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影子散文

2024-05-24

幸福的影子散文(精选8篇)

篇1:幸福的影子散文

飞向幸福的影子六年级作文

幸福,是欢快的等待,是兴奋的成功,是无私的付出。

记得那是一个酷暑的晚上,连蝉都热得止住了叫声。小狗在不停地吐着舌头。但是却有一个影子在不停地飞奔着,跑遍了大街小巷的玩具店,只为了家中女儿的无理取闹。那个身影终于停了下来,疲倦地走在大街上,就连被路灯照射出的影子,也显得那么疲惫不堪。但回到家里,看到女儿的笑脸时,他也笑了,他觉得自己很幸福。

记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许多干枯的树枝被打了下来,小区里“水漫金山”,一片汪洋。但是却有一个身影,举着一把伞,鞋用塑料袋包着,一步一步从坑坑洼洼的泥路走到了学校门口,接放学的女儿回家。一大一小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影子上写满了幸福。

记得那是一个宁静无风的夜晚,他刚从飞机上下来,就马上去学校接许久未见的`女儿。两人开开心心地回了家,影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幸福。

记得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女儿刚从考场出来,那个身影赶忙去迎接她,两个大大的拥抱,却换来了一场暴雨。那个大身影抱着她,安抚她低落的情绪,家里的吊灯照射出的影子,让女儿感觉到无比幸福。

很多时候,幸福是老师的叮咛,是妈妈的问候,是同学的友情。可在我看来,幸福却像影子,无时不刻环绕在你的周围,与你一起飞向天空,在幸福之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那个身影,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这就是我的幸福,每一次的身影都承载着那个人的牵挂。

篇2:幸福的影子散文

故乡是渭北的国家级贫困县。今年八月,因为办事,又匆匆的搭乘火车回了一趟久违的故土。

散步在故乡熟悉而亲切的街道,眼睛却不住的四处打量,想要发现故乡县城新的变化似的。街道依然是原先的模样,人流车辆依然那么拥挤,繁华的东大街十字左右情形依旧,解放路一条始终热闹非凡,汇集了故乡最有名的小吃。记得那些在故乡的年月,自己有事没事,最爱在故乡县城的任何一条街巷瞎转比如什么南关,北街,文化街,党家巷,关帝庙等等。

说起来,故乡的县城不大,方圆面积,在我看来也不小。记不准确切的时间了,大概是前后,我们在县城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商品房:一套一百三十来平方,三个卧室,一个大客厅兼带两个卫生间,厨房阳台等设施一应俱全的房子。那是一个太不正规的所谓小区,连名字都说不上。后来,不知是谁用大红的广告颜料或者漆笔,难看的在进出小区大门的一边砖墙上,肆意涂抹了“和谐小区”四个大字。但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心里却一直默认着另外一个该小区的称呼“金水小区”。或许是出于,出门就是那条金水路的缘故吧!但我觉得叫这个名字,比那个所谓的“和谐小区”要好听,要多几分的诗意。

自从在县城有了稳定的居所,我也日渐有了些自豪感的意味。因为,还在多年之前,我们都在距离县城较远的农村生活。那时,自己读一所乡里的中学,交通并不像如今的便利和发达,一年之中难得有机会逛几回县城。倒是忆起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跟着我的三姑去县城找人,连骑带推的用一个花花绿绿布绺包裹装饰崭新的自行车,翻过了一座金水沟,费了好大的气力,才踏进了县城的边界。由于当时年纪尚小,对县城的印象也停留在模糊之中。

印记最深的,至今想来,还有一件事值得我特别的提起。只要每每回忆当年的往事,总是倍感欣慰,也感到时光的稍纵易逝。那是发生在我将要升入初三,一个炎夏季节的难忘经历。当时学校刚放暑假,就有打着假期补课的广告在学校门口宣传开来。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缘由,总之自己终于被鼓动进了,一个专门针对我们这帮懵懂似乎还略带几分纯真傻气的中学生的暑期补习班。记得当时,开设的课程不外乎语数外等。在我的记忆中,那期补习班,让我的人生第一回远离了枯燥乏味的课堂,也让我第一次感到学习是那么的充满了快乐和趣味。在即将结束的日子,我们又被第一次组织着骑车游玩了一趟故乡的县城。还记得当时的.目的地是县城,但当我们一阵风般抵达县城的时刻,却在选择游玩哪里出现了犹豫不决。还是年轻漂亮且充满朝气的两位女大学生兼我们的补课老师,最后统一了大家的意见。我们在当时的县城烈士陵园,风景优美,有座明代遗留至今些微倾斜的千金塔(就像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那样微微的倾斜一般)美美的逛足了大半天。临到大家要各自分散的时刻,真有些依依不舍的味道弥漫在内心。我那时,正直父母又不在身旁,难免会时常想念,性情也不十分放的开。不知是那位竟然带来一个“傻瓜”相机,在全体要合影留作纪念的时机,我却退却了,感到有点悻悻然的果断“逃离”了现场。如今,再一次的回想,当时那一幕幕的情景,不仅仅是县城给我留下了新鲜和繁华的影子,有一位女生,当时正摆弄着在我看来是新奇玩意儿的照相机,假装对准我“咔嚓”的一声,就连名字都未曾知道,让我有些竟然拘谨的不知所措了……

篇3:变形的影子

关键词:本影,半影,叠加,衍射

日常生活中影子无处不在, 有时会遇到两个影子 (人头和窗户) 在接触时头的影子上端发生变形———凸起, 这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存在很多解释, 由于光的波粒二象性, 有两种解释最常见:一种说半影叠加形成的, 从几何光学分析, 认为光的粒子性是主要因素;第二种有说是衍射导致的, 强调波动性为主要因素。本文分别分析了两种因素对同一光源下单个物体影子和两个物体影子的叠加结果的影响, 并与实验现象做了相互比较印证。

1 用几何光学分影子扭曲原因

1.1 几何光学中的影子划分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所以有了影子。点光源在物体背后形成的影区是完全黑暗的, 属于本影区。如果不是点光源, 则在物体背后形成的影区将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A区域中光源所发出的光完全照不到, 属于本影区。B、D区域只能受到部分光线的照射, 属于半影区。C区为光线相交后形成的, 由于障碍物相比光源小, 光线从它的边缘过去, 在排遣面相交, 屏在相交点的后面形成像[1,2]。

1.2 几何光学中半影区光强

理想情况, 图2中, 正方形面光源、直边不透明半无限大平面N、光屏三者相互平行。HJZCDP点在同一平面上, 这个平面同时垂直于N的直边、光屏。

设正方形面光源边长为1, 每点对屏上每点的照度相同。如图2所示, 光源斜线部分都对P处的光强I有贡献, I与斜线区面积成正比, I=kx (k为比例系数, x为斜线区面积) 。当x=0时, P完全被遮盖, I=0 (漫反射很常见, 实际实验很难做到光强为零) ;当x=1时, P处在光源所有点照射之下, I=k。

设影子的暗度D= (亮区光强k) - (光强I) , 表示障碍物对光的遮挡, 遮挡效果可以叠加。则Z处在半影区时, 暗度D=k-kx, x∈ (0, 1) , 据此作图3。半影区的宽窄不影响曲线总体形状, 只影响梯度。

1.3 几何光学中的半影叠加

如图4-1, 图4-4所示, 理想情况, 唯一的正方型面光源, 光源、直边不透明半无限大平面M、N和光屏四者平行。a、a′分别为不透明物体M和N的本影区, b、b′为半影区, c、c′在光源完全照射下, 为亮区。A、B表示b区在屏上边缘, C、D表示b′区在屏上边缘。ABCD都是光屏上的一条直线。

图4中AB/HJ=AZ/ZJ, CD/HJ=CZ′/Z′J (前两个公式可计算半影宽度) , AZ/ZJ>CZ′/Z′J, 所以同一光源, AB>CD, 近光源的M比远光源的N的半影宽。

保持MN与光屏垂直距离不变, 随着MN相互靠近, 当BC重合, 靠近光源的M和远离光源的N的半影区刚接触, 光屏上c、a′区消失。MN进一步靠近的情况如下。

图4-2对应图5-2, N还没进入M的半影区, MN的半影BC间叠加起来。因为是同一光源发光, MN的遮挡效果会叠加。对应图5-2, 遮挡效果相加, BC的暗度应是相加关系。

图4-3对应图5-3, N进入M的半影区, MN直边上的点Z、点Z’的连线ZZ’与光屏交点为E, E靠近N一边完全被遮挡, 和本影暗度相同。图5-3中△OFC面积=△OCB面积, OF是暗度叠加后的曲线。因为光线完全被遮挡时暗度为k, 暗度最大值为k, 所以OF曲线在k线以上的部分, 实际暗度应是k。此部分与N的本影相连, 视觉上N的本影扩大了。

从图5-3可以看出, 如果MN的半影宽度接近, N的本影扩大将非常迅速。

同样我们将正方形光源改成圆形, 半径为1, 比例系数也设为1。积分计算后得出图6。

运用几何光学可以推导出, 两个物体的影子相遇时, 远离光源的物体 (N) 进入近光源物体 (M) 半影时, 远光源物体影子 (本影) 将会扩大 (或者说成突出扭曲) 。

太阳离我们很远, 近似可以看成圆形面光源。图7-1, 当阳光射入窗户 (M) , 人 (N) 背光站在窗内, 远离太阳的人的头部影子与窗户影子接近时, 将看到头部影子突然突出。如果这时人 (M) 前有一柜子 (N) , 如图7-2, 人离太阳比柜子近, 人影接近柜子的影子边缘时, 将看到, 接触部分柜子的影子突然突出一块。

(7-1人是远光源物体, 7-2人是近光源物体)

2 衍射对影子的影响

2.1 衍射对单一影子影响

对于单色点光源, 由于衍射的存在, 影子边缘不是光强为零的一条线, 而是进入本影和明亮区宽度一般为毫米以内的模糊带 (障碍物到影子的垂直距离>>障碍物到光源的垂直距离时除外) 。紧挨着影子边缘, 是一系列明暗条纹, 并随离边缘距离增大, 振荡幅度减小, 条纹变密, 最后光强趋近某一定值[3,4,5]。

而对于非点光源, 可以看作是无数个点光源的叠加, 这种衍射影响在整个半影区内全程存在, 无数个点光源产生的明暗条纹叠加结果是, 条纹消失, 光强趋近于几何光学所得光强。模糊带“光强的叠加” (Im———与光源的几何形状、空间相对位置有关, 是变量) 不为零, 这种叠加是平分到除边缘外的整个半影区, 所以它与半影宽度成反比, 半影越宽, Im越小。Im与几何光学所得光强相加之和, 就是半影区的实际的光强。通过波动方程积分计算得到图8。

图8中, D的右边为光在本影区的衍射, 除了边缘C附近外, 整个半影区光强都比几何光学计算结果要大Im。在G’处, 半影区光强已经达到k, 而CG’就是亮边L’, 光强超过亮区。Im是前后边缘衍射叠加的结果, 由于C左边不存在这种衍射, 所以, 在C附近, 光强迅速接近k。

当半平面N在M的半影中时, ZZ’与光屏交点E的右面ED段光源照射不到, 这段的衍射消失, 所以这部分暗度与几何光学计算结果相同, 如图9。

2.2 衍射对半影叠加的影响

在图8、图9曲线基础上, 得出图10, 为两物体影子叠加后暗度曲线。图10-1, M半影进入N的半影, N没进入M的半影, 此时由于亮边L和L’的存在, 叠加区是两条亮带夹一暗带, 与图5-2有差别。

图10-2, M的半影刚刚进入N的本影, 也就是N刚刚进入了M的半影, 由于Im的存在, 暗度叠加的结果小于k, 不会看到N的本影扩大。

图10-3, M的半影深入N的本影, MN的本影很接近时, 暗度叠加的结果达到k, N的本影扩大了。

考虑衍射时, E点不再在N的本影 (扩大区) 边界。由于Im的存在, N的本影扩大要比几何运算结果E来得晚。

生活中, 半影边缘的衍射亮边虽然总是存在, 但往往很不清晰, 半影过宽, 背景花纹, 漫反射等都会对观察造成很大影响。只有当两个影子相遇时, 可以看到下面物体的影子 (扭曲的) 边缘有较明显的亮边。夜间, 屋顶有唯一圆形灯, 屋门在门外地面的影子有明显的带亮边半影, 这亮边随半影加宽, 逐渐消失。

3 结论

由于光的波粒二象性, 对于影子扭曲现象, 我们不单单要用几何光学分析, 还要从衍射角度分析。几何光学可以分析半影叠加主要规律:远离光源物体的本影扩大。从衍射方面, 可以分析影子叠加的细节:单一的半影边缘有衍射亮边;两个半影接近叠加后, 远光源物体进入近光源物体半影, 近光源物体半影亮边立即消失;远离光源物体亮边接近近光源物体本影时迅速消失;衍射使影子扭曲现象延缓了。

参考文献

[1]黄燕萍.本影和半影[J].物理教学, 2008, 30 (01) :39.

[2]邱丹.几何光学与日月食的成因[J].数理化学习, 2010 (07) :71-72.

[3]王莉, 鲁刚.光的干涉和衍射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 2009 (03) :39.

[4]梁华秋, 张永炬.直边衍射光强分布的实验验证[J].大学物理实验, 2002, 15 (03) :10-11.

篇4:幸福的影子散文

一个人的幸福可大可小,人们常说幸福由心生,幸福与人的欲求大小很有关联。有时候幸福似一碗白开水,在你干渴的时候喝下去就能滋润你的心田;更多的时候幸福也许是来自在你失意的时候,一声亲切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份真诚的理解。幸福本很简单,它没有带上任何的杂质,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永远都会感受到它的存在。朋友的一声叮咛、自己的一场美梦,哪怕是完成一件小小的事情,让自己有一种满足感就是一种美丽的幸福,因为幸福的关键在自己的感受和心境,就看你自己怎样去品味。

幸福在我看来就是半碗白米饭,那满满的白米饭里面透着我的幸福所在,也透着我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因为白米饭不仅延续母亲的爱,也让我找到我的半边天:朝夕相伴的妻子。与妻子相识缘于半碗米饭,第一次相见时,我把她吃不完的半碗饭毫无顾忌地倒在我的碗里吃掉,从而让她毫不犹豫地爱上了我,结婚后我才得知,妻子的父亲从小就告诫她:“肯吃你剩饭的男人一定是可靠的,因为他是诚心诚意和你过日子,这份诚意比任何海誓山盟的誓言都实在。”如此以来从小就明白每一粒米饭来之不易的我,就因为半碗米饭而寻到人生的另一半。

幸福其实很简单,所以,简单才是最幸福。珍惜眼前妻儿是幸福,孝敬父母长辈是幸福,真诚对待朋友是幸福。听到孩子回家时的脚步声、看到映在孩子脸上的灿烂的笑容、每次离家时,妻子那深情的一吻眼角流露出的依恋都是幸福。常回家看看,陪着父母一起说说话,都是一种幸福。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没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没有爱人的相濡以沫,没有朋友间的情真意切,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的存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碗白米饭对于我们全家来说都是一种幸福。如今我家的小孩也遗传了我的习惯,每次吃饭时,将碗里的米饭扒得一干二净。要是小孩实在吃不完,我和妻子总是抢着吃小孩的剩饭,弄得小孩有些纳闷,“爸、妈,我的剩饭真的很好吃吗?”其实小孩哪里明白,半碗剩饭见证了他爸妈幸福的爱。

篇5:影子的赞歌散文

在很遥远的过去,或现在只是过去的缩影,亦或过去是现在的影像,或许你我都已忘记或不覆忆起。过去的曾悄悄来过,但它也无影的流走,现在的你也正悄悄的来,但在未来的过去是否又依然无法留下那衲履的足形。

谁说:你曾经来过、却遍寻不着那丝丝的线痕。谁又曾说:你从未曾来过,但确留下幽幽的幻影,看似流水般的绵长却在一瞬间干涸,而也荒烟寂寂、不覆僵死。江上的扁舟也曾悠悠的随着风的吹起而摆荡,而今江上无影,是一片水草的遮掩与水鸟的栖息。

在无数曾经的悄悄里,写下了浮水印般的爱语。在无数夕阳芒花的歌诵里,吟着曾经的誓盟,也随着晚风的轻拂,而飘向那无形无影无色无味虚空里。

看似有形却无影的分别与执着,都是那曾悄悄的`背影,在无人的夜里,它潸然撞进已然不住的心底,在沉思寂寥的月下它又莫名占据,添满那悄悄的影子,在悄悄无防备下又毅然的飘远。

在过去生、在尽未来世,有多少悄然的身影,曾驻足如海的无边。又有多少的文字、语言刻划在那铜墙铁壁般的坚硬不拔。身影也罢、文字语言也好,在经历无数的千秋里,那曾经的偶然也将成必然的过影。在这千百万亿的偶然里,有的谱成可歌可泣的壮举与屹立不摇的山顶。也有的只是昙花一现或短暂的过客。但无论如何一切的一切,都将是那悄然曾经偶遇的图影。

在那千百万亿的曾经:

曾经是:家产万贯、富可敌国的数字影子国,也曾有着细数不完的哀曲。

曾经无所不言的知己,或许已不复记起或早已成怨侣。

曾经:长江干凅、月满不缺,海不枯石不烂的誓言,最后变成了四言。

曾经:了生脱死、誓愿成佛,度尽一切众生,而今忘了佛字如何写。曾经的善言与恶语也都成善恶的业因。

曾经、曾经,曾经悄悄的、偶然的,尽所有一切,直到最后仍是如金刚经所言: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无数的影子,我们住在影子的国度里,悠悠的渡画一切的岁月。那曾经让你欢喜、让你忧愁或让你伤痛,令你寝食不安或另你雀跃不已,神魂颠倒的。如今都成无形有影的幻境,形体或许不复存在,影子却如影随形般的扑朔迷离,不经意的撞击,也无需刻意的点燃,他也将虎视眈眈的乘虚而入,撩拨你那无名的心语,何时可不住影子的国土,何时抛却影子的围绕。

篇6:寂寞的影子散文

深夜,一个人,无非是孤独的最好写照。在反反复复苦笑交替的情绪中,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寂寞。即使再伤心,再寂寞,再难受,也只有一个人去承受那样的心情。随行的只有自己寂寞的影子。

独自一个人走在昏暗的路灯下,在路灯的折射下,寂寞的身影又多了几分凄凉。路边石凳上的谈笑风生,擦肩而过的行人,还有那初秋飘来的微风拂面,感觉让自己清醒了许多。漫无目的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把那已成碎片的心拾起来;再一片一片拼凑好!心是已经成型了,可是那碎裂的伤口何时才能愈合呢??走着走着,感觉再也走不动了,似乎自己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瞬时之间,嘴角流露出浅浅一笑

夜色很美,一个人享受夜 色给予的清新。觉得该给自己留下点记忆,同时把嘴角的.微笑也融入其中。那自恋的表情,那满意的笑容给自己今后的回忆写下美好的篇章。原来,即使一个人也能开心的笑,快乐的生活。即使是寂寞的心,自己也能慢慢适应。

篇7:影子的散文

常听人家说,从回忆开始就已经老了。真的有些贪恋回忆,回忆总是那么美好,话语在心里温故了一遍一遍,像数不清的麦粒,总是那么亲切,温暖。

从回忆开始,一切都是好的,那人,那物,还有没有说完整的话。

回忆里总充满着清晰的模糊,影子一样,看不清,但是又是如此的清晰可见,牢牢地刻在胸腔里,连呼吸都被影响。应该就是影爱吧,情窦初开的年纪,不经意的擦肩就会面红耳赤好一会儿,想念是夜里的星星,会发亮但是总也发不出声音,还是会希望把这份小小的心情心有灵犀般让对方感受到并且也希望对方也有暖暖的期盼。

我想是影爱吧,远远地看着你的背影,浮想联翩。阳光下的背影总是带着香甜的问候,心飞哪里去了?那片芦苇荡依然是心心念念的浪漫,湖水荡漾的微波是天边云彩留下的痕迹,证明我有来过属于两个人的记忆,从不曾离开过。没有世俗的困扰,安心的享受这片土地浑厚的胸怀,芦苇荡背后浪漫的爱情故事。冬天来了,大雁南飞,芦苇甘心在此等候,来年就是春天,一等就是五百年,无怨无悔,因为赤诚天真的爱过你,便笃定你就是唯一,生命诚可贵,爱情就是里面的朱砂痣,怎么也抹不掉了。佛也被这份爱情感动,感慨说了一句流芳百世的话“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了今生的擦肩而过。”就是这一次擦肩注定了缘深缘浅,浅浅爱,暖暖的情怀,足以为爱情铺设一条来时的路。

还有没有关于你的消息,能够让我今夜安心的入眠,不再胡思乱想,不再寝食难安。也许就一眼就可以万年,也许就一句就可以三生无悔,也许就真的需要那一份小确幸呢,就可以从此做个温文而婉的良家女,在昏暗的油灯下,为爱情穿针引线。

其实离开就是最大的惩罚,在这个没有任何支柱的情况下,离开了,不是万念俱灰就是痛彻心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君如磐石,妾就甘愿做蒲苇,好吧,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真的有一天能够与彼入眠,这一段爱恋终于有了一个交代,可以常伴左右,为爱情也算是天作之合。每夜都能看到你的身影,左右都在身边,一起欢笑,一块承担苦难,每一天都是新年,每一个和你相处的日子都是艳阳天。

翻山越岭找不见你留下的痕迹,就只有等待,等待的日子到处是寒风凛凛,没有可以躲避的巷口。遇见,就是最美的答案,无需再多说一句话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千年等候,万年期盼不就是与君携手到老,相看两不厌嘛。不求儿女成群,只要过得安心如意,嫁衣红的鲜艳,也没有我的血液鲜红翻滚,相对许下的承诺,不要字字实现,只要能够相伴度过每一天都是幸福。

老来了,你为我梳头,我为你宽衣,你陪我日出,我随你日落,你牵着我发皱的没有一丝光滑的手,我挽着你松垮的臂膀,仍然那么温馨,仍然如此和睦。

篇8:朱文的影子人生

这次, 我有幸拜访了山西省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长朱文老师。在采访的过程中, 谈及他的父亲、谈起皮影和博物馆, 我都可以看到朱老师热切的眼神, 感受到一颗热忱的心。

朱文老师的父亲朱景文先生是博物馆的前任馆长, 被认为“孝义人民的功臣”, 为孝义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一生最钟爱的事业就是孝义皮影文物及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几十年如一日, 不知疲倦,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叮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不要湮灭在自己的手上。朱文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孜孜不倦, 更是在执着地追求和探索着如何让孝义皮影艺术发扬光大。

“一口唱尽千古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 尺把长的影人在幕后精彩演绎”, 这便是孝义皮影戏的真实写照。

孝义皮影戏是在孝义土生土长的一种集雕刻、绘画、戏曲和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流派。孝义皮影戏主要是以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为主和孝义碗碗腔纱窗影戏并存的晋中皮影戏。有关专家研究发现, 山西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几百年来, 这些古老的唱腔和生动的艺术始终被执着的艺人代代相传。

1989年, 山西省孝义皮影戏去英国演出, 轰动了世界, 孝义皮影戏才迎来了近现代的第一个高峰。而由于种种原因, 这种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 号称中国四大皮影之一的艺术直到孝义皮影戏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仍然显得单薄与脆弱。

本刊记者: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 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 真要绝活变成绝唱吗?

朱文: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这也成了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 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 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

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 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 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 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 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 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 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除此之外, 没有年轻人来传承和缺乏资金用于剧目创新、对外演出, 也是制约皮影戏制作精品剧作的主要因素。

但是, 至少我们国家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孝义皮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 绝唱是肯定不会了。

本刊记者:既然皮影的制作有很大的难度, 费时费力, 利用现代手段不能简化制作手法吗?

朱文:皮影戏的艺术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 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 皮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 所以只要缺少其中一项, 无论是乐手、表演者, 还是雕刻艺人, 便陷入瘫痪状态。现代制作手段方便快捷, 但是这种情况下的成品是不传神的、不生动的, 而且我们不能让这个传统制作工艺失传, 还要尽力去保护它、传承它, 把最原始和最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

本刊记者:您是如何进行保护的?您在培养皮影传承人才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如何看待人才传承的问题?

朱文:皮影戏自诞生以来, 在国内广泛流传。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 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 随后逐渐衰落。为了挽救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 在我父亲的倡导和努力下, 建成了“山西省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我们抢救性地保护、收藏了一大批明清时期的皮影和相关文物, 收集、记录、整理皮影木偶剧本。

孝义皮影传人的问题迫在眉睫。但是这门艺术的难度和深度要复杂得多。说、唱、操作、雕刻、锣鼓、乐器等都是功夫, 要教的东西实在太多, 我们只能慢慢来。

我也曾先后组织培训了皮影雕刻、表演人才20余人, 现已都能独立操作。但是现在学习皮影戏的年轻人都有顾虑, 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说是传承传统文化, 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 让想学皮影戏的人顾虑重重。如果要真正发展皮影戏, 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能安安心心地把皮影戏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干。

本刊记者: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创新, 一直是困扰业内人士的两难选择, 您觉得孝义皮影应该如何创新?

朱文:继承与创新都是必须的, 也是传统工艺发展的必要因素。

孝义皮影特色鲜明, 独具风貌。因此, 必须综合继承自己原有的优秀艺术成分, 再吸收其他优秀艺术成分, 才能在保持自己个性特色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说, 我们在继承优秀的、典型的、传统的保留节目的同时, 必须以保持自己的个性特色为推陈出新的基点。

比如说数字化的皮影动画不仅可以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 制作也相当的方便, 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赋予皮影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 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 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 让皮影戏 (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 在世界各地流传,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这却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 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 足够的创意即可。

今天, 我们必须要拿出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艺术品来, 从故事编写、人物造型、音乐唱腔、表演技艺和声光电动等方面进行传统的发扬和创新, 才能使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门类不但得到很好的保护, 还能成为当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

本刊记者:您对皮影艺术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朱文:平台最重要。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 才能吸引更多有才有艺有德献身皮影艺术的人逐渐脱颖而出, 保护和复兴上皮影戏才会有望。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借鉴目前各地举办的各种讲座、比赛之类的节目, 创办一些栏目, 不仅能起到宣传作用, 还能引发一些人的参与热情。把其它皮影团请进来, 让自己的皮影团走出去, 通过交流, 不断提高技艺和演出水平, 也能够恢复当地热爱皮影戏的群众基础。再有, 要加大开发皮影造型艺术品与工艺品市场,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制作力度和扩大皮影制作队伍, 使皮影造型艺术在国内外形成规模和市场, 应该是皮影得以保护和输出的一种思路。

记者手记

对朱文老师的采访进行的异常顺利, 或许是他早已将皮影当作了一生追求, 才会如此的希望这门传统工艺得以保护和传承。其实, 无论怎样方式的保护与创新, 无论是皮影戏演出市场的开拓, 还是皮影皮雕工艺品的开发, 我们都应该树立皮影一定要走出去的信心。皮影戏源于中国, 发展也最为完善, 越来越多的中外专家学者认为:皮影戏是屏幕上能动的艺术, 是电影电视的鼻祖, 只要皮影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就会有它存在和生长的空间。我们相信, 只要顺应皮影戏的艺术规律,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它与当下人民群众文化的需要和品味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 皮影的保护与复兴就不但在国内, 而且在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上, 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中国对外贸易及存在问题的解决下一篇:诫勉谈话年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