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中国传统礼仪

2024-04-10

八拜中国传统礼仪(通用8篇)

篇1:八拜中国传统礼仪

八拜中国传统礼仪

本是古代人对父辈亲友所行的礼节。此词始见于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据说李稷去谒见文彦博,因为李稷的父亲李绚是文彦博的门客,所以文彦博“著道服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如数拜之。”正因为世交子弟对相互间的`长辈须行八拜之礼,故而,相互之间称八拜之交。

后世异姓之间结拜为兄弟、姊妹,也称为八拜之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明代许自昌《水浒记·召衅》:“记得去年有个戴宗,曾到郓城来,与我为八拜之交。”汤显祖《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清代李渔《意中缘·借兵》:“与小弟有八拜之交。”八拜之交,也简称八拜交。例如元代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他有个八拜交的姐姐是赵盼儿。”

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贤弟!我与你是同乡人,又是从小里八拜交的兄弟。”异姓结为兄弟时,相互间有时只须四拜。如《水浒全传》二十九回:施恩欲借重武松报仇,向武松“说道:‘义士如此英雄,谁不钦敬。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科,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不期今被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这个去处。非义士英雄,不能报仇雪恨。义士不弃愚男,满饮此杯,受愚男四拜,拜为长兄,以表恭敬之心。’武松答道:‘小人有何才学,如何敢受小管营之礼?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当下饮过酒,施恩纳头便拜了四拜。武松连忙答礼,结为兄弟。”

篇2:八拜中国传统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折腰礼

折腰是见面时弓身弯腰之礼,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晋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告当柬带迎谒,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晋书·陶潜传》) 后演变为屈身事人称折腰。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诗《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歧路灯》第二回写谭孝移从祖籍丹徒修谱回来,街坊邻舍、亲朋好友纷纷来送盒酒为之接风洗尘,谭孝移看到娄绍、孔述经等五位挚友送来拜盒,便立即分付小厮到街上望着,另行接待。说:“五位爷到时,不必走前门,即邀到后书房内。可以从东坍同过来,我在后门等候。”不多一时,果见五位客从胡同过来, “谭孝移躬身前迎,五位逊让进门。到轩上,宾主叙礼坐下,献茶毕,孝移躬身致谢道:‘诸长兄空来一望,已足铭感,何必赐贶!”

《万花楼》第二十八回“报恩寺得遇高僧”,写狄青到了报恩寺内厢,“就有一位老和尚下阶相迎”,“狄青见他前来迎接,想他定是有德行高僧,不敢怠慢,先打了一躬。那和尚只两手略略一拱”。“狄青一想,本官深深打躬,这和尚只拱手而答,必然是个大来头的和尚了。”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棒打洪教头”,写林冲待人以礼。柴进正陪林冲吃酒,教师洪教头来到,“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宫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诺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第四十六回写杜兴到祝家庄送信,被祝氏三兄弟斥骂一顿,杜兴忍耐着,又“躬身禀道”:“东人有书拜上。”

篇3:八拜中国传统礼仪

一、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 礼仪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礼仪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既表现为外在行为方式, 又表现为传统的民俗习惯。从深层次看, 它体现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 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外显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 而且它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二)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孔子以前, 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 西周时期我国的古礼已基本成型, 到了春秋时期, 更是由孔子集其大成, 并发扬光大, 使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认为“礼者何, 即事之治也”, “君之大柄”, 他还把礼作为做人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礼者, 人道之极”,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此后, 由孔子所构造的礼仪体系经改进一直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 “礼”扩展到了包括行政、法律、艺术、道德及生活方式等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 形成了许多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

传统礼仪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以儒家礼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精神, 世世代代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 包括理想、信念和良心。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谈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可是, 它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礼”。所以, 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文明, 就非要了解“礼”不可, 而学习礼仪, 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基石, 只有融入传统文化, 才能真正把握礼仪之精神内核。

二、在高校礼仪课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礼仪教育由来已久, 我国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礼仪教育, 孔子认为“不学礼, 无以立”。今天, 礼仪课程作为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与传统文化仍有着密切的结合。在高校, 开设礼仪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文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礼仪素养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在高校礼仪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一)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 促使高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重大失误。近现代以来, 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 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持否定态度, 往往过分强调封建糟粕的一面, 而对其批判有余继承不足。改革开放后, 原来的思想意识已得到了很大纠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 一些人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不少欠缺。据调查表明, 不少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这种欠缺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弘扬, 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竞争进取心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所增强, 但也促使大学生多注意对实际应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而忽视了对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高。据调查反馈, 现在的大学生技术水平较高, 但社会责任感, 工作责任感却不够, 也即文化水平不低素质却不高。这种情况的存在, 客观地提醒我们高校, 在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 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 其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就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二) 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促使高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 我国多元的经济结构形成了文化结构的多元状态, 也增加了大学生文化价值选择的复杂性和迷茫性。由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 新鲜的外来文化就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特别是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 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迅速同化着中国青年, 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被大学生所吸纳模仿, 并逐步由感性的欣赏变为内在的理性追求, 从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变化, 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热爱程度日益弱化。如年轻一代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自我奋斗,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崇尚过“洋节”而忘了中国传统的节日等就是证明。

这种形势, 促使高校应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不坚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 又何来面向世界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如果光用西方文化来替代中华文化, 我们就丢掉了精神的根本, 失去了发展的方向, 也就泯灭了民族的特色。

(三) 大学生礼仪修养及教育之现状, 促使高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看来, 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言行规范、文明守礼、健康上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大学校园里也确实还存在一些礼仪失范的现象。例如, 有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 大声喧哗、说脏话,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人际交往中, 自私自利, 与同学关系紧张, 以至发生争吵、殴打等事件;对老师不尊重, 上课迟到、说话、睡觉, 遇见老师也不打招呼等。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很多, 其中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

在中、小学成长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没有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进入大学, 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 但由于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的原因, 大学礼仪教学中较注重操作性、实践性, 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大部分学生学习礼仪是为了美化个人形象, 提高社交能力, 故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往往只知道应该怎样做, 但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则很少去探究。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 礼仪教学也停留在实用的表层, 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的根基。像现在不少的礼仪教材, 几乎都是西方商务礼仪的翻版, 比如怎么穿西装, 怎么打领带, 怎么化妆, 哪只手拿刀, 哪只手拿叉等等, 很少有中国人的东西在里面。

教育的太过形式化, 致使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道德问题。礼仪讲究的应是内外兼修, 不仅要求言谈举止上温文尔雅, 循规蹈矩, 而且内心要有鲜明的德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它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核。因此, 注重在礼仪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可以将学生一言一行的修养深化为人格和民族精神教育。

三、如何加强高校礼仪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一)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丰富礼仪教学的内涵

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 应本着辩证的态度,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如传统儒家文化中维护封建皇权与宗法等级制的思想,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存理灭欲、义利对立的价值取向等, 都已落后, 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抛弃。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诸如自强不息、谦和好礼、见利思义、笃实宽厚、修己慎独、诚信知报等则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 值得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 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内涵的丰富。

如礼仪的规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有礼有节, 友善相处, 求得“人和”;要顾全大局, 化解矛盾, 求得“和谐”。因此, 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 就要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礼仪规范的目的和作用, 认识礼仪规范中蕴含的一些传统文化思想, 可以从其中所体现的和谐精神, 从传统文化的“和为贵”的价值观入手, 帮助大学生们理解和谐是一种秩序, 协作是一种美德, 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共事, 协调关系, 共同发展;帮助他们保持宽容的心态, 把礼仪作为增进感情的催化剂, 互相尊重、友爱, 从而牢固树立团结和谐的思想观念。

在礼仪教学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之精髓, 使大学生礼仪学习摆脱实用和功利性, 将现代与传统更科学地结合起来, 从中汲取力量, 进一步完善创新。

(二) 将传统文化的传授潜移默化地落实于礼仪教学实践中

在礼仪课中传授传统文化, 要避免说教式, 应该由浅入深, 理论结合实际, 要善于将有关内容渗透到每节课的礼仪教学中, 利用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大学生逐步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如在讲授礼仪历史时, 通过把礼仪的产生、发展和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联系起来, 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礼仪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和基础, 这会使大学生既以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 又增强了文化底蕴, 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深知知礼、懂礼和守礼的重要性。

又如在讲授仪表礼仪时, 除了介绍现代服饰打扮的基本原则, 西装、套裙等穿着规范外, 若能再介绍一下中国传统服饰和传统着装礼仪文化, 像“国服”中山装和旗袍等, 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就会加强, 也自然会更注意着装的得体。在讲授站、坐、行等仪态礼仪时, 若引入我国古人的行为规范, 对仪态的严格要求, 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仪态的尺度。在讲授节日礼仪时, 除介绍世界上一些重要节日, 如圣诞节、开斋节、情人节等节日习俗外, 适时地介绍我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礼仪, 就会让学生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继承和完善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

在礼仪课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还可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应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改为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互相补充、促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增加课堂信息量, 特别对于那些较深奥的传统文化知识, 以图像、声音、动画配合文字, 更有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加深学生印象和理解, 增强教学效果。

(三) 宣扬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 着力塑造大学生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

“德辉动于内”, “礼发诸外”。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 礼仪学习的最终目的, 是教会学生做文明人, 学会自尊和敬人, 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可以避免学生因接受外来文化、功利思想等影响, 而走向片面性、表面化, 忽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崇尚道德为首要价值取向。儒家认为道德教化和人格修养才是人生之要件, 同时, 强调通过“内自省”、“外慎独”的方式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与礼仪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礼仪教学中, 我们应重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 用以养成学生自制与整饬的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如我国古代的各级各类学校, 都十分重视运用严格的学规来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好的启迪。稷下学宫的《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规, 它从尊师敬长到敬德修业, 从课堂纪律到课后复习, 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 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尊师敬德方面, 规定:“先生施教, 弟子是则。温恭自虚, 所受是极。”“见善从之, 闻义则服”。在课堂纪律方面, 规定:“汛拚正席, 先生乃坐。出入恭敬, 如见宾客。危坐乡 (向) 师, 颜色毋作。”“若有所疑, 奉手向之。师出皆起”。在生活起居方面, 规定:“少者之事, 夜寐早作。既拚盥漱, 执事有格。”“夙兴夜寐, 衣带必饬”等等。在课堂上对这类古代德育内容精华部分的宣讲和借鉴, 对当代大学生礼仪习惯、美好形象和高尚品德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 通过在礼仪课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可以在精神上提升大学生的内涵与境界, 使他们自觉养成文明得体的行为举止, 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真正把他们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葛晨虹.中国礼仪文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3]刘瑛.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 (9) .

[4]蒋锐航.传统文化在高校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 2008, (5) .

篇4:中国传统公务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这是孔子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的话。古代帝王用礼乐来教导民众,以求天下归心、四方安宁。中国传统礼仪,在古代中国社会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凝合力。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礼”的力量依然博大而厚重。对于今天的公务员来说,可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中国的传统礼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讲究“敬”,并以敬为指导,贯穿于所有的礼仪中。敬即尊敬、敬重,它首先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虚伪的谦恭正如通常所说的“礼节性”的微笑,虽有其形,却缺乏应有的诚意。同时,敬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人民、自然规律、事业……前者可以称之为敬人,后者称之为敬业。脱离了敬,都不过是空头文件,表面文章,并无任何实际意义。

“礼者,自卑而尊人。”无论是敬人还是敬业,在抒发敬意的同时都必然包含对自我的克制,谦恭地降低身段,这就是“自卑而尊人”的含义。公务员礼仪也一样。所谓敬人,就是秉承“自卑而尊人”的思想,不计较身份上的差异,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面对的任何人,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一种真诚的诉求都有值得倾听的理由。敬人是基础,敬业则是更明确的应用。面对工作或者事业,首先需要有诚敬的心态。这种心态体现在工作之中,是专注和责任感,体现在工作之外,则是言谈举止。

礼仪的“三紧七不”

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容貌,礼也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十分郑重的场合,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这既是内在修养的表露,也是对他人尊敬的表现。

古人对仪容体态的礼仪很有讲究。一是“三紧”。这是宋代学者朱熹对古人服饰方面的要求所作的总结。所谓“三紧”,就是帽带要紧、腰带要紧、鞋带要紧。三者都扎紧了,人的精神状态才会显得振作,才能表现出对人、对事的郑重。现代服饰虽然不同于古代,但穿衣得体、整洁、庄重、大方的要求,却无二致。

二是“七不”。所谓“七不”,是指《礼记》里边说的“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等七条规定。这些规定既适用于与父母、尊长共用的场所,也适用于工作场所。在严肃、正规的场合,打饱嗝、打哈欠、伸懒腰、吐唾沫、擤鼻涕、歪坐、斜视、跷二郎腿,或者只穿睡衣、内衣,甚至赤膊,都显得随便、懒散,缺乏敬意。

此外,还应当“立必正方,常视毋诳”。在正式场合,无论是坐还是站,都要端正;视线要有一定的方向。歪坐、斜站,眼睛到处乱看,都是怠惰不敬的表现。目光是心态最直接的流露,能反映出内心对人是否敬重。因此,在礼仪场合要注意自己视线的高度。视线过高,是傲慢之相。视线过低,则似有忧虑在心,不免令对方猜测。如果左右旁视,更会给人留下心术不正、狡诈善变的印象。平时或在私下场合,态度可以比较放松,但一旦进入正规场合或工作单位,就必须显得严肃、庄重。这种心态,在走路的姿势、步伐,甚至面部的表情上,都要有所体现。

临事而敬,好謀而成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依据其所在单位的性质、自身的职务、级别、年龄、性别而有所不同,但从礼仪的角度来看,又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论面对贵者还是贫贱者,都保持“敬”的态度是最基础的礼仪。公务员既是政府的雇员,也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福利、给百姓办实事,可以说是公务员的“天职”。但人民有穷富之分,事情有大小之别,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能够不分穷富,一视同仁,尽管面对的是干体力活、做小生意的“负贩者”,也不应该加以歧视。竖立起这样的态度,不仅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弊病可以消除,也有助于提升转型期社会最为需要的社会和谐。

见人下菜碟不可取,而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就更不可取。据说在先秦时期,马车前面一般都有一根横杆,称作“轼”,供乘车人手扶,以保持身体平衡。儒家依据轼的这种功能,相应地制定了“式”礼。当乘车者驾车返乡,或途中遇到尊者、贤者,都要凭轼垂首,点头示意,表示因车行迅疾,不便行礼,以此表达尊敬之意。当车子进入繁华的国都中,不敢疾驰,因为怕那样会惊扰百姓。回到自己的里巷家乡,则要向父老乡亲致意。《史记》中记载,魏文侯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每次经过贤士段干木的居所时,都要行式礼,以示尊贤之心。在当时传为美谈,结果魏国招揽了大批贤才俊士,成为强国。反观今日,很多人把车当作身份、财富、权势的象征,有炫耀之意,无敬人之心,横冲直撞,甚至凭借某些特殊的车牌无视交通法规,任意胡为。除了暴露自己的浅薄无知之外,只会使人厌恶。长此以往,离“礼”之大义日远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

公务活动应遵循的社交礼仪(部分)

如果是在所尊敬的人或者自己的上级旁边陪坐,一定要坐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彼此之间不要留空坐,这一方面是为了表示与尊者的亲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准备回答他的提问,同时含有为后来者留下空位的意思。谈话中间如果有与自己辈分、级别相同的人来到,则不必为之起身,只有长辈或者上级来到才需要起身行礼。

与客人对坐,如果不是吃饭,就应该尽量靠后坐(即不要靠近前面的桌子);如果是吃饭,就应该靠近桌子坐。坐姿要稳,容颜要端庄。

在陪伴尊长饮酒时,如果尊长斟酒并亲自送过来,晚辈就要赶紧站起来,走到陈放酒具的地方,对尊长行礼后,双手接杯。如果尊长说不必如此,晚辈才可以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喝。尊长举杯但是还没有饮尽,晚辈就不应先喝。

参加宴会时,如果全桌的主食盛在同一个食器中,那么自己就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别人吃不饱。如果菜烧得不合自己口味,也应该尝一些,这是对主人劳动的尊重,而不应该当主人的面说出来,那样会使主人难堪。

陪同长辈去赴宴,虽然主人同时加以招待,但因为有长辈在场,自己就不需要辞谢。如果主人宴请贵客,自己被召为陪客,遇到主人敬酒的时候,自己也不需要辞谢,因为这个宴会本来就不是专为自己设的。

不能在饭桌上叹气,那样会破坏宴会气氛。

与尊长握手,晚辈一定要用双手,以表示亲热和尊敬;单手相握是平辈之间的礼节,单手与尊长相握,是不懂礼貌的表现。长者的精力往往比较差,不能与年轻人相比,因此,在尊长旁边陪坐时,要随时注意他的表情变化,如果尊长开始打哈欠,说明尊长已经感到疲倦;如果尊长已经拿起手杖、在找自己的鞋,或者在向左右的人问时间的早晚,说明他已经打算退席。这时,陪坐者应该主动告退,以便尽早让尊长休息。

听尊长说话,凡是尊长还没有提到的话题,不要抢先去谈,那样有炫耀自己比尊长博学之嫌。陪坐时,容貌要端正;听尊长说话时,神色一定要恭敬;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也不应总是说与他人雷同、毫无个性的话。

在长者面前,不能以“老”自称。如果自称“老”,就显得在场的长者更老,使他们伤感,而且有骄傲之嫌。

跟随师长或尊长出门,看到远处的熟人,不要隔着马路与人说话,那样是怠慢身边长者的表现。如果在路上遇见尊长,应该快步上前,正立行礼。尊长与你说话就回答,否则就可以快步退下。

向别人赠送礼物,或者从尊长手中接受礼物、证书等,都必须用双手捧持,决不可单手授受,捧持的高度要大致与心相平,这是郑重其事的表现。赠送礼物或递交物件给对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应该亲手授受,而不能将礼物或物件扔给对方,更不可以让在场的第三者转送。如果接受的礼物体积比较大,无法捧持,只能提拎,那么,提拎的礼物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大致与腰带平齐,绝不能放在地上拖着走。

篇5:中国传统礼仪知识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稽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先到地,然后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

【空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合拢,低头到手,头与心齐平而不着地,所以又称“拜手”。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粘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饮,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尚右】古代左、右所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天要点灯、放灯,所以又称“灯节”。除赏花灯外,吃元宵是重要习俗之一。

【清明】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中秋】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民间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除夕】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天。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文南向坐”。这里的“南向坐”的位置最尊贵,“东向坐”也是比较尊贵的位置。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礼节,多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顶上祭天为“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八个字。旧时迷信认为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方;三公面向北方,以站在东方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西,以西为上。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篇6:关于中国传统礼仪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这一民俗礼仪。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礼,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中国传统礼仪“东道主”的由来

在各种活动或比赛的报道中我们常会听到“东道主”这个词,“东道主”这个词是由何而来呢?

“东道主”这个词最早是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

公元630年,晋国和秦国的联军包围了郑国的国都。郑文公向老臣烛之武求救。烛之武思考了很久,决定身入险地,凭自己的口才设法解围。

当夜,烛之武在天黑时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自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当时的两个大国,虽然这次联军包围郑国,但他们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难以做到,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

秦穆公听了,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进一步说到:“要是您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们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做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就这样,秦穆公终于被烛之武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只剩下晋国独木不成林,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后来,这个词就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了,一直流传到现在。

传统敬茶礼仪茶水只沏八分满

客来敬茶是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更有一句老话叫“水满欺人,酒满敬人。”现实中已少有人会记得,也不会太多拘礼!更有不解“水满”为什么会是欺人呢!

篇7: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在封建时代,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

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古代的“礼”文化“(二)

“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其跨度和差异也比较大。“礼”的含义,按枟辞海枠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本来的含义是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统称。如敬礼、礼貌。

(2)泛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贵族的等级制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3)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典礼、婚礼、丧礼。

(4)指礼物。如送礼、礼品、礼单。随着历史的发展,“礼”的内涵已经有了延伸和扩展,在许多场合它已成为“礼貌” 、“礼节” 、“礼宾” 、“礼仪”等的代名词。因此,礼是表示敬意的通称,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

为以示他人的准则。礼属于道德的范畴,是社会公德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的总和。礼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确定着人们交往的准则,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在社会生活中,人人以礼相待,互尊、互爱、互谅,并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儒家对礼的阐述与观点,礼文化(三)

儒家认为理想的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

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

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礼记》中对礼的诠释,古代“礼”文化(四)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

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礼记》说“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是故宫室得其度……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体,政事得

篇8:八拜中国传统礼仪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品茗艺术, 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的, 是一种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 简称为“茶艺”。“茶艺”一词是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使用的, 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通俗地说, “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茶道”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和追求的道德精神。而所谓“泡茶的技艺”, 是在强调泡茶所具有的艺术性之外, 还有技巧性。将“品茶”作为“艺术”而不是“技艺”, 是因为品茶时技巧的成分很少, 茶汤入口之后主要问题是如何去欣赏、体会其美妙的境界。“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 只有在茶艺的操作中才能体现茶道精神, 而茶礼仪文化更是重中之重, 其中包括茶艺师的礼仪规范、茶艺师的姿势规范、茶艺师的语言规范, 以及茶艺师对茶席的布置等。茶席的布置一般由茶具组合、席面设计、配饰选择、茶点搭配和空间设计五大要素组成。其中茶具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在这里我们针对茶具进行进一步的详解。茶具是饮茶的器皿, 是饮茶必不可少的物品, 是体现茶礼仪文化精髓的重点, 同时也将中国传统茶礼仪文化与器皿的应用结合了起来, 在设计方面颇有讲究。下面我们通过不同的冲泡饮茶方法对器皿进行详细的探究。

一、 茶礼仪与茶器皿概述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自古以来, 礼仪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著名儒家思想家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活动的核心部分是冠、婚、丧、祭, 由行礼者、礼器、礼物、礼辞、礼仪动作和举行礼仪的场所等几个要素组成。传统礼仪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 具有等级性、象征性和政治性, 对于中国文明特质的构筑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 礼仪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规范着人们社会交往行为, 维系和发展着人际关系, 推动着社会进步, 成为精神文明的象征。茶道礼仪是指在茶事活动中形成的, 并得到共同认可的一种礼节、礼貌和仪式, 是对进行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定礼仪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在社交场合, 人们按礼仪要求进行交往, 有助于相互之间达成共识, 茶礼仪作为以茶为媒介的社交活动中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执行着对人际关系的融合和疏导功能, 按照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或品茶交流、或以茶会友, 造就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 而在这一过程中, 饮茶最直接的工具就是茶器皿, 茶器皿的运用是否得当也能充分地体现茶礼仪文化。

从人们开始饮茶起就有了茶器皿, 现在使用的茶器皿有泡茶的茶壶、茶碗等, 也有饮茶的茶杯、茶盅等, 烧水的随手泡, 分茶的公道杯, 闻香的闻香杯, 当作泡茶平台的茶盘, 储茶的茶叶罐等, 古代和现代的饮茶方式不同, 茶礼仪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 所以在茶器皿的设计方面也不同, 现代饮茶器皿, 不但种类和品种繁多, 而且质地和形状多样, 以用途分, 有贮茶器皿、烧水器皿、沏茶器皿、辅助器皿等;以质地分有金属茶器皿、瓷器茶器皿、紫砂茶器皿、陶质茶器皿、玻璃茶器皿、竹木茶器皿、漆器茶器皿、纸质茶器皿、生物茶器皿等。而且使用时, 讲究茶器皿的相互配置和组合, 将艺术美和沏茶需要统一起来。

二、中外茶礼仪与茶器皿的特点

在中国茶文化已广为传播、成为世界热潮的今天, 茶事活动已具有世界性。尽管如此, 在茶礼仪文化交流中, 各国、各民族的礼仪、习俗及禁忌却各不相同, 如日本人忌讳绿色, 认为绿色不详, 还忌讳荷花图案, 因此日本人在品茶时, 都不会使用绿色的茶器皿以及带有荷花图案的茶器皿。

新加坡人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 黑、白、黄都是他们的禁忌色。所以在设计茶器皿方面都会避免使用这些颜色。在茶礼仪方面,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谈论有关于宗教信仰以及政治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不能在饮茶的过程中讲“恭喜发财”的话, 他们认为这样的话有教唆别人发横财之嫌, 是挑拨、煽动人们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害的事。

马来西亚人忌用黄色, 同时也忌讳单独使用黑色作为茶器皿的底色。因此, 在茶器皿方面的设计上多会注意颜色的选择。

英国和加拿大对品茗环境的布置非常注意, 忌讳摆放百合花。而法国人则在品茗时忌讳摆放黄色的花, 意大利人忌讳摆放菊花, 德国人则忌讳摆放玫瑰花, 可见由于不同国家人们的习俗与喜好不同, 对茶器皿的设计方面就有了相应的忌讳与讲究。在茶礼仪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德国人在品茗时不喜欢摆放玫瑰花, 不单单是要求茶器皿不要有玫瑰花的图案, 还要求不要推荐玫瑰、针螺类的花茶。

因此, 在涉外茶事活动中, 在茶礼仪方面, 应尊重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民族礼仪与特色, 要做到对外宾保持其传统的习俗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干涉, 对宾客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不非议, 对外宾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不随便模仿。同时, 在选择茶器皿方面也应因人而异, 做到茶礼仪文化与茶器皿的有机结合。

三、茶器皿设计存在的问题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中国还是外国, 茶器皿的设计虽然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和礼仪规范, 但茶器皿在配合茶礼仪展现给饮茶人时, 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饮茶, 而如今的一些茶器皿设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去想办法解决。如对茶艺表演来说, 人们在选择茶器皿时却发现, 一些茶器皿虽然外观精美, 但在使用时却差强人意。茶杯是品茗时的重要茶器皿, 现在常用的品茗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 内壁贴白瓷, 也有纯紫砂的饮杯。白瓷具有质致密透明, 上釉、成陶火度高, 无吸水性, 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 能反映出茶汤色泽, 传热、保温性能适中, 加之色彩缤纷, 造型各异, 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 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皿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元代, 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器皿已远销国外。如今, 白瓷茶器皿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器皿, 适合冲泡各类茶叶。但很多茶艺表演时会选择紫砂茶壶或其他茶器皿作为表演工具, 有时为了与茶盘颜色统一, 材质相同, 往往会选择相应的品茗杯, 这样就会掩盖茶汤的颜色。并且在形状造型上, 更多为达到茶礼仪姿势上的美感, 而选择低平杯, 低平杯没有高腹杯更容易品得茶香, 会平白流失很多茶香。而茶杯以白底为佳, 便于观察汤色。如何将茶礼仪结合茶器皿在实用上更好地体现其功能是我们现如今茶器皿设计首要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茶礼仪与茶器皿的应用结合

茶具, 在唐及唐以前文献中, 多称之为茶器。它通常是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皿。茶具的发生和发展, 如同酒具和餐具一样,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共用到专一, 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

茶具的发展与茶类演变、饮茶习惯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早期的茶具是一具多用的。魏晋以后, 茶具才从其他饮用器皿中慢慢独立出来。至中唐时, 专为饮茶用的系列茶器才真正产生。

茶器皿的选配与组合, 是一门学问, 最基本的是除了茶器皿本身的功能性和文化性外, 还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茶的品质特性, 使茶的物质和精神两种特性, 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 茶类的品种和花色、茶器皿的质地和式样、饮茶的地域与风情, 以及不同的人群, 对饮茶器具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 盖碗冲泡红茶

红茶, 大多选用白瓷茶具冲泡。冲泡方法方面, 有用单杯泡的, 也有用双杯泡的。选用白瓷茶壶作冲泡器或饮杯, 能使红色的茶汤与白色的容器产生强烈的色差对比, 使茶汤显得更加红艳。功夫红茶用双杯法 (壶和杯结合) 冲泡更佳。普通红茶可选用壶或白瓷杯冲泡。

因此, 冲泡红茶通常使用茶叶罐、盖碗、公道杯、赏茶荷、品茗杯、茶道组合等茶器皿。

(二) 紫砂茶具冲泡乌龙茶

乌龙茶、普洱茶冲泡, 由于水温要高, 茶具要能耐温、保香、不走味, 通常选用紫砂茶具作冲泡器。用紫砂壶冲泡乌龙茶或普洱茶时, 壶的大小, 要与杯的多少相配。同时, 由于乌龙茶、普洱茶的原料一般比较粗大, 紫砂茶器皿既能发挥茶品的特性, 又能掩饰这些茶的不足之处。

因此, 冲泡乌龙茶通常使用茶叶罐、紫砂壶、品茗杯、过滤网和过滤架、赏茶荷、茶道组合、茶宠等茶器皿。

(三) 玻璃茶具冲泡绿茶

名优细嫩绿茶要用敞口厚底玻璃杯冲泡, 才能更好地观察茶的形状、姿态和色泽。所以, 绿茶、白茶、黄茶中的高级细嫩名优茶, 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白毫银针、开化龙顶、君山银针等, 一般多选用玻璃杯冲泡。

玻璃茶器皿的生产原料是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 一般为纯碱和石英砂, 制成后有透明感。但玻璃茶具直到20 世纪才被广泛应用。目的在于更好地让饮茶者能察颜观色, 在人前展现动人的茶姿;而普通绿茶则可用瓷质茶壶冲泡。此外, 也有用瓷质盏杯冲泡的。

因此, 冲泡绿茶通常使用茶盘、茶叶罐、玻璃茶壶、玻璃茶杯、赏茶荷、茶道组合等茶器皿。

事实上, 冲泡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器皿冲泡正体现了茶礼仪文化, 加上地域的不同, 其茶器皿也更加讲究。例如, 江南一带喜欢名优绿茶, 以用玻璃或瓷质茶器皿为宜;北方地区习惯于饮花茶, 多用大瓷壶泡茶, 再倒入茶杯饮用;四川及西南地区好饮花茶和炒青绿茶, 以使用盖碗冲泡为主;广东、福建、台湾地区, 爱乌龙茶, 大多用紫砂小壶或瓷质小盖碗泡茶。同为乌龙茶, 潮汕功夫茶用小壶或白瓷盖碗冲泡, 其品饮杯多用玉白色, 人称“象牙白”的枫溪小瓷杯。闽南乌龙茶则用紫砂小茶壶冲泡, 饮杯也为紫砂小杯。冲泡红茶, 南方人爱用白瓷杯, 北方人则喜用白瓷茶壶, 再分别斟到白瓷小盅中, 认为共享一壶茶, 其乐也融融。少数民族地区喝茶, 饮茶器皿更是异彩纷呈。

五、结语

中国传统茶礼仪文化的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还有介于中间状态的表现形式, 如茶政、茶法、礼规、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畴的内容。因此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包含养生、修性、怡情、尊礼四个方面。养生是茶文化的功利追求, 修性是茶文化的道德完善, 怡情是茶文化的艺术趣味, 尊礼是茶文化的人际协调。

从古代图卷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文人雅士饮茶的文化气韵, 而茶器皿已清晰可见, 如风炉、锅、茶夹子、带托的茶碗、茶碾和茶粉罐等。这就充分表明了古人在茶礼仪方面早已经开始重视茶器皿的使用。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套茶具, 一般都有12 件或24 件, 是当时生活富裕、颇有讲究的人家必备的器皿;到宋代时, 饮茶之风日渐兴盛, 为体现个人素养, 展现礼仪风貌, 斗茶风气更是盛行, 于是在茶器皿设计方面, 无论从外形、色泽和质地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茶器皿规格更高, 首先表现在器形上, 即大碗改为了小盏;其次表现在材质上, 各阶层所用的茶器皿都显出了各自的不同。众所周知, 宋代的茶文化、茶礼仪文化、茶器皿是非常出色的, 这就说明茶器皿设计是茶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摘要:茶礼仪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各种思想、观念及行为表现的总称。茶礼仪文化属中介文化, 它的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品种和茶器皿、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 以及茶道精神、茶德和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茶器皿的选配与组合, 是一门学问, 最基本的是除了茶器皿本身的功能性和文化性外, 还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茶的品质特性, 使茶的物质和精神两种特性, 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 茶类的品种和花色、茶器皿的质地和式样、饮茶的地域与风情以及不同的人群, 对饮茶器具都有不同的要求。茶器皿设计是茶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茶道,器皿,茶文化,茶礼仪文化,应用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德明著.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2]陈君.茶水礼仪[J].食品与生活, 2010, (04) :10.

[3]王金水, 陶德臣.汉魏南北朝时期茶文化探析[J].农业考古, 2004, (04) :38-42.

上一篇:手工兴趣教案下一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100以内的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