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牵挂的细雨

2024-05-03

初中作文牵挂的细雨(精选15篇)

篇1:初中作文牵挂的细雨

细雨的呼唤初中作文

湛蓝的天空飘来几片乌云,像宣纸上描绘的山水画,好不和谐。“应该要下雨了吧。”我心里这样想。真倒霉,竟然忘记带伞了。一会儿,天空中方果然下起了雨,敲打在窗上,也敲在我的心上,心中一顿烦躁。

“叮铃铃......”放学铃声响起,提醒我们这一天的辛苦结束了。我和同学搭了把伞,好不容易走出了校门,我站在商店的门口。静静地等着父亲。

我看向天空,雨滴顺势打在我的脸上,一丝凉意侵入肌肤。我赶紧往回缩了缩。雨越下越大,有的从屋檐上流下来,织成一层清澈明亮的帘子。我伸出手,想要去摘下来,顿时,这漂亮的水帘出现了一断缺口,我缩回了手,不再去破坏这自然的美好。

小时候,是不喜欢雨的。因为妈妈常说雨是天公流下的眼泪,只要他一流泪,我们便不能结伴去捉麻雀,打弹珠了。长大了,还是觉得天公很坏,粗心的我,时常忘记带伞。一不小心,就会被淋成落汤鸡。可是当你真正静下心来,专心地欣赏着这最原始的敲击乐,你便会发现它独有的.韵律,滴滴答答,这是来自细雨的呼唤。

雨渐渐小了淅淅沥沥的,天也变黑了,昏暗的灯光下,迷迷蒙蒙的小雨在空中舞蹈着。有时,风姑娘会鼓起掌,它们便会更加卖力地演出,在雨伞上,雨衣上,都会出现它们优美的舞姿,可却很少有人停下观赏。

我望着迷蒙的细雨,糟糕的心情顿时被雨水洗涤了。不知过了多久,父亲已经来了。雨滴落在车窗上,一点一点地向周围散开,模糊了一个个身影,颇有一番诗意。

这是来自细雨的呼唤,来自大自然深处的呼唤,像是朦胧中的真,又似真中的朦胧。它有时喃喃,有时怒吼,只为告诉我们生活中还有纯净的美好。

篇2:初中作文牵挂的细雨

我上初一的时候,常讲一句话:“将来我要当一名歌手。”那时学校举行歌舞比赛,我站在台上高歌一曲,台下就爆发出非常热烈的掌声,我感觉这世界美极了,自豪啊。平时我也常和人比一比,这首歌谁唱得好听。那时和我在一起的,有昭庆,许家良,吴微和吴安安,他们都爱音乐,我们在一起充满了歌声,天马行空地交谈,非常快乐。和他们比我的歌唱得最好,而且有一样他们不及我也不在乎,那就是我学习好,在学校老师都认可我,于是我就成了他们的老大。我一直记得他们在学校杉树阴下围着我笑的样子。

昭庆和许家良是非常叛逆的人,他们痛恨应试教育,时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有时他们的无奈和伤心让我见着很同情,但又不知道对他们说些什么,他们也明白我的心意,对我很好。吴微和吴安安姐妹俩长得非常漂亮,特别是吴安按,她善解人意,是学校的校花。那时学校还传出,我和吴安安早恋。其实也许我喜欢吴安安,也许吴安安喜欢我,也许只是人心中有那意思或心存好感吧,别人见了会有些不一样。但是他们确实漂亮,初三时我们学校不知道为什么举办了一场空前巨大的歌舞比赛,从下午六点开始一直到夜里十一点才结束,繁华得真让人难以置信,她们被一个歌舞团看中了。第二天就有人来问我是否愿意加入,结果是他们都去而我留下了。

这件事不是我家里阻拦,而且我根本就没和家里人商量,现在想来还有好多情绪。我对他们说:“我不去了,原因也许你们知道。”他们当时就很失落和不安,但是他们说:“你能考上大学,你和我们不一样,还是好好上学。”现在想想,他们当时也许是认为我不愿意去,也许认为是我家里人不让我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是没有了主心骨。以前遇到什么事总是我出主意,然后他们就如释重负地跟这做,比如唱歌,我说怎么样才能提高他们就怎么做,把自己的进步全感激到我头上。我们在一起时他们从来都没有什么主张,总跟着我做,虽然很多事情我的做法是错的,但是他们知道了也从不怨我。

那天下起小雨,吴安安红着脸憋慌着跑到我身边说:“我想让你去。”对于我的沉默,她倔强着慌着说:“我想让你也去。”很久,我才吞吞吐吐说出“你也知道”四个字,她哭着转身跑开。第二天,他们都坐一张大吧离开了。我现在还记得吴安按在车上看我的表情。当时下着雨,我旁边有声音:“他们能成什么事。”我听见了,没有反驳,也许这就是我不愿意去的原因,我是不相信几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成什么事。我看着他们,然后冲进雨中对他们喊:“你们要好好的呀。”他们都向我招手。

我们再次见面,不觉已过去了近三年时间。春节时我正为自己不如意的`成绩补习功课,心里烦躁不安,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而以我的成绩真不知高考后该干什么。突然有人叫我,“我个女的找”。我出门见到四个人:吴安按,昭庆,许家良和吴微。他们的衣着已不再是小镇居民可比。那天他们在我家吃饭,不让我喝酒可我还是喝了,而且喝醉了。我落下泪来:“现在我才明白人和人之间怎么会产生差距。”是啊,现在他们都有了自己的舞台,能够在许多地方演出了,吴安安和昭庆已经订婚快要成家,而我却想着高考失败后如何从新开始。三年前,虽然我成绩好,可我想过些什么呢?

篇3: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所牵挂

(1) 选材陈旧。“一个关于我的故事”, 原以为学生有话可说, 而且会“百花齐放”, 甚至不乏感人之作, 结果学生写的是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什么第一次学炒菜, 爸爸教“我”学骑车, 深夜母亲送“我”就医, 等等, 让人读来, 味同嚼蜡。这些似曾相识的素材, 毫无新鲜之感, 使人倍感悲哀:我们学生的生活竟是如此单调且枯燥无味吗?

(2) 语言表达无个性。学生文中表达方式多采用记叙, 记帐式的讲述, 直接抑制人的阅读愿望;偶有几处抒情议论, 也是无关痛痒的“呻吟”, 或是干巴巴的“呐喊”。

以上两个问题归纳起来, 似乎也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这已经是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了。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 我们语文老师在这些方面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作为教育的一方, 老师是煞费苦心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受教育的一方也是这样对作文“满腔热情”吗?如果作文教学成了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那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成功吗?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联系到自己的写作经历, 自己哪一次成功的写作少得了一番如妇女生产般的苦痛呢?而学生的作文练习会有如一个母亲十月怀胎般的期待吗?会体会到一位母亲听到婴儿啼哭时的那种幸福吗?没有!他们既没有等待中的付出, 也没有太多成功后的快乐。你看学生现在的作文现状, 基本就是面对文题, 根据老师的分析和指导, 当堂写就作文。

作文伊始, 如果我不横加阻拦, 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很多前后左右的同学会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他们在互相倾诉不知该写什么的苦恼──真是其情也哀;还有一些同学在忙着翻各种“作文选”———倒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不管怎样, 在一番搜索枯肠之后, 大家都“有话”可写了, 一篇“大作”就此诞生。写的是什么呢?前文已有描述, 这个“馍”不管是别人嚼过的, 还是自己嚼过的, 反正一次作文结束了, 万事大吉。等到下一次作文, 看看分数和评语, 再受一次“煎熬”, 又一次作文过了, 又解放了。学生对上一次的作文牵挂了吗?没有!学生会牵挂下一次作文吗?也没有。这是理所当然的, 对这一次作文都唯恐避之不及, 谁又会期待下一次写作的到来呢!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不热心于作文, 对作文当然也就无所“牵挂”。我想这正是学生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一个写作的人应该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写作。对写作“心事重重”的人, 他会有写不完的事, 说不尽的话。即使日子平常单调, 好像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他也会发现其中微妙的变化与差异, 甚至在似曾相识的时空里有所感悟。

牵挂作文, 其实就是牵挂生活。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从作文角度讲, 我相信这也是有道理的。如果学生总是琢磨着今天有什么值得我写作, 有什么去作为我的笔底收藏, 那么他就会留心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譬如路边的一草一木, 譬如身边那个人的一颦一蹙。他也就会主动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会及时捕捉自己哪怕是一瞬间的想法。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他就会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一双明察秋毫的眼, 也就有了洞悉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把世间的一切都纳入自己的思维之中, 不经意间他也会“妙手偶得”, 见别人之所未见。如果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那么这种积极的对生活的牵挂就是对写作最好的准备。这是一种思维的准备, 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相反, 一个对生活没有牵挂的人, 即使是再美好的事物, 看在眼里, 也会视而不见;再美妙的天籁, 听在耳边, 也会充耳不闻。如果学生听凭好事物悄悄在眼前溜走, 久而久之, 面对再好的东西, 他不会也不懂得珍惜。他的心早已裹上一层厚厚的茧, 思维也僵化得没有一丝缝隙, 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我们有的家长, 一片苦心, 带着孩子满世界找“生活”, 以为孩子的生活不够丰富, 天南海北领着孩子“长见识”, 结果长城也攀了, 沙漠也去了, 回到家一写作文, 还是没得写, 还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说作文离不开生活, 不是说要刻意摆弄出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样式, 也不是说外面的世界才精彩, 应该说生活就在身边, 我们就在生活之中, 只是需要你一颗关注的心。如果我们漠然地看着世界, 把作文看作是游离于生活圈之外的事, 那么就是走遍地球, 又有什么话好写呢?

写作会使人目光敏锐起来, 认识清醒, 对生活更亲近, 更洒脱。我们一些学生看到别人的好作文, 说人家写得好, 文中这个事儿, 自己也经历过, 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自己怎么就没写出来呢?你让他也学着写一篇, 他又会说好像除了这些事儿, 也没什么好写的了。这就是虽在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外的人。天天生活, 偏偏又没有生活。

如何让学生“记住”生活呢?很多语文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做法, 那就是让学生写日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 不能让学生的日记成为一种“苦记”, 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尤其是在有升学压力的情形之下。日记可以写成“一句话记事”, 或是冰心小诗式的“零碎的思想”, 这样做表面看是让学生积累一些材料, 实则让学生“牵挂”着生活, 保持着一种写作状态。

以上谈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 有的学生明明有表达的欲望, 却表达不好, 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说这还是“牵挂”的问题, 只不过“牵挂”的方向不一样罢了。一个牵挂写好作文的人, 一定会揣摩如何去表达。就像一个孩子如果想要得到心爱的玩具, 他会想如何向家长开口呢?怎样的措词怎样的句式才会让他如愿以偿呢?他会充分考虑表达的效果, 哪怕他失败了。同样, 我们的学生如果在意他的写作, 他就会留心语言的积累, 语言的表达技巧, 并且在习作中运用它。有一次我带学生欣赏《母亲的诗》一文,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这几句很美, 学生也很喜欢, 我激发学生说, 把诗中的意象换了, 重写这首诗怎么样?在我的示范和指导之下, 大家当堂写出了以下几句:“燕儿呢喃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知了声声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枫叶飘零把秋天的门推开了/寒梅绽放把冬天的门推开了……”同学们乐了, 说大家都是诗人了, 作诗就这么简单呢。我想学生如能把这样的尝试坚持下来该多好啊!

我总认为, 牵挂写作的学生, 会有意无意地吸收别人的语言, 把别人的话“据为己有”, 哪怕开始是依葫芦画瓢。坚持阅读, 寻章摘句, 模仿借鉴, 丰富语汇, 提高认识, 进而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这正是许多学生的作文成功之路。梁启超先生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问学习方法, 我想向诸君上陈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是极陈旧, 极笨, 极麻烦的, 然而却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就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 笨是笨极了, 苦是苦极了, 但真正做学问的人, 总离不开这条路。”我想在读书中养成积累的习惯, 集腋成裘, 写文章时就会信手拈来, 不会有语言表达之尴尬。学生能否坚持阅读和积累, 会做到什么程度, 说到底还在于他牵挂到什么样儿了。

事实上, “会”作文的学生, 往住对以上两方面都时刻“牵肠挂肚”, 并能巧妙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为什么有的学生脑中有佳句, 笔下无妙文呢?因为摘录、诵读是吸收, 是静态的积累, 作文是释放, 是动态的组合, 这不是简单的“一进一出”的问题。作文说到底就是用个人所掌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来传递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并遵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将之联缀成篇。它的实质就是在语言和生活 (思想) 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结合如果贴切自然, 那么文章就文从字顺, 摇曳生姿;结合得勉强、生硬、粗糙, 则言不由衷, 辞不达意。作文“讲究”的学生, 总是很注重用恰当的语言来再现生活。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过:“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 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 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它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惟一的句子、惟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种寻求注定了是一种艰辛的过程, 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有的学生肯为找到这样的“惟一”而“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而另一些学生却不愿为此劳神费心。结果同叙一事, 共写一景, 有的学生语言鲜活如生活, 充盈着灵气, 有的则文句不通, 如清汤寡水, 淡而无味。语言与生活的结合是一个于他人难以察觉的隐性过程, 至今好像还没有人能够指出这其中的普遍规律来。但一个肯为作文倾心的学生, 他的丰富积累在特定情境的激发下会与相应的生活不期而遇, 成就佳作。相反, 一篇不如人意的学生作文, 做老师的可以指出修改方向, 但能帮他跳出原来的窠臼吗?往往不能, 因为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最好还是用他自身的语言储备去完成, 如果硬是这么做了, 也是越俎代庖, 于事无补。作文精批细改了, 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在原地踏步呢?所以如何引导学生“牵挂”着寻求语言与生活的结合, 又当引起我们语文老师足够的重视。

虽然如何让学生“牵挂”作文, 还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我们探索, 但如果我们从写作教育 (而非写作教学) 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去研究对策, 必定会有较大的收获。

篇4:牵挂的初中作文

牵挂也是一种宿命,就像你和我。

八年前,原因种种导致我尚未断奶就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一直到上小学之前,我都只觉得你只是和姨妈她们一样的亲人,只是称呼是“妈妈”。

在那些年里,你也总是隔几天就会来看我,但总是匆匆就走。外公外婆也会送我回家小住,可是每次都是浑身伤的被外公外婆接回去。每次挨打你都站在我身边,倔强的我从来不向你求助,可是你总是会护着我,然后,我们一起受伤。风雨过后,你抱着我,看着我流泪。而我并不排斥你的怀抱,只因为似懂非懂的我对你又一种说不清道不名的感情。

八年后,我在外上学,很少回到那个让我受伤的家。这些年里。不变的风吹雨打,不变的恐慌害怕,不变的倔强不低头,不变的还有你看着我的眼神。习惯了每一次的风吹雨打,习惯了每一次的恐慌害怕,因为你的眼神像北大西洋的暖流温暖我的心房。

可是、那眼神也让我不懂,我害怕那美丽的明眸中会溢出洁白的液体。也许,以前我不懂;也许现在也不懂。然而,你的眼神,我懂!你来外公家看我时,那是开心,可是你离开时,那是牵挂!我被送回家时,那是欣喜,可我离开时,那是牵挂!我从学校回来时,那是开心。可我回学校时,那是牵挂!

篇5:写牵挂的初中作文

三个人的努力,成就一个完整的家。在这里,是受伤的抚慰所,是避雨的挡风口,是亲情的孕育地,是灵魂的寄托处。

冬日的晚风,是刺骨的凛冽。昏黄的路灯下,是我瘦弱的身影在一步步的前进。夜,深了,深到大地的每一处地缝。良辰美景,也早已如壁画似地挂在天空的正上方。我无心观察,因为我知道我的心促使这我不得不向前走,向前走,前方有我盼望的家,他在用低低的呢喃召唤着我,近了,近了!转过拐角,在一片黑暗中沉静地亮出一片明亮的灯光,那是我的家!在那方正的一片土地上,我似乎看到母亲站在那里朝我招手,朝我微笑……我不觉已泪流满面。当我看到我都家时,我便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拥有了一把监狱大门的钥匙,重新接受太阳的抚育。

我永远忘不掉那盏为我亮着的灯,我的家也无时无刻不牵引着我,照亮前方。

每年的春节,我都是在老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每次我都盼望着能早些回去,好尽快让老人的心灵得到抚慰。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看着电视。“春节联欢晚会”正在开始,在喧闹的音乐中,点燃了所有人对家的渴望。我瞅了一眼窗外,不不时有绚丽的烟花划破夜的长寂,五彩斑斓,我们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可是不知还有多少人此时此刻不能接受家的召唤,无法和亲人团聚,无法看到这一盛象呢?他们同我们一样,都是盼家心切,可不一样的是他们无法完成心愿。在岗位上工作,挣得再多的钱也无法洗去身上的罪恶!或许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就有一个肉体在痛心的牵挂着,或是在哭泣着,还会有人注意他们的心情吗?家中或许父母在深情的期盼着你这个不孝儿的回归,可谁能理解他们呢?

篇6:牵挂的初中七年级作文

牵挂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牵挂是慷慨的给予雨无私的贡献,是深深的祝福与默默的祈祷。

在爷爷去世之前,有一次我和爷爷一起去山上挖笋,当时正下着小雨,路有点儿滑,当时爷爷差点摔倒了,不过还好爷爷穿了雨鞋,便站稳了。

可我并没穿雨鞋,所以在那稍微倾斜点儿的地方我便会滑到。我和爷爷继续往前走,走到了一个非常斜的滑坡时,我一不小心就从滑坡上滑了下去,而在那坡下面有一片荆棘,当时爷爷立即用锄头勾住了一颗竹子,并同时用另一只手拉住了我,我在那大喊“救命”这时,我便听到爷爷用和蔼的.声音跟我说“不要怕,有爷爷在。爷爷一定会把你就上来的”

我顿时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我用脚一蹬,就上来了。

回到家里,我和爷爷全身否湿漉漉的,第二天,我和爷爷都生病了,我还好,可是爷爷哪受得了这样折腾,再加上爷爷的哮喘病突然发作了,就直接被送进了医院。

在医院的时候,我满满的都是自责,我在想:当时我要是不和爷爷去山上,我就不会滑到,我不会滑到,爷爷就不会因为救我而生病。

不过还好那天爷爷没发生什么事,不过在两年之后,爷爷还是因为哮喘病发作,而没有及时就医,而去世了。

篇7:细雨中的秧田“利器”

现场会上, 众多的农机产品冒雨进行着实时作业展示, 久保田的手扶四行插秧机、八行柴油插秧机和六行柴油插秧机, 井关的PZ60DT型6行高速插秧机、PZ80型8行高速插秧机和JKB18C型水田植保机 (打药机) , 兴胜DTZG250型筑梗机、辽宁现代水田旋耕机、猎鹰无人植保机等纷纷出场亮相, 令众多与会者目不暇给。

因为天气条件不理想, 众人期待的无人植保机的试飞作业只得临时取消, 大家只能聊胜于无地看看宣传图板的产品介绍了。最便宜也要8万多元的无人植保机固然身价不菲, 但其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在植保机械里可以说是出类拔萃, 物有所值。

图中所示的久保田插秧机只需2人操作就能开展作业, 该插秧机作业行数为6行, 每小时可作业2~4亩左右, 可适应各种作业环境。

农机现场会对于业内人士和众多购机者来说,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购机者可以亲眼看到农机实物和作业效果, 心中有了底数, 为日后的实际购买做足了功课。不知不觉中, 现场会在雨中结束了, 众多兴致勃勃的与会者仍不愿散去, 三五成群, 聚在一起, 议论着、商量着、盘算着……

篇8:描写牵挂的初中作文800字

“牵挂……”

女教师动听的声音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简陋的教室上空回荡。她理了理前额的头发,微笑着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用悦耳的声音说道:“‘牵挂’就是放心不下的意思……哪位同学能用‘牵挂’造个句子?”

话音刚落,“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

“二狗,你来说。”她笑着对班上最淘气的一个孩子说。孩子站起来,用清脆的声音说:“老师回去探亲时,我们最牵挂。”

教室里一片沉默,她和孩子们的眼里都噙着泪花。

几天前,在村口的小路上,一群孩子看着他们老师的身影渐渐远去。他们没有哭闹,因为在此之前已有五位老师也是从这条路回家探亲,以后就再没有回来。

孩子们知道,山里的日子太苦,老师们熬不住。

她心里明白,当初真的没有打算回来,因为她牵挂年迈的父母,也牵挂安逸的城市生活。可当她回到了省城,走在喧嚣的大街上时,她才懂得自己心底更牵挂什么。

她牵挂善良真诚的山里孩子。记得她刚到学校那天,因为错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孩子们就从自带的干粮中分出一半给她。不一会儿,她的手上塞满了半块半块的馒头、烙饼。当时她心里的那份激动和喜悦,决不逊色于站在颁奖台上领奖的感觉。

她牵挂需要她的山村。当初被分配到这个山村小学时,负责人对她说,这只是见习,见习期一满,随时可以调回。尽管如此,当她来到这个破旧的学校时,仍着实吃了一惊泥坯垒成的两间土房子,一间是教室,一间是老师办公室兼宿舍。她几乎是抱着“了解乡村”“感受生活”的态度留下来的。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明白了自己对村里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村里人没文化,但他们都知道娃儿们只有学好知识才有出息,宁愿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可是没有老师却是最大的遗憾和无奈。为了感激老师,他们时不时带着自家种的玉米、山芋来看望给他们带来希望的老师,尽管这些她从不收下。

就在昨天,她又回到了她所牵挂和牵挂着她的孩子们中间。她收回了回忆的风筝,示意那位同学坐下。“刚才,二狗把‘牵挂’作动词造了个句子,造得很好,老师再用‘牵挂’作名词造句。”

篇9:描写牵挂的初中作文800字

母亲怎么样呢父亲还咳嗽吗妹妹还是吵着要听故事才睡觉吗……

这一切,无论如何也无法使他忘却,即使在这异乡生活了十年,二十年,纵然他的口音变了,可他明白,自己终究是客,只有自己的家乡才是真正可以停泊的地方。无论在哪儿,他也放不下心中的牵挂,对家乡对亲人的牵挂。这一夜,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睡去的。于是,他冲了一杯茉莉花茶,用瓷碗外的余热烘着自己干赤的手,让这氤氲的香气把自己吞没。“或许牵挂真的是一种力量,他是支撑着生活的原动力,只要你牵挂着一个人,把他装在心里,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你都可以带着他。因为这份牵挂创造了你生命的色彩。”——他随手翻开手边的一本书,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牵挂就是动力,但是你的思念并不遥远,因为你们永远共享着这一轮皓淼的月。”

他不禁猛然一惊,在抬头遥望时,已明月当空,他欠了欠身,只听“啪”的一声,茶碗掉在了地上,茶水在地上漫流,应着月亮的光辉。他不禁恍然大悟,思念本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怎么自己反而对牵挂充满了悲伤。只有分别,才有相遇的快乐,这牵挂是在孕育相聚的欢娱,而自己不该有的悲伤也恰如这茶杯里的水倒掉即空,空则明净。他踏过那一滩洒下的茶水,脱下自己的外罩,轻轻挂在衣钩上,当他再回首看那一轮明月时,自言自语道:“也许我永远是我家里人的债,而他们也是我的债吧!”他微笑了,这是一份多么美丽的债啊!他在牵挂里睡去了,酣眠在异乡的旅店中,他释然了,超脱了。

牵挂是人生中的一支歌,不管是苏小小的歌阙,还是李师师的墨香,不管是李龟年的红毯绣,还是徐志摩的康桥,不管是沈从文的边城小镇,还是川端康成的魔镜,这里面总有一种感怀,在我们的心中隐隐作痛。如小王子对康索罗的爱,法国人对小王子的爱那样深沉,隽永。

篇10:牵挂初中作文

每当夜深人静时,妈妈就开始了她的“特殊工作”。两根银色的长针一下一上互相交错、穿插,紫红色的毛线绕进了针,织出了繁复的花纹,一针又一针,织出了大片的爱和牵挂。常常是我完成繁杂的作业后,瞥见客厅里暖黄色的灯光,妈妈就端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打着毛衣。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不识趣地问她:“买一件不就得了,多省事。何必煞费苦心地去织呢?”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买来的面料不够厚实,天冷了,自己织出来的,才是最好的。”我嘱咐妈妈早点休息,当然,妈妈是不会早睡的,她常常干到凌晨才将毛线和未织完的毛衣放进一个袋子里,打着哈欠睡下。

日复一日,袋子里的毛线越来越少,妈妈手上的毛衣也渐渐有了雏形;夜复一夜,妈妈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但毛衣却“越长越快”。终于有一天,我像往常一般走出房间准备和妈妈道声晚安时,看见妈妈收起放毛线的袋子,笑着把织好的毛衣叠好,兴奋地对我说道:“大功告成了!你外婆今年一定不会冷了!”我应和道:“是啊是啊!有了你这件’爱心牌’毛衣再冷的天气心里都是暖暖的!”

元旦,我们去了外婆家,当妈妈把织好的毛衣拿出来递给外婆时,外婆的脸上有说不出的激动。“给我的?”外婆惊喜地问道。“当然啦,还不快去试试。”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道,并把毛衣塞进外婆手里。为了方便外婆穿,妈妈特地织得稍微大些,做成了开衫,又缝上了大大的纽扣。外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穿着一件紫红色的毛衣,笑成了一朵花。

篇11:让批评化为无声润物的细雨

在课间时,看到一位男同学对自己的妈妈用语不礼貌、不文明。例如,出现了“笨妈妈”、“丑妈妈”的语言。我很生气,站起身来,走向教室,想把这位同学揪到办公室狠狠地教训一顿。我刚走出门,迎面吹来一阵风,立刻冷静下来,一种意念提醒我,不可冲动,要理智。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能草率,要用方法。简单粗暴的教训不会产生持久的教育效果,呵斥只会导致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排斥老师的教诲,难以从心灵上自觉去完善自己,也就难以达到让他改正错误的目的。魏书生老师说过:“训学生要批评到点子上,你越狠,他的心越与你贴近。”我又想起了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批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学生。”所以,批评教育一定要讲艺术,我顿时有了教育灵感。

在班会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忆母爱,思报恩”的主题活动。我先是播放主题音乐《母亲》来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同学们的情感回忆与体验。然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母爱,继而由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自己是如何报答母恩的,最后由同学们评选出“孝亲道德模范”。我特意安排了这位同学做重点发言,又特别留意这位同学发言时的神情。这位同学神色自若地回忆了妈妈疼爱自己的往事(我感觉他是在编故事,说台词),又侃侃而谈如何报答妈妈(我感觉他是在背公式,讲定理)。他说话时,眼里空洞洞的,眼神缥缈游离,无一丝感动,不动一点真情,不是出自内心,发自肺腑,毫无真情实感。但是,我还是大大赞扬了他一番。当我着意把他塑造成班级里的模范时,我留心注意到他的眼里闪过一丝得意,飘过几许优越感。我心里清楚,对他的第一次“批评教育”虽然效果不佳,但是已触动了他的灵魂,在他的心里荡起了涟漪,烙上了印痕。我努力寻找、创造第二次批评教育的机会。

课间休息时,有同学向我告状,这位同学打架了。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同学们都认为这次我一定会狠狠地批评他,都在关注着我怎样惩罚他,等待着电闪雷鸣的到来。他自己也用惶恐不安的眼神望着我,不知我会用什么办法来处罚他,他在战战兢兢中等待着灾难的降临。我不声不响地把他拉到洗脸盆前,一言不发地拿起毛巾为他轻轻擦去脸上的血迹,又一声不响地拭去他手上的污渍。当这些做完后,我转过脸来却发现他的眼里盈满了泪水,紧咬着嘴唇,他在极力地控制着不让泪水滑下来,极力地隐忍着不让感情发泄出来。我心里明白了,也亮堂了。这位学生的血是热的,情是真的,不是那种麻木不仁、冷酷无情、不知感恩的人,是可以而且能够感化教育的。想到这里,我开口说话了。我绕过“违反纪律”这个令他惶恐不安的敏感话题,撇开“大道理”这种会使他懵懂的的枯燥说教,而是问了一个令他意外却在我心中蓄意已久的那类话题:“你在家时,妈妈帮你洗过脸、洗过手吗?”出乎我意料,我普通的一句话犹如一道开闸命令,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已不用再说教了,任何苦口婆心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了。泪水荡涤着他的灵魂,净化他的心灵,洗净他的浮华。一旦心中的情感已复苏升华,良好品行与习惯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一场风雨过后,彩虹是美丽的,空气是清新的,阳光是灿烂的,幼苗也一定会茁壮成长的,因为心中有情,心中有爱。

“只有爱学生的人,才可以教育学生。”(高尔基语)在这里,我没有从正面,直截了当、声色俱厉地批评他(令学生恐惧的做法),也没有动辄就找来家长吓他、训他(令学生反感的做法),而是本着爱学生、培育学生成人的目的,让批评教育转化为无声润物的绵绵细雨,使学生在经历了一次思想感情的洗礼后,能够走出过去的旧我,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

篇12:牵挂初中作文

朦胧的月光透过玻璃,静静地洒在卧室的每一个角落,洒在我忧郁的面孔上,均匀的呼吸,以及翻身的响动,点缀着夜的静谧。

我拥着被坐在床上,望着天上那弯弯的新月,久久不能入眠。丝丝缕缕的月光不知不觉撩拨起我的心事。

正午,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老师正宣读着期中考试的语文成绩,当读到“邓熠琳,95分”的时候,我的心猛地一颤,天哪!我怎么会只有95分?要知道,这个成绩在班里连前十名都排不进啊!我伤心,我气愤!为什么我那么认真地对待考试,却得到这样的回报?为了考试,我几个星期以来没有碰一下电视机;为了考试,我每天中午坚持在教室里阅读作文书;为了考试,我每个晚上在灯下一门心思地写字、复习……难道,这刺眼的95分就是我这一个月付出的心血换来的成果吗?老师说过,这次考试时有始以来最隆重的一次语文考试,成绩要输入电脑,送到初中。可我偏偏在这一次发挥得不正常,老天怎么能这样不公平呢?毕竟这次考试关系到我的升学啊!

月亮把一切照得惨白,我心灵的伤口隐隐作痛,仿佛又回到了白天,又看到那个刺眼的95分!

于是,每每这个心事在我心头涌动,我便告诫自己:无论如何,我不能这样放弃,也不能这样甘心,我要对自己说:“这点挫折算什么!站起来,你还有圆梦的机会!”是的,我梦想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取得的成绩,因为我不想再有这样的夜晚,不想几个月后的今天再有这样一份沉重的心事。

篇13:牵挂初中作文

在他乡工作、学习的孩子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小时候饿了时,喂你吃饭的那双大手?是否还记得,当你走路摔倒时,扶你起来时看到的那双充满爱怜的眼睛?你是否还记得,当你将要离开他们身边,那一脸的不舍与担心?

记得?不记得?

那么思念呢?

也许在刚离开时,到陌生的城市,由于不习惯,思念家里是多么温馨,思念家里那可口的饭菜,思念家里温馨的气氛。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习惯了在闪烁着霓虹灯,充满着各种各样诱惑的城市中生活。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还会思念那个教会你怎么写字,教会你怎么做人,给你做最可口的饭菜,给你穿上最干净的衣服,陪伴你长大的那个人吗?

那便是我们的父母亲。

你长大了,而父母却一天天老了。他们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不管你身处何方,工作有多么繁忙,请你,一定要打电话给他们,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语言,只要一句问候,或是闲暇时的唠叨,也会让他们高兴上半天。

当节日来临时,父母会打电话问你,回来吗?我给你做小时候最爱吃的菜,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可是当你拒绝时,你想到过吗,你的父母挂掉电话时的失望,倚窗而立的孤独。

父母时时刻刻都牵挂着自己的儿女,他长高了吗?工作顺利吗?今天雨下得那么大,他带伞了吗?

父母的牵挂,身在异乡的孩子们,你们理解吗?

父母老了,不需要多么富裕的生活,只要儿女能偶尔回来陪伴,或不时拨打回家的电话,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牵挂,如风筝,不管飞得多高多远,线始终离不开起点。牵挂,是心的牵挂……

不管你在哪里,你有多么的忙碌,都请你在节假日,回家看看,休息时,按下家里的电话号码,问候一声,爸妈,吃饭了吗?你们过得好吗?

篇14:牵挂初中作文

又一张电话卡在我手上报废了,平时及其懒惰、“何妨一下楼”的我,今天竟破天荒的出了门——仅仅是为了买一张电话卡——仅是想给家里打个电话——仅是想听听家里人的声音。想家的感觉多么奇妙啊!

政治老师说过,住宿要独立自主,不要老给家里打电话,最好不要打:一来浪费钱,二来影响情绪,三来没必要。我却一直不以为然,我觉得,想家,这仅仅是出于一种牵挂,一种思念,一种情感。

拨通电话,电话线电源连接处,是我温暖的归宿。母亲在那边欢愉的唠叨着——像是她打电话给我,我总是静静的聆听着,想在听世界上最美的歌谣,偶尔应着——看是随意,心里却快活得很。接着是父亲、弟弟,又跟我聊个没完……他们说完了,轮到我的时候,我总是爱把学校上至大小事务,下至鸡毛蒜皮的小事重复上三遍——一遍是给母亲的,一遍是给父亲的,还有一遍是给弟弟的——他们都是我最爱最信任的人。知道舍友催促是,我才依依不舍地SayBeyBey。留下心里余味无穷,我想父亲、母亲、弟弟也该有这种感觉吧——我们的血是相通的,心也是相连的。

现在母亲该做些什么呢?在做家务活儿吗?父亲呢?工作?看新闻?弟弟啊,肯定是在乖乖写作业……多么想念他们啊!

篇15:初中作文牵挂的细雨

一.孙母:温顺愚昧的母亲

《在细雨中呼喊》的主人公孙光林的亲生母亲, 在这里我们简称孙母。正如许许多多默默辛勤劳作、默默承受苦难的母亲一样, 这位母亲最大的特点就是温顺。这位生活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的母亲, 她的温顺首先表现在她心甘情愿地成为家庭和丈夫的一件“工具”———劳动的工具、泄欲的工具和传宗接代的工具。她不仅每天要勤劳地在田间耕作, 而且还要温顺地满足丈夫随意的性要求, 生育更是她作为女人责无旁贷的任务之一。

孙母的温顺还突出体现在她对丈夫的态度上。她的丈夫孙广才是一名彻头彻尾的乡村无赖。他贪婪好色、残暴嚣张。当孙广才大模大样地出入何寡妇家时, 母亲没有表现出对丈夫的丝毫不满, 而是选择了忍气吞声, 装作若无其事;当她与何寡妇打架, 被何寡妇骑在身上痛打后, 她也没有指责罪魁祸首的父亲, 而是向一个已经死去的儿子求救:“要是孙光明还活着, 她饶不了你。”母亲唯一的一次反抗是在她临死之际, 这个一生都沉默寡言的女人, 大声喊叫着、罗列着被丈夫偷运到寡妇家中的物件, 而这反抗是如此地无力。

可悲的是在男权社会中, 她的思维方式也被同化, 虽然生育了三个儿子, 但在长子为重的传统观念支配下, 她看重长子, 喜欢哥哥孙光平。二儿子孙光林则在很多时候被她忽略。小说中写到孙光林考取大学后, 母亲的表现:“在我临走的那些日子, 母亲总是不安地看着我哥哥, 她更希望的是我哥哥去上大学。她知道一旦大学毕业就能够成为城里人了。”[1]可见孙母既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 又是一个不自觉的被同化者。

二.李秀英:病态的母亲

孙光林的养母李秀英是一个典型的病妇形象, 她脸色苍白、终日有气无力。小说描写了孙光林和她初次见面的场景, 首先是她居住的环境, 她的房间里有许多小凳子, 上面摆着众多的内衣内裤。她所做的就是移动凳子, 好让那些色彩纷呈的内衣始终沐浴着阳光。这一描写揭示了李秀英压抑的生活空间和乏味的生活状态。接着是她的外貌描写, 突出了她的眼睛和声音:“当她向我转过脸来, 我看到了一双大而空洞的眼睛”、“很细的声音, 像一根线穿过针眼一样穿过我的耳朵”。[2]这些描写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病”和李秀英的关系。

小说刻画李秀英这一人物主要是通过写她的“病”。小说写到她对于空气湿度的敏感。每天早晨“她从印着蓝花的布蚊帐里伸出一只手, 像是抚摸着什么东西似的抚摸着空气, 以此来检验这刚刚到来的一天是否有些潮湿”以及在那些阴雨连绵的日子, 她就会发烧不止, 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小说还写到她对于风的惧怕:“李秀英是一个真正弱不禁风的女人, 她告诉我风是最坏的东西, 它把尘土、病菌, 以及难闻的气味吹来吹去, 让人死去。她把风说得那么可怕, 使我在童年的印象中, 风有着青面獠牙的模样, 在黑夜里爬上我的窗户把玻璃磨得沙沙乱响。”

三.冯玉青:屈辱的母亲

鲁鲁的母亲冯玉青是一个被侮辱的、被损害的母亲。曾经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子冯玉青不幸失身于乡村无赖王跃进, 这似乎是她不幸人生的开端。冯玉青在南门的最后一年里, 她的主要经历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屈辱”。从她当众执拗地抱着王跃进的腰要求他跟自己去医院检查开始, 她在南门的名誉就已经丧失殆尽。没想到, 当初占有了她身体的男人, 并不想为她负责, 还当众羞辱她, 之后王跃进还跟别的姑娘结了婚, 满怀屈辱的冯玉青则跟着一个货郎逃离开了这个让她充满耻辱的南门。

再次回到故乡的冯玉青领回了五岁的儿子鲁鲁。这次她仍然没有逃脱屈辱的命运, 而且堕落得更深了。为了维持母子两人的生计, 冯玉青白天洗刷塑料薄膜, 晚上开始操持着皮肉生意。饱受屈辱的冯玉青在外貌上也发生了变化, 借由主人公孙光林的眼睛描述了一变化“这一刻我清晰地看到了她遭受岁月摧残的脸。脸上的皱纹已经清晰可见, 她丧失了青春激情的目光看到我时, 就像灰暗的尘土向我漂浮而来”。最后冯玉青和客人交易时被警察抓住送往七桥监狱劳教, 儿子鲁鲁则成为了流浪儿。

四.共性:灰暗的母亲群像

虽然《在细雨中呼喊》的母亲形象各有特点, 但她们也有共性。首先她们都是家庭中弱势的一方, 是受虐的对象, 是苦难的承受者。苦难是余华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研究者富华曾指出余华所叙述的苦难有两个层面上的涵义:“人性之恶”———人物的现实层面上的“生存 (命运) 之难”和“人世之厄”———人物的生命体验层面上的“存在 (灵魂) 之苦”[3]。孙母的勤劳、温顺、坚忍、逆来顺受是七十年代农村家庭妇女的缩影。她可以强忍着产后的虚弱和剧烈的疼痛, 给在田间干活的丈夫送饭, 但换来的却是丈夫的不满的怒吼。她的善良沉默换来的是丈夫一次又一次的背叛, 直到自己孤独地死去;苍白虚弱的李秀英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忍受强壮丈夫的“同房”要求, “每隔几天我上床睡觉后, 便会听到李秀英的哀求和呻吟之声。”最终李秀英的丈夫因欲壑难填而另寻新欢;而冯玉青则一直饱受男人伤害, 先是被无赖王跃进欺负, 后来又被货郎抛弃。最后她彻底沦为男性的玩物。

其次, 对于自己的孩子, 她们的母性被压抑, 无力给予更多的保护与爱。当儿子孙光平的第一门亲事被父亲荒唐地破坏后, 孙母的表现就是“坐在厨房的灶头, 用围裙偷偷擦了一天的眼泪”, 当儿子们遭受父亲的暴力时, 她无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免于悲惨的命运;穿一件潮湿内衣就会发烧的李秀英, 对于养子孙光林的照顾与爱是极其有限的, 她五年间只出过一次家门, 更多的时候是在床上躺着。在丈夫王立强死后, 李秀英独自回了娘家, 抛弃了养子孙光林;生活艰难的冯玉青经常粗暴对待儿子鲁鲁, 斥骂追打是家常便饭。最后冯玉青因为卖淫被抓, 鲁鲁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成了流浪儿。

五.《在细雨中呼喊》母亲形象的意义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母亲形象书写, 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和乡镇不同生活环境下女性的命运, 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女性实际的生存状态。她们的人生命运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笼罩在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 在社会生产、道德价值和日常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的地位, 可以说, “《在细雨中呼喊》所表达的就是令人恐惧的非理性的世界”[4]这个非理性的, 令人恐惧的世界在作者所描绘的母亲形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 余华小说中的这些母亲形象还反映了女性自身固有的缺陷。纵观《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母、李秀英、冯玉青, 她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身主体意识的缺失或压抑。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 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对社会生活的改造, 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与价值”[5]。而余华笔下的母亲们则在生活等各个层面无意识地以男子 (丈夫) 为中心, 自己或者局限家庭的生活空间, 或者局限于母亲、妻子这样的附属性角色, 缺乏对自我的认识, 在潜意识里服从于男性或者一个高于自身主体的“他者”, 而只是很温顺般地依从于“他者”给自己的命运安排。她们当面对现实困境的时候, 都缺乏改变现实的主观意愿与能动能力, 而只是默默地、被动地承受着社会、他人给自己的压迫和伤害。这样的母亲形象充满了悲剧意蕴, 令人深思, 发人警醒。

参考文献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3]富华.人性之恶与人世之厄——余华小说中的苦难叙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5) .

[4]王学谦.恐惧:人生、世界的黑色体验[J].名作欣赏, 2007 (5) .

上一篇:装饰装修安全协议书下一篇:关于描写月亮的优美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