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活动”总结

2024-04-29

“影子活动”总结(通用11篇)

篇1:“影子活动”总结

公开课 观课 议课 ——教师成长的捷径 “影子培训”心得体会

无知者无畏,不学习,不比较,永远不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多大。在本次“影子培训”活动中,通过自己讲授公开课、观摩其他优秀学员的美术课,一起讨论评价课堂观后感,我又学习到很多教师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整个活动过程对我的启发,对我的鼓舞是我教师生涯中一次难忘、难得的经历和体会。

如果有人问我:怎样能让自己很快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会毫不犹豫的说,自己参加讲公开课、听优秀教师的课,评价讨论观后感。参加这样的活动首先可以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在和别人比对的同时,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议课,好的建议可以帮你改正不足之处。

面对一节公开课,你首先要做精心的准备: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具准备等等,这些准备的过程让你更加熟悉备课的流程,而且备课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他人好的教学设计,学习课堂如何组织和实施,可以让你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只有自己亲自实践,才知道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是否有效,在课后通过自己反思和他人建议,能让你快而准的找出这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下次教学中相信一定会有所长进。在“影子活动”中,我讲授五年级美术《唱起来跳起来》,为了让学生体会漏印版画的乐趣,学习漏印版画的技巧,课前帮学生准备了很多学习用具,自以为准备的很充分,但是课堂的教学效果很不够理想,通过反思和同伴建议,很快明白了本课教学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抓住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对人物舞蹈动态的描绘,原考虑到示范绘画人物舞蹈动态会耽误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但是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看,原来的考虑是不对的,五年级学生对人物动态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但是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他们总想把一个形象画的尽善尽美,但是表现能力又不够强,所以绘画时迟迟不敢大胆落笔,绘画时不够肯定、反复修改,所以漏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大部分使用在人物舞蹈形象的绘画上,岂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我能示范人物舞蹈的动态图应该怎样画的步骤,相信学生在绘画时一定能自信大胆落笔,提高绘画的效率。吃一蛰长一智,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不会犯同样错误。这就是公开课的价值所在,无论成败,留给自己的永远是经验和教训。

听课是也是绝佳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在“影子”培训这样的活动中,参与讲课的教师都是来自各地优秀的青年教师,学习他们的课,是快捷有效的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我聆听了华清小学孙引娟老师的《画人像》,培训学员杨杰的《中国龙》和张同辉的《茂密的花》,孙老师的课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中学生既掌握了画人像的理论知识,又参与了画人像的创作过程,是一节优秀的“造型.表现”课,给听者很多的启发。杨杰的《中国龙》教学设计合理巧妙,课堂组织严密、富有逻辑性,教学实施过程活泼而又紧凑,引人入胜,使学生既了解了龙行的特点、龙的发展历程,又能很好地将龙的精神贯穿在其中,并且还让学生参与了画龙的过程,整节课思路严密、干净利落,还充满趣味性,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茂密的花》也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教师在设计中能充分从学生角度出发,正确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运用简练精确的语言、配合精彩得当的多媒体课件,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在听课活动结束后,我意犹未尽,非常希望能多听一些这样的美术课,不仅学习了非常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而且听课过程让我以此为镜,照出自己身上的众多缺点,指明了我改进的方向。

评课是听课活动的延续,只听不评的活动是不完整的。在每次评课过程中,其他听课教师发现的很多优点、不足之处都是我并没有发现,他们对课堂独到的见解、建议让人受益匪浅。本次听课后学员们自发的在一起讨论者课堂中的闪光处、精彩处,也对课堂中的遗憾之处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人醍醐灌顶。

总之,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无论是美术专业技能学习,还是本次“影子活动”,都是我们小学美术教师所需要的学习机会,只有通过这样的培训,才能让我们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篇2:“影子活动”总结

XX年的10月20日,我们开始了“国培计划”——XX农村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的第二个阶段——“影子教师”的研修学习。我们被分在第五组,一行10人将跟杨XX老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在XX市第十九中学,我们就从常规课堂开始,开扩了视野,见识到了什么是语文课的原生态,感受到了教师怎样依据学情实施同一教学内容。走进原生态的常规课堂,走进十九中的教研,读了杨XX老师的博文日志,才深刻感受到了省教研的热烈氛围,深刻体会到了这里孩子的优越性,更感受到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里有优厚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是有一批像杨老师一样优秀的教师团队。我除了羡慕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教的孩子们在现代教育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享受到与省里孩子同等的教育水平。落后了,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只要肯以百倍的努力,尊重孩子的差异,等待孩子的成长,孩子自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感谢国培给予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国培给我们提供了成长的机遇。在校内指导庆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听了杨XX老师的《作文讲评研讨》课,参与了十九中的教研活动,虽然没有听成《天上的街市》一课,但读了她的博文日志,我们已深深的谅解了,体会到她旅途奔波的劳累。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寻找教学实践的最自然、最真实的切入点等问题,和杨老师做了交流研讨,我们寻找到了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现总结如下:

一、课堂因点赞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听杨老师的《写作点评研讨》课,分四个环节:上次作文要求回顾、榜上有名、佳篇有约、片段欣赏(争鸣研讨)。根据学情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施教,九

(七)班的学生活泼,程度直线上升,发言积极,又进行了一个环节“争鸣研讨”。看着课堂上孩子们张扬个性,充满自信,互相点赞的表现,我看到杨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的情景,以及课堂上注重常态学习的现场生成,思想与思想相互碰撞,交流与交流之间的真诚,都坚守着遵循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理念。

(八)班相对比较安静,教师为唤醒孩子求知的渴望,宽容其言语繁杂的回答,宽容课堂上那不和谐的唏嘘声,宽容那些不着调孩子的闲话等,我们见证了还孩子们一个自由,自信,自主,自强的生态课堂。教学环节因学习动态做了及时调控,时而降低要求,让学生更加自信;时而不着痕迹,化整为零,让学生有了“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激动。

就是这样,师生如亲子互动,学生以平等相诚,在和谐中创造了课堂学习的精彩。或议论、或欣赏、或质疑、或建议、或设想,他们在这生态课堂中尝试、体验,在感动中寻求发自内心的师生共同发展的轻松和谐的教学境界。原来“精彩”可以在爱的启迪下如此展现。此情此景,让我明白师生肩并肩的学习与实践,手拉手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课堂该是学生成长的沃土,只不过是老师不急,不慌,不卖弄,不讨巧,不代言,不提示,只是朴实地微笑,耐心地等待而已。

二、教研因反思而明晰,思想因碰撞而深邃

假如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研修就是课堂设计的主流。我们有幸参加了第十九中学的语文研讨活动,两位年轻教师的说课富有亲和力,导读有趣,设计内容有条不紊,结合学情顺势延伸,归纳技法,学以致用。让学生自主合作,使得生成水到渠成。尤其是杨老师的课,课堂上,张弛有度,点拨得当,让学生全员参与,抽签进行。全方位、全身心的积极体验,把学生的朗读放在正面强大的舆论之下,所以学生从不厌倦,从不懈怠,并积极性不断增生。还孩子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学生才得以放飞心灵。

杨老师的智慧点拨,循循善诱,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现场生成。每个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以知识,更主要的是启迪他们的智慧。一样的学生,产生了各自的效应,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收获了不同的反响。我想,这与学校给教师提供更轻松自由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些教师敢于取舍,指导有序,耐心与朝气并存,知识与技能融合,真真正正实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练技能。自主学习,反思总结,思想碰撞中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美好境界,更显现教师引领的生态课堂的灵动。

三、课堂因体验而生成,积累因沉淀而丰富

我们要帮助学生来实现他自己,但不能放纵。要从学生的角度考

虑,目的是帮助学生,而不是打击他们。所以,要先肯定他们的优点,要以对个别的教育带动全班的教育,树立正能量。要班级内每个人都明白:没有人违反规则。规则约束人,但也成全人。好的优点,值得尊重与保护。但对缺点、陋习也从不姑息。遵守规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胸襟。遵守规则是要把人变得更美好,而不是为所欲为,恃强凌弱。教育的事,急不得,想好了再说,想好了再做。要把学生的事情做完整。

要交给学生最需要的,就需要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就得全方位的给予,无论是理论的引领,还是实践的体验,都需要师生再学习。要按文体来教,来写作,诗歌、小说、散文,我都让学生尝试着写。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没有必要千篇一律地讲,结构不清晰、不突出,完全可以放弃精讲,只突出重点就行。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作业的形式完成,老师和小组长检查就行。这样可以节省出来很多时间去挖掘文本中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豁然开朗。

在备课方面,一定要做到厚积薄发。杨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对文本读不透就不给学生上课,仅培养学生提问的课堂,就等了三四年,学生不提问就不上课。并且杨老师在课前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做了大量笔记、旁批,仅一篇教后记,杨老师就能写几千甚至上万多字,令人汗颜!想想自己,比比专家,自愧不如。育人是一种慢成长,急不得。工作要做扎实,做透彻,才能游刃有余。为什么我上课时辞藻是贫乏的,语言是干瘪的?原因就在于自己平时读教育名著少,积累得少!这就要求我以后,多读书,多做笔记,多参加教研活动,多听评别人的课!

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交流,注重实践,自主地思考,合作研讨,点点滴滴的收获才能汇成涓涓细流,才能达成丰富的课堂积累。看看她的博文日志,不难发现,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课堂上,不是老师一味的去讲,学生也不是一味的去听。为了让学生质疑,老师宁愿等。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疑而教,学生才喜欢。“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就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在适时给予学生点拨、总结。

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教学。人文性教学是我长期以来所忽视的,原来一切向考试看齐,考试考哪里,我们就练向哪里。很多时候学生对语文都很厌烦,就是因为没有让学生感知到语文的人文性,没有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文本里,学生没有自己阅读,没有心灵火花的碰撞,所以就不会喜欢。杨老师的“淘汰式阅读”“免死金牌”“追问式课堂”“讲评式的展示课堂”都值得我们去实践,去运用。教研就得从实践出发,就得从课堂行动中去体验,去思索,去积累,去生成。这样的课堂才能从语言的规律和技法上去提高,让我们依据学情,去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

篇3:大班科学活动:蝴蝶的影子

1. 能初步感知蝴蝶影子的特征 , 获取有关物体影子的具体经验。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记录蝴蝶的影子 ,提高细致观察的能力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花园场景,教师用蝴蝶3只 ;学具:每组的实验材料包括操作用的蝴蝶3只, 纸盒1个, 电筒1个,水彩笔1盒,记录表2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蝴蝶,引出探究的问题

1.师 :这儿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看谁飞来了 ? 飞来的是几号蝴蝶? (依次出示 3 只蝴蝶)

2.师 :这三只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 (幼儿描述蝴蝶的颜色、花纹)

3.师 :三只蝴蝶想知道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能猜到吗? (请 1~2 名幼儿猜测)

二、猜测蝴蝶影子的模样,记录猜测结果

1.教师出示记录表格,提问:“? ”表示什么? (表示先猜猜3只蝴蝶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再在“? ”后面的数字下面对应画出来。画之前,先写上姓名与日期)

2.幼儿猜测并记录 ,教师指导。

3.提问:你认为蝴蝶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三、同伴合作实验,验证猜测

1.师: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 ?

2.教师介绍材料、取放的位置。

3.提出实验要求 :两人一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边实验边轮流把看到的蝴蝶的影子画下来。为了使影子更清楚,还可以像玩手影游戏一样,用这些小盒子帮忙。

4.幼儿实验、记录,教师观察并适时帮助幼儿 。

四、相互表达交流,感知影子的特征

1.请幼儿两两交流 :有没有猜对 ,看到的蝴蝶的影子和这些蝴蝶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提问,引导集体交流。

(1)你看到的是几号蝴蝶? 它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

(2)我们看到1号和2号蝴蝶的花纹一样,可是影子上的花纹为什么不一样呢?

(3)1号和3号蝴蝶花纹不一样 ,为什么影子是一样的呢?

小结: 我们看到的蝴蝶的影子和我们人的影子一样都是黑色的, 而且影子的形状和蝴蝶的外形大致也是一样的,有镂空的花纹,影子上也会有花纹;没有镂空的花纹,影子上也就没有花纹。

五、提出问题,引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1.师:我想让 1 号蝴蝶影子上的花纹出现,可以怎么办呢? 要让 2 号蝴蝶影子上没有花纹,又可以怎么办呢?

2.幼儿讨论办法。

3.师 :下一次活动我们就来实验你们的方法 ,看看能不能成功,好吗?

活动反思

在“蝴蝶的影子”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体验性、探究性、选择性的操作活动中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1. 三只蝴蝶的设计 , 将有关“光线与影子形成关系”的科学知识隐含其中。教师提供的三只蝴蝶外形一样,颜色却不同(有蓝色,有红色),花纹也不一样(有花瓣和叶形两种不同的花纹;相同的花纹一只有颜色,另一只花纹镂空),幼儿通过操作(用手电筒照射蝴蝶)能直观形象地感知影子是由物体遮住光线而形成的。活动中所有的发现都是幼儿通过亲手操作、认真观察获得的,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充分体现了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的理念。

2.两人一组的操作材料设计 ,让幼儿学会轮流、分享与合作。教师提供了两人一份的实验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商量谁先观察、谁先记录。实验材料摆放在四周,幼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选地点进行操作和实验,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轻松学习,更为相互交流、分享提供了可能。实验盒的提供不仅使蝴蝶的影像更清晰,也为幼儿成功开展合作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3.记录表格的设计 ,让幼儿学会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表格中用问号表示猜想,让教师的灌输变为幼儿的思考;用眼睛表示发现,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符号的归纳和整理能够帮助幼儿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

篇4:踩影子活动反思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是最易让幼儿忽视的,因为幼儿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我们应该将幼儿无意识的观察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我让幼儿集中在操场上,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到哪他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影子,通过“找影子”游戏让幼儿了解物体是有影子的。通过玩“影子变变变”游戏,让幼儿观察、了解影子的特点。通过“踩影子”游戏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躲在树阴下就踩不到影子?”即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有光源。

虽然影子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我们的孩子对于这一现象却并不了解,因此,当我在进行前面那些步骤的时候,孩子们特别的认真,也特别的兴奋,对影子充满了好奇感,整个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即让幼儿在活动中游戏玩耍,在游戏中体验学习,在游戏中感悟道理。自然界是一个神奇的课堂,在其中,有着最生动的.课程资源,而关键就在于我们做教师的去怎么样发掘和利用了。就拿本次活动来说,我觉得对于影子的探索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主要的作用是引起幼儿的关注,引发幼儿的持久兴趣。我们老师应该继续在一日生活中,不断的渗透、适时的引导。我觉得,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做一个有心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创新、去挖掘、去发现,那么我们的活动必将更加有效,我们的孩子必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篇5: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

夏荷

设计思路:

在一次室外活动中,许多幼儿聚在一起议论着什么?其中一位幼儿走过来问我:“老师,好奇怪,我们的影子是从哪儿来得?”影子究竟怎么来得呢?很快幼儿又发现有阳光的地方会出现影子。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究愿望,我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让幼儿运用各种方法探究这一科学现象。

在整个活动中,我不仅提供给幼儿大量材料,还鼓励幼儿能大胆尝试,自己动手做实验,从中获得一些感性经验;并通过“踩影子”的游戏,让幼儿去发现影子的变化等。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光被物体挡住会出现影子的现象。2.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经验。3. 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活动准备:

1. 灯、手电等光源。2. 各类玩具。

3. 选择有阳光的地方。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1.师:我们大家都见过影子,可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有影子吗? 幼:有太阳的时候会有影子。幼:晚上开灯的时候会有影子。

幼:有月亮的时候会有影子。2.师:什么东西有影子。幼:人有影子。幼:小狗有影子。幼:洋娃娃也有影子。

(幼儿回答问题时很活跃,有些幼儿也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苦于这方面的经验很少,较着急;激发了幼儿对这一现象的探索兴趣。)

二、通过实验了解影子形成、变化的原因

1师: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会变吗?怎么变?鼓励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手电筒、台灯、投影仪、玩具等进行试验。(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的想法。)

2在集体中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 幼:有光就会有影子。

幼:“小象”和“小兔”的影子不一样。幼:“汽车”的影子会变大变小。师:怎么会变大变小的?

幼:“汽车”靠近灯的时候影子变大,拿远一些影子会变小。

幼:我发现我把手电筒拿到“大象”前面,影子没有长鼻子,把它拿到“大象”旁边,影子就有长鼻子。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光源不断转动位置,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所有幼儿对探索影子活动很感兴趣,不但能发现问题,还能通过动手试验来验证问题,并讲出自己的看法,他们非常开心)

篇6:综合活动实践课《影子》教案

在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影子。白天,在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子;晚上,在月光、烛光、灯光下,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子? 在古代,人们利用太阳下影子的变化,制作了计算时间的仪器——“日晷”;人们利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表演故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看来,影子的作用还不小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影子的乐园,一起来了解影子,一起和影子做游戏,通过活动让我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学会一些科学方法,一起不断地探索、发现吧!研究目标:

1.通过做游戏,实验、测量等方法,使我们了解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

2.通过探究知道日食、月食现象与影子之间的关系,皮影戏和影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掌握表演皮影戏的基本方法。

3.在了解皮影戏的历史,编剧、制作、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研究准备:

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当我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时候,我们的影子总是紧紧地跟着我们;汽车无论跑得多么快,它的影子也总是紧跟着它,真是“形影不离”。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呢?影子能变大变小吗?影子能和我们一起玩吗?利用影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影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参考主题

1.影子的特点研究

2.有趣的影子游戏

3.影子计时仪——日晷

4.皮影戏的研究

5.日食与月食的研究

在开展这些研究活动之前,我们可以先做一些活动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自己的研究方案有关的文字材料和音响资料。

2.根据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手电筒、纸、笔、测量用的尺等。

3.进行课外访问,看看大家都做过哪些影子游戏。4.走访民间艺人之前,尽可能联系好采访时间,地点等。研究建议:

(一)影子的特点研究

1.实验

你想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不妨我们带个手电筒和一个不透明的遮光物,自己来动手做个实验,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实验时要注意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结果噢!如有光线无遮光物、有光线有遮光物、无光线有遮光物,看看结果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呀!再想想怎样才能使物体的影子很明显呢? 2、测量 想知道影子会不会变吗?那就到室外有阳光的地方去选取一个测量物,在不同方位、不同时间,测量一下吧!别忘了把测量到的数据统计一下,看看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观察

除了测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研究影子会不会变呢? 通过以上研究,我知道影子的特点是:

(二)有趣的影子游戏

影子的学问真不小!影子能陪我们玩吗?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开动脑筋,想想

有哪些有趣的影子游戏,一起来玩一玩吧!

(1)手影表演:在阳光下或灯下,按照图中的方法,用两只手做出各种姿态,你会看到,墙上映出了狗、鸭、飞鸟等等的生动形象,再回忆一下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可爱的形象的哟!

(2)踩影子:让我们一起去阳光下和同学们玩踩影子的游戏吧。做个有心人,可要边踩边观察影子有什么特点,然后想想,阴天可以玩踩影子游戏吗,为什么?

(3)画影子。把你看到的有趣的影子画下来,把它们展示给你的朋友。让他们猜一下是哪些物体形成的影子。

(三)影子计时仪——日晷

1.收集资料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科普书籍或请教科学老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了解 “日晷”产生的时间、有什么作用,它的发明者是谁等等知识,进一步认识影子的意义和作用。2.动手做一做

篇7:“影子活动”总结

一、邂逅———教师要做科学家勤观察, 善于抓住瞬时的触发点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的求知欲非常旺盛, 但这种好奇只是幼儿对事物的直接兴趣, 往往也是无意识的。因此, 当生活中出现科学活动的契机时, 教师的作用就变得至关重要。

案例:美丽的邂逅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 看着孩子们晃动的身影, 想起昨天刚和儿子猜过的谜语, 我灵机一动, 边走边给他们猜起了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 我到哪, 它到哪, 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 紧紧跟在我身边, 猜猜它是谁?”孩子们有的说“是燕燕老师、小蓝老师”, 有的说“是老师的头、手、脚……”“到底是谁呢?看仔细了哦!”这时, 点点突然大声地嚷了起来:“我知道了, 老师的好朋友就是她的影子, 老师, 我说得对吗?”好多孩子也跟着大声说:“是影子, 是影子, 真好玩。”

教师角色扮演

影子常常伴随着我们, 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并没有在意到它的存在, 而我采用猜谜的方法、并通过有意识的体态动作, 即在有阳光的操场上走来走去, 引起了他们对身边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影子这一科学现象的强烈好奇, 从而产生了认识的兴趣。因此, 当生活邂逅科学的那一瞬, 教师要做一个有着强烈探索欲的“科学家”, 用自己的热情引领幼儿去发现科学、走近科学, 使他们对科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相识———教师要做医生, 精诊断, 敏锐捕捉孩子的兴趣点

无意识的邂逅以后, 便是相识, 此时, 教师的任务是要引领幼儿去触摸科学、感受科学。

案例:欣喜的相识

当孩子们发现我的影子之后, 都开始兴奋地找自己的影子了。点点高兴地叫了起来:“老师, 我也有影子, 你看, 我的影子在这里呢。”其他幼儿也兴奋地说:“我的在这, 我的在这。”这时我发现调皮大王非非正到处乱窜, 跑得满头大汗, 我很生气, 刚想抓住质问他, 非非似乎有所察觉, 忙跑过来对我说:“老师, 我的影子为什么老跑来跑去, 我抓也抓不到它?”“我的影子也会跑, 我的也会, 我的也会……”欢呼声此起彼伏。我犹豫了片刻, 心想:“既然孩子们把球抛给了我, 我何不顺势把球抛还给孩子呢?”于是, 我就说:“影子这么调皮啊, 我们就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吧!”就这样, 孩子们忘我地玩起了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游戏。

教师角色扮演

在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 并觉察到自己的影子会动之后, 我开始诊断和思考他们此时最想要的是什么, 怎么样的活动才能既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又有利于他们的探索发现。此时, 我没有强迫他们去思考“影子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 而是顺势组织了一个踩影子的游戏, 让幼儿在无形中发现“原来大家的影子都会跑, 这是因为影子总是跟着自己跑”的道理, 进而发现“影子其实就是阳光照射下的自己”。在快乐的游戏中, 幼儿的热情始终高涨, 探究的欲望也在无形中被调动了起来。

因此, 在美丽的邂逅之后, 教师要扮演“医生”, 精确诊断幼儿最需要的活动和最适宜幼儿的活动, 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 真正做到引领幼儿去触摸科学, 感受科学。

三、相知———教师要做魔法师, 巧引导, 及时生成适宜的探究点

相识之后便是相知, 如何引导幼儿对科学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感知, 便是教师此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巧妙的引导方能使科学产生魔力, 从而牢牢地吸引幼儿, 使幼儿自然而然地走进科学、融入科学。

案例:立体的相知

影子游戏之后, 孩子们似乎也跑累了, 都围到我的身边, 兴奋地告诉我:“老师, 我踩到了婷婷的影子。”“我踩到了豆豆的影子。”“我也踩到了。”“这有什么稀奇, 我踩到了四个影子。”“我踩到了五个。”“我踩到了六个。”正在这时, 一旁的点点和林林争了起来, “我的影子长。”“我的影子大。”见到这个情况, 我马上启发幼儿去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影子,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的影子最长。”“我的影子胖。”“老师的影子最大了。”“我的影子有两个小辫儿。”“我的影子小小的。”“原来影子也是有长有短, 有大有小的, 那你们会给影子排排队吗?”我说。孩子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甜甜的想法很特别, 她说:“我只要给小朋友从高到矮排队, 影子也一定是从高到矮排好队的。”最后大家一致推荐甜甜来给大家的影子排队, 以证实一下她的想法。在甜甜的组织下, 大家从高到矮排成了一排, 小朋友的影子果真也很听话地从高到矮地排列着。正当孩子们为甜甜的好办法欢呼鼓掌时, 太阳突然躲进了云层, 影子全不见了, 孩子们一副很失望的样子。没想到太阳很快又露出来了, 大家的影子又跑出来了, 我的灵感又一次跟着跑了出来。“你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吗?”我神秘地问道。小朋友们抓耳挠腮地想开了, 还不时地议论了起来, “太阳没有了, 影子也就没有了。”“可是有太阳的时候, 怎么把影子藏起来呀?”“你看你看, 凡凡的影子就不见了呀!”原来凡凡站在老师的身后呢。“我有办法了!”“我也有了!”孩子们有的躲在了花丛的阴凉处, 有的躲在了树下, 还有的竟然趴在地上, 用手抱着头, 缩着身体, 有的缩在了同伴的身边, 贴得紧紧的……“你刚才把影子藏在了哪里?”腼腆的小扬说:“我的影子藏在了泥土里。”许多小朋友大笑了起来, 我并没有否定他, 而是鼓励孩子们继续说。孩子们有的说:“我的影子藏在了花里。”有的说:“藏在了地上。”“藏在了树里。”……

教师角色扮演

我如魔法般生成探究活动, 让幼儿实际参与,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自然地在游戏中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 如:排序、对应、点数、比较等, 去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体验探究乐趣的同时全方位地感知影子中蕴含的多种科学原理。在上面的案例中, 孩子们的做法和回答多么天真而有趣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影子不见了, 只是被更大的物体影子遮挡住了, 所以才看不到的。看似他们的答案都错了, 但用现代的科学教育观念来看, 对于幼儿来说, 真正的科学道理并不是我们成人认为正确的科学知识, 而是幼儿对这一科学现象自己富有想象的解释。所以, 在活动中, 我没有一味地要求幼儿用成人的所谓“科学”语言来表达, 而是用一种包容、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幼儿在自由观察、探索中, 用生动的语言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对影子特征的认识, 同时, 又自然地发现了许多影子的秘密。

因此, 相识后的相知, 教师要扮演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巧妙设计和引导, 及时生成适宜的探究点, 引领幼儿去领略科学的神奇和美妙, 从而使他们真正走进科学, 融入科学。

四、期待———教师要做红娘, 睿智生发探索的延伸点

影子游戏中, 孩子就像快乐的小鸟, 尽情地翱翔在科学的世界里。当生活活动结束, 我们的影子游戏也将进入尾声, 此时, 怎样引发幼儿后续探究的兴趣, 使幼儿对科学充满期待, 这是我们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案例:无限的期待

晨间活动即将结束, 影子游戏亦接近尾声。趁着孩子意犹未尽之时, 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关于影子, 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下, 孩子们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点点说:“我想知道晚上会不会有影子。”小扬边挠头边说:“没有了太阳, 那肯定就没有影子了。”“我觉得也是!”琳琳接着说。这时, 爱思考的凡凡反驳了:“灯光下也会有影子嘛!”“对呀对呀, 我看到过的。”甜甜接话了。“影子黑黑的, 一点都不好看, 我在想能不能变出各样颜色的影子来!”凡凡又来了个出其不意。“我们的影子上都没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的, 这是为什么呀?”“影子上怎么看不出我在笑呀?”……孩子们问出了许多源于生活且非常天真有创意的问题, “你们的这些问题真的很有趣, 以后我们再一起去发现更多关于影子的秘密, 好吗?”

教师角色扮演

“关于影子,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一个问题, 引发了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 也因此而生成了许多自主探究的延伸点, 我想, 这就是生活邂逅科学的魅力所在, 也是科学生成活动的价值所在。因此, 在一次生成活动接近尾声之时, 教师要扮演的便是红娘的角色, 睿智生发探索的延伸点, 使幼儿对下一次邂逅充满期待。

篇8:大班活动和影子做游戏

作者:济钢中心幼儿园 „

来源:2004年省编幼儿园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教师活动设计

点击:

1266

时间:2005-3-27

[设计意图]

《和影子做游戏》是省编教材第六主题的一个内容。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影子的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会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本活动正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幼儿的自主探索为主要形式,以体验其探索、游戏的乐趣为最终目标的。本活动通过观察想象影子的形态,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各种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再运用到游戏中去等环节,层层深入,让幼儿在一次次探索、体验中,积极地参与,主动的学习,在获得对影子变化经验的同时,充分体验了探索、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影子游戏的活动欲望,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玩影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探究能力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引导幼儿探索影子的变化,并根据影子的变化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了解影子的产生。

2、影壁墙一面、小房子一座。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探索影子的变化及让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难点是引导幼儿将探索到的让影子变化的方法运用到游戏中去。

[活动过程]

一、导入:做“我的影子变变变”的游戏,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影子,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1、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猜谜边进入活动场地,自然导入课题。谜语:灯光伴我走,沉默不开口,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2、做《影子变变变》的游戏。教师交待游戏玩法及规则,比一比看谁的影子变的最有趣。

二、通过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影子在灯光下的变化,为做踩影子游戏做准备。

1、幼儿尝试在灯光下使自己影子变大变小的方法,初步了解光源、物体位置的变化和影子的关系。

提问:试一试怎样能让自己的影子变小,变大,看谁想到的办法多。

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教师观察幼儿,适时引导:你是怎样让你的影子变小的?除了这种办法还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影子变得更小。

师幼小结:离这盏灯近影子就小,离这盏灯远影子就大。还可以用蹲着、坐着、躺着、趴着的方法让自己的影子变小。

2、幼儿尝试在灯光下使自己影子站起来的方法。

提问:你的影子是躺着还是站着呢?你能想办法让自己的站起来吗?

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教师观察幼儿情况,适时引导:你是怎样让影子站起来的?试一试除了站在墙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你的影子站起来。

小结:我们的影子在墙上、房子上还有人的身上都能站起来。

3、幼儿尝试在灯光下使自己影子消失的方法。

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教师观察引导:你是怎样让自己的影子消失的?为什么在这里你的影子就会消失呢?还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影子消失?

小结:躲到阴影下,蹲在小朋友的影子里都可以让自己的影子消失。

2、教师小结,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师:小朋友想了那么多办法让我们的影子变大、变小、站起来、消失,咱们就来用这些办法做踩影子的游戏。

三、通过玩踩影子游戏,引导幼儿将探索到的影子的变化运用到游戏中去。

1、介绍游戏玩法、规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玩法:两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踩影子。要动脑筋想办法踩到小伙伴的影子,又不让小伙伴踩到你的影子,谁踩到影子的次数多,又没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谁就胜了。在做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引导幼儿运用已尝试的影子的变化进行游戏。

游戏后提问:你是怎样踩影子的?谁的影子没有被踩到?你是怎样做的?还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影子(幼儿相互讨论)。游戏时引导幼儿运用已尝试的影子变化的方法进行游戏。

总结:小朋友用快跑、躲闪、让影子消失、让影子站起来、让影子变小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影子,真爱动脑筋。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继续观察阳光下的影子。师:我们在灯光下和影子作了游戏,想不想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我们到外面做踩影子的游戏去。

[活动反思]

我执教的根据省编教材主题活动六《奇妙的影子》改编的活动《和影子做游戏》。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和影子做游戏》就是落实这一要求而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我发现在生活中孩子们对影子的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变化充满了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欲望。因此我设计了《和影子做游戏》这个活动,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索影子的变化。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体验了发现的乐趣,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情趣,同时还培养了孩子善于发现并自己解决问题,准确表达事物的能力。这个活动突出了三个主要环节:首先用“我的影子变变变”的游戏让幼儿看自己影子形态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影子像什么,让幼儿充分想象,创造性的表现,从而开启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设计了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如:怎样让影子变大变小?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等等。

在师生互动的游戏中,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索,去适宜,进一步引导孩子探索让影子变化的方法。第三个环节是利用影子的变化设计了游戏“踩影子”。在踩影子的过程中,引导孩子通过自己发现常识、同伴交流验证,将探索到的影子变化的方法运用到游戏中去,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同时孩子们在跑、蹲、闪等健体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反映能力。

总之,在活动中,我始终遵循“满足儿童兴趣、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层层深入,将语言、科学、健康等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自然整合。同时用生动有趣的游戏贯穿始终,使活动更显轻松自然,较好得体现了《纲要》中所说的: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篇9: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影子》

《奇妙的影子》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影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活动《奇妙的影子》带领幼儿探索光影变化的奥秘、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2、通过多种探索活动,使幼儿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

3、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活动准备:

1、PPT课件、幻灯机、图片;

2、小手电筒、玩具、记录纸每组一张;

3、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激发学习欲望。

1、教师以故事PPT课件导入

2、引发问题(1)兔弟弟的影子怎么没有了?

(2)兔妈妈给兔弟弟一把手电筒,怎么才能找到兔弟弟的影子朋友呢?

3、探索活动:影子的产生(幼儿运用仪器进行探索活动)(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问幼儿:墙上有影子么?

(只有光,不会有影子)

(2)伸手或用实物盒子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么?为什么?(物体挡住了光线,所以出现影子)

(3)用透明盒子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么?为什么?

(透明的物体在光线下没有影子)

(4)将幻灯机关闭,问幼儿:现在墙上还有影子么?为什么?

(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有影子)

小结:光从光源传播出来,照射在不透光的物体上,不透光的物体把沿直线传播的光挡住了,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受不到光照射的地方就形成了影子。

二、实践探索:影子的变化

1、以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

师:(1)兔姐姐和兔哥哥找到的影子都不对,这可怎么办呀?(2)小朋友们,今天兔弟弟来到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帮他找影子朋友呢!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2、幼儿人手一把手电筒,每桌一个玩具小兔,分组实践探索,把结果记在记录纸上;

讨论:(1)每组请一名幼儿展示本组的记录纸,并讲一讲操作的方法;

(2)小兔没有动,为什么影子出现的位置会不一样呢?

3、动手探索活动: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1)玩具小兔固定位置,请3—5名幼儿手持手电筒分别从左边、右边、上边照射小兔,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2)玩具小兔固定位置,请3—5名幼儿手持手电筒改变光线的远近距离,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

(3)玩具小兔固定位置,请3—5名幼儿手持手电筒将光线从物体上方垂直照射,观察影子是否存在;

三、游戏运用:奇妙的影子

1、图片游戏:我当大侦探

(1)、太阳当空照,草地上,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房子前面,小狗、小猫、小鸡都在做游戏,小画家把它们都画了下来,可是,却有两处画错了,谁能找出来?

(2)、几个小朋友在球场上踢足球,小画家也把他们画了下来,可是,也有地方画错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找出来么? 师:人们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制造了许多高科技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都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并简单介绍:照相机、电影胶片、x光机、手影表演、皮影戏等)

2、播放视频皮影动画片,请幼儿欣赏。

四、活动延伸:影子的乐趣 户外游戏:我和影子捉迷藏 附故事:

《兔弟弟找影子》

(一): 下午,太阳晒得草地暖洋洋的,兔弟弟出去玩,它路过一幢小木屋时,发现了木屋墙上的影子。兔弟弟觉得很有趣,就对影子说:“我们一起玩吧!”然后,影子就一直跟着兔弟弟,还跟他学着各种各样的动做呢!

忽然,天上出现一片乌云,又下去了大雨。兔弟弟飞快的跑回了家。他以为影子也跟着他回去了,可是回到家里,影子却不见了。这下兔弟弟可急坏了,慌慌张张到处找。找了客厅、厨房、餐厅、卧室、甚至连床底下也找了一遍,可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影子朋友。兔弟弟记得哇哇大咳起来。

正在这时,兔妈妈下班回来了,兔弟弟哭哭啼啼的对妈妈说自己的影子丢了。兔妈妈安慰兔弟弟说:没关系,乖宝宝,妈妈给你一个神秘的武器,一定能把影子朋友找回来的!”说完,兔妈妈就去卧室,给兔弟弟拿出一把手电筒来,兔弟弟接过手电筒看了半天,可还是没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可怎么办呢?

小朋友,谁能帮助兔弟弟找回他的影子朋友呢?

(二)、兔哥哥和兔姐姐也拿着手电筒帮助兔弟弟一起找影子了。兔哥哥找到的影子又矮又胖,还躲在兔弟弟的脚底下,兔弟弟低头看了看说:“这不是我的影子朋友!”

兔姐姐找到的影子又细又长,还总是跟在兔弟弟的身后,兔弟弟说:“这不是我的影子朋友!我的影子朋友是站在我面前的!”

到底兔弟弟的影子朋友藏在哪里呢?

篇10:“影子活动”总结

【活动目标】

用手捉、用脚踩影子,提高动作的灵敏性。【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玩过镜子反光的游戏。

(二)材料投放:小镜子若干(每两个幼儿一面)。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郊游”,活动身体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一“捕捉阳光”。

1.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幼儿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上或地上,另一个幼儿分别用手捉、脚踩的方式捕捉反射的阳光。两人交换角色继续玩。

2.规则:不能把镜子反射的光照到同伴的眼睛,镜子晃动的幅度不宜太大。

3.拓展玩法:逐渐减少镜子的数量,增加捉、踩阳光的幼儿,看谁最快捉、踩到阳光。

(二)游戏二“踩影子”。

1.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幼儿用脚去踩另一个幼儿地上的影子,被踩幼儿奔跑躲闪,不让踩影子的人踩到自己的影子。两人交换角色继续玩。2.规则:在奔跑中注意躲闪,避免碰撞。

3.拓展玩法:选出2—3名幼儿踩影子,其他幼儿奔跑躲闪,不让踩影子的人才到自己的影子。

三、结束部分。

篇11: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变化的影子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奥秘。)

2、教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胶水瓶,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物体。而且物体必须是不能透光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秘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

4、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5、游戏:捉影子,测量影子

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把孩子们分6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能力强的孩子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其他小孩用手捕捉,用脚踩。之后用水彩笔去测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捕捉的影子有几支水彩笔那么长,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孩子观察幼儿园内榕树,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然后用粉笔将其影子的轮廓画下,再作比较。

2、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科学的奥秘、原理,现在还不被孩子们所理解,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会成为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巨大推动力。讲故事和观察教师操作实验能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自己亲身实践到小实验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这一节科学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无拘无束的“玩”中学习。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得到答案,拓宽孩子们的探索思路。真正体验到“我能行”的积极情感。应注意教师在幼儿自己实践时巡回指导,先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能力强的。

上一篇:国庆假期安全主题班会优秀下一篇:邱世忠同志抗旱救灾森林防火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