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2024-05-03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那睿智的管理手段,鲜明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给人以春风扑面的愉悦。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作者那些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和做法的感悟,更为他实实在在、明明白白,言之有理,又情有所依的解说而感动。掩卷沉思,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不正是如此吗?

教育需要改革。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李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理由,就看我们看待成才的标准是什么。李老师指出:“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谈教育就不能回避教育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是李希贵老师的一条重要的管理思想。“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是李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管你是哪一个级别的领导,或是任教哪一个学科的普通教师,都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

教师需要解放。

“教不严,师之惰”。如今我们的老师管得不谓不严、不谓不宽,但厌学的同学仍有增加的趋势。是师惰,还是生惰?都不是,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或者说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李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书中列举了没有老师的语文课事例,说明“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代替他们成长。”教师的作用就是欣赏!欣赏学生,欣赏他们的创造,欣赏他们的成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我们常常过于看重管理的权威,却往往忽略了管理的终极目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前程命运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我宁肯教出一个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也不愿教出一个人格上不诚实的学生。”这些正是我们教师所要探讨的课题。

学生需要张扬。

让师生能够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发展是李希贵老师一贯倡导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较过去有很大的变化,塑造自我、展示自我、成功自我的愿望也较迫切。有人说这是浮躁的表现,是急功近利,李老师指导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DD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陈景润教不好初中数学,不影响他成为数学家;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不影响他成为全球首富。为什么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千篇 一律呢?“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DD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是树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参天大树;是麦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丰收的麦穗。如果小草也能结出稻谷,还要农民干什么?实际上,我们的教育,有时就是不论你是树苗,还是麦苗、稻苗,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让你长成参天大树,苦了孩子,也害了教育。

篇2:《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

宫集中心学校

牛广辉

借本县开展“读书工程”的东风,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收获颇多,感触甚深。为了更有利于让本书中的“真经”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现略谈一下体会。

一、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力。教育也是如此,没有创新的教育,就犹如一潭死水,不仅会发霉,而且还会干涸。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只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读了李希贵先生的这本书后,感觉相差甚远,甚至算不上创新,与书中李希贵先生的创新做法难以相提并论。

文中李希贵先生的做法,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教学管理中,处处折射出创新的思维火花,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特别是他那具有颠覆性的做法,着实让我心中一颤:“这样能行吗?”、“能做好吗?”、“胆子也真够大的!”、“失败了怎么办?”„„好多疑问粘满心头。但读到最后,还让他真的做对了,而且还真的起效。这样我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系列探索,有好多的想法仍不能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有好多的做法还不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有好多的思考还太在意别人的眼睛„„因此自己苦思冥想的东西就这样被腰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像李希贵先生那样,要有一种“狠劲”、“撞劲”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才算得上富有生命力的教学。

以人为本,在各行各业已经提倡好多年,但哪个行业能把“以人为本”这把琴弹奏出最强音,诠释得更为淋漓尽致,那是什么?那只有教育,只有课堂。

那么这么多年是不是在教育战线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了呢?我审视自己在教学的中做法,与书中李希贵先生所实施的也相距甚远。在李希贵先行所诠释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中,他无论作为一名教师,还是学校一名领导,都能够主动蹲下身子与学生交谈、静下心来思学生所思、放下架子听学生所讲——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自己;班级管理中能够放手让学生加心尝试管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学校管理中能够让教师发挥个人的特长,敢于去展示„„还有当自己有所失误,学生豪不留情地评价自己时,能够乐于倾听,主动反思。然后摆正自己,这是相当难得的。

反思自己,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在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有所体现,但仍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学生未按自己的预设方案进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稍有怒色,这在以后工作中是务必要改的。

三、要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师及班主任。一位富有智慧的教师及班主任,能够带出一批同样具有智慧的学生。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如此。

一般衡量班主任是不是负责任,依传统的标准,班主任就应该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时刻在班内如同是一个学生,总是在学生身边,这才是有责任心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是好班主任吗?在李希贵先生看来,这样的班主任不一定是优秀的班主任,充其量是一位听话的班主任。李希贵先生在其文章点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不在班,只要班级各方面工作开展有序,而且还能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这才是一位好班主任,是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

这句话看来有点新奇,但细细思量,也不无道理。试想,在当今提醒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形势下,如果一位班主任经常在班,就像摄相机一样,随时拍下学生一举一动,然后又及时地对学生的言行加心评价,久面久之,这样的班级内所教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老实、没有创新力、听话、循规蹈矩等。这不是发展学生,而是在禁锢学生的头脑,阻碍学生的发展,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这样的班主任,不仅不是合格的班主任,甚至连一般老师也不如。

篇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教育家?本书将会让读者体会到, 教育家并不神秘, 他们也是平凡的、平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他们也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甚至可能因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某些缺点和不足更容易表现出来。但是, 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教育家又是不平凡的, 他们为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ISBN:978-7-040-17220-1

作者:李希贵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价:28元

开本:大16开

装帧:平装

名人堂

李希贵, 男, 时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 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 高密一中校长, 高密市教委主任,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 其中“语文实验室计划”被列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 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称号。

箴言集萃

“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 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 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

“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 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关爱, 只能通过人的传递, 才显得真切、动人, 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位教师, 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可以春风化雨, 也可以让学生‘近墨者黑’。”

“一个好的机制, 就意味着好的导向。要想让老师们的智慧集合, 要靠良好的机制。”

藏书柜

出版《教育艺术随想录》《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等专著;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让语文素养融进血液》《一个教育局长的听课手记》等二十多万字;先后参与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 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等项工作。现著有《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 在教育界反响强烈;最近出版《学生第二》。

深阅读

熟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书中没有太多激昂的豪言壮语, 也没有堆砌太多高深的理论, 而是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李老师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用心读完, 真切感受到了李老师知识的渊博,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已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十三个年头, 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此书好像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 为我照亮了今后的漫漫长路。希望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会如李希贵先生般, 借着对“生命自由”的渴望, 心怀满腔真爱与宽容, 去发现、去欣赏、去求索!则“让在校的每一个孩子自由呼吸”“让每一个人自由呼吸”的教育理想终能达成!

篇4: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一、反思让教育更精彩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永远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人,而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过去,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李希贵老师不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从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吗?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是的,“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幼儿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语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地为李老师的观点大声喝彩。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没有挖掘幼儿的潜力,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监控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共同成长。

在一次“分享玩具”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高兴地演唱歌曲,突然张彤小朋友说:“老师你扮演妈妈,我们扮演小朋友来唱歌曲吧!”我认为他的主意非常好,就和孩子们商量如何扮演得更有情趣,大家一致认为再有小朋友扮演“玩具”就好了,可是谁也不想演“玩具”,因为玩具不会动,又没有情节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大家只好拿出玩具汽车、布娃娃等协作表演。虽然表演比较成功,但是由于情节单一,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只好草草收场。活动后,我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回忆教学细节时突然我想起了一个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那里有一个场景就是晚上所有的玩具都“活”了,它们在欢迎新来的玩具“机器人”,这些玩具会说话,会跳舞,非常热闹,突然天亮了,它们立刻回到玩具柜里,又一动不动了。我想这个情节不是可以很好地解决今天孩子不愿扮演玩具的问题吗。第二天,我又组织孩子表演“分享玩具”这首歌了,我把《玩具总动员》的动画片段放给幼儿欣赏,接着我对孩子们说:“妈妈把玩具带回家的晚上,佳佳的家里也开了一场欢迎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欢迎的吗?”一说到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他们一会像机器人一样走路,一会像小熊一样敲鼓,热闹极了。

合理的环节设计、科学的引导,给幼儿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宽松的活动氛围营造出愉快、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帮助改进自己的教学,再经过实践尝试,使自己在反思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得到的成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二、尊重让每个人感觉更重要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与实践。他心系广大教师,实实在在地关心教师,认真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就业问题,为两地分居的教师联系工作调动,为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教师病了,他到病床前慰问。节日到了,所有职工家属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一封贺卡。李希贵先生尽可能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全体教职工发挥潜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们的主体性,从而使教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了持久而强劲的耐力。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我刚开始接任园长时,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老师们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愁眉苦脸、不知所措。种种境况常常使她们自己也觉得无奈和困惑。最最让她们伤心的是:没人看得起。经调查,学校由于生源太多、硬件设施不合标准、教师配备少等诸多原因造成老师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人一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买来了许多水果、瓜子,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先让老师说说当幼儿教师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有哪些比小学老师优越的地方?老师们畅所欲言,有的说:“那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有时会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有的说:“小学老师有考试压力,作业很多,担子重,在校时间长”……这样,老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消除了自卑,从而开阔了求索的视野,她们懂得了“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懂得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喜悦着孩子的喜悦,梦想着孩子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让园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这样教师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对工作产生兴趣,处处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读书,让之成为生命的存在方式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做到了,就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的呼吸。

一位优秀的幼儿老师,就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要让自己是一位嗜好读书的人,孜孜不倦探索的人。与书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舞,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舞,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幼儿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与书为舞,使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教师的使命。

四、无痕教育,让之成为课程改革的精髓

李希贵教师有句名言:“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正是因为有了真爱与宽容,才有了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关照。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充满哲理。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是否经常在进行着这种失败的教育呢?面对孩子的过错,忍不住训斥、指责。有的虽方式委婉,但多数仍是直面孩子的错误。殊不知,这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教育无痕需要教师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一同探索。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在突出幼儿主体作用的今天,教师的无痕迹指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活动中,指导者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使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适时、适当、适度地指导,教育无痕应是教育者力求达到的最高意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也许我的生命中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应该像李希贵老师那样怀着满腔的赤诚对待我的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

篇5:《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温泉路小学

丁丽

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在工作中,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篇6:《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平时我们一直强调对学生民主、平等,其实做到真不容易,尤其是现在面对着应试的氛围,时常我们就会用成绩去判断学生在各方面的优劣。大致的观点是,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不会犯错误,因为他们勤奋好学,没有时间精力去犯错误;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往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惹事生非,捣乱出错的往往都是他们。于是,我们看学生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如果是成绩好的学生犯了错误,也许我们不但不会去责骂,有时老师还为他们开脱责任。可是,如果是成绩差的学生犯了错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但要写检查,还要顺便教育几句:你看你,为什么成绩差?就是因为没有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一天到晚想的就是调皮捣蛋。成绩好的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享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成绩差的学生恐怕就只能领略一下寒风般的凛冽,不把过去所犯的错一并算总帐就已经是很大的造化了。

欣赏孩子等于孩子的成功。作为人师,当教鞭扬起时,“再忍忍”;当耐心快丢弃时,“再等等”;当粗俗的语言要出口时,“再留留”;当学生走神时,“先停停”;当学生出错时,“再想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悄悄告诉学生他的优点,悄悄告诉学生你对他的喜欢,悄悄提醒他的错,悄悄传递你的爱,你会发现,学生正在悄悄改变,数学课堂会成为快乐的学习园地。

学生在意的是我们对他们那一刹那的肯定性的评价,良性的谎言也会激励学生向前奋斗一段时间,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良言美语,少些狂风骤雨。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很美丽,只是我们没有发觉罢了。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一定程度就藏在我们的眼睛里。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篇7: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一)阅读丰富自我李老师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初的《经营人生的智慧》;从约翰?基西克的《理解艺术》,到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拿破仑的《成功的策略》……从教育理论专着到其它各类书籍,李老师从不同种类的书中挖掘出教育的思想,将其用于教学、教育、管理。也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李老师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有了“每天十分钟”、“朝阳读书计划”、“百万人家尽读书”、“亲子共成长”等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读书活动。李老师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说实在的,我绝对不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甚至谈不上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曾清晰地记得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十年时间里,一直认为所谓的教育类专着大都是一些熬成了“家”的人编排的许多深奥且空洞的理论,一向嗤之以鼻。直到2001年春天,为了不辜负原来学校老领导的厚望,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名参加了南湖区按时运作后的首次校级领导招聘考试。一想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也可能是当时有点心血来潮,报名的当天下午我乘火车来到了杭州图书大厦,在教育理论类书籍专柜处呆了整一个下午,浏览了很多教育类书籍,最后挑选了四本书籍回家。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晚饭后,我把自己禁锢在书房里,读那几本书,那感觉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虽然这期间,我也有一些收获与感动,但总体感觉还是索然无味的,能够把这几本书读完,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意志。

篇8:一个为儿童自由呼吸的教育者

作为清华附小的校长,这两个方面的引领成为我必须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继往开来的使命。王玲湘老师便是与我配合、同行一起完成这些使命的顶梁柱之一。

人的追求一般有三种层次。一是物质刺激,二是给予机会,三是价值观统一。在我看来,从江西到北京,王玲湘是怀着对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来的,立志要扎根北京,融入清华,实现超越。

然而,南人北迁,南北方文化气候的巨大差异,从省会城市教研员到一所学校主管教学领导角色的转换,都成为她适应的藩篱……如今的她,已放下曾有的光环和簇拥,镌上了清华人的烙印,每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那么神采奕奕,那么全心全意,令人感佩。

正是在百年清华附小探索中国意义, 实现价值观引领和课程引领的进程的大背景下, 玲湘突破语文学科教研员的认识局限,推动、构建和探索主题教学的“1+X”课程。从单线的语文学科教学, 迈向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广袤天地, 思想在破与立中重生“, 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更新与超越。

翻开玲湘的这本书,她的语文教育观———生长语文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样态十分了然。这是她25年来的亲身教育实践的剪影,有她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之路,也有她各个阶段思索教育理念下丰富而鲜活的教学案例,是一条生长语文发展的流。生长语文,是双维度表达,一个是玲湘向着教育理想的状态不断向上求索的姿态,一个是儿童语文的生长,进而实现师生共生长之年轮里的印迹。

在清华的这座小园子里,她如我一样,相信儿童,等待儿童,深知他们的生命不能重来,童年只有一次。她与我一道,与这园子里的所有教育者们,心怀慈悲,善待每一个生命,无限相信教育的力量。就我平日里的感受,玲湘的教学正是从主题教学的“语文立人”中发展而来,润着儿童味儿,藏着生活味儿,为着一个活泼泼的儿童生长而倾尽所能,甘做雨露,阳光和水。

就生活味而言,她的语文教学是生活贯穿。生活润物细无声地流淌在她的教学中。生活是她教学的土壤,是学生学习的活水。让生活自然而然地浸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引入生活———融入生活———深入生活”, 处处链接着儿童的基本生命节点,在寻找每一个儿童个体生命发展的契合点的过程中,实现创生意义的学习。

引入生活。玲湘的语文教学从联系生活开始,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一种学习的欲望和情感准备。这里所说的引入生活,不是简单的再现生活和丰富生活,更重要的是寻找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个燃烧点。而点燃这个燃烧点的引子就是生活经验。儿童在与文本相遇之初,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开始自己独特的解读,但由于儿童的生活经验不足,或者没有形成成熟的、适合的链接生活的方法,教师就由此引导学生链接生活的经验, 通过表演、朗读、示范、交流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和链接,形成自己多元的解读。引入生活,便燃起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与思维基点,调动起了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真正的学习才得以发生。

融入生活。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切身感受,才有可能将所学习的知识、技能等转化为积淀在内心的一种情感品质、精神气质。无论是文本,还是多媒体等素材,都不如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这一素材鲜活、广泛、生动、多元。在玲湘的课堂里,学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情趣、感悟以及生活经历自然地融入到自己所学的文本中,对文本形成自己的独特解读和深刻的理解,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与自己产生情感回应。

深入生活。生活为源,实践为本。生活是源泉,也是实践的土壤。儿童在与自身的生活链接的过程中,实现创生意义的学习。基于此,生长语文引导儿童回归生活,亲近现实社会生活,学生充分发挥实践的主体性作用,自主选择,多元开放。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升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态度。通过学生自主的实践,感受鲜活的学习过程,语言得以运用与提升,思维更加广泛与深刻,情感得到升华与积淀。

这生长语文, 在生活的土壤, 自始至终都有清华附小一贯强调的鲜明的儿童立场。玲湘的课堂努力体现“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细观之,它有三层意思:“唤醒儿童———发现儿童———解放儿童”。

一是唤醒儿童。她的课堂引入生活在于唤醒儿童,如斯普朗格所言“: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玲湘总是恰到好处地唤醒了儿童。二在发现儿童。融入生活在于倾听儿童,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力量深藏在儿童内心深处,是真实的,积极的,活泼的存在。儿童需要了解,儿童的个性需要尊重。玲湘观察每一个儿童对外界所做出的行为反应,并回应他们的内心世界。三在解放儿童。深入生活在于解放儿童,如果儿童是一颗种子的话,要让他在生活的土壤中自在地成长。解放儿童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儿童回归生活,深入生活。在广阔的世界里,自主选择合适的生活实践方式,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今天教室里走出多少优秀教师,将决定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明天和未来培养出多少聪慧而又高尚的人。只有当优秀的教师从课堂里面走出来的时候,如玲湘这样,有更多的专家来思考教育,儿童的成长才是让人心安的,学校的教育才是成熟的,国家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智慧和高尚的教育专家。

所以,玲湘出版《语文教育的“大”和“小”———为生长而教》是在清华附小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驱动下,一种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对教育事业无限挚爱,一种对教师神圣职责的敬仰,一种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理念的最好见证之一。

篇9:《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我被其中的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深深吸引了,使我受益匪浅。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是啊,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結实,更长远。作为老师,我们要向李希贵校长学习,一有时间就要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更加受学生喜爱。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是读此书的又一收获。李希贵老师在书中说:“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而他就是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将教育的大道理解释得淋漓尽致。以前,有的老师都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再“厉害”一点学生也会谅解。但学生对老师的“好心”“苦心”并不买账。在老实听话的背后,隐藏的是怨愤和逆反。因此,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贯穿在本书所有文章中的一个爱字,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爱是理解,爱是信任。李老师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学生,他和学生们同乐同悲,有情感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的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教师难,因为学生们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容易受熏陶感染,因此要尽可能地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李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课外,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从事着教书育人的职业,我也感同身受,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我们就得让学生唱主角。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强迫是最糟糕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始终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因此,我们要坚持“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把课堂学习的时空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去体悟学习的快乐,去体悟学习的真谛,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篇10:《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现代社会的许多作者在著述立说中不免有些浮华,很少能看到李希贵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都源自自己的切身感受、生活点滴小事。也许正是因为此,此书的内容才显得有血有肉,给人毫无造作之感。比如他写道“爱书的爷爷”、“父亲和母亲”以及童年、青年时代的经历都给人一种亲切感!其中他总结给他的家庭环境给与他的影响总结道“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方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环境。失去了他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想一想我们每个长大成才的人无不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的影响。这给我的启发是在班级管理上一定要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李希贵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李老师做到了。“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李西贵老师的这句话更道出了我们教育的真谛。

很多来潍坊四中参观的人,问李希贵校长四中的“真经”到底是什么?李校长实在想不出什么“真经”,但有一点他还是蛮有体会的,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一位同行听了,若有所思地叫了出来:“噢,那就不简单!”

听完此话,我颇有同感。作为一位教师我们天天做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每天督促孩子们遵守纪律,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走……这些简单琐碎的小事构成了我们一天的教学生活。但是我们如果天天能够把这些小事游刃有余地做好,那我们就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透过我们所做的这些简单的事情,我们就发现简单的工作中透射出的意义与不平凡。

我们让孩子们捡起随意丢弃的一张纸屑,看似一件小事,但是却让孩子拾起了一个美德,还大地一份整洁;让我们的孩子,工工整整地写好每一份作业,看似一件小事,却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了一份希望;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礼让,看似一件小事,却弘扬了我们的中华美德……一件件的小事,一个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无不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把简单事情天天做好,那就不简单!

篇11:《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是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作文一名小学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面队的是一群没有多大自控能力的孩子,正是这些孩子们对世事似懂非懂的时候,因此,在我们进行班级管理时,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其实,不管是多大的孩子,他都需要尊重,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大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都感到自己重要,这会使我们的教育和管理事半功倍。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在书中,李校长就明确地告诉读者们,学生语文的学习,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他是通过“语文实验室计划”和“自修楼里自主学习”来实现上述目标的,而且成果非常喜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显著提高,最主要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地基,让学生永远站在高处统领全局而立于不败之地。

李校长讲的是高中,小学同样适应。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在他们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里,有着自己懵懂的感悟,在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中,有着自己对世事的评判和积淀。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读到《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我心灵的震撼非常强烈。作为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我们谁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总让我们左右为难:如果揪出“小偷”无疑可以在班级中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是这样做又担心会伤害孩子以及家长的自尊心,况且很多孩子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意识到“偷”的严重性;任其不管又没办法对失者交待,更怕在班级中形成不良的风气。

孩子是单纯,稚嫩,有着独特人格的群体,他们需要关心,呵护,帮助,更需要尊重。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过错不要妄加责骂,挖苦,嘲讽,而应宽容,理解,呵护学生。老师的话语应是催人奋进,激发向上的,如同和风细雨,春日阳光般地撒在学生的心田里。

篇12:《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放寒假的会上,校长要求我们学习李希贵老师的文章,并且还要记好读书笔记和写出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于是在寒假里,我粗略的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教育专著,并由此我认识和知道了李希贵老师,了解了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传奇人生。

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希贵老师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信仰亦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在书中,李希贵老师曾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向往的地方”。这是多么美丽的事情啊!

“什么是教育”是所有身在教育、心系教育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一万个人也许会有一万种不同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情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靠读书自强、以智慧立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德不孤,必有邻”。教育其实很简单,只要按照教育的规律运行就可以了。但现实生活处处充斥着相反的现象,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将教育问题庸俗化,将教育的运营等同于旅游、党政、企业,总之不像教育。

他在文中写道: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篇13:规矩是为了自由

王:美术馆也分级别, 并不是所有的美术馆都具有标志性。作为文化类的公共建筑, 美术馆至少应该具有其基本的特征。拿油雕院来说, 它直属于上海文馆局, 也并非标志性建筑, 集合了上海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和艺术家。所以从艺术家的水平和影响力来说, 它应该是上海最高级别的美术馆。但从整个规模来讲, 它只能算是一个中小型的艺术展览馆。美术馆的外观设计不一定要具有标志性。油雕院的周围都是一些高楼, 且它只有三层, 并不具有地标性建筑的体量和高度。但在立面上要体现它的几何特性。同时作为文化类建筑, 它本身的立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即使规模小也要确保其与城市的关系。

《中装》:美术馆的空间功能特征决定了建筑师在设计中有很大的自由度, 您是如何展开设计的?

王:在美术馆的设计过程当中, 馆方不想对展品做很多的限制, 他们希望在尽可能允许的范围内, 给艺术家更大、更高、更开阔的自由空间。现在声光电的装饰艺术也很多样化, 这点上来讲, 我希望在空间上可以把去掉的束缚都去掉, 只留空间的柱结构用于承重。把其他的墙全都打掉, 给艺术家个舞台, 同时也可以让参观者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感受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将空间作为一个展览的背景或者舞台来设计, 比如说全白的墙面, 也是希望不会影响到艺术展品。有时候, 墙面的颜色和材料如果比较突出, 反而会影响展品的展览效果。建筑师应该秉着一种谦虚的态度, 毕竟展览的是艺术而非建筑本身。

《中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 是不是会出现建筑与艺术对峙的关系?

王:在设计过程中, 艺术家强烈要求全封闭, 没有一处是开窗的。而我自己坚持有两处是要开窗的, 一个是一楼到二楼楼梯间有一个反扣的罩子, 这部分是上下的一个连通空间, 不会用于展览, 所以我想利用顶部的采光。但艺术家觉得会影响到旁边展品的展出效果, 所以这个想法就没有实现。但在一楼, 室外的庭院和室内空间有一面玻璃墙连通, 有两扇窗, 一个是横卧的窗, 通到庭院, 另一个是沿着斜切的墙旁边有一个大的落地窗。所以这样就实现了一种室内连通的效果。但这点是和艺术家的保留是冲突的。我的考虑有两点:首先, 如果一个场馆一点自然光都没有, 对于来参观的人来说, 整个空间是不透气的。其次整个院墙创造了一个室外的庭院, 它可以作为一个室外的展区, 给雕塑家提供一个展示空间。

《中装》:刚刚您也提到了全白的墙面设计, 这种中性的白色墙面很好的将干扰展品展示效果的因素降到最少。您觉得这种处理方式是否会有所变化?

王:这可以说是一种设计理念:以不变应万变, 让位给艺术家。在实际的展览中, 艺术家对整个背景的变化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的。但一些固定展的展馆, 比如卢浮宫, 馆内的展品都是固定的, 所以墙面的色彩会根据整个时代的主题背景来确定, 可能会有一些不同。我认为, 艺术家拿到一张白纸, 反而可以尽情地发挥。所以油雕院的基本颜色控制是黑、白、灰, 这也是美术馆作为背景舞台的理念。

《中装》:美术馆内的照明设计有很大的灵活性, 您是如何把控的?

王:照明对展览的效果影响很重要, 所需费用也较高。我们坚持了两个原则, 一个是灵活性。因为美术馆内有柱网和柱跨空间, 在柱跨空间, 我们把顶部的轨道设置好, 所以整个方形的柱网空间内部, 就可以根据空间下方具体的展品做好灯光的调整。第二个就是, 大部分照明通过室内灯光来还原, 同时部分空间是借助了室外的光源。

《中装》:从美术馆的规模和展品来看, 您觉得中外美术馆有哪些明显区别?

篇14:《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又忝列于评委之席,审阅镇初中组与小学组论文计33篇,推荐初中4篇与小学6篇参加市总评。整个工作过程尽量避免作弊之嫌疑,这是我不变的风格,不管评选结果如何,皆要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公开”。

每次完成论文审阅,头都有点晕,只因那些格式化的表达,几乎让阅读者也丧失了个性。从“教师论文写作”这一块中可看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当然也无法逃脱此间限制,即课堂教学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无法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去个性化表达让我苦不堪言,在课堂上直接体现为无法用独特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解决自己的困惑,甚至存在着强迫学生学习的嫌疑。难怪每当看到学生的厌学现象,我就会产生强烈的罪感。一想到课堂语言的枯燥乏味与苍白无力,就会自责是书读得太少所造成的此等结果,这只能怪自己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贫瘠的头脑。时间悄然流逝,在闲谈中,在愤青中,每天拿着书静静阅读的时候,都必须寻找一处能使浮躁的心静下来的地方,倾听内心的呼唤,让思维不再麻木。这仅仅为了不让自己的语言“去个性化”,更不让自己的行动也“去个性化”,平凡一旦受困于流俗,便会迅速转化为平庸。

对于平庸的反感似乎来自骨子里的叛逆,从小就具有的这一脾性让我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参加工作后众人对权力的吹捧就是我所厌恶的,以致我的人生选择成了非主流存在,可多年来我仍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但哪怕有着这样的坚持,哪怕我再不愿意承认,我还是生活在“去个性化”的窠臼里,这只能说,在这个世界里生存必须具备世故的特性。

根据日常管理工作的态度与方法,完全有理由相信,学生厌学纯属正常现象。当整体缺乏竞争力,在面对外部发展的巨大压力时,我们是无法产生改善的强烈欲望的。发觉“去个性化”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困于如此境遇而找不到出路,或者由于懒惰而任由这种现象继续恶化。

对待个人学识的浅薄,似乎始终缺乏改善的勇气与方式。对课堂痼疾,更是如此。关于改变,我还是太在意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可当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的时候,我若不尝试从内部寻找改善的可能性,又凭什么埋怨外界环境的不够理想呢?心灵的改变往往能产生意外的力量,若不想生活在颓废中,就应该先让自己的生活信念更加刚强。

许多不愿意做的事都在逼着我们去完成,每一天,都必须在如此的境遇中完成心灵的苦旅,完结的同时就是体验的积淀与心性的磨练。

“假设”在现实中遭遇变异

模拟考试正在进行,可学生的备考并没有进入预期状态,我确实有些着急,但还是不能表现出来,犹如被学生的厌学情绪激怒后一般不要表露出来一样,苦在心里,笑依然要挂在脸上。

单一的教学形态,在考试中已经慢慢把那些不想继续升学的学生弄得心神涣散,他们无不在嬉闹中蹉跎眼前的这份免费学业。这就是教育的现状:无信念的教育背离。自两个月前开始进入复习以来,我就特别有意识在试卷的分发上有所控制,除了教研室的单元试卷与中考系列复习卷之外,几乎很少额外补充试题。若有,也是从各种资料上摘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纯粹的“讲”。

有些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可他们还是很少做笔记,似乎带着一个不会思考的脑袋就能了事,而且每天上学与回家皆不带书包。这是一群有着怎样学习态度的学生,毋庸赘言。

缺乏文化积淀的这一个群体,让我在很多情况下都保持沉默,惟有借助于自我倾诉,才能偶尔找到矛盾的暂时缓解。知道这种自我安慰对现状的改善毫无益处,但它还是必要的。

或许应该纠正意识中那种“非此即彼”的判断,这样才能使我以平等的态度面对这群迷失的孩子,才不会使我从实践中感到太多的激愤。即将结束这一学年的教学,总想以“欣赏”的态度看待这些学生,可一旦在教学中接触,他们无序的学习态度便使我无法表情轻松,强忍笑容让人觉得难受。想起教师的生存状态,心中反多了一份坦然,世俗性的沉迷与麻醉。

当我离开那个教学现场时,便获得了一种释放感,深知自己又有时间进行充电。惟有充实的阅读生活,才是自我化解眼前尖锐的内在冲突的必由之路。为何眼里总有忧愁,当面对这些无力改变的格局?说到底,还是幼稚的无法适应。其实,只要不理会太多的琐碎,不就可以如他人那样轻松地应付吗?或许还是过分认真惹的祸,若能够大智若愚地生活于如此空间,或许,真的可以更潇洒地教书——不跪着,并寻求更有尊严的教师生活。

什么是文化?一所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教师对富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之形成能起什么作用,还有管理者呢……一系列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或者是这些问题仍然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依旧没有方向感地生活在焦虑的矛盾状态之中。

迟钝的体验没有离开过,在缺乏教育信念支撑的背景下,一切实践似乎都是为了应付,在得过且过中艰难度日。也许,教育的沉重话题仅是那些焦虑者的事,与大多数人无关,假如能够忘记观察力所及的那些现象与事实,麻木中定然也会有舒适之感。只是,不想让假设成真,却遭遇变异。还是无奈。

在惊叹中开始

本不想参与“教坛之星”的评选,而把机会让给其他青年教师,知道他们更需要鼓励。也因我已经慢慢跨过了“极端浮躁期”,尽管没有太多荣誉,但也不需要太多“非学术性”的矫饰来迷乱心志,只希冀能向一个目标做多向的思考,这便是我选择“读书与写作”的主要动力。正如那所谓的优秀班主任评选,我不断向校长陈述“让贤”的理由,为的是让更多青年教师保持教育的热情,让其有更多方向感的启示,然则这一最低期待总是难以实现。

民意不被采纳的同时,我们的管理便在无形之中酿造危险,“去民主化”的管理难以促使整体朝同一目标迈进。

在青年教师之间评选“教坛之星”这一举措,听闻也得到教育骨干的支持。我深为感动,眼前的这位管理者是充满智慧的人。我们所期待的就是多声部的协奏曲,而非单声部的独鸣曲,就如听着19位年青选手一段段短暂而精彩的教育教学经历一样,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

一项需要协调各方力量的“教学活动”,惟有依赖资源拥有者的智慧之举,才能这般漂亮地进行,它已经在默默中改善着一方的教育天地。贤哲者,自有众人相辅,在彼此的思想交流中促使潜能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

看着第一届活动即将结束,初期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之前我的那些幼稚的担忧已无必要。心中的惊叹,来自于台上那些足够分量的表达,还有后面那些被调动起来的沉寂的声音,不单有管理者的,还有对教育充满信念与理想的。

然而,仍然有一种担忧在,即那些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管理者,在经历刺激之后,那巨大的麻木恐怕依旧难以被改善。毕竟在现有条件下,要想找到理智的、能够超越环境限制的管理者是艰难的,就如教师想在已有条件下寻求自身处境的改善是那么艰辛一样。哪怕如此,我还是必须保持本色,不受环境腐蚀,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可因“形式的矫饰”而迷失了好不容易找到的方向感。

每一次结束一项任务,我都会暗自欢喜,因为这些琐屑之事曾经限制着心灵的自由发展,而一旦摆脱其限制,我又可以在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上继续酝酿更多的“自我鼓励”。这是我保持向前的强大信念,它曾经帮助我走过一段异常压抑的日子,使我不再因缺乏独立意识而迷失。当我坐在台下欣赏同行演讲的时候,我一直思考着“个体性的表达在当下何以独特”的话题;当领导总结时,我又继续思考着“教师个体如何在当下管理中寻求突破并惬意地生存”这样的问题。静听呼吸声,那专注的神态让我有所收获。

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去,当我回到书桌前,电脑前,我凌乱的思绪又会回复秩序化状态。

抽空式管理,颇无奈

检查完八年级的语文教案和作业,顺道往昔日的同学、同事那里坐一坐。这两位年轻的校长,一位主持小学工作,一位主持初中工作。

黄君比较深沉,即使有苦,也很少表露。我去的时候,他刚开完班子会议,与我问候一番,便打电话叫来了王君。同为年轻的管理者,王君比较直爽,言及学校经费的问题,直言某些无奈的困境,比如学习辅导的问题,由于上面的摊派,学校要为此多付出一万多块的经费;比如要为超编付出支教经费……凡上面有活动,皆要从各校抽取经费,且不说期初学校的经费中已有一部分被截流,单说上面所罗列的这几项,就够校长头痛的。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些无不让人感到厌烦,于是在风光的背后,自有一种不可告人的潜规则存在。

为了使学校的运作能够维持下去,校长使尽了各种方法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其精力有限,能够关注到教师成长的校长实在寥寥。

这就不难理解——凡搞管理的,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对上面的要求从来不敢说“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是所烦恼的问题不同罢了。

说到底,都是经费惹的祸。

不管如何,教师工作都应该有一种自觉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将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提高,然而我所看到的,无非是新旧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割。这已大量内耗了学校的有限资源。

权重者最怕被“架空”,一旦没有实权,他就成了一废人,而平常人则什么也不惧怕,因为我们一贯如此平淡地生活,我们什么也不是,其生存保障并不靠非正常手段获得,仅仅靠自己的才干生存。可,那些善于投机取巧的权重者,虽然在日常管理中可牟取私利,但其心戚戚而惶惶然,不时处于情绪的紧张状态,这又岂是我辈能够经受得住的考验。权重者又有另一怕,即处于被“抽空”状态,当他们还不具备说“不”的勇气与能力的时候,其管理只能任由上面说了算,虽为一校之法律责任人,可完全缺乏管理的自由空间,难怪校长总是难以引领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也难怪在我们的经验世界里,教育就是一项极为折磨人的工程。

情感语言向思想语言过渡

天还没亮,那阴沉沉的天已经让人有些倦意。风挺大,离带学生到考场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期待此刻的雨能下个痛快,出发时能停,尽管明知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习惯性地看看书,半个小时仅能读十几页,慢读的质量有待提高。一路走去,那风雨却悄然跟随,到考场时,别校学生已在那里等待拿准考证,而我们几乎成了落汤鸡。

在操场等待带学生回去之际,隔壁班一女生对其班主任说,“老师,暑假要是没学生气你,你会不习惯吗?”同事一笑置之。这是比较高妙的办法。学生总想看老师生气,这起码给我们一个积极的启发:一旦学生犯错误,老师千万不可生气,但及时的教育是必要的。

饭局间,大家说笑得很厉害,因这学期的工作已完成了一半,只要七、八年级的学生两周后考完试,我们就可真正地过暑假,这能不乐吗?不过作为毕业班的老师,假期很短,这已是普遍现象,而我,便更加珍惜所拥有的自由时间。有些话题真令人感到不耐烦,每天都在强调,耳朵都听出了茧,他们还在说。我知道,自己无法进入他们的话语空间,惟有静静地观望,做一个最好的倾听者。

孤独的处境会让浮躁者难以忍受,为何不转而体会孤独的意义价值呢?作为本性特有的资源,我们总在不自觉地浪费这项宝贵的财富,还埋怨老天不给自己反思与进步的机会。孤独不是孤陋寡闻地与外界隔离,而是于杂乱的生活场景中刻意保持心灵的澄静。在冷静的思索中,我们自然能更妥善地处理好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生存于局促的空间。无法承受孤独的磨练,便不能坦然面对心灵的缺陷,更无法找到弥补不足的有效方法。

当别人厌恶孤独的时候,我却在寻找孤独,它并非使心灵处于孤岛状态,而是换一种轻灵的心情经营苦涩的生活。

当我们承受巨大的压力时,不妨让自己在孤独中反省欲求的根源与发展过程,找出限制潜能发挥的主要原因。众声喧哗,极其容易混淆视听,使思维产生混乱,惟有独自静静地思索存在的意义,才能更妥当地化解当前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孤独,是心灵的财富,千万不可鄙弃这一天然的资源。

(作者单位:广东普宁市双湖初级中学)

上一篇:综合实验一交通灯实验下一篇:幼儿小星星音乐课教案