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体会

2024-05-05

初中生物教学体会(精选8篇)

篇1:初中生物教学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比起我以前刚来上课时候的稚嫩,我现在上课确实是成熟熟练了很多,虽然生物是副科这种想法在以前就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了,如何让学生也把这个学科当成正科认真来上呢?首先就要备好课,你的课备好了,内容充实又切合生活实际,自然就略胜一筹。然后就要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并不是说你的课备好了去上学生就会感兴趣,关键是你上课的方式。我性格比较开朗外向,在这里我主要是添加了一些肢体语言,还有一些生活实际例子,还有一些小笑话,有时候也会搞一些小活动缓解课堂气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不用再只是看那些枯燥的课本,兴趣自然会提起来,有了兴趣再让他们学习就轻松多了。

说到备课,自然要先明白教材的内容,然后开始研究学习目标、重难点。为了备好课,我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会上百度看很多的教案还有ppt,认真学习每节课的内容,然后再把重要的内容抄写下来,在这里面,我也会寻找一些练习,以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实生物是一项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它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关系到大自然的一切生物,还有探索人类身体的一些奥秘,学生自然也会更感兴趣。而且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既然学生感兴趣了,那我就要把他们这份兴趣发展成上课的热情。我的课堂也不是沉闷无趣,我会在上课的时候把一些内容讲得轻松有趣点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提问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是热情高涨。例如,学习《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的时候,本来内容是很枯燥难懂的,但是我就在课前先给大家猜了一个谜语: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学生猜出谜底之后,我就借着这个谜语来讲授心脏的有关知识: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啊?心脏的大小是多大啊?心脏的外形像什么?心脏是如何工作的,难道它在我们心中是永远不停的跳动的吗?通过这个谜语学生还没开始看课本就懂得了很多。最后上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后,我就用了一首口诀帮助学生巧记忆今天上课的内容:人的心脏在胸腔,形态恰似桃子状。里面共有四个腔,下为心室上为房。左右不通上下通,动脉连室静连房。房室之间有瓣膜,血液倒流可预防。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竟然都很喜欢这首口诀,而且竟连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到最后也能背出几句出来,所以那时候我很感动,觉得我是成功了。再例如,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节的时候,我讲完尿液是如何形成的之后,我就会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来当一下医生,给几个病人看看病,学生的热情就上来了,对于问题也是非常的感兴趣。

虽然课上得是比起以前进步,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后我会努力做到: 1、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点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坚持听课,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学习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不足,我还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早日达到教学目标

篇2:初中生物教学体会

那文云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把看似没有趣味的课程讲得生动,让学生爱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达到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乐在其中,就能够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教学多年,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做出了以下几点努力。

篇3:初中生物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通过运用多媒体以及相关的资料开展教学

生物学科从直观上来看, 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生物课堂上,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生物资料,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 学生的视野也会得到拓展。在利用多媒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 其重点之一就是生物的多样性所面对的威胁,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并探索新的知识, 可以从网上收集诸如扬子鳄、藏羚羊等很多稀有动植物的图片、与之有关的电影资料和小故事等, 呈现于学生的眼前。通过生动的画面,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新的知识。比如《丹顶鹤的故事》, 不仅可以感化学生, 更能使情感得到升华。这样既使学生间接地了解了教学的内容, 又使教学的目的得以实现, 而且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再者, 进行“生物的进化历程”讲解时, 由于化石的含义比较抽象, 也不好掌握其种类, 可以先从网上收集如三叶虫、牛等动物遗体化石的图片, 也可演示、播放恐龙蛋的化石、动物脚印的化石及其有关种类的视频。与此同时, 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 学生不仅可以概述化石的含义, 印象深刻, 而且课堂效果也将非常显著。

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且在自学前指导学生怎样自学, 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学的方法, 使学生能快速地走上自学的道路。在这期间, 对那些能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学生, 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 并促使他们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要及时指导易走弯路的那些学生, 但不要过多地讲解, 避免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可以采用板演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调查, 使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充分暴露出来, 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 旧知识也好, 新知识也罢, 都要给予分析, 然后进行总结整理。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 常用的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主要有小组讨论、自主摸索、参与评价、整理归纳等。其中在自主摸索中, 主要是学生的独立活动, 可以采用查资料、看书分析问题等的方式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且也要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比如, 在课前学习“细胞的癌变”时, 可以分成小组并从“致癌因素、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原因、癌细胞具有的特征、预防癌症的方法、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五个方面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自主摸索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使学生不仅能够将图形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和生物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 还能快速地对其做出推论。

三、充分运用教学器材及试验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能仅仅围绕书本开展, 而且还要在课堂上进行多次实验, 展示课本上繁杂的内容转变成具有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以及直观性等特点的实验。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以及思考生物问题的能力。例如, 讲解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生物进化论”知识时, 可采用生活中常见到动物在某种环境中的生存或死亡现象, 讲解达尔文所说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原理。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提问, 比如:1.原始大气层和现有大气层的成分具有明显特征的是没有 () ;2.最原始的生命分别形成了原始的藻类与单细胞动物等, 这主要是由于其 () 的不同的原因等等类似的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通过运用实验开展复习, 还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新的知识, 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只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物问题, 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除此之外, 必须设法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把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出发点, 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那些潜藏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 对其进行实验和分析, 从而使得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得到解决。这样, 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能力, 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生物课程是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其不仅具有很强的实验性,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体会

参考文献

[1]王叶萍.新课改下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析[J].文理导航 (上旬) .2010 (11) .78-79

[2]梁桂瑶、高峰.“项目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S1) .46-49

[3]张以宝.素质教育下英语教学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 (08) .56-58

篇4: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尝试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93-01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体的自然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魄力。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就如何开展生物实验教学问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提高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学校应根据实验条件,尽可能的开足、开好实验课。在实验中可让学生独立完成,既培养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比如,在实验课上可组织学生观察动植物、制作卡片,还可以教学生发豆芽、制作标本;请学生组织评比自己的“杰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部分生物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还在采用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时间加汗水的强大阵容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是却抑制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泯灭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失败的教育。

二、指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有必要的。从整体到局部是最常用的观察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到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三、课堂演示实验力求浅显易懂

在初中阶段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比较简单,可塑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可做相应的改变:1、验证式实验,先授课后实验。例如,讲授“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时,教师可先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食物中可能具有的某些成分。在学生思考、讨论并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演示实验来加以验证。实验中,学生们发现加热干燥的小麦种子在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挤压花生的一片子叶会在白纸上留下油渍,等等。通过这些现象,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同步式实验,边授课边实验。在“显微镜构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显微镜实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至下或分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对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其功能进行讲解。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3、探索式实验,先实验后讲授。例如,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在水中的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通过这些直观现象使学生极为容易地掌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再加以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四、科学处理好实验与讲授的关系

以探究式进行实验有先实验后讲授和边实验边讲授两种形式。采用哪种方式必须参照每个实验的具体情况和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程度确定。对于刚进校的初一学生和联系概念比较多的探究性实验,尽量边实验边讲授,因为初一新生到中学后要有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尚未形成,需要教师较多地指导。联系概念比较多的实验,在出现与课文相关的现象时,如能趁热打铁地将现象和本质形成理论,与书本上的内容相对应,既能将多个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直观生动,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在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

实验教学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以上几点仅是一些肤浅的认识与尝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乐学的过程中掌握实验知识。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以创新的思路,新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这一研究继续深化拓展。

篇5:初中生物教学体会浅谈

中 生 腾 冲教 物 教 学 体 会县 小 西 中 学丽 华 浅 初师:韩

浅 谈 初 中 生 物 教 学 体 会

关键词:

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课程资源

摘 要:

虽从事初中生物教学不多几年,但也经历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满堂灌教学,现在正积极地投身于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以及给广大师生带来的惊喜和收获。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下面就其中感受较深的几点谈谈个人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来由于种种的原因生物学科在初中各门课程中处于劣势,俗称“副科”,但是去年开始生物成绩计入中考成绩,一下子让老师们觉得束手无策。因此,要教好生物学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于每个生物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操作呢?在上生物课前,要让学生产生向往上课的情感,并且在学习课文知识前就体验到生物课的新鲜、独特,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要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不同的教学理念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在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进行的是被动式的学习,教学方法通常比较单一,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新课改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

(1)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进入新课堂前,用新颖别致的引言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进而引起他们的兴趣。

(2)步步设问,引流而上,体验思考的乐趣。通过设置疑问和设定目标可使学生产生新奇的情绪状态,诱发学习的需要并指向学习任务,引导他们进行探索,通过探究解决疑问使学生产生适度的兴趣,进行积极的认知和探索活动,获得新知识并进行创新。

(3)激发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欲,一定的表现欲往往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坚持完成某一项任务或工作。对一些性格比较外向,思维活跃,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可故意给他们创造时机表现自己。

(4)引入竞争,满足学生好胜心。学生对一些复杂结构的学习,容易厌倦,且很难完成记忆。在此类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引入竞争,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和记忆。对一些生理活动过程的记忆也采用此法。

三、合理运用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所需要的资源,就本学科而言,它包括教材、实验室及相应设备仪器、本学科的杂志等书籍、教具、校园及社区内的生物、动植物园、博物馆、网络和电视等。在备课、授课中我注意做到合理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充分挖掘教材;(2)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3)准确地使用课程资源;(4)广泛利用媒体资源,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四、改进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模式不同对被评价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同样评价模式也要改变,否则课改只能停留在表面。

五、认真及时地作好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进行检验并及时记录,便于课后修改。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就要通过举例来说明,所举的例子是否恰当而且不失科学性就显得很重要,这一点教师也要思考。教学活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备课时要准备一定的相关资料,辅助教学并应对学生的提问,备课资料准备的量和有效性同样要受到教学实践的检验,也是教师所要进行的必要的反思。

总之,反思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我国活动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代序)》全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委员吴惠青

2、《愉快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3、《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6: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1.关于定位

复习课每轮的目标有所不同,如果定位不准,就会不伦不类,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为一轮复习已经对知识进行了拉网式的全方位复习,较好的夯实了基础,二轮复习就不应该再是一轮复习的重复。二轮要着眼于知识间的综合、联系,突出重难点,关注易错点。

2.关于模式

复习课是有一定模式的,但不是千篇 一律的,考点扫描、知识梳理、典型例题,达标检测复习课上都有,但不同的轮次用起来就应该有所区别,班级学情不同,个人教学方式不同,模式用的也应该不同。不分时间段,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套模式,固然不会出大错,但也不会有特别的效果。

3.关于教学具体过程

首先,二轮已经没必要进行填空式的知识梳理了,就是一轮我也不用填空的方式梳理,第一,耗时太多,不课前预习,就上课做有的20多分钟填不完。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填空把好好的思维给零散了,不能系统的来回顾问题。二轮我还是比较偏向与直接用概念图,能自主构建自主构建,不能自主构建的辅助构建(已经构建上部分,学生自己构建部分,核心的、重点的要让生自己构建)。

考点扫描其实在一轮已经扫过一回,这里扫不扫都可,点击中考在这里其实也是个导向作用,把历年的本部分的考题出示一遍,就能把握住突出问题,重点内容一目了然,考法一目了然,相对于做,分析中考题的考点考法是不能忽视的。根据这些东西我们可以自己出变式的题目,去年、前年考过的不可能原封不动再拿来考,知识在发展、社会在发展,背景就不同,不如根据课标,根据分析出点变式题,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分析自己出题。

在经过对重难点突出问题的解决后,我们还是要通过练习看看学生到底掌握的怎么样,题目可以比较全面,但讲解一定不能再面面俱到,否则难点永远得不到解决,一轮复习已经解决了很多基础的问题,留下来的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一鼓作气把水烧开。那么我们就必须深入进去找到问题,我常用的方式是即时批改和学生自己展示问题。学生做的有快有慢,快的做完了,不能让他们干瞪眼,你改完了,他自己就会反思,就会和周围的快的交流,强强联手解决问题,改的差不多了,其他慢的也做的差不多了,再让小组交流,快的已经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往往错的很少),接下来慢的向快的汇报自己不会的,不要以为他们没老师讲的好,从学生的视角讲题,学生更容易会,最后各组汇报自己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在你改的过程中你已经知道了学生思维的障碍在哪,可以非常有针对性的精讲点拨,把遗留的难点问题解决掉。学生讨论的时候你的变式补偿题都可以出来了。

二、关于概念教学

关于概念教学,我想概念教学不仅仅是概念图的问题,更包括这个概念的生成,核心概念如何生成的?子概念是如何分出的,之间有何联系?日后如何强化?最终在整套教材体系的地位怎样?概念教学是以日常教学为基础的。概念图是概念教学的一个表象呈现形式,这个事要逐步训练。如果咱没训练过,看人家吆喝这个,到八年级了直接让学生做,是没有用的。在咱们的教材的练习中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概念图,不是让学生自己自主构建的,而是完善型的,利用这种让学生构建核心部分,包括描述,然后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也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图。我们要在具体教学中实践,你到底能把学生训练到哪个程度,学生能做到哪个程度,不能为了迎合而去表现。但毫无疑问的事概念教学时必须进行的,很多重要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不断的强化,只有穿成绳,练成网,才能牵一发动全身,成为经久难忘的自己的东西。

三、关于实验教学

在研讨会上我做了一个所谓实验教学的“报告”,一开始我就说过,之所以叫实验“报告”因为我和我身边的老师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做的多好,只是一个探索阶段,跟学生做实验写实验报告一样需要与大家交流,以便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我并没有把每个实验都进行多好的创新,大多数实验只要按教材要求去做就可以了,有难度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想想办法,我们的办法也不见得比别人好。可以说我们做的实在是一件本来就应该这么做,而且我们还没有做多好的工作。我震惊的是老师们为什么会这么震惊。

篇7:初中化学教学体会

初中化学是学生进入化学世界的开始,学生化学基础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化学是轻松还是繁重的重要前提。新课改要求创建“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要时短高质。那么,在“高效课堂”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轻松的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呢?我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课前:走进学生——带领学生做好进入课堂的准备

1、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老师

教师与所教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还体现在个人涵养上,诸如个性等。

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形象,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认真的研究学生,选哪种教学方法最好。

2、让学生喜欢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尤其是一些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另外,要讲解化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治、爆炸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课前教师要准备好上课所需的器材,想好用什么方法表达知识。

二、课中:认真上课,力求全面,注重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当前的教材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很多以谈话的方式出现,因为对每个话题的探索,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优点能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但对学生的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进行必要地培养。让学生掌握对于一个化学问题思考从哪里入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同一模式的题目,用一个例题就能解决。

在化学学习中,无论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化学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由表及里,由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思考。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化学有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习。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后,会很快解答出问题。如果学生仅靠死记硬背,很多的问题是答不出来的。

2、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原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课堂,尤其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在设计方案的环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将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比较,以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积极思考。

3、进行分层次教学

学生之间是存在各种差异的。但并不是说将学生分成几个等级,而是在教学中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能只重视优生,忽视差生的发展。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重视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切入的起点,在要求上有所区别。教学的低起点,有利于每个学生参与,有利于每个学生有所收获;而多层次,则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证明,开放性的问题最能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例如:如何生火?进而探究燃烧的条件?)。同一个问题的难易提出,能照顾每个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课后:即使反馈,在作业的舞台上互相交流

课后,包括了课后的巩固,课后习题的讲解,在这里着重讲述一下课后作业的批改。备课、作业、单元检测并称为教学常规的三大环节。要看到作业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作业批改中多存在以下问题:(1)反馈时间过长。(2)反馈面、信息量过小。(3)校正率太低。(4)作业形同虚设。作为化学作业的批改,我有以下几种批改方法:

(1)精批细改。

作业收齐后,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各8~10本,进行精批细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

面提高教学质量。

(2)自我批改。

作业做完后,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写出各种解法,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批改。

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任组长,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然后各组成员互相交换,进行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

(4)当堂当面批改。

为了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方法却因人而异。作业做的较好的,教师应给予表扬,指出其优点,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后进生不要讽刺挖苦,应该给予关心爱护,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其掌握正确的改正方法;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应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做耐心的工作,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

以上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教师可以交错选用,能够大大提高作业的评改效率。作业教学的合理利用,减少了学生的错误率,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夯实了学生的基础。

篇8:初中生物教学的六点体会

1. 深入研究教材

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 但是, 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 而不是教学的依赖。教师不仅要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 还要对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加以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 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 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 等等。在教学中, 我通常都是先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个专题, 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很多的活动, 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 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2. 向教材以外拓宽

现代教学论认为, 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 应当有开放的教学内容, 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限制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适当拓展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内容向教材以外拓展的方面主要有:

2.1 知识点的拓宽。

教师要根据教学上的一些知识点, 适当补充一些生物资料, 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说教参上的, 课外读物上的, 生物杂志上的, 等等。

2.2 最新生物科技的拓宽。

生物科技是新世纪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前沿科学。教师在日常的开放性教学中要不断适时引入充分体现本学科时代性的最新生物科学发展成就, 如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图谱, 克隆羊克隆牛等生物克隆技术, 转基因工程, 网上治病, 等等, 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向。

3.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但常常不好操作, 流于形式, 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 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 其他同学仍是被动, 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 不会倾听, 不会合作。在课堂活动前, 先明确分工, 然后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 然后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 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 不同的发现, 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 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 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不能袖手旁观, 要真正关注学生, 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教学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 如能创造逼真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 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 丰富了教学内容, 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 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 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 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激发求知欲望,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教学《环境保护》时,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现出一幅幅被破坏的人为环境灾害 (白色污染、赤潮、酸雨、长江洪水、荒漠化等) 的图片, 以及一段段真实的录像片断, 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环境危机就在眼前”,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 课堂气氛活跃了,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并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了探索和创新精神, 提高了教学效率。

5. 把微笑与幽默带进课堂

利用合适的办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适时的玩笑更可提神。对于可能出现的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现象, 开学第一课就严格要求。但偶尔有打盹、说话、私聊、精力不集中的现象, 此时走到开小差的同学跟前, 不经意地点醒, 或者突然停顿, 或者干脆停止1分钟讲课, 条件是一分钟后不再有走神的, 顺便也让刚才溜号的学生看看黑板上的板书, 待其理清思路后, 上课的效果就会好很多。同时设定小组答题竞赛, 看看哪一组最后优胜, 以此来刺激学生, 激励学生。同时我会精炼课堂语言, 穿插些与生物知识相关联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展示给学生, 如“大树底下好乘凉”、“笋有多大, 竹有多粗”、“树不怕空心, 就怕剥皮”、“山上多植树, 胜似修水库, 有雨它能吞, 无雨它能吐”, 这些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 气氛异常活跃, 课后学生还会反复思考。

6. 教学扎实严谨, 联系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中, 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具体教学中, 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 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 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 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 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上一篇:浅析现代食品营养与安全下一篇:园艺学论文 092徐雨军(0924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