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2024-04-28

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通用8篇)

篇1: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收入也从以前的单一途径收入实现了多种途径的收入,农民的增收也在这变化中成倍的增加。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在春节期间我特意向村内长者以及村内干部了解了一下近几十年内村民收入的变化和状况,以下是我此次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为了初步了解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我决定先在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时间跨度初定为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于是初步的调查对象确定为了村内的一些较年长的老人,他们大多经历了新中国的诞生、大跃进、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和土地包产到户,他们无论是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还是从对收入状况的了解程度上来说都很符合本次实践报告题目的要求。在清晨暖融融的太阳下,村里的几个老人正在村口晒着太阳聊着陈年老事和当今实时。我坐在一个姓刘的老爷爷旁边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在土地还没包产到户之前您家里主要的收入是什么啊?刘爷爷吸了一口烟说:没包产到户之前就是在集体公社里干活种地么,基本上没什么收入。这时坐在旁边的另一个老爷爷也插话说:公社里干活挣工分,主要的收入就是集体每年劳动所得的粮食。之后我又问:土地包产到户后呢?这时刘爷爷的情绪高涨,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有了自己的地以后,感觉干啥都有劲了,每天天不亮我们一家子就到地上开始忙活,希望可以打更多的粮食,那时候我们在地里特别能吃苦,那像现在的孩子一到地上干活就叫苦。有了自己的粮食后,心里也很高兴,之后我们家还养了牛、羊、鸡等,过年也有自己的肉了,也不用粮票和肉票了。我又问道:听说后来你们家还种过蘑菇?刘爷爷说:种过,是前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虽然家里吃喝不愁了但是为了增加收入,你叔叔他们一辈又开始干起了别的事,当时你叔叔听说种蘑菇能赚钱就建了一个蘑菇棚开始种蘑菇,种了蘑菇之后手里面就有些闲钱了。后来这里有开始建蔬菜棚,你叔叔又建了一个蔬菜棚,之后日子就好了,家里还建了新房子。

之后我又来到了村里的王叔叔家里,王叔叔在乡政府工作有十几年了,我想他对我的这个调查应该很有帮助。到王叔叔家里后王叔叔很热情的叫我坐下,我边做边说:王叔叔,有个事麻烦你一下,我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农村农民增收状况的调查,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王叔叔点点头说:嗯,可以,没问题!于是我问道:王叔叔,近年来我们这里农村农民主要的增收有哪些啊?王叔叔说:现在大家收入途径很多,不像以前就知道个种地的,再加上这几年国家政策也好,大家挣钱的路子很多。现在基本上就是家里男的出去务工,女的照顾家,家里有老人的,两口子就出去了。不愿意出去的,有的人就搞大棚蔬菜,还有的搞养殖业,还有些人在城里做生意。你看这几年我们这里的工厂也越来越多,许多人还到附近的厂子里去工作,这样既能工作还能照顾家里,基本上就这些了。大家就业、赚钱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你看,大家收入多了把新房子也盖了,有的人把车也买了,生活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之后我又和王叔叔聊了一会关于家乡这几年的经济变化。临走的时候王叔叔还特意叮嘱我在学校里要好好读书。

通过我的调查和我在家乡所看到的这十几年的真真切切的变化,我总结出了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由以前的单一途径转变成了现如今的职业多样化、多途径的方式。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赚钱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现在政府还专门给没钱创业的农民贷无息贷款,对于养殖业、种植业还有专门的贷款和补贴。加上乡镇附近的工厂越来越多,农村农民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民也逐步迈入了更加幸福的小康社会。

篇2: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一、调查说明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近年来,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了解当前我市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状况,我组于近期在平顶山市选取了100户农村居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为人知,也受到了大部分农户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还需不断倾听农民的呼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二、调查方式

抽样问卷调查

三、调查目的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培养我们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更好地了解农村医疗服务问题。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全市100户384人,人均纯收入4611元,95%为非低保户,5%为低保户。

五、调查时间

2012年7月15日至2012年8月25日

六、调查内容及数据

低保户中有80%是因疾病损伤致贫,20%是因家中劳动力少致贫。

七、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73%的人选择距离家最近的卫生组织是村卫生室,10%的人选择是私人诊所,9%的人选择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的人选择是乡镇卫生院,1%的人选择市级以上医院;家到最近的卫生组织的距离60%的人选择不足1公里,39%的人选择在1-2公里,1%的人选择在2-5公里。

(二)99%的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被调查的100户中,只有1户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9%。

(三)66%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保大病或保住院为重点,33%的人认为门诊、住院都保,1%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

(四)19%的人对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71%的人基本满意,8%的人不满意,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报销医药费少,报销手续烦,定点医院收费高,定点医院看病手续烦,定点医院少,就医不方便,定点医院医疗水平低等。

(五)47%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所承担的比例基本合适,11%的人认为过高,10%的人认为过低,3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六)在现有合作医疗基础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医疗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

(七)如果有家庭成员患病,经常就诊的医疗单位44%是村卫生室,44%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是私人诊所,5%是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上述单位的主要原因:56%是离家近,13%是质量好,11%是定点医疗单位,8%是有熟人,7%是价格低,5%是其他原因。

(八)调查前半年,22%的农户没有家人患病,59%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农户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农户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后及时就诊,共花费医药费121743元,按照规定能报销或减免43509.4元,实际报销或减免20712.3元。没有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有病轻,自己治疗,经济困难,能拖则拖,医药费不能报销等。

(九)43%的人认为现在看病难,51%的人认为不难,6%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十)86%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贵,5%的人认为不贵,9%的选择说不清楚。认为贵的原因主要有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医疗机构乱收费,个人支付比例高等。

(十一)9%的农户因家人得病在2012年向医生送过红包。

八、总结

(一)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调查显示,实际报销或减免仅占全部医药费的17%,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因此,农民在缴纳费用后,往往全年得不到任何的医疗补偿,导致农民认为付出多,回报小,不划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身体健康、没有患过大病的农民不太愿意参加。

(二)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农民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目标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有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点医院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第一线的部位,它的服务好坏和收费高低至关农民切身利益。定点医院收费普遍较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能获得的补偿相比微不足道。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医生却要病人作各种检查,什么心电图、B超和各种化验,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能报销,有病往定点医院跑,路费、餐宿费、误工费再加上虚高收费等,化了许多冤枉钱,就算得到了一定补偿,仔细算算反而不划算。

(三)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调查显示,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乡镇卫生所、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四)村卫生室及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水平低。所调查的100户中,有51%的农户患病选择经常就诊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在这些医疗单位中,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医生的文化素质低,难以满足农民就医需要。在80年代以前从业的人员中,很多都是集体经济时期的赤脚医生,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五)医务人员的素质差。调查显示患大病的农户有超过50%的人给医生送过红包,部分定点医院的医生服务态度欠佳也是农民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九、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投入程度,充分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诚心。

(二)及时调整补偿标准,扩大报销范围。

(三)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四)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服务模式改革。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六)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切实降低农村药品价格。

(七)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

(八)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医疗补贴。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了强有力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

(九)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医疗补贴

(十)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十、感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对农民的关心,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所作出的一项有效的政策。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由于它的投保比例很高,其收费也较商业医疗保险便宜得多,再加上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补贴,使得每人只需交10元便能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以它具有的优势之一是:缴费便宜。是广大农村居民买得起,用得着的实用保险。它虽然从根本上对我们农村居民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给于我们了一定的帮助,也能为我们在医疗一些花费不是太多的疾病上提够相当一部分的补助。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重大疾病面前,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它虽然缴费低,报销比例较高,但这也决定了它的保险金额小。在面对重大疾病或需要大量金钱医治的疾病时,它便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在这时,昂贵的医疗费用还是让普通的农村家庭吃不消。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仅只能解决农村居民一部分的医疗保障,不能全面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

篇3:广西农民营销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2年7—8月,对广西农民营销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剔除问卷中户主提及在2011年种植或养殖时受过较大自然灾害的问卷,最终进入汇总统计分析的问卷有151份。样本具体情况见表1。

此次调查请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籍学生完成,每人问卷完成2份左右,调查对象以学生本人家庭或其亲友为主。由于调查任务不重,且访问对象为家长或亲友,所以调查质量较好。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农民2011年的纯收入、营销观念、营销方法等相关问题。

2 调查对象的收入状况

调查对象的收入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2011年总收入(种植、养殖纯收入)在1 000~19 900元,其中种植收入在1 000~17 900元,养殖收入在0~13 700元。将收入金额分段统计,表明广西农民的收入不高,年总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只有30%略强。

3 调查对象的营销情况

3.1 营销观念

对于农民营销观念的调查,问卷设置的问句是“您家去年是如何决定种植或养殖该品种的?”(多选题,半开放问句),对相应调查结果的汇总统计见表3。可以看出,“近几年一直种、养这种”最多,占72%;其次是认为“地理条件适合做这种”,占49%;然后是“村里人都种、养这种”,占43%。以上3种想法,除第2种有客观原因的成分,其他2种属于沿袭或跟风的想法,不算先进营销观念[1,2]。

注:样本总数151;打“*”的是比较先进的营销观念。

表3中打“*”的是比较先进的营销观念,对相应的户主数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有较先进营销观念的户主数仅占19%。

调查对象营销观念对其收入影响的分析见表5。可以看出,营销观念较先进的农民,总体上收入较高。由于较先进营销观念的样本较少,且有一个单元格期望频数小于5,所以使用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卡方检验对营销观念对总收入影响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营销观念对总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表6)。

3.2 销售方式或渠道

调查对象种、养产品的销售渠道或方式的汇总统计数据见表7(问句为多选题,半开放问句)。可以看出,订单式生产的比例较低。

注:样本总数151;打“*”的为订单式生产。

3.3 销售价格的确定

对调查对象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式的汇总统计见表8。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主要方式是“到集市后与买方讲价”,这种方式占总人数的66%。但这种营销方式所确定的价格具有随机性,收益的保障性比较低。

注:样本总数151。

3.4 是否宣传促销

对调查对象是否进行产品的宣传或促销的汇总统计见表9。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没有进行过产品的宣传促销。

3.5 是否参加合作社或协会等组织

对调查对象是否参加合作社或其他组织的汇总统计见表10。可以看出,有13户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社或协会等,占样本总数的9%。参加农村合作社或协会等的13户农户的收入均较高,都在1万元以上,具体见表11。

注:样本总数151。

3.6 村、乡、县政府是否有信息指导

对提及村、乡或县政府是否有信息指导的调查见表12。其中有信息指导的农户有23户,仅占样本总数的15%。对村、乡或县政府信息指导与总收入的关系见表13,其中有信息指导的农户中收入较高者的比例高于没有指导的农户;表14是其卡方检验的结果,检验结果为显著。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广西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多数农民的营销观念较为陈旧,营销方法不够先进。参加农业合作社或协会的农户和有村、乡或县政府信息指导的农户,收入相对较高,但这类农户占样本总数的比例较低[3,4]。这些都说明广西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户在经营和营销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敏.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2]谭用发.市场营销: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J].求是,2004(22):54-55.

[3]徐燕洁.更新营销观念,提高农民收入[J].现代商业,2009(24):51-52.

篇4: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生活方式

初次调查过程综述

一. 缘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則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本次调查选取苗族聚居地彭水县及其附近村民地区,查阅该村的相关资料,了解大致情况,然后选择了重点走访对象,最后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的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详查。并同时结合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有关情况,试图对我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作以分析思考,以发现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个别或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技术,从实际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以及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二. 主要调查内容

1.收入状况

农民的收入状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巨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已是当务之急。经调查得知该村平均每户有6口人,月收入大概3200元,其人均月收入在500左右,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几个部分:

(1) 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该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稻类、豆类、养殖业为主。平均每个家庭水稻种植面积1.5亩,豆类面积0.5亩左右。这部分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基本部分。

(2) 非农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农民进行的第二产业,有如:副食店,服装业,餐饮等。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较小

(3) 外出务工收入:这部分是该村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家庭就有一名外出务工人员,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

(4) 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投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该村经济发展情况在全县范围内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情况不理想,可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之5年前人均总收入增长了将近增长了20个百分点,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缓解了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压力。这些进步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制度,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取消农业税收等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我们还对农民素质方面做了以下几个调查:第一是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7年,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左右。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普遍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的经验,接触现代农业知识的不足14%。三是思想观念,该村农民的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许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四是农民对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左右的人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的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

这些现象或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所以要改变农村现状应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落实科教兴农战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同时还应该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政策保障,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样农民的收入状况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2.文化生活

从该县的政府网站上了解到了本县以创建市级文明县城为统揽,始终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该县更加重视提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引导乡镇、社区开展以唱民歌、跳坝坝舞、打腰鼓、舞龙狮、看电影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社区文化活动。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围绕服务农村发展,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角度出发,大力实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送电影送图书送故事送文艺送展览”五送活动,将文化送到田间、地头、广场、乡镇,大力推动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健身需求。

紧接着我们就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掀起一股赌博风。

(2)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许多农民仍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程度不高,只注重挣钱而忽视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

(4) 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民的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活动单一。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1) 加强硬件设施,修建一些文化场所,如:图书馆,健身场地,放映厅等。

(2) 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各级政府派人下乡为农民讲授知识以及国家政策

(3)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待遇,让农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的学到文化知识,不要让农民的孩子还是成为农民。

三.调查心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清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奋斗。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真抓实干、不懈奋斗,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篇5: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调查报告

一、调查说明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转变,医疗服务显得与整体社会发展不十分协调。为了了解当前我县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状况,我组于近期在某某乡、某某乡、某某乡选取了17个村300户农牧民及部分医务人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基本公共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为人知,也受到了大部分农户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使医疗改革制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还需不断倾听农民的呼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二、调查方式

抽样问卷调查、个别谈话。

三、调查目的

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一直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得并不尽人意。老百姓怨气多,医务人员压力大。为了解我县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情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改善医疗环境。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某某乡、某某乡、某某乡等3个乡的17个村300户农牧民及部分医务人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

五、调查时间

2013年9月12日至2012年9月17日

六、调查内容及数据

基层医务人员的思想状况及着奇装异服情况;县人民医院、维吾尔医医院、乡卫生院等公共场所有无做乃玛孜现象;基本公共卫生落实情况及群众的满意率。调查对象中95%为农牧民、5%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七、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医疗服务质量方面

1、医务人员紧缺。乡卫生院病人多,医务人员少,导致医疗服务质量差。农民节假日、休息时间看病困难。技术人员缺乏,导致乡卫生院内的检验设备不能投入使用,诊断病人必要的检查不能进行。有的村卫生室只有一个村医,一人就得承当医生、护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角色。村医有时候去乡卫生院开会、取药、接种疫苗,村卫生室需要关门。农牧民看病要到乡卫生院。有20%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的技术 水平低,疾病诊断不明确。

2、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由于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的学历较低,很多都是中专毕业,之后再去进修。但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又较少,导致医务人员的水平受限,缺乏相关的辅助检查。卫生院的接诊病人中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肠炎、慢支炎等病种。在调查中只有20%的患者到卫生院就诊的原因是觉得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以,80%的患者是觉得离家近,较方便,新农合报销的比例高。

3、卫生院用房不足,房屋紧缺。乡卫生院分为诊室、输液室、治疗室、药房、为数不多的病房,各科诊室也没有明确分开。病床少,冬季经常出现病床不够的现象。输液室人满为患,甚至有自备凳子的。有的村卫生室只有2间房。诊疗室、药房和输液室没有明确分开。病人多的时候 输液室坐不下。

4、医疗设备简陋,基本医疗设施不完善。可开展的检查项目有:心电图、血常规。有的乡卫生院仅能做心电图。村卫生室只能测量血压。

5、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有限。接诊的病人中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支炎、高血压等。除了处理一些简单的小外伤,清创缝合外,卫生院基本不开展手术。一般都是转到上级医院治疗。

6、药品匮乏。有30%的患者觉得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 品少,有的药在私人诊所可以买到,在卫生院、村卫生室却没有。因而导致很多患者更愿意到私人诊所看病。

(二)医患关系方面

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在调查中有70%的患者对县人民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护士的服务满意,20%的患者认为还可以,10%的患者对县人民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服务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觉得医务人员摆架子、不耐心、冷漠;卫生院的条件差。从这些方面可以反映出目前的医患关系任然较为紧张。

(三)新农合运行方面

1、参保人数多,基本普及新农合。据调查,99%的人参加了新农合。没有参加的人主要是外出打工的青年,因为觉得自己身体好,基本不生病,且因长期在外的,基本用不了新农合,认为没有必要花那份冤枉钱。大部分农牧民是觉得新农合政策确实好而自觉主动参加的。小部分人是因为村领导要求才参保的。

2、新农合报销药物的种类有限。由于可以报销的药品种类较少。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用药单

一、药物短缺等现象。由于某些有效、高效药品不在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且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缺乏相关药品,导致有的患者必须到大医院看病,来回的车费,检查费等成为农民的一大负担。且在大医院的报销比例较低,门槛费高。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 现象任然存在。

八、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目前的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较低,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政策支持不到位,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方面等导致许多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同时也有医务人员方面的问题,如医务人员没有主动扩充知识,安于现状。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临床类和医技类)加强医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②提高基层医疗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广纳合格的优秀人才,招聘到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③定向培养医学生④增加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或者委派上级医院的医技人员下乡传帮带⑤加大投资到基层医疗设施,完善基层医疗设施设备。

(二)医患关系方面: 医患关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方面有以下因素:技术水平;医务人员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医务人员的性格特征、交际能力、个人品质;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对事业和生活的满意度、自理能力;服务能力、医疗过失、纠纷与处理方式。病人方面的因素有:病人的道德价值观;病人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与自尊程度;病人的人格特征、个人品质与交际能力;病人的就医目的、就医方式、参与能力;病人的心理状态、患病体验与就医经 验。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医院诊疗设臵的合理性;医疗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医疗机构的服务程序、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的完善程度;收费的合理性。

处理和改善医患关系的原则和措施主要有:①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和医德修养②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③注意端庄稳重的仪表风范④改善管理⑤改革卫生保健体制,完善卫生立法,创建良好的诊疗环境

(三)新农合运行方面: 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①由于政府对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补偿范围等方面控制得较紧,使新农合基金使用率普遍不高,农民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极大的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②当地卫生服务能力薄弱,重大疾病不得不转省、市医院就医,导致医疗负担加重③部分医疗机构不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而县合管办对县级医院及县外医疗机构缺乏监管人员和手段,导致住院费用上涨较快,加重了参合人员的医疗负担④部分乡镇卫生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坚持出入院标准,分解收费,挂床治疗的现象较突出。

改善的措施主要有:①加强宣传,正确引导。让老百姓能够转变思想观念,消除顾虑,积极参保②改善基金征收办法,做好配套服务③理顺体制,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管④改善 基层卫生服务的质量,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九、结语

篇6: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吴 继 雨 等

2006年12月3日三农协会组织了赴湾里区招贤镇的调研,从当地农民生活现状,第三产业在当地发展的体现、农民对生活的渴求与对政府的看法等方面在当地农民中展开深入调查,调研分四个小组,我们小组上午和下午分别对王家村和陈家村进行了调研

王家村紧靠梅岭长春湖景区,按理说景区的开发王家村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可实际情况却让人大吃一惊。据了解当地田地很少,人均仅7分地,而且近年还被风景区占去了一些,本以为第三产业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风景区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这是我们走访了好几户得出的一致答案。那当地居民靠什么维持生计呢?原来在王家村附近有好几家工厂,当地村民在农闲时大多在工厂打临时工,还有些长期工在外打工,打工的收入在当地居民中要占很大比重。为什么风景区附近的居民不利用风景区发展第三产业而出去打工呢?当地除了几家饭馆以外没什么其他的依托风景区的产业。从农民自身来说,是缺乏那种商业意识。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还是得归咎于当地政府部门,当地有国家级风景区——长春湖风景区,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另外山上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以发展林业。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招揽游客、引导当地居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可大多数居民反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行同虚设,这就是当地政府部门的“缺位”了,没有行使公共服务职能。

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在全国开展已一年有余了,可当地还没开展,甚至连起码的宣传也没有,农民只知道中央出台了这项政策,他们也觉得这项政策能解决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在我们采访的百姓中有一位中年妇女脖子上长了个肿瘤,需要做手术,但高额的医药费是他们家难以承受的。当地流传着“有钱的就去治病,没钱的就等死”这一说法。

征用土地以及征用土地的补偿问题是农村的一个矛盾焦点。在陈家村,农民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土地就被当地政府部门征用了,事后给农民每亩地9000元的补偿,农民是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至于国家政策规定每亩到底补贴多少,谁也不知道,政府部门不做任何解释。政府征完地后也不管农民以后的生路据村民反映征用的田地大都为良田,但却被有关部门说成是荒地,之后得到的钱也不向外界公布。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法律上的不完善和体制上的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其一,农村土地所有权虚置。虽然我国宪法和土地法律都明确规定,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农村的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但实际上农民却没有行使权利的组织形式和程序。行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特别是行使出让土地权利的,往往是乡和村的干部。依赖土地为生和最珍惜土地的农民在出让土地问题上却没有发言权。其二,在我国,依照法律规定,国家是唯一的土地供应者。农村的土地要变为私有非农业用地,必须由国家将土地征用后再提供给土地使用者。农民不能以招标或者其他形式出让自己的土地所有权以及使用权,包括被大量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国家征用农村土地的补偿价格仅为被征用土地一年收入的6至10倍,最多只有3万元人民币。之所以把对农民的补偿规定得这么低,是出于国家利益优先的考虑,因为征用土地的本意是为国家公共利益而将农民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农民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征用农民土地多是用于建市场、办工厂,特别是开发房地产等商业用途。主管部门用几千、几万的价格征用农民土地后,又以几万、十几万的价格转让使用权,是农民最不满意的一种现象。征地“卖”地则成了政府部门最有利可图的事情。其三,对政府部门的官员没有一种有效的监督体制,为官者可以为所欲为鱼肉百姓,农民并不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甚至连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不能享有。以上的缺陷至少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第一,对于农民来说是很不公正的,实质上也是违法的。这种不公正的现象必然引起农民的不满,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引发很多纠纷,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其二,由于征地可牟取巨大的利润,使得有关部门产生了极

不正常的征地积极性。本来应该是保护和监督土地的执法机关反而成了征地的积极推动者。我想这也是“圈地运动”在中央三申五令之下依然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吧。其三,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在法律和体制上的不健全给有关部门提供“绝佳机会”,在对于征地所得资金的使用上,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腐败行为,当地居民反映有些干部以考察名义出去旅游一次就洛阳贫农感政府资金2—3万元。这些就是党培养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吗?人民的权利何以得到保障啊?

住房问题。一进入陈家村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真的让人吃惊啊,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当地竟然还有不少解放前的那种土房、木房,而且年久失修,这与大都市里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走了好几家都是几代人同住,还有两兄弟没分家的,人均住房面积很小。原先我们以为他们是由于贫穷建不起房,没想到是当地有关部门不给建房。农民要想建房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才可以。要是真能按程序审批倒也好,可问题是很少有批下来的。农民迫于无奈只得私自去建房,这时有关部门就来拆农民建的房,有的都快建好了也被拆了,和农民发生了冲突,甚至殴打群众,也许农民用“共产党养的土匪”来形容那些“执法”人员有些过分,但他们拆农民建的房拿不出任何根据,也不做任何解释。当地有几家建了新房子的,可是房主不愿意和我们交谈。我们从其他百姓的口中大致了解了他们建房的经历。白天吵架,晚上偷建,而且晚上建,泥工的工资是双倍的,这无疑就提高了建房的成本。这还不算,他们还要来拆,但村民锲而不舍,拆了再建。有的找人托关系,给有关部门塞钱,这样也不行就要被罚款,有户盖了三层楼房的盖一层罚款一万。“我们宁愿被罚款,也不愿去招认托关系,因为找人花钱是个无底洞”一村民无可奈何的说道,可见当地农民的无奈啊.当地村干部建房就易如反掌了。中央早就出台政策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可当地有关部门却百般阻挠百姓建房,天理何在啊?

最后再来说说当地的干群关系吧。当地选举村干部表面上是民主,实质上有

很多黑幕。候选人拉选票,选民投他一票一般能得到50元或100元钱。很多时候投票选举只是个形式,因为投票是一回事,具体当选情况又是另一回事,投票结果不公开,直接宣布当选人,农民根本不知道谁是合法的当选人。村干部上任以后不做实事、贪污腐化,在这个地方捞完钱又去别的地方,不关心群众,不为群众谋利益。当地流传“好办的事爱办不办,不好办的事压根不办”这一说法。上级政府部门拨款在村里修水泥路,按要求是修10厘米厚,可实际只修3厘米厚,搞豆腐渣工程,剩下的资金就不知去向了,还有很多专项基金都没有落到实处。当地闹猪瘟,农业局却没有对农民进行任何指导,当地政府部门也没有按照规定给农民一些补贴。压制民众意见,农民的意见反映不上去,去有关部门提意见,官员只是口头应承,最终不了了之.陈家村邻村有去北京告状的,可是花了很多钱也没告成。农民的权利受到侵犯也没有地方告状,也告不了状。一位老大爷意味深长的对我们说:“中央的政策最好了,确实是为咱老百姓谋利益啊,可是了下面就不行了啊,这些基层干部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啊,中央不知道我们农民的真实情况啊。孩子们啊,你们现在要做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将来要做咱老百姓的好官啊,为咱老百姓做好事啊。”

从湾里回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事怎么会发生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呢?党和政府应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监督体系,切实保障农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确保中央的政策能得到贯彻落实。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职能,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得民心者得天下”、农民是党的执政基础。

篇7: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此为对宣威市村民就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谢谢各位村民的配合。

1.你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B.18-35岁C.35-60岁D..60岁以上

2.您的职业是()

A.务农B.乡镇企事业单位C.政府机关D.个体E.农民工F.其他

3.您家一个月的总收入大概是多少()

A.500元以下B.500元-3000元C.3000元-5000元D..5000元以上

4.您收入的主要来源()

A.农产品收入B.养殖业C.家庭副业D.本地乡村企业收入E.外出打工F.自己的企业G.其他

5.您家一个月的总支出大概是多少()

A.500元以下B.500-1000元C.1500-2000元D.2000元以上

6.在您家每月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必需品B.供孩子读书C.赡养老人D.农业成本E.其他

7.您家的经济状况与过去的十年相比()

A.改善很多B.改善一点C.没有明显变化D.不如过去

8您认为您所在农村经济改善最多的地方在哪里()A.交通设施B.住房条件(包括用水、用电的方便程度)C.家用电器D.家用或农用交通工具 E.儿童教育

9.您认为宣威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成效的最主要表现有(多选题)()

A.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B.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C.减轻了农村税费负担D.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E.农村乡风文明得到明显提升 F.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得以发展10.您认为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A.改革开放的影响B.政府的大力扶持C.家族的个人奋斗D.向农村信用社进行贷款E.其他

11.政府政策使您受益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A.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生学杂费B.农机具补贴C.减免农业税D.医疗保险

12.您认为今后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方面()

A.扶持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大众就业B.补贴慰问贫困户 C.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依靠什么(多选题)()

A.靠政府项目资金扶持 B.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C.靠村民自身努力 D.村民和政府集体努力 E.靠招商引资 F.靠国家政策正确引导 G.不清楚

14新农村建设中您最关心的事()

A.收入增加、生活改善 B.民主管理C.村容整洁D.乡风文明

15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篇8:某山村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某山村3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293份,其中男性165人,女性128人;年龄18~83岁,平均44.59岁;工龄1~74a,平均27.73a。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3.17%,初中54.95%,高中及以上11.95%。婚姻状况:未婚21.16%,已婚71.67%,其他(离婚、丧偶)7.17%。调查对象智力正常,能理解问卷内容,自愿接受调查,近一个月内无重大精神创伤,工作生活稳定。采用全国常模为对照组。

1.2 方法

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评定过去1周以来的心理状况。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分别评定9个因子分,9个因子分分别表示驱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项目采用5级评分(没有—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5)。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对被调查者采取问卷的方式,在调查员的协助下完成调查表,调查表当场收回。测评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同时分别进行性别、年龄、工龄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10.0软件包中的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被调查农民与我国常模SCL-90各因子分比较

被调查农民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不同性别农民SCL-90各因子分比较

女性农民各因子分均高于男性,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方面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不同年龄组农民SCL-90各因子分比较

农民SCL-90各因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50岁组与≤30岁组比较,各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9岁组与≤30岁组比较,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方面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0岁组与31~49岁组比较,各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3。

2.4 不同工龄组农民SCL-90各因子分比较

农民SCL-90各因子分随着工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20a组与≤10a组比较,各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1~19a组与≤10a组比较,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方面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0a组与11~19a组比较,躯体化、焦虑、偏执方面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4。

注:与常模比较,*P<0.01。

注:与男性比较,*P<0.01。

注:与≤30岁组比较,*P<0.01或P<0.05;与31~49岁组比较,#P<0.01或P<0.05。

注:与≤10a组比较,*P<0.01或P<0.05;与11~19a组比较,#P<0.01或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农民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提示农民职业对农民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影响,山村农民存在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原因可能主要是山村农民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恶劣,体力劳动强度大,经济不宽裕,缺乏人际交往和心理卫生常识等,使山村农民缺乏安全感,产生孤独自卑心理,导致抑郁、焦虑、敌对等心量障碍[1]。

女性农民各因子分均高于男性,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方面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影响因素:(1)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关;(2)在山村,女性农民除要和男性农民一样上山坡下农田干农活外,在家里还要负担烧水、煮饭、喂猪、照顾老人、管教子女等繁重的家务劳动;(3)在山村,主要是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女性农民的社会地位明显低于男性农民。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压力会加剧女性抑郁、焦虑心理[2]。

农民SCL-90各因子分随着年龄、工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与曹煜红等[3]报道的铁路机车乘务员情况基本一致。提示山村农民的心理卫生状况与农民的年龄、工龄有关。

山村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高气温、高气湿、低气温、强热辐射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不良的人际关系,低下的社会地位,过重的工作量等,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因素则会影响农民的心理健康,因而开展促进山村农民心理健康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向农民传授心理卫生常识,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多关心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关注山村农民的切身利益,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4],尽量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放松,女性农民在经期应适当休息,尽量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等等,对保障山村农民的身心健康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雪歌,孙静意.某医院护工心理状况的调查.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26(2):94-95.

[2]杨玉珍,谭琳,李梨,等.广州市某旅游公司职工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中国职业医学,2006,33(2):140-141.

[3]曹煜红,高锴,张玉润.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30(1):37-38.

上一篇: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案下一篇:小汽车驾驶科目四模拟试题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