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4-04-17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通用8篇)

篇1: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态势。

一、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资金来源充足,经济效益稳步提升。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6%;负债合计同比增长-4%,资产增长速度大幅高于负债的增长速度,资本比较充裕,资金来源充足,企业处于良性发展期。到三季度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额同比上升3%,企业的经济效益平稳提升。

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已经发展到62家,比去年净增5家。

支柱产业贡献率较大。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值的67.13%。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45%;医药化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6%;机械电业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2.29%。支柱产业在全县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6%,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1.48%;2017年三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79%,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3.48%。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技术型人才缺乏。普工充足,但质量管理和质量鉴定类的技术型人才缺乏,加大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环保问题制约。一是工业垃圾缺少处理途径。部分企业工业边角废料较多,没有合理的处理途径,面对环保部门的严格要求,压力很大,迫切需要在周边建立垃圾处理厂对工业垃圾进行处理。二是环境治理成本增加。部分公司为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投入大量资金购进新设备,环保治理投入大,给企业资本运营带来一定困难。

营业成本上升。2017年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和17%,增速分别高于营业收入1个百分点。随着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企业环保、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本大幅增加,环保费用大大增加。

企业融资难制约。随着国家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系列政策的落实,部分企业融资难问题得以缓解,但多数企业普遍感受融资难、成本高。据对部分企业的调查,仍有相当一部分有融资意愿的企业无法通过银行实现融资,只能谋求其他解决渠道。融资难、融资贵依然阻碍着部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政策激励促发展。强力优化发展环境,重奖工业项目招商。同时,鼓励工业企业争创精品名牌,逐步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做好成长型企业培植“进规”工作。一手抓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质重点工业企业落户。一手抓中小企业培植扩规,重点关注、扶持年产值接近2000万元的老企业,使其增资扩规,提质增效,发展为新口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多方联动,解决用工难题。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用工稳定。全面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积极为本地企业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提升企业自身要提升员工待遇。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完善了企业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

强化服务意识,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系统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健全投入机制,形成层次合理、分工明确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制。

篇2: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本年经济工作对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为准确了解把握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及时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部分重点座谈和深入企业实地调研,总结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运行情况

1-9月份全镇预计完成营业收入3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增加值73.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上缴税金6.97,同比增长5;利润14.78亿元,同比增长1.8;出口交货值14.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固定资产投入15.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各项指标增速均明显放缓。

二、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一)钢铁行业情况目前全镇拥有金属冶炼及延压企业220余家,从业人员达13000人,其中热轧生产线12条,加工能力840万吨,生产规格145--700毫米;拥有冷轧生产线121条,加工能力达620万吨,生产规格27—1250毫米;制管业拥有450台套生产线,加工能力达500万吨,种类涉及方型、圆型、异型等多种产品,产品规格直径9—114毫米,壁厚0.22—3.75毫米,成为全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

1-9月份钢铁行业预计营业收入215亿元,增加值48亿元,实现利润5.2亿元。

目前国内钢材市场正值消费旺季,但受钢生产保持较高水平、钢材需求增长放缓以及国际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波动运行仍是近期钢材市场运行的主基调。

一是 终端采购连续回落 目前国内钢价处于涨跌两难局面,上行受需求低迷和资金紧张制约,下行受高成本支撑。现货市场总体稳定,期货市场也方向全无,自8月中旬以来多空双方一直围绕4800元/吨的价位展开争夺,短期内仍难以分出明显胜负。据数据显示,尽管已进入9月份传统的消费旺季,但市场需求毫无起色,终端采购量延续8月份的局面连续第四周环比回落。为7月份以来单周最低销量水平。二是国内钢材库存在7月份持续下降,8月下旬至9月初却持续上升,或许是前期的淡季提前透支了旺季的需求,使得今年市场表现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面。三是从库存情况来看,近两周库存量已出现持续上升,全国市场总库存已接近去年同期的水平。如果近期需求持续低迷,全国库存很可能就此进入上升通道,前期支撑市场的低库存因素将明显趋弱。下游行业增速放缓 从总体环境看,钢铁下游多个行业,尤其是附加值较高的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行业回暖速度趋缓,跟不上钢材产品的增产速度。三季度国内市场钢材价格难有起色,同期进口铁矿石价格仍处高位,公司将继续面临较大的成本和盈利压力。

(二)家具行业情况胜芳现有家具企业达1400家,其中

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家具企业共330家,总资产500万元以上的有150家,总资产千万元以上的有22家,总资产亿元以上的有9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30000人。家具行业现有从业人员4.5万人。全镇年产金属玻璃家具4600万台(套),产品主要有民用客厅家具、餐厅家具、校用家具、办公家具、商业家具、旅游家具、场馆家具、酒店家具等8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盟等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销往国内各地,30%出口,涉及出口的企业有300家。目前家具原辅料供应80%在本地实现自给,现已形成从原材料到家具成品的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价格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涌现出以富沃德、八达、三强、宏达、星光、兴达、华彪等一批家具龙头企业,行业内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40多家,知名品牌有“点石”、“华彪”、“名驼”、“山强”“诚”牌等58个。

1-9月份家具行业预计营业收入60.3亿元,增加值11.5亿元,实现利润5.5亿元。

家具行业由于受到国内通货澎涨,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生产销售形势依然不乐观。家具业是与房地产行业相关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从去年下半年国家调控楼市开始,家具市场也随着楼市的低迷而萎缩。今年以来,家具行业的销售量继续呈现出下滑的大趋势。

与此同时,出口旺盛的家具产业正在受到外部经济不佳的影响,不得不开拓新的市场。与多数实体经济行业类似的是,家具产业正在承受了劳动力、土地、融资和原材料等各项成本上涨的压力,大大压缩了家具企业的盈利空间。

(三)玻璃行业情况我镇玻璃生产企业的68家,玻璃深加工企业有66家,从业人员约有3000名,年产值14亿元,年生产浮法玻璃685万重箱,格法玻璃100万重箱,深加工玻璃1000万平方米,胜芳的玻璃生产及加工业已形成以金彪玻璃为龙头的玻璃生产及钢化加工的企业集群。廊坊金彪玻璃有限公司的单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在全国同等规模的生产线不足30条,目前已建成两条生产线,单线产能650吨/天。玻璃行业深加工产品钢化玻璃,广泛用于家具、车窗、建筑、装饰等领域,知名品牌有“鼎盛”、“康泰”“顶新”、“万事达”、“胜华”等20余个,产品80%销本镇的家具企业。

1-9月份玻璃行业营业收入11.7亿元,增加值4.3亿元,实现利润0.5亿元。

虽然我国经济总体上稳步增长,但在各细分行业中,玻璃今年则逆势下跌。从行业目前情况来看,9月份玻璃库存将继续增加,价格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

内人士预计,有些企业已经主动停产了,玻璃市场还会低迷一段时间。一是今年以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走势疲软,产品售价持续走低,导致该生产线亏损。二是夏季高

温、多雨、汛期等因素,致使玻璃需求不旺、销售不畅,导致全国价格普跌,库存上升。三是除玻璃行业自身产能过剩的原因之外,汽车、房地产两大产业销售放缓,是造成市场需求整体偏软的原因。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大增 由于纯碱和重油约占据玻璃生产成本的60%,前两者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对玻璃生产企业产生较大的压力。据悉,受电荒影响,玻璃产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延续上涨态势。虽然金彪玻璃燃料为燃气但依然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纯碱价格也一路上涨。而与此同时,玻璃价格则保持低水平平稳态势。

(二)需求减弱 需指出的是,除去成本上升原因外,需求减弱和产能过剩也是玻璃行业不景气的原因。业内人士得出浮法玻璃价格继续下滑,而这种下滑主要是由于目前市场三大原因所致。一是持续不放松的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厂家对后市需求的预期较为悲观;二是年初以来新生产线不断投产,超过此前预期,产能投放节奏过快;三是玻璃行业目前集中度仍较低,供需面稍有下滑即容易出现厂家争相下调价格。

(三)电力供应紧张 由于胜芳钢铁,玻璃等主要支柱产业均为耗能行业,在当前全国电力供应紧张,而且用电集中的情况下,出现电力缺口,为保证电网安全,部分重点企

业实行拉闸限电,影响工业企业的产出,而且根据今年电力供需情况预测,今年用电缺口总量大、持续时间长,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制约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四)企业融资难。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信用”低。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未参加任何资信评估。二是中小企业融资形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大多数企业选择融资的方式是银行贷款,而对现代融资方式如股东投资、风险投资还比较陌生。三是融资成本高。面对银行的高门槛,大部分中小企业显得力不从心,为解资金紧张之急,往往使用的方式是民间借贷,(五)中小企业布局分散,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偏低,品牌意识淡薄,大部分是“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许多中小企业是看别人赚钱就一哄而上,不能真正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去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存在着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品牌意识淡薄;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弱,升级换代慢,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含量低,同其他发达地区和国家相比,更加表现出竞争的劣势和更大的压力。

(六)产业结构趋同,调整乏力,企业技术进步迟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行业结构雷同、低水

平重复投资和布局散乱、缺乏合理有效分工的现象,各区县中小企业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传统的资源粗加工型等行业,经常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进入高科技领域的相当少。

四、经济形势预测

据行业内部人士分析,当前全国钢铁形势正在去库存化的影响下,销售逐步恢复,进一步拉动企业生产。此外,全国保障房建设也大面积展开,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水泥、玻璃等建材的需求,这对胜芳镇玻璃、家具生产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利好,但需要经过一个一年之半年的滞后期。

五、措施和建议

为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胜芳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经营者素质,重视引进和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管理者要走出去,通过交流学习开阔眼界提高管理水平。坚持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障,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做强做大。

(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意识,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加强宣传,推行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在加快新产品开发的同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占有率高、具有一定

竞争能力的品牌产品,争创国家和省名牌,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统筹规划和就业管理,完善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制度,保障企业平等权利的实现。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建设,使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中介、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以及各项代理服务功能,都能同时面向非正规就业人员,为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一就业领域铺路架桥;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他们的基本权利提供法律保护,形成对中小企业有利的治安和法律环境。

(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工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大力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贴身服务,减少行政干预;积极构建银企合作共赢机制,鼓励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引进风险投资机构,突破企业融资瓶颈;加快相关行业协会和产业服务机构的建立,重点解决企业运输、信息、产业分工等方面问题。要进一步推进、拉伸、延长产业链条,提倡、促进产业细分和专业化,培育专业园区形成“小产业大规模”的集群优势。

(五)、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改革创新步伐:当前国家已将产业升级提升到战略高度,我们胜芳镇也正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行业改革创新的好时机。以市场为导向,鼓

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放在科技引进和嫁接改造上,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产学研合作的步伐,同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交流、协作关系,促进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六)、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和完善产业发展调节能力:胜芳要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本地实际,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科技含量、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促进传统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1、以做大做强钢铁制造业为落脚点,着力提升钢铁产业应变市场能力。金属冶炼及延轧是胜久的立镇之源、固镇之本。近年来,在全球钢铁行业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下,国内的钢铁行业呈现钢铁产能过剩和铁矿石价格逐波上行的趋势。就胜芳钢铁制造业而言,由于受钢材出口受阻、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波动和原燃料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 钢铁企业生产和经济效益较为低迷,预计这种低迷现象可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难以改观。未来一段时期,前进钢铁集团乃至其它钢铁企业要适应国内外钢材市场的变化,以做大做强钢铁制造业为根本,依托前钢良好的发展基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调整和优化钢铁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钢材精深加工业、延伸钢铁产业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以前钢为代表的从初级产品到深度加

工较为完整、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金属制品产业体系。

2、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家具产销平台,提升家具区域品牌。家具行业是当前市场激烈竞争下的高需求、高利润、高就业、高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家具制造业的投入和支持。一是将家具制造业纳入胜芳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家具制造业的产业地位,制定一些有利于家具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二是引导家具企业与全国较有影响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从基础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与新产品的开发等领域入手,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三是加强企业内部技术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学科技术人才,在整合中国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整体品牌形象同时,充分利用展会、网络等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争使胜芳更多的家具企业走向世界。四是立足于产业的配套服务,完善胜芳家具展销平台(包括家具博览城二期、富沃德家具产业园二期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竣工投产达效,带动和促进胜芳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加强产业升级,致力打造国际品牌。

(七)、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点,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目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构建现代高端制造产业体系为中心,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在项目谋划过程中,坚持有所

为,有所不为,突出产业链项目和战略性项目的谋划,并全力做到项目的谋划和实施的有机结合。在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过程中,要继续高强度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结合承接园区的建设,加快谋划及落地项目的载体建设。

篇3: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出现微弱回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工业经济下行态势有所遏制。1-9月,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7146.74亿元, 同比增长13%, 比1-8月回升0.1个百分点, 比1-6月减缓0.1个百分点。9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 比8月当月增速 (12.7%) 高1.1个百分点。9月环比增速为9.3%, 连续两个月有所回升, 比8月环比增速 (6%) 回升3.3个百分点, 比7月环比增速 (-10.4%) 回升19.7个百分点;第二, 工业企业效益仍处于低位运行但呈回升态势。1-8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32.66亿元, 同比增长5.84%, 增速比1-7月回升2.13个百分点, 比全国平均水平 (28.23%) 低22.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税金总额1812.55亿元, 同比增长24.93%;第三, 工业内销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测算, 1-9月全省实现工业内销48838.84亿元, 同比增长26.87%, 增速比1-8月高0.34个百分点, 比1-6月高0.67个百分点, 比工业出口高12.77个百分点, 内销占全部工业品销售比重69.61%, 比去年同期提高1.73个百分点, 拉高工业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 内销仍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成效不断深化。从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看, 工业品出口呈持续回落态势。1-9月全省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21318.41亿元, 同比增长14.1%, 增速比1-8月回落1.3个百分点, 比1-6月回落2.8个百分点, 比1-3月回落7.3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低11.2个百分点。出口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减弱, 仅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约2.6个百分点, 比内销拉动低7.8个百分点。同时, 工业投资高位回调。上半年广东工业投资增速达到了25%的高位,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了26.1%。下半年后小幅回调, 7、8、9月全省工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22.8%、21.2%和20%, 比上半年低2.2、3.8和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19.2%、20.0%和21.6%, 比上半年低6.9、6.1、4.5个百分点。从经济区域看, 东翼和山区增长较快。1-9月, 珠三角九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4285.09亿元, 同比增长11.8%, 比全省平均增速低1.2个百分点;西翼三市增长13.4%, 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4个百分点。东翼四市和山区五市分别增长19.9%和22.1%, 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9和9.1个百分点。从支柱产业看, 多数产业呈平稳增长态势, 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1-9月, 新能源如核电产量319.18亿千瓦时, 同比大幅增长29.6%;高端显示如LED、液晶显示屏产量分别为243.8亿只和9.1亿片, 分别同比增长47.6%、23.8%;高端制造业如民用钢质船舶产量235.98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26.9%。从经济类型看, 小型民营企业增长快于其它类型企业。1-9月, 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62.91亿元, 同比增长18.2%, 增速比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分别快7、7.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保持高速增长, 完成工业增加值4785.62亿元, 增长24.2%, 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2个百分点, 比国有控股企业快13.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48.65亿元, 增长9.1%。

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态势。1-9月, 广东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66.74亿元, 同比增长16.1%, 增速与1-8月持平, 比上半年 (15.9%) 回升0.2个百分点。9月当月增长16.9%, 环比8月 (16.6%) 提高0.3个百分点。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18.22亿元, 累计增长16.3%;乡村实现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8.52亿元, 累计增长15.1%。

四是信息服务业呈较快增长。1-8月, 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累计实现收入1990.0亿元, 同比增长21.0%, 增速比1-7月回升2.3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74.7亿元, 同比下降2.3%;实现税金总额207.3亿元, 同比增长25.9%。软件业务出口92.8亿美元, 同比增长8.7%, 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电信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增速保持稳定。1-8月全省共完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906.7亿元, 同比增长8.3%。其中信息网络服务收入829.1亿元, 同比增长10.7%。

广东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电力供应异常紧张严峻, 严重制约生产。部分工业企业被迫“开五停二”、“开四停三”进行生产, 部分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保供电企业也被迫错峰。下阶段广东面临的电力供需形势更加严峻。成品油供求基本平衡。今年以来, 全省成品油市场资源供应比较充裕。煤炭调运量平稳增长, 煤炭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截至10月11日, 全社会煤炭库存约1060万吨 (合理库存为1000万吨) , 其中35家主力燃煤电厂库存531万吨 (按照目前耗煤33万吨/天计算, 可用16天) 。

二是企业综合生产成本上涨, 严重吞噬利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人民币单边、快速升值, 外贸企业出口成本不断攀升, 盈利能力下降;第二, 随着企业的工资成本大幅上升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应增加, 企业用工综合成本上升, 企业反映今年以来用工综合成本增长20%以上;第三, 铜、原油等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 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更大;第四, 企业出厂产品提价幅度跟不上采购成本上升幅度, 1-9月广东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PPI) 同比上涨7.8%, 而购进价格指数 (IPI) 同比上涨4%, 剪刀差高达3.8个百分点。

三是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 严重影响升级。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偏紧的货币政策, 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融资难。据对广东中小企业问卷调查, 有79.6%的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缺口, 其中33.4%的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在10%以上。广东土地资源紧张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情况更加突出, 不少企业不得不放慢发展速度甚至外迁。尽管企业为吸引人才, 普遍大幅提高了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但招工难问题仍然突出。

四是增加值率提高缓慢, 能耗下降严峻。虽然全省主要能耗数据均处于下降趋势, 但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与年度目标相差0.96个百分点, 全省节能形势依然严峻。

篇4:消费品工业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基本特点

(一)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1—8月,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比1—7月降低0.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增速1.4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8.4%。其中,轻工、纺织、医药、烟草等行业分别增长11.7%、10.9%、14.6%、9.4%;与1—7月相比,轻工、纺织和烟草增速分别放缓0.1、0.2和0.6个百分点,医药行业增速略快0.1个百分点。

(二)内销市场运行平稳

1—8月,消费品工业内销产值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比1—7月略增0.1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纺织、医药、烟草等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8.9%、12.5%、21.0%、14.3%,与1—7月相比,轻工和医药行业分别上升0.1和0.3个百分点,纺织和烟草行业分别下降0.1和0.6个百分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比1—7月略降0.1个百分点。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达5864亿元,同比增长17.5%,比1—7月略高0.5个百分点;家用电器、音响器材3680亿元,同比增长5.1%,比1—7月略高1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零售总额达7681亿元,同比增长17.1%,与1—7月持平;中西药品零售总额达3032亿元,同比增长23.8%,比1—7月略低0.5个百分点。

(三)出口小幅增长

1—8月,消费品工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1万亿元,同比增长6.0%,比1—7月略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工业出口交货值0.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纺织、医药和烟草等行业同比分别增长8.0%、1.2%、5.4%、15.8%,轻工与1—7月持平,纺织和医药分别放慢0.1和0.4个百分点,烟草加快3.1个百分点。

(四)利润增幅行业不同

1—7月,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8248.5亿元,同比增长14.3%,比1—6月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纺织、医药、烟草等行业的利润增长分别为16.6%、-1.0%、18.4%、26.3%;轻工行业与1—6月持平;纺织行业利润仍是负增长,但增速与1—6月相比回升0.1个百分点;医药行业比1—6月略高0.6个百分点;烟草行业比1—6月略低0.7个百分点。

二、突出问题

(一)出口环境更为严峻

我国消费品工业产品出口受到需求萎缩、竞争加剧和贸易保护等三重制约,外贸形势更加严峻。根据海关快报数据,1—8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1620亿美元,同比下降0.7%,增速远低于同期全国商品累计出口增速(7.1%)7.8个百分点,较1—7月(海关快报数据)下滑0.5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均下降0.7%。与此同时,受我国综合要素成本上升、周边国家纺织竞争力提升等影响,国际市场部分采购订单流向东南亚国家。

(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国内市场受到物价高位震荡、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也呈现出增速放缓趋势。除农副食品价格、食品制造、酿酒、软饮料等需求刚性的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外,家电、造纸、五金等轻工行业产值增幅相对较小,1—8月累计总产值同比增长8.4%(比1—6月下降1.3个百分点)、11.5%(比1—6月下降1.6个百分点)和13.8%(与1—6月持平)。纺织行业1—8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内销产值29157.8亿元,同比累计增长12.5%,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三)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篇5: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前三季度,我县工业经济运行速度整体趋缓,重点行业支撑作用减弱,区域发展不均衡,虽然结构调整有所优化,但企业联保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后续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不容乐观。

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体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明显。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1.33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0和1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

(五)区域发展不均衡。前三季度,各乡镇(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最快和最慢的差距达77.9个百分点,区域发展不均衡。

(六)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位居全市 足。一是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4%,高于主营业务收入(6.1%)0.3个百分点;人均劳动报酬由上年同期的3041元/月/人提高到3657元/月/人,同比增长20.3%。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前三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增幅较上半年回落了5.1个百分点。二是亏损面和亏损额双双上升。前三季度,全县亏损企业4家,比去年同期多2家,亏损面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07万元,同比增长1.6倍。三是产能过剩矛盾仍较突出。据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专项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约是76.7%,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占被调查企业总量的44.2%。

三、下阶段经济走势初步判断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趋于改善,但仍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等问题,复苏进程难以一帆风顺。主要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新经济体增长点尚未形成,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内情况看,中西部地区发展异军突起,其土地购置、金融服务、用工成本等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有着明显的优势,部分县市更是以退税、地价补贴等方式吸引企业,区域间竞争有所加剧。从自身看,受宏观形势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今年新纳入四季度的规上企业只有2家,且个头偏小,贡献不高。企业联保的负面影响也依然存在。前三季度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上半年,与年初计划差距较大,要完成计划目标,压力和难度很大。

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

按照办党组工作分工,我主要协助云才晓主任分管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工作。*年是“十五”计划即将完成,安排部署“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今年,我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国务院扶贫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增加贫困户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大力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扶贫投入逐年增加,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成效。我个人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也得到新的提高。按照要求,现就个人一年的工作学习情况简要述职如下,请审阅。

一、分管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整村推进工作。按照国家对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并结合自治区实际,*年我区安排了2亿元财政扶贫资金、60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集中用于710个重点嘎查村的整村推进,直接到户项目。平均每个重点嘎查村当年投入超过30万元,确保当年投入,当年见效。工作落实上,一是认真调查摸底,逐户建档立卡。按照村有卡、乡有册、县有簿的要求,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贫困户档案,并全部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监测。二是明确帮扶内容和措施。重点选择投资少、风险小、单位投入覆盖面大、适合于贫困户经营的项目,帮助贫困户确立主导产业,并严格按照要求,对每个到户项目分级公告、公示。三是落实工作责任。采取领导联系、单位包扶、干部挂钩和“富帮穷”等形式,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四是积极协调,捆绑各支农资金集中用于项目建设。首先加快扶贫资金下拨速度,确保不误农时和项目工期,同时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使各支农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积聚效果。今年还采取自查、互查和抽查方式,对200*-200*年实施的2310个重点嘎查村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表彰奖励了17个旗县,每旗县以奖代投30万元。

(二)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继20**年起,今年我区继续安排3000 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完成10万人的劳动力培训转移任务,并力争使受训人员80%以上实现转移就业。今年劳动力培训范围由去年的62个旗县扩大到全区,任务指标自治区只下达到盟市,由盟市自行调配旗县,进一步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一是抓培训质量,确保每个受训学员达到相关工种的初级上岗水平,并注重提高他们自身素质。二是与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以及用工单位合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截止12月8日,全区12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90099人,实现转移就业77352人,分别占计划的90.1%和96.69%,培训人数和转移就业数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贫困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打工收入成为贫困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三)产业化扶贫工作。*年,国务院扶贫办正式认定了首批260个扶贫龙头企业,其中认定我区15家,数量上居全国 绝违纪、违规和违法现象。

(五)内部管理工作。为切实抓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今年,我们还加大了扶贫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先后组织贫困地区干部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多期学习培训,自治区本级也举办了养殖业技术、中国加拿大项目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使贫困地区干部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上半年,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我办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自学、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观看先进事迹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真正做到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二、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多年来,我已经把政治理论学习融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积极主动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法规,力求学懂、吃透,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另一方面,结合今年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认真学习先进性教育读本和相关政策文件,写出了1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认真对照查摆不足加以整改。

工作作风方面,结合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政策调研,研究探索工作新思路、新办法。主动维护班子团结,坚持按程序办事。严格按《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条例》要求自己,维护党风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纯洁性。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更新,先后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在湖北、重庆等地举办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一体两翼”现场经验交流等培训,对准确理解和把握扶贫政策,拓宽工作思路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篇6:西部地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西部地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简析

前三季度,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西部地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使得国民经济依然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同时,经济增长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态势明显,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量稳步提升,质量稳中趋好。

一、经济稳步发展,总量快速提升。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总量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十二个省(市、区)GDP增速整体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川完成生产总值15468.28亿元,同比增长14.7%;内蒙古完成生产总值9571.89亿元,同比增长14.8%;广西完成生产总值7438.04亿元,同比增长12.3%。1-9月份,陕西完成生产总值8234.13亿元,同比增长13.7%,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十六位,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九,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90.6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539.90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03.57亿元,同比增长12.2%。

二、工业较快发展,增速快于全国。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除新疆外,其余十一个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其中,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位居全国第一;四川增长22.4%,位居全国第二;西藏增长21.0%,位居西部第三,全国第四;贵州增长20.4%,位居西部第四,全国第五;云南增长18.0%,位居西部第八,全国第十六位。1-9月份,陕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904.70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位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第十位。

三、投资快速增长,比重有所提高。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741.90亿元,同比增长29.5%,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为23.4%,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与二季度持平。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四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35.0亿元,同比较长23.2%;内蒙古完成投资7948.3亿元,同比增长28.5;青海完成投资1092.0亿元,同比增长49.8%,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甘肃完成投资3004.4亿元,同比增长41.3%。增速位居全国第二。1-9月份,陕西完成投资6450.8亿元,同比增长28.2%,投资额位居全国第十四位,西部第三位。

四、消费市场稳健运行,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西部地区消费品市场保持了今年以来稳健运行的态势,各省(市、区)消费规模都在持续扩大。其中,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位居全国第一;重庆增长18.5%,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二。前三季度,陕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8.72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位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三。

五、物价高位运行,调控措施见效。截止三季度末,西部地区的物价依然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但政府物价调控的政策措施日见成效,加之翘尾因素快速消退,西部地区物价过快增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其中,青海CPI为107.3,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依然位居全国第一;宁夏CPI为107.2,位居全国第二;广西CPI为106.8,位居全国第三。1-9月份,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9,比1-8月份上涨0.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十,西部第六。

篇7: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时间:2012-11-9 10:58:32 作者: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2517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5.45亿元,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407.46元,同比增长16.6%。

一、前三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受到汛期雨涝与台风等异常天气的不利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减产。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76.17万亩,总产量75.39万吨,比上年减产6.19万吨,降低7.6%。其中夏粮播种面积78.82万亩,降低4.7%;总产量34.41万吨,降低2.5%。秋粮播种面积97.35万亩,同比增长2.7%;总产40.98万吨,减少11.5%。受7月底8月初雨涝及台风影响,棉花减产严重。全市棉花播种面积209万亩,同比增长4.7%。产量预计达到12.69万吨,同比降低14.9%。油料产量预计0.32万吨,同比降低6.6%。蔬菜生产形势较好。全市瓜菜总面积为55.6万亩,比上年增长1.98%,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0.24万亩,比上年增长1.7%。预计全年瓜菜总产222.8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设施蔬菜产量为65.91万吨,比上年增长2.5%。食用菌产业异军突起。全市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基地。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91.92万头,同比增长2.31%。牛存栏24.54万头,羊存栏126.25万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9.26万吨、8.89万吨和12.06万吨,分别增长2.6%、-5.6%和26.1%。全市水产品产量38.03万吨,同比增长3.89%。大力实施“三网绿化”和生态林场工程建设,全市“三网”绿化已累计完成投资38.83亿元,植树1.07亿株,新增绿化面积95.22万亩。11处生态林场已流转集体土地9.5万亩,落实国有土地17.7万亩;已完成造林11.4万亩,植树1000万株。2012年全年预计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2.75万亩,增长11.5%。

(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重点突破。按照“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发展思路,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各级各类支农资金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的考核认定和动态监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走在了全省各市前列。目前,全市已建或在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90个,规划建设总面积超过100万亩。全市已有76家农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其中,荣丰食用菌示范园等28家园区被认定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了亮点、探索了路径、提供了经验。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位居全省各市前列。始终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43家,其中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龙头企业230家,国家级4家、省级31家、市级156家,带动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26家,辐射带动20多万户农民从事订单和专业生产。加大强社名社培育力度,国家级示范社达到6家。三是农产品品牌效益日趋显著。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品牌化发展,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生产主体申请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创建自己的品牌,并积极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产品。全市涉农产品注册商标970件,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3件,驰名、著名农产品商标19件,地理标志农产品5件。

(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今年全市开工了四大类水利建设工程,总投资达13.75亿元。防潮堤工程。由市水利局承担的东营港防潮堤陆上段工程,总投资1.16亿元,于2011年开工建设,今年8月份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任务。东营港防潮堤海上段工程由东营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总投资9.93亿元,计划2013年建成投用,今年将完成总体进度48%。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一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麻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共衬砌渠道22.56公里,形象进度96%。双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衬砌渠道15.95公里,形象进度96.4%。王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该工程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土方6.1万立方米,衬砌渠道6.279千米,完成投资1169万元。二是引黄闸前泵站改造工程。胜利引黄闸前泵站工程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王庄灌区引黄闸前泵站改造工程已于今年10月发布招标公告,近日即可开工,两座泵站计划2013年3月底前竣工,满足春灌需水要求。三是广饶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建设。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全部完成并通过省级竣工验收,共新打维修水源井85眼,铺设输水管道33.7公里,衬砌斗、农渠61.3公里,疏挖斗、农渠47.1公里,疏挖斗、农沟135.5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926座,完成投资3482万元。四是中小河道治理工程。淄河广饶段治理项目计划疏浚河道7.1公里,修筑堤防8公里,铺设防汛道路7.0公里,目前已基本完工。广利河垦利段疏浚整治河道12.39公里,配套完善相关建筑物,计划11月完工。五是田间节水灌溉工程。今年全市共安排田间节水灌溉工程7片4.5万亩。包括东营区牛庄镇、河口区仙河镇、广饶县李鹊镇、垦利县黄河口镇、利津县陈庄镇节水面积各0.5万亩以及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各1万亩。目前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已完成全部土方工程,占全部工程的91%。其余工程均正在组织施工,计划年底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省下达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个,共解决11.8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5753万元,其中中央及省投资3068万元,市县投资2685万元。目前各项目县区正在按照批复内容组织施工,工程进入扫尾阶段。示范区水利配套工程。一是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水利配套工程。该工程已全部完成,累计疏挖排沟、引水渠61.47公里,新建、改建、维修各类建筑物47座。二是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水利配套工程。该工程包括东干渠一期节水改造工程、二期节水改造工程以及西干渠田间节水配套工程。东干渠一期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98.5%;东干渠二期工程完成形象进度70%;西干渠田间节水配套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90%。

(五)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规范农民科技培训乡镇分校40处、教学点253处、实训基地143处、夜校925处。二是扎实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市委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的统一安排,举办农民培训班1679期,培训农民12.1万人次。三是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田间技术指导、编发农作物技术管理意见、制作播出农业专题片、印发农业科技信息等形式,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四是加大提升耕地质量、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农业生产工作的科技含量。建立土壤养分及墒情动态监测点,实施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项目,使我市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六)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严格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今年已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82亿元。其中,全市共完成小麦补贴面积71.74万亩,发放补贴资金8622.94万元;核定棉花、玉米和水稻良种补贴面积分别为258.84万亩、92.89万亩和11.34万亩,共计补贴资金4981.5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工作共完成玉米承保面积53.6万亩、小麦38.66万亩、棉花146.5万亩;全市共争取省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190万元,目前已落实3515.5万元,受益农户3649户,购置各类农业机械9533台,其中大型节能环保复式联合作业机械1809台。

(七)农民现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407.46元,同比增加1623.87元,增长16.6%。一是工资性收入为4196.94元,增长26.9%。二是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为6027.76元,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972.12元,增长9.4%;第二产业收入400.78元,降低3.6%;第三产业收入1654.86元,增长16.8%。三是财产性收入为648.29元,增长7.6%。四是转移性收入为534.48元,增长30.5%。

二、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不强。二是我市农业园区化水平还不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模小、设施农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缺少典型和亮点,需要重点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三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农民外出就业难度加大,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产品价格涨幅总体趋缓,影响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低。四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繁重。粮棉等传统种植业比重依然偏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的农业二三产业发展不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结构单一,小、散、弱的格局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三、下步工作重点

篇8: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一)工业经济持续回升

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增速较1-8月份前移3位,居全国第14位。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持平,高于周边多数省区。

从盟市看,1-9月份全区12个盟市工业均呈增长态势,其中10个盟市工业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呈两位数增长。

从主要行业看,1-9月份,电力、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四行业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9、2.7、6.6和6.6个百分点,四行业对工业的贡献率从上年度的31.8%提高到44.8%。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增速放缓,增速分别回落1.7、8.6和17.6个百分点,三行业对工业的贡献率从上年度的43.2%下降到29.9%。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重点监测的28种主要产品产量中有18种增长。其中,铁合金增长38.7%,PVC增长38.2%,铝材增长37.5%,电石增长16.2%,精甲醇增长11.5%,电解铝增长7.6%,化肥增长8.5%。

(二)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下滑

9月份,全区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97.3,环比持平。我委监测的34种主要工业品价格中,环比上涨的8种,持平11种,下降15种。受价格下滑影响,1-8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69.6亿元,同比下降8.9%。农畜产品加工、电力热力、医药电子实现利润分别增长11.9%、17.5%和33.7%。煤炭、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工业利润分别下降23.9%、19.4%、25.9%和12.1%。其中煤炭和冶金行业分别影响工业利润下降10个和4个百分点。

(三)煤电油运各项指标稳定向好

煤炭。1-9月份,全区生产原煤同比下降0.9%,降幅较1-8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销售原煤同比下降1.1%。工业用电。1-9月份,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7%,增速比全国高6.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位。9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12.04%,增速继续保持逐月向好态势。成品油销售。1-9月份,中石油、中石化销售成品油同比下降5.4%,其中,销售柴油下降10.9%。9月份,中石油、中石化销售成品油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7.6%;其中销售柴油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13.8%。成品油、柴油月销售从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铁路货物运输。1-9月份,全区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1.7%。其中,煤炭发运量同比增长2.9%。

(四)工业投资平稳增长

1-9月份,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较上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冶金和化工投资增幅回落较大,分别增长9.9%和1.8%,比上年同期回落16.1和30.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行业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70%。其中、能源行业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6.6%,冶金建材占24.7%,化工占18.5%。1-9月份,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0.5、8.5和7.7个百分点。

二、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当前,我区工业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金短缺和价格回落、大项目尚处于前期推进阶段。预计年内乃至明年国内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的激烈竞争的格局不会改变。而在产业转型中必将实施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工业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将会有一定影响。

(一)经济增速仍在低位运行

1-9月份,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呈逐月回升态势,但仍处于多年来同期最低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固定资产投产增速同比回落较多,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4个和9.9个百分点,且明显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从主要行业看,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需求疲软、生产低迷,而新增长点尚待培育,新旧增长点难以衔接;从地区发展看,西部地区发展慢于东部地区。

(二)企业成本和资金压力仍未缓解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末应收账款增幅持续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今年8月末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43.2亿元,增幅达8.9%,高出前8个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0.3个百分点,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回笼拖欠问题加剧。在应收账款快速增加的同时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长也在加快,8月末增幅达到12.7%,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高出前8个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1个百分点,加重了企业资金压力。大部分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能源、原材料产业及中小企业发展受到很多限制,通过信托等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在10%-15%,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压力。

(三)工业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近年来,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职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市场活力得到加强。但企业普遍反映,目前仍有一些方面亟待改善和加强。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盟市或旗县,但环保、土地、用水、用能等前置审批仍在自治区或国家,项目前期工作难度和周期难以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工艺和市场较成熟的项目,逐项反复进行审查和评估,加之中介评估机构普遍收费较高,既延长了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也增加了企业负担。同时,受市场前景不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等因素影响,各地招商引资进展不乐观,项目引进困难,现有项目推进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今年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比去年减少178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比去年减少74个。

(四)主要行业利润下降企业经营困难

1-9月份,全区工业品生产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4%,这已是30个月的负增长。我区监测的34个工业品价格同比下降的占88.2%,环比下降的占58.8%。其中,钢材价格跌至历史最低点1.58元/斤,与白菜土豆价格相近;平板玻璃、焦炭、水泥、电石价格同比下降超15%以上,分别下降25.6%、25%、16.7%和15.5%,煤炭和PVC同比下降11.7%和11.6%。冶金、煤炭、化工、装备制造工业利润分别下降25.9%、23.9%、19.4%和12.1%。受此影响,企业亏损面逐月扩大,亏损额增幅逐月增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5.7%,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亏损额增长达到26.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冶金、煤炭、化工企业亏损面分别35.2%、34.0%和32.2%。

综上所述,从我区来看,工业经济虽然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企稳回升基本面相对巩固。近期国家对煤炭产量进行调控、恢复对进口煤炭征收关税、加大对违法违规、超能力开采和不安全生产煤矿的查处力度,国内煤价有所上涨,有利于我区煤炭工业的企稳回升,并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运行趋势看,四季度我区工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运行态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到10%以上。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继续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

围绕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继续抓好自治区已出台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研究靠市场调节促进工业平稳运行的具体措施。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加大电力多边交易、东部大用户直供力度,力争年内多边交易电量达到350亿千瓦时,蒙东地区大用户直供完成交易电量35亿千瓦时。认真落实国家《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严格实施限产保价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违规和超能力生产煤矿的治理力度,巩固完善东部地区煤炭销售协商机制,推动建立自治区西部煤炭电子商务交易中心,鼓励煤炭交易进园区、上平台,促进产运需有效衔接;力争实现一大卡热值0.1元的煤炭销售价格目标。保障电煤供应,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确保冬季供热安全稳定。

(二)确保投资稳定增长

落实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和定期会商机制,对国家和自治区审核备案项目要进行分类指导,逐个落实开工支撑条件,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对因未批复初步设计、土地、环评等影响开工的,要协调项目单位加快落实建设条件,限期开工建设;对已审核备案两年仍未开工建设的,要严格审核备案项目退出机制,要求项目单位限期退回已经取得的用水、用地、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为新上项目腾出空间。加快与北京、江苏共建工业园区,积极承接电解铝项目转移,突出抓好中国铝业和东方希望合作建设100万吨电解铝及铝后加工等项目落地。积极争取国家解决产能置换中出现的问题,推进产能置换政策落实。

(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控制煤炭产量,化解煤炭产能过剩,推动煤炭企业之间重组,新上煤电、化工项目与煤炭企业重组,新上电力负荷与存量机组重组,新上矸石电厂与新上用电项目重组。积极推动有色金属、化工等延长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原字号产品就地转化率。挖掘农畜产品加工业潜力,加快发展煤化工设备、电力和高铁设备配套等装备制造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抓节能减排促转型,主要行业达到国家强制标准,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推广主要节能技术,实行行业节能领跑制度,严格执行项目节能减排准入标准。

(四)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9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融资、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突出税费减免、完善金融服务等关键政策,以自治区政府名义组成联合督查组在全区开展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情况督察。加快推进全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确定自治区“枢纽”平台运营模式,尽快征集各类服务机构进驻枢纽平台,12月底投入使用后实现与盟市“窗口”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金融办研究出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推动自治区政府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规范、监管、扶持和服务力度。建立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联动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巩固和扩大中小企业“助保贷”专项引导资金基础上,借鉴“财园信贷”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助保贷”融资业务向园区企业群、产业链倾斜。

(五)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物联网重大应用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研究出台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指导性文件,为下一步云政务平台建设奠定基础。大力推广锡林郭勒盟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成果,建设全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抓好智慧城市、云计算、网络协同制造、精准农业发展,努力推动“四化”同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云计算上下游配套项目建设,发展主机制造与维修、软件开发与应用产业,形成配套产业群。加快生物制药、稀土新材料、传统化工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快增长。

(六)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上一篇:切配岗位职责下一篇:柏林音乐学院申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