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满意的一堂数学课

2024-05-04

最满意的一堂数学课(精选14篇)

篇1:最满意的一堂数学课

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德阳市旌阳区西街小学谢会英

从教二十三年,上了无数节语文课,但让我觉得印象最深和最满意的还是本期上《可贵的沉默》这一课,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上完这节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的魅力。在这一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如在交流“同学们为什么沉默时”,有同学举手想回答却又答不出来。可我并去没有指责他,也没有不理他,而是耐心地请其它同学跟他一起研究,一起讨论,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我通过音乐《感恩的心》和老师的动情叙述,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表达出思想感情,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三、在整堂课中尽量把学生带入文本中,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了一些填空,帮助学生。比如最后设计了“ 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

了()。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感受到()。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三个填空,让学生总体感受,从而回归课题《可贵的沉默》。

这节课中同学们感悟沉默,先让学生透过课文看清自己,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感悟的真正目的。课中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对父母的表现,不只是停留在为父母过生日这一件事上。同学们如果联系实际说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准备早饭,我们却总嫌饭菜不合口味;父母每天送我们上学,我们却从不说“谢谢”,还觉得是父母该做的„„等等这些生活小事。让同学们主动去体验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反省自己对父母的忽略,这样课堂中的沉默就有更深一层含义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爱,同时知道在生活中处处都要回报爱,付出爱。

篇2:最满意的一堂数学课

近日,我赴市实小观摩了“东台市第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的确受益匪浅。几位执教者真是匠心独运,各显神通,课上得非常精彩。当然各有千秋,但令我满意的一堂课是汪明筠老师上的《认识线段》。线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到这一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表象,但是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汪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预先的教学目的,教材处理得当,教学程序设计得相当合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思路清晰,循序渐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贯穿着这样的一条线进行的: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概括特点——判断线段——找线段——画线段——数线段——动手折线段——连线段。教学中,汪老师能做到合理分配时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她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

2、创设情境,操作体验。

新课标指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在进行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在本课教学时,汪老师首先出示一座小房子的简笔画课件,让学生在课伊始,就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拿出毛线,用手捏住两端将毛线拉直,体验毛线由弯变直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课所涉及到的线段的一个特征——直直的,有一定初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观察“画出的线段”与“拉直的毛线”,初步感知线段是(1)直直的,(2)有两个端点。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线段,说一说、摸一摸身边的线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到线段的特点,使他们发现原来线段就在我们自己身边,这种体验让他们学起知识来兴味盎然。

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创造线段,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验,初步掌握画线段的基本方法。再让学生“折一折”并“比一比”,使学生感受到线段是有长短的,“连一连”,让学生用直尺把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既练习了画线段,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给出三个或四个点,连接其中的每两点分别画一条线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有关多边形的内在联系等等的操作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又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

由于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因而对所学的东西印象深,受益终身。

3、培养兴趣,激起欲望。

本节课的最后,汪老师在对 “全课总结”这个环节上打破了通常的模式,她先问学生:“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新朋友?”(生曰:线段),“回到家中你会向家长介绍这位新朋友吗?”(生曰:会),接着,汪老师来了个角色转换,假如现在我就是你的妈妈或奶奶,你回到家怎样向我介绍线段?学生兴趣很浓,欲望很强,积极举手发言,开始了师生互动的场景。这样,既消化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节课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

六灶小学刘虎

篇3:最满意的一堂数学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信息技术(选修)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一节丰富多彩的因特网服务。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设置任务,学生根据既定任务探究、求知,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环境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而是引导、答疑,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采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师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试验性操作,尝试性学习等手段,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求知,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Web Quest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网络资源的利用,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架设了一道交流信息的桥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开放性。

针对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Wi n d o w s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以及网上浏览的技能,所以本节课笔者运用Web Qust网络探究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内容比较多,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不仅要学会申请电子邮箱,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以及电子邮箱的表示法,而且要学会熟练的收发电子邮件,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和快捷。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以及相关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会自主或借助帮助信息,协同大胆探索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相关技巧。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附件功能。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 所有机器都具备上网条件;保证学生都能打开Web Quest教学模板。

3. 教师机的广播系统完善,将用到的素材传到学生机上。

五、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课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课教学过程设置为7个环节:

1. 首页:创设情境,轻松引入

生:学生登录网页,欣赏电子贺卡—以端午节为主题,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进入本堂课。

师:提示电子贺卡是老师远方的朋友通过因特网寄来的,引导学生回答在网络环境下都有那些信息交流的方式?

生:学生回答都有QQ,MSN,E-mail等。

师:教师借以引出在以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粽子飘香的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你的亲朋好友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一份祝福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神奇的电子邮箱世界,体验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设计意图:以Flash贺卡轻松引入本节课,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环节优势:Web Quest教学模式的运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引言:展示理论,垫定基础

师:在体验收发电子邮件前,必须先了解有关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以便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实践的运用。

生:学生点击引言,自主阅读有关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

师:教师重点讲解电子邮箱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用户名,什么是主机域名。并提示学生在申请邮箱之前为自己设计一个好记又不重名的用户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开展以下任务奠定基础;弥补了课本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

此环节优势:Web Quest教学模式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避免了发学习题签带来的麻烦;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起到了很大的鼓励作用。

3. 任务:任务驱动,主动探索

师:了解了电子邮箱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动手来申请一个免费的邮箱吧!老师给你提供了几个免费申请邮箱的地址。提示在申请邮箱时遇到问题,可以单击“过程”参照。

生:点击任务,先浏览申请电子邮箱的注意事项,分小组完成。

【任务一】如果你还没有电子邮箱,就到以下网站上去申请一个免费的邮箱吧!(分小组完成,以免网络堵塞),申请成功的请到“讨论区”留下你的邮箱地址吧!

师:从“讨论区”中,老师看到了咱班同学都已顺利的申请成功。下面我们就动手来写信吧!

生: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登录自己的邮箱,给相邻小组的组长写一封信(1组与2组,3组与4组),小组组长的邮箱地址从“讨论区”中可以找到。5组的同学给老师写一封信(lianshufen_2008@126.com),主题输入机器号加姓名,以便统计小组得分。

师:各小组组长把收到信的件数告诉老师,并记录在“小组评价表”中,然后老师转播5组同学给老师发的信,并打开让学生欣赏,调动课堂学习气氛。鼓励各小组争先。

生:气氛活跃,团结合作的精神高涨。

师:同学们从电子邮箱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电子邮件不仅可以寄信,还可以邮寄许多其他的东西,比如音乐,照片等文件,那通过电子邮件怎样实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电子邮件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添加附件。

生:参照过程,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把桌面上“端午节的由来.doc”通过附件的功能发给你的好朋友或是同位(邮箱地址可以从“讨论区”中找到)收到信后下载并查看,了解相关历史。当然你也可以给老师发信(lianshufen_2008@126com),我期待着!

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了吧。老师也收到了部分同学的信,下面有哪个同学上来帮老师把这封信保存下来呢?

生:回答纪念-屈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

师:谢谢该学生帮老师顺利的保存下了这封信,那你帮老师打开来浏览一下吧。评价操作非常好。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顺利的收发邮件了,那同学们看一下自主探究,能不能自己给自己发邮件呀?

【自主探究】你能自己给自己发邮件吗(只有一个邮箱)?赶快动手试试吧!

任务三的“附件”功能和自主探究的内容,学生可能掌握起来有点难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老师指导部分学生上来演示给大家看,以少教多的方法达到让全体学生都能掌握的目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此环节优势:学生可以独立或小组协作的方式学习,找到解决任务的方法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学生可以享受到这种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参与探索,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也不再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学生研究讨论的组织者和学生研究的助理。

4. 过程:参照过程,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教师在Webquest网络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成功申请免费邮箱的整个操作步骤,以及圈点出收发电子邮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在自己申请电子邮箱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只要认真地加以参照和对比,肯定能从中找到答案并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办法。

此环节优势:对自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也能及时的为学生加以指导和帮助;小组成员也能自由自主的互相合作,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电子邮箱,交流注册心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5. 评价:加以评价,拓展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屏幕广播系统展示各小组完成任务情况,统计各小组收发信件数,在小组评价表上记录得分情况;利用Excel自编的测试题让学生进行自测,得出分值。请得满分的同学进行问题讲评,让每个学生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让学生考虑并确定现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此环节优势:鼓励各小组团结协作,勇于争先的精神;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6. 结论:巩固知识,总结经验

师生共同总结收发电子邮件的经验,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对电子邮箱的其他功能有所探究。

7. 讨论区:建立“讨论区”,共享信息

设计意图:由于时间限制,环境限制,同学们之间不可能都记下相互之间的电子邮箱地址,建立一个讨论区,让学生在此留言各自的邮箱地址,以便有选择性的、针对性的收发电子邮件。

此环节优势: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架设了一道交流信息的桥梁;讨论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教学相长,能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认识状况,使教师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学生在此也可以展开讨论,交流本节课的心得、体会,进行协作学习,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最后让学生齐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反思:Web Quest教学模式创意新颖,“讨论区”的留言本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架设了一道交流信息的桥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开放性。“过程”的提供给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开辟了大胆尝试的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从中找到答案并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办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3个任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根据既定任务小组协作探究、求知,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环境中。在“获取信息-整理归纳信息-应用信息”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教学环节设置精彩,课堂气氛活跃。

篇4:一堂自己满意的课

我们都无力改变这种状况。那天上课的内容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契机:乙醛的性质既重要又有难度,但其中的两个实验却是中学化学中最有趣味、最能产生记忆的内容,银镜反应和新制Cu(OH)2的反应。这两个反应的操作要求高,既包含了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又有试剂取用的顺序和数量要求。一般是教师演示,学生被动地观看。在备课时,我觉得可以在此做点文章。由学生在充分预习、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实验方案和步骤,让学生自己自学、实验,从而达成目标。另外实验本身的神奇现象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我定下了这节课的基调:真正体现学生主体。

上课开始时,我交待了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并告诉学生,由1—2名同学来做实验,达到实验效果后,镀上银镜的试管送给该生做纪念。这时,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认真。学生自发地分组讨论,将实验过程一步一步分解,然后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这两个方程式是有机化学中最复杂的,专业班的学生初学时也是很有难度的。十分钟后,好几个组的同学跃跃欲试,连一向较为腼腆的女生也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手。我决定由四位同学同时上台实验。在台上、台下紧张有序的联动中,实验有序进行着。在大家的帮助下四位同学虽然有点勉强但依然完成了方程式的书写。紧张的时刻到了,四支试管中有三支出现少许黑色物质,只有一支试管出现了光亮的银镜,这支试管恰好是女生实验的结果。当我将这支试管清洗干净后送到该生手上时,那个女生喜悦的样子让我感动。

篇5:自己最满意的一堂语文课

进入到了期末总复习阶段,每天的做题讲题我都嫌烦了,别说孩子们了。 有次上课讲练习册时,讲到成语题时,讲完了“以身试法”这个经常弄错的成语后,我又想到了“万人空巷”、“明日黄花”、“屡试不爽”、“豆蔻年华”等等一系列的常用错成语,有趣的是我先让孩子们猜猜这些成语的意思,他们猜的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捧腹不禁,居然把“明日黄花”说成年老色衰的妓女,之后我正确的意思和用法告诉了他们,整堂课虽然预先规定的教学任务未完成,但是孩子们却在笑声中掌握了许多成语,真让人欣慰。之后有学生反映说以后还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成语。

本节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

篇6:我最喜欢的一堂数学课[范文]

----吴正宪老师的《认识方程》

什邡市北京小学 魏 丽

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那是2012年11月6日,我参加了“北师大什邡附小举行小学数学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并有幸的聆听了国家督学、全国模范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吴正宪老师的《认识方程》一课及《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的讲座。

吴正宪老师为大家献上《认识方程》一课,整堂课中没有华丽的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几张图片;没有刻意的情境创设,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吴老师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自主和谐的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大胆自由地探究发言,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整堂课让听课教师回味无穷,感慨不已。

《认识方程》一课中,吴老师先让学生针对方程提问题,学生提的问题有“方程是怎么求出来的?方程有什么用?”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接下来吴老师出示自己用纸制作的简单的天平教具,告诉学生现在天平是平的,当左边放了300克的砝码时,会怎么样?吴老师边说边放砝码图片。学生用自己手臂的一高一低表示天平的不平衡。接着老师告诉学生如果右边放180克苹果会平衡吗?并随即把苹果的图片放在右边的天平上方。学生表示还不能平衡,还需要添加120克水果才能平衡,老师把120克的香蕉图片放在了天平上。接着,吴老师又让学生看着平衡的天平列个算式记录了下来。通过放进苹果,拿走苹果一连串的操作,引导学生用式子记录下来:180+□=300,180+x=300,180+x>300,180+x<300。其次,把以上式子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再次,以直观天枰建模,拿走直观天枰,帮助学生建造心中的天枰。吴老师创设情境图:一壶装有2000毫升的水往两个暖壶倒满水,再往一个200毫升的水杯倒满水,正好倒完。引导学生抓住“正好倒完”找出等量关系来表述这时心中的天枰,最后抽象天枰,用式子表示心中的天枰:2 x+200=2000,过程中实现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多完美的自然的过渡!吴老师认为,方程就是讲故事,让学生在身边寻找方程,把抽象方程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站在老师旁边就有方程,你能讲个故事吗?”多有趣的数学,学生兴趣怏然,这效果不就出来了吗。天枰是认识方程的最佳辅助学具,而直观天枰更能有效地解读方程。可见,自制教具,有效地开发教学资源能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课的最后,吴老师要求师生共同回头看,回顾反思,整理刚才的学习过程,把学习经历上升为经验。

课后,吴老师结合她的“认识方程”一课进行“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的讲座。讲座首先提出了以下问题:

能顺利辨认方程的样子就是认识方程了吗? 能流利地说出方程的定义就是理解方程思想了吗?

方程是个建模的过程,怎样帮学生建立好这个数学模型?深刻理解方程的意义?

那什么是方程呢?数学教科书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作为老师,让学生记住这句话,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但记住这句话就是认识方程了吗?在吴老师的“认识方程”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判断是不是方程,之前学生遇到数学书上常见的方程样子能准确快速地判断,但是遇到“20+□=100”时候,没有学生能很迅速地做出判断,这个时候课堂上就有了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什么不能很快做出判断呢?在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学生往往片面认为含有字母的等式才是方程。于是,找字母、找等号成了学生判断方程的标准。难道未知数等价于字母吗?

“核桃质量+20=50”,“20+□=100” „„这些就不是方程吗? 所以,作为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在教学方程时,她给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

1、准确把握内容定位,正确理解其价值。

2、有效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做好铺垫和孕伏。

3、方程思想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心地做好过渡。具体到教学《认识方程》一课时,她是这样分析的:(1)从直观的天平开始,变抽象为具体,变麻烦为简洁!借助天平帮助学生建立了方程的概念。实物天平比较精密,操作很麻烦,很花时间;改用课件天平,操作由老师随意调控,虽然操作方便,但学生没有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于是就自己制作了学生能参与活动的直观的天平——用纸板做的天平,两端的托盘之间的横杆中心用螺丝相接,然后借助直观教具的形象展示,把抽象的方程直观起来。(吴老师强调:纸制天平虽然粗糙,但它留下的是最逼近数学本质的东西,其它非数学本质的东西大可“大刀阔斧”)

(2)分类有方法,教学有技巧!

吴老师利用天平,把天平左边托盘放进180克香蕉和未知质量的苹果,天平右边托盘放进300克的砝码,通过放进苹果,拿走苹果一连串的操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用数学语言(式子)来记录:180+□=300,180+x=300,180+x>300,180+x<300„„接着,老师指导学生把以上式子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分类时,吴老师的一句话为学生的分类铺平了道路:

师:“刚才,这些式子都是用天平称出来,结果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学生:“两种,平和不平”。

师:“对,不管是向哪边倾斜,总之都是不平。那你们能够将以上这些式子按照这样来分分类吗?”

简单的几句话,就使得学生不能乱分类了,只能把式子分为相等和不相等的情况。不然,分类的方法就很多了:比如含字母的和不含字母的,带方框的和不带方框的„„,如果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课堂无法控制。然后又马上把不等式的情况屏蔽掉,把问题聚焦在等式中,突显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3)直观的天平没了,你心中的天平在哪?

吴老师利用水壶中的水倒入暖瓶中的过程,借用学生的肢体,形象地感受到天平没了却是存在的,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肢体语言到自己的语言,再到数学语言来描述方程,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方程概念,而不是肤浅的 “含有字母的,有等于号的式子就是方程” 字面上的理解。

(4)方程就是讲故事

吴老师通过让学生讲故事,创设了一个个丰富的学习情境,巧妙地把方程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方程。

在其环节,学生根据同一个情境列出了以下三个方程: X-145=35 X-35=145 145+35=X(这是不是方程?教学时,我也是有点迷惑,听了吴老师的诠释,豁然明白)吴老师是这样诠释的:它虽然是方程,可它仍然是我们儿时的想法,不是今天的思维方法,如果方程的未知数单独放到等式的一边,如果事情复杂了,会使问题陷入困境的,如果你把未知数当成已知量进行思考,这种方式对你今后有很大的帮助。

这也显现出真正建立方程思想是需要一个漫长的体验、理解、感悟的过程。

(5)引导学生“回头看”,回归数学本质。

吴老师指引我们要学会与教材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对话、与课堂对话,才能深刻思考,真正把握数学本质。

篇7:最满意的一堂数学课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是我们班的一堂班会课,这节课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那节课班主任宣布了我们班的班干部和大队干部。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班主任刘老师先宣布了大队干部的名单,然后宣布中队干部,我竞选的而是生活委员和卫生委员,老师宣布的是生活委员,我没有被选上,我很伤心,可是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卫生委员是王爱迪,点到自己的名字,我很高兴,可是有的同学说我已经是英语课代表了,就不可以当卫生委员了,刘老师说:“能者多劳也不是坏事嘛。”另外,大部分同学还是要求选我,刘老师说:“那就让王爱迪当卫生委员吧。”我很高兴我能当卫生委员了。

我当卫生委员很荣幸也很高兴,因为去年我是班级的宣传为云,我觉得同学们很信任我,我很高兴。我这学期一定会好好当我的卫生委员的。

篇8:最满意的一堂数学课

1. 实践活动思路

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论证———开拓”的学习过程, 体验猜想带来的激情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实际应用问题, 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实践活动特征

教学素材取于实际生活, 活动过程体现“观察———猜想———论证———开拓”的学习过程.该实践活动课适合初、高中任何年级学生.

3. 实践活动目标

3.1 结合生活常识认识最值概念, 并能加以说明.

3.2 经历“观察———猜想———论证”的学习过程, 对问题采撷直观认识, 并予以猜想进而论证.

3.3 体验数学猜想带来的激情, 体验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论证的成功喜悦.

4. 实践活动内容

4.1 生活常识中的最值问题.

教师通过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验问题说明的思维方式.

提问1:本班哪名同学个子最高呀?

提问2:为什么这名同学是本班个子最高的?

4.2 工作流程线上放置机器人问题

教师呈现机器人问题, 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 学生观察问题, 自由讨论, 进而大胆猜想, 并试着去论证.

实例工作流程线上均匀放置5个机器人, 即AB=BC=CD=DE, 如图1所示, 假设每个机器人行走速度均匀速且相同, 则一只工具箱应该放在何处, 才能使每个机器人取工具所花费的时间和最少? (假设每个机器人只取一次工具, 且忽略机器人和工具箱的大小)

提问1:请同学们猜测, 工具箱应放在何处最佳呢?

提问2:为什么?如何论证?

探索问题1若将5个机器人随意地放置在流水线上, 则工具箱放在何处最佳呢?如图2

探索问题2若增加同样的1个机器人, 即将6个机器人随意地放置在流水线上, 如图3, 又该如何呢?

探索问题3能否推广以上结论呢?即当流水线上有n个机器人, 工具箱该如何放置最合适?

在以上探索过程中,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思考, 不断开拓, 产生一个又一个的课堂兴奋点, 形成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学习需求,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分享学习体会:

(1) 在探讨过程中运用了渗透到每一个问题的最值思想, 要论证工具箱放在某处最佳 (即每个机器人取工具的时间和最少) , 只需论证工具箱放在该处取工具用的时间和少于放在其他任何位置.

(2) 探讨问题运用了归纳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从而使探讨的结论更具有实用价值, 应用更广泛.

(3) 取得最值的途径不一定是唯一的.

5. 实践活动收获

5.1 通过观察, 进而大胆猜想, 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猜想的正确与否, 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5.2 结合实际问题构造数学模型, 通过数学方法得以解决, 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使方法实际化.

5.3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一种思想:在众多方案中要说明方案A是最佳的, 只需说明方案A胜于其他任何一种方案.

4.5最佳方案不唯一.

6. 实践活动延续

6.1 探讨放置机器人问题中的“探索问题3”.

6.2 探讨工业园区内建造供应站问题中的“探索问题1”:点P位置与三角形内角是否有关?并说明原因.

6.3 将工业园区内建造供应站问题中的“探索问题3”的研究成果写成数学论文.

7. 实践活动感悟

7.1 让数学贴近实际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 脱离生活的数学学习是枯燥的, 乏味的.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 把应用能力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突破口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

7.2 让学生走进数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主体有目的的活动和认识来主动建构的, 要尊重学生, 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的氛围,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 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鼓励学生不断开拓、实践, 释放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动力和创新能力.

7.3 让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释放光彩.

一个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也能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供平台.在活动过程中, 容忍学生所犯的错误,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畅所欲言, 让学生真切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宋乃庆主编.数学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斌艳主编.数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顾泠沅.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数学通报.2001.

篇9:我满意的一堂作文指导课

师:这一次作文,我们要学写议论文了。(板书:议论文)

生:啊?好!(学生有点惊讶,表情各异)

师:我们进初中后,学过议论文的课文吗?

生:还没呢!

生:学过!

生:才学的《两小儿辩日》,不是吗?

生:那是篇古文呀!

生:列子的这篇文章,从语体上说是古文,从体裁上说是议论文。文中有人物,有语言,有观点,有理由。

师:能从两个角度来解说,对,说得很好。(板书:观点、理由)我们所说的“观点”,就是——

生:作者的见解。

生:应该是持这种见解的人的立场或态度。

师:后一种说法更为准确、全面,是吗?(学生经过思考后,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观点”,在议论文中叫“论点”,就是见解、态度、立场。统率全文的观点叫“中心论点”,就某一部分或某一段来说叫“分论点”。“理由”呢,在议论文中叫“论据”。(在“观点、理由”下板书“论点、论据”)。

师:你能说说在《两小儿辩日》中的论点和论据吗?

生:一个小孩的论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另一个小孩的论点是“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

生: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我们远的那个小朋友,他的论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生:还有一个小朋友的论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师: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一个小孩从对太阳外形的观察中得出“晨大近中小远”,另一个从感受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量得出“初凉远中热近”。论据证明了论点,这个过程叫“论证”(板书“论证”),这里采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说得蛮有道理。(板书:在“论证”后加上“方法”,在其下添上“摆事实”)

师: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中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板书:讲道理)。还有引用数据、名人名言、正反对比等,这些论证方法,以后我们在学习议论文时再讲。以上我们提到的论点,论据,论证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同学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就要围绕这三要素展开。请问,课文中孔子有观点吗?

生:他先“问其故”,后“不能决”,没有“论点”也没有“论据”,我认为他没有观点。

生:他的“问其故”,表现了他的虚心探求:他的“不能决”是实事求是态度的表现。作为一个当时的大学问家,在小孩子面前没有摆资格瞎蒙骗,这种观点、这种态度是难能可贵的,我认为,孔子的“问而不决”就是他的观点。(掌声)

师:说得很好,可见你对课文的理解是透彻的,我完全赞同您的说法。那么,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有他的观点吗?

(经讨论后)

生:作者的观点应该是教育我们通过“辩”才可以明理。

生:作者的观点就是通过两小儿的辩日,表现了他们有根有据的求实精神(尽管是片面的),更表现了孔子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列子是实话实说,文风很好。(鼓掌)

师:好的,同学们讲得很好。在列子看来“两小儿有根有据的辩论,大学问家不乱判断”就是他的论点;在孔子看来,“不能判决谁是谁非”就是孔子的论点;两小儿的论点刚才已经说了。就全文来说,作者的论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写文章的时候需要把握好有关的论点、论据,还要注意论证的方法。今天我们围绕“学习”这个话题来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说得辩证些,即使说偏了,也要能自圆其说。我们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提高认识,行吗?你准备起怎样的作文题?

生:谈学习。

生:题目太老了,又板着脸,太严肃了。

生:学习中的甜酸苦辣。

生:味道是那样,但要正儿八经讲那些方面,太多了,我吃不消。

生:学习中的苦与乐

生:读书的滋味

生:这个题目蛮好,但没有明确这个滋味的味道。我把它改成“读书滋味长”,含蓄些,你光说甜或苦,可以;你说苦与甜的辩证关系,更好。

生:好!(众:鼓掌)

师:(笑)那么这次作文题就这么定了。(板书作文题《读书滋味长》)大家思考一下,你的论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讨论一下吧。

生:读书是件苦差事,很艰苦。

生:苦尽甘来。古时候就有“读读读,书中自有红烧肉,书中自有黄金屋,……”

生:古人勤奋读书的例子很多,有的词语我非常喜欢。像孔子的“韦编三绝”,祖逖的“闻鸡起舞”,李白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

师:这些都是史实,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好吗?

生:应该有新意。古人的、名人的、尤其是伟人的就更好。

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有通过读书,获取知识,提高素质,才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

师:说得很对。这样吧,先明确你文章中的论点:然后找出一定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有道理有事实,文笔活泼些。要写400-500字有困难吗?

生:(众)没问题。

对这堂作文指导课我感到比较满意。主要是我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对《两小儿辩日》课文写作知识的回忆总结,引出议论文的三个要素;由写作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拟出本次作文的命题和要求;最后一句话也是教学要求,显现教师的指导督促。所有这些,都比较好地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一要求。另外,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氛围也令我比较满意。

过去,我依据《课程标准》“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采用“放鸭子”的方式,对学生的指导寥寥,让学生自己去摸索作文的门径,总觉得学生水平难以提高。这次我依据新修改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指导”上下了些功夫,强化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引导作用,学习课文里的写作方法,这样的知识迁移,让学生模仿着写,扶学生上马,既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又明确了写文章所需要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

篇10: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去王老师家去补作文,每学一次作文,我都学到了许多知识。

我今天来得太晚了,他们都已经写了一些了,王老师今天出的题目是,“()里填上合适的的动词”。张一题是()一圈,我想了一会儿,王老师就说:"这只用填上量词,不能重复.我立刻知道了答案(转)一圈,接着,其它的题目我全都会的,我高兴极了,后来,我又想到(转)一圈,也可以(画)一圈,(跑)一圈也行吧?王老师还表扬了我善于动脑筋呢?这些题目没有唯一答案。

接着,王老师又出了几道数学题,是什么,1()+1()=1(),这些题目难倒了我,这些题目大部分是王老师教我的,我数学不太好,语文却还好,最难的一题也是王老师教我的。那就是的1(群人)+1(群人)=1(群人),我明白了数字带上单位才有意义,才更具体真实。

王老师就是这么怪,每次上课会教一些语文,也会教一些数学,我喜欢上王老师的课,他的课讲的知识实用又有趣。

指导修改稿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就去王老师家补习作文。每学一次作文,我都学到了许多知识。

今天,我来得太晚了,其他同学都已经写了一些题目了。王老师今天出的题目是,“在()里填上合适的的动词。”其中第一题是()一圈,我想了一会儿,准备做了。王老师又说:“这括号里只填上量词,不能重复。”我得到了启示,立刻知道了答案(转)一圈。不久,其它的题目我全都会的,我高兴极了。后来,我又想到(转)一圈,也可以(画)一圈,(跑)一圈也行吧?王老师听我说了,还表扬了我善于动脑筋呢!原来这些题目根本就没有唯一答案。

接着,王老师又出了几道数学题,如:1()+1()=1(),这些题目可难倒了我,这些题目大部分是王老师教我的,我数学不太理想,语文却还好。最难的一题也是王老师教我的,那就是1(群人)+1(群人)=1(群人)或者是1(斤)+1(斤)=1(公斤),从这些题中,我明白了数字只有带上单位才有意义,才更具体真实。

嘿!王老师就是这么怪,每次上课会教一些语文,也会教一些数学知识,我喜欢听王老师上课,他的课所讲的知识实用又有趣。

作者:上饶县一小三年级 赵锦钰

篇11:最难忘的一堂课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快到期末了,我们又要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了,在这新的半年来又有不少新的难忘的事物存入了我的脑中。就比如说这最难忘的一节课吧!

最令我难忘的一节课尽然是我不太喜欢的美术课,在班中众人皆知,我的美术永远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老师永远都在好作品与坏作品之间徘徊,永远也不来理睬我们这些“普通人”。升到初中后情况还是没有改变,但作品主要以素描为主,但我还是不太擅长。但最令我难忘的一节课还是这美术课。

那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我们盼望这天很久了。就在今天,就在这节课,就在现在我们要到校园中去写生,像我们这些小猴子最喜欢这样的课堂,不忧不虑,自由自在的。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些写生的一些要素,就放我们下楼了,我们大家一拥而上,门显得有些狭小,马可凭借他那灵活的身体率先跑到了,大口地呼吸这室外的空气,心中的喜悦也在也按捺不住,不禁的大声歌唱起来,唱的是我的祖国,可这必竟是在校园呐!其他班的学生把目光从课堂转到了户外,他们的.思路跟着我们一起来到了户外,直到被美术老师无情的打断了,我们乖乖的找地方坐了下来开始写生了,但还是有几只小猴子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在校园中吵闹,顽皮大王何羽鑫当然也在这其中了,也不知他们从哪里找来了一根树枝,玩起了标枪,当然怎么也扔不远,特别是何羽鑫他不仅没扔远,还扔在了身后,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直到下课这件事还是班中的笑话呢?有些人还把他们玩耍的画面画了下来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篇12:最难忘的一堂课范文

我最难忘的一堂课就是我在小学六年级的一堂课外课。那天,张老师以那充满爱意的笑容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张老师和我们说,今天我们上一堂课外课,张老师叫我们每人个都拿一根绑着小球的绳子放进一个玻璃瓶里面!

老师说所有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五个人,看哪个小组能最快的把绑着球的线拿出来,这时我们都准备好要把线拉出来,张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都一起把线拉出来,这时,线卡住了,我们都把不出来。张老师大声笑了笑,说:你们都怎么都卡在瓶口了?我们低头看了看!原来是我们同时把线拉出来!球卡住了!老师说!我来,老师小声和我们说:等等我先拉!你们再拉,我就一个个的拉,老师拉完了,我就拉,一个接一个的拉,很快的都把线拉出来了,老师说这是要团结。

这就是老师说的团结的力量,你们没有团结的精神,就像这球一样的卡住了。要是像我们一样团结,就能很快的把球拉出来了!

这就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篇13:一堂数学课的启示

一、课堂教学实录

1. 创设情境, 抛砖引玉

2. 自主探究, 暴露思维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拨”,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进入正确的解题方向, 下面是对部分教学过程的描述:

3. 辨析错误, 正本清源

师:很好!“点差法”用得恰到好处。你对这个结论有信心吗?如何使你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问题提出后,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起来了。突然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彭某提出了异议。

彭某:老师, 我觉得所求直线和双曲线没有交点。大家向彭某投去怀疑的目光, 有人嘀咕, 怎么会呢?明明求出来了, 怎么会不合题意呢?

彭某:我虽然没有计算, 但通过画图。师 (故意不点破, 故作惊讶) :彭某画图不准确吗?让我们想想看, 除了画图之外, 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判断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呢?孙某:可用判别式Δ来判断。1当k=2时, Δ=-8<0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

师 (趁热打铁) :孙某用代数的方法验证了所求的直线l确实和双曲线没有交点, 那我们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在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相关的问题时, 要注意运用Δ对所求结果进行检验。我的教学计划就是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用Δ对所求结果进行检验, 至此达到了教学的预设要求。但万万没有想到, 突然项某举手提问。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告诫我, “课堂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我毅然停下来让项某讲。

4. 深入研究, 合作交流

项某:我还是不明白, 求出的这条直线y=2x-1与原双曲线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它不符合题意, 却又求出来了?此刻的我面临的是继续研究下去?还是说一句“下课后我们再研究吧!请坐下!”那这抹去的不光是后来一连串的精彩, 它抹去的将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是科学精神的绽放.我在犹豫中选择了前者.

师:好!学数学就需要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让我们一起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所以这里前者是后者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讨论到这里, 大家都带着一份满足, 一份成就感,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二、课后启示

1. 课堂动态生成, 处处存在变化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往往在备课时只“备学生”, 这时的“备学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 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千变万化的, 他们的真实水平也无法准确估计.就这一堂课而言, 我根本没有想到有学生会提出将其结论概括和推广为更一般、更深入的结论.但当节外生枝情况出现时, 如何去把握它, 确实又是不小的一门学问.这也是这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

2. 提供空间放飞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 课堂沉闷乏味。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倡导“五还”, 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还学生“空间, 只有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 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使他们的思维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驰骋, 也才能产生多种“节外生枝”, 促成其“生成”。如果我由于怕耽误时间或者怕学生“出乱”, 在学生举手的时候不去叫他, 而为了顺应自己的教学设计, 完成即定教案, 那么这种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将泯灭在萌芽时期。

实践证明,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点, 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才能使数学课堂更有效。而本节课中学生的“同一法”却是从变化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完全超出了笔者的“预设”, 课堂因此而变得更精彩。笔者深深地感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听到孩子们心声的课堂。因为只有融入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爱, 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篇14:哈佛最红教授的一堂课

百年以上历史的哈佛大学圣德剧院(Sander Theater)里,各种肤色面孔的年轻学生们鱼贯入场,拿出笔记本电脑摆在腿上,陆续坐满环绕着舞台的半圆形观众席。

舞台上开始随着音乐投影介绍稍后会在观众席各角落协助递送麦克风的几位助理,在愉悦的流行乐声稍歇时,桑德尔用小跑步跨到舞台前方,在如雷的掌声中开始讲授这个学期的第三堂“正义”课。

“我们的教授们都用各种忌妒羡慕的语调,形容他是哈佛的摇滚明星。”在哈佛法学院就读的4个中国女学生说,她们在大陆时就通过朋友疯狂转寄的YouTube影片观看桑德尔上课录像,如今来到哈佛,自然要在现场一睹丰采。

59岁的桑德尔是英国牛津大学政治哲学博士,27岁起在哈佛大学开设“正义”课,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争议来导引学生认识西方重要的哲学理论,30年来早已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每年有多达400甚至逾千名学生选修;2009年哈佛大学将一整学期的正义课程录像放上网络,让世人共同分享这场哲学与生活的精神洗礼,也让桑德尔红到海外,在全球各地也拥有不少粉丝。

桑德尔最厉害的是,在庞大的课堂中他仍然能引导学生交互诘问,用生动的例子吸引全场注意。甚至,今年6月他到韩国延世大学演讲,在露天广场上与多达1.4万多名观众对话、探讨市场的道德限度,热烈互动的程度让人不可想象。

现在这堂正义课,主题是边沁、弥尔等哲学家提出的功利主义,强调快乐等价值是可以做出成本效益分析的。桑德尔使用三段影片来引导学生探讨快乐是否真的可以分出高下。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哈姆雷特》电影片段、摔跤比赛、卡通辛普森家庭揶揄哈姆雷特的片段。在全场参与表决的欢笑声后,桑德尔从台下积极举手的多位同学中陆续点名,让他们陈述意见并反问,或引导这位学生与另一位不同意见者对话。

这堂课中与桑德尔互动最多的政府系三年级学生艾伦(Aaron Watanabe),在下课后接受记者访问,他说自己最喜欢每堂课后半段的对话时间,能够听到许多人对事情对错的不同看法,即使当下觉得自己的回答不理想,但经过桑德尔追问、被迫回答的脑力激荡,也会让自己的思考更清楚。

如何贯彻到家庭教育

这正是桑德尔能够引导读者、观众、学生进行思考的魅力所在。在课后,桑德尔与记者一同在哈佛校园散步,谈到他如何训练两个儿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他的儿子亚当和艾伦目前都在读研究所,一个刚在英国牛津大学完成政治哲学博士课程,跟老爸走上同样道路,另一个则念生物人类学,研究猩猩等灵长类。

“我们是相处很密切的家庭,我和太太总是鼓励小孩成为独立思考者,方法之一是在晚餐时引导他们讨论关于新闻、政治等重要议题,所以他们从大约五六岁开始就养成参与对话、发表意见的习惯。当他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一同到全球旅行,包括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旅行中全家人也经常会讨论各种关于哲学、科学、价值的问题。”桑德尔说。

上一篇:空间说说文字心情下一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