发展的,如封建社会的婚礼有拜堂入洞房等繁文缛节,而当今出现了许多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新的婚礼程序。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评判某一种家庭礼节、仪式是否是进步的、合乎礼仪规范的,只要看它是否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这一标准。

一 居家克己

1 家中有高龄行动不方便的长辈应定日主动到其房里行礼请安:与其聊天,问寒问暖,送餐递巾。

1 2 要出门时与家人相互告之,上学上班去要打声招呼,回来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时要迎一下,帮忙拿东西等。为人子者出门要主动到长辈房里告之辞行,回来时也要主动到房里行礼(以免长辈担心).

3 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要记得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 4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场合,到别人房间不要直接推门擅入,也不要大声敲门(唐突,不礼貌且打扰别人)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我可以进来吗?”里面人应说”请进“并站起来,方可进入,比较熟悉的亲人朋友可以直接就坐,像客人或较疏人等主人应请其上座,自己坐客座,并且客人坐后自己方能坐;身为晚辈者,有事应主动到长辈房间去,通报应答如前仪,只不过长辈仍坐主坐,晚辈进去后可略一躬,自己坐客位,不必谦让.

5 朋友哪怕是兄弟姐妹来也要站起身来,如是长辈老师的话站起身来并微一躬身,长辈立不可坐,长辈让坐时方能就坐.

6 两人一同行礼问安或陪同他人去行礼时 如旁人须行礼自己不用行礼时,旁人行礼自己先不能就坐等旁人礼毕就坐后自己方能坐下.

7 居座行礼时 应先站起离座站到一旁,然后行拜再起身复位,且莫从座上直接下跪.

8 出门时候 衣冠要整. 9 即使在家 亦不要大声喧哗. 二 待客之道

1 有客拜访 应将家收拾整洁 着正装,衣着整洁,(尤其夏天更为注意)不随意出门,侯客而到.

2 客人来 应主动迎出,与客人在门外拱手,主人伸右手请客人入,客人微一躬谢礼后方可进入,主人在前引路客人跟其后,客人应将鞋摆放整齐,客人走时脚步应轻些,以免打扰其他家人,主人请客上座,自己坐客位,客人谢坐后方可坐,主人侯

2 客人坐后而坐,起席,客人先站起来,主人方能站起来,送客送出门.

3 如内有客人,应都起立,主人为其一一介绍,相互都要见礼,方可就坐,按说,晚来的客人应众人都坐后方才就坐.

4 主人送茶送水应主动下地亲自奉与,客人双手接过,点头示意。先奉老后奉少,先奉生后奉熟.

5 如只有两人面对面谈话时,有客人进来时,应主动站起来,让出座位默默退侧到一旁客位,来者坐下后自己才坐,自己在一旁不要插话,等二人相邀时方可加入谈话内容当中.

6 递接物品时应双手拿稳物品奉上(古礼 单手为”递“双手为”奉“ 长辈上级用”递“晚辈下级用”奉“)长辈老师所送礼物,不应推辞.

7 如会尊长老师 则入门后须行礼问好 自己主动坐客位.

8遇节日 亲朋好友之间应相互拜访串门,相互馈赠礼物,每家每户都要走到送到,晚辈学生主动到长辈家里去拜节问安,在路上认识人之间相遇应行古礼,如作揖等.

三、谈话交流

1 等对方说完话自己再发言 不要插话 随便打断别人讲话. 2 谈话时身子不要乱动 不翘二郎腿 不扪脚 不东倒西歪. 3 谈话时 不要一直用眼睛盯着对方看. 4 谈话时不要用手指着对方或他人.

四 聚会有制

无论是聚餐还是出席会议 多人皆坐一张桌子时 应请老者或长辈居上座 其次左右两边客位按辈分年龄先来后到依次排之 自己如是东道主的话应坐末位.

3 古代用餐时的座次 汉至南北朝为分主客位的分餐制 主人居北边上座 客人分坐室内左右两侧皆有单独的餐案 餐具;隋唐时出现长条方桌 没有了单独的餐案但每人依然有自己的餐具 其座次排位皆如故;清时普遍已用圆桌 一齐聚在一处 沿用至今。个人以为 无论聚餐还是聚会应效先汉的分餐制较好 尤其是传染病大肆猖獗的今天.

五、 行礼有仪

1 、谢礼: 如果要谢谢别人的话 不要只说口头上的谢谢 应站起身来行礼作揖,如对他人表示歉意也应作揖或顿首表示自己诚心悔过.

2 、见面之礼:平辈好友同窗相遇时,应面对面一同相互作揖;兄弟姐妹或其他人相遇时,应为幼者或年纪辈分小的先行礼,对方还礼;男女之间男士先行礼,女士还礼;遇自己长辈师长时,应主动行礼,为长辈者对晚辈只颔首还礼便可.

六 、长幼有序

不管是兄弟姐妹还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 年幼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某某哥/姐 做到待之以敬 为长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某某弟/妹做到待之以礼让 无论座次 事物名额 分发物品 处处做到让幼者为先.

七、 称谓之礼

只一点既可 关于名字的问题 现在我们习惯性的管同辈人群或同社会圈子中的人直呼姓名 或者关系亲密点称名字认为是表示友爱的方式 实际中华礼仪中名者既讳也是不能随便呼之的 所谓名讳名讳 一般只有父母偶尔称之或自己用谦辞时提到 在古代甚至君臣之间亦不能直呼其名 多称其职称或者叫字号 由此可见名只用于标书立传 户口注册人物登记中 可同社交圈中一般都以姓后冠以职称呼之 或者叫某某君 尊敬但有很亲近的叫某某兄/某某姐 再亲密一点的直接称字 没有字的称号或者如兄弟姐妹般 以仁兄贤弟尊姐贤妹呼之.

八、迎宾待客

4

1、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 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迎接,是给客人良好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工 作。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就为下一步深入接触打下了基础。迎接客人要有 周密的布署,应注意以下事项。

2、有客拜访 应将家收拾整洁 着正装,衣着整洁,(尤其夏天更为注意)不随意出门,侯客而到.

3、客人来 应主动迎出,与客人在门外拱手,主人伸右手请客人入,客人微一躬谢礼后方可进入,主人在前引路客人跟其后,客人应将鞋摆放整齐,客人走时脚步应轻些,以免打扰其他家人,主人请客上座,自己坐客位,客人谢坐后方可坐,主人侯客人坐后而坐,起席,客人先站起来,主人方能站起来,送客送出门.

4、如内有客人,应都起立,主人为其一一介绍,相互都要见礼,方可就坐,按说,晚来的客人应众人都坐后方才就坐.

5、主人送茶送水应主动下地亲自奉与,客人双手接过,点头示意。先奉老后奉少,先奉生后奉熟。

6、如只有两人面对面谈话时,有客人进来时,应主动站起来,让出座位默默退侧到一旁客位,来者坐下后自己才坐,自己在一旁不要插话,等二人相邀时方可加入谈话内容当中.

7、递接物品时应双手拿稳物品奉上(古礼 单手为”递“双手为”奉“ 长辈上级用”递“晚辈下级用”奉“)长辈老师所送礼物,不应推辞.

8、如会尊长老师 则入门后须行礼问好 自己主动坐客位.

第四篇:家庭礼仪教学设计

第3课 交往礼仪 《家庭礼仪》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掌握起居、饮食、出行往来等家庭方面的礼仪要求。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家庭生活礼仪要求的综合能力,辨别基本礼仪要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起居、饮食、出行往来等家庭方面的礼仪要求。 教学难点:辨别基本的家庭礼仪要求。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2.学法:情感体验法、分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经典导入

以《朱子家训》将视频朗诵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引导出本课课题——家庭礼仪。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书达礼,文明起居

1、礼仪体验我参与

在班级开展小记者现采访活动,由同学们充当记者采访班上同学。 意在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活起居方面的礼仪。

2、礼仪裁判我来当

(1)小华在家唱卡拉ok时,他大声唱完一首又一首,却不肯给别人唱一会,并一直唱到深夜。你认为小华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小明每天六点半准时起床,先穿好衣服,然后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再去洗脸刷牙吃早餐。你认为小明做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起居礼仪我反思

1 请同学们反思家庭起居中自己容易忽略的礼仪规范,想一想如何改进。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4、起居儿歌我来读

环节二:知书达礼,文明就餐

1、就餐礼仪我来说

请同学四人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交流,根据视频中的内容说说你所知道的餐桌上有什么样的礼仪规范(写在我们的小卡片上)。

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就餐的礼仪。

2、礼仪裁判我来当

展示六幅图片,判断图中哪些行为注重了就餐礼仪?哪些不符合?并说说为什么。

3、礼仪体验我参与

小品表演:全班请三组同学表演,每组四人,选定三组不同的就餐场景。表演完后请同学们评价。

4、礼仪故事我反思

通过展示《如此吃相》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饮食礼仪对一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

环节三:以礼相待,明礼践行

出示小明一天的场景,并以此分析:

1、你们认为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

2、那如果你是小明,你该怎么做?同学们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懂家庭礼仪的好孩子?(以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环节四:教师寄语

文明礼仪似一缕春风,哺育了你们,似阳光雨露流进孩子幼小的心田,滋润着你们茁壮成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新人是美丽的,生命是美好,文明礼貌是立足之本。老师真心希望你们这朵朵礼仪之花永远绽放!

2

第五篇:国旗下讲话 家庭礼仪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礼仪文化教育是我们汀根小学的特色教育。一路走来,同学们在校园文明礼仪方面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你知道吗?文明礼仪的内涵可不止这些,除了校园礼仪还有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尤其是家庭礼仪, “家教”是所有文明礼仪的基础,因此,当遇见别人粗鲁失礼的行为和语言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个人素质低,“没有家教”。

那在家庭礼仪方面你到底做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真心话大冒险》

(1)爸爸妈妈知道你什么时候生日的请举手?

(2)你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时候生日的请举手?

(3)每日早上出门,晚上回家时是否主动与长辈打招呼?

(4)每次有事外出时是否与长辈说明原由?

(5)家中进餐你是否先请长辈入座,请长辈动第一筷,把最好的菜夹给长辈吃?

(6)饭后你是否主动收拾碗筷桌子?

(7)你会不会把最爱的食物与长辈分享?

(8)外出时,乘车时你是否主动让座给长辈?

(9)在家时,是否主动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看来,同学们在家庭礼仪方面还是做比较好的,那么怎样才能做更好呢? 今天,老师在这就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在家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礼仪。

一、问候礼仪

1、早上起来,说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早上好!”;

2、上学前要说:“再见!”,如果是家长送上学要说:“谢谢!爸爸(妈妈„„)”,然后再说:“再见”!

3、上(放)学时,见到同学家长,应说:“叔叔(阿姨、奶奶、爷爷„„),您好!”

4、上午放学时,见到家长要微笑着走上前问声:“爸爸、妈妈„„中午好!”下午放学,要说:“爸爸、妈妈„„下午好!”

5、回到家见到家里人,要说声:“爸爸、妈妈„„您好,我回来了!”

6、空闲时间要出去玩,先要征求家长的意见:“爸爸、妈妈„„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吗?”得到允许方可离家。

7、晚上睡觉要说:“爸爸、妈妈„„晚安!”

8、向别人请教问题,说:“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打扰您一下,我可以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吗?”

9、记住父母生日,用自己良好表现作为给父母的生日礼物。要用语言问候:爷爷(奶奶等),祝您健康长寿!”或“爸爸(妈妈等)祝您生日快乐!”

二、 餐桌礼仪

1、饭前洗手,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饭桌上必须自觉为父母盛饭、拿筷,为父母夹好菜,饭后洗碗)。

2、用餐时不高声交谈,咀嚼不要太响,打喷嚏时要转身,或用纸餐巾捂住嘴。

3、用餐时不能抢先入坐,不能先动食品;要请长辈先坐下,长辈动筷后再动筷子。

4、饭后对父母(或做饭者)说声:“谢谢您,我吃完了。”

三、 做客待客礼仪

1、如果事先知道有客人来访要做好准备工作,如收拾房间、整理茶具、摆放水果等等。如果在家中穿睡衣裤、应换便衣。

2、当客人来访时,打开门后,应热情地说:“您好,请进!”客人进门后,主动让座,双手端茶给客人。

3.对长辈的谈话不要插嘴,如果客人与父母谈事情,应该主动回避;在家读书、看电视等,尽量小声,以免打扰他们的谈话。

4.客人在家时,自己确实有事不能陪伴或暂时离开,应该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并说明原因。

5、接受长辈的表扬,说:“谢谢您对我的鼓励。我一定继续努力。”

6、到别人家做客先敲门,进门问好,出门道谢或说再见,不随便翻动主人的东西,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7、客人告辞要离别时,一般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再起身相送,不可以客人一说要走,主人就站起来。

8、送别客人的时候,应诚心跟客人说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四、 交往礼仪

1、向外打电话时做到:一不拨错电话号码(如拨错了要说“对不起,打扰您了或拨错了号码”),二说“您好”,三自报姓名,四请您帮助让×××接电话,通话结束时应说“再见”。

2、接听电话要热情,说话时音量要适中。当听到电话铃响便要拿起话筒,说“您好”;对方找别人时,应说“请稍等,我去叫他”,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应说“他不在,我能帮您什么忙吗?”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通话结束时应该说“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咔哒”一声挂断。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应让对方先挂机。

同学们,文明礼仪的学习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慢慢地学,慢慢地做。我们不但要在学校里做文明学生,而且要在家里争当文明好孩子。文明礼仪绝对不是一句口号,需要的是行动,是我们脚踏实地地做。到那时,我们才有理由理直气壮地说:“我们都是文明人!”

上一篇:整改方案样式范文下一篇:周活动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