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与商务礼仪

2024-05-02

中国礼仪与商务礼仪(共6篇)

篇1:中国礼仪与商务礼仪

中国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区别

现在的中国富人,已经不满足于出手阔绰和用钱洒脱,他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西方礼仪。

借着全球旅行、商务往来和外出留学等机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人士走出国门。打开眼界的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在言行举止上更得体、到位。

“过去的中国富人,喜欢买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现在不同了,他们希望用文化和知识武装自己。”专做英式礼仪培训的商人詹姆斯·赫伯特说。

赫伯特去过中国不少城市,给当地客户传授一整套的西方礼仪,包括怎样握手、如何打领带、怎样使用西式餐具、在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和眼神交流等等。他说,“中国人害怕‘丢面子’,特别是到国外谈生意或是出国度假时。”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中国目前的百万(美元)富翁总数排在全球第二位,仅有150万人,但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已突破240万人。

经济在增长,富人的内心诉求也跟着变化。“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明显。起初,他们会把自己打扮的像珠宝一样‘金光闪闪、生硬夺目’,现在,这些人希望能拥有一种更高明的品味和格调。”

何佩嵘创办的女子礼仪培训学校在中国受到热捧。她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专门针对富豪家庭女主人或未婚淑媛,开设礼仪培训课程。“我的`很多学生前就背着爱马仕包包,如今,她们希望自己能有更高超的社交能力。”

一期课程通常是12天,价格为1.6345万美元(约10万人民币)。学生们会系统性地学习高端社交礼仪,包括如何得体地发出邀约、在餐厅和酒店的注意事项、怎样优雅地给水果削皮、如何面见未来公婆、奢侈品牌的正确读音等,此外,课程还会指导她们在官方或外交场合专用的礼仪。

为期10天的淑媛课程专门针对16岁左右的女子,培训重点是约会礼仪,内容包括赴宴的着装选择以及约会时的说话技巧。

创办人何佩嵘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后来去了美国的寄宿制学校读书。她本人的经历就是一个卖点。“我的很多学生都是社会名流或商界要人,但在现实生活里,很难找到专门做礼仪培训的老师。我不同,我清楚地知道她们的需求。”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富人送小孩出国念书,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孩子的见识。针对这些父母,何佩嵘的学校也有对应的课程。在她的建议下,一群父母最近飞到欧洲的比利时,在那里的马场为自己的小孩挑选马驹。这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日后能成为出色的马术骑手。在他们看来,小孩如果想进入欧美的顶尖学校,必须要掌握一些特别的技能。

为了让中国留学生更好地适应西方生活,英国权威礼仪培训机构德布雷特公司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比如针对学龄儿童,他们会教授就餐礼仪、社交技巧以及面试攻略等。学习方式大多是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

“出国留学会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文化冲击。我们正在教学生如何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德布雷特公司的CEO乔安娜·米尔纳说。

该公司计划今年底前在香港和上海开设课程。不过,很多中国留学生还是会直接选择到德布雷特的英国总部学习。

该公司的就餐礼仪课程,费用是735美元(约人民币4500元),面试攻略是850美元(约人民币5200元)。

“我们教的内容非常简单,比如同他人接触时的眼神互动和握手姿势等,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社交细节。我们倡导的,是如何帮助你更好地提升自己,怎样组织一次谈话,如何有技巧的提问等。”赫伯特还说,“我们不是告诉你哪些交际方式是错的,哪些是对的。我们是在教学生欣赏并体验一种文化。”

篇2:中国礼仪与商务礼仪

摘要:餐桌礼仪是一个国家风俗文化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地域差异的原因,其餐桌礼仪和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餐桌礼仪,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帮助。本文在座次安排、餐具使用、就餐氛围三方面分析了两个国家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别,希望能给大家参考。

关键词:餐桌礼仪座次安排餐具使用就餐氛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俄罗斯的交流越来越多,餐桌礼仪在人们的生活秩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较两个国家的餐桌礼仪,对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和增进两国进一步的交流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餐桌礼仪是也一个国家风俗文化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地域差异的原因,其餐桌礼仪和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餐桌礼仪,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帮助。本文在座次安排、餐具使用、就餐氛围三方面分析了两个国家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别,希望能给大家参考。

一、两国在座次安排上的差异。

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是饮食礼仪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利用空间位置表示个人地位和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对空间的观念是经过后天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习得的,其中文化因素尤为突出。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以及有关空间的价值观念也就有所不同。俄汉民族对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具有明显的差异,我们不可忽视。中国人一贯重视“座次”。《礼记 》中讲 “天地位焉,意即天地万物各有其位,马虎不得。在中国,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的传统做法除以南北为尊卑外,在民间吃饭,首座可以是主人就坐,但当有前辈、领导、师长、长者等或年龄比主人高或认为是高贵或重要的客人时,首座必须请最长者、最高贵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坐,主人可以在首座的左手或右手就座,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然后是左为上,右次之,再后的排列顺序是左右左右,以次类推,逐个排列下去,最后一个背对门的座位,也可以是主人坐或者买单的人坐,因为这样买单时出出进进不会影响其他的客人。而在俄罗斯和其他西方国家,排座次的做法跟中国传统排法正好相反。最尊贵的客人的座位是右为尊,左为次。这是因为在古代西方社会,人们习惯用右手握匕首,刺杀坐在左边的人。如果将最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手位置上,不仅他刺杀不方便,主人还有制服他的优势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宴会上刺杀这一古老现象近乎绝迹。今天,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是已不再着眼于安全保护,而是出于心理保护的需求,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

在西方和俄罗斯,“女士优先”是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礼仪规范。这是因为他们信奉基督教,玛利亚是他们尊崇的圣母。在西方和俄罗斯的宴会中,女性一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按照国际惯例,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离主人的座位远近而定。同时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即使是夫妻也是如此,并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不但如此,男士还要替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这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面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座上都算失礼。如果是长条桌时,主人常常坐在上方横位,客人分坐两旁,女主人则多坐下方横位,以便照顾客人和招呼上菜。有一点不同的是,在俄罗斯的一般生活中对席间座位的安排无严格规定,不太分上座和下座。主座一般是邀请人。需要注意的是,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因为按照俄国人的说法,只有不速之客才会这么坐。也不要坐在桌角,按照俄国人的风俗迷信,坐在桌角的人要倒霉,如果是姑娘的话,那她就会嫁不出去而在中国,尤其是在古代,正式的宴席上根本看不到女性的身影,从而也就无需考虑女性位置的安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两国在餐具使用上的差异。

俄汉民族在使用餐具时与我们中餐及西餐礼仪均有不同的规范。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和匙,其基本用法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汤匙的持法与握笔的方法基本相同,即:匙柄置于大拇指、食指之间,用中指在柄下托住。需要注意的是,手指务必持在匙柄上端,而不是匙柄下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后半部,食指按在柄上。使用刀叉进餐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一般是切一块,吃一块,不要一下子全部切完,每块大小应掌握在一口量为宜。只有在无需用刀切割食物时,即无需刀叉并用时,才可以改用右手拿叉。刀除了用于切割食物,还可用来帮助将食物米饭等拨到叉上,但千万不可用刀挑起食物往嘴里送。在正式的宴会上,每吃一道菜要换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多副刀叉,应由最外面的那副依次向内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应将刀叉平行摆放在盘内,这样侍者就知道可以撤盘了。如果没有吃完而需要放下刀叉,那一定要把刀叉呈八字摆放在餐盘两边,表示用餐尚未结束。而中国人吃饭的工具是筷子,不像俄罗斯人吃饭那样麻烦,餐桌上的摆放也没有刀叉那么复杂。可以说“筷子”是老祖宗为我们传下的一件法宝,简单、方便又实用,除了喝汤,细细的两根竹筷,拿在手上,运用自如,能戳、能挟、能撮、能扒,神乎其技。尽管现今的餐具已经发展到琳琅满目,唯独筷子一双,无法取代。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也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 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同样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等等。

三、两国在就餐氛围的差异。

俄汉民族饮食文化的另一大差异,就是餐桌气氛上的差异。总的来说就是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俄罗斯餐桌上的“静”。中国餐饮一般采取圆桌共餐的形式,这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就餐方式往往能够制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因此,不论是迎新年、过生日、办喜事,还是请朋友吃饭,只要是宴席,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中国人讲求家庭观念,注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一种其乐融融的祥和气氛中一起分享各种食物。人们既是在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馔,更是在享受着那份欢乐与喜庆的气氛。中国人尽管平日好静,但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地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一片热闹喧哗。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这大概源于 “饮食所以合欢也 ”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当然这种边吃边大声地交谈,旁若无人,哪怕所谈论的东西让几米远外的人听去也满不在乎,更不注意大声说话和喧闹会给餐厅其他客人造成干扰,也是外国人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俄罗斯人用餐习惯是在长条桌上进行,实行分餐制即各自点菜,各持一份。最普遍的盘式服务是将餐食在厨房分装到每一只餐盘中,由服务员从厨房端出,再迅速、礼貌地送给每位客人。用餐时,双手放在桌面以上,胳臂肘不能搭在桌面上,更不能翘二郎腿。俄罗斯人平日好动,挥手耸肩等形体语言特别丰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同时也会不失时机地与左右客人交谈。如左右客人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用餐时他们从不高声笑谈,一般是交头接耳,像说悄悄话似的,更不会在咀嚼食物时说话,音量保持在对方能听见的程度上交谈。俄罗斯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尽管俄罗斯人特别喜欢喝酒,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很好的酒量,但他们敬酒从不劝酒。他

们举杯喝酒时,也要说祝酒词,但一般是利用上菜间隙致祝酒辞,祝酒时力求做到态度热情、话语简短、幽默诙谐。所以在俄罗斯无论餐厅大小,就餐时没有任何的喧闹,大家都是低声细语,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同时表现出他们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独立意识,诸如自我形象、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等。这和中国相比,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从表面形式上看这种就餐方式似乎少了些热闹,多了些客气和独立,但实质上最重要的是体现了卫生。分餐制还可以体现适度节俭、合理饮食的理念,克服中餐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的缺点。分餐制的菜肴和主食由人定量,可以减少浪费。不管是餐前小吃还是正餐主食,所配原料都是与就餐者的食量挂钩的,菜肴道数尽可能少,但保证每餐吃完。分餐制使每位宾客对个人的用餐数量有了明确的量化概念,在减少浪费的同时又益于身体健康。我们现在的自助餐、冷餐也都体现了这个宗旨。

四、结论

总之,餐桌礼仪在人的生活秩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孕育着不同的餐桌文化,其餐桌礼仪和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是当今国际交往的一条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遵循国际礼仪,同时也要了解与尊重有关国家的礼俗,做到因人施礼,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交流。参考文献:

[1] 王娟.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 崔卫.当代俄罗斯流行音乐文化及其语言表达[J].俄语学习.2007(01)

[3] 陈君.宴会上的餐桌礼仪[J].秘书之友.2010(03)

篇3:中国礼仪与商务礼仪

1.1 在中国文化中“礼仪”的定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礼”和“仪”相比较, “礼”属于内在的, “仪”属于外显的。“礼”是“仪”的前提条件;“仪”是“礼”的物质载体;“礼”与“仪”相互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礼”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概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礼的内在含义几乎包罗万象。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道德准则, 小到自我修身, 大到国家典制。早在春秋时期, “礼”已经成为儒家重要的伦理、政治规范, 是包括典章制度、人的等级名分及其相应的规范的总称。

“礼仪”与“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显著区别。“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礼仪”则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现象。

1.2 青少年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素养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文明的基本素养之一。中国的传统礼仪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而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人系统的了解学习传统礼仪。很多成年人认为, 传统礼仪的教育只需要言传身教即可, 并且只限于一些常规性的礼貌、礼节, 而并不真正具备系统的礼仪知识。

青少年作为国家最有活力、潜力的人群, 他们是国家的新一代的希望, 民族的未来, 无论是从科学文化知识方面, 还是从德、智、体、美、等方面都担负着引领和影响公民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 并且代表着中国公民的形象。如果长期缺乏传统礼仪教育, 受到影响的不只是青少年这一个群体, 还将影响到社会稳定, 甚至会降低民族的整体素质, 使得国家的建设与竞争力不堪一击。

通过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礼仪的教育, 可以塑造青少年良好的形象, 养成得体的言谈举止, 并掌握各种社交礼仪规范, 培养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行为调节能力, 并最终表现出合乎礼仪规范的行为举止。

1.3 中国传统礼仪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方式

传统礼仪的教育不是单科的教学, 礼仪教育的“和谐”性, 使得礼仪教育与其他学科可以相互融合, 让各项社会交往与活动形成一种有礼貌、礼节的交往程序。

例如:在中国武术中的武术道德, 就是根据武术自身的特点确定武术道德的准则。这些准则是武术练习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训练以及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也就是将传统礼仪与身体运动相互连接, 要求人直接参与到运动中, 并在运动过程中起到道德、行为的传递与推广。最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武术道德教育与价值观。

2 跆拳道运动中的礼仪表现

训练跆拳道要求练习者服装统一、整洁, 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在行礼前先整理着装, 这不仅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 也是对所练习的跆拳道一种尊重和重视。在跆拳道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着装整齐, 上场后先给对方运动员老师敬礼, 然后给裁判及观众敬礼。比赛结束后, 不论输赢都要相互敬礼, 并与对方运动员老师握手致敬。

2.1 跆拳道礼仪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韩国跆拳道的教学过程中, 跆拳道精神的最高体现就是爱国精神。练习跆拳道的人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 时刻怀揣一颗爱国之心。在每次进入道馆时, 先向国旗行礼;开始练习时由老师带领, 统一整理着装, 然后向国旗敬礼;训练或者课程结束后同样是先整理着装, 再向国旗敬礼。这些行为举止对于的礼仪教育起到了直观的教育作用。

2.2 跆拳道礼仪中的尊师重道

在跆拳道授课过程中, 跆拳道练习者们必须严格遵守跆拳道的礼仪, 同时严格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遵守跆拳道礼仪。在上课前及课程结束离开跆拳道馆时, 都要先向国旗敬礼, 然后向老师敬礼, 才可以进行训练和离开道馆。可以看出礼仪贯穿着跆拳道练习的始终。

2.3 跆拳道礼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跆拳道馆里经常可以看到跆拳道练习者们在交换脚靶时先互相敬礼;老师或跆学生背对背各自整理道服和段带的场景。从这些细小、琐碎的细节中就可以看出, 在跆拳道运动中人们对礼仪的高度重视。行鞠躬礼, 再开始做动作, 不停重复循环, 跆拳道练习者之间、跆拳道练习者与老师之间遵循同样的礼仪规范。让人养成一种尊敬别人, 同时也让别人尊敬自己的规则。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 也会遵守着同样的行为习惯。

3 礼仪的相通性在推广中国青少年跆拳道上的意义

从久远的历史发展历程中, 可将中国传统礼仪的形态结构概括为三个层次:“内在精神”是在人内心最深层形态结构;“制度约束”是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物关系各种关系的展开与延续;“外在表现层”则是各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态。

而跆拳道运动注重人精神与气质的磨练, 继而逐步培养技能的训练。不论技能的高低, 还要坚持遵循礼仪规则, 修身养性。这种“由内而外”的培养方式与中国传统礼仪的尊师重道、修身养性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3.1 精神价值

跆拳道是通过协调全身的运动。跆拳道的学习过程, 是精神、耐力、自信、勇气为一体的体育锻炼方式。尤为突出的是跆拳道运动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礼仪的教育, 无论何时何地, 跆拳道练习者都可以用礼仪规范自身的行为。在体育运动中高度保持精神与技术的协调, 也形成了跆拳道运动独特的意义。

青少年正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这样的阶段如何保持文化课学习与身心发展同步;如何积极面对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困难;如何正确的选择并保持价值观等等, 这些问题在跆拳道这项运动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3.2 体育运动价值

跆拳道在世界化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运动项目。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动会都将跆拳道纳入正式运动项目中。从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来看, 跆拳道这项运动有着无限的潜力与体育魅力。

3.3 教育价值

教育使得人类延续正确的行动, 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跆拳道运动的教育, 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为精神载体与体育运动为一体的体育活动, 跆拳道教育有着以下几种特征: (1) 跆拳道运动不仅仅看重身体的训练, 更看重精神的磨练, 使得跆拳道练习者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与技能。 (2) 跆拳道不仅可以长期坚持学习, 还可以接受自发性的学习, 培养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好奇心与耐力。 (3) 跆拳道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 通过文化的交流与传递, 可以更好的培养学习动机, 拓宽学习平台。

3.4 生理学与心理学价值

从跆拳道的授练和关联的研究中可以知道, 跆拳道运动队增强体质、培养协调能力、增加身体敏锐度、爆发力等有着很好的效果。青少年通过对跆拳道的学习, 可以促进成长发育、增强身体组织能力, 对掌握平衡、身体柔韧、耐力、体力以及调节体重、疲劳恢复有着不同程度的效果, 是一项理想的体育运动。

在跆拳道运动过程中可以减少各类紧张情绪, 起到减压的效果。跆拳道的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判断力、竞争力、公正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挑战意识, 培养忍耐力与自制力。通过对跆拳道的学习, 最终达到身体与精神上的健康。

4 对中国青少年跆拳道推广前景展望

近几年来, 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 都大力的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希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要忘本。这些呼吁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传统礼仪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

青少年对跆拳道的学习, 可以达到知礼、强身的效果。在跆拳道运动及训练过程中, 也是培养青少年“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屈”的精神导向。在不断重复、提高的训练中, 需要在肌肉的酸疼的情况下修练习技艺,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神与技艺的共同磨练与提升。做到谦虚礼让、刻苦向上, 让青少年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逐步建立起健康向上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跆拳道运动都符合现代青少年的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智慧.现代跆拳道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2]石华毕.从跆拳道“以礼始, 以礼终”看武术之“礼”[J].内江科技, 2010 (6) :23-25.

篇4:中国式客套、面子与礼仪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一百多年前就对中国人的客套勾勒出基本印象:

如果一位批评者想激烈地评判中国人,就必须得意识到一点,如何才能把客套做到家,这不仅在西方国家鲜为人知,而且对他来说,如果自己还没有掌握(客套),那么批评他人可能会很生硬,而且很难产生效果。

人们看到,中国人客套的特殊形式一直让来自西方的游客感到惊奇并夹杂着一种无所适从、无从理解的感受。一部分原因应该在于如下所述,人们很少能准确“弄清其概念”,虽然在此期间这方面并无多大改变。

客套在中国属于一个伦理范畴,其背后蕴藏着儒家“文明礼仪化行为”的理念,也即,客套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倾向于以“仁爱”道德来为人处世。考察比较与此相对应的德国“礼仪”概念,由于行使礼仪的“宫廷”目前已消失,所以人们大多将其理解为一种冷淡而友好的行为模式,这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拉近了彼此原本疏远的关系——除非人们希望有意制造出某种距离。然而在最近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礼仪”被评价为一种“真诚”或不加掩饰的坦率越来越显得有些多余。因此,德国《时代周刊》曾在刊登的《新的鲁莽》文章中写道:“可以将这种肆无忌惮粉饰为一种正直品质的保证”,因为“不讲客套就意味着正直”。

此后,客套在我们看来似乎更多是一种负面的伦理的组成部分,这个形容词包含了虚伪。(歌德就曾说过:“谁用德文来说客套话,谁就一定是在说谎。”)另外一些有细微差别的客套含义是:合乎习惯、保持距离(“您”取代“你”)、献殷勤或者道貌岸然,而后者在人人平等时代也完全不再盛行。与此相比可以说,中国式客套并不存在这种意义。中国式客套的基本支柱更多是谦恭,也即贬低自我与抬高他人,而且未顾忌到性别。

谦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派生道德。其既来自儒家也来源于道家。孔子如此说道:“古人的言论不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而感到可耻。”(原典: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第四章)道家中的谦恭也是曾提及的生存策略中的一部分:槍打出头鸟——谁最先发出声音,就会最先招致危险。《道德经》中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类似的还有“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谦恭在礼仪化的语言与交际形式中得以充分展示,这可能会迷惑一些不明内情的人。比如,一位有名望的专业人士在做报告时会明确表示,自己对要讲述的内容知之甚少、所云肤浅等。最后,演讲者会请求听众不吝赐教。如果西方人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现一种较严重的跨文化方面的误解。大家可以想象,尽管出于谦虚,演讲者的论述还是会令听众惊奇不已。中国人在社交聚会时喜欢打乒乓球。如果人们想再现年轻时的矫健身姿并与中国人一起打球,其拍档则会明确说,自己本来不很灵活,也不太会打球。但千万别相信他的话!尽管如此,他们会竭尽全力以不致让自己出洋相。如果被中国人邀请到家里吃饭,主人会事先抱歉说,自己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而且完全不会烹调。但随后,丰盛的菜肴摆满了一桌子——这些菜肴甚至在中国餐馆里都几乎难以看到。

在熟人之间的客套话中,自己的谦恭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格外尊重。人们在询问对方姓氏时习惯称“贵姓”。在回答“我名叫/我姓……”时,一般会说“鄙人叫/免贵姓……”来代替。人们也同样会说到“贵校”“贵国”,称文学作品为“您的大作”,相反,自己的作品则被称作为“拙作”,或是无足轻重的、没水准的、有待改进的作品。

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在写给明恩溥的信中谈到过一则轶事,当然这最多是一个玩笑而非事实,该故事描述了中国式客套有趣而直观的一面:

一位拜访者穿戴整齐地在接待室里等待主人的到来。有只老鼠在阳台上玩耍逗乐,它小心翼翼地将鼻子伸进油壶,由于受到这位不速之客突然到访的惊吓而赶紧开溜。然而老鼠打翻了油壶,并掉在客人身上,溅出的油污将客人的时髦衣裳完全弄脏。当主人进来时,客人的脸因尴尬恼怒而变得通红。在必要的客套寒暄之后,客人开始讲述他的这一不幸经历:“当我来到您漂亮的房间并在您舒适的阳台上坐下时,我不经意间打扰了您尊贵的老鼠,它在逃跑时不小心打翻了您宝贵的油壶,并将油污溅在我便宜、不值一提的衣服上。这就是我为何以这副狼狈模样出现在尊敬的您面前的原因。”

对中国式客套的应对方法是,作为谈话伙伴应尽量不要在意对方的套话式赞美,但对对方的自我贬低要尽量予以拔高。不熟悉内情的西方人简直完全被弄糊涂了。当然,人们熟记客套的基本规则:精心的客套永远不要太过火。也就是说,人们根本不能过分地客套。相比而言,尤其是老年人极为讲究客套。人们对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或者傲慢的表现大多表示反感。

最后有必要知道,拒绝某种好意或邀请(比如在吃饭或喝点什么方面)不应该直接说出来。客套的规则是,对于这种好意应当首先在表示感谢的情况下委婉回绝(送礼方面也如此),当然人们期待再一次被邀请,而这种客套式的拒绝最终因为对方的一再坚持而得以化解。以下是一位中国人在德国的不幸经历,他相信,中国的客套礼俗应该得到普遍理解,下述故事会让人对此了然于心:

……“对了,吴先生,您想喝点什么?”“不用了,谢谢!饭菜很可口。牛肉加面条——这是我的最爱。”……过了一会儿,女主人问道:“谁想再来点什么?吴先生,您怎么样,想不想再来点什么?”“哦,不了,谢谢。”在我们国家,第一次请求一般都不会被接受。“太遗憾了,我原想它应该会合您的胃口。”“是的,不过我……”接着上来饭后甜点——草莓浇奶油。德国的草莓比我们中国的草莓味道要好得多,我们的草莓个儿小而且味道酸。我只吃了我们礼节中所允许的那么多,并享受它的香味与果实的甜美。我悄悄地盯了一眼盛放草莓的碗。“您还要点什么?”这回是赫兹先生发问。“啊……不用,谢谢!”我热切盼望着第二次被邀请。“太遗憾了。您不是很喜欢吃这个,还是——?”“太遗憾了,所有食物您都吃得很少!”赫兹太太接过她丈夫的话。而碗里很快就被一扫而空。当我们坐在沙发上时,女主人又问道:“您想来点咖啡吗?”“不了,谢谢。”我半饥半渴、踉踉跄跄地回到家。但我很高兴,我没有做出什么不礼貌的事。

nlc202309081342

尽管原则上说来,我们根据自己的礼仪规范在中国行事完全可以不出差错,但人们几乎都会认为,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评判与等级差别。别具一格的中国式客套一方面会吓到客人,另一方面也会感染他们并使其逐渐适应;最后一种情形是,在长期逗留中国之后,西方人的不拘小节大多会被看作是一种明显的缺点。

然而,特别的客套也并不是在中国到处都会碰到。举个例子来说,越是关系亲密的人,越不讲究形式,因而也可以“不客套地”与之进行交往。同时,那些在公共汽车站或在火车站不怎么修边幅的乘客所表现出的交往方式,几乎让人看不到客套行为的痕迹——至少按照德国的观念来说,这使那些想在中国寻找尽人皆知的客套行为的旅行者惊愕不已。这里有两个背景,一方面,客套在中国是一种现象,其首先按照正式的关系确定其行为(特别是在主人与客人之间)。如果我与某人没有任何关系,那我也没必要自我谦卑以及恭维对方。另一方面,是在公共领域面对汹涌人潮所带来的巨大人口压力,特别是在公共交通方面,尽管中国已实现现代化,但仍处在瓶颈阶段,而这也导致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中国式面子:靠羞耻感进行社会调解与约束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顾全面子,这本来属于滑稽剧的老一套(自始至终只是微笑……),人们在最大程度上将其与中国人联系在一起。甚至“面子”作为一种跨文化的借用语,被西方当地记者们发展为一种保留节目。

人们偶尔阅读到这个或那个德国政客“丢了面子”,或者劳资双方必须在谈判破裂之后为“顾全面子”而达成妥协。尽管如此,人们大多还是对这一独特的中国背景文化无法理解。西方人通常将这种顾面子的嗜好与诸如不情愿、过失或罪责等负面因素联系起来,从既定的欧洲视角来看,还不如说是一种后基督教时代的“原罪”。

然而,中国人通常并不按照基督模式——罪过、赎罪、惩罚与宽恕——来进行自我约束,起码这是一种有悖传统的思想。中国社会的调解与约束手段更多是靠羞耻感,这不同于经常性的个人原罪,而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而人们向来在外人面前感到害羞。这大致上可以说,中国人努力避免任何麻烦,因为这将意味着颜面扫地。

人们可以将“面子”确切地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中文里称为“脸”的,是为了维护道德与社会和谐。人们应该避免在任何情况下丢脸,因为那样就会导致出洋相并会公开感到羞愧。与此相反,被称为“面子”的,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荣誉及威信:人们可以挣足它(就像社会信贷),但也可能会失去它。

讲面子的基本思想给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带来一个中心问题:人们怎样看待我以及我应该怎样表现?尽管这种忧虑我们也并不陌生,然而较之于“真实的”我行我素,讲面子在西方属于一种低标准的伦理,别人愿意怎么看无所谓。中国人追求维护社会和谐的独特倾向构建起这种好面子的特殊文化背景。纠纷理应可以避免,在无法统一时,人们长时间且客气地与他人交谈,直到找到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而且参与者谁也不必有明显损失。明恩溥将这种面子与戏剧进行比较:所有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一场戏剧,但其外在形式还是必须要有所顾及;此外,人们在观看戏剧时应该尽可能不看舞台背景后面,否则,那将不仅会破坏想象,而且会使人对戏剧失去兴趣。

当然,若从总体上予以谨慎地评价,人们还是可以说,较之于西方国家,在中国——请留意——人们更愿意与人和善相处。个人喜好势必受到个人感觉与情绪等影响,如果露出紧张等情绪则是失面子的事。一方面,即使人与人之间充满敌意,大多也会在表面上相安无事。人们经常在陷于窘迫的情况下微笑处之:情况越是糟糕,越需要通过笑声来予以缓解。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讳莫如深”,在任何生活情景下的中国式微笑。另一方面,为顾全面子,他们对自己的明显错误也不会改正。

然而,在中国不仅要保全自己的面子而且也得“给别人面子”——单单如此还不怎么令人信服。比如说在别人遭遇尴尬时尽量帮助他顾全面子。如果不能如此处理,则自己也会颜面扫地。“给面子”也创造出这样一种情境,给别人提供一种可以展示及塑造自身理想或他人预期形象的可能性。隐含其间的更多是一种社会能力,这也展现了中国人的领袖品格。

尽管竭尽全力去保全面子与给足面子,但这也完全可能是一种批评,只是这种批评大多难以觉察,好像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经常被掩盖在赞美声中,就像下面的句子:“您工作干得不错,但我希望您能够继续加把劲。”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是不满,然而批评的话在加上肯定话语之后就不但没有失面子,而且是给足了被批评者面子。另一种方式是间接批评(德语中有句话:den Sack schlagen und den Esel meinen,在中文词典里是“指桑骂槐”)或者借古讽今——尤其在敏感的政治领域。

顾全面子也涉及自己的国家。尽管存在可以偶尔批评自己政府的观念,但中国人很少会同意对中国的批评——特别是被外国人批评。这就是在批评性新闻领域存在一些涉及跨文化误解的原因。以中国特有的礼貌及好客观念来看——中国人很不习惯外国客人对自己国家的公开批评。跨文化方面的典型误解如同下文中所表述的那样:一位德国人为自己对中国的批评而辩解,因为他不但强调中国的另一面,而且也批评自己的国家德国,两者他并未区别对待,而是对一切都采取平等的观点,因此他也就并不了解“爱国主义的”成见。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极难成立,因为在中国人的关系结构中——前面已提及——并不存在平等的理念,自己的父母要比别人的父母亲近。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自己的祖国也比别人的国家亲近,爱国主义与对祖国的忠贞不渝自然要比自我意识更为重要。因此,保全国家的脸面也就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重要共识。中国人在礼节规范中通常避免私下批评谈话伙伴的国家——尤其是他作为“客人”居住在国外的时候。即使偶尔不得不对外国予以批评,他也会尽最大可能地“给面子”。

最后,人们在批评中国时尽量不要带有“讽刺的”口吻,因为玩笑与讽刺的意义具有某种文化特殊性。如果要用另外一种语言开玩笑,则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要熟悉某种特定的文化。因此,比如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下,讽刺这一修辞方法是通过说出反面意思来表达真实意见。在中国的情况却完全相反,也就是说,根据客套以及给面子的规则,过多通过说出反面意思来表达真实的意见,會被认为要么是“不真诚”,要么是嘲弄。

nlc202309081342

中国式礼仪:引人注目的繁文缛节

在德国,人际交往明显不拘泥于形式,而且随意性很强,与此相比,中国人在作客时的繁文缛节很快就显得引人注目。由于在一起聚餐是中国人很重要的一种社交活动(人们不是简单地被邀请去喝两杯,而总是被邀请吃大餐),下文会介绍一些有关此话题的行为模式,这是否会对您在拜访中国时有所裨益,就要看您自己的了。

首先,人们应向地位最高者以及最年长者打招呼——而不是“女士优先”,接着通常是递上自己的名片。中国人(如果不是在西方度过较长时间)在向他们致意或迎接时老远就伸出双手,绝不会出现对其不管不问就离开的情形,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关心他们、对其问寒问暖或者将他们让到座位上。名片用以表明对方或客人的身份,并决定了他们在不同身份情况下的殷勤好客程度。在与有身份的人交谈时总是要称呼他们的头衔,这也包括对教师或者师傅(对汽车司机也总是称“师傅”)。客人们在送给主人礼物时,可以带上食物(水果、蛋糕等)或酒类。人们一般很期待外国客人赠送的礼品,而且礼品应该很有分量,慷慨大方者会赢得更高的地位。如果礼物是包装好的,在通常情况下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以免显得贪婪),因为人们可能会对此感到有压力。在安排座位时也有讲究,身份最尊贵的客人坐在最靠主人右边的位置,第二尊贵者的座位紧邻主人左手,东道主通常面对房间大门就座。

如果人们被邀请参加宴会,那就有必要好好保持高贵矜持,因为宴会大多都很豪华,而且会餐时间持续得足够长,即便是肚大如牛的食客也不会饿着肚子。东道主一般会在客人的盘子里放上一点小吃,用来让斯文与矜持的客人开胃。中国人大多将盛米饭的碗自始至终端在手上,并用筷子将米饭挑起来送入嘴里。汤水与面条则是啜饮入嘴,喳吧出声(这标志着美味可口)也是可以的;然而用手帕擤鼻涕则不雅(德国人习惯于在公共场合无所顾忌地用纸巾大声擤鼻涕——译者注)。如果有人对某人说“慢慢吃”,这不能理解为对吃饭速度的批评,而仅仅表示时间还长,可以慢慢享用一切。如果所有盘子都被一扫而空,那么在中国并非表示希望有好天气(德国人认为吃饭时把盘子一扫而光会迎来好天气——译者注),在中国常常会出于礼貌还剩一口。

正餐之后常常會上一系列的饮品,如啤酒、葡萄酒、白酒及果汁,杯子里也总是被斟得满满的而且会被及时添加。就餐之前会有一个祝酒词,客人也要说几句,无非是一些合作愉快、感谢邀请、友谊深厚与民族和睦等随时可用的客套话。如果是人们在德国邀请中国客人,可以借用孔子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在聚餐过程中并不独自饮酒,大多情况下个人会对所有会餐者逐一敬酒碰杯。中国人在吃饭之余不饮酒精类饮品,这也可以理解为,即使没有“精神”(酒精)的支撑,中国人也同样很开心与放松。引人注目的是,比如说在过节时,他们喜欢举办各种带有固定节目的表演或做游戏。德国人喜欢在聚会上长时间地喝酒聊天,习惯于此的德国学生对中国人的娱乐方式常常感到陌生;同样,中国人觉得德国人的聚会除了聊天与音乐之外什么都不是,且大多时候真的很无聊。

在中国,没有什么事比吃饭还重要,因此中国人对吃饭时间把握得非常精准:午餐在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之间开始,晚上开饭时间一般在五点半到六点半,晚上的宴请也一般在两个小时内结束。饭后,中国人不会像德国人一样坐下来喝点葡萄酒或啤酒。吃饭过程中有足够的机会使大家相互熟络起来,人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告别时,如果主人不是陪同走一段路到酒店门口,则会对客人说“您慢走”,但其意思是“安全到家以及别太匆忙!”在午餐之后一般会说:“您好好休息!”特别是在午餐喝多了酒之后都乐意休息一下,报告会或者谈判议程通常在下午两点半重新开始。

如果您在德国邀请中国客人吃饭,要想不出洋相的话,请勿只是一味地强调优雅的氛围,而是务必让菜肴丰盛一些。如果不是这样,您的中国客人可能会认为您太吝啬,就像下面某人的经历:

当我有天被研究所老板邀请去家里吃饭时,我在德国才生活了很短的时间。在美好的憧憬中我准时赴约,并与其他客人都相互认识了。女主人拉开了餐厅的滑门,映入眼帘的是放有精致瓷餐具的桌子。蜡烛的光芒营造出一种节日的华丽,尽管——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现了一下——在吃饭时霓虹灯能更有益于找到食物。桌上摆放了一些盘子,里面装着小面包片,人们可以用牙签挑起来放到自己的餐盘中。这应该是“饭前小点心”,大家都这么想。我觉得这种饭前小吃很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分量很足。正因如此,我更耐着性子热情期待其他菜肴。第一道菜耗时太长激起了我的食欲,我已经不怎么有耐心了。首先我很渴,当女主人将要斟茶的时候,我对此表示了感谢,但她却没有添加,而是只顾着其他已经倒过茶的人。然后我们又被请到了客厅。德国人真是讲究,我当时一边想,一边猜测桌子是为下一道菜而准备的。然而,这让我们等了很久,最后我认识到,节日晚餐不过就是已经上来的“小点心”。难以置信,我小声嘀咕道,这些人怎么这么小气,我生气地回到了家。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按德国标准,这样的晚宴已经足够丰盛了。

篇5: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钟杨

(12级人文学院英语系3班)

摘要: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影响了上下五千年,深入到现代 礼仪教学中。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仪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体现和文化 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礼仪的发展,同时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解读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礼仪 中国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价值

中华民族素以重“礼仪”而著称。在古代,许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人民普遍接受礼仪的教化与熏陶,在言行举止上以符合礼仪的规范为美德,以至于待人谦恭温和,相互间关系融洽,心里钦羡之余,发出由衷的感叹,称中国为“礼仪之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几位大思想家: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坦布尔、德国的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都非常推崇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说。伏尔泰认为孔子礼仪中所宣扬的都是高洁的道德,非常实际,他要求欧洲人面对中国文化一要赞美,二要自惭,三要模仿。坦布尔认为孔子学说是一部伦理学,涉及政治道德、经济道德、公众道德和私人道德。他说:“政府无道德,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老百姓无道德,政府无法安定与正常运转。”他们由于有如此鲜明的学术取向,被他们的同胞戏称为“欧洲孔子”。

孔子毕其一生制礼作乐,是着眼于社会的稳定和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他要通过礼、乐把大家往文明之路上提升。他的努力在两千多年后的欧洲得到很多外国同行的高度评价,是其思想魅力导致的结果。由此亦可令我们相信当年他们给予中国“礼仪之邦”的称誉,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对我国古代精神文明所达到的较高水平的肯定。

二、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

在我国历史上,礼仪规范出现得很早,商朝的时候就有礼仪了。当然,那时候的礼仪还比较粗疏,比较简单。但尽管如此,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萌芽,有几个特点是值得后人思考的:

一是商殷的礼仪不会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基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周易·序卦传》中说:“物畜然后有礼。”这里的“畜”,就是“储存”的意思。物质丰富,有了若干储存了,才有可能关注礼仪。后来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在思想上与此一脉相承。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先于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的观点也是颇近似的。

二是最早的礼仪并非某个帝王或圣人所制定,而是老百姓集体地约定俗成,它往往与民间的习俗相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以民俗为根基的行为规范。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文史专家刘师培就说过:“上古之时,礼源于俗。典礼变迁,可以考民风之异同。”(《古政原论》)学者李安宅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根据社会学的研究,一切民风都是起源于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某种应付方法显得有效,即被大伙所自然无意识地采用,变成群众现象,那就是民风。等到民风得到群众的自觉,以为那是有关全体福利的时候,就变成民仪了。直到民仪这东西再加上具体的结构和框架,它就变成制度。”(《〈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这就把俗与礼的关系以及俗如何入礼说清楚了。

三是最早的礼仪规范还不是在人际交往层面上进行规范,而是人神关系上的规范。也就是说这作为民风起源的“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中的“生活条件”,当时还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条件,而是人们精神领域中信仰生活之条件。因此,《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这对确证商殷时代就有了礼仪文化很有帮助。

三、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在上篇的句子中,“鬼”与“礼”是指当时殷人事神的两种不同方式:“鬼”是一种以神的威压使人为之震慑的方式,而“礼”则是一种较为文明的与神交流沟通的方式;“先鬼后礼”的结果就如同“先罚而后赏”一样,对神只心存敬畏却不觉得亲近。总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礼,是祭祀神灵的规范,与社会学范畴的伦理还未挂上钩。

到了周朝,“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原来周人比之他们的祖先商殷人来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把礼纳入实用的范围(“尚施”)。当然,他们还不至于先进到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在“事鬼神”的同时又与鬼神拉开距离(“远之”);于是这“礼”便成了人间社会之礼,这“仪”也就是人际交往实用之仪。在西周时,礼仪为社会划定等级秩序,定名分,成制度,规定好人们在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场合所必须恪守的准则等等。礼仪作为治国的手段为西周确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比起商殷的奴隶制社会来,历史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所以生逢东周礼教衰微乱世的孔子,才满怀向往之情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根据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周礼的基础上使整套的礼仪进一步完善,并创造性地用“乐”(音乐,也指广义的艺术)与之相配合,使理性的规范与情感的内化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篇6:中国礼仪与商务礼仪

在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她们需要从小学习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礼仪常识。在未出嫁以前,要听从父母的教会,不能反驳和忤逆他们;出嫁要礼从夫君,孝敬长辈,当夫君出门工作的时候,她们就要在家里操持一切琐事,而结婚之后还要避免任何与异性的接触,否则就是不守妇道,甚至说话言语,动作行为也有规定,如果不遵守就会被长辈指责。

一些大家族的女性,可以到学堂学习,除了琴棋书画以外,主要就是学习《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等宣扬男尊女卑的.书籍,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教人持家和睦、勤俭、慈幼的内容。

而在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则导致了三从四德的歪曲,三从,从不温柔,从不体贴,从不讲理;四得,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惹不得。虽然现代也有各种礼仪常识,这些话也可能有些夸张,但这正体现了现代男女平等的社会理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礼仪与商务礼仪】相关文章:

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05-02

中国丧葬礼仪04-19

古代中国礼仪04-22

中国见面礼仪05-06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05-12

中国家庭礼仪范文06-04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07-27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04-25

了解中国古代礼仪04-29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05-12

上一篇:天空的女儿诗歌下一篇:秘书要做到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