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牵挂叙事作文

2024-05-02

身后的牵挂叙事作文(通用7篇)

篇1:身后的牵挂叙事作文

身后的牵挂叙事作文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直到那一次我才体会到母亲在我身后的牵挂。

一天,我生病了,十分难受,问:“妈,今天能不能不去上学,我很难受,向老师请个假,休息一天”妈妈说:“不行,难受也得去上学,一节课也不能耽误、拉下来,一步跟不上,会步步跟不上,快起来,别迟到了.”这句话显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我埋怨道:”都生病了,还去上学,怎么那么狠心呢?身体重要还是学习重要,休息一天能怎么样……无奈,只好下楼,上车。一路上,妈妈开车显得异常平静,没有一点慌张、焦虑的神态。

来到校门口,我迟迟不肯进校门,谁知妈妈用手一推,把我推了进去,还说:“快进去吧,快晚了,我先走了,有什么事让老师打电话给我。”我只得低头进去了,埋怨不止,真狠心……

我的抱怨伴着脚步已不知不觉到了教室门口,我有气无力地晃起胳膊,叫了声报告,这一声不要紧,所有人的视线刹那间脱离了黑板,齐刷刷地看着我,我拖着软弱无力的身躯一下子做到位子上,趴在桌子上,苦着脸,目光呆滞地看着黑板,可是既没有看到黑板上老师写什么,也没听见老师讲什么,像笼子里的鸟一样,人在其中心在外,像徐庶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

我的胳膊垂在桌下,脸的下巴紧贴在桌面上,眼睛睁开一会又闭上了,然后再重新抖擞精神,又昏昏欲睡了,这病的力量一下子把我彻底打垮了,我顶多算睡着了听天书。突然,老师不讲了,我疑惑地抖擞精神,以为下课了。只见老师和同学的目光又转向了窗外。呃?窗外?我心里一惊,猛然回头,只见窗外站着一个人,正探着头四处张望,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妈妈,我想:“呃,她去上班了,怎么来了”,老师走出门外,请问:你找谁?妈妈说:“我是王子涵的家长,他今天不舒服,我怕他发烧,来这儿看看,就是担心他……”班里顿时炸开了锅,老师说:“哦,怪不得今天来迟到了,原来他生病了,那可以休息一天,以后完全可以补回来,何必带病上学呢?事倍功半。妈妈只好说:”怕他功课拉下来,跟不上,所以让他来上学了。我的心仿佛被重击似得,原来妈妈也想让我休息,怕我成绩下滑耽误了学习。所以她逼迫我来上学,妈妈没有等老师开口便说:我一直再等,那我再等一会儿,到放学时候直接把他带走就行了,她显得那么自然却又显得那么不安,我咬着牙尽量不在同学面前流泪。放学了,我走出教室,发现妈妈依旧站在班门口等我。

那一天我感到了母爱不是宠惯不是奖赏而是那身后的牵挂。

篇2:身后的牵挂叙事作文

牛郎牵挂的织女,许先牵挂着白娘子,罗密欧牵挂着朱丽叶,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深深的惦记,是连接(亲情、友情、爱情)感情的纽带,牵挂是一份亲情,是一缕相思,是一种幸福。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最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真真切切,牵挂是慷慨的给予与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

牵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细节行为:买一粒药丸,送一杯热水是牵挂的表现,问一声“早上好”,道一句“晚安”,是牵挂的表现,一个电话,一句留言。。。。。。是牵挂的表现。而我就生活在这样的牵挂中,父母对我的爱是无穷无尽的,就连一次外出,甚至一个动作,父母对我们真是无微不知。

冬天的时候,我上学都要骑自行车,而且那时天还很黑,我觉得没有什么的,但妈妈爸爸可着急了,骑车时要向右行,要看着车点,天黑要不要拿手电啊,天冷别忘了带手套,记得把早饭吃上……虽然我觉的他们很唠叨,但是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啊。父母对我们真是牵挂到了极点啊。

上次军训中,因为去的地方比较远,我拿了一个小包,刚要走,妈妈见了,赶快把我的包拿过来,装上了衣服,后来又给我买了许多水果和吃的,全给我装了起来,我说不用拿着莫多,但妈妈不听又给我装了许多,还把手机给了我,说有是打电话。我说又不用,但妈妈还是个我装上了,终于妈妈不装了才让我走了。到了那之后,我正在吃水果忽然电话响了,一看是妈妈啊,问这问那挂了之后。不过10分钟又是妈妈个我打了电话,这一天了妈妈经给我打了很多次,妈妈的心好像飞了过来,时刻牵挂我。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我们虽然很唠叨,但我们也不要怨父母,我们要多为父母想一想。

父母的牵挂就是一种特别、温暖的爱。就像一片云,随着天空的飞鸟四处漂荡,萦绕在子女的心中,犹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

牵挂的800字叙事作文

六年前一个初冬的的早晨,天空和现在一样蓝,我跟着母亲到一个很远的山村去祭坟。我们住在三姥姥家中,我认识了一个从未见过面的舅舅一个半傻的舅舅,一个让人看了第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的舅舅。妈妈说,舅舅小时候药物中毒,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留下了病根。妈妈话的唤起了我的同情和感动,但我仍讨厌他。

三姥姥要和妈妈谈一些事情,让舅舅带我出去玩玩。舅舅可高兴了,拉着我的手就往外走,而我非常讨厌他,故意装作不认识的样子,远远的跟在他的后面,尽管他有些失望,但仍然兴奋地比画着,用含糊的声音叫着我的名字,那声音真是难听死了!大傻子出来了!一群小孩子喊道,看哪!还带了一个小傻子什么?敢骂我!我跟他们打了起来,可是人单力薄,哪里是他们的对手,幸亏舅舅赶了过来,把我高高抱起,任凭那些小孩对他拳打脚踢。

要不是你,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刚被舅舅放下,我转头就跑,而他却紧紧地跟着我,仍含糊的喊着,声音颤抖着好像在哭。我顾不得这些,只是拼命的往前跑,也不知道跑了多久,我不经意的回头望望,啊!后面没有人,在这陌生的小山村中,我迷路了,我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时隐约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但不是很清楚,我寻声望去,泪眼中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舅舅,他发狂地摇晃着树枝,竭力呼唤着我的名字,嘶哑的叫喊声在空中颤抖,终于他再也喊不动了,失魂落魄地跌落在冰冷的地上。

一个几乎没有智商的人,用它最单纯的心灵向周围的人表达着自己的感情,它是那么的希望被理解,被接受,可没人愿意接近他,而他却用最质朴的心胸去原谅每一个人。他是家人的负担,是别人的笑料,然而,孤独和痛苦丝毫没有减轻。他对理解的渴望。我哭喊着奔向舅舅,见了我,他立刻跳了起来,用粗笨冻得通红的大手替我擦干泪,比划着有我他的嗓子不能发出声音了!以后的几年,我时常收到他的礼物,一只折得很认真的小鸭子,一袋杏仁,几个鸭蛋他用最坦诚的情感来表达对亲人最深切的关爱。

舅舅,您在做什么呢?我心底里最真挚的感情是山那边一个遥远的牵挂,梦里,常常看到那片蓝天。

牵挂的叙事优秀范文

她,一个让我牵挂的朋友,一个让我难过的朋友。

她因为得了胃病和心悸需要休学一年养病,而一年后,她就不能与我们同一班了,真有点舍不得。她心地善良,待人友善,开学前的军训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

毒辣的阳光照射在硬邦邦的地上,我们却像一个个木头人站在军训营地的广场上,等候着教官带领我们分配宿舍,我闲着无聊就与她聊了起来。当我谈起她喜欢看的电视时,她的脸上满是笑容,就像是一个快乐的仙子。她一边摆动着双手演示,一边模仿剧中人物说话,有时还与我配合表演,那时候我们满面春风,多快乐啊!

“嗒嗒嗒”我敲打键盘的声音在房屋里回响,我正查询着“心悸”的病症。心悸,也就是所谓的心慌,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恐惧。我看了之后,终于明白了,她面对我们为什么会那么紧张,恐惧了。

开学不久后我发觉她变了,对待我们她都感到很恐惧,手不停地发抖,讲话的声音小得都听不见了,虽然脸上依然有笑容,但是却没有以前那么真实了,像是在掩饰心中的不安。那次,我与她聊天,她的眼神里充满恐惧,两手缩在胸前,像被控制了一般不停地挥手,头还一点一点的,我怔住了,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手中的东西也散落在地上,她弯腰帮我捡我散落在地上的东西的时候,就像是公鸡啄米一般。她捡起地上的东西,缓缓地站起来,把手中的东西递给我时,我看到她的手在发抖。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几分难过,虽然她变得更温柔更体贴了,但是完全没有从前的那种快乐,自然的感觉了。

她已经一个星期没来上课了,不知道她会不会想我们呢?不知道她吃不吃得下饭呢?不知道她的病情怎么样了呢?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有几个晚上都梦见她变回军训时的样子了。

昨天我打了电话给她妈妈询问了情况,更是让我感到难过,她妈妈告诉我,她回家后经常和她妈妈说她没有朋友,总是很孤独,我没有想到她那么在意我们而我们却因为她不怎么说话,渐渐的把她忽略了。

篇3: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所牵挂

(1) 选材陈旧。“一个关于我的故事”, 原以为学生有话可说, 而且会“百花齐放”, 甚至不乏感人之作, 结果学生写的是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什么第一次学炒菜, 爸爸教“我”学骑车, 深夜母亲送“我”就医, 等等, 让人读来, 味同嚼蜡。这些似曾相识的素材, 毫无新鲜之感, 使人倍感悲哀:我们学生的生活竟是如此单调且枯燥无味吗?

(2) 语言表达无个性。学生文中表达方式多采用记叙, 记帐式的讲述, 直接抑制人的阅读愿望;偶有几处抒情议论, 也是无关痛痒的“呻吟”, 或是干巴巴的“呐喊”。

以上两个问题归纳起来, 似乎也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这已经是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了。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 我们语文老师在这些方面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作为教育的一方, 老师是煞费苦心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受教育的一方也是这样对作文“满腔热情”吗?如果作文教学成了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那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成功吗?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联系到自己的写作经历, 自己哪一次成功的写作少得了一番如妇女生产般的苦痛呢?而学生的作文练习会有如一个母亲十月怀胎般的期待吗?会体会到一位母亲听到婴儿啼哭时的那种幸福吗?没有!他们既没有等待中的付出, 也没有太多成功后的快乐。你看学生现在的作文现状, 基本就是面对文题, 根据老师的分析和指导, 当堂写就作文。

作文伊始, 如果我不横加阻拦, 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很多前后左右的同学会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他们在互相倾诉不知该写什么的苦恼──真是其情也哀;还有一些同学在忙着翻各种“作文选”———倒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不管怎样, 在一番搜索枯肠之后, 大家都“有话”可写了, 一篇“大作”就此诞生。写的是什么呢?前文已有描述, 这个“馍”不管是别人嚼过的, 还是自己嚼过的, 反正一次作文结束了, 万事大吉。等到下一次作文, 看看分数和评语, 再受一次“煎熬”, 又一次作文过了, 又解放了。学生对上一次的作文牵挂了吗?没有!学生会牵挂下一次作文吗?也没有。这是理所当然的, 对这一次作文都唯恐避之不及, 谁又会期待下一次写作的到来呢!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不热心于作文, 对作文当然也就无所“牵挂”。我想这正是学生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一个写作的人应该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写作。对写作“心事重重”的人, 他会有写不完的事, 说不尽的话。即使日子平常单调, 好像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他也会发现其中微妙的变化与差异, 甚至在似曾相识的时空里有所感悟。

牵挂作文, 其实就是牵挂生活。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从作文角度讲, 我相信这也是有道理的。如果学生总是琢磨着今天有什么值得我写作, 有什么去作为我的笔底收藏, 那么他就会留心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譬如路边的一草一木, 譬如身边那个人的一颦一蹙。他也就会主动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会及时捕捉自己哪怕是一瞬间的想法。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他就会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一双明察秋毫的眼, 也就有了洞悉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把世间的一切都纳入自己的思维之中, 不经意间他也会“妙手偶得”, 见别人之所未见。如果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那么这种积极的对生活的牵挂就是对写作最好的准备。这是一种思维的准备, 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相反, 一个对生活没有牵挂的人, 即使是再美好的事物, 看在眼里, 也会视而不见;再美妙的天籁, 听在耳边, 也会充耳不闻。如果学生听凭好事物悄悄在眼前溜走, 久而久之, 面对再好的东西, 他不会也不懂得珍惜。他的心早已裹上一层厚厚的茧, 思维也僵化得没有一丝缝隙, 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我们有的家长, 一片苦心, 带着孩子满世界找“生活”, 以为孩子的生活不够丰富, 天南海北领着孩子“长见识”, 结果长城也攀了, 沙漠也去了, 回到家一写作文, 还是没得写, 还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说作文离不开生活, 不是说要刻意摆弄出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样式, 也不是说外面的世界才精彩, 应该说生活就在身边, 我们就在生活之中, 只是需要你一颗关注的心。如果我们漠然地看着世界, 把作文看作是游离于生活圈之外的事, 那么就是走遍地球, 又有什么话好写呢?

写作会使人目光敏锐起来, 认识清醒, 对生活更亲近, 更洒脱。我们一些学生看到别人的好作文, 说人家写得好, 文中这个事儿, 自己也经历过, 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自己怎么就没写出来呢?你让他也学着写一篇, 他又会说好像除了这些事儿, 也没什么好写的了。这就是虽在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外的人。天天生活, 偏偏又没有生活。

如何让学生“记住”生活呢?很多语文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做法, 那就是让学生写日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 不能让学生的日记成为一种“苦记”, 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尤其是在有升学压力的情形之下。日记可以写成“一句话记事”, 或是冰心小诗式的“零碎的思想”, 这样做表面看是让学生积累一些材料, 实则让学生“牵挂”着生活, 保持着一种写作状态。

以上谈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 有的学生明明有表达的欲望, 却表达不好, 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说这还是“牵挂”的问题, 只不过“牵挂”的方向不一样罢了。一个牵挂写好作文的人, 一定会揣摩如何去表达。就像一个孩子如果想要得到心爱的玩具, 他会想如何向家长开口呢?怎样的措词怎样的句式才会让他如愿以偿呢?他会充分考虑表达的效果, 哪怕他失败了。同样, 我们的学生如果在意他的写作, 他就会留心语言的积累, 语言的表达技巧, 并且在习作中运用它。有一次我带学生欣赏《母亲的诗》一文,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这几句很美, 学生也很喜欢, 我激发学生说, 把诗中的意象换了, 重写这首诗怎么样?在我的示范和指导之下, 大家当堂写出了以下几句:“燕儿呢喃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知了声声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枫叶飘零把秋天的门推开了/寒梅绽放把冬天的门推开了……”同学们乐了, 说大家都是诗人了, 作诗就这么简单呢。我想学生如能把这样的尝试坚持下来该多好啊!

我总认为, 牵挂写作的学生, 会有意无意地吸收别人的语言, 把别人的话“据为己有”, 哪怕开始是依葫芦画瓢。坚持阅读, 寻章摘句, 模仿借鉴, 丰富语汇, 提高认识, 进而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这正是许多学生的作文成功之路。梁启超先生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问学习方法, 我想向诸君上陈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是极陈旧, 极笨, 极麻烦的, 然而却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就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 笨是笨极了, 苦是苦极了, 但真正做学问的人, 总离不开这条路。”我想在读书中养成积累的习惯, 集腋成裘, 写文章时就会信手拈来, 不会有语言表达之尴尬。学生能否坚持阅读和积累, 会做到什么程度, 说到底还在于他牵挂到什么样儿了。

事实上, “会”作文的学生, 往住对以上两方面都时刻“牵肠挂肚”, 并能巧妙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为什么有的学生脑中有佳句, 笔下无妙文呢?因为摘录、诵读是吸收, 是静态的积累, 作文是释放, 是动态的组合, 这不是简单的“一进一出”的问题。作文说到底就是用个人所掌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来传递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并遵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将之联缀成篇。它的实质就是在语言和生活 (思想) 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结合如果贴切自然, 那么文章就文从字顺, 摇曳生姿;结合得勉强、生硬、粗糙, 则言不由衷, 辞不达意。作文“讲究”的学生, 总是很注重用恰当的语言来再现生活。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过:“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 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 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它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惟一的句子、惟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种寻求注定了是一种艰辛的过程, 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有的学生肯为找到这样的“惟一”而“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而另一些学生却不愿为此劳神费心。结果同叙一事, 共写一景, 有的学生语言鲜活如生活, 充盈着灵气, 有的则文句不通, 如清汤寡水, 淡而无味。语言与生活的结合是一个于他人难以察觉的隐性过程, 至今好像还没有人能够指出这其中的普遍规律来。但一个肯为作文倾心的学生, 他的丰富积累在特定情境的激发下会与相应的生活不期而遇, 成就佳作。相反, 一篇不如人意的学生作文, 做老师的可以指出修改方向, 但能帮他跳出原来的窠臼吗?往往不能, 因为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最好还是用他自身的语言储备去完成, 如果硬是这么做了, 也是越俎代庖, 于事无补。作文精批细改了, 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在原地踏步呢?所以如何引导学生“牵挂”着寻求语言与生活的结合, 又当引起我们语文老师足够的重视。

虽然如何让学生“牵挂”作文, 还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我们探索, 但如果我们从写作教育 (而非写作教学) 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去研究对策, 必定会有较大的收获。

篇4:身后的牵挂叙事作文

我出生的第二年,爸爸妈妈带着我和爷爷来到浙江东阳打工。爸爸妈妈经常四处摆摊赶交流会,家里总是剩下我和爷爷两个人。

如今我12岁了,我的爷爷73岁了,他每天都骑着一辆三轮车出去收废品。

今天也不例外,放学回家,我发现爷爷又不在家,他一定是又出去干活了。我只好拿出作业本独自一人写起作业。忽然,天变脸了,乌云密布。转瞬,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看着这倾盆大雨,我不由地担起了心思:爷爷,你在哪里?爷爷你怎么还不回来?我拿起雨伞,想给爷爷送伞,可是我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我不知道该往哪里送?

时间在煎熬中一分一分流逝,就像沙漏坠入我不安的心。

突然,有个“雨”人走了进来,身上的水不住地往地上滴。是爷爷!我惊喜地发现。 “爷爷,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呀?”“我今天收一个厂里的纸板和瓶子,太多了!我把纸板和瓶子都拉去卖掉了,赚了五百多块钱呢!”爷爷越说越兴奋,脸上不由地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虽然赚得多,也要注意身体啊!”我心酸地说道。“傻孩子,我也不知道今天会下这么大的雨啊,老板打电话来了,我得赶紧去,不然他就卖给别人了!爷爷身体好着呢,没事!”

“好了,好了,作业写完没?写完了去玩吧,我去烧饭了!”

“爷爷,你先去换件衣服吧!”“没事!没事!”爷爷脱掉外套就开始忙碌了。不一会儿,爷爷就烧好了两个我最爱吃的菜。

我和爷爷摆好饭菜一起吃饭。突然,爷爷的目光转向了窗外,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喃喃地说道:“赶交流碰上这么大的雨,不知你爸爸妈妈的生意怎么样?不知道他们的摊位会不会漏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两三天吧,哎,也许十来天吧!”爷爷拿起手机快速地拨下几个号码,他又把手机轻轻放下!我猜他一定是怕打扰爸爸妈妈。“没事!吃吧,好好吃吧!”爷爷慈爱地看着我说。

篇5:关好身后的门

随手关好身后的门,如此简单的生活细节,却折射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只有学会关好身后的门,这个门不管是生活之门也好,还是人生之门也罢,他才会忘记过去,放眼未来,真正把每一个失败的教训都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把每一次获得的成功都当成一个崭新的起点,从而才能在人生路上实现新的辉煌。

关好身后的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顺境逆境、或喜或悲,难免有成败得失、酸甜苦辣,那都是自然的,关键是面对它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能真正做到宠辱皆忘,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关好身后的门就意味着要学会忘记过去,不要沉湎于懊恼、痛苦、后悔之中不能自拔,更不要让光荣与赞誉成为阻挡前进脚步的绊脚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控自己的心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心态阳光一些,让笑容灿烂一点儿,从而真正享受一个快乐的人生。

关好身后的门,展示的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人在面对过去遭遇的失败和痛苦时,总是难以释怀,割舍不下,结果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从此一蹶不振,丢掉了志气,丧失了自信;有的人却终日停留在过去的成功和喜悦里,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从此裹足不前,不思进取,完全失去了昔日里拼搏的劲头。无疑,这些人对待过去成败得失的态度和做法都实不足取,因此,一个人只有学会关好身后的门,正确对待过去,才能把每一次的成败得失都当成新的起点,时刻让自己保持一种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从而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超越。

关好身后的门,蕴涵的是一种取舍有度的人生智慧。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创造的过程,只有学会放弃,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才能真正把握未来,因为明天的生活取决于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所以适时关好身后的门实则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忘记了过去,你才能轻装上阵,重新开始,收获更多成功的喜悦,正如爱默森所说:“每一天过完了也就过去了,你已经做了你所能做的一切。其中会不知不觉地混进某些错误和愚蠢的言行,尽快地忘掉它们吧!明天是新的一天,让我们愉快、宁静、以高昂的情绪开始新的一天吧,这样你过去的蠢事就无法拖累你了。”关好身后的门,其实也就是用智慧开启人生的希望之门和幸福之门。

篇6:唐永明身后的紧张社会

在8月9日,在2008年奥运开始12个小时后,47岁的唐永明在北京鼓楼杀死了一名美国游客,然后跳楼身亡。死者之妻及导游受伤。

唐永明仍然是一个谜。

五年前曾经试图帮助唐永明找份新工作的社工王永先(音译)表示,唐永明没有一点不正常的地方。王永先的同事徐国锋也表示,“他不是‘相对’正常。他就是正常人。”

在8月的时候,唐永明的正常令人感到安心:当局迅速指出他绝不是恐怖分子,奥运会继续举行。

但这背后的真相呢?恐怕更令人心忧。失业、离异、唯一的孩子又是个败家子,这些摧毁唐永明的麻烦事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遭遇。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紧张的:三十年的改革粉碎了中国的保障网络,社会转变快速的让很多东西面目全非。正因为如此,中国领导人在准备纪念邓小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疯狂地给经济投入超过五千亿美元,希望能够避免衰退。

他们也的确有理由这样担心。经济学家说,中国的GDP要有7.5%到8%的增长才能满足提供新就业的需要。不同程度的劳工动荡在全国爆发:今年中国半数玩具生产商破产,数以百万计的工人走上街头,与此同时,各地出租车司机似乎不约而同地发起暴动。唐永明也面对他们所面对的那种挫折感,他的故事揭示中国表面之下沸腾的紧张。

唐永明生于1961年。那时生活艰苦,但很多贫穷弱势的中国人仍然怀念那些抱着“铁饭碗”的日子——毛泽东保障大家有工作,有住处,有基本的社会服务。

后来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竞争也是残酷的。中国的自杀率跃至美国的两倍多(中国每年每10万人中至少有23人自杀)。上海精神健康中心最近报告说,在过去十年,这座城市的抑郁症发病率翻了两番。像唐永明这样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特别受冲击。在毛泽东时代,他们即使身无分文时也还有一点自豪感;如今,钱就是一切。

心理学家魏治中(音译)称:“有人很愤怒。他们觉得他们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应该受到更好的对待。”

在八十年代初期,唐永明处于人生顶峰期,他自豪地就职于杭州仪表厂,单位给他分了房子。他和一位女同事结了婚,人们说这两夫妻很幸福。两人的儿子在1987年出生,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独生子女政策”让几千年的儒家教诲来了个大逆转:根据“零点调查”的报告显示,在很多家庭里,祖父母最没有地位,而孩子地位最高。媒体上充斥着吓人的故事:“小皇帝”提出横蛮要求,父母如奴隶般奉献,无法控制自己的孩子。邻居们说唐永明的儿子唐文骏小时候不大听话,但那时候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事故。

1999年12月,仪表厂的母公司被政府卖了。新的老板吸收了包括唐永明在内的两千多工人。自此之后,一切都变了,新老板开始关掉旧的、不赚钱的生产线。作为一名熟练机床操作员的唐永明,变成了一名普通的看厂人。

2003年末,西子集团开始改制。据西子集团股份官方网站信息,“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精减了机构,压缩了人员。中层以上干部和行政管理岗位,已通过竞聘上岗。截至2003年11月底,全体员工与西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256名西子老职工与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

很快,唐永明的妻子下岗,那年12月,公司劝唐永明提前退休。如同普通失业夫妻一样,唐永明和妻子开始吵架。两人于2005年6月离婚。

在毛泽东时代,离婚是很少见的。但如今离婚率猛升。仅在去年,离婚率就增至18.2%,而同期的结婚率仅增长12%。社会紧张、期望值提高、宽松的规定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唐永明2006年再次结婚,不过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两个月。

篇7:站在学生身后的美国教师

在一节通过电影学习《德国史》的课堂上,放映着一部事先经过剪辑的纪录片。影片的主线是从1945年二战结束至1994年“柏林墙”倒塌,发生在德国或与德国有关的重要事件。教师和7名学生一边看电影,一边在纸上做记录,偶尔教师穿插一个问题,或是一点解释,学生也会简要地讨论几句。

我坐在一个男生的边上,看了他桌上的3张记录纸,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教师的意图。

第一张纸是让学生开放性地记录电影中的事件以及主要信息。

第二张纸是让学生在一个时间轴上整理这些关键事件,并将美国、苏联、英国等国的对德主张与政策的发展也整理到这个时间表上,以梳理其中的逻辑与线索。

第三张纸上印有若干政治家的演讲词,在每段演讲后教师设问:这是谁的演讲?什么时候发表的?他为什么这样说?这一演讲的意义或标志是……

这是我在异国发现的一例典型的“学案”,与我近几年倡导的“任务学习”思想恰巧吻合。

在这个课堂案例中,我没有听到教师的娓娓相授,没有看到师生精彩跌宕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的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教师的课堂言语占时可能连10%都未必有。而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呢?教师又该怎样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其实,这位历史教师的备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纪录片的剪辑,二是三张“学案”的设计。高明的教师是以核心知识与方法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本质意义的学习的发生。也许她并没有把具体的历史事件作为必须的学习目标,而把经历观看、记录、思考、整理的过程所带给孩子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影响视为第一学习目标。这也许就是我们课堂的局限,以及我们的“学案”编制与运用的“软肋”。

案例2基础比技巧更重要

我们走进一个数学教室。教室里分组围坐着26名学生。一位神采奕奕的教师开始上课了。这节课是“代数2”的复习课,因为过两天就要期末考试了。(美国高中一般要求学生修完“代数1”“几何1”和“代数2”,“代数2”相当于美国普通高中生的毕业水平。)

老师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5个方程,要求学生判断这5个方程所对应的图像的类型,然后选择两个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出图像。我估计这是代数与解析几何的衔接内容,通过配方、移项等将这些方程变形为通式是该环节的要点。学生分别在草稿纸上写着画着。大概60%的学生能基本完成。但大家的神情非常散漫,无关的谈笑也时而有之,教师的宽容真有点“境界”。学生间的讨论交流非常自觉,不过也有未掌握的学生若无其事地坐着,教师在巡视中会与学生进行一些交流。15分钟后,教师开始在电子白板上讲解第一小题,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去讲解另外4个小题。

在得到学生的积极确认后,教师亮出本节课下半场的学习要点,解析抛物线的三个要素:开口朝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教师先在白板上小作知识梳理,而后又呈现两个方程,请学生变形,写出这两条抛物线的三要素。

整堂课只有两个要点、7个小题。这样的课堂容量在我们国内来说简直太浪费。美国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便不再发起饶有兴趣的智力挑战。如果学生只会这点东西,可能只能解决我们课后练习的前三题。

然而,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这些够了吗?数学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我不是数学教师,我无法感受到数学教师在技巧中“穿梭”的兴奋与成就。也许是我们曲化了知识与思维,那些充满技巧的习题有多少是数学的核心运用呢?

基础比技巧更重要,把太多技巧化身为必须学习的内容,是否会让很多孩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我们还要让一部分有潜力的孩子能够自觉地深入学习。在美国,主要通过课程选择修习制度为学生的延伸学习提供机会,而不是提高统一的课程标准,强迫另一群孩子陪他们一起读书。

案例3“创意写作”是如何形成的

印第安纳州学术高中的课程组织颇有特色。它的春季学期都会提前两周完成学习测试,腾出半个月组织集训式的“特别课程”。

全体学生全部打乱,自由选择教师和课程,集中学习研究一个方向或专题。这种“特殊课程”称为“五月项目”(May Term),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完全相同,一般是3-5小时,由教师自己把握。

在“创意”课的学习现场,我们看到了一位气质极佳、年过半百的女教师正在主持这门课程。该课程没有教材。教师授课前一天会提出要求,让学生做好素材与观点的准备。第二天的课上,一般先是学生的展示和讨论。然后组织“小组写作”一个半小时。据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英语应用能力和创新性观点。

上课了,12个学生围坐一起,大家都能充分看到彼此的表情。

首先,每位学生依次展示自己事先收集整理好的5件事,其他学生安静地倾听或做记录,期间教师没有插话。

每个学生叙述完之后,教师会提出问题:“根据这5件事,猜猜该同学要表达什么观点?”整个小组活跃起来,纷纷发表看法。当陈述同学的本意被猜到时,他会很开心,甚至和同伴击掌庆祝;反之,他会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记录下其他同学基于5件事情所提出的观点,供自己参考,但教师不作正确与否的评判,是否采用由学生自己决定。

最后,教师让每位学生重新选择5件事,再根据这5件事,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一首诗歌……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教师试图传授给学生的创意写作的具体技法,只看到学生的热烈交流、记录与思考。尽管这些思考其实并不严谨,也很难通过具体测验来考量,但这是一段真切的创作过程。我们没有看到教师的精彩表现与深刻话语,但教师早已将自己对创意写作的理解潜存在了对学习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

案例4“撒手掌柜”式教师

印第安纳州学术高中的“机器人”课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我们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看见两个学生弯着腰在调试机器人,教室里还有6名学生和1位大胡子老师。学生们两两一组地在讨论或操作,大胡子老师悠闲自在地走动。他告诉我们,这两个星期,学生每天都过来摆弄4个小时,两人一组,但不同小组的任务不一定相同。门口的学生在测试感应控制装置,让机器人沿着地面的色块的分界线前进。

忙碌的学生和自在的教师,几乎丝毫显示不出课堂的状态。大胡子老师说“:我只告诉学生每天要做三件事,一是关于知识的背景学习,二是动手做,三是测试。”

我们忍不住追问:“那学生又是怎样进行知识学习的呢?”

大胡子老师说:“我们给每位学生都配发了一套资料,还有录像,学生自己在课余学,有问题欢迎他们来问。“”其实8位学生的基础与进度都不同,我没办法统一教。好在他们都有兴趣,自己钻研看懂应该没有问题。”

天下竟有这种“撒手掌柜”式教师?课程完全让学生自学,课堂上完全是学生的探索实验。如果我们的教师也是这样“出工不出力”,还不被校长、家长炒了鱿鱼?

其实,玄妙之处就在于教师的撒手。有了教师的撒手,才有孩子们的学习力与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都要通过课堂语言来体现。这位教师在编制“机器人自学讲义”时就已把自己对学生的自学引导渗透在其中了。

回到国内,听一位专家介绍美国的Flipped Class(一译为“翻转课堂”)时,我恍然大悟:我们是课堂上学习知识,课后巩固练习,而那些先行的美国教师已在探索让学生课前自学,课上操作、讨论、练习,以解决自学中遗留的疑惑与问题,原来“先学后教”还有“国际版”!

案例5一门名为“学校历史”的课程

当被告知上午将要观摩一堂“学校历史课”时,我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所学校的历史还能煞有介事地变成一门课程,并且用于国际交流,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一位教师和3个学生正围坐在一起讨论,见我们进来,这位自称历史学家的教师站起身来告诉我们:“学校建校已有23年,目前还没有系统整理过学校的历史。于是,我策划了一门课程。从去年8月开始,我带着12名选修的学生来为学校写历史。让学生去采访过去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现在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然后把采访报道写下来,由2位喜欢网页制作的学生负责把大家的成果通过网络展现出来。”

原来是这样!在国内,我们可能会将其归类于综合实践活动。

“一个学期中,我要求学生每人做5次访谈。今天其他学生都出去采访了,这几个学生正在跟我讨论她们前两天的一次采访……”“历史学家”老师的解释让我们豁然开朗,同时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我们颇有兴趣地连着问了好几个问题。“为什么选这个课程”“学校事先准备了学校历史的写作提纲吗”“分哪几部分”……

这位教师沉着地说:“我不想让我的思维去影响他们,我希望以他们自己的视角来写,至于具体的访谈问题也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

随后,他让现场的一位女生展示了她最近一次采访的调查提纲:

你当年如何得知这所学校的信息?

你有无怀疑过这所学校?

自从来校后,你有哪些变化?

在学校中,哪一部分的生活对你影响最大?

与原来学校比较,这所学校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这所学校是凭什么吸引你的?

到这里后,对你将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历史学家”老师告诉我们,他只向学生说明调查访问的要求和忌讳,其他都让学生在亲历中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就只是那么一点,而学生得到的和生成的却是那么的丰富。

我们从不以为然到肃然起敬,真切地体会到,真正的学习不是在听的过程中发生的,而是在经历中绽放的;我们同时感悟到,教育之于学生的意义,绝不是片面的知识与技巧,而是能够为其所用的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经历中成长起来的认知与世界观。

相形之下,我们的孩子每日所沉浸的“习题之海”,以及追在孩子身后的落后的测验是何等的苍白。

案例6让博物馆成为“百变课程”

玻尔州立大学博物馆坐落在一片树林里,周围是大片平整的草坪。面积2 500平方米,藏品10 000多件。一位马来西亚裔的博物馆“解说员”告诉我们,博物馆正在扩建,她们希望博物馆的资源能够为更多的人学习之用,为附近的中小学服务。

我们来到一幅油画前,解说员说:“我将用对待高中生的方式来解说这幅画。”

她问:“大家从这幅油画上看到了什么?”油画表现的是18世纪俄罗斯农村的生活场景。五六个农民木然、愁苦、忧郁、困惑地站在一辆马车前,车上坐着一位军官模样的人物,看着一旁站着的农民,神情忧虑。车夫驾着马车,两匹马一白一棕,沉静驻足,农人站在一旁,显得更加寒碜。

“你还能看到什么?”“你怎样描述眼前这幅画?”“画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看到这幅画,你联想到了什么?”一个个问题吸引着我们的深度讨论……

解说员后来告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体验一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她的追问有的关注所见,有的关注所想所思,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艺术欣赏的规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师生交流过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主持讨论20-30分钟,然后请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分析写下来,或者联系当下,写写自己的联想。不同年段的学生水平不同,看到想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她就这样以一幅画的讨论驱使学生思考、联系、想象、表达……

这门课程是学校正常课程的一部分。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每月来博物馆3次,一年有27次机会到博物馆学习研究。学生从第一次参观到最后一次活动结束,不仅自己主持讨论,还要每月写一篇文章或报告。每年都有专业人员对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并反馈给博物馆。课程的开设者希望评价报告上写到: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这是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中小学的很多课程都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来,做些讨论和延伸性的作业。当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解说员”们策划与促成讨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课程也会有不同的题材,大家根据课程性质来开发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如,几何课程可以分析艺术的构图,物理课程可以研究光的呈现原理,前面讨论的油画如果是历史课程,那就要研究油画所折射的历史背景和我们的观点。

博物馆就像一个“百变课程”。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为学科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这些朴素而真实的课堂,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今日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质。

上一篇:狼性管理的观后感下一篇:派对式年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